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

大众媒体的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众媒体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众媒体的发展

第1篇: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媒;发展

现今我国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尚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促进本地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提高经济、文化发展速度,将少数民族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都提升到我国各地区平均水平线上,还需要我们在改进体制和更新理念上进行大量的工作和努力,其中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大众传媒事业就是一个非常有效且实用的具体实施手段和途径。

一、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媒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能力会被其全部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所影响,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必然会对整个国家的综合能力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我们应当致力于发展先进落后地区的经济文化,缩减各地区贫富差距,提高我国国民的综合实力。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文化多数低于我国平均水平,信息的传播是我国当今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必备基础条件,对于各个民族特色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相互理解尊重以及和谐共处提供基本保证。在这个过程当中,大众传媒是最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和载体,对于我国社会的平稳和谐发展发挥着整合、协调、监控、引导等重要作用,在推动民主法治、维护公平正义、营造安定氛围、传播和谐观念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积极贡献。大众传媒不应仅仅作为改进和架设优质经济环境的手段和方式,还应当是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贫困落后的重要途径。信息贫困会使某个特定地区和群众被排除在现代化发展之外,处于相对闭塞的生活现状当中,无法获取最新最好的各类生产、生活信息和技能,如此的恶性循环,必将导致贫困地区更为贫困,因此应该大力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信息传播能力,重视少数民族群众的信息权利,改进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信息贫困现象,增加少数民族群众收入水平,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质量,改进当今大众传媒的发展不均衡状态。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媒发展当中的问题

(一)高层次民族传播人才紧缺

我国当今少数民族媒体从业人员当中,本科以上学历者比例明显偏低,而且年龄偏大。在实际的大众传媒具体工作操作当中,采、播、录等一线工作从业人员当中,能够熟练使用一种或多种民族语言的人屈指可数。在当今社会环境当中,大众传媒的发展速度极快,信息传播高度发达,传媒工作日益国际化,以上所说的低学历、高年龄、单一语言结构的少数民族人员从业现状当然无法满足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群众对于信息传播的需要,也不符合当今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对于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以及在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工作当中的地位提高都有着相当大程度的限制。

(二)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信息传播环境特别是语言环境认识不足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大众传媒发展和提高,离不开对于各地各族民族语言的运用。多数的少数民族群众普通话水平不高或者虽然能用普通话交流但是日常生活仍以本民族语言为主,甚至在很多相对边远闭塞的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听不懂普通话,因此,需要在当地的信息传播当中使用少数民族群众普遍能够理解和使用的语言。从实际效果上来讲,少数民族语言也更被少数民族群众所认可和接受,传播效果也更好。加强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信息传播环境的认识,提高对民族语言环境的重视程度是提高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我国当前由于各地少数民族语言种类繁多,在实际的信息传播当中,运用少数民族语言的数量和质量仍十分不足。

(三)基于民族语言特色、情感、内涵等方面的缺乏

语言的功能不仅表现在其记录性,还有其文化性,各种少数民族的语言也都具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质。现在我国有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大众传媒当中民族语言类型节目数量是比较多的,但是其中存在着不同民族语言传播信息内容和节目类型相互重复,许多的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就是直接将普通话节目进行翻译配音。而少数民族自身相关的各种类信息资源在其传播过程中,缺少应有的少数民族语言特色,没有生动真实的民族文化特点,缺少民族语言的独特风格,因此业无法承载信息传播当中应有的各类型情感和内涵,也是阻碍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众传媒发展的另一个因素。

(四)大众传媒功能单一,信息传播媒介和能力不均衡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信息传播的受众在接受媒体信息时,其使用电视机的数量要远远高于各类报刊报纸,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出现了电视为主的传播现状,过度膨胀的电视娱乐性导致其他媒体逐渐在群众的眼前消失,造成多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大众传媒趋向单一化和娱乐化。而且新闻媒介机构也多数集中的大中城市当中,很多偏远山区和相对落后的乡村则十分稀少。也导致了大中传媒的信息传播媒介和传播能力分布不均衡。

三、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媒发展的途径

(一)加强各民族专业信息传播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综合能力

提高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大众传媒发展水平,需要为大众传媒工作培养出大量高素质从业人员。因此,应建设长期有效的人才招聘体系,设置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相关资助规划。提高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力度,选用高学历、高资质、高能力的三高型专业大众传媒从业人才。可使用合同制、聘用制等多种方式进行高端专业人才的发掘和引进。加大对于采、录、播等一线传播工作岗位的人才招收和培养力度,提高人才的各种待遇,加大财政投入资金,增加大众传媒工作岗位对于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吸引力度。

定点、定向的培养少数民族本地本民族的传播人才。定点是指与各地的高等院校特别是民族院校的传媒专业人才进行对接,明确落实培养少数民族传播人才的方式;定向是指根据实际岗位需求,从语言、新闻、编辑、摄制、市场等专业当中,挑选并确定少数民族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向。

(二)提高对于传播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加各类民族语言传播数量

提高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大众传媒发展水平,还需要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工作,熟悉当地的语言环境,为大众传媒的发展和普及做好基础准备工作。首先对于当地大众传媒从业人员民族语言水平进行调查和统计,其次要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传播受众展开民族语言类型和水平环境的社会调查和分析工作。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当地的民族语言环境和生态,制定合理可行的民族语言语用计划和规范,在大众传播当中重视传播民族特色,将民族语言的使用性向文化性转化,重视民族语言风格和民族风俗文化的传播。才能针对性的改善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众传媒当中民族语言运用不足的现状,提高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三)根据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实际情况重视民族特色传播

提高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大众传媒发展水平,还应当改变当今我国媒体功能的单一化和娱乐化现状,合理分配各种类传播资源,科学管理传播媒体的总体布局情况,针对性增加地区传播受众需求性媒体的设立和支持力度。在我国多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为传播生态和语言环境的种种限制和局限,信息传播的受众需求也不尽相同,对于当地大众传媒的工作内容和形式以及工作结构组织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因为我们应当根据其当地实际特性提高大众传媒的实际效果和功能。做到设身处地为群众传播信息,而非对群众进行传播;根据实际发展优势媒体;优化总体传媒布局,完善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信息传播网络,加大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各类型接受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大众传媒在当地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论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大众传媒事业在这种大形势下也成为我国当今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重要工作之一,它的工作重心和目标是消除我国当今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其他发达地区的信息鸿沟,缩短两者之间的包括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传播能力等方面实际发展差距,将少数民族民众与我国整体距离拉近,使之更好的融合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当中。

参考文献:

[1]杨光宗、邵旭飞.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媒介生态问题探究――以武陵民族试验区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8):150-155.

[2]林晓华.从“有声有影有字”到“入耳入脑入心”还有多远?――新媒体时代民族地区大众传播的短板与对策[J].中国民族,2012,12(6):60-62.

[3]高卫华、杨兰.大众传媒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化结构功能――以《恩施日报》报道“恩施女儿会”为例[J].当代传播,2012,05(6):63-65.

[4]杨惠林.大众传媒与壮族的民族认同[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5]张斌.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政治生活[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第2篇: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

2016年初国务院办公厅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将公民科学素养提升到“对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位,而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不仅需要以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同时也需要以链接科技与公众的传播平台为推动,这其中,大众媒体和科技期刊尤其是科普期刊都有责任和义务承担向大众进行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的任务。科技期刊担负着最新科研成果和科技信息的职责,主要为相关科技人员的交流平台,其中科普期刊是科技人员和感兴趣的大众之间的交流平台。大众媒体则更多的是科技人员与公众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在科学传播方面,大众媒体和科技期刊一样,也是科学服务于社会的重要途径,其科技传播能力与公众科学素质密切相关。大众媒体和科技期刊的科技传播活动,涵盖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人们行为方式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对科技期刊来说,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一方面是现代传媒受众的有力竞争者,另一方面也可作为扩大期刊影响力并寻求与受众建立互动的良好平台。随着这类大众媒体的发展需求增大,科技期刊完全有可能与网络、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实现优势互补,并从中借力,为科技期刊的发展寻找新的机遇。对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来说,科学传播只是其部分职能,因此专业性远不如科技期刊。大众媒体可以借助科技期刊丰富的专业内容和专业人才,提高其科学传播水平和能力。

2融合发展提升大众媒体的专业性

2.1科技期刊可为大众媒体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信息资源

科学传播最重要的是科技内容的准确性。只有那些有质量保证的科技信息内容才会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相反,如果所报道的内容没有质的保证,再多的量也不能说明其传播能力的强大,反而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而目前我国的大众媒体在进行科学传播时往往缺少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缺乏高素质的科技资源,而这恰恰是科技期刊所擅长的。大众媒体通过和科技期刊合作,可以获得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支持,极大提升大众媒体科技类话题的科学性、专业性,从而提高社会效益。2014年马航MH370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全球民众的关注。由于事关200多位中国乘客的安危,事件发生的最初几天,几乎中国的所有电视台全天候播报该事件。民众除想了解事件的进展外,对相关的航空科技知识也有迫切的了解意愿。《航空知识》利用专业优势与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广播、电视台等大众媒体合作,就空难发生的可能原因、调查和搜寻方法以及乘客如何规避和自救,给予了客观科学的解读。在抗战胜利70年大阅兵、神舟飞船载人飞行、波音公司成立百年等新闻热点事件发生时,《航空知识》都以此为契机与大众媒体联合推出科普节目,在提升大众媒体科普节目专业科学水准的同时,为其注入了重要的文化元素,受到大众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经过6年多与大众媒体的合作,大众媒体已经充分认识到《航空知识》整个团队优秀的航空专业素养及良好的合作精神,该团队已经成为一些大众媒体的航空航天类科技话题节目的首选合作伙伴。目前,包括中央电视台等许多大众媒体,在解读重大航空航天领域相关事件时,都会在第一时间邀请《航空知识》团队成员担任现场或电话连线嘉宾,以专家身份解读事件。《航空知识》在为大众媒体提供高质量的知识资源的同时,自身也收获了更高的品牌知名度,由此直接带来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的增加。

2.2科技期刊可为大众媒体提供丰富的科学选题素材

大众媒体科技类节目的选题大多根据时效性的热点话题制定,这一点与科技期刊存在较大差异。科技期刊在选题方面除依据时效性热点话题外,还会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史,以及从科技发展导致的社会文化变迁角度出发,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方面发掘合适的选题和素材。由于科技期刊往往就某一类科学技术领域进行长期的选题策划工作,因此其掌握的科学选题素材非常丰富,特别是科学选题中有关人文社会类的话题,这恰恰是大众媒体平常极少关注的,这类话题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社会信息,在传播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方面,有着很好的受众亲和力。《航空知识》在与大众媒体合作过程中,会着力向大众媒体推荐科技领域的人文社会类话题,比如“大人物的飞行往事”“航空史上的专利之争”“枪械大师的航空梦”“航空与收藏”等,这些选题大多被大众媒体采纳,并在相关栏目中得到应用,受到广泛好评。科技期刊为大众媒体提供的全方位选题素材,极大地丰富了大众媒体的选题范围,让受众看到了科学技术发展变迁过程中那些“硬技术”以外的“软文化”,感受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人的开拓探索和执著精神曾起到过怎样的作用。作为平面媒体的科技期刊,在长期编辑实践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照片、档案、文献和影像等资料素材,就单一学科领域而言,这些丰富的素材也是大众媒体所不具备的,完全可以引进使用。在合作中《航空知识》就为大众媒体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为节目制作提供了翔实的依据,同时这类素材也为未来合作制作融媒体提供了信息基础。

3融合发展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

科技期刊是小众媒体,其受众非常有限,学术类科技期刊受众主要为相关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作者、审稿专家等,多也不过数万,小到只有数百人的也比比皆是;科普期刊的受众多的也就能到数十万,上百万发行量的几乎是凤毛麟角。而大众媒体的受众却可以多到以亿为数量级。《航空知识》参与的北京交通台“航空在线”节目,仅仅是一个北京地方性的电台,节目收听人数经常会到二三百万。《航空知识》参与的中央电视台的一些节目,更是创下过数亿观众收看的纪录。因此,与大众媒体合作,将极大地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

3.1大众媒体为提升科技期刊知名度提供了良好的推广平台

在国家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战略的推动下,近年来,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大众媒体越来越多地关注科技类话题,许多节目需要相应的科技界人士参与或提供协助,一些科技界人士也作为节目嘉宾直接参加节目制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航空知识》率先与北京交通广播电台实现合作,派出策划编辑在《航空在线》等栏目中参与策划和录制,《航空知识》团队在航空领域的专业性和文化性获得了节目主办方的高度赞扬,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较好。此后《航空知识》逐渐扩大与北京广播电台的合作,合作范围扩大到读书频道和新闻频道,涉及多个栏目。这些节目播出后,北京广播电台的大量听众通过节目认识了《航空知识》及其主创团队,无形之中让杂志的品牌知名度获得了显著提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北京交通台拥有北京地区最为广泛的司机受众,且其中相当比例并不是传统科技期刊的受众,但通过这些节目他们了解到了《航空知识》是一本优秀的科技期刊,其主创团队是一支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团队,这对于《航空知识》扩大潜在读者群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了解和关注是科技期刊获得新受众的第一个环节。

3.2大众媒体可强化科技期刊主创团队成员的名人效应

传统科技期刊的编辑团队往往都是隐藏在杂志背后的无名英雄,编辑好像天生是为他人作嫁衣的。尽管科技期刊编辑们凭借高超的科学素养和编辑专业知识,为读者们奉献上优秀的科技内容,但自身价值却往往被低估,即便是采编一体化的、身兼编辑和记者两种身份的科普期刊主创团队,也很少能出公众人物。但在新的媒体业态下,人们获取信息,特别是购买传统出版物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许多时候,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大众媒体节目以及其所塑造的各种公众人物,已经成为影响传统阅读行为的重要因素。《舰船知识》资深编辑宋晓军和《国际太空》编辑庞之浩通过长期与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合作,在社会上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已被聘为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甚至还直接参与策划和制作电视专栏。他们频繁地在大众媒体上保持曝光率,在强化个人影响力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了其所属科技媒体的品牌知名度。《航空知识》自2010年起开始着力强化与大众媒体的合作广度和深度,通过广泛参与大众媒体活动,编辑团队中有部分人员的知名度获得了显著提升,在科技传媒界具备了一定知名度,而这样的“名人效应”对于杂志的发行推广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许多读者就是通过这些大众媒体首先了解了《航空知识》编辑团队的这些“达人”和“名人”,进而决定选择订阅或购买《航空知识》。这种从塑造人物影响力,进而延伸到期刊影响力,再到扩大期刊发行量的做法,是《航空知识》在与大众媒体达成合作之前所无法实现的。

3.3大众媒体对科技期刊的扩展经营具有显著的推动效果

传统科技期刊要谋求进一步发展,扩展经营模式是一个重要渠道。《航空知识》目前的扩展经营主要集中在官方微博、微信领域,以及由此带动的航空赛事、航空活动、航空旅游、航空文创产品营销等等。在与网络、电视和广播等大众媒体的合作中,《航空知识》得到了推广官方微博和微信的良好平台,可以在大众媒体的节目中直接推荐受众关注官方微博、微信。在与大众媒体合作的一些节目的选题策划过程中,甚至会直接植入《航空知识》策划制作的文创产品和各类活动,这对杂志的拓展经营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近年来,《航空知识》正积极利用文化资源开展航空主题沙龙、讲座以及国际航展文化特色游等主题文化活动,而这些活动的主题和受众,往往可以通过与大众媒体平台的合作得到支持和推介。

4融合发展提升科技期刊的内容建设

科技期刊作为传统纸媒,如果不进行媒体融合发展,其影响力将越来越被局限于日益减少的传统阅读者,这对于科技期刊的发展是严重的阻碍。尤其是对于依靠发行量获得经济收益的科普期刊,影响力传播的局限性,将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期刊的纸媒传播形式导致的另一个后果就是,期刊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反馈极为微弱,或者彻底消失,凭借寥寥的读者来信或电子邮件,科技期刊没有有效途径与受众建立良性互动,更无法通过这种互动为杂志的内容建立良性反馈。

4.1为科技期刊选题方向提供高质量的参考方向

总体来说,与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传统科技期刊的选题策划方式相对封闭,主创团队难以获得有效的反馈输入信息。但是和时效性更强的大众媒体展开合作,却可以帮助科技期刊的主创团队在制作期刊时获得高质量的知识输入。以《航空知识》与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合作为例,这些大众媒体的节目选题和策划,原本就结合了这类媒体对于热点话题的筛选,更结合了其策划团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得来的受众的关切问题。在参与这类节目的策划和制作中,《航空知识》的编辑团队也获得了很多值得关注的选题方向,其中诸如马航MH370、神舟载人飞船、城市飞行器、飞行汽车等话题素材最终都被用在了杂志策划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参与节目策划和制作过程中,《航空知识》主创人员还通过在节目期间与受众在网络平台的互动,收集到许多关于杂志选题的有益意见和建议,这些也间接为杂志选题策划和制作手法的改善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大众媒体素来以广大普通受众为对象,他们在将科技内容科普化的传播过程中,所选择的传播形式、节目语言和传播兴趣点等方面都比传统科技期刊更符合社会文化潮流,他们比科技期刊更懂得把科学技术信息转变为大众可接受的媒体语言的重要意义。在与大众媒体合作过程中,《航空知识》主创团队不断借鉴和吸收大众媒体节目的优秀文化元素,在杂志的选题策划、素材选择、版式和语言等方面做出了诸多改进,收效显著,读者直接反映指出杂志变得比过去“好看易读”了,这些都应该感谢来自大众媒体的文化借鉴。

4.2为科普期刊提供了扩大作者资源的广阔空间

由于科普期刊选题策划、编辑制作和发行传播的方式所限,许多科普期刊的作者团队正在逐渐趋近老化,原有作者团队从数量和知识结构上都越来越难以适应期刊进一步发展的需求,而编辑团队却难以通过其传统的编辑社交渠道接触到高素质的新作者资源并加以利用。与大众媒体的合作,则为科普期刊打开了一片广阔的科学传播社交空间,在合作制作相关节目过程中,《航空知识》通过大众媒体接触到了许多在相关领域上颇有建树的科技界嘉宾,这些人员都已与大众媒体建立了相对稳固的合作关系,其科学素养和科普化的表达能力都经过了实践检验,完全可以直接发展成为科普期刊的作者。《航空知识》就陆续邀请了多位这样的嘉宾参与杂志文章的撰写,实现了作者资源的不断扩充。此外,通过这些媒体嘉宾的个人影响力,杂志的知名度也获得了进一步提升。

5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联合制作融媒体是重要方向

《航空知识》与大众媒体长期稳固合作关系的建立,使得双方对彼此的资源优势都有了充分的认知。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航空知识》和大众媒体都产生了联合制作文化融媒体的意向。科技主题的媒体节目,实际上并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一种媒体形式,如果能以多种媒体形式联合策划和制作,根据共同的主题,针对不同的媒体形式对素材进行不同的选取和加工,制作出以多种媒体形式传播的文化产品,将具备更大的社会效益。《航空知识》常年进行的各种公益科普讲座,在大众媒体看来具有传播价值,这类讲座稍加加工整理就能变成系列专题节目;此外,《航空知识》未来准备在行业新闻界组织的专题沙龙,也可以考虑与大众媒体联合制作成专题节目。目前《航空知识》正在与大众媒体就未来某些重大话题联合策划制作节目进行商谈,并也在积极筹备自身的全媒体策划制作能力,努力向融媒体方向拓展。

第3篇: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新闻传播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更新,电脑得到了普及,人们推崇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的方便与快捷,互联网逐步成为大众推崇的主流媒体,而电视媒体逐步脱离大众视野,不受大众欢迎。虽然计算机与互联网这种新兴媒体有自身不可超越的优势,但是电视媒体技术对新闻的传播与扩散的作用仍是不能忽略的,怎样在保持优势的同时,提升传播的能力,是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改革的方向。

一、目前电视媒体技术的发展状况

从上个世纪开始,计算机技术兴起并快速发展,对世界信息传播与经济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整个人类社会也由此迈入了信息时代。进入新时期以来,由于网络媒体、新媒体的诞生,电视媒体的地位受到很大冲击,作用远没有之前那么大,失去了很大一部分优势。电视媒体的这种发展状况,要求我们进行电视媒体技术的改革,以保证其健康的生存与发展。而由传统的信号发射和接收转变为数字信号接收和发射,这一变革也为电视媒体技术革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①。当前,电视媒体传播速度更快,应用更广泛。

二、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的努力成果

迈入信息传播的新时期以来,各种信息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电视媒体技术也不例外。在大潮流中,抓住机遇,积极反思,进行不断的技术革新与改造,在万千电视媒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创新中,电视媒体技术又以新的面貌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一方面,电视媒体的传播方式不再是片段式播报,而是将新闻的发生背景以及后续事迹进行跟踪调查报道,形成一个完整的新闻,充分展现了电视媒体技术的传播优势,将信息更加完整高效地传达给大众,具有了连贯性,呈现的不再是片段式的新闻播报;另一方面,电视媒体的传播将更加灵活,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随时进行录播、快进或者快退,大众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对自己有效的信息,节省时间,提升大众的满意程度。而且在移动端方面,很多电视台都开发了属于自己的APP,并在不同版面进行了新闻分类,使用户能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电视媒体也借着互联网这一“东风”,开发了许多新客户②。

三、目前电视媒体新闻技术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也面临很多急需解决的挑战,只有战胜这些困难,电视媒体才能得到又一次大发展,顺应新时期信息传播的潮流,立于不败之地。

(一)互动性较差、传播方向单一

电视媒体大部分是单向线性传播,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媒体单方面传播信息,不了解群众喜好与对新闻的反应程度,因而不能对群众呼声做出及时反馈。这与网络新闻传播有很大差别,特别是现代网络网页版新闻、微博等,网友都可以在新闻下评论,新闻者可以很快得到反馈,这使得电视媒体落后于网络新媒体。同时,电视媒体传播也有较强的地域性,有时看来,这也是一个缺点。这会导致电视媒体与大众之间相互独立,不能有效快捷沟通,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是个障碍。

(二)内容与形式单一

无论从传统的还是现代的电视媒体传播状况来看,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传播内容单一,主要借助新闻热点博得收视率,电视媒体没有自身特色来吸引观众,因此收视率不稳定③。而且这种单一的内容,难以满足大众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它们往往都是采取模仿的方式,使大众有种听不听看不看都无所谓的心理,逐渐失去一部分客户,对于这种状况一定要引起电视媒体人的高度重视,否则后果难以承担。

四、增强电视媒体新闻传播能力的对策

(一)提高传播透明程度与互动性

新时期,新媒体运营得到很大的发展,它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对新闻传播的印象,对新闻的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革新,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可以增加例如弹幕的方式获取大众的评论,得知受众群体的反馈情况,一定程度增加电视媒体的互动性。另外,增强透明度也是电视媒体革新的重要一步,只有通过增强互动性与透明度,才能从大众那里获取更多信息,为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优势。

(二)提高存量资源

新时期,在电视节目创作和方式提供方面,电视媒体会展现更多优势,为进一步提升各类节目在网站上的存储空间,电视媒体应该顺应潮流像新媒体一样建立自己的网站,使自身的新闻能够在其他不同种类媒体身上进行重复消费,用更少的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同时还要求电视媒体提高行业竞争力,通过各种新技术的运用以及手段的创新提升资源存量,尽可能做到信息的全面完整,注重实效性与真实性。

五、电视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一)电视媒体技术在新媒体中传播的应用可以增强透明度

新时期电视媒体传播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包括电视媒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方式。传统的电视媒体传播有很多缺点,传播速度慢、有地域性限制等导致信息传播时效性差,有效性差,传播内容不是大众关注的内容,逐渐的就会失去这一部分客户④。在新时期,不但要提升电视媒体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率,也要从新的角度出发调整策略,通过新闻解决大众的一些切实的问题,使大众能够更加信任新闻媒体,依赖电视媒体。

(二)电视媒体技术在新媒体中传播的应用可以增强沟通效应

新时期的新闻传播不只包括电视媒体传播,还包括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我们可以打破传统单线传播,通过新媒体实现互动传播,及时获得大众的反馈信息,使电视媒体与大众之间的互动性增强⑤。电视媒体采用传统技术的同时,还要与互联网联通起来,通过微博以及微信平台,与大众近距离接触,让大众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评论,与媒体人进行有效互动,提升受众群体的满意程度。

第4篇: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

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带来,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步发生改变,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人们已不开网络,数字媒体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由于数字媒体的发展与应用,制造业、经济的发展、消费业等各个领域都受到了数字媒体带来的冲击。媒体环境从农业时代的精英媒体发展到工业时代的大众媒体,一直到现如今信息时代的个人媒体,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传媒从以社会大众为中心逐步转变成以个人为中心。以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与电视、广播和报纸为主的传统媒体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竞争。从大众的视听审美需求的改变以及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而言,新媒体技术无疑是更胜一筹,那么要使新闻资讯的内容及传播满足当今大众的需求就必须把握好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特点、新闻编辑的只能所在,同时要明确当前新闻编辑所存在种种问题,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做好新闻编辑的开拓创新工作,提高新闻编辑的质量,使新闻编辑工作呈现出新亮点。

一、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新闻的传播与传统媒体有着很大的变化,传统媒体在新闻的传播上有着传播速度慢,更新频率低等方面的劣势与不足,而在新媒体环境下这些问题都已有很大的改观,同时在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还有着其自身的新特点。

(1)信息量之大,传播速度之快

新媒体环境之下新闻资讯的一大特点就是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之快。与传统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相比新媒体新闻的内容包罗万象,全球各地的新闻能够在网络上及时的获取。由于传统媒体在生产新闻时会考虑制造时的版面、惠及领域等方面的问题不会像如今这样把各种各样的新闻都搬运到大众面前,同时由于通讯方面的原因,新闻的更新速度及播报深度远不及当前。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制作人员会搜集各方面的新闻资讯题材,通过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时的播报出来,公众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约束及时的获取新闻资讯。同时,大众也可以随时将自己身边发生的大小新闻上传至网络等新媒体之上,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让大众获知。

(2)公众参与程度高,互动性强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编辑与生产将不仅仅局限于新闻出版社或电视台等机构或组织,大众能够成为新闻的发现者、编辑者以及者,他们能将身边发生的大小事及时的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应用之上。这就从侧面反映出新媒体环境之下大众的参与率高,传统的新闻编辑生产只能够通过记者去采集,然后经过审稿编辑工作,最后在公众平台予以,在这之中,大众仅仅是新闻的获取者、知晓者,对一些新闻事件只能与自己生活圈中的亲朋好友来讨论与评议。而在这个大数据环境之下,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与社会上所有人一起来探讨。这就体现了新媒体环境之下大众对新闻的参与程度高,互动性强的特点。

(3)新闻资讯获取途径更多,更加便捷

由于传统的媒体环境没有现代化网络技术的支持,大众在获取新闻资讯时大多只能在新闻刊物(如报纸、杂志等)、电视新闻节目、广播等平台获取,这些方式或多或少的会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同时选择的方式也不多。现代传媒在新闻传播上则拥有传播途径广泛、获取更加便捷的特点。除了传统的传媒工具还有如新闻门户网站、手机新闻客户端、微信及微博等各种方式,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客户端就能使新闻资讯很便捷的被大众获取。

由于新闻是当前社会所发生的大小事件的一个反应平台,那么新闻编辑的素质和能力会影响新闻制作的质量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众的认知程度。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下必须明确新闻编辑的职能所在,合理的运用自己的编辑能力。

新媒体时代是大数据支撑的信息化时代,每天社会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新闻素材,那么对于新闻素材的选择、文稿的编辑审核是新闻编辑最基本的工作与智能。由于大众的关注点及审美需求的不同,新闻内容及展现角度都会决定新闻的质量。在新闻素材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到其是否具有传播价值,在文稿的审核中必须确保质量和吸引力,在新闻的整合上要保证新闻传播的效果,这样才能将新闻编辑的工作做好。

(2)真实反应新闻事件,记录事实

新闻反映的是现实生活,那么在新闻的编辑上要明确其本身只是新闻的记录者,要以客观的眼光去陈述新闻发生的过程,向公众提供准确的新闻信息及动向。对新闻的编辑工作上还应搜集相关的数据信息,然后整合这些信息与新闻事件本身,给大众带来一则全面、严谨的报道。对于新闻本身应该实事求是,把握新闻素材的真实性,不能歪曲新闻事件的事实,让大众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新闻发生的全过程。

(3)评论新闻,把关舆论导向

新闻编辑能够将新闻事件及时的传递给大众,让大众第一时间了解到当下发生的实事,同时通过对新闻的跟进报道让大众了解新闻发展的动态。随着人们对社会实事关注程度的提高,人们常常会参与到新闻的评议当中去,对已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那么,新闻编辑人员对新闻的及时报道与评论能够满足大众的需求,同时为大众解答新闻事件的疑惑,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大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及理解程度是由新闻编辑所决定的,新闻编辑人员必须要有敏锐的政治辨别能力,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实效性,为大众带来的是价值观正确的新闻报道。网络的力量是强大的,一旦舆论导向错误将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从生产到传播都变得更加便捷丰富,但同时在新闻编辑上存在着些许问题。

(1)编辑把关不严,新闻缺乏真实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内容是越来越丰富,但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是新闻报道虚假性高a许多新闻出版社为了博得大众的眼球,编造一些无从考证的虚假新闻,对新闻的编辑与报道把关不严,很随便的就将新闻放在网络之上。这样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读阅新闻的人,还会影响新闻原本的价值,使新闻失去公信力。

(2)新闻报道没有深度与内涵

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传媒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媒体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便报道一些没有经反复编排、认真审阅的新闻,这使得新闻报道空虚,缺乏内涵,没有深度。媒体之间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便会逐步形成这种恶性竞争,忽略了对基本道德尺度的把握,不注重所报道的新闻的好坏。

现在有很多编辑人员为了使自己的新闻拥有高收视率,便编辑一些垃圾新闻,同时将其炮制与放大,以此来娱乐大众博人眼球。此外,为了完成新闻数量上的要求,将一些信息量少,内容空洞的新闻通过文字的堆砌来完成新闻的编辑。因为新闻编辑人员看待新闻事件的角度会直接影响新闻出版及新闻播报的质量,而存在许多新闻编辑人员看待问题是过于片面,缺乏科学性,这直接导致新闻质量不高。

(1)注重重大新闻事件、头条新闻的报道

国际或国家发生的头条大事件在编排与报道时加以注重,因为头条往往是国际上或国家经济政治活动的动向,让大众及时的了解并持续关注大事件。对于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大众最关心的问题也应多上头条,同时新闻的报道方式应该贴近群众及生活,通过头条新闻的报道来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

(2)注重新闻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新闻资讯应该给大众传递正确的价值观,那么新闻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对于一些垃圾新闻,价值意义不大的信息要坚决剔除,在对新闻的编排与审视过程中把握信息是否有价值,力争将更多的有用的信息带给大众。对于新闻的时效性要有一定的把关原则,新闻必须做到及时实时更新,让大众更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事件的发展动态。

一成不变的新闻编辑模式会使大众产生审美疲劳,对同一种编辑模式制造出来的新闻感到单调乏味。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下就要求新闻编辑的思想要新颖,思维模式要创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像在这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生存下去就需要集高水平的文学素养、丰富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写作能力、创新的思想意识以及对较高的新闻敏感度与一身,探索并培养创新与实践精神,发展新的新闻编辑思维模式。

第5篇: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大众传媒;伦理困境;对策

知识经济时代,大众传媒对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起着重要作用,它在呈现信息的过程中影响着人们的视野、思维方式等。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大众传媒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剧,比如传媒产业化后,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大众传媒会背离理性基础,生产一些低俗化的媒体产品,给人们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大众传媒必须进行理性思考,履行大众传媒的伦理责任,解决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困境,使大众传媒成为社会价值公正的体现。本文主要分析大众传媒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众传媒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

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又能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媒体要自觉担当社会责任,在传播过程中履行大众传媒的伦理责任。目前,我国大众传媒领域存在诸多伦理困境,这是有多种原因导致的。

1.过分追求传媒效应

为了引起轰动效应,大众传媒滥用自由违背理性的事情常常发生,如每年评出的“年度十大虚假新闻”,就有媒体忽视社会责任的原因。对新闻媒体来说,坚持实事求是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新闻报道题材要来自生活,又要引导生活,但虚假新闻将受众引向迷茫,这样的新闻一旦扩展开来,必会带来不良效应。其实传媒追求效应是正当的,可以说没有效应的大众传媒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但目前大众传媒越来越滥用效应,严重背离了理性精神,成为话语霸权的代表,从而忘记了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大众传媒在追求效应的过程中,导致传媒面临伦理困境。

2.过度追求传媒效益

大众传媒是信息技术的产物,从本质上来说,它属于文化商业活动,受市场经济的制约。随着传媒产业的发展,媒体规模与实力得到了增强,但资本进入媒体带来了伦理困境。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众传媒的公正性受到制约,传播具有了商业化倾向,媒体内容商业化了,受众也商业化了,大众传媒的经济回报主要来源于广告,甚至出现了虚假广告。如2006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爆料出“欧典地板”不是德国制造的消息,而各种媒体都曾做过“欧典地板,德国制造”的广告,这极大的误导了消费者。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大众传媒不惜迎合受众的非理性需求,如一些娱乐节目主持人故意制造绯闻刺激欲望,这样的节目抑制了文化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而凸显了游戏功能、娱乐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社会伦理。其实大众传媒的发展需要受众群体,没有受众群体,就不会有大众传媒的发展,因为大众口味是世俗的,媒体才会步入低俗化,但传媒的影响不只是媚俗,而是媚俗携带的生产公共性的能力,大众传媒要想获得利益,就要迎合大众,为了增加利益,就要改变更多人的欲望使之变为大众。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引导受众接受某种意识形态,这种世俗化对青少年带来不利影响,因为当代青年受传媒的影响最深,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耗在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上,这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当然,大众传媒不能脱离特定的经济、物质条件,传媒对受众的认知、行为方式等具有调控作用,所以传媒要做好舆论引导与经济创收的作用。

3.过度推崇西方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西方传媒文化越来越普及,这给各地的媒介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西方文化成为文化的引导者,它所带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得到了普及与推广,虽然西方文化中有很多是经典的,但也有存在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意识形态,影响着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如中国大众文化越来越依赖外来文化,影视创作中爱用剧情方式,迎合大众口味。全球化背景下,传媒潜移默化的迎合西方意识文化,这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不自觉的接受西方价值观念,追求享乐、拜金,从而肢解了传媒价值,使大众传媒伦理责任面临困境。

二、解决大众传媒伦理困境的对策

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不可低估,已成为既定的事实。但传媒伦理缺失现象却层出不穷,这主要是因为媒体社会责任制度的缺失、媒体舆论导向的偏失等造成的,因此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就要找出解决大众传媒伦理困境的出路。

1.大众传媒要遵循一定原则

大众传媒是否能健康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对社会的稳定与人类生活方式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大众传媒应遵循公共原则,这是因为维护公众利益是媒体基本的价值取向,也是选择采访手段的标准。其次大众传媒应遵循公正原则。新闻报道要真实,最基本的就是实事求是,虽然新闻报道追求公正性,但在具体实践中很难做到。因此记者要公正的看待社会事件,揭示社会生活中的不公正、消极腐败现象,促进社会的公平。再次大众传媒要遵循善意原则。虽然大众传媒暴露出的大都是社会的阴暗面,但是它的目的是要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纠正人们的错误看法。因此大众传媒要注重社会价值,通过善的观念传播,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从而获得最大化的社会效益。最后大众传媒要遵循适度原则,负面的报道不能太多,要宣传适度。

2.大众传媒主体要道德自律

大众传媒工作者要意识到,自己进行新闻报道是一种权利而不是权力,这是道德自律的基础。要明白大众传媒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是直接服务于大众的,记者要明白自己的位置在哪里,要有基本的职业价值底线,因为诱惑太多,一些记者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同时要确立分享观念,不仅要满足传播的需要,还要满足受众的需要,要达到两者的和谐。因此,记者、编辑的权利、责任是统一的,记者无法照顾到报道内容相关的所有方,因此按照职业自律程序做是合理的。另外,社会对记者赋予的希望很大,记者的职业形象要立足于行业内控制,要自觉控制自己的职业行为。一般来说,传媒职业规范控制主要有受众控制、第三方控制、同行控制等三种,新闻工作者要内化自己的角色,控制自身行为,以自律求自由。

3.大众传媒要优化外部环境

大众传媒有着经济创收与舆论引导的角色,这也是大众传媒面临伦理困境的根源。我国媒体不仅仅是营利机构,还要承担更多的非营利性的政治任务等,因此大众传媒要利用一切手段优化周围环境。要确保传媒经济创收者与舆论引导者角色的平衡,就要调控传媒市场,给主流媒体一定的财政补贴,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使传媒双重角色的关系相辅相成,建立良性的竞争优势,从而优化大众传媒市场。同时,政府要为大众传媒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关注大众传媒的体制建设,实现对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在相应立法滞后的情况下,政府要加强对已出台的法律法规的监督吗,建立健全的传媒监管机制,确保传媒社会责任的落实。

4.大众传媒要推动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很多媒体都采用聘用体制,这种体制有一些弊端,分成了体制内人员与体制外人员,体制内人员掌握经济控制权、节目制作权,而体制外人员学历高,但报酬不确定,他们和体制内人员一样要遵守传媒规范。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到这两者关系的紧张,影响体制外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念。很多从业人员因为得不到承认,很容易看低自己,认为自己不能承担社会责任,所以实际中往往屈从于官方意志,这致使传媒违背职业道德现象频发,所以必须推动体制改革。

5.大众传媒要强化道德调控

大众传媒的伦理道德不仅是社会道德风尚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阵地,所以要建立大众传媒伦理责任调控机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大众传媒要确立自己的道德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公众利益优先原则;坚持与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适应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文明的共同发展。其次大众传媒要做好把关人制度,这就需要传媒机构审批、监督传媒主体的资格,强化传播内容和传播质量的管理。再次大众传媒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有效规范大众传媒的行为;通过对传媒的控制,检查它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运用道德的力量谴责不正当的传媒,发挥舆论监督在约束传媒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大众文化 民生新闻 反思

一、关于大众文化和民生新闻

大众文化主要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电子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例如叫座的电视剧、通俗小说、生活用品广告、畅销书、流行歌曲、电子游戏等。大众文化是个外来词,而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是随着社会结构转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不断得到发展。直接反映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实践观念和感受。同时,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转型,以大众文化为底色的民生新闻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且发展势头迅猛,可以说是大众文化催生了民生新闻的发展,同时民生新闻的发展也使得大众文化以更快的速度扩散和普及。走进百姓生活,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但正是由于大众文化的种种特性,使得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民生新闻也呈现出一定的问题,并且各家媒体还乐此不疲,不知从本质上去解决问题。

二、大众文化的特点

大众文化是当代通俗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复合体。由此大众文化就注定带有商业性、产业性、娱乐性、复制性、消费性和快餐性。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大众文化应该属于消费时代的产物,它是标准化、程式化和机械复制的产品。是刻板、琐碎和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是文化商品化后的必然结果。大众文化张扬的平民意识、实际意识等商业精神和理念也符合现代人的一般消费观念。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约翰・菲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中》讲道:“一个文本要成为大众文化,它必须同时包含宰制的力量,以及反驳那些宰制力量的机会……大众文化是创造出来的……”,“大众的,既包含着生产者的(创造自己的文化),也包含冒犯式的(抵抗宰制结构)”。虽然资本主义的大众文化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有差异,但是大众文化的确是个外来品,只不过在中国制度下有了它自己的特殊意义,但是对于一些本质的东西还是共存的……娱乐性,大众文化是“大众”自下而上的创造,是一种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映,这其中必然包含着大众创造文化的和娱乐,就是这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去中心化”决定了大众文化的轻松、休闲的特质。

大众文化的复制性。大众文化得以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自然免不掉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使得大众文化有得以发展和繁荣的载体和平台,所以技术性是大众文化的内在品质,而随之而来的复制性是这种内在品质的突出特征。所以在当今大众文化时代同质性现象严重也不是没有道理。

大众文化的快餐性。根据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大众文化是自下而上发起的对自上而下的宰制性力量进行抵抗的过程中由大众创造出来的。那么大众文化应该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而不是有系统的文化行为,而且由于所谓大众的异质性和无规律性,就决定了大众文化不像精英文化那么有条理有秩序,所以大众文化就呈现出一种快餐性,成为一种快餐文化。

三、大众文化影响下民生新闻的不足

在当代大众文化环境下,民生新闻一时间成为社会热点,但是也发现很多民生新闻作品成了大众文化的牺牲品,他们打着“三贴近”的口号和各种体现平民意识和亲近民众的标语,在大众文化的环境下成了一个幌子,名不副实。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对民生新闻的亲民意识的影响。综上所述,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背景下的民生新闻也呈现出一种商业化特色,虽说媒体起喉舌作用,但是在当今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传媒体制之下,盈利、利润仍是各家媒体的追求。体现在民生新闻方面,媒体的确做到了从百姓生活人手,从身边小事人手,关心百姓生活冷暖,平民的生活小事开始进入媒体的视野,但是媒体对百姓日常生活的报道是否真的体现了亲民意识,是否真的体现了人文关怀?生活琐事、家长里短,原本是在百姓茶余饭后闲聊的谈资,现在却成了媒体在“民生新闻”的大旗帜之下的资源,并且由这些琐碎构成了民生新闻的主要内核。小事、小人物成了民生新闻的主角,民生新闻也就构成了一部由小人物写成的历史,但是历史却被镶嵌在更大的以成功人士为核心的历史讲述中,从而无助于老百姓真实生活的表达。媒体在“民生新闻”大潮中追求自己的利益,将能提高收视率、吸引受众眼球的百姓生活琐事用自己或更高层的人物话语表达出来。所谓的亲民意识也是泡沫般的梦幻,它追求一种看点,从而在利益和价值的取舍中忽略掉人文关怀。其实真正的牺牲者还是百姓,民生新闻提供了老百姓观看自己的空间,但事实上不但没有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生活状态,反而自己的故事成了媒体的盈利工具。殊不知,在媒体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民生”两个字的时候,“新闻”的意义正在大打折扣。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对民生新闻娱乐趋势的影响。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导致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新闻娱乐化现象,民生新闻也是如此。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一切的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民生新闻应该是关心百姓日常生活琐事,以平民视角、平民心态去看待事件、报道事件,但是在新闻娱乐化的大趋势之下,民生新闻也走上了娱乐化的道路――即以短期效应、最大限度吸引受众眼球为目的。民生新闻的出发点仍然是百姓日常生活琐事,比较鲜明地突出了讲述对象,采用民生话题,暗示了讲述者与被讲述者的一致,但实际上呢?我们在看民生新闻时,应该思考一下,到底这个新闻、这个故事是谁在讲述,是以何种方式讲述的,它的事实是什么?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指出“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可见,现在的民生新闻在暗示我们讲述者与被讲述者一致的同时。却在实际层面暗示观众不用思考,讲述者也在回避问题,到底是谁在讲述和怎样讲述的问题。媒体在不知不觉间的介入就忽略了民生新闻真正的民生内核。而是按照媒体的意志去发挥想象力。娱乐性地利用“民生”资源,用自己的讲述方式去娱乐大众、吸引大众。

大众文化的复制性对民生新闻真实性的影响。综上所述,技术发展使得大众文化具有复制的可能性,同样技术的发展使得大众文化背景下民生新闻的发展也呈现一种复制性、一种不真实性,这在原则宗旨方面也是有违民生新闻本质的。民生新闻努力隐去摄影机的存在,营造一种真实的现场感。但是仔细考虑当下民生新闻的节目形态。就会发现这种现场感是通过技术和艺术的手段实现的,民生新闻中出现的主角通常是被“导演化”、“演员化”的,虽然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却也在技术和艺术的包装下按着媒体的讲述方式、按着媒体的呈现形式来表现的。电视画面上基本是记者和百姓同在,并且在记者或者说媒体的操纵下进行民生新闻的报道,这和真实呈现百姓民生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建立在“包装”效果下的真实,是一种超真实,或者说是一种伪真实,是一种溢出轨道之外的真实,这种表现方式会催生真实的幻觉,但是,还是话语权的问题,话语权在无形之中被剥夺,成为无效,从而民生新闻真实再现百姓生活的“真实”也成为无效命题。

大众文化的快餐性对民生新闻的深度和价值的影响。大众文化不像精英文化那样有组织有秩序。大众文化更多地体现一种自发性,它是转瞬即逝的,它不断地、焦急地寻求新奇,呈现一种快餐性。在这种快餐文化的大背景下,目前的民生新闻不可否认仍然是一种经过合成加工的产品,但是它更多的是属于媒介自造而非民众创造,事实是当今传媒失去了原生态的产物,传媒在力图贴近民众的同时,事实上也在脱离民众,靠近一个面目模糊的大众,与其说它反映民众生活。不如说它给大众提供了谈资和消费的新生活,所以在这种环境和意识中。民生新闻必然会呈现一种快餐化,也即没营养。既然是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么必然在深度挖掘和深度再现方面有所欠缺。同时在价值的体现方面也是稀缺。

四、总结

第7篇: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

论文关键词:DV 新媒体 大众信息传播 社会价值观

电视传播学从上世纪中叶到上世纪末相继走过了“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和“受众上帝论”。本世纪初,以诸多新媒体与大众结缘为标志,传统集约型媒体将终端用户作为传播概念上的“受众”时代已告结束。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受众”在占有一定新媒体资源后,俨然也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信源”。这种大众信息传播从新的角度看,更富广域性、交互性、综合性和社会价值性。因此,我们将它看作媒体传播的信源论时代。

DV是网络、多媒体、手机、移动电视等一系列新媒体家族中的一员。从功能特性上说,DV与诸多新媒体一样,明显地具有个体性、广泛性和交互性,因而,它也就拥有了信息传播的信源性。

一、DV的社会化普及

DV原本只是数码视频摄像机(DigitalVideo)的英文缩写,是数字新技术的代名词。在它与大众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因机身轻巧、操作简洁、携带方便、性价优廉而倍受人们的青睐,逐渐由专业设备变为家用产品,进而在社会发展中形成一种特殊的潮流需求。

DV的普及与DV作品的问世,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初,DV作者只是把“活动影像”用于家庭生活或小众传播,出现了信源广大、信道狭窄和信宿缺失的现象。此外,其绝大多数作品是对生活原态接近真实的记录,所以,DV从被引进到使用都与大众生活的土壤密不可分。随着DV普及率的提高,部分DV作者基于对文化的诉求、新闻的热爱以及艺术的兴趣,试探性地将创作视角延伸至一些社会问题中,以拓展DV的传播范围和发展走向。

DV的盛行与作品的草根性,使它的源发根基从一开始就未建立在某种理论或某种概念之上,导致DV的发展基本上是漫流的,取向目标是多元化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主流媒体的介入使DV的社会化普及受到了广泛关注。电视媒体开始大胆试播DV作品、增设DV专栏、引入竞赛机制,为DV的传播开辟了一个主流传播渠道。诚然,电视媒体的这种做法并非全部认可DV的低质量信号和低制作水平,其最大的契机莫过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贴近以及DV持有人总体信源的广度。

二、DV及其作品的特性

上文中提到DV创作没有理论和形式规则在先,但任何一种传播媒体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DV也不例外。

(一)数字性

DV最为大众认可的是它所记录的数字特性。DV的数字化,彻底消除了原作与复制品的界限,方便了DV文本的修改与补充。DV与宽带网的数字结合,使它可以摆脱传统媒体的推广渠道,另辟蹊径以构筑自我话语壁垒。

(二)大众性

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影像形式,DV没有媒体单位的归属,其轻便灵活的性能使之可以进入专业媒体所无法顾及的角落,极具亲和力地深入百姓生活当中,多角度地捕捉最真实的画面。

(三)社会性

DV爱好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分属于各个行业。他们用DV记录着周遭的环境和事态,用画面语言传达着所视所悟,又因社会身份的不同,在DV创作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职业特征。

(四)个体性

DV设备私人化的特点,决定了DV创作可以不拘一格、以个人意志为转变,这一点完全有别于电视媒体从业者的集体创作。

(五)随意性

多数DV作品事先都没有创作任务和程序规划,一切内容皆是随机的或仅凭兴致获得的,这使DV作者成了摄制者与导演者的综合体。

(六)无文化界域性

DV活动对DV人不做任何条件的限制,但凡有创作欲望的群众都可以手持DV进行创作。

(七)无传播取向性

DV作品在整个创作流程中并没有专门设定传播范围和目的,许多影像绝对为个人所有,表现的也仅仅是某一时间某人的心路历程。

(八)模糊的功利性

DV使用者以普通民众居多,他们从事DV创作的活动既无社会价值诉求,也不含质效观念。

三、DV的大众传播理念

DV传播大致可划分为两条较清晰的脉络:在专业与非专业界线继续模糊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个人化的人际传播,它更倾向于个人表现,更强调自我体验,更关注个人视觉中的独特发现;在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社会化的大众传播,它不拘泥于形式,重在纪实以表现出对身边熟悉题材的普遍关注,形成节目并借助于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以寻求广泛的社会认同。

依传播学的逻辑来说,DV不是目标,个性化的DV作品才是真正目标。个性化让DV变得成熟,个性化DV作品的传播能够赢得大众的广泛关注,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传播意义,在传播过程中造就巨大的社会价值。

另外,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DV想获得发展,就必须遵循进人主流媒体传播的若干规则。

(一)选题的价值判断

选题是一部作品的立命之本,它关系到形式、内容、材料、方法的综合运用。DV作品要在多大范围传播,取决于选题服务大众、取悦大众之能力所及。其次,依托主流媒体进行传播,DV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平民视点”应尽量做到“不另类”、“不边缘”,最大程度地接近社会主流生活,最大维度地呈现时展进程,最大范围地反映广大群体的精神面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DV传播的取向是社会大众,才能凸显媒体传播的宣教功能。

(二)主题与内容的把握

主题的鲜明性和内容的向心力是一部作品的支撑,主题统帅着内容,内容服务于主题。同时,二者需要借读电视理论,担负受众的责任,这也是形成社会传播链条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因此,DV作品的创作要尽量符合大众视觉的审美要求,具备较高的叙事语言能力,熟知大众传播的普遍规律,把握好作品创作的节奏与风格。

(三)摄制技术的跟进

虚焦、晃动、偏色等一系列因拍摄技术所引起的视觉不适,以及因丢帧、跳轴、画面截取不当所造成的视听障碍,在给自己观看的DV作品中也许可以原谅,但将个人作品放置在主流媒体传播的范畴里,诸多的技术失误和拙劣的制作手法就不为大众媒体所取,更无法吸引广大受众进行欣赏。毋庸置疑,技术是一部作品成败的保障,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着作品的社会传播质效。DV作品早期根植于民间,其社会传播较少受制于专业媒体的要求,当它被定位在专业级别时,就必须主动契合主流媒体的制播特性,对原有技术指标进行革新与提高。

以上三点都与电视要求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DV发展的先锋面即电视。因为,电视可以为DV传播提供最权威的渠道,为DV传播制定最有效的方案,为DV传播吸引最广大的受众;而且,电视能够承担重任,为DV作品确立文化品味,为DV作品培养思辨能力,为DV作品构建审美意识。除此之外,在大众传播理念的支持下,电视可以和DV形成一种稳定的数字支源关系,将DV传播从单一的人际传播推向广域的大众传播。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强势出击则为DV传播注人了新的力量。网络是面向大众的开放式信息平台,它对信息的海量需求使其包容一切信息资源,DV作品当然也是它涉猎的对象,甚至有人在网络上自建站点,打造个人的“影像家园”。这种被称为“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为DV爱好者和他们的作品提供了自由表达与交流的空间。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也是以新媒体的身份参与大众传播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不论是手机生产量、还是手机用户拥有量都呈井喷式增长,必然带动了社会信息的交互发展,产生了与之对应的信息传递量,从而为DV大众传播赢得了无限广阔的交流空间。

但是,随着DV传播渠道的增多,一些良莠不齐的影像信息也伺机闯人大众视线。如果不加重视,任由负面信息在大众传播中滋生,那后果是不堪设象的。社会需要文明的信息,大众需要健康的信息,这表明,DV作者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DV的独立自由绝不能以破坏社会大环境为前提。

四、关于DV发展的谬论

DV社会化传播所带来的DV话语,权必然地使它成为一种媒体,而这种强力表达的存在直接作用于社会,左右着DV爱好者的认知,如不立即加以纠正,必然会影响DV的社会化发展。

(一)民间不等同于非专业

有舆论认为“DV是一种民间影像,DV是一种非专业的影像制作群”,这仅仅看到了DV的广度,却没有看到它的深度。的确,DV作者中包含了大量业余和非专业人士,但不能认为民间就是不专业。事实上,多数已知的优秀民间作品背后都有着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支持,民间本身就囊括了大量的专业人士,他们无可争议地成为DV制作的中坚力量。承认民间拥有大量的DV爱好者和参与者,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但决不能说民间没有实力。

(二)DV不能被吹嘘成时尚

DV不是作秀的工具,也不是某些别有用意、沽名钓誉的人手中的时尚标志。DV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需要承认它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是DV爱好者手中有力的武器,是向大众展示个人艺术追求的窗口。

(三)DV不是“潘多拉魔盒”

DV的确在某种意义上为怀有电影梦的人们带来了福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的确是用DV这块敲门砖打开了通向影像艺术的大门,但并不代表拥有了DV就拥有了一切DV创作的特质,就可以制作出具有水准的影像作品。所有热衷DV创作的人都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这种画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并将其贯穿到DV创作中。更重要的是,DV创作必须向高雅艺术靠拢,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为DV发展营造良性的社会环境。

第8篇: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艺术传播大众化;新媒体艺术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6-0062-02

一、艺术走向大众,走向人生

作为一个喜爱表演艺术的学生来说,我经常接触各式各样的文艺作品,包括歌舞剧,小品,相声等等,这些节目形式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在整个艺术节目的接受过程中,我们从中获得了最直接的审美,在此基础上,我们同样也从艺术传播中拓宽了知识面,了解了作品当中所处的时代,时代背景,及不同社会不同阶层的状态,让我们在“知”的层面上获得成就感。加之艺术能把这些我们想要了解的“知识”更加形象具体化,有了视觉和听觉的美感,因此,人们大多愿意去积极的接受艺术传播给我们的内容。另外,艺术作品也是艺术创作者人生经历的对象化,也就是说,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物,作为一种为人而存在的精神产物,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人类对自身生命体验的最佳产物,是人类对自身生活经验的最直接的对象。我们会发现,大多数优秀的艺术创作者背后都会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他们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例如小说,电视,戏剧,电影等,它们所表达的情节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影像,是人生的载体和展开模式。这些作品将人生更加深邃的寓意通过艺术直观的为观众呈现出来,激发了观众产生相同,类似的人生经验,让广大观众有了很强的共鸣音。有相同经历的观众会仔细品味艺术作品,就像在回忆自己所经历的人生故事一样。

其次,现在的艺术活动已经超出了纯艺术的范围,它们已经开始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中去,传统的小说、戏曲、散文等经典的艺术门类已经不能占据大众艺术的中心了,代替它们的是时装、电视剧、广告、以及流行歌曲乃至室内设计装修,装潢等等。这些作为大众艺术传播的主要媒介俨然成为了主力军,它们更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部分。同时,艺术传播媒介的空间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我们所能接触到的艺术传播的场所不仅仅局限于传统高雅的音乐厅、歌剧舞剧院、艺术展览馆等等,我们获得艺术传播的空间已经转移到了比如街心花园,地铁站台,城市广场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场所,在这些场所中,审美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社交活动之间已经不存在严格的界限了。大众艺术也应运而生,欣赏,参与以及使用艺术创作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网络艺术的发展

艺术的灵魂就在于信息的传递,如今数字和电子技术在艺术传播领域的变革让人惊叹,近几年来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挺进了艺术领域的阵营,后来者居上,如今,它是艺术传播趋于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传统艺术而言,人类经过五千多年的文明流传下来的璀璨悠久的艺术成果可以通过网络这样的新媒体来得到传承,并且扩大其传播范围。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游览高雅的艺术圣地,比如数字化的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等各种各样的艺术馆,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音乐会,博览会,展览会;还有各式各样的经典名著例如:四大名著,优秀散文,经典小说;同样,我们还可以畅游精彩的娱乐世界,名人演唱会,世界杯,名人字画长廊,邮票天地等等。可见,网络这样的新媒体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内容上的丰富性,同时,它对艺术传播的空间范围也有了很大的突破,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到精彩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线讨论。正是由于网络数字媒体的共通性和再使用性,所以很容易将传统艺术形式,比如名家字画,古玩鉴赏,经典名著,诗词,影音等这些资料完美的整合归纳到一起,在各种传统媒体转化为电子数字媒体之后,许多存在于传统艺术传播媒介的限制被打破,这样丰富自由的艺术天堂就得到了许多艺术家乃至大众的青睐。

另外,互联网的“平等,开放,自由,人本”的特征使其囊括了不同时代,文化,形式的思想内容及艺术形式,这种多元化的网络特征使受众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这样的网络社会,给人们的交流提供了广阔和自由的场所,每个人都成为网络数字化的一个符号,每个“符号”就可以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于各种观点和看法都可以“百家争鸣”、“百家齐放”。因此就提高了大

众审美的水平和艺术鉴赏的能力。这样的新媒体的网络技术就推动了艺术传播的大众化发展。

三、新媒体艺术与商业的经济驱动下的艺术传播

所谓新媒体,其实这是一个动态概念,什么媒体比较新?答案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变化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例如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发展起来以后新兴的媒体形式,除了上文中我们提到的互联网这个媒介平台,其中还广泛的包含了无线电信网,、数字电视媒体、手机这样的媒介系统。对于传统艺术而言,新媒体艺术以其方便性,平民性,互动性特点更加面向大众。

艺术传播的大众化首先传播是主旨,要让大众所接受。新媒体自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以其更广泛,更容易的传播形态为其生命力,从而使艺术欣赏的受众数量急剧上升。新媒体之所以能够促进艺术传播的大众化,更在于其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近年来在数字三维动画和真人演绎相结合的影片能进一步给观众以视觉的冲击,大大增加了感染力。另外,新媒体艺术与商业的经济互动也推动了艺术传播的大众化。一些商家为了提高其商品的流通量,加大其品牌的宣传力度。商家会开办例如动漫画展,时装会,限量版的工艺品发售,商品体验展览等活动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面对的受众也更加广泛和平民化,因此商家在促进商品销售的同时也是在用艺术的形式进行大众传播。感觉体验,思维体验,行为体验和感受体验等,都能在艺术传播中找到答案,艺术的含义在于一切人类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艺术,因此,艺术传播的本身就要通过体验来理解艺术所传达的信息,才能把媒介中的虚拟艺术形式变的更加真实、立体、可靠。因此,这是作为新媒体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使市场发展的趋势,也是现代与传统艺术相结合的必然。

[1]张翔雁.新媒体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第9篇: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媒介素养 产业化 受众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年度人物是“YOU”,即使用互联网的每一个人。新媒体的技术特性赋予个人传播权,人们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传播主体。信息技术的进步在给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网民在匿名心理和群体暗示的刺激下会做出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行为。

一、媒体产业化与受众媒介素养之间的关系

“媒体产业化”首先由黄升民教授提出。他认为所谓媒介产业化,指的是“意识形态的媒介”向“产业经营的媒介”过渡的过程。而“利益和控制的互动乃是媒介产业化的根本动因。”①媒体产业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但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媒体必须承担起舆论喉舌的职责。因此,如何在事业和商业的平衡木上稳步前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体组织的媒介素养。

媒介组织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为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激流勇进,要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品牌的影响力。新闻产品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讲求独特性、时效性、新鲜性,讲求独家首发。这也对媒体组织的素养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受众的传媒素养和传媒的产业化存在互动关系。媒体追求市场占有率也就是追逐受众,因此受众本位成为产业化媒体新的传播定位。但是,满足受众需求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受众,媒体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选择有益的信息,采取正确的新闻手段进行传播,以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受众对媒体的要求提高,会引导媒体产业化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1、传媒产业化与受众本位

媒体的产业化与受众的需求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关联,而受众的信息需求是由个人的媒介素养决定的。个人的文化程度、认知能力、对媒体的期望、使用媒介的能力决定着受众的信息需求。产业化的传媒以受众为主导,致力于满足受众信息需求。首先,媒体要把产品卖给受众。媒体要最大限度满足受众需求,提高市场份额,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然后,媒体将拥有的受众群卖给广告客户,获取广告收益。广告收益是媒体的主要利润来源,而利润大小主要取决于媒体的受众群大小,取决于媒体产品质量以及与受众需求的吻合程度。

2、传媒信息生产传播与受众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

(1)媒体具有为公众设置议程的功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同样具有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能力,以此影响人们对各类事物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决定受众的思考内容。

(2)大众传媒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public opinion)即公共意见。根据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 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公开讨论的结果而是大众传媒通过营造意见环境作用于人们的从众心理,强迫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②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统一意见环境的支撑,而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通过强调某些意见而忽略另一些意见来塑造意见环境,从而影响受众对世界的态度,引导社会舆论。

(3)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在人们了解周围世界变动并做出相关应对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影响着人们的品牌意识和消费行为;手机短信增强了人们的沟通意识,使人际交流更加畅通;网络BBS增强了人们的主人翁意识,使受众积极主动地发表观点; 网络新闻丰富多彩,重构着网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4)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反过来影响着媒体的信息生产传播活动。受众是传媒信息的消费者,但这种消费不是被动的,受众作为能动的主体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主动地接收与个人或个人所属的群体价值规范相一致的信息。按照受众即市场的观点,在日渐饱和的大众市场上,准确地进行受众定位,开拓具有特定需求的“小众”市场,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和传播,满足特定受众的需求,符合他们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准则,是传媒获得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

综上所述,媒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和受众需求、受众传媒素养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传媒传播的信息能够左右和影响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也就能影响受众的媒介素养,起到教育受众的作用。反过来,受众的媒介素养和信息需求会影响媒体的信息生产传播行为。

3、受众传媒素养决定着媒体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麦奎尔认为,受众“愈是主动积极,他对于媒介的劝服、影响和操纵行为便愈具有弹性和抵抗力……受众个体愈是自由,愈是能够依靠新技术的力量来建立属于自己的媒介‘食谱’,受众类型便愈是多样。”③

产业化的媒体坚持以受众为本,其改革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获取更佳经济效益。读者对休闲娱乐类读物的需求,滋生了报纸副刊;受众对主流意见引导的需求,促进了新闻评论的繁荣;受众对商品信息的需求促进了广告的产生;不同受众群的需求和兴趣,促进了报纸的多元化……今天,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对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度报道、系列报道、独家报道成为媒体竞争的关键。

在传媒产业化进程中,公众传媒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受众传媒素养的提高对传媒市场的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新闻传媒不断改革,从传播方式的改进到传播内容质和量的提高。因此,大众传媒要保证自身健康发展,必须首先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引导受众健康的信息需求,保证媒体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媒体产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媒体在产业化进程中片面强调经济效益,新闻娱乐化、低俗化现象严重。产业化对传媒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它大量地使用广告,而且表现在媒体在发表消息或观点的时候,更多地注重所谓‘名人’效应、轰动效果,以此来扩大读者人数和市场占有率。”④一方面,媒体不断提供低俗、娱乐化的信息,给受众以刺激和冲击;另一方面,这些信息又进一步刺激受众对通俗信息的需求,从而促使以受众为本位的大众媒体进一步地偏向传播低俗信息。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不仅毒害受众,也不利于媒体的持续健康发展。

1、虚假新闻:媒体为争取收视率、读者群,刻意追求轰动性,故意制造新闻事件,弃新闻的真实性于不顾,如“纸包子”事件、华南虎事件。

2、广告泛滥:“电视广告插播电视剧”,报纸上的大量广告专版、类似新闻的软广告、网络页面上的弹出广告以及关键词搜索广告都以铺天盖地的形式争夺我们的注意力,产生了 “新闻洞”,损害了受众的知情权。

3、新闻娱乐化:在新闻报道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以吸引受众眼球,娱乐节目的比重大幅增加。

4、无序竞争:媒体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受众市场,恶意攻击、相互诋毁的现象频出。

三、媒体在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

2004年10月,“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指出,媒体及其从业者尤其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媒体及其从业者媒介素养的提高是承担大众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基础。

1、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媒体传播什么样的信息,取得何种传播效果,对受众带来积极还是消极的影响,这些问题首先取决于媒体自身的素养高低。首先,媒体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熟悉新闻学的基本知识,具有综合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其次,媒体成员要善于分析辨别信息,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第三,媒体熟练掌握信息传播的技巧,有效地实现信息传播,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最后,媒体要有职业道德,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护受众的知情权。

2、主动承担提高受众媒介素养的职责

新闻不仅是商品,更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产品,会影响到受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具体的行为。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表达群众的意见观点,引导公众舆论,是媒体首要的职责。美国学者C.R.赖特提出大众传播具有社会化的功能。大众传媒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受众在特定的大众传播环境中实现社会化。因此,大众媒体必须首先在意识上认识到其作为媒体的责任,明确自身定位,在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方面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在信息内容、传播渠道和方式等方面注意舆论引导性。

3、内容上引导教育,培养积极受众

大众传媒如同一所学校,它的信息传播活动好比是教学,“受众”就是学生。传播内容的优劣直接影响受众的素质和观念。作为老师,大众传媒应该进行引导教育,不仅要培养受众积极健康的信息需求,更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培养受众主动接收信息以及使用媒体主动传播信息的能力,即培养“积极受众”。⑤首先,通过舆论监督,促进民主化进程。其次,向受众灌输民主意识、民主思想,鼓励受众主动行使知情权、传播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第三,强化文化宣传教育,教导受众及时获取信息、辨别信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信息。

传媒产业化是媒体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坚守阵地,既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又承担起社会责任,是产业化对媒体的重大挑战。媒介素养是保证媒体产业化顺利发展的剂,是媒体保持社会性的重要因素。媒体产业化与媒介素养是相辅相成的,媒介产业化对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媒介素养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媒体产业化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①卢金珠,《中国媒介产业化道路的理论探索》[J].《国际广告》,2001(1)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0

③段京肃,《媒介与终生学习》[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7(1)

④贾保华,《产业化与全球化对中国传媒的影响》[J].《现代传播》,2003(4)

⑤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 著,曹书乐 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