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划经济体质范文

计划经济体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划经济体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划经济体质

第1篇:计划经济体质范文

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做好与国务院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衔接落实。对省政府公布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明确实施主体,减少审批层级,提高审批效率。依法对行政审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研究探索动态评估机制和新设审批项目的审查论证机制(省监察厅牵头)。

2推进依法行政。在全省推广规范性文件前置合法性审查制度,完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省法制办牵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石家庄等5个设区市以及扩权县(市)和其他具备条件的县(市)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省法制办、省编委办牵头)。

3区域管理体制创新。围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研究提出曹妃甸新区管理体制和完善沧州渤海新区管理机构的意见,研究提出重点工业(产业)园区与产业链涉及的周边行政区有机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意见。加强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省编委办牵头)。

4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和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要求,进行事业单位的模拟分类,研究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有关措施(省编委办牵头)。

5行业协会发展。加快理顺全省性经济类行业协会管理体制,依法对行业协会履行相关职能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建立政府资助行业协会和购买行业协会服务机制,研究制订扶持行业协会发展的相关政策(省发展改革委牵头)。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6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抓好钢铁、煤炭等行业大型国有企业的重组整合,加快具备条件的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基本完成全省国有中小企业放开搞活和劣势企业改革任务。加快解决煤炭政策性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和办社会职能移交问题,基本完成政策性破产工作(省国资委牵头)。

7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入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民营、外资以及其他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组改造,优化股权结构。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行为,探索国有独资公司外部董事制度,强化外派监事会监督职责。探索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选聘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省国资委牵头)。

8国有资本监管和运营。推进企业负责人任期考核,完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完善国有资产运行风险管理体系,在唐钢等3家试点企业中初步建立起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省国资委牵头)。研究制定我省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见,初步建立起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省财政厅牵头)。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9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搞好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支持体系建设,协调制订配套政策措施,引导民营经济走集约、集群发展的路子。以百强民营企业、千家成长型企业、100个名牌产品和50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大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方面扶持力度,促其做大做强(省中小企业局牵头)。

10拓宽资金融通渠道。加快省、市、县三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每个设区市培育1-2家担保资本金过亿元的区域性核心担保机构,确保年内全省担保资本金达到85亿元,力争突破90亿元。积极推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加大企业市场融资力度。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对金融机构及担保机构的中小企业贷款给予风险补偿(省中小企业局牵头)。

11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年内确保每个县拥有1-2个创业辅导基地,全省总数达到190个以上。探索创新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形式,年内完成各级各类培训200万人次。充实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年内累计为8000家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省中小企业局牵头)。

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12农村综合改革。研究制定全面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适时在全省推开(省编委办牵头)。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寄宿学生的资助力度,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完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和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省教育厅牵头)。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试点改革方案,扩大试点实施范围,年底前试点要覆盖所有县(市)(省财政厅牵头)。

13涉农体制改革。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阶段的扫尾工作,明晰产权率达到97%以上。同时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加大林权证发放力度,力争平原完成95%以上,山区完成60%以上。积极推进林业税费等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省林业局牵头)。加快供销合作社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大力发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省供销社牵头)。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扩大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试点(省金融办牵头)。加快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省财政厅牵头)。

五、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14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企业境内外上市,力争全省有10家以上企业上市,融资100亿元。推进承德钒钛、冀东水泥、三友化工、唐钢股份等上市公司再融资(省金融办牵头)。发展债券市场,扩大债权融资规模,争取全省发债规模达到80亿元以上。发展壮大风险投资基金,适时创建产业投资基金和信托投资基金,鼓励建立各类私募股权基金(省发展改革委牵头)。

15积极发展人力资源市场。消除人力资源流动中的各种限制因素,建立人力资源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省人事厅、省劳动保障厅牵头)。

16规范发展土地市场。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除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全部实行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地外,把过去采用行政划拨的非经营性土地如改变为经营性用地或拟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也纳入招标拍卖挂牌范围(省国土资源厅牵头)。

六、积极推进财政投资金融体制改革

17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财政管理和监督。继续推进和完善预算项目库管理,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省级发展性支出三年滚动预算试点。实施新一轮激励性财政政策,对不同地区实行分类激励。继续实施促进经济增长极形成和鼓励异地投资的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完善省市县财政收入划分办法,调高资源税收入归属层次,将新建扩建高新技术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省级分享增值税收入返还市、县,县(市)一般营业税收入省级不再分成。进一步探索省以下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科学界定省以下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选择条件基本具备、支出责任划分相对较容易的公共支出事项进行试点(省财政厅牵头)。

18投资体制改革。出台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年审管理办法,研究制定政府投资项目公示试点办法、省本级政府投资项目暂行管理办法等政策。明确政府投资事权,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健全投资决策机制。开展招标选择代建单位进行代建试点,推行代建制(省发展改革委牵头)。

19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培育金融市场主体,邯郸、衡水、保定城市信用社全部改建为城市商业银行,加快引进境内股份制银行在河北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实施“四资”整合运作,加强地方投融资平台建设(省金融办牵头)。

七、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建设

20完善节能减排体制机制。研究制定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对“双三十”重点县和重点企业实行省级直接考核,确保完成节能减排承诺目标。对新上项目加强节能环保评估审查,严格市场准入。在子牙河流域率先实施跨界断面水质与财政挂钩的生态补偿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省环保局牵头)。

21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适当提高排放、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收费标准。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企业实施惩罚性差别电价、水价。合理调整各类用水价格,加快推进阶梯式水价、超额用水加价,制定并落实鼓励利用再生水、矿井水、海水、雨水等的价格政策(省物价局牵头)。

八、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22促进就业制度建设。研究制定促进就业的地方性法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困难群众就业援助制度,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及其就业的稳定性,确保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以上。加强失业调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健全县乡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80万人(省劳动保障厅牵头)。

2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动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年内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8378万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710万人,城镇参加失业保险48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511万人。逐步解决国有困难企业、关闭破产企业等职工和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问题。启动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工作,积极争取做实个人账户试点。以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为重点,加快完善和落实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探索建立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方筹资为核心机制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省劳动保障厅牵头)。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高低保补助水平,城市月人均补助不低于100元,农村月人均补助不低于32元(省民政厅牵头)。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增加经济适用住房供给,将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研究出台《河北省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实施办法》和《河北省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省建设厅牵头)。

九、加快推进社会领域改革

24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动国家鼓励自主创新配套政策的落实;支持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面向社会开展科技攻关,逐步完善转制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省科技厅牵头)。

25教育体制改革。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杂费;加快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省教育厅牵头)。

26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抓好省图书馆、省电影公司等改革试点;鼓励、支持、引导各类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省文化厅牵头)。

27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筹资、管理和监督机制,参合标准由每人50元提高到100元;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卫生服务街道覆盖率力争达到90%(省卫生厅牵头)。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在抓好现有试点的基础上,再增加5个试点市。第一、二批试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60%和50%以上(省劳动保障厅牵头)。

第2篇:计划经济体质范文

一、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一)内部控制不健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既包括原来的手工财务过程,又包括程序设计、电算化账务处理过程。由于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时间很短,但发展较快,从而造成我国电算化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其与电算化会计法规的建设和电算化的普及推广不融洽。表现在:一是职权设置不合理。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的高度集中,致使许多在传统会计中的岗位合并,会计工作人员的减少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相互牵制的效力。相互之间权限不明,串岗操作等问题也导致在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遵循职权不相融的原则,增加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差错和作假舞弊的可能性。二是没有建立岗位责任制。有些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人员没有职责分工及操作管理制度,从而不能保障电算化会计信息安全、有效、正常地运转。三是网络给内部控制带来新问题。网络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通过通信线路传输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必须要考虑网络安全所带来的风险因素。四是差错不易及时发现和更正。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处理集中化、自动化,数据可以转入,因此一个业务的数据错误往往会重复出现几次,导致整个系统数据失真。例如:在录入原始会计数据期间,录入的错误数据会再次用到会计科目汇总的过程中,影响会计科目汇总的结果,从而导致科目汇总数据的错误,最终因一个数据的错误而导致一连串系统的错误,进而影响到整个会计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

(二)软硬件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软件不规范,更新慢。市场上的会计软件,有的为了追求便捷性而忽略了其安全性,或保护措施比较薄弱,形同虚设,更有一些会计软件的数据库文件往往能通过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直接打开,进行直接读写操作,这使运用该软件的单位财务核算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二是单位在购买财务软件时,只考虑财务部门工作的需要,没有从整个单位信息管理的总体要求出发从而导致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信息的中断,不能真正满足信息时代对信息传输和处理的要求。三是在硬件配备上,有些企业的服务器没有备份功能以及缺乏有关计算机日常维护人员,电脑设备陈旧,且没有稳定电压,持续供电等设备问题。四是在网络环境下,财务信息传递借助于网络进行,财务信息被截取和篡改或泄露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特别是网络黑客非法侵入网络用户或程序,捕获信息或通过窃取系统合法用户口令、密码,以此合法登陆,实现非法的目的,获取重要商业秘密,将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许多企业的会计人员仅仅将会计电算化看成核算做账的工具。只重视会计核算,而忽视会计电算化系统相应的计算机硬盘、软盘等磁性介质或光盘等其他介质存储的、以电子数据状态保存的会计数据等。二是缺乏规范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相当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针对会计电算化电子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处于无序状态,为电算化电子档案数据的保密性、安全性和可用性留下隐患。三是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硬件条件相对薄弱。按照规定和存储要求,会计电算化备份档案盘必须存放在安全、防磁、防火、防潮、防高低温的场所,且至少存放在两处不同的建筑物内。但实际上有些企业经济实力所限,造成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硬件条件相对薄弱,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客观条件不具备。四是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性意识差。按照国家法规规定我国境内所有单位的会计档案不得携带出境,但由于部分企业安装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计算机并没有采取设置防火墙、安装信息网关进行信息加密、加强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实时监控等相应的安全措施,为外部人员通过局域网和互联网窃取电算化档案造成可乘之机。

(四)人才综合素质低下会计电算化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仍然离不开人的手工操作。目前,企业的电算化人员绝大多数是经过短期培训的会计人员,他们往往是除了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计算机维护人员,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时,便束手无策,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致使系统数据丢失,甚至导致系统崩溃。

二、会计电算化安全性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制度建设

一是提高人员素质。企业必须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加强计算机技术学习,使计算机操作水平上档次,同时注重管理者管理风格、企业文化意识等精神层面的软控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二是业务程序标准化。从业务流程和核算环节把关,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做到数据真实、完整和安全,业务处理合法、有效。三是强化权限意识,明细岗位责任。实行权限等级控企业必须从会计工作的特点人手,合理地进行岗位分工,岗位协调,明确岗位职责,制定科学规范的工作规程,建立合理高效的工作流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工作效率,防范和化解会计工作风险。四是加强硬件和软件管理。重视技术控制。建立一套完善的操作环境和软件系统是进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监控的必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人员相对独立、完整地行使自己权限并达到会计内部监控目的,为更好地进行会计监控做好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技术准备。五是完善规章制度。针对电算化系统,企业必须对手工会计信息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整理,以充分适应需要,在制度管理控制要求下,会计人员的工资必须与产出的效益相匹配,从而督促其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对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内部也应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规章,结合单位的实际建立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以确保会计电算化的安全运作。

(二)积极调整软件 一是按时软件更新。会计软件的维护包括对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性维护、对会计核算软件适应性维护。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性维护是指对会计核算软件在运行中发生的功能错误进行维护,即排除会计核算软件在运行中发生的功能错误,恢复会计核算软件原来的功能;会计核算软件适应性维护是由于企业机构的变更、经营环境的变化,所引起的会计业务、会计流程的变动,以及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对会计业务处理方式、会计报表的内容及格式的变动,对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一系列修改及维护,使其适应变化的情况。二是会计软件功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目前企业会计软件是典型的核算型,模块不能适应管理需要,要真正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为单位管理服务,提高会计软件功能,便要增加具有管理型功能的模块。三是加强数据安全的保密与保护。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

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四是提高软件的纠错能力,减少舞弊。在记账凭证输入前直接输入原始凭证,在会计核算软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的情况下,对已经输入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同时还应对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审核发现有误的凭证必须进行修改,而修改后的凭证必须再次经过审核,直至该批所有的凭证都通过审核,修改的操作才能完成。

第3篇:计划经济体质范文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摆学具看出结果并不难,而列出算式、理解算式的意义与数量关系很不容易。这是因为从学具到算式的跨度比较大,需要把“求比一个数多几”转化成“两部分合并”,把“求一个数少几”转化成“总数里去掉一些”,才能联系已有的加、减法概念列出算式,并理解和解释算式的意义。

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帮助学生实现从直观的学具操作到抽象的算法建构之间的跨越。怎样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这个跨越呢?笔者跳出了为解题而教学的层面,借助几何直观,立足于解决问题经验的积累展开了实践与思考。

【教学实践】

一、观察感知,激活经验

师(出示教材主题图):从下图中你能说说小青比小东多摆几个吗?

小东:

小青:

生:小青比小东多了3个,用小青摆的7个减去小东摆的4个,就得到了小青比小东多的3个。

师:不计算,能不能一眼看出小青比小东多摆几个?

生:前面4个是每个画片对齐的,后面3个没有和上面的对齐,所以多3个。(动画演示)

二、自主探索,建构算法

1.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师(出示例3主题图中小英和小华的信息):从图上你能知道什么数学信息?

生:小英摆了11个画片,小华比小英多摆了3个。

师: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小华摆了多少个?

师:你能把条件和问题连在一起完整地说一说吗?

2.借助操作,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看着大屏幕,可以动手用花片摆一摆,也可以不动手,在脑子里想一想该怎样摆。需要用花片的同学,每人从袋中取出同一种颜色的花片摆一摆。咱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摆得整齐,让别人能够一眼看出小华比小英多摆了3个。

生独立操作后汇报交流。

生:小英摆了11个。(课件依次出示11个花片)

生:小华摆了14个。

师:14个人是怎么摆出来的呢?

生:先摆11个,然后再摆3个。

师(课件与讲解同步):在第一排下面一个对着一个摆,先摆出和小英的花片同样多的部分(出示11个花片),然后接着摆3个(依次出示3个花片)。这样,第二排的花片就比第一排多3个。通过摆一摆可以发现,小华要摆多少个?

生(齐答):14个。

(2)表象操作。你能再说一遍自己是怎样摆的吗?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摆法。一位同学说,另一位同学在脑子里想:小英、小华分别是怎么摆的?

(3)算法抽象。

师:如果不摆花片,你能用算式表示出小华要摆多少个吗?

生:11+3=14(个)。(师板书)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小华比小英多3个。所以求小华要摆多少个就是求比11多3的数是多少,要把11和3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试一试:变化条件和问题。

师(课件出示例3有关小平信息的情境图):从屏幕上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小平比小英少3个,要求小平摆了多少个?

师:根据所给的条件,不动手,你能把小平摆花片的情况在脑子里摆出来吗?

师(呈现摆法):和你想的一样吗?

师:谁来说说这里为什么要空3个呢?

生:因为小平比小英少摆了3个。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出小平要摆多少吗?

学生独立尝试列式,并板演:11-3=8(个)。

师(追问):为什么要用减法算?

生:因为小平比小英少摆了3个。小平要摆多少个,是求比11少3的数,要从11里面去掉3,所以用减法算。

4.对比、反思。

师:刚才我们帮助小华和小平算出了他们各摆了多少个花片。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小华摆的是用加法,小平摆的是用减法。

师:为什么解决小华的问题用加法,解决小平的问题用减法?

师揭题并板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三、巩固拓展,积累经验

1.摆一摆。

课件出示:

(1)第一行摆红花片6个,第二行摆黄花片,黄花片比红花片少2个。

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

(2)第一行摆红花片6个。

生:我有问题,第二行黄花片摆几个?

师:猜猜看,这次黄花片可能怎样摆呢?把你的想法摆出来,让大家猜一猜你是怎样摆的。

学生操作后说摆法,其余同学猜摆了几个。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认识直条图。

(1)由情境图到直条图。

师(出示教材情境图):谁看懂了图的意思?你能自己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为什么要用32加6?

生:刘芳比李宁多走6格。

师:如果用画图来表示两个小朋友走的格数,你想怎样画呢?你有什么感觉?

生:很麻烦。

师:一个一个画起来很麻烦,我们可以把这些格子连起来,用一个直条表示李宁走了32格。

启发思考:怎么表示刘芳走的格数?

追问:哪一部分表示刘芳比李宁多走的6格?(请学生指)

完善线段图:

师:要求刘芳走了多少格,就是求下面直条的长。

(2)由图到文字。

师(隐去情境图):你能看着这个直条图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生答略)

师:这个直条图把题目中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都表示出来了,看着直条图,你能找到求刘芳走了多少格的方法吗?

生:把上面的32格和下面的6格合起来。

师:小朋友可真不简单,根据一幅图不但复述了原来的题目,而且很快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的图你能看懂吗?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理解直条图。

(1)课件出示。

生:冬冬浇了36盆,小玉比冬冬少浇了12盆。问题是小玉一共浇了多少盆。

师:你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

(2)课件变换素材。

师:小朋友在干什么?(拍球)通过看图,你能很快解答这个问题吗?把你理解的题意说给同桌听。自己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3)比较异同。

师:我们刚刚借助直条图解决了两个问题。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什么?

生:单位名称不同。

生:算式都一样。

生:直条图都一样。

生:这两个直条图都表示比36少12的数是多少,都是用减法计算。

师:这两题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生:讲的事情不一样。

(4)再次编题。

师:只看直条图,你能不能根据这幅图再编一道这样的题目呢?

生:我拍了36下篮球,我的同桌张雨萌比我少拍了12下。张雨萌拍了多少下?

生:……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应用直条图。

教师课件出示题目的情境图(删去小灰兔说的话)。

生:老师,没法解决这个问题。小灰兔没有说比小白兔多还是少。

师:小灰兔可能怎么说呢?

生:小灰兔说我比你多拔了7个。

师:如果小白兔拔的萝卜用这么长的直条来表示的话(师用手比划),小灰兔拔的萝卜的个数也用直条表示,要比这个?(生:长)

生:我比你少拔7个。(用手势表示直条图)

师:猜猜看还能怎么说?

生:我和你拔的同样多。(脑中想象直条图)

师:这时小灰兔拔了多少个?

生:25个。

师:小灰兔到底怎样说的呢?

课件出示:

我拔的和你同样多。(脑中想象直条图)

我拔的比你多得多。(脑中想象直条图)

师:会是这四个数中的哪一个呢?(课件出示:12 25 27 48)

(生答略)

四、全课小结(略)

【教学思考】

作为2011版课标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它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解决“数与代数”等其他领域的问题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解决较为抽象的整数比较题、分数问题、行程问题等实际问题的作用更加明显。本课作为上述实际问题的认知起点,创造性引入直条图,让学生在刚刚接触简单实际问题时就感受到几何直观的价值。

直条图源自实物操作时两种事物的一一对应,同时又是后续学习线段图的雏形和跳板。因此,直条图作为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模型和理解数量关系的支撑,它的出现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跨越,而且为以后借助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

一、强化操作和直观,直条图呼之欲出

回顾本课的教学,数量关系的建立始终作为教学的重点与核心,这种核心的凸显,就是借助了几何直观——直条图。直条图并非是教师直接给出的,而是在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表象操作与符号操作等多种表征转换活动中逐步构建的。

(一)借助直观激活原有经验

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是学生的原有经验。课始,教师借助教材的主题情境直接出示两排花片,让学生说一说小青比小东多摆了几个,而且通过“不计算,怎样看出多摆的个数”来引导学生直接关注多的部分,为新知的建构激活了相关经验。而两行花片的一一对应摆放,是直条长、短的直观显现。

(二)借助操作积累表象经验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是其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教学并没有停留在操作层面,而是借助操作积累丰富的表象经验。

解决例题“小华摆了多少个”时,先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可以借助花片摆一摆,也可以不用花片,在脑中想一想怎样摆”;接着再引导学生同桌互相说怎样摆(一人说,一人在脑中摆),进一步丰富表象经验的积累。

解决例题“小平摆了多少个”时,教师则直接提出要求:“不动手,你能把小平摆花片的情况在脑子里摆出来吗?”引导学生逐渐摆脱实物直观,强化表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再次为直条图的出现积累丰富的表象经验。

巩固练习的第一环节,教师仍然安排了操作活动,第一个操作是对本课新知的及时巩固,第二个操作则再次着眼表象经验的建立和巩固,一位学生汇报自己的操作,其余学生想象是怎样摆的,并列式解答。

(三)借助动画产生直条图

在教学例题的环节,教师并没有急于亮出直条图,而是在上述两个过程中,为直条图的出现做足文章,积淀丰富的操作经验和表象经验,给学生造成一种“直条图”呼之欲出的情感体验。

解决“想想做做”第1题后,教师则让学生先体验用方格一格一格摆出李宁走的步数太麻烦了,再借助动画将每个格子合并起来,就产生了直条图,并逐步完善直条图,从而实现情境图到直条图的过渡。到此,直条图便自然、“直观”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二、运用直条图,为理解数量关系构建数学模型

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核心是理清数量关系。问题的求解,在于透过对情境的理解,掌握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求解模型。低年级的应用题教学要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抽象的程度不能太高。因此,作为半直观半抽象的直条图就为低年级学生理解数量关系进而构建模型提供了支撑。

(一)看懂图意,体会直条图的内涵

运用的前提是理解。所以,在直条图出现以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看懂图意:“你能看着这个直条图说一说它的意思吗?”让学生看着直条图复述图意,从而认识到“直条图把题目中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都表示出来了”。这样一个由图到文字的过程,让学生再次从半抽象半直观的直条图回到原来的问题情境之中。再次的思维转化过程,学生初步体会了直条图的内涵,为后面的应用积累了认知经验。

(二)变化素材,体会数量关系的不变

在初步看懂直条图的基础上,教师利用“想想做做”第2题设计了层次递进的练习,先是将教材中的情境图变为情境加直条图,一方面及时加深对直条图的认知与理解,另一方面,进一步体会求比较量的数量关系;紧接着,教师变化素材,由浇花到拍球。情境变化,但是数量关系不变,学生在口述图意及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自主发现:“两道题说的事虽然不同,但是数量关系是相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相同的。”从而突出解决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核心作用。

(三)看图编题,体会数学模型的价值

在前面两个层次的数学活动中,学生对直条图的认知与运用、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足以帮助学生解决本类型的实际问题。但教学并没有止于此,而是顺势再进一步——“只看直条图,你能不能根据这幅图再编一道这样的题目呢”,这个问题瞬间将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不仅要深刻理解直条图,而且能与生活经验相对接。编的题目虽然不同,但使用了同一幅直条图。这样的教学突出了体会直条图这一数学模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三、强化直观模型,形成解决问题经验

解决问题经验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反复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渐形成。在经历了直条图的产生、理解和初步应用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开发“想想做做”第3题的教材空间,进一步强化直条图这一直观模型,从而帮助学生形成问题的经验。

教师先是隐去教材中小灰兔的话,让学生发现“没法解决这个问题”,接着引导学生猜一猜“小灰兔可能怎么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在分析问题时,教师先是用手势比画小白兔拔的萝卜个数表示的直条,引导学生比画对应的小灰兔拔的萝卜个数表示的直条;接着,引导学生多次在头脑中想象直条图,从而强化直条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最后,教师将“数的意义”与“解决问题”相结合,通过“多得多”让学生判断小灰兔拔的个数可能是四个数的哪一个,再次强化小灰兔拔的个数对应的直条比小白兔拔的个数的直条长得多。在这个开发教材、知识综合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直条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模型价值,为以后学习借助线段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奠定发展的基石。

第4篇:计划经济体质范文

为推动京津冀种业协同发展,促进优良品种在京津冀地区的推广应用,北京市农业局、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河北省农业厅共同印发了《关于建立京津冀一体化农作物品种审定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创了相邻省市一体化品种审定的先河,是相邻省市开展主要农作物品种联审共推的一次积极探索。

《意见》中明确,在保留京津冀独立开展农作物品种审定的基础上,京津冀三省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确定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相适应区域的试验区组、试验方案和品种审定标准,实行统一审定。参试品种由京、津、冀种子管理(总)站共同推荐。审定通过的品种,由京津冀一体化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审定证书,京津冀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公告,在京津冀审定范围内推广应用。京津冀一体化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品种的退出依据农业部《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由京津冀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公告退出。

《意见》充分贯彻了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精神,对整合种业优势资源,推动京津冀种业协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它打破了行政区域对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限制,在开展相邻省市同一生态区引种鉴定的基础上增加了京津冀一体化品种审定的机制,实现了品种仅在一省(市)申请品种审定就可以在三省(市)参加品种试验,通过一体化审定后就可以在三省(市)同时应用推广,极大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一是降低企业跨行政区域申请品种审定的成本。未建立一体化品种审定机制之前,一个品种若在京津冀三省(市)同时申请参加品种试验及审定,需提交3套材料,抗逆性鉴定等部分专项鉴定项目也需要在三省(市)指定的不同机构进行检测;而通过一体化品种审定机制,只需一次申请,申请品种的抗逆性、品质检测等专项鉴定统一由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一家测试机构承担,仅需一套鉴定结果。二是提高了跨行政区开展品种审定、促进籽种成果转化的效率。未建立一体化品种审定前,一个主要农作物品种如果希望在三省(市)推广应用,除了通过三地省审外,还可以在其中一省(市)省级审定的基础上,在另外两个省(市)申请相邻省市相同生态区引种鉴定,而一体化审定制度比之前的引种鉴定缩短1~2年时间。此外,由于生态资源、发展政策等不同,京津冀三(省)市在各自种业发展上各具优势、各具特点,开展京津冀一体化品种审定,将不断促进京津冀种业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经验的沟通交流及优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实现优势资源互补,提升京津冀种业整体发展水平。

(来源:农民日报)

第5篇:计划经济体质范文

问:从华南农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到美国湾区工作的别墅景观设计师,是一段怎样的经历?

李昊洋:很荣幸能够参与这个对话。我从华农本科毕业后就加入了科美景观设计公司,遇到很多很优秀的公司和同事。之后在伊利诺伊州香槟分校修读景观设计学硕士学位,2015年一毕业就加入了Bernard Trainor Associate(BT+ A)这间专门从事别墅景观设计的公司。我们公司在美国西海岸的湾区非常著名,专门为花园预算超过一百万美元的别墅业主提供服务。我接到BT+ A的邀请时,没有太多犹豫就决定加入。一方面是认可公司的理念,对公司的设计能力和出品心悦诚服,每一个项目都是将客户本人的性情和现场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杰作。另一方面是BT+ A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为公司的项目A算一般非常高,从购地阶段起就开始为客户提供服务,景观设计的切入时间很多时候比建筑设计还要早得多,为景观设计师带来很大的话语权。这些条件都非常吸引我。当然,真正工作了一段时间才逐渐适应这里的工作模式。有别于我过往工作和所了解的一般大公司以设计团队为单位、分部门的协作模式,BT+ A要求公司每一位设计师去独立完成设计项目大大小小的每一个环节:视察现场,与业主交流并完成设计,与其它不同专业合作,公司内部对设计的审核,修改和深化,选苗,报批,施工图绘制,施工现场监理等,通通都要参与。

问:研究生阶段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这些经历对你现在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帮助?

李昊洋:研究生阶段让我获益最多的是一个在伊利诺伊州丹维尔市(City of Danville)的河滨设计项目。很荣幸这个项目得到伊利诺伊州景观设计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Illinois Chapter)的认可,为我赢得了年度学生设计荣誉奖(IL- ASLA Student Honor Award)。这个项目令我深刻地体会到一点:要做好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师一定要和使用者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这个机制不仅要包含最终设计产品的对话,更重要的是在设计过程间保持不断地对话和互动。要令每一位使用者明白,我们在为他们服务,他们的所有愿望和所有需要都会在我们的设计过程中得到考虑和反映。没有他们的敞开心扉和帮助,设计将是没有根基的,不仅设计本身无法提升到更高的层面,我们的专业和付出也难以得到别人的认可。良好的对话机制正好也是我现今从事别墅景观设计中最核心的部分,所以特别想分享给大家。

问:能否具体介绍一下相关的项目背景?

李昊洋:这个项目是由伊利诺伊州丹维尔市政府的规划部门(City of Danville: Public Works and Urban Services)牵头的河滨公共项目,希望通过新河滨景观的建立以活化正在消亡中的老城区。丹维尔市是一个人口只有33 027人的美国中部小城,位于伊利诺伊州和印第安纳州的边界处。小城的老城区毗邻一条名叫弗米利恩河的季节性河流(Vermilion River)。历史上,曾经在该河出现过的盐水温泉在1819年吸引来了第一位白人定居者。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小城因为其丰富的煤矿资源得到发展并繁荣起来。但在十九世纪的末期,亦因煤矿资源的消耗殆尽而遇到经济瓶颈。在该市的煤炭产业倒闭后,丹维尔城从1970年的人口高峰42 570人直至今天人口都在流失。超过半个世纪的人口负增长对于在中国长大的我当然难以想象,但这正是很多美国中部小城市正面临的迫切现实。该市老城区的现状就更为棘手了。由于经济活动的持续削弱,老城中,与主街相邻的Walnut街和Hazel街两侧的建筑空置率很高(图1),时常能看到破烂的窗户和日久失修的建筑大门,夜间的治安也很差。

为了寻找合适的途径活化老城区,丹维尔市政府委托了我们学校的应用美术学院(College of Fine and applied arts)成立一个横跨规划、建筑和景观的多专业团队进行综合性的概念设计,希望为丹维尔活化老城区这个长期性目标提供合理的方案,而我当时是景观部分其中一个方案组的组长。

问:你提到的对话机制目的是什么?能否具体说明这一机制的内涵?

对话机制在公共项目方面的建立是为了增加公众参与,听取公众意见并把公众带到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目的是通过这一过程增加公众参与度,完善设计并最终赢得公众对项目的支持。因为在美国,税收分为联邦税、个税、州税和地方税等不同部分。而地方性公共项目的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方税。要完成一个新的地方性公共项目,政府必须首先提案,并计算下一年因此而需要增加多少地方税税收,再由该区居民投票表决。故公众参与在美国的公共项目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受委托的设计机构一般需要选取并建立合适的对话机制提升公众参与度。

这里必须明确对话机制的实质内涵。建立对话机制,增加公众参与并不意味着设计完全以居民意见为导向。对话机制的核心目标是让公众清晰了解设计机构对项目的整个决策过程。设计机构要大范围地向公众收集各种各样的意见和观点,并展示在设计过程中,一部分意见是如何被充分地反映到设计中。另一部分意见又是因为何种原因需要作出妥协。而且,收集意见、展示决策过程和设计成果并不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是随着项目深入而分阶段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当然,选取不同的对话机制会导致不同的居民参与度。假设某地方政府委托设计机构提供不同的方案供居民选择,这样的居民参与度是很低的,因为居民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没有发声的渠道,也不了解整个决策过程。相比较而言,若设计机构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系列的公众参与活动,让每位居民和各个相关组织提出自己对项目的意见和观点,公众参与度就会大为提高,很容易赢得当地居民的支持,让项目顺利进行。

问:你们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建立这一个对话机制呢,对话机制又如何影响了你们的设计?

设计还没有开始,市长和政府人员就在政府官网和市里的各个信息传播点向小镇居民传达这个项目的信息,让所有居民都清楚明白这个项目的目的和必要性,受委托的设计师们要来了,设计过程需要大家的通力协助。而且,早在2015年的夏天,三位规划专业的研究生同学已经受邀请到丹维尔市的规划部进行相关工作,并了解政府项目的工作流程。

故项目一开始,规划专业的同学已经为我们做好了一整套关于丹维尔城各方面的数据分析。在教授Amita Sinha (1989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毕业,现为伊利诺伊香槟分校景观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景观)的建议下,我们设计团队开始了与公众第一阶段的对话,目的是希望了解丹维尔居民对河滨区域乃至城市整体的认知情况。当时我和几位同学采取凯文林奇的城市地图研究方式,到老城区采访居民,让居民画出自己脑海中的城市地图。由于政府的项目信息及时充分,我们非常顺利地采访到十多位有代表性的居民(图2)。通过研究和Ρ雀鞣菔芊谜咚绘画的城市地图,包括城市景物印象的强烈与否,路径长短与否,和针对各种所绘信息的正确性去探讨市民脑里面真实的城市映像(图3)。

经过分析我们总结到,居民对河流南面的城市印象一点也不强烈。结合历史,弗米利恩河虽然在早期养育了丹维尔城,却又因为河流水位的季节性变化明显,缺乏过河的通道而阻碍了城市向河流南岸发展,令其城市化不停向北。北面的居民离老城区越来越远,自然就会自建新的社区中心,导致经济活动向北移,最终令老城区出现城市空洞化的现状。如果设计能够合理利用河岸边的自然环境,建立有吸引力的景观带和活动场所,并提供过河通道,将能重新把人流导向老城区,加强经济活跃度。由于市政府在河流两侧拥有大片土地,修复河岸景观一方面能带来地价提升以持续支撑项目支出,另一方面,新建的过河通道能为河南岸的景观和未来居住区发展带来新机遇。

第二阶段的对话是和城市的居民代表、各行业的代表,以及感兴趣的居民进行的设计讨论会。在会议中大家畅所欲言,我们在聆听的过程中,现场把大的景观概念勾勒出来作出讨论,尽我们所能把各行业的意见充分考虑并糅合到一起。我们也向各参与者阐述了我们对于城市映像的研究结果,建立河滨景观,过河通道以及未来河流南岸发展的重要性(图4)。

需要着重提出的是,除了通过活动与居民对话,我们还观察项目在网上的舆论导向(图5)。要营造一个积极正面的舆论环境,设计师需要尽可能快和全面地把设计想法和决策过程及时地传达开来。虽然无论如何努力,网络上总会有反对的声音,但这也正是完善的对话机制建立后能够为设计师带来的宝贵反馈。通过对话,对项目的误解也能得到消除。

然后是当设计雏形初现的时候与委托方丹维尔市政府进行沟通。市长和相关的政府成员来到设计室,听取了我们在收集了各方意见后所作的设计概念并发表他们的见解(图6)。在综合各市政单位的意见下,我们设计团队再有根据地进行设计调整。

在概念设计经调整成型后,我们开始组织第三阶段的对话。设计团队和市政府通过网络邀请每一位居民参与一次完整的概念设计的展览会(图7)。展览会中,我们设计团队向所有居民展示整个概念设计的意图,解释概念设计背后的整个决策过程,争取得到居民的认可,并收集意见为下一步调整作准备。展览会中,我看到很多之前参加过设计讨论会的居民,也重遇很多因为做城市地图调研而相识、并开始对这个项目产生兴趣的朋友。姑莫论每位到场人士是否认可我们的设计方案,但至少无一不感激我们长时期的付出和努力。整个设计团队所作出的不同设计方案亦在展览会后上传到专门为这个项目而设的网站上供大众阅览。

可以说,从最早期的调研到最终成型的设计作品,丹维尔河滨项目的每一步都按照着计划好的对话机制去进行。我认为,这个机制从两个方面提升了这个设计。一方面,充分地与使用者的对话避免了设计离地,因为设计的每一笔都“画”在了使用者的意见和反馈范围内。好项目与坏项目的区别点并不在项目最终的效果是不是很“酷炫”,而是有没有做到每个位置都设计到受众的心坎里。另一方面,这一机制能够为设计争取到最强大的经济及舆论支持,尤其是当设计作品较具争议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在设计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对话机制。这对设计作品、受众、设计师本人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问:请介绍一下伊利诺伊州丹维尔市的河滨设计项目的思路和做法?

第6篇:计划经济体质范文

摘要:农业技术的经济价值必须通过空间扩散来实现,而扩散效果的高低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环境。因此,首先肯定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环境的重要性,然后对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环境进行因素分析,构建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优化空间扩散环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环境工作

科技进步与创新必须借助于有效的技术扩散,才能实现从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农业技术也不例外。而相得益彰的外部环境是推动农业技术有序扩散的必要条件,对于中国这个地区差异显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分析、评价、优化农业技术空间扩散所处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1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环境的作用

农业技术扩散是一个时间推移和空间蔓延的复合过程,源于某个地域单元的农业技术逐渐被广阔的地域范围所接受、采纳、应用就是农业技术的空间扩散,其扩散的动力来自于技术发源地与技术接受地的技术落差。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借鉴传播论、替代论、学习论、博弈论等技术扩散理论的基础上,农业技术扩散研究也全面展开,其中农技扩散时间维研究(孙振玉,1993;赵绪福,1996)比较突出,而农技扩散空间维研究则较为薄弱。相对工业,农业是一个区位自由度较弱的产业,它的区域性决定了在不同的地域空间中相同的农业技术会得到大相径庭的“待遇”,因此,探讨农业技术扩散的空间规律是研究农业技术扩散必不可少的工作。

既然是农业技术在地域空间上的传播和蔓延,那么扩散行为就必然面临各式各样的空间环境,实质上,农技空间扩散就是一个农技创新与空间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所谓的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环境就是一定时空领域内影响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的各类外部因素的综合体,它具有区域性、动态性、差异性、系统性等一系列的特征。

农技的空间扩散有4种方式:就近扩散、跳跃式扩散、等级扩散、随机扩散。具体采用哪种方式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的性能指标,如赢利性、可得性、风险性、可操作性等,还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

1就近扩散是技术从创新源向周围地区传播,扩散呈现空间的连续性。扩散前提是创新源地与相邻地区有着相似的环境,联系方便,互动明显。

2跳跃式扩散是技术从创新源向空间上不相邻的地区扩散,之所以放弃扩散的邻近效益,是因为相邻地区与创新源的环境差别显著,不宜作为技术接受区,于是技术跨过相邻区,向远处适宜区迈进。

3等级扩散是创新源的技术按照中心地等级体系由上至下地进行,一般遵循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农村的次序。

决定技术扩散方向的不是距离远近,而是扩散环境对技术的接受能力,正是各级地域环境所形成等级落差推动了技术的梯度推移。

4随机扩散是一种无规律的扩散,这种无序状态是由于地区之间信息不畅,对所要扩散地区环境缺乏了解所致。由此可见,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扩散环境的异质性造成空间扩散方式的多样性。技术扩散环境不仅影响扩散的空间类型,还影响扩散的效果和速度。技术扩散的动力除了来源于扩散要素的本身,即:技术创新地和技术接受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而且,还来源于扩散环境的激励,如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技术需求,政府新型的农业政策鼓励。同时,环境也会成为扩散运行的阻力,如滞后的农业发展水平,闭塞的信息环境。因此,扩散环境是技术空间扩散的外因,在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科技兴农”已经达成广泛共识,近年来每年都有大量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问世,但平均转化率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操作上存在盲目性、在策略上缺乏针对性、在运行上呈现低效性。

我国的一些农业科技园区由于对当地宏观环境缺乏细致的考察,“独善其身”,溢出效益非常有限,农业园区内的成果无法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形成又一轮“嵌入式”经济现象。例如:西北杨陵的农业科技园区的繁荣和园区外农村地区的落后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此,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的环境研究势在必行,它一方面可以帮助农技创新源地的技术推广者更好地了解技术扩散的外部因素,从而针对地域特征采用适宜的推广模式,提高农技创新扩散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为渴望先进技术的农业地区优化和改善自身环境,积极地迎接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成果而提供决策服务。

2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环境的要素

本文根据对农业技术扩散运行的影响程度将众多的外部因素归纳于6个子环境系统,对各个子系统及所属因素进行剖析,以便掌握系统的全貌。

(1)自然生态环境。农业是人们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依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促进和控制生物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能量转化成为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是循序渐进在给定的光、热、水、土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进行的,农业所具有的强烈的季节性、连续性、周期性、地域性,使得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特别密切。因而,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决定了不同的农业技术需求。技术推广主体必须了解一个区域的自然生态条件,考评生态的承载能力和脆弱程度,根据环境的自然属性,因地制宜地推广与地方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农业技术,真正实现技术对经济的带动。

(2)农业发展水平。

先进的技术总是被高水平的地区首先接受,然后再向下一个层次渗透,农业技术也是如此,因而,农业发展的水平与农业技术的等级是相吻合的,客观地评估地区现存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贡献程度,有助于明确农技扩散的方向和类型。农业的规模经营,可以使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达到规模门槛,因为相比小规模分散的小农经济,大规模的集中式的农业经营可以有效地积累原始资本,降低农户采用新技术的风险,在中国地区间的土地经营规模的差异往往造成地区间技术采用的不平衡。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加工,农业产业链的延长以及农业产业链内部结构的升级都可以调动农户投资新技术的积极性。事实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激发农民新技术需求的重要因素。

农产品的需求层次也可以影响农民进行技术革新的兴趣,在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的前提下,居民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却不断升级,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的风靡促使农民通过技术手段来占据新的市场。

(3)中介服务状况。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各类农业技术中介机构是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的桥梁,它们所提供的盈利性或公益性中介服务是推动技术成果在创新源地和技术接受地之间流动的重要力量。农业技术中介服务表现为:进行市场调研,收集市场信息,宣传新型技术,辅助农民选择技术;组织供应良种、新饲料、新农药等先进生产资料;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收购或推销在新技术指导下生产的农产品等等。

完善规范的农技中介机构能够与农民互动互惠,益于扩散主体与扩散客体之间建立稳定、快捷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可以减少农技扩散的随机性,促进农业科技资源在空间的合理配置。

(4)信息网络环境。技术扩散最典型的空间特征就是距离衰减效应,即随着距离的增加,扩散的强度逐渐降低,而便捷的交通、邮电、信息网络可以有效地降低距离的摩擦系数,使得技术扩散的范围扩大。

因此,区域必须具备开放性,拥有四通八达的外联网络,为技术创新方与技术接受方相互交流所产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自山流动提供物质载体。在农村,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除了亲戚邻里的口头言传,还依赖各种信息媒介,有传统的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影、电视,还有先进的互联网,这些信息渠道能够消除山于信息不充分而造成的技术扩散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扩散的成功率。特别是快捷的互联网平台可以轻易地克服空间的阻隔,大幅减少农技空间传播的时间和成本。

(5)农业科技政策。

“科技兴农”是我国加速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为了确保这一战略的实施,必须有一系列的完整规范的科技政策和行为规范作为支持。科技政策是农业技术扩散的软环境内容,引导、协调、规划、扶持着各项与农业技术有关的行为。正确的农业科技政策导向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快技术传播扩散的保障。在农业科技政策体系中有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组织政策、对外政策以及农业科技成果的评估、奖励、转换制度等组分。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多数技术又具有公益性,研发和推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灵活的融资渠道,因此,财政优惠政策是政策体系中的关键组分。

(6)社会文化环境。

新型技术的接受度与地区的人口素质、文化背景、教育程度、年龄结构、偏爱喜好、心理素质密切相关。教育程度较高者一般是新技术先驱者,而文化水平较低者都为新技术的追随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接受者掌握技术的水平和运用技术的熟练程度;年龄构成中,青年者居多则倾向于高风险、高报酬的技术,老年者居多则倾向于减轻劳动强度的机械化技术。在民风民俗中,如果社区氛围过于封闭,农民则会对于生产条件的改善、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反应迟钝,对新技术采取保持常态,规避风险的做法。

3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环境的评价

根据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环境的定性分析,本文遴选出具有说服力和代表性的因素作为环境评价的主要考量,以便从定量角度来完成对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如附表所示。在指标体系中,每个因素都有相应的参考解释性指标,其中一些不具备具体数值的定性指标,可以通过模糊价值评判进行量化分级。

继而,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主成分法等方法来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值,通过线性加权法,得到一地农技扩散环境的综合评价值。

4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环境的优化

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环境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极大地制约了技术扩散的效率,因此,推动农技空间扩散有必要从环境的完善与优化入手。根据环境因素在整个技术扩散系统中的重要性与可控程度,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展开。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环境。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机械化、石油化和能源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农业波及全球,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在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例如:耕地退化、土壤板结、作物病虫害加重、农产品安全性下降等。因此,为了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环境,必须走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的道路,选择绿色农业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无废少废技术,通过构建循环型农业来实现经济、社会、自然三者的和谐。

(2)消除地区与部门之间的扩散屏障,促进技术要素在空间的流动。地区的开放与合作是推进农技空间扩散的动力,而行政保护、部门垄断、地区封锁是阻隔农技空间流动的桎梏。因此,必须打通地区间农业科技资源的交流“壁垒”,使技术扩散所需的各类资源在自山流动中得到最优配置。进行技术市场的有序化与规范化建设,通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来激励技术交易。整合和集成固有的农业技术资源,建立有效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将一个个异构的、封闭的农业创新与推广的小系统,链接成为联通与互融的区域农业科技大平台。

(3)将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有机结合,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政策的优惠力度。农业是基础性产业,比较利益低,需求弹性小,农业技术又多具有公益性或外部性,单靠市场的力量,无法完全解决农业技术空间扩散的问题,因而必须将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相结合。政府的调控主要表现在:通过法律法规规范技术市场运行,保障技术供给方和使用方的合法权益;在税收、信贷、价格等方面为农民采用技术提供更大的政策优惠,以降低农民技术革新的风险。对于环保型农业技术的传播考虑支付部分资金补贴,以经济利益激发农民保护生态的自觉性。在财政政策中,保证农业支出的涨幅高于财政收入的涨幅,大力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增强造血机制。

(4)提高技术推广机构的空间渗透力,构建体系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为了适应技术扩散的空间特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空间上的布局应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结构,但是,我国现有15.5万个农技推广机构多设置到县一级,真正需要技术指导的乡村却成为技术推广的盲区。因此,为了与实际地域系统的等级体系相吻合,应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队6个层次的技术推广体系,省设立农技推广总站,统筹全省农技推广工作;市、县建立推广中心,承担管理和推广双重任务;乡、镇成立农技服务站;行政村成立农技组,配备农民技术员;大队建立科技示范户,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满足农民经常性、多样性的技术需求。

(5)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拓宽信息渠道,促进技术交流。互联网技术可以省略交流的中间环节,将技术扩散的网络组织结构扁平化,增强扩散传播者和技术接受者之间的可知性和透明度。

同时,互联网对于地域空间的超越性特点非常适合乡村分散的居住模式,因此,应通过信息化建设为农技传播构筑平台。在我国农村应继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农业信息标准,丰富农业信息资源,降低信息使用成本。完善现有的农业信息中心、农业信息数据库、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将科研院所的信息化推向农村与农户的信息化,为普通农民提供决策服务。

(6)普及农业知识、开阔农民的眼界,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在我国,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技能缺乏是制约农技空间扩散的主要原因。今后应继续贯彻落实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根据农民素质的层次性选择相应的推广方法,深入浅出地进行农业科技宣传,开展中级农业教育和短期职业培训,培养农民对外界的新技术、新市场反应、判断、理解和正确决策的能力。在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农民参与农业技术研究过程,研究出真正为农民服务的新技术。

参考文献:

[1]胡虹文.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扩散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5)

[2]赵维双.技术创新扩散的环境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5.

第7篇:计划经济体质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高校不但是对知识进行创新的主体,更是技术进行创新的源头,并且高校的教师与学生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研究的主要力量。高校内学科信息齐全、高新科技消息非常灵通,有丰富的人才储备,技术力量密集,实验设备建设完善,所以高校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科技成果问世。尽管,高校的科技成果非常丰硕,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还有提高。因此,要对市场经济体系下高校的科技成果转换进行深入探究。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

1.软硬转化并行。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逐渐由以往的高科技资讯、科技资料、技术服务等形式转化成由高校直接进行开发和生产的形式。高科技资讯等的转化皆被称之为软转化。高校直接进行开发以及生产的高科技成果转化皆被称之为硬转化。目前,将软转化以及硬转化实施并举的措施是高校将科研成果实施转化的重要特征[1],通常科研院所为成果的软转化。而现在将企业与高校进行联合开发生产,尤其是针对高校创办的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使硬转化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2.双重环境的制约性。对于科技相关成果的转化一定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以及制约,并且还有高校管理层对其进行的把控,这是科技成果进行转化的又一项明显特征。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但为高校的管理制度革新以及成果的相关转化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适宜的环境,同时也带动了高校当中的科技人员对思想观念进行革新,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脚步。科技成果的相关转化不但可以补充教育经费,更将高校的功能进行了拓展,将管理体制进行提升,使高校在现在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可以有计划、有策略地对科技成果的转化进行调控。

二、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选题立项不符合市场发展。在实施科研探究之前,要进行选题立项,它是实施科研研究重要的构成部分,对科研成果是否能够顺利实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更对科研成果的转化有重大影响。目前,有些教师以及科研工作人员没有明确科研的目的性,过分注重理论知识,忽略了实践的作用效果,注重相关的学术水平探究,轻视了实际应用推广的效果[2]。在科研的选题上,通常会过分地热衷于自己学科的未来发展,对学术水平较高的课题进行研究,并没有对市场信息进行调研以及收集,对当前市场的实际情况认识不足。多数的科技人员在科研选题上明显体现出对市场需求缺乏分析,仅仅是追求相关学术的成绩和效果。2.缺乏完善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科技中介服务结构体系在科技与市场经济这两个领域当中,从对科研进行开发一直到成果产业化的全部科技活动中,为不同的创新主体实施互动、科技与市场进行对接,资源的优化配置、创新的策略以及各方面的管理提供第三产业的劳动服务,是一种新型的知识密集现代化的服务产业。科技相关成果的转化离不开该项中介服务,该项中介服务是完成转化的重要步骤。我国由于该项事业的起步有些晚,所以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校缺乏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其表现为:没有完善统一的网络技术市场系统,缺乏相关的经营机构,更是缺少这方面专业的人才。因为该项中介服务的缺乏,使众多高校的科研成果得不到转化,也对我国高校科研相关成果实际转化的效率产生了影响。

三、推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

1.科研选题立项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选题立项上,要靠近国家以及省市的相关产业发展的研究热点。此外,还要从学科进行建设的未来方向进行靠拢。科研题目的根据要重点突出三方面的效益:其一,学术方面的效益;其二,社会方面的效益;其三,经济方面的效益。一方面,要与国家以及地方相关部门进行密切的联系,以便可以及时将相关的科研资料和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进行掌握,明确现代科技的需求。教师在进行科研项目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科研难点以及热点进行探究,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和优势,精心做好科研项目的选题[3]。另一方面,高校要组织教师和学生走入各个企业,切实开展科研调查活动,对当前市场需求进行有根据的预测和分析,找寻可以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在题目进行确立时,要认真听取各位专家学者、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使研究的方面不偏离轨道,更加具有针对性,保障最终的科研成果符合市场实际的需求。2.建立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科研融资渠道。首先,我国的政府要把控好宏观经济,打造较为宽松的政策和法规环境。可利用建立相对完善的技术转让法律制度,为科研相关成果的转让提供多一些的便利条件,并且,保障好科研的相关费用不少于当年进行财政支出的1%,将科研进行拨款的机构实施调整,使科研投入资金的比重加重。其次,金融相关机构一定要做好信贷资金服务,将信贷的种类进行增加。此外,还要将有效担保的方式放宽一些,将进行科学研究的贷款规模进行拓展,要从信贷有关政策以及资金的投向上往科技的方向逐步倾斜[4]。最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是企业的实质特征。因此,要应用行之有效的政策以及方式,吸引企业对科研项目的投资进行增加,加强企业对高校科研相关成果的引入和吸收,使企业成为科技相关成果进行转化的重要投入主体。3.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的高校中还缺少独立的该项中介服务机构,所以,为了使科研相关成果加快进行转化,我国要建设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可以在目前已经拥有的科技相关中介服务机构的基础之上,通过股份制度或者会员制度打造出能够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应用市场现有的机制进行配置资源的产权资本多元化的服务机构,并且打造出可以实现资源分享的信息网络平台。

四、结语

高校将科技相关成果进行转化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工程,需要众多的科研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物力来完成。转化的成功实现不但是不同阶段组合的转化,更涉及到资金、方案、体制等大量的因素。因此,需要国家、高校以及企业等多方面进行投入,相互配合实施有效的协调,才能推动高校科研相关成果进行成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刘朝晖.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1,(4):94-97.

[2]赵哲.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16,(5):52-56.

[3]刘鼎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6,(5):36-39.

第8篇:计划经济体质范文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困境; 实现路径; 城乡一体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155-03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不仅是十二五期间而且是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共服务体系、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保证这一体系长期、持续、高效的运行?是社会实践为理论研究提出的新课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城乡差距、地域差距和群体间差距日益显著,尤其是城乡差距,已成为影响农村进而影响整个国家发展的突出问题。要解决城乡差距,关键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学术界认为城乡一体化有两条实现路径,一是加快城镇化的步伐,通过提高城镇化率扩大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二是把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但是,这两条路径的成本太大。笔者认为,还有第三条路径,就是回归到制度层面,通过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一、构建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明显上升、能力明显增强。但当前,政府公共服务仍然呈现出“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效率低下、水平趋同”的基本特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依旧显著①。造成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客观的原因,有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面临一系列的制度障碍。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曾指出:“制度化程度低下的政府不仅仅是一个弱的政府,而且是一个坏的政府”②,它无法履行市场监管、经济调节的职能,更不能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扩大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具体来说,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面临的制度障碍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一)城乡二元体制

建国以来,我国制定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从而导致了所有的重要资源都集中于城市,城市逐渐成为经济中心、权力中心和利益中心。而国家把农村视为一个边沿地带,农村的发展停滞不前,城乡差距愈来愈大。相应地,在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上,政府也长期实行“城市偏向型”的非均衡制度安排,农村备受歧视。在这种歧视性的、非均衡的供给制度下,城乡居民在国防、外交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可以共享外,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众多的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不能享受平等的对待③。因此,这种城乡二元分治的经济社会体制造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衡。

(二)政府职能缺失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职能日益扩大;与此同时,也出现政府职能 “错位、缺位、越位”的现象。政府的职能应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做相应的调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该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但是当前,在政府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经济建设类指标占据了大部分,尤其是乡镇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考核的重头戏,这势必会导致地方政府将经济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盲目地追逐GDP,忽视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

(三)参与机制不健全

根据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可以将公共服务分为纯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纯公共服务应该完全由政府提供。准公共服务可以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将一部分让与市场或者社会。根据财政分权理论,中央政府负责全国性的公共服务的供给,地方政府负责地方性的公共服务的提供,跨区域性的公共服务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提供。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缺位,责任不清,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根本无法满足真正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两套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城市的公共服务完全由政府提供,政府资金充足,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迅速,而农村的大部分公共服务由村民自身承担,虽然国家会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但是扶持的力度有限、资金分散,又因为多种原因层层截留,最后真正用于农村公共服务的资金所剩无几,因此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停滞不前。

(四)公共财政体制不合理

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实行分税制后,国家将财权集中到中央,而将更多的事权转嫁给地方,这种不对称的事权与财权的配置导致地方政府出现公共财政危机。2006年,中央又取消《农业税条例》,废除“农业四税”,使基层政府的收入锐减,面临“无米之炊”的困境。针对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我国实行转移支付制度,用以调节收入再分配、均衡府际间财政能力,但是由于实行效率低下,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一般性转移支付可以均衡各地政府的财力,但目前我国一般性转移支付只占转移支付总额的10%,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大,约占转移支付总额的30%,但是它的支配权在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在分配资金的时候往往是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从而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税收返还的总额约占转移支付的三分之一,中央对地方上缴的税收按基期年如数返还,上缴越多的地方政府分到的钱越多,上缴越少的地方政府分到的钱越少,这势必加重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的差距。

二、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实现路径

针对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制度障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

(一)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要求全体公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规则公平、结果大体相等。要改变城乡间的不平等待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通过立法在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农民的公民资格实至名归、宪法所赋予的平等权利真正实现。(二)加快城镇化的进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到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51.27%,首次超过50%,应该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增长态势。(三)坚持“以城带乡”的方针。国家在政策上应该多向农村倾斜,增加农村公共服务的投资比重;同时,城市应该援助农村,与农村共享义务教务、公共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总之,一定要打破“城乡分治”的结构,促使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一样健康、快速地发展。

(二)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实践中,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还存在某种程度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还没有从传统的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因此,明确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所在。1.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长期以来,我们奉行以GDP、财税收入、招商引资等硬指标来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这种硬性指标会导致官员将大多数的精力都集中在经济重量和财政收入方面,而忽视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笔者认为,应该改革政府的绩效考核机制,将社会发展指标、基本公共服务指标纳入到干部的绩效考核中去,以形成正确的绩效观。2.建立基本公共服务问责机制。科学、合理的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的实施需要问责机制的保障,将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政府官员选拨、任用和内部激励的依据之一,对于不能有效地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责的地方官员,要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三)实现供给主体多样化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供给渠道和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笔者认为,可以针对公共产品的不同性质,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体系,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公共服务提供格局。对于纯公共产品,如农村的水利设施等,可以由政府全额支付;对于准公共产品,政府可以通过付费、补贴或购买的方式让私人组织和民间组织参与供给;对于近乎私人产品的公共产品,可以采用“谁付费、谁收益、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引入市场化的供给方式。在众多的供给模式中,笔者认为浙江大学郁建兴教授提出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复合模型”是一个亮点。在公共服务供给中,从政府自己生产到服务,到服务外包,发动社会和市场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再到复杂的混合式供给,公共服务的参与方之间经历了两次分工;第一次分工是将公共服务规划者和生产者进行分离,我们称之为公共服务的第一次分工;服务的规划者一般指政府,在初次分工中,政府可以不再担任服务生产者的角色,而是将生产职能划分出去,政府活动范围是转拨资金、制定政策和监督管理;服务生产者可以自己直接生产服务,生产者除了生产之外,还需要进行监督管理和整合资源④。如果服务生产者不能生产相关的服务,可以整合其他服务资源来生产,例如可以选择公民、企业、社会组织或者其他政府,间接满足服务需求。这一个过程,就是“公共服务生产的第二次分工”。

图一:公共服务供给的复合模型

资料来源:郁建兴、吴玉霞:《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学术月刊》2009年12月第41卷.

(四)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当前,我国的公共财政体制也存在诸多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施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完善现行的公共财政体制。

1.提高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

地方政府的支出分为日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往往资本性支出占支出总额的大部分。资本性支出的投资项目,例如农村的基础设施,具有规模大、风险小,但收益慢的特征,单靠地方政府的税收难以满足资金筹集的需要,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筹集资金。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是高度集中,只有中央政府才有发行债券的权力。随着分税制的不断改革,地方政府拥有了相对独立的事权和财权,相应地,地方政府也应该具有一定的选择本级政府收入来源和结构的权利⑤。因此,应该赋予地方政府权债券,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等市场化的手段筹集集资,增强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2.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重要的财政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以均衡不同区域和不同层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缩小城乡和区域的差距。1.增加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对于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地方政府拥有支配权,可以投入到当地最薄弱的公共服务领域。但是当前,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只占总额的10%,分配到地方政府的资金有限,又由于种种原因,真正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的少之甚少。所以,应该增加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使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2.规范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当前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占总额的30%左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运行不规范,并不能发挥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中央政府往往基于政治因素和利益驱动,将大部分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投入到高铁等领域,致使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少之又少。因此,应该对列入专项转移的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和一定的审批程序,同时还要实施听证制度,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实施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纵向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解决财政在不同级别的政府间的平均分配。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间的差距明显,如果单靠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很难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因此,可以结合横向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促进公共服务在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注释:

①施芳.学术界首次全面评估我国公共服务绩效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N].人民日报,2007-04-17(10).

②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5.

③张文礼,王达梅.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缩小贫富差距[J].甘肃社会科学,2007,(6).

④郁建兴,吴玉霞.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学术月刊2009,12.

⑤庞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参考文献:

[1]奥斯特罗姆,菲尼,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3.

[3]奥斯特罗姆等.公共服务与制度建构[M].上海:三联书店,2000.

[4]林万龙.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第9篇:计划经济体质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

引言:由于现代化的国际贸易与传统的货物贸易不同,知识产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的国际贸易中得不到切实的保护。面对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有效的保护国内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应权益和合法利益,就需要企业本身与相关部门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理解与重视。

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匮乏

根据我国目前很多企业所拥有的产权专利数量以及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几乎每一百个省级或省级以上的企业手中掌握相关科技成果专利申请的企业不超过十个,这种情况导致很多企业的专利技术被国外企业抢注。由此看来,我国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了解与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引发这种抢注问题;其次是我国政府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导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机制发挥不出明显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不断发展与深入,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将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发展动力之一。

(二)缺乏专业的知识产权人才

目前,我国没有设置专门的负责知识产权问题的机构,而现在负责解决相关知识产权问题的部门也不具备专业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人才,在处理工作量极大的知识产权问题时,尤其是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与他国产生的知识产权贸易的摩擦时,我国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国家的及时与有效的帮助[1]。加之目前很多国内企业也没有设置相关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导致企业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时要付出高额的诉讼费用,从而造成企业的消极应对。

(三)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中,对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还存在着许多的漏洞与不足,一方面导致很多国外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利用我国的法律漏洞进行贸易垄断等不利于我国企业利益与效益的手段。另一方面,很多国内企业在与国外企业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由于我国法律的不完善,国内企业不占优势,自然也就无法通过法律途径有效的维护自身合法利益,以至于国外企业对国内企业的经济垄断,从而不利用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及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加强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

(一)国家提高对知识产权的重视

1.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政策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上,国家首先要做出表率与应对,给予我国企业更多的安全感与归属感。首先就是要制定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在政策上,国家需要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为知识产权的保护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民族企业团体,为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增加一个坚强后盾。除此之外,我国政府还可以设立专利申请奖项,以此激励企业与相关人才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专利申请,从而带动更领域对知识产权的重视。

2.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

法律的制定一般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通常只有在发现问题之后才能制定相关法律。所以,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存在漏洞,且这些漏洞已经成为很多国外企业牟取暴利的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必须要根据目前知识产权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推动知识产权纠纷中可以有法可依,为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提供有力的依靠。

3.重视培养相关人才

人才是国家、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力量,尤其是现代企业的发展,只有再拥有大批专业人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同样竞争激烈的全球化的市场中,很多国外企业自然不会放过中国这个大市场,并从中吸纳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我国企业人才供应不足。所有,如果国内企业不能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将会大大降低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与竞争力。同样,企业也应该重视对知识产权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通过这样的方法,保证企业在知识产权纠纷中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

4.对外借鉴经验与自身特点相結合

由于我国入市时间较短,且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上缺乏相关经验,所以我们可以适当的进行相关经验的借鉴,并根据我国自身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企业的发展特色,将二者进行结合。比如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根据盗版在自身市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将打击盗版作为知识产权的保护重心的做法,从我们的市场发展或企业发展中寻找突出问题,并将其纳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2]。同时,还要注重进行多边谈判和国际谈判,与其他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达成共识。

(二)企业提高对知识产权的重视

1.树立品牌意识

在知识产权问题中,品牌意味着产品的知识含量,不仅代表了产品,还代表着企业。但是品牌知名度的树立是不容易的,首先,企业需要建立一个被大众接受且产品各方面都十分优秀的品牌,并将其打入市场;其次是加大对已有品牌的保护力度,通过具有特色的民族品牌深入国际化市场;最后是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将其发扬光大。

2.制定具体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企业在防止自身品牌产品出现侵权的工作中,可以通过建立产权信息网,将知识产权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企业在技术或产品研发前,进行对相关信息的检索,可以查看是否构成侵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生产质量,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人才与技术的引进与研发上,从而推动企业新技术专利的注册或申请,从企业本身增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3.加大创新力度

从企业自身出发,企业在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工作时,应该建立专门负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部门,在增加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潜能。

总结:总的来说,知识产权就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通过智力创造的成果,并获得了其相关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中显示除了其特有的、巨大的优势,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并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孙萌.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3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