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意见范文

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意见

第1篇: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意见范文

1.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文化生活的主要场域。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网络空间已经与传统校园媒体共同构成了他们重要的思想文化生活场域。从入学到毕业,大学生几乎全部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很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上就已经标明了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博以及官方微信的二维码,帮助学生第一时间融入大学生活。学生入学报到需要通过报到系统完成,以实现学籍认证;学生的选课需要依赖教务系统完成;学生学习所需的慕课等课程资源由网络提供;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社团活动借助飞信群、QQ群、微信群等各类网络交流工具进行;学生的课外休闲和课余生活离不开校园BBS、校园社交网站等媒介。网络媒体打破了传统校园媒体的空间界限,把象牙塔般的大学生活与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思想舆论环境。

2. 高校在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工作尚显薄弱。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接受网络、学习网络知识、运用网络媒体的能力和意识都比较强,即便像来自偏远农村的大学生,时间不长也能够在网络空间如鱼得水。相对来说,高校对网络空间的运用、监管有些滞后,未能与时俱进,意识形态工作在网络空间的开展就显得更为薄弱。笔者日前面向一些高校的宣传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大致了解了高校目前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并找出了其中的原因。

一是缺乏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一些高校的教育观念还比较保守,对新兴媒体的认识不够、支持也不够,驾驭网络空间的底气和能力明显不足,无法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并大胆地拓展新的意识形态教育空间。校报、广播站、宣传栏等传统媒体使用率在100%,官方网站开通率为78%,官方微信平台开通率为44%,校园BBS论坛开通率为44%,官方微博和手机报开通率均为22%。高校较大程度地依赖于传统媒体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网络媒体尚处在初创和发展当中。部分高校在面对是否开通新媒体平台的问题上,要么受到领导层的制约,要么存在网络环境复杂、运行难度较大的顾虑,以致出现高校对网络空间的主导和监管处于疏离状态。

二是高校自身尚未形成大宣传格局,宣传部门孤军奋战、孤掌难鸣,整体的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和氛围在弱化。一些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着误区,以为意识形态工作就是宣传部门的工作。实际上,这个工作应是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协调性、整体性工作,是包括全校教职员在内的全局性工作。调研发现,只有校报、宣传栏和官方网站(官方新闻)普遍由宣传部来主管和运营,其他网络媒体要么由其他部门管理,要么由学生社团自行管理。在大宣传格局未能构建起来的情况下,宣传部有意识形态教育意识,但是管理范围有限,其他部门和学生社团又往往把宣传重点放在反映学生课余生活及服务需求上,容易忽视意识形态的引领。因而,极大地限制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是宣传队伍自身能力不高、适应性不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对新媒体平台的使用本身已经让一大批人跟不上时代了,后台操作和运营更是对技术和意识双重能力的考验。高校对传统媒体一板一眼的宣传手段和方法是熟悉的、依赖的,而对新媒体的启用和运营则是慎重的、忐忑的,宣传队伍自身的能力和观念的滞后,成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障碍。

在新兴媒体运用较好的学校,大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相应地得到增强。在网络空间开展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也能够比较顺畅地让学生接受。但是这样的学校目前还不多,还不足以对抗网络空间的杂音和噪音,需要更多的高校提高网络空间的驾驭能力,方能扭转目前意识形态教育薄弱的状态。

3.高校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的对策思考。网络空间是现代人生存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异常活跃和热衷的思想文化生活场域,是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与敌对势力争夺青年的主战场,如何掌握网络空间的话语权,是高校的重要课题。

首先,高校要乐观积极地推进新媒体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意识形态工作是极端重要的工作,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提高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高校必须跟上时代步伐,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大力支持宣传部门组建团队,迎接网络空间迅速的、巨大的技术变革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其次,高校要理直气壮地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势位引领。网络技术只是途径和手段,内容为王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义。掌握了网络空间的运营技术,还不等于掌握了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必须把意识形态教育理念贯穿于网络空间各个环节、各个角落。因此,高校必须通过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来吸引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必须建立起经得住推敲的、让大学生信服的理论体系来回应社会发展中的现实处境,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高校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势位引领,并以此来统摄网络空间的各种资源,明确监管责任,掌握话语权。

再次,高校要高度负责地配齐建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不仅仅是指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它应是大宣传格局中处在多个工作层面的、肩负共同的意识形态教育职责的一支队伍。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包括党政工团干部。高校领导一方面要明确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地位,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选拔和配备、培训和提高。高校领导要定期就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理论研讨、形势研判和工作部署,有计划地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技能培训和工作规范、工作纪律培训,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整体实力,以适应网络空间的形势要求。

第2篇: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意见范文

Abstract: Qinhuangdao City Shanhaiguan District Nanyuan Village Estate firstly conducted comprehensive assorted reform in October 2007 in the nationwide. The reform was smooth and successful, and no one case of villagers petition appeared. Its success attracted other Chinese brother city to come to learn.

关键词:综合配套;改革;档案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assorted;reform;file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014-01

0引言

工作人员精心整理了自2004年以来从开始研讨直至改革结束的所有档案,并建立了档案专室。走进档案室,翻阅厚厚的档案,使我们如临其境的经历了这场规模空前的改革,从档案中呈现了本次改革的亮点:

1策划者睿智的思想是本次改革成功的前提

纵观改革档案,我们发现本次改革与一般意识中的城中村改造不同。它的字眼重点体现在“综合配套”上,之所以称为综合配套改革,是由于本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农转城;②转居;③集体经济综合改革,即政府捆绑式收购南园村集体资产,一次性解决南园村村民后续生活问题。立足本村实际情况是本次改革的出发点。从所存档的《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意见》中可以看出,南园村所有耕地及村庄全部位于城市规划区内,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随着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一方面村子已被城市完全包围,大量的土地被城市发展占用,农民的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自然实现了城市化,客观上要求实施转城和转居改造;另一方面南园村通过发展村办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资产,较好地建立起了村集体经济的载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村集体经济的管理和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鉴于以上原因,开拓者与领导着们大胆设想提出了本次综合改革方案。因此说策划者睿智的思想是本次改革成功的前提。

2目标明确,是本次改革成功的基础

档案管理者精心的将指导思想、改革思路及工作目标一一收录。综合改革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思路,以实现城市化为目标,打破旧的农村管理体制,促进村民的意识形态向城市转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改革集体经济运行管理体制,促进经济所有权结构转变;通过落实转城和转居,把村级体制改为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在社会管理方式和意识形态上实现城市化,使村民真正融入城市。明确的目标,为本次改革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机构健全、职责明确是本次改革成功的有力保障

通过查阅档案,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综合配套改革成立了由公安局、民政局、国土局、财政局等八家委办局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为综合配套改革保驾护航。由民政部门地名办负责确定社区、街、路、巷名称,公安部门根据确定的街、路、巷上报主管机关审批、确认,村委会将本村人口情况,逐户逐人核实,填写调查表上报,公安部门根据上报人口情况,与辖区派出所的核定,更换户口簿,将农村转为城镇纳入信息系统管理。财政局清产核资部门在村成立清产核资小组清理的基础上对村民做出政策指导。国土局的主要工作是把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劳动局社保部门负责向村民宣传讲解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有关问题,对所需资金进行预算,并开展保险的征缴工作。各委办局之间虽各有分工,但相互配合,协调合作,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是本次改革成功的有力保障。

4思维缜密、各司其职是本次改革成功的关键

从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各委办局协调合作,流水作业,是关系工作进展顺利、创建和谐的关键。领导小组不但为村民制订了南园村综合配套改革手续办理流程图,还设立了资料查验组、审核登记组、社保组、协议结算组、资金发放组等五个组,使工作进行有序。资料查验组负责初步查验村民所带材料是否齐全,确认资料齐全后,将有关资料装入本人档案袋,由本人带相关资料进入办理手续现场;审核登记组对村民所带资料进行正式审核,并按“顺序号―社保顺序号―本人身份顺序号―户号顺序号”编制档案编号并进行登记;社保组负责办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相关手续;协议结算组负责与村民签订解除第二轮土地延包协议、解除原村民身份协议,村民提交解除村经济组织身份声明书;资金发放组负责根据协议、结算组所开具的资金结算单办理资金发放相关手续。从档案此项内容的详实记载中可以想象得到各有关部门虽各有分工,又相互联系,工作起来有条不紊,使村民及工作人员能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工作。

5一应俱全的村民档案为本次改革提供了可供备查的依据

由于综合配套改革具有历史意义,因此档案专室中留存每位村民的个人档案,它承载了每位村民的过去,为今后提供可供备查的依据。村民档案内容涵盖了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照片、土地承包合同、土地经营权证书、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申请表、解除身份声明、解除土地承包协议、解除原村民身份协议、资金结算单、股金证或有效凭据、退还股金协议、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协议等诸多内容。最能体现创新工作的是村民档案编号为四组三位编码,第一组为顺序号,第二组为社保顺序号,第三组为人口顺序号,第四组为每户顺序号。对于16周岁以下村民,由于未到参保年龄,其档案编号中的第二组社保顺序号统一为000。这样的档案编号,为今后提供了便捷的查阅方式。

第3篇: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意见范文

党的十以来,内蒙古大学始终站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战略工程的高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统领,通过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聚焦思想引领,强化主体责任,筑牢育人之魂。学校坚持在事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中整体推进育人工作,构建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一是强化主体责任。学校党委切实承担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大学文化建设委员会、意识形态和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统揽全局、统一部署、协同联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二是注重顶层设计。通过实施“十三五”文化建设专项规划、全员育人实施意见、师德师风建设推进计划、文明校园创建方案等举措,构建完善了主题教育、校园文化、榜样力量、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推动立德树人观念落地生根。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全校目标管理体系,纳入基层党建考评机制,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提升依法治教水平的重要抓手。学校近三年制定完善《内蒙古大学章程》等制度68项,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坚持守正创新,提升培养能力,夯实育人之本。学校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坚持不懈地做好教育教学的基础工程,努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扎实基础、进取精神、责任担当的各民族高素质人才。一是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通过实施“旗帜,领航”德育实践创新计划、将第二课堂以学分制形式纳入人才培养过程等措施,推动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确保立德树人的着力点真正落在提升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上。二是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通过深化“学+教+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构建一体化实践育人路径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三是大力推进师德学风建设。通过完善学术规范体系、选树教书育人典范开展“尽责圆梦・内大先锋”主题活动等方式,营造潜心治学、诚信为学、以德立学的环境,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三、厚植文化根基,服务青年成长,遵循育人之道。学校始终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引领各族学生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创造精彩人生。一是唱响主旋律,让德育实践融入成长成才的全过程。通过开展“敦品励学,成才圆梦”主题实践活动,实施青年者培养工程、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多样化方式,引导学生敦品励学、向上向善、成才圆梦。二是建好主阵地,将文化修为融入校园文化的全方位。通过打造“IMU剧影力”等自治区级校园文化精品活动,不断增强文化阵地育人功能,完善校园文化服务体系,真正⑺枷胝治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落实在青年成长的需求上。三是善用新手段,将思想教育融入校园生活全领域。充分利用“三微一端”新媒体平台,采取贴近青年接受习惯的新形式,增强思想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打造贴近师生心灵,跨越时空,润物无声的网上精神家园。

第4篇: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意见范文

一、打造强势企业文化,必须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头脑和灵魂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发展的目标性、方向性和战略性,也失去了立足于现代市场竞争的前瞻性、能动性和适应性。分析国内外先进企业成功的因素,突出企业的文化管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调动人的积极性,具有完整的文化体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重要的保证条件。基于此种认识,我们白庄煤矿确立了“围绕发展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岗位创建、融入管理”的创建原则,理出了“一年全面起步、两年升华发展、三年形成特色”的总体规划和“统一思想,充分准备;着眼长远,抓好当前;继承借鉴,突出特色;精心策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将打造强势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并规划实施。进而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并成立了由矿长、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的办事机构,建立了党委常委分工责任制和创建工作督促协调会议制度,做到一周一碰头,一月一总结部署,为建塑特色企业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打造强势企业文化,必须措施得力、整体推进

我们在秉承了煤矿企业共性的企业文化特征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底蕴深厚、富有本矿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并不断有新的突破和升华,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组织、团队精神的作用发挥,突出管理文化和执行文化创新。在打造强势企业文化过程中,我们重点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规划,营造氛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文化归根结底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要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目的,必须用有型的管理制度加以整合规划,形成员工共同遵守和执行的行为准则。为此,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一套高标准、高起点,符合矿井实际的建塑规划。同时,以企业文化建塑和学习型企业建塑为重点,按照“理念渗透、行为养成、环境塑造、管理推进”四个方面的逻辑体系,确定了近、中、远期目标规划,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舆论工具,广造声势,大讲其目的意义,大讲其深刻内涵,大讲其对提高职工自身素质和竞争生存能力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了干部职工建塑特色企业文化的自觉性,在短时间内迅速营造了浓厚的建塑氛围。

2、理念渗透,凝心聚力。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也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灵魂。我们通过深入挖掘整合企业的文化底蕴,最终确立了“诚信、务实、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诚信为本、实干创新、持续发展、兴矿富民”的核心理念以及“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学习理念等18项理念,使之成为了干部职工乐于遵循的行为规范。在理念宣灌渗透上,编辑印刷了《企业文化手册》与《企业文化探索与实践》,做到人手一册,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各种会议、学习时间等教育阵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学习。并通过举办以弘扬企业精神和理念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和一系列全员性互动式文体活动、竞赛考核等形式,潜移默化地教育渗透,有效解决了部分员工思想不解放、观念不转变和固步自封、怨天尤人、精神不振等消极现象,以解放思想统一了思想,实现了对企业文化建设从怀疑、观望到认同、支持、全力执行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全力打造企业文化长廊,建设矿区文化“三条街、一条线”,矿区主要建筑物、会议室、学习室、井下主要工作场所、地面车间等地点,各种精神理念及企业徽志随处可见,进一步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荣誉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企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空前高涨。

3、行为养成,自主自觉。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效果。为此,我们注重制度约束的刚性管理与人性化引导的柔性教育相结合,以规范区队班前会礼仪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强力实施以人为本的准军事化行为管理,创立并完善了“一点、二总、三讲、四说、五分、六宣誓”区队班前会礼仪程序,“一点”:即点名答“到”;“二总”:即工长、盯班副区长对上班工作进行总体讲评;“三讲”即最优、最差员工站在讲平台上进行讲评,“四说”:即值班人员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总体评说,并安排当班应做的各项工作,提出注意事项;“五分”:即当班工长进行工作分工;“六宣誓”:即全体起立,进行安全宣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动态转换制度,形成动态转换激励机制,并将职工的日常生活行为起居纳入行为养成管理,组织职工收看“商务礼仪”电教片,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矿区文明程度,如今职工进入矿区后基本拒绝了流动吸烟、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不文明行为,为推行精细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4、管理推进,精细运作。推行以“4E”标准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精细化管理,是文化建塑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为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专门成立了以矿长书记为组长的企业文化管理领导组织,按照“实用、简化、创新、高效”原则,注重与现行各项制度和现场管理衔接相融合,形成了全面实施全员分层次动态精细化考核制度,强力推行了准军事化管理制度、班前班后会礼仪、“4E”标准体系、走动式管理等各项制度机制。严格落实走动式管理,大力推行精心化考核卡和看板管理,坚持各级领导干部按照4E巡查时间不间断地巡回监督检查,深入一线,深入现场,达到管理无盲区、监督无死角、考核兑现无漏洞,促使全矿员工真正做到上标准岗、干放心活,工作不断创新,效率不断提高,实现企业管理方式由传统、经验式的粗放型向科学型、集约型、精细型、自觉型的重大转变。

5、强化学习,协调推进。学习型企业建塑是提升企业文化建塑的必要条件,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强化学习理念渗透。从提高员工思想认识入手,采取各种手段,加强对“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学习只有结业没有毕业、优秀员工永远都是学生”等学习理念的渗透。使“我要学习”变成了员工的自觉行为;二是健全学习机制。建立完善了《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逐步建立起“学习+激励”式的管理模式,使员工的学习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三是创新学习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员工知识竞赛、有奖问答、开辟学习专栏、开展读书学习交流活动,以及组织各种技术比武、劳动竞赛、集中教育、专题讲座等形式,调动了员工学习积极性,营造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氛围,使职工在日积月累、寓学于乐的教育渗透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本领,全矿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三、打造强势企业文化,必须做好结合文章,不断创新

企业文化创建工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脱离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实际,企业文化建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工作中,我矿突出“四个结合”,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外延,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进一步夯实了企业改革发展的基石。

一是与安全工作相结合,靠“深严细实”打造安全长效机制。安全工作是煤矿企业天字号大事。我们将精细化管理导入安全管理之中,大力倡导“安全无小事、小事当大事、事事抓落实、确保不出事”和“职工生命高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理念,做到管理求严,作风求深,检查求细,制度求全。针对影响该矿安全生产的员工“看惯、干惯、习惯”不规范行为和薄弱的客观基础条件,制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范行为,注重基础”的安全生产方针,并严格落实走动式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在安全教育中,强化人性化教育引导,创新并推广了“三违”罚款单家属签字、亲人嘱托、协管帮教到家门、党员“零三违”示范岗、责任区以及“三违”人员讲评亮相等做法,提高了员工安全意识。

二是与经营管理相结合,靠艰苦奋斗和精打细算创造效益。确立了“质量是形象、质量是效益、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根本”的质量理念,严格执行倒逼成本制度,并将节支降耗、小改小革、收旧利废等降低成本措施纳入员工考核体系,与安全工作同步监督检查、同步考核兑现,使节约每一分钱、每一张纸、每一个螺丝成为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为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提供了可靠保证。

第5篇: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意见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金融支持;融资;文化强省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133-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山西省文化资源众多且类型丰富,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对于山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在山西省做大作强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山西省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省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提质提速,产业增速明显加快,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山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山西省文化产业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面临艰巨的挑战。

(一)优势和机遇

三晋文化灿烂辉煌,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山西拥有以五台山、雁门关为代表的佛教与边塞文化、以乔家大院为代表的晋商文化、以洪洞“大槐树”为代表的根祖文化、以八路军总部旧址为代表的太行文化和以壶口瀑布为代表的黄河文化。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山西打造了舞剧《一把酸枣》、京剧《走西口》、晋剧《傅山进京》、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等一批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精品力作。

为了实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山西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山西制定了“大作品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会展集聚、大服务引领”的“五大战略”,提出“要像挖掘煤炭资源一样挖掘文化资源,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与此同时,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逐年提高,为文化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推动力。

(二)不足和挑战

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文化资源大省并不意味着必然成为文化产业强省。尽管山西形成了山西广电传媒集团、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等骨干文化产业集团,但产业链延伸不够,产业整合程度仍需进一步提升,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国有文化企业市场意识不强,传统体制的惯性依然存在,未能形成成熟的经营模式,缺乏品牌效应和核心竞争力,发展后劲不足。民营中小及微型文化企业缺乏相应的品牌和信誉,专业人才短缺,发展困境更为突出。而且,面对国内文化市场异常激烈的竞争,山西和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诸多困难和挑战中,文化企业融资难尤其值得关注。资金不足制约了山西省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山西省文化产业投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山西省已经推出了一些促进金融业与文化产业积极互动、良性循环的政策措施,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投融资瓶颈依然存在,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仍得不到充分的满足,这严重阻碍了山西省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美国、日本等文化产业大国和中国北京、深圳等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和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是文化企业得到可持续资金支持的关键。而山西省在这两个方面均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融资渠道不畅

目前,山西省文化企业主要通过传统的银行信贷方式获取资金。多数文化企业具有固定资产较少、无形资产占比大的资产结构轻型化特征,在融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缺乏合格抵押品以及抵押品价值难以估量的现实困难。文化产品的开发大多生产周期长、前期投入大、资金回收慢、收益不确定,因此银行在信贷经营过程中更倾向于将资金贷放给有较稳定现金流、具有一定经营实力和盈利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以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大量规模小、具有一定市场潜力的文化企业则很难从银行获取所需资金,进而丧失了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同时,银行贷款一般审批周期长、程序复杂,难以及时满足文化企业的需要。

(二)投资主体单一

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山西文化产业的程度不足,市场化融资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固然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但单纯依靠政府支持显然难以填补文化产业巨大的资金缺口。且山西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经济总量偏小,各方面建设都急需资金,财政支出给予文化产业的支持比较有限。

山西省已有宇达集团等优秀的民营文化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山西远鑫集团投资建设北京晋商博物馆的成功案例,但这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仍不相称。民间资本参与不足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文化产业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阻碍了风险厌恶性投资者进入。另一方面山西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考虑到文化产业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性,国家对于外资进入某些重点领域提出了准入限制,加之山西地处内陆,因此文化产业在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制约。

三、金融业支持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山西省已经初步形成了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实现山西省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真正把山西建设成为文化强省的必由之路。金融机构要深刻认识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对山西省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贯彻落实《山西省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改进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服务

针对文化企业固定资产不足、资产可抵押性相对较弱的特点,银行应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的多层次信贷产品,为文化企业提供更多样、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对此,一些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已经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例如,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以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及企业经营性资产抵押为主要担保方式,向太原晋祠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在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银行应不断完善专利权质押贷款、版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融资租赁贷款等方式,并不断探索更加多样化的贷款品种。同时,为了降低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应结合文化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制度和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在银行自身强化信贷创新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发挥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为文化企业融资提供担保、贴息等政策措施。推动建立文化投融资担保中介机构和文化产业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共同改进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服务。

(二)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扩大文化企业直接融资规模

中国间接融资体系较为完善,相比之下,直接融资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山西省应选择重点文化企业进行上市培训,各部门也应为文化企业上市提供更多支持,力争通过资本市场筹集更多资本金,增加市场竞争力。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应指导其通过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票据等进行融资。可以积极向外推介一批处于发展初期但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文化企业,吸引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进入,以满足文化企业的资金需求,促进其健康发展。此外,可以稳妥推进文化产业项目资产证券化试点。晋中市尝试以平遥古城、绵山景区、乔家大院三大旅游景点的门票收入作为资产,由券商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如若该产品发行成功,将为山西省旅游文化产业融资开拓新的渠道。

(三)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的保险产品

鼓励保险机构进一步完善对文化企业的保险服务,加强保险产品创新,并针对文化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确定合理的费率。鼓励保险公司开展信用保险业务。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曾为电影《夜宴》的海外发行提供了一年的出口信用保险,这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是全国版权“走出去”重点单位,同时,华晋歌舞团、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区等多家企业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对此,保险机构应提供完善的出口信用保险服务,鼓励山西省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四)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解决山西省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投入和社会参与应有机结合起来。政府应继续在财税政策方面加强对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支持力度。对于经营性文化单位,应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2012年文化部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山西应继续通过各项优惠政策提升民间资本投资山西省文化产业的积极性,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吸引省内外企业参与山西重大文化活动、影视剧制作等。在利用外资方面,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积极吸引外资,成立中外合资文化企业,与国际知名文化企业集团开展合作,提升山西省文化企业的影响力。

(五)建立健全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配套机制

要大力培育合格的融资主体,巩固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成果,完善转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金融业与文化产业对接提供制度基础。要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建设一支既懂得投融资、又精通文化创意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应进一步完善山西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充分利用国内各大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平台的作用,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晋波.担当文化产业“金融引擎”――国开行山西分行助力山西新兴支柱产业大发展[N].山西日报,2011-12-26(C12).

[2] 齐勇锋.创新和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J].中国金融,2011,(22):26-27.

[3] 唐友伟.对中国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金融会计,2012,(2):32-34.

第6篇: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意见范文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七冶)的前身是冶金工业部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成立于1957年5月,现为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主业范围为三大板块,即EPC工程总承包、装备制造及钢结构制作、房地产开发。2008年下半年以来,十七冶按照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要求,从企业实际出发,坚持文化创新,积极探索与实践企业效率文化,推进企业效率文化“落地”,各项经济指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开始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时代背景

十七冶组建于计划经济时期,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条件的影响,同大多数施工企业一样,有着效率低下的通病。1996年至2000年,十七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生产经营曾一度滑入低谷,出现严重亏损。在困境中崛起,2001年底公司开始走出困境,2006年实现整体改制,公司营业收入和实现利润曾出现了较明显的提升。但2007年年中在公司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时,由于实施的时机与市场环境和内部环境不匹配,致使这次内部改革事与愿违,制约了生产力发展,使得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度滑坡。2008年上半年,十七冶内外部形势非常严峻,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大幅下降,企业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重大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2008年6月,十七冶新的领导班子在反思企业教训时认为,企业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可以归结为文化问题,而解决问题都可以从解决文化问题中找到答案。十七冶在提升技术、资本等企业硬实力的同时,迫切需要用新的企业文化引领。

十七冶新的领导班子以“效率第一”为旗帜,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坚持“效率第一”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提高了对文化创新的认识。构建十七冶效率文化,使之成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与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相融合的企业灵魂。

导向目标

企业是通过经营行为满足客户需要来实现自己的功利目标的,企业赢利目标能否实现,在于组织内部成员的价值创造能力,即员工持续的高效行为。企业内部管理所生成的效率成为关键要素。十七冶构建企业效率文化确定了三个“导向目标”:

――在宏观市场模式上,定位于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以客户导向为目标。

――在内部管理模式上,通过业务流程变革与再造,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以流程导向为目标。

――在企业文化建设上,通过对企业文化的梳理,创新核心价值体系,以效率文化导向为目标。

基本内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效率性原理,建立全新的体现“效率第一”的企业效率文化,这是十七冶实施文化创新的指导思想。

以“效率第一”为核心提炼企业文化理念。2008年下半年,十七冶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反思,在与中冶集团发展总战略、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企业文化核心元素保持一致、增强对中冶文化归属感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和文化创新,并根据自身特点、发展方式和定位,从企业文化的先进性、有效性和系统性方面作整体把握,在经过三下三上广泛讨论、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运用“企业成败七要素(7S)”理论,提炼出企业使命、企业宗旨、核心价值观、企业作风、服务理念、责任理念,并首次明确提出需要打造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了以中冶母公司文化为核心、子公司文化特色、母子文化有机融合、充分体现效率优先的“9+1”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企业效率文化组成要件

――选择“效率”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效率第一,用未来思考今天”。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全体员工对于企业本质及其体系的根本观点和态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对企业行为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选择“效率”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因为效率反映了一个企业对资源的利用状况、管理水平和质量,高效率是十七冶走向成功的基础,“效率第一”就是十七冶做强做大的价值取向,这样的效率是靠创新不断提高的。通过不断创新,持续优化管理规则、资源配置和推进技术进步,将“效率第一”的理念置于管理的核心地位。

――融入“效率”的企业作风――“高效严谨、精细务实”。企业作风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领导干部及其全体员工的工作态度或工作作风。因为高效率就是单位时间的投入产出比高,对管理者而言,高效意味着决策的果断和及时,对员工而言,高效意味着工作主动与快速敏捷。

――将“效率”作为企业三项责任之首的责任理念――“效率、品质、信用使我们远行”。只有高效率,企业才能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企业才能做强做大和长富久安,才能更好地履行企业对国家、客户和员工的责任。对于十七冶来说,没有效率就无从发展;效率的高低已成为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追求一流的效率、一流的品质、一流的信用是企业和员工永恒的责任。效率、品质、信用是立企之基、提升之源,它将使十七冶远行,从而到达理想的彼岸。

――将“效率”作为重要内容和项目管理主要目标之一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秉承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精神,持续学习与创新,在项目管理上做到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质、高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以工程建设为主业的十七冶,项目管理是实现经济收入的基本手段,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项目管理上做到“一低三高”,精心培育和全力打造十七冶核心竞争力,是落实企业发展战略、实现发展目标的科学选择和必由之路。

主要措施

为了用文化的力量吸引、团结、引导和鼓舞员工,十七冶通过“四化”方法和途径,使企业效率文化得到员工的领悟和认同,“植根”于员工,成为开展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南,成为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

内化于心――

为了使公司倡导的企业效率文化被员工接受并转化为内心的信念,对其实质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从而产生和积累丰富而又深刻的情感体验,十七冶着重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培养效率意识。十七冶运用多种生动、有效的形式传播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为促使企业效率文化落地,公司领导成员带头定期登台为全体中层和主管级管理人员授课,在管理人员中开展企业文化知识考试,对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公司学习力建设、形成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起到了促进作用;采取“请进来”方式,请国内著名学者来十七冶讲学,对于拓宽各级领导和员工视野、改善心智模式、强化“效率第一”的价值观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解决了“为什么要提高效率”的问题。十七冶采取了高密度的培训措施,利用公休日和节假日对中层管理人员、主管级管理人员以及安全、质量、技术、造价、财务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试,解决“怎样提高效率”的问题。

二是营造效率氛围。公司举办企业文化节,以高密度、相对集中的活动形式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展示十七冶在“效率第一,用未来思考今天”的旗帜下企业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振奋了员工精神,展现了企业的生机与活力,营造了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是塑造效率品牌。公司首先加强工程项目企业文化建设,召开项目效率文化建设推进会,按照“一低三高”的要求进行岗位设计与考核,把实现“一低三高”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积极推进项目文化的外化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行工程项目部形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编辑印发新的《企业品牌识别系统》(VI),在项目上召开企业文化外化现场观摩与经验交流会。其次是加强企业文化网络建设,发行《十七冶形象宣传画册》,摄制《十七冶形象宣传片》,创办企业文化沙龙,创刊出版《十七冶文化》,改版十七冶网站,形成了“一网一刊一沙龙”的新格局,从而提高了公司的美誉度,扩大了公司的影响力。

固化于制――

为了让文化管理成为企业的最高管理,十七冶将效率文化融入管理全过程,在机制、流程中体现文化干预与影响,提高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在效率文化体系的引领下,公司谋划产业和产品结构,实施流程再造,变革体制机制,再以市场和产品为目标去构建内部经济单元,开辟企业发展新路径。公司还以适时、适当的方式进行两层分离,坚持管理重心下移,坚持将最优秀的资源向项目配置;将公司总部机关由原来221人减至120人,同时对下属各经济单元的管理机构和人员以管理流程顺畅和提高效率为目标重新进行了设计,使两级公司机关工作效率显著提高。通过整合、成立、分立和更名转型,把工程建设(施工)业务分成传统冶金、道路桥梁、水泥工程、城市建设和海外工程等五大板块,并将风力与太阳能发电安装、工程技术服务、装备制造三块作补充,各部分均能独立面对市场,缩短了管理链条,提高了盈利能力。

公司还将企业效率文化渗透到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在战略、决策、管理、经营、市场、人力、品牌等环节践行企业效率文化理念。十七冶采取集中培训学习和到基层巡回宣讲相结合,组织了公司新的四项管理通则和各项基本管理制度培训,在全公司营造学习制度、贯彻制度的浓厚氛围,形成靠制度管事、管人的良好机制,从而为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制度保证。

在效率文化体系的引领下,十七冶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了主管级和中层后备干部公开选拔新机制,营造了良好的用人生态环境,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效率为核心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推行360度胜任力与关键业绩指标考核办法,建立与绩效考核相匹配的薪酬制度,加强对管理干部履职的过程监督,对经考核不称职或履职不力的主管级干部予以5%的末位淘汰,为保持高效率提供了动力。

外化于行――

运用典型的示范作用,用形象化和人格化诠释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将学习的目标聚焦在文化楷模的形象上。公司总结提炼出员工(团队)践行企业文化理念的真实故事,发掘员工身边的感人事例,举办演讲会,编写《践行企业文化理念故事集》,增强企业效率文化的感染力。

整顿各级干部工作作风,以践行“高效严谨,精细务实”的企业作风,围绕“五个强化”,即强化效率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大局意识、强化“严、细、实”意识、强化带头意识,通过思想教育,分析和查找各单位干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企业作风要求进行剖析,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整改。

终化于为――

十七冶致力于在建设企业文化中推动公司跨越式发展,在跨越式发展中建设企业文化,两者互为促进,相得益彰,使企业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单位”、“安徽省诚信企业”、“马鞍山市劳动关系模范和谐企业”、“马鞍山市十佳学习型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成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百家重诚信单位”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颁发的“2009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企业”。

主要成果

通过不断深化实践企业效率文化,十七冶取得了三个方面显著成效:

――以“效率第一,用未来思考今天”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新理念深入人心,使员工团结奋斗实现企业跨越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得到巩固和发展。

下图为对十七冶总部机关、二级公司机关及项目经理部的267名管理人员进行企业效率无记名问卷调查,将“效率第一”的元素列入十七冶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分布状况。

――广大干部员工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作作风明显改变,企业的管理效率、员工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对公司总部机关、二级公司机关及项目经理部的267名管理人员进行了企业效率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a、你感觉目前本单位(部门)的工作(管理)效率与2008年以前相比较,认为:

b、你感觉目前本人的工作(管理)效率与2008年以前相比较,认为:

――2009年以来,十七冶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在岗员工人均收入均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呈现出“总体向好、逆势而上、赶超进位、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

a、2009年十七冶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在岗员工人均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9.33%、42.22%、906.25%和13.16%。

第7篇: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意见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未来城市建筑;必然趋势;生活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是城市主要的构成元素,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依然是普通建筑,但是随着节能环保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以舒适和健康为附加值的绿色建筑开始逐步受到业内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了解,目前有许多购房者更倾向于购买绿色住宅,认为这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长远投资。虽然当前房地产市场绿色建筑所占比重依然比较低,但是其发展空间很大,相信绿色建筑势必会成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主流产品。

一、绿色建筑的实际作用

建筑已经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当中,其也是各项活动的必要衬托条件。然而,在工程全过程中,除去前期的决策和设计阶段,后续各个阶段都会掺杂对物质的使用,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废弃物。经年累月,人们就会形成一种意识,即建筑本身就是对物资的一种利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能够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并为使用者创造最佳使用环境的绿色建筑开始逐步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其打破了我们以往对普通建筑的意识形态,更多的注重于生态保护和减轻能耗。不仅如此,绿色建筑还注重于融合原生态资源,例如阳光等。具体来说,首先,绿色建筑能够降低资源的使用量、减少污染。据有关数据显示,全世界所有资源,有一半左右都是用于各类施工建筑当中。由此可见,建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有多严重。不仅如此,普通建筑往往会带来许多生态污染,例如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尤其是我国城市人口众多,对房屋的需求量很大,越多的房屋建筑就会造成越严重的城市污染和资源流失,这些都严重背离了生态观念。因此,积极构筑绿色建筑,减少污染的发生,节约能源的使用,对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绿色建筑理念应用于房地产市场的必然性

绿色建筑主要是指节约资源和能源,并和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建筑。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具备“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功能的建筑。拉尔夫·万查福特曾说过:“可持续城市发展要保护与振兴并存”。“发展更好的城市,创造更好的生活”是很多人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为了这个目标,无论是政府、非营利性机构还是企业或个人都在努力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的让城市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空气更加清新,居住更加舒适。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过度浪费,让这个简单的梦想都几乎被现实所打破。因此,打造宜居城市,建设宜居住所,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共同期盼的目标。在重庆2008年已精彩提出5个重庆作为发展的新目标、新追求并成为战略决策。并把宜居重庆排在首位,由此可看出其重要性。

事实上,城市发展要尊重自然,只有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当中,实行绿色经济和绿色建筑,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真正在推广绿色建筑之时,很多人都将关注焦点放在了开发商身上,但是真正能够让建筑实现节能环保的是建筑商、材料商,而不是开发商。目前,我国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经济主要困难是节能环保产品支付成本要高于一般成本,因此,过高的成本支付很难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目前,我国建筑面积已经高达400亿平方米,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高能耗建筑,并每年呈20亿平方米的速度持续增长。由此可见,我国必须要加大绿色建筑的建设力度。2012年我国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对绿色建筑的普及提出了财政激励政策,其在补贴范围以及补贴幅度上都极大的吸引了各大房地产企业的目光,相信未来十年间将会更多的绿色建筑为人们提供工作、休闲和居住服务。

三、绿色建筑应用于未来城市建筑的主要趋势

当绿色生存、环境保护、节能减耗等成为全球性热点话题之时,绿色建筑也逐步走入了人们的视野。然而,相对于人们对环保理念的熟悉程度来看,绿色建筑概念还依然十分模糊。然而,人们对创建人居环境、宜居城市的诉求势必会让绿色建筑成为未来城市建筑的主流趋势。具体来说,绿色建筑应用于未来城市建筑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们环保意识逐步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相吻合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绿色建筑的主要功能是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且舒适的生活环境。这是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而且,当人们的环保意识延伸到自身居住环境方面,其势必会与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相吻合。具体来说,在节约能源方面,绿色建筑设计主要是希望能够利用太阳能,并采用节能建筑围护结构来实现无污染采暖或降温,以减少暖气或空调的使用。例如,某楼盘开发的1500余套低密度产品,大多都是正南北向来获取太阳能资源,以节省家用照明、家用热水供应等,除此之外,我国绿色建筑在节约能源方面最好能够借鉴国外一些建筑理念,诸如德国邮政大楼利用水循环发电、澳洲的屋顶绿化及废水回收设备等。未来的城市及建筑设计需要将阳光、空气、水、废弃等充分利用起来,而不是总依靠那些不可再生的能源,实现节能与建筑的完美结合才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在节约资源方面,主要考虑的是在建筑设计、建筑材料使用上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并能够节约水资源。节能材料的合理选用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得以应用,节能效果稳步提升。如门窗安装新型透光隔热玻璃,可以收到很好的透光隔热效果;在回归自然方面,主要强调的是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打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方面,主要是要考虑建筑内部的装修材料要符合人体健康居住的需求。

2.新能源开发与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诉求

目前建筑消耗的主要能源是石油、电和煤,为了避免对非再生资源的过分开采,现在已经有许多专家开始致力于对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而且,我国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广泛的天然能源,据统计,我国陆地每年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总量为3.3*1.3~8.4*1.6KJ/(m2·年)之间,相当于2.5*1.4亿t标煤。与此同时,我国推广绿色建筑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节能减耗、绿色环保。因此,将新能源利用到绿色建筑当中必然会得到“1+1>2”的效果。例如深圳振业城,就是太阳能有效利用的典型案例,深圳某楼盘有近500套别墅住宅,其在屋顶设置了能大量吸收阳光的太阳能板,截至目前,该建筑耗能占深圳整体耗能的1/3,按照一般的消耗量来计算,每户每年可以节省大约3200元左右,即70年就可以节约22万元之多,想来是十分惊人的。由此可见,未来城市建筑必然需要新能源的有效利用。

3.绿色建筑并不代表高成本建筑,人们对绿色建筑需求会增多

绿色建筑并不代表了高成本、高投入建筑。一直以来,人们的意识中就认为加入“绿色元素”的建筑就是高成本建筑,但是这种认知是完全错误的。例如,新疆当地特色建筑,是由透气性好的秸秆和石膏组成的,保温效果很好,这种建筑方法完全可以运用到绿色建筑当中;延安窑洞冬暖夏凉,如果将窑洞的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绿色建筑当中,其造价也并不会高。当人们认识到绿色建筑的优点,并切实感受到绿色建筑的高性价比以后,势必会逐步加大对绿色建筑的需求量。

四、结束语

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发展并不仅仅只是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职责,只有大家的普遍共识才能促进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才能实现绿色节能建筑在全社会的普遍推广。虽然绿色建筑在未来城市发展道路中依然会面临许多问题,但是相信可持续发展的诉求会让绿色建筑真正成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主流产品。

参考文献

[1]马信,陈国建,吴宝忠. 绿色建筑在未来城市建筑发展中的必然趋势[J]. 科技资讯,2012(10).

[2]民. 浅谈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设计[J].建筑设计.2012(9).

第8篇: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意见范文

按照市委多规合一的要求,积极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各相关部门规划相衔接,完善了《__地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组织评审了《__杨林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提升规划》,起草了《关于创新发展旅游业的指导意见》等。结合十三五旅游发展重点,正在编制《____旅游景区旅游总体规划》、《____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__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__风景名胜区资源评价报告》、《__王府古街总体规划》、《__王景区旅游总体规划》、《__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东郊农场旅游扶贫规划》、《幻彩湖景区规划》和《红石峪景区规划》。

一是项目建设齐头并进。2016年实施重点旅游开发项目12个,当年计划投资1.2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3468万元。包括:____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__王府庄园一条街建设项目、__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__区农家乐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__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____景区旅游厕所建设项目、__湖草原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__、__湖观景点)、____乡__旅游基础设施项目、__县婚庆园建设项目、__杨林生态园景区基础设施功能完善项目、__幻彩湖景区建设项目、__红色旅游建设项目。目前,__湖草原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和__红色旅游基地项目已基本建成,其他10个在建项目进度加快。

二是招商引资有序推进。按照“储备一批,实施一批,建成一批”的总要求,梳理了16类42个旅游项目纳入地区“十三五”旅游项目库,为今后地区旅游工作上项目、争资金、引投资做准备。在争取ppp项目引资方面,已有2家投资商对____景区综合旅游开发项目和____景区旅游开发项目有投资意向,经过多次实地调查和评估,近期投资商将对__大旅游规划思路进行总体汇报。

三是旅游项目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国家加大了对西部边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倾斜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意见,全方位的加大在旅游项目方面的支持力度。2016年上半年共计争取国家专项基金贷款、中央预算内资金、乡村旅游富民项目、自治区旅游局访惠聚项目资金等各类旅游项目建设资金5900万元,同比增长268%。

四是积极引进扶持旅游运营公司入驻__。引进旅游运营公司聚火时光(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创办的中国体验式第一平台“聚伙平台”,专注于“体验旅游”已经正式落地__。扶持专业户外探险旅游管理的__大海道户外探险旅游有限公司在__正式成立。旅游运营公司的入驻,有效拓展了__旅游市场开发与旅游产品,促进了__旅游资源的推广,助推了__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是摸索“旅游+农业”发展模式,__、____、__刺绣并称__“__三宝”,__市举办的“品牌__·品质农业”推介会为__的“旅游+农业”发展搭建了平台;二是“旅游+体育”初见成效。自2015年以来,__已经连续参与承办两届“戈壁”__段徒步马拉松赛事,在赛程设计上,队员会徒步穿越雪山、松林、草原、湖泊、戈壁、沙漠和__,让世界各国参赛者充分感受__之大,__之美。

__县城入列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示范点后,组织人员参加了国家旅游局组织的国家“全域旅游”现场会和培训班,按照全域旅游创建标准制定了《__县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方案》,并在不断完善中。按照全域旅游创建方案,启动了《__生态旅游区规划》编制工作,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__湖草原生态旅游区、__原生态旅游区、大观园提升改造、美食一条街提升改造、汉城南街步行道改造等城市美化项目已开始动工;s303至__至良种场、s303至__、__至__等旅游道路建设项目已开工。

____景区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地区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将__景区创建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近年来,__地市切实加强了对__的生态保护修复,维护生态平衡稳定,推动景区绿色发展,积极引导游客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旅游理念。目前,__景区的开发、保护和发展符合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要求和申报条件,通过自查自评,基本达到了申报标准,市旅游局协同市环保局对____风景区进行检查和评估,已经向自治区旅游局和自治区环保厅正式提出推荐申请。

2016年,是地区扶贫攻坚年,按照地区统一部署,地区旅游局制定了《地区旅游精准扶贫

实施方案》和《地区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行动方案》,通过发展旅游业助农增收,脱贫致富。目前,__地区共有34户农家乐提出申报星级农家乐,并按照星级农家乐标准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__地区农家乐的发展进入更加规范的发展轨道。通过在乡镇举办__节、__节和农家美食展等节庆活动,聚集人气,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__乡、__乡、__乡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在引导农家乐规范化建设的同时,通过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开展了__节节庆活动,推进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三地__节期间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0万元。5月21日,__镇举办了__节和坎儿井农家美食展,期间接待游客5.5万人,特色手工艺、民俗小吃及农副产品展销、魔鬼城探险体验游等收入220万元。__下马崖乡、西山乡、花园乡等乡镇陆续举办__节、__节、__节、山花节,以节庆活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今年以来,通过开展的__一日游、二日游,接待旅游人数同比上年增长44%,旅游收入同比上年增长38%。西线一日游、乡村采摘游、节庆游、松树塘滑雪游和大海道探险游已经成为__冬春旅游热点线路。上半年旅游景区、农家乐和旅游汽车公司的旅游收入同比上年增长21%,高于全市旅游收入增长率6.4个百分点。2016年4月,__绿野旅行社组织360名游客进入大海道,感受丝绸之路上最富传奇色彩的自驾探险线路。5月,100多名自驾游客在南湖沙山举办了沙漠音乐晚会;聚伙时光(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全国30家俱乐部负责人成功举办了“横穿戈壁__、探秘雪山草原”深度探险活动;__举办了“捷安特杯·环__湿地游”千人自行车公路赛开赛。6月,2016“戈壁”活动在两县一市举行,30多个国家140余人参加了活动。

以十三五旅游规划为指导,以精准营销为主线,通过举办一系列专题推介活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营销推广形式扩大__旅游资源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力。一是通过参加自治区举办的春季特色旅游国际交易会活动,充分展示__旅游发展的新业态及极富特色的农产品资源。二是以“5·19国家旅游日”为契机,组织全国各地俱乐部负责人举办“横穿戈壁__、探秘雪山草原”深度探险活动,充分展示__特有的风俗民情、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组织大海道自驾探险、“横穿戈壁__、探秘雪山草原”深度探险、“捷安特杯·环__湿地游”千人自行车公路赛等活动赛事,丰富了__旅游线路产品种类,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迎合了现代个性化旅游的需求。三是新媒体宣传攻势强劲。由于二季度进入旅游行业旺季,各旅游企业、商家和民间团体等通过手机网络平台进行旅游资源、产品和线路的宣传和信息,__旅游网络平台宣传攻势出现强劲的发展势头,网上交易比例随之提高。四是加强旅游纪念品开发。按照__地委、行署打造__“三张名片”(____、__、__刺绣)的要求,地区旅游局制定了《__旅游纪念品外包装提升试点方案》,委托设计公司设计了符合__特色的“__礼物”logo,通过资金补贴等方式,提高__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提升外包装、使用“__礼物”logo的积极性,提高“__礼物”品牌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与__省旅游局协商, 启动了2016“豫哈丝路行-__旅游援__”系列活动。

(一)开展了“豫哈丝路行——__旅游专列游__进兵团知__”活动。2016年6月19日,“豫哈丝路行——__旅游专列游__进兵团知__”首发专列欢迎仪式在__木卡姆传承中心隆重举行,揭开了2016“豫哈丝路行-__旅游援__”系列活动的序幕。__旅游专列进__是“__万人游__”活动的延续。从2012年开始,每年入夏,__省旅游局就会通过组团社,以专列、专厢、自驾游等形式,推出“传奇丝路—甜蜜__”亲子游、自驾游、研学游等旅游产品,组织游客赴__旅游,发挥__人口大省的优势,开展客源援__活动。

(二)举办__地区旅游人才提升培训班。 一是组织__旅游企业人员走出去培训,在__举办了“豫哈旅游企业1+1帮扶专题培训班”。二是__省旅游局邀请6名旅游专家在__举办了“__地区旅游人才提升培训班”。从《如何打造全域旅游》、《休闲农业发展与__建议》、《如何发展乡村旅游》、《如何加强旅游市场监管》、《酒店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授课。

(三)举办了__地区旅游招商洽谈会。6月20日,2016“豫哈丝路行”__旅游招商洽谈会在__宾馆隆重召开。会上,__地区、兵团第十三师、一区两县代表分别做了旅游招商引资项目推介。__省各企业和商会代表从项目的设计、推广和投资合作等方面提了很多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对__自驾旅游市场提出了很好的发展思路和合作意向,为进一步促进豫哈旅游项目合作奠定了基础。

(四)深入推进豫哈旅游企业1+1结对帮扶工作。6月19日,“__国际饭店”挂牌仪式正式举行,标志着“豫哈旅游企业1+1结对帮扶”活动再结新硕果。中州国际集团作为__省酒店业的领军企业,资产达20多亿元,在全国各地及海外经营管理各类星级酒店80余家,综合实力位居全国旅游企业前茅,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具规模的本土饭店集团”。禾禾商务酒店与中州国际集团的合作,将在信息互通、产品推广、人才培训等方面为禾禾商务酒店提供新的更广阔的学习平台,推动__酒店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五)举办了“大美__·美在__”__媒体采风活动。6月19日至21日,__电视台及相关省辖市电视台14人,在__开展了“豫哈丝路行”“大美__·美在__”采风活动,重点围绕____景区、__王景区、__园景区、__景区、__县草原古城及__县边陲小镇等特色旅游主题开展采风活动,拍摄了六集《__旅游风情专题片》,将通过频道,网络及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推广__旅游。

一是组织各类旅游专题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和服务能力。地、县(市)共组织导游、讲解员培训班、旅游业发展专题培训班、消防安全培训班等专题培训班7期。二是积极落实旅行社分社登记备案制度。截止6月底全地区旅行社共有15家,其中本地社5家,分社10家;新增旅行社分社5家。三是落实好“服务质量提升年”各项工作。在“春节”、“五一”小长假等节日期间,按照“依法整顿、综合治理、巩固提高、强化监管、落实责任”的工作要求,地、县(市)开展安全生产与服务质量提升检查8次,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创造安全和谐的旅游环境。

(一)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市直机关工委的要求,地区旅游局认真制定地区旅游局“两学一做”实施方案和党支部“争创‘双十星’、建坚强堡垒、做合格党员”活动方案。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承诺、践诺及一季度“双十星”评比活动;深入开展了党规、系列讲话学习

教育活动;组织了“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大讨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和党员志愿者赴市区清理垃圾活动。(二)地区旅游局“访惠聚”访惠聚工作由监督管理科科长带队,一行三人进驻白石头乡白石头村,积极开展工作,帮助村党支部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规范党支部工作程序,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深入走访入户,了解情况,帮住一户村民解决大病补助资金5000元;出资3000元协助村委会举办了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去极端化”舆论宣传,加强思想防线教育,维护稳定。

(三)结合“纪律教育年”活动,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三项治理”。根据旅游工作实际,认真制定旅游局“纪律教育年”活动方案和“三项治理”工作方案,从严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融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重点解决全体党员干部在政治纪律方面、组织纪律方面、廉洁纪律方面、群众纪律方面、工作纪律方面和生活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及隐形变异“”问题专项治理,基层干部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党政机关干部不作为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杜绝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问题的发生。

(一)旅游项目实施存在缺资金、进度慢的问题

一是____景区道路建设项目推进缓慢,《____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正在第3稿的修改中,设计单位现已进场进行勘察设计,预计7月中旬完成设计图纸,由__地区交通局组织专家评审。由于项目进展还在前期手续的办理中,按照规定,国家贷款基金不能按期完成投入。二是__旅游厕所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项目变更,增加了饮水、排水和供电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导致该项目投资预算从300万元增加至490万元,资金缺口大。

(二)没有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一是虽然梳理了招商引资项目,并积极对外宣传和,但由于缺乏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商引资效果。二是有多家企业希望参与__旅游ppp项目。由于缺乏ppp项目的实际操作经验和配套的合作政策, ppp项目至今还没有在旅游领域落地。

(三)__旅游交通环境需要继续改善

一是铁路客运旅游团队票务申请程序需要减化,让游客方便快捷的进出__;二是在航线开通方面,郑州至__的航班至今未复航,影响了年初民航送客进__计划的实施;三是需要修建__至敦煌的快捷公路通道,缩短“丝路游”旅游线路时间,减少旅游成本,带动__旅游发展。

紧紧围绕张春贤书记提出的“改革打头阵、经济上台阶、基础更扎实、社会更文明”要求,继续以旅游项目为抓手,以精品景区提升为重点,以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和旅游精准营销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地区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积极研究出台《__地区创新发展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二)全力推进国家基金项目落地。积极推进__道路建设项目,争取9月开工;__回城民俗特色旅游小镇项目,完成王府古街改造、刺绣街区改造、王府古街拆迁、新旧麦德尔清真寺维修、停车场建设及绿化任务。

(三)抓好旅游扶贫及旅游惠民工作。持续推进自治区旅游局访惠聚项目,完成__乡三道沟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__镇支边农场特色旅游产品销售市场、柳树沟乡一棵树村哈萨克风情一条街项目、__乡中湖村乡村旅游建设项目。推进旅游示范村建设和星级农家乐培育。年内完成三道沟村、__村、__村、昌家庄子村4个旅游示范村创建和34家星级农家乐建设达标考核,全地区星级农家乐达到100家。

(四)举办__旅游纪念品展销及“__礼物”评选活动。授权一批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使用“__礼物”logo。

(五)提升重点景区品质。年内完成__景区申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工作;持续推进____景区创建国家地质公园工作,研究策划“夜游__”项目,利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创新提升____景区旅游品质。抓好试点,指导__县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完善并实施《__县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方案》。

(六)提升本地节会品牌。7月举办好__节、__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__美食节,9月指导__镇办好首届__节,10月举办__杨节,提前谋划2016__冰雪旅游节,以节造势,以势聚人,助推__旅游。

(七)加快__红色旅游发展。组织区内外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教育,由“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纪念性活动向常态化、大众化推进。

(八)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争取“乌鲁木齐-敦煌”航班经停__,加大__地区旅游包机组团奖励办法实施力度,拓展西安、敦煌客源市场。巩固“豫哈丝路行”系列活动成果,争取更多客流援__。举办“__进中原”活动,推广“__三宝”品牌。

第9篇: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意见范文

关键词:AGIL模式;功能协调;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3007605

收稿日期:2014-01-09

基金项目:淮南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1A08007)

作者简介:周学锋(1963-),男,江苏武进人,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学和社会学研究。

The city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based on AGIL model

ZHOU Xue-feng1,MIU Bao-ai2

(1. 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Huainan,Anhui 232038, China;2.Office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uainan, Anhui 232038, China)

Abstract:Due to the highly developed social labor division and intense heterogeneity of community residents, the modern city community lacks a sense of identification and belonging. So, strengthening of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community cohesion and promoting its residents’ sense of identification and belong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GIL model, communit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ub-system of community system. Meanwhile, the community culture per se is a system, composed respectively of the following four subsystems: the resource system playing the adaptive function, the organization system playing the target-acquisition function, the community awareness system playing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function and the community culture education system playing pattern maintenance function. As a result,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ulture system and enhance their respective systemic function so as to play the role of an organic integrity.

Key words:AGIL model; functional adaptation; city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我国正经历从“总体性社会”向市场社会和行政社会的转型<sup>[1]</sup>,也即是说从以国家对社会资源的全面控制和垄断向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为主、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为辅的转变,相应的是社会管理的方式也在发生变革。

改革开放前,在城市对社会资源进行全面控制和垄断的就是国家成立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单位,而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被纳入到单位之中,他们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等都与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逐渐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单位的功能由大包大揽演变为单一的生产经营,人们的生活逐渐脱离单位更多存在于社区之中。当人们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之后,“社区”也逐渐取代“单位”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基本单元,伴随着社会管理中心的下移,社区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城市社区由于社会分工较为发达,人口异质性强、人际关系较松散、生活方式多样化等特点,使得“归属感”和“认同感”在现代社区缺失<sup>[2]</sup>,社区文化对于社区意识的培育和社区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概念

(一) 社区及城市社区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他认为社区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积极的关系而形成的结合,呈现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这就是社区的本职。在社区中,人们与同伙一起,从出生之时起,就进行亲密的、秘密的和单纯的共同生活,就休戚与共,同感共苦<sup>[3]</sup>。简而言之,社区就是指基于共同利益或价值,生活在一定区域具有紧密联系和活动的人们共同体。

城市社区是基于空间特征对社区的一种分类,一般是相对于农村社区而言。城市社区,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社会<sup>[4]</sup>。

(二) 文化及社区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简单来说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有学者认为文化特指意识形态,不包括物质文化,如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社区文化是文化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社区文化是“通行于一个社区范围之内的文化现象。包括社区内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走向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社区文化是社会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社会生活的反映”<sup>[5]</sup>。

二、基本理论

AGIL功能分析模型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于1953年在系统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功能分析模型。他把行动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即行为有机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而每个子系统又可以分为子子系统,如社会系统又可以分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区系统和社会化系统,这些系统紧密联系、相互依存,每个系统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以维持整个系统的运行。

具体来说,这四种功能包括:适应功能(Adaptation),即任何系统应能适应环境并从环境中获得系统所需要的资源,以维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目标;获取功能(Goal attainment),即应能够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立各种目标之间的主次关系,并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整合功能(Integration),即任何系统应能够维持其各部分之间的内部协调,维持一定的和谐,使得系统各部分整合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模式维持功能(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即任何系统应能使各部分具有动力和动机,使得系统各部分在基本价值模式下参与系统内部的动态过程,以维持系统原有模式的正常运转。

三、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在社区建设中,经济和物质资源在社区中发挥适应功能,决策机构在社区中发挥目标达成功能,政府、民间管理机构和组织在社区中发挥整合功能,社区文化在社区系统中起着维系功能<sup>[6]</sup>。但是就社区文化系统来说,社区文化系统也由四类子系统构成,资源系统发挥着适应功能、组织系统发挥着目标获取功能、社区意识系统发挥着文化整合功能、社区文化教育系统发挥着模式维持功能,因此必须加强社区文化系统建设,增强各自系统功能,从而发挥有机整体的作用。

(一) 增强社区文化的适应功能: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经费支持则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要广开资金支持渠道,确保建设经费充足。

1.政府支持。

从我国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实际来看,社区自治并非是主流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sup>[7]</sup>。中办和国办于2010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社区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基本原则,要基本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明确“要将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可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在社区建设和发展中仍居于主导地位,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经费绝大部分仍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社区文化体系建设也不例外。因此社区文化建设要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尤其是市区两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确保经费来源可靠。

2.社区自筹。

随着社会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区将承担起更多的社会管理职能,政府对于社区建设大包大揽的局面将会逐渐打破,发展的总体趋势将是社区自治与政府有限参与的结合。因此,社区自筹是社区文化建设经费的又一重要来源渠道。《意见》同时也提出“社区居民委员会兴办公益事业所需费用,经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按照自愿原则,可以向社区居民或受益单位筹集”。社区文化建设的受益群体将是社区的全体居民,社区可以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向社区居民筹集,或是通过社区自办的营利组织进行筹集,或是通过社区企业组织、公益组织赞助的形式筹集,但都必须要坚持自愿的原则,不能搞乱摊派。

3.社会融资。

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有专家指出政府要抓社区建设的大项目,一些中小项目应让市场自身发挥更大作用<sup>[8]</sup>。就社区文化建设来说,由于社区文化具有群众性、普惠性、共享性、多样性等特点,社区文化建设所需资金就可以通过市场方式运作,采取社会融资的形式加以解决,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社区成员享受文化服务的时候,根据实际实行免费、少费或者完全付费。具体来说又可以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社区与社会融资实体(社会融资实体可以是公益基金会、企业组织、法人实体等)共同投资,按照比例分成,社区投资收益部分最终会用于社区文化建设;二是社会融资实体单独投资建设,收益自享;三是由社区成员共同融资,根据一定方式进行管理,但最终受益的还是全体社区成员。

(二)增强社区文化的目标获取功能: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社区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必须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就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来说社区自治能力主要包括文化发展能力、文化发展能力、文化共享能力和志愿服务能力。

1.文化发展能力。

首先是要做好文化发展规划建设。文化发展规划建设制定的科学与否,不仅指引着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社区文化建设方向和内容,而且影响着文化建设的成效。科学合理的社区文化发展建设规划应包括文化的硬环境和软换建设,包括社区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目标、内容和主要措施。其次是要挖掘文化发展的动力。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之所以要进行改革,就是因为动力不足,因此要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倾斜力度,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把可以市场化的文化行为转让一部分给市场,挖掘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动力,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社区文化服务。再次要是强力发展文化服务项目。根据城市的历史和特色,将一批健康、文明、向上的时代经典普及到社区,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地方特色文化。

2.文化组织能力。

通过鼓励发展和建立社区文化中介、文化社团、老年协会等各种文化活动组织机构,提高广大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自行组织和自行管理的能力。同时注意把群众自发、分散的活动组织起来,通过请专家、名人、学者和具有文艺特长的居民等方式,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的指导,提高活动的组织化程度。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大型文化活动,引导居民文化消费,倡导居民自办民俗文化项目,形成规模消费。以大型社区文化艺术节为依托,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社区舞蹈、戏曲、腰鼓、书画、棋类等喜闻乐见、群众参与度高的文化项目,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3.文化共享能力。

社区文化作为公共资源,虽然受限于建设资金短缺的影响,一些服务项目会收费,但是普惠和共享将是社区文化建设最终的目标。增强社区文化共享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及社区组织应着眼于社区居民的长远利益,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内,加大建设投入,在社区内形成小规模,在街道内形成大中心,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较大的投入,从而实现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社区居民对先进社区文化的需求;二是加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包括专职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两支队伍,要统筹考虑、协调发展,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高素质的人员,还可以通过职务晋升、职称评聘、挂职锻炼、外出学习等方式加强两支队伍的建设,提升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管理服务水平。

4.志愿服务能力。

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社区服务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由于资源的有限,社区服务单靠政府、市场或者个人供给都无法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而志愿服务活动则可以很好地弥补不足,在特定情况下甚至会成为社区服务提供的主要方式。所谓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和参与状况决定着社区建设和社区志愿服务的效果<sup>[9]</sup>,作为社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文化服务应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这也是反映社区自治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志愿服务能力,应着重从培育社区居民的志愿精神入手,通过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培养社区居具有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

(三)增强社区文化的整合功能:大力培育主流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的发展是多元化的,既有主流社区文化,又有社区亚文化,但是对社区影响最大的还是主流社区文化,培育主流社区文化主要还是体现在大力塑造体现时代特征的社区精神。

1.社区公共精神的塑造。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相对于传统社会来说,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高度发达,社会成员之间的异质性较强,这就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尤其社区意识观念较为淡薄,缺乏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关心社区事务,不关心社区发展。因此,应以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际关系,塑造具有时代特征又能体现社区文化特色的社区公共精神,增强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增强社区成员间的凝聚力,将社区居民独特的个性、多元的个人利益转化为基于社区公共利益的个人利益。

2.睦邻友好精神的塑造。

社会分工的不同,一方面的结果是社区成员之间的异质性较强,而以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缺乏联结的纽带;另一方面的结果就是职业的多元化导致人们的社会地位产生差异,出现不同的阶层。职业的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理应不是阶层划分的标准,但事实上多元化的职业导致了人们的财富、社会地位和声望方面的不平等,社会分层的结果注定会产生精英阶层和弱势群体。睦邻友好精神的核心思想就是平等,倡导的不仅是形式上的平等,而且还包括实质上的平等。睦邻友好精神的塑造有助于改变因阶层差异而导致的不平等,就社区文化建设来看,睦邻友好精神的塑造主要是体现在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上,应坚持人民的、大众的社区文化,而不仅是少数精英阶层的社区文化。

3.守望相助精神的塑造。

守望相助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已有之并延续几千年前流传至今。相比于传统社会而言,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发达导致了职业的专门化,社会成员根据职业分工发挥着各自独特的功能,彼此之间异质性较强,相互的依赖程度也更高。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多的体现在业缘关系、地缘关系方面,传统的血缘关系影响力大幅降低,社区成员之间的守望相助显得更为重要。守望相助的精神不仅仅只是体现在临时的救灾济贫方面,更多的应体现在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互相的关心、相互的帮助会增进社区居民彼此之间的了解,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道德水平,让异质性很强的社区居民能够凝结在一起,形成一致的利益,有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

(四)增强社区文化的模式维持功能:加强社区文化教育

社区文化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教学,应根据社区实际情况,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文化教育。

1.依托社区居民。

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即是社区文化教育的服务对象,也是社区文化教育举办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社区文化教育的受益对象。由于城市社区居民的异质性比较强,居民间的互补性和依赖性较强,因此,应以自愿原则为基础,由社区自治组织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发挥不同职业群体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有别的文化教育,提升文化水平,做到文化教育的自我举办、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发掘社区资源。

应充分利用社区内的资源,通过对辖区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争取辖区单位的支持,将辖区内大专院校、各类单位的操场、礼堂、舞台等活动场所与社区共享,形成家庭、楼栋、驻地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文化教育模式。尤其是要充分发掘辖区内大专院校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的功能,通过利用大专院校的教育教学场所和优秀师资,提升文化教育的理论水平和有效性,从而弥补社区居民自我教育的不足。

3.寓教育于活动。

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尤其是对于社区文化教育来说,要不拘泥于一般的教育方式,创造性的开展教育。社区文化理论教育有必要,但不宜过多,否则效果就不好。社区文化教育应以各类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休闲娱乐活动来发挥活动的教育功能。社区居民一方面通过参加文化活动受到教育或展示自我,得到精神的满足,另一方面通过参加文化活动加强了与其他居民的联系和了解,增进了友谊和感情,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有助于推动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城市社区文化相对于农村社区文化而言,由于城市社会分工的高度发达,社区居民的职业多样化,异质性强,社区文化承担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社区文化既是社区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又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主系统。作为子系统的社区文化,如果建设的不好,没有很好的发挥功能,就会极大地影响社区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主系统的社区文化,各个子系统也需要发挥好相应的功能,否则就会影响到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春光.加快城乡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的一体化改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9.

[2] 夏峰华.浅谈“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文化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5(6):144.

[3]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53.

[4]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75.

[5] 胡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367.

[6] 毕天云.社区文化:社区建设的重要资源[J].思想战线,2003(4):86.

[7] 闵学勤,黄灿彪.适度的社区自治及其路径选择――基于香港和内地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