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经济研究范文

建筑经济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经济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经济研究

第1篇:建筑经济研究范文

【关键词】建筑市场;经济研究;施工企业

深化建筑企业的改革,促进我国建筑业稳定发展,是我国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要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招投标制度的引入,促进了建筑市场的形成。本文试图应用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建筑市场的内在规律,探讨对我国建筑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以供建筑企业管理者参考。

1、我国建筑经济市场的组成

我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业处于国家指令性计划向投标招制过渡的阶段。在当时来说,实行招标投标制的建筑市场只是个雏形, 主要存在的间题有许多建筑市场尚未开放,仍以实行指令性计划的承包方式为主,名义上实行投标招标,实际上大多仍按指令性计划分配任务,建设单位利用建筑市场呈买方市场的有利条件,只顾眼前利益, 无科学根据地压低标价,不合理地缩短工期,施工单位为了得到工程合同,过份夸大和渲染自己的施工实力,有些正承担国家指令性计划工程的施工单位,为在其它招标工程中能中标,不合理地将国家指令性计划重点工程的国家统配物资转用到其它投标工程中,作为投标的优厚条件,从而使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受损。

在国家指令性计划状态下,建筑业与外界的关系,严格说来不能构成市场关系,它呈现了一种僵化的硬性摊买的关系。实行招标投标制的最件下,市场买卖双方平等,双向有互选的权利,双方都注重质量。市场内实行公平竞争,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竞争的建筑市场。可以说,全面实行招标投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下开放型建筑市场的必要条件, 是发展建筑业的需要,从理沦上说,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经济规律相适应的。

2、我国建筑经济市场的特点

建筑市场的生产能力是由诸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施工工艺水平、企业全员素质、资本有机构成、施工人数等因素所制约, 在建筑市场基本完善条件下企业竞争胜利的标志是中标。施工人数是由市场容量调节下自动变化的。在施工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宏观调节,就须先对该时期内,整个建筑业施工能力增长情况进行预测, 作为主观调控的数据。表现为建筑市场的购买力一投资的来源分为国家贷款、地方和企业自筹资金、个人或企业筹资买商品房三大类。国家贷款的投资额是根据国家经济三大平衡关系( 即财政、信贷、物资)确定的;地方和企业自筹资金,仍以企业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关系为根本依据。这两类投资额对建筑市场来说是先有确定性投资,再要求施工能力与其匹配。在决定今后某时期内,某部份投资投入时点时, 就应把建筑市场承受能力因素也作同步考虑。第三类购买力作为独立因素,其资金来源是社会上的流动消费资金,对国民经济财政和信贷平衡无破坏作用;该资金数额可以通过宏观引导和调节筹集, 受建筑市场影响相对大些;该资金的投入市场可以对我国部份商品的供需矛盾起一定的调节作用。当建筑市场的供需关系是供远大于需情况下,将该资金引导到建筑市场,使购买力转移,可以缓解各自商品市场的供小于需的矛盾。

3、施工企业管理特点

施工企业管理直接关系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的质量,所以,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认识加强施工企业自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企业自律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内在需要,是实现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要认识到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大力加强企业内部建设,理顺内部机制,强化自律意识,及时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才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

(2)制定并组织实施施工企业职业道德准则。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其活动中行为要求的准则,也是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道德准则与法律规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职业道德有着事前防范功能的优势。各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建设行业的特点,以提高行业整体素质、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目标,主动建立企业自身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人力推动职业道德准则的组织实施工作。从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和宣传力度入手,使职业道德准则成为企业及全体员工自觉遵循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规范。

(3)建立完善企业自律约束机制。企业自律工作的着力点在于落实。企业内部要建立自律工作数据平台。对遵守自律管理制度、格守职业道德、坚持诚信经营等方面的基础性信息进行搜集、整合。要完善自律的奖惩机制。通过网站、企业报刊等企业媒体平台及时公布自律工作开展情况,并与相关部门联动,对经营活动中模范遵守自律管理制度的市场参与者予以表扬,对违反自律管理制度的市场参与者予以警示;要注重与协会、与政府沟通协调,增强从全局上对企业自律管理约束,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4、施工企业管理新方式

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发挥作用的方面,良好的项目管理必须具备以下3个因素:①对项目的认知:通过信息系统的实施,将项目进行工作分解、流程重组, 使项目结构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 有利于对项目的整体认知和把握。②为项目提供良好的协同环境: 通过对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各部门、各参与方对自身的职能以及在整个项目中的位置都有清晰的认识, 有利于分工合作。③进行有效的控制。信息系统的最大优点是资源共享和反馈及时, 有利于实施有效控制。具体来说, 信息技术在以下方面可发挥其作用。

4.1 工程管理方面

(1)投标。工程量计算、投标标书制作。

(2)施工组织。施工平面图; 网络计划,丰富的、准确的信息,先进的分析方法,是决策、计划的前提。现在的许多网络计划,往往编的时候不是通过很准确的计算,仅凭经验,过程控制也只是针对几个大的节点,甚至是否科学也不得而知,相应的资源配置计划也不清晰; 钢筋翻样; 模板及脚手设计、计算及配置; 深基坑围护方案、设计、计算等。

(3)过程控制。预决算、成本控制; 财务管理; 质量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监控;统计报表等。

(4)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材料、设备配置; 合同管理; 图纸管理。

4.2 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涉及财务统计报表、档案管理、办公信息管理、人事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作用包括信息传递、电子邮件、公文流转、工作日程安排、协同办公、工作流程自动化等。对于大量的信息沟通、交换及共享的需要来说,无论哪种形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都应该包含办公过程所需要的信息的沟通、交换、共享等基本功能,需要建设一个高可扩充性、高可靠性、高性能的网络通讯平台。

4.3 企业管理数字化

企业管理数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将企业在管理、工程、造价、成本、物资、计划、统计、技术、质量、安全、行政等方面的信息,经集成并综合处理为企业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如:施工进度、物资供应、成本核算等,以利于进行实时管理、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各子系统间密切协作,使各个业务部门都能及时、准确地查阅所需的相关信息, 从而使企业达到“管理工作信息化、复杂工作简单化、发现问题及时化、成本核算科学化”的目的。

5、结束语

在宏观调控中,为完善建筑经济市场机制,应考虑社会大市场基本同步趋于完善,并在该市场机制条件下,进行我国建筑经济市场的宏观调控。同时,我们应加强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2010):转变发展方式与提高发展质量[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

第2篇:建筑经济研究范文

关键词:建筑经济;建设成本;稳定发展

任何一项管理活动,对于活动成本的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伴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进一步增长,人们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改善,建筑行业在整体上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无论是在行业素质还是在经营模式,或者是在技术水平上均有巨大进步。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急需科学管理方式,做好建筑经济建设成本管理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科学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一、建设成本管理在建筑经济中的重要性

建设成本是指在一项工程项目实施中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施工周期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预算进行的有效分配、协调和约束,使得工程建设必须在合同约定的条件下完成,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于工程预算费用的有效控制对于实现利润最大化,创造最佳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一)做好成本管理促进工程质量提升

工程的建设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建设成本,同理反过来加强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提升工程建设质量。若工程所有项目实施均不需要返工,不需要浪费额外的人力、财力、物力成本,那么工程总的成本就能在合同预算的规定范围之内得到严格控制,相反工程实际建设成本就会远远高于项目预算成本。

(二)建设成本影响着成品的竞争优势

产品的竞争优势中包括包含价格因素对竞争的影响,而产品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最终价格的形成。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各种物资的使用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和严格管理,才能保证工程建设预算成本得到最严格意义上的有效控制,使工程建设在整体效益上得到保障。对于工程建设成本的有效控制不仅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套科学管理的指导思想。

(三)成本管理影响企业决策

在企业科学管理活动中,做好企业的经营决策对企业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成本管理是一种适时管理活动,需要适时对企业管理活动进行成本核算,并以核算数据做为重要参考因素调整企业经营活动,从整体上做好企业管理和项目成本控制,对于追求企业投资回报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企业科学管理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二、影响建筑经济管理成本的因素

(一)对成本管理理念认识不足

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依旧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之处。尤其是松散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管理效益。在一些施工工地,可以看到随意堆放的物资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严重浪费,对于建设成本的控制有直接的影响。大多数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成本的注重较多的放在了对能耗的管理上,而对施工项目的耗材的控制则相对较弱,缺少相应的思想意识。在国内的很多施工管理中,相应的管理人员主要将精力放在企业的最终效益上,很少将精力放在对施工过程的管理中。只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就必然导致成本管理无法到位,甚至根本没有实施过程成本控制的条件,这样的管理方式对最终效益也是有巨大负面影响。

(二)相应从业人员敬业精神不足

我国经济增长前段主要是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在这种经济管理方式下,各个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工作配合。要么是因为人员素质的原因,要么是因为部门本身存在管理问题,或者是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共同作用。任何一项工程建设工作,都不仅仅是某项技术工作的简单相加,需要的是有效率地、有序地工序间的承接。

三、对成本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要组织好一项管理工作,首先就必须要有明确的权、责、利分工,专人专事、专职专责,权力和责任必须明确在项目立项之初,进行预算成本规划的是设计部门,但在实际管理中对成本管理影响最大的是施工项目部门,对参与到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个单位、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的划分,并且要做好对相应岗位管理工作的严格考核,对赋予的权力,必须要确保充分有效的应用到工作职责中去。对于明确的职责进行严格的管理,也需要在奖惩机制上予以有效激励。对于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的员工,应当加以物质奖励,对于履行岗位职责不认真但是也没有造成损失的人员,有必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警示,对于履行岗位职责不认真又造成了损失的工作人员,则需要进行严厉的处罚。破除“大锅饭”、“混日子”的工作方式,建立起逐级追责,专岗专责的责任机制,使工作分摊无空白,权力有人履行,责任有人承担,使成本管理活动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运行体系。

(二)对于项目施工企业而言,建设的产品质量需要规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达不到或者超过这个范围都会造成成本增加如果产品建设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则后期需要增加额外的维护成本,但是如果产品的实际建设质量高过设计要求,则又会造成不合理的质量富余,也不符合科学管理方式。项目建设工期同样会对项目成本产生影响,对工期成本进行有效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完整建设工期内的成本总和最小。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项目建设所耗费的管理运行成本,二是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建设所造成的合同赔付成本。

(三)转变生产观念,强化管理意识要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就需要做好对项目的认识工作。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可实际操作的管理办法。对于项目所需要的人工费和材料费用都应当根据市场价格做严格限定,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费用。对于材料费用的考虑则更应当慎之又慎,因为项目耗材对于项目成本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要注重剔除政府定价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利润差。

结束语

综上研究,项目成本管理应当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之中,参与到项目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涉及其中,都需要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对于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钟选东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忠刚,宋祥辉,张茂军.项目法施工中成本管理之我见[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4).

[2]王传伦,郑伟.钢结构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J].北方经贸.2010(9).

第3篇:建筑经济研究范文

1.私营建筑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是由我国的经济制度决定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近年来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下,私营建筑经济必须也有必要踏足建筑业界。

2.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是由国有建筑经济自身的缺陷决定的国有建筑经济是由国家扶持的经济模式,它有着国家为后盾的巨大优势,但同时,这个又是也造就了存在的缺陷。

1).国有建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国有建筑经济是国家所有的经济组织,国家委托国资委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所以对于国有建筑经济而言,无论是资金投向还是项目审批,都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层层报批。这样,一方面会使国有建筑经济发展的投入增加,使得建筑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决策制定和颁布的流程过于复杂,会导致一些政策和信息的滞后性,错失良好的市场时机,往往在政策的执行之日,原本约定的项目已经解约。

2).国有建筑经济成本的相对劣势。国有建筑经济不仅要发展自身,同时还要引导建筑业的发展,替政府分担管理压力和财政压力。另外,国有建筑经济还承担着居民供水,供暖,婴儿入托,离退休工人管理等社会福利的负担。这些负担所耗费的费用无疑会以房价的方式转移到购房群众身上,自然,国有建筑经济的成本将大大增加。

3.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是建筑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是由建筑经济自身的二元性决定的。总之,为了给私营建筑经济一个更为适合的生长环境,国有经济要逐步从这一竞争产业中退出,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现阶段科技的发展,决定建筑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劳动力数量,也就是说,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劳动力过剩,这一切就决定了私营建筑经济势必要进入经济市场;再加上私营建筑经济较国有经济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发展私营建筑经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生产规模的相对较小型以及经营方式的单一性,决定了私营建筑经济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一是由于私营建筑企业起步较晚,所以导致目前私营建筑经济的规模较小。二是由于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的信誉度低的问题,导致企业吸引投资的能力差。由于私营建筑经济以短期利润为主要经营目的,这就导致私营建筑经济在利润追求的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比如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等,造成国家政策的制裁以及公众房屋质量的质疑,这些都导致企业信誉的降低,从而难以招揽工程。

二、解决私营建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的方法

1.提高认识。这里的提高认识主要包括对于私营经济的认识以及私营经济主体对国家法律的认识。提高对于私营经济的认识,其目的是解决社会各界对私营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质疑。而提高私营经济主体对我国法律的认识,其目的则是为了使私营建筑经济在法律的约束下发展,提高自身的信誉,以承接更多的项目,促进自身的发展。

2.注重改革。就是要加强对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的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其自身弱点决定其必须进行企业制度的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实现产权制度的改革。同时,为了逐步实现国有小企业经营方式的灵活性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化,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革。从而为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第4篇:建筑经济研究范文

关键词: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设计 环境会计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023-01

1 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是整个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节能的总和。是指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

1.1建筑节能重要性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我国现有建筑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m2,其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如果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

1.2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达到节能的目的。

1.2.1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1.2.2 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在建筑地址确定之后,应研究其微气候特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有利于建筑节能的环境,如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既能有效地遮挡风沙、提高空气质量,还能遮阳、降噪。

1.2.3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

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然而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总平面的设计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筑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要想使建筑物的朝向同时满足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温通常是困难的,因此,只能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出适合这一地区气候环境的最佳朝向和较好朝向。

2.环境会计

2.1 环境会计的发展背景

目前“低碳经济”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一系列环境灾难事件的发生使人们逐步感受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以环境污染和损害人类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持续的。环境会计在此背景下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长足的发展,而我国并没有对环境会计进行清晰的规范和界定。

2.2环境会计体系的构建

环境会计应为完整的逻辑体系,包括环境财务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财务管理和环境审计。国际财务报准则中对环境会计有相应的解释说明。

环境会计Environmental Accounting(EA)是很宽泛的概念。2005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定义就是,评估和披露与环境相关的财务信息的核算计量披露会计分支。

2.3 环境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发展

环境管理会计列示实物和货币两方面信息。实物信息包括使用的数量,能源、水、材料和废弃物的流动和最终使用情况。环境管理会计重点关注实物信息的披露,因为能源、水、原材料的使用和废弃物、排放物的使用一样直接关系到企业组织的环境成本;材料采购成本也是许多企业组织的主要成本动因。环境成本可以被广泛的解释为分辨、收集、分析和使用两种信息:实物信息与货币信息。

环境管理会计核算需要在生产基地找到适合的标杆管理工具。通常生产管理会计集中关注材料损失减少的数量和各种不同情况下产出的信息,然而与材料损失相关的环境管理会计不必特别关注产品生产过程。同样,环境管理部门只关注环境控制相关成本,所以环境管理会计将国家宏观环境管理系统和企业环境管理责任紧密地结合成为统一的系统,可是同时披露企业管理、生产和环境方面的信息。

环境成本管理提供了进行环境保护和投资项目评估的核算工具,但目前我国的环境成本披露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还需完善现环境领域的成本核算结构与方法。企业的管理活动和国家宏观环境活动应该增加环境保护的时间、经济投入。

参考文献:

[1]张评衔.建筑节能及太阳能建筑.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7):20~22

第5篇:建筑经济研究范文

关键词:建筑景观;景观设计;水景;设计问题

1.水景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在建筑及城市设计中,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1]。对于自然界的生命而言,水是生命存在的源泉,人对于水景有天然的亲近感,建筑景观中的水景能够吸引更多的目光、为建筑景观空间的使用者提供平静的心理感受。就自然环境而言,水景的存在能够有效改善建筑景观小环境内的气候、温度和湿度,使体感感受更加的怡人;体量较为大的水景,例如湖泊、池塘、溪流等能够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就功能性而言,水景可以成为建筑景观中的焦点景观,丰富空间的可游览性;可以有效的分割空间,将动、静空间有机的分隔开却又不生硬死板。就审美角度而言,建筑因其材料而显得质感较硬,而水是一种形态多变的元素,可以有效的缓解建筑空间的生硬感。在中国传统风水学中,水被认为是吉利的象征,有聚财和敛人气的效果。

2.目前建筑景观设计中的水景问题

2.1盲目跟风抄袭

水景作为建筑景观中的重要设计元素存在的历史很悠久,国内外也不乏优秀的案例,在设计师设计方案是,参考优秀案例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就目前的建筑景观设计市场的现状来看,盲目跟风抄袭的情况十分普遍。无论地域特征、自然气候情况、水源情况等因素,盲目将别处优秀的水景案例放置于建筑景观中。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干旱少雨,水的使用价格高,人类生活活动所需的水量都受到限制,如再设置大型的喷水池景观,使用成本高,也是对水资源的浪费;北方地区冬季时间长、温度低,水景干旱、结冰,使得水景失去了其观赏和使用的实际功能。

2.2设计理念与治理方式的冲突

水景设计理念和日常使用管理方法之间的冲突是目前建筑景观设计中的一个显著问题。建筑景观设计团队在设计中以水景的美观、使用功能和文化体现为重心,却忽略了水景长期使用和管理中的方法问题,造成管理中问题重重。例如人工水景中的水质问题,将严重影响水静的审美价值,在设计中缺少关于水景自净能力和清洁便捷的考虑,使得一些封闭性的人工水景中出现水体污浊不堪。

2.3水与人之间的尺度把握不当

水与人之间的尺度问题不仅仅体现在设计的手法上,更重要的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考虑。人类,尤其是儿童,对于水有天生的亲近感,可是有些设计师一味追求水景的景观效果忽略了安全防护设施,导致有关水景的安全问题频发,为使用者和建筑景观的管理方带来很多的困扰。

3.针对水景问题相关的措施

3.1始终贯彻“因地制宜”概念

建筑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使用者提供使用的便利和舒适感,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是设计的关键性理念。我国北方地区根据地区水源情况,西北地区常年干旱,不宜设置太过大型的喷水池;东北地区水源较为充沛,但冬季时间长、温度低,易于结冰,可以设置类似喷泉广场一类的水景,夏季雨水充沛时,可做水景使用,冬季结冰后,可用作滑冰场。

3.2让设计更加合理化

水质是水景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考量标准。在考虑设计成本和景观设计手法的同时,多角度的考虑水景的日常维护工作,尽可能降低维护成本。将水景引入建筑的景观环境需要对自身环境有充分的认识[2]。若水景周边有河流、湖泊等自然水源,可以通过沟渠、管道,将人工水景和自然水景相连接,借助自然水景的自净功能,让人工水景中的水循环使用。若周边没有自然水源这种便利条件,在设计时应当酌情减小水景的体量,设置雨水收集和净化装置,提高水景的可使用时。

3.3让水景的尺度更加安全

在尺度把控方面其实没有太过于严格的标准,这种把握的尺度更多的依靠设计者的经验和细心。不同类型的建筑景观有不同年龄段和阶层的使用者。比如,在一些常有儿童出现的建筑景观中,水景不宜过深,周边需要加装合适幼儿身高的防护栏,按规范要求,当水池深度大于60cm需增加防护栏杆,或防护措施[3];在一些老年人出入的场所,和一些酒店场所中,由于使用者多行动不稳,水景周边应当加强防止水花飞溅、地面防滑设施;在学校里体量较为大的水景设计时,夜晚时分,某些区域光线较为昏暗,应在水景周边多设置景观灯一类的照明设施,防止因光线不足而失足落水。在水景设计时,尺度把握很关键,即要让水景更容易被使用者接触、增加亲切感,又要保证使用者在亲水的同时不会发生威胁人身安全的事件。

4.总结

水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生命意义重大,水景在建筑景观设计中作用显著。细致和全方面的考虑是水景设计师应当拥有的职业素养。因地制宜、量力而为、让水景可供使用者亲水的同时增强安全保障、将水景可使用性提升到与景观功能性同等的地位、增强水景日常维护的功能结构设计考虑,这些都是让水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的措施。虽然我国将水景运用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历史较短、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在传统园林设计中,水景的使用和设计手法已经非常成熟,拥有很多的宝贵的经验。水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除了可以参考国外优秀案例的同时,应当在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中,寻找可使用的经验和方法,让水景能够在建筑景观中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

作者:周靓 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焦雷,邢燕.城市景观中的水景设计探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06:189-191.

第6篇:建筑经济研究范文

【关键词】建筑生产;安全管理;经济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3年课题“建筑行业高级技工培养障碍性因素及路径研究”(2013Z017)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快速的发展建设时期,建筑业从业人员比例较大,因此建筑安全问题成为政府和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我国现阶段实施强制性建筑安全管理体制,采用主管部门监管的被动安全管理模式,重点对房屋建筑工程实施监督管理,存在失控盲区。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涉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等各责任主体。有些设计单位忽视安全标准和规范,设计存在安全缺陷,有些监理单位不完全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有些施工单位安全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对分包审查不严格,追求利润最大化,安全管理投入较少,没有积极性与主动性,安全管理往往按照强制性要求处于最低水平。另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在建筑从业人员中的人数比例迅速扩大,很多人没有经过正规的安全培训就上岗作业,培训流于形式,没有岗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我国目前对安全问题的法律监管和规范制定已成熟完善,但缺乏经济手段的监管力度,安全不能与建筑企业关注的利益方面结合,导致安全管理停留在表面,不能落到企业领导与员工的意识深处。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安全水平,实现长期稳定的建筑安全管理,提高自我安全管理意识和社会责任,设计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并使之有效运行非常必要。 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设计过程中,建筑企业运用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设定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形式,通过经济手段来引导个体和组织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构建基于经济激励理论的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保证个体、组织、环境及社会的安全,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相互促进,构建建筑安全管理调整和控制的模式。

二、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的构建

1、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的目标

目标是个人和组织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建筑安全管理必须从各个角度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要有针对性、关联性,并且能细化分解,用于测定和考核,同时要有监督保障措施。

(1)政府安全经济激励目标

政府建筑安全经济激励目标应致力于营造一种经济激励的氛围和环境,增加社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制定相关约束标准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促进建筑企业不断完善改进安全管理制度,主动采取适当的安全管理措施,增加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从内部主动化解建筑安全的损失。同时政府应通过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使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手段处于合法地位,并逐步具有权威性,设立监管部门对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政策的运行进行监控,确保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监测实施效果,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

(2)建筑企业安全经济激励目标

建筑企业的经济激励目标是建立安全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努力增加自身的安全管理投入,减小建筑安全事故产生的损失成本。建筑企业是经济激励政策的实施贯彻者,因为是独

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基于经济利益的选择,建筑企业会权衡安全事故损失成本和安全投入之间的差值,构建内部安全经济激励目标,当建筑企业安全损失承担成本少于安全管理资金投入,则不会采取改进措施,激励政策无法落到实处。当安全损失承担成本多于安全管理资金投入,则会加大安全投入用以消除不安全因素,此时经济激励政策效果呈现。

(3)从业人员安全经济激励目标

建筑企业从业人员是完成施工任务的直接操作者,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受害者,安全经济激励机制中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目标是确保操作规范,保证每个人的人身安全,这是构建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的最高目标。建筑从业人员是安全经济激励政策的受益者和实施效果反馈者,同时个体又有可能是隐患的带来者,应重视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建立基层工会组织,完善发挥机制激励效果。

2、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的内容

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的内容应重点制定目标,寻求有效经济激励途径,从各个角度构建安全激励的环境氛围,建筑企业提高政策执行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形成自我安全约束的方法及制度。实现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

(1)建筑安全经济激励的机制主体

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涉及范围较广,关联到项目建设实施的各个部门,例如:财政、税收、、投资、教育等部门,应着眼于宏观调控及微观层面,确立建筑安全经济激励的机制主体,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激励机制和运行框架。

目前,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主体对象从上到下分为政府监管部门、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三个层次。所有建筑安全管理主体对象相互联系,互为整体,是对内、对外实施的一种安全管理。如图1:

图1建筑安全经济激励三层次关系图

(2)建筑安全经济激励的机制运行

建筑安全经济激励的运行,在没有形成主动行和积极性的初期阶段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需要建立各种安全经济激励的机制和措施。

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是涉及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外部要加强实施建筑安全的监管工作,内部要鼓励建筑企业进行安全自我管理约束。例如:构建合理的税收体系,如提高建筑安全事故伤亡标准、建筑安全风险等,多方引导,提高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力度;建立安全抵押金制度,抵押金的金额与企业的安全业绩直接挂钩,安全管理较差的单位必须提交较大额度的押金,促使施工企业重视安全管理,同时要有安全抵押金退还制度;给予一定的财务优惠措施,对积极主动实施安全管理的企业,以补贴的形式进行支持,如金融贷款优惠、财政贴息、现金补助等,引导建筑企业形成安全管理经济激励的良性循环,同时必须做到激励的到位性和公平性;投标综合评分优先政策,设置安全管理加分措施,增加安全管理权重,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挂钩,提高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积极性。

(3)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的保障

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的内容比较复杂,必须有相应的政策和法规确保其有效实施。因此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关于安全经济激励的权限,加大政府监管和监督工作的力度,通过法律的权威确保经济激励相关手段和措施的实施。

建筑安全经济激励机制的实施从上到下跨度较大,必须有相应的组织保障体系,从政府层面、地方建设工程主管部门、建设企业均应成立一个专项的安全经济激励管理部门,负责研究和制定安全经济激励的政策,有效监管和保障建筑安全经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同时对经济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审查和反馈。

三、结语

建设经济安全激励机制涉及多个层面,各相关主体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优化设计经济安全激励机制的内容,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和措施,建立各级保障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建筑安全经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逐步改变安全管理的被动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力争.中国的建筑安全管理及对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J].林业劳动安全,

2006(3).

[2] 张欣然 解辉.关于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7(29).

[3]蒋青泉 欧浪坚.建立安全激励、约束机制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4).

第7篇:建筑经济研究范文

1.1地景建筑

地景化的建筑发源于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地形的改造,在引入地形学、场域理论和场所精神等理论后,形成了处理建筑、环境关系的新思路。主要特征表现为:地景建筑将建筑与大地形态视作同一整体。建筑形态以其连绵起伏延展的形体与大地形态走向融合,甚至创造性地重构大地形态,而建筑则整合于城市系统和大地景观系统之中[1]。

1.2地景建筑屋顶开放空间

地景建筑的屋顶开放空间是地景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建筑的屋面通过延伸、反转、扭曲,实现了与地面的融合与重构,建筑不再脱离地面基底独自存在。倾斜屋面使得人与建筑的关系发生改变,建筑不再拒人之外,斜面和屋顶满足更多的都市活动,地景建筑的屋面成为一个可体验、可接触的引人入胜的场所[2]。

1.3坡度问题

屋顶开放空间的营造是场地周边环境,建筑使用功能和景观设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的主观体验感受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坡度的大小会影响人的行走速度以及生理和心理感受。如果地景建筑的屋顶坡度过大,往往不利于人的行为活动,人走在上面会感到吃力并且具有危险感,难以诱发其他活动[2]。同样也不利于植被的种植,甚至在暴雨时出现泥土的滑坡现象。在地景建筑形态越趋复杂化的趋势下,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屋顶界面坡度的因素,提高屋顶开放空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下文将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馆投标概念设计方案为例,探讨一种基于参数化分析的地景建筑屋顶开放空间设计。我们希望将屋顶开放空间的设计融入方案设计的全过程,通过运用GH软件对非线性屋顶进行高程分析和坡度分析,依据人体工程学中对于行为活动的坡度要求,对屋顶的游憩空间进行设计,改善地景建筑屋顶开放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打造人性化的开放空间。

2.基于参数化分析的屋顶开放空间设计

2.1设计目标

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馆地处延庆县,毗邻八达岭长城、海坨山。总建筑面积21298㎡,包括国家地区展厅等四个园艺展厅和办公、接待等功能。国际馆场地为世界园艺轴上的一处三角形场地,东西两侧为国际展园和中国展园,北侧毗邻湖区。方案设计之初,我们从世园会的场所特征和园艺博览会国际馆“平等、无国界”的性格出发,确定了“地球.家园”的主要设计立意。运用地景化设计手法,将建筑消隐在大地景观之中,将参观游客引上屋顶,在建筑屋顶营造一个绿色的、多样化的开放空间,突出园艺博览会绿色和园艺的主题(图1)。

2.2建筑形体的推敲优化

在建筑的形态设计上,依据园艺展厅10m净高的使用要求和将游客引上屋顶的设计构思,生成了建筑形体——将四个园艺展厅设置在中心和端处,同时在三端形成三处观景平台,建筑的三边高度降低,形成自然起伏的坡地,建筑屋顶与大地直接相连,将人流引上屋顶空间,与场地轴线相呼应,形成建筑的主入口。接下来,通过对屋顶进行高程分析,优化建筑形体,使屋顶开放空间具有更好的可达性。我们运用grasshopper编写一段逻辑,对屋顶界面的高程进行模拟,得到屋顶界面的高程点和等高线(图2)。依据高程分析的结果,调整优化屋顶界面的高度,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筑高度;建筑主入口位于屋顶与大地相连的斜坡之上,通过调整入口的高度,使入口坡度更加舒缓;同时优化屋面起伏造型,创造人性化的游憩空间。通过对建筑形体和高度的优化,实现建筑体量消隐,使建筑融入园艺和景观之中,符合生态绿色概念以及地景建筑的特点。游客伫立屋顶草坪上,可远眺海坨山,俯瞰世界展园和中国展园,观赏花车巡游,沿中心坡道缓缓而下,可观赏各国家地区各式园艺作品,为来宾创造多视角的观展体验。同时拉长了参观流线,创造了更多的人与环境的互动,在场地受限制的情况下,充分扩大了场地条件。

2.3坡度分析与屋顶开放空间设计

在屋顶开放空间的设计上,根据场地周边的景观与建筑的形体,我们确定了建筑主入口和观景平台的位置以及大致的参观流线。接下来,通过对非线性屋顶进行坡度分析,对屋顶的游憩空间和游览路径进行详细设计。首先,我们在grasshopper中编写了一段简单的逻辑,对屋顶界面的坡度进行模拟(本质上是将非线性的屋顶转化一个网格面,求得网格面各点的倾斜角度,进而得到坡度),得出了屋顶界面各点的坡度和坡度分布情况(图3)。分析结果表明,屋顶界面的坡度范围在1.2%到24%之间,符合覆土种植屋面的坡度要求;屋顶界面的坡度分布均匀,较为平缓,在三端形成三处舒缓的平台;外环屋顶的坡度变化较大,内环屋顶坡度变化较小,在内外环衔接的三个端处,坡度较为平缓。对于坡度设计参考,在地形学、景观设计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中,都有对活动空间坡度的规定与描述。在自然地形中,坡度值在3%以下称为平坡地,对人们的活动以及其他景观要素不造成影响。坡度在3%~10%之间称为缓坡,坡度在10%~25%称为中坡地,需设置台阶、台地等景观要素。在景观设计中,园路主路的纵坡上限为8%,正常人与残疾人都可以接受的路面坡度为5%以内,大于5%的要设计残坡道,残疾人坡道8%为最大坡度,范围在5%~8%内[3]。对种植屋面而言,屋面坡度应小于50%,当坡度大于20%时种植土层应采取防滑措施。地景建筑的屋顶空间,作为一种室外空间,往往结合场地周边环境。因此,我们将地景建筑屋顶开放空间设计看作是一种室外景观设计,可参考景观设计中对人活动场地的坡度要求,局部考虑无障碍设计的要求。最终确定坡度值在3%以下的区域可作为人的活动区域,坡度值5%~8%可设置坡道,坡度值大于8%需设置台阶。接下来,依据坡度分析结果和人体工程学中相关的坡度要求,设计游憩空间的布局和路径。屋顶观景平台要位于坡度小于3%的区域,对于路径坡度大于5%的需要设计坡道,大于8%的需要设置台阶。在满足室内功能空间净高的前提下,对屋顶形态进行微调,使屋顶端处的观景平台坡度更加平缓。路径空间要尽量远离建筑边缘,尤其设置台阶的区域要靠近建筑内侧,以增加游客的安全感。在坡度小于8%的区域,可考虑路径空间与屋顶绿化的相结合,使游客能进入绿化区域,丰富参观体验,激发更多的自发,得到最终的屋顶开放空间设计方案(图4、5)。

3.总结

总的来看,基于参数化分析的地景建筑屋顶开放空间设计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形体优化,结合屋顶开放空间的构思生成形体,通过屋顶高程点的调整优化建筑形体。(2)坡度分析,编写grasshopper程序,分析非线性屋顶界面的坡度。(3)设计,依据坡度分析结果,对屋顶开放空间进行布局设计和路径规划。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馆投标概念设计方案是地景建筑与参数化分析方法和地形学分析方法结合的一个小实验,是坡度分析与人性化设计的一个初步探索,目前仍有较大的局限性。屋顶开放空间坡度参考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还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坡度标准。营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屋顶开放空间,活动空间的坡度设计只是影响人主观体验的一个方面,还需要充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这种方法设计出的屋顶空间能对人活动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有多大的作用,也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检验。但是,将地形学中高程分析和坡度分析与参数化分析方法相结合,引入建筑单体设计中,并参照建筑及景观设计中步行空间的设计方法设计屋顶开放空间,这是与以往所不同的。这种方法从人性化设计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解决地景建筑坡度问题,是一种将地形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建筑设计的新方法,也是对地景建筑和非线性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新探索。

作者:孙若宸 孙宗列 郭 骏 霍续东 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晓艳.地景建筑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

[2]陈昱彬.当代城市地景建筑形态生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第8篇:建筑经济研究范文

【摘 要】建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经济类型之一,是我国经济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筑领域的私有化程度已经有了明显增加,整体实力也在不断地提高,并且一些大的建筑性质的企业和集团开始进军海外市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是,在众多的建筑企业中,企业管理的意识以及企业管理的体制建设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直接制约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解决建筑经济管理中的问题成为了建筑行I以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从建筑经济管理问题入手,详细分析了建筑经济的问题成因,并针对建筑经济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一、前言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建筑经济整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但是从建筑行业创造利润的方式以及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来看,建筑经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建筑企业的管理问题上,把握建筑经济管理的规律,解决建筑经济的问题,构建建筑经济的管理模式,是当前我国建筑业经济急需解决和优化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建筑经济管理提升为目的,通过建筑经济主要问题的分析和阐述,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旨在为学术理论以及具体的管理实践带来一定的启发。

二、建筑经济管理问题探究

(一)企业管理者相关理论的认识存在偏差

就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企业管理的现状分析,建筑经济管理知识并没有在行业发展中得到切实的普及和恰当地运用。究其原由,一方面是与我国长期高度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的管理理念的保留,另一方面是由于建筑企业管理者以及建筑经济相关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对建筑经济管理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或者从思想上就没有意识到建筑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亦或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无须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培训。另外,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私营企业越来越多,私营企业的管理观念更是跟不上时代经济管理的步伐。以上种种制约因素,直接制约了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例如,不少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对财务的管理,这就造成了成本管理的局限性,不能够发挥成本管理理论的科学性。

(二)建筑经济各个环节的管理存在一些管理者能力和认识的错误。

在建筑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管理者参与项目的管理,如果管理人员疏于管理,不重视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就很有可能导致管理上出现安全问题和施工成本过高,严重地还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利润损失。随着建筑领域的升级换代以及社会对绿色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建筑行业的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将会越来多。建筑经济管理的疏忽或者对建筑经济管理持有异议,都是建筑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的重要表现。

(三)建筑经济管理的相关配套管理和制度建设不完善

由于建筑经济管理在我国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整体发展势头迅猛,因此要求建筑企业发展步伐需要跟上时展的水平,完善和健全相关的辅助管理不健全的地方。同时建筑经济管理在认识和落实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两者之间互为一体的联系使得建筑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暴露出其他辅助方面的弊病,工作的盲目性以及不合理性质。这个问题都会导致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因此完善建筑经济管理和相应的辅助机构管理建设是提升我国建筑商业的关键因素。

三、建筑经济管理对策探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建筑经济管理的地位和经济意义以及学术意义等方面逐渐得到重视,建筑经济管理问题是一个认识层次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层次上的问题,首先要摆正心态,我国建筑经济的飞速发展得益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在新时期,更不能故步自封,要变理念,该变我国建筑行业的旧有习气,把改革的压力变成前进的动力,切实学习建筑经济管理知识,切实落实建筑经济管理的科学理论,才能够实现我国建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的伟大目标。

(一)革新建筑经济管理理念

建筑经济管理理念的革新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深入的必然选择,只有实现了理念层次的现代化转型才能够运用到实际的企业发展管理上去,因此,要重视建筑经济管理理念的宣传,提高建筑行业人员对现代建筑经济管理的认识能力,鼓励和加强建筑企业相关的建筑经济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和对待问题。从成本管理上要做好成本的预算工作,综合分析,实现企业成本的最优化方案设计,在项目管理上,搞好项目投标报价、施工进度以及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综合运用管理技巧和管理策略。另外,要牢牢把握现代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树立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经济管理观念,综合考虑建设周期以及整个寿命期的经济性。

(二)加强建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建筑经济管理人才是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资源,加强建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建筑企业现代管理理念落实的重要举措。在建筑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上,首先要适时的引进建筑经济管理的人才,人才的标准要求既要有一定的学历、从业经历和相关管理经验的要求,又要具备实际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其次,培育企业的优秀人才,做好企业人才发展的规划。人才发展和学习发展是建筑经济管理人才的核心内容,既要挑选一批优秀的骨干和优秀员工进行必要的进修和培训,又要通过不同方式的活动来培养企业的管理文化,提高员工的认识程度,例如邀请著名讲师,定期进行员工建筑经济管理培训,对于工地施工人员也要组织类似的培训,语言尽量要通俗易懂,通过管理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增强施工人员特别是流动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监督意识;最后,企业建筑人才的储备干部培养计划,通过招聘或者特招渠道进行年轻干部的选拔,从中选出一批学习理论程度高,沟通能力强以及具有管理方面潜力的毕业生进行重点培训,设置专门的培训的方案和晋升渠道政策,通过定期的考核实现企业建筑经济管理人才的战略储备工作。

(三)健全企业建筑经济管理制度

综合来看我国一些做的比较好的建筑性质的企业,都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规定,健全的建筑经济管理制度不仅要确保制度的落实工作和制度的反馈工作,落实工作上要进行一定的激励机制,在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的时候还要注重规范员工的行为,促进员工建筑经济管理认知能力的提高;在制度反馈层面上,要积极进行建筑经济管理制度的监督机制和发展性的评估体制建设,这样既能够实现与员工的交流,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从反馈数据和信息上发现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促进问题的及时解决。

四、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日益竞争的国内外建筑业现状以及人们对社会环境的需求,如何使我国建筑经济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持续发展性是摆在学术界和建筑企业的重要课题之一,降低成本和绿色建筑的措施已经迫在眉睫。变革传统的管理理念,创新建筑经济管理的方法和内容不及能够提高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还能够降低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面对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挑战,需要我们敢于针锋相对,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才能够在不断的探索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同时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也为建筑经济的新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的提升带来了变革的动力,激励着建筑企业尤其是私营建筑企业加强自身的管理认知能力以及管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晓林.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04:145-146.

[2]童敏莉.浅析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的管控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6,06:165.

第9篇:建筑经济研究范文

关键词:矿井主扇风机 监控系统 总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TP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092-01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主扇风机的设置是确保工作安全稳定开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做好风机的安全检测工作,保证风机设备的正常运行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合理的检测控制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有效的对风机实施控制以及完成日常、历史运作的记录工作。因此,应当选择合理的控制方法来对风机进行控制[1~2]。

根据目前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风机监控系统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 以人工为控制核心的监控系统

因为在不少的地方风机是一直保持在工作状态的,24小时都必须维持在正常运行的情况狭隘,所以,针对风机所设置的场所,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设备的操控工作,对风机的运作情况展开实时的掌握,确保故障问题发生的时候能够在第一时间发掘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予以解决。

通过以上这种方式,安排专门的负责人员进行风机的操控工作,会造成一定的人力浪费,尤其是在夜间负责的工作人员,由于精力有限,所以经常会出现不能在第一时间精确判断出故障问题所在的情况,从而生产环节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不过在我国,因为这一工作方式所需要的成本投入较低,所以依旧得到较为普遍的存在。

2 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监控系统

这一系统将单片机设定成控制核心,总体的组织框架见图1。整个系统所选择的是三层集散形式。由检测元件(传感器)对风机工作状态数据进行采集,经各种变送器后,送入测控模块进行处理,完成风机的实时监测、保护与控制,并通过RS485总线与中央管理计算机通讯,以实现集中监控和管理。

这一系统在控制器的问题上,选择了单片机,是具备一定的优势特征的。最直接的就是单片机本身的价格较低,所需要投入的资金费用较少。并且采取了模块形式的架构组织方式,每一个台风机都配备了独立的系统加以管理,因此,每一设备之间都是单独运行的,当某一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其他设备依然可以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不过这一系统设计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RS485总线不能完成数据传送的高效性,并且网络整体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这一监控系统在很多风机一起运行的情况下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3 以工控机为控制核心的监控系统

这一组织形式的在安全可靠性能上较为突出。不过在实际的成产过程中,由于工控机通常不会放置在风机的周围附近,从而造成信号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经过的距离变大,从而使信号受到外界干扰,在实际测量的时候会有一定偏差,所以也没有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4 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控制核心的监控系统

这一系统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定成控制核心,PLC借助数字量模块以及模拟量模块来完成流程环节,针对信号实施辨别,并输出相对应的指令信息,从而完成对系统整体的控制。

由于PLC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同时采用了PLC支持的通讯方式来连接控制设备和监控设备,这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提高,因而是目前较为常见监控方式。许多矿山设备已选用了PLC来代替比较重要的设备控制。PLC是当前具有创新意义的控制设备,在这一设备系统中,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把多项技术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体现出性能较强、应用灵活多变、安全稳定性能较强、环境融入性能较强、程序编制简略、操作简单等优势特征。

5 结论

通过对四种系统控制方案的比较和选择,本设计最终确定选用PLC做为CPU的检测控制系统。借助对系统信号的搜集这一渠道完成对风机设备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