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范文

对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

第1篇:对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范文

每一次危机,都向人们对资本主义命运的考察增添新的启示,都对超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历史性解决办法增添新的意义。

资本主义从本质上在逐渐失去其历史合理性和生命的活力,其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历史局限性和暂时性经常被全面危机这样的历史现象集中地呈现出来,而其拥护者所鼓吹的完美性和永恒性则一次次在历史考验中破灭。

当前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危机,让人想起列宁曾经说过的一段诙谐而深刻的话:“历史喜欢捉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20多年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时候,世界处处都在议论“社会主义的危机”,有人兴高采烈地弹冠相庆,有人忙着撰写“社会主义讣告”,有人信心满腹地宣布“历史的终结”。当时是一场多么轰轰烈烈、声嘶力竭的主义“大合唱”!然而在从历史尺度看来“瞬间”都还算不上的20年之后,历史老人却又“开玩笑”地把“危机”塞进了资本主义这个“房间”。当然,历史绝不是这样简单,在“开玩笑”这样的形象比喻后面,却是历史规律客观地、严格地、严肃地发生作用,历史的必然性总是不可遏制地通过各种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经济危机是观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方式。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地和各领域人士,甚至资本主义的重量级人物,像萨科齐、格林斯潘、索罗斯、威廉森,以及达沃斯论坛,都在公开谈论资本主义的“危机”、“拯救”、“调整”和“改进”,更不用说左翼人士的激烈抨击和愤怒声讨了。这次资本主义发生的危机,有着非常不同的内容、特点和形式,也有着不同的意蕴、影响和趋势。许多人士包括资本主义的维护者,都在议论“这一次不一样”。那么,今天资本主义“危”在何处?它还有没有再次逃生的机会?

无法祛除的“魔咒”,不愿承认的“绝症”

自从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全面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每隔数年就周期性地发生危机,资本主义人士总是认为资本主义自身能够克服危机,总是把危机说成了资本主义正常的“周期调整”。他们希望人们相信,繁荣、衰退、萧条、复苏,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必然循环,如同四季交替、潮起潮落,再自然不过。号召人们危机时节衣缩食,共渡难关,为的是迎来新的繁荣。有的人还甚至宣扬,每一次危机过后都会使资本主义“洗心革面”、“再造再生”,今天也有一些资本主义的辩护者说这次危机将使资本主义“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为了减缓危机的冲击和后果,经济学家们发明创造了形形的反危机理论和措施,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家干预,宏观调控,刺激消费、平衡供需,等等。然而,资本主义无法祛除的“魔咒”是:一方面,资本主义总是一次次地在危机中涉险过关,劫后逃生,并改变自己的存在形式,继续肆意扩张;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无论怎样改头换面,怎样扩张狂进,却一次次又落入危机的魔网。

其实,透过笼罩在资本主义历史上的迷雾,拨开资本主义的神秘面纱,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便是这无法祛除的“魔咒”。这个基本矛盾,总是通过危机的爆发呈现出来。经济危机对于资本主义来说,有着双重的作用。一方面,解决危机的尝试和调整,可以暂时恢复生产力并有可能取得比危机前更大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基本矛盾所决定和制约,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趋势,也就是生来俱来的“绝症”,总是以更严重的病症爆发形式展示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然而,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抹杀资本主义的这一矛盾,就像一些患了癌症的病人或者不愿直接提起这“绝症”,或者讳疾忌医而不愿承认自己的病,或者总觉得自己有着继续活下去的希望和机会。他们有的认为危机并非必然,而总是资本主义一次次“失误”所致。这种“失误论”最为代表性的,莫过于发明“奥肯定理”的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40多年前他在《繁荣的政治经济学》中这样讲:“衰退从根本上说是可以防止的,它们就像飞机失事而不像飓风。”而在表达这次危机的原因时,各色各样的人士又推出了各种理由:监管不力,金融诈骗,过度投机,少数人贪婪,等等。其中最有意思而耐人寻味的,是英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元首或名义元首在危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集体智力”的怀疑。这无疑表明了资本主义辩护者们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无奈、回避和掩盖!然而离开了问题的实质和核心,所有化解危机的努力,都无异于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同风车作战!

这次危机究竟哪里“不一样”

第2篇:对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范文

我一年前的担忧,在今天正变成现实。

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的这几年,可以说中国正是面临了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所谓的“增长型衰退”,而我们的解决办法是用4万亿元政府投资来填补出口锐减导致的产能缺口。这样做虽然解决了当下的问题,但很可能导致将来更大的“增长型衰退”,即“(经济)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产能的扩张(速度)”。正如郎咸平教授所言,4万亿元的投资很可能是以将来的更大的产能过剩为代价,去消化今天的产能过剩。我对郎教授的这个论断是深表认同的。

2009年底,由我国四家商会共同制作、投放的关于“中国制造”的广告逐步在全球投放,商务部否认了自己是这次宣传的直接委托者,但承认在其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见政府与企业一样着急于“中国制造”的销路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的经济战略没有丝毫改变,那就是死死把握“中国制造”,除了出口还是出口,把外向型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主要方面。

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一旦面临国际需求锐减怎么办?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国政府便采用“临时性紧急措施”,即政府通过大量增加投资和公共支出来扩大内需,部分抵消由出口锐减带来的经济衰退,使中国经济保持必要的增速,直到国际经济环境好转为止。“临时性紧急措施”的效果一般会维持三五年。上一次亚洲金融风暴是这样,这一次的全球经济危机也是如此,4万亿元起到的作用就是一个字――拖,一直拖到世界经济回暖,外部需求回升为止。

然而,西方学者对此的评论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2010年11月,英国《金融时报》曾撰文:“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中国还没有变。中国针对全球金融危机作出的回应,看似极为成功,但这是一个假象。中国的解决方案是大幅增加投资支出,这将带来更大的产能过剩。高储蓄、高投资的中国经济,对中国人民来说代价高昂,对世界也具有破坏稳定的影响。早就应该推行彻底的改革……由于消费的增长速度往往低于GDP增速,过剩的产能只能通过更多的投资或出口得到利用。今年,经济危机使出口变得不可能,但中国亟需再度扩大出口,结果很可能是一场贸易体系内的危机。”

在这次危机中,中国政府的这一意图还是相当明显的。首先,中国的出口退税率在全国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上调至17%,政府倾全力维护出口;其次,4万亿元投资既没有用于民生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也没有用于调整经济结构,而是投入到巨大的GDP工程之中,且目标只有一个,保障经济增速;第三,政府在房地产上的一系列政策比2003年房地产调控以前还宽松,因为房产本身也是GDP的拉动器,维护和刺激房地产的目标即是维护和刺激GDP。总之一句话,在外部需求锐减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的是临时性的可以骤然刺激GDP增速的内部经济措施,而不是持久的藏富于民的经济战略。

向过往看,这种战略基本奏效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外部需求锐减是暂时的,三五年之内一定会恢复。然而,向长远的将来看,这种假设是否存在破灭的可能?即在一次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远远超过三五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外需无法恢复?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风险。

克鲁格曼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主要是东亚)的经济繁荣称为“建立在浮沙之上”的增长,他主要担忧的是这些经济体的增长不是建立在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基础上的实质性增长,而是主要靠劳力与投资增加的膨胀性、依赖外需的增长。

诚然,若干西方经济学者在此基础上宣扬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并不可取,但也值得中国警醒。一面是消费需求不足,一面是巨大的产能过剩。中国欧盟商会的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铝业的产能利用率预计为67%,风力发电业为70%,炼钢业为72%,水泥业为78%,化工业为80%,炼油业为85%。然而,庞大的额外产能仍在建设中,产能过剩的规模可见一斑。

如此往复,过剩的产能一年比一年增加。当然,按照“经验”,如果能拖到国际需求恢复之时,过剩的产能就可以用来生产卖给外国人的产品,而倘若政府的投资花完了,外部需求还没有得到改善,我们就有迎来持久的产能过剩的危险,也就是持久的“增长型衰退”。当然,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小的,美国不可能不恢复它的新帝国主义印钱购物经济和债务经济的运转。2010年开始,美国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信贷逐渐恢复到危机前的宽松程度,相对应的,中国的出口也在强劲复苏。

政府花完4万亿元之后面临的唯一潜在风险是,由于这些投资中很大一部分是用将来更大的产能过剩来消化当前的产能过剩,这就意味着投资结束后,即便外需已经恢复,中国的产能也已经变得比经济危机发生之前大了不少。如果说危机前的产能刚好被国内外的总需求消化掉,那么危机之后,国内外的总需求就消化不掉这些新增的过剩产能。如果产能过剩比较大,经济就会继续陷入“增长型衰退”;如果过剩得不大,就没什么大问题。

第3篇:对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范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定义;科学性;不精确性;局限性

一、计量经济学的含义

1.计量经济学的早期含义

在17世纪时期,计量经济学第一次在戴夫南特和金的研究中出现,但当时,计量经济学这个专业术语并未出现,直到挪威的一位名叫弗里希的经济学家在其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计量经济学的概念。计量经济学表示经济学和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在研究中发现在统计学和数学以及经济学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一种规律,发现这个发现的发现者将其命名为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对理论政治以及纯经济学的主观抽象法则进行试验和数据检验并由此来将纯经济学最大化的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通过经济学与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以实现经济问题理论定量与经验定量相统一的目标。这个定义表现了计量经济学是由统计学数学以及经济学共同组成的,缺一不可。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数学在经济理论领域的应用,也不能笼统得以为是经济理论问题的简单统计,只有将三者构建在一起才能发挥出特定的效力。

2.计量经济学的现代含义

由于计量经济学的早期目的在于科学化经济理论研究,因此在随后的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的不断拓展完善中,计量经济学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定义变的更加具体也更加具有内涵。第一种定义认为:“计量经济学是利用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来分析经济学理论数据,将经济学的经验理论包含在内一起分析,通过分析来证明经济理论的正确与否。”第二种定义认为:“计量经济学的目标是建立经济模型来分析经济学中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模型来确定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对其他变量会造成多大影响。使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工具来解决发生在经济和社会中的变量变化问题,并引导人们对此类问题分析和了解并解决。小结:发展至今,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但其基础和目标并未有多大改变。还是将经济学和数学以及统计学三者合一共同解决和推断经济理论假设的实证研究。不管是哪一门学科都可分为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因此,计量经济学也可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自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其后果影响至今。作者认为这不一定是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问题,其可归结于应用计量经济学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计量经济学的滥用和理解的不透彻所以才无法从理论计量经济学中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二、计量经济学的特性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可以说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独特一面。计量经济学科学性的标志在于其严谨的数学方法逻辑性和正确指向性的统计推断。当然,对于计量经济学科学性的质疑也从未间断过。凯恩斯认为计量经济学是“统计的炼金术”,“蹩脚的魔术”。他认为计量经济学到目前为止还算不上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此作者统计出了科学标准并表现了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

1.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

首先,科学哲学标准为: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标准:其核心是事物的可证实性。包括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柏林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以及“亨善尔”逻辑主义。证伪主义科学标准。这种证伪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证实和证伪之间的逻辑不对称。凡是可以被证伪的那就不是科学的。其次,我们可以在计量经济学中发现逻辑实证主义的特性:重视证实,观测,反对因果关系的存在,反对理论实体。从计量经济学中我们更能找到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影子,计量经济学的作用就在于对原有的经济理论或问题进行模式分析,不断假设推断,通过证实和证伪发掘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在计量经济学中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存在。

2.计量经济学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首先,计量经济学具有不精确性。其实这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从基础来源上来看,庞大的经济数据本身就具有不精确性,通过计量经济学的研究也只能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我们能得到一个理想的世界,但未来是否真是如此还有待商榷。统计学也是计量经济学的构建者之一,这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是一个随机事件,是否得到想要的结果还需要共同的努力,这与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并未冲突。其次,与其它学科一样,在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不精确性之外还有其局限性。从研究方法上而言,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经验实证的模型方法。这既是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不精确性所在也是其局限性所在。从经济学的语言层面而言,以统计学和数学为基础的计量经济学的经验实证的模型语言有着其自带的局限性。计量经济学中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存在的气息太重,这种以不平衡的逻辑为出发点的方法论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局限性。

三、结论与展望

时代在进步,人民富有了,消费提高了,伴随的经济危机也爆发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更加重对计量经济学的质疑。无法准确预测经济危机的到来,在解决经济危机上的能力不足都存在于人们疑惑中。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解决经济问题提供了模型,在此模型中我么能够看到理想的世界,能够正确预测经济的走向,但是计量经济学中的统计学成分决定了其理想结果之外还存在其他结果。我们应当做的事理解透彻计量经济学并不滥用。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证明其是科学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经济领域中变量的变化以及影响的大小并知道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或有制定对策,那么应该会有效的应用计量经济学。

参考文献:

[1]洪永激.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经济研究,2007(5):139-156.

[2]Frisch,1993,editorialEconometrica,pl.

第4篇:对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范文

美国复苏的道路和奥巴马成为总统的道路不能绕过中国的观点,似乎并没有那么稀奇古怪。现在世人普遍认为,中国的救市举措已成为拯救美国金融危机中重要的战略之一。

25年来,美国消费者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如今,这个火车头出轨了,并将世界其它地区的经济也带出了轨。

复苏需要资本流向发生巨变。近10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穷人一直在为美国富人的消费提供资金。美国一年所借外债高达近1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借自发展中国家,美国人以极低的利率利用这些资金进口消费品、购买住房,结果导致美国家庭出现了偿付危机,进而表现为金融机构的偿付危机。如果我们把家庭需求的丧失当作一种债务,那么美国家庭无异于已经破产。

复苏绝无可能,除非美国家庭有储蓄,而他们在经济紧缩、收入下降时不可能有储蓄。为了有储蓄,美国人必须向别人出售商品和服务。放眼全球,不难发现这个别人是中国和太平洋沿岸地区。世界近一半人口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部分能力都集中在这一地区。

中国遇到的经济问题与美国正好相反: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富裕的沿海地区与落后的内陆地区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而且中国经济对外国市场过分依赖。中国对经济危机采取的对策远比华盛顿激进得多。中国打算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15用于刺激消费,大规模修建国内基础设施。

通过加强合作,中国经济在向国内消费转变过程中能够减少执行风险,美国能够解决储蓄问题。这种合作关系不必局限于中关两国,但它必须建立在美中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基础上。同时,应该鼓励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参与到这种合作关系中。

人们写了许多美中两国可能发生冲突的文章,但极少有人解释两国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中关两国从合作中得到的好处要远远大于从冲突中得到的好处。

美国的经济模式已被打破,无法逆向运转:美国无法拯救建立在不断增加的消费债务和零储蓄基础之上的经济。美国必须成为一个技术出口国。美国应该认识到美国经济的扭曲与中国(以及其它新兴国家)经济的扭曲恰好相反,但它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共同的解决办法。

中国可以利用美国的帮助使其经济向国内市场转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多年来,美国官员一直试图劝说中国进口美国的金融模式。如今美国模式的崩溃使这种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但目前是中国买进美国银行、启动消费者借贷市场的最佳时机。

美国消费市场的失败并不能抹去美国银行一个世纪以来在评估消费信贷、将消费信贷债券化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为了帮助中国进口美国模式,作为回报,应该让中国得到购买美国大金融机构的机会。美国依然是技术上最先进的国家。中国需要美国的先进技术。在许多情况下,美国处于安全考虑限制向中国出售技术。

美国应该大幅减少中国在进口美国技术、购买美国公司方面面临的限制作为回报,中国应与美国签署将两国安全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一份协议。

除了中关达成这种协议外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中国把目光投向国内、把他们的精力投入到“一个国家的市场社会主义”中去,提高对中国产品的国内需求,并不再把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第5篇:对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范文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简称东盟(ASEAN),前身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8月28日至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东盟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①。

一、东盟概况

东盟的领导纲领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它确定了东盟的宗旨和目标:以平等与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遵循正义、国家关系准则和《联合国》,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科学等问题的合作与相互支援;在教育、职业和技术及行政训练和研究设施方面互相支援;在充分利用农业和工业、扩大贸易、改善交通运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进行更有效的合作;促进对东南亚问题的研究;同具有相似宗旨和目标的国际和地区组织保持紧密和互利的合作,探寻与其更紧密的合作途径。②东盟积极发展与亚州其他国家的关系。东盟在十年前就建立起了将中、日、韩包容在一起的东亚合作框架。中、日、韩承认和支持东盟的主导权,并且愿意以东盟为核心,以3个10+1的模式构成未来的东亚经济共同体。

二、东盟国家经济合作产生的问题

1997年的金融危机极大地削弱了东盟国家的防务建设。资金匮乏和缺乏共同的防务政策交织在一起,更加让东盟国家的防务建设雪上加霜。不过可以肯定,如果东南亚经济恢复并有较大的发展,地区一体化的发展及其在政治、外交、防务政策等方面的反映,还会冲击东南亚经济发展的现状。虽然如此,东盟国家经济合作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东盟经济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争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东盟的10个成员国中,既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如新加坡,又有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存在巨大差异。新加坡的人均GDP目前已近3万美元,而越、老、缅、柬四国还不到400美元,人均GDP相差约70倍,远远高于欧盟内部的16倍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的30倍的差距水平。东盟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成员国间经济政策的协调③。2.成员国经济优势互补性不强。东盟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方面互补性并不明显。东盟成员国大都推行出口导向战略,出口产品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近年来又大都转向下游的电子信息产品,国内经济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上呈现出雷同化的特征。亚洲经济危机中暴露出来的东盟国家产业结构单一化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纠正,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投入不足、生产率低下的弊病并没有根除。3.起步晚,创新低。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东盟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阶段。经济和贸易结构的雷同化限制了东盟内部各成员国贸易创造效应的发挥。4.东盟内部市场的相对狭小加重了其对外部市场的依赖。2000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国内需求趋于疲软,经常项目逆差开始逐渐减少。其消极影响也开始波及到东盟国家,特别是“9.11”事件发生后,随着美国及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东盟的经济和对外贸易也相应滑落。5.对于东盟成员国来讲,争夺主导权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三足鼎立,难以形成和谐的发展框架。现实情况表明,区域经济合作离不开核心经济力量的协调和引导。东盟成员国中这种核心国家目前尚不存在,中坚力量的缺乏降低了东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凝聚力。在1997年的金融风暴中,东盟各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竞相贬值本国货币,造成危机在各个国家中迅速蔓延,东盟内部缺乏核心力量和共同应对机制的弊端暴露无遗①。总之,核心经济领导力量的缺乏以及内部成员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将使得东盟发展布满坎坷。

三、世界其他经济组织解决贸易争端的借鉴

解决东盟经济合作争端的方法必须参考与借鉴其他经济组织的经验,其中北美自由贸易区与世界贸易组织在这方面的发展最为成熟。1.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原则是②:(1)磋商。按照北美自由贸易第20章规定,一个争端的解决,首先要经过争端双方的谈判和磋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规定,只要出现任何可能影响本协定成员国权利的事情,该国政府可要求和其他有关国家的政府进行协商,后者将尽快给予答复。第三国有权参加两国间的协商,或自己单独进行协商。磋商不仅能防止针锋相对的报复,而且能促进各成员遵守NAFTA义务。(2)专家组仲裁。如果在贸易委员会干预后,仍不能找到互相满意的解决办法,任何磋商方可以书面请求成立专家组。为保证迅速解决冲突,诉讼规则确定了严格的期限。专家组应在其成员选出后的90天内向争端国提出一份保密的初步报告,除非争端国就这一期限达成其他协议。争端国将在14天内把对报告的评论向专家组报告。专家组在提出初步报告后的30天内,向争端国提出最终报告,并送交贸易委员会轮阅,贸易委员会通常将公布报告。(3)裁决的执行。自收到专家组报告之日起,争端国应对争端的解决办法达成协议,解决办法一般应遵循专家组的建议。如专家组确定被诉方的行为不符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义务时,争端国在专家组提出建议后的30天或互相商定的其他期限内仍不能达成协议,申诉方可中止执行给予类似的好处,直至问题得到解决。(4)专家证言程序。为了保证专家组裁决客观和公正,NAFTA设立了专家证言程序。根据协定的第2014条和第2015条的规定,专家组可以在环境、健康、安全或其他科学领域中使用技术专家。在争端国的要求下或专家组认为必要时,专家组可以要求有关技术专家提供专家证言,或就争端国在争端解决过程中对环境、健康、安全或其他科学事项的事实提供书面报告。总的来讲,它仍是一个解决政治性争端的机制。2.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③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是:(1)统一性。1995年1月1日争端解决机制得以执行以后,所有的经济贸易争端都纳入到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则之中解决,诞生了统一的争端解决机制。而且,在争端解决机制中明确规定,争端解决机制与其他协议的规定有冲突时,按照具体协议的规定,即采取特殊优先的原则。(2)效率性。在WTO框架内,采取“反向一致”或称“倒协商一致”的做法。只要不是各方一致反对,则有关决策就可获得通过,这样仅有一方或几方就不能阻止争端解决程序的进行,除非各方经协商一致作出否决的决定。另外,如果争端各方对专家组成员组成不能达成一致,则由总干事来作出决定。(3)强制性。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定了解决争端的办法,使用最多的就是要求违反协议的一方撤销那些不符合WTO协议的措施。如果不能撤销,一般可采取提供补偿作为替代办法。如果违反协议一方也拒绝提供补偿,那么只有实施报复了,也就是受损害的国家得到争端解决机构的授权后,可以针对违反协议的成员暂停实施贸易减让或履行义务。

第6篇:对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范文

【关键词】经济 中小企业 融资 难题

在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进行了分析,揭示融资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程度上的解决办法。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概念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

不同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行业对中小企业界定的标准不尽相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普遍来说,中小企业就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具体来说也有一些硬性标准,比如员工人数的限制,资本总值和实收资本等方面的限定等等。

(二)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

1.生产规模中等、投资较少,周期短,收益快

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来说,由于其经营决策权的高度集中,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个人上,这对于经营者的积极性有着重要影响;中小企业可以适时实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向,从而不断获得新兴资源并得到良好发展;中小企业结构简单,个人对整体的贡献能够轻易识别,这有利于对员工激励机制的有效完善。

2.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机制灵活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以此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3.中小企业的科技更新速度较快

许多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往往是大企业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或者大学教授等,他们往往是集治理者、所有者和发明者于一身,对新的技术发明创造可以立即付诸实践。

4.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资金薄弱,筹资能力差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面对风险、抵御风险的能力自然较弱,由于其资金量短缺,资金链经常会发生断裂以致对其经营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三)中小企业金融融资

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的现金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遇到的困难

(一)中小企业自身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总体来说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但前景仍然堪忧。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由于其资本的局限和人才匮乏,容易受到经济环境的冲击而致其关闭。这些客观现实导致银行对其信任度不高,这就为其融资带来了根本性的负面影响。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稀缺,而且缺乏持久的担保能力支撑。中小企业资金积累能力弱、流动性差以及资产稳定性不高,再加上普遍管理水平不高,容易出现市场方向判断错误,这种种现状很难保证商业银行贷出资金的安全性。

(二)融资环境的因素

首先,缺乏直接的融资渠道。我国的资本市场一直存在缺陷,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和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不强。竞争方面,中小企业难以同国有企业或者大型垄断企业竞争,不能享受平等的融资条件,许多经营效益出色的中小企业依然难以通过上市手段进行融资,资本市场的抑制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总之,中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全开放导致中小企业很难和大企业展开竞争。其次,中小企业获得的国家和政府支撑力度不够,国家虽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断更新,但是制度化的支撑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还没有完善的建立起来,这也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最后,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度不够,虽然有担保业务,但是依然不能保证贷出资金的安全性。

(三)金融机构的因素

首先,金融机构存在经验理念问题。在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下,大型国有企业往往是金融机构信赖和依赖的对象,而对缺乏后盾的中小企业敬而远之,这种畸形偏离会直接导致中小企业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或者得到资金支持的成本过于昂贵,而发展情况较差的部分国有企业却能轻易的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其次,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信任度的大问题,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金融机构在贷款给中小企业时考虑的更多,程序更加复杂,金融机构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相对较高,这就直接导致了金融机构“惜贷”或者“惧贷”等情况的发生。最后,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低,难以开发出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融资方式。在贷款给中小企业的程序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担保,尽管这类方式对于金融机构的安全性带来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其审批程序复杂、评估时间过长,收费高等因素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望而生畏。

三、面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解决办法

第7篇:对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范文

人力资源部,再不是负责填表和招聘的任务,更策略性的工作正等着他们处理。

人力资源举足轻重

有关“人”的因素在企业中顿时成为极其重要的环节;如何以更少的人力资源获得更大的生产力?如何改善员工的表现?……令亚洲区的人力资源界感到传统的被动和支援的功能,如为员工填表,处理福利和招聘等事宜,已不足以应付今天的需要。以香港为基地的AonConsulting的董事PatrickManule指出:“我们有一整代的人力资源界的服务人员,从未处理过目前的经济下调情况。”

但新的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人力资源的危机令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日渐重要,他们可趁机为企业提供解决办法,以加强他们的信誉及证明他们的价值。若他们做不到时,却可能面临被外界的人力资源顾问取代,而变得微不足道。

在八十年代后期及九十年代初,美国因经历一轮的企业“减肥”行动,而令人力资源界的地位提升,最大的美国企业更经常将人力资源部的猛将晋升至副董事长的级数。亚洲区的人力资源人员,也随着企业的转型和经济危机的考验,而跳出传统的角色,企业的主管层要求他们在减少人手和节省成本方面提出建议;而员工则期望人力资源人员可代他们发言。

裁员冻薪“小心轻放!”

人力资源人员要处理最棘手而敏感的问题,必然是裁员冻薪了。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人力资源人员要认清企业的前景,然后考虑一连串的可行方法:冻薪?裁员?还是以其他方法减少人手。可以肯定的是,这总会令劳资双方关系紧张,如果在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处理不当,便会闯出祸来。

缺乏经验的人力资源经理会弄出错误来,例如他们未能掌握机会,以再培训和重新调配工作等措施加强员工的信任,及赢取他们的忠心,只顾裁员或以不怜悯的心态对待员工的困境。无论大企业或小公司同样会犯错:它们操之过急,未作周详准备。如香港电讯公司曾尝试以“一刀切”的方法减薪,要员工答应,否则会遭遣散。这样只会削弱员工的士气和破坏公司的公众形象。但许多时人力资源部其实没有参与讨论解决方案,只是执行既定事实而矣。

求诸外力以补不足

正因传统的人力资源人员没有处理裁员冻薪的经验,及其衍生出的种种问题,这造就了外界人力资源顾问的机会。DavidsonAsociates的大中华区执行董事JonRittger指出其公司的人力资源顾问工作在去年的收入已增长一倍。

而在吉隆坡的Professional&OrganizationDevelopment的执行董事ThomasChow也指出,该公司去年已有十二个涉及企业裁员的工作计划。他强调处理裁员要先有缜密的计划:由清晰地传递信息给员工,以至给予员工在最后工作天的妥善安排。

有时企业确实需要外界人力资源顾问将一些事情弄清。如香港的一家人造圣诞树生产商Boto,便找来外界人力资源顾问评估它所有的十个部门经理的技巧,以便为公司的将来作策划。公司的董事BillyChau更为这些经理定出目标,并将薪酬和表现挂勾。

DairyFarm的区域薪酬及福利董事DaveKohutynski表示,现时的经济环境提供了一个好机会给企业改变,人力资源经理要以清晰的商业知识去协助企业决策。而Kohutynski为DairyFarm引入加薪和花红与表现挂勾的制度。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会长麦平安说:“雇主正要求他们的人力资源人员有所回报。”现在雇主或未能取得他们所要的,但对那些有能力适应的人力资源经理来说,今天痛苦的学习经验,会是明日成功之匙。

第8篇:对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范文

秘书工作是一个大家熟知的工种,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秘书工作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并逐渐正规化。目前在企业管理中,秘书工作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性:第一是机密性,秘书的工作与高层领导关系最近,天天与领导打交道,最清楚领导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习惯等。同时秘书在工作中也会与企业其他部门的人员频繁接触,对企业的一切事物都比较了解,知道的机密也最多。因此,当秘书缺乏自我约束和职业道德时,就容易泄漏企业的秘密,使竞争对手知道后,将会使企业陷入危机之中,所以秘书人员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要时刻具有危机意识。第二是辅助作用,秘书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辅助企业领导做好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秘书直接听命于领导的安排,每天没有固定的工作内容,随时接受领导指挥。好的领导可以发挥秘书的最大作用,反之好的秘书也可以提高领导的工作效率。二者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三是综合性,秘书要有综合工作能力,因此他的工作没有固定的工作内容,领导安排什么,你就做什么,内容比较复杂、零散。因此就需要秘书人员具有多种的工作能力,才能做好领导交代的所有工作。

二、秘书在企业中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企业需要随时关注市场动态,做好预防准备工作。企业需要不断收集市场数据,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作为企业决策的依据。并根据这些信息分析预测未来市场变化,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决定企业发展方向。所以秘书的工作就是收集市场信息,并对收集到的市场信息就是整理和统计,并将处理结果上报领导,进而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对于企业的重大决策,秘书只是一个辅助者,并不是直接的决策者。在领导者有某个决策意象时,秘书就需要针对领导的这个方案展开相关工作,收集有关信息,做好分析工作,对于领导决策的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协助领导做好决策工作。在方案执行过程中,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领导,做好危机处理工作,全程监督决策的实施,确保决策顺利开展。秘书还是企业的纽带,连接上级领导与下属员工的桥梁,做好两者的协调工作,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

三、危机管理中的秘书工作

(一)危机预防工作

秘书是领导的助手,领导会随时面临经济危机,作为助手的秘书,需要协助领导处理好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秘书要有敏锐的市场嗅觉,提前发现存在的风险,并处理好以免风险变大转为企业危机,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1.时刻保持危机意识。秘书工作直接听命于企业领导,因此她的工作内容都是比较重要的,关系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在工作中不能有任何差错才行,否者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或者使企业陷入危机中。例如;当秘书人员与一个投资理财的朋友私下闲聊时说最近太无聊了,上班也很闲。导致另一个人猜测该企业最近可能没有什么业务,经营不景气,所以拒接购买该企业股票,导致企业股价下跌。所有秘书人员一定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做好分内工作,切勿给他人有可乘之机。

2.做好危机警报工作。企业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各种危机,如:产品问题、管理不当、员工纠纷等等。都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和不良影响。为了防止这种恶性事件发生,一定要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危机警报工作是危机管理工作的首要且最重要的工作。因此秘书人员一定要做好危机警报工作,一经发现危险预兆就马上向领导汇报,做好危机应急准备工作,减小企业损失。

3.做好危机准备工作。为了防范未然,避免突发危机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秘书人员一定要做好危机预案,预防各种可能出现的危机,当危机出现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按照预先的处理方法及时应对,不至于危机出现时不知所措。预案的内容一定要详细具体,确保所有的危机都包含在内,同时还要做好检查工作,确保方案运行无误。

4.做好危机宣传工作。企业危机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秘书人员一定要做好危机宣传工作,树立员工的责任意识,清楚自己与企业之间是同生死。共存亡不可分割的联系,给员工分发危机处理知识手册,传播危机知识,使员工做好本职工作,防范危机发生。营造紧张氛围,提高员工的注意力,认真完成工作,不能疏忽大意。组织员工进行危机演习,提高员工的危机处理能力。

(二)危机发生时的处理工作

当危机真正发生时,作为领导近身助手,这个时候一定要马上准备进入战斗状态,使出全力做好危机处理工作,协调好上下级之间的联络工作,调动企业全部人员进行抵制危机。

1.做好决策服务工作。发生危机时,危机处理工作的开展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何科学有效的开展危机解救工作,需要领导做出重要决策,这时候秘书人员就要及时有效的做好决策服务工作,为领导收集到一切对他决策有帮助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处理建议,以便领导快速做出决策,应对危机带来的损失。

2.全天保持备战状态。秘书工作是整个企业运作的枢纽,因此秘书要时刻保持备战状态,一旦企业需要,秘书要即刻保持在岗位待命。确保企业内容信息畅通无阻,做好组织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工作,既要做好组织内容工作,也要做好组织外部反馈,及外部的援助工作,维护好企业形象和名誉。

3.公文服务。一旦企业发生危机,就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各种文书都会蜂拥而至,这时秘书要对这些文件进行妥善处理,做好各种安抚工作,接听外界打来的各种电话,正确告知企业发生的确切消息,不可谎报一些不确定的消息给外界,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会议安排。企业的重大通知、决策,员工培训、任务安排等等工作,需要组织安排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秘书要做好会议的组织安排工作,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5.做好企业代表。秘书熟悉企业所有的工作内容,所以当企业发生危机时,多数企业会推荐秘书人员作为企业的危机公关人员,代表企业处理危机问题。因此在对企业外部时,秘书人员代表的是企业形象,向内部员工做好安抚沟通工作,尽量平息危机造成的影响。代表企业做好与媒体的公关工作,保护好企业的形象免受损失。

6.做好督察工作。对于危机处理决策,在领导下达处理决策后是否落到实处。秘书要做好决策的实施监督工作,时时跟踪,保证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标准要求,彻底解除危机隐患,对于不合格或有遗漏的地方,及时指出进行纠正。

(三)危机善后处理

当危机过后,秘书人员需要对危机进行排查,确保没有留下危机隐患。提高企业的抗危机能力,全面检查、核对危机处理情况,并做好危机总结工作,吸取经验教训,以便重蹈覆辙。主要的善后工作有:这次危机处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发生这次危机的原因,以便下次不会发生,危机处理的改进方法。对这次危机做出一个合理、客观、全面的认识。

1.修订预案。

危机处理结果是对危机预案的检验。对于危机中出现的各种突况的处理,是否都有解决办法,之前的解决办法是否行之有效,及时的解决了对应的问题。有多少情况在预案中没有涉及到,有哪些方法与实际之间存在差距等等,根据以前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修改和补充,并修改后面的预案内容,提高下次的预案准确性。所有的这些工作都需要秘书进行整理。

2.做好员工的宣传工作。

当企业受到危机冲击之后,会损害企业形象。秘书人员需要做好企业的宣传工作,提高企业形象。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媒介向关心企业的人传达企业顺利度过危机的消息,恢复企业在他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四、结束语

第9篇:对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范文

“天堂向左,资本主义向右”。

如果说是,此次金融风暴将全球化格局下耕耘多年的某些国际汽车巨头扫落悬崖,使其估值严重缩水,并购成本下降到此前难以想象的水准,从而在根本上直接激发中国车企,甚至零部件企业抄底海外的原始冲动的话;那么,中国政府于3月20日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特别细则中提出自主品牌乘用车要在2009年~2011年间完成出口占产销量比例接近10%的这一战略目标,则在政策层面上进一步刺激了自主品牌加强海外战略扩张的野心。

2009年伊始,当国际汽车业巨头为金融风暴焦头烂额的时候,谁也没想到,对于中国本土汽车企业而言,这次危机,竟然是“危”中有“机”。而中国政府针对危机出台的经济提振方案则在一个更加利好的角度上将本土汽车企业不但“扶上马”,更要“送一程”。本土车企意欲并购海外资产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显见一些本土汽车业对于快速成长、迅速获益的殷切渴望。

如,吉利、长安、上汽、奇瑞等突然纷传收购沃尔沃外;四川汽车工业集团与长丰都欲竞购被业界风传将被通用“贱卖”换取现金流的悍马;同样,在1998年年底,中国进出口银行明确表示愿意用100亿元贷款支持奇瑞的出口和海外并购事业,目标直指当时持续亏损的美国三大汽车巨头。2009年2月,潍柴动力全资子公司低价完成对法国博杜安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

我们尊重每一颗勇敢的心。

随着“海外抄底”话题的急剧升温,笔者针对性收集了相关资料,经过反复多次所谓“定量”、“定性”分析后,忍不住想问,中国车企真的具备“海外抄底”的实力吗?

汽车资本市场研究者都清楚,与其它产业相比,汽车业并购资本往往数额惊人。

上世纪90年代,在日本经济失落的10年“低迷期”,欧美一些汽车公司以资本并购的方式对日本车企展开了大规模并购。特别是出手阔绰的美国车企,追求所谓规模效应。在此期间,通用一口气购入了铃木、富士重工、五十铃的大量股份;福特则控股了马自达汽车。

综观扰攘抄底海外的中国车企,起步晚,底子薄,企业规模及财力更远不及当时的通用、福特。这样的身家正可谓“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然而居然敢放言海外抄底,笔者起先不太看的明白,待看见奇瑞的背后站立着提着“钱袋子”的中国进出口银行时,豁然明白,所谓“海外抄底”,原来另有推手。

与业内人士沟通时,他们认为,中国本土车企如果“以小博大”,没有充足财力做支撑,则“海外抄底”的危险系数实属难以估计。一旦发生严重战略性决策失误,在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残酷程度的情形下,半点失误都可能造成“抄底”不成,反致自戕。另外,陷入困境的欧美汽车企业,危机来临所甩卖的资产,本身多为问题丛生的不良资产,甚至附加相当债务。收购这样的资产,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拿出多少财力折冲填补所并购债务,就在多大程度上冲销掉被并购企业的权益价值;而至于有多少经验可资消弭化解并购企业的原有问题,由于自主品牌实力技术储备不足,国际管理经验幼稚,笔者认为关键必然在于“消化难”。

从历史经验看,抄底美国汽车业者鲜见成功。

以现在通用旗下已经相当落魄的知名汽车品牌SAAB为例,其独有的企业文化,使得通用在完成对其资本并购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无法在企业文化上对其进行彻底的重新塑造,以致于SAAB虽为通用全资子公司而在精神上始终游移于“大通用”美国式汽车企业文化圈子之外,品牌的价值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被边缘化,这跟日韩车企高度重视独立品牌的整合与塑造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当金融风暴来袭时,通用属下诸多已积累了相当历史口碑的汽车品牌,其经营却陷入难以为继;而日韩车企的诸多难以类比的汽车品牌,其在危机时刻的表现却相对鲜亮,就很值得本土汽车企业仔细研究。

自主品牌抄底海外优质品牌(未必是优质资产),或可借助被并购者的成熟技术储备、高端品牌形象对自身进行“势能拉升”,但企业的兼并重组,最终不是“1+1=2”的简单算术题,双方如果在技术研发、经营管理模式、特别是企业文化上无法和谐共生的话,则“蛇吞象”的前景必然波谲云诡。

其次,有分析师专门指出,以欧美为例,拖累欧美车企的关键是劳工成本。

在美国强大工会的作用下,工人的福利太高,导致企业的成本压力较大,因而无法和日系车企竞争;英国法律也规定,员工跟着企业的资产走,即一旦收购英国的企业,就必须妥善解决员工问题。只有在企业破产后,收购企业资产时才不必为原有员工负责。相较于本土车企劳工成本的相对低廉,一旦发生并购事实,劳工成本标准是向所在国所在地看齐,还是向国内标准看齐?“双龙汽车事件”已经宣告外国企业工会在此问题上没有通融的余地。那么,站在欲谋“海外抄底”中国车企的角度而言,如不能认真看待和有效解决并购企业的现实问题,有效地降低成本,即使一开始并购成功,类似的“双龙汽车事件”未来或会不止一次上演,“低成本+先进研发”的并购初衷最终将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