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心理学范文

网络心理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心理学

第1篇:网络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心理学计算机网络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心理举概述

网络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心理学是指一切与网络有关的心理学研究;狭义的网络心理学则指的是,以网络为代表的自组织性、非线性的观点对于心理学的深刻影响。如社会网络分析观点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目前来看,网络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互联网使用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一般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能力、社会适应性等心理特征的一般影响;互联网人格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等问题。

二、计算机网络心理的发展现状

在当今世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迅速普及,互联网蓬勃发展,它极大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我们正经历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与此同时,互联网给人类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诸多学科都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这一崭新的领域。其中丰富多彩的网络应用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供了快捷的沟通方式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多种行为方式,使人们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现实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互联网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心理学也开始介入网络研究,互联网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2.1计算机网络心理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互联网对人的心理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众多的心理学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网络心理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网络心理的相关研究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1.网络心理的研究方法尚未成熟

我国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基本上是比较成熟的,包括观察法、实验法、问题调查法、心理测验法等在内的多种研究方法已经广泛运用于传统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互联网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并己在心理学研究中得到初步的应用。网络心理研究主要对网络空间内人的心理行为和过程进行分析。传统的网下纸、笔测验使网络使用者根据自己平时上网时的心理行为来对测验中的问题进行判断,增加了更多的干扰因素。

(1)网络心理研究的方法仍然比较古老。对于网络心理的研究大多采用问卷调查、心理测验等方法,只是将这些方法从实践中的应用转换到了网络空间里。但是,对于网络心理的一些实验性研究没能有效地运用到互联网中。此外,网络心理研究相对于现实社会中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来说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在研究环境、研究内容和研究的角度上都有了新的变化。

(2)网络心理研究的方法尚未形成严谨的程序和体系。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①从事网络心理研究的专家学者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②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不能适应网络心理研究的需要;③网络心理行为受到比现实中更多更复杂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不能急于求成,应当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否则将会是事倍功半。

2.2计算机网络心理研究的内容比较分散和片面

当前,网络心理研究的内容极不规范,缺乏系统化的操作方法。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对于网络使用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青少年,忽视了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研究,导致研究比较片面。例如,青少年网络行为、网络心理状态、网络影响及对策等都是心理学家针对以青少年群体为主的研究项目。

2.缺乏对网络心理行为演变过程的研究。网络心理研究更多关注的是网络空间内人的心理行为及其表现,容易造成网络心理研究只关注到各个点,但却看不见各个点之间的联系以及所发生的变化。

3.网络心理研究比较粗浅。目前的网络心理研究经验描述过多,大部分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描述层面,局限于简单的经验数据解说,缺乏实际的操作,给人总体的感觉就是在空洞说教,甚至很多时候难以自圆其说。这主要是网络心理研究者的知识技能积累匾乏,同时也和现代社会追求实际利益和短期效应有一定的关系。

三、计算机网络心理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1网络心理研究的目的

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背景下,人们有着形形的网络心态,从网络应用的角度出发,探求人们的网络心理,具体目标有以下几点:

1研究人们在虚拟世界的心理状态、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

网络的实现,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很多人还没有完全适应网络社会就己经被网络的潮水淹没了。尤其让人们感受颇深的莫过于信息的收集与传播速度之快以及网络资源的浩瀚。同时,网络也给人们带来了空前广泛的交流空间,人们的交往模式、交往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的隐秘性、虚拟性都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多了几分复杂与神秘。

2.研究不同的网络应用所对应的多种心理需求

探寻人们对不同网络应用的各种人性化需求,为改革现有网络应用的弊端以及为各种网络应用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依据。现有的网络应用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网络安全、网络隐私保护等问题。这就需要从研究用户不同的网络应用心理出发,从分析网络用户的心理需求、心理特征等着手,找出网络应用的弊端,为设计与开发更符合人的心理、行为等的网络应用提供依据。

3.研究由于网络应用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困境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青少年尤为突出。如何正确运用网络,并且引领陷入网络困境的人们走出困境是网络心理研究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如何让网络发挥其正面的作用,促使人们合理利用网络,也是当前堕需解决的问题。

3.2计算机网络心理研究的意义

1从网络应用的角度出发,可以很好地探知网络环境下人们的内心状态,为更好的研究人们的网络心理提供依据。

2.通过研究不同网络应用中所涉及的心理与现实对应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差异,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规范,网络道德提供参照。

第2篇:网络心理学范文

一、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概念比较模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大致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病毒”“防火墙”等;(2)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黑客”“虚拟空间”等;(3)网民在聊天室、BBS等交流平台上常用的词语和符号,如“美眉”“斑竹”“恐龙”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专指第三种内容。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来源于日常生活,是年轻网民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方式,并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泛社会化的生活语言,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

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信息获得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编码是将一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信息,以利于信息贮存和提取、使用,个体在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中都有相应的信息编码方式。信息贮存就是信息在大脑中的保持,在记忆活动中,信息贮存有多种形式。信息提取就是依据一定的线索从记忆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它提取出来。信息使用就是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对新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在认知过程中,通过信息编码,外部客体的特性可以转换为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等形式的信息,再通过贮存,保持在大脑中。这些具体形象、语义和命题实际就是外部客体的特性在个体心理上的表现形式,是客观现实在大脑中的反映。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只有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网民才能理解网络语言的指向意义。比如,利用谐音发明的网络用语“一键钟情”,区别于常用词语“一见钟情”,后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男女双方一见面就产生了感情,前者则专指双方通过网络聊天而产生的感情。又如,“火星贴”这一网络名词来源于赵本山代言的南极人保暖内衣广告语中的“地球人都知道”,因此,“火星贴”就成为规劝一些缺乏知识的人士的网络词语。此外,网络变异语言还常常运用比喻方法,达到语义延伸的效果。人类最基本的认知工具是转喻和隐喻,运用这两类认知工具不仅能进行交流、思考和理解,还能进行推理和判断。网络变异词汇的语义构建能运用隐喻、转喻理论进行详细解释。如“美眉”一词在台湾的普通话中为“妹妹”,但后来被理解为美女,这一变异主要通过人的转喻思维,以部分替代整体。因此,变异语言的语义和字面意义所表达的事件之间存在相似性,变异词汇的语言建构需要心理认知理论,而心理认知理论依靠转喻和隐喻的思维来实现。

三、心理认知理论视角下网络语言的应用意义

语言作为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依附于社会,并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变化。网络词语的出现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心理的映射。日常交流中,不仅会用到文字语言,还会用到肢体语言,比如,语调、手势、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而良好沟通的前提是提高社交亲密度,而社交亲密度的建立需要通过交流获取对方的个人信息。互联网环境下,表情符号是一种新的语言类型,例如,笑脸和愁眉苦脸等这些表情符号会对大脑产生一定刺激,改变大脑的工作方式,进而完成简单的交流,可以说,网络语言的表情能够拉近人的心理距离,增进交流,提高交流效率。网络语言属于一种平面语言,它的简明性主要体现在口语形式和书写形式上。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想用较短的语言形式表达较完整的意义,因而,语言交流便出现缩略趋势,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的产生,使交流变得简约化,交际速度不断提高。此外,网络语言在简化语言符号的同时,也赋予了部分语言更为多元、富有想象的意义,如“囧”这个原本代表光明的字,在网络上却被赋予无奈、叹息的含义。

四、网络语言对汉语体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以及不同语言文字交流影响的增多,新的语言现象层出不穷。现代社会中,官方语言与坊间评议二元对立,在互联网上形成明显的语言冲突,社会表达不再表现为一元态势,而呈现出丰富的多元化共存特征。互联网带来的话语权平等、去中心化、权威解构,正是网络流行语丰富发展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网络传播的即时性,网络新闻事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网络用户所获悉,网络新闻所牵涉的人或事件能迅速成为新的网络用语,成为人们搜索和使用的关键词,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相关用语和语法,如“我走先”这样的倒装句式,本来不符合语法规范,但在长期流行的使用中,渐渐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句式,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形式。在广泛的领域内,网络语言满足了民众快速传递信息及表情达意的需要,网络语言受大众约定俗成的认可,也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新网络语言的产生有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一部分可能逐渐消失,不再使用(如移动电话原来叫做“大哥大”,现在通称为手机);另一部分因为使用广泛,人们喜闻乐见,便从网络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日常生活用语的一部分。这是语言体系自我发展、自我丰富的一个规律性途径。

(二)消极影响

网络用语的产生和发展,影响着人们交流和生活,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虽然网络用语描形摹状,惟妙惟肖,言简意赅,有趣生动,有助于人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特征,但网络用语由于过于随意,缺少规范,对汉语体系的冲击不容忽视。比如,网络用语谐音字、错别字很多,容易混淆视听;有些词语过于直白,粗鄙低俗,满足了人们的低级趣味,挤占了规范汉语学习和使用的生态空间。跟风式的流行时尚引发的必然是网络词语整体构成上的不稳定性,网络新词的显现和旧词的消隐都呈现出爆发式变化的特点。一种语言的词语如果更替过快,不利于语言学习和已有社会文化的传承。为规范网络词汇的使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经相继发出通知,明令禁止使用不文明的网络用语。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网络用语会在规范化的管理下向着文明的方向发展,只有具有长久生命力、能为大众接受的网络用语才能在使用中留存下来。

五、结语

第3篇:网络心理学范文

一、大学生痴迷网络的不良影响

(一)痴迷网络对大学生生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的学生作息时间处于无序状态,早上从下午两点开始,白天睡觉,晚上“上网”。由于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缺乏运动,会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情绪焦虑、忧郁、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这些问题均可严重妨碍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学习和生活兴趣减少,与现实疏远,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

(二)痴迷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孤独感增加,人格异化,情绪抑郁,人际交往缺失。现实生活中,痴迷网络的大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发怒,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症状,对社会和他人缺少爱心。对社会和学校中的不良行为,漠然视之,道德标准下降。网络迷恋会使大学生的人格发生明显改变,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长的信任。

(三)痴迷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减退,影响人际关系。由于实际锻炼的机会减少,一些大学生不善于宏观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控制,综合应变能力欠缺。大学生通过网络与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时,他们会变得孤立,与真实的人际关系切断开来。沉溺网络直接导致大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下降。受网络交往和网络游戏的平等、无序、自由等特点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评判容易发生动摇和改变。长期痴迷网络,使大学生自我控制力减弱,法律意识和角色丧失。迷恋网络中的虚拟生活,逃避现实的竞争和压力,丧失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悲观厌世。

二、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分析

1.网络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知识丰富,头脑敏锐,接受新事物快,人际交往意识强烈,情感日益丰富,自我独立意识强。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群体喜欢挑战,敢于冒险,渴望友谊与爱情,希望了解社会和融入社会,获得成功,受到尊重。网络满足了想象与现实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颓废的心理作用。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信息的安全性、沟通的平等性、方式的自由性、个性化的特点,适合了大学生寻求心理安慰和认同,缓解现实竞争和压力,扩大交际范围和层次等要求。大学生能放心的在网上与他人互动,不会有现实世界与他人交际时的陌生焦虑,也不会有面对接触的危险与压力,同时可以呈现自我,使得个人的自扩大。网络的便利性与互动性使大学生能轻易地建立起新的社群关系,并置身其中,不能自拔。大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内心渴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接受和尊重,实现自我的存在价值,这种渴望成为内在驱动力,又面对生活、学习的压力时,痴迷网络的现象极有可能发生。大学生可以从网络中缓解现实竞争的压力。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使得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来了解他人和社会,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得到认可和解脱。因此,通过网络交友,在网上聊天,成了许多大学生沉湎于网络的重要原因。

2.缺少家庭的沟通与监督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且绝大部分远离父母来到异地求学。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或者因沟通困难而不去与自己的子女进行交流;有的学生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管教比较严格,当他们远离父母后,觉得少了父母的约束,可以独自处理自己的时间,追求一种没有家庭监督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环境;也有一部分学生生活在家庭结构不健全的环境中,特别是单亲家庭子女,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会使其心理和性格上容易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比较内向、孤僻、自卑。而网络正好是一个无拘无束的虚拟环境,他们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高校教育管理的缺失也是造成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

大学生由于压力和竞争的加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学生个性的差别与大学心理辅导体系效能发挥不好,促使大学生情感和注意力的转移。痴迷网络的大学生虽然已经注意到网络过度使用,可能会对自己及社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但大学生很难在迷恋初期就意识到它的严重性。同时高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人文精神的培养。网络的平等、自由和民主等特征并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没有因为校园网的建立而充分发挥和体现,在“抢占思想教育网络阵地”的战斗中,却更加突出了校园文化的主流,忽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缺少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失去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价值观容易发身转变,没有上网目标,缺乏网络文明意识,在千变万化的网络交往和游戏中迷失自我。

4.社会对网络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近年来,国家多次对网络网吧进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会上很多网站都是营业性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点击,势必会“投其所好”,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出现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和不良言论,使信息的科学性、严肃性受到冲击,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应对措施

1.大学生要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强化自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现阶段的任务。大学生要培养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上网转移到积极的现实生活中来,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来冲淡网络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网上生活习惯。

2.高校要加强对痴迷网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才环境

痴迷网络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成绩不好,受过挫折和打击、不受重视、自信心不足、无成功感等,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为痴迷网络的学生开设心理咨询热线,聘请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指导,引导他们通过心理咨询或自我调节等方式进行一般性网络性心理障碍治疗,对于网络成瘾重症的学生要主动及时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极端事件甚至恶性事件的发生。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学会正确对待人际关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高校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家庭关系融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在经济上资助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处事等等。另外家长也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使自己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能适应子女成长的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子女生活在充满温暖、充满爱的环境中,还要注意培养子女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教会他们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活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应加强对子女的监护,及时发现子女的心理问题。发现有因上网而产生的异常行为时,应及时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超级秘书网

4.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市场,创造优良的网络文化环境

要加强对电子游艺厅、网吧等场所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违法、违规网吧的惩处力度;严格限制大学生的上网活动,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与限制;加强信息的检查与监控,保障网络信息内容的健康,使信息交流健康、有序。政府、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规范网络经营活动,加大执法力度,使“网吧”、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游戏室规范化,彻底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地上网。规范电子游戏市场,创建良好的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双传学.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扬州大学学报,2002,(2)37-42.

第4篇:网络心理学范文

论文摘要: 积极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与传统心理学理论相比,更注重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这种观点对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要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并具有优良心理品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局限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能够面临新世纪挑战的人才是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的重视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下,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虽然各高职院校都在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及其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误区,并已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其主要局限有:第一,在教育对象上,难以做到关注更多学生的心理状况。教育对象的局限性必将影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二,在教育内容上,更多的精力用于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筛查与咨询,而忽略了对广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第三,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及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研究取向

积极心理学产生于二十世纪末期,是西方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1998 年,前美国心理学会会长赛里格曼通过长期以来对心理学发展的反思,撰文指出当前心理学发展的不足与误区,同时呼吁同行正视心理学的发展。2000年1月赛里格曼和米哈伊森特博士的《积极心理学导论》问世,此后心理学家们更多地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以研究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建立积极情绪和品格为重点。它关注三个主题:第一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指出任何人生活的质量首先不在于对物质财富的占有量,而是在于积极的情绪体验量。其次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具体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再次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怎样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这种研究取向有效克服了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

三、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工作重心与不足

高职院校普遍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在学校、分院、学生班级三个管理层面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防范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当前高职院校中,无论是在学校层面还是在分院系层面,工作重心是对心理异常学生的关注。从新生进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即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依据心理问卷筛选出有问题的学生。分院心理工作小组和班级心理委员在工作中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对问题学生的关注上,力求减轻或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人群中心理异常学生毕竟只是学生中的少数,这种工作模式这样就忽略了更多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塑造,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四、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

1.在教育对象上,点面结合,面向大众

消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局限是教育对象的局限,心理学的发展绝不应该仅仅研究心理的消极面和面向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多的应该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潜能的激发,教育者应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与尊重,发现其优势和特长,及时予以肯定并做积极的评价。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正可以运用其健全的体系,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发挥每一级网络的教育力量,尤其是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潜能,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面,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的心理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在教育内容上,注重高校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

彼得森和赛里格曼(2004)在《人格力量与美德分类手册》中以人格力量与美德为取向,分类列出了六种重要人格特质: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和卓越。与之相联系,包含了24种人格力量,具体包括创造力、好奇心、心胸开阔、好学、洞察力、正直、勇敢、诚实、热情、善良、爱心、社交能力、公平、领导才能、团队协作、宽容、谦虚、谨慎、自我控制、对美和优秀的鉴赏力、感恩、希望、幽默、虔诚。这就为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准备了丰富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以培养积极的心理特质为目标,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塑造上,才能保证把绝大多数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成员。

3.探索与运用多种教育模式,普及面向学生大众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作为心理健康三级网络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肩负着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与实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活动、朋辈咨询、文艺作品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其次,分院心理健康小组应在分院范围内,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注重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教育内容的丰富性,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对于专业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第三,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心理活动。心理委员应该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培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构建积极乐观向上的班级心理氛围。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心理科学,其倡导的心理教育理念正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入手,发展和完善当前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积极正向的人生观和心理品质,这才是完善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况志华,任俊.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2]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3]任俊,叶浩生.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j].心理科学,2004.27(3):746~749

第5篇:网络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 心理健康;网络成瘾;心理训练;大学生

The Study of Mental Training of Interner Addiction Disorder University Students. Yang Jinjiang, Li Debo, He Liqing, et al. A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Yun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mental training to Internet-addicted university students. Methods With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 compiled by professor Chen Shu Hui of Tai Wan, the authors tested twenty-three internet-addicted university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mental training, then used SPSS 13.0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s The mean value of every test index of the Internet addicted students before mental training wa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at after mental trainining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before mental training. Conclusion Mental training has obvious effect on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and the relative symptoms.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Mental training; University students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渡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据国内有关报道,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在3.9%~12.9%之间[2]。大学生网络成瘾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成绩下降、学业荒废。2006年12月20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播出了“高校网患调查”:“近日江苏徐州工程学院做出了一个处罚决定,对113名考试8门以上不及格的学生做出了退学处理,而对156名考试4门以上不及格的学生留级一年,这些被处理的学生当中绝大多数是因为染上网瘾”[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上网人数的增多,网络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突出,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人数也将逐年增多。网络成瘾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临床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办法,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4]。本研究从心理-社会学角度进行探讨,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内部问题,打破原有的心理定势,从社会学的角度探索社会支持系统,为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行为的持续改变提供动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由云南农业大学10个学院推荐的29名大学生组成,其中,网络成瘾者23人(男生21人、女生2人),志愿者6名(男生1名、女生5名),年龄在19~22岁之间,通过测量网络成瘾者均符合诊断标准。诊断依据是美国心理学家Young提出的8条标准,在8个问题中只要有3个以上问题作肯定回答,就被诊断为网络成瘾[5]。

1.2 方法

1.2.1 调查 采用了台湾陈淑惠教授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该量表的编制以大学生为样本,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两周之再测信度为0.83。各因素量尺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8与0.90之间)[6],在训练前进行了调查。在调查前向被调查者解释清楚调查的目的、意义,调查表处理的原则,以消除学生的顾虑,保证调查的真实性。所有调查表,当场收回。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第一次心理训练结束后两周,再次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23位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了测评。

1.2.2 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训练

1.2.2.1 选拔和培训志愿者。在大学生中选拔人际交往主动性好、有亲和力的同学作为志愿者,并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保证志愿者能够准确地定位自己在训练团队中的角色,同时,能够有效地配合训练;使网络成瘾者很好地融入团队,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归属感、价值感和重要感,便于网络成瘾者重新确立良好的“自我形象”[7]。

1.2.2.2 训练方案设计。研究者深入网络成瘾大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发现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共同特点是:现实的人际沟通困难、孤独,缺少责任感,猜疑,自律性差,自卑,低自尊,被遗弃,焦虑等,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项目。根据精神分析学派的“无意识与压抑”理论,在训练开始前设计催眠和积极自我暗示环节。根据情绪理论,行为可以改变情绪,设计热身活动项目,营造良好的团体氛围,鼓励参训者互动、打消参训学生的顾虑。

1.2.2.3 心理训练。为尽可能地减少外界因素对心理训练研究的影响,研究者采用了封闭式训练。①鼓励沟通。网络成瘾大学生就是因为现实沟通感到困难,才通过网上聊天来满足沟通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网络成瘾大学生往往是孤独的,成瘾者认为现实沟通是痛苦的,因此,网络成瘾大学生惧怕现实的人际沟通。沟通能改变网络成瘾大学生原有的思维习惯,有效的沟通可为以后的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②打造团队。组建训练团队,明确团队目标,强化团队意识,增强责任感,增进彼此互信,让参训学生感受团队的温暖和力量。③制定规则。网络成瘾大学生自律性较差,要保证训练效果必须制定规则,规则应由参训学生讨论制定,共同遵守。④挑战自卑。网络成瘾者对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信心不足,从而通过上网来逃避现实的生活,在训练中引导网络成瘾大学生来解决自己遇到的许多现实问题,从而增强了信心。⑤强化自尊。许多网络成瘾大学生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自己是“失败者”,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处于低自尊,通过互相赞美,逐步改变了自己原有的看法,增强了自尊心、自信心。⑥学会接纳。网络成瘾大学生因父母反对他上网,因此与父母有对立情绪,网络成瘾大学生认为家庭排斥自己;因上网逃课,老师也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网络成瘾大学生认为学校也不接纳自己;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交流太少,网络成瘾大学生感觉到人与人之间感情淡漠。所以网络成瘾大学生认为别人不接纳自己,当然自己也不接纳别人。要适应现实社会环境,必须彼此相互接纳。⑦唤醒真爱。长期上网导致成瘾与家庭对抗,与学校和老师“对抗”,在现实社会中很少有真正的朋友,很少有社会归属感,网络成瘾大学生最需要的是爱,爱的力量可以让一个人改变,激发网络成瘾大学生对社会的爱、对父母的爱、对自己的爱是成瘾者改变的关键。⑧增进信任。网络成瘾大学生,对别人习惯于持怀疑态度,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降低了撒谎的代价,导致网络成瘾大学生可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个人信息;另一方面为了从家庭获得上网费用,需要编造各种借口。信任问题不解决无法顺利地融入社会。⑨认知重组。调整网络成瘾者非理性的思维,“东方时空”对991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如果你网络成瘾想戒除吗?41%的被调查者选择“不想”,网络成瘾大学生认为“戒除网瘾对我没什么好处”[3],在比如: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戒除网络成瘾等。(10)集体讨论。即个人分析自己要戒除网瘾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由小组成员帮助提出应对策略并建立相互监督机制。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采用了催眠、肯定性自我暗示等方法,充分运用舞蹈、音乐、绘画、手语操、灯光、气味等辅助手段。

1.2.3 实施 第一次采用封闭式集中训练30个小时,打破原有心理定势后,缓解学生与家庭矛盾,鼓励学 生参加学校的学生活动,2周后开展第二次活动,及时帮助参训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难题”。

1.2.4 统计处理 本研究的样本数为23,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对样本各指标的前测值与后测值有无差异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共8项,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 果

通过心理训练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收到了显著效果。附表显示,与接受心理训练前的各项指标平均值相比,接受心理训练后的各指标平均值均显著降低,各项检验项目的相伴概率P值均小于α(0.05),表明接受训练前后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2.1 心理训练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总体影响 从附表可以看出,与接受心理训练前相比,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量表平均总得分上出现了明显下降,并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心理训练明显降低了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成瘾症状和对网络的依赖程度。

2.2 心理训练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核心症状及所属3项具体症状的影响 从附表可以看出,在网络成瘾核心症状平均得分方面,心理训练使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平均得分降低,并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心理训练明显减轻了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成瘾症状。

网络成瘾核心症状所包含的三项二级指标中,耐受性症状、戒断性症状和强迫上网症状的平均得分均有所降低,并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心理训练明显减轻了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耐受性症状、戒断性症状和强迫上网症状。

2.3 心理训练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问题的影响 从附表可以看出,在网络成瘾相关问题平均得分方面,心理训练使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平均得分明显降低,并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心理训练使大学生网络成瘾所造成的相关问题有明显缓解。

网络成瘾相关问题所包含的两项二级指标中,时间管理问题与人际健康问题的平均得分均有所降低,并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心理训练明显减轻了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时间管理和人际健康两个方面所出现的问题。

3 讨 论

通过人际沟通能力训练、爱心训练、信任感训练等10多项科学严谨的心理训练活动,让网络成瘾大学生在汗水、泪水、歌声、笑声中去感动和悔悟,纠正了网络成瘾大学生对家庭、学校、社会和人生的认知偏差,激发了网络成瘾大学生追求现实生活的热情。在训练现场每个参训同学都发誓一定要戒除网瘾,一定要找回失去的自我,但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这是他们回归社会的难点。网络成瘾大学生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调查表明:95.7%的网络成瘾大学生有补考,50%的网络成瘾大学生甚至不去考试。通过训练网络成瘾大学生回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需要认真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外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要解决好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者认为主要是如何将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融合起来,内因的问题主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外因的问题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另外,为了能使戒除网瘾的学生顺利地融入社会、学校和家庭,目前我们已获得云南省教育厅支持,专题研究社会支持系统问题。

4 参考文献

[1]刘琪,张平.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5):18

[2]李娜.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进展.社区医学杂,2006,4(8):59

[3]2006年12月20日晚18:00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高校大学生网患调查”

[4]杨昕.网络成瘾防治理论与实践研究述评.思想理论教育,2006,9:56-59

[5]杨波.人格与成瘾.新华出版社,2005,6:345-347

[6]陈淑惠,翁丽祯,苏逸人,等.中文网路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中华心理学刊,2003,3(45):279-294

第6篇:网络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 网络时代;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4)02006908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与之相比,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在微博用户及电子商务应用方面也出现较快增长[1]。可以说,网络正在全面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形态。

当前对大学生而言,上网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极其普遍的一种行为,也是他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和社会化的重要方式。2008年以来,我国高校开始迎来90后大学生。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特点与行为方式都经受着碰撞和冲击。因此,本课题希望在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索一条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路径。课题组以定性调查与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用问卷和访谈,在福建省内6所高校开展调查,共向800名199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60份,有效率为95.0%。 其中男生408人,占比53.7%,女生352人,占比46.3%。同时,定性调查访谈了50个90后大学生。调查后,采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并结合定性的访谈结果,分析归纳90 后大学生典型的网络行为及心理特征,深入挖掘影响因素,以期能探寻相应对策,引导和促进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9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对心理的影响分析

(一)网络生活化及其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54.5%的90后大学生表示“几乎从早到晚都要上网”,44.6%的大学生表示“需要的时候才上网”,而只有1.0%的大学生“很少上网”。针对“如果没有网络的话,你的生活会怎么样”这一问题,72.3%的大学生认为会“有些不自在,好像生活中少了什么”,5.9%的大学生甚至会“很焦虑”,而19.8%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生活没什么改变”,只有2.0%的大学生认为“生活更精彩”。在网络购物行为方面,9.9%的大学生“频繁网购”,22.8%的大学生“经常网购”,64.2%的大学生“偶尔网购”,只有5.0%的大学生“几乎没有网购”。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网络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学习知识、搜索资讯、关注时事、沟通交流和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构成了他们大学生活的常态部分。对于大学生而言,已经不再是“应不应该上网”的问题,而是如何更正面、更积极使用网络的问题。 罗兰・巴尔特指出:当网络传播把一个立体的、更加逼真的、富有虚幻色彩的虚拟世界带到人们面前时,人们的生活空间得到了全新的扩展,想象的空间随之扩大了,主体的认知因素处于空前的活跃状态,对媒介世界意义的理解也得以迅速地更新[2]。网络信息无所不有、内容详实、更新及时、观念平等开放、氛围自由轻松,影响着90后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在学习生活方面,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网络时代下90后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不再局限于学校,网络世界给他们提供了新的知识来源。课题组调查发现,当需要找生活或学习资料时,有69.7%的大学生首先想到的途径是上网搜索。可见,网络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在于:网络使大学生思想活跃,学习主动化,学习工具多元化。但是,另一方面,有的大学生是非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容易在网络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迷失自我;同时网络剽窃行为的增加,可能导致大学生滋生惰性和依赖性,不愿自主动手和动脑。因而,网络也对90后大学生心理与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可能使他们陷入困惑中。

其次,日常生活方面,90后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度极高,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从最基本的收发电子邮件、看新闻、聊天,到下载音乐、电影电视视频,再到购物、微博、微信等无所不包。通过网络,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最新资讯能够迅速传递到大学生的面前,给他们心理与行为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网络为90后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生活平台,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的交流方式,他们习惯了在网上维持自己的现实友情,甚至是直接在网络社区里交友。然而,由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度高,因而出现个别严重的网络成瘾者,他们整天沉溺于网络,导致体能下降、现实中的自我封闭等不良生理和心理反应。

(二)网络便利性及其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 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 4.2 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为74.5%[1]。本课题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手机上网”超越了“电脑上网”,已成为90后大学生上网使用最多的途径,占65.2%[1]。由于手机上网的发展为网络接入、电脑终端可能受到限制的大学生群体提供了便利,90后大学生可以越来越方便地随时获得所需要的网络资讯。调查数据还显示,67.1%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几乎没有受影响”, 但也有32.9%的大学生由于网络而减少了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情况上,73.5%的人认为网络有利于自己同外部世界的联系。可见,从现实层面看,即时通讯、网上视频或语音聊天、收发邮件、随时随地搜索信息等方面的便捷、快速、费用低廉是网络的重要优势。网络,尤其是手机网络的便利化极大地满足了90后大学生思维敏捷、反应速度快的需求。

首先,网络便利性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网络的方便获得使90后大学生丰富了资讯内容,开拓了思维空间。网络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也开始具备全球视角、多元思维,整体而言,他们比传统时代的大学生眼界显得更开阔些,思想更开放些,思维也更活跃些。另一方面,网络运行的快捷性和使用的简便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效率观念和行为习惯,客观上推动了他们主动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更新。

然而,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良莠不分的混杂性, 大学生在网上获取有益知识的同时,也可能接触一些消极、不健康的东西。当还处于心理不稳定期的90后大学生无法消化吸收各类网络信息时,容易失去思索、推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而限制了想象力和思维力的正常健康发展。

(三)网络休闲娱乐化及其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影响

对周末空余时间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在宿舍进行与网络相关活动”的大学生占到 60.1%,外出游玩的占 20.8%,运动的占 16.3%, 可见,网络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周末空余时间休闲娱乐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就上网动机而言,在大学生“上网目的(多选题)”调查中,发现有67.0%的大学生选择“欣赏音乐、电影、小说等”, 62.9%的大学生选择了“聊天”,21.6%的大学生选择了“网络游戏”,当然也有55.7%的大学生选择了“查找资料”。可见,上网休闲娱乐成为了大学生上网的最主要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它是个人行为的动力,是引起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当代网络环境下,随着休闲娱乐的网络交互行为的日益普及,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休闲娱乐的功能得以加强,由此对大学生产生了更加突出的影响。

首先,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定性的访谈发现,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喜欢娱乐,然而大学实际的学习和生活显得有些无聊、单调和枯燥。大学生在网络上寻找自己的娱乐方式,消磨课余时间,把上网娱乐当作学习之余的调节,寻求情感的寄托,缓解学习压力。其次,网络的休闲娱乐功能为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合理渠道。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受社会规范的制约,与内心需求造成了冲突,在处理这些冲突的过程中,个体需要不断压抑和克制本我冲动,而网络帮助了大学生把深藏在潜意识中的那些不为社会主流所允许的需要和欲望宣泄出来,从而缓解其不良情绪。

然而,网络的娱乐化也会给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那些总是习惯于在网络里宣泄情感的大学生,可能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能力表现弱化。在定性的访谈中发现,有些同学自控能力差,把大量学习时间用于上网娱乐,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以致荒废学业,有损身心健康。

(四)网络的互动平等性及其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对“你认为网络带给你主要的收获是什么(多选题)”这一问题,77.4%的90后大学生选择了“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51.3%的大学生选择“在网络上可以做很多现实生活中想做但不能做的事情”。可见,90后大学生很看重网络文化中所表现出的开放、自由、互动的特性。网络中的博客、聊天、交友、论坛、动漫、网游、在线视频等方面的互动应用可以让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最大限度地参与信息的制造和传播;网络也以其特有的开放性迎合了90后大学生自由、平等的价值观需求。

首先,网络有助于大学生寻求自我价值感。一方面,网络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更为自由和发散,使他们的思想更少受到禁锢,从而可以更自主地发挥自己的智慧,追求他们的自我和个性;另一方面,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跨越时空限制,彼此相识,发展友情,网络的这种互动模式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独立性、平等性、个性化等人格发展,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由此得以确立和提升。

然而,网络的互动性也给90后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为网络可能是一个交往的平台,但也可能成为交往的屏障。Turkle发现,青年大学生过度上网交友将导致社会孤立(socialisolation)和社会焦虑(socialanxiety)等方面的人格异化和扭曲[3]。Sjeberg认为 “电子化的个体”(electronicindividual)正在逐步增多,网络可能对自我意识的发展与人格的倾向性产生不良影响[4]。

二、 网络时代下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从学习特征看,90后大学生追求效率化,认知思维敏锐

认知(cognition)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过程,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是个人在重构和应用知识时所具备的能力。网络这个广阔的空间,为大学生打开了一个未知而新鲜的世界,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开发了他们的潜能;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培养了大学生的识别、选择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在“网络对你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 (多选题)”的问卷调查中,选择“可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的占65.7%,“选择获取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学习成绩得到提高”的占 53.6 % ,选择“网络信息多样,提高了我的思维能力的”占45.5%,选择“花费太多时间上网而使成绩下降”的占 23.4%,选择“沉溺于网上娱乐,不想学习”的占9.7 %。结合这些数据以及定性访谈的结果,本研究发现:虽然也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因沉迷于网络不想学习,但总体而言,网络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智力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大学生丰富知识结构和自主学习,吸收和运用新知识。正是在这样的网络“浸润”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认知能力逐渐趋于成熟,对新事物的感知觉比起60后、70后和80后都显得更加敏锐,思维更活跃敏捷,处事行为也更加追求效率化,他们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喜欢怀疑和争论,敢于大胆发表个人的独立见解,同时拥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记忆力。

(二)从信仰追求看,90后大学生崇尚平等自由,思想活跃

90后大学生通过网络的及时更新与评论,可以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与时俱进,培养他们的政治敏感性。网络时代,大学生们不再迷信权威,他们喜欢独立思考,有强烈的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主体意识。本研究调查显示,49.1%的大学生认同“在网络上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丰富的网络信息使90后大学生的思想更为早熟,对每个事件都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他们有强烈的“成人意识”,崇尚自由,不喜欢受拘束,思想活跃,喜欢直接批判和自由表达对某些社会现象或问题的不满甚至愤怒情绪,对社会热点、时事新闻活动都能积极参与,并且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问题等。但定性访谈中也发现,90后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淡漠,因而做事可能片面化,看问题容易过激化。

(三)从人格特征看,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渴望关注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5]。研究发现,大学生具有一种心理与发展的原动力,需要建立自我认同与亲密关系,而网络为大学生提供可以自由创造和发挥、重新自我赋值及自我满足的平台。在调查中发现,对“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这一问题,74.3%的大学生认为是“实现自我”,10.9%的大学生认为是“比周围的人优秀”,6.9%的大学生认为是“当一个普通人”,只有5.0%的大学生选择了“为国为民出力”。可见,90后大学生更关注自我价值的体现,而忽视了社会价值。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自我实现这一更高级的需要。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大学生自我探索,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为每个人的自我实现都提供了相同的可能性。数据表明,71.8%的大学生感觉到“网络世界比在现实世界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90后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中大展鸿图,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结合数据分析和定性访谈的结果,本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在驰骋网络的过程中,凸显自我个性,不盲从潮流,喜欢标新立异,同时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渴望得到关注和认同。但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中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就可能演变成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缺乏团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四)从情绪特征看,90后大学生情感强烈,积极乐观

在调查中发现,对“你觉得自己生活中基本上处于哪种情绪状态”这一问题,59.8%的大学生认为是“平稳”,16.5%的大学生认为是“快乐”,当然也有14.4%的大学生认为是“无聊”,6.2%的认为是“郁闷”,3.1%的认为是“焦虑”。可见,90后大学生拥有较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大多数90后大学生朝气蓬勃、乐观活泼,直率热情,精力旺盛,积极向上,他们比以前的大学生更善于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绪。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网络为大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助、宣泄消极情绪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渠道。通过网络,大学生向网友倾诉,从而获得网友的心理支持、关心和安慰。课题组调查显示,对“你在遭遇挫折和困惑,或在承受压力时经常采取的方式是什么”这一问题,59.8% 的大学生选择了“哭泣或发怒”,16.5%的大学生选择“找人倾诉”,14.4%的大学生表示“独自承受,不想被人发现”。在这些不想被人发现的大学生中,有86.7%的人认同“在网络中,我常常得到网友对自己的关心帮助和安慰”。

(五)从人际交往看,90后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良好,网络关系拓展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形式更加多样,除舍友、同学、师生等关系外,还增加了网络朋友关系。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对自己在当前人际关系方面的表现评价上,有12.4%的认为“善于交往,人际关系十分和谐”,69.1%的认为“人际关系较和谐,偶尔出现的矛盾可以自己解决”,16.5%的认为“不善交往,人际关系一般”,2.1%的认为“人际关系不和谐,不善于处理矛盾”。在与家人的交流频率上,18.9%的大学生“一周联系三次以上”,56.4%的大学生会“一周联系一两次”,只有24.7%的大学生“两三周才联系一次或更少联系”。课题组在访谈中发现,90后大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话联系,他们与家人、好友也经常通过QQ视频、微信关注来联络感情。从这些数据以及定性访谈结果,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家人交流沟通比较顺畅,并且借助网络这一在时空上可以不受限制的捷径,与家人同学的联系更加活跃[67]。与此同时,在网络中的朋友关系也得到了拓展。网络让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来选择自己的交往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现实人际交往中的身份、不被认可等负面影响的担心。例如,在微博应用上,大学生可以通过标签分类、查询、用户自定义、编辑推荐等方式找到兴趣相投的朋友。有些在现实中不会说或不敢说出来的话,可以发表在微博上,得到他人的反馈和关注,由此推动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加顺利。

(六)从恋爱与性的观念看,90后大学生渴望爱情,性态度宽容开放

90后大学生的性发育已经成熟,他们憧憬美好的爱情,渴望与异往。同时,网络为原来高中就已开始恋爱的大学生提供了维持恋情的便利,并且增加了网恋的渠道。调查显示,对“你对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如何看待”这一问题,49.5%的大学生认为是“追求美好的爱情”,20.6%的大学生认为是“满足心理、生理的需要”,18.6%的大学生认为是“选择人生的伴侣”,只有8.2%的大学生认为是“随大流,打发无聊的时光”,还有3.1%的大学生的选择是“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对“大学恋爱是否一定要经历”这一问题,22.3%的大学生感觉“一定要经历”,77.6%的大学生感觉“顺其自然”,只有2.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暂不想恋爱”。结合这些数据以及定性访谈的结果,本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将大学恋爱当作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虽然他们的思想上没有了从前那种不好意思谈或不敢谈的“传统观念”,但是他们仍然把恋爱当成比较严肃的事情来对待,以比较认真的态度来思考恋爱问题。相比而言,90后大学生更加敢于追求和表白爱情,重视与异性彼此之间的关注和欣赏。对于性问题,48.5%的大学生认同婚前,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46.4%的则认为“是对自己/他人的不负责任”。可见,90后大学生对待恋爱中的,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他们的性态度表现了更多的开放性特征。

(七)从心理健康角度看,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83.5%的大学生认为“有点压力,但通过自我调节可以保持良好”,9.3%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压力,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而认为“需要通过心理帮助或不知道怎么办,心理健康状况不好”的大学生只占2.1%。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像人们担心的那样糟糕,总体而言仍然是积极良好的。在访谈中发现,90后大学生会有来自于学习、就业、人际等方面的压力,但通过对朋友的倾诉、家人的支持、网络上的宣泄,再通过自我调节,他们能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来完成大学的生活与学习。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从本课题组的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结果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网络对其心理的影响并不都是严重的、消极的、不利的。相反,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对网络已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有着自己一代人独特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对各类事物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和教育模式可能已不适用于这一代大学生,高校应充分把握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融入更加科学、积极的思路。而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思维模式和教育思路,尤其是对于理解和教育网络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意义重大。

(一)积极心理学的视野

积极心理学是21世纪一种新的理论观点,2000年,塞里格曼(Seligeman)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他指出,21世纪,心理学研究要转变传统的以干预和解决人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为主的病理学方向,而把注意力转向对于人的积极潜能和积极力量的研究和利用[8]。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谢尔顿(Kennon 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积极心理学是利用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力量、潜能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门科学。”[9]当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层面上的积极情绪体验、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人格特质和群体层面上的积极组织系统。

1.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是指当个体需要得到满足后的愉悦感和快乐感等主观体验。密歇根大学的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提出了第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即扩展―构建的积极情绪理论(broadenandbuild),他认为各种具体的积极情绪如高兴、兴趣、满足感、自豪感和爱等,表面看来不同,但均能扩展个人瞬间的知行(thoughtaction)能力,由此反复积累的结果能增进个人资源和心理成长,促进幸福感的提升[10]。积极心理学用实验的方式验证了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扩展人们的注意范围和思维及行动范畴,能够帮助人们建构出沉浸式的个人自主自愿,从而使人们的行为更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2.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人格特质,即积极的个性特点,它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积极心理学提倡研究积极人格特质,认为积极潜能与积极人格能够彼此促进,对个体潜能的挖掘与强化有助于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人格特质则能帮助人们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更有效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因此,只有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如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爱、乐观、感恩、智慧、创造力、才干等积极人格特质,才是心理健康和提升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预测指标。

3.积极的组织系统和环境。积极个性品质和积极情绪体验的形成都需要有良好的氛围,积极心理学提倡要有使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积极的组织系统一是要建构公民责任感和道德等大系统水平上的积极国家环境,二是要培养建立具有良好关系的社区、高效能的校园以及健康的家庭等的积极小系统。积极的组织系统和环境可以促进个体积极的人格特质形成,影响积极的情绪体验。

(二)网络时代下的90后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减少或消除、甚至是没有心理问题与疾病。这种以解决心理问题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容易造成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问题行为,注重对问题行为的预防和矫正。马斯洛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病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因此对畸形的、发育不全的、不成熟和不健康的人进行研究,就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和哲学。”[11]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运用积极的视角研究人类的行为,重点发掘和培养他们的积极品质,巩固与加强积极力量。

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遵循90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及教育规律,充分发掘大学生自身的优势,加强潜能和积极因素的开发。注重关注大学生已有的积极心理,坚持积极取向的评价方式,强调大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 借助兴趣、快乐与挑战等积极体验来调动大学生的成长动力,激发大学生内在的激情,帮助他们发展综合技能。形成积极人格,大幅提升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这种积极正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才真正符合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的认知、情绪、人格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和成长规律。

1.始终坚持正面引导的积极性原则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要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大学生,强调寻找他们身上的积极力量,用积极的视角重新发现和解读出现的心理问题[12]。当前无处不在的网络确实给90后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如果因为这些消极影响而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甚至提出要限制大学生上网,反而会得不偿失。从各个高校的心理普查结果和心理咨询中心接待的情况来看,大多数90后学生的心理是正常、健康、富有朝气、积极向上的,具有突出心理问题和明显心理症状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因此,应该始终坚持正面引导的积极性原则,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他们的发展性目标,用积极的理念优化其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全人格,从而使大学生更有效地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积极适应社会,积极应对问题,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正面的引导才能真正促进90后大学生的心理成熟、人格完善和稳定,帮助他们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

2.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层立体网络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一般是以心理咨询、心理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为主。而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则倡导全方位、全过程和全面渗透,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帅,以专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以辅导员为载体,以大学生心理委员为朋辈助理,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社会环境为正能量氛围,由此形成一个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多维的交叉立体网络[13]。在具体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上,要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强调知识和认知的接受与改变,而且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上,孟万金教授曾列出增进开发心理潜能、完善积极人格、发挥智能优势和主观幸福感等14项核心内容 [14]。根据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国外积极心理学理论发展和国内学者的理论实践探索,课题组提出,90后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概而言之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个体层面上要培养90后大学生乐观、坚定、自信、勇气、宽容、智慧等积极的人格特质;二是在主观层面上要强化90后大学生愉快、幸福、满意、希望等积极的心理体验;三是在群体的层面上要强调促进90后大学生的利他行为、美德、恋爱责任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积极的组织环境系统的完善。

3.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

国外已有不少国家成功开设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2006年,本・沙哈尔博士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幸福课成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听课人数超过了多年来一直独占鳌头的经济学。这门课程创下了哈佛大学听课人数最多、最受欢迎的课程纪录[15]。国外课程的成功开设给国内的积极心理健康教学课程带来启示和信心。当然,我国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起步较晚,课程教材还有待编订,教学设计有待开发,课程形式有待创新。但在一些有心理专业背景的高校,可先结合团体心理训练,开设以幸福体验为主题的系列课程,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引导90后大学生获得信心、希望和幸福感。

4.利用网络平台,拉近与90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

一方面,网络的应用,可以提高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效率。如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和健康教育网站,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成长、恋爱、就业等方面的疑惑,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和成才的需求,介绍学习方法,进行就业指导等,从而更有效率地做好积极心理知识的普及。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即时工具加强与90后大学生交流,可以在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课题组访谈发现,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内向的大学生,如果关注他们的空间、微博等,却能发现他们充满激情的、完全不同的另一面。因此,运用网络的方法拉近与90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可以让老师、辅导员与他们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平等对话,从而开辟一个更广阔的接触平台[16]。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0115).[20130202].http:///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

[2]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王东亮,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53.

[3] TURKLE S. Vitality and its discontents: Searching for community in cyberspace[J]. The American Prospect,1996(24):56.

[4] SJEBERG U. The rise of the electronic individual:A study of how young Swedish teenagers use and perceive Internet[J].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1999(16):113120.

[5] 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5.

[6] 马.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4116,121.

[7] 曾晓强.大学生道德认同、新社会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49155.

[8] SELIGMAN M R, CSIKSZENLMIHSLYI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 514.

[9] SHELDON M,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3):216217.

[10]FREDRICKSON B L.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56):218226.

[11]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324.

[12]朱卫嘉.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欠佳的德育背景及教育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03105.

[13]张维贵,李自维,王飞飞.基于积极品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及干预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6160.

[14]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8.

[15]王滟明.在哈佛听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

[16]史向军,张琼.“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275.

[17]张晓洪,袁国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途径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2116.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under the Network Era:

Positive Psychology Perspective

ZHANG Xiaoping1, SHAO Yali2

(1.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Department, Fujian Police College, Fuzhou 350007, China;2.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ent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view of network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of statistical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 the analysis summarizes the typical network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found in the network life, convenience, leisure entertainment and interactive equality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who grew up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stream are positive. Finally, from the view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research puts forward innovation path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promote post90 generation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第7篇:网络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网络;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解读高职学院大学生网络心理情结

当网络信息“携带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和意义渗入到人类活动的每个场合、角落时”,就决定了网络时代多元性、丰富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的影响也必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为从网络本身来看,信息网络技术以其雅俗共赏、内容丰富、信息全面、传播方便、快捷的特点给大学生校园生活带来了新的活力,满足了青年学生学习和休闲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打开一扇“挡不住的诱惑”的心灵窗户,使得他们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去体验网络世界。

(1)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网络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群体环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交往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使大学生的社会性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并且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在传统交往方式下,个体的人际交往常常囿于实际生活中狭小的生活圈子,但在网络社会中,网络的开放性、大众化、虚拟性、直接性等多种特点容易使网上交往打破身份、地位、财产等社会等级的限制,为人际交往提供便利。通过网络,人们可以直接地交往,而免去了彼此的客套、试探、戒备和情感道义责任。同时,由于网络交往所具有的间接性和虚拟性特点,使得网络人际交往比较容易突破年龄、性别、地位、身份、外貌等传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的限制,为性格内向、羞于言谈、社会交往能力较弱的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打开了方便之门。

网络提供了角色实践的场所环境,有助于胜任现实的社会角色,人际交往中交往者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交往环境和交往关系不同,交往角色也会发生变化,于是,交往者所扮演的往往是复合角色――角色丛。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角色实践的“练兵场”,网络创造的“虚拟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在其中不断进行角色学习,理解角色的行为规范,体会角色的需求和情感,了解角色间的冲突,并借助网络群体成员间的互动检验自己的角色扮演情况,进而把握自己在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尺度。

(2) 电脑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冲击,容易造成他们情感自我和角色自我的迷失,影响其心理健康,并诱发出种种心理障碍。

网络成瘾症――电脑网络成瘾问题在大学生中越来越突出。由于进入电脑网络空间就好比是进入一片浩瀚的信息、知识和娱乐的数字化迷宫,从而导致人们能够完全沉浸到网络虚拟化的空间中而不能自拔。尤其是对求知欲望强烈、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进而发展成为病态的网络沉溺。网络成瘾的大学生似乎对上网有强迫倾向,上网就兴奋异常,上不了网就“网瘾难耐”,在网上留连忘返,根本无法关机,整天沉溺于网络,甚至通宵达旦,网络成瘾症与吸烟、酗酒甚至吸毒等上瘾行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一些大学生因上网过度,导致体能下降、生物钟紊乱、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模糊、头晕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不良生理反应,变得形容憔悴,情绪低落,并伴有莫名其妙的言行。

人际交往障碍――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大不相同,有时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可靠的人际关系。随着一些“虚拟学校”、“虚拟公司”等虚拟事物的诞生,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人与电脑的频繁接触。大学生们在网上的交往以间接形式为主,以符号化为特征,其交往活动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网络的开放性、大众化、虚拟性、直接性不仅打破了交往者社会等级的限制,也为性格内向、羞于言谈、社会交往能力弱的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打开了方便之门。但迷恋上网使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等社交的机会大为减少,热衷于虚拟交往使得部分学生疏远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与现实社会产生了距离感。更有甚者,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交往中一旦受骗,容易导致对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的怀疑、敌意和悲观态度。此外,长时间的网络交往,容易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和淡化,使人趋向于社会分隔化和个人孤立化,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疏淡,交往能力的下降,个人又容易产生焦虑、孤僻和压抑、冷漠等健康问题,削弱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导致新的心理障碍的出现,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和生活。

情感问题――情感交往是大学生网上交往的一个主要方面。大学生正处于情感体验的高峰时期,向往异性、渴求情感是正常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的情感表露或多或少地都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他们不论愿意与否,总要面对自身生存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氛围。从网上看,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寻求异性朋友或对象;二是为了情感满足和心理愉悦。网上最热门的话题是网恋,就正常发展的网恋而言,由于网恋是借助于网络媒体、依靠文字进行的,缺乏重要的基础性环节――感性,因此,网恋的成功率极低,大部分是见光死、下网散。网恋虽然见光就死,但却容易造成较大的感情或心理伤害。正因为有见光就死的担心和难以置信的顾虑,大学生在网恋时往往缺乏真诚、责任,他们在网上大肆调情,结果有可能对真诚或深情的一方造成伤害,会导致游戏爱情等畸形恋爱心理的滋长,有时会导致严重感情创伤。

联单随着网络犯罪案例的增多,安全焦虑又成为笼罩大学生网民的一片阴影。人们时刻担心自己的电脑被网络黑客所光顾,担心自己的个人隐私被窥视,担心自己的电子邮件背后的病毒,担心从网上走到自己身边的“熟悉的陌生人”。层出不穷而又形形的网络病毒、黑客和其他犯罪,搞得人们应接不暇、身心疲惫,给社会、组织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

2高职学生的心理特殊性

在当今社会,在知识就是生产力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一直保持着一种世俗的观念,追求名校效应,对重点大学的学生青昧有佳。但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他们更多的是采取冷漠的态度,有的甚至是遗忘。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从一开始就遭遇着不平等的待遇。因此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了一种无形的阴影。还不说他们在高考中失利,或是在中学时期受到老师的冷眼。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他们的心理中,大致有以下几类:

恨――恨自己“笨”,“不成器”,“不成钢”。这种心理主要是那些学习态度尚端正,但学习成绩总是无大起色的学生。他们不是没有拼搏过、奋斗过,却一次一次尝到失败的“苦果”,于是他们动摇了,退却了,丧失了“自信”。

混――不正视。这种高职院校学生虽是“差生”,往往因家庭境况较好,而无紧迫感,热衷于穿名牌,交朋友,追明星、玩电脑,看到别人学习艰苦认为是不值得,且寻得“欢乐”、“开心”就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到个毕业文凭就行。

悔――这部分高职院校“差生”,他们对以往由于自身的所作所为而造成的某方面“差”的状况后悔,为目前差人甚远而担忧,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彷徨,为没有正确的“向导”而发愁。这部分人在“差生”中绝不占少数。

灰――自暴自弃。这也是“差生”中一种较普遍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在思想品德或学习方面的“差”,甚或“双差”,如今已是积重难返,长期以来,老师已经形成了“某某是差生”的概念,我即使想努力,也未见有什么用。特别是那些“双差”生,以往也可能跟老师发生过争执,给老师留下过不好的印象,他们看自己前途,一片黑暗,于是也就缺乏前进的动力,缺乏前进的目标,而采取自暴自弃,“横竖横,拆牛棚”的态度了。

3 “网络虚拟环境”的构建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同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虚拟生存”动机是大学生热衷上网的主要原因。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空间”,允许使用者以匿名的方式与其他使用者进行交流,这样使用者就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情感,也可以宣泄被压抑的情绪,甚至虚拟尝试新的社会“角色”,完全模糊或是异同于原社会定位和身份。大而化之,还可以通过虚拟空间找到类似族或群体。这样,高职学院的大学生会有一种对群体的归属感,获得了自我接受和认同,这种“虚拟生存”空间的心理认同具体表现为平等感、自由感和身份虚幻感。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平等,更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心理情感的互动。这使得他们沉溺于网络中肆无忌惮的放纵自己。

4高职学院网络心理的健康建设初探

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客观存在是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高职学院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就是要唤醒他们的“生命感”和“价值导向”。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提出几点建议:

(1) 提高高职学院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延伸,团队组织和教育部门要充分正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审时度势,深入剖析,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改变当前空对空的说教方式,在思想观念、教育内容、工作方法、活动渠道等方面大胆进行创新,树立新观念、充实新内容、创造新方法、拓宽新渠道,以人为本,立足他们的思想实际和心理发展特点,将德育工作“虚功实做”,着力提高工作成效。

(2) 帮助高职学院大学生正确缓解压力。痛苦、挫折、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面对,要正确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健康愉悦的心理正确认知和评价压力,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快乐与痛苦并存,生活中的挫折、冲突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要给予他们包括自尊心、自信心等在内的适当的心理支持,从而有效减轻压力的不良影响,提高应对纷繁复杂现实生活各种挑战的能力;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培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3) 大力倡导网络文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在高中阶段不能从容上网,也就无法更多了解到网络的要求与标准,而大学网络已进宿舍,上网成了家常便饭,因而对学生一定要进行网络文明教育,教育的依据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的“五要五不”要求:“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保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据此,校团委和学生会可以利用校园网进行网络道德的专题讨论活动,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的正确引导。

针对大学新生刚入大学新目标尚未确定,出现暂时的不适所引起的上网问题高职院校应更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效地将各种管理思想、管理意识注入到学生活动中,培养自觉参与意识和自觉接受教育的能动性,使每个新生深入到各种集体活动中,不让新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要大力倡导和加强班组文化建设。班组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帮助“网络性心理障碍”学生走出阴影的直接推动力。事实证明,健康,和谐,丰富的班组文化有利于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化解个别同学的孤僻、自卑、自我中心等不良心理倾向,从源头上堵住了新生沉溺网吧的恶习。

(4) 及时了解学生网络心理情况,进行细致认真持久的个别教育。学校或辅导员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问卷题目,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上网的情况(包括上网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对于上网成瘾不能自拔的学生进行个别教育,进行心理辅导。其实迷恋于网络生活的人往往对网络存在着依赖心理,他们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神情倦怠,而且随着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这种依赖心理越来越强烈,所以对待这种同学要有耐心,允许其改掉不良生活习惯有个过程,做到教育的持久性。

5结束语

高职学院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科学的理念指导,又需要我们从事高职教育的每一位老师和工作人员共同去关注。实现“网络---现实”一体化发展。同时,要培养培训网络心理教育主体,丰富和活跃网络心理活动,加强网络心理的教育,全国推进高职院校的网络心理健康建设。

参考文献:

[1] 林榕发.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思想工作探索,2003,(2):38-39.

[2] 凌雪峰. 大学生入学教育[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3] 杨小蕊. 解读"学生网民"[J]. 中国青年研究,2001,(1).

[4] 栾静. 网络发展对青少年伦理教育的挑战[N]. 中国教育报,2002-01-23,(3).

第8篇:网络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购物 行为及心理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49-01

21世纪以来,互联网行业和物流快递领域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领域的飞跃。各种电脑及联络互联网的工具普及,如,PC、掌上电脑、苹果各种产品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给网上购物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另外电子银行的应用也极大地丰富了网上购物的趋势。享受足不出户就能购物的使每个人渐渐热衷于此,大学生是新生的一代,更是领先于这种新兴潮流的主力军。他们对于网上购物的优先选择构成了一种奇异的景象,在网上购物的背后更是折射出许多不同的心理。因此,在深受各种浪潮冲击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背后的心理就具有深远的意义,了解分析当下高学历的年轻人的购物心理以及判断消费观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和辅导也有深刻的影响。

此次编制问卷,主要在于抽样了解大学生在网络购物行为后的心理,以此反映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无论是从现实意义还是从理论意义上来说,问卷编制的选题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1 方法

1.1 被试

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150人作为预测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再次施测时采取了120人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参与者的性别、年级、专业、年龄以及地域的差异。

1.2 编制

发放开放性的问卷,题目就是针对网络购物的看法和的疑虑,对收集回来的答案编制预测问卷。另外采取个人访谈,随机选取几位大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询问他们对网络购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看法以及担忧,详细记录访谈对象所说的内容。采用结合小范围的开放性问卷和随机访谈的方式,进行问卷编制工作。

1.3 预测和项目分析

采取纸笔测验和李克特式量表,针对回收到预测的有效问卷138份进行项目分析。利用题总相关法,删除那些与总分相关小于0.35的项目。采用临界比率值-CR值法,删除那些在高低组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的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KMO值为0.712,Bartlett的球形度卡方检验结果水平显著。

1.4 再次施测

针对1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进行纸笔施测,回收108份有效问卷。

1.5 统计方法及工具

运用SPSS18.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分析,使用自编的《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及心理调查问卷》进行施测,共计31道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要求被试根据题目的陈述选出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

2 结果

2.1 第一次探索性因素分析

第一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7个维度,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1.752%,采用主成份分析的提取方法,运行最大性正交旋转法对成份矩阵进行旋转,剔除因子负荷值小于0.5的项目,保留剩下的项目。

2.2 第二次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保留剩下的40道项目基础上进行第二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维度有5个,累积方差解释率达到65.283%,依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针对旋转成份矩阵之后的表格,继续剔除因子负荷值小于0.5的项目,得到35个项目。

2.3 第三次探索性因素分析

第三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值接近于1,特征值大于1的维度有三个,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8.122%,为这三个因素分别命名,称其为网购疑虑、网购动机和网购态度。

2.4 信度分析

本研究使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克伦巴赫a系数)和分半信度作为检验信度的指标,整个问卷的克伦巴赫a系数为0.854,各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816、0.788.0.834。分半信度的两部分α系数分别为0.872和0.796,可知此量表的信度较好。

2.5 效度分析

此研究使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作为此次效度分析的指标。本研究对预测问卷编制遵循以下几点:第一,前文述及的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及心理的理论构想;第二,参考、借鉴文献研究中较为成熟的情绪智力测量工具;第三,请心理学专家对问卷题项进行审查,删去或修订不理想的题项;第四,针对题目表达方式及所测内容对大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修改有歧异的语句,最后形成预测问卷。因此,所编制的问卷间接反映了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及心理的构成,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统计学上检验结构效度的最常见方法是因素分析,如果以因素分析法检验测验工具的效度,并有效地抽取共同因素,此共同因素与理论结构地心理特质甚为接近,则可说此测验工具具有“结构效度”。经过三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及心理调查量表,包含3个维度: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大学生网络购物态度和大学生网络购物疑虑。总体解释的方差为68.122%。题项对各因子的附属区分明显,因子含义清晰,结构效度较好。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文献、访谈、开放式问卷建立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及心理理论结构模型,并根据理论编制量表,经过主成份方法的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旋转成份矩阵得到最终确定的31个项目,分析得到关于态度、动机和疑虑三结构模型,最终形成具有良好代表性和可推广性的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及心理的调查量表。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限制,由于题目设置的分散和主观,难免有项目重复说明和多次概括。另外自陈量表的施测是一种间接的反映方式,所得得分可能与真实情况有一定的距离。重测信度并未纳入到此次信度分析的指标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量表的信度指标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刘枚莲.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建模与模拟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 黎志诚.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2(6):77-79.

[3] 赵海平,张红岩.西部地区大学生网购消费心理和行为调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12):76-78.

[4] 杨宏伟,曹向园.基于网络文化接触差异的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研究[J].江苏商论,2012(3):50-53.

第9篇:网络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体验感悟 创新写作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倡导写作要开掘学生的创造源泉,引来学生的思维活水,使学生摆脱东拼西凑、内容空乏、造假抄袭、老话套话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步入说真话、抒真情、标新立异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境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纷呈丰富的现代网络资源为创新写作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它集图像、声音、文字与时代气息于一体,恰当使用这一资源,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挖掘创新潜力,让写作更富有吸引力。《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好网络资源。

一、创设表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写作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是自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欲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便诞生了。”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因此,能否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是写作指导课成功与否的关键。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运用,网络资源使作文情境教学开辟了新的领域,提供了观察情境,把学生带进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语言训练,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情感,美感,想象和思品的发展,激发了写作情感。例如指导《我心中的秋天》写作时,教师首先问学生,你们喜欢美丽的秋天吗?接着出示秋天图片,请学生欣赏。并问:你喜欢哪幅美丽的画面?点击放大你能用几句话来描绘这幅画面吗?教师巧妙地把学生带进自然的课堂情境中,激发了写作兴趣,使学生写到秋天不再是那么几句老话套话。

二、引导体验情境,进行创新写作指导

情境教学是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情境,进入激感、升华理念的活动的过程,提高应用母语表达自我的能力。一说到秋天的景物,学生马上就会想到蓝天、白云、秋风、落叶。秋天的景物,可不止这些呀,到校园、公园、农村、山野,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吧。只要用心去观察,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因此,教师在本节课之前,就布置了学生对秋天景物特征进行观察的学习任务。课上教师抓住机会问:你们都观察到了哪些秋色?你们想学怎么把观察到的写下来吗?我也观察了秋天的景色,还拍了照片,想不想来欣赏?借助多媒体演示图片请学生欣赏,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愿望。所以当教师问学生你们观察了哪些秋色,谁来向同学们介绍?学生的发言可积极了,争着举手来介绍。学生的情感逐步激发到了顶点,为成功完成本次习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激感升华,促使创新写作成功

网络资源的恰当应用,可以使学生在情感的气氛中进行感悟创新。当学生明确了写作目的,掌握了写作方法之后,写作情感接近顶点时,教师说:我等待着欣赏你们的作品,我把优秀的作文在班上朗读,请看,(点击学生作品)我把你的作文放在这里,收集到我们班的作文集中,还要把优秀作文传上我们班的网页,让更多的人来评价欣赏你的佳作,以此来激感升华,促使写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