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结合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推行的TOPCARES-CDIO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和电子工程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提出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沟通、工程推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CDIO;专业人才培养;智能科学与技术;项目导学
基金项目: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项目(G2201249)。
第一作者简介:周国顺,男,教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zhouguoshun@neusoft.edu.cn。
0 引 言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根本性文件,主要由专业基本信息、学制与学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计划安排及学时学分要求等内容组成。为了能够适应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有必要对相关学科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改革。专业培养方案应该适当加强对工科学生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广泛调研专业相关企事业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适当增加符合专业发展趋势的专业拓展、前沿课程。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依靠具有丰富的智能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工程实施经验的师资队伍和CDIO工程环境,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基于TOPCARES-CDIO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工程教育改革的意义
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在工程、产品开发团队中构思一设计一实施一运行复杂、高附加值产品或过程与系统的能力,通过大学本科的教育与实践,成为一名具有基本工程创新及设计能力、整装待发的工程师。为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工程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方式,补充对工程教育至关重要的个人素养、团队合作与系统构建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与学是建立在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和加涅的“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大多数高校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深厚的工程推理能力,基本上采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该理论提倡课堂的讲授式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口。多数学生虽然会关注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的问题,但是也常常只为应付考试而去记忆工程理论。考试结束,学过的知识、理论也就不用了,甚至忘记了。
2009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创办独具特色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借鉴美国MIT、瑞典皇家理工大学、瑞典查尔莫斯工业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组成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团队倡导的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行)教育教学理念,提出TOPCARES-CDIO人才培养目标体系。TOPCARES分别代表CDIO的8大一级能力指标的首字母,即Technical knowledge and reasoning, Open thinking and innovation,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kills,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 Attitude and manner, Responsibility, Ethicalvalues, Social contribution by application practice。
基于CDIO的教学模式提倡主动学习和经验学习。主动学习是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发现问题、思考与解决问题。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在课程学习中的问题,集中回答;同时教师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经验学习是让学生在模拟工程师和工程实践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包括基于项目的学习、仿真、案例分析与设计实现。
评估与评价是衡量学生对规定学习内容完成程度的判断。传统的教学评价基本上是以笔试成绩为标准的,很难评价学生的工程、产品及过程构建能力。CDIO教学模式下的评估以学习为中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评估方法主要有笔试和口试、平时表现、项目成果演示、书面报告等。教师可根据一系列考核成绩,对教学大纲及教学方法进行持续的改进和完善,这就构成一个工程教学的闭环控制系统。
2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教师应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以TOPCARES-CDIO教育理念和方法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当前“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理念为契机,努力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结合智能行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具、新产品更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强化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1 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以项目为导向,构建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背景,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教师应深入开展专业调研工作,基于TOPCATES-CDIO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框架,综合分析应用型人才的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学校标准和专业标准,构建和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培养掌握智能信息处理与识别、自动控制方法等方面基础知识,具备信息处理系统软硬件平台开发、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人工智能系统开发等基本能力,具有开放式思维与创新能力和较强个人职业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态度端正、习惯良好、有责任感的,能在智能医疗设备、多媒体信息处理、工业机械控制、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相关的专业领域从事智能产品开发、系统测试、技术支持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在专业教育阶段,教师可跟踪专业和产业新理论、新技术、新工具、新产品的要求,通过开设专业特色课和专业拓展课,将创新、创业融入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相应知识和技能。专业课程分类见表1。
2)以项目为导向,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学生在学完所有学科课程后,要完成一个贯穿整个课程体系知识及能力的压顶石项目。为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和完成压顶石项目,学生必须具有三大核心应用能力: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能力,智能机器人传动、驱动技术能力和智能机器人系统技术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对压顶石项目的支撑关系如图1所示。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应以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面向行业、服务产业、突出应用,以项目训练为导向,系统构建课程与项目相结合,知识、能力、素质同步培养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形成课程培养目标、项目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相互对应和支撑。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3)以能力培养为本,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据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以项目为载体,采用“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方法,统筹安排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训练与实践、创业训练与实践、综合实训与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与企业实践等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训练内容逐级递进、逐步深化,将实践学期实训内容与理论学期的教学内容紧密衔接,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贯穿本科教育全程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培养方案中采用自顶而下的方式设计各级项目。一级项目(压顶石项目)的设计直接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二级和三级项目是一级项目培养能力的分解。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践项目设计如图3所示。图中每一鱼骨分支上支撑同一个二级项目的一组课程为课程群,课程三级项目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扩展将对应二级项目的一部分。专业项目设置见表2。教师可通过从课程的三级项目实践开始,到实践学期的有一定综合能力的二级项目锻炼,再最后进行一级压顶石项目实训,消除学生对智能系统设计的恐惧感,令学生从容应对工程项目的挑战。
4)创新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需将素质教育项目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分要求、内容安排、组织方式及考核评价标准。构建与专业教育相呼应的集校、系两级项目和专业团队项目为一体的素质教育项目体系,加强学生职业素质、书面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2 “实用化、个性化、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
1)优化专业结构,凝练实用化专业特色。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据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和行业需求,认真梳理和凝练专业特色,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水平。
本专业开设了有别于其他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课程,如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应用开发等。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能够掌握智能科学行业前沿的技术与能力,在就业市场上处于有利位置;以强化职业岗位技能训练、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依托业界先进的机器人实验室设计课程体系,使毕业生具有智能科学领域由硬件到软件的设计能力和实际开发经验。
2)优化课程体系结构,科学设置专业课程。
本专业立足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处理好基础与专业、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按照整体优化、加强能力、提高素质的思路精心设计教学实践环节;通过设立全校公共选修课平台扩大选修课范围,按照学科门类细化公共选修课类别,提高选修课学分学时比例,增强学生选课自由度和灵活性。
3)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性化需求,实施分类教学、分级教学、分层次教学、分方向培养;通过弹性学制、选课制、主辅修制、重修制、学业导师制、学分替换、实践奖励学分等方式,把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差异性、规范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突出“实用化、个性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特色。
2.3 以产学融合为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建设课程资源。
高校应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承接企业项目,将实际案例和项目引入课程,对学生进行实际项目开发、项目规范流程和创新能力培养;根据行业和职业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将企业认证课程纳入课程体系;通过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真实或仿真实践环境,将企业实习、实训、顶岗等实践环节列入培养方案,并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开展定制式的人才培养。
2)校企融合实施卓越计划。
学校应充分发挥源于企业的办学体制、产学融合的育人机制;在已实施的3+1模式、CO-OP计划(校企合作)、项目工作室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进行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探索,逐步形成具有“TOPCARES-CDIO”特色的IT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3 结语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CDIO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有所提升,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各级学科竞赛中捷报频传,而且CO-OP实习学生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系统实施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以项目为导向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及产学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既能保证学生获得先进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能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对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具有重大实践意义。通过以上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今后将继续发扬、倡导CDIO工程化教育方法,持续完善专业培养方案,为把本专业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创新创业应用型专业而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孙晓凌,温涛,郭权.Utilizing CDIO engineering workspaces to facilitate design-implement experiences[C]//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DIO Conference. Boston: MIT-Harvard, 2013: 83.
[2]张奇.高等教育心理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6-58.
[3] Crawley E F,Malmqvist J,Ostlunds,et al.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17.
[4]温涛,基于TOPCARES-CDIO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1): 23-30。
关键词:高职;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专业口径可宽可窄,所谓宽口径专业是指面向技术领域的可分列若干个专门化方向的专业。它具有就业岗位群较广、毕业生专业适应性较强的特点。
一、高职宽口径专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经营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一个专业教改成功与否,必须体现在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上。要培养高质量的高职人才,必须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以就业为导向,使培养的人才就业率高,岗位适应性强,从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为达到上述目标,对于专业教改方案和教学计划制订,不管专业口径宽窄与否均应遵循先进性、适应性、前瞻性和经济性原则。先进性指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要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先导,教改方案和教学计划应突出职教特色,具有先进性。适应性是指培养的人才及其专业方向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适应人才市场需要。前瞻性是指根据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及人才岗位要求,进行行业发展预测和人才所需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分析和人才需求预测,使若干年后毕业的人才能真正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前瞻性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经济性是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制订教改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在满足以上“三性”原则的基础上,以较少的教学经费投入、较低的教学成本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指出,经济性必须服从于先进性、适应性和前瞻性。处理好以上“四性”关系,以求适度超前性与切实可行性的有机结合。
高职宽口径专业教改中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就业岗位广泛性与针对性矛盾。也就是说,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内怎样针对很广的就业岗位群,培养出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宽口径专业在编制教改方案和教学计划时,稍不注意,会出现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的问题。所以,专业设置“先进性、适应性、前瞻性、经济性”原则中宽口径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专业方向适应性。
经过研究,我们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定期对宽口径专业的就业岗位群进行调查、研究,确定拟开办的具有市场开发价值、就业人数多的专业化方向,确定适合宽口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教改方案和教学计 划。
二、整合能力观基础上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不论专业口径宽窄与否,在体现高职特色、体现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关、教学观方面应是相同的。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在名称、叫法、文字表述方式上会有所区别。但都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结构,即三个(知识、能力、素质)体系的基本模式。
以能力素质为主线就是把“能力素质本位”作为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在高职教育的能力素质观上应从“任务能力观”向“整合能力观”转移。“任务能力观”认为能力标准就是技能清单;能力本位的课程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一系列孤立的任务技能学习(或称教学模块);能力评价的依据就是直接观察个体对一系列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CBE模式的DACUM方法就是任务能力观的代表。“整合能力观”认为应将一般素质与个体所进行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景结合起来。一方面,承认能力不等同于任务,能力应是劳动者知识、技能和态度所形成的一种素质结构。另一方面,也认为这种素质结构总是与一定的职业活动或工作情景联系在一起的,总是通过劳动者在完成特定的具体任务时体现出来的。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整合能力观最为适用。为解决宽口径专业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提出“专业核心能力”的概念。所谓专业核心能力是解决毕业生就业和发展的特殊能力,是由它来体现专业方向的,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应以其为核心进行培养。应当指出,我们目前借用DAC U M方法开发教学计划。借用的只是方法,而用的应是整合能力观的内涵,使之在教学计划制订及其实施过程中得以体现。上面提到的“一条主线、三个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表述,是整合能力观的体现。
三、高职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原则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教改方案的核心和灵魂。在构建高职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一要体现高职特色,体现高职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二要解决上面提出的就业岗位广泛性与岗位针对性的矛盾。
就业广泛性就是宽口径专业的“宽”。而要求高职人才较快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就要掌握本专业某一专门化或某一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岗位针对性,这就要“窄”。因而在构建(设计)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就要解决好“宽”与“窄”的矛盾。我们对全国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的教改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类、比较、调查,学习高职教育理论开展研究。认为拟采用建立一个公共知识平台,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情况选设若干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共基础,活模块”模式。“共基础”是指宽口径专业要为各专门化方向设置均需要的公共基础知识、能力平台;“活模块”是指为各专门化方向设置不同的方向课和实训环节的模块,是依据人才市场需求而变化的。这是解决“宽”与“窄”矛盾的较佳方案。在设计教改方案和制订教学计划时,体现“市场定位、由宽变窄、打好基础、宽窄适度、设活模块”的原则。
“市场定位、由宽变窄”,主要体现在教改方案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的头尾两个阶段。在教改方案或教学计划制订过程中先要开展人才市场调查。对本专业的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人才岗位群的岗位分布情况及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行调查分析,对就业岗位群人数调查预测,为确定专门化方向、构建公共知识平台和设置专业方向课模块做好准备。在教改方案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期,即开出专业方向课之前,根据近期市场情况及行业情况,决定所需开设的专业化及班级数。这是较好解决教育滞后性和职业岗位适应性矛盾的有效途径。“市场定位、由宽变窄”的过程中应实行产教结合,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听取企业和用人单位意见。这是实现好这一原则的关键,这也是教改成败的关键。
“打好基础”是指设置(设计)一个各专业化都需要的公共基础知识、能力平台。“宽窄适度、设好模块”是指所设置的、所学的专业知识面、专业技能不能过窄,专业课程以专门化方向建立模块。随着科技进步加快、职业技术岗位技术含量上升和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及经济全球化,岗位针对性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即要树立终身教育思想。由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职业生涯,既要为较快适应就业第一岗位工作打好底子,也要为培养再学习能力,满足流动需要的“社会人”做好准备。此外,专业方向过窄会形成岗位针对性强但方向单一,使就业适应性下降,增加就业难度。根据这一原则在设置专业方向课和实训环节时,应借鉴”一主二辅、一精多能”的模式,即以一专业方向为主(且做到精通),辅以其他专业方向。否则,就业方向单一,就业困难。实践经验证明,宽口径专业在设好公共知识、技能平台的基础上,增设一二门专业方向课程及其实践教学环节,就能解决增设新的专业方向的问题。只要在做好市场调查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这一目标是不难实现的。
“共基础、活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其最终目标是要达到市场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的有机结合,改革方案的适度超前性和切实可行性的有机结合,专业方向和教学计划的整体稳定性与适度灵活性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上海电机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梓城,孙丽霞.高职宽口径专业教改方案编制的实践与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45-47.
[2]张振英,张国,陈虹,杨光明.新形势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2-14.
[3]张日新,梁昱庆,汪令江,赖立,肖军.高职高专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134-137.
[4]王纪安.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4):98-101.
关键词:中职烹饪;人才培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42-02
一、目前中餐烹饪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中餐烹饪专业有的教师把技术训练看成了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甚至是全部,陷入了唯技术的泥潭,成了技术至上主义者。我们并不否认技术的重要性,却肯定地说,缺少了“技术”的教育称不上是职业教育,没有“技术”的学生也不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但是,唯技术主义、技术至上的倾向,却导致烹饪专业教学走进了误区,第一,培养目标狭窄――以技术替代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为一年,在此期间学生技能得到一定提升,但是由技能与知识间的迁移比较欠缺。第二,教学内容单一――以技能教学替代了专业素养的综合教学,在课程教学中以实践操作为主,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课程体系简单――在课程设置中过多的注重了实用够用管用,而对学生的后续发展关注不够,对学科间的迁移关注不够。本文依据苏教职【2012】36号《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三年制中专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提出“2.5+0.5”中职烹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思路,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二、“2.5+0.5”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
1.培养目标定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及食品安全法律意识,掌握现代烹饪理论知识和烹调操作技术,具备餐饮企业菜品制作、菜品研发、菜品创新、酒店管理等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酒店第一线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2.培养模式。该专业教学改革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职业资格和能力的同时获得。构建“A-B-C-C-P”人才培养模式,即把在校学习的十个学期分为入门学期(Accidence)、基础学期(Basic)、拓展学期(Continuation)、考证学期(Certificated)、项目学期(Project)。确保学生在校五学期内完成相应职业技能的学习,在实习就业前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同时突出职业能力(项目学期)的培养。培养模式需体现“五个结合+五个偏重”的特点,即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偏重企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偏重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接合,偏重校外实习;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合,偏重兼职教师培养;专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吻合,偏重职业资格证书。培养模式还需体现“五位之和”的法国式大厨素质教育模式,即:厨德+技能+营养+文化品位+专业核心素养=法国式大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将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努力实现校业共同参与学生校企实习期间的素质教育全程。
3.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以专业方向为载体,将课程分为二大项目,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德育课限选课:在心理健康、职业健康与安全、环保教育等课程中,限选1门课程,在第2学期开设;学校也可结合专业实际开设其他有关德育限选课程;文化课限选课:在历史、地理、化学等课程中限选1~2门;专业方向课限定选修课程:本体系对限定选修课程按照三类专门化方向设置,一是按照中餐烹饪专业专门化方向设置专业课程模块,二是按照中西面点专业专门化方向设置专业课程模块;三是按照营养配餐专业专门化方向设置专业课程模块,供各校根据本校中餐烹饪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资源在三类限选课程模块中任意选择;
4.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管理规范建设。①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依据教学管理规范化要求,完善有关教学管理制度,制订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方案、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改革课程教学评价制度,实施过程性考核,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态度、知识、技能,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②建立新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顺应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建立监控体系,形成由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协作委员会、餐饮企业、学生家长组成的监察团,对管理规范的运行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监察与反馈。③组建一个董事会,三个“中心”。组建中餐烹饪董事会,组建中餐烹饪专业技能大赛研究中心,中餐烹饪专业技能教学研究中心,中餐烹饪专业学生素质研究中心。组织行业企业大师和专业学者共同开发烹饪中职技能大赛项目,以及研究大赛与技能教学、技能提高与素质提升的关系等问题,促进专业全面发展。
5.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①建立多元化学生评价改革体系。课程考核内容由原来的以结果考核为主转变为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从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综合考核学生,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等内容纳入过程考核范围。过程考核要素如下:课程考核成绩=过程考核成绩(60%)+期末考查成绩(40%)。过程考核成绩=∑主题考核成绩/主题数。主题考核成绩=态度+知识+技能,三部分各占三分之一。态度考核点:出勤、礼仪与行为规范、课堂表现、作业。知识考核点:课程标准中该项目规定的知识目标,采用笔试考核。技能考核点:课程标准中该项目规定的能力(技能)目标、完成任务的质量。采用演示、实训报告、成果汇报方式考核。期末考查成绩:笔试、成果展示、合作任务、调查报告、案例分析。②建立多元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标准和方式按照“计划、准备、实施、检查、反馈、改革”六个环节,对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形成知识、技能、素质、就业和用人企业满意度为主的多元评价标准。使用书面与口头检测、行为展示、成果展现、量表衡量、轶事记录、档案袋评价和日常行为观察等多元评价方式,形成全方位全时段的教学质量与评价方式。建立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和监控体系。充分利用学生实习实训信息管理平台,做好校外学生实习的动态管理,注重以学生顶岗实习为重点的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与监控。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做好网络教学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教师团队;评价模式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08-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永安旅游业以每年20%飞速发展,旅游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逐年递增,预计未来几年内本地区以及沿海地区对本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总量超过2万人以上。良好的就业前景为学校旅游专业的发展和旅游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做为中职学校的旅游,应该如何建设,才能培养出与旅游业无缝接轨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呢?在此我谈谈我校旅游专业的建设情况。
1.优化校企合作
是职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灵魂,只有优化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共建,培养专业人才,才能实现学校和企业共赢,才能培养与企业职业岗位无缝对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我校与多家旅游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校企共建实训室、校企共享校外实训基地、订单培养等协议。校企合作,为学生、老师、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搭建了校企交流的平台。
1.1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加强校外实训。在"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学生的的校外实训是校企合作中重要的一环。学生入校时,安排参观学习,到本地酒店、景区,参观了解旅游企业的概况,让学生对未来两年的学习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核心课程《餐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模拟导游》、《导游服务》等 课程结束之后,安排一周左右的教学见习,既让学生对课程加深实践学习,也进一步了解旅游企业的流程与运转;在二下时,在校课程结束后,安排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到酒店或景区见习,全面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沟通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三学年,顶岗实习,为企业输送并储备人才。
1.2校企之间请进来,走出去。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请业内专家专家指导旅游专业的建设,就本专业人培课改方案、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方案、教学评价模式改革方案、专业课程标准方案等进行探讨,达成共识,形成"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根据教学的需要与安排,聘请行业专家到学校担任实训教学、专题讲座、竞赛指导、考证指导,从行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修正;并请我校优秀毕业生为学生做报告。这些活动拓展了师生的视野,提高了师生的实践技能水平。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行业注重服务技能、持证上岗,及提升企业形象等需要。我校专业教师走到行业企业中,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培训企业员工,开设专题讲座,参与企业员工和兄弟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这些服务,极大地丰富专业教师行业企业经验,提高实践水平。
1.3订单培养,校企共同培养学生。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和基本技能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参观、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校企双赢。
2.课程改革与教学资源库建设
根据以"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在广泛调研和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根据行业企业的岗位标准,用人规格,进行课程改革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全体老师努力下,开发技课能实训课程实训大纲、建设主干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案例库、技能竞赛库等教学资源。这些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实用的依据和标准。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我校针对旅游专业的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及旅游企业工作过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开展教学模式改革,以行动为导向,主要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导向教学、场景模拟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模式。把全国导游资格证、餐厅服务员鉴定证书、客房服务员鉴定证书等考核培训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实践实训元素,引导学生"动起手来""动起口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与成就感。全力打造技能过硬,能与企业职业岗位无缝接轨的技术型人才。我组老师在多门专业课上都进行了尝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自身的改革经验,撰写多个教学案例。
4.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团队
学校通过对全组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阶梯式培养,根据我校教师实际情况做了四个层次的培养方案,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骨干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兼职教师的培养,创造有效的学习交流进修培训机会,大力提升教师的理论与技能水平,打造理论与专业技能过硬的高素质教师团队。
5.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模式
身心发展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身心发展是学校教育最核心的目标。我认为成功的中职教育,就是唤醒教育,唤醒学生的自信心,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唤醒学生人际交往的自然与轻松。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的核心在于让学生从每一次进步中、每一次实践中、每一次努力中,都能体验到进步、收获与成功。实行学分制改革,将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正是缘于这样的初衷。
5.1学分制的构成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转型,应用技能型人才逐渐成为了我国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为加强普通高校人才培养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已有一些高校采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的理论教学与1年的实践教学相结合,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就是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设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发现“3+1”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在于“1”,即实践教学环节,然而其在高等教育教学培养过程中往往是薄弱环节,目前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1)观念意识不强,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2)校方资金投入不到位,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不够健全。(3)缺乏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环节模式单一。(4)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结构欠合理,教师创新精神不够(5)实习实践与毕业设计、就业融合不到位。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基于“3+1”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结合学院现有资源提出一套适用于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及方法。
二、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
在学院构建的3+1人才培养模式下,改革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乃形势所趋,因而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本人结合本专业现有资源提出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树立新观念,提高实践教学的重视度,调整实践教学比例,优化资源配置。
(二)建立联动的双导师制,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三)显著强化专业以满足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和科研训练的需要。
(四)充分运用政策导向,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与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三、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培养本领域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是实践教学改革目的,为实现安全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给出本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一)对未来的高等教育而言,只有在继续完善大学课程的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本专业要在学院构建的以公共基础课为根,专业基础课为干,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为枝叶的“树状”课程体系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显著强化专业,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建立联动的双导师制,企业工程师和教研室教师组成双导师,建立工程教育中“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新机制,通过科学融合,既能提升本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企业工程师的理论水平,又能提高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综合效果。同时学院与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明确校企各自的教学内容和质量目标,实践教学过程中以企业导师为主,根据企业需求以及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确定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共同完成最后一年的实践教学。
(二)以我校的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设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实战“四实平台”建设,加大校内实习基地的开放力度,即学校已建成运行的锅炉房、长春建筑学院董事长属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设计院、实验中心构建的重点实验室等,长期作为本专业的实习、实训、实战平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氛围。
关键词:供用电技术;职业能力;分析;培养
作者简介:贺令辉(1964-),女,湖南益阳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湖南长沙41013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阶梯式课程模块开发与实践”(项目编号:XJK08CZC030)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019-02
供用电技术专业是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在专业建设中,专业建设团队依托电力行业优势,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毕业生反馈等多种渠道对本专业面向的核心岗位及其职业能力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了“专业面向阶梯化、能力培养阶梯化、课程设置阶梯化”的改革方案,探索了“内外交替、多岗轮训”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供用电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一、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供用电技术专业是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通过调研以及对供、用电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确定了本专业的核心岗位为配电(变配电设备安装、变配电室值班)和营销(装表接电、抄表收费、农网配电营业)两大类。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湖南,辐射全国,面向供电、工矿及电力施工等企业,培养具备供用电企业生产与管理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从事配电和营销等岗位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专业建设团队通过多种形式对本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进行市场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分析所从事的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对职业岗位所需能力作进一步分析,将其分为基本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拓展能力四个阶梯,具体如表2所示。
二、供用电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
1.阶梯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阶梯式课程模块开发的思路,即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与课程系统化,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岗位平台模块岗位专项技能模块岗位综合技能模块能力拓展模块四个递进的能力阶梯构建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阶梯式课程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阶梯式课程模块体系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内容的阶梯化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互渗透,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2.人才培养模式
在职业能力培养中,充分利用校内仿真和对接现场的实践教学环境以及校外实际的工作环境,把课堂搬到配电(营销)实训室和工作现场,以典型项目和案例为载体,将配电与营销岗位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培养融入到校内的拟岗实训和校外的识岗、跟岗及顶岗实习之中,使学生在真正的职业环境中实现学习与工作的交替,形成了“内外交替、多岗轮训”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供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第一学年为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阶段。通过职业基础模块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第二学年为配电和营销职业专项技能培养阶段。依据企业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将配电、营销专项学习领域的内容与配电、营销岗位的职业标准相融合,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能力的培养相融合。每个专项能力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
(1)校外认识实习。学生先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配电/营销专项认识实习,接受企业先进文化的熏陶,初步了解配电岗位和营销岗位的工作内容、作业流程、职业标准,明确学习目标。
(2)校内拟岗实训。以学院专任教师为主,在配电实训室模拟配电/营销岗位的工作情景,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配电岗位所需要的专项技能。
(3)校外跟岗实习。通过在校内的拟岗实习,学生初步掌握了配电、营销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后,再到校外实训基地,随现场师傅进行跟岗实习,即以现场师傅为主,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的培养,通过跟岗实习,学生进一步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标准,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能力的培养相融合,提高专业技能。
第三学年为职业综合技能培养阶段。通过在校内完成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使学生把前四个学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考试获取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校外顶岗实习,把校内学习与校外企业工作岗位锻炼相结合,把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为就业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总之,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机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岗位锻炼有机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有机结合,通过“内外交替、多岗轮训”,使学生了解、熟悉不同企业和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企业环境、文化差异,全面提升岗位技能,实现学生从基本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到解决生产问题能力培养的顺利过渡,达到学生学习与就业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贺令辉.《电能计量》课程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
[2]贺令辉.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阶梯式课程模块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2).
[3]黄绘.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9).
[4]曾.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7,(12).
[5]张建国.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2007,(1).
关键词:“2+1”人才培养模式;能力本位;实训性教学;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191-01
白云学院贯彻“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面向市场、服务社会”学宗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2+1”模式中的“2”和“1”不完全是时间概念;“2+1”模式的教学设计包括“2”阶段教学设计和“1”阶段教学设计两部分。2年学校为主的基础教育+1年企业为主的实习;前2年集中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学科型教学体系沿用了几十年,进入九十年代后,我们总结了几十年办学的得失并借鉴和吸取了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提出了“能力本位”的思想,注重和突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是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一次飞跃。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职业综合能力,既包括从事某一项职业所需的各种专项能力,也包括适应社会和岗位职业变换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协作的能力以及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以能力为本位”突出了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输送劳动者的特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了职业素养的专业管理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不仅要靠理论教学,更要依靠实践教学。因此,2+1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整体架构
2 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在课程编排上,第一年着重安排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通过英语、计算机基础、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从业资格技能强化等课程的学习和相关考试,获得国家英语应用能力A/B级合格证书、全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水平考试一级计算机合格证书、初级会计电算化证书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第二年着重安排专业课,特别是专业技能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经济法、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学习和考试,适应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要求(力争顺利通过该项考试);要求学生通过Excel财务应用、会计电算化、ERP软件应用等课程的学习和考试,获得会计电算化中级证书、金蝶用友等主流ERP软件的应用能力证书;通过会计综合实训掌握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总账、分类账、明细账的登记到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使学生掌握记账、算账、报账的全过程,强化动手能力,实现零培训上岗。第三学年是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实行职业导师、专业导师、企业导师三导师制,作为对学生在校学习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3 具体制定实施方案
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后,学生需要在“2”阶段完成职业岗位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培养职业基本素质,并取得必备的职业资格证书。
“2+1”人才培养模式“2”阶段的教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专业设置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就业率,充分考虑“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就业质量并举的原则;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
“1”阶段的实践检验工作是建立在“2”阶段专业基础上的,如果前2年的理论知识不过硬或者与企业需求脱节,后1年的工作就很难开展,学生即使就业也未必能适应工作。所以“1”阶段实习就业为突破口促进“2”阶段的教学。
4 编写系列实训资料
我们在进行会计实训教学中,应编写系列实训资料。在编写实训资料时,应突出资料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包括设置账户、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填制、登记账簿、成本核算、对账结账会计报表编制及简单的财务分析指标计算和分析这一系列工作环节。
5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不断加速,大学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民办院校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现如今,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创新型科技人才重要的教育基地。相较与公立高校,民办高校具有更加灵活的教学体制,更贴近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更面向就业需要的实践基地。区别于公立高校的“重理,轻实践”,民办高校更加重视应用型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加专注于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面向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机制使得民办高校培养的人才实践动手能力更强,在面对工作时更易上手,能够更快的投入工作。因此,在当今重视实践能力的企业中,民办高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更具竞争力,逐渐成为了就业大军中的主力,受到许多企业的欢迎。
近几年,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的高技能,高科技人才,民办高校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大规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努力建立自己的办学特色,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积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着不懈的努力。
1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的
民办高校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高校的扩招和民办学校的兴起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加速高等教育的普及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在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自身定位不明确,办学的特点不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轨等问题。此时,若一味向公办院校看齐,不能突出自身的教育特色的话,将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使培养的人才不具备社会竞争力。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又要求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因此,民办高校应该更注重于专业技术的培养,多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在实践的训练中发展其合作、创新、决策等能力,以尽快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因此,民办高校应准确的进行自我定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努力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专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民办高校将应用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能够直接上手工作是企业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期望。因此,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行业动态密切相关。从社会需求入手,通过对地区经济发展、行业产业结构的调研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使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以提升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以我校电子信息工程系为例,毕业生将面临的是电子类企业的工作,因此,培养目标必须结合当前地方电子科技的发展,适应电子类企业的需求。电子系的毕业生可从事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安装、检测、调试、维修养护等工作。因此为适应当前电子行业的发展需求,民办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具备的能力为:掌握电子专业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及前沿技术;掌握电子相关产品的工作原理、发展概况、设计思路等理论知识;掌握电子相关产品的设计仿真、焊接安装、调试检测、维修维护方法;掌握电子相关产品的研发、推广及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创新意识;具有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及自我约束能力。
3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3.1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的建立
以往民办高校在确立课程体系时,主要借鉴于公立高校,侧重于理论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和完善化。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建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使理论架构紧跟科技前沿、课程设置符合实践要求、综合实训满足行业发展。首先充分对就业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进行调研,按照企业的需要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并按照合理的顺序安排课程的进度及实施的学期。其次,适当安排选修课程扩展知识覆盖面,将所学领域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向学生普及。
3.2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当中,专业课的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导,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开进行,学生们在教室内通过教师以板书或多媒体学习理论知识;在实验室内进行其相关实验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经常会使学生在学习理论时不了解其用途,学习实验时又不了解其理论基础,最终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脱节从而导致学无所用的结果。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在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一下改进:将理论与实验充分结合。改变传统的理论实验分开教学的模式,学习场地可以选择在综合教室,既能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可以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教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后,与同学一起动手进行相关实验的实际操作,同时可以解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3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均以课堂教学为主,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课程,都是在具体的课时内完成,以教师的讲解辅导为核心。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第一,开放专业实验室,全天候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让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想法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同时无时限的练习和提升实践操作技能。
第二,在教学中引入生产实践项目。在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专业领域具体实践项目的实现流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操作,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开阔眼界,磨练技能,积累经验,以期将来能够更快的投入到工作之中。
第三,积极开展专业领域的各项竞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增强自信心,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构建
一、目前离职教育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部为改革我国人才培养活动中的种种弊端,迎接21世纪国际竞争和经济技术的挑战,于1995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逐渐提出的一个概念,综合普通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解释,它们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即教育思想和观念、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等。广义上说,还包括培养方法、培养计划(教学计划)、教育内容、教育制度、教育管理、教育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内容。随着我国工业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表现出不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诸多弊病。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担负为地方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重任的高职类院校,在整体上还没有能够很好形成有利于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体现在机械类专业中,主要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专业和知识面比较狭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实践环节薄弱、教学制度不够灵活等等,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不知道知识如何运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低,不能与企业期望实现“零对接”,必须要接受企业的再培训。
二、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设计
针对高职教育机械类专业存在的上述问题,我院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案。
1 明确机械类各专业的人才的培养目标
很多学生觉得高职机械类专业设置大同小异,仅仅是一些具体课程的不同。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机械类设置的各专业的本质不同应该是就业后各专业学生从事的工作不同、面对的岗位群不同。目前我院开设三个机械类专业,分别为数控技术专业、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通过每年进行的人才市场及企业需求调研,确定高职机械类技术专业的服务方向定位,明确了培养数控操作工、数控编程员、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和机电设备运行与管理技术人员的总体专业定位。
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分别为:
(1)数控专业:培养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和数控机床的操作,掌握CAD/CAM一体化技术和数控手工和自动编程技术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
(2)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掌握数控机床机械、电气系统和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调试维修技术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
(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掌握企业机电设备的运行、调试、维修技术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
对各个专业培养目标的明确定位,使各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点清晰分明,结合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在刚入学时就了解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建课程体系
依据各专业主要面向的工作岗位,通过人才需求调研及岗位工作活动分析,完成各专业的职业资格研究。参照职业、行业标准,成立由企业技术工人、技术员或工程师,专业教师和课程专家4人组成的工作分析小组,通过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企业调研,利用问卷、访谈、研讨会等方式,基于工作过程,对实际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成立由企业技术工人、技术员或工程师(10人左右)、专业教师(3人)和课程专家(2人)组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小组,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采用头脑风暴研讨方式,整合工作任务,形成典型工作任务,成立由专业教师(5人)和课程专家(2人)组成的学习领域课程小组,在学校召开研讨会,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归纳,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着眼于学习者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形成学习领域课程,基于工作过程要素,在学校教师和课程专家指导、参与、建设下,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部法,进行教学过程方案设计,形成学习情景,重构各专业学习工程和工作工程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3 全方位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关键在于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单一的课堂教学培养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变单纯传授知识的“应试”教育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的“素质”教育;变单一的课堂教学为多样化培养模式:
(1)实物教学。机械类专业课程内容大多抽象,教师往往要求学生通过课本上的图纸,通过学生的大脑构建,理解的实物的零部件,很多时候教师讲的很费力,学生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形状或者原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将生产一线或使用的设备与元器件搬入课堂,直观形象化教学。使学生先有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2)现场教学,把课堂搬到科研现场、实习工厂,进行真实工程项目和生产实用技术的教学。
(3)加强实验教学,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工程能力,在实验设备不足的条件下,可以利用科研器材,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开发性创新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训练严谨求实的作风。充分利用学校新建的工程实验中心的先进条件开设新实验,培养创新能力,加强课外指导,开放现有实验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内与课堂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充分利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除问题的动手实践能力。
(5)给具有个性发展突出的学生留有足够的展示个人才华的空间和机会,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社团、科技竞赛等活动,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注重糅合现代科学思想、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
(6)组建育人队伍,营造育人环境,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以机电类专业为背景,以学生成才指导为主体的学生工作网络,组织与开展各种社会实践与社会公益活动。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教育与教学,教书与育人为一体,在人格、精神、品德的养成上下工夫,实现整体育人目标。重组知识结构,营造学术氛围。拓展成才空间,鼓励个性发展,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