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工业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内容摘要:本文从哈大齐工业走廊现代区域物流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出发,深入分析区域内各城市在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条块分割、物流园区建设缺乏协调规划、区域内缺乏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等障碍,重点就哈大齐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哈大齐工业走廊 区域物流 物流体系
建立哈大齐现代工业走廊现代物流体系的必要性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综合运输条件,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理念,充分整合存量资源,合理建设增量资源,构筑以物流产业园区为骨干节点、以各产业区配套物流系统为支撑的工业走廊重点产业服务的物流体系,发展物流产业群。同时,服务于周边经济带的农产品流通、对俄贸易、商贸等领域,逐步建成对内连接全省、东北经济区乃至全国,对外辐射东北亚的核心物流系统,带动黑龙江省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二)加强物流资源整合及推进中俄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与俄罗斯及东欧诸国的重要通道,对我国与俄罗斯及东欧的经贸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哈大齐工业走廊这一辐射东北亚核心枢纽物流系统在全省及全国对俄经贸及技术合作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三)加强物流资源整合并振兴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黑龙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必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经济、高效、便捷的服务,努力降低流通领域成本,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构建区域内统一现代物流体系,对于黑龙江省经济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程度,对于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推动黑龙江省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哈大齐工业走廊现代物流体系构建所面临的障碍
(一)物流管理与流通体制分割,物流园区的建设缺乏协调规划
目前哈大齐工业走廊物流管理职责不清,仍沿用传统的部门分割管理体制,各自为政“条条”与“块块”分割,没有统一规划,难以形成布局合理的物流网络体系。条块分割,使得原来是一个系统资源的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别成若干个部门。致使一个企业如果要在国内从事铁路、公路、航空、海运货物运输,必须分别向不同的有关审批单位提出申请。这几种基础运输方式之间的规划发展,由于条块分割而无法做到科学有效地配置资源。
目前,在各地的物流发展规划中,彼此间缺乏协调,各自为政。如哈大齐各城市在进行物流园区规划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充分利用其自身的资源,而较少考虑与相邻城市间的沟通、协调。
(二)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缺少综合性物流服务
哈大齐工业走廊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缓慢,特别是集装箱运输中转站发展较慢,集装箱“门到门”的多式联运未得到充分发展。服务于区域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现代物流设施相对缺乏,多种联运方式间缺乏良好衔接与配合,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使得各种运输方式不能合理地发挥各自优势。另外,从发达国家来看,现代物流的功能设计、执行以及管理客户供应链中的物流需求,其特点是依据信息和物流专业知识,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户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务。而现在,哈大齐这三市多数物流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企业服务内容仍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上,很少有物流企业能够做到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在功能上不能很好地发挥。
(三)脱离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盲目规划与开发物流园区
物流企业只能是随客户的产业集群而集聚,只有当园区内的企业形成产业链的共生关系,形成配套的集群效应才能实现物流园区开发的预期目标。而现实中,哈大齐工业走廊内一些地方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发展到有大量的产业集群,并在客观上要求物流企业以集聚方式与之配套的程度。而该区域内地方政府在规划物流园区时,更多考虑的是物流园区可以带来税收增加、扩大就业等好处,因此出现个别地方不切实际的规划与开发。这种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的情况,直接造成了区域内一些物流园区空置率的居高不下,入驻企业以非物流企业为主的情况,物流园区所产生效益有限,甚至造成了浪费。
(四)物流信息化程度低,尚未搭建统一的物流网络信息平台
目前,黑龙江省相关的信息化政策、法规及标准不够完善,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维护,重系统、轻信息的倾向,信息化工作分散,信息资源共享困难,更新滞后,信息化技术人才缺乏,建设经费不足。真正实用的网络物流信息平台尚未建立。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调查,目前我国工商业企业应用计算机系统的比例不到一半,服务业和运输业的比例更低,分别只有24.3%和 18.3%。除了 POS 和条形码技术外,其他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物流技术和物流服务规范标准大多不统一。
我国集装箱运输在整个货运量中的比例只有20%,而世界平均水平则高达65%。据《来华跨国公司物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受调查的近百家来华外商投资企业中,高达80%的企业对目前物流服务商满意度的评价为“一般”。受访企业认为物流服务商需要改进的方面,信息传递效率排首位。
哈大齐现代区域物流体系规划与构建设想
(一)建立推进哈大齐现代区域物流体系构建的统一协调机制
哈大齐区域物流体系应在哈大齐工业走廊框架协议下,尽快成立区域内推进现代物流发展协调小组,建立协调会议制度。具体应由区域各级政府的综合部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牵头,由商务部及交通、铁道、民航、邮政、海关、质检、信息、财政、税收、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吸收相关协会参加,形成区域内物流发展部门协调制度,研究区域内物流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快区域物流的发展,构建现代区域物流体系。
(二)整合物流资源且完善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
推进物流企业重组步伐。重组后的物流企业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及时准确地掌握物流动态信息,协调物流网点,构筑起本公司全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和费用,以赢得竞争优势。
建立战略联盟。使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中的物流企业资源整合为一体,实现互补和共享,并使优势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降低其运作成本。
产业链整合。对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进行整合,形成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化的物流系统,使物流活动逐步从生产、交易和消费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业化的、由独立的经济组织承担的新型经济活动。
重点发展龙头物流企业。建立区域物流集团公司。培养一批龙头物流企业,在龙头物流企业的带动下,全面推进区域内现代物流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三)建设好三大物流区域枢纽以形成特色的物流产业群
哈尔滨物流区域枢纽。作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经贸城市, 哈尔滨在黑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通格局中起着中心的作用,发展黑龙江省现代物流产业,必须突出哈尔滨市物流枢纽地位。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中心物流枢纽,可带动黑龙江省物流融入到东北大物流和东北亚国际物流体系中。结合哈尔滨市的地位和产业发展特点,哈尔滨作为物流中心枢纽应重点发展综合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农业物流、医药物流、食品物流、会展物流等。
齐齐哈尔物流区域枢纽。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已建立起以重型机械、冶金工业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同时齐齐哈尔市也是黑龙江省农业特别是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作为横跨黑龙江、吉林、内蒙三大省区主要交通、通讯枢纽,齐齐哈尔已形成了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物流辐射吉林省的白城市和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是黑龙江省连接的重要门户和枢纽节点,齐齐哈尔物流区域枢纽应重点发展综合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农业物流等。
大庆物流区域枢纽。大庆市为我国最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是以石油石化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城市,位居 “泛哈大齐”物流区域中心地带,交通便利,陆路交通四通八达,航空有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和齐齐哈尔机场可供使用;水运方面,通过肇源港可通达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同江、抚远。向南与吉林省松源市连接,形成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重要的南向出省通道。其物流发展方向为石油化工物流、油田物资供应物流。
(四)搭建区域统一物流信息平台
加快基础通信网络建设步伐。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这些电信运营商投资建设基础通信网,扶持和培育一批互联网物流信息服务商。为企业和用户接入互联网、建立网站、发展电子商务提供更加低廉的价格,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
鼓励企业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和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政府可通过参股、贴息贷款等政策,鼓励企业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实用和推广电子数据交换(EDI)、管理信息系统(MIS)、射频技术(RF)、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弹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资源计划(MRP)、企业资源计划(ERP)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物流理论和技术等在物流企业和广大工商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
搭建区域内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对公用数据的采集,为企业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支撑信息,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通过共享信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
哈大齐现代区域物流体系规划技术程序
根据哈大齐区域物流体系构建所存在问题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哈大齐区域物流体系发展规划的技术程序可参照图1所示进行。
为有效规避区域内物流业发展所存在问题,哈大齐区域物流体系规划过程必须始终强调的是:
引入先进理念,制定哈大齐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现代区域物流是从整个物流系统的总体出发,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完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从系统总体优化出发,系统整合现有条件和资源,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按照“大物流”的思路进行物流的整体规划,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物流系统战略功能的重构。
结合哈大齐区域的经济特点和区位特点进行总体规划。依据区域经济学的原理,哈大齐区域各主要城市定位于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并围绕定位进行总体规划。
突出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政府的产业政策、市场管理法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等在物流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哈大齐现代区域物流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协调。
参考文献:
1.王彦庆,赵洪波.黑龙江省现代物流体系研究[J].物流科技,2008(3)
2.赵颖新.构建高效快捷的现代区域物流体系[J].特区经济,2006(1)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体系;小微企业;贷款风险
1引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小微企业是社会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问题。小微企业在运行中,一部分企业管理模式并不适合企业发展,经营期间也会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小微企业在我国信贷市场中,一般情况下都是向其他中小微企业进行借款来获取资金支持。小微企业一般存在着企业和个人资产不明确、财务账目混乱的问题,为保障供应链能够稳定发展,必然需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问题,进而保证供应链金融发展效果。
2供应链简述
站在商品从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的角度上来说,供应链就是某个商品从材料采购,再到半成品、成品,最后借助网络平台销售出去,经过物流的运输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也就是说,供应链是将商品材料供应企业、商品制作企业、商品分销企业、商品零售企业以及消费者集中起来形成一个链。在整个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竞争能力比较强,一般规模比较大,也正是因为核心企业地位的强大,它们一般都会在商品交货方面或者是价格等条件上占据一定优势,通常情况下会对上下游企业提出较高的条件,而这些条件最终会为其他企业的盈利带来一定的压力。而承受这些压力的正是上下游企业,多数是小型微利企业,这一类企业在银行融资方面优势并不高,在得不到金融资金支持下,很容易导致企业资金运转紧张的局面,进而导致供应链平衡问题,这些是供应链金融体系产生的一个内在因素,许多金融机构针对这个需求点,结合各种资源为这一类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形成了一个供应链内提供金融资源,供应链外提供服务的局面。一般在小型微利企业经营中应用供应链金融体系比较多,在供应链中,小微企业可以与核心企业直接合作,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小微企业贷款困难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企业节省贷款成本。在供应链中,金融机构是以一个合作受益者身份存在的,因此,金融机构若是想获取更多利益就需要保证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尽可能地将供应链中单个企业面临的问题,转化成整个供应链能够控制的问题,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贷款风险几率。
3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就小微企业而言,银保监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在整个供应链中,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充分融入核心企业当中,整合供应链各个企业合作过程的相关信息,对物流和资金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为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将现金管理、结算、融资等集中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小型微利企业融入供应链金融中,促使供应链金融发展快速增长,但同时也为供应链金融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管理问题。例如,企业以虚假交易活动信息、不真实的债务协议等,骗取融资资格,导致供应链金融风险增加。
4供应链金融体系内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类型
4.1操作带来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操作风险有2方面,分别是商品监管不力产生的风险和内部操作、管理产生的风险。所谓的商品监管风险就是银行掌握的商品信息与商品在仓库的实际信息不相符,这种情况一般是信息滞后产生的,这种过错无论出现在哪一方,都会对另外一方产生影响,由此导致质押商品监管问题。内部操作风险指的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风险存在,而管理风险通常是因为管理不到位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发生这样的问题主要是管理层对企业内控意识不高导致的,久而久之,供应链金融体系在企业正常运作时,就会存在诸多风险。
4.2市场带来的风险
在我国,金融市场波动比较大,导致金融汇率不断变化,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质押物价格在某个时间内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因此,金融机构在确定企业质押商品的同时应当对商品价格波动进行分析,对于价格上下浮动较大的商品,以及一些处理起来比较难的商品并不适合作为质押物,金融机构应当明确这一点。如果金融机构强行处理这些商品就会出现风险问题。例如,不合适做质押物的商品在进行质押期间,由于市场波动导致质押物价格下降,这样就导致了质押物与贷款额不相符的情况,若是企业不肯再提供质押物,那么就会出现金融风险。
4.3企业信用带来的风险
小微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其自身经营和管理能力与其还贷能力有直接关系,因此存在着一定风险。例如,企业商品不是由正规渠道得来的,就很容易被没收,进而导致企业产生损失,由此引发金融风险。再如,企业并不具备商品的使用或者质押权利,那么商品自身就有非法性质,这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也可以说是企业的交易信用不良,日常经营中就会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风险增加。
4.4法律带来的风险
现阶段,供应链金融体系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法规的制定就比较滞后,跟不上当前的发展趋势,为此,供应链金融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法律上的风险。就以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而言,实施目标主要是动产质押,在《担保法》中形成了明确的规范,但是在实际执行上,存在着部分条款和规范概念模糊、过于原则化,并且执行效果不理想、强制性不高等问题。另外,合同条款不明确也会导致风险发生,还有商品的所有权问题也会产生风险,由于法律不健全,对风险的法律保障就不存在了,长期以往,只能促使风险不断增加。
5小微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体系内风险管理的对策
5.1对市场准入标准加以明确
为有效减少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信贷机构需要对自身在信贷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找到产生的因素,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建设有效的信贷市场准入体系。首先,对小微企业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根据审查结果评定其企业信贷等级,建设科学的准入资格,促使小微企业能够符合贷款机构的放贷要求。其次,应当保证供应链上的企业能够相互联系,将核心企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来引导其他企业,进而实现提升管理效果的目的。最后,信贷主体企业需要保证自身市场竞争力,以此保证具备还款能力,保持自身良好的信贷信用。整个供应链核心内容就是核心企业,同时也是制定和执行制度的一方,在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具有担保的作用。为此,有关机构应当加强对核心企业的关注力度,在交易的基础上,加强对质押物风险防范的措施。另外,作为商业银行来说,在选择抵质押物方面,应当选择一些市场量比较大的资产,且该资产的价额变动不大。此外,在验收资产时,应当严格审查资产的来源是否合法、真实,进而降低信贷风险发生率。
5.2优化管理现金流的方式
贷款机构内部都应当设立现金流管理控制制度,与贷款企业签订明确的贷款协议,贷款过程中,除了要严格按照规整制度流程进行信贷业务,还需要跟进企业经营动态,在提升现金流管理的基础上,确定资金流动方向。为了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发生,金融机构可在企业同意后,对企业内部资金动态进行监督,对资金实际使用和流向进行动态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督效果,保证企业还款信用。此外,金融机构还需要深入分析企业财务信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检视财务报表,进而保证企业还贷能力在可控制范围内,综合评价小微企业信贷资质,将贷款风险降到最低,为贷款机构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5.3建设线上金融业务
为促使供应链上的各方企业能够有效连接,金融机构应当适当采用对策,将核心企业以及上下游企业相连接起来。金融机构可以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来保证供货企业、生产企业、销售企业都能够顺利运行。金融机构在取得信息资源后,还需要对其进行统一管理,最终进行分类管理。企业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还需要简化工作流程,保证供应链能够融入企业经营中,进而减少融资成本,实现规模效应。另外,供应链金融要想在企业中得以实现,就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建设互联网平台,在供应链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基础上融入网络平台,对买卖双方进行有效的协调,提高信息作用。在保证供应链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做好风险识别和警示工作,保证供应链运行效果。
5.4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就目前而言,很多金融机构的业务已经逐渐朝小微企业方向发展,导致供应链金融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为有效避免金融银行信贷风险,可以对产品进行多品种设计,可以设立以下几种业务:第一,资产证券化,所谓的资产证券化指的是金融机构为转移风险,可以将企业中的应收账款作为信贷抵押担保财产,需要注意的是,证券的发行销售应当公开化。第二,设置衍生产品,这种业务是防范商品风险的一种方式,通过购买产品的期权,从而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在购买时需要注意看跌期权,以此防止由于价格上下浮动而产生的信用风险问题。第三,保险商品,是为了防止商品发生意外而出现风险的方式,也是转移风险的一种手段,金融机构可以要求企业为信贷抵押物品提供相关保险,并且获取商品转让后的损坏赔偿权。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商品在运输或者库存期间发生意外,都有保险公司承担损失,而这个损失则由金融银行收取,进而保证金融机构的资产安全。第四,金融机构可以采用外包非核心业务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竞争优势,金融银行可以与物流公司进行合作,通过物流公司对商品的运输和保管能力提高商品安全性。另外,金融银行也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线上业务办理功能,利用网络技术的科学严谨性,对信贷风险进行科学防范。
5.5信贷合作后的风险防范
在信贷中,企业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就信贷问题建立起风险管理意识,达成协议后,信贷机构需要对风险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监督。信贷业务完成以后,贷后风险管理主要是对企业发展开展跟踪和监督工作,其中包括商品物流、资金使用流向、质押商品有效性等,现实中,企业与信贷机构之间会形成合理的合同关系,合同中将会明确显示各方权利义务,为企业自身经营情况提供保障,同时信贷机构还应当积极去监督、分析资金使用情况。此外,信贷机构还需要对企业质押物提高重视,密切关注其价格和安全性,建设一套健全的市场价格信息方案,若是质押商品的价格过低,信贷机构可以要求企业增加质押商品,这一点应当自签订合同时加以明确。另外,信贷机构还应当对物流公司实施监督工作,进一步降低信贷风险发生率。
5.6加强法律层面的管理
企业风险管控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建立在企业整体管理体系中,供应链金融管控属于特殊风险管理,因此不仅仅是要融入企业管理中,还需要制定特殊的管理体系,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基础在于供应链金融体系运作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现阶段,供应链金融体系中具有较多的银行、企业参与,一旦发生纠纷问题,就为调查取证带来了一定难度,所以银行保险机构应当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保证各项业务的开展都合法,同时强化内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就政府而言,应当对供应链金融整个交易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审查交易是否真实、合理,并对此进行分析。另外,银行保险机构也应当积极与各个相关部门进行交流、沟通,实现信息数据共享。此外,应当重点把握供应链数据分析,保证网络良好,为小微企业信贷提供便利,可以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中融入物联网技术,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区块链技术。
6结论
综上所述,对中小微企业来说,供应链金融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获得融资机会,同时也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采用供应链金融体系进行信贷业务,不仅能够降低金融机构在贷款中存在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收益,但是在供应链金融体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了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为此,需要提高防范风险意识,采取动态监管方式找到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风险隐患,采取一系列手段进行及时处理,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损失度,促进供应链金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丽艳.后疫情时期汕头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21(05):29-32.
【2】解义鹏.苏宁易购供应链金融发展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20.
【3】郭浩,陈晴.龙江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的发展障碍及对策[J].现代商业,2020(17):121-123.
【4】郭莹,郑志来.区块链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的模式与路径创新[J].当代经济管理,2020,42(09):79-85.
【5】李建鹏,徐博杨,韩丛香.探讨从供应链金融视角突破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J].中国市场,2019(22):38-39.
关键词:制造企业 工厂 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
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逐渐成为了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也给予了更多的重视,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系,不仅能有效的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同时也能帮助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制造企业来说,由于其大多是以工厂的形式,人员众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工作也十分复杂,如何在工厂中建立起完善系统的工厂文化体系,并且充分发挥其作用,是当前现代制造企业在危机中寻求突破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现代制造企业-工厂文化体系建设的积极意义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人看不起制造业-工厂,但当美国重提回归实体经济的背景下,中国未来发展制造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工厂文化体系的建设将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更为深远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在新形势下,制造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不仅能够使制造企业内部员工对当前的形势有更加客观和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带动工厂上下齐心协力,树立长远发展信心。
(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文化决定形象,通过科学的文化体系建设与管理,能够为工厂形象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很多制造企业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在产品生产,却忽略了文化体系的建设,这对于制造企业自身的形象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无法适应经济全面发展的新形势。
(三)有利于促进工厂人才梯队的建立与人才潜能的发挥
新时期的企业员工素质在逐步提高,工厂管理工作也将逐步转移到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工厂文化体系的影响下,逐步建立员工发展晋升通道与加强高级技工的培养,为具有管理才能和技术才能的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挥空间,真正做到人尽其才,能够消除员工的不良情绪。
(四)有利于促进制造企业业绩提升
制造企业在经营业绩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正比例的关系,良好的工厂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经营业绩的提升也将会产生更显著的作用。
二、现代制造企业-工厂文化体系建设的内容
在不同的制造企业中,文化体系的建设有着不同的内容,需要根据制造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出发,制造企业在文化体系建设时,涉及到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是影响制造企业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如果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则无法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当制造企业失去市场,便难以生存。因此,质量文化建设应该是制造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制度文化
在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富士康出现后,对于规模越来越大的制造企业,只有靠规范完善的制度才能为企业未来持续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创新文化
创新是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一个根本性的制造思想,创新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要树立的基本意识。在制造企业内部建立持续改善的创新文化,鼓励人人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创新促进制造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以此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四)激励文化
激励文化也是制造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只有合理的激励才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同样需要适当的激励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
三、现代制造企业-工厂文化体系的构建
在现代制造企业中构建工厂文化体系,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并且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促进企业活力的不断提升,根据上述文化体系应当包含的基本内容,制造企业文化体系构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构建先进的理念文化
具有科学价值的理念文化是现代制造企业-工厂文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只有具备核心的价值理念,才能够引导所有的员工自觉履行相应的职责,这也是促进制造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一个制造企业的工厂中,具有统一的价值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师傅带徒弟的这种文化理念,在过往工厂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并且为将现代制造业文化理念的传承提供基础。因此在文化体系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加强对文化价值理念提炼,并不断将新的思想融入,使其始终保持先进性。只有统一的价值理念做指导,才能将制造企业的理念文化深入到员工心中,进而升华为员工自觉自发的行为,以此增强制造企业的凝聚力。
关键词: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后现代教育;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肩负着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多重角色于一身,对辅导员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迅猛发展的网络社会,不仅仅对高校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管理服务与运行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教与学的关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桶水”对“一滴水”。辅导员必须通过提升自我能力与素质,从职业向专业转变,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成长的指导者与引路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近年来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从职业社会学的研究来看,高校辅导员由职业向专业转变,需达到六类要求: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能);强调服务的理念和伦理(专业道德);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专业训练);需要持续的学习与进步(专业成长);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专业自主);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专业组织)。这些专业的规范与要求,必须借助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才可能达到。
从博耶尔(Boyer)将高校描述为“有目的的、开放的、合理的、有纪律的、充满关怀的学习共同体”以来,学习共同体在高等教育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贝克(Baker)认为,高校中的学习共同体是由学生、教师、管理者以及其他有着明确的团队归属感、共同愿景和广泛交流机会的人组成的团队。圣吉(Senge)指出:在学习共同体中,所有的成员都是学习者,整个团队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学习。萨乔万尼(Ser-giovanni)则认为,学习共同体有赖于各成员的共同思考、成长以及探究,学习在这里既是态度也是活动,既是生活方式也是过程。
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是以共同的职业追求为愿景,依托不同学科背景的团队成员进行完整系统的相互学习、相互探究、相互开放、相互创造,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素质与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归属感与认同感,共同解决辅导员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实现辅导员从职业化向专业化的转变。辅导员学习共同体不仅仅是活动,不仅仅是组织,更是一种理念与态度。
一、构建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
(一)理论依据
1.主体间性
哈贝马斯针对工业文明在现代西方社会的崛起中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异化状态,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其核心是建立“主体间性”。所谓主体间性就是自主的、平等的主体间的合理的交互关系。二战后的教育让学生从国家、教师或家长的权力统治下解放出来,开始追求以兴趣为出发点的教育。然而,“主体性”神话是在将教学中的“自学自习”理想化,将“自我实现”或“自我决定”等理想化后产生出来的。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在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中来加以认识。因此,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应根植于辅导员团队,通过与专家、与同行、与学生、与环境等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辅导员个人能力的提升。通过与自我对话,与同行的对话,与学生的对话,在对话中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职业获得感。
2.关系本体论
笛卡尔的名言是:我思,故我在。他强调思维的理性,对理性灵魂和物质世界进行了区分。亚当斯密将之应用到了生产和经济领域。人们按照理性的原则,设置一套官僚架构,以便对人们进行大规模的“管理”。这种影响自然也反映在了教育领域。学校要生存与发展,有时候以工具论的视野来管理学校也很必要。但是过度依赖这种工具化的管理,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人的生命源于关系,成长于子宫中,与他人相关联,相应地,我们的存在也同样生发于与世界的亲密且有意义的关系之中。“我――它关系中的我是与他人相分离的”,而我――你关系中的我则与他人相联系,但同时又与他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我――它关系是工具性的,只注重物体的效用以满足我们的目的。我――你关系则不同,它更高级,能使我们真正成为人。惠特利认为在我们当今所生存的世界里,关系是决定人们观察视野的关键因素。对学校领导者来说,需要彻底地转变观念,从制定校规转向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关注教育产出转向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从关注教育政策转向关注人本身,从管理控制转向人的无限发展潜能。辅导员与自我对话,辅导员与同行的对话,辅导员与学生的对话,在对话中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职业获得感。辅导员共同体是建立在关系之上,这种关系是平等的、共享的、相互支持的。这种学习共同体不仅仅实现知识的构建,更是一种情感的支持,不只是职业向专业的转化,更是对专业的认同与归属。
(二)现实考量
依托辅导员学习共同体,解决辅导员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瓶颈与困境,从根源上解决工作与发展进程中所遭遇到的突出矛盾:
1.个人发展的专业化与工作时间的分割化
辅导员职业化向专业化发展进程中,个人的发展路径是悬在每个人头上“达摩克利斯之剑”,只有处理好这个目标指向的问题,才能有规划地使辅导员有步骤地实现自我的价值。然而,从“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24小时全天候待命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钻研与探究”显得十分困难。尤其是是事务性工作的繁杂所带来的时间碎片化,更加使许多辅导员在自我提升能力与素质的道路上陷入困境。
2.对象层次的多样性与职业内容的重复性
从以前的90后到现在的95后还有即将到来的00后,学生群体所处的年代不同所折射出来的个性特征也不尽相同。加之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经历与不同背景,不同的对象却从事着相同的工作,“老革命也会遇到新问题”。如果缺乏学习交流,只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除了自我思想的僵化以外,工作效果自然也受到影响。
3.身份角色的多元化与专业背景的单一性
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这要求辅导员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素质,又要掌握教育学的规律,既要懂得心理学的各种方法,又要有各种组织管理的经验。辅导员身上所肩负的除了常规的学生工作以外,往往还有名目繁多的诸如党务秘书、团委书记、学生会指导老师、社团指导老师、工会委员等职务。在这种身兼多职的状态下,除了考验辅导员的统筹协调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对辅导员的知识储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 以学为中心,培育辅导员学习共同体
(一)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原则
一是尊重。构筑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首要原则,就是培育合作学习的关系,建构相互倾听的关系。这种倾听的最大困难在于,以往我们所要求的倾听往往是要求别人倾听自己,而不是做到相互倾听。倾听不只是“嗯,嗯”地点头,虽然看起来是热心听对方的发言,但是却没有听进去。只有共同体的每个成员都能成为用心的倾听者,才能对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尊重。这种尊重是不折不扣的专心接纳,接纳不同的想法,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以及思维的多样性。
二是真诚。通过追求互惠学习,积极接受他人的多重意见和认识,并毫无保留地告知自己想法的相互学习。辅导员学习共同体能否顺利地构建并且发挥效力,取决于参与者能否以真诚的态度敞开心扉,互相分享,共同进步。
三是合作。通过“个体与个体的切磋”这种合作方式来实现学习。“表现”所学习到的东西,并通过和同伴“共有”,学生才能反思性地领会知识和技能,确切地掌握其含义。通过“表现”和“共有”而进行反思性思考,是学习的最大推动力。
(二)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创设
一是组建团队,团队控制在8-20人。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学科背景。团队成员之间,彼此之间形成平等且信任的关系,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尤其必须打破惯常的资历与辈分的排序。团队的组建是辅导员共同体最关键的步骤,团队的成员不是简单的叠加,也不是凭借兴趣爱好或者亲疏远近来组成,成员结构越多样,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成效越显著。在不同专业背景、不同院系、不同职位、不同性格的组合中,实现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与影响力,从而实现博取众长,取长补短的学习效果。借助团队这一平台,实现专业互补,经验互通,相互学习,相互分享,实现辅导员的专业化与专家化。
二是聚焦不同专题:学习共同体可以通过沙龙分享、专题讨论、课题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开展学习。沙龙讨论主要是指高校辅导员通过在指定场所定期地互相交流信息,分享学生管理心得、感想与困惑,畅谈自己的收获和经验。专题讨论指高校辅导员针对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相关的某个专题,如心理健康、学习动力、理想信念、人际交往等,各自结合工作实际发表看法,统一认识,摸准规律,形成切实有效的指导原则与方法。课题研讨指辅导员共同申报、承担研究项目,由项目负责人作为主题发言人,介绍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内容、采用方法以及研究结论,课题组其他成员各抒己见,完善研究方案,推动研究深入开展。经验交流指高校定期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组织各个高校的辅导员交流学生管理中成功的、典型的、值得效法的经验,提升工作实效。
(三)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建构
一是在探究中形成学习轨迹。以前的交流一直是以“坐”来组织开展,认为学习只需要脑神经细胞的活动而不用借助任何的媒介。辅导员共同体的建立,旨在认识上与实践上把自身学习与物、与人、与工具等媒介建立起联系。以促进辅导员的能力提升为中心,设置专题与实践,通过探究式的方式,开展学习。根据学习交流和共同性发展的情况而动态开展,聚焦专题,分类研讨。通过螺旋式的学习轨迹不断促进和发展自我的能力与素质。
二是在实践中构建合作式学习。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打破学科与学院的界限,创造共同构建相互学习的合作关系。不同学科背景的辅导员通过组建任务式合作团队,共同分享与合作完成实践任务。通过实践记录表,记录有代表性的学生的背景及状况,以及自己的分析与工作开展情况,定期与共同体的老师之间互相交流与探讨。
三是在对话中拓宽开放式学习。对话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环节。这种对话学习是与专家、与同伴、与学生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中,不断思索与成长。对话的首要前提是学会倾听,通过没有前见的倾听,寻找意义的分享,探索集体思维的本质。这种学习对话是一种突破自身有限性的探索,通过开展对话,让参与者意识到对话的过程应该是让各种不同意义在全体参与者中自由流动。群体成员处于一种新型的动态关系之中,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被拒绝发言,任何特定的对话内容都不会被排斥。辅导员共同体通过创设不同的对话场景,让成员在对话中探索与分享。
三、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意义
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彼此之间敞开心灵,真诚地交流,互相分享知识、经验、智慧,在合作中促进知识建构的不断完善。布伯曾说过,“首先出现的是建立关系的渴望,恰如婴儿伸手以求我们的安抚;其后伴之而生关系,那是一种先于言词出现的无言而言说你的期待”(Buber)。早在我们能够把另外一个人称为“你”或“汝”之前,就已经处于和抚养我们的人的关系之中。塞耶――培根也表述过类似的观点:“我认为所有人都是社会性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始于贯穿于他人的关系之中”。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打破了以往的院系与层级的界限,打破了辅导员独自作战的孤立与隔离,通过交往与协作,进一步交流知识经验,给予成员支持与关怀,增强成员的参与意识与热情,在分享碰撞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也提升了成员对于辅导员职业的认同感,使共同体成为辅导员成长的家园。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在这种互动中形成的相互理解、相互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学校文化,不仅使高校辅导员个体在这种学习共同体中建构知识形成支持的体系,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化水平,发挥自身在学生成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史慧明.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詹泽慧,李晓华.美国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对话美国迈阿密大学教学促进中心主任米尔顿?克斯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09(10).
[3]安世遨.对话管理――大学生管理新范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4][7]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物流管理;体系设计;目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081-01
现代物流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现代物流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由于物流业务和技术跨度较大,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在确定培养层次的基础上选择一定的专业范围进行准确定位。
一、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
物流是典型的服务行业,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具有很强的执行性和操作性。结合现代物流的功能特点可分为几个工作领域即: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根据几个工作领域所涉及到的任务确定学习领域。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
(一)设计原则。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的思路是根据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的基本原则,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具体设计充分考虑物流企业现实岗位(群)的操作技能要求和新岗位适应性,同时还要兼顾人才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企业由于竞争的需要在不断地创新其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为适应流通领域对物流活动的更高要求,物流企业急需的物流人才恰恰是那些既懂得现实岗位操作,又能适应管理创新的技能型人才。作为适当超前于企业现实需求和人才储备性培养的职业教育,应在关乎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质量的课程体系设计中适当考虑企业未来的需求。
1.基于“工作过程驱动、项目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应参照国家物流职业资格标准,以物流活动的特定任务为起点,以典型作业流程为主线,根据设计的学习领域(理论要求)的知识点,把专业知识与企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理论和实训教学满足实践操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物流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会随着物流行业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动态变化,因此,要求这一完善的过程应不断地继续下去,更好地适应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变化。
2.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解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架构,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动态要求重新解构课程内容,架构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技能型人才,人才的服务层次为岗位操作型的一线管理人才。课程体系的重新解构应在人才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岗位技能和岗位素质养成、岗位应用和技能创新的综合素质三个层面上全面适应企业的需要。
3.课程体系中各项目课程的合理衔接与排序。重新解构后各项目课程的衔接与配合十分重要,要体现课程间在知识衔接上的逻辑顺序,同时还要兼顾不同学期学时分配上的适当平衡,以利于教学组织。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设定教学内容。高职教育强调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我们以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为核心,组合教学内容,构建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使教学内容对目标能力的培养具有更直接的意义和价值, 体现实用性。同时,还要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实现职业资格“直通车”。其中,理论知识内容应围绕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能力的专业基础与职业知识来构筑,以适度、够用为目标进行优化;实践教学目标与专业能力目标相对应,实践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的技能的获得及胜任工作为目标进行设计。
围绕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岗位的任职要求,确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定学习领域,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把原来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解构, 重构知识和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时,应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实现知识和技能目标为基本出发点,打破学科界线,重组课程结构,形成模块化课程、项目课程,开发综合化的新课程,并将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之中,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渐进式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同时,建立见习、实验、实训、实习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比例,运用分散在课内的见习课、实验课与集中实训、实习相结合的形式,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紧密结合,最后以职业资格鉴定验收课程质量。
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体系
1.专业培养目标。物流管理专业以基础扎实,适应面宽,注重能力培养为特色。侧重塑造既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能力,又适应企业物流管理,从事物流系统设计和物流管理、经营、决策的高层次复合人才。通过三年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熟悉信息基础技术;具有较强专业实物运作能力;受到物流技术基本训练;了解物流法律法规,能在物流管理领域从事全过程策划和管理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
摘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中职学校德育现状进行总结及归因分析,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应注意以下三点:即完善工作机制与队伍建设;创新德育内容与教学方法;规范校园文化与校风校纪。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作者简介:杨前,男,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政教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高倩,女,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1-0075-0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焦点问题。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在成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抓手的同时,也是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实践指向。然而中职教育在生源素质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中职学校在德育工作内容与形式方面的特殊性,如何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现状提高其思想道德素养水平,以提升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了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一、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分析
健全的中职德育工作体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优化企业一线的人力资源,提升职业教育育人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虽然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德育工作组织松散,机构不健全
在德育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没有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各级德育合作指导委员会。与此同时,虽然许多中职学校已经建立起由学校校长负责,党委副书记或副校长主管,学生工作部门主抓,教学部门积极参与,团委、学生会密切配合的德育工作体系,但仍然由于认识不到位、政策不力以及措施不到位等原因,许多学校还没有建立起学校育人目标与企业岗位要求相对接的良性互动的德育工作运行机制,德育工作往往偏重于校内学生的日常管理以及政治教育而忽视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职业素养培育。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建立起了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但仅限于专业上的合作而忽视了育人上的合作,校企合作难以实现协同育人的深层次融合。
(二)德育内容传统,方法陈旧
中职学校和企业对学生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多为按照上级教育部门、行政部门的安排或指令展开工作,内容多为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内容、方式方法等都脱离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脱离企业的生产实际。德育内容没有紧扣中职学生的特点,没有根据中职学生就业、创业需要设计职业化人才所必备的道德教育内容。不能形成以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法制教育以及生涯规划发展教育为重点的,有系统、有层次、有特色分层递进的德育内容体系;从德育方法上看,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待提高,德育工作的方法及途径亟待创新。大多数中职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都是以一些常规形式来开展,诸如新生入学教育、在校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顶岗实习安全纪律教育等,基本没有结合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创新德育工作理念,因而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基本得不到解决。
(三)德育建设层面低,缺乏多主体参与
中职学校进行道德教育,其根本宗旨是为社会培养一批人格健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从整体上看,中职学校德育合作的层面较低,多远化主体的参与程度不高。中职学校对德育环境的认识局限在校园内,仅借助校园文化活动来倡导学生健康成长,没有好好利用企业中大量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学习要求。具体表现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与顶岗实习、技能训练等结合,且缺乏统筹管理;学校与企业在合作中的协同育人模式运行不畅;中职学校没有坚持德育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没有将校企合作开展德育作为亮点和特色推广。当前,很多学生对有关道德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依旧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并且不能做到把已经学到的知识外化为自身的行为,道德认知与行为处于分离状态。
二、影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归因分析
中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在强化立德育人全过程的同时,也应抓住关键环节,厘清思路,对于目前呈现出的现状问题追根溯源,探寻中职德育工作新思路,形成德育工作科学、规范、精细的新格局。具体来讲,导致以上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政府及学校领导等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政府及学校领导等多方教育主体对德育工作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到位,是德育工作的合作效能未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原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需要政策环境的保障,而在实际中,地方政府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德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不够,也没有出台相应政策法规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德育工作。近几年,中职学校在较快发展的同时往往只重视扩大招生规模、建设新校区、与高职衔接提高就业率等等,却对学生们的道德教育有所忽略。由于德育建设的深层作用短期内很难显现,许多中职学校领导在观念中就缺失了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在观念上重智育轻德育。因而,学校往往只重视培养学生“外在的”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对学生“内在的”道德品质的要求反而降低。
(二)德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有限
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主体之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应有的基本素质。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自身的知识水平、道德品质、个人修养、人格魅力等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教师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育性。然而在现实教育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部分教师在在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示范性作用。[1](1)教师德育观念的缺失。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仅注重传授文化知识,或是只关注学生们的考试成绩;(2)许多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往往只强调道德知识的学习,不去进行实践,忽略了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脱离了实际生活,在德育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也就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
(三)学生自我教育意识薄弱
在对中职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是道德知识内化的关键环节。在这种情况下,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对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实际的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道德教育主体缺失,自我教育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教师常以某种强制性方法如批评、禁止或是单纯传授道德知识等来矫正学生的道德行为,忽视品德内化规律,使得育人过程仍停留在表层阶段;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在课堂中得不到发展,教育过程过分强调一致性;与此同时,在面临着强大的就业压力和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更多的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和考取各种从业资格证来装备自己,却忽视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甚至有些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感情,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严重不足。
(四)网络虚拟德育途径的拓展有限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媒的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网络传媒中所渗透的道德知识、道德评价,以其独有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观念和行为。[2]因此,网络传媒必将深刻影响并改变中职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言行方式。由于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再加上好奇心强,辨别能力不高等原因,如若大量的不良信息通过网络渠道传播,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但目前网络作为虚拟德育工作的创新载体并未得到德育工作者的重视,没有利用现代网络优势,因势利导地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学校领导对校园内部及外部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也并未重视,校企合作的交流平台也局限在学生日常实习实训中,没有利用网络优势优化信息传递和沟通功能,及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市场人才规格、岗位要求、用工需求、职业发展和企业文化等信息。
三、改进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对策研究
推进中职教育的德育工作,学校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与促进就业为导向;把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有机统筹,强化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功能。
(一)完善工作机制与队伍建设
学校应创新德育理念,完善体制机制,并形成独具特色的立体化德育工作育人体系。
1.创建自上而下的德育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保障德育工作的落实。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校长总负责,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具体负责,政教处团委具体操作执行,其它处室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领导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德育工作,定期调度、定期督查,随时调整工作策略。
2.创新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机制。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月”、“安全教育周”、“体育文化节”、“艺术文化节”、“法制教育月”、“文明礼貌月”等主题系列活动,组织法制报告会、心理健康报告会和避险逃生演习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就业、创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3.重视业务精湛的工作队伍建设。(1)应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根据德育工作发展的需要,选拔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充实德育工作岗位;(2)将班主任工作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将班主任班级管理业绩纳入教师评聘职称和评优树先的考核体系中。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定期举办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积极推广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3)重视德育课教师培训。定期安排德育岗位的教师进修培训,提升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境界、增强德育工作的责任感、执行力,努力培养一支热爱学生、乐于奉献的德育工作队伍。[3]
(二)创新德育内容与教学方法
创新活动育人德育载体,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以发展为中心,导、学、做统一”的育人新模式,着力塑造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新时代中职学生。
1.德育目标具体化、生活化、层次化。学校德育目标应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具体制定,使德育工作更系列化、条理化和科学化。如高一年级学生可以实施行为养成教育、礼貌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形成初步德育认知;高二年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理想教育等,持续推进德育工作落实;高三年级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教育等。[5]
2.建设心理健康疏导教育平台。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测试软件建立严密的德育管理软件系统,心理咨询规范化,档案材料数据化,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学生心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心灵之声电台,建立心灵港湾栏目及举办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心灵俱乐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心理导师队伍,班主任实行持证上岗,建立专兼职教师为主,全体教师和家长参与,班级小导师团队协助的立体队伍。[6]
3.创建校园网络交流平台。学校应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开展班级网页建设,并组织优秀班级网页评选和展示活动,营造积极正面的舆论氛围;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及时把握学生的上网心理,密切关注学生的上网动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指导学生正确辨别和运用社会网络信息资源;学校应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行业企业共建校企合作的网络交流平台,指导和服务学生就业。
(三)规范校园文化与校风校纪
学校文化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因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创新育人载体的有效途径。建设校园文化,要注重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建设环境文化,除此以外还需注意以下三点。
1.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社团文化。(1)结合自身特色、专业特点和就业需求开展职业性强、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就业实力;(2)加强智能型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报告会、讲座、发明创造展示等活动,使师生了解和掌握相关行业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技术等,提高创新能力;(3)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校园娱乐活动;(4)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关注其发展动态,加强引导,推进学生社团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使之成为活动育人的引导平台。[4]
2.注重引进企业理念,建设管理文化。将行业企业经营理念、企业运营与管理标准等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每学年联合举办一届技能文化节。运用企业管理策略管理实训室和校内车间,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高度融合,创新实践育人的有效新形式。通过文化交融来架通中职学生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铺设中职学生长足发展的高速路,开通中职学生技能提升的直通车。
3.严肃校纪平安校园,创建和谐文化。学校应切实把立德树人工作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切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德育制度落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关于加强学生管理的若干规定》等规章制度。每班制定班规、班级誓词,凝炼班风,打造班级精神。建立值班管理体系,专项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严肃校规校纪、整顿校园秩序、创建和谐校园。
综上所述,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中职学校内涵建设上来,充分认识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创新育人模式,为培养出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强大技术人才队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再论“教师德育专业化”[J].教育研究,2012(10):39.
[2]郑忠梅.高校网络德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8):77.
[3]张祺午.统筹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德育工作[J].职业技术教育,2009(21):39.
[4]杜时忠.论德育走向[J].教育研究,2012(2):62.
[关键词]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设计
工业建筑是维持工业生产安全平稳进行的重要保障,工业建筑的结构设计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工业建筑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工业建筑结构的合理性缺失必将导致企业增加生产运营成本,无法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好的工业建筑结构应该综合企业的生产模式、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管理方式等,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结构性优化,实现生产环节的最优化设计,从而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
1工业建筑结构设计
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应秉承安全性强、建设成本合理、结构质量高三个基本原则,并严格按照国家的规范标准,结合企业自身生产模式、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管理方式等进行系统化设计。首先,根据企业对建筑强度的要求,合理选择钢材型号。选用钢材必须通过国家质量检测体系的认证,确保钢结构的强度与质量。在合理选用钢材型号的同时,对钢结构进行防腐防锈处理也是保障其刚度及强度的重要措施。根据所选的钢材型号,对建筑结构进行系统的应力分析,选择对应的焊条,保证其焊缝的结构强度。同时也不能忽视结构附件的性能要求,应按照实际需求及相关规范进行选型配备。此外,还应格外注意对地基的处理,根据建筑结构进行针对性的地基处理,确保工业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抗震等级要求。
2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
2.1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概念
现代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概念较之以往有很大不同。与传统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只重视建筑结构的分析、设计相比,现代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更加注重对生产模式、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管理方式等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评价、分析,权衡性能、成本、结构、舒适度等多方因素,确立科学、合理的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对工业建筑结构设计进行最大程度优化的方式,达到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的目的。
2.2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中存在的问题
结构优化与建筑美学的矛盾在当前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过程中尤为突出。通常在结构设计中很难做到对结构强度、建筑性能、实用性与现代设计理念、建筑美学兼顾。过多关注设计理念与建筑美学的优化,会造成设计方案对结构布局、工艺流程的考虑不足,使得优化方案缺少实用性,对工业生产的提升效果不明显,很难得到企业的认可。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中工程造价优化与结构强度优化的矛盾。钢结构的设计除了要保障刚度、强度的同时还要做到兼顾经济合理性。如何在保证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优化结构工程造价、减少钢材使用量,也是设计人员在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中主要考虑的问题。
3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探讨
3.1建立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模型
科学、合理的开展工业建筑设计优化工作离不开一个好的结构设计优化模型。在工业建筑设计优化过程中,针对重点变量进行函数模型的建立,对多种结构参数进行模拟、分析。函数模型的建立与运用有助于实现设计参数的最优化,从而根据实际需要,找出最科学的优化方案。在工业建筑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中,针对工程的基础结构、屋盖系统、围护结构三个重要方面进行重点优化,对其进行选型分析、受力分析、工艺分析、造价分析等全面评价,确保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模型构建的重点在于确定参数变量,根据约束性条件与结构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模型中的参数内容。参数内容确定后,应根据企业对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目的与优化方向选定合适的函数模型,确定最终的优化方案。
3.2完善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管理体系
在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中,常因为缺乏指导性的优化理念与量化标准,使得结构优化方案有很大的变动性,并对设计管理与施工管理造成不利影响。为了保障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工作的有效进行,满足现代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需要,必须完善与之相匹配的管理体系,建立专业的指导思想与量化标准。对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对优化进行规范管理,根据相关标准规范与思想理念对设计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和考核,实现对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质量控制。
4结语
工业建筑的结构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强、内容复杂的工作,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必须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综合考虑生产模式、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管理方式等进行多种因素,对设计方案的性能、成本、结构、舒适度、建筑美学等多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选择合适的参数变量,根据优化方向针对性选择函数模型,确立科学合理的参数内容,做出最佳的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案,实现设计的最优化。
作者:李雷 单位: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姚大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及应用[J].江西建材,2012,(03).
两化融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两化融合”就是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渗透的基础之上,信息化各要素与工业领域各要素经过相互之间的全面渗透与融合,通过对工业领域要素的全面改造、变革与创新,进而促进工业领域整体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与行业经济效能的充分发挥,形成新型工业体系、锤炼工业素质、大幅提升工业能力的过程。工业领域“两化融合”的本质就是工业能力的提升和工业体系的建立过程。
两化融合对工业体系、工业要素的全面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生先进工业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融合,改造和变革了传统工业技术,产生了支撑现代工业发展的先进工业技术,比如,虚拟设计技术、现代集成制造技术、精益管理技术、先进工艺技术、虚拟仿真与验证技术、质量与可靠性保障等。
第二,打造了新型工业装备。工业装备是一直处于工业体系的中心。工业装备的技术水平体现了工业化的进程和高度,使得机械化、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等工业化的特征能够实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业体系所具有的工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两化融合促使支撑现代工业体系的新型工业装备初现。
第三,变革工业活动业务模式。信息技术对工业活动的处理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和创新,形成了数字化设计、虚拟仿真、数字化制造、基于知识的管理决策等方式,由传统的方式向虚拟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第四,创新了企业协作模式。信息化拓展了工业活动的范围和半径,基于网络企业间协作范围和空间不断扩大,企业间协作、产业链协同等跨企业业务协作模式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工业活动范围,使得业务协同从企业内向跨企业甚至跨国界协同发展成为可能。
第五,提升了工业产品性能。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产品的融合,改造、变革、创新和提升了工业产品,使得工业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显著增加,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工业产品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质量、性能、档次和附加值。
信息化要素在工业领域经历了简单应用、逐步结合渗透、最终融合发展的历程,这也正是信息化逐步改造、变革、创新和提升工业要素,再造和重构工业体系的过程,是提升工业能力和工业素质的过程。信息化与工业化全面融合发展,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我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现状分析
总体来看,我国两化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两化融合已从以单项离散化为特征的独立应用阶段,发展到了以综合一体化为特征的集成应用阶段,目前正逐步向以全面协同化为特征的融合应用阶段过度;国产软件和工具不断成熟,信息化的装备和产品不断涌现;信息化支撑下的新型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模式已现雏形;信息化的基础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两化融合已经全面展开。
各行业企业研发设计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差异较大,流程行业生产过程信息化、生产设备信息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程度普遍高于离散行业。从环节情况来看,离散行业研发设计和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较高,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信息化相对较差,流程行业虽然生产过程、生产设备和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较高,但管控一体化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CAD/CAM/CAE/PDM等软件工具应用普及,增强了工业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离散行业大量应用了CAPP、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质量管理以及MES等软件;流程行业底层信息化程度高,MES应用广泛,部分企业实现了管控一体化和产销一体化。人财物产供销等管理业务系统应用广泛,ERP应用实施较广,SCM、CRM等系统在汽车、家电等部分行业应用普遍。
在复杂产品行业产品全三维建模、数字样机、虚拟仿真、协同设计等新型研发设计模式得到了初步应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模块化设计、量身订做、按需研发等个性化定制模式,已开始在服装、家具、家电等行业中应用。部分行业企业在广泛应用工具软件的基础上,需要业务流程的变革与优化,实现业务流程、管理思想与软件的融合,建立企业管理业务能力平台,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汽车、家电、纺织等行业,围绕龙头企业重构与优化供应链结构,在信息化支撑下建立新型供应链整体运行模式,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在我国离散工业行业,通过先进设备引进和传统设备改造,生产设备信息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逐步由单机应用向网络化和集成化的系统应用发展。在我国流程工业行业,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初步建成,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的作用日益显现。
生产装备、工程机械等产品中信息技术应用普遍,提高了这些产品的功能、性能和质量。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在交通运输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微处理器、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网络家电。
离散行业大部分企业仍处在部门内业务集成阶段,利用PDM和ERP实现了数据共享和软件功能集成。离散行业少数企业实现了内部业务过程的企业集成,极少数做到了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企业间集成。流程行业MES软件应用广泛,不少企业实现了管控一体化,部分钢铁、石化企业实现了MES与ERP的综合集成,建立了产销一体化系统。
但是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国两化融合普遍存在着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之间缺乏深度集成和融合,没有促进业务模式的创新和变革,信息化整体效能发挥不足,信息化基础工作薄弱,标准规范体系不够完善,生产设备信息化应用层次低,产品信息化核心系统自主研发能力弱等诸多问题,两化融合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着力点
针对当前两化融合的现状和问题,明确工业领域两化融合的抓手和切入点,聚焦我国工业领域两化融合发展的八项重点任务,包括推进研发设计环节信息化、生产过程环节信息化、经营管理环节信息化、综合集成信息化、工业产品信息化和生产设备信息化,促进工业软装备开发与推广,夯实信息化基础。
强力推进研发设计环节信息化,促进工业企业向产业链前端跃升。推进企业研发流程优化变革,加强设计软件、流程、知识、标准等要素的集成与融合,加快构建数字化研发设计能力平台,提升研发设计创新能力,促进企业产品升级换代。
加快推进生产过程环节信息化,提高工业企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在离散行业和流程行业,围绕制造执行系统的应用、数字化生产线建设以及先进生产模式应用。开展生产设备的信息化改造和联网运行,加强重要资源的编码、标识和状态采集;开展生产过程、车间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的变革,增强与底层控制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能力。
稳步推进经营管理环节信息化,提高工业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企业以ERP为主的管理软件的实施与应用,再造和优化管理流程,变革和重组组织机构,加快财务、生产、质量、采购及销售、人力资源、设备等管理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集成与融合,构建支撑企业业务运作的一体化经营管理平台,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
努力推进综合集成信息化,提升工业企业整体竞争实力和实现产业链良性协调发展。推动企业内部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综合集成,建立企业业务处理综合集成能力平台,实现设计、制造和管理的数据共享,过程协同和功能集成。
大力推进工业产品信息化,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组织与安排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和处理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分布式故障预报和诊断技术、网络化远程故障监测技术等产品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点发展高档智能型开放式数控系统、汽车电子系统、高档自动控制系统、高速机车计算机控制系统、飞机航电系统、远程智能化控制系统等高端产品关键软装备系统,彻底改变产品信息化核心系统受制于人的局面。
持续推进生产设备信息化,保障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推进设备的信息化改造,利用数字控制器、交互终端、嵌入式软件、信息交换接口(PLC、SCDA、PCS)等技术手段,提高设备的通讯和信息反馈功能,实现底层设备状态的实施采集,为生产过程信息化提供支撑。
加强两化融合软装备的开发与推广,打造自主工业软装备产业。引导扶持国产软件企业,针对不同的研发设计、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的需求,开发扩展性、灵活性和定制性强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制造执行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等集成软件平台。
一、义乌家庭工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目前,义乌全市共有家庭工业户4.3万余户,其中个体家庭工业18770户,注册资本11.9亿元,来料加工户16658户,另有无照经营户8000余户,全部从业人员15.3万人,2006年全市家庭工业实现产值约246亿元,占全市工业生产总值的33%,实现利税8亿元。义乌家庭工业的产业分布,主要是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服装、袜业、饰品、玩具、工艺品、线带、日用品等行业及源于市场的来料加工业务。义乌家庭工业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家庭工业与义乌市场相伴而生,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上世纪80年代兴办第一代市场开始,就有了一些从事长途贩运的义乌市场经营户,发动家庭成员,试着从事简单的产品仿制加工,成为义乌家庭工业的雏形。随着市场繁荣发展,家庭工业逐步衍生为品种十分丰富、规模比较庞大、特色十分明显的产业集群,形式也由最初的家庭作坊式,向前店后场、来料加工、订单加工等多种形式发展。目前家庭工业提供的工业产品,占到了义乌市场销售份额的20%以上。由于家庭工业组织简单,生产成本低廉,提供的产品价格较低,是市场保持低成本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
2.家庭工业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场所,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家庭工业的发展,解决了全市一半以上农村劳动力的出路。如在市妇联组织下,义乌333个行政村的3.46万农村妇女参与来料加工。2006年,义乌本地农民仅从事来料加工一项加工费达8830万元,参加来料加工的农民人均增收2920余元。家庭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全面增收,2006年义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810元,增幅连续2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工业发展还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改善村容村貌提供资金支持。
3.家庭工业发展突破了地域界限,成为跨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载体。在义乌从事家庭工业的,既有义乌本地人,也有相当多的外地人。近年来,一批批外地人依托义乌市场,在义乌租用农村民房,创办家庭工业,甚至形成了义乌的“温州皮带专业村”。在义乌市场经营的小商品中,有43个行业1901个大类的40多万种产品,可以通过家庭来料加工生产,这使得依托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来料加工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事实上,目前家庭来料加工业已成为义乌市场服务全国、促进中西部发展的重要载体。义乌来料加工业务不仅带动省内的金华、衢州、丽水等地家庭工业的发展,并辐射到江西、安徽、甘肃、河南等内地10多个省市,带动从业人员100余万人,每年支付来料加工费20亿元,在全国许多地区形成特色来料加工区,有效促进了相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4.义乌家庭工业逐步走上专业化、规范化发展路子,开始进军国际市场。2006年义乌个体工业户均注册资本7.23万元,户均工人5.7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分工不断提高,全市形成了一批特色明显的工业村,如饰品加工、工艺品加工、袜子加工、服装加工、玩具加工等专业村。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培育了一支能力较强的经纪人队伍,初步形成了市场、中介与家庭工业运作体系。一些经纪人通过市场渠道,与外贸公司、外商合作,到国际市场去承揽加工业务。如义乌后宅街道陈宅村的经纪人承揽了加工意大利巧克力包装袋的业务,为本村农民获取50万元的年加工费。
5.家庭工业成为小企业的摇篮,是义乌现代工业体系成长的持续动力。家庭工业是义乌工业企业成长的摇篮,包括现有规模以上的875家工业企业,绝大多数是从小作坊式的家庭工业中成长起来的。从当前的家庭工业发展趋势看,一些家庭工业企业逐步积累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和市场,实现家庭小工业向工业企业转型的愿望十分迫切。从农户到标准厂房再到工业园区,从仅限于家属成员从事简单的生产到雇用较多的工人再努力发展成为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这种家庭工业的发展势头成为义乌现代工业体系不断成长的持续动力。同时,现在家庭工业承担了大工业企业外包的简单工艺,为现代工业体系维持低成本的运行提供了支撑。
二、义乌发展家庭工业的主要做法
1.统一认识,为发展家庭工业提供强力保障。在义乌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尤其是现代工业体系达到一定规模时,还要不要发展家庭工业,部门间有不同认识,社会上也存有疑虑。义乌市委市政府力排众议,坚持民本思想,把发展家庭工业提升到作为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民收入、促进农民转移就业重要途径的高度来来抓,确定了“贸工联动兴三农”的发展战略,并根据义乌的发展特点,从2002年开始,确定“市场带百村、企业联万户”计划,市里由主要领导牵头,市市场贸易局具体负责,各镇街设立“市场带百村”工作小组,由书记、镇长挂帅,下设办公室,村级设立联系人,建立市、镇、村三级组织机构网络,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以发展来料加工为重点,推进农村家庭工业发展。从2003年到2006年的4年中,累计组织了全市8个镇街12.5万人参与来料加工,共创造加工费3.13亿元,培育了600余名经纪人。
2.树立典型,为发展家庭工业营造良好环境。全市通过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广播电视网络、加工产品展示等各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把发展家庭工业工作的意义和做法宣传到村村户户。强化示范带动、典型引路,树立示范村、示范户。通过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对先进示范村、示范户进行报道,宣传先进事迹,指示致富之路,坚定广大群众的发展信心,也促进乡(镇)、村、户之间的相互带动,发挥了较好的辐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村一品”、“几村一品”、“一村几品”的特色格局。如苏溪镇塘里蒋、西张的服装加工专业村,东青坑、苏院、苏南、王界等15个村的围巾加工专业村,江东九联的雨伞专业村等。
3.抓好培训,为发展家庭工业巩固队伍基础。经纪人是家庭工业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为使家庭工业有序开展,义乌重视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对经纪人开展职业道德、合同法、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知识的培训,协助经纪人发展加工队伍,并抓好加工队伍的业务技术培训。2006年共举办8次针对经纪人和有关人员的来料加工培训,基本形成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经纪人队伍和有一定加工技术的稳定的加工队伍。部分镇街还通过定期召开经纪人会议的方式,听取来料加工情况汇报,众人发表建议和看法,交流经验心得,调动了经纪人的积极性。
4.注重引导,为发展家庭工业构建服务平台。为支持家庭工业获取更多市场份额,政府积极做好引导服务工作。各镇街在国际商贸城设立来料加工联络处,建立经纪人、加工户信息共享平台,为家庭工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供货渠道。同时通过调查,全面掌握区域内剩余劳动力、经纪人、家庭工业的发展现状。挖掘内部资源,积极引导家庭工业户就近与园区内的工业企业联姻,依托规模企业的优势,实行扩散加工的办法,走出了发展家庭工业的新途径。如中国衬衫之乡的大陈镇,日产衬衫60万件,该镇充分挖掘辅料加工潜力,鼓励企业将加工包装纸盒等手工活分发给村民做,既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又增加了农民收入,2006年该镇人均加工费收入从上年的5000余元增至6000余元。
5.抓好考核,把发展家庭工业的措施落到实处。把“市场带百村”作为发展家庭工业的具体内容,列入全市三项责任制考核。有关职能部门完善了市场带百村工作考核办法,制定考核细则,实施对镇街的绩效考核。根据考核要求,各镇街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来料加工工作计划和年度目标,建立落实激励机制,明确奖励标准及兑现办法,将来料加工任务分解到片、村。如苏溪镇开展“评比优秀经纪人”活动,评出优秀经纪人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1800元、1500元、1200元,进一步调动了经纪人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促进家庭工业健康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在多年培育发展后,义乌家庭工业占据了全市工业经济的三分天下。但也存在着产品附加值低、利润微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以及无证无照经营、加工场所不规范等问题,必须按照“发展、规范、提升”的要求,推进家庭工业转型与提升,进一步促进家庭工业的健康发展。
1.科学规划,发展家庭工业园。目前义乌家庭工业发展中住宅、仓库和工场“三合一”的情况普遍,家庭工业发展用地紧张,解决加工场所问题成为头等大事。建议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科学规划村庄布局。在不增加用地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旧村改造等办法,留出空间,合理规划成为家庭工业园,实施家庭工业与农民居住的相对分离,同时也节约了土地资源。对此,义乌的下余山村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同时,在居民旧房改造中,也可考虑适当调整住宅功能与结构,如将居住区和工场区分隔,实行双向通道,以适应家庭工业发展的需要。还有一些村镇,可利用各类闲置的库房、学校、办公用房以及荒山荒坡,建立家庭工业加工区。
2.立足发展,切实搞好服务。针对相当部分个体工业户和来料加工户没有进行登记的情况,可从实际出发,实行登记与备案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对暂不具备注册登记条件的家庭工业户,实行备案制,由镇街工业办公室予以登记,报工商部门备案,期间只服务不收费,等符合条件后再办理工商登记。这样,既可避免关停小规模家庭工业,也有利于加强监管,特别加强是对危险产品、环境污染行业的有效监管。同时要建立部门联动管理机制,根据家庭工业小、散、多,分布面广的特点,重点解决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维护市场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