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卫生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其经营目标,合理保证其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其实现发展战略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许多研究表明,在企业的演进和发展历史中,企业的平均周期很短、淘汰率很高。1983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在1970 年名列《财富》杂志500强的公司,有1/3已经销声匿迹。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百年以上长寿公司,甚至还有存续二、三百年的企业。而其成功经验反复证明:企业要做到既保证安全又快速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特定组织目标,提高工作效力,防止资源损失,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卫生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卫生事业单位作为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和卫生事务的监管者,努力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实现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目标。而有效履行这一职能的关键是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促进医疗服务水平和卫生管理能力提高。
卫生事业单位必须利用内部控制手段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制衡机制、流程再造和信息化手段,对单位业务管理中的各种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及时堵塞制度漏洞、消除管理隐患,实现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一、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总体上还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
1.内部控制意识不强,风险意识薄弱。卫生事业单位人员对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视不够、对于内部管理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主观上认为内部控制制度仅是在企业实施的一种管理制度。不少单位在管理体制上对存在控制风险的岗位权限缺乏必要的限制和监督,一旦工作思路、作风出现问题,会直接导致风险失控,出现经营管理问题甚至社会问题。
2.内控制度不规范、不全面、不科学、不落实。涉及卫生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管理规定很多,包括预算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会计核算等业务规定,但由于每项规定的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虽然建立了内部管理制度,但不规范、不全面,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不能满足单位全面经济及社会活动风险管控的需要。
3.未广泛开展以内部控制为主体的审计,监督力度不够。有的卫生事业单位只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文字编写,忽略制度的执行,同时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督评价及奖惩机制,导致内部控制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完善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
为改进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就要针对以上薄弱环节理顺内部控制要素,按照在思想方面充分认识、在理论上做好储备,在行动上扎实开展的步骤,全面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最终实现控制目标。
1.建立内控专门机构,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成立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内控工作领导小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其他人员承担相应责任。
宣传工作做到“无漏点,无盲区”,明确内部控制是卫生事业单位整体长远发展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各部门、各岗位都要重视并参与内部控制工作,在全员增强风险防控意识。
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对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有效履行卫生事业单位各项职能的重要保证,是廉政风险防控的有利武器,可以实现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风险管控,遏制腐败现象。
2.遵循内控管理原则,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科学使用内控方法
(1)明确内控原则:在建立与实施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首先要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和适应性原则,即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和重大事项,在部门管理和分工等方面形成制约和监督机制,并能够随着环境和管理要求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
(2)建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内控的目标是防控各种风险,所以识别和分析风险是内部控制必不可少的环节。要组建由单位领导担任组长的风险评估工作小组,成员由各项经济活动的关键工作人员及技术专家组成,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即按照风险评估程序进行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并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如: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或风险承受。
(3)掌握内控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需要掌握并运用科学的内部控制方法,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以及信息内部公开等。
3.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组织实施
3.1梳理各类活动的业务流程。组织各岗位人员对各项业务的组织机构设置和业务流程进行理顺和归纳,明确各项业务的目标、范围和内容。业务内容包括并不仅限于: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国资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票据管理、内部监督管理等。
3.2明确业务环节所涉及到的部门和岗位设置,及其决策机构、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等。如票据管理业务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购买、管理、领用、核销等环节,其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为票据管理部门或收款部门,具体岗位为保管员、收款员或出纳员等。
3.3对所确定的内部控制对象按照风险评估程序进行风险评估。如:对票据管理业务确定风险点为丢失风险、不合理使用风险。其风险存在于保管环节、领用环节,对此采用风险降低策略。
3.4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机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按照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制定单位有针对性的各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进行评价,并对执行结果进行监督和奖惩,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执行机制。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卫生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事业单位要重点围绕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实现内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促进卫生服务及管理职能工作的充分履行。
作为校长,刘宏民领导燕山大学在2004年以两个文明建设的突出成绩同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和“河北省先进集体”的称号;2005年12月,国家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准燕山大学建设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6年8月7日,河北省政府和国家科技部领导共同为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从而实现了河北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2006年11月,成功实现了国防科工委与河北省共建燕山大学,为学校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2006年4月,刘宏民校长以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的突出成绩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今的累累硕果,源自刘宏民教授20多年始终不渝的报国之志和坚韧不拔的品格。
立志创新,敢于走前人未走过的路
1982年,刚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前身)冶金机械专业毕业的刘宏民又考入该校的研究生,继续从事轧钢设备及工艺方向的研究工作。在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时,刘宏民面临了一次人生的重大抉择。刘宏民当时从事的是钢材产品中最主要的产品――板带钢的板形控制理论的研究工作。板形(平直度和板凸度)是板带材的重要质量指标,板带轧机是板带材生产的关键设备,板形控制是大中型板带轧机的关键技术和高难度技术。那时我国板形控制技术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相对落后,制约板形控制技术提高的关键是关于板形理论和控制数学模型的研究滞后于技术的发展,缺乏先进的板形控制模型。当时,在板形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主要依赖国际上占主导地位的“变分法”、“三维差分法”、“有限元[条)法”、“边界元法”等理论方法。面对我国板形控制理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核心竞争力不强,存在着较大的对外依赖的现状,刘宏民没有选择跟踪国际时兴的板形控制理论方法的研究工作,尽管那样做有现成的理论模型和软件,也容易发文章;他决心走前人未走过的自主创新之路,用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推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中国学者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应有的贡献,即使可能浪费几年的时间甚至冒更大的风险,也在所不惜。
目标确定之后,刘宏民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充满风险、挑战和希望的自主创新之路。在向未知领域的艰难探索过程中,刘宏民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对无数次的失败,他百折不回;面对几十元的助学金,他守住了清贫;妻子在外地读书,孩子被送回父母家抚养,他能守得住孤独;面对学术界浮躁、急功近利的不正之风,他又守住了寂寞。经过5年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努力,刘宏民终于在1987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于板带轧制过程仿真的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条元法”。“条元法”的优点是:使问题降维,计算量大大减少,适合工程应用,能够分析其他方法目前尚未做到的大宽厚比(1000以上)的板带轧制过程。“条元法”与传统有限条法的区别是:传统有限条法根据变分原理导出刚度方程,最后由刚度方程求解节线位移参数;而“条元法”是通过对整个变形区(所有条元)使用变分原理,由优化方法直接搜索使总功率为最小的节线位移参数,而避免了变分求导运算,形成节线载荷和单刚及总刚的运算,概念简明清晰,运算更为简单。以“条元法”为新的板形控制理论的核心和特色,刘宏民教授及其所领导的课题组又进一步提出了完整、系统、实用的板形控制理论模型体系,在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的理论模型研究、仿真软件开发和工程技术提升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其科研课题《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的理论体系、数学模型、仿真软件及其应用》经过近20年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已成功地应用于国内宝钢、攀钢、邯钢、西南铝加工厂、西南精密带钢厂等大型钢铁企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在近5年内就获得2亿元的经济效益。刘宏民教授的上述成就和贡献,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他丰富和发展了板形控制理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板带轧机板形控制模型的研究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字仿真工具,为提升我国板带轧机板形控制水平,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成果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九大进展之首。
2005年7月,刘宏民课题组又承揽了大型成套工程项目,与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900mm平整机组设备总包供货项目,合同总金额160785万元,创燕山大学单项科研经费之最。高校能承担如此大的科研项目并不多见,它扩大了燕山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合同要求为用户提供900mm平整机组机械、流体和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供货、调试、设备运输、服务等,并对所设计和供货的机组的可靠性、成套性和完整性负责。该机组年产11万吨精密冷轧带钢,年产值约5亿元。2007年2月,该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
刘宏民教授在科研领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刘宏民教授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优秀教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度第一、二层次人选,先后承担过多项国家与河北省的科研项目,其中“模拟轧制过程条元法”,1996年、2月获原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板形控制的机理模型与条元分析方法”,2003年、月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工程三维轧制理论及其应用”,1997年3月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甲类:自然科学奖);“板形理论及其应用”,1998年12月获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的理论体系、数学模型、仿真软件及其应用”,2003年12月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刘宏民教授出版专著两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他还兼任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重型机械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机械工程学报》和《工程力学》杂志编委等职务。
恪尽职守,勇于改革
刘宏民教授于2003年9月被任命为燕山大学校长。上任以后,刘宏民校长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超人的胆识和魄力不断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2004年初,为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
刘宏民校长与燕山大学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团结合作,以求实创新的精神大胆进行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工程,科技创新工程,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毕业生就业工程,研究生创新教育与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建设工程,大学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学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工程,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后勤社会化改革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设。十大工程实施以来,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有了全面的提升,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005年,燕大学科建设又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9个;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20个;新增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授权点;新增2个省级重点学科。2004年和2007年,燕山大学有两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5年,燕大有2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05年,在全国首次研究生教育评估中,燕山大学入选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90位,位居河北省首位,在全国理工类高校中排名第38位。2005年,燕大科研到款总经费为1.55亿,创学校历史新高;学校获国家“863”、“973”立项5项,合同额574万元,再次刷新学校历史记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总合同额达837万元,立项数目、项目水平和立项经费为河北省高校之首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9项(其中教育部、河北省科技进步奖各一项);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重型机械流体动力传输与控制实验室、并联机器人与机电系统实验室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正式列入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序列。2006年,实现了国防科工委与河北省共建燕山大学,教育部轧制设备及成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落户燕大,当年燕大又入选2006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名单。2007年,燕大又捷报频传:新增“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提前3年实现了燕大“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河北省首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学科)落户燕大,同时新增4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提前完成了燕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极端条件下的机械结构与材料学”实验室被评为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全年科技经费到款在连续四年突破亿元大关的基础上再创新高,超过2亿元。2008年,燕山大学有4个学科专业被评为国防重点学科专业。
廉洁自律,慎重用权
担任校级领导职务以后,刘宏民教授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始终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他经常告诫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官”是自己为师生服务的岗位,“权”是为师生服务的工具,应当也必须运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尽心竭力地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好务。有了这种清醒的认识,刘宏民校长时时、处处、事事廉洁自律,慎重用权,而且主动自觉地接受群众监督,自觉抵制权力腐败。从2000年任副校长主管招生工作以来,他严格执行国家的招生政策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招生纪律,学校招了八届近6.2万多名学生,没有发生过一次违纪事件。
2003年,刘宏民教授任校长时,正是学校西校区6.4亿元的建筑工程陆续开工之时,他严格地按照国家关于基建工程的法律法规办事,明确要求领导班子成员都不准插手基建工程,他还多次在全校中层干部大会上明确表态:“基建工作不允许有个人利益,学校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不会向工程指挥部介绍任何工程队,请大家监督我!”从工程招标、投标,到工程的施工、验收和审计,刘宏民校长对基建工作始终坚持不插手,不干预;既严格要求,又提供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其间,有大小10多家公司先后找过他,有的通过熟人,有的通过主管部门的领导,还有的以高级领导干部的直系亲属的身份来要工程。对每一位有资质的求助者,刘宏民校长都不卑不亢地建议他们自己到工程指挥部报名参加平等竞争。
关键词:职业胜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高职人才规格定位中的问题亟待优化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热潮。这次课程改革与上世纪90年代的课程改革有质的区别。90年代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学习西方模式,而这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在本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90年代的课程改革是从上往下,而这次课程改革是从下而上的。正是由于来自民间自发的课改行动,出现了形式和类型多元的课程改革模式,也涌现了许多关于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
(一)高职课程开发的研究
徐国庆[1]认为,高职的课程开发应该以项目为中心,采取工作逻辑来开发课程体系,以通过对工作体系的系统化分析所获得的工作项目为单位设置课程,并组织课程内容,它具有综合性、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不同于技能单元的模块课程,有利于体现出高职的职业性和高等性,应当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
常小勇[2]认为,高职课程的开发,除了传统的泰勒模式、过程模式和批判模式之外,要重视非线性的课程开发模式,从而使高职课程动态地紧贴社会与市场需求,吸收更广泛的课程开发参与者,突出影响课程各因素的反馈与分析,不断调整与整合各要素,保持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和弹性。
姜大源[3]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指出:课程体系有纵横两个维度,从纵向的角度,要理清一个专业到底有多少课程。这个课程起点来自于职业,来自于工作岗位和岗位需要的工作任务。对这些进行归纳,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形成行动领域。在这方面,要更多地考虑企业的需求,考虑学生的成长。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认知的规律,一个是职业成长规律。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是一种教育的职业,是来自社会,高于社会职业;职业教育的专业,不是普通教育的专业,不是高等教育目录中的教育专业,而是更多地具有职业的属性。从横向的角度,每一门课要通过M门课程,M要大于等于3,三个情景或三个单元之间可以是平行的、递进的、包容的,或者是其他排列组合关系。
赵志群[4]提出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二)关于高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
从目前进行的课程改革的种种迹象看,工作过程导向式课程开发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令人心动的成绩。首先,在学习内容的开发与编排上跳出了学科体系的藩篱,帮助学生获得最受企业关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以满足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已经成为基本的理论共识;其次,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等带有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已在实践中成功地得以应用和推广,并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了重构。这种创新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三)胜任力的研究
职业胜任能力理论自提出之日起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已成为国内外近三十年来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学、劳动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许多著名的公司,如AT T、IBM等都建立了自己的胜任力体系。随着胜任力研究的发展,近年来的胜任力模型研究逐渐转向针对固定的行业和岗位进行研究,并通过案例研究将胜任力模型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改进,以验证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绩效提升等方面的作用。
这种胜任能力理论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胜任教育理念和模式目前主要应用是在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企业培训以及个别本科院校在胜任能力测评方面的初步研究。
如何根据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细化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职业胜任能力模型研究方案对此具有借鉴意义。
二、职业胜任能力“冰山模型”及其对高职人才规格定位的启示
(一)冰山模型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McClelland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首次提出“冰山模型”,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是居于冰山水面之上的一角,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手段了解和测量,也是比较容易通过学习改变的胜任特征;而一个人的动机、特质、自我认知、社会角色这些潜藏在冰山水面之下的部分,是人内在的驱动力和人格中心,较难测量,也不容易通过外界影响而改变,但却是其未来绩效的重要因素,可以预测其工作上的长期表现。
(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人才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组织教学的客观依据。因此,高职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是反映高职教育本质特征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本质所在。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人才必须为生产第一线服务,必须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产操作和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处理、交流和使用信息。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具体体现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由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及劳动素质等五个要素构成。
(三)胜任能力要素
通过对专业对应的岗位全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调研,分析相关岗位工作任务要求,明确相关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采用胜任力分析岗位职业能力核心要素,从知识、技能、人格、态度、价值观、动机等方面分析核心任务和胜任力,分析个人在团队中所起的作用,从成果、潜能上评估绩效,以发展技能、态度和行为核心,最大程度发挥人的潜能。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明确目标和标准。
高职学生胜任能力要素,围绕高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涵盖基本知识、个人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系统性工作能力、岗位角色定位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个性特质判断能力、学习动机分析能力等八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自己的。
1、基础知识
知识,指一个人对某特定领域的了解,如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管理知识等。根据知识的性质可以分成表层性知识和概念性的知识。
所谓表层性知识,就是这类知识仅仅是表面的,能用口头形式进行表述,可以对岗位和工作环境的认识只是印象性的,还未深入掌握生产系统特性和生产过程机理。
所谓概念性知识是指了解本专业相关的术语、概念,即便掌握了这类知识,但还未能建立其与职业行动的联系,不足以引导职业行动。
2、个人技能
指一个人能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所具备的能力,包括直观性岗位能力、功能性岗位能力、信息采集能力、分析存在问题能力、制定解决方案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这里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初步具有使用专业工具的技能,掌握所需的基本知识,这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与情境无关,不要求学生理解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对实际工作的意义。每个学生利用这些能力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是不同的。
3、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的协同工作能力,对于团队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取长补短、合理分工、各尽所能,能够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团队强调的是协同工作,所以团队的工作气氛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团队的合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包括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协助能力、团队评价能力、团队激励能力、领导组织能力等。
4、系统性工作能力
这是对能力的较高要求。由于职业工作任务与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作情境息息相关,要求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时,需要考虑到经济性、顾客导向和过程导向等多方面的要求,学生需要具备职业的质量意识。同时还要将工作任务放到整个系统中去认识,不但注意任务的复杂性,而且要考虑多样化的企业和社会环境条件以及对于工作过程和结果的不同要求。包括客户需求确认能力、对项目流程的理解能力、设定项目目标能力、项目计划安排能力、项目实施能力、经济效益分析能力、社会效益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过程监控能力、安全规范运作能力、评估反思能力等。
5、岗位角色定位
“角色”一词的源于戏剧。社会学对角色的定义是“与社会地位相一致的社会限度的特征和期望的集合体”。角色也是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决定这个人对职业的预期,决定着他所想要做的事情。
要求学生对自己今后所需从事的岗位责职以及岗位的工作性质要有清晰的了解,并且初步决定自己是否适合从事此岗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跟踪和测试学生的优势能力领域,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岗位角色定位。
6、自我认知能力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可以体现在自信心、进取心、乐观精神、自我评价等多方面。
作为一个人、一个社会的人、尤其是一个职业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所以, 要求学生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学会不时地问自己“我是谁”“我能做什么”?以便可以及时调整自已的岗位角色定位。
7、个性特质
个性是一个人相对稳定的思想和情绪方式,是其内部的和外部的可以测量的特质。如自我控制能力、忠诚敬业、责任心、独立性等。
根据对学生个性特质的评价,可以预测学生对某一岗位的胜任潜质。比说,程序设计员岗位要求任职者具备对程序设计有强烈爱好的个性、对开发有浓厚的兴趣、逻辑思维能力强、做事果断、爱岗敬业、有进取心、重团队协作、善沟通、勤学习等个性特质;测试岗位要求任职者具备爱挑毛病,穷根问底等个性特质;销售岗位要求任职者具备主动性、敏感性、能把握商机、能对别人施加影响、能经受挫折、不怕被拒绝、善于谈吐等个性特质。
8、动机
动机是指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如:成就动机、收益动机等。
分析学生学习动机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可以激励、指引、引导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进的依据。比如:学生的求知欲、成功的愿望、对某门学科的浓厚兴趣、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教学内容的新颖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
高职学生胜任能力分析,正好体现了高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同时与岗位工作能力相衔接,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常小勇,陈嵩.从线性到非线性——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4]赵志群(德)劳耐尔, 赵志群, 吉利 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测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谢明荣 邢邦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J]职业技术教育,2001(7)。
[6]吴能全胜任能力模型设计与应用[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6。
[7]百度百科角色定位[EB/OL][2013-3-5]http://baikebaiducom/view/589716htm。
[8]百度百科自我认知[EB/OL][2013-3-5]http://baikebaiducom/view/528169ht。
[9]搜搜百科个性特质[EB/OL][2013-3-5]http://baikesosocom/v8208694htm。
[10]百度百科学习动机[EB/OL][2013-3-5]http://baikebaiducom/view/371911htm。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职业资格认证 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们提出要实现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建立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导向的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引导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方向。职业资格认证是指通过一定的管理体系、管理机构、管理法规、管理方式对获取专业学位者,认证其是否具备相应的领域的高层次任职资格。西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将相应行业需要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等通过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根据实践需求和经验进行总结凝练(教育体系外部),融合到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等学校内部的课程体系设置及相关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和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要实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有效衔接所存在现实困境,也是需要我们正视的。
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彰 ,行业界缺乏衔接动力
专业学位能否真正实现与任职资格的衔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学位本身的质量与社会认可度。我国各高校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许多高校沿用了学术型学位的质量标准和培养方式,专业学位的授予标准目前仍然以1981年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为依据,致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既不具备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术性”,也没有凸显自身“职业性”培养目标。一些高校在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时候,只讲经济效益,片面追求规模,忽视社会效益,降低了质量。
缺少与行业界交流,高校不能准确了解行业领域发展的趋势及其人才需求的具体规格和标准,实践领域则缺乏表达自身利益和要求的渠道,主管职业资格认证的部门就没有衔接的动力,这可能会影响职业资格准入的筛选功能,影响行业应用人才的水平。职业资格培训是职业资格认证获取利益的有效途径,将它融入高校教育体制之中,对他们来讲是利益的流失,也会影响两者的衔接。
从职业资格认证部门考虑,职业资格培训作为利益获取的有效途径,将它融入高校教育体制之中,对这些部门来讲,无疑是利益的流失,这也会影响两者的衔接。
2 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处于探索阶段,高校缺乏衔接保障
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与专业学位教育衔接缺乏保障。我国职业认证制度脱胎于劳动资格制度,现有认证标准很多偏离行业的实践要求, 没有建立以企业需要为导向的职业资格标准,因此认证培训没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就业方式的变化,不能满足企业对综合素质高的技术人才的需求。这也加剧了职业资格认证社会认可度低的问题。
我国行业协会(学会)发展水平不高,行业协会定位不明确,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不尽相同,权威性低。而且整个认证体系不够完善和规范,行业资格认证的运行机制不尽合理,认证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
职业资格认证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关联性不大,难以形成互动。在美国获得一级学位是进行职业资格考试的先决条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尽管与职业资格认证关系不如与一级学位联系紧密,但很多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互认,不需要学位获得者再次进行职业资格认证的考试。例如图书馆管理、音乐、社会工作等。而另外需要资格证书或执业证书的行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享有优惠条件。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标准与职业资格认证并无直接关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由各高校分管,而职业资格认证由我国劳动部门和人事部门管理。分属不同管理体系,执行不同标准,内在联系更不易建立起来。
行业协会存在标准不一,管理不统一的问题。作为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责任的高校,不管执行哪一个职业资格认证标准,都存在风险。高校承担者培养人才的风险,所以即使明确自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着与行业需求脱轨的情况,也不愿迅速对行业界需求做出反应,因为职业资格认证尚处于探索阶段,高校任何的改变不能得到行业界有力的保证。
3 政府与行业协会(学会)关系尚未理顺,衔接方式不明确
政府与行业协会关系尚未理顺,主要是权利分配的不明确,①西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一般都由行业协会控制,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脱胎于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致使发证权利一直由相关行业部门掌握,而行业协会一直被定位成“桥梁”,但在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行业协会没有明确的权力范围。
行业协会(学会)难以进行专业学位认证。在美国,一所专业学院取得行业协会的承认,必须按照其颁布的标准和条件来设置,并按严格的手续进行审批。如果已获得认可的专业学院,在定期的评估中不符合规定标准和要求,将给予警告并限期整改甚至取消对其资格的承认。②这样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紧密连在一起,职业资格认证引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施和评价。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由教委会来评价。行业协会难以对专业学位教育产生影响,那么就失去衔接的意义了,行业协会即使制定出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而人才培养单位也可以不遵循,因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会受到这些行业协会的影响
总之,两者的有效的衔接,绝不是政策的衔接,而是实质上能够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行业共同发展的衔接,实现两者的有利衔接是我国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就以上存在的现实问题,能够得到一些对策思考。
(1)明确政府宏观调控地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我国的职业资格认证也在探索阶段不断完善。在社会专业分工日益精细的当今,专业学位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在我国发展需要更为宽阔自主的发展空间。我国长期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发展过程中,政府承担了太多社会职责,在加大政府工作负担和运作难度同时,也不利于高校及行业界发挥主动性,所以在树立政府的权威性的同时,应该明确政府宏观引导的地位。政府应下放运行权限,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调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理清利益、与权力分配的问题,创造良好的交流合作环境与法律环境。在我们看来,政府适当下放权力,让高校和社会认证单位拥有更多自,会赋予专业学位教育更多的活力,实现行业与教育的良性互动。
(2)构建以高校为主体一体化培养体系。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即以承担专业学位教育的高校为主体,将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融入其中。西方发达国家多借助于大学的各种“ 学院”实施专业教育,在这种模式下,可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包括师资、教学设备、图书馆等,而认证机构可从发证的层面上来提取一定的经济收益。这值得我们借鉴。
(3)创建以行业协会等行业界为主体专业认证体系。创建专业认证体系,更有利于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因为专业认证会直接促进专业学位质量的提高,而质量的有保证,将是衔接最大动力。专业认证不仅可以督促学校按照行业的要求培养出有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合格人才,而且还可确保通过认证学校所颁发的专业学位能够为社会和行业承认。首先,可以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成立主管专业学位认证机构,积极推进专业学位质量认证工作;其次,要制定合理,顺应行业需要的认证标准;第三,要建立专业认证的相关制度,③确保专业认证的权威性,也要注重专业认证要与国际接轨的,实现我国专业学位的国际互认。
注释
① 李娟,孙雪,王守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外部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导向.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59.
关键词: 高校本科生 学业导师 认知 角色定位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韩愈对教师职业定位的精准而概括的诠释。传统教育模式对本科生的培养内容包括两部分,即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而专业类教师则负责学生的专业课教学和科研指导工作[2]。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交叉甚少,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学生的相关素质教育效果。为了让专业教师在大学生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许多高校对本科生实行了学业导师制。所以,有老师认为,学业导师制是现代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制度,所设导师对学生负有教学和辅导责任[1]。但正是这种双(多)重身份的出现,使学业导师的认知和定位存在诸多问题。
1.本科生学业导师的角色角色冲突与困惑
本科生学业导师既不同于专业知识的授课老师和生活思想管理的辅导员,又区别于研究生教育的导师,但是对相关工作内容又有涉及,导致本科生学业导师的角色冲突。
1.1学业导师职责定位不清或重视程度低。学业导师设置的目的是让专业教师利用其自身在教学工作、学习研究中的认识和积累,引导在校大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生涯。但是,在实践中广泛存在学生对学业导师与辅导员诉求的混乱,使得学业导师和辅导员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经常性“越界”,给学生和老师都造成一定困惑。双方为协作机制和协调方式上的困难付出了比较多的沟通成本,使得一方面影响辅导员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制约学业导师的育人作用。
1.2学业导师资源供给与学生需求脱节。学业导师的来源选择和学业导师的职责植根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求。有些高校要求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有些高校规定学业导师可由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老师担任,也有的高校认为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熟悉教学的管理人员甚至是在校研究生都可以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甚至有部分学校采用由老师自主申请的方式担任学业导师[3]。在学业导师选聘方式上,几乎没有学校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在学业导师选择上,学生的声音往往被忽略,使学生的创新需求和专业素质提升长期处于抑制状态。
1.3管理及评价标准的缺失导致困惑。学业导师的工作着学生辅导员和专业课老师的工作。很多情况下,学业导师的工作内容和量化标准缺失,如简单地以每个月或者每周辅导次数规定标准,导致学业导师很多工作内容不被现有评价体系认可和接受,而辅导对象多为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以辅导的学业和学术成绩为标准的考核指标,也不甚合理,结果导致学业导师在工作上积极性不高。而学生对学业定位、就业升学、职业发展的疑惑和诉求等,由于学业导师自身素质和精力能力差异和合理激励评价制度的缺失,学生的正常发展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2.原因剖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互联网普及及移动通信工具便利性冲击着传统知识获取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获得了极大解放。而传统辅导员+学业导师的学生辅导方式既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更是很难在现有评价体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从根本上说原因有以下两点。
2.1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化培养体系缺失。长期以来,学生在大学阶段之前以灌输式学习模式为主导;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多数学生离开父母和熟悉的环境,以自主模式应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结果导致一方面学生自身不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不能建立基于自主学习的未来规划,另一方面高校未建立以学生职业化发展为中心的培养体系,导致对学生生活管理、思想教育和学习管理长期力不从心,抓不到点子上。
2.2国内高校教学体系和教辅体系割裂。国内高校培养学生时强调以学生知识学习为中心,而对学生的生活、思想教育放置于次要地位。学业导师本应定位于知识教育的专业教师和思想教育的辅导员之间,起到纽带作用。但国内高校教学体系和教辅体系长期割裂,学业导师定位不清,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很难完整地呈现给老师,造成学业导师抓思想、辅导员搞活动、专业老师搞纪律怪的现象。而学校对这种扭曲的现状视而不见,造成学业导师制度空洞化。
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应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传统辅导员+学业导师的教育方式应适时做出改变和调整。
3.对策建议
针对上文学业导师制度的现象描述及深层次原因分析,现给出对应的改善建议。
3.1深入分析、科学定位学业导师职责。明确学业导师的职责和定位是完善学业导师制度的基础。必须坚持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化发展为中心,建立以学校和学院教育教学主要领导负责的、以各相关职能部门广泛参与的学业导师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和加强对学业导师的管理制度。
3.2因地制宜、合理设置岗位选拔标准。根据学业导师的职责和定位,根据各个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定学业导师的选拔标准。学业导师的选拔原则以专业能力为基础,要求专业视野广阔、学术能力强,同时要求学业导师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学生工作经验,并且注重学业导师的更新淘汰。
3.3系统规划、完善学业导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业导师评价体系是学业导师制度高效运行的保证。对学业导师的评价制度要求引入学校管理机构、同行和学生评价信息。同时,要重视结合专业教师、辅导员对学业导师的客观反馈。重视对学业导师过程的监督和结果的评价,最终形成对学业导师完整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哈书菊.高等院校学业导师制的建立与完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7):69-71.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与行为问题 认知逻辑错误 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杨冬梅(1968- ),女,辽宁铁岭人,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心理健康。(辽宁 抚顺 113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家校合作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11DZZ053)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84-02
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因素导致心理与行为问题,是指大学生在使用概念、理解事物、进行逻辑推理时,由自我认知偏差所引发的心理问题与障碍。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同样的挫折情境,有的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有的学生则若无其事,根本原因是对挫折情境的不同认知、评价、解释。特别是学生的认知态度与认知观念中的逻辑错误是导致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
一、大学生常见的认知观念中的逻辑错误
(一)二元的绝对性思考导致的“完美主义”认知习惯
任何事情,非好即坏,非对即错,非成功即失败,这种错误的二元绝对思维逻辑方式导致完美认知模式,进而产生不合理的信念。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向自己的完美主义者。他们总是对自己感到不够满意,时刻担心做错事,害怕蒙受羞辱,对来自他人的评价过度敏感。这类学生在生活中总是谨小慎微,给自己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即使这样,他们还是觉得自己很失败,整日处于紧张、焦虑之中,个性受到极度的压抑,直接影响了与同学正常的人际交往,以及潜能的充分发挥。另一种是指向他人的完美主义者。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们总是对别人吹毛求疵,尤其对身边的人如朋友和同学等指责更多,不允许别人犯错误,这样不可避免地容易导致同学关系紧张。
(二)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导致“晕轮效应”的认知偏差
只根据一件事情或事物的某一方面,就对该类事情作出概括性的结论,这样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就会产生心理学上所说的晕轮效应。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晕轮效应往往是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他们对人的知觉和评价,给学生认知带来消极影响的直接结果就是偏见。比如在学校生活中,一个男同学邀请一位女同学去看电影,结果遭到对方委婉的谢绝,他就会认为女同学讨厌自己,从此拒绝跟女同学交往。有的同学只根据一次考试失误,就全面否认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有的学生从一次失恋这个具体挫折情境出发,得出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的一般规律性结论。以偏概全的人容易产生偏执的逻辑错误,对自己与他人缺乏正确认识,导致内心激烈的冲突和斗争。
(三)主观臆测性思维导致“投射效应”的知觉偏差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主观地认为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人格特质。通常表现为用自己的评价标准来知觉他人,用自己的心理属性去推测别人的心理属性。比如喜欢上网打游戏的同学,总会发出人生就是一场游戏的感叹;一个情感缺乏的学生,总是抱怨世间人情淡漠;一个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总会认为周围同学和自己一样都在被动地学习;一个缺乏同情心的学生,总是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像这样主观臆断的逻辑错误,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理,在沟通中产生知觉偏差,导致人际关系冲突,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态度投射。心理学家罗斯曾经对80名大学生是否愿意背着一块牌子在校园里走动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48名大学生同意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同意。32名大学生拒绝背牌,并且认为只有少数学生会同意。可见,这些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其他学生身上。二是感情投射。即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把他人的心理特性纳入自己的认知模式中,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方式加以理解,常常绝对化的要求自己和别人。这种“应该”“必须”“一定”等绝对化的逻辑错误,使自己在生活中到处碰壁,烦恼不断。三是性格品质的投射。美国的一项实验研究表明,那些具有吝啬、固执、散漫等不良品质的学生,往往并未意识到自己具有这样的品质,相反却认为他人具有这些令人讨厌的品质。可见,这些学生把这些不良的性格特质投射到他人身上。四是认知弥散性投射。有的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极度偏好,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极度厌恶,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的人或事。这种认知倾向容易使学生失去人际沟通的客观性,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困惑之中。
(四)选择性消极注视的认知方式导致“契可尼效应”
西方心理学家契可尼做试验发现,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这种现象被称为“契可尼效应”。
大学生总是习惯于选择一个未完成的消极的挫折细节,并且总是记住这个细节,而忽略其他方面,以致整个情绪都染上了消极的色彩。这种选择性消极注视产生的“契可尼效应”常常表现在大学生的感情问题上。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已越来越普遍。据一项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校大学生恋爱率为45.7%,而失恋率高达83.57%。大学生的恋爱毕竟缺乏情感经验,处于感情懵懂阶段,它来得容易去得也快,失恋也就在所难免。而失恋则往往被看成是一种“未能完成的”“不成功的”事件,它的未完成反而使大学生们更加难以忘怀。因此,有的学生从此陷入极度的悲伤和绝望之中,甚至走向轻生的道路;有的学生则自欺欺人,否认失恋的存在而陷入单相思,沉浸于往日的情场当中而不能自拔;有的学生因失去理智而产生报复心理,造成毁灭性的结局。“未完成情结”,就像个陷阱一样让学生们陷进去,难以自拔。
此外,大学时期是人生面临学习、交友等多种选择的时期,大量的负性生活事件也会随之发生。尽管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自己的情绪也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但同成年人相比,情绪仍然带有明显的波动性与两极化特征。所以他们容易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纠结,也容易为某件事情的失败而长时间地耿耿于怀,为一时的失误而终日闷闷不乐,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认知应对策略
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认知逻辑错误,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应采取积极的认知教育策略,纠正错误的逻辑认知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建立合理的理性思维方式,以此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一)帮助学生识别自动的错误逻辑思维
学生在遭遇到了挫折情境之后,往往快速进入到头脑中的反应是错误的逻辑思维方式,他们很少安静下来去思考自己想法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关注的是挫折情境本身,却不了解是这些不合理的想法影响了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因此,要帮助他们识别这些非理性思维,锻炼学生在遇到挫折情境时,把头脑中一闪而过的想法记录下来,然后理性地思考。如此,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总是按照已有的思维习惯方式去认知世界,根据认知结构中固有的观念对挫折情境进行判断、解释和评价,用自己主观的想象和预期去推测事情的发展,但如果让他们重新转换角度或换位去审视和检验其解释,学生们就会认识到自己的认知是不合逻辑的。通过协助学生分析客观事实和消极的自动想法的关系,常常可以将其中的逻辑错误揭示出来。如果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自动想法是认知逻辑错误的表现时,学生们的负性情绪反应就会减少,行为也会有显著的积极变化。
(二)协助学生识别概念和抽象性上常犯的错误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咨询师伯恩斯的三栏目技术,教师可以模拟学生常常遇到的挫折情境,让学生把头脑中出现的认识与评价写出来,然后协助学生分析,找出认知失真,揭示对客观事实的主观歪曲,帮助学生去识别在概念和抽象性上常犯的错误,如任意推断、过分概括化、全或无的思维等。一位学生在校园内看到了任课老师,跟老师打招呼,老师却与他擦肩而过。大学生对此常常会产生认知失真:老师瞧不起我,太伤自尊;老师一点都不在乎我,我是一个没用的人;老师一定很讨厌我,我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老师竟然不搭理我,看来老师没有一个好东西。以上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就包含了绝对化、以偏概全和糟糕至极的认知歪曲。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与这些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对失真的思维以无情的反击,以合理的信念代替非逻辑认知。
(三)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训练
学生往往将失败归因于内在的、不可控的因素,诸如能力、学校教育水平等,这种顽固悲观的归因模式,容易形成固定的消极观念,使学生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而造成认知上的错误,如“我是一个无能的人”“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对学生进行归因强化练习,引导学生面对挫折情境时,将负性事件归因于他人的、暂时的、可控的、特定性事件,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终改善学生的行为。并且在此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归因进行选择性强化,对消极归因的学生给予暗示和引导,对积极归因的学生给以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从而消除归因偏差,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期望,摆脱习得无助的状态,发生行为上的积极改变,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指导学生进行团体认知行为训练
认知信念决定了个体的情绪与行为,同时情绪和行为的改变也会改变不合理的认知观念与错误的认知逻辑。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创设社会生活情境,采取带有主题性的团体活动和游戏,可以使学生在和谐的、充满信任和支持的情景中,通过团体成员互动的过程进行观察、模仿和训练,学习新的认知态度与行为方式,让学生接纳自我与现实,建立新的自我认知模式,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促使学生发现并改变先前的认知逻辑错误,建立合理信念。诸如原来我不是一个世界最倒霉的人,还有其他人与我有相似的经历;我并不是无能的人,我有很多值得被欣赏的优点;原来我也能胜任原先认为不能做的事情;原来自己在生活中的谨小慎微是多么荒谬可笑,自己的行为举止根本没有人去过度关注等。
[参考文献]
[1]徐俊冕,季建林.认知心理治疗[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工学结合、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 技工院校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181-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现象突出,尤其是每年春节后,这一情况更为突出。但2012年暑期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教师到区内外多家企业走访调研后发现,即使企业给出了较高的薪资,还是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经调查了解得知,原因是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从原来的单纯讲究高超技艺,转变到了现在的除专业能力外,更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要求员工具备责任心、诚信,能够适应工作中的各种突况,具备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能力、与人沟通与合作的精神等,即对员工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当前技工院校的大多数学生的职业素养还未能符合要求。
作为现代企业一线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跟企业的要求,而职业教育定位于职业素养教育已成为职教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目标。那么,应如何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对此,本文拟以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为例作一探讨。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技能,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定义为: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职业技能即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
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从形成意义上说,它是由人与职业环境、职业要求的相互关系决定的。职业行为包括职业创新行为、职业竞争行为、职业协作行为和职业奉献行为等方面。
职业作风是指从业者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它是敬业精神的外在表现。敬业精神的强弱决定着职业作风的优劣,而职业作风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信誉、形象和效益。
职业意识是指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具体表现为:工作积极认真,有责任感,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
二、“工学结合、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多偏向技能训练,忽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近年来的相关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即使具备合格的岗位技术也因为职业作风不过关、职业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等原因被企业拒之门外,因此,在校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提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该模式根据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将职业能力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并将职业素养教育和就业指导贯穿始终。
工学结合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和能力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在学期间与企业、岗位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快速树立起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能力本位是指从职业岗位的要求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在校企双方共同研究与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注重技能型人才革新能力、操作能力、指导能力、学习能力、执行力、协作能力和责任心七项核心能力要素的培养,形成“敬业尽责,精细操作,好学合作,革新进取”技能型人才。以技能考核为主要评价方式,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考核方式向多样化转变,使学生逐步适应职业岗位,最终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感。
三、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下面以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的重点支持专业――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即电工专业为例,阐述如何通过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从图1可以看到,“工学结合、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融入三年教学中,分为职业认知、职业认同以及职业熟练三个阶段。
第一学年:职业认知阶段。本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电工专业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方式,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将目标融入专业基础技能模块教学中。在学习公共文化基础知识、电工专业基础知识、电工专业基本技能的同时,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教学范畴,让学生在刚入学时就明白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强对未来职业的兴趣,在培养其掌握基本职业技能,达到电工专业初级工技能水平的同时,让其具备基本职业意识,为将来到企业就业打下良好根基。
第二学年:职业认同阶段。本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岗位专项技能和职业素质。这一学年主要加强学生的电工专项技能实训,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电工专业技能模块为载体,进行电工专项能力训练,使学生具备该专业专项技能,强化其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学校工厂综合服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服务活动,培养其岗位能力和基本职业能力,通过技能鉴定,取得电工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为电工高级工考证做好准备。同时,在这一学年中,进行企业文化进校园特色项目的建设,从先进企业的文化理念中吸取有价值的元素,实现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使学生在学校就有机会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养成良好的职业作风,提高职业素养。
第三学年:职业熟练阶段。本学年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及岗位拓展综合能力。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第五学期首先让其在学校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电工岗位的操作综合技能训练,并将岗前教育融入岗位综合技能培训过程,第六学期按照“深度融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原则,通过“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方式,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在本学年中,还根据本专业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工)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强化其岗位能力和基本职业能力,为其将来取得电工专业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做准备,并为其成功转型为职业人打下良好基础,很好地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对接。
总之,只有抓住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技能,为企业服务”的办学理念,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职业行为等方面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杜莉萍.职业素养训练系列教材――模拟员工训练[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3]本期话题:用工荒逼出“脑体倒挂”折射了什么?[J].职业技术教育,2012(6)
[4]张汉芳,王九程,黄俊亮.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及培育途径[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生态型 三维互动式
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即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一般属性和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直接参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特殊属性,而这种特殊属性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具有其他类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当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国职业教育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发展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它以一种直面急剧变化着的时代与世界格局的开放式姿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的关怀的胸襟,对传统职业教育进行着无情的颠覆。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全面的转型时期,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职教育在历经跨越式的大发展之后,也面临着内涵建设、升级发展的问题,面临着如何由大众型向区域普及型转型发展的问题。面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职院校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观念、制度、技术层次进行深刻变革与转型发展,已成为摆在政府、学校、企业面前的严峻课题。
一、高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植根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高职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源,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与再造生产力的助力器,经济社会与高职教育二元互动、共生共荣。在区域经济背景下,高职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起生态型职业教育的良性格局,并且构建起以生态型职业教育为支轴,以职业能力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三维互动为惯性盘的人才培养动态框架,即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生态型职业教育。在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实用能力培养,制高点是基于科技和人文相结合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更长远的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而关键点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就是要建立有利于教育主客体双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机制,做到目中有“术”,心中有“人”,架构生态型职业教育良性格局。
2.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是具有动态特征的新型课程体系的建立,核心是构建具有“人格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岗位能力+动态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1)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运用“能力陀螺”来描述刚性与动态结合的职业能力体系,陀螺的支轴就是学生的岗位能力,而陀螺的惯性盘由两个闭环系统组成,分别对应着职业核心能力、动态能力。推动陀螺运转的动力扭矩则对应着学生的人格素养。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的实质是依据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将各种能力任务化、项目化,根据任务化了的动态能力结构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 并通过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实现知行合一。(2)三维互动式课程体系:以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来确定课程结构,动态地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三维互动式课程体系是一个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中心的由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基本素养课程模块、岗位拓展课程模块和动态课程模块组成的三维互动式动态组合,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对应着陀螺的支轴,基本素养课程模块、岗位拓展课程模块和动态课程模块则指向动力盘的三个闭环系统。(3)三维互动式教学体系: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以基础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搭建专业技能课程模块(陀螺支轴)、岗位拓展模块及动态能力模块(陀螺惯性盘)和基本素养课程模块(陀螺动力扭矩)三级教学平台,奠定学生作为“职业人”“岗位人”和“社会人”的基础。该体系以核心课程建设为突破,理论和实训为一体,全面推进教学体系改革,以能力目标为中心,以任务(案例、项目)驱动方式引入能力点,打造动态的职教教学平台。
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价值
1.提出生态型职业教育理念,推动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升级发展,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技术技能教育在开发人的潜能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显著的,而人文教育在改造人的本能上的作用也是成效卓然的。这主要是指人文教育在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所具有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人文社科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和充分体现个性化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对于现代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启迪也是有目共睹的。总之,技术技能与人文“两种文化”应通过对话互补而相得益彰,潜能开发与本能改造应齐头并进而尽教育的本职,以生态型职业教育的构建推动高职教育的转型发展、升级发展。
2.立足于“竞争力”理论,对动态职业环境下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结构体系予以分析,是经济理论在高职教育上的应用。立足于“竞争力”理论特别是“动态能力”理论和区域产业发展双重维度,深入开展对动态职业环境下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结构体系分析,在理论上具有开创意义,在高职办学实践中具有现实指导价值,是“竞争力”企业战略理论在高职教育上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3.着眼三维动态视角,建立了教学改革的立体框架。着眼于“竞争力”理论、区域产业变化与人才培养体系间的动态关系的建立,研究区域产业发展态势与人才市场能力需求的动态变化关系。通过校企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核心能力体系的研究,探索高职教育规律,明确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地位,给出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要素及运作方法。
4.探索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办学深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运行动力机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着力于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办学深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运行动力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寻找共同的利益驱动点,利用区域产业集聚的辐射力,将学校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与区域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有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并探索一条具有行业(群)优势与专业(群)优势相互呼应的良性合作途径,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探索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5.由点及面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方案整体改革。通过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各方面的改革,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方案整体改革,使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实质性加强,“工学结合”的培养要求落到实处。在实践三维互动式改革的同时推进专业、课程、师资方面的全面建设,实现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三、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的机制保障
“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是简单的单项改革,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改革,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机制保障系统。
1.“四足”鼎立,推进改革。第一,确立改革的核心点,开展项目课程改革。探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格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岗位能力+动态能力”的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接课程链与行业链,开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第二,确立改革的关键点,加强内涵建设。坚持教学是教育质量生命线的方向,切实统筹好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以及实训基地、师资建设等各个方面与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在联系。第三,确立改革的立足点,加强与区域经济的合作。(1)借助企业战略“竞争力”理论,立足区域产业变化的特点,提出对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的结构体系分析;(2)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修订和设计,确保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做到协调统一,使学生的在校学习与校外实践具有连续性,获得完整连贯的教育经历;(3)完成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基于工作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适应工学交替的教学管理模式研究、具有高职特色的全面素质教育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研究、高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能力培养与就业力研究,形成具体建设方案等,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第四,确立改革的着陆点。极大提高学生的就业力,实现优质就业,有效推动专业发展和学生可持续发展。
2.构建高职人才能力集合体系与课程体系。建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效的市场应变系统,从市场经济需求出发,做到学校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相统一,要体现出四个特点:区域性、产业性、多样性、灵活性,对接产业结构变化,及时优化课程与专业布局。
实行以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八五”时期和今后十年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它对于进一步克服现行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弊端,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试行岗位技能工资制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和有关政策规定,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注意总结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项工作。
关于积极稳妥地开展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试点工作的报告
全文
根据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建议》提出的“逐步实行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要形式的内部分配制度”的精神以及劳动部的统一部署,今年以来,我们进行了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与省有关部门共同审查、确定30户企业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现就我省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试行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的目的,是破除平均主义“大锅饭”弊端,通过改革现行等级工资制,建立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把职工的劳动报酬与本人劳动的诸要素(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责任、劳动条件)紧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改革的重点是改造企业内部工资分配的运行机制,增强企业内在活力。
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一)要积极稳妥、严格按照试点条件和工作程序办事,切忌一哄而起,草率行事。
(二)要扎扎实实做好岗位劳动测评和技能考核等基础工作。通过科学测评和量化分析,合理确定不同岗位职工的劳动差别,为按劳分配提供直接依据。
(三)要抓好综合配套改革,把工资改革同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保险福利制度改革衔接起来,保证新工资制度正常运行。
(四)要妥善处理企业内部一线和二、三线人员,领导和一般职工,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工资关系,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减少震动,实现平稳过渡。
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基本内容
岗位技能工资制是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加强宏观调控为前提,以职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环境)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并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它是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主体和基础。
岗位技能工资制主要由岗位劳动评价体系,岗位技能工资标准体系以及动态管理体系三部分构成。
(一)岗位劳动评价体系岗位技能工资制主要是通过对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四个基本劳动要素的科学测评以及技能考核,合理评价和区分不同岗位的规范劳动差别,并作为确定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依据。
岗位劳动评价体系由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各项指标的权数比重、评价方法等子系统组成。
(二)岗位技能工资标准体系技能工资是根据不同岗位、职位、职务对职工劳动技能的要求和职工实际具备的技能水平而确定的工资。
岗位(职务)工资是根据职工所在岗位或所任职务、所在职位的劳动责任轻重、劳动强度大小、劳动条件好差而确定的工资。
在上述两个基本工资单元之外,企业可根据量力而行的原则和实际需要,设置辅助工资单元。
(三)岗位技能工资制动态管理体系岗位技能工资制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与地区、行业、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通过建立和完善正常的运行机制来保持某内在的活力。要结合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有计划地逐步调整职工收入结构。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企业,可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辅以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要建立正常考核增资制度。允许企业在规定提取的基本工资总额内,给考试考核合格的职工增加工资,把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结合起来。今后,随着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物价变动,以及企业技术进步、劳动条件改善、职工素质的普遍提高,应适时调整岗位技能工资水平,或调整劳动要素及其相对应的工资单元比重。
三、试点工作安排
试点工作拟采取典型引导,逐步推开的方式进行。首先是抓好马钢公司等5户试点企业,通过总结经验,再指导其他25户试点企业开展试点工作。具体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展岗位测评和技能考核。首先是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重点放在业务骨干的培训上;第二是制订测评、考核方案,进行岗位测试、实测及技能考核,重点是实测和考核;第三是综合评价,确定岗位档次;第四是由省、地(市)劳动部门分别会同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测评和考核结果评估验收,验收合格的企业可转入下一阶段。省里直接抓的5个试点企业第一阶段工作,计划在今年九、十月间结束。其他试点企业的测评考核,由地(市)劳动部门具体安排。
第二阶段将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主要任务是完成由现行等级工资制向岗位技能工资制的过渡和转换,同时建立调控及正常运行机制。
四、有关配套改革问题
试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企业,一律实行国家、企业、个人共同合理负担的养老保险办法。职工个人暂按基本工资的2%缴纳个人养老保险费。并改革职工离退休金的计发办法,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同时,还要相应进行其他方面和劳动人事制度、培训考核制度的配套改革。
五、改革试点组织实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