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持续深化财政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家统计局在4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经济的开局平稳,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主要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范围,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今年以来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势头不减,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重点领域的改革取得新进展,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不容低估,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
经济数据好于预期
今年第一季度统计数据以后,总体上认为比很多国内外经济学家的预期稍好。此前,一些专家预期中国GDP增速在7.2%~7.3%。除了GDP增速好于预期,更重要的是就业、收入在第一季度表现较好。
从总的经济发展看,中国经济已经从过去的高速增长期进入中高速增长期。今后更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前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了“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不再用过去多年常用的“平稳较快、又好又快”。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努力调结构,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质量和效益,最终又用了“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从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期,本身就把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定位在7.5%左右。从第一季度开局来看,有很多亮点,包括就业、城乡居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通胀程度等。当然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压力,包括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因为其体量大、产业链长,给经济增长带来一定压力,甚至是风险。
在外贸上,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情况是多年来少有的,虽然有去年第一季度到4月份特殊的、超常规的高速增长因素,但如果把这些因素排除在外,今年第一季度外贸增长仍然是比较低的增速,这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拉动将带来困难。同时过剩产能的消化需要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会比较痛苦。此外,中国当前面临金融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包括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地方债务平台问题等。
按照4月16日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提出的,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也没有采取强刺激的考虑,而是要靠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着力增加有效供给,不断满足新增需求,同时又注意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在此次会议上除了分析第一季度经济形势,还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听取了汇报,做出了部署。今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明确提出,要通过深化改革,激发活力。这一点在今后几个月做得好,会对实现今年预期经济发展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矛盾还需改革理顺
有人认为,今年第一季度货币总体上偏紧,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2.1%,社会融资规模同比绝对值减少5000多亿元,从长期利率看有些偏紧、偏高,特别是实际贷款利率偏高,并对此存在疑惑,货币市场资金宽松和长期资金供求紧张,货币政策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从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社会融资规模少了5000多亿元,同时去年银行贷款利率放开以后,实体经济感觉融资成本增加,而存款利率还没有放开。前不久央行行长周小川宣布两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实现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放开。在这一形势下该怎么看未来的政策走向?
总体上,今年将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基本架构不会变。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之下,要继续鼓励金融改革,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比如在4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一个专门的议题是研究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强金融对“三农”发展的支持,此前还提出金融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连续几年提出的一些相关政策措施,落实起来有一定难度。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及相关的措施使得金融业、货币政策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挥作用。这些又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举措陆续推出密切结合。
此外,现在人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一方面国家要进行结构性减税、增加财政支出,另一方面稳增长需要稳投资,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民生领域的投资。支出要增加,但是财政收入是在下降,该如何看待这一矛盾?
在财政收入方面,从去年就出现了一些迹象,持续多年的财政收入大幅高于GDP增速的状况维持不下去了,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只比GDP的增速快3个百分点左右,今年第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速仍然是保持了这一状况。
这是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期的大环境相适应的。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从分税制走到今天,大体进入深化改革的阶段。财政收入年年比GDP增速高10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情况将改变,今后还将通过结构性减税,促进不同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不仅是制造业,还包括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通过相关的财政税收政策使服务业短板发展起来。
在这一背景下,财政政策需要多做一些事情,解决当前矛盾,深化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增量不大的情况下,不能靠大幅度的增量来解决当前存在的矛盾,而是要依靠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来解决矛盾,这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对于财政改革提出的要求之一。
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推动了国家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深入,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为了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和重要内容的财政税收体制面临巨大的创新和改革压力,推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从过去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和效果来看,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财政税收体制,有利于推动财政税收体制的转型,促进财政税收体制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的服务于民生民建,有效的缩小社会收入差距,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完善财政税收体制还能够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平衡政府财政收支水平,充分地发挥财政税收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的重要作用。创新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深化部门预算体制,改革财政收支体制,促进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能够充分的调动财政税收的积极因素,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当前财政税收体制的现状和问题
1、财政税收体制不健全、不完善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局限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税收体系的不健全。我国税收体系没有充分吸纳促进社会稳定、支持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税种。税收体系对部分税种的缺漏,不仅造成了财政收入的损失,影响财政预算和财政支出,造成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缺乏充足的资金来源。其次,分税制改革不够彻底,分税制改革造成的负面影响,造成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不均衡,重要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划分的不均衡,造成地方政府缺乏行之有效的财政体制,财政收入的分配过度的向中央政府集中,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影响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造成诸如土地财政等许多不利因素,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债务压力。
2、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取得显著的成绩,尤其是在税收体制改革和财政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许多实质性的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依然十分落后,许多问题依旧得不到结局。从整体上看,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所覆盖的范围十分狭小,地方政府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十分滞后,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缺乏透明度,没有体现公共财政的目标,财政资金造成不同程度的挪用和浪费现象,缺乏科学的、合理的年度预算计划,财政预算管理缺乏严格的审批和监督审核机制。预算管理体制的缺陷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向前推进。
3、转移支付缺乏规范性
实施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政府为了协调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失衡的现象,采取转移支付的手段,以中央财政支出的形式,改善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财政资金不足。但是,现阶段的转移支付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转移支付实施的效力,不利于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推进。例如,在转移支付的过程中,存在资金转移的周期长,转移支付资金的利用率低下,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在财政资金转移和流动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容易滋生腐败,财政转移支付存在流程不规范的情况。财政资金在转移支付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不规范的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转移支付在制度层面缺乏严格的制度规范,造成中央财政自上而下转移到地方政府的过程中出现截留和漏损情况,另外,转移支付在类型上和结构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税收返还和体制补贴作为转移支付中的主要类型比重所占巨大,而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严重不足,这不利于经济欠发达的转移支付收入的增加,造成了重要政府财政转移支出的功效的丧失,影响财政支出公平、工作和公共性目标实现。
4、地方财政管理不到位
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长期存在严重的失衡现象,政府不断的深化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迫使地方政府被动的采取精简结构、收缩编制的手段,促进政府财政支出的节约和行政成本的控制。但是,地方政府在处理财政税收问题的过程中,财政税收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被缩编和精简,制约了财政税收管理的有效实施,影响了地方财政管理的有效性发挥。另外,地方财政部门的管理队伍存在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导致严重违法乱纪行为的滋生,制约了财政税收管理和控制的目标的实现,影响财政税收在我国宏观调控和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发挥,不利于财政税收政策的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
三、关于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1、建立统筹中央与地方关系、平衡合理的分级分权财政体系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税收体制,促进财政税收体制的创新和改革发展,必须充分地结合我国当前的改革发展目标和基本国情需要,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平衡,促进地方财政失衡状态的改变。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改革,合理地分配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权和事权。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比例合理的进行划分,对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的比例适当的调整提高,提高其直接支出的责任,相应的降低地方争睹的财政压力。政府财政支出责任与所承担的事权是政府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因此,应该重点推动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体制的改革,解决财政税收体制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积极协调和统筹地方与中央政府的财政税收关系,合理地平衡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财政权力,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加强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的调整,提高财政资金对改善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例如,政府应该重视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改善城市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加强对低收入者的扶持,加大对社会公益的财政支持力度,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社会质量,使其共享改革发展所带来的收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最后,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将中央政府所掌握的财政权力进行部分下放,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财政自由权,促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提高。另外,在释放地方政府财政权力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地方政府财政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加强对地方财政工作的监督管理,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工作科学、合理的实施。
2、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
财政预算体制改革是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应该建立专门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促进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能够在科学的、严密的系统中运行。政府应该重视实施短期预算和中长期预算规划相结合,实施复式的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复式预算体系,需要进一步扩大经常性预算和资本性预算在内的国家复式预算的范围,将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预算等财政性收入通通纳入预算管理的框架当中,加强对政府预算管理体系的改革,成为专门的预算管理局和预算管理委员会等预算审查和预算监督机构,加强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监督体制的改革,将预算监督作为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提高社会力量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监督作用,保证政府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促进政府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公共性、公开性和透明度,实现政府预算管理和监督能力的有效提升。
3、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支付体系
创新和完善财政税收体制,应该重点关注政府的转移支付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的结构和比例,促进专项转移支付的与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有效结合,适当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在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中的比例,进一步加强增值税分享制度和税收返还制度,保证政府转移支付资金的稳定性。另外,中央政府实施转移支付,应该充分考虑地方的社会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地方人均特征等因素,科学的测算并确定转移支付的资金分配比例,保证转移支付的科学、公开、合理。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深化转移支付,保证转移支付的资金的稳定来源,提高转移支付的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对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的提高,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转移支付分配的目标的合理性、全局性和科学性。
4、建立精简高效的财政管理体制
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经济正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继续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现行的财税体制仍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与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尤其是与当前实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财政税收体制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创新。军区医院作为我国的事业单位,在财政税收制改革创新方面也必须做好相关工作。以自身实际情况,分析现阶段自身存在的弊端,探讨解决问题的方针思路,提出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的对策。
一、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
(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改革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加。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财税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是关系着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和体制保障。财政体制建立的基础是政府体制,由政府体制决定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决定各级政府间的财力分配,这是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现状。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统一财政预算和分级管理,从财政政策和各项财税规章的制定和实施,到财政预算安排和财政收支模式、收支结构的确定等,都是由中央政府决策。而地方政府仅在中央集权统一决策或授权下对财政活动进行管理的责任和权力。一直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遵循着“集权—分权—再集权—再分权”的模式。分税制改革使得我国分税分级财政的框架初步形成,既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在梳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方面实现预期效果,显著提高了财政总体实力与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现行财政税收体制的现状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是关系着社会经济不断高效发展的重要任务。因而对当前财政税收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综合分析,明确清楚现时状况。伴随着改革的逐步加深,现行的财政税收体制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目前,我国财政税收体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有:财税管理难以控制;监督监管不到位;民主管理不够完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在现行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下,业务、行政双重管理体制影响着管理人员,难以有效控制和管理对有关财政税收,产生诸多弊端。
(三)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的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我国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时期,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创新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外来有益经验,在新形式新环境下坚定不移的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是在继续深化改革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收支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有益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财税制度。现行财政税收体制已不适应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新一轮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对策有:一是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以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改革发展的需要。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以及收入权力和收入能力。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收入比例,适当减少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和财政压力,按照科学发展观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需要赋予地方必要的财政权力,逐步实现从财力性分权向制度性分权过渡。军区医院也应梳理和政府的权责关系,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军区医院自身财政管理的体制。二是规范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收入机制。一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都是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道关卡。改革是从“放让权力”开始的,在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建立和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政税收制度是必须的。政府需要承担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只能,严格规范收入机制,避免乱收费现象的出现。三是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专项资金进行撤并,增大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规模。四是建立健全宏观税负水平适中、税负结构公平合理、主体税种设计科学、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合理的税收制度,是加快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20*年财政地税主要工作
(一)发挥财税职能,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财税支持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省委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决定的实施意见》,围绕“工业强县”战略,抓好各项财税优惠政策的落实。围绕“一城三地”建设的战略目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二)强化组织收入,切实增强政府财力
积极培植地方财源,不断夯实征管基础。健全完善重点税源监控体系。全面推进税款缴库方式改革。建立健全重大政策跟踪反馈机制,提高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涵养税源的透明度。密切关注税制改革动向,做好调研测算。继续深化完善“五费合征”办法。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建立健全土地出让收支预决算管理制度。进一步拓宽国有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挖掘非税收入的增收潜力,积极调研和探索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的有效管理模式。
(三)优化财力支出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理念,关注和改善民生,确保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确保政府实事工程稳步推进,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四)统筹各项财税改革,创新治税理财机制
积极探索“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财政管理模式。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县级部门预算改革,逐步实现公开、透明的改革目标。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完善支持企业生产发展资金直接支付操作流程。进一步完善财政绩效评价机制,探索性地建立可操作的事前、事中的监督检查体系,真正发挥“以评促管”作用。大力推广“网税系统”,持续改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深化和完善镇(区)财政管理体制,指导镇(区)预算编制,提高镇(区)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五)切实加强财税监管,保障财税运行安全规范
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加大对财政项目支出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以及财政专项核查等各项工作的考核力度。加强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财政监督管理,逐步实现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政府采购监督检查和社会保障资金监管,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这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要着重抓好三项工作。
第一,要深化财税改革,建立和健全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推动科技进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财税体制。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实现财政体系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主要内容包括: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要逐步做到把政府收入(包括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和各类基金、收费)统统纳入预算管理,接受人大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保持现行财政体制框架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政府间支出责任界定,为建立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奠定基础。完善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比例,适当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加大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促进地区间财力均衡。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改善民生,逐渐做到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饮用水安全、公路与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廉租房供应、治安、法治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税收政策如出口退税政策等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不断提高转移支付的有效性,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减少管理层级,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等管理方式。探索实行县级政府最低财力保障制度,做到保底。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清理、规范非税收入,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将收入稳定、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纳入“费改税”范围,增强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开征物业税,充实基层财力;调整资源税,增加地方税收。
第二,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稳步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使之成为服务“三农”的社区性金融机构。加大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力度,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资发展金融业。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保险市场。稳步发展货币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培育外汇市场。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收费的市场化定价。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放宽境内企业、个人使用和持有外汇的限制。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坚持国家对大型商业银行的控股地位,加强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等金融基础建设,确保对外开放格局下的国家金融安全。在继续实行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同时,顺应金融业务的综合经营趋势,强化按照金融产品和业务属性实施的功能监管,完善对金融控股公司、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建立健全存款保险、投资者保护和保险保障制度。建立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应急处置机制。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
第三,要推进国家规划改革,完善国家规划体系,使国家的发展规划和地方的发展规划相衔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减少审批,需保留审批的要规范和简化程序。按照科学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健全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发挥国家发展规划如五年规划、年度计划和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和协调作用,并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不断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为国民经济的运行提供稳定的环境。在调控方式上,逐步做到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以总量调控为主,努力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也要促进重大结构的优化,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财政运行实践要求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分税制”改革以来,各级地方政府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体制改革,通过不断完善乡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创新财税管理机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等措施,初步建立起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但由于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财政运行机制的调整未能与整体经济体制的变革衔接、配套 ,受财政收入能力与其支出责任不匹配等因素影响,近年来许多县(市)的财政收入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收支矛盾却日益加剧。 由此看来,尽管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不过这仅仅是搭起了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与全面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仍有很大的差距,许多地方县(市)财政运行仍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制约了财政收入增长。当前经济运行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发展方式仍显粗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整体水平不高,经济运行效益偏低,从而导致财政增长后劲不足。二是地方财力增长有限,收支矛盾突出。近几年来,特别是2002年所得税分享机制改革以来, 中央财政不断加大税收集中力度,使得地方财力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而从地方承担的支出来看,农业、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呈刚性增长,地方财力除保证人员经费开支外,可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性需要的资金和公共事业发展的需求矛盾越来越大, 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三是财政支出结构不均等,增支压力大。 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尽合理,导致财政供给“越位”和“缺位”并存,一方面财政供养范围过大,包揽过多,超出了政府职能和财力承受水平,另一方面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公共性需要和事务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保障,财政支出结构仍待改善和优化。 四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监管机制亟待完善。 由于财政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影响,财政性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等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这些问题制约着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因此,必须在科学界定地方财政职能的前提下,真正按公共财政的要求,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改革,重构地方财政运行机制,从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方公共财政框架。
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根本是加快财政职能转变
建立公共财政必须转变政府财政职能。 建立公共财政和转变政府职能这二者是相互作用、互为促进的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职责必须界定清楚。 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应介入,不能“越位”;对满足社会需要而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则必须积极介入,不能“缺位”。
(一)由“全能型财政”向“有限型财政”转变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权力广泛而巨大,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为、无所不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集于一身,宏观、微观一手包揽,从而形成了“全能型政府”和“全能型财政”;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私人产品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则由政府财政配置资源。这就要求政府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科学、合理地界定职能范畴,实现由“全能型政府”和“全能型财政”向“服务型政府”和“有限型财政”的转变,才能避免“越位”和“缺位”,把有限财力集中到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全社会,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由“官主型财政”向“民主型财政”转变
财政是以政策为依据的理财活动。 财政政策是政府收支活动的基本依据。 从根本上讲,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政策既体现着全民利益的最大一致性,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各种利益矛盾的调和,因而财政政策的制定和选择不应该是少数官员“拍脑瓜”、主观决断的产物,而应是公共选择的结果。 公共财政的目标、范围、收支结构、实现过程等都应该是公共选择的结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形式同时并存,社会成员个人之间以及由个人组合成的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不同利益对公共财政需求的内容和方向是不同的。 财政运行实践中经常遇到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矛盾以及城乡之间矛盾都表明了这一点。 因此,党和政府的财政政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从根本上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财政的选择意愿,实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
(三)由“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变
财政支出的结构和规模是财政政策和政府性质的体现。现阶段的财政支出结构与实际需求还有一些距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公共服务支出结构中用于政府自身运转的比重过高,公务支出即“人、车、会、话”等经费支出过大,而真正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比例不足,尚未完全摆脱“吃饭财政 ”的困境;二是经济建设支出比重过大,主要是政府直接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规模仍然较大,公共服务和公共事业支出不够,还只能称之为“建设型财政”。 这就严重制约了公共财政作用的发挥,因此,从公共财政的公共性要求出发,从执政党的根本宗旨出发,实现由“吃饭型财政”、“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的转变刻不容缓。
三、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关键是规范财政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建设经营性财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财政的基本职能逐步转向满足社会需求,不再承担和包揽过多的生产建设职能。公共财政框架突出财政的公共性、非盈利性和法制性。因此要按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到位”与“退位”的关系,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公共财政支出管理体系、财政监督管理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财政运行机制。
(一)要构建全面协调、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 实践证明,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壮大财政实力。 经济发展也未必一定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通过实现“四个转变”,促进经济发展,努力做大财政“蛋糕”。 一要转变资金分配方式,将财政资金分配由过去的“撒胡椒面” 向集中财力办大事转变。 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等的构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二要转变资金扶持重点,将建设公共财政与支持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财政资金由过去支持个别企业,向支持产业集群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转变。 三要转变财政支持方式,综合运用税收、贴息、以奖代补、担保等手段,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吸引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向政府鼓励投资的领域。 四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壮大地方财力。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以税收为主、规费为辅的公共收入体系 ,通过依法严格征税和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管等措施,建立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的良性机制,不断壮大财政实力。
(二)构建权责明确、结构优化的支出管理机制
首先,要调整政府财政投资结构和方向。 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增强的基础上, 努力实现财政投资重点的三个转变 :由城市转向农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一般基础设施建设转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由经济建设转向促进科学发展,重点支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的项目。其次,要以均等化为主线、公共性为取向,界定并规范公共财政供给范围:一要尽快解决财政“越位”和“缺位”问题,对不符合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坚决予以取消, 同时打破部门界限,加大部门资金归并整合力度,集中财力保证重点支出的需要。 二要按照“有保有压、有促有控”的原则,对事业单位按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进行分类,确定不同的财政资金供给政策,对经营性的事业单位,逐步与财政脱钩,将其推向市场。第三,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积极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手段,将财政投入由“养人办事”向“办事养人”转变,着力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引导社会投资投向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那些具有一定市场性、经营性特征的项目, 要创新财税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 采取规范化的财政贴息 、 适当补助 、 税费减免等手段,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和财税政策“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大投入。 第四,要按照科学规范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以事权、责任定财力的基层公共财政体制,体现财力支出向公共服务倾斜、向基层倾斜 ,增强镇街政府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1.扩充文化产业财政投入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综合财力的持续增强,各个财政机构颁布有效的资金筹集举措,重点调节支出结构体系,扩充文化产业财政投入。依据资料显示,我国在2008年投入于文化事业的财政总额高达两百五十亿元,实现了百分之二十的增长,第二年该项投入增加二十六亿元之多,实现了百分之十的增长。由此类数据不难看出,近期由中央直至地方,有关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显著高出了同级财政经费投入的平均增幅。不断扩充的财政投入令文化产业面临了广阔的发展机遇,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我国应持续扩充经费投入。然而,伴随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更新,文化领域内政府单位职能渐渐实现了管办分离,也就是由以往的政府一体化管办渐渐向着逐步分离的方向发展。更多的文化产品要源自市场,即便在公共文化产品以及服务管理层面,政府单位亦应扩充财政投入支持。具体方式上,无需沿用直接生产的传统模式,而改用招标管理以及市场化采购等方式应对,进而更新以往政府包办一切文化产品的陈旧做法。
2.深化财政分类,促进文化体制全面创新
为促进文化体制全面创新,应稳步落实贯彻我国有关深化文化制度改革的工作意见,依照政企分开以及管办分离的工作原则,提升改革更新力度,积极应用财政政策方式有目标、按部就班的促进经营文化机构改制转变,进而开创形成一大批具备较强实力以及精神活力的国有文化企业,令其变成文化市场之中的主导关键,推进文化产业的持续全面发展。具体来讲,首先应推进工艺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更新,通过竞争管理以及激励制度,促进人事管理、收入分配以及社会保障机制的全面更新。应稳步积极的推动经营文化事业单位的改制发展,创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应积极推动一般性艺术团队、出版机构、媒体单位等经营单位改制成企业,实现自主管理经营以及自负盈亏。对他类国有文化经营中介单位,应开创良好的条件,颁布财税优惠管理体制,实现工作职能的改革分离,有目标推动其转变成为企业,并发展变成市场建设以及文化产业的新生力量。
3.通过财税政策引领资金投向,提升文化产业均衡性
基于经济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异,财政较为困难的地方区域面临一定压力。为此,文化强省实施工作战略阶段中,上级单位应颁布特殊的管理政策,将财政经费逐步向文化资源开发以及保护管理水平较弱的地方区域倾斜。各个财政机构应将推动文化产业良性发展囊括到整体经济建设的大局之中,注重通过财税政策引领经费投向,优化文化产业的整体布局。首先,应做好投资引导,更新文化产业不平衡的不良局面。另外,应基于公共文化系统服务设施的建设创建完善的服务系统,依照结构科学、网络系统完善、高效运行的工作原则,将大规模的公共文化系统设施作为核心骨干,将社区或是乡镇地区的基层文化服务设施看作是基础,创建综合服务体系,进而为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再者,应通过积极的财政投入引领知识资本的合理流动。例如,通过财政手段吸引文化产业有关专家、研究学者,创建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的智囊团,针对地方文化产业形成良好的引导,给出积极策划意见,进而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4.推进文化产业投资融资制度全面创新
文化产业建设发展要激发政府良好的辅助引导功能,透过财政引导,有效合理的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开展文化产业建设,渐渐构建成丰富的文化产业投资融资制度。金融政策上,可通过信贷资金、创建专项基金等模式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项目工程建设。针对经营性文化单位则应确保其在贷款、还款以及担保层面做一定的优惠倾斜,利于有效推进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应在我国政策许可的范畴之中,着力于给完全市场竞争的文化单位以及机构部门更丰富的财政优惠支撑,以有效缩减经营管理的边际成本。应积极鼓励并丰富吸引社会资本用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抵消民资以及外资引入文化产业有关的体制影响,令各类所有制文化单位均可享受到公平的投资发展机遇,获得应有的权益保障。
二、结语
……
过去一年,困难和挑战比预想的
大。我们迎难而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
调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
二是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
三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发展后劲。
……不断巩固农业基础。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实现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收入“五连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加快,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345万亩,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3万公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启动实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有序进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成长。
……
四是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增进人民福祉。
……
五是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和谐稳定。
……
二、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
……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第一,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重点支持薄弱环节。以微观活力支撑宏观稳定,以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以结构调整促进总量平衡,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12万亿元,增加17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5000亿元,增加1000亿元。处理好债务管理与稳增长的关系,创新和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适当发行专项债券。保障符合条件的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盘活存量资金,提高使用效率。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在实际执行中,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加快资金周转,优化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第二,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我国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矛盾,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推动经济在稳定增长中优化结构。既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和收入持续增加,为调结构转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又要调整结构,夯实稳增长的基础。要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促进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实现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
第三,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当前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一方面,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政府对教育、卫生等的投入,鼓励社会参与,提高供给效率。这既能补短板、惠民生,也有利于扩需求、促发展。
……
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定其县域法人地位。发挥好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稳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开展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适时启动“深港通”试点。
……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今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土地整治,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研发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瞄准市场调整种养结构,支持农产品加工特别是主产区粮食就地转化,开展粮食作物改为饲料作物试点。综合治理农药兽药残留问题,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新农村建设要惠及广大农民。突出加强水和路的建设,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全面完成西部边远山区溜索改桥任务。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以垃圾、污水为重点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势头。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是关键。要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在改革中,要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农民利益有保障。深化供销社、农垦、种业、国有林场林区等改革,办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改进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办法。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和管理。无论财政多困难,惠农政策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支农资金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改革思路的明确和新预算法的出台,政府会计改革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成为众所瞩目的改革焦点。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到一定程度后的自然结果。
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自上而下的控制和干预趋于减弱,委托模式下政府履行受托责任的理念开始被广泛接受。作为撬动政治经济改革强有力杠杆的财政改革,在此背景下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尤其是财政透明度的提升,更被视为具有标志意义的改革领域。与之连带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问题,便自然浮出水面。而国家治理概念的提出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现实要求,则进一步为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提供了战略上、逻辑上和制度上的有力支撑。
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可以说是当前我国继续全面深化改革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方面,我国目前实行的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财政报告制度,主要反映政府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和成本费用,不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和加强政府资产管理,不利于提升运行效率和防范财政风险,客观上要求必须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在全面摸清政府家底的基础上,科学决策,科学管理,促进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信用经济,在经济运行当中,除了必须培育良好的市场信用之外,还要具备一个良好的政府信用。回头来看,由于改革过程中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部分官员“经济人”特征明显,导致政府信用受到相当大的损害。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将政府的所有收支行为完整地置于民众有效监督之下,无疑对民众信心修复和提升政府信用意义重大,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