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招商运营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招商运营年度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招商运营年度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招商运营年度工作计划

第1篇:招商运营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一、 以XX项目建设为中心,切实完成营销任务

XX项目,是省、市重点工程。市委、市政府对其寄予了殷切的期望。由于项目所蕴含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我们必须把它建成,而不能搞砸;我们只能前进,而不能停滞甚或后退。因此,公司计划:

(一) 确保一季度XX工程全面开工,力争年内基本完成第一期建设任务。

XX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为60亩,总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建筑物为XX商业广场裙楼、XX大厦裙楼和一栋物流仓库。

1、土地征拆工作。

春节前后务必完成第一期工程的土地征拆工作。元月份完成征地摸底调查,二月份完成征地范围内的无证房屋的拆迁。三月份完成征地范围内有证房屋拆迁及国土储备中心土地和集体土地的征收工作。各部门关系的协调,以总经理室为主,顾问室配合,工程部具体操作。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后,工程部应抓紧第二期工程的土地征拆工作联系,适时调整主攻方向。

2、工程合同及开工。

元月份签订招投标合同,工程进入招投标阶段。二月份确定具有实力的施工企业并行签订施工合同;确定监理企业并行签订监理合同。三月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另外,工程部应加强工程合同、各类资料的存档管理,分门别类、有档可查。建立一套完整的工程档案资料。

3、报建工作。

工程部应适时做到工程报建报批,跟进图纸设计。元月份完成方案图的设计;二月份完成扩初图的设计。在承办过程中,工程部应善于理顺与相关部门关系,不得因报建拖延而影响工程开工。

4、工程质量。

XX项目是省、市重点工程,也是XX品牌的形象工程。因而抓好工程质量尤为重要。工程部在协助工程监理公司工作的同时,应逐渐行成公司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以监理为主,以自我为辅,力争将XX项目建成为省优工程。

5、预决算工作。

工程部、财务部必须严格工程预算、决算工作的把关。严格执行约定的定额标准,不得擅自增加工程量和无据结算。不得超预算支付工程款。

(二) 切实完成年营销任务,力保工程进度不脱节

公司确定的2010年医药商铺、产权式酒店、公寓式写字楼的销售年任务为1.5亿元。该任务的完成,直接关系到第一期工程任务的实现。故必须做好营销这篇大文章。

1、实行置业任务分解,确保策划合同兑现。

2010年公司各类楼盘的销售任务是1.5亿元,其中一季度1500万元、二季度4500万元、三季度4500万元、四季度4500万元。按XX所签协议书,该任务的承载体为策划公司。经双方商议后,元月份应签订新的年度任务包干合同。为完成年度营销任务,我们建议:策划公司可实行置业任务分解,到人到片。而不是单纯依靠招商大厅或中心活动。可采取更为灵活的销售方式,全面完成年销任务,在根本上保证工程款的跟进。在营销形式上,应完善团购、中心活动推介、上门推介等方案,努力创造营销新模式,以形成自我营销特色。

2、合理运用广告形式,塑造品牌扩大营销

新的一年,公司在2009年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扩大广告投入。其目的一是塑造“XX”品牌,二是扩大楼盘营销。广告宣传、营销策划方面,XX应在广告类种、数据统计、效果评估、周期计划、设计新颖、版面创意、色调处理等方面下功夫,避免版面雷同、无效重复、设计呆板、缺乏创意等现象的产生。

3、努力培养营销队伍,逐步完善激励机制

策划公司的置业顾问以及公司营销部的营销人员,是一个有机的合作群体。新的一年,公司将充分运用此部分资源。策划公司首先应抓好营销人员基本知识培训工作,使营销人员成为一支能吃苦、有技巧、善推介的队伍。其次是逐步完善营销激励机制,在制度上确立营销奖励办法,具体的奖励方案由营销部负责起草。

4、拓宽融资渠道,挖掘社会潜能

拟采取银信融资、厂商融资、社会融资、国债融资、集团融资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通过让股、扩股等办法扩大资金流,以保证XX项目建设资金的及时到位。

(三)全面启动招商程序,注重成效开展工作

招商工作是XX建成后运营的重要基础。该工作开展顺利与否,也直接影响公司的楼盘销售。因此,在新的一年,招商应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适时适量地开展工作。

1、结合医药市场现状,制订可行的招商政策

按照公司与策划公司所签合同规定,XX应于去年出台《招商计划书》及《招商手册》,但目前该工作已经滞后。公司要求,上述两书在一季度由策划公司编制出台。 为综合医药市场情况,拟由招商部负责另行起草《招商办法》要求招商部在元月份出初稿。

2、组建招商队伍,良性循环运作

从过去的一年招商工作得失分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招商队伍的缺失,人员不足。新的一年,招商队伍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将配备符合素质要求,敬业精神强、有开拓能力的人员,以期招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3、明确招商任务,打好运营基础

XX项目一期工程拟在今年底建成,明年元月将投入运营。因而,厂家、总经销商、总商的入驻则是运营的基础。我们不能等米下锅,而应军马未到,粮草先行。今年招商入驻生产企业、总经销商、总商、医药商业机构等任务为300家。由策划公司与招商部共同承担。

4、做好物流营运准备,合理有效适时投入

医药物流不同于传统医药商业,它要求医药物流企业不单在医药交易平台的搭建、运输配送能力的提高、医药物流体系的配置上有别于传统医药,更主要的是在信息功能的交换适时快捷方面完全实行电子化管理。因此,新的年度,公司将与市物流研究所进行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并按合同协议履行职责。为使公司营运走向市场化,公司拟成立物流部,拟制定XX医药物流系统的营运方案,确定设施、设备构成因素,运营流程、管理机制等。该工作在董事会的同意安排下进行。

二、 以品牌打造为长远目标,逐步完成两个建立

“XX”品牌的打造是公司的战略目标之一。现代品牌打造的成功必须依赖于企业的现代管理模式。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建立集团公司、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上下功夫,逐步把公司建成为大型的民营企业集团。

1、注册成立企业集团,不断扩大公司规模

2010年,公司在能满足注册资金要求的前提下,将注册成立“XX集团公司”。同时,将独立注册或变更所辖子公司名称,即:XX有限公司(已成立)XX有限责任公司(待更名)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已成立)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已成立)XX大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待成立)XX集团及所辖子公司筹建人员(均为兼职)和分设机构情况如下:

① XX集团:XX、XX、XX、X、财务总监(待定)、XX集团公司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企业管理部、企业策划部、工程部

②XX医药有限公司:XX、XX、XX

③XX医药物流中心:XX、XX、XX

④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XX、XX、XX

⑤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XX、XX、XX

⑥XX大酒店管理有限公司:XX、XX、其他人员待定

公司的设想是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各子公司实行独立核算,独立完成年利润指标及其它相关指标,在整体上提升集团的竞争力。

2、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推行工作标准到人到岗

现代企业的高效运行,均来自于企业的高效管理。新的一年,公司将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条例等,制定本公司工作标准,并到人到岗。各项工作按标准程序行事,减少人为指挥,逐步形成XX特色的企业管理体系。同时,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制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强化企业管理意识,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

三、以XX发展为历史契机,加快内部“三个调整”

XX的发展是历史的使命,也是市场的要求,我们应顺应这一时代的需要,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调整机制,集聚“内功”,合理发挥员工动能,以使XX集团傲立于医药之林。

1、人员调整

人员调整工作已经铺开,公司遵循的原则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创新能力,充分肯定员工的务实精神。

2、机构调整

机构调整目前主要指XX有限公司内部机构的调整。目前设立的部门是:总经理室、办公室、工程部、营销部、招商部、财务部,即“两室四部”。随着XX项目进入建设施工阶段,拟增设人力资源部、物流部、企业策划部等部门共同成为集团公司的基础。XX房地产、XX医药商业公司、XX物流中心、XX物业管理四个独立法人公司进入筹备期,明年正式独立营运。使公司内部机构成为功能要素齐全、分工合理的统一体。

3、例会制调整

2009年实行的例会制,对阶段性工作总结提高,对时段工作安排布置,起了良好的作用。新的一年,例会制在坚持的同时,作好以下调整:

一是例会时间。在每星期六的上午进行。

二是会议主持。每次例会除工作小结及工作布置外,确定一个工作主题,分别由分管该项工作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主持。

三是建立例会工作布置检查制度,即前次会议布置的工作在规定完成的时段内,落实部门应汇报执行情况,以利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完善提高。

四是以能动开发员工潜能为前提,不断充实企业发展基础

XX的企业精神“三生万物,以人为本;和合求实,科学求真”决定了XX品牌的打造,XX集团的建立,必须充实基础工作、充实各类人才、充实企业文化、充实综合素质。新的一年,公司将在“四个充实”上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1、充实基础工作,改善经营环境

公司所指充实基础工作,主要是指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要做到位,做得细微,做得符合工作标准。小事做细,细事做透。务实不求虚,务真不浮夸。规范行为,细致入微。通过做好基础工作,改善内部工作环境和外部经营环境。该工作的主要标准,由办公室制定的公司《工作手册》确定,要求员工对照严格执行。为对各部门基础工作开展的利弊得失实行有效监督,公司在新的年度由办公室承办编制《XX工作动态》,每半个月一期。

2、充实各类人才,改善员工结构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目前公司员工岗位适合率与现代标准对照是有距离的。2006年,公司将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各类人员的招聘条件,并设置招聘流程,有目的地吸纳愿意服务于XX的各类人才,并相应建立XX专业人才库,以满足XX集团公司各岗位的需要。

3、充实企业文化,改善人文精神

企业文化的厚实,同样是竞争力强的表现。新的一年,XX策划公司在进行营销策划的同时,对于XX文化的宣传等方面,亦应有新的举措。对外是XX品牌的需要,对内是建立和谐企业的特定要求。因此,XX文化的形成、升华、扬弃应围绕XX企业精神做文章,形成内涵丰富的XX企业文化。

4、充实综合素质,提高业务技能

XX集团注册后,有着不同专业的子公司,也有不同的工作岗位。员工能否胜任工作,来源于个人的综合素质、业务技能的提高,亦与整体素质相关。新的年度,办公室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员工培训工作计划,包括工程类、物流类、医药营销类、地产类、物业管理类、酒店宾馆类等,并逐季度予以实施,使员工符合企业的工作岗位要求。

五、以强化企业管理的手段,全面推行公司各项制度

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制度完善、齐全,执行有据,行之有效。企业靠制度管人,而不是“老板”管人。为使公司管理有序进行,员工自觉成为真正“XX人”,公司将推行绩效考核制、推行责任追溯制、推行末尾淘汰制、推行绩效工资制、推行各级责任制。通过“五个推行”,把员工锻造为符合企业要求的一流的群体。

1、推行绩效考核制,以日常工作为考核内容

绩效考核是国际流行的企业管理形式,公司要求每个员工坚持登记《绩效考核手册》,公司定期对员工考核手册进行检查。考核等级的评定,主要以如期如质完成本职工作,遵守纪律等为主要考核内容。方法为领导考核、交叉考核、员工考核等,以客观评定每个员工工作的优劣。员工《绩效考核手册》每月由办公室负责检查。

2、推行责任追溯制,以提高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责任追溯是落实岗位责任制的重要方法,也是对事故根源防漏堵缺的可行良策。公司将制定责任追溯制(包括奖励赔罚制度等)。强化措施,分明奖罚。即可以责任到人,又能避免无据推论、“钦定”责任,使员工树立荣誉感,增强责任心。

3、推行末尾淘汰制,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的生存发展,除市场客观环境外,很大程度取决于员工的个人竞争力。只有把员工打造为特别能工作,特别富于创造力、特别富于团队精神的群体,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符合这一要求,公司必然推行员工末尾淘汰制。其方法以考绩为依据,综合考评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表现。按考评等级,实行末尾淘汰。

4、推行绩效工资制,充分保障员工权益

对绩优效高的员工给予增资励,对绩劣效低的员工给予降级,这是绩效工资制的核心要素。公司在新的年度将制定绩效工资标准,实行绩效工资制。通过绩效考评考核,对表现优良、工作成绩优异的员工进行增资;对表现平平、工作效能低下的员工给予降资甚至淘汰,以使企业永远充满活力。

5、推行各级责任制,有效实行分工合作

公司的战略目标之一是建立“XX集团”。这一既定目标客观上要求公司领导层、部门中层进行各级负责,且分工合作,以防止责任推诿,办事拖沓,效率低下的现象发生。

公司领导层分工:

董事长:XX。负责全面工作,主持融资、重大合作。分管XX房地产公司。

总经理:XX。主持公司日常工作,分管财务部、XX医药商业公司。

副总经理:XX。负责公司行政工作、物流策划,分管办公室、招商部、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策划公司的工作对接。

副总经理:XX。负责营销工作,分管营销部。负责营销广告,与策划公司、媒体单位的工作对接。

第2篇:招商运营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一、主要工作情况

1、从超市理货员到网管的岗位调整

公司拥有先进的erp管理系统,保证公司的高效运营,这就对网络的顺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接手该工作后,我对公司所有计算机设备特别是机房服务器和交换机设备进行了逐个检查,掌握所有设备的信息,并和泰安电信公司建立密切联系,以便在网络出现紧急状况时能快速专业的解决。在这一年中,公司网络始终保持顺畅,为公司各项工作高效开展提供了保障。此外,公司的网站维护工作也有条不紊。开业至今,泰安店网站共接到顾客投诉4起,招商信息11条,全部在第一时间转交到相关同事处,并跟踪结果,第一时间回复;共行业新闻193条,店面动态81条,促销信息31条,每周集团对各门店的网站维护工作进行考核,泰安店无一次不合格。

2、泰安店改造前的清场工作

公司下达撤场通知后,我每天在商场内巡场多次,了解撤场进度,做好记录,向领导汇报。但是部分商户拒不配合商场撤场,在沟通无果后,公司决定对该部分摊位进行。工作可谓艰难,拆除工作主要是在夜里进行,每天从晚上到第二天早上,摊位内的样品及杂物一件一件打包,一件一件装车,拉到仓库后又一件一件卸下,更有些大件的家具考验着我们的体力。就这样,我们连续奋战,不分昼夜,将工作完成,保证了商场重装的顺利进行。这段时间每天夜里,何总、郭经理等领导全部奋战在第一线,亲自动手搬卸货物,我们累并感动着,并充实着。

3、泰安店改造后的招商工作和筹备开业工作

很多老商户对居然之家的经营模式比较认可,并对居然得前景充满信心,所以泰安店一楼招商工作可选品牌比较充足。但是在位置、面积等方面各品牌争执不下,瓷砖区尤为严重,导致瓷砖区商户进场装修较晚;另外,洁具区的位置面积安排可谓一波三折,经过多次调整才最终敲定。这就对工期造成了很大影响,催促商户赶在9月5日前装修完毕,就成了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每天忙碌着给商户办理装修手续,为商户摊位测量尺寸,催促装修进度,动员商户夜里加班施工并现场落实到深夜。每天都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每天下班都累得倒床上就睡着。开业前一天的晚上,还忙碌到后半夜3点多。好在经过努力,一楼绝大部分商户都在9月5日前装修完毕,达到开业状态。至9月5日,一楼62个摊位,空租一个,未装修完毕5个,开业率超过90%。看到商场从当初的一片狼藉到开业时的富丽堂皇,我感到前期的辛苦很值得。

4、泰安店开业后的的市场管理和费用收缴工作

9月5日商场正式开业,各项工作逐步正规,楼层日常管理工作有序展开。一楼共有61个营业摊位,其中瓷砖15家,洁具22家,地板20家,散热器4家。共有营业员112名。对营业员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仪容仪表、店容店貌、迎宾送宾、价签管理、日常纪律等。从开业至今,我共接到顾客投诉6起,其中洁具5起,地板1起。全部及时处理完毕,消费者和商户均对处理结果表示认同。截止12月26日,一楼商户共实现销售净额9636274元,平米效益1213元。截止该日,一楼各项费用应收4969910元,实收4387162元。未收金额中牵涉到补偿商户的费用32万元。

二、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1、与部分商户欠缺沟通,缺乏了解。

2、处理客诉经验不足。不能够快速准确的把握顾客的心理。在组织顾客与商户协调时,没能掌握主动。

三、下年度工作计划

1、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更加熟练掌握erp系统知识。

2、加强对营业员的管理和培训。严格执行营业员手册的各项要求,提高营业员的销售能力。

第3篇:招商运营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东莞的企业全部是两头在外型的,即原材料来源于外部,同时产品也销向外部。由于这种产业结构,起于去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东莞的影响也最大。据悉,目前东莞倒闭的中小企业已占全市的十分之一,其他企业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记者了解到,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东莞“双转移”的推进速度有一定减缓,但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腾出土地,引进高新技术产业

今年4月初,记者来到东莞松山湖科技园区。这是东莞市最大的高科技产业园区,2001年11月批准建成,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相对东莞市区的繁华拥挤,这里显得空旷了许多。而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的理工大学、经研院等一系列科技企业,似乎证明了这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定位。

东莞的“双转移”就是要腾出有限的土地空间,引进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以推动经济增长,减少城市环境压力和人口压力。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就是专为吸引高科技企业而建的最大的新区。

东莞松山湖新区占地72平方公里。到2∞8年底,该区共引进创新型科技企业290家,其中,总部型、研发型大中企业86家,国家级、省级大中型研发机构32家,中小科技开发企业148家,其中包括华为、中国无线、易事特等知名企业。

除了松山湖,东莞还有虎门港、生态园、长安海滨等新区承担着引进高新技术的任务。据悉,为了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招商引资,东莞市财政特意拿出10亿元,设立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并建立了一系列辅助企业转型升级的信息服务平台,鼓励来料加工企业转型为三资企业。同时成立内资经济促进中心,以松山湖、虎门港、生态园、长安海滨新区为主要载体,瞄准世界500强、国内大型国企、军工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进行重点招商。

记者了解到,为了推进“双转移”工作,东莞市政府建立了硬性指标。去年8月,东莞市成立了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东莞市产业转移规划》和《东莞市产业转移实施方案》。市政府规定,从今年起到2012年,“双转移”工作被纳入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政绩考核内容之一。

“三种模式”建设产业转移园

记者从东莞市经济贸易局了解到,在广东省认定的32个转移园中,东莞市参与共建的有8个,其中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园于去年12月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广东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其余7个为镇级产业转移园。

目前,7个镇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总体规划面积为58050亩,已开发面积12964亩,投入开发资金10 5亿元。从东莞市转移到园区的企业项目有14个,其中大朗(信宜)产业转移园已投产企业15家,8家由东莞转入,解决劳动就业3700多人,实现年产值51乙多元。从大朗转移到信宜市的企业共有650多家,实现年产值12亿元,解决当地劳动就业6万多人。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用地面积约4.29万亩,计划总投资45亿元。主要承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金属品加工等产业。到目前为止,园区共有入园企业116家。

有关人士透露,最近东莞正在与邻近的惠州市合作开发建设东莞(惠东)产业转移园,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约17平方公里。

东莞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叶绍煜向记者介绍了产业转移园的建设情况。他说,东莞主要采取了三种模式来建设产业转移园。

第一种是东莞政府主导型:由东莞市相关镇政府作为主体,负责园区的规划、投资、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山区或东西两翼市县负责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政府服务和管理上的必要协助。

第二种是东莞方企业主导型:由东莞市政府牵头,组织有实力、有意向的企业共同成立股份企业,负责规划、投资、园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实行企业化运营。

第三种是山区或东西两翼方主导型:由山区或东西两翼市县作为主体,负责园区的规划、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叶绍说,前期合作建设的产业转移园区,我们主要采取的是东莞政府主导型。而近期计划与惠东县合作建设的东莞(惠东)产业转移园,则采取了东莞方企业主导型的模式。

用好存量土地,就不会形成“产业空心化”

据了解,早在“双转移”政策拟定期间,东莞一些人曾担心,一旦把企业转移出去,会形成“产业空心化”。

要打消这种担心,避免“产业空心化”,关键问题是要用好产业转移后留下来的存量建设用地。东莞的办法是,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原则,大力处置、盘活闲置土地,并出台政策对“三旧”改造中涉及的土地疑难问题进行阐释。

叶绍煜说,为了配合“双转移”,目前,东莞市正在大力开展以旧城镇、旧工厂、旧村庄为内容的“三旧”改造工作。通过“三旧”改造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对纳入“三旧”改造范围的用地,凡是有利于城市形象提升和城市功能完善的。凡是有利于土地产出率提高的,凡是不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村镇集体使用权的,均可优先适用相关优惠措施。

为使“三旧”改造工作规范进行,今年3月,东莞出台了《东莞市实施“三旧改造”土地管理暂行办法》。对“三旧”改造中涉及的五类典型土地管理疑难问题进行了说明,通过明晰新旧土地政策适用范围,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中的企业用地问题。

一是企业转型明晰土地权属(如“三来一补”企业转为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解除集体“挂靠”等),原已批集体建设用地征为国有后仍出让给原实际用地单位的,可以采取协议方式。

二是现状已建的项目,土地用途经有关部门批准改为经营性用途的,可直接重新签订出让合同,调整土地出让金,无需由政府收回后再公开交易;集体自用的集体建设用地,也可以改作经营性用途,但不能用于商品住宅开发。

三是项目扩建超占少量土地,已批部分与新增部分属于同一项目宗地且不可分割的,处罚后可直接由用地单位补办供地手续。

四是自行拆建改造原有建筑,增加容积率、提高建筑密度的,可不追缴土地出让金。

五是成片拆迁改造,拆迁资格和土地使用权可以捆绑竞投,符合资格的单位均可以参与竞投,其拆迁成本还可以抵扣部分土地出让金。

与“双转移”同时开展的还有对闲置土地的处置、盘活工作。从2006年初到去年底,3年间东莞累计处置闲置土地1238宗,面积43万亩,累计征收土地闲置费4.3亿元。

靠规划有序整合建设用地

在东莞,记者看到一份今年1月由广东省刚刚批复同意的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这一轮规划对产业转移后的建设用地进行了有序整合。

首先,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分工情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加注重与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同步协调,更加注重市内、市外土地资源的共享协作,更加注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

其次,规划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生态绿线不动摇,严守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不动摇,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东莞市目前已建立了财政补偿制度,对全市基本农田和生态绿地每年按一定标准(基本农田每亩500元,林地每亩100元)统一补助。

第三,加强了与发改委、外经贸、经贸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按照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方向,重点建设新产业集聚区,增强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努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三规合一”。

第4篇:招商运营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1.1战略定位建设霞浦台湾渔民创业园应围绕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发挥国家级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吸附效应,推进两岸渔业产业深度对接,以引进台湾渔业高新科技成果为重点,以两岸渔业产业合作共赢为目标,引导拥有关键渔业技术的台湾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素质渔民到园区创业发展,充分发挥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典型示范的作用,通过机制创新、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品牌带动、滚动开发、多元招商、合理组织,力争建成海峡两岸渔业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国家级现代渔业科技的示范区、福建现代渔业发展的引领区。

1.2功能定位产业引领功能创业园建设应瞄准世界渔业发展前沿,积极借鉴台湾渔业产业发展经验,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渔业产业体系,优化渔业产业布局,推进渔业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做大做强现代渔业产业,充分发挥渔业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增强渔业产业拉动经济发展和增加渔民收入的能力。投资创业功能应创造优良的投资创业环境,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积极引导台资渔业企业、台湾渔民大户、台湾渔业行业协会进入霞浦台湾渔民创业园,投资特色渔业产业及关联产业领域,促进两岸渔业产业合作共赢。科技合作功能围绕优势渔业产业,引进台湾优质、高效、市场前景广阔的渔业品种和渔业养殖、加工、仓储、营销等高新技术与先进经验,着力提升渔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渔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吸收与推广应用,提高霞浦台湾渔民创业园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机制创新功能创业园建设应充分利用好中央、省、市对台优惠政策,立足两岸渔业发展,积极探索两岸渔业投资合作的有效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提升做法,促进两岸渔业合作向深层次推进。辐射带动功能充分发挥好霞浦的地理区位优势,在建设好霞浦台湾渔民创业园的同时,促进台湾渔民创业园功能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对周边县市的带动作用;积极发挥地处长三角、珠三角中心地带的区位优势,做强渔业产业,增强产业集聚功能,扩大辐射带动范围。

2霞浦台湾渔民创业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2.1建立渔业科技服务综合体以服务台湾渔民创业为主导,以提升霞浦县海洋渔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为核心,搭建服务信息平台、实验示范平台和综合管理平台。实行“政府投资,筑巢引凤”、“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和“政府配合,企业主导”三步走策略,把海洋科技服务综合体建成集科技研发、技术培训、创业服务、专家咨询、营销指导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机构。

2.2打造现代渔业加工产业聚集区以渔业产业化为主线,依托渔业龙头企业,发挥国家级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的集聚功能,加大加工设备、工艺流程的引进吸收和技术改造力度,重点建设和改造一批初级加工项目,扶持和培育一批大型的生产加工企业,着力推进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海洋中药材利用、深海大洋基因资源利用、海洋微藻利用等海洋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渔业加工产业整体发展,形成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新型水产品加工业格局,建设立足宁德、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现代化渔业加工产业聚集区,打造“中国渔都、海产精品”的地域品牌。

2.3建设海峡两岸渔业物流贸易区发挥三沙港得天独厚的渔港优势与国家级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的集聚效应,面向两地渔民、批发商、商、加工商以及消费者,依托两岸龙头物流贸易企业,发展海洋水产品冷鲜贮运与国际营销,建立一个由水产品交易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冷库仓储中心、检验检疫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综合保税区六大功能分区组成,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价格信息、金融商务和电子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海西特色的综合性现代渔业物流贸易区,打造福建省最大的对台渔业产品的集散中心及价格中心,争取建成国际渔业物流自由贸易区。

2.4发展低碳渔业生产作业区根据霞浦县渔业资源现状和渔业生产发展需求,坚持科技兴海、利用与养护并举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发展资源养护型捕捞业和环境友好型高效水产养殖业,优化养殖布局和品种结构,逐步退减湾内现有的养殖面积、缩小养殖规模,大力拓展湾外海域养殖空间,加快水域滩涂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规范和调整养殖布局,发展高优品种,积极推广“公司+中介组织+基地+渔民”的发展模式,转变渔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逐步实现养殖集约化、产业园区化、设施现代化、产出高效化,促进渔业产业持续协调发展。

2.5构建海峡休闲渔业文化旅游圈以“渔”和“海”为基调,以发展海峡两岸自然文化旅游圈为统揽,增强霞台休闲渔业合作,引入台湾休闲渔业经营管理理念与台资企业,通过集团化开发、多元化经营的运作模式,加大海岸线资源综合开发力度,培育休闲渔业新兴支柱产业,促进休闲渔业多元化发展,力争把霞浦台湾渔民创业园打造为以观光旅游、海滨休闲度假为主,以科学科普、文化寻踪、宗教访胜、海洋摄影、海上垂钓、海鲜美食为辅的海峡休闲渔业文化旅游城,塑造“梦幻海岸,休闲天堂”的霞浦旅游形象,成为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滨海旅游走廊的休闲度假胜地。

3霞浦台湾渔民创业园建设的保障措施

3.1加强组织实施按照“政府搭台、企业运作、中介参与、渔民受益”的指导思想,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霞浦台湾渔民创业园建设,负责创业园建设的日常管理和协调服务等方面工作,包括创业园的总体规划编制、项目审定及科技、信息、人才、资金的引进交流、招商引资等。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责任分工,列入相关单位、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年度重大事项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3]。全面分析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形成促进规划落实和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发展的合力。为加快项目落地建设,应积极探索成立投资开发建设公司,作为投资开发主体,负责规划区域内的土地成片开发、融资和建设、运营管理公共基础设施[1]。着眼于增强开发公司的融资能力,对开发公司的投资收益全额用于再投资,一定数年不变,促进滚动发展。

3.2加大资金投入霞浦台湾渔民创业园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除省、市、县三级在启动资金方面予以倾斜外,应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及商业银行对霞浦台湾渔民创业园建设的贷款支持;积极争取中央企业投资霞浦台湾渔民创业园大型深水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基础,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发挥农村合作银行的融资和信贷功能,多渠道筹措霞浦台湾渔民创业园建设资金。设立两岸渔业合作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台湾高新技术引进推广、科技创新、项目技改、品牌建设、专业合作社等县级扶持项目的资金补助和上级各类扶持项目的资金配套。

3.3加强渔民保障根据项目落地以及建设实施进度,按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开展征求移民搬迁,确保霞浦台湾渔民创业园建设的顺利实施。在移民搬迁工作中,健全失海渔民和失地农民的保障机制:一要避免简单的搬迁安置和货币补偿方式,按照公平和效率兼顾、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建立失海渔民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保障措施未落实之前,不宜强行先征迁再安置或补偿。二要积极探索失海渔民和失地农民原有的土地(渔场)与其他可盈利资产相置换的可行方式[1]。三要实行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加强失海渔民和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通过建立完善失地农民和失海渔民的保障机制,逐步形成“以土地(渔场)换保障、以保障换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局面。

3.4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政策先行先试力度,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吸引台湾企业、民间组织和个人入驻创业园投资兴业。对入驻台湾渔民创业园的台资企业在税收方面执行福建省财政厅等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落实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财税政策的通知》[3]。鼓励和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岸渔业高新技术和产品成果转化项目申请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对引进或合作生产先进适用的台湾农业机械,争取列入福建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目录;符合省渔业重点项目条件的水产品加工等现代渔业项目,优先申报为渔业重点建设项目。创业园管理机构可直接向省、市有关部门申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项目,对已获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的台资农业企业,优先申报上级项目补助并相应配套安排本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和贷款贴息项目[5]。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农业企业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和农产品商标,申报品牌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争创驰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和福建省名牌产品,经认定或认证后享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组建力度,逐步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新型金融服务组织互为补充的多元化海洋金融服务体系。以政策性保险为基础,按照“政府引导、财政补贴、渔民参与”的模式,积极拓展海洋渔业保险服务,建立行之有效的海洋渔业保险制度。

第5篇:招商运营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二次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第二次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推进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更加顺利健康发展。下面,我代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讲三点工作意见。

一、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近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题,以富民强省为目标,紧紧抓住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积极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大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一)建立健全齐抓共管部门协作机制。按照国家要求,省环保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三部门于年11月共同成立了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门办公室,明确技术依托单位,建立相关专家库,密切协同配合,加强对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组织指导。年,联合制定了《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省生态工业园区考核标准》,对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申报、考核、验收、监督管理等做出了规定。年8月,三部门在召开了全省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工作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各市环保、商务、科技部门、开发区和企业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与此同时,省环保厅通过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对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单位的环境报告书进行审查指导;省商务厅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指标纳入《省级经济开发区年度发展综合评价办法》中,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年度工作的考核内容;省科技厅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实行单列,40%以上的省、市两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重点支持开发区的技术创新。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目前,我省已有18家单位开展了国家级或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其中,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9家,涵盖了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综合类、行业类、静脉产业类的全部类别,创建数量和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于年获得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正式命名,其他6家园区正在积极创建中。年至今,有11家单位启动并开展了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临沂经济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后,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提高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各园区通过建设生态工业园,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持续改善的良性循环,有效地提高了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验收年与创建起始年相比,工业增加值均增加了近一倍,而园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水产生量、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SO2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均有明显降低。以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为例,创建生态工业园区之前,三个开发区的数值为1.5kg/万元左右,验收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分别降至约0.8kg/万元、0.2kg/万元、0.3kg/万元。

(四)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经验。各地园区根据自身实际,在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工作中创造出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如经济开发区,构建了海水和卤水“一水五用”生态产业链,建设了盐、碱、溴、精细化工四大动脉产业和废水、废液、废料、废气等资源化利用静脉产业,每年综合利用化工废水6000多万方,减少废渣排放6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80吨,节煤3万多吨,“三废”综合利用企业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亿多元,所创税收占全区新增税收的30%以上。经济开发区成立了全国首家生态企业协会,突出“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拓展”三个建设重点,60多家企业间形成了废弃资源、能源链接,同时还延伸与区外的30多家企业建立了中水回用链网。纸业公司采取“一草三用”,形成了麦草制浆、沼气发电、沼气泥生产有机肥料的综合利用链条,取得160余项专利技术,解决了草浆造纸资源消耗和污染治理的世界性难题,实现了省草浆造纸技术的重大突破,得到行业和环保等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年12月,环保部举办了全国造纸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宣贯暨治污经验交流会,高度评价推广了“模式”经验。年7月,纸业年处理15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获得环境保护部批准建设,昔日濒临关停的小企业成长为全省造纸行业的排头兵。信发集团优化提升热电、铝业、盐碱、精细化工主导产业,注重发展再生铝、赤泥、灰渣资源化等静脉产业,辐射带动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他们研发的“氧化铝厂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处理工艺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投资16亿元建设的赤泥综合利用项目,年处理能力200万吨,从赤泥中提取的氧化铝和氧化钠分别达到50%和90%,处理后的赤泥含碱量降到1%以下,可以作为多种建筑材料的原料,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环境友好化,该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赤泥“综合利用、吃干榨净”的企业。

(五)初步建立形成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体系。我省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中,坚持不断探索创新,初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建设管理体系。一是建立领导机制,落实工作任务。从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启动伊始,省环保厅、商务厅、科技厅便联合成立了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依托单位等机构,并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纳入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二是注重规划引导,突出鲜明特色。我省在生态工业园区创建中坚持高起点、高水平搞好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规划,以利于物质能量等的交换和资源化利用,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工业生态链条。18家开展创建工作的园区均根据自身实际构建了特色产业链条及废物循环利用链条,不仅实现了产业集群与共生,而且实现了废物的“零排放”。三是规范管理,加强指导。我省制定颁布了《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和《省生态工业园区考核标准》,规范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借助技术依托单位和专家库,加强对各类园区、企业、技术咨询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培训,着力提高园区建设水平。四是加强科技创新与合作,突破生态工业园建设环境瓶颈。依托省环保产业技术研发基地和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两个平台,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推动的“政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全省生态工业园区与国内外数十家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协作关系,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孵化,同时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以生态化改造突破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环境瓶颈。五是建立环境标准倒逼机制,推动生态工业园建设上水平。我省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建立了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共实施了38项地方环境标准。在环境倒逼机制的引领下,各园区加大环保投入,狠抓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主导产业,强化优势产业,有效提升了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水平。#p#分页标题#e#

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认真研究改进。一是对生态工业园建设的认识仍需提高。有些园区批准创建后,只注重名义形式,建设进度缓慢。目前,全省还有5个市至今未开展此项工作。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仍待加强。有的园区在创建过程中,产业链网构建单一,关键节点技术薄弱,产业链项目档次不高,不能满足产业集群及生态工业发展的需求。三是政策措施应需完善。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财政、金融、税收、资金、技术等激励政策方面还存在缺位,一定程度影响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四是信息交流渠道不够通畅。政府职能部门、园区、企业、专家以及行业协会间还未形成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二、充分认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去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生态的决定》,将大力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创建生态工业园区,推动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生态化改造,以生态经济带动经济转型,以污染减排倒逼“转方式、调结构”,以生态建设再造环境优势,破解资源环境瓶颈,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各级各部门各方面,应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提高认识,加强做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

(一)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加快科学发展的需要。我省人口密度高,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比较快,但结构偏重。这一省情特点决定了必须坚定科学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的道路。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区域经济绿色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新形态,是开发区和企业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年,我省经济开发区GDP贡献量19826.8亿元,对全省GDP贡献率达到43.6%,开发区在GDP、利税、生产技术水平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已然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最有条件、最具潜力、最迫切需要发展生态工业的区域。生态工业园区创建为园区和企业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加快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提供了新机遇。

(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需要。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等诸多矛盾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约束。“十二五”期间,在全省GDP年均增长9%,单位GDP能耗比年降低17%的前提下,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比年下降12.0%、13.3%、14.9%、16.1%,全省重点污染河流控制断面平均浓度要比年改善20%以上,力争省控重点河流全部消除劣五类,全省17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比年改善20%以上,根据新修订的4个流域综合排放标准要求,从2013年1月日起,我省重点保护区COD、氨氮排放浓度限值分别执行50mg/L、5mg/L标准,一般保护区COD、氨氮排放浓度限值分别执行60mg/L、10mg/L标准。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必须加强节能减排,推进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工业体系,促进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提高经济发展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三、全面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我们要因势利导,加强组织,创新理念,科学规划,推动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更加积极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省力争申报创建15家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所有开发区和重点企业普遍开展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一)加强部门协作配合。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不是单纯的环境项目,而是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多方面的区域协调发展综合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园区、企业协同努力,打好组合拳。但是目前大部分市尚未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机构,缺乏协调互动机制。各地应尽快采取措施,建立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密切协作配合,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蓬勃开展。

(二)制订激励扶持政策。去年12月,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我们将积极研究,从环保、商务、科技等方面制定出台扶持园区建设的政策措施。一是试行差别化环境政策,建议将减排绩效纳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体系,对生态工业园建设涉及的重点项目优先调配总量指标。二是探索激励性的商务政策,将园区建设相关指标纳入开发区相关考核工作,在资金、招商引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服务等方面加大对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扶持力度。三是强化对省级生态工业园的科技扶持,优先支持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在高新技术项目审批、技术交流与合作、成果转化与推广、人才引进与扶持等方面重点向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倾斜。各市、县政府相关部门和园区也应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及保障措施。

(三)提高规划编制质量。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是园区创建的重要依据和技术基础,国家出台了《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编制指南》,规定了规划编制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各开发区应根据区域内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产业结构,准确定位园区主导产业,从绿色招商和完善生态产业链的角度确定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重点支撑项目,科学的编制园区建设规划。为了使规划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可操作性,规划编制完成后,由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各园区要按照论证通过的《规划》进行建设,并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适时开展《规划》修编,确保《规划》的指导性、科学性。与此同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应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进行衔接,纳入园区所在地人民政府的总体规划、各类专项规划中。

(四)规范园区监督考核。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品牌,要加强监督管理,维护良好信誉,保持示范性。下一步,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将对园区实行动态管理。一是建立园区信息统计和报送制度。各园区要加强对园区建设指标、进展情况等的统计,定期将园区建设指标及园区建设年度进展报告报送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建立完善园区及企业环境报告制度。各园区及区内重点企业每年要编制《环境报告书》,报送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评审。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各园区的《环境报告书》,实现园区环境信息公开。三是规范园区创建验收。对建设指标达到规划及标准要求的试点园区,及时组织验收和命名。为规范规划编制和园区验收制度,实行编审分开,不聘请规划编制人员作为专家参加生态工业园区评审和验收。四是建立园区建设绩效评估和退出机制,对建设成效差的园区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以至取消命名。五是针对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研究制定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验收考核的标准。#p#分页标题#e#

(五)增强园区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园区应根据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网的构建中,加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发掘产业间资源循环利用关系,开展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和应用,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突破生态工业发展的关键补链技术,完善延长园区主导产业链,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体系,做到各种关键节点技术之间互相协调,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储备及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升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质量。

第6篇:招商运营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在公司2008年行风建设及优质服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二八年五月二十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2007年行风建设及优质服务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当前行风建设及优质服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2008年工作重

点,努力推动行风建设及优质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面我讲二个方面的内容。

一、2007年行风建设及优质服务工作回顾

2007年,公司在市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行风建设这条主线,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原则,以“作风建设年”、“优质服务年”、“精细化管理年”为切入点,以“行风零投诉、服务零事故”、“百问百查”、“七彩阳光亮万家”服务品牌宣传等活动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三个十条”,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服务举措,企业的内质外形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公司行评“回头看”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验收,并获得了“黄冈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先进单位”、**区人民政府“纠风及行风建设先进单位”、黄冈供电公司“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健全了工作责任体系

公司党委高度重视,把行风建设工作置于企业生命线的高度,建立健全行风建设长效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人动和工作要求,适时调整了行风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机构,分别组建了“优质服务年”、“行风零投诉、服务零事故”、优质服务“百问百查”等专项活动专班,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了任务要求,将行风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组织体系。

二是明确工作职责。按照行风建设工作要求,明确了各相关科室、单位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层层签订了行风建设责任状,实现了行风建设责任到科室、到单位,任务到班组、到个人,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全面推进行风建设工作的局面。

三是建立服务网络。本着服务社会展示核心价值的宗旨,公司重建了服务架构,向一线、向营销、向客户倾斜服务资源,建立了“机关为基层服务、后勤为一线服务、生产为营销服务、营销为客户服务”的服务网络。

(二)完善了制度管理体系

制度是规范管理的依据,流程是有序工作的前提。公司从完善和创新行风制度建设入手,修订了系列制度办法,使行风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一是注重制度建设的可操作性。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制定了行风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印发了《优质服务常态机制考评标准》、《供电服务事故责任追究办法实施细则》、《投诉举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故障报修抢修管理规定》和《电费交费、欠费催交、欠费停电及复电工作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规范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注重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制定了抄核收监管相关制度办法,对正常电费的审核和异动业务的审批实行集中审批;加强了欠费人性化管理,停电催收一律实行“审批制”;加大了对抄、核、收各工作环节的考核奖惩力度,提高了抄核收工作质量,从源头上遏制了因营业差错引起的有效投诉。

三是注重过程管理的实效性。针对客户反映报装工期过长的问题,加大了与市公司客户中心、计量中心的业务衔接与协作,制定了《业扩报装管理规定》,并通过电费监管系统对报装各环节时限进行监控,加快了业扩报装速度和规范化服务水平。

(三)注重了员工的素质培养

理念激发动力,服务理念决定员工的服务行为,公司注重以教育培训为导向,切实提高员工素质。

一是以考促学。加强了行风建设及优质服务有关规定和措施办法的学习宣传,组织了3次“三个十条”和优质服务知识全员闭卷考试,进一步增强了全员的规范服务、真诚服务和主动服务意识。

二是定期培训。结合“优质服务年”、“作风建设年”和“企业文化读书月”宣传活动,为全员配发了《企业文化宣传手册》、《优质服务年活动手册》,举办了服务技能培训班和服务礼仪培训班,邀请武汉电院的教授为全体营销窗口人员进行授课,进一步提高了员工服务技能。

三是以赛促学。先后开展了月度标杆单位、月度标杆个人评选、窗口服务人员星级员工评定、抄表、收费、电能表修校、营业月度工作无差错、“七彩阳光杯“服务技能大比武等劳动竞赛,形成了创优争先的竞争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促进了员工服务观念的转变,各级各类服务投诉得到了有效遏制。

(四)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一是注重内部教育。通过在局域网开辟网页、制作宣传栏28期、悬挂宣传横幅200余幅、开展明察暗访15次、印发行风《双零简报》11期共800余份等多种形式,大力营造宣传教育强势,增强了干部员工的服务意识。

二是重视对外宣传。先后组织开展了4次大型宣传,在大街小

三是架起供用“连心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了与社会的交流和沟通。坚持领导走访客户、领导接待日、行风热线和客户座谈会制度,去年,公司领导带队走访客户50余家,发放征求意见函、调查问卷800余份,对征集到的39条意见和建议均按战线及时进行了处理,在10次领导接待日和10期行风热线活动中,共接受处理意见和建议36件次,树立了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五)突出了服务的软硬环境

服务手段的创新和服务环境的优化,是增强行风建设与优质服务的活力源泉,公司注重了服务延伸和功能拓展,行风及优质服务活力凸显。

二是拓展服务,推出了新举措。推广了窗口服务人员星级评定和新供用电合同管理系统的应用,通过营销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四优三好”供电所创建活动,树立了内部规范化管理标杆;在做好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公司推出的百人服务进社区、流动表箱进农户、农村用户电费邮政批扣,商场代收电费、“电信万能充值卡缴费”、pos机刷卡交费,流动营业厅报装交费等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服务方式,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

三是抗击天灾,众志成城保供电。在去年7月黄州发生多年未遇的风灾、今年春节又遭遇50年一遇的雪灾,公司全体干部职工众志成城抗灾害保供电,领导跟班作业,党员干部模范表率,发扬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连续作战,取得了抗击风灾和雪灾战役的全面胜利,在保证城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用电的同时,公司还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组织了21位勇士远赴江西抗冰抢险救灾。在抗击天灾中,公司员工顽强保供电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市公司及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六)健全了服务的考核体系

建立健全供电优质服务防偏、纠错机制,严控容易产生服务事故的环节,在一些容易滋生行风问题的薄弱环节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和监察督导,防患于未然,使一些容易引发客户投诉的苗头消除在萌芽之中,解决在问题出现的初期。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营业窗口建设有待进一步规范。在几次的行风暗访中,发现有个别营业厅的查询触摸屏没有正常运行,个别营业厅没有遵照作息时间营业,部分工作人员未挂牌、未穿工作服或不按规定着装等问题;二是员工服务素质有待进一步增强。行风建设及优质服务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有待提高,极少数员工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工作方法比较简单,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投诉仍有发生;三是供电可靠率及电压质量有待提高。部分线路和台区仍存在薄弱环节,在高负荷时段,客户端电压偏低;四是业扩报装管理有待改进。业扩报装“绿色通道”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和改进。

二、2008年行风建设及优质服务工作任务

2008年是省、市公司全面实施再上新台阶战略的一年,行风建设的任务重,要求高,各单位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把行风建设与生产经营、党风廉政建设、文明单位创建和优质服务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反复抓,抓反复。

2008年行风建设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以建为主”的方针,树立对标理念,践行“优质服务年”活动八项承诺。认真履行纠风职责,以行风自评为着力点,以客户投诉为切入点,以监督检查为手段,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大力开展“金牌服务迎奥运”活动,深入推进“双零”目标创建,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丰富服务载体,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提高公司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水平。

2008年行风建设主要任务:服务一个中心,加强二大建设,树立四大理念,狠抓六项措施,实现一个目标。即以服务电力客户为中心,加强制度建设和营业窗口建设,牢固树立大服务理念、大平台理念、大宣教理念、大监督理念,狠抓工作责任落实、规章制度执行、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监督考核、服务品牌打造六项措施,促进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稳步提升,实现“双零”创建目标,获得市公司行风建设优秀单位,省公司“纠风及行风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围绕2008年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责任落实,健全机制建设,确保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扎实开展

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密不可分,是企业整体实力的综合体现。公司党委将继续把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置于企业生命线的高度来抓紧抓好。

一是要严格落实行风建设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业务必须管行风”的原则,进一步健全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行风建设责任机制。各部门各单位要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内部承诺保外部承诺兑现、后台服务支持前台服务的运行机制,使公司运营的全过程、各环节共同为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承担责任,确保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制度执行力。要加大各项制度的宣贯力度,着力提高广大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真正使制度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这次会上印发了行风建设及优质服务管理规定、供电服务质量考核实施细则、营业窗口规范化管理标准等系列新的制度办法,重新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进一步规范了服务流程,加大了考核力度,各单位要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出台的几个行风建设及优质服务工作措施和管理办法,按照规定和要求开展工作。对不按流程、规章制度办事引起的服务投诉,公司将按照这次下发的《供电服务质量考核实施细则》里的规定对事不对人,严格进行处理和落实。

(二)抓观念转变,促进素质提升,增强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的驱动力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电力职工队伍的作风状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要增强政治敏锐性,深化理念教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搞好行风建设及优质服务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一是要狠抓观念转变。各单位、各科室、各负责人,要通过各种会议、各项活动,积极宣贯搞好行风建设及优质服务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要牢固树立“行风无小事”的大服务理念,认真贯彻国网公司“三个十条”和《员工守则》,严格执行《供电营业职工文明服务行为规范》,公司将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举办形势任务教育讲座,引导员工转变观念,换位思考,让员工充分认识到服务也是产品,理解“电”是包含服务内涵的商品。牢固树立以优质服务求生存、求发展的理念,使每个员工自觉规范服务行为,由他律变自律,自觉将确保客户满意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今年公司继续开展“行风双零先进单位、优质服务标兵”评选活动,各单位要以争当双零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为目标,切实做好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

(三)抓电网建设,提高供电能力,夯实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硬件平台

完成年度行风建设工作目标任务,推动行风建设及优质服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不断夯实电网基础,建设坚强的配电网络,提高电力供应能力。

二是要搞好优质服务送好电。黄州工业园、路口工业园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中心地域,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工业园区建设,对用户工程要坚决做到“三不指定”,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要建立跟踪服务制度,帮助客户早日投产用电,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企业和电力客户双赢局面。

三是要严格科学管理保好电。加强电网运行维护管理,准确分析和预测电力供需形势,优化电力资源配置,要科学合理调度电能,特别是在电力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期间,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要进一步加强需求侧管理,大力开展电力供需平衡工作,通过政策措施引导客户合理用电,努力保障电力有序供应。要落实供电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加大服务的科技投入,应用gis配网生产管理系统,健全故障抢修快速反应机制,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为搞好供电服务提供保障。

(四)抓热点难点,树立企业形象,延伸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的拓展力

要充分认识到“群众关心的,就是行风建设的重点;群众投诉的,就是行风建设的难点,群众期盼的就是行风建设的热点”,针对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关键环节,要从客户最不满意的问题抓起,从政府做不放心的方面抓起。

一是要抓窗口服务。继续推进“四优三好”创建,力争今年完成3个四优供电所、5个“三好”电工组创建目标,加大窗口规范化改造力度,完成黄州供电营业所三星营业厅建设。理顺95598坐席管理隶属关系,加强95598与抢修、调度、生产及有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搭建信息传递的技术平台,实现服务过程的可控、能控和在控。认真落实大客户经理制,积极推行vip客户管理模式,推行一站式服务,深入开展服务双十佳评选、窗口服务明星评定活动,积极争创省市公司“十佳明星窗口”、“十佳星级员工”和“七彩金牌员工”。

二是要抓报装服务。对内,要加快推动报装主辅分离,完善报装管理流程,坚持业扩报装月度例会制度,严格执行《报装时限考核办法》,继续加大报装各环节时限考核力度,确保内转外不转;对外,要从根本上解决“三指定”问题,实行业扩报装统一业务流程、统一工作规范、统一服务行为、统一收费项目和标准、统一资料格式,公开报装流程、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公示设计、施工、设备供货单位供客户自主选择,打造“阳光报装”品牌,有效解决“报装难”问题。

三是要抓收费服务。要加大现有13种交费模式的普及和宣传力度,按照方便客户和经济实用的原则,重点普及银行代收、农村邮政批扣、万能卡、网上营业厅和银联pos收费等客户乐于接受的电费交费方式,引导客户选用适当的交费方式,有效解决客户“交费难”问题。在停电催费这个问题上,要进一步规范停复电流程,严格执行停电催费审批制度,对已停电的客户,要有专人跟踪其交费动态,一旦交清电费,就应迅速复电,最大限度减少停电对客户造成的不利影响,避免由此而引起的服务事故。

四是要抓效能监察。根据公司一些供电线路和台区线损居高不下的现象,各供电单位要以精益化管理为目标,以技术降损为手段,以管理降损为重点,以同业对标为平台,全面开展高损台区降损节能工作,打一场线损攻坚战,严肃查处台区管理中存在的转供电、偷窃电、人情电等一系列违规违纪行为。

(五)抓文化建设,打造服务品牌,壮大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的软实力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品牌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素质、信誉、实力和形象的代表,是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生命力的体现。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载体,赋予品牌内涵,用品牌服务来吸引群众,用品牌效应来壮大公司科学发展的软实力。

一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积极宣贯“干事、干净”的廉洁文化核心理念,认真贯彻《企业文化手册》、《员工守则》、《湖北省电力公司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导则》和《黄冈供电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实现公司上下对核心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广泛认同。要导入优秀的营销文化理念,大力推动以服务价值观为核心,创造顾客满意、赢得顾客忠诚、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服务文化建设。努力打造服务文化体系,实现从基础服务到理念服务的转变,从单向服务到互动服务的转变,从常规服务到精益服务的转变,从普遍到个性化服务的转变,提升行风建设乃至整个公司发展的“软实力”。

二是要打造“七彩阳光”服务品牌。要以创建“国家电网”服务品牌为龙头,精心打造“七彩阳光亮万家”服务品牌,要集中人力和物力做好服务文化建设方案策划,深入推进“七彩阳光亮万家”品牌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六个百”工程,以营业示范窗口改造、故障报修车载服务标识、客户报修反馈卡、发放资料、提供便民服务等多种形式,加大七彩阳光vi标识的应用和宣传,要结合“金牌服务迎奥运”、“星级创优”、“党员服务监督岗”、“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等载体活动的组织实施,通过一些差异化、个性化、社会化、特色化的服务,探索推行各种提醒服务、免费服务、增值服务、延伸服务新模式,扩大“七彩阳光亮万家”服务品牌的知名度,使人们只要用电,就会想到供电“七彩阳光”品牌,树立企业“真诚规范、严格高效、公平诚信”的社会形象。

(六)抓服务宣传,注重交流沟通,构建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的良好氛围

公司因为地理位置特殊,行风建设及优质服务工作难度大、责任重,做好服务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构建和谐的供用电关系,对搞好全年的行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要注重服务宣传。对内,要通过局域网、文化长廊、宣传栏等阵地加大对行风建设及优质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员工了解当前服务工作的形势和新要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要加大在落实“三个十条”和“双零”创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的宣传,让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要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心得体会、办板报、印发活动宣传手册、设立网上光荣榜和曝光台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全员搞好供电服务工作的自律性,树立服务就是形象、服务就是效益的服务观;对外,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针对当前外部监管和监督力度不断加大、电价上调预期和供用电紧张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台等传媒,做好优质服务和安全供用电知识及电费电价政策、交费方式的宣传,通过舆论造势,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

二是要注重交流沟通。交流沟通是争取客户的法宝,要定期走访纠风主管部门,向他们汇报公司行风建设及优质服务工作动态,取得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坚持开展客户走访活动,上门宣传电费电价政策和服务举措,听取客户意见,接受客户咨询,帮助客户排忧解难;坚持参加行风热线,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民情、民意,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通过开展领导接待日活动,定期接待客户来电来访,解疑释惑;适时组织召开新闻媒体、供电社会监督员和客户座谈会,宣传用电政策、电力供应形势和供电服务措施,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增进供用电双方的沟通和理解,构建宽松和谐的供用电关系。

(七)抓监督考核,重在责任追究,促进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健康发展

完善常态化监督考核机制是搞好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的根本保障,要注重监督防错,加大考核力度,通过严格的奖惩考核兑现,有效地增强全员遵章守制、自觉做好优质服务工作的责任意识,促进行风建设和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要坚持明察暗访。以贯彻落实国网公司“三个十条”为重点,结合省市公司开展的供电单位行风星级评比活动,针对在供电服务中存在的个别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服务行为不够规范、服务事故还未完全杜绝的问题,坚持行风巡回检查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大经常性明察暗访工作力度。今年公司将改进暗访工作方法,邀请行风监督员到服务窗口进行明查和暗访,扭住加强行风建设的牛鼻子这个着力点,切实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二是要发挥激励作用。继续设立“曝光台”、增设“对标台”,宣传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鼓励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达到“拔亮一盏,照亮一片”的目的。设立优质服务奖励基金,探索优质服务风险抵押金制度,促进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质量稳步提升。

三是要落实责任追究。要以开展“行风零投诉、服务零事故”活动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加强对客户投诉问题的总结、分析、处理和反馈,努力实现事后监督向事前控制转变,减少越级投诉,提高投诉处理质量和效果。严格执行供电服务事故责任追究办法和供电服务质量考核实施细则,对有令不行、违反“十个不准”和行风建设各项规定的人和事,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