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沉迷范文

网络沉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沉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沉迷

第1篇:网络沉迷范文

关于网络呢,人们似乎是越来越离不开它了,工作需要,娱乐需要,学习方面也需要。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被网络记录了下来,然后重复地被一个又一个的人看。一些网络的用语也被我们挂在嘴上常常念叨,所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网络的痕迹。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可是在现实变得越来越残酷的时候,网络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疗养地。这个疗养地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是生命中唯一的希望。在现实中的我们也许丑陋,也许卑微,也许被瞧不起,可是在网络中,如果你不愿意,就没有人会知道你是什么样子的,没有人会知道你的身份背景,你就可以以一个新的身份去寻找你要的那份慰藉。的确,若对现实生活失去信心,在网络上也找不到一片绿洲的话,世界对自己而言就没有了意义。如果一个人在现实中失败,心灵上孤单无一,那么他在网络上找到了依靠,他就有可能沉迷。人之常情,谁愿意永远做个被遗弃的人呢?当老师的絮叨还在重复着不要沉迷于网络时,我们的心灵早已朝网络的方向飞去。

我们不想看见那些和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我们不想去面对那一大堆的试卷和作业,我们更不想听见那些被称作“冲刺”的口号,我们需要安静,需要从繁忙中调整自己那晕眩的大脑,我们需要精神上的歇息。我们喜欢网络,因为网络能够让我们好好松一口气,因为网络能带给我们比现实更多的快乐,可是没有人理解。我们很难过,很失望,便放纵自己,欺骗自己,伤害自己,然后现实给我们的回报就是,让我们颓废,然后,把我们击垮。一个祖国的花朵就这样湮灭了。

当网络的感觉更真时,现实就开始变得越来越虚幻了。可是总有一天,我们得走出网络,搬正真实与虚幻的倒影。因为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才是最温暖的。

第2篇:网络沉迷范文

或许你们现在不以为然,认为你们现在拿父母的钱天经地义,认为我们现在还未成年,便可享受一切父母的辛苦回报。如果你们把这些钱用在正途上(学习),那么父母就算在苦在累也会笑。如果用在歪处(上网),那么别看父母每天笑脸相迎,其实他们的心在滴血啊!

成都某高校的一个中学生,有这样一张作息时间表:13∶00,起床,吃中饭;14∶00,去网吧玩网络游戏;17∶00,晚饭在网吧叫外卖;通宵练级,第二天早上9∶00回宿舍休息……

这位中学生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拿来打游戏,并开始拒绝参加同学聚会和活动。大约两个月之后,他发现自己思维跟不上同学的节奏,脑子里想的都是游戏里发生的事,遇到事情会首先用游戏中的规则来考虑。他开始感到不适应现实生活,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当你们迈入成年的门栏时,网络游戏时代过去之后,你回首以往,你会感到莫须有的空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短暂的享受而放弃长远的利益。此乃第一笨人。

第3篇:网络沉迷范文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游戏;原因;危害;防治策略

    网络游戏(On line Game)即“在线游戏”或“网游”。网络游戏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为处理终端,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目的在于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网络游戏具有可持续性,同时也可以有多个个体参与。网络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作为当代青少年,他们利用网络获取了大量资源和信息,开阔了视野。但也有一些青少年经不住网络的诱惑,对网络游戏过度沉迷以致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青少年上网成瘾,给社会造成很大的隐患和危害,社会各界也早已对此引起高度关注。

    一、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

    (一)网络游戏的特征与青少年的性格特征相契合。网络游戏具有新奇性、互动性、娱乐性、开放性,网络游戏的这些特征符合青少年好奇、猎奇、玩性的特征和需求。网络为人们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载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网上购物、学习、交流等等。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游戏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成为许多人消遣娱乐的主要途径,青少年善于接受新生事物,也积极地参与进来,很快成为网络游戏的主力军。网络游戏中,有许多体现性格特征的角色,比如在魔兽世界中有多个游戏角色,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智慧的、温顺的、愚钝的、暴力的,这些性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代青少年性格特征相一致。所以,他们玩游戏的时候,能把自己定格为某一个角色,在游戏中和对手进行挑战,通过在游戏中的胜利而获得满足。这样,为了不断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他们会不断地在游戏中升级,对游戏越来越爱不释手,继而就会沉迷于游戏而不能自拔。

    (二)青少年心理具有不成熟性、叛逆性。青少年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渴望友谊和交流。这些特点使他们产生了多方面的需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条件和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的各种需求就难以在现实中完全得到满足。这种需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极易使青少年的心境处于压抑状态。在现实处境与构想之间出现偏差的时候,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求别的补偿途径,而网络以它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展示出了一种全新的虚拟社会环境,这无疑为青少年提供了发泄和实现自身需求的平台。网络游戏中,他们利用选定的角色取胜的方法找到自我、实现自我,网上聊天也使他们有了倾诉的空间和对象。但是青少年自制力相对较弱,在这个神奇的虚拟世界里当他们第一次获得快乐与满足时,便会希望重复获得。当这种重复行为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以至于失控时,他们就会最终沉迷于网络。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管理的不到位。现在,许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很多父母亲对孩子非常宠爱而事事顺着他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会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甚至是无理要求,这就造成了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为了让孩子紧跟时展的要求,条件较好的家庭大都主动给孩子配备了电脑,以满足其需要。有的孩子生活零用钱比较多,就经常去网吧上网,由于家长对网络知识的缺乏,或者无暇顾及等原因,往往忽视了孩子的这种行为。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便迷失于网络当中了。另一方面,在学校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给他们造成了心理压力,他们容易滋生厌学情绪;教师则由于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没有给予足够关注,学生在学校找不到缓解压力的地方,就会把目光转移到网络游戏上。而青少年的识别能力和意志力相对较差,一旦上网接触到不良的内容,很容易被腐蚀并且沉迷网络游戏。

    二、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一)网络游戏成瘾对青少年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2008年出台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公布,每天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即为网络游戏成瘾。长时间的网络游戏可引起视力下降;在肢体方面,简单重复的按键,手指和手腕极易受伤。据了解,有些学生喜欢游戏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为了玩游戏而逃学,白天在网吧打游戏,晚上夜不归宿,夜以继日地玩游戏。这样不仅影响了学习,而且严重地影响了身心健康。曾经有报道称,一位少年因玩游戏入迷,从高桥上跳下去,在游戏当中,他可以飞檐走壁而不受伤,而当时他还以为自己在游戏中,无所不能。因为上网时间过长而猝死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二)网络游戏成瘾会造成青少年的人格畸形。现在的网络游戏大都以暴力为主,很多青少年为了寻求在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刺激及优越感迷恋上了网络游戏,长期迷恋网络游戏导致他们性格的畸形。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类似网络暴力的情感和环境时,往往容易丧失理智,会毫不犹豫地把游戏中的行为运用于现实的人际冲突,从而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案例一,青少年胡某在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游戏技术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坐在邻座的一名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他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邻座少年的胸口,导致其当场死亡,而胡某继续玩游戏,依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了人,会不会坐牢?”案例二,由于网游成瘾需要钱上网,一个12岁的青少年抢劫正抚养自己的姑姑一家,抢走了2000元钱和手机,杀死了自己的姑姑和表弟表妹。当被警方带走时,这位少年面无悔意,还固执的认为自己没有过错。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

    (三)网络游戏成瘾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网络游戏的繁荣和产业化发展,它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因为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网络游戏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青少年人数就越多。很多玩家尤其是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更有甚者,有一些青少年因为网络游戏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案例:郑州某高校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孤独开始到网吧上网,玩游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并在网吧里结识了一些所谓的“朋友”。最终,该学生由于缺钱上网玩游戏而走上了抢劫的道路,断送了自己的前程。这样的实例也屡见不鲜。

    三、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防治措施

    (一)网络游戏行业要加强自律,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随着电脑的普及使用,国内青少年小网民数量日益增多,而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又不足,往往会陷入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青少年的网瘾问题也成为父母和教师的巨大隐忧,而且早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所以,网络游戏行业要适时地采取措施,开发一些防治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系统,以有效监控和管理青少年的上网活动。这里即有一个防治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实例:开学前一晚,当许多小网民忍不住又一次登录被称为“儿童版开心网”的摩尔庄园聊天、打怪时,意外地收到了一份开学“收心”倡议书,而在登录其他的网络游戏和社区时,系统会自动限制他们上网的时间,并减少游戏中的任务数量。这样,小网民们即使想在开学前一晚再疯狂一次,也会受到电脑本身的限制。

第4篇:网络沉迷范文

2、兴趣转移:很多时候,玩游戏也是因为太无聊,家长可以给孩子培养一种他们感兴趣的爱好,如绘画、阅读、乐器、篮球、手工等等。一旦有了一个爱好,孩子在课余时间,就会去做这些使他感兴趣的事情。这些爱好不仅会占据他的很多精力,还会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长时间不玩游戏。当他离开游戏一段时间再玩游戏时,对游戏的感觉就淡了。

3、多进行户外活动:家长平时工作就算再忙,也应该在假日抽一些时间陪孩子到户外走走,参加一些有益的健身活动,这对于孩子是有很大好处的。让孩子的生活充实,他就没有多余的时间考虑游戏的问题,孩子就不会沉迷于游戏。

4、制定合理的游戏时间:根据孩子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的游戏时间,减少孩子的上网时间,可以每周六周日适当的玩一到两个小时,这样孩子会逐渐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第5篇:网络沉迷范文

关键词 沉迷网络 典型案例 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典案型例

小王,男,2006年9月入校。最初和其他同学没什么差别,怀揣梦想和激情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该生内向、羞怯,没有勇气参加社团竞选,作为一名普通同学本打算从学习上多加努力,出人头地。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小王痛苦地发现高等数学等科目难得超出想象,而且大学不再像高中随时有老师监督,偶尔逃一两节课似乎没什么影响,考试要到期末才有一次,于是慢慢开始接触网络游戏,进而一发不可收拾。相比学习的艰难枯燥,网游要有趣得多,开始只是零星地去网吧玩,玩过之后也会内疚,可是日子有功,逐渐出入网吧变成他主要的生活方式。身边的同学开始规劝他,也在束手无策之后汇报给导师和辅导员老师。导师和辅导员很重视,多次找他谈心,并根据小王的特点帮他制定了实际可行的学习方案,请学生干部和宿舍同学帮忙督促。

奏效一段时间后,小王重蹈覆辙,又开始频繁地出入网吧,原因是原本对他来说较难的科目,荒废了一段时间更加跟不上上课进度,自制力差,又不擅长和老师、同学沟通,内心痛苦无法排解便重新沉迷网络。这次辅导员找他谈话了解到此时的网游已经成为一种逃避学习、逃避生活的手段,而非之前的兴趣使然。用上网来排解内心的空虚和不安,可是上完网却更空虚,学习已经变成一座可望不可即的高山,压在学生心里。期末考试,该生挂科较多。新学期努力学习了一段时间还是跟不上,又开始沉迷网络,如此恶性循环,两三个学期下来,几乎所有的教育管理方法已经起不到作用,因为小王本人已经自我放弃,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

2 了解学生成长史

作为心理辅导员,笔者与小王的父母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到该生来自偏远的农村,父母年纪较大,该生自小成绩优异,沉默寡言,在家与父母和弟弟都很少交流,父母尽量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供他上大学的钱都是借来的,但是却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对孩子在校表现忧心如焚,却也无可奈何。

通过学生成长史的了解,笔者发现该生外表很冷漠,内心特别脆弱,对妈妈有很深的感情。于是在接下来的辅导过程中,并不谈学习,与他闲话家常,谈到家庭和母亲,该生触动很深。后来我找学生暗中观察,该生的状况有所改善,抓住这个时机,我安排班里的骨干对其进行帮扶,主动帮助该生学习,小王踏实努力了大半个学期,可是期末成绩仍旧很糟糕,彻底打消了他学习的信心。他对父亲提出退学,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

3 尊重关爱学生

大三上学期,该生开学后就着手找兼职,想通过自己努力给家人减轻负担。干了一阵嫌累就辞了,开学后第三个周,小王仅带了300多元钱就离校出走了,走时未通知任何人,也没留下任何线索。学院第一时间通知了家长,并上报了学校和公安处,安排熟悉的同学从网络、附近网吧展开寻找,小王父亲告诉笔者一个情况:小王的母亲因长期劳累、营养不良,加上心情不好罹患癌症,家里经济更拮据了,可是却没敢告诉该生,该生上网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家里力不从心了,可是还在咬牙坚持。父亲最后从市里的网吧找到小王,把他带回家一周。

返校后,我没有批评他。面对一直低头不语,反应木讷的小王,我从情感的角度讲了父母对他的爱和期望。主要是从心理的角度,深切同情他的遭遇和体会,理解他的矛盾和痛苦,并且支持他尝试过多种生活方式之后的反思,鼓励他从头再来,按照自己的进度成长。

4 加强同伴关系

小王回去之后更努力了,经历过这么多风波,他已经对自己、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每节课都去上课了。为了巩固这个成果,我再次找来班长和宿舍同学,大家展开讨论如何帮助小王回到同学中来,产生归属感。大家都设身处地地为他想了很多办法,并纷纷表示,自己会尽最大努力主动和小王交流,从学习上和他一起自习,切磋学习,生活上叫上他一起打球、健身等,用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替代之前的,我很欣慰,鼓励大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但因为挂科太多,该生没能正常毕业,他已经调整好了心态,接受自己的现状并且通过踏实的努力去成长、进步,毕业后先找了份临时工作做着,一边重修不及格科目,一年后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小王拿到证那天,特意到我办公室找我,感谢老师所做的一切,我由衷地替他高兴,一个大家都认为“完了”的孩子,迎来了凤凰涅槃的一天。

5 抓住成长关键期

多年一线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告诉我,抓住网络成瘾等特殊学生教育的关键期至关重要,小王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一点。因为在大学,大多数学生要经历一个重新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接纳的过程,完成青年期的自我同一性。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发展轨迹产生偏离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上大学之前,生活和学习的目标是很明确的,学生只要把成绩抓好,其他的都无需考虑。可是到了大学之后,生活环境的陡变,宽松自由的氛围和一切都要靠自己的现状,让很多人迷失自己,不知所措。只有在他们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去犯错误、去尝试时报以尊重、爱和宽容,但是在他们有所悔悟之时抓住时机进行帮扶、督促,才能彻底做好这部分特殊学生的工作,使他们有机会重新获得成长,顺利完成大学学业。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很可能就错失了一个真正的“人”,一个人才。

6 心理辅导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在面对特殊学生开展工作时,单纯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教育方法往往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因为每个学生都觉得老师讲的道理他懂,可是他无能为力,而且老师、家长、同学、朋友都不了解他,没有人了解他的矛盾和痛苦,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一个独行侠。于是他所做的逃课、上网、生活方式混乱等事情统统被他自己赋予了一层悲壮的色彩,他甚至会觉得自己很神圣,很超然。

第6篇:网络沉迷范文

进二三十年来,电子产品发展迅速,许多过往的奢侈品都变成了现在的必需品,手机就是最好的例子。手机的功能从以前只用来打电话,到今日可以用来作为导航系统,记事簿,录像机以及计算机等等。其中,最受青少年欢迎的就是手机里的网络游戏了。手机网络游戏种类繁多,包括角色扮演,动作,冒险以及休闲等,让许多学生爱不释手,甚至沉迷其中。

为了避免学生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让他们定下温习功课和玩乐的时间。有的人为了玩手机网络游戏,不惜一切代价去买一部1昂贵的手机,成天坐在沙发上,忘了自我,荒废了学业,也浪费了宝贵的光阴。学生唯有定下一个温习和玩乐的时间,才不会让自己一直玩乐而忽略了学业。时间一到,就应该把手机收起来,收拾心情,专心读书。

我们可以用其他游戏来戒掉手机网络游戏的瘾。无论在学校或家里,我们都能够进行许多有益的游戏,例如打篮球以及下棋等。这些游戏不但可以锻炼我们的脑力活身体,还能让我们和玩伴互动,学会团队精神。长时间玩手机网络游戏,不但会伤害眼睛,也会造成颈椎疾病,而且还会使学生远离人群,不通人情世故,多到户外去活动。有鉴于此,家长和老师都应鼓励学生少用手机,多到户外去活动。唯有这样,学生才不会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当中,不能自拔。

学生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的原因可能是为了纾解压抑在心中的压力和不满等负面情绪。例如:有些学生饱受家庭纠纷与压力,无人能当她们的聆听者,他们只好用手机网络游戏来发泄情绪。学生辅导老师应该聆听学生明心中的声音,并替他们解开心中的枷锁。一对一的辅导尽管有效,但每所学校的辅导老师毕竟有限,分身乏术的他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顾及校内的每一位学生。因此,消防应该经常举办不同主题的辅导讲座,让辅导老师同时向全校师生分享面对负担情绪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戒掉手机网络游戏的瘾。

有时玩手机网络游戏可以放松身心,无伤大雅。但是,倘若沉迷其中,会对中学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除了学生自己必须自律外,家长和校方也应该从个方面帮助学生积极面对生活,才能避免他们陷入游戏的泥沼当中

第7篇:网络沉迷范文

不利于青少年的视力。长时间对着手机或者是电脑屏幕,是很容易让孩子视力下降的。不利于家庭的和谐。由于青少年长时间对着手机或者是电脑屏幕。从而导致孩子亲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进而导致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1、不利于青少年的视力。长时间对着手机或者是电脑屏幕,是很容易让孩子视力下降的。当今社会,许多孩子长时间对着手机或者是电脑屏幕,从而导致我国青少年患上近视的人数与日俱增。

2、不利于家庭的和谐。由于青少年长时间对着手机或者是电脑屏幕。从而导致孩子亲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进而导致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所以说网络问题,如果没有合理处理好,是不利于家庭的和谐的。

3、不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经研究表明,许多孩子为了玩手机游戏或者是电脑游戏,经常会熬夜。长此以往,是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网络沉迷范文

[关键词]本科生;沉迷网络游戏;案例分析;预防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94-01

作为一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对于那些因为沉迷网络、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业的同学,感到痛心疾首,希望通过接触过的一些学生案例,以普遍的事实为依据,分析出大学生网瘾的原因,试图以心理学、教育学为理论指导,通过行为干预、理想主义教育等多样的途径,来帮助沉迷网络的学生正当使用网络。

一、沉迷网络游戏案例分析

本案例调查的是一名2009年入学的理科男生,家庭经济情况较好,大学一年级就携带笔记本电脑到学校,宿舍开通网络后,经常在宿舍上网不去上课,偶尔上课的时候也心不在焉。自从辅导员发现该生有这个现象后,便经常找他谈话,但是他表示,对自己的将来没有打算,没有学习的愿望,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但是本着不愿放弃他的想法,仍然鼓励他学习和参加班级活动,但是该生性格自由散漫,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网游上,根本不愿意与游戏之外的人交流,仅有的几个朋友也是游戏中认识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联系了他的家人,家人非常着急马上赶来学校,但是沟通效果仍然不好。最后在学校和父母的协商下,决定让该生休学,回家调整生活以及精神状态。该生回家后被严格控制上网时间,该生父亲亲自带他到外面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外面的人和社会,经过一个学期的调理,该生返校回归校园学习生活,但该生表示本来不打算返校,想做网游的职业玩家,但由于母亲查出患肺癌,现手术后化疗,为让母亲安心遂返校,虽然答应不玩游戏,努力跟上学习,但该生主观上仍然不愿意学习。后发现该生经常到外面的网吧通宵,夜不归宿,白天睡觉不上课。经过批评教育,该生表示他就是这样,其父也表示很无奈。之后不久,该生父母终于做出决定同意该生退学

二、云南部分高校本科生使用网络情况

接触网络的青少年,在迷上网络之后,上网兴趣越来越浓,其他兴趣都慢慢消退,以至于上网的时间内容不能自我控制,对网络产生严重的心理依赖,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和身心健康,称为严重的不当使用网络。以云南部分高校为例,针对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分发出200多份调查试卷,了解新形势下的新的本科生群体使用网络的具体情况。参加调查的本科生中有近80%的同学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经常使用网络,平均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大约在1小时左右,属于正常范围。另外有18%的同学对网络有较强的黏着度,平均每天花在浏览网页或者聊天工具上的时间不少于2小时,一天如果没有上网就感觉少了点什么东西,该部分学生属于轻度网瘾。另外还有近2%的同学对网络已经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并且几乎都是沉迷于网络游戏,他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网络上,很少上课,很少与现实中的人交流。

三、引导本科生健康使用网络的预防措施、以及对沉迷网络的本科生的干预措施探讨

首先,从思想上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确立今后发展的方向。从大一的学生开始抓起,树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并敦促分步骤实现自己的目标。帮助有想法有追求的学生统筹安排好大学的研修和素质能力锻炼。对生活迷茫,没有学习动力的学生,通过正面引导,鼓励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自身条件出发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其次,提高校园活动、社团活动质量,丰富校园文化。现在多数高校校区均位于近郊或远郊,校园周边商业不发达,高校学生社交圈小,课外娱乐活动选择非常有限,不利于学生的多方面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分散学生多余的课余时间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扩大交际范围。

第三,加强对网络正确使用的学习引导,建立良好的网络学习体验,构建健康的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当前大部分学生在网络上的时间仅限于简单的浏览网页和使用聊天工具,这个过程收集到的信息零散且含了大量不良信息,因此高效有益的使用网络无疑能起到一定的校正不良使用网络的习惯。通过不定期的分享、交流,帮助学生熟悉如何从网络这个巨大的数据库中获取有益信息,将单纯的闲逛网络变为放松又兼顾学习的过程。

第9篇:网络沉迷范文

4月9日上午,新闻出版总署倡议并联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全国妇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八部委,在北京召开新闻会,共同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

此前,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4月15日起,在全国网络游戏中推广防沉迷系统。

防沉迷限定游戏时间

据有关专家分析,造成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诱因是大多数网络游戏都设置了经验值增长和虚拟物品奖励等功能,要想获得上述奖励,主要依靠长时间在线累计,由于未成年人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因而导致部分人过度沉迷。

据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介绍,新闻出版总署从2004年就开始研究采用技术手段解决防沉迷问题。经过努力,2005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组织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专家、教育工作者、家长等共同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的核心内容大致如下:未成年人累计3小时以内的游戏时间为“健康”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后的两小时游戏时间为“疲劳”时间,在此时间段,获得的游戏收益将减半。如累计游戏时间超过5小时即为“不健康”游戏时间,收益将降为0,以此强迫未成年人下线休息。如果未成年人的累计下线时间已满5小时,则累计在线时间清零,如再上线则重新累计在线时间。

据记者了解,《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中对“游戏收益”的定义是:“游戏收益=游戏中与游戏角色成长升级相关的所有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经验值、荣誉值、声望值、称号等)的提升+获得的包括道具、装备、虚拟货币等在内的虚拟财产”。该标准近两年来,一直效果甚微,这次八部委再发《通知》,实际上是对《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的强化执行。

实名认证堵住漏洞

由于《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出台后的近两年时间里,网络游戏运营公司对该政策法规执行力度不够,不少游戏玩家还针对系统漏洞想出了不少“对策”,譬如一人注册多个游戏ID(用户名)、使用虚拟IP生成器等行为,千方百计免受系统监管。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寇晓伟副司长告诉记者:“新闻出版总署已组织有关企业制定了配套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该方案由注册系统、验证系统、查询系统三部分组成。所有通过实名认证确定为未成年人身份的、或者实名身份信息不规范的以及验证未通过的用户,均将被纳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

寇晓伟副司长指出,《通知》决定从4月15日起,在全国网络游戏中推广防沉迷系统。《通知》规定,4月15日到6月15日为国内各网络游戏企业按照《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在原有网络游戏中开发防沉迷系统的时间,6月15日到7月15日为系统测试时间,7月16日开始正式实施防沉迷系统。

《通知》同时要求从7月16日起公开投入运营的网络游戏,必须按照《通知》中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及配套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先行开发,并同步实施,否则将不予审批或备案,也不准公开投入运营。

此外,《通知》还要求各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网络游戏出版运营企业的监督管理;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采取各种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娱乐,养成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切实推进“健康上网,拒绝沉迷――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行动”;通信管理部门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做好相关网站管理工作;公安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网络游戏实名身份信息验证工作,保障防沉迷系统针对未成年人发挥应有的作用。

各界人士均寄厚望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出台之后,新闻出版总署就组织盛大、网易、九城、光通、金山、新浪、搜狐7家网络游戏运营公司,开展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试验工作,这7家企业还签署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使用责任书》,郑重向社会承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创建绿色网游环境”。

搜狐副总裁龚宇公开承诺:“我们一定积极响应出版署‘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创建绿色网游环境’的正确观念和方针,从保障玩家切实利益的角度出发,坚决执行好《全面实施网游防沉迷系统》,提供更加优秀的游戏环境与游戏服务,提供给玩家更加健康、绿色的网络游戏平台,督导并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健康,大力促进民族游戏产业向健康方向发展。”

征途网络的老总史玉柱认为:从目前来看,防沉迷系统确存漏洞,未成年玩家如果使用成年人的身份证号进行登录注册,网游公司是无法识别的。网易、九城和金山公司则普遍认为,即使该系统实施之后,对网游公司收益也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因为目前绝大多数游戏都是针对成年人用户群的。

据初步统计,2006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65.4亿元,出口收入超过2000万美元。记者从《2006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获悉,2006年中国网游玩家3112万,未成年玩家数量不足10%,也就是说未成年玩家约有300万。

“我和众多的因为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家长共同期盼着‘防沉迷系统’的成功实施,同时由衷地感谢国家这么多部委齐心协力解决青少年沉迷游戏的问题。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校园的有益之举!”河南省洛阳新思维家长培训学校的畅占亭先生对记者表示,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戒除网瘾,他“辞掉了优越的工作,与之抗战了4年”。防沉迷系统的实施,使他深感欣慰。

新闻出版总署负责人则表示,在推进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施的同时,总署还将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发更多绿色原创民族网络游戏作品,为青少年提供更加健康的精神食粮,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网络游戏经营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引导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