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范文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第1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范文

一、我国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发展进程

建国之后,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分为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市场经济为主三个阶段,而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在每个阶段也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1.计划经济阶段。计划经济阶段的人力资源主要实行的是计划分配,这一阶段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主管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企业员工的任免和薪资待遇都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其次,政府按照计划给企业配置人员,企业自身没有招录人员的权利,政府按照计划配备的人员在企业几乎没有轮岗和换岗的情况。再次,人力资源配置模式相对固定,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无论其文化程度如何,都能够被安排到企业工作,而生活在农村的人口则几乎没有进入城市工作的机会。最后,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录用实行终身制和接班制,劳动人员的子女可以进入父母的工作单位工作,对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较低,员工普遍认为只要不犯重大错误就不会被辞退,因此对工作缺乏应有的干劲和热情。第二,人力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企业被动地接受政府配置的人员,不但会造成人员和工作岗位的不符,而且过多的人员配置会加剧企业的财政负担,造成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第三,人力资源的质量偏低,由于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资差别不大,并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知识素养和工作能力普遍较低。2.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阶段。以后,我国逐渐步入了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阶段,这也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我国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也出现了重要变化,逐步从计划性分配到市场化聘用转变,打破了传统的人力资源按计划分配的局面。随着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科学性的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流动性逐渐增大,而且人力资本在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可以自由调配,使各个岗位的人员配置更具有合理性,且更符合经济市场化发展的要求。这一阶段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聘用制减弱了政府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使工作人员对岗位拥有了自主选择权,提高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和就业的灵活性。第二,农村人口可以进入城市务工,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富余问题,不但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第三,工作人员可以在单位内部实现轮岗和换岗,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身特长,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3.以市场经济为主的阶段。十四大重新确定了市场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实现了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这一阶段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首先,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变大,工作人员不仅可以在单位内部进行调动,而且可以跨行业、跨地区调动,这不但提高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企事业单位通过招聘来录用人才,不但保证了用人质量,而且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了企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再次,工作人员能够自主选择职业,不但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而且促进了工作人员的自身发展。最后,实现了工作人员绩效和工资的结合,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出现的不足

1.市场尚未发挥出人力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尚存在许多缺陷,不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人力资源的供应与接收,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总体目标。一方面,尽管毕业生具有双向的选择权,但是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国家机关工作,这些毕业生一旦进入国家机关,多数都会稳定下来,具有相对低的流动性,这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主导作用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目前仍有部分国有企业为职工子女包分配,导致企业员工的流动性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总之,由于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主体权利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减少了人力资源的储备,而且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2.人力资源的配置受行业和地区的限制性较大。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不平衡,以及人力资源信息交流不畅,造成部分地区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而另外一些地区却出现了人力资源过剩的现象。比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上海等地的人力资源市场较为繁荣,吸引了国内大批高素质人才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相反,位于我国西部的宁夏、青海等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较为落后,优秀人才较为匮乏,加之人力资源的配置机制较为落后,进一步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此外,一些地区实行人才保护措施,限制了优秀人才的流动,违背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的配置要求。3.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人力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状态仍会长期存在。第一,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长期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我国的西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导致优秀人才的供给和需求存在较大缺口。第二,专业的技术性人才较为匮乏。随着我国的生产力不断提高,许多企业相继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但是专业型人才的短缺限制了企业产能的发挥,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第三,人力资源的供需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由于大学生所学专业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率,使市场呈现人才供应不足与人才闲置的同时存在的“怪像”。

三、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改进策略

1.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培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我国的产业结构也随之进行了调整,结构性失业已成为许多地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减少结构性失业造成的人才浪费,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对人力资源的各项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增加劳动者的再就业率。针对我国结构性失业所呈现出的具体情况,政府应出台政策来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部门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培训所需要的资金,加大对人力资源培训的投资力度,形成国家、企业、社会、个人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培训筹资格局。此外,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就业培训信息网络,加强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联系,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人力资源供需矛盾。2.平衡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完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最重要的是克服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解决人力资源闲置问题,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健全人力资源市场。政府应根据地区之间人力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完善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促进地区之间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的交流,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并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其次,优化各类人才的培养结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各高校应根据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结构调整专业设置,保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最后,高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力度。人力资源供求矛盾是造成人力资源闲置的主要原因,对此,高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了解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保证人力资源供给的合理化。3.赋予用人单位更多的选人用人权。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进行人员招录、辞退时受政府的干预过多,制约了企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的自利。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避免对企事业单位招录工作的过多干预,保证企事业单位招人、用人的自利,保证人力资源需求方的主体地位,促使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更加科学、合理。

四、结语

第2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范文

计划是生产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计划经济时代,计划是生产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有人就不以为然。他们把计划经济中所有的失误与弊端都归咎于计划,以此,他们对计划理直气壮地说"不〃其实这是矫枉过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20世纪30年生的经济危机,使西方经济学家束手无策,美国总统罗斯福果断出面进行计划干预,成功地扭转了危机进一步漫延的局面,遏制了这场灾难的纵深发展。这是人们熟知的典型的以计划干预市场的例子。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时代,计划起着调节市场的作用,尤其在宏观方面,它所起的管理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它克服了过去的那种弊病,弥补了市场的不足,缓和了市场的刚性,使市场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应当认识到,计划和市场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而是优势互补。没有计划,生产就会陷入混乱,就会产生生产过剩或不足,引发经济危机。只有计划才能使生产有条不紊,使经济秩序井井有条,不致发生紊乱。当然,调节经济秩序也可以通过市场规律进行,但那是在经过惨痛教训后的亡羊补牢。虽然并不是说计划是完美无缺的,但是用不好也会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事实上,现在计划、市场和生产已形成了如下的三角关系:

由上图可知,由市场产生计划,同时计划又指导和调节着生产活动,而生产活动中的一些新问题又反馈到计划部门,作为调整和修定计划的依据。生产出来的产品投入到市场,再由市场反馈信息给计划。从这个图中也能充分看出计划在市场经济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计划应具有预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销售工作处在龙头位置。所有生产活动的价值最终都由销售工作予以确认。因此,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应当是生产者的希望,也是企业的追求。古人曾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现在,不但要"预”,还要充分"预”,高质量的"预”。什么样的产品有市场?什么样的产品有潜在市场?什么样的产品已经成了明日黄花?而有需求的产品其市场前景究竟有多大?其市场需求定位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又何在?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做计划前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市场疲软、产品处在低价位时,如果生产的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不大,远不能达到垄断的程度,那么计划就应当相应的压缩产量,不能做赔本赚吆喝的生意,同时要义不容辞的肩负起振兴市场、维护本行业利益的重任。千万不能做低价倾销的事,当然那些具有垄断野心想通过压价挤垮其他同行的企业除外。在市场前景看好时,计划就要相应地调整,加大产品产量计划,组织高负荷生产。只有这样,了解了产品的市场前景,才能有的放矢,做出具有科学价值的计划,做出具有促进生产发展性质的计划,做出一个合格的计划。这样一个计划,也是现代企业所梦寐以求的。当然这些市场情报应当有专门的机构提供,而不一定非要计划人员去四处搜集,毕竟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计划。

计划应具有前瞻性

    仅仅根据市场信息还不能制定出完整的计划,否则计划就是销售部门的事了。从前面的"计划、生产、市场关系图"中,〃计划一市场"、〃市场一生产"两重关系都是单向的,唯有"计划_生产"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计划用来指导生产,同时生产又反作用于计划。也就是说,计划要不断吸纳生产所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考虑生产实际和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所以,计划应在洞悉市场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并结合本企业生产目标(包括近期的和长期的)来制定。计划要具有前瞻性,不但要总结过去,正视现在,还要规划未来,充分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计划要把企业引入何方?不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才考虑如何去修路。也就要求计划应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要透过每月或每年的生产计划就能反映出企业的发展动态。瞩目计划,看到的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应当是充满活力、充满朝气的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超越自我、走向辉煌的鲜活的企业的形象。

计划应具有可操作性

具体到计划的制定,应特别注意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这应当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什么叫计划应具有可操作性呢?首先,这个计划应当是可行的,即是可以实现的。如果计划实现不了,无论制定得多么宏伟、多么诱人,都等于失败,那是马歇尔计划。计划能够实现,则大家才会有信心,才能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如果计划无论付出多大努力都不能实现,则会挫败大家的积极性。这样脱离实际的计划所产生的效果是很恶劣的,它容易使人产生自甘落后的消极颓废情绪,显然是不可取的。这个计划也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唾手可得的,是必须要经过一定的努力,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实现的。如果计划很容易实现,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也不会太高,不用使劲,不去努力,计划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那还要去奋斗什么?这样的计划是培育懒惰的温床,制造平庸的培养液,只能使人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最终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

要制定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切实可行的计划,首先,要深入生产现场,了解生产实际,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全面熟悉全厂的生产工艺、掌握生产条件、明白生产现状,这样才能做到胸中有数、知己知彼。同时还需要了解生产的季节特点、环境条件和历史情况,还要预知未来可能要发生的事,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当然没有人会未卜先知,要知道未来可能要发生的事,就必须要广泛搜集信息,如一些检修方面时间表、基建方面的规划等等。千万不能闭目塞听、闭门造车,缺乏可操作性的计划,对生产不会有利。

在市场经济中计划是指导性的

第3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范文

内容摘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商业经济理论,研究方法表现为,社会制度的本质决定以马克思经济理论分析和探索流通领域的社会生产关系。计划经济的转轨决定以历史的方法,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商业发展规律。

关键词:商业经济商业理论立场历史方法

经济理论的研究方法是建立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研究方法可以形成一个学派或流派。从分析方法的角度分类,经济理论以及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的诸理论组成的理论体系或经济学,大体上包括三大类别: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区别;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的区别;纯经济分析与制度、结构分析的差别。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的传承,同时在社会制度方面有别于资本主义,决定了商业经济理论的研究方法是世界观,历史观和发展观的辨证统一。

商业经济理论研究的立足点

当前我国商业经济理论的危机,表现在西方经济理论的涌入,反映西方经济思潮的市场营销学替代了商业经济学,而市场营销学主要研究流通领域人和物的关系,忽视了流通领域生产关系的研究。在揭示生产关系的运行规律方面,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商业经济理论只能是以为指导的,解决我国实际问题的,中国式的商业经济理论,是西方经济理论无法取代的。我们认为,作为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商业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首先要研究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国有商业的地位、商业劳动的地位、商业企业人与人的关系,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

政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对立,在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表现在它提出了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类似的理论命题。但是,它不能揭示劳动价值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根据“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假设”以及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价值的观点,商业劳动价值同样也是商品流通领域创造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流通产业要充分肯定商业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保护和解放劳动者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固有职责和根本任务。必须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不断提高商业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承认商业企业独立商品经营者的地位,同样也承认商业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和在增进社会财富的作用,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制企业都表现为企业人格化资本的特征。也必须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劳资双方的利益关系,切实保障商业劳动者在分配领域的合法权益。

比较的动态分析的历史方法

历史和现实的比较是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的重要分析方法。安岗(2005)的研究表明历史方法的重要地位:中国经济学界的首要问题是了解国情,发现经济学研究中的问题,找到问题的结症,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就需要我们应特别重视历史方法,从实际出发来研究问题。不容否认,计划经济时期的商业结构模式存在许多缺陷,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商业理论,离不开计划经济商业的历史背景,一味否定并不是历史辨证的观点,既然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的传承,就要定性和定量的比较相结合。既吸收历史的长处,又展望未来。我国公有制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经历了计划经济、转型经济、市场经济三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商业,从总体上说,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在转型时期表现出来的企业小型化、极度竞争等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补课”,是迈向市场经济过程中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反映。是对计划经济流通模式的第一次否定,是极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建立以后,商业的竞争必然走向商业的垄断则是第二次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是计划经济时期流通模式的扬弃。计划经济时期的大流通观点,经过所有制改造以后拓展为国际市场商品流通之势。

第4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范文

关键词:经济转型;转型问题;投资消费

一、引言

对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但30多年的时间过去,我国的经济转型的问题还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与出路究竟在哪里,本文对各理论观点加以综述分析,并对转型出路提出政策建议。

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基本理论问题

1.转型经济的内涵的研究

当前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内涵的界定主要有:第一种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即由经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增长模式,这也是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内涵的主流理解。早在1994年石磊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1991年以后投资需求的回升、加速扩张、膨胀和收缩,就集中暴露了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的弊端,发出了强烈的需求信号,要维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必须尽快实现经济增长型态由需求拉动型数量扩张向常规增长转换[1]。第二种是经济体制的转型,即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胡晓鹏和马蕾通过中国和俄罗斯经济转型的比较,认为改革首先是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具体地说是从至核心, 由易到难, 逐步推进[2]。第三种是指经济体制与社会形态转型的结合,即一方面是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同时,以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性质以及上层建筑性质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经济转型的特征研究

李桂花认为,经济结构特征可以反映经济体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而经济发展又时刻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并随之向前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应包括三个构成要素:目标模式,运行条件和过程方式,最终形成“大陆性经济”的模式。[3]洪银兴则认为我国的经济转型战略是渐进式的。其特征一是先推进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或者说是在经济改革中相应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二是先进行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后推进所有制改革,即使是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也是先进行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双轨制后并轨;三是对所有制改革,也是先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后推进公有制内部的改革。

三、经济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

1.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国际竞争中我国一直以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吸引国际投资,促进出口贸易,推动有效需求增加,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模式造成我国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且是依附于国外技术的生产,没有独立性,缺乏创新能力,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出于不利地位。

2.经济基础薄弱

纵观中国近代史,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进行的如火如荼时,我国却遭受了深重的侵略,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往往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而后经过资本的不断积累,生产技术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金的自由流动,逐步波及重工业。因此,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在薄弱的经济基础上进行是非常困难的。胡晓鹏和马蕾在中国与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比较中指出转轨前,俄罗斯已实现了工业化,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落后于苏联,俄罗斯的改革进程主要是改造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而中国的改革主要是在一个农业社会中进行的。因此加大了经济转轨的难度。

3.体制因素

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之前,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计划经济确实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后期,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至今各级政府依然掌握着一些重要资源配置的权力,特别是信贷、土地等重要资源,市场的力量受到很大的压制。张毓峰和胡雯认为,制度因素中的空间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行政区空间组织基础是中国二十多年来体制改革的逻辑结果,已经难再满足中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增长的需要,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组织基础从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转换, 必须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 建立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制度支持系统。

四、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

1.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阶段,应扎实打好工业化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促进信息化发展,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徐雪认为,中国在内外经济失衡与国际压力显著增大条件下,必须转变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重新建立国家竞争优势。其中培育创新体制,提高创新能力是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基础,因此一方面需要发展科技,另一方面通过协调国际关系克服能源约束和外部冲击。

2.转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最终要依靠国内需求去拉动,我国的投资已经达到一个顶峰,继续靠投资拉动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要靠需求拉动,就要增加人民收入,促进收入平衡,人们敢于消费,才能最终促进经济结构转型。[6]谢琦认为,持久性收入过低抑制了当前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持久性收入的不稳定性、预防性抑制居民消费需求,暂时性收入的不确定性降低居民消费需求,因此应着重建立合理的再分配机制,强化政府的再分配调节能力。

3.改革政府职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我国有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政府对于经济的干涉影响了市场的配置,因此,需要改革我国政府的职能,建立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秩序是一种合作效率的秩序,并具有一定规则约束,从而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8]钟清流认为中国当前经济转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发展效率问题,而市场主导的经济模式正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主张由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主导或政府指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的长处。

参考文献:

[1]石磊.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研究[J].1994(4)

[2]胡晓鹏,马 蕾. 中、俄两国经济转型的比较研究. 社会科学[J]. 2002(8)

[3]李桂花. 大陆型经济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经济问题探索[J].2011(8)

[4]洪银兴. 中国经济转型和转型经济学. 经济学动态[J].2006(9)

第5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范文

[关键词] 市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问题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2)03-0047-05

市场社会主义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业已诞生,但在其后的数十年里影响都不大,直至八九十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苏联模式、新自由主义等先后失利,市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被寄予厚望的理论才从被遗忘的角落里拾起,此时市场社会主义也达到了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各种各样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进入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经受单一计划经济摧残的社会主义中国也走向了市场化改革,如何既能借助市场搞活经济又不丧失社会主义的性质成为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急需新的理论对此做出解释。正是在此国际国内背景下,中国学术界把“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引到国内并作了一些积极的探讨。

一、什么是市场社会主义

国内学界对市场社会主义的研究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但是对于市场社会主义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学术界普遍把市场社会主义看做一种经济理论或模式,但具体到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模式则五花八门。

第一,市场社会主义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有学者指出,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这种概念或模式将市场配置资源所体现的效率和社会主义的公平价值结合起来。[1]也有学者更进一步地指出,市场社会主义属于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流派,它是一个世纪以来国外学者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能否结合、如何结合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中,将社会主义与市场联结在一起的道路与模式的统称。[2]还有学者强调这种结合的目的,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关于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它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运用市场机制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3]94

第二,市场社会主义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有学者指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是一种试图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以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4],[5]112此处的定义看似与第一类型的界定区别不大,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以,可以将社会主义看做公有制的同名词,但二者区别主要在于侧重点不同,前者突出市场经济,后者更突出社会主义。

第三,市场社会主义有多重含义。一些学者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有多重概念,一个定义不足以概括其全貌,代表性观点有“两层次说”和“四层次说”。”两层次说”把市场社会主义分为传统和当代两个不同的时期,认为传统市场社会主义是探索革新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替代模式,寻找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与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机结合,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以超越当代资本主义为己任,提倡以某种形式的公有制或限制资本权力为基础,运用市场去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如经济民主、分配平等、选择自由、消除剥削等等),培育社会主义因素。[6]32“四层次说”则从市场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实现的价值目标出发,认为:(1)市场社会主义是指主张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使市场经济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理论和政策;(2)市场社会主义是指在公有制(主要是社会所有制)基础上建立市场经济的理论和体制;(3)市场社会主义是以市场导向型的资源配置方式为基础或主导,把市场视做实现社会主义及公平竞争、最优效率和公平分配的手段;(4)市场社会主义必须体现公平和平等,能促进民主和自由以及市场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7]18

二、市场社会主义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市场社会主义自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如何划分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成为市场社会主义者和国内学界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罗默在《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书中将市场社会主义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但国内学界并没有因此停止探索的步伐,主要出现了三阶段说、四阶段说、五阶段说,且各阶段说中又有起止时间的不同说法。

第6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范文

在既定的正式制度框架下,非正式制度将对实际的制度创新进程具有重要影响,最终的制度创新过程实际上是正式制度变化与非正式制度变化的统一和互动过程。非正式制度(如、社会习俗、文化观念)对经济增长或者发展的影响,并不在于其与正式制度摩擦费用的高低,而在于其是否降低了、增加了人均资本投入与运用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费用和成本,还是保持原来的水平催万田,2008)。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非正式制度存在一定的刚性,这种刚性的强度受计划经济影响的深度与人们容纳市场经济观念的程度有直接关系。计划经济存在时间越长,刚性越强,思想转变越困难,新的非正式制度就越难以形成。

一、非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也称之为软约束,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自发形成并被人们无意识地接受的行为规范,而这种规范对行为的约束也就成为非正式约束。非正式制度从何而来?它们来自于社会传递的信息,并且是我们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2008)。非正式制度由于是长期演化而来的,生命力相对持久。当然,非正式制度具有两面性,有时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时却阻碍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一般来讲,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

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如诺斯所言,“两者都是人类互动规则,构成了一个连续过程:从禁忌、习俗、传统到成文宪法。”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是非正式制度具有一定的演化性,相对正式制度变迁缓慢。非正式约束解决协调问题时采用的惯例习俗等因素受文化影响较大,因而当正式约束变化时,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非正式约束并不直接随之改变,而是具有一定的渐进性和滞后性。“从变革的速度看,非正式制度的变迁比正式制度变迁过程更长。从制度的可移植性来看,一些正式制度尤其是那些具有国际惯例性质的正式制度,是可以从一个国家移植到另一个国家的。而非正式制度由于内含着传统根性和历史积淀,其可移植性就差得多。”(杜威漩,2007)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非正式制度有时在交易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历史上看,在正式制度建立之前,人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依靠非正式制度来维持。即使在现代社会,正式制度也只占很小的比例,人们生活的大部分行为仍然由非正式制度来约束。例如并非所有纠纷都是通过正式法律程序解决的,有时就是依靠一种获得广泛认同的非正式约束结构来解决;三是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具有形式上的可转换性。一方面,正式制度在产生和执行的过程中可以世俗化、习俗化,成为新的非正式制度;另一方面,非正式制度也可转化为正式制度。当某一非正式制度被认可的人数超过一个临界点时,为了避免其模糊的阐述导致实践应用中的不当,官方往往会将该非正式制度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公布实施,非正式制度就成为了正式制度。

二、东北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非正式制度障碍

对东北地区来讲,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主要有意识形态、传统、伦理规范、道德习惯等文化因素。这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是源于计划经济体制而形成的以意识形态为主的文化,另一部分是固有的区域文化中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

1 浓厚的计划经济意识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原有计划体制存在时间最长,根基最深厚的地区,计划经济意识形态在这一地区的影响也极为深刻,有强大的主导作用和惯性,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价值体系根深蒂固。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政府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干预在较大程度上仍然存在,同时,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心理仍然没有彻底根除,传统计划经济的“等、靠、要”的思维依然存在。这种政府与企业之间过度的依存关系导致东北人对现代市场经济文明的接纳能力较差,在诚信、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理念方面与发达国家甚至东部沿海地区都有不小的差距。“克服东北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刻板守旧的思维惯性,难度在于已成为‘集体无意识’的文化心理的潜意识层面。如果不着力冲破已成气候的‘集体无意识’文化氛围,是焕发不出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和活力的,这也是不少东北人在本地无所作为,而一旦到了开放地区却可以大展宏图的根源所在。”(王雅林,1996)

2 长期的文化惰性

东北地区的早期文化是由农耕和游牧文化融合而成,移民又使文化自南而北嵌入,具有分散性和自发性。持续多年的移民浪潮,加上原有的游牧文化,错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不同于中原农耕社会的独特文化结构:(1)生产方式粗犷。游牧文化以粗犷豪放著称,东北人早期属游牧民族,生活生产方式外延性明显,缺乏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农业方式。这加重了东北地区粗放式经济发展的倾向,尽管这种生产方式早已不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21生活方式悠闲。东北地广人稀,庄稼一年一季,农民常忙半年闲半年。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稀少的人口使东北人养成了靠天吃饭的农业意识,农耕文化始终未能有效转化为商业文化;(3)家族性弱化。东北移民往往不是以家族方式迁徙的,而是以个人或小家庭方式迁徙的。所以,东北的血缘关系和家族统治比中原地区要薄弱。这些特点与计划经济的意识形态相结合形成了东北地区文化的惰性特征,思维方式趋向于不思进取,怕变求稳。文化惰性的不断强化,客观上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消极作用。

第7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范文

【摘要】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大多数企业初步建立了以学历、职称为主要指标的人才评价机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评价机制对企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我国逐步迈入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下,单纯以学历和职称作为人才评价的标准,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如何建立起多维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的、全面的人才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试图通过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企业中建立起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关键词】市场经济科学人才评价体系

一、我国企业现行人才评价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的很多企业中,“文凭论高低、职称定成败”已成为一句流行谚语。这说明当前在企业中,以学历和职称为评价标准的人才评价机制,仍然占据着主流地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内企业只须按计划生产、很少与国内、国际其他企业进行交流合作,职工队伍相对固定,企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对较低,这使得单纯以学历和职称为指标的内部人才评价机制得以生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企业开始成为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单纯的高学历和高职称员工,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队伍的要求,单一评价标准的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制约了人才的发展与使用,已经开始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

二、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企业是人才培养与使用的主体,内部人才评价体系必须适应企业生产经营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对于不同类型的人员,应该分别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

1.对生产技能人员的评价

生产技能人员是企业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主力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国家针对生产技能人员已经初步建立起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企业,应该在推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评价、培训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通过完善企业内部薪酬制度,把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职业生涯、培训等人力资源要素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生产技能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生产技能

(2)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出发,强化对员工工作业绩的考核,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员工执行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完成生产任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进行技术攻关的能力上,将考核评价的过程贯穿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

(3)采取国家鉴定与内部选拔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评价形式,及时发现和选拔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2.对经营管理人员的评价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由于从事的工作内容相对不固定,工作成果也不容易量化,对其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应该多样化。对经营管理人员的评价体系应包括行为、思想意识、心理、智力、能力等与企业管理密切相关的因素。

(1)对经营管理人员的评价内容

①职业行为评价

主要指员工的工作态度、人际关系等的评价。管理人员承担工作的主动性,对工作的热情程度,是否对企业有归属感,是否能够在周围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等等,对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都有重要意义。②素质评价

素质评价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主要有:以专业知识水平为标志的业务素质;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自控能力等情商素质;人格、观念等道德素质;以意志力、心理耐受力等指标来衡量的心理素质等等。

素质评价的另一方面主要有:传统的文化程度、职称、专业年限等自然情况。

③业绩评价

业绩评价应该是整个评价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即根据事先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考量在一个考核评价期结束后,员工对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同时,提出纠偏和改正措施,作为下一个考核评价期的重点工作。业绩评价结果反映了被评价者对企业的贡献度,是企业最为关注的东西。

(2)对经营管理人员的评价形式

对经营管理人员的评价内容多样性,决定了评价时选用的方式方法也必然多样的。

①上级对下级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形式最为常用,其优点是方便易行,省时省力;缺点是上级对下级不一定有非常全面的了解,评价时也往往受人情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打了折扣。

②360度评价

360度评价是时下较为流行的一种评价方式,它结合了上级、下级、同事及客户等各类人员的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全面。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人员接触面较广,除了要受上级的领导外,还要激励下属、和团队其他人员搞好团结协作、又要和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360度评价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尤其适用。

第8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 财务管理 创新研究

一、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对施工企业来说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伴随着我国企业管理改革的不断进行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已经涉及到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效益,然而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是脱胎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落后

这里面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思,首先是对财务管理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由于大部分施工企业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脱胎而来,因此它们对财务管理的理解往往仍然停留在以往职能式管理的认识上,仅仅把财务管理当成是一种简单的核算,而不能真正认识到财务管理的作用,进而使得财务管理成为企业效益的增长点;其次就在于财务管理观念僵化、单一,不能充分发挥企业资金的作用,从而就不能优化企业资金配置来提高利用效益,更加不能结合市场的变化来趋利避害。

(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方法不科学

由于财务管理没有实行预算管理,使得过程不规范,受人为因素影响大,这往往导致企业施工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施工合同和“完工百分比法”进行财务管理,而是认为随意地进行改变,即使能够严格执行也不能反映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同时由于采用事后核算方法,使得核算结果不能反映真实情况,造成混乱,财务核算与业务脱节。

(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这集中体现在施工企业缺乏责权利相统一的财务管理机制,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有些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 使得财务管理过于分散,导致财务管理人员执行困难,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财务管理制度缺乏,没有详细的责权分配机制,导致财务管理责权不明,再加上管理人员素质低,使得经常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往往出现财务管理人为谋私利,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导致财务管理秩序混乱,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施工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想获得生存并不断发展,必须针对现阶段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断创新和完善财务管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创新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首先要树立管理效益观念,意思就是要把财务管理从传统的职能式管理模式转变成为企业效益服务的模式,使得财务管理成为企业效益的增长点,效益观念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以最小的成本付出来得到最大的企业效益,并且保证企业的效益是不断上升而成本是不断下降的;其次是树立风险管理观念,这是财务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均有不确定性,挑战与机遇并存,企业的财务活动不可避免地会承担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客观看待所遇到的风险,并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和分析,趋利避害,将企业所遭受的风险降到最低,保证企业的利益;最后是树立合理配置观念,我们知道一个企业的资金是有限的,资金的合理配置是为了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产生最大的效益,财务管理人员应该能够在分析市场以及项目的基础上,合理分配企业资源,保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产生最大的效益。

(二)创新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方法

首先是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使得整个施工过程能够依据预算书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次是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的优势,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完成对企业财务资料等的统一管理;最后是要加强风险管理,以上我们就说明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必然有一定的风险,进行财务管理必须具有风险意识,要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将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因此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也必须运用现代的管理手段加强风险管理,要确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并建立起相应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调查、分析、比较和监督将企业风险降到最低,提高抗风险能力。

(三)创新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首先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起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系,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的组织机构,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加强其专业能力,要建立其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责任和权利,把财务管理的目标分配到各个层次上,最终落实到个人,覆盖到施工过程的各个方面,在时间上还必须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管理体系,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督体系和赏罚机制,做到有功必赏有错必罚。除此之外,还必须不断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并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财务管理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其次要实施和创新项目成本管理,上面我们提到要建立起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系,为了有效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明确各层次的责任和权利,就需要对财务管理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先根据合同要求以及对市场的预测建立其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然后再层层划分到项目的各个层次,这就需要先建立项目成本管理组织机构,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意识,然后制定落实责任成本,搞好施工前的成本预测,最后还必须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第9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范文

关键词:农业统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一、前言

众所周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越快,在发展中呈现的问题就越明显,农业统计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农业统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统计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呈现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业统计性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新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统计对象的多元化和复杂化

当前,我国农村在统计对象方面存在许多障碍,一方面是由于农村整体发展的滞后性,农产品种类过多,种植场地不集中,对场地急需进行进一步地规划,而作为农村的流行产业的养殖业,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所涉及,每家的品种不一,产量不同,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统计工作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了统计部门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即使解决了搜集资料困难的问题,统计工作也不见得会变轻松,更何况,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工作人员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强大的记忆力,还要有基本的农业知识和常识,收集到必须是经过审核的合乎逻辑的准确数据。此外,对搜集来的数据和资料,相关人员还要对其进行整理和归纳,如果数量过多,工作的复杂性也会加大。

2.指标体系尚不健全,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需要的指标过少,部分指标过于落后。我国现有的农业统计制度是随着计划经济的产生而产生的,虽然市场经济已经代替了计划经济,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计指标却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这也正是统计指标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现阶段,真正被政府和社会需要的指标少之又少,例如农业的投入产出指标,新农村建设情况指标,农业产业化指标,市场效益指标等等,计划经济时期的指标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导致了在研究农村的经济情况、“三农”等问题时,无法从实质上得出分析结论,也就无法成为政府进行决策的有力依据。

3.调查方法过于单一,不能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

受计划经济时代调查方法的影响,有些地区仍然采用层级汇报的方法进行调查。然而,随着农村各种住户的蜂拥而至,使得统计对象越来越多,面对统计对象的复杂化,这种层级汇报的方法显得力不从心。有些地区在市场经济的熏陶下摒弃了传统的调查方法,现阶段普遍被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法。该调查法是对整体进行随机抽样,对抽取的部分进行调查分析,进而反映整体的发展情况。要获得准确的数据,就要采取访问调查的方法,然而,现阶段大部分农村的成员数量过多、流动性过强,很难获得准确的数据。

三、对策分析

1.对统计对象进行整合,减少工作量

现阶段,许多基层的统计力量相对不足,影响了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要进行基层统计力量的发展壮大,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要体现在质量上,加强基层人员对统计方法、数据收集方法、农业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全面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统计力量。此外,还要对种植场地进行及时的规划,使场地尽可能的集中在一起,方便数据的搜集工作,同时,要对各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各相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配合,以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

2.完善指标体系,科学地使用指标

传统的指标体系是建立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之下的,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传统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一个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有效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完善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从实际出发,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情况下,还要随经济的发展进行不断地调整,使指标的变化与经济的发展速度切实地联系在一起,如指标增加代表经济的飞速发展,相反,指标的减少说明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指标体系的完善还要考虑取得数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对于不科学的指标,要尽可能的放弃,防止因数据的不准确影响到政府的决策。

3.以抽样调查为主,与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虽然在统计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摒弃了传统的层级汇报的统计方法,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落后,急需进一步的深化。现阶段许多地区主要是以全面统计作为主要的统计方法,缺乏重点性,影响了统计的质量。要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就要把抽样调查放在调查方法的主导地位上,同时结合多种其他调查方法,进行数据的采集。这种有主有次的调查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地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可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提升统计工作的效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以抽样调查为主,以其他调查为辅的调查方法终将取代传统的统计方法,这是经济和社会背景下调查方法的必然发展趋势。

四、结语

农业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各个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更离不开对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深刻认识。只有全面了解这些问题,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新农村的发展建设。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要加强统计队伍的建设和职业道德的建设,使农业统计发挥更好的作用,促进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美.探讨农业统计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3(0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