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论语读书笔记范文

论语读书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论语读书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语读书笔记

第1篇:论语读书笔记范文

[摘要]:“价值无涉”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概念,但是对此学术界却存在严重误读。本文从韦伯构建学术公共领域的角度,认为韦伯“价值无涉”的“客观性”原则具有双重含义,既是为了破除普世性的理论神话,也论证了价值判断需要“科学”的论证,而经验事实需要在与文化价值的关联中获得意义,这是学术伦理存在的基础。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韦伯阐明了他的“理想类型”是对经验事实的逻辑整理,而不是“客观”反映,这是“价值无涉”的第三个含义。本文还讨论了韦伯的新闻思想及其实践与学术公共领域的关系,并提出今天重读韦伯的意义在于构建中国的学术共同体和学术公共领域。

讨论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韦伯是个绕不过的名字。“价值无涉”已经被我们念得耳熟能详,但是韦伯意义上的“价值无涉”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在学术界却依然晦暗不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与危机并重,思想界因此存在严重分歧,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也变得云谲波诡,有学者提出应该用“去道德”和价值“无立场”的方法来应对这样的局面[1]。但是,“去道德”与“无立场”究竟在什么意义下才是可能的和有效的?政治与学术在韦伯的语境下究竟意味着什么?今年,正值韦伯逝世九十周年,韦伯的著作再次在汉语世界中被大量出版。重新阅读韦伯,并借此整理中国知识界关于学术与政治、立场与价值等问题的纠葛,已经又一次成为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议题。[2]

(一)“价值无涉”的双重含义

《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是1904年韦伯接手主办《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文库》杂志时,阐释其办刊宗旨的纲领性文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韦伯是如何把社会科学方法论与学术伦理以及学术共同体的思考结合在一起的,这也是韦伯集中讨论和总结其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文献。但是,自八十年代中文学术界“发现”韦伯以来,这也是被误读最严重的部分。所以,回到文本自身,应该是重读韦伯最重要的方法。

韦伯开宗明义地指出,《文库》的宗旨一是扩展对社会生活的事实的认识,另一是训练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作出判断。那么,判断的有效性是什么?或者,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着“客观有效的真理”呢?韦伯整篇文稿正是建立在这个问题意识上的。

韦伯反对两种历史观,一是道德进化论,一是历史相对主义,正是这两者的结合在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了支配性地位。韦伯以国民经济学为主要批评对象,指出:通过把文化价值总体引入道德领域而在内容上规定道德领域,并由此把国民经济学提高到“伦理”科学的地位,这其实是把所有可能的文化理想在总体上贴了“道德”的标签,既抹杀了道德律令的特有地位,也没有对理想的“客观性”有什么贡献。《文库》需要从根本上予以拒斥的流行观点,正是:国民经济学是从一种特殊的“经济世界观”得出的,并且应当由此得出价值判断。因为经验科学的任务决不是提出约束性的规范和理想,以便从中得出实践的处方。《文库》需要拒斥的另一种观点是:价值判断因为立足于某种理想,从而具有主观起源,就可以摆脱“科学”的讨论。这正是“价值无涉”的两重含义,不可偏废任何一方,而目前国内学界就韦伯观点围绕着经济学是否应该有道德的讨论,其实都没有抓住韦伯的关键。

韦伯说,《文库》关心的问题其实是:对理想和价值判断所作的“科学”批判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科学的“技术性批判”最根本的功能就是使在追求目的过程中的代价,能够被充分评估和权衡,也唯有在这样的时候,最需要贯彻“价值无涉”的逻辑方法。在这之后,权衡上升为决策,就不再是“科学”的任务,决策者根据自己的良知和世界观在各种有关的价值之间进行权衡选择,但正是“科学能够使他意识到,一切行动,当然根据具体情况还有不行动,在其结果中都意味着吸收了某些价值,从而常常意味着——这一点目前特别容易被人忽视——放弃另一些价值。做出选择是他自己的事情。”[3]科学的任务正是揭示并且在逻辑上阐明“目的”建立之上的“观念”基础,“对价值判断的科学探讨如今不仅要使人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所希求的目的和作为其基础的理想,而且首先还要教人批判地‘判断’它们。”[4]也就是说,作为“科学”本身不担任价值评判的任务,但是它却是价值评判的基础。这是因为,在一个世界观存在严重冲突的时代,“以普遍有效的终极理想的方式创造解决我们的问题的实际公分母,这都毫无疑问既不能是我们这份杂志的任务,也绝不能是任何一门经验科学的任务:这样一种任务不仅在实际上是无法解决的,而且自身也是不合情理的。”[5] 这决定了在方法论上的“价值无涉”作为逻辑意义的地位。

一个饱餐了知识之树的文化时代,其命运是必须知道,无论对世界事件研究的结果多么完善,都不可能从中获知世界事件的意义,而是必须能够自己去创造这种意义本身,世界观决不可能是经验知识进步的产物,因此,最强有力地推动着我们的那些最高的理想,在任何时代都只能是在与其他理想的斗争中实现的,这些其他理想对于其他人来说,正如我们的理想对于我们来说一样,都是神圣的。[6]

因此,可以看出,韦伯所说的“价值无涉”的第一个含义,正是要彻底破除所谓“普世价值”的神话,一个诸神争斗的时代,决定了社会科学领域不可能,也不应当存在普遍有效的终极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廉价的相对主义和乐观的折中主义,要么在理论上无视其严峻,要末是在实践上回避其结果。这些都与科学的“客观性”没有丝毫关系,“中间道路”丝毫不具有更多的科学真理。由此可见,作为方法论的“价值无涉”正是为了廓清“科学”有效性的界限,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有效”的问题。对“存在”的思维整理,涉及到“客观性”问题,而“有效”与否则与价值所处的文化特性有关,必须在科学的“客观”操作和价值判断之间划出界限。

因此,对这份杂志寻求科学真理的功能,以及科学作为对经验现实进行思维整理的有效性,韦伯提出两种重要责任:

首先,是要让读者和作者自己清楚地意识到用来度量现实,并从中推导出价值判断的标准和尺度是什么,而不是把不同类别的价值混同在一起。只有通过确立的价值标准与其他价值标准,最好是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对抗,——任何有意义的评价都只能是从自己的世界观出发的批判,而不是通过在不同的价值之间和理想的冲突之间的挪移和权衡来欺骗自己。不同的价值尺度之间需要进行反思性的对比、澄清和揭示,一切对于别人有意义的评价都只是出自对自己“世界观”的批判,是以自己的理想为根据与别人的理想作斗争的结果。

第二, 要使得读者、编辑和撰稿人都明了,什么地方科学研究者开始沉默,而作为“有意欲”的人开始说话,什么地方论证求助于理解,什么地方则求助于感情。必须反对科学讨论和评价性推论之间的混淆,但是“决不反对申明自己的理想”。无信念和科学的“客观性”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近似性。这里“价值无涉”的第二个含义,就体现为作为学术杂志的《文库》所具有的学术共同体的性质,它不是从事反对政治或者社会政策派别的论争场所,也不是招徕赞成或反对政治理想或社会政策派别的场所[7],而是一个“学术”的公共领域。韦伯如此描述道:

杂志的特性一开始就在于,并且只要它听凭于编者们今后就也应当在于,尖锐的政治对手都可以在杂志中为了科学工作而和平共处。它迄今为止不是“社会主义的”刊物,今后也不会是“资产阶级的”刊物。它不会把愿意置身于科学讨论基地之上的人排除在作者的范围之外。它不能是一个“回应”、辩驳、再辩驳的游戏场地,但它也不袒护任何人,无论是它的作者还是他的编者,都应在其栏目中经受可想见的最严厉的客观而又科学的批判。不能忍受这一点的人,或者不愿与那些和自己理想不同的人在科学认识领域合作的人的,都可以不参加它。[8]

但是,韦伯也承认,无偏见地与政治上的敌对者同处于一个中立的学术场所,在当时的德国并不容易,对那种“作为党派狂热的局限性和不发达的政治文化的标志,应予以无条件的反对。”在这个意义上,“价值无涉”反对的是学术的泛政治化倾向,因为这必然严重伤害学术的“科学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杂志不能有自己的“特性”,因为《文库》要探讨的问题与最高的、起决定作用的价值观念密切相关,因而成为它的最稳定的作者的人,“恰恰因此又成为一种受到那些价值观念相同的或者类似的影响的文化观的代表。”这些作者的观点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把保护劳动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尽可能增加劳动群众对我们文化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分享作为目标,但把国家对物质利益领域的干预与现存政治秩序和法律秩序的自由发展相结合作为手段。”[9]这些人无论对未来的社会秩序持什么样的观点,就当代而言却肯定“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并不是因为它与更早的社会制度相比是更好的形式,而是因为它在实践上已经是不可避免,这是学术面对现实政治的态度。

《文库》主要关心的是社会经济问题。作为社会经济现象的事件,它的性质并不是自身“客观”地具有的,而是以人们认识的“兴趣”倾向为条件的。“一个现象只是就我们的兴趣专注于它对于为生存而进行的物质斗争所具有的意义而言,或者说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获得一个‘经济’现象的性质。”杂志的任务就是:研究人类共同生活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普遍文化意义及其历史上的组织形式。

不是“事实”的“实在”联系,而是问题的思想联系,构成了各门科学的工作领域的基础:在用新的方法探索一个新的问题并由此发现开辟新的重要观点的真理的地方,就会出现一门新的“科学”。[10]

不同与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更不同于形形的文化决定论,——韦伯决不是一个文化决定论者,他强调的是经济与文化互相制约的关系。韦伯认为:按照经济上的受制约性和影响范围的特殊观点来对社会现象和文化事件进行分析,依然是一个具有创造性成果的科学原则。但是,这恰恰需要区别以下两种倾向:人们要么把历史现实中不能从经济动机演绎出来的一切都当作在科学上毫无意义的“偶然性”,或者“剩余物”,要么把经济事务的概念扩展到不可知的领域,以致所有以某种方式与外在手段相结合的人类利益都被纳入到那个概念之中。[11]这正是韦伯竭力反对的以经济学价值来主宰社会价值和社会科学判断的方式,这也是韦伯提出“价值无涉”所具有的现实与历史的针对性。

(二)经验事实、文化价值与学术伦理

在韦伯看来,社会科学作为一门现实的科学,是要理解我们被置入其中的、包围着我们的现实特性,即它的文化意义:它为什么在历史上是这个样子。而“有限的人类精神对无限的现实的思维认识就建立在这一隐匿的前提条件上,即每次都只有现实的一个有限部分构成科学理解的对象,只有它才在‘值得认识’的意义上是‘根本’的。”[12]韦伯明确指出,经验事实只有在与文化价值的关联中,才是研究者接近“实在”的途径。社会科学不是建立合目的性的规律性,而是建立“个别”与“价值”之间的因果联系。规律所适用的现实是个别的,而个体并不能从规律中演绎出来。清晰概念的存在以及假定的规律,仅仅是认识现实的前提和手段,而真正的有意义的分析和整体性描述,却是崭新的和“独立”的。一个文化现象形成的意义,以及形成这种意义的理由,都无法从任何规律性概念和体系出发去推导、论证或阐明,因为它们是以文化现象与价值理念的关系为前提条件的,文化概念就是价值概念。个体性的现实之所以对我们有意义,是因为它表现出对于我们来说与价值理念的联系因而重要的关系,仅仅是因为这一点,它的个体性的特性才是值得我们认识的。也就是说,价值理念是确认研究对象的前提,却不是结论,因为:

重要的东西自身当然不与任何规律自身相等同,而且规律越是普遍有效,就越是不与它自身相同。因为一个现实的成分对我们来说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当然恰恰不在于它与极其众多的其他成分所分享的那些关系。把现实与赋予其重要性的价值理念联系起来,以及根据其文化的重要性的观点突出和整理由此渲染而出的现实成分,与根据规律对现实进行分析和在一般概念中对它进行整理相比,是一个异质的、不同类的观点。思维整理现实的两种方式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逻辑关系。在个别的情况下,它们能够相互一致,但是,如果这种偶尔的一致掩盖了它们原则上的分歧的话,就会导致极具灾难性的后果。[13]

这些对于经济学来说,并不例外,事实上韦伯更多地正是针对它而来的。正因此,韦伯对于“规律”崇拜,特别是对经济学的“市场”规律崇拜所具有的灾难性后果的警告,是特别值得今天的中国学界汲取的。我们也可以从中明确地看到,韦伯的立场是欧洲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所谓的“西方中心主义”者;而是相反,他一再告诫的正是对“普世价值”的警惕。对于韦伯这至关重要的核心观点,我们理解得并不充分,而这却正是韦伯强调“价值无涉”的主要出发点。

韦伯特别针对货币交换经济指出:对交换的普遍本质和市场交往的“技术”性研究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但是这只是前期工作,它不能回答交换如何历史地获得它今日的基本意义,历史事实需要在文化意义里得到澄清,正是货币经济的文化意义,——因为它,我们才会对交往技术感兴趣。“只有在无限多样的现象中仅有一个有限的部分是有意义的这一前提条件下,认识个体性的现象的思想才在逻辑上是有意义的。”[14]对具体的现实进行详尽无遗的因果推演不仅在实践上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理论上也是荒谬的。在涉及“个体性”的地方,“因果问题并不是一个规律的问题,而是具体的因果联系的问题,不是什么公式把现象当作样本加以归类的问题:它是一个归属的问题。……一个‘历史个体’——的因果说明得到考虑,对因果规律的认识就不可能是研究的目的,而只能是研究的手段”。韦伯再三强调,规律越普遍,就越抽象,它们对在因果上归属个体性现象的贡献就越少,从而间接地对理解文化事件的意义也就越小。就历史现象来说,最普遍的规律由于是内容最空洞的,通常也是最没有价值的。一个类概念的有效性越广泛,就越使得我们离开现实的丰富性,因为它为了包含近可能多的共性现象,就必须是尽可能地抽象,而共相的认识对于历史研究而言并没有价值。因此,把经验还原为“普遍”或者“客观”,对于社会科学工作并没有意义。这并不是说“规律”不存在,而是因为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并不等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仅仅是我们的思维为了这一目的所使用的各种辅助手段。文化只是个别,是由其文化所采用的价值理念决定的,而任何“规律”都无法揭示这些价值理念的不同。“‘文化’是从世界进程无意义的无限性产生的一个从人的观点出发用意义和重要性来思考的有限断面”[15]。以下韦伯的这一段话特别值得关注:

任何文化科学的先验前提都不是我们认为某一种或者任何一种文化有价值,而是我们就是文化人,赋有自觉地对世界表示态度并赋予它一种意义的能力和意志。无论这种意义是什么东西,它都将导致我们在生活中从它出发来判断人类共同存在的某些现象,把它们视为重要的(积极的或者消极的)而表明态度。

对世界表明态度并赋予其意义的能力与意志,这其实正是学术伦理存在的基础。韦伯对以色列先知的描述中,着重的正是他们为文化和宗教共同体建构意义的“天职”。[16]在这里,我们再次看到的是韦伯世界中知识分子的学术伦理与先知的宗教伦理的叠印。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韦伯强调学者的“个人”因素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因为没有什么观点是从材料里自然得出的,所谓让事实自己说话,不是自欺,就是欺人。真正具有意义的是作为“个人”的学者“灵魂之镜”,只有这样的镜子才能折射出现实与文化的价值和涵义:

在随时随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事物的个别特殊方面所做的这种选择中,起支配作用的是科学工作那种作为时有所闻的主张——一项科学工作的“个人因素”才是其真正有价值的因素;此外,任何工作如果存在是有价值的,就必须表现出“个性”——之基础的因素。毋庸置疑,如果没有研究者的价值理念,就不会有选择材料的原则,就不会有对个体性现实的有意义认识,就像如果没有研究者对某些文化内容之意义的信念,认识个体性的现实方面的任何工作都是绝对没有意义的一样,他的个人观念的倾向,他的灵魂之镜中的价值反射,规定着他的工作的方向。而科学的天才把自己研究的对象与之联系起来的那些价值,却能够规定整个时代的“观点”,即是决定性的:不仅对于现象中被视为“有价值”的东西而言,而且对于现象中被视为有意义的或者无意义的、“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东西而言都是如此。[17]

韦伯这里清理的正是知识分子在当代确立学术伦理价值的基础,知识分子的内在志向即对学术为世界建构意义的确认和信念,这是推动文明本身和文化本身发展的动力。至此,我们可以明白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所在,那就是在一个诸神的时代里,社会科学不是寻求普遍而终极的规律或目的,而是认识、确立和创建文化的价值意义,这才是学术和知识分子确立安身立命的伦理基石。因为对人类文明寻求价值意义的确信,内在于文明自身,也内在于任何时代的知识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之中,它们正是知识分子应该予以承接的“天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知识分子的“天命”是一种伦理的诫命,是外在使命和内在志向的结合。

(三)“理想类型”与社会科学的“客观性”

——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这里,韦伯是以对“国民经济学”的“自然主义一元论”为批评对象,展开其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具体讨论。

国民经济学开始的时候是一种讨论国民“财富”增长的“技术”性现象,但是它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技术的,因为它被纳入到18世纪自然法的、理性主义的世界观的巨大统一体中。自然科学的方法:用根据规律性联系对经验事实做出一般的抽象和分析,以一种形而上学的有效性和具有数学形式的概念体系,达到对现实的一种纯“客观”的,摆脱一切价值的,同时也是绝对理性的,也就是摆脱一切个体性的“偶然性”的一元论认识。在这样的科学思维的模式中,除了发现事物的“规律”外,科学工作的其他意义都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合规律”性才是科学本质性的东西,“个体性”的事件只有作为“典型”,即作为规律的解说才有意义,而这些事件本身则并不是“科学的”兴趣。因此,在历史领域,抽象的理论方法和经验的历史方法处于对立之中。抽象的经济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关于经济组织、自由竞争和严格的理性行为在商品市场上发生的各种事件的理想画卷。“这一理想画卷把历史生活的某些联系和事件统一成为设想出来的联系得天衣无缝的体系。在内容上,构思具有一个通过思想上提高现实的某些要素而获得自在乌托邦的性质。它与生活的经验给定事实的关系仅仅在于,在那种构思中被抽象地描述的那类联系,从而也就依赖于‘市场’的事件,在现实中被发现或者被猜测为在某种程度上起作用的地方,我们都能够利用一个理想典型(Idealtypus)实际地说明和解释这种联系的特性。”[18]

但是“理想典型”(国内更多翻译为“理想类型”,下文采用这种译法)的概念是为了归属判断,它不是假设,也不是对现实的描述,它是历史给定的现代交换经济社会组织的“理念”。韦伯指出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与作为发生学概念上西方中世纪的“城市经济”理念,这两者是根据“完全相同的逻辑原则展开的”。而“城市经济”概念也并不是所有被考察的城市中实际存在的经济原则的“平均值”,而是单方面提高一个或者一些观点,把散乱的个别的现象综合成一个自身统一的理想画卷而获得的。就此而言,即“理想类型”是从经验事实中选取不同的元素加以逻辑整理而言,它的确具有“客观性”,这正是“价值无涉”的第三个含义,即“理想类型”作为一种逻辑的分析工具本身是“价值无涉”的。但另一方面,“就其概念上的纯粹性而言,这一理想画卷不能经验地在现实中的任何地方发现,它是一个乌托邦。而对于历史工作来说就产生了一个任务,即在任何具体场合都要确认现实离那个理想画卷有多近或者多远,某个城市的关系的经济特性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在概念的意义是哪个被说成是‘城市经济的’”。[19]因此,理想类型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无条件的“反映”,而是“整理”。因此,韦伯强烈地反对把理想类型的概念图像当成是历史现实的“真正”内容,当成“本质”。理想类型绝不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强盗普罗克拉斯特之床,历史不应该在此被削足适履,也不应该被当成是历史中起作用的“实在”力量,——韦伯强调特别需要警惕后一种危险。对于中国的经济学来说,西方的以中世纪“城市经济”为模式发展出来的经济学“原理”,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中国和解决中国的城乡问题呢?这值得今天更深刻地追问和反思。

韦伯告诉我们的恰恰是:没有建立概念与具体的历史语境的联系,就简单套用西方的诸如“市场”这样的经济学概念来横扫一切是极其危险的,因为正是这样的做法违背了“价值无涉”的社会科学方法,违背了现实的“客观性”原则。这对于我们今天形形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来说,应该是当头棒喝。韦伯明确地指出,经济学理论是一种“教理学”,它特别假定纯粹经济利益的支配作用,而排除行为的政治取向和其他非经济取向的影响,因此它只能是一种“理想类型”,而绝不是历史的“自然”发展,更不能成为“应当”如此的普世道路:

那种在此意义上“无国家”、“无道德”、“个人主义的”纯粹理论,作为方法上的辅助手段是并且总是必不可少的,而极端的自由贸易学派则把它理解为“自然的”,即未被人愚蠢的歪曲的现实的一种详尽无遗的写照,并进一步据此把它理解为一种“应当”,理解为一个在价值领域有效的理想,而不是理解为一个可以用来经验地研究存在的理想典型。[20]

所以,“理想类型”的功能,不是作为目的,而是作为社会科学的“手段”来发挥作用的,因为社会科学必须借助通常只有在“理想类型”中才能清楚明白的规定概念来工作。其工作原理在于归纳、衡量与对比,是以确立概念的“界限”为前提的,这正是一种专业主义的训练:

它是一种理想画卷,但并不是历史现实,也根本不是“真正的”现实,它也根本不适宜于把现实作为样本归入其中的图式,而是指具有纯理想的界限概念的意义。为了廓清现实的经验内容的某些重要的成分,人们借助这一概念对现实作出衡量。把它与现实作出对比。这样的概念是思想的产物,我们借助它们,通过运用客观可能性的范畴,来构思各种联系,我们依据现实定向的、受过训练的想象力对它们作出判断,认为它们是适合的。[21]

但是混淆总是很容易产生,历史相对主义者总是让理想类型意义上的“理念”生成为理想意义上的“理念”需求,让其变成价值判断。因此,科学自我监控的基本义务和避免受骗的唯一手段,就是严格区分这两种方式。以比较的方式把现实与逻辑意义上的理想类型联系起来,与从理想出发对现实做出评价性判断,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这正是韦伯强调作为方法论的理想类型是“价值无涉”的,即不能用它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因为理想类型“是某种对评价性的判断完全不感兴趣的东西,除了纯逻辑的完善之外,它与其他任何一种完善都毫不相干。”[22]也就是说,在韦伯的理论中,理想类型其实是一种逻辑工具,并不具有价值判断的意义,这才是“价值无涉”最核心的意义,否则,就会有沦为自然主义或道德主义“目的论”的极大危险。

韦伯更进一步指出:虽然“理想类型”在形成过程中要排除“偶然性”的东西,但是其本身仍然是“个体性”的,不是平均值的典型。因为理想类型的概念形成的目的,“就是在任何地方都使人清晰地意识到的,它不是合乎类的东西,而恰恰相反,是文化现象的特性”[23],是文化个体性的表达,因此“理想类型”绝不是普遍“规律”的体现,而是有着明确的使用界限的。至此,我们已经可以理解,韦伯对“价值无涉”的强调,其批判的对象正是用“理想类型”来代替价值评判,这样一种会在现实中带来极大危险的思想混乱,其主要代表正是西方经济学。

针对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即社会科学的目的必须是将现实还原为“规律”,韦伯的批评正是针对其把“理想类型”与现实相互混淆的危险。韦伯告诫道,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理想类型的发展状况和历史是两件必须有效区分开来的事情,构思在这里仅仅是有计划地将一个历史事件有效地归属于根据我们认识的现状而可能的原因范围中的现实原因的手段。”[24]正是在这里,韦伯对马克思,——这位他所尊敬的也是最主要的理论对手作了这样的评价:所有的“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构思,在理论上都具有“理想类型”的特征,“凡是使用过的概念的人都知道,如果把现实与这些理想典型进行比较,它们就具有巨大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启迪意义;同样,一旦把它们设想为经验有效的,或者甚至设想为实在的(事实上也就是形而上学的)的‘作用力’、‘趋势’等等,它们就具有危险性。”[25]这一评价值得重视,也值得今天作为一个重要视角来重新理解在中国的命运。

韦伯充分肯定“理想类型”的逻辑作用,但是他强调所有“理想类型”的构思都具有暂时性,“文化科学工作的结果就是不断改造我们力图把握现实所用的那些概念的过程。因此,关于社会生活的各门科学的历史就是并且依然是借助概念的过程。因此,关于社会生活的各门科学的历史就是并且依然是借助概念的形成而尝试在思想上整理现实,由于科学视野的扩展和更移而废除已经获得的思想图像,以及在如此改变了的基础上形成新概念之间的不断变换。”[26]这是因为,概念的形成取决于问题的提出,而问题的提出是随着文化自身的内容发生变化的,概念与被概念化的东西之间包含着一种综合的暂时性。因此,概念的价值正在于它们揭示了作为其基础的观念意义的有效性界限,而不是目标。“理想类型”之意义正在于它的暂时性,和无可避免的被超越性,是手段和工具,服务于建立价值联系的目的,因此决不能混同于具体的实在,后者才是第一性的目的。概念的目的被假定为对“客观”现实的观念的“反映”,这可以追溯到康德的现代认识论,这里的概念与历史工作之间的关系被头足倒置了。而社会科学的伟大进步正是与实际的文化问题的变更密切相关的,并采取了对概念的形成进行批判的反思形式。韦伯宣布,《文库》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这种批判与进一步的综合服务:

一切经验知识的客观有效性,都是并且仅仅是按照范畴整理给定的现实,而这些范畴在特殊的意义上是主观的,即表现我们认识的先决条件的,受到唯有经验知识才能给予我们的那些真理的价值的前提条件的制约。[27]

社会科学的“客观性”正在于此,即它来自于对经验现实的逻辑综合和整理,也因此具有明确的使用边界,因此不能据此作为“本质”或者“规律”证明特定的经验事实,也不能因此取得判断现实的价值特权,因为价值尺度只能来自于特定的文化自身。社会科学的任务并不是不断去追逐新的观点和概念,而是相反,对于具体历史联系的文化意义的认识,才是所有的概念和概念批判为之服务的终极目的。“材料专业户”和“意义专业户”都不能把已知的事实与已知的观点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新的东西。

在韦伯看来,价值意义是“理想类型”获得逻辑意义的前提,否认作为特定的文化产物的价值真理性,就没有社会科学,就只剩下用普遍的概念与判断去取代科学。一旦社会科学把它的方法论原则建立在把加工材料看成目的本身,而不是自觉地根据最终的价值观念来检查和反思个别材料的认识价值,不能意识到认识价值是植根于具体的实际的文化作为最终价值,道路就会迷失,这时,就需要从文化的价值意义上进行范式突破。这时,

未加反思地使用的观点的意义变得不可靠,道路迷失在黄昏中。重大的文化问题的光芒依然存在。于是,科学就武装起来,改变自己的立足点和概念体系,从思想的高度俯视事情之流。[28]

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不是科学的内在逻辑,而是一个特定社会的文化价值的重大问题。我们需要在这个意义上理解韦伯这句似乎骇世惊俗的话: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的仆人!因为,作为现实的、具体的德国的文化价值才是真正的政治性问题,学术的目的正在于是否能够落实于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它既是社会科学问题意识的来源,也是作为学术研究的社会科学最后的旨归。只有在这里,在责任伦理高于信念伦理的情况下,两种伦理才可以寻求互相支持的契合点,我们也需要从今天中国的历史语境中重新确立和理解韦伯的意义。

最后,让我们再来读一点读韦伯自己的论述:

我们最终必须竭尽全力反对的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观念,它认为通过权衡各种彼此对立的价值判断和他们之间的“政治家式的”折衷,就可以踏上通往科学“客观性”的大道。“中间路线”不仅恰好与“最极端”的价值判断一样,不能以经验学科的方法得到科学的证明,而且,在价值判断的范围内,它正是在“规范的”意义上最晦暧不清。它不属于讲坛,——而是属于政治纲领,官僚机构和议会。科学,无论是规范的还是经验的,都能为政治活动家和对立的党派提供无可估量的帮助。它告诉他们,(1),对于这个世纪问题,某些不同的“最终”立场是可以考虑的;——(2)在你就这些立场作出抉择时,存在着这样那样你必须考虑的事实。[29]

韦伯指明的是,真正的有责任的“政治”行为应该建立在学术的“科学性”的基础上,即有价值的政治行为必然充分估计三个方面:1,不可避免的手段;2,不可避免的附带后果;3,由此制约的在其实践结果中众多可能的评价相互之间的竞争,这正是经验科学以自己的手段能够揭示的东西。[30]只有在此基础之上的“政治”行为才可以与现实中党派利益纷争的政治活动划清界限。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绝非折中的中间路线,因为妥协和折中并不是以价值的澄明为前提的,因此需要反对各种“伪”客观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各种伪“政治”性,即建立在党派利益纷争基础上的“政治”):

认为从要求经验地讨论“价值无涉”的立场出发,价值判断的讨论就是无结果和毫无意义的观点,是与我们完全不相干的,因为关于价值判断意义的认识恰是所有这类讨论的前提。这种讨论的先决条件是理解各种原则上不可逾越的和大相径庭的最终价值判断的可能性。然而,“理解一切”并不意味着“原谅一切”,单是对他人观点本身的理解也不导致同意它们。另一方面,这至少可以使人同样容易并且通常极其可能认识到妨碍人们达成一致的原因和问题。但是,这种认识恰恰是真理性的认识,而“价值判断讨论”正好有助于这中认识。[31]

至此,韦伯对于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和“价值无涉”的思想已经清楚了。这里试从以上三个互相关联的层面上做一个分梳和归纳:

首先,韦伯所说的“价值无涉”是社会科学的历史观,它反对把历史纳入任何道德主义或自然主义的目的论体系中,因此,它本身不属于也反对任何“宏大叙事”。其方法论上的体现是划清“理想类型”的有效性边界,不能把“理想类型”或者任何概念性的逻辑思维的产物上升为价值判断。任何意义上的“理想类型”作为对经验事实的逻辑整理,都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归纳和总结,归根结底是“个体性”的,因此不能把“个别”上升为“普遍”的规律,并成为“应当”如此的历史力量。因此,韦伯反对从历史的“发展趋势”中引申出对实践的评价,因为这意味着把“变迁”视为目的论的,并成为对现实政策毫无反思的美化:

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看出,为什么经验科学的代言人应当感到有必要支持这种做法,使自己成为某个时候的“发展趋势”的喝彩者,使对这些“发展趋势”的“适应”从一个终极的、只能由具体的人在具体场合解决的、因而也只能取决于具体的人的良知的评价问题变成一个据说由一门“科学”的权威庇护的原则。[32]

第二,韦伯所说的“价值无涉”指的是建构学术公共领域的原则,即不同的立场和观点都具有平等准入的地位与权利,而且在这个意义上接受最严格的反思与批判。知识共同体不能以某种预设的绝对价值作为规范,或者以“普世价值”来压抑和取消歧见,这是作为经验科学的社会科学能够生产“有效”知识的前提。但是,作为个体的学者,却正是以自己的立场,以及以此立场出发的知识建构进入学术公共领域,“正是‘个人’的最内在的因素,规定我们的行动、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的最高的和最终的价值判断,才是某种我们感到有‘客观’价值的东西。”[33]这个意义上,韦伯的“价值无涉”决不是取消价值立场,而是相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必须接受自己以及对手的反思和挑战,方有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的发展。

第三,韦伯所说的“价值无涉”指的是在学术共同体内部建立理解的方法。在各种不同的、甚至歧见严重的观点之间,“价值无涉”要求的是对他者观点的理解,它建立在以经验的方式,从概念的逻辑意义上,去考察他人的行为和动机,以发现真正的不同的立场,这是一切有意义的学术辩论的前提。这样的以建立理解为前提的“价值无涉”的工具性,是学术对话和论辩的基础。它可以使人从逻辑和事实的角度认识到妨碍达成一致的原因和问题:

人们可以是不一致的,以及为什么不一致,在什么地方不一致。恰恰这种认识是一种真理认识,而且“价值讨论”也就是为它服务的。与此相反,人们以这种方法肯定不能获得——因为它在一个截然相反的方向上——的东西,是某种规范的伦理学,或者就是某种“律令”的约束力。[34]

这才是为什么“价值无涉”需要发挥作用的地方,也正是社会科学“客观性”的体现。

但是,遗憾的是,在过去的韦伯研究中,我们恰恰是在很大程度上是把韦伯极力批评和反对的方法强加给韦伯自己了,对“理想类型”盲目而混乱的运用就是最鲜明的例证。

[注释]

[1]关于此一问题的争论,可参见罗卫东:《社会科学从业人员的理性回归:重返韦伯》,载《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冯钢:《“客观性”、“理想类型”与“伪道德中立”——评罗卫东的“重返韦伯”》,载《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经济学与道德的关系。本文在此的讨论,与上述两位作者的观点都有重大不同。另,赵汀阳提出的“无立场”分析方法以及相关讨论也包含了这样的意愿。

[2]限于篇幅,此处发表的文稿属于笔者《学术与政治:重读韦伯》长文的第三部分,前两部分是: 一 ,“先知”与知识分子——学术的伦理与天职;二,何为政治?——政治的伦理及其悖论;待发。

[3]韦伯:《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4页。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另一中译本是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出版,译者韩水法、莫茜。本文中的引用参照这两个译本,具体见注释。

[4]同上,第4页。

[5]同上,第6页。

[6]同上,第6页。

[7]韦伯:《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0-11页。

[8]韦伯:《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页。

[9]同上,第10页。

[10]同上,第14-15页。

[11]同上,第16页。

[12]同上,第18页。

[13]同上,第21-22页。

[14]同上,第22页。

[15]同上,第24页。

[16]此部分的详述见本人《学术与政治:重读韦伯》长文的第一部分,即 一 ,“先知”与知识分子——学术的伦理与天职,待发表。

[17]韦伯:《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26页。

[18]同上,第31-32页。

[19]同上,第32页。

[20]韦伯:《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6页。

[21]同上,第34页。

[22]同上,第28-29页。

[23]同上,第40页。

[24]同上,第41页。

[25]同上,第42页。

[26]同上,第43页。

[27]同上,第47页。

[28]同上,第49页。

[29]韦伯:《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45页。

[30]韦伯:《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4页。

[31]韦伯:《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49页。

[32]韦伯:《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9页。

[33]韦伯:《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6页。

[34]韦伯:《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见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0页。

[35]见Hanno Hardt:Social Theories of the Press: Early German & American Perspectives,pp174-182,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1979. 感谢南洋理工大学郭振羽教授和耶鲁大学博士生王颖曜同学提供线索和材料。该书在2002年再版,补充了卡尔马克思论新闻自由的章节。

[36]玛丽安妮韦伯:《马克斯韦伯传》,阎克文、王利平、姚中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81页。

[37]同上,第182页。但是在玛丽安妮的《马克思韦伯传》中,并没有直接提到这个原因,而是更多地提及同行和董事会对该项目和社会学学会的影响和干扰。见玛丽安妮韦伯:《马克斯韦伯传》,阎克文、王利平、姚中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78-481页。

[38]同上,第488页。

[39]同上,第494页。

[40]同上,第496页。

[41]同上,第507-508页。

[42]玛丽安妮韦伯:《马克斯韦伯传》,阎克文、王利平、姚中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86页。

[43]马克斯韦伯:《以政治为业》,见《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77-81页。

第2篇:论语读书笔记范文

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扎根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青少年通过诵读经典,可以开发智力,同时,陶冶情操,涵养气质,健全人格,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传承民族优良文化传统,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此,学校长期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从尝试到展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坚实的文化传承之路。

足迹

2003年9月,学校率先在初一、初二、高一等3个年级开展诵读《论语》部分经典内容的活动。3个年级学生人手一本《论语》,利用周三、周四晨会时间由语文教师指导诵读,每月进行1次考试验收,考试成绩纳入班集体考核。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领悟经典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涌现出一大批诵读经典先进班集体和先进个人,学校给予大力表彰,充分调动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随后,学校与中国大方儿童中西文化导读中心联合召开“经典诵读展示会暨双港中学经典诵读启动仪式”,拉开了学校全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序幕,提出了“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的活动目标。

2004年9月,学校自行组织力量编撰的、集合了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精髓的《经典诵读读本》校本教材正式走进课堂,每个学生人手一册。与校本教材配合使用的还有集美文妙句于一体的《每日一撷》。以校本教材为主,形成以经典诵读、英语诵读、语文诵读等为主体的晨会诵读板块,开展了一系列诵读研讨交流、诵读展示竞赛活动。

2005年,学校正式将每年的9月定为读书活动月,开展广泛多样的读书爱书活动,以活动月来促进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活动月的口号是:“用读书来塑造美好的心灵,组织快乐的学习,创设激情的生活,培养闪光的才能。”活动月以校会动员、主题班会讨论、有奖征文、演讲展示、读书心得评比、班报设计评比、宣传橱窗设计评比等活动形式构成整体系列活动。

2007年起,学校将经典诵读活动与教育课题研究相结合,先后承担2个国家“十一五”重点教育科研课题子课题“论语选读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促进社区人文素养提升”,学校经典诵读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推进和扩展。

2009年9月,主题为“志存高远”的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完成,孔子浮雕、七子像、文化墙(镌刻有《师说》《劝学》《少年中国说》等文章)、诸子百家散文、唐诗宋词等文化元素镶嵌在校园里,使广大师生得到感染和熏陶,充分发挥育人的功效。

2010年9月,学校在原有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精心选编了新的校园读本《双港中学校本教材系列――经典诵读读本》。新版教材在老教材收录《论语》等名篇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四书五经、汉赋骈文、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内容近300篇(首)。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力求译文生动、解析准确。

…………

教育原则

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坚持6个基本教育原则。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素质教育方针和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经典诵读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二是坚持经典诵读和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保持经典诵读时代特色和生机活力的关键。三是坚持人人参与和师生共读的原则,学生要发展,教师也需要文化的熏陶,教学相长,这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四是坚持长期性的原则,经典诵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次活动或一时的热点,而是办学的一条思路和方向,必要长期坚持下去,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五是坚持经典诵读和促进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在经典诵读的同时大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强调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六是坚持以中华经典文化为基础、向其他优秀经典文化扩展的原则,学习、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精华。

方法和途径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学校建立有效制度与机制,确保活动目标的落实。例如:把经典诵读的验收成绩纳入班集体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成绩之中,对班主任和班集体形成较强的约束力,从而保证了活动开展的基本执行力。再如:制定积极的评价激励机制,诵读效果好的班集体在评选各类先进荣誉时享有优先资格,并且把诵读成绩纳入学生的操行评定之中,这些都既起到了端正态度的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成功感,从而保证了诵读的效果。

在过程中加强宣传和引导。中学生思想活跃,并常伴有逆反心理,要使其对几千年前的《论语》等经典感兴趣并非易事,为此,学校用现实生活中的内容来解释和宣传,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好奇心和兴趣。

坚持课程与活动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一方面保证教师、教材、时间、验收等基本要素的完整性,达到课程化和产生预期效果;另一方面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模式,辅之以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班集体文化活动。

树立榜样,典型引路。例如:学校开展了“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在2000余名学生中评选出10名优秀学生代表,由这10名学生作事迹报告,报告中无不渗透着《论语》等经典中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的影响。同时评选出经典诵读先进班,在“弘扬传统文化、营造书香校园”经典诵读展示会上,以各班《论语》接龙的形式进行,400多名学生以整齐洪亮的声音展示了经典诵读令人震撼和激动的一幕。

学校在经典诵读教材的选择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直接用《论语》《老子》等原著,有选择地指导学生诵读;第二阶段,学校组织力量编写校本教材《经典诵读读本》和《每日一撷》;第三阶段,校本教材和权威教材同时使用,初中部引进《中华经典诵读本》,高中部引进《英文经典名篇诵读本》,两者结合,效果很好;第四阶段,重新修订了《经典诵读读本》。学校组织开展的经典诵读相关活动,从策划到组织都尽量交给学生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绿色阅读:让阅读充满诗意

学校开展的绿色阅读即本色阅读,它强调自然本色的师生共读,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阅读内容,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发展阅读能力,提升“诗意人生”的品位。倡导绿色阅读,让学生跳出题海,走进书海,以“浸泡―习得”作为学习的基本方式,解决阅读量不足、读书兴趣不高、语感培养不够、指导不得法、课内外脱节等问题,使学生在书海中亲近生活,习得语文。学校装备了3个学生阅览室,给学生提供精美的书籍,全校所有班每周开辟一节90分钟大阅读课,在语文教师指导下,开展绿色阅读,使学生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享用丰美的精神食粮,读名家名著,读精美诗文,读精品报刊,读社会前沿信息。

根据学校组织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学校所有课程中,90分钟大阅读课最受学生欢迎。为了使阅读课最大限度地发挥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作用,使阅读课更加规范,学校出台了《阅读课操作规程》《阅读课基本模式指导》等办法,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学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探索阅读课模式和途径的创新。同时,根据中学生学习的特点,重点抓读书笔记的指导和积累,促进读书习惯的养成。学校要求,初中每名学生一个学期读书笔记积累量至少1.5万字,每周800字;高中每名学生一个学期读书笔记积累量至少2万字,每周1000字。学校对读书笔记质量和数量均高的班集体及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除了90分钟大阅读课之外,绿色阅读的课型还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师生共读一本书。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共读一本书,以传递读书热情,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全班共读后,教师会询问学生有所体验的地方、有感悟的地方,学生阐述时,教师就此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二是规范读书笔记课。学生阅读不能只停留在读的阶段,还要潜入写的阶段。学生读完书,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这种规范,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独立阅读和沉静思考的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是有目标的阅读课。在上阅读课时教师印发精选的材料,全班共同完成习题,或教师指导分析语段与题型,指导学生完成,剩下的时间再让学生自由阅读。教师随时抓住机会指导学生读和写,使学生游刃有余地穿梭于阅读和写作之中。

为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还开展了读书接力活动。一是建立书香家庭,用学生读书的热情去感染家长,让家长们参与进来。学校每月向家长发放一封关于读书活动的家长信,内容包括学校阶段性阅读活动介绍、如何指导子女阅读、如何与子女共同阅读等。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书香家庭评选活动,鼓励家长建设家庭图书架。二是家校共建班集体书架,将图书馆延伸到教学楼的楼道――在每一个教室门的旁边设置班集体书架,配备100本以上书籍,每学期为每班增配图书50册,供学生随时阅读。这种做法,既为学生的诗意人生提供了精神食粮,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管理的机会。

由此,学校通过绿色阅读充实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们爱上阅读,感受诗意人生。

随笔化写作:让灵性跃然纸上

2012年9月,学校与《中国教师报》联合举办了全国随笔化写作大赛。大赛中师生表现出色,由于平时注重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因此,学生参与活动积极踊跃,作文写得生动鲜活,得到外地做课教师的好评。有7名教师在大赛中获一等奖。这是学校长期坚持随笔化写作训练所取得的成果。

学校从2007年开始接触到随笔化写作。校长、主管校长和部分语文教师三下山东邹平,向随笔化写作发起人成浩请教,到一些学校观摩学习;并请专家学者和一些学校的校长、教师到双港中学开讲座、作示范。校长刘建始对随笔化写作情有独钟,认为它对学校建设书香校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他为全校语文教师购买了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的著作《语文:表现与存在》,引领教师们钻研他人之长,学其形,寻其意,得其神,为我所用。

学校倡导的随笔化写作顺应人的言语生命成长规律,以激发写作兴趣、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丰富和发展言语生命、培养健全的言语人格为目标,以“表现本位”为基本理念,以随时随地、随形随意的日记随笔为日常写作方式,以情景随笔课、随笔展评课、随笔修改成文课为主要课型,以写、读、评、改、展为促进手段,以顺应、养护、培植、激励、磨砺为基本原则,先写后导,先写后读,为写择读,以写促读,读写互动,重在自悟,在日常随意写和课上有序改的有机结合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学生的写作潜能,实现真切、自信、个性、畅快的表达。

随笔化写作教学中写、读、评、改、展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对言语生命的尊重、顺应和养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作文体系形成了“创设情景―写出作文―比较阅读―读中感悟―开阔思路―修改作文―成文展示”的完整链条。

第3篇:论语读书笔记范文

如何做好名著阅读教学,笔者就自己的做法略谈一二。

一、进行有效地阅读指导

要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因素,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影视引导名著阅读。利用电视等媒体观看影视作品是激发学生品赏名著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在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兴趣的培养方面做了一点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生活中我们发现,当电视台播放某部电视剧时,与之相关的东西便成为初中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与它们有关的书也就成了初中生互相传阅的热门书籍。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我尝试从初一进校后就开设影视活动课,把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影视作品搬进课堂,让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先有直观形象的感受和大体的了解,消除对作品的陌生感,从而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我还将于丹的《论语心得》也请进教室,让学生通过直接聆听作家以及一些专家学者的论述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观看第一讲后,有的同学在周记中写道:“对于《论语》,我一直认为它是高不可及的,必须得仰望它。而经过于丹教授的解读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它,感受到它是这样的贴近生活。今天尽管我只读了其中的几则,但它所散发出来的阵阵芳香,让我收获的人生启示却是深远的。”

2.阅读要勤于思考。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要靠思考,有许多知识需要记忆,但不能代替思考。目前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语文阅读就是背和记,一丝教师的阅读指导也有过度偏重记忆的现象,也有的教师精心设计阅读训练,但由于混淆了理解和记忆,使那些本应成为思考训练的设计变成了知识记忆。教师的阅读指导一定要想方设法促使学生“跳起来摘到桃子”,质疑是学生阅读中思维训练的一种基本形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质疑,敢于质疑,提出问题,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3.写好读书笔记,注意知识的积累。写读书笔记是积累知识的最好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必须做好笔记,因为一个人光靠大脑是不够的,时间一长记忆的东西就会遗忘。为此,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是必要的,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根据内容分类记录名著中的成语、名言、重点句子、描写生动优美的语段等。

语文教学中,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范例,目的在于让学生从阅读中掌握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阅读技能,而名著阅读是学生知识的扩展和丰富,它要求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掌握的学习方法去实践应用,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因此,加强学生名著阅读指导,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数量,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阅读,并有所收获,逐渐形成习惯。

二、以活动推动阅读名著

1.开展阅读名著大比拼的竞赛活动。内容包括名著研讨会,文学名著语段诵读、文学名著读后感展评、文学名著课本剧表演等,为同学们搭建交流读书心得和读书成果的平台。以展、赛、评促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知识,提高文学的鉴赏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学生课外阅读名著活动的开展。

2.通过日记、周记、墙报、黑板报等方式写读书心得。鼓动学生写生活日记,这不仅是学生多练笔,勤练笔的好办法,而且对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也有很好的作用。读书时随手记上它,对消化理解所读的作品有许多好处。利用板报、手抄报、学习园地介绍读书心得,对学生的阅读会起到促进作用。

3.开设读书活动课。我们学校每一个班级都建立了图书角,为开设读书活动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每个学期初,根据学校开列的书目,我要求学生每人至少提供一本名著,存入班级图书柜里,由专人负责,每周开设一节读书活动课,来阅读经典名著,以创设阅读名著的浓厚的氛围,推动名著阅读的开展。

三、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读物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使学生大量阅读名著,就得为学生提供可读之书。书来自何处,途径有二:学校图书馆,每周一节阅读课上带学生去图书馆开展阅读。组建班级图书角:班级购买、学生捐赠、向学生暂借,各类书籍应加强管理,做好编号登记,专人保管。这样既实现了人人有书读,个个读好书,也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

第4篇:论语读书笔记范文

《全日制高中大纲》阅读部分要求高中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300万字。然而,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农村高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容乐观。根据笔者多年观察,农村高中生当前课外阅读现状如下:一是不堪繁重的学业之苦,使学生无暇旁顾,课外阅读量根本达不到要求;二是课外阅读资源相对贫乏;三是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家长普遍认为除教科书、辅导资料以外的所有书都是“闲书”;四是课外读物内容庸俗无品位,学生书桌上经常放的课外书无外乎:惊悚、悬疑、恐怖、探案类的小说,或武侠、言情、网络小说、“搞笑”作品,或写当代影视歌星、媒体主持、体坛明星之类的“时尚”杂志。如何加强农村高中课外阅读,成为当前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根据近年来学校开展“幸福读写,书香伴我成长”活动情况,总结出以下几条途径,仅供参考:

一、确定书目 规定范围

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不可能一一涉猎,在有限的时间到底该读哪些书?从教学实际出发,我觉得应读以下几类图书:一是经典的作品,如大纲所列举的课外读物《论语》《孟子》《红楼梦》《围城》《复活》等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二是切合“现实”的作品,如反映当代人生的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对社会、历史、文化有深刻认识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关注社会人生,揭示社会矛盾,激发正义感,增强上进心,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之类的作品;三是名人传记,如《坡传》《传》《史蒂夫乔布斯传》等,阅读名人传记特别是伟人传记,可以使学生从伟人身上学到许多珍贵的东西,使精神得到升华,并以此为榜样,不断完善自己,逐步走向成熟。四是“时文”佳作,如《读者》《青年文摘》等文学性和思想性都较强的杂志。教师可以根据高中三个年级各阶段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规定阅读的内容,并进行阶段性的监督检查。

二、有效引导 授之以渔

为保证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阅读的效率,必须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使其具备良好的阅读品质。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的阅读态度:要求学生阅读时精力集中,全神贯注,能深入钻研,对有价值的内容,能细细咀嚼品味;阅读中,做到眼、口、心、手四到,善于思考,精于做读书笔记,认真体味精妙之处。其次要培养学生坚强的阅读意志:一般阅读受阻的情况有精力不足,自制力不强,懒惰,缺乏信心、恒心,所以阅读时要用战胜困难的勇气来锤炼自己的阅读意志,抑制与阅读无关的情绪和想法,让思想的光束集中到阅读材料上来,一定要善始善终,坚持不懈。

曾说:“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这段话指出了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对于高中生来说,名著一般都有一定的篇幅,不是短时间可以阅读完,所以应该化整为零、循序渐进的阅读名著,或者可以建立阅读档案,积累精彩名言、警句和精彩情节。

三、开展活动 寓读于乐

根据农村高中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活动落实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①课外摘录和读书笔记的交流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对阅读摘记和读书笔记进行交流,既是阅读方法的交流,也是阅读效果的检验。通过交流,同学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②课前5分钟演讲。每一轮的课前几分钟演讲,都可以确立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带着主题去阅读,每节课前可以让2―3个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交流阅读经验,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一活动,只要持之以恒,对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提供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③办手抄报展。办手抄报可以安排一个人办一份,也可安排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办报前,围绕课外阅读,给学生确定一些栏目,如:读书心得、好书共赏、名句摘录等来促使学生在办报过程中广泛地阅读。办手抄报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书写能力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

当然,要有效促进农村中学课外阅读,还可以开展诸如:演讲赛、读书征文大赛、经典诵读、故事会等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体会阅读的快乐,寓读于乐。

第5篇:论语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爱(传播发现拥有改变回报)

丁有宽先生说:“爱心是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者认为,爱是指真诚、深厚、震撼人心的感情。而老师对学生的爱应是公正的评价,无私地奉献,真诚地赞赏……让学生如梦初醒、如沐春风,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爱是教育的灵魂,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作者认为,教师倾己之爱心、激情去教育学生,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实,面对可爱的人或事物才会产生爱,但在教育中,面对不可爱的学生仍要真诚地爱,而且除了爱,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变丑为美,变可恶为可爱。本文仅以五年〈3〉班的变化浅谈爱的力量。

一、未萌的五年〈3〉班

9月1日,五年〈3〉班的学生良心未萌、爱心未萌,他们不知父母苦心,不关心父母、他人,他们被长辈溺爱、不思进取。他们无忧无虑,尽情地玩,尽情地说。他们有各种执着的嗜好:追电视剧、打电子游戏、漫无目的地游荡……他们懒惰成性,不愿动口、不愿动手、不愿动脑。全班53人,有一半以上的人善于漏做作业,一道经讲解、分析的普通题目,竟有47人必须重做。他们不知纪律为何物,自由散漫,如一盘散沙。

二、爱的传播

要施行爱的教育,必须让学生了解、懂得真正的爱,必须在任何环节用爱滋润浇灌,以利于培养学生发现爱,拥有爱,从而爱己爱人。

1.公开、公正、富有挑战的激励机制。在教室墙报左边设“我们的榜样”栏,张贴优秀作文,让学生及时阅读,互相学习,以达到激励学生积极写作的目的。右边设荣誉栏,张贴学生们获得的各种荣誉,并设升级榜,无论书写、习作、成绩、品行等有进步,皆可升级,凡累积达到约定的级数,便给予奖励,每周奖一次,及时有效,学生们总满怀激情地期待那一刻的到来。

2.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获得有益知识、健康成长的作业。布置《积累·运用》引导学生抄背成语、古诗、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概述新闻,发表见解;《读书笔记》则是老师带领学生赏读《爱的教育》之后,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摘抄文中好词好句,概括主要内容,并写出内心真实的感受。还要求学生在书中显眼之处写下:发现爱,传播爱,拥有爱,你便网是一个幸福、快乐、自信、受人欢迎的人!创设《成长日记》,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得失荣辱,以利于学生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挑战,自我激励。

3.讲读《论语》,促其内化。教师有选择地带领学生诵读《论语》,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讲解孔孟之道,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培养班干、队干。实行班干、队干负责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学生们很有积极性,热情勃发。班务工作和谐运转,营造了良好的班风。

5.教书育人之要义,惟创造、把握教育契机。及时、适时地把家长、老师、领导的评价向学生们转达,肯定他们的努力的同时,令他们信心倍增,不懈努力。对学困生、偏离行为规范的学生采取个别谈话,心灵诱导的方法,既有利于解决问题,又维护了学生的自尊,使教育深刻有效。

6.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希望学生成为勤奋、坚持不懈的学生,教师就要严于律己,树立勤奋、坚持不懈的榜样。这样言传身教才有说服力,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希望学生成为言而有信的人,教师一定要做到言出必行!

三、爱的回报

正确、真诚的付出一定有收获。9月13日晨,终于迎来了最令五年〈3〉班的学生激动、兴奋的一刻: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五年〈3〉班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为文明班。

严明的纪律使学生们的心从操场上回到课室里,养成了下午上课前读书、注重仪表、讲究卫生的好习惯,使学生们能适应紧张的期末复习工作,顺利地完成复习计划,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学期第一次摸底测验,仅有两人达到90分,而学年期末考试有43人达优,90分以上有18人。

诵读《论语》,使学生们在生活上乐于运用《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为内自省也。”成为学生们的口头禅,更为可喜的是,他们还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写作中。他们正在努力成为具有华夏民族优良传统的谦谦君子。

阅读《爱的教育》,并做读书笔记,伴之而来的是学生们依据本班真实情况自觉仿写的文章,真挚感人的读后感。由此,学生们获得了写作的灵感、激情,他们开始懂得了真正的勇敢、爱、高尚行为……他们开始关心他人,关心热爱班集体;他们开始聆听父母、老师的教诲,他们开始下决心用功读书。

真实,文章的灵魂。《成长日记》是让学生们从习作上回归自我的精神乐园。其实,引导、赞赏学生写自己及身边的人、事,便是一个日三省吾身的过程,他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勇敢地、充分地发表见解。于是,他们敢写,能写作文了,涌现了卢东阳纯朴真挚的语句,颜伊彤追求真实的《呼唤》,丘卓尔震撼人心的《母爱》……

播种希望,收获希望;传播爱,收获爱。虽然师生们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但只收获了一丁点成绩,但它让师生们看到希望。作者坚信:在这几个月里,孩子们的收获远不止于此,他们正在努力成为勇敢、诚实、自信、勇于挑战自我的好学生。如他们能坚持不懈地努力,累积在他们心灵深处的巨大潜能终有迸发出来的一天,那将给世界献上迷人的异彩。

参考文献:

《智慧书》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海南出版社

第6篇:论语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视读;课堂;乐趣;素养

“视读”就是以“视频”为媒介,让学生获取信息的一种教学手段。随着网络的普及,教师很容易在网络上获取对自己教学有用的视频资源,并把电视或网络上的视频搬到课堂上供学生学习之用。但据笔者了解,目前的“视读”课程大多流于随意,教师对“视读”课的时间、内容、目标、效能大多没有通盘的考虑和成熟的做法,效能极其低微。但在现在的中职语文课堂,开展“视读”课程很有必要,如何才能引领学生畅享“视读”乐趣,开阔眼界,开拓“心界”呢?本文结合我在教学中的工作经验谈几点看法。

1、选择“视读”内容要以学生兴趣和提高能力为原则

“视读”课的特点是必须给学生一段自己观看视频的时间,所以,视频内容是否能激起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视读”课的成败。如果学生兴味盎然,全情投入,他在课堂获取的信息和思想的启迪就越多,反之,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心神分散,那就是在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所以,选择“视读”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视读”内容一要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看得开心,二要有思想内涵,让学生提高能力。就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而言,哪些视频资料适合作为“视读”课程资源呢?笔者根据这些资源对语文学习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三种类型:

①以关注社会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注社会,具有一定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这是一个新时代中职生的基本素养。而在中职语文课程中,这一素养尤其体现在写作能力中。所谓“作文如做人”,文章是思想情感的结晶,而一个经常关注社会,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有血有肉,体现思想锋芒。

中央电视台白岩松主持的《新闻周刊》、凤凰卫视胡一虎主持的《一虎一席谈》就比较适合作为中职语文的“视读”课程资源引进课堂。《新闻周刊》搜罗一周重要事件,再加以白岩松独到的点评,正是学生开阔视野、锤炼思想的平台;《一虎一席谈》则以辩论的方式展开对当前时事的思考,各方代表唇枪舌剑,既是语言的争锋又是思想的碰撞,能把学生的心弦牢牢地抓住,在学生尽情享用语言盛宴的同时,正好把他们引进一个思辨的世界。

②发挥榜样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中职学生年龄的特点,他们的心智是不成熟的。这时候,学生就需要榜样的引导,而名人,正好充当学生的榜样。语文的课堂,可以开辟这么一个窗口,让学生靠近名人,走进名人的心灵世界,从中吸取人生的经验和智慧。

中央电视台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节目的解说词、主持人的串台词、十大人物的颁奖词堪称语言的盛宴,节目弘扬的善良、正义都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土壤。《百家讲坛》也可作为中职“视读”课堂一个很好的资源。如于丹讲《论语》、《庄子》,内容本身就是教材的延伸,节目以小故事的形式展开,语言精美,寓意深刻却不晦涩,中间穿插有趣的画面,正适于中职阶段的学生学习语言和积累思想之用。

2、开展“视读”课程的几种课堂方式

①问题讨论

所谓的问题讨论,就是就“视读”的内容提几个核心的问题,以触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思想成长。

比如,观看了《信念》关于爱因斯坦的短片,我们可以设置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谈论:你认为,爱因斯坦的成功靠的是什么?你最欣赏爱因斯坦什么的哪种精神?为什么?此类开放性的问题抛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就可快速地回顾视频的有用信息,在思考、辩论之中逐渐地形成有个性的见解,并且用于指引自己的人生。

②任务拓展

“视读”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宜让学生长时间地观看某一视频,比如引进《红楼梦》,不可能让学生观看全集电视剧,只能选几个精彩的剧情播放,以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但如此一来,学生得到的信息就是零星琐碎的,没法达到吸取经典文学精华的目的。这个时候,“视读”就不能止步于“视读”,当我们通过“视频”成功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愿望,就要趁热打铁,布置下任务,让学生近期内在课后完成,比如,一个月内读完《红楼梦》前20章,提交读书笔记,或用一节课让师生交流读书所得。是谓任务拓展。

③读后感

读后感是观看完视频后让学生自由抒发见解的一种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采用这一方式,一般而言,学生事先没有得到教师的提示,所以,他的“自由”抒发,可能切不中要害,“感”得不深,体会得不准,这就需要老师的点拨,老师需要在自己的“点拨”中让学生把握“视读”材料的精华之处,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或人生的启迪。

3、以多种形式展示“视读”效能

一个课程开展得是否成功,最终要看它是否高效。开展“视读”课,也我们也必须把“视读”带来的好处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出来,如此即激励了学生上一阶段的努力,也指导学生在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

①任务拓展后的成果展示

观看完视频,课后留有任务。这“任务”往往才是醉翁之意。如上面提到的《红楼梦》任务拓展,我们可以把做得好的读书笔记复印张贴到教师,供大家学习、欣赏,也可以以读书沙龙的方式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感受读书乐趣,让学生对下一次的“视读”充满期待。

②作为材料用于写作

在作文训练中我们可以选取话题或材料让学生进行写作,这样既能让学生学有可用,又能进一步挖掘人物的精神内涵,延伸“视读”效能。同样道理,开展了于丹讲《论语》的视读课,我们可以选取《论语》中一句名言作文材料让学生展开写作。又如,开展了康震讲《苏轼》的视读课,我们可以选坡的一句诗词或一段经历作为材料进行写作,这样把作文、考试与课程融合为一,学生更能感受到“视读”的巨大效益,从而乐于学习。

③作为榜样激励人生

开展了系列以人物为材料的视读课后,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展“寻找自己人生榜样”的活动,让学生选出自己的人生榜样,并以此写出自己的座右铭集体张贴在课室的后面。这样,一方面,学生对人物的精神内质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融入到自己的血肉中,另一方面,生生互动,相互影响,用人物的精神激励自我人生。

参考文献:

第7篇:论语读书笔记范文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开阔学生的视野,每年的暑假和寒假,市教科研中心推荐阅读书目,布置写阅读笔记和读后感。假期时间,语文老师都会布置一定量的阅读笔记,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精美的笔记本,让学生抄下优美的句子和精彩的段落,写下自己的感悟。假期结束后学生上交,老师检查。上级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大部分学生草草应付,没有静下心来读,因此不管是否精彩,拽着一段就抄写,完成老师布置的数量就行。更有甚者数量不足,或者干脆不写,收效甚微。到了九年级快要中考了,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名著根本没读,只要是名著题必然会失分。这样阅读笔记本不仅没有任何效果,反而成为了学生的负担。有的老师只是让学生写完一二十页后,这个笔记本就闲置起来了,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基于此,我创新了阅读笔记本的用法,增加了记录内容,变革了记录形式,使得它具有了多重的身份,成了我这个语文老师的得力助手。

二、阅读笔记本的身份及详细做法

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年了,我在阅读笔记本上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使得阅读笔记本集聚了多种身份,实现了它的高效利用。

身份之一:点将台——毛遂自荐

运用时间:开学伊始,第一节语文课。

开学伊始,每个同学都想给其他同学和老师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所以我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抓住“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阅读笔记本上详细介绍自己,写出自己的优点、兴趣、爱好,以及读过的名著中印象最深的一部,并且,我会让每个同学到讲台上大声演讲,大肆宣扬自己,宣扬自己的有力措施。演讲完之后,我会要求他们把其中最能彰显自我的一两句话,制作成座右铭,写在阅读笔记的扉页上,让它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和鼓励自己。

注意:

学生们的阅读笔记本要及时上交,老师认真批阅,并在上面写上“老师的话”,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恰当的评语,这样会拉近师生关系,有利于今后的教学。

作为座右铭,语文老师要记得,不时提醒同学们高声背一下,以鼓足学生们的信心。

身份之二:擂台赛——文采展示

运用时间:暑假和寒假。

荀子在《劝学篇》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阐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语文的学习更离不开积累。因此我充分利用暑假和寒假这两个读书的大好时机,根据阅读书目,让学生积累阅读笔记,内容有精彩段落的摘抄、点评赏析、读书心得。开学后进行展评,评出一二三等奖,发奖品,以资鼓励。并加入个人积分,一等奖加20分,二等奖15分,三等奖10分。

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积累阅读笔记的积极性。一个假期下来,学生收获颇丰,的确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文学修养。 转贴于

注意:

开学后,及时上交阅读笔记,进行展评。展示结果及时在班内公布。

草草应付读书笔记的同学,让他到办公室,老师和他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保证下不为例。

身份之三:加油站——再接再励

运用时间:新鲜感过后,任何一节语文课。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们对于语文学习的新鲜感已经过去,拿捏不敢伸招的顾虑已然没有了,因而对自己的要求就开始放松。我让每个学生在一张我事先裁切好的小纸条上,写出他所结交最好的同学身上存在的优点,并让每个学生亲自将写好的纸条交到好朋友的手中,让这些发自肺腑的认可和肯定成为学生们再接再励的加油站。

注意:

提醒学生们要把纸条贴在阅读笔记本上自己认为最显眼的地方。

一个学年中,这样的活动可以不定期举行多次。

身份之四:反光镜——三省吾身

运用时间:期中和期末检测后的语文课。

《论语》中曾说“吾日三省乎吾身”,让学生们及时的反思,警醒自己,对于那些思想搁浅的学生们来说尤为最好,因为他们内心有一股改变自己、完善自我的冲动,并且他们也有能力不断地警醒自己,只要给他们时间和空间,他们就会在自我反省中不断进步,这比老师单纯的劝诫要有实效性。下一次考试,他的成绩一定有大的飞跃。

三、取得的效果

1、彰显学生的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自我完善,求得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2、和谐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现了智商和情商双丰收。

3、腹有诗书气自华。由于读书多,我班学生的作文功底深厚,今年在省作文大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张树海获得了省二等奖,四人获得了三等奖。是我校获奖人次最多的一个班级,受到了领导的肯定。

第8篇:论语读书笔记范文

一、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扎实的基础

人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动性因素,只有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团结和谐、理解支持的和睦关系,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强大合力,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团结和谐是一种美德,它体现互尊、互爱、互助、互谅的精神;团结和谐是一种胸怀,它表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谦和、善待他人的情操和气度;团结和谐是一种方法,它要求友好共事、平等相处。为此,笔者对自己及学校领导提出了“四以原则”:以诚待人、以身作则、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1.加强班子建设,全面提升领导形象

精心打造一支素质精良、作风过硬、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一所学校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核心要素。领导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应当先做到。为了方便教师监督,学校建立了分管领导学月述职制度。在每个学月初,各分管领导必须在全校教师例会上对本学月工作作好计划,并对上学月工作进行总结。领导做与没做,做得好与不好,教师一听便知。

为了改变教师懒散的工作作风,学校实行了“周一签到、周五签离”制度。无论冬夏,无论天晴或下雨,笔者每周一都5:30准时起床,乘坐6:00的班车到校。在笔者的带领下,全校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考核制度的实施,都由被动地到岗到位变成了主动地到岗到位。

在教学大比武中,学校在启动会上明确提出,教学比武先从校长开始,领导先上,教师听校长的课。然后,教师们再分组竞技。学校在全校集会上给优秀教学能手颁发奖状和奖金。

2.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现在,龙小的“单周业务培训,双周政治学习”已制度化、常态化。培训和学习形式多样,不走过场,每学期初由7位领导确立好师德培训主题。如“廉洁从教师德”演讲比赛,“感悟身边优秀教师”经验座谈会,“结对子帮扶交流”茶话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八不准”师德承诺书》签名活动等。通过一年多的培训和熏陶,龙小教师大多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心无杂念。

3.加强人文关怀,全面体现组织温暖

只有把民主管理和人文关怀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只有做到制度和情感并重,才能营造出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要在细微处见关怀,在困难时见真情。教师的职称评定和工资晋级与学校领导发生竞争时,领导须主动退让;教师家里办喜事,学校总是提前派教师帮忙筹办;教师过生日,学校会送上生日礼物祝贺;教师生病,学校领导会发安慰短信并前往看望。为了确保教师的身体健康,工会每天早上组织教师坚持晨练,并对参与教师给予每天2元的补助。通过点滴事例,教师看到了领导的工作作风和处事原则,“我是龙小人,龙小是我家”的主人翁态度正在教师心中逐步确立。一年多来,学校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

龙小大力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制定了《教学常规实施和管理细则》《不定期抽查制》《常态化巡课制》等规章制度,对教学过程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监督。通过落实推门听课、定期检查、严格考核、全面评价、加大教研力度等措施,龙小的教学成绩有了大幅度提升。

二、彰显学校书香特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彰显书香特色是龙小的努力方向。这一目标具体为:书香怡情,情知交融;书香益智,智能相长;书香明理,内外兼修。即校园环境讲究“书香怡情”,课堂教学注重“书香益智”,德育活动从“书香明理”入手。

1.营造浓厚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学校在二楼、三楼教室外墙的立柱上,以《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的精髓内容为装饰,配以“梅、兰、竹”背景图。在四楼阳台外挂出“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友”的读书口号,提倡学生在饱览国学经典的同时,与品德高尚之人进行心灵的碰撞,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熏陶,达到“近朱者赤”的效果。

各班的环境布置个性鲜明。教室外张贴班牌,上有班名、班级奋斗目标、班主任寄语和全班师生相片。小小班牌,凝聚着班级人心。二楼的楼梯间装有镜子,配以“外正衣冠、内塑形象”的警句,三楼是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台。教师办公室走廊、读书走廊、图书室、阅览室、学生食堂、学生寝室走廊、象棋俱乐部等处均有诗词、名言、警句,呈现了“面面墙壁会说话,棵棵花草能育人”的效果。

2.充实并开放学校图书阅览室

学校设有专门的图书阅览室,现有藏书27 000册,人均拥有60册以上。学校派专人管理,将图书、报刊进行科学分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借阅制度,为学生读书创造良好条件。

3.举办学生读书笔记评比和展览活动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对读书笔记进行自评、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评比,挑选出优秀的读书笔记并进行展览、表彰,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品位。在“多读书、读好书”的读书活动中,6名学生分别获苍溪县“第十八届青少年读书活动”一等奖和二等奖,1名教师获辅导教师优秀奖。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龙小先后荣获“苍溪县2011年度教育目标考核工作”三等奖、“龙王镇先进党支部”“三川片区目标考核先进集体”“三川片区实验电教工作先进集体”“三川片区人事师培工作先进集体”“师生科技节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各级领导来校检查指导时对学校工作多次给予肯定。

第9篇:论语读书笔记范文

一、 读写结合,领悟表达方法

习作能力的根在阅读能力。阅读是习作的基础。我们要加强和改进阅读教学,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有要加强课外阅读,开阔眼界,丰富语言积累。

(一) 精读仿写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优美的文章,在学生充分朗读之后了解文章的结构,领悟语言特色后引导学生仿写,如在进行学习了写人的文章,及时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对熟悉的人进行具有个性特征的描绘。再如学习了写景的文章,我们把学生带出去,要求抓住特点,有条理、有重点的观察事物,在描写时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具体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写作训练,如:(1)抓重点词语联想练习;(2)学习课文句式仿写。

(二) 品读改写

学生在学习古诗后,反复吟诵,体会意境品味诗的情感,让学生根据诗意改成记叙文,学生在愿意基础上通过想象加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一个语言再创造的过程。这样既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作文的提高。

(三) 略读略写、补写、续写

对一些略读课文学生在了解大意之后,掌握缩写方法,抓住主要内容缩写,还可以联系阅读文章让学生,可以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部分,可以是省略号省去的部分,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补充。

二、 加大阅读量,丰富积累

(一 )语文课内诵读积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组成阅读和作为的熟练技巧 ……”据此,我校教师以教材为切入点,依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诵读积累。

诵读就是高声朗读,配合相应的头部、胸部肢体语言,这个过程是对文章的体味、欣赏,更是享受。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老师先要做出示范:腔调或长或短,声音或高或低,或摇头晃脑,或气定神闲,悠然自得,口齿生津,傲游于经典之中,漫步于圣贤之间,读书之乐,无与伦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此美读必然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此时教师及时地领读讲解引导学生学会诵读的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反复练习,享受诵读的乐趣,最后教师严格地一句一句检查,一遍一遍过关。这样学生在 内就学会了准确的诵读方法,并养成了准确的诵读习惯,完成了积累的第一步——准确诵读。

(二)语文课外诵读积累

博览,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实验班级每周设置一节阅读课,阅读课上除了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喜欢的图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集体阅读事宜实用的图书,低年级的学生阅读《好孩子画报》、《小学生报》、《小学生报.拼音版》,高年级的学生阅读《新少年》、《下学生报.低年版》、《小学生作文报.拼音版》、《童话大王》等。让学生交流读书感悟、读书方法,即使做好读书笔记,以此点燃学生的读书热情,使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积累语言。

每天早自习为晨读晨诵时间,朗读的内容主要为《积累伴我成长》。低年级的学生还要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高年级的学生还要读《论语》、《朱子家训》、《增广贤文》和唐诗宋词、老庄名言等。

(三)校外诵读积累

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亲子阅读”。鼓励学生在双休日和寒暑假制定阅读计划和阅读时间表,确保每天自主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低年级的学生看图画版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余秋雨》、《三毛散文集》、《易中天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等都在高年级学生的阅读之列,阅读范围之广,阅读难度之大出乎教师们的预料,也因此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课题研究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