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内金融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金融积聚;政策倾斜
根据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目前广西提出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的设想,但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水平和金融业发展现状,单纯依靠自然渐进模式必定是漫长的过程,只有通过政策倾斜、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才有可能促进金融积聚。
一、金融积聚动因分析
关于金融积聚的动因,金融聚集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从微观角度较好地解释了金融积聚的现象。
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74)认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Davis(1990)通过对金融服务业领域的调查发现,在大都市区域里,各种规模的金融服务产业都倾向形成集聚。Gehrig(1998)根据证券的流动性及其信息敏感程度研究金融活动,认为无论对信息是否敏感的金融交易,都可能集中在信息集中与交流充分的中心地区,从而形成金融产业积聚。
规模经济理论主要针对金融活动的外部经济解释金融聚集现象。韩国学者Pak(1989)认为跨国银行为了降低成本会采取扩大经营规模的战略,在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将银行服务的成本分散到全球金融业务。当某一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银行中心便形成。我国学者潘英丽(2002)、冯德连、葛文静(2004)均认为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例如,行业内银行之间的协作;金融机构之间共享基础设施;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邻近;信息沟通的快捷、市场流动性提高、投资成本和风险降低等等。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内的金融机构地域集中现象风起云涌。例如,北京云集了国内所有的宏观调控部门和监管部门;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证券、保险和外汇交易市场及最大的住房抵押市场;深圳通过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发展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和保险公司,迅速发展成为珠三角洲地区金融企业的集聚地。金融积聚以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同时,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的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区域金融政策倾斜的理论基础
区域金融政策倾斜是政府采用宏观干预的方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制定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金融政策。国内外各类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约束论及国内学者对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为金融政策倾斜提供了理论支持。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金融的发展所带来的资本的形成与产出能力给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推动作用。近年来,许多国内学者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框架应用到省区层面上,如陈莹(2002)、黄湘雄(2004)、曹廷求(2006)分别对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的区域金融发展状况做了实证研究,都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金融约束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金融市场化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程度的金融约束来达到金融深化的目标,政府通过制定存贷款利率限制、市场准入限制、资本市场运作机制和稳定的宏观政策等一整套区域金融政策为金融部门和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使得它们采取有社会效益的行为,弥补地区内发展不平衡及市场本身的缺陷,实现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表明,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指出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
三、促进金融积聚北部湾经济区的政策建议
北部湾经济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廊一圈等多层次发展区域的交汇处,区位优势和未来巨大的市场容量是吸引金融积聚的根本因素,也是金融政策倾斜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发展初期,如何通过金融政策倾斜加速金融机构聚集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一)金融机构设置倾斜
1、建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蒋升湧(2007)主持的课题“建立北部湾银行问题研究”中提出,参照徽商银行模式对广西现有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兼并重组,在其基础上组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北部湾银行。作为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北部湾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应以支持环北部湾经济圈特别是北部湾三市社会发展与经济开发为主要目标,其信贷资金的投向重点应是北部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有利于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设项目,此外,就是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北部湾银行应重点吸收境外、东部资金,在成熟时,应将业务和分支机构延伸至国外特别是东盟国家,使之成为一家国际性银行。北部湾银行的资本金来源尽可能多元化,多元化体现在行业、地域(包括境内外)、所有制成分(包括自然人)等方面,多元化的好处是分散风险、保障资本金的长效稳定,并且可以发挥地缘优势,为今后引资多元化奠定基础。资本金可以采取阶段性扩充办法,在建设初期可以考虑只吸收境内资金,后期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针对北部湾经济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北部湾银行应该承担起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提供融资或担保的责任,通过争取国家给予类似渤海银行的新业务试办权,例如开办股权抵押贷款,一方面避免与其他银行业务同质化,同时也为其他金融机构创造市场机会,彼此形成合作关系,以利于资本聚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有差别地构建多层次、多种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完整的金融产业链,种类齐全的金融机构可以创造市场机会和分散市场风险。因此,必须发展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在内的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主体结构。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约束较少,可以通过专业投资方式改变社会资金结构,将社会闲置资金引向资金需求最为迫切的企业或项目。当前,可以考虑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多种类型的担保公司,以适应小企业抵押贷款的灵活性需要,改造某些准金融机构为信贷机构,加快步伐构筑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通过财政补助等手段补充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金,对这些企业实行有区别的税收政策,促进其较快发展,更好地实现高效的资金配置。
(二)金融业务管理倾斜
1、根据区域产业优先发展目录,制定区域金融支持政策。根据规划,广西将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壮大食品、有色金属、汽车、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力等七大产业,同时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林浆纸、水泥建材、现代中药、海洋等产业。对资金投向广西上述产业的广西境内的金融机构在税收、财政补贴等予以优惠,同时,允许贷款利率适当浮动。
2、实行差异化的信贷管理政策。根据金融服务与产业的原则,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比例、放宽利率浮动等措施促进资金及金融机构向北部湾经济区聚集。对于广西境内的金融机构允许其以低于全国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比例开展业务,这样有助于该区域的金融机构以较低的成本吸纳来自全国的资金,促进资金向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的重点产业流动。同时,可以将北部湾经济区列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试点区域,允许本地区的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存贷利率,或者对本地区以外的金融机构向北部湾经济区的贷款提供利差补贴及地方政府担保,以保障重点产业的资金来源。
3、增加政策性银行对北部湾经济区的资金投入。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规划层次,在金融政策及资金层面应尽早落实。因此在资金额度分配方面,跳出西部大开发的限制,从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多层次发展战略交汇点考虑,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或者增加原来的额度,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为重点产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同时,对政策性银行贷放的专项资金所需的配套资金实行差异化待遇,例如,对来自北部湾经济区及广西本土金融机构的部分实行国家财政补贴利差及地方政府担保的双重优惠政策,带动商业金融机构资金流向北部湾经济区。
四、金融政策倾斜应注意的问题
金融政策倾斜带有明显的政府干预色彩,对于金融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经济起步有着刺激作用。但是,政策倾斜往往以牺牲国家或地方财政为代价,并有可能导致该地区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展缓慢,因此,金融政策倾斜应该考虑时效性,防止微观企业对国家财政的过分依赖。并且,金融机构积聚、资本流动最终取决于市场因素。因此,金融倾斜政策应着眼于完善市场经济基础设施、为微观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有利于金融产业积聚的金融生态环境,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金融机构云集、资金流动活跃的热土。
参考文献:
1、姜爱萍,武晓斐.金融企业集群:金融地域运动的新动向[J].西部金融,2008(6).
2、李成,郝俊香.金融中心发展的理论、总结与展望[J].上海金融,2006(11).
3、隋庶.金融倾斜与区域金融中心定位分析[J].新西部,2007(2).
4、左科华,实行倾斜性金融政策,促进西部开发[J].贵州商专学报,2001(9).
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发全球货币金融政策的分化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后,全球货币政策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边是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不遗余力地采取量化宽松甚至是“N次量化宽松”来刺激经济;另一边则是新兴经济体使出浑身解数,以应对日益升温的通胀和资产泡沫威胁。美联储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自从2008年12月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25%下的历史低位之后,其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下调的空间已经很狭小,从2009年3月起,其转而依靠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美联储通过购买1.7万亿美元的中长期国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方式向市场注入货币,以提高流动性来刺激经济增长。2010年11月,又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美联储希望通过这种办法来进一步压低美国的长期利率,借以鼓励企业借贷、扩大生产并刺激民众消费。美国宣布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日本、法国等国也采取了同样的政策,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货币资金,以此来规避因美国流通中的货币增加而导致美元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同时希望以此来刺激本国经济的复苏。如:英格兰银行在3月中旬正式启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实施总规模750亿英镑资产收购计划。3月18日,日本央行决定将购买国债额度一次性的提高29%,同时决定每月购买的数额由1.4万亿日元上升到1.8万亿日元。瑞士国家银行宣布将收购由瑞士民间借贷机构发行的瑞郎债券。以色列银行宣布收购不同种类的政府债券和在次级市场到期的国债。随着发达经济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不断推出,大量廉价资本相继涌入新兴市场,这给新兴经济体的政策调控带来了很大难度。2011年7月至9月初,新兴市场国家债券市场累计流入资本87亿美元。截至9月初,新兴市场国家2011年共流入资本393亿美元。在本轮资本流入浪潮中,亚洲依然是最主要的资本流入地区,导致亚洲多国货币大幅升值。2011年7月至9月初,韩元、菲律宾比索和泰铢兑美元汇率均出现5%以上的升值,马来西亚货币升值幅度超过4%,印度和印尼等国货币也呈小幅涨势。高盛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流入新兴经济体的国际游资在速度和规模上均超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新兴市场不得不承受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开始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不仅是新兴市场国家,欧洲央行也同样受到了影响。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欧洲央行曾在2009年将基准利率逐步从4.25%的高位调低到1%的低位,并从2009年5月起一直维持着这一历史最低水平利率不变。但是,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随着欧元区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加大,欧洲央行在2011年4月7日和7月7日分别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1.5%。
全球经济的衰退预期引发货币金融政策方向变化随着2011年以来欧洲债务危机的卷土重来并愈演愈烈,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多个国际金融组织不约而同地发出看空世界经济前景的表态。全球经济又陷入新一轮的“二次探底”的恐慌,那些已经开始紧缩或正打算紧缩的央行行长们不得不采取“急刹车”的措施。近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各国的货币政策出现了明显分化。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继续加息。如:印度央行,在2011年9月16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这是印度央行自2010年3月以来第12次加息;第二类是止步观望。如:中国央行,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连续5次加息,但此后,尽管2011年8月CPI的同比增幅仍高达6.2%,中国央行却开始放缓了紧缩的步伐;第三类是转向降息。如:巴西央行,从2011年来已经4次加息,但在2011年8月31日出人意料地宣布降息50个基点。另外,土耳其央行在8月初也曾宣布下调基准利率。此刻,各国货币金融政策的推出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全球性通货膨胀态势猛烈。应对来势凶猛的国际通货膨胀,加大了各国施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压力;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受到多种负面因素的影响,走出危机仍然任重道远。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可能将不得不继续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货币政策风向已经开始出现改变,其主要目标由原来的抗通胀转向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开始由紧缩逐渐转向宽松。
货币金融政策对我国劳工利益的影响
我国属于新兴市场国家,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也承受着通货膨胀和货币升值的压力,针对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政府逐步收紧货币政策,2010年10月以来央行连续三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累计升息幅度达0.75%;2010年以来,我国已连续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2011年3月25日上调该指标的举措,预计大约冻结银行资金3600亿元,大型商业银行准备金率也达到了20%的历史高位。国内外货币金融政策变化对我国劳工利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通货膨胀加剧,使劳工利益受损美联储执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我国面临很大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极大地影响我国治理通货膨胀措施的效果。根据我国统计局的数据,我国的CPI指数长期居高不下,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16个月保持增长态势。我国为了应对通货膨胀采取了紧缩型的货币政策,紧缩型的货币政策本质上是以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为代价的,但是这种紧缩型的货币政策由于受到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使得我国的通货膨胀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通货膨胀的加剧,会导致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人民生活成本增加,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就业状况更加严峻。
(二)人民币升值,使劳工利益出现行业分化美国等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使人民升值,人民币汇率升值使劳工利益出现行业分化。2010年6月19日我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态势不减,人民币升值使得人民币在国外的购买力增强,使用人民币在国外购买商品的企业和个人获得了好处。同时,这使得我国出口面临巨大的压力,出口企业和职工收入受损,许多出口企业停产或者倒闭,失业职工的人数增加。总体来看,据有关资料,出口的受损程度要大于进口的受益程度,职工失业人数的增加要大于就业人数的增加。
(三)国际游资涌入使劳工利益受损的风险加大我国实施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在全球经济走势不明的环境下,投资中国显然能够对国际游资带来汇率上升、相对高利率的附加收益,而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也为国际游资提供了绝佳的“避风港”。虽然我国仍然实施着较为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外资不能随意地出入我国,但是通过多种变通方式,实际上大量的外资已经“潜伏”入境。涌入国内的国际资金,所到之处会产生资产泡沫的风险,例如:近年来我国由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引领的全国范围内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和国际游资有关。这些游资就像定时炸弹,在不断加剧我国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泡沫的同时,随时可能由于国际时局的变化而引爆我国资本泡沫,导致巨大的潜在风险。一旦风险爆发,会导致这些行业的职工利益受损,甚至会产生连锁反应。当前,受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我国的货币金融政策也开始出现放松的态势,国际游资出逃的可能性加大,一旦这些资金在短期内大规模流出,将会使我国劳动利益受到重大损失。#p#分页标题#e#
(四)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2005—2007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4.2%下降到4%,但是从2007—2010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4%上升到4.3%由于口径的不同,城镇实际失业率大大高于登记失业率,有些机构称我国的实际失业率在10%左右。例如:中国社科院的《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称,我国的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实际失业率可能接近10%。我国的失业率这么高与货币金融政策有着重要的关系,高利率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很多民营企业倒闭,高通货膨胀率对居民财富又是一种掠夺。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隐性失业显性化、高校毕业生带来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危机。
关于货币金融政策保障劳工利益的建议
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应该考虑普通劳动者的利益。当前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者们往往是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第一目标,对于劳工利益的考虑较少或根本不予考虑,而劳工利益受到损害往往会妨碍货币金融政策的效果。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必须要考虑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利益,这样才有利于达到政策目标。具体的政策建议主要有:
(一)货币金融政策要以保障劳工利益为重要目标不能单纯以GDP的增长作为货币金融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的依据,同时还需要以劳工利益的保障作为货币金融政策制定的重要考虑因素。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能简单的以为经济增长就会带动就业的增长,还要看到社会的深层次的问题,如果劳动者的利益保证不了、劳资关系处理不好的话,就会引发社会矛盾,这样反而会抑制经济的增长。我们只有努力平衡经济增长和劳工利益的关系,才能获得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经济周期,又叫商业周期或者景气循环。经济周期是指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经济扩张和收缩互相交替、循环出现的一种周期性现象。具体到一个国家,经济周期是国家的总体收入、总体支出与总体就业状况的循环往复。经济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即:扩张、顶峰、衰退、谷底。
二、美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与金融政策的选择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工业经济不断繁荣的作用下,美国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资源以及生产规模的影响,到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经济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供求背离,从而导致了美国经济的大幅度波动。上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使美国的生产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美国的经济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大力推动下,美国的经济不但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其通货膨胀率也维持低位。这段长达十年的黄金时期,知识化的投入有效抵消了自然资源稀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知识要素具有的边际效益不断递增,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及柔性化的生产为经济的稳定创造了条件。这段时间,美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相对稳定,经济整体也出现稳定上升的态势。随着美国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金融手段不断得到创新与发展,虚拟经济快速实现了繁荣。到2007年,快速繁荣的虚拟经济终于导致了美国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海啸般瞬间击垮了美国的经济,引起了美国经济巨大的波动[1]。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一共出现了三次中周期的波动。在这三次波动过程中,美国政府分别采取不同的金融手段来应对,从而使美国经济起伏不断。
(一)第一次中周期与金融政策的选择
1.第一次中周期第一次中周期是1973—1978年。此次中周期波动一方面受到美元超发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1973年第4次中东战争爆发,为了打击以色列和支持以色列的国家,中东的石油输出国收回了石油的定价权,石油的价格提高了两倍多,从而引发了此次中周期波动。
2.第一次中周期的金融政策的选择为了应对这次中周期的经济波动,美国的金融政策频繁变动,时而宽松时而紧缩。当货币政策宽松时,通货膨胀率急剧攀升;当金融政策紧缩时,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完全停滞。为了有效改善经济状况,1978年,美联储采取了一揽子的金融政策:增加1%的贴现率,对数额比较大的存款加征2%的准备金,支持外汇市场上的美元汇率。但是,这些方法并没有扭转美国经济下滑的状态,通货膨胀率依然居高不下[2]。
(二)第二次中周期与金融政策的选择
1.第二次中周期第二次中周期是1978—2007年。第二次中周期依然是由于油价暴涨引起的。1978年,伊朗局势动荡不安、两伊战争爆发等因素引发全球石油价格暴涨,从而给本来经济就存在诸多问题的美国带来了沉重打击,美国经济出现全面衰退。
2.第二次中周期的金融政策的选择为了应对愈演愈烈的经济危机,美联储于1979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全新的金融政策,改变公开市场的操作方法,通过控制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总量控制M1。这种金融政策的实施快速地抑制住了通货膨胀率以及快速下行的美国经济。
(三)第三次中周期与金融政策的选择
1.第三次中周期第三次中周期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房价的持续下跌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纷纷破产,大量投资基金接连关闭,使得美国经济快速下跌,从而引发了影响全球经济的金融危机。
2.第三次中周期的金融政策的选择第三次中周期的经济波动给全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不但是美国,世界大多数国家出于本国经济的发展纷纷向市场注资,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2007年8月11日,世界各国的央行在短短的48小时内就向市场投放了大约3262亿美元的资金,而美联储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就向银行进行了3次共380亿美元的注资,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美联储以及世界许多国家多次向市场注资。中国政府也不例外,也向市场投放了4万亿的流动性[3]。
三、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状况与金融政策的选择
与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体一样,我国也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周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一共出现了三次中周期规模的经济周期,在这三次中周期规模的经济周期过程中,我国采取了不同的金融政策。
(一)第一轮中周期与金融政策的选择
1.第一轮中周期第一轮中周期是1981—1991年。从1981年开始,我国经济出现逐年上升趋势,一直到1989年的上半年,这段时间是扩张阶段。1989年的上半年,我国的经济在第一轮中周期中达到了峰值,此时,我国出现了经济过热以及高达17.8%的通货膨胀率。1989年的下半年,过热的经济出现衰退,这次衰退一直持续到1991年,此时为下降期。在这一轮经济周期中,我国经济总量不断上升,首次出现了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的现象。
2.第一轮中周期的金融政策的选择第一轮中周期,我国基本上采取的是带有扩张性质的宽松金融政策。在本轮周期性波动的起始时期,由于经济快速上升(GDP高达15.2%),市场上流动性严重不足,为此国家采取了宽松的金融政策。通过超发货币的政策弥补市场上流动性的不足,这样就导致了流动性泛滥,并使基础建设与信贷出现严重失控。为应对这个状况,1985年,我国调整了金融政策,收缩银根。但是,由于执行力度不够以及前期超发货币的积累效应,我国经济上出现了“软着陆但不着陆”的尴尬现象,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高达8.8%)。1989年,我国政府再次调整金融政策,以非常严厉的金融从紧政策应对这种状况。但是,由于政策力度太大,导致经济快速萎缩,1989年GDP降至7.2%,1990年降至3.8%。尽管后来连续两次放宽信贷,但是经济发展仍然乏力。
(二)第二轮中周期与金融政策的选择
1.第二轮中周期第二轮中周期是1992—1999年。从1992年开始,一直到1994年,短短三年的时间,我国经济快速上升,国民生产总值也随之快速上升,这段时期为扩张时期。1994年的上半年,经济扩张达到了顶峰,此时出现了经济过热以及高达14%的利率。1994年下半年,第二个中周期达到顶峰。1995年,我国的经济开始出现衰退,一直到1999年。在这次周期波动的过程中,国内需求显著下降,利率水平快速上升,人民币快速贬值,中国开始进军海外市场。从2000年的上半年,一直到2001年的下半年,我国经济出现了一次短周期的经济周期。期间,2000年的上半年经济逐渐上升,2001年的下半年经济又出现了下降。
2.第二轮中周期的金融政策的选择在上一轮经济周期的应对过程中,金融政策的有效性尽管效率不高,却为本轮金融政策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为应对上一轮经济周期带来的负面影响,本轮经济周期一开始金融政策就得到了强化。1993年,我国开始大力加强宏观调控,采取从紧的金融政策回收市场的流动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抑制了通货膨胀,同时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外汇储备。1994年,金融政策从紧被改为适度从紧,并将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工作的重点。1996年,金融政策一方面兼顾从紧,另一方面兼顾适度宽松,确保了经济软着陆的顺利进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的经济再度出现通货紧缩,金融政策随之改变,积极的金融政策替代了适度从紧的金融政策,经济状况得到了快速的改善。
(三)第三轮中周期与金融政策的选择
1.第三轮中周期第三次中周期是2002—2007年。从2002年开始,本轮经济周期进入扩张时期,时间一直持续到2008年达到顶峰。在这个时期内,我国大部分行业的总供给都远远超过总需求,除房地产和原材料等商品价格上涨外,其他大部分商品的价格普遍下降。我国的房地产业开始出现大幅度的扩张,并快速走向了繁荣。20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国内企业严重亏损,海外市场迅速萎缩,大批企业停产,企业倒闭现象司空见惯。
2.第三轮中周期的金融政策的选择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快速扩张,再度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为此,我国的金融政策再度转为适当紧缩,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等措施降低市场的热度。2006年,我国经济热度继续升高,为此,央行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大规模回收市场的流动性。2007年,我国延续2006年的金融政策,持续收紧,通过连续6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和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法继续回收市场的流动性。2008年下半年,为应对美国的金融危机,确保我国经济的正常增长速度,我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的金融财政计划,向市场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资金。同时为了增加资本市场的流动性,9月—12月短短4个月时间,我国连续5次降低存贷款利率,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但是,我国的经济还是受到了严重的影响,GDP出现了明显的下降[4]。
四、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背后的金融政策分析
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不同,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强有力的金融政策的干预下进行的,从本质上来讲,依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之下的特殊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与市场经济体制下会出现经济周期的波动一样,依靠金融政策干预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也会遇到相同的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当各经济主体之间出现比较严重、难以协调的问题时,能够进行协调的也只有政府,此时政府就会采取一定的金融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能够沿着国家预期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调控过程中,由于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各经济主体之间矛盾重重,政府的应对措施常常会出现许多困难。从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上来看,频繁变动的金融政策对其影响相当大。金融政策宽松,市场流动性增强,经济就会繁荣;反之,金融政策紧缩,市场流动性降低,经济就会衰退。目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对经济的监控、分析,还是对经济前景进行预测都缺乏经验,这样常常使得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滞后,再加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的各种经济体互不和谐的现象,从而导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频繁[5]。
五、当前我国金融政策选择的建议
2012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起始年,也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但是整体看来,我国的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一方面是确保转型期经济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要面对居高不下的CPI,金融政策究竟是宽松还是紧缩,我国政府正处于两难境地。另外,国际经济形势变幻无常,美国经济危机的阴云尚未散去,欧债危机风云又起,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金融政策的取向。为此,在金融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府要认真加强经济形势的分析,准确把握市场运行规律,努力创建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良好局面。正是因为金融政策对于经济周期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干预性,因此,现阶段必须大力加强对市场经济形势的分析,选择恰当的金融政策。
(一)大力加强市场调研,合理制定金融政策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主体逐渐分化,不同的市场状况与金融政策对不同的经济主体造成的影响不同,有的甚至会严重阻碍某些经济主体的发展。为此,政府必须大力加强市场调研的力度,从细节入手,准确掌握各经济主体的发展状况,合理制定金融政策,确保金融政策对不同经济主体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二)大力加强金融传导机制建设
认真分析西方发达经济体,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金融传导机制的主要途径是利率与资产价格。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金融政策存在着许多问题,利率与资产价格仍无法正常运用。为此,在我国必须大力加强金融传导机制建设,创造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逐渐将信贷传导机制转变为利率与资产价格,确保金融传导机制的畅通[6]。
(三)努力转变政府职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都是在政府的干预下进行的。事实证明,这种干预阻碍了市场的正常发展,阻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为此,必须恰当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努力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转变政府职能,确保行政命令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解放市场,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摘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控制区域差距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来自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政府政策的选择。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失灵领域进行调节与引导,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快速发展。文章通过述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战略布局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评价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 财税金融政策;区域经济;影响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利益获得机制与规划是区域经济关系形成与演变的基本原因,控制区域差距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来自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上。为此,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对这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与论证。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基于统一的开放市场和边际报酬递减的假设,对市场经济持乐观态度,认为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他认为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会使区域间价格趋于一致,从而使区域差距自动消减。
新古典经济学则持相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二元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非均衡发展。1974年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但会出现地区间的非均衡性,而且还会出现“倒流效应”,即: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因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外部环境影响要素不同而出现地区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在“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的作用下不断加强并形成循环规律,他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落后地区高质量的生产要素不断流失并向发达地区集聚的过程,反复的“倒流” “循环累积”使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为此,他主张通过非均衡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各种政策倾斜,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但防止两极分化;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快速发展。
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与流向并非象新古典经济学增长理论所假设的仅受由稀缺性所决定的价格影响,还受制度、文化差异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资本并非总是从剩余地流向稀缺地,其流向会受产业集聚和外部性所形成的递增收益效应的影响,市场不能自动纠正区域间发展的差距,政府的政策与制度会影响要素流向。因此,政府必须制定适当的产业、财税金融等区域政策并使之法律化以保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新制度学派将制度要素引入区域经济分析中,认为政府干预是导致空间转移的主要力量,政府应当委托特定的支持部门进行合理分布,来影响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主张国家应通过财税等政策进行转移支付,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际上就是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政府政策的选择。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战略布局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态相对于世界上其他较大的经济体而言,情况更为严重,沿海与内地,东部、中部与西部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差距大。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大区域的经济总量、人均GDP、公共基本服务均等化等重要指标分析,其差距呈日益扩大的趋势,而且已出现较为严重的“马太效应”:东部由于具有充实的财力来提供公共产品,使经济发展有更好的外部环境,而中西部由于历史、地理等客观原因,长期以来经济欠发达,财力严重不足,从而限制了其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也因此抑制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日积月累的“倒流效应”和“马太效应”,使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差距日益扩大,使得较先进的东部、中部地区进一步发展,而落后的西部地区更加落后,最终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促进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协调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为把四大板块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落到实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分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提出区分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战略,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采取积极稳妥的区域措施。
一方面,适时制定分类区域政策,并努力增强区域政策的有效性。根据各区域经济板块的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主体功能区发展的具体指导,通过组织制定省级或跨行政区的经济区规划或政策文件,细化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求,指导各地方明确发展定位。例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国家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定位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也随之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北部湾经济区域发展相继制定了以产业政策为主,财税、金融、土地、外经贸等政策为辅的一揽子优惠政策;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西江经济带概念,确立了江海互动的发展思路,将打造西江经济带与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相提而论,规划将南宁建设成“国际区域通运输枢纽”,将柳州、梧州建设成“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为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酝酿编制《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准备研制西江经济带发展的财税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
另一方面,实施分类管理,努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注重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分类管理,对于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特别是一些城市群、都市圈,比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和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重庆市、成都市,深圳经济特区等核心经济带,以及环渤海经济圈,东海经济圈,南海经济圈等,形成了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合作新局面,鼓励其继续加快开发开放步伐;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大扶持力度,坚持实行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例如,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促进这些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在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区域财税金融等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一是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2008年,东部地区以占全国9.6%的土地和37%的人口,实现了约占全国54.3%的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地位。与此同时,中部和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经济发展明显提速,2008年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19.3%和17.8%,比2005年提高0.5和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跃居四大板块首位,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趋于缩小。从西部地区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了《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9)》。蓝皮书显示,从1999年―2008年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了大跨越。西部地区GDP由1998年的14 647.3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8 256.5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42%,高于全国9.64%的年均水平。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和陕西经济信息中心最近的有关经济指标显示,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挑战,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仍持续向好趋势回升,GDP平均增速超过1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7%的3.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48 204.13亿元,增长34.7%,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30.1%快4.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15.5%的水平,达到18.71%;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全部为正增长,平均增幅达到19.7%。自2001年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来,西部12省(区、市)共计减免企业所得税1 244.46亿元,极大地支持了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发挥了积极的效应,实现税收由2000年的1 360.83亿元上升至2008年的5 242.87亿元。这些数据表明: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已初见成效,而且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从“点”向“面”的发展和提升,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板块,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东、中、西、东北等各个经济区域的发展呈现全面隆起和互动协调之势。
三、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其研究评价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文件明确指出:实现主体功能区定位要调整完善财政金融政策。由此可见,国家把财税金融政策看作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和杠杆。
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政府通过影响区域经济主体行为,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分配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最终引导资源、要素和产品在区域之间重新调整,以缩小因资源禀赋、历史原因以及市场机制自发作用而形成的地区差距。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失灵领域进行调节与引导,旨在发挥政府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保持发达地区持续增长,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杠杆。在此背景下,国内学术界对区域财税金融政策各抒己见,有专家通过分析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现状提出了从财政支出责任、合理划分税收以及设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胡洪曙,2009年);有专家通过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消费税全额留存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财税政策(金华,2008年);有专家提出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实现财力在国土空间和功能区之间重新分配的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贾康等,2008年);有专家通过深化财政支出和财政投融资及税收改革,规范收费与税收征管,建立财税政策执行评估及责任追究制度,来构建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财税政策体系(刘家凯等,2008年);袁天荣等(2009年)专家则提出了以建立税收利益协调机制为主线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财税政策。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定位,对促进“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研究已迫在眉睫。但目前对此课题的研究成果尚属空缺。因此,“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研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英]哈维・阿姆斯特朗,吉姆・泰勒.区域与区域政策经济学(第三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一般而言金融政策首先主要通过信贷传导渠道和利率传导渠道直接影响市场资金供给和企业投资需求,然后在产业资本形成转化机制的作用下形成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资金总量结构和投资结构两方面来影响市场资金供给和需求状况。前者是通过对市场资金供应总量结构的调整变化来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主要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储蓄率以及企业资金积累率等因素的影响;后者是指资金供应结构(投资结构)的变化带来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这方面与国家或者地方区域性的产业倾斜发展政策、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以及企业投资预期和偏好等相关。
(一)区域信贷控制的产业趋同效应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差异性,中央的信贷政策很难面面俱到,这也使得各种政策针对性不强,造成各地产业结构存在同步振荡、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因此,实现区域信贷政策的区域化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配套,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的协同。我国银行信贷业务投放的政策性比较强,信贷控制是政府实施金融政策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商业银行除了75%存贷比要求外,各银行内部对各区域的信贷业务具有一些软约束,包括对各地区信贷业务规模控制与行业控制。每个年度,总行都会给对每个地区下达信贷规模与行业结构指标,这种具有行政指令性的计划指标导致了区域金融市场间的隔离,使得各地区对各行业的金融支持具有一致性,并直接引导了金融资本的流向与规模,进而导致了产业结构的趋同效应。目前来看房地产、通讯、生产制造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快速增长,吸引了大部分来自银行的信贷资金。从表1中分行业信贷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来看,2012年信贷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最高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达到32.19%,而最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二者分别是4.78%和4.45%,二者差距相比达到8倍之多。
(二)金融业务规模经济的产业趋同效应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具有逐利性特征,追求利润。而金融业务极强的规模经济效应导致了金融机构所服务的对象具有趋同性。以银行的信贷业务为例,银行信贷业务的收益是利息收入,由贷款额度L及利息率r水平决定。贷款业务的经营成本包括:融资成本、监管成本、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经营成本(包括资金成本、营运成本、人工成本、风险成本和税收成本)。按照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固定成本FC,如水电气、职工与业务无关 的基本工资等;二是与业务数量相关的成本,主要是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监管成本等;假定单笔业务成本为nc,业务数量为N,业务量相关成本NC=nc×N。三是与业务规模相关的成本,如资金成本。假定贷款规模为,每单位贷款的资金成本的d,SC=L×d。在FC、nc、r和s固定的情况下,利润与放贷规模成正比,而与业务数量成反比。所以银行比较偏好单笔信贷规模较大的业务,特别是在信贷总规模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银行会放弃小额信贷业务市场。而由于不同行业,资产规模天然的存在较大的差异,银行对业务规模的偏好会导致其对不同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同。在表2中给出了2012年部分工业行业的资产规模情况,可以看出各行业之间的平均资产规模差异较大,单个企业资产规模最大的行业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其资产规模达到69.32亿元,而平均资产规模最小的行业是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为0.46亿元;二者相差150多倍。
(三)金融企业风险控制方式导致的趋同效应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在经济活动中以自身利益为目的,逐利性较强。特别是银行放贷体系中,银行为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因素,偏好选择国有企业及抵押品比较充足的企业进行放贷融通资金。这不仅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自身风险,而且切合了实际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机构这样的逐利性,也导致了一些新兴行业、新型企业在获得资金的途径上困难重重,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企业在选择行业时,也会考虑融资的便利性,而更加趋向于选择一些已有规模效应的产业进行投资,减少不必要的融资障碍。这样,资金的流向逐渐趋向于一些固定资产较多的工业行业,渐渐形成了产业结构的趋同。假定:全社会流动资金规模为C,假定有两个行业,分别为1和2,每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第i个行业每单位投资所能产生的可抵押物价值为mi。每家企业决定在地区A、B进行投资发展。银行总行对每个地区进行信贷规模指标控制,投放到A地区的总信贷额度为LA,投放到B地区的额度是LB。贷款利率水平r与风险相关,假定银行对风险的评估只与抵押品的充足率相关。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A、B两地区其它差异,A、B两地的信贷行业结构是相同的,因此在区域信贷规模控制下,严格以抵押品的充足率来发放信贷必然导致区域间产业结构的趋同。
(四)金融政策的统一性导致产业结构趋同效应金融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一方面通过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影响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又受到政府部门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选择的提供资金供给。这两方面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调整,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金融政策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金融信贷政策的统一性会影响产业结构趋同。信贷政策主要是为了衔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设计贷款的方针、原则以及政策导向达到为宏观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各地区域性差异非常大,但目前信贷政策很难做到各地差异进行区别对待,这也就使得全局性的信贷政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各地产业结构同步振荡、产业结构趋同。其次,资金供给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一方面,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储蓄率及资本积累水平等影响到资金的充裕程度进而在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属于资金总量不同决定的产业结构趋同上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不同的投资结构决定资源的不同分配和再分配,从而影响资金的投资偏好进而对产业结构趋同产生影响。资金供给主要透过资金供应量和资金供应结构两方面的变化来改变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最后,投资需求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调整的影响。企业通过投资改变资金的流向和资金配置,不同的资金配置比例影响投资结构进而改变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产业投资需求的不同,一方面透过投资资金配比的变化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另一方面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和地域的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投资需求,进而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来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调整的目标。
(五)政府行政干预导致的产业结构趋同效应政府与金融机构相互渗透,相互利用也是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重要原因。政策性金融机构同时兼具企业和政府的性质,它在资金来源上依赖于国家或地方财政,而相应的业务却更多的与企业相关,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盈利、亏损以及相关业务都存在政府的身影(朱元[24],1996)。政策性金融机构透过财政资金和银行的性质起到政府意志与金融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利用的目的,达到政府希望的产业结构趋同的效果。同时,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借助金融机构使财政资金经营化,实现金融政策和产业资金配给的协同,从而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为此,政府透过财政金融与微观主体结合,间接管理和直接管控实体经济,达到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统一,其最主要透过金融手段来完成。但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本身并不是纯粹的企业,他并不是以市场主体的角色来经营和管理。这种地位也成就了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主体扮演宏观调控职能和政策推动者的角色。这种特殊性也有利于它先行投资和形成政策投资导向,表明政府的政策投资意图,在产业发展初期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扶持的企业的政策依存度也开始不断下降,由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承担起市场主导型的机制发挥作用。
二、数据来源、变量设计及说明
(一)数据来源通过对金融政策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相关理论的分析,本文以我国2003年以来各省市面板数据对金融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趋同的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数据来源于2003-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的各省市行业数据。
(二)变量的描述性说明1.因变量———产业结构相似系数sim本文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来测度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度,对于区域i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计算公式为。2.自变量金融发展水平(FIR):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Goldsmith[5](1969)和麦金农[25](1973)两位学者对金融规模指标的衡量标准,这两种标准各有侧重点。Goldsmith[5](1969)以金融相关比率这一指标来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水平的存量和流量关系,进而反映出该国的经济金融化程度,这也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借鉴的主要指标。其表达式为金融资产总量/GNP,用来衡量一国的经济金融化水平。麦金农[25](1973)指标主要通过货币负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中货币结构以及货币规模情况,其表达式为M2/GDP,用来衡量一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本文认为,信贷政策是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本文用信贷规模占GDP比值来反映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税收负担(tax):用各地区税收收入除以GDP计算得到,反映各地区税收负担水平。财政投资支出占比(inv):用国家预算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占比(fin):用各地方财政收入占该地区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计算得到。人均储蓄(sav):传统理论认为,产业结构趋同与要素禀赋具有重要关联,人均储蓄代表的该地区资本要素的丰裕程度,用当年年末各地区储蓄存款余额除以常住人口,并用CPI指数进行平减。
三、模型设计及结果分析
文中因变量是各省市区域产业结构相似度,影响产业结构趋同的金融因素包括:金融发展水平、金融结构指标(贷款结构:私营经济贷款占比),其他为控制变量指标(税收负担、财政投资支出占比、地方财政收入占比、人均储蓄)。基于以上的分析判断,实证研究的计量方程为。上式中:sim为产业结构相似度,load为金融发展水平,信贷结构比重,tax为税收负担,inv为财政投资支出占比,fin为分税制虚拟变量,sav表示人均储蓄。利用2003-2012年各省际面板数据,对金融政策与产业结构趋同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遗漏解释变量等原因造成的内生性问题,我们以各指标的滞后项为工具变量,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回归,借鉴萧政[26](2004)提到的协方差方法检验固定效应模型是否优于混合模型的方式,计算出F统计量为5.63,表明固定效应模型优于混合回归模型。因此,在模型1和模型2中分别使用2SLS方法估计固定效应模型(FE)和随机效应模型(RE),采用Hausman检验二者优劣,Haus-man的统计量为180.17,表明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从模型的DW统计量为2.029判断,不存在自相关问题。用Greene[27](2000)提出的方法检验面板数据模型的组间异方差问题,构造的卡方统计量为151.36,说明固定效应模型存在组间异方差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最后利用可行的二阶段加权最小二乘法(TSWLS)对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列在模型3中。根据模型3的参数估计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Load与Sim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说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相似度具有较强的相关影响;信贷规模占GDP比重越大的地区,产业结构相似度越高,说明金融政策对经济总量较大的省市,越有利于推动该区域的产业结构趋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财政投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比与产业结构相似度在5%以内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并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财政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间产业结构的趋同。税收负担、人均储蓄与产业结构相似度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一个省市税收负担越大,越不利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和经济发展集聚,因此,应该优化税收结构,适度减轻区域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强企业的竞争活力。此外,资本要素的丰裕程度对于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负向影响,资本要素禀赋越丰裕的地区,其产业结构与其他地区之间差异就越大,产业相似系数越低,表明人均储蓄禀赋越高越有利于区域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四、本文结论
关键词:离岛免税;财政政策;金融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7-0020-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7.05
一、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金融政策的配合
(一)财政政策需要金融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依据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属于财政政策范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经济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体系中的两大支柱。两者都能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但两者又各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点,需要配合使用。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同一性
首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都服务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这两个终极目标。海南省推行离岛免税政策的目标就是配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海南经济增长。作为财政手段,离岛免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海南省经济向前发展,但仅仅依靠财政政策单方面支持还不足以使离岛免税政策效果达到最佳。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终极目标的一致性,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将使得离岛免税政策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经济更加协调稳定发展。
其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重要的需求管理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以货币为载体和操作对象,而一定时期的货币购买力表现为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的总量和结构最终可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调控。中国游客购买海外产品的能力相当强,在韩国济州岛,几乎40%的购物游客都是中国人。而在中国香港,内地人的购买力也相当大。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使得海南的国内旅游者对免税商品的需求大大增加。
离岛免税政策可以把国内旅客的购买力留在国内,在我国目前内需不足的情况下,需求的增加将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经济发展,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将为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国内旅客的购买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免税商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
首先,二者首要目标不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共同担负着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总体经济目标,但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经济增长,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物价稳定。离岛免税政策通过税收直接作用于经济,推动与此相关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快速发展。财政政策对价格水平的决定作用不强,而货币政策作为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对价格水平有着较为直接的决定作用。因此,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需要金融政策支持才能更加有效地促使经济稳步发展。
其次,二者调节总需求量和结构的功能不同。财政政策的调节功能更多地表现在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方面,通过收入和支出的变化调节社会总需求。而货币政策从流通的角度出发,主要作用于金融市场,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间接影响融资主体的借贷成本和资产选择行为,达到调节总需求的目标。离岛免税政策通过给予税收优惠直接影响海南国内旅客的个人消费需求,同时也对社会消费需求具有决定性影响,而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银行借贷等方式,调节消费需求总量。由于两者调节功能的差异,所以离岛免税政策需要金融配套措施的支持才能全面刺激消费需求。
最后,二者的政策时滞不同。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制定程序和传导途径不同,因此时滞长度也不尽相同。财政政策的内部时滞较长,而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较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将使时滞的影响最小化。为了使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效果最大化,金融配套措施需不断完善才能使二者协调配合,降低政策时滞带来的影响。
(二)财政政策需要金融政策协调配合的实践意义
1.金融政策的配合能够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
离岛免税政策是国家为了支持海南省发展而给予的一项特殊优惠政策。与含税进口商品相比,购买5000元以下的商品,税率优惠大约在30%~50%之间;购买一件单价在5000元以上的商品(缴纳进境物品进口税),税率优惠大约在15%~30%,如此大的税收优惠必然导致财政收入受到影响。金融政策的配合能够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能够为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提供各种有效的融资渠道,保障资金的有效供给。无论是筹备阶段还是实施阶段,足额的资金保证才能保障政策的实施,不断提升政策效果。
2.金融政策的配合能够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力
目前,中国人的消费观念还相对保守,许多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为了防范未来风险,更愿意把钱存起来用于养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购买力的释放。金融政策的支持能够缓解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让消费者能够放心大胆地消费,甚至是提前消费。例如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养老保险,为未来的老年生活留下保障,消费者不必为突发状况而预留过多的预防性资金,结余的资金将增加他们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消费者可以凭借自身的信用从银行取得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增强其购买力。消费需求与购买力的同时增加最终必然导致消费的增加,如此一来,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就会激发人们旅游购物消费的欲望,使离岛免税的政策效果达到最佳。
二、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背景下的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一)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背景下的金融支持现状
1.金融组织体系较为完善
为了给海南省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近年来海南省大力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在存量金融机构的基础上整合现有金融资源,挖掘金融资源的潜力,提升金融竞争力;大力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来海南省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创造条件重组地方金融机构,不断推动地方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设立;积极引进国际化程度高、融资能力强、社会影响大、特色服务突出的金融机构;积极培育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等融资性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
开放、竞争有序的金融组织体系能够为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为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奠定基础。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将使得政策实施更加有力,提升离岛免税的政策效果。
2.离岸金融市场即将建设
离岸金融市场是指采取与国内金融市场隔离的形态,使非居民在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方面不受所在国税收和外汇管制及国内金融法规的影响,可进行自由交易的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离岸市场成为各国金融竞争的一大新趋势。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特别是其独有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使其旅游商务环境和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建设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优越地理环境条件[1]。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意见》的提出为促进海南离岸金融市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海南开办离岸金融业务创造了优越的前提条件,对完善海南金融市场具有重大意义,并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离岛免税政策效果的提升。
3.开发性金融不断支持
开发性金融以“政府入口――开发性金融孵化――市场出口”为运作方式,连接政府意图和市场效率,促进社会资本形成,能够突破发展中的瓶颈[2]。依托开发性金融的融资优势,海南省政府在确保重大项目资金供给方面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2000年开始,国家开发银行与海南省政府先后签订了7次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从2007年签署开发性金融战略协议至2009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在海南省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023.2亿元,2009年9月末国家开发银行海南分行的贷款余额已达894.1亿元[3]。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国家开发行银将进一步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优势和“投、贷、债、租”的综合协同效应,为海南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调动行内外专家、信息、研究能力等资源,提供融资支持;继续为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通过开发性金融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旅游业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购物消费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美发达国家,国际购物占国际旅游总支出的比例已达到70%,而中国目前达到30%。免税购物将逐渐成为海南旅游的一大特色,海南的消费结构、消费环境都将随之发生改变,离岛免税政策效果将不断提升。
(二)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背景下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
离岛免税政策刚开始实施,很多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经历市场的验证。尽管试点初期成效显著,销售业绩令人满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南需要不断加强金融体系建设,逐步加大金融投入力度,使离岛免税政策效果达到最佳。
1.投融资政策开放度不够
目前,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免集团)是唯一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免税业务的国有专营公司。由于免税品公司处于垄断经营,虽然奢侈品价格比国内其他商店优惠很多,但仍有部分消费者认为中免集团涉嫌暴利。因为若按所有相关税率减免计算,优惠幅度应更大,而且对于5000元以上的个别商品在征收行邮税后甚至比有税商店价格还高。因此,建议放宽投融资政策,引进多家企业经营免税店,形成有效竞争,使得价格更加优惠,增强离岛免税政策的吸引力。
2.金融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对于金融服务行业而言,服务水平的高低和服务意识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客户的选择。随着离岛免税政策的不断深入,所带动的产业对金融需求将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复杂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势必对金融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3.征信系统须进一步完善
目前,个人生活的很大一部分都与征信系统密切相关,办理信用卡、买房、买车等多个环节都涉及到信用,个人征信系统记录了个人在金融领域的信贷信息,方便了个人的经济金融活动。健全的征信系统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降低风险,这对于进一步完善海南金融基础设施、促进信用海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需要征信系统进行风险监督与管理,完善的系统能够预防潜在的信用风险。
三、提高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效果的金融配套措施建议
(一)改革投融资政策
1.放宽政策,引入多家免税公司共同经营
由于免税公司的特殊性,要想实现多家免税公司共同经营必然面临一系列问题,甚至涉及到财税体制改革问题。为了配合海南省已有的优惠措施,建议逐步放宽政策约束,给予海南省更大的发展空间。建议实行更加开放的投融资政策,降低门槛,放宽准入限制,吸引有实力的国内外企业入驻海南省,赋予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办免税公司的权力,打破中免集团垄断经营的局面,使价格更加优惠。多家免税公司同时经营也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与香港的奢侈品相比,虽然海南省在实施离岛免税后价格上能与之相抗衡,但在购物的选择上还有一定的差距,许多消费者因此对离岛免税并不感兴趣。要想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往海南旅游购物,提高离岛免税的政策效果,实现多家免税公司共同经营是投融资改革的重要方向。
2.给予信贷支持,金融支持免税公司发展
随着离岛免税政策的深入,信贷资金的投放结构应有所调整,需要有更多的信贷资金转向对免税公司的扶持,为其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和硬环境。鼓励银行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让免税公司看到在海南投资的金融优势,使其更加放心大胆地投资。同时,给予有需要的免税公司信贷支持,缓解其资金压力,增强竞争力,为提高离岛免税政策吸引力打好基础。
(二)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1.构建完善的网点服务体系
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将吸引一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海南观光购物,全方位、专业化、高层次的网点服务能够为游客观光购物提供更多的快捷和便利。随着海南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国游客也随之增加,优质的对外服务将提高外国游客的满意度,使其舒心消费。同时,网点窗口形象能够加深游客对海南的印象,员工应努力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做到微笑服务,使游客满意。
2.完善个人金融服务市场
个人金融服务市场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针对个人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个人需要的金融产品。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必然带来大量的投资机会,个人金融服务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最优的融资方案。同时,养老金、金融保险等个人服务可以缓解投资者的后顾之忧,使其放心大胆地投资。因此,在海南离岛免税的政策背景下,完善个人金融服务市场将有利于海南省经济的发展,最终提升离岛免税的政策效果。
3.促进金融服务国际化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必然引进大量外资,这就要求海南金融服务国际化水平不断地提高。强化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服务功能,确保各网点能够办理基本的外汇业务,金融机构应加强与国外行的沟通和联系,不断提高跨境业务的办理效率,为海南省创造一个良好的外汇交易环境,使游客和投资者轻松地完成外汇交易,使其消费、投资更加便利,促进海南省经济的发展[5]。
(三)推动金融创新
1.促进金融保险业发展
建议保险企业积极开发适合离岛免税特点的保险服务,对于免税公司在商品组织等一系列环节中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保险公司应探索开展风险保障服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针对离岛免税政策的保险产品,如损失险、团体意外伤害险等,并合理确定保险费率,使旅游购物者得到全方位的保险服务。同时,推动保险业务创新,将保险业务与其他业务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保险的作用。
2.建立多层次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免税公司提供融资担保,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等方式多渠道分散风险。促进担保与保险相结合,鼓励保险公司探索开展信用保险业务,弥补现行信用担保体制在支持服务业融资方面的不足。探索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合理分散承贷银行的信贷风险[6]。通过建立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降低金融风险。
3.发行海南离岛免税购物信用卡
目前,前往免税店的顾客进店后须先办理购物卡才有资格购物,而对于顾客而言说,购物卡一年最多可以使用两次,且顾客也不一定为了购物而再次专程前往海南,因此,购物卡利用率很低,商业银行可借此机会与免税公司合作,推出海南离岛免税购物信用卡。该信用卡在其他情况下与普通信用卡功能相同,而在海南免税店购物时就能像购物卡一样记录顾客的身份信息、航班信息和购物额度。这样既能提升银行业务,又能有利于低碳环保,还能促进海南离岛免税不断优化,提高离岛免税的政策效果。
(四)完善征信系统
1.健全个人征信系统,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个人征信系统通过采集、整理、保存个人信用信息,为金融机构提供个人信用状况查询服务。征信的本质是信用信息服务,信用资料征集以及征信数据标准化是信用机制得以建立的基础。各职能部门通过在一定范围内依法共享信用信息,对个人信用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防范信用风险。离岛免税政策能促使游客更多地购物,而绝大多数游客在付款时都会选择刷卡消费,这难免会出现个别游客恶意透支的情况。因此,只有健全个人征信系统,才能减少恶意欺诈行为的发生,保证海南省经济健康地发展
2.完善信用评级系统,提高商家信誉
信用评级是由专业机构或部门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在对企业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有关其信用行为的可靠性、安全性的评价,并以专用符号或简单的文字形式来表达的一种管理活动。信用评级是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海南离岛免税实施过程中,如果能引入多家免税商店共同经营,那么信用评级机构将对商家逐一进行评价,这样既能为金融机构拨付贷款提供依据,又能给消费者信誉保证,让消费者能够放心地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3.健全信用制度,打造信用建设体系
不断健全信用自律制度、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形成良好的信用机制。运用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将风险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同时对在海南免税购物过程中的失信行为进行披露,让失信者承担失信行为带来的后果并接受惩罚,使其加强自律。加强信用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公共信用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加强信用市场建设,培育信用市场需求,使每一位购物者的信用信息都能方便获得,为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郭海雄.构建海南国际旅游岛离岸金融市场的思考[J].海南金融,2010(11):63-66.
[2]蒋晓川.论开发性金融支持的意义与对策――以珠海为例[J].人民论坛,2010(9):154-155.
[3]海南省政府与国开行合作,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DB
/OL].[2009-11-10], sousuo.mofcom.省略/query/query Search.jsp.
[4]吴盼文.加快构建符合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的金融服务体系[J].中国金融,2010(10):52-54.
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制定依据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2008年美国金融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都受到冲击,我国作为设界经济主体之一,制造业加工业领域和出口行业遭受的冲击最明显,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下行发展。在出口贸易额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我国急需要增加内部需求,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因此我国将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扩大我国财政预算赤字,国家在社会分配中所占比重增加,国家利用财政支出调控国民经济稳健增长,为国民经济的运行注入新的活力。中央经济会议决定实施以“增支减税”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为国民经济各基础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国家财政支出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金融政策走向适度宽松的目的也是防止经济下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金融政策的宽松主要表现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将资本更多的引导向市场进行投资,充分激发资本的盈利能力,为国民经济创造更多的效益和价值。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的制造业和重工业,国家都给予税收政策照顾,作为行业度过暖冬期的保障。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金融政策的影响下,我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稳步提高,通货膨胀率逐渐下跌至2.53%,国民经济运行在正常区间内,为我国政治独立与民生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我国总体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就是依据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现状制定的,对国民经济运行不稳定的因素进行调整,提高国民经济抗风险的能力,在正常的经济运行轨道中平稳发展。
2.增发长期建设国愤,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国债是国家强制力的象征,是收益最稳定的金融债券,国债高于同期定期储蓄的收益率是吸引资本投资的重点,国家通过增发长期建设国偾,将社会的流动资金收回财政重新社会分配,建设国债用于建设国家基础设施,例如建设桥梁,修建道路,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历金融危机时,提出了以工代赈的财政计划并取得巨大成功,我国借鉴美国的经验,通过国债建设支出,振兴我国的建筑行业,以钢铁冶炼建筑原料为行业开端,到建筑承包个体,提供社会劳动岗位,最终工人可以获得劳动报酬,便利的交通能够促进E域经济协调发展,基础建设获得的经济收益用来支付国偾的利息支出,社会资本在国家调控下创造经济价值,提高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同时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事业,固定资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交通建设、水利建设、电力建设都会在不同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引导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增长。社会资本投资固定资产,是稳定资本流动的金融措施,有效防止我国资本向外流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能够起到稳定社会经济资本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期,适当降低资本的流动性,增加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对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
3调整税收政策,刺激需求增长
税收政策的调整重点放在降低中小企业所得税方面。税收是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再分配的主要途径,税收税率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但是国家社会流动资本减少,社会总需求降低,在出口贸易额持续走低的实际国情中,我国急需扩大内部需求,用国内的需求能力拉动经济发展,因此要扩大社会总需求,可以通过降低税率来实现增大社会总需求。社会需求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中小企业所得税税率降低及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减少中小企业的纳税支出,这一部分资本就可以作为社会需求计入国内总需求,有需求才会有市场,企业对外招聘可以解决国民经济中的就业问题,企业进行投资能够直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国家通过对不同行业领域的税收政策做出不同的调整,依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总要求,对存在经济泡沫的行业提高税收税率,放缓行业发展,减少经济泡沫释放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的总体目标是增加社会剩余资本,扩大社会总需求,提高资本的流动性,创建宽松的经济复苏环境。
4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改善居民消费心理预期
居民收入的调控是加大内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居民消费支出在社会总需求中所占比重较大,我国是世界上储蓄率较高的国家,居民进行储蓄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我国现在贫富差距较大,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与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有一定差距,其二是我国居民的储蓄心理,习惯为将来做准备储蓄,而居民消费对国民经济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的两个形成原因,国家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差距缩小有利于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收入提高的同时改善居民的消费心理预期,很明显可以增加消费需求,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意义重大。
居民消费心理预期由社会保障体制、消费习惯、生活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国民经济应当把社会保障计划纳入其中,医疗养老等社保水平提高,解决居民生活的后顾之忧,能够刺激当下消费,国外先进完善的信用卡制度值得我国借鉴,要培养民众适当的超前消费的观念,生活观念由温饱向享受转变,能够增加享受型资料的消费。以收入政策调整为基础和核心,辅助改善居民的消费心理预期,共同增加消费支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
5支持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利率市场化建设
利率政策是金融三大政策之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到关键阶段,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存款利率基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基准利奉在规定范围内浮动,各大商业银行利率定价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银行利率的变化紧随市场利率的脚步。利率是经济的基本组成因素之一,能够影响经济生活的每个细节,利率直接反映市场经济中资本的供求关系,并通过自身的调整和运动反作用于资本供求关系,平衡资本供求矛盾。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之后,各大商业银行拥有利率定价权利,资本的流动性增强,商业银行的利率差收窄,储蓄利率收益走高,贷款利率更加优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国民经济战略调整的重要内容,调整利率这一基础因素,能够影响到国民经济运行全局,利率市场化紧随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步骤调整,国民经济战略根据运行的实际问题阶段性做出调整,国家财政金融政策能够有效调节和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仅仅是国民经济战略调整的开端,紧随其后汇率政策、金融衍生产品都会进行创新性改革,以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6总结
总的来说,实施开放型经济虽然给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开放型经济是伴随着市场的开放产生的,在市场开放的进程中,跨国公司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FDI)将资本安排到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地方,因此金融在开放型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金融支撑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得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样就加大了金融风险传导的速度,增强了金融的不稳定性,从而造成了开放经济对金融稳定的冲击。
首先,开放经济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而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够对金融稳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开放型经济的不断升级,国内市场开放的领域越来越多,而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式的开放与创新。金融领域的开放会促进国外的金融资本与金融产品进入我国金融市场,这些国际因素的进入在给我国金融市场主体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压力下,我国金融领域的金融机构为了吸引更多客户,会推出更多创新型金融产品与服务。金融领域的创新能够缩短资本积累的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但在这种显著的成效中,以利益为中心的资本会带来不适应金融发展的结果。比如,实体经济发展导致收入分配不均等后果,这些都会影响到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诱发金融危机的出现。另外,金融创新能够有力地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金融系统的运行毕竟与实体经济的运行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果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不匹配,则很容易造成金融系统的崩溃。
其次,我国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致力于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于缓解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国内通货膨胀情况都发挥着非常有利的作用。而随着2014年英国决定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国债的举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更加向前迈了一大步,但是在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会给我国金融的稳定带来一定不利的影响。关于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国际与国内学者都有一定的研究,国外的学者主要站在美元国际化的角度分析了美元国际化带来的对于美国国内货币政策运用以及美元贬值的不利影响。他们认为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这些年,使得美国国内贸易赤字非常严重,政府的负债压力也非常大,这些因素便促使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出现,而对于财政及金融政策的放松管制,便引发了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这些都要引以为戒;而我国的学者主要站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分析了开放型经济下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稳定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的学者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汇率政策的实施、金融投机行为等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还没有强大到和美国相对比的地步,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可能会对我国的汇率制度造成不利影响,破坏我国汇率制度的统一,影响我国国内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从而对货币政策造成一定的压力。另外,如果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存在非正常流动,无论是某些国家大量买入人民币还是大量抛售人民币,都会对我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造成不利的影响。
总的来讲,在开放型经济中,无论是金融领域的开放带来的金融创新还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可能出现的人民币大规模的非正常流动,以及整个国际宏观环境本身带有的不确定,都会给我国的金融稳定带来一定的挑战,都会对我国金融防范与自身化解外部风险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我国采取开放型经济的大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因此,如何适应这个趋势,在开放经济中有效维护我国金融的稳定,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内容。
二、开放经济下维护金融稳定的实践
由于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既有金融行业本身的不稳定性,又有相关外部政策原因,因此在维护开放经济下我国金融的稳定时,要从两方面考虑。从金融系统自身考虑。处在金融系统核心地位的银行业要做出重大调整,积极维护金融稳定。首先要提升银行的经营能力来防范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即提高银行坏账准备金率,使其资产不会受到突如其来的外部金融风险的影响;我国银行管理机构要完善对各大银行的监管力度,对贷款的额度以及比率等都做出相应合理的最高限额规定等。其次,加大银行业信息的透明度。加大银行业的信息披露力度能够驱使银行机构更加谨慎地经营与管理,这样就不会产生过多的金融产品泡沫,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化解银行业的支付与结算风险,在这个方面可以借鉴国际清算体系相关的做法,银行要时刻关注客户借贷的流动性,这样可以随时掌握贷出的资金的用途,从而化解某些不必要的风险。从相关的外部因素考虑,则需要强化金融市场的功能作用。我国政府在制定金融政策的时候要注意保持金融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宏观政策的变动是引起金融市场,尤其是债券与股票市场变动的重要因素,在如今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另外还需要加强国际间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建立起金融危机处理机制,既要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加强交流,也要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交流,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这样即使出现了金融危机,也会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将损失降到最小。
三、结语
汪朗(1990-),女,汉族,湖北黄冈市人,金融学硕士,贵州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商业银行学。
摘要:贵州省特色产业促进着贵州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而良好的金融支持体系有助于贵州省特色产业的成长。本文以金融政策、法规为侧重点,首先全面阐述了金融支持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然后通过对金融政策、法规支持贵州省特色产业现状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促进贵州省特色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茶产业;金融支持;金融政策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高原地区,地势西高东低,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贵州省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丰富多样,具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而金融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其对特色产业的资本形成支持、改善和提高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现阶段,依靠自身的积累,贵州省茶产业是很难实现快速发展的,因此解决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一、金融支持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本质功能是资金的融通和资源的配置。金融对特色产业的作用机制,即通过金融的资本形成作用、资金导向作用、风险管理作用、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作用来影响资金供给水平和资产配置的格局,不断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
1.资本形成作用
资本的形成作用是指通过金融提高投入要素的水平,把分散的资金聚集成资本并转化为投资,为特色产业的发展与优化提供资金保障。我国特色产业生产集中程度相对较低,生产和经营没有形成规模经济,金融体系可以为我国资金密集型的特色产业聚集大量资金,减少融资过程的摩擦和成本,为生产集中创造了重要的条件。资本的形成作用在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方面体现如下:第一,金融市场中大量的金融工具可吸收资金,节约供求双方的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便于动员和集中众多投资者的资金以便于筹集资本;第二,金融体系中多样化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科提高效率有,以便储蓄转化为更具生产性和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投资;第三,实现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采用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优秀的企业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及后续发展,创造更大的市场需求,通过资金形成作用促进资源的配置,推动技术创新。
2.资金导向作用
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多种因素息息相关,如政府政策、产业结构、要素禀赋差异、规模经济等。为了实现特色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需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淘汰一些高能耗低效率、传统落后的企业。资金的导向作用机制是以商业性金融的利益竞争机制为主,以政策性金融的校正补贴机制为辅,二者相结合共同形成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机制,实现特色产业的优化升级。商业性金融机构是市场的主体,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商业性金融机构会因自身利益,根据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原则有选择的选取投资对象,使资金得到高效率的流动,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向新兴部门转移,从而推动产业的发展。政策性金融部门则是对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起到校正的作用,促使旧的产业结构发生良性转变。政策性金融的校正补贴机制是指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不健全,需要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分配资源,通过相关的信贷政策或者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实现特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一是通过差别化利率政策或者信贷政策,对不用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进行鼓励或限制,引导资金投向;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向商业金融机构不愿或无力提供资金的特色产业进行投资和贷款,促进特色产业的成长。
3.风险管理作用
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作用,即通过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功能提高资本积累和长期投资,推进技术创新,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有利于特色产业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方面,金融体系是社会资金集中的中心部分,收集和反映了各个产业的资金供需形势和发展动态、产业发展前、国家政策等,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会抑制流动性,增强流动性风险。通过证券对投资进行细分后,由少数投资的风险通过资本市场变为由多数人共享,降低和分散了中长期大额资金占用的风险,使风险较高同时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能以较低的成本筹集资金,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收益更高的领域,为需要长期资金的项目获取投资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4.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作用
通常来说,单一的储蓄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大范围的公司、市场状况进行信息分析和处理,因为信息成本较高,在没有金融的信息揭示功能下,投资者的资金会流向其他收益相对较高的地方。然而有了金融市场对公司进行监督和披露,使得外部投资人在直接监管企业方面投入较少,从而降低资本积累的信息成本,达到长期经济增长的目的。此外,公司内部也要借助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去选择最优的经理人和公司,从而达到资本的最优配置。资本市场的收购机制和股票期权等激励性工具也会有效增加管理者的责任感,缓解委托的风险,从而有利于管理者按照所有者的要求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二、贵州省金融政策、法规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中,自1992年才开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道路,金融体制得以发展。但我国金融市场体制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不能很好的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即使是在市场机制相对完善的发达国家,同样也会存在市场失灵的状况,需要政府调节从而更好的进行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支持和指导作用。
1.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
自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州省出台了多项政策,强化政府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进一步放宽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从而促进全省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001年,贵州省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做好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确立了贵州省当前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包括交通、电力、煤炭等16个行业的重点项目。要求紧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历史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大力推进“西电东送”工程,加快发展原烟草工业、材料、畜牧、特色食品、制药、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和电信、航空、航天、创新材料、高端制造业等等高新技术行业。2007年,国务院颁布两部关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在这两部意见基础上,贵州省也出台了一套自己省内适用的关于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实施意见,其中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支持和贵州省特色产业的发展都给出了较为具体的实施指导方针,为贵州省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之后我国在2012年又出台了一部有关加快推动贵州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其中要求地方要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根据市场需求模式推动转型升级、完善空间结构,充分体现资源优势,并且不断贯彻落实发展新型工业化措施,加快对现代产业模式的建设。在此背景下贵州省充分发挥自身自然资源、民族文化以及能源的优势,带动特色产业发展进而推动贵州整体经济前进。贵州在“十二五”规划制定中,要求本省全力发展建设国家重点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加快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矿产业相关装备、航空航天材料、机械和机电装备制造业上的发展;大力推动特色优势农业,例如特色食蔬、茶叶等等;同时大力开发旅游与特色民俗文化产业,壮大烟酒产业、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旅游商品为主的特色产业。
2.金融政策、法规支持
在2012年,在国务院下发的推动贵州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意见的文件中,对于金融政策领域给出了相关建议,提出应不断提高对贵州省的信贷扶持力度,提高再贴现额度和再贷款额度,应该对当地法人金融机构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扶贫的贴息贷款支持力度。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则应不断完善其定向费用补贴措施,提高农保补贴范围。调动国内外金融机构在贵州省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带动保险资金参与贵州水利、能源、交通和市政改造等相关基础建设和重要产业项目的投资。增强金融监管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帮助贵州建立创业投资指导基金,扶持鼓励投资创业,完善股权投资发展。促进市政公共服务市场化发展,加快基础建设领域的开放,进而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从以上政府出台的文件看,贵州省高度重视特色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及贵州省的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为贵州省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三、金融促进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贵州省在近年提出的金融工作目标中,有不少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政策。但在现阶段,贵州省在金融政策优惠方面,仍难以满足特色产业发展的需求,相关金融法规、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