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展厅设计的要点范文

展厅设计的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展厅设计的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展厅设计的要点

第1篇:展厅设计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大型商业综合体疏散设计要点

1.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商业建筑在功能和形式上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地相继建成了数量众多的大型商业广场(购物中心),它们不仅功能齐全,而且形式多样。有些大型商业建筑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艺术等消费功能于一体,甚至可同时容纳“主力店”、主题娱乐休闲设施和多样化商品步行街等各种商业形态,成为了大型商业综合体。此类综合体具有面积规模大、人员密集、建筑功能复杂等特点,发生火灾后容易导致蔓延迅速、人员疏散量大、扑救难度及财产损失大等后果,其在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现代消防设施等方面也都具有不同于一般民用建筑的独特性。而目前我国尚无针对此类商业综合体设计的专门规范,疏散设计除依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商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外,还要遵循相关功能涉及的众多规范。因现行国家标准对大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所采取的措施针对性不足,有些地方又出台了地方性的设计标准作为补充,如上海市《大中型商场防火技术规定》(以下简称《上海规》)而各规范对类似措施的做法规定也不完全一致。

2. 大型商业综合体疏散设计要点

大型商业综合体安全疏散设计的内容较多,一般情况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总平面布置

大型商业综合体在进行选址和总平面设计时,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便于人员疏散及消防扑救。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外周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当确有困难时,应保证两个长边或不小于1/2周长范围形成消防车道。大型商业综合体与周边建筑之间、综合体内的各幢单体之间应满足规范的防火间距要求,方便消防扑救。

2.2防火分区划分

防火分区划分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环节,目的是一旦某处建筑发生火灾,将其控制在一个分区之内,防止蔓延。其面积大小主要是根据建筑性质、类型以及建筑耐火等级来确定,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耐火等级为一或二级。防火分区最大面积及防火分隔构造要求规范有明确规定。

2.3安全出口与疏散楼梯

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且应设置在不同方向。根据现行防火规范的规定, 楼梯是垂直疏散的唯一通道,确定楼梯数量和楼梯总宽度是建筑防火设计的关键,也是当前设计中的主要难点。大型商业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应为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疏散楼梯的合理设置很重要,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在商场四周外墙设置封闭楼梯间,省去前室面积;确实因疏散距离不够而需在商场中部设置疏散楼梯的,可将楼梯成组布置,并尽可能使楼梯让两个防火分区共用,为商业流线设置留出灵活的使用空间。梯段宽度不应小于1.4m,宜结合每股人流宽度的规定来确定,宜取1.8m。充分利用商业建筑层高一般大于5m的特点,将楼梯设计成4跑,节省梯间面积。以层高5m、梯段宽1.8m的楼梯为例,梯间净面积分别为:2跑梯31.8 m2, 4跑梯23.3 m2, 4跑梯可比2跑梯节省约27%的梯间面积;若设置成2跑剪刀梯,则一个梯间位置可设置两部楼梯,梯间节省面积更为可观。

室外楼梯因防烟性能好,是人员疏散和登高扑救很好的垂直通道,还不占商场的内部空间,又可节约造价。

2.4疏散宽度计算

疏散宽度=人数/每百人疏散宽度指标,关键就在于人数的确定。建筑底层外门、楼梯、走道的各自总宽度计算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2.4.1 商场疏散宽度

根据《建规》相关条文,推导出商场疏散宽度计算公式

W= A×B×D×E

其中 W――计算疏散宽度

A――营业厅建筑面积

B――营业面积折减系数,取值为0.5~0.7

D――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 m2) (即人员密度),取值为地下二层0.80,地下一层,地上一、二层为0.85;地上三层为0.77;四层及四层以上为0.6;

E――每百人疏散宽度指标(m/百人),取值为地下层0.75或1(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不超过 10m 时取0.75,与地面出入口的高差超过 10m 时取1),地上一、二层0.65,地上三层0.75,地上四层及以上1.0。

经计算,每100 m²需要疏散宽度分别为:地下二层0.42~0.56m,地下一层0.45m,地上一、二层0.28m,地上三层0.29m,地上四层及以上0.3m。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地上各层所需疏散宽度相差不大;但地下商场比地上增加50%~100%的疏散宽度,相差很大。商场因为人员密度大,所需疏散宽度也大,成为大型商业综合体疏散设计的重点,而解决地下商场的疏散问题也就成为重中之重。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营业厅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2.4.2商场内的通道宽度

商场内的走道设置也是疏散设计的组成部分。通道太宽会缩小营销的范围;通道太窄则会影响使用和安全疏散,为此《上海规》规定营业厅内通道面积不宜小于营业厅面积的30%.。营业厅内的走道宽宜为2~4m,主要疏散走道应直通安全出口,并应符合《商规》、《密管》的规定。

2.4.3其他场所疏散人数

餐饮人数可依据《饮食建筑设计规范》确定:餐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根据餐馆等级的不同取值0.85~1.3 m²,餐厅与厨房的面积比为1:1.1 ;由于物流配送及厨房设备的发展,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餐厅面积的比例。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人数的确定依据《建规》、《高规》:最大容纳人数按录像厅、放映厅为1.0人/m2,其它场所为0.5人/ m2计算,设计中可根据实际座位的排布来确定观众厅等有固定座位场所的人数。

有标定人数的建筑物,可按标定的使用人数计算;对无标定人数的筑物应按有关设计规范或经调查分析确定合理的使用人数,并以此为基数计算安全出口的宽度。

2.5疏散距离

疏散距离是保证人员安全到达安全地段的主要途径。它主要是包括房间内最远一点到门口、门口到楼梯口、楼梯到室外地面等三方面。《建规》、《高规》对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有明确规定,但对营业厅等大空间的行走距离没作要求。考虑到营业厅内柜台对疏散距离有影响,《上海规》、《重庆规》都规定其行走距离不应大于45m。当疏散距离超过时,可在防火墙开设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做为辅助出口,缩短疏散距离。

2.6地下防火隔离区与屋顶避难空间

地下防火隔离区:当地下商场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 m2 时,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选择采取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等封闭式防火隔离区或室外下沉式广场等开敞式防火隔离区进行防火分隔。封闭式防火隔离区及前室应设加压送风系统,在隔间的相邻区域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屋顶避难空间:《商规》规定大型百货商店、商场建筑物的营业层在五层以上时,宜设置直通屋顶平台的疏散楼梯间不少于2座,屋顶平台上无障碍物的避难面积不宜小于最大营业层建筑面积的50% ;《上海规》对面积的要求为每座楼梯通向屋面平台的出口处设置不少于200 m2的避难区,或在屋顶设置连接相邻楼梯的通道。而《重庆规》则规定避难空间的面积应满足最大防火分区疏散人数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人/ m2计算。相比之下,《商规》按层计算的面积会大很多。若《商规》中的“最大营业层”改为“最大防火分区”,则上述三规范计算出的避难面积大致相同,建议新的国家规范对此作统一规定。

3.应用实例

北方瓷都建材中心改扩建、居然大厦项目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西北角凤凰新城中部,交通便利,未来将成为区域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总部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重要功能区域。建设用地位于建设路东侧,西昌路西侧。总用地29550平方米,用地形状方正,地势平坦。现状为约4万平米的三层居然之家唐山华联店。

本项目为一座综合性多功能高层建筑,主要由商店(本商店均为商业展厅),餐饮、娱乐、酒店、地下车库及设备区等部分组成。地上21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16.90万平方米。建筑由室外地面至天面总高度为98.9米。主楼酒店商务大厦周长230.7米,在主楼南面、西面及东面总计约有边长为101米的落地面,且此范围内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裙楼商业展厅周长为508.4米,在裙楼北面西面及南面总计约有边长为291米的落地面,此范围内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环形消防通道足够通行大型消防车及满足消防扑救的操作区域空间要求。同时本建筑裙楼高度超过24m,整栋建筑按高层建筑主体来考虑,满足周边长度1/4落地的要求。

地下室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地下一、二层共设有19个防火分区,地下车库按每个防火分区不大于4000m2设置,设备房及后勤用房按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1000 m²设置;地下各层每个防火分区设至少2个疏散口;地下室共两层,每层建筑面积25727.5平方米;负一层功能为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设备房与酒店商务大厦后勤用房,设有480个机动车停车位,有15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疏散总宽度为27.1米,按每100人1.00米的疏散宽度可疏散2710人(员工餐厅面积为421平方米,按照一级食堂餐厅使用面积1.1平方米/人计算,厨房人员数按照餐厅使用人数的5%计算,使用人数为403人,相对应实际可疏散宽度为4.9米,满足疏散宽度要求;非机动车库使用面积总计1266.4平方米,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按3 m²/人计算容纳人数为422人,按1.00米/百人计算需要4.22米的疏散宽度,实际疏散宽度为4.5米,满足疏散宽度要求);负二层设622个停车位,有14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疏散总宽度为23.7米,按每100人1.00米的疏散宽度可疏散2370人。汽车库室内最远点疏散距离<60米;设备房、非机动车库及相关后勤用房房间门至最近楼梯间的疏散距离满足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40米,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20米。

建筑物地上部分,每层均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地面层共设有35个防火分区,商业展厅按每个防火分区不大于4000 m²设置,餐饮、 娱乐、美容美发按每个防火分区不大于2000 m²设置;建筑物地上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有至少两个安全出口;首层层面积13537.8 m²,功能为商业展厅。疏散出口宽度为55.64m,满足疏散宽度要求。首层于外地面高差仅为300mm,各防火分区均利用本层对外安全出口直接对外疏散,商场有22个直接对外出口,酒店有3个直接对外出口。首层与二层合用F5 、F6防火分区。二至五层为商业展厅,二层面积12925.1 m²,三至五层面积14020.5 m²。疏散宽度最大为三层,三层商业展厅面积为12577.28 m², 使用人数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17条第5点商店疏散人数计算,使用人数为12524.8x0.5x0.77=4821人,有25个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总宽度为52.5米。六层部分为部分商业展厅、餐饮、娱乐功能。各功能分设防火分区:其中商业展厅面积为3529.3 m²,疏散人数计算,使用人数为3529.3.x0.5x0.6=1058.79人,需要梯宽10.59米。餐饮参考《饮食建筑设计规范》,按照一级餐厅使用面积1.3 m²/人计算,服务人员数按照餐厅使用人数的10%计算,厨房人员数按照餐厅使用人数的5%计算,使用人数详看平面图;娱乐参考《建筑计资料集》第4集旅馆娱乐配套疏散人数计算,使用人数为659人,需要梯宽6.59米。商业展厅最远点疏散距离<30米;其他房门至最近楼梯间的疏散距离满足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40米,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20米。七层部分为部分商业展厅、餐饮、美容美发功能。各功能分设防火分区:其中商业展厅面积为3529.3 m² ,疏散人数计算,3539.3x0.5x0.6=1062人,需要梯宽10.62米。餐饮参考《饮食建筑设计规范》,按照一级餐厅使用面积1.3 m²/人计算,服务人员数按照餐厅使用人数的10%计算,厨房人员数按照餐厅使用人数的5%计算;美容参考《建筑计资料集》第4集旅馆娱乐配套疏散人数计算,使用人数为336人,需要梯宽3.36米。美发参考《建筑计资料集》第4集旅馆娱乐配套疏散人数计算,使用人数为282人,需要梯宽2.82米。八层至二十一层为客房层;其中:八层至十六层,层面积为1959.1 m²,3间标套房、30间标准客房,2人/间,人数66人;服务人员10人/间,人数3人,共69人。有3个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总宽度为4.5米;十七层及十八层,层面积为1744.2 m²,3间标套房,24间标准客房,人数54人,服务人员10人/间,人数3人,共57人。有3个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总宽度为4.5米;十九层及二十一层,层面积为1348.7 m²,3间标套房,18间标准客房,人数42人,服务人员10人/间,人数3人,共45人。有2个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总宽度为3米,均足疏散宽度要求。房门至最近楼梯间的疏散距离满足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40米。

-2~7层,每层面积>4500,设5部消防电梯,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防火分区。 8~18层最大层建筑面积>1500且

4.结语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结合实际, 融合规范要求,采用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的新思维,针对大型商业综合体各种业态发展和商场发生火灾的特点,设计合理,措施得当,立足自防自救,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为广大群众营造更多、更好的安全购物空间。

第2篇:展厅设计的要点范文

本文介绍了武汉国际舒展中心的空调、供暖、防排烟设计。着重介绍了蓄冰、蓄热系统的形式、特点及运行方式。蓄冰系统采用主机位于上游的串联形式;蓄热设备为自然分层的垂直层流型蓄热槽。大空间展厅采用了喷口送风分层空调。

关键词 蓄冰系统,蓄热系统,散流器,分层空调,防排烟

一、 工程概况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以下简称会展中心),位于汉口解放大道与京汉大道之间,是目前武汉市最具规模、配套设施最先进的国际展览、会议中心。占地面积7.69万㎡,总建筑面积12.6万㎡,地下五层,地下二层。展厅面积为4.7万㎡,其中7000㎡超大型展厅一个,4000㎡的大型展厅五个及一批中、小展厅;会议面积2.1万㎡,其中800座的大会议厅,除具有一般会议、放映、演出功能外,还具有同时进行8种语言同声传译的功能;另外配套有快餐厅、商务中心等。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已成为武汉市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二 空调冷热源

会议展览类空调负荷,随会议和展览的规模、内容及时段的不同有很大变化。而且整个空调系统所耗电能也十分巨大,这就要求空调系统不但具有较强的应变及调节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节能功效。而蓄能系统,能切实满足上述要求。它是由主机及蓄能槽两部分组成,能够根据负荷变化情况灵活的进行多种方式组合,提供空调所需冷热负荷。它还具有很强的备用性,在电力有限的情况下,仅需很少的电量,通过释能而满足空调负荷的要求。

近年来武汉市推广实施了分时电价政策,峰谷电价比值达到4:1。市供电局对采用蓄能系统的工程,不仅分时计量电价,还降档收费。根据电价政策,综合其初投资、运行费用及投资回收年限等多种因素,会展中心空调系统的冷热源采用了夏季部分蓄冰,冬季全额蓄热的方式。

1.空调蓄冰系统

会展中心空调设计日最高冷负荷为12230kw,全日总冷负荷为87870kWh。制冷主机采用美国约克公司生产的四台1800kW双工况螺杆式冷水机组,载冷剂为25%(质量)乙烯乙二醇水溶液。蓄冰设备为美国BAC公司生产的蛇形钢盘管,共24组,沉浸在钢筋混凝土水槽内。夜间制冰蓄冷,其盘管进液温度为-6℃,总蓄冷量35860kWh,蓄冰率为38%。白天供冷时,由板式热器回来的11℃溶液经制冷主机降至7℃,再进入蓄冰槽,盘管出液温度3.3℃。

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及经济性,蓄冰系统制冷主机位于上游的串联方式,即经板式换热器回来温度较高的乙二醇溶液先进入制冷主机降温,再到蓄冰槽降至空调负荷所需的温度。较高温度的溶液先进入制冷主机,可以提高制冷主机效率,降低装机容量,节约运行费用。与常规空调相比,会展中心制冷主机装机容量减少41%,冷冻站内配电容量减少36%。

系统运行通过阀门控制,可实现蓄冰槽单独融冰供冷、双工况制冷主机单独供冷、蓄冰槽与双工况制冷主机联合供冷等不同运行模式。图1为设计日冷负荷平衡图,图2为蓄冰空调系统流程图。系统运行策略实行优化控制,在设计日工况采用制冷主机优先,为降低运行费用,在峰值电价时段,只开三台制冷主机,平价时段四台制冷主机全开,冷负荷不足部分由融冰补充。非设计日工况采用融冰优先,根据负荷预测及实时监控,合理分配各时段融冰量,最大限度减少峰值电价时制冷主机的开启,随着负荷的减少,直到采用全融冰供冷。这样无论什么情况,储存的冰量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发挥蓄冰空调削峰填谷,减少电网高峰用电量,节省运行费用的作用。

图2 蓄冰空调系统流程图

2.空调蓄热系统

(1) 蓄热槽设计

本工程在初步设计时,曾考虑采用蓄冰槽兼作蓄热用,这样可以减少因采用蓄能系统而增加的建筑空间。但在后来的调查讨论中发现,冷热共槽,由于腐蚀的原因,使得运行效果很不理想,冰盘管在两、三年时间内就腐蚀穿孔。如果在水中加防腐剂,可以减轻腐蚀的影响,但会改变水的冰点,使得蓄冰过程无法控制。若冬夏季换水,则会大大增加水处理费用,故在施工图设计时,采用冷热分槽。

会展中心设计日最高热负荷为6830kw,全日总热负荷36280kwh。制热设备为美国富尔顿公司生产的三台1800kW的电锅炉,蓄热设备为垂直层流型热水槽,蓄热终温90℃,用热终温52℃。系统正常运行时为夜间蓄热,白天关闭电锅炉,完全利用所蓄热量供暖,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用电锅炉直接供暖。图3为蓄热空调系统流程图。

蓄热槽位于地下一层,为一23.7×16×6.5m的钢筋混凝土池子,与主体建筑联为一体,为减少温度应力对主体结构的影响,水池采用内保温,保温材料为100mm厚聚氨酯发泡板材,内衬五布六涂玻璃钢防水层。

(2) 散流器设计

垂直流型蓄热槽,为实现自然分层的目的,要求在蓄热释热过程中,温度较高的水始终从槽上部流入或流出,温度较低的水始终从槽下部流出或流入。故在槽内设置了上下两组均匀分配水流的散流器,并且上散流器开口向上,下散流器开口向下。蓄热时锅炉送来的热水由上散流器进入蓄热槽,而冷水由下散流器流出,进入锅炉加热。在释热循环中,水流方向相反。

影响蓄热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斜温层,即由于冷热水间自然的导热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冷热温度过渡层,它的存在减少了实际可用蓄热量,但它也能有效的防止蓄热槽下部冷水与上部热水的混合,散流器设计的要点就是要在蓄热槽内获得较薄的、稳定而明确的斜温层。

根据流体力学原则,当槽内流体浮力大于惯性力, 即弗劳德数Fr

式中 q----散流器单位长度流量,m3/s·m;

g----重力加速度,m/s2;

h----散流器进口开口高度,m;

ρi----进口水密度,kg/m3;

ρa----槽内水密度,kg/m3;

v----进口水的运动粘度,m2/s。

从式(1)、(2)中可以看出,Fr、Re除与流量、供回水温差有关外,还与散流器的设计密切相关,好的散流器可以形成稳定的斜温层实现较佳的分层效果。

会展中心的设计中,每台散流器设计成H型,由于槽体较长,为使流量分配均匀,每组散流器均设计成三台并联形式,每台散流器设一流量平衡阀。取Re=850,同时控制Fr<1,x 经计算散流器开口角度120°,开口宽11mm,出口流速0.26m/s。

3.热力交换系统

蓄冰蓄热系统与空调末端用板式换热器隔开,可减少乙二醇及软水处理量,通过热交换,夏季向末端供给7/12℃冷水,冬季供给50/40℃热水。

三、空调水系统

空调末端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由于冬夏季空调循环水量相差很大,为节省电能,冬夏分设循环水泵。水系统共分为五个环路,其中地下展厅两个环路,地上东、西展区各一个环路,中心花篮为一个环路。每个环路的回水总管上各设一个流量平衡阀。

四、 空调方式

1.高大展厅:会展中心高大展厅较多,如果采用全空调方式,势必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对这类面积、空间都很大的展厅,设计采用分层空调方式,根据射程及建筑空间造型,在4~9m的高度上采用德国妥思公司生产的DUK型远程投设喷口侧送风。空气处理机组设在展厅的局部夹层内,夹层下部一般采用散流器下送风。

2.展示大厅:位于中心花篮五层的城市展示大厅,为全玻璃造型,层高25m,不仅热工性能差,而且给空调管道的敷设带来很大的困难。设计将空调机组设在四层吊顶内,通过六根异形风柱向大厅内人流区送风。每根风柱风量约12000m3/h,送风口高度3.5m。

3.交通大厅:一层的交通大厅,空间较高,且形成有南北贯通的穿堂风,空调系统在冬季很难实现设计温度。因此,在该大厅内采用了空调送风与低温地板辐射相结合的供暖形式。低温地面散热量为105w/m2,新风负荷,由空调系统承担。

4.中小展厅:层高≤7m的中小展厅、会议室等采用散流器或条缝型风口下送风。

5.办公及洽谈室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

6.信息中心,运行方式不同于展厅,且有较大面积的内部区,为保证过渡季节的空调效果,采用VRV系统;消防控制中心采用分体式风冷热泵机组。

五、 防排烟设计

1. 地下二层汽车库,停车位450个,分为两个防火分区。设计的机械排烟系统,兼作平时排风系统,排风、排烟量均为6次/h。

2. 地下展厅的排烟系统与空调系统相结合,经过阀门切换,利用空调送风管作火灾时的排烟管道,在过渡季节也可利用此系统作排风用。

3. 地上展厅、会议厅等部位,均利用平风系统与专用排烟风机共同作火灾时的排烟系统。对于室内净高大于6m的空间,不划分防烟分区,排烟风量参照中庭排烟的计算方法确定。

4. 四层多功能厅、五层大会议厅,面积大、人员多,火灾时,疏散困难。建筑设计时,在这两处均设计了疏散走廊。在设计中,将疏散走廊视为避难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阻止烟气进入走廊,使滞留人员,迅速地疏散至安全地带。

5. 凡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均设置正压送风系统。

六、 结束语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建筑面积大、空间变化多样,使用功能复杂,建筑热工性能差,对空调设计极具挑战性。在空调系统设计中,合理确定蓄能比例,优化蓄能系统设计,并且根据具体的空调对象,选用不同的空调末端送回风方式,不仅能实现较好的空调效果,还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会展中心已建成使用,空调系统尚未全面投入运行,从部分运行情况看,空调效果良好。

七、 参考文献

第3篇:展厅设计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杭州石龙山;矿山公园;景观设计

对于矿山主题公园而言,矿山文化是体现整个公园的精髓所在。由精髓所散发开来的各景观设计元素则直接关系到整个矿山公园的景观特色。在进行矿区景观设计及改造时,同时注重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恢复,以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因此,在对石龙山矿区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和改造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对已破坏的边坡进行生态恢复,也要利用其现有的裸岩区域营造出新的景观环境,并注重环境与土地使用性质的和谐发展。

1 工程概况

杭州石龙山矿山主题公园工程位于杭州市西部仁桥村和冯家村之间,该工程废弃采石场主要包括仁桥、桃园、姚家坞等石矿,开矿采掘形成的边坡最大高差约120m,坡线总长约2500m,边坡坡角经设计后均为50°,总设计面积达到22设计面积m2。

2 杭州石龙山矿山公园景观的设计原则

2.1以人为本

资源环境的开发及利用的目的在于为人类服务,该工程项目开发建设与游览线路的设计、基础设计以及服务设施配套等都需要满足人们活动的需求,以充分体现“以人文本”的原则,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需求。

2.2 生态保护

矿山公园的布局必须是基于生态保护的原则,同时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及人类需求的相协调及统一,以处理好旅游分区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从而达到促进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3可持续发展

在矿山公园设计中,必须要充分认识与考虑风景区未来的发展空间,从而满足生态、经济及社会的共同发展,以促进该区域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杭州石龙山矿山公园景观设计手法

3.1工业元素重塑创新

由于当地的石矿开采活动留下许多的痕迹,因此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工业元素,以体现出主题公园景观的特色。保留完好的运输载体,如铁轨、机械设备、地形原貌等,以完整展现出往日石矿开采活动的流程,并将这些工业元素作为景观建设的基础设施,通过重塑创新,以形成主题公园的景观小品。

3.2基于工业遗址进行设计

矿山公园景观设计必须要基于工业遗址进行设计空间拓展,将石矿开采的遗址作为背景或视线焦点,也可以对石矿遗址进行改造,从而形成高可塑性的内部空间。而这种独特的场地体验感使基地变得更加主动,有利于走出矿区荒废、被破坏的困境。本公园的景观设计主题以矿山的轮廓作为背景,并以此为基进行空间拓展。在矿山公园景观中,必须要充分利用山体的作用,以起到营造景观、分隔空间、控制视线的作用。山体主要以石龙山的轮廓作为背景,根据景观内容和公园的总面积进行山体形状、大小、坡度及组合的全面考虑,可在山体内安置一些游乐设备,也可以根据山体设计相关的活动。在进行山体设计时,避免要确保面积较大的一面处于阳面,以方便公园主题景观的设置及数目的栽植。

4 杭州石龙山矿山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4.1发展空间区的设计

以石龙山的精神化身――“石龙”作为该区域的景观元素。充分利用山体岩石面和复绿植物的明暗结合,以自然的形态显现出龙形图案,使“长龙”时隐时现分布在石龙山山体,布于山间的两大平台结合特色种植坑形成了巨龙的前后双爪。在龙身区域以云纹图形衬托景观,以形成石龙腾云之势。对于马道的设计,改变原有的等分设计,以8m与15m的间距进行交错建造,并将部分马道改造可通行的游步道。

4.2历史印记区的设计

在历史印记区中,将现有的地形、生物进行景观重组,以形成全新意义上的矿山印象遗迹。共分为“岩层印象区”、“采石文化区”、“树阵休憩区”三大区域。1)岩层印象区,该区距地15~40m,是岩层变化最丰富的区域。在该区域上,可开挖出岩层观赏盆地,并连通游步道,方便在游客在岩层间观赏;2)采石文化区。该区域处于距地40m的平台,并在山坡下建设模拟石矿开采的场景,同时还原以前的开采工具、器械,并采用山上的矿石进行旧石场的改造,使游客不仅能感受到当时石矿开采的情景,也能从中了解石矿开采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4.3人居环境区的设计

在人居生活中会有圆形、方形的建筑物,且处处与七彩颜色密切相关。所以,在此区域的景观设计中,应景观设计中多加入多彩的几何元素,以起到亲近、表现生活的目的。在该区域内,石龙岩画中的龙身与龙尾应与多彩几何彼此呼应,从而营造出自然轻松的艺术风格。公园中的核心景点“览圣台”,位于该区中部,利用山体向外突出的空间,在距地约85m的第七级马道上。通过将山体推进,使50多米长的马道形成长达250m2的观景平台,同时在该平台上进行休憩树池的建造。对于公园色鱼鳞坑的设计,应以龙爪为设计元素进行创作,通过采用种植彩叶地被植物的鱼鳞坑,以云带式的形式与览圣台形成石龙的前爪,从而体现出主题公园景观的特色,从而打造出富有人居式的矿山景观。

4.4紫气东来亭与拂风赏月廊设计

在山底进行矿山文化情景雕塑群组的建设,将山体开凿进3~4m,以形成自然的情景展厅,并在壁上进行情景雕塑的背景设计,同时将群雕置于天然展厅内,将其作为整条游线西部起始点,以便作为上山的指引。同时在起点处离地15m第一级的马道处进行紫气东来亭的建造,在原有山体地型再加以适当抬高,风格与周边环境协调,以方便游客在亭中休闲及观赏群雕景观。东侧山角与西侧入口一样,都是山体开凿进3~4m,以形成自然的情景展厅,并设计情景雕塑背景及置于天然展厅内。在起始点通往栈道的地方清理场地,建造拂风赏月廊、花架和棋盘桌,以便于游客的休憩、娱乐。

4.5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在进行矿山主题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必须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也就是尽量选择当地、易生长的植物进行栽植,并重视生物的多样性,以保证植物群落组成的合理性。景观设计不但要注重对已破坏的边坡进行生态恢复,也要利用其现有的裸岩区域营造出新的景观环境。对于植物景观的设计,必须要符合矿山主题、景观氛围、空间布局等方面,充分利用植物的形、色、声、香,以尽可能满足人们视觉、感观等方面的需求。对于主题公园植物景观的设计,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应选择与公园主题、当地气候条件所能符合的植物,不仅要表现出矿山地域的特色,还要表现出经济生态。另外还需进行植物配置,对于植物的栽植必须要遵循自然式、空间式的配置原则,并结合矿山特点进行设置,体现出不同角度下、季节下的景观特色,

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结合杭州石龙现有的地形、地貌及特点进行杭州石龙山矿山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保护”、特色鲜明等设计原则,并采用工业元素及工业遗址等表现手法进行设计,充分体现出杭州石龙山矿山主题公园的特色、主题,从而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梦龙. 广西雷公岭国家矿山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2]刘洋. 地域文化在森林公园广场的景观设计表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3]肖静蕾. 矿山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

第4篇:展厅设计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复杂几何建筑体;测量放线,特点与原则;放线技术要点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建筑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各种外观造型新颖的旅游、体育、文化等公共建筑不断出现。这些建筑的特点是:建筑立面造型新颖,平面组合复杂,利用各种曲线图形组合成建筑平面图形和立面图形,例如圆弧形、椭圆形、抛物线形、双曲线形等平面图形。由这些曲线组合的平面给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带来一定的难度,比一般矩形平面建筑施工测量显得复杂得多。为防止由于测量放线发生的错误给工程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对于由不同曲线组合成复杂平面图形的建筑施工测量过程中,如何做到既省工、省时,又能精确无误地进行测量放线,有效地控制测量精度。

2、复杂平面图形测量放线的特点

由不同曲线组合成复杂平面图形的建筑工程,如圆弧形、椭圆形、抛物线形、双曲线形等各种曲线组合的复杂平面图形,在设计平面图上往往只标注曲线中的少数几个控制点位置及曲线的类型,有些控制点甚至在施工场地以外,如半径较大的圆弧的圆心点位置落在有效的施工场地以外,这就使得施工测量放线工作显得比较复杂。根据笔者的工程实践分析、研究,认为复杂建筑平面的施工测量主要有以下特点。

2.1对于复杂平面图形的建筑,不能直接按设计图纸上标注的尺寸进行测量放线工作,需要应用数学知识,建立坐标体系,找出各种曲线的数学方程,进行适当的测量数据计算,将设计图纸上的曲线,变换成测量所需要的数据,必要时还应绘制测量放线简图,才能顺利地进行施工测量放线。

2.2有些较复杂的平面图形,还须设置测量放线用的基准轴线和基准点,然后再进行测量放线工作。

2.3在复杂建筑平面实地施工测量放线中,对测量人员、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操作方法也有较高的要求,在实施测量放线过程中,需要建立严密的测量控制系统。

3、复杂平面图形测量放线的原则

复杂平面图形的施工测量放线,是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测量放线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复杂平面图形的施工放线工作中,数据计算精度、测量操作方法、气候变化等因素,对测量的结果均会造成影响。为了减少复杂平面图形的测量放线误差,使精度达到设计要求,在组织进行复杂平面图形建筑施工测量放线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3.1复杂建筑平面施工测量放线前,应编制专门测量方案,建立测量专业工作班子,并有专人负责,建立完善的施工测量管理控制系统。

3.2在复杂建筑平面施工测量时,应坚持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程序。

3.3在复杂建筑平面施工测量放线工作中,坚持先进行测量数据计算后实地施工测量的作业程序;坚持计算工作和实地施工测量放线作业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随时消除误差,避免误差积累;坚持测量放线与校核工作分开的原则(观测人员、计算方法、所用仪器、测设方法和观测线路等)。

3.4对于复杂建筑平面实地施工测量放线工作,要坚持科学、简捷,精度要合理、相称的工作原则,在测量精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省工、省时。

3.5在复杂建筑平面施工测量过程中,严格按规程作业,观测误差必须小于限差,对系统误差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正。

4、复杂建筑平面测量放线技术要点

4.1熟悉图纸,了解工程特点。通过认真学习图纸,熟悉设计意图,弄清各轴线之间的关系,各曲线图形的性质,找出各种曲线的数学方程。特别是在有多种曲线图形组成的平面图形中,应弄清各种组合曲线的分界点、各自的圆心、半径;椭圆形的焦点、焦距、长轴、短轴的尺寸,双曲线的顶点、焦点、焦距;抛物线的焦点、准轴、顶点位置;有关的角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只有熟悉图纸,分析工程的特点,测量放线工作就迎刃而解,同时对测量工作的精度控制才会做到心中有数。

4.2编制测量施工方案。施工测量方案是指导现场施工测量的技术性文件。测量前应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认真制定测量方案,明确测量与校核所用的坐标体系、测量的基本控制线和控制点、测量与校核的数据计算方法、观测的方法、测量的路线、测量与校核的人员、测量与校核所使用的仪器和精度要求。提出减少测量误差的预防性措施、测量控制点的保护措施以及测量工作制度等。

4.3测量数据计算。对复杂平面图形的施工测量放线,首先确定几根基准控制线及基准控制点,由基准控制线和控制点逐步导出其他各点、线的位置。对于不同性质的曲线图形,应建立合适的计算坐标体系,运用相应的数学公式,对施工测量放线时所需的数据进行计算,将复杂的图形、众多的数字进行计算、整理、简化,最终绘制成测量放线简图和有关数据表格,供实地测量放线使用。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最终的计算精度要求,为保证计算精度,减少计算误差,要求计算过程中,中间结果数据精确到毫米之后小数点一位,最终结果数据精确到毫米即可,角度计算精确到秒。而计算点的数量越多,最终测设的线位置越精确,但测设的工作量也越大,一般以点的坐标间距为2m进行设点计算与测量。

4.4复杂平面图形测量放线的方法。按照设计平面图,先定出设计基准控制点和线,根据测量数据的计算结果,利用高精度的仪器进行测设(所使用的仪器应事先经过检验)。在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仪器要固定,应有专人负责,对每一测量点应及时进行检查与校核,一旦发现误差,及时进行分析,合理调整,避免误差积累。

5、工程实例

某展厅的平面四周中心线图形如图1所示,A1A4、A2A3为一对双曲线,A1A2、A3A4为圆弧曲线,平面设计尺寸见图1示。

5.1坐标计算

5.1.1双曲线坐标

以平面中心点为坐标原点,以横向为χ轴,纵向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体系,在该坐标系中,A1A4、A2A3双曲线方程为

由图上的尺寸可知,双曲线的顶点坐标为(-12,0)和(12,0),a=12m。展厅四个角点A1、A2、A3、A4的坐标分别为(18,24)、(-18,24)、(-18,-24)、(18,-24)。由于A1、A2、A3、A4都在双曲线上,则A1A4、A2A3双曲线方程为:

由上述方程可得b=21.4663m,故该展厅的A1A4、A2A3双曲线方程为:

为了精确地进行测量定位,令y分别等于2、4、6、………22,求得相应x值;

5.1.2两端圆弧坐标

确定A1A2圆弧半径(A3A4圆弧与A1A2圆弧是对称于χ轴),连接BA1、O′A1,三角形A1BC为直角三角形。

tg∠CBA1=CA1/BC=18/3=6

∠CBA1=80°32′15″

三角形O′BA1等腰三角形,故顶角为:

∠BO′A1=180°-80°32′15″×2=18°55′30″

sin∠BO′A1=sin18°55′30″=CA1/O′A1=0.3243

O′A1=R=CA1/sin∠BO′A1=18/0.3243=55.5042m

则O′点的坐标为(0,-28.5042)

A1A2圆弧方程为x2+(y+28.5042)22=55.50422

令χ=2、4、6、……16,求得A1A2圆弧y坐标值

5.2现场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定出双曲线平面图形的中心点O位置和主轴线方位;利用经纬仪架设在O点,定出复杂平面图形的纵、横轴线,即x、y轴,x为双曲线的实轴;在y轴上以原点为对称点,上下分别取2、4、6、………24m各点,得到1、2、3、………12各点;将经纬仪分别架设于1、2、3、………12各点,作y轴的垂直线,根据表1所列的x值,定出相应点位置,将各点连续、顺滑的连接起来,可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双曲线平面图形。

用同样的测量方法可定出两端圆弧段的曲线图形位置。建筑物内部其它各构件的中心线也可以用上述方法进行定位,细部尺寸可根据中心线进行定位。

结语

第5篇:展厅设计的要点范文

徐:我读文学的书并不多,那时候(90年代)读了一些哲学、社会科学之类的书。

ARTTIME:现在还在读吗?

徐:现在还在读,但是读得不多了,因为我读书很慢。

ARTTIME:是不是对法律类的书比较钟爱?

徐:不是的,在现场的这些书是作为1995-1996年《问题-1》这件作品的创作背景而呈现的。那个时候讲国际化、与世界接轨,这件作品是谈国际法、土地占有问题的,是出于我个人兴趣而做的。这件作品做完之后我觉得很失败,但维他命空间出于连贯性的考虑又把它重新提出来。

ARTTIME:作品失败在哪?

徐: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一直讲法制,要向国际规范学习。社会上经常会谈及“民主与法制”的问题,我们以为有了法律就意味着有了公正和秩序,那些民族纠纷、土地等问题就都能得到解决。我那时读了一些像法律史一类的书,也试着以做一些与法律、物权和占有等相关的作品来理解现实中的问题。但后来我发现,从逻辑上讲,关于占有的法律是不合公理的,是不合逻辑的,它并不能像我们期望的那样很好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我想通过推理并且辅以视觉艺术呈现,以达到对占有权法律的合理性认识,结果失败了,这个作品体现了这种失败,所以后来干脆不去想它了,甚至想把这件作品忘掉。

ARTTIME:这件作品的思路和方法与后来的“关键词”项目是一脉相承的。

徐:刚开始有点类似,但后来“关键词”项目也出现了一些转向。“关键词”项目刚开始学习借助了一些社会学调查、统计的方法,有点模拟社会学研究,想通过语言分析研究来了解社会的意识活动。后来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到,这样并不能深入个人的或者社会的意识活动,所以在后来的项目中这种方法用得少了。

但是,在回顾的时候意识到,在早期创作中和现在工作中的相似性在于,认知和表达的一致性要求,即认知活动一直是艺术活动的重要部分。

ARTTIME:但很多人会觉得统计学的结果会相对更科学、更理性一些。

徐:这里有一些误解,如果要很理性地讲一句话,统计在很多时候是无效的,它只是提供一些比较定量的东西来做参考,但语言领域有很多不确定的内容,所以统计的方法在这个方面有时候并不好使。

ARTTIME:法律、语言是人们制定的一种规则和社会规范,反过来又对人们形成一种制约力,有时这种制约是无意识的。

徐:我没有接着1996年那件作品继续往下做,因为后来我发现法律是低于社会政治系统的。比如中国和美国,政治制度不同,关于土地占有和使用的法律就不同,中国的农民是没有地的,所有的土地都是国家的,政府掌握土地的所有权,人民只有使用和租用的权利,并且有期限。中国古代也是可以私人拥有土地的,但现在就不可以。所以说法律是在其所属政治体制支配之下的,而且这并不是一直不变的,你在认可或执行具体的法律的时候,就相当于你默认与其相连的政治系统是合理的,也就是你接受了这个法律之上的政治系统。另外,具体的法律在判断和实施看起来似乎合理性是最重要的,而与之相连的政治系统则建立在意识形态信念上,这种情况是没法用理性分析的,并且不管合理不合理它都在那里,对你的所谓理性思考是一种制约,也就是说,理性的法律,建立在非理性的政治系统之上。

ARTTIME:社会植物学这个项目做多长时间有预期吗?

徐:想的是三年吧,现在已经做了一年了。但这个也不能确定,因为它是开放的,我在以前的讨论中说过:关键词项目就像一条一直流动的河,会有不断的结晶物,就是这些展览和所谓的作品,但最终什么时候结束,会到达哪儿都不能确定。它是一个过程。

ARTTIME:为什么是植物,而不是别的“社会××学”?选择珠三角作为考察区域是出于什么考虑?

徐:主要是我个人的原因,2009年某个时候,我觉得继续像主流艺术家,以追求名利的方式生活有虚无感,我想做一点我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当我回到住的地方,在家后面山上散步的时候忽然觉得,在名利生涯之外我们是否应该用另一种眼光看周围的世界,我周围有很多树,我居然一棵都叫不出名字,我很无知,自己被绿色包围,离它们很近,却也很远。另外我有哮喘,对花、草等植物比较敏感,所以一直向往较舒服的自然的环境。但我们周围接触的自然都是人工种植的,是园林规划部门规划、设计的,这是一种社会性的植物,不仅不是原生态的自然,而且是非常年轻的自然,其后果还有什么现在还说不清楚,但至少造就了一种单一化的植被环境。

ARTTIME:这或许跟您考察的范围有关,您的考察以城市中的植被居多。在这之外的其他地方的植物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状态?

徐:我考察的主要是华南珠三角一带,但从全球来讲,原生植物都在减少。我去过多伦多的一个郊区地方,两百年以前那个地方都是树林,那时的地方法律规定,只要你开垦一块地出来并且保证它不会再次荒芜,就可以拥有在那里居住的权利。当我去那里的时候已经不是这样了,以前的人们是需要努力在森林开垦并且维持一小块地,作为人的存在标志,而现在那里只剩下一小块树林,成了受保护的自然公园。在珠三角,这里原本没有多少原生态的植被,现在是次生植被也难以保存。

ARTTIME:在OCAT的那个展览是请人在展厅中搭建的小屋里做访谈,而在维他命空间展出的访谈是录像形式的,内容是实地考察和采访的过程,呈现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徐:在OCAT的展览是关键词学校的一部分,在展厅中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或许可以说勉强像所学校。现在的“社会植物学”是关键词实验室,这个现场已经不仅仅是艺术品展示的地方,它与外界有更多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实在的,有一种向外延伸的状态。

ARTTIME:您在实地考察中接触的是实在的、具体的东西,而展厅中呈现的录像虽很详实,却也难免显得单薄或生硬,像是呈现了某个球体的一些断切面,包括录像角度等的选取和裁剪都是刻意为之的,从实地“搬”到展厅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关系发生了变化的。

徐:是的,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研究的形式和呈现的形式不重合。问题是我们研究的是什么?给观众看到的又是什么?这种不重合的情况不断出现。我们在展厅里搭建一个实验室的平台是为了我回去不断工作,那么这种所谓研究性的过程要不要给观众看,这也是个问题。

ARTTIME:您需要不断回到展厅中工作是指哪方面的工作?

徐:我们做某个访谈的时候是以单一线索进行的,而我们有时候需要同时观看这些不同线索的东西,就像有的人喜欢同时摊开几本书阅读一样,这种同时性的观看带给人的感受跟平时我们习惯的那种单一的观看是很不一样的。我在展厅中可以同时对着几个屏幕观看,也可以在几个屏幕间切换,这样才是一个实验室的状态,因为在家里不可能有那样的条件让你同时观看几个屏幕。

ARTTIME:从实施者的角度讲,这种同时性的呈现与您具体实地考察中线性的工作模式最直观的区别是什么?

徐:我的考察工作还不是单一的线性模式,它是交叉的线索和循环,对每个人一到两个小时的访谈你要反复回看,你不仅要看这个人的,你还要反复看与他相关的别人的访谈,这就是一个铺开的过程。比如我们会反复问这些人种植的感受,他们都会说挺好,但要深入下去了解为什么好的话会牵扯到很多问题,比如古代人们对于种植的态度,还有现在一些西方人对于种植的不同看法,而且有这种“挺好”感受的人不在少数,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所以对这种现象要摊开去研究。

ARTTIME:在某些录像的旁边或屏幕上有提取的文字关键词,在这里面有没有一种自我预设存在?假如“政治”、“集体”这些词汇是你比较重视的,那么在采访中你就会有意地关注这类关键词,或者在别人的弦外之音中捕捉这类符合你预设的关键词?如何确保这些关键词真正是采访内容的关键词,而不是您个人的关键词?

徐:我们先回到以前的关键词学校项目,别人总会问我如何把关键词确定出来。而如何确定关键词,对于每个具体项目都是一个问题。我一般都会:先把每一句话看成一个结构,这个结构里有一个到数个要点,我就把这些要点看成关键词,这是普通关键词。在普通关键词基础上我再做四种不同的统计,第一种就是出现次数多的词,比如一个小时的访谈下来会有好多个重复的要点,这个就是高频率关键词。比如中国艺术家说“社会”比较多,西方艺术家以前是不太说的(现在也说得比较多了)。第二类是敏感词,比如、民主之类的。第三类是流行词,跟现在的网络用语、流行时尚有关。第四类是不在场的关键词。比如我曾经做过一次活动,采访近三十个中国当代艺术家,我预设“自由”会是个高频词,采访完了以后,发现“自由”只出现了一次,这挺奇怪的。大家都不说这个词,我觉得很有趣,我想不是这个词不重要,而不说会有其他原因,我想这就是不在场的关键词。当然,由于这种自我预设的暗示,主观是不可避免的,有的时候有些关键词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我自己的关键词,而不一定是别人的关键词。在近期的项目中往往会产生我杜撰的词,比如“社会植物”、“社会植物学”,我会把这类词看成项目性的关键词。

我们现在也还会使用提取普通关键词这道“工序”。但在近期的分析中越来越少用那种接近统计式的方法来做,而是尝试其他的办法来深入。

ARTTIME:录像中屏幕上的文字关键词可能会对观者形成一种引导和暗示,有没有想过去掉这些文字的关键词,仅仅将多屏幕的访谈录像呈现在那,让观者自己去把握哪些是关键词或他所理解的关键内容?

徐:与文字的关键词相比,我还是认为视频的关键词更重要,但实际工作中要反复大量回看录像,有时录像在提取和筛选关键词方面比较弱,由于工作量大,文字表达的话就相对简单很多。你讲到的没有经过关键词提取的视频,我称为素材。随着剪辑(分析)增多,关键词就会越来越少,这是一种不断精炼的过程。这个展厅效果的呈现我认为并没做得很好,至少是没有足够的可视性的、言说性的关键词。

我现在经常做的以讲话方式的写作,称之为“可视性言说写作”,我最近一年时间一直在做,当我想写东西的时候就打开摄像机,对着镜头录下来。

ARTTIME:对受访者的谈话内容进行关键词提炼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将口头谈话转变为书写文字的过程。但语音和书写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中介,在这种转换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这种提炼的过程也是将关键词权威化的过程?因为人们更愿意相信概念化和可视性的语言,即“白纸黑字”的语言。

徐:言说性的语言与写下来的文字语言是不一样的,人们更愿意相信书,那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而不是书有天然的权威。现在有了电视和录音、录像,实际已经开启了另外一种书写的方式。我们平时讲白纸黑字是要负责任的,但是写下来的东西往往损失掉了很多意识的活动,那为什么不让两者并存呢?就像看电影,如果可视的、言说的语言和书写的文字没有区别的话,那我们就直接看完剧本就可以了。所以,在语言,其语气、表情,以及环境的关系就变得很重要。

我采访一个老农,我们问他是不是种田很辛苦,他笑着说那当然咯。因为他是笑着说,我就继续问他是不是很享受,他说也不是。所以这个笑就很有意思,会带来一些疑问。我们继续追问他是不是“悠然见南山”,他问什么是“悠然见南山”,他说不知道陶渊明是谁。他说自己干了一天活,出了一身汗,到了傍晚斜阳西下,感到凉爽,感觉挺自由的。由于我们很少会把老农和自由联系在一块儿,所以我们觉得老农说的这个自由值得注意,跟老农的对话以及周围的环境会令我注意这一点,而这个自由是否是西方概念上的自由?

再接下来分析,以及联系性阅读(汉娜・阿伦特),并对比西方的政治哲学中关于“自由”概念的历史过程和老农所说的“自由”,于是在我的思索方面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空间,我觉得我应该在老农说的这种自由的前面,加上“动物性”,这就出现了一个我的关键词:“动物性自由”(这里没有任何贬义,这和“人是政治动物”一概念有关)。

这些都是在访谈的过程中才会有的微妙的感受,你需要从这个氛围中去体会,如果只有文字我们估计就不会想这么多。

ARTTIME:您在维他命空间的展览“问题,地―土和社会植物学”,其中“地―土”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来表示?它与人们惯常理解的“土地”有什么不同?

徐:这个其实挺简单的,“地―土”是两个事情,“地”是土地,“土”是土壤。如果我们直接说“土地”的话,这两个层面的意思就又变成一个了。其实就是为了与这个相区别,指出所要关注的是两个事情。

ARTTIME:说到“植物”就会涉及到“土地”,在维他命空间的展览中有一份土壤成分的分析报告,这种分析是不是更侧重量化的成分?

徐:之前用统计学方法的时候是量化比较多一些,现在逐渐地就少了,适当的量化是必要的,但如果依赖于这种方法就有问题。我们对土壤的分析检测,刚开始检测公司说这些土壤有三项指标有问题,其中一项的问题还很严重,他们没有说明这项严重问题具体是什么,只说需要重新测试。过了两周,他们通知维他命空间,那个问题严重指标的重新检测结果出来了,很正常。但是我们很难相信这个结果,并不是故意去怀疑,就是很难让人信服。所以量化的方法也是有问题的。

ARTTIME:后来这个成分分析的报告还是展出了。

徐:对,我让工作人员把那份正常的检测数字展出了。

ARTTIME:您让维他命空间租用了两平米的“试验用地”。100年显得有点遥遥无期,因为现在的社会二三十年就已经变化非常大了,这个听起来像“两平米的乌托邦王国”。徐:以前我和城市规划设计师有往来,今年年初哈佛大学一个城市景观设计专业的教授带着一帮研究生来黄边站做交流。在这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人们相信,我们人类有能力设计一个越来越好的世界。我对这种自信十分怀疑,这事实上是资本逻辑的体现。

我们的受访者中,有个人打理了一个私人庄园,他每天都去庄园里“享受自然”,我问他,你这里的植物都是经你手种的,这算自然吗?他说那有什么办法啊,这些植物虽然都是我种的,但我把它们种在那里不去管它了。“有娘生无娘教”,那片地过了一段时间变得茂密而“荒芜”。野草野树比他自己种植的树长得还要好,几乎要吞没他种的那些树,在这里他就能感受到一丝丝自然了。

我从这个例子中感觉到,自然恰恰是人不可控制的那部分世界能量。像我们城市中的植被,被整齐划一地规划种植和修剪,一旦有野草就会马上消除掉。这样的自然就是社会的自然,它是可控的,这些树犹如我们人类社会,一旦生长越出规范(我称之为植物行为不轨),马上会被修剪。

从最低层面上讲,如果我们人类还需要自然的话,最好让它自己去生长,不去干涉它们的自由。就像我借的那块2平方的地那样,我会留下提议,告诉人们要维护这块地不受控制的状况,但是对这块地的破坏也是我们作品预设和测试的一部分。因为这就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在现在更多地是一种“利用”,所以谁也不敢保证几十年、一百年之后这块地是什么样子。

ARTTIME:被采访者坐在摄像机前是什么状态?

徐:中国人(海外包括华人)大多是不喜欢接受采访的,有些是很不好意思。有些私人农庄和庄园都不同意接受拍摄和采访,刚开始他们会满腹狐疑,但慢慢谈开了就好一些了。

ARTTIME:会不会影响到谈话的真实性?

徐:这种情况肯定是存在的,或者说任何的采访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有的人不会说真的感受,这些我们可能会从他们的眼神、表情看出来。所以有些关键词是需要经过分析之后得出的,从很多不同的采访之间去寻找一种关联性的东西。

这个关键词的项目很庞杂,感觉很多方面都没有说透。但有一点是我比较关注的,就是强调在艺术活动中,认知和表达的同一性,而现在的艺术世界所注重的是表达,在我看来是不够的,认识世界和自我表达是要同时进行的。

ARTTIME:但一般情况下,艺术家所表达的世界就是他看到的或认识的世界。

徐:对,但有一个问题,比如说现在的艺术世界里,艺术家越来越趋向于“弱智”,似乎艺术家越来越没文化、说什么做什么都可以被社会原谅,艺术家就象征着一群没文化的人。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家需要做的就是去表达他的感觉,这实际上是不可能带来独立的表达的。

ARTTIME:这就是您对今天艺术现象的态度?徐:达芬奇是我很崇敬的一个艺术家,他就是研究与表达合一的艺术家。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绘画创作时的研究性工作的存在。而现在的艺术家所做的仅仅是表达的那部分,分析研究的那部分已经没有能力做了,因为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这一部分被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科学等承担了。但是,我觉得,研究的态度在任何时代和任何情况下都是必要的。

艺术家要做自我表达,应该是不同于他人的自我表达,不仅仅从福柯、拉康、朗西埃这些大师写作中来。艺术家认识的世界不应是从别人的书中知道的,我认为我们每天早上起来刷牙、吃饭这些活动对于我们认识世界似乎更重要。

ARTTIME:这两种方式恰恰是两种对立的模式,现在很多艺术家都在标榜观念,使自己哲学化。但是这种自我表达的结果(也就是艺术作品的呈现)又常常是很直白化,甚至肤浅的东西。

徐:两种方式:不研究只强调表达,和哲学化表达,在一个问题上是一致的,即都忽视对世界独立关注的建立。哲学化的表达是原本要表达自己对世界有看法,但这个看法又不是自己的,是别人研究的成果,是世界的理论成果,或者说是在大师指导下看世界,所以艺术家很容易陷入一种糟糕的自我表达,是没有自我认识为前提的表达。悖论在于:你前面讲到视觉化是艺术家区别于旁人的一个方面,那么为什么不利用这一点去认识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呢?

第6篇:展厅设计的要点范文

季度橱窗的设计更是每个品牌每一季度必不可少的工作之_,从季度橱窗的开发时间及流程到如何制定企划及设计方案,再到具体的执行效果赏析,本期我们与大家一起分享季节性橱窗展示的技巧与陈列要领。

一、季度橱窗的开发时间及流程

对于服饰类品牌一般以将橱窗展示分为三类:季节性橱窗,节假日橱窗,促销类橱窗。其中季节性橱窗是每个服饰类品牌最常用但也最不容易做好的一个类别。

从以上流程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橱窗展示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即橱窗前期的开发阶段与后期的执行阶段,当然,可以做到这样规范操作的需要品牌具备以下三大条件的支持:

第一、完善的商品企划,包括清晰的主题与内容、完整的商品结构及上市计划;

第二、较完善的陈列团队,包括创意人员和培训人员和执行管理人员;

第三较完善的陈列体系,包括总部和分公司的陈列团队、陈列管理制度、完善周密的工作计划并可以按计划实施的足够的时间。

二、季度橱窗的企划方案

从上面的橱窗前期开发的流程图我们可以看到,季度橱窗企划是根据商品企划的主题和内容演变出来的,如果没有进行季度商品企划或不以商品企划作为前提而设计出来的橱窗即使再漂亮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品牌的橱窗方案完全和季度产品主题脱节了’消费者就会不清楚品牌到底在传递着怎样的信息和内容。

下面是以ALT男装2013年春季订货会展厅橱窗设计案例来做详细讲解。

1、了解2013春季商品企划主题——“维多利亚艺术家”(见图1)

2、制定2013春季橱窗企划

制定橱窗企划其实和商品企划的形式差不多,就是先做加法再做减法。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网络或书籍上收集到大量的有关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大量素材,然后将这些素材全部打印出来贴在一块白板上,然后陈列师一起开会讨论,看看哪一些图片元素是适合本季度的,多余不需要的把他们取下来,最终大家觉得不可以舍弃的元素,基本上就是本季橱窗所需要的元素了。因此,在前面的流程中提到过橱窗商品企划需要15天的时间,也就是收集资料一周时间,讨论、摘取不必要的元素、再讨论、调整,大约需要一周时间,所以这项工作需要15天左右的时间。

3、进行橱窗设计:

众所周知,橱窗展示是—项非常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需要有很强审美能力、很好的美术功底、陈列及搭配技能的专业人士才可以做的好的一项工作,但是只要有美术功底爱好者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的实际操作,水平自然可以不断的提升;接下来,还要把握季节性橱窗在前期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核心技巧和要领。

在设计橱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以橱窗企划为核心,强调本季商品主题;

2)、橱窗费用预算;

3)、根据橱窗尺寸,模拟效果图。

第7篇:展厅设计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钢结构、公用建筑、设计

以钢材为主制作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加工精度高、效率高、密闭性好,故可用于建造气罐、油罐和变压器等。

同时,由于生产工艺的不断提高,除应用原有的梁、拱结构外,新兴的桁架、框架、网架结构、悬索结构逐渐推广,出现了结构形式百花争艳的局面。建筑物跨径从砖结构、石结构、木结构的几米、几十米发展到钢结构的百米、几百米,直到现代的千米以上。于是在大江、海峡上架起大桥,在地面上建造起摩天大楼和高耸铁塔,甚至在地面下铺设铁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提高的还有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一些大型的公用建筑因为设计独到,施工精良,成为独特的旅游景点的例子也层出不穷。在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提高之后,公用建筑的结构设计理念和结构辅助设计等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施工周期长和自重大的混凝土结构设计逐渐被大空间大跨度的结构设计所取代,而钢结构在其中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从初稿到施工设计完成大致可以分为七个步骤。

一、判断选材

众所周知,钢结构自重小、受施工的自然环境限制较小、施工的周期也较短,因此适用于钢结构设计的建筑通常都是大跨度、大震动、体型复杂、对密封性要求较高和要求经常性装拆与能活动的结构。比如说会展中心的设计等就适用于采用钢结构的设计。

二、布置结构

钢结构设计的关键在于“概念设计”,因此其选型和结构的布置显得尤为重要。在做精确性理论分析时,需要考虑整体结构的设计理念,从全局出发,同时也要对细节进行周密细致的拆分与布置。最后出来的方案要是便于手算、定型正确而且概念清晰的,为的是避免在后期的分析阶段多余的繁琐计算。

在对钢结构进行选型时,要充分考虑施工工程的具体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哪一个工程环节都是适用的。对于覆盖跨度要求宽广的结构设计中,所选择的索模或者悬索的结构体系可以是以构件受拉为主的。在高层的钢结构设计里,事宜选择周边的巨型SRC柱,结构体系的核心是支撑框架。对于框架结构的楼层进行平面次梁布置时,有时需要调整它的荷载的传递方向。同时应该要沿着长向来布置,虽然对于次梁来说,截面加大了,但是结构的整体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预估截面

在截面布置完成之后,就需要对构件的截面进行初步的估算。其中主要是对于支撑和梁柱等的断面尺寸与形状的假设。对于钢梁的选择可以是槽钢、焊接H型钢截面或者轧制等。对于荷载与支座的情况,他们的截面高度往往是选择在跨度的1/20~1/50之间。其翼缘宽度可根据侧向支撑间距,应当按1/b 限值确定,此时方可满足钢梁的整体稳定要求。在确定了翼缘宽度和截面高度之后,其板件的厚度预估可以按规范了的中局部的稳定构造来规定。同时为了对应不同种类的钢结构,其设计规范对于截面的构造也有很大不同的要求。比如对于钢结构所特有组成构件的板件局部稳定问题时,轻型的钢结构规范和普通钢结构规范的限值都有极大的区别。另外,对于构件的布置应该要通过经验而且结合具体的设计来进行合理的布置,使构件充分额发挥其结构的各项性能。

四、分析结构

在目前的钢结构实际设计中,对于结构分析时通常采用线弹性分析,在条件允许时可以考虑P 一,P 一ā,也就是考虑了结构的稳定性。所以计算完成后不需要再进行构件设计,不需要引入长细比。这样设计过程就比较简单,相对而言也更准确。然而对于新近的某些有限元软件部分可以考虑几何的钢材和非线性弹塑性能。但是并不是所有结构都需要用结构分析软件。简单结构可以通过手算来进行分析,只有复杂的结构才需要来建模运行程序而且需要做细致的结构分析。一般来说,我们现在所用的大多数结构分析软件为sap2000、PKPM 系列软件等,这些软件对简单计算模型可以用到一些更加简便的小软件来进行分析。

五、判定工程

要想正确的使用结构分析软件,除了分析结构之外应应学会对其输出的结果做“工程判定”。比如说,评估各向变形特征、总剪力、周期等。可以根据“工程判定”来选择修改模型并进行重新分析,修正计算结果。由于结构分析软件的不同,也会有各自不同的适用环境。同时,在工程设计中,精确的力学与计算常常存在一定的距离。结构选型时,应考虑不同结构形式的特点。在工业厂房中,当有较大悬挂荷载或大范围移动荷载,就可考虑放弃门式刚架而采用网架。基本雪压大的地区,屋面曲线应有利于积雪滑落(切线50度外不需考虑雪载 ),如亚东水泥厂石灰石仓棚采用三心圆网壳,总雪载和坡屋面相比释放近一半。降雨量大的地区相似考虑。建筑允许时,在框架中布置支撑会比简单的节点刚接的框架有更好的经济性。而屋面覆盖跨度较大的建筑中,可选择构件受拉为主的悬索或索膜结构体系。高层钢结构设计中,常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震烈度高或很不规则的高层中,不应单纯为了经济去选择不利抗震的核心筒加外框的形式。宜选择周边巨型SRC柱,核心为支撑框架的结构体系。

例如:

轻钢结构轻钢是一个比较含糊的名词,一般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17-88)中第十一章“圆钢、小角钢的轻型钢结构”,是指用圆钢和小于L45×4和L56×36×4的角钢制作的轻型钢结构,主要在钢材缺乏年代时用于不宜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制造的小型结构,现已基本上不大采用,所以这次钢结构设计规范修订中已基本上倾向去掉。另一种是《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所规定的具有轻型屋盖和轻型外墙(也可以有条件地采用砌体外墙)的单层实腹门式刚架结构,这里的轻型主要是指围护是用轻质材料。既然前一种已经快取消,所以现在的轻钢含义主要是指后一种。

重钢结构1、厂房行车起吊重量:≥25吨。2、每平米用钢量:≥50KG/M2。如:石化厂房设施、电厂厂房、大跨度的体育场馆、展览中心,高层或超高层钢结构。

轻钢与重钢质的区别判定结构为重钢与轻钢结构确实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多有经验的设计师或项目经理也常常不能完全说明白,但我们可以以一些数据综合考虑并加以判断: 1、厂房行车起吊重量:大于等于25吨,可以认为为重钢结构了。2、每平米用钢量:大于等于50KG/M2,可认为是重钢结构。3、主要构件钢板厚度:大于等于10MM,轻钢结构用的较少。另外,还有一些参考值:如每平米造价,最大构件重量,最大跨度,结构形式,檐高等,以上这些在判断厂房是否为重钢或轻钢时可以提供经验数据,当然现在很多建筑都是轻、重钢都有。但有一些我们可以较肯定的说是重钢:如:石化厂房设施、电厂厂房、大跨度的体育场馆、展览中心,高层或超高层钢结构。实际上国家规范和技术文件都并没有重钢一说,为区别轻型房屋钢结构,也许称一般钢结构为“普钢”更合适。因为普通钢结构的范围很广,可以包含各种钢结构,不管荷载大小,甚至包括轻型钢结构的许多内容,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只是针对其“轻”的特点而规定了一些更具体的内容,而且范围只局限在单层门式刚架。由此可见,轻钢与重钢之分不在结构本身的轻重,而在所承受的围护材料的轻重,而在结构设计概念上还是一致的。

六、设计构件和节点

一般来说,对于构件的设计首先最重要的是对材料的选择。通常比较常用的是Q235(类似A3)和Q345(类似16Mn)。而且主结构应该是使用单一的钢种,为的是便于工程管理。但是若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选择不同强度的钢材来组合截面也是可以的。因为当强度起控制作用的时候,选择Q345;若稳定起控制作用,则应该选择Q235。

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为例。在设计的规划中,整个展区是一个三角形的区域,由18个展厅围成,总面积为20万平方米。并且所有的展馆可以围成一个露天中心区域,约为五万平米,用来作为室外展场。其中心周边是一个有顶的连拱廊,它连接入口与展厅。展厅的连续性结构形成了一条柔和波浪形,整个设计被其赋予了独特的形象。它的主要钢构件所用钢材:钢管为0345A,其余型材、钢材为Q345B,所有的连接件均为Gs一20Hn5(V)型焊接低合金铸钢,此种材料是德国规范规定了的钢材,它的力学性能要比0345钢材略强。在支座端支撑一根1 4.407 m高度的钢管柱。其连接节点均用铸钢件,而且从连接方式上来看,这些节点属于刚结。但从桁架侧立面能够看出,整个桁架上下弦和中弦都是很平滑的圆弧,竖向荷载所形成的内力都可以通过沿钢管传到两端的节点上。从钢结构计算软件结果也同时验证了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所有的桁架钢管承受的力都以轴力为主,而且所受的弯矩和剪力都很小。

连接厅的屋面采用的是钢框架结构,它与板柱的剪力墙结构会发生关系。其屋面宽度是18 m,其中每隔6 m是一根主梁,另外中间用次梁将其分割。主梁的跨度是29 m,断面为变截面方钢管,两边细中间粗,截面最高的地方也只有500 mm的高度。对于现在来说,国内出现越来越多类似大型钢结构建筑,但是采用类似新国际博览中心此种结构形式的公用建筑还不多。经过实践的检验和应用,该结构具有如下优点:建筑造型优美,同时结构受力体系明确。每个构件受力都非常简单明了,由竖向力和侧向力通过不同构件来承受,这也充分体现了钢结构建筑的优势。另外,独特的节点结构设计,既可以保证整体建筑物优美的外观,还保证了钢结构受力和变形的要求。并且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类似于这种博览中心的大跨度钢结构建筑将会越来越多,其经验也可为今后的设计借鉴。

七、编制图纸

钢结构的设计出图包括设计图与施工详图这两个阶段,设计图由设计单位所编制,而施工详图往往由制造钢结构公司根据整体建筑设计图来编制,但是有时也需要设计单位来代为编制。同时设计图是作为提供制造厂编制施工详图的依据。在深度和内容上应完整却不冗

余。在详细的设计图中,对于各种设计依据均应表示清楚,以便利于后期施工详图得以顺利编制,而且最好也能正确体现设计的意图。

结语:科技的发展促进各种技术不断优化升级,我国高产量的钢材为我国钢结构建筑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种优势下,国家政府应该鼓励钢结构建筑的发展,促使其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其成为我国的主要建筑项目支撑。同时作为一名专业的设计人员,如何提出安全可靠而又可行创新的设计产品,都是在今后的钢结构产业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莉莉. 袁雪峰. 王亚莉. 钢结构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探讨[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32)

[2]. 包联进. 姜文伟等. 世博会世博中心结构设计[J]. 建筑结构学报. 2010(31)

[3]. 姜牛. 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浅析[J]. 价值工程. 2010,29(36)

第8篇:展厅设计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快题;考研;设计备考;实战技巧;建筑

一 快题设计的定义

所谓快题设计,就是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指定设计方案,从文字的要求到图形的表达以及效果表现。

快题设计题目的特点:体现整体性,宏观性,体量和组织关系,主次关系,清楚的主线等。1层次空间的变化——大空间,小空间,如景观建筑规划空间、演艺厅、大型餐厅等。2非特殊功能性的——题目一般是常见的设计内容,如小区、学校建筑景观规划及其室内设计等反复到处可见的。3题目易于发挥的可以自由创造的——如基地内有一条河或是一棵树,基地是三角形的,集装箱式的建筑设计。4环境因素的影响——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关系,文脉,自然地形的结合。一个优秀的快题方案,应该满足出题者所提出的要求或解决其给出的问题。在基本功能上不能犯错误或者遗漏核心问题,在方案上不必刻意求新,应该清楚,快题设计的考试时间是6小时,做方案的时间一小时左右,何况方案做得越花哨,越复杂,在立面及透视图中所耗费的时间会随方案的复杂程度而迅速增加。只就说明,快题练到最后,你将体会到在每一个环节中尽可能节省时间是多么必要。3.1快题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项目性质:规模,使用者(把握设计分寸),文化教育空间?公共办公空间?对内还是对外的景观建筑,注意限定词。2)主要功能内容:数量,要求。(如医院、教室、学校)。3)特殊功能要求:数量,要求。(如会堂,展厅等,要求4。5米高,考你如何处理高差问题。)4)规划要求:如建筑退界,建筑入口位置,基地保留树木等,注意红线位置。

二 快题设计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图纸表达成果使一眼看上去能显示你的设计特点,你的审美感觉和对设计的理解。2)准确性原则:方案规模要与题目要求相符合,不能太夸张,不能有太大的出入。3)突显性原则:图纸表达成果体现一些亮点!线条徒手表现更具视觉冲击力!4)完整性原则:符合题目要求,交代清楚。

三 快题设计的要点

(1)功能要求:(例如建筑快题)①题目要求分几个部分,层数是否要求?②总面积允许有10%的出入,贮藏间洗手间有时不会有面积上的限制,凭自己的感觉处理!③图纸的要求:总平面,平面,立面,剖面,透视图,轴测图。看清题目要求。(2)表现方式:墨线图,表现方式不限:1基地要求:注意出入口,方位的正确,(注意城市道路与城市主干道的区别,居住小区与市区的区别。)2节点处理:如门厅:让人进入后知道该往哪里走!①引流,给人明确的方向感!②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③洗手间的位置,既不能过于深入,也也要适当隐蔽。

四 快题设计技巧

(1)细节技巧?图纸打上黑边,在图纸右下脚打上格,写上图号;设计说明不要不分段落,语言语句混乱;如果画零号图纸,不建议使用那种裁下来的零号硫酸纸,太薄太软,图面效果不好。如果是克数重的也可以使用。考试中画过的草图纸不要揉成一团扔掉,方案做到后期很可能要用到最开始画的草图。

(2)颜色技巧?最好能了解到所要报考学校的风格,有些学校喜欢淡雅一点的风格,有些则喜欢鲜艳一些。设计中颜色不要用的过多,这里指两个方面:一是在一张图纸上不要用太多的颜色,否则会显得混乱;二是对全套图纸,颜色一定要统一搭配合理布局,最好在平常练习时找出三到五种套色,考试时根据所给的内容选出一种套色进行绘制即可。

(3)线条技巧?一般用单线勾勒出景物的轮廓和结构,方法简便,易于表达。要点是线条准确、笔力轻重分明,虚实结合。利用线条的粗细、疏密来表示所绘物体的主次关系。线密处可看做是“黑”,线疏处可看做是“灰”,无线处则看做“白”,来表现形体轮廓、空间层次,光影变化和材料质感。做到美观、流畅。要想做到好的图面表达,在方案的表达上丰富的线条刻画决不能被马克笔之类快速表达工具的大面积色彩铺盖所取代。

(4)构图的技巧?在试卷版面中构图的好坏决定胜负,下面我推荐几种快速构图模式:均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平衡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变化式构图,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紧凑式构图,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掌握以上几种方法,在快题设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 建筑快题设计的注意事项

1设计过程上步步为营,不要彻底的否定原来方案。2以任务书为准,强调客观的正确性。3以简单,熟悉的方法处理设计问题和表达设计。4图纸完整,符合规定要求,注意比例。

六 快题设计的应试准备

1知识准备(类型,基本尺度,基本规范)。2技能准备(通过针对性练习)。①了解工作量,规范设计步骤(时间短,步骤要清晰)②认识自己的能力,合理分配时间(设计用多少时间,表现用多少时间,自己心中有数!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设计时的习惯。如分析用0.5小时,调整用1小时)③选择一定的表达方式(平时练习怎么画,考试时怎么画!厚积薄发!)。④墙体的表现方式:两根单线,涂黑。⑤笔:固定使用,种类不宜过多。⑥配景的表现:景观树,流动车,穿插人形成固定的画法。

七 设计说明

有的学校要求写,这跟分析图一样。在可写可不写的情况下。设计说明和分析图是构图的一个手段。假如你发现版面还有空缺或不满的地方,没关系,画上分析图,并且根据图面重心填涂色彩。

八 快题图面的版式设计原则

1总图应按指北针朝上的方向来绘制。2如图纸在高度上有足够的空间,应将各层平面图和立面图在垂直方向上对齐排列。3如图纸在宽度上有足够的空间,应将各层剖面图和立面图在水平方向上对齐排列。4详图和标注应该有序的成组布置。5轴测图和透视图是统一整个版面的综合性图。

第9篇:展厅设计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交互式;公共美术;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1-0106-03

中职学校信息化环境课堂教学,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创新了教学方法。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简称“宝安职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课堂教学,探索构建了信息化“交互式”艺术鉴赏自主学习模式。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开展自主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收到了实效。

一、“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的内涵

教育学者认为,所谓“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和教师的引导下,设置交互式学习环境,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和完成具体教学目标的学习模式;是一种基于建构教学设计的教学法。

“交互式”学习环境,是学生以网络技术平台为支撑,主要在课堂之外进行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内化知识的互动场所;它以“任务驱动为干线、教师设计为引导、学生活动为主体”的基本特征贯穿于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真正的自主学习环境。任务驱动,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任务活动创建教学情境,在强烈问题动机的驱动下,运用资源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知识并逐步生成目标能力。这里要防止概念误区,学生自主学习是在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而不是自学,不是脱离教师的、完全的、绝对的独立学习。

中职学校公共艺术中国山水画意境欣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层次性和实用性都适合使用“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课堂具有“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的特点。

二、信息化是“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的条件

学校信息化学习平台提供了贴近各学科教学需求的技术支持。这个平台由在线学习、师生通道、教务管理等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互相联系、彼此配合,构成完整的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公共艺术的课堂教学,依托该平台营造了良好的“交互式”学习环境。

在线学习部分,包括了课程标准、课程简介、课件菜单、微课视频、名师导学、仿真实训、BBS交流等内容,按教学需要进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课程的需求,该校在此部分设立了公共艺术学科访问通道,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艺术资讯、作品真图、经典赏析、当代评论、本土艺术等,充分展示网络优质艺术教学资源。师生通道部分,学生可随时在任务菜单中点击下载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并上传作业。教务管理部分,学校通过网络平台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学分管理、教学评比等。在线学习与师生交流,均可通过手机4G网络点击进入学习平台,操作十分便利。

三、精心备课是“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的前提

课本是课程的根本,教学设计则是“导演的分镜头脚本”。面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教师的备课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把握核心内容

课程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创设教学环境、选择教学方法、调控教学活动等具有重要意义,它确定了课时的分配和应采取的教学策略。中国山水画意境欣赏课程,备课确定了教学目标的关键词是感知(观看和区分)、鉴赏(构图与技法、意境的联想与想象)、表述(描述欣赏感受)。

(二)组织教学资源

信息化教学的素材、资源应视教学实际需要提前进行组织和梳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集、整合,包括电子图、音、flash和实景视频等资源的收集,以及课件导航制作、相关网站资源的链接、现场实验实训软件系统的准备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应根据时展和教学实际不断充实和更新,才能保持资源库的生命力。

(三)设计教学流程

教师根据教学目要求,对各教学环节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要考虑到在教学中使用哪些信息化手段、在不同教学环节选用哪些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中何时插入提问和测试等教与学活动,这些须全盘统筹、烂熟于心。在山水画意境赏析的备课中,首先,利用网络平台从前置学习任务开始,设置一系列知识点问题,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从而得到清晰的学习目标、方法和知识;其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合作协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再次,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的能力。

四、公共美术“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

该校公共艺术课程构建和尝试“交互式”艺术鉴赏自主学习模式,是学习列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行过程,包括“敷设学习导轨,激发动力引擎;任务驱动运行,目标深化层次;反思习得成果,评价再注动力”等三个内容环节。

(一)敷设学习导轨,激发动力引擎

学生学习动机是艺术鉴赏学习中的可控因素之一,也是学习动力的引擎。教师应当是个优秀司机,善于随时启动兴趣引擎,激发学生的表层动机(引发学习兴趣)和深层动机(增加理论和实践能力)。教师在山水画意境赏析课前通过网站平台留置任务,即是点燃引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入轨。

课前留置任务,是教师基于教学内容的一个设计,以引导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要点进行预先感知、初步理解和自我建构。它以授课对象已有知识为基础,是对新知识作探究的首要学习活动环节。授课前,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向各学习小组分配任务,要求每一位学生点击观看教室制作的中国山水画微课教学视频,提前解决“感受山水画意境”这一教学重点,然后要求各小组结合网络资源分别完成荆浩《匡庐图》、马远《踏歌图》、王维《雪溪图》和倪瓒《虞山林壑图》的欣赏文稿并于课前网上反馈。各组组长接收任务后,组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学校网络平台查找相关学习资源。从各小组反馈情况来看,基本都能从画家的生平入手,分析画面构图、基本技法、作品意图进行陈述,按时完成了前置任务。教师对各组任务完成的情况和所表现的团队精神也及时通过留言评价作了肯定点评,激发了学生动脑、动笔、动手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热情,同时又因势利导为进入新课作了良好的引领和铺垫。

(二)任务驱动运行,目标深化层次

促进学生吸纳、使用自主学习策略,是实现教师指导作用的根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照课件设计,围绕课程教学目的提出系列任务。这些任务并非单一形式的重复,而是分主题的层次推进,从而引导学生借助信息化工具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效解决“描述山水画意境”这一教学难点。该校山水画意境赏析信息化课堂,围绕课程“意境赏析”的关键词,组织进行了“感知意境”“比较意境”和“生命意境”等三场主题递进、层次情境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课堂引入、让学生从山水画“感知意境”,组织了“艺术品展厅”课堂情境活动。这场活动是前置学习任务的继续和延伸。通过电子白板大屏幕营造艺术品展厅现场和氛围,然后分别以远、中、近景和特写镜头推出前置学习任务中的几幅山水画高清图,由各小组推选一位学生扮演“展厅讲解员”,教师和其他学生充当展厅观众。讲解员们充分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向大家宣讲了所属小组对山水画作品的欣赏过程。这场情境活动,使学生厘清了感知艺术品意境的基本思路,训练了学生在公众活动表达的思维和胆量。

首场任务结束,教师围绕“意境”再提问题:当前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良莠难分,赝品和真迹在意境的形、神之间如何区别?课堂自然进入“比较意境”分主题的“鉴宝现场”情境活动。活动由甲、乙两学生扮演持画人,其余学生是鉴宝专家团队成员;持画人分别展示网络资料马远《踏歌行》的真、品,点名请求“专家”通过赏析去辨别真伪。被点名“专家”先根据已有理论知识和课前学习成果描述了马远原创画作的运笔、用墨、设色所营造的意境;同时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艺术作品资源库中调取出马远的其他画作观察鉴赏。通过电子白板点击画面进行放大、缩小,对绘画元素反复比对后,结论认定乙生所持属品,理由是在定格的特写画面里,点苔和皴法杂乱无章,溪水波纹雷同、缺乏神韵;而马远另一幅《寒江独钓图》勾勒的水纹,却非常传神、意境凸显。有比较才有鉴别,“专家”结论得到一致认同。“比较意境”活动,借助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一步对山水画意境构成深化了理解。

第三场教学任务设计是“生命意境”。教师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荧屏赏析《富春山居图》高清图长卷后提出问题:假如将此作品用flash制成动态图,你认为这幅画哪些地方可以动态表现?学生回答:人走、云飘、鸟飞、水流、雨落、树摇、舟行、鸭浮等都是生命迹象,都可以用Flas表示。这时,教师即时播放《富春山居图》的flas,学生回答所说之处都被实景泛活,画面绚丽生动,音配画古筝婉转,使学生耳目一新、赞叹不绝于耳。学生在教师启发下作出如下归纳:动态生命,可以由多姿多彩的静态画面来表现;意境,是艺术品的生命,艺术品的价值在于有无意境;信息化可以创造出生命驿动的艺术品;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品,更加深化了意境。

上述任务驱动的学习活动,环环相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往深层次推进,学生始终能保持高昂的兴趣和热情,自主快乐地实现教学目的。

(三)反思习得成果,评价再注动力

反思和评价,是“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环节。反思是归纳总结。活动结束,学生围绕各任务过程系统地梳理了教学习得:一是获得了知识。理解了意境的概念,感受山水画技法是意境构成的载体,并了解营造意境的方法;通过flas辅助配合,现代科技作用于山水画,深化了作品意境。二是生成了能力。在自主学习中培养了赏析山水画构图、运笔、用墨、设色的基本能力;在课堂活动中,生成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实现操作的实践能力。三是实现了情感目标。“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构建了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了师生情感的交流;密切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协调、沟通的人际关系;通过艺术鉴赏,丰富了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提高了美术审美能力,陶冶了情操。

评价对自主学习活动具有反馈与调控、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仍以反思的三维目标为主、以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元形式进行活动评价:通过山水画意境鉴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和情感反应如何;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是否达标;对美术的体验与感受、意境的感知和理解、审美情趣的形成的过程怎样以及掌握信息化知识、实际技能操作水平有无提高等。科学的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课堂呈现“减负增效、快乐激增”的新变化。

五、结语

当前,信息化环境对“网络一代”的学生认知产生着重大影响,学习需求和方法也从过去的单一性转变为多样性。自主学习是学生、教师、学习活动与材料等多因素的动态协调过程;中职公共美术“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以任务驱动为起点,以网络学习平台、微课、课件导航及手机和电脑等信息化工具等重要教学手段支撑,师生共同参与和合作、反思和评价,完成教学目的;这种模式体现了师生教学伙伴新型关系,教师不但帮助学生创设最佳自主学习微环境,而且以平等身份参与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宝安职校公共艺术课程山水画意境鉴赏课堂教学,在信息化环境下探索构建并尝试“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经师生努力,取得了较好的实绩。

参考文献:

[1]韩清林.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05,(5):55-59.

[2]徐韵.新媒体时代艺术教育的策略创新[J].南京大学学报,2011,(5):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