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测绘工程专业要求学生需要学习人文社科、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工程、通讯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测绘项目设计、技术开发、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了解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前沿理论、技术发展动态,掌握扎实的测绘学科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测绘数据分析能力,从事测绘生产的专业技能,能进行测绘工程软硬件系统的集成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与沟通能力、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2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若干课程的集合,课程也是若干知识单元的集合。为了适应信息化测绘时代下社会对测绘人才的要求。学院改革传统的“书本型”和“技工型”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分析每门课程开课的先后顺序、内部逻辑关系、教学大纲、知识内容结构以及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院参照测绘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专业规范,确定测绘工程专业主干学科为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地球物理学。核心知识领域为地球空间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测绘信息表达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地球科学理论与空间环境知识。加强课程之间的合并归类,加强课程之间逻辑结构的联系和内容衔接,使课程之间具备连贯性、交叉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系统把握专业知识。同时加强相关专业的课程,如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航空与航天成像技术、土建工程概论、城市空间信息学、城市规划原理、土地资源管理学和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课程,跟踪学科前沿知识、新技术和社会热点问题。总之,课程设置高度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3优化测绘实践教学环节
测绘工程专业属于技术应用型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高的标准和要求。为了适应信息化测绘下的实践要求,学院本着“增加比重,注重实效,提高能力,形成特色”的原则,每个课程层次和模块都设置有相应的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和新技术应用的实践环节,构建适应信息化测绘下的3个实验层次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同时学院充分利用与测绘有关企事业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共建共享实验平台,建成多个系列化、层次化的实践能力培养实践基地。3个实验层次是指基础技能型、综合设计型和创新研究型实验:基础技能型实验:主要开设二、四等水准测量、数字测图实习、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等实验,让学生了解和熟悉相关仪器,掌握基础操作技能和专业基本理论素养。综合设计型实验:主要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如大地测量课程设计与实习、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三维建模、遥感实习、数字摄影测量实习、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大地形变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GIS课程设计与实习、空间数据库实习等。并按照专业基础、专业组选方向设置综合性课堂实习,将数字测图、GPS测量、大地测量、GIS实习以及测绘数据处理这5门相互独立实习的课程组合为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实习。创新研究型实验:主要是通过大学生科研项目、毕业设计和学生参加老师的课题等方式,让学生在各个开放专业实验室中自主设计和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独立设计并完成实验。
4借鉴国外办学经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会考改革 教学改革 启示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当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革新求变的重要时期,全面推进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强会计管理改革,已成了增强经济发展内驱力的必然要求。2012年12月5日财政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自2013年7月1日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实行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题库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这一改革措施应势而生,必将显著提升我国当前会计从业人员执业水平。2013年江苏省按照财政部的要求进行会计考试改革,首次采用新考试大纲和题库,由于在认识、准备、教学、培训等方面的不足,实施结果是考生通过率迅速下降。客观分析会考改革的目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变化及影响,对职业院校的会计教学改革有着诸多启示。
一、会计证考试改革的目的分析
事实证明,经济发展与会计发展紧密相连,会计理论水平和会计执业能力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非常重视会计从业的准入管理,推行从业资格考试准入制度,但长期以来,会计从业证的考试是以各省为单位自行组织,由于教育水平、考试内容与标准、考试方式等方面存在地区差异,加上考试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各地会计人员的执业能力与水平参差不齐。本着统一标准,规范从业考试管理,提高会计执业水平的目的,自2013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改革。
二、江苏省执行会考新标准对会计从业考试的影响分析
(一)会考新标准带来的变化。
按照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2013年江苏会考改革可概括为“三个统一”,即“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试题库、统一合格标准”。与过去相比,变化较大。
1.统一考试大纲,即财政部的2013版新大纲。新大纲中各科考试内容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科中,《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初级会计电算化》内容变化最大,首先是考试中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改变。原江苏省初级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的是新中大,现改为用友T3软件。在T3系统中主要考核系统管理模块、总账模块、财务报表模块、工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和应收应付账款模块。其次是考试评分制度的改变。原《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分为计算机基础和会计电算化两部分,分制为各占100分,120分及格,但必须两部分均不得低于60分。现在全国统一题库改为客观题90分,实务操作题10分,且实行统一计分制,即总分达60分即可。
2.统一考试题库,即由财政部组织编写,每科题量约两千五百多道试题,但试题会隔一段时间更新一次。出题范围进行了拓展,试题难度趋于初级职称考试,考试方式、题型上变化更大。江苏采用了升级后的考试系统,3科连考,考试时间由原来的90分钟、120分钟统一改为每科60分钟,考试题量除电算化为92题外,基本保持在150题。《会计基础》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题型在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不定项基础上增加了计算分析题和案例分析题新题型。
3.统一合格标准,三科都要达到60分。
(二)考试结果统计及原因分析。
截至2013年11月月底,江苏各市县相继完成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组织,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的通过率总体上呈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不少地区平均通过率低于20%。其原因主要如下:
1.江苏会考改革配套文件、考试新大纲和考试要求公布较迟,加上新考试辅导教材推出较晚,考生等待考试改革信息时间较长,客观上造成考生的备考时间不充分。
2.第一次使用全国统一题库,对考试难度、考试范围及考点分布把握不准。更新后的考试题库三科考试难度都增大,基本理论与实务操作并重,有少量的初级考试难度下放,有些试题的考点,现行配套教材匆忙推出尚未解读到,指导不够。
3.考试题量大,时间短,特别是《会计基础》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两科,60分钟内完成150题,每题答题时间仅24秒,加剧考生紧张心理,因用时不合理造成能做会做的题目来不及做而失去不应失的分。
4.新增题型计算分析题与案例分析题考点多、知识活、实务性强,新的题型要求考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更要做到融会贯通,能用基本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用友T3实务操作题,因缺乏系统训练、不熟练而失分较多。
5.考核标准要求三科一次性通过方可拿证,成绩不累计、不能补考。
三、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改革对职业院校会计教学的启示
(一)与时倶进,转变思想,树立全新的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
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实务的革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在会计实务中已经广泛应用。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信息化能力、实用技能和素质,已成为用人单位衡量财务人才的重要标准,也成为会计从业考试题库改革的重要参照。目前,职业院校会计教学指导思想普遍落后,仍然推行基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讲授会计理论实务并开展会计实验的专业教学计划,因此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会计岗位的要求。因此,职业院校会计教学要转换教学理念,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摆脱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思维模式局限,并运用会计信息化理念及工具处理会计实务和解决会计问题,为学生的学习、从业资格考试和实习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加快推进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整合。
会计教学目标要与会计实践要求协调一致,会计核算理论与方法要能反映会计业务的发展需求。从本次会计从业考试改革不难看出,考试内容丰富,知识面广且新,完全顺应会计实践会计需求的改革。当前,职业院校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内容大多具有滞后性,不能及时反映新的会计理论、新的会计方法等,对企业会计实务中新的要求不能同步。这就要求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加快课改步伐,关注会计专业发展动态,善于吸收和传递新的知识,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要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要着力研究会计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研究,打破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构建全新的会计教学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应对各种考试的基础上,真正学以致用。二要加强信息化教学建设,加大对企业会计信息化教学系统建设的投入,让学生熟悉电算化业务流程,熟练掌握电算化操作技能。三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电算化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技能培养与企业会计信息化实践要求的融合,夯实基础,注重培养综合能力。
会计工作专业性比较强,无论哪种单位,其会计工作的基础都必须扎实过硬,尤其是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经济管理工作对财务核算、财务分析和财务信息反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来看,从业人员不仅要能熟练完成一般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化过程,还要对固定资产、工资管理和购、产、销等与企业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的会计信息化业务处理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各项会计工作要求。从考题设置来看,增加计算分析或案例分析题题型传递出了会计从业人员需有扎实牢固的会计基础和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这一信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量增加和考试时间缩短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应变能力、考试能力、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会计教学要求实、求新、求变,必须及时针对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改革采取相应措施,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在不弱化基本理论与业务技能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识记、计算、实践操作和分析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出与我国经济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盛.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J].财会月刊,2012(6下):95-97.
[2]陈冬英.论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模式下的会计专业教学,2013.11.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和“注重应用性”,即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在未来的企事业单位中,能够担负一线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根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制造行业和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运用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能系统地掌握工商管理基本理论,重点掌握企业信息化管理原理性知识,培养具有企业信息化项目运作能力和较强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课程设置方面
基于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制造企业和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培养信息化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按照重能力、厚基础、理论与实践并重、系统整合的原则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所谓重能力,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担负企事业单位一线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能力;所谓厚基础,就是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重视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素质的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就是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主要开设的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项目管理”“生产运作管理”“ERP原理”“ERP解决方案与ERP案例”“JAVA程序设计”“ERP专业数据库”“业务流程重组”“电子商务”等。另外,针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职业特点,鼓励学生参加企业信息化管理类的职业资格培训,坚持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中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教学原则。
三、实验室教学方面
实验室是学生用于验证理论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第一步。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应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开发和运用实验室、企业信息化实验室和ERP模拟实验室。企业信息化实验室,主要承担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的ERP项目实施与管理实训。本实训突出以实践为主体的课程特点,在实训过程中为学生分配角色,使学习通过模拟企业ERP的实施过程,来加深对ERP原理的理解,熟悉企业实施ERP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对于ERP实施效果的过程控制;另外,在实训过程中,模拟企业的实际过程运作环境和管理理念,建立规范化的过程评价标准也是本实训的特点。
ERP模拟实验室,主要承担ERP模拟演练,这种模拟实训课程是依托沙盘模型或某种ERP主流软件,对企业的战略规划、采购管理与业务流程、库存管理、存货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与薪资管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物料需求规划等企业运作环节进行模拟,让学生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通过角色扮演和对抗演练,来体验如何优化企业各项资源的管理理念。本实验是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而在该过程中体会ERP核心理念,体验统一信息平台下的企业运作管理,学习依靠客观数字评测与决策的意识与技能,感悟准确及时集成的信息对于科学决策的重要作用,训练信息化时代的基本管理技能,从而全面提高管理能力。校内实验室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但校内实验室毕竟是企业的模拟环境。因此,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加强培养学生在现实环境的实际动手能力,是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同时,在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做好学生平时实践和模拟实习管理,建立日常实验、实践、实训的量化考核标准,更好地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综合教学水平。
四、案例教学方面
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亲自参与并解答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综合性、复杂性和即时性的问题的能力。但案例教学中存在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滥竽充数的问题,这大大降低了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参与案例研究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方法应该着手从案例的选取、案例研究小组的划分、学生成绩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案例的选取和案例研究小组的组成方面。第一,将案例分为不同的类型,一个班级分为几个案例小组,每组6~8名成员,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案例分析。案例小组分组的标准是基于学生对某个案例的兴趣、爱好,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性别进行分组;第二,在成绩评定方面,每位学生针对案例的研究,提交一份独立的研究报告,这份案例研究报告的成绩将作为学生个人的平时成绩,构成总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学生滥竽充数的可能性。
学生案例研究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学生个人平时成绩(30%)、小组案例研究报告成绩(40%)和小组案例研究演讲成绩(30%)。平时成绩和研究报告成绩由指导老师评定。演讲成绩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评定,第一,组建一个案例演讲评审小组,组员由指导教师和每组的一位学生构成,该学生可以代表本小组直接就案例演讲效果给出成绩,也可以给出一个本小组全体成员的平均成绩;第二,在案例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和该组成员将问答指导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该小组每位学生对本案例内容的了解、理解、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该小组的成绩;第三,评审小组给出每组案例演讲的成绩;第四,指导老师根据三部分成绩给出总成绩。这种案例研究教学方法将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每位同学必须认真参与案例研究,其个人行为将影响小组成员和自己个人的成绩;另一方面,每位同学都有评分的资格和权利。这样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案例演讲的关注度、参与度。
五、实践教学方面
为培养出具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消化吸收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应该建立四个阶段实习课程: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其中前三项实习时间集中在每学年的夏季小学期。
(一)认知实习
认知实习是工商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本实习为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提供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认知实习可使学生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内容,专业范围,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本实习属于工商企业管理、工商企业运营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初步认识实习,通过专家讲授、学生社会实践、到工矿企业实地观察等,培养学生对工商企业发展前景、公司经营特点、市场环境、公司文化等的感性认识。通过本次实习,要求学生了解、认识工商管理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各部门的职能性质,熟悉工商管理业务,为今后的具体业务实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奠定基础。认知实习的内容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部分。感性认识是带领学生到企业实践,让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生产运作流程等。理性认识是聘请企业管理人员、资深教师等为学生举办有关企业内容的讲座,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本实习重点考查学生对企业的基本认识,主要包括企业的性质、企业的功能、员工的价值观、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等。实习结束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
(二)专业实习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2)05-0248-0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社会信息化建设对信息人才,特别是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内容设置滞后,致使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低、适应能力差,掌握技术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不会技术[1]。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各种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现象日益普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表现为对知识涉猎范围广、知识融会贯通能力强的社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强调。为了迎接这些挑战,实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哈尔滨理工大学重新修订本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案,并对原有课程体系做全面的审视和思考,以解决信息专业人才“通”与“专”的问题。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归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根据我们学校是地方理工科院校的特点和条件,我们将本培养方案定位在重点为工业企业培养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并兼顾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该专业并非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由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干课程的交叉性学科。
为此,哈尔滨理工大学对本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提出如下的培养要求:信息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信息管理系统,更强调用管理学的方法解决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以计算机技术为辅助工具解决企业实际管理中遇到的困难。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
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的总体方向和目标,教育部已做出明确规定,即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2]。
该培养目标明确了信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层次,体现了该专业的教学特色,并阐明了该专业的就业领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根据学校是地方理工科院校的特点和条件,将培养方案定位在重点为工业企业培养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并兼顾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该校信息专业主要以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三门学科为主干学科,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方法,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并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及项目管理与开发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科性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有别于其他专业的特色之一就是它是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本专业致力于培养既懂管理知识又精通信息技术,能够用所掌握的技术解决实际生产运作中所存在的管理问题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3]。鉴于本学科的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信息专业具有如下特性:
1.学科交叉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既涉及到管理学科,又要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知识,并以系统思想贯穿整个研究学习过程,可以说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2.实践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并提出信息解决方案的能力,因此,本专业的学习强调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
3.发展创新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我国信息人才的短缺推动了该专业的发展,该专业的发展又依赖于学科教育模式、师资力量、课程体系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强调专业教学,弱化学科交融,使得学生在学习了每门课程的理论后,无法将其融会贯通,达不到应用要求。因此,哈尔滨理工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时不仅强调经济、管理及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更要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教学,使学生能灵活而不是单一的运用所学知识,并将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使本专业课程设置强化基础、突出专业主干课、精选平台课、拓宽专业面、增强专业技能实训、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培养,有利于毕业后的继续发展。
本专业从“知”、“行”、“统”、“一”四个角度出发,在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层次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校园及社会实践行为,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企业信息系统,并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实施“一对一”培养模式,实现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门学科的统一集成。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加强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间的联系和衔接,从知识结构上保证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开发实际信息系统并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本课题在构建课程体系上,本着“面向市场、明确目标,注重过程”的人才培养理念,遵循柔性化培养的原则,以信息化所需人才层次为梯度安排相关学科的课程逻辑顺序,提出:“平台+模块+实训”的培养体系。
平台主要是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三部分构成。平台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构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结构,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或继续深造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模块是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而设计的,由专业方向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构成。该部分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它包括经济管理类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课程的学习。课题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和专业的能力特点提出两个不同的培养方向:A: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B:电子商务。
实训是为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构建的,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验教学基地的建立是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配合,注重学期间的衔接和连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
(一)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该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因此,在信息专业学科基础课中开设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外语、体育等公共基础课,既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基础高度又可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开设原理、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健康教育等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教育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并使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及方向进行定位。
(二)学科基础课程体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实现培养“信息系统设计及管理”人才这一目标,为此,该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都是围绕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管理及维护的。为了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本专业开设了管理学科知识;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本专业开设经济学科知识;为了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本专业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只有以这三门学科为主干学科,我们才能进行信息系统地分析与设计,并利用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的管理。
根据该校信息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的学科主干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管理统计学、顾客关系管理、会计学、生产与运作管理、运筹学、系统工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息资源管理等课程。
通过学习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的技术,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具有学习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专业平台课程体系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也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今后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本专业构建了专业平台课,该课程体系里的所有课程都配有课程设计或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为学生构建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企业生产运作中的平台。
信息系统开发基础与计算机网络原理两门课程的学习是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打下基础,目的是建立学生开发信息系统的技术思想,明确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ERP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综合研究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建立学生企业整体信息化管理的知识结构。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入门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介绍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及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开发原理,体现信息专业的目标与特色。
(四)专业方向课程体系
根据不同办学层次、专业背景,考虑该校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将重点为工业企业培养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按照“基础+特色”的思路,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如下:
1.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与管理方向
该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和软件项目开发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ERP系统具有维护、实施、应用和一定的二次开发能力,具有组织与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的专业人才。
该方向学生的职业定位: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软件开发方向开发管理人员,ERP系统实施和维护人员。
2.电子商务方向
该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电子商务网站开发、维护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系统管理和运营的能力。
该方向学生的职业定位:从事各行业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电子商务系统营销方案推广等相关工作。
(五)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以“加大硬件投入,加强软件建设”为建设目标,在本专业建设过程中,不仅注重改善教学条件和实验室建设,以及实习基地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注重教学实践的配套改革,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
1.多媒体教室建设。使得85%以上的课程都能用多媒体教学,增加了课堂的知识含量,改善了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基本阵地,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我专业建设了科学、合理、满足教学实验需要的立体实验室。共建设了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室、网络与电子商务实验室、学科研讨室及在省内具有领先水平的多功能教室,极大地改善了实验环境和条件。
3.实习基地建设。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我院建设了哈尔滨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等实习基地,基地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接纳学生100%,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根据培养要求,评估实验学时所占比例的合理性;调整实验内容和实验的方式方法;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环节整合到培养目标体系中;加强专业教师、实验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形成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开放实验、创新实验多层次、多形式、多阶段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协调各方资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五、总结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而成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信息人才的要求。本课题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从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本专业核心课程,然后扩展出整个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更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并增添平台课和实践课等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去分析并解决企业实际生产运作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应用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敏,张社民.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0,15(39): 56-5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 赵志远.基于系统结构研究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6): 98-100.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course system in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information system specialty
TIAN Shi-hai,ZHANG Xiao-meng
(Management college,Harbin sic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门技术性科学,与地理学、地图学、测绘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以及数学密切相关,涉及土地科学、资源学、环境科学和城乡规划等学科知识,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型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GIS 独特的功能使得它和城市规划有着天然的联系,既为城市规划提供分析手段,同时也促进了城市规划业务的信息化,为本专业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规划、人口动态变化等提供强大高效的分析工具,其分析结果能够为相关的决策人员提供有力参考。因此,GIS课程教学对该专业来说较为重要,让学生掌握 GIS 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能在本专业熟练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材选择与学时安排
该课程选择《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三版)》作为理论课的教材,该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介绍了GIS基本理论、技术体系及其应用方法,主要包括:GIS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应用模型和产品输出等,内容全面、且阐述详尽,是一本被很多高校使用的GIS经典教材,方便学生全面学习GIS的理论、技术与方法,适合地理科学类专业的本科生作为专业基础课教材。在实际授课中,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对不同章节内容讲授的比重做出适当调整,使学生既可以深入学习GIS的理论与方法,而且所学的内容也满足专业需求。
本专业对学生利用GIS软件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熟练掌握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屏幕数字化、专题制图,以及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因此,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安排了72学时,其中理论课占36学时,实践课占36学时。实践课学时较多,可以使学生每周都进行上机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设计
该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GIS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技术,还需要学生熟练操作相关软件。在教学时间方面,安排每周一次课,每次四学时;在教学内容方面,多数情况下,每次课的前两节讲授理论基础,即GIS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后两节则针对前两节的理论内容,进行相应的上机实践练习,使学生可以集中半天的时间,针对教材的某些知识点进行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验证理论的学习过程,即“理论联系实践”,真正做到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另外,在实践课的内容设计中加强了基础操作练习,并针对专业方向增加了部分实例练习。该课程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及“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内容对比,见表1.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在教学方法方面,理论课以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为主,实践课以教师实操演示、学生根据实习指导书练习为主,且每次实践课都需要提交实习报告,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标准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同学可以完成课堂内容,多次的实践练习也让学生对软件操作熟练掌握,同时越来越有信心和兴趣,但是,还有学生过于依赖实习指导书,在操作过程中不积极思考其中蕴含的原理与方法,很多操作步骤练习过后就忘记了,不能转化为实际能力。这种现象也反映了教学方法的欠缺,需要利用启发式教学代替填鸭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GIS方法与技能解决实际专业问题。
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期末笔试为主,占总成绩的60%,为了提高学生的上机实操能力,在期末考试前增加ArcGIS上机实践综合能力测试,以抽签选题的方式,每人8分钟独立完成指定操作内容,按照内容完成的完整度进行打分,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5%,另外,出勤率占总成绩10%,平时成绩占15%(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课堂表现、课堂笔记等)。
一、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势在必行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求职教师范生教育转型为了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趋势,世界各国都对本国各种类型的教育尤其是其相对应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全新要求,当然包括职业教育和职教教师。2002年Hawkins曾给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赋予了三种属性:(1)拥有信息素养,处在全球联网世界中劳动力最突出的能力是“信息推理”能力,即能够识别信息资源的可靠性,并能有效地获得信息资源、理解信息、应用信息和交流信息。(2)具有必要的合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信息共享能力,能够对多种观点进行分析、判断、评价和综合,有能力在跨文化和跨语言境遇中有效地与人沟通。(3)能够快速学习,适应持续变化的工作环境。全新的劳动力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并且能够快速地获得新的技能。[4]由此可见,知识经济时代对职业教育在未来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超越单纯的技能训练的新要求。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带来的工作岗位能力的变迁,要求新的职业教育特别关注未来劳动者的信息素养、合作创新能力以及快速学习的能力。信息时代就呼吁首先需要特别关注职教教师的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关注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当前人类已步入了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各方面深层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同时为教育教学的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崭新的空间。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关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2012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电子政务能力、数字化校园的水平以及人才信息素养,全面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职业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不断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该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信息化被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从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的视角分析可知,要使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形成新的职业教育文化氛围,职教教师的因素至关重要。因为一种新的技术要形成新的文化氛围必须经过一个不断地与社会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推动力的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作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体的职教教师,不仅要具有基本的信息素养,更需要具备应用信息技术变革课堂的能力,将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信息传递的课堂转变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者互动、合作的信息双向交流的课堂。
(三)职教生全面发展要求职教师范生具有教育技术能力当前,我国步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级政府正在围绕转换方式、调整结构,精细化、规模化地推进各行各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逐步深度融入企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产品的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设施以及业务管理过程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含量也在大幅度提升,由此,对在职职工以及新生劳动力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人才结构迫切需要高素质的职教教师队伍做支撑,因此,应顺应信息技术给职教教育带来的深刻改革,不断提高职教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不断加强师资教育技术培训,优化资源配置达到职业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大幅度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由此可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提高职教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二、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核心能力及其发展目标
基于职教师范生的角色特点来看,其首先应该是一名合格的公民,应能满足未来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即具有一般的信息素养。其次,职教师范生作为课堂的主要参与主体之一,为促进职教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和各门学科的学习,围绕着系统化教学设计的要素,职教师范生应该具备环境创设能力、学科教学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和学业评价能力,即将技术融入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最后,职教师范生也是一个主动建设学校教师群体文化共同体的成员之一,为促进教师共同发展职教师范生还应该具备以教学研究能力为基础的教师领导力,即一定的教育技术研究能力。由此可见,构成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能力包含三个要素,分别是信息素养、技术融入的学科教学能力和教育技术研究能力。基于对教育技术内涵的认识。基于职教师资的特殊性,这里的学科教学能力既包括理论课的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还包括实践课上的虚拟实验和虚拟设备的使用能力。这三个核心能力内涵构成了一个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的框架。基于此,我们建立了如表1所示的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职教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核心目标有三个:(1)在认识层面上加深职教教师对信息技术工具支撑下的职教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加强教师正确使用教育技术的意识。(2)在能力层面上,提高职教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应用技术工具的能力,促进职教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3)在科研层面上,提高职教教师教师利用技术工具开展教学科研的能力。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其培养的途径,发展职教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促进职教教育的信息化发展。
三、职教师范生理论课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探索
作为合格的职业教育的职教教师,一方面,要具有理论课程的教育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具备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立足于职教师范生作为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分三个阶段促进其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教育技术的能力。
(一)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之形成—混合学习视角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采用混合式学习的方式培养职教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混合学习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的有机整合。混合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的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解决问题,其目的就是要付出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5]混合学习是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6]职教师范生的教育技术核心能力由四个方面构成:(1)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等;(2)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态度、社会责任等隐性的决定技术应用成效的能力;(3)整合设计、教育研究以及应用创新等方面的能力;(4)技术型操作性很强的技能。不同的能力要求采用不同的学习模式,这里采用混合式的学习方式培养职教师范生这四方面的能力。1.学习基本理论和技能—自主答疑式学习模式。处在学习阶段的职教师范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采取自主学习的模式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如网络工具的使用体验,教育技术的相关陈述性知识,教育技术的发展史、定义、基本理论等。教师将分布在教育技术学科资料库或网络中的各种学习资源嵌入到自主学习任务列表中,并将任务通过网络分享给学生,然后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任务列表的要求完成任务,学习者在课内或者课外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通过网络提问,教师及时为学习者答疑解惑。这样学习者可以自定步调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性、主动性,可以培养未来的职教师范生独立自主进行网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遇到困难求助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加深了学习者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培养隐性能力—交流讨论式学习模式。交互讨论式学习是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生经过自学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探寻知识的教学模式。[7]意识与态度等隐性方面的能力,如果教师采用讲授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印象会不够深刻,而且可能产生抵触心理,但如果采用讨论的方式,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集思广益,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对这些隐性问题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通过网络上传一些案例或者一些讨论的主题并提供讨论的细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者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利用网络聊天工具进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提高学习者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等隐性方面的能力。3.发展教学设计研究及应用能力—协同设计式学习模式。协同设计学习模式是一种小组协作主动探究完成任务的学习模式。教师首先通过网络提供学习任务的指导,然后学习者通过沟通分组并确定每个小组的作品主题以及每个人负责的任务模块,在相关软件的协作下,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并将作品到网络平台上。这不仅有利用实现过程性评价,而且通过作品的共享可以实现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小组之间的互评,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4.提高技术型操作性技能—操作示范式学习模式。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软件制作技术、多媒体教室的设备使用与维护,以及音视频采集设备的使用等操作性较强的技术,需要采用操作示范式的学习模式。这是一种基于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式,课前教师通过网络向学习者介绍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规则,在课堂上,教师讲解并示范设备或者软件的使用以及制作技巧等,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进行练习操作,并将操作过程制作成视频上传网络进行同伴之间的相互观摩学习以及纠错。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批判性能力。基于网络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对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初步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对学习者的自控能力要求也很高,因为网络学习容易让学习者分心并且学习的反思深度不高。
(二)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之提升—非正式学习视角当前,一些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主要是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培养职教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的。但是,从一些学生的反馈来看,《现代教育技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却由于该课程的学时有限,而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这种短期的学习不能够真正提高其教育技术能力。非正式学习是相对于正规学校教育或者继续教育而言的,指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识的学习方式,是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8]非正式学习不同于正式学习,开展非正式学习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非正式学习技能。首先,必须具备与教育技术能力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习得。其次,学习者还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探究式学习能力,这些学习能力有助于学习者在面对不同的学习任务时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作为正式学习的继承和补充的非正式学习,这里的学习过程具有亲历性以及反思性,即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用心灵去体验,是一种“做中学”的过程。[9]学习者通过在真实或者虚拟的学习情境中获得学习体验,在体验结束后通过对具体体验的反思抽象出合乎逻辑的概念和理论,同时,总结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模式和方法,然后将其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即将非正式学习过程分成了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和主动验证四个阶段。[10]如图1所示,四个过程周而复始,不断往复为学习者提供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机会。非正式学习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偶发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造成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师在正式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加强学生相关的非正式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职教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之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视角网络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虚拟学习环境,强调信息技术工具、学习资源为培养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服务,关注共同体成员、资源、工具、活动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变化,为基于问题学习、协作知识建构、凝聚集体智慧、促进群体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11]网络学习共同体,一方面,为学习过程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空间;另一方面,为各成员间的交流和分享价值观、情感等提供了一个学习家园。这里的网络学习共同体主要由职教师范生构成,针对个人的发展需求,建立了不同目标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的成员来源广泛,为各成员的相互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由学习共同体成员在交互式的网络平台上共同的研究主题,如提供一个课堂实例,针对实例的某一个环节(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结合理论指导,开展交互式讨论,分析其中的优缺点,通过共同体的成员的互动交流不断促进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作为职教师范生,高水平的教育技术能力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其教育技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信息化进程。因此,职教师范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课教育技术能力,还要掌握足够的实践课教育技术能力,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虚拟现实的实验技术。
四、职教师范生实践课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探索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1989年美国的J.Lanier提出的,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产生一种人为虚拟环境,该种虚拟的环境通过计算机等技术构成的三维空间,或是把其他现实环境模拟到计算机中去产生逼真的“虚拟环境”,并通过多种专用的设备让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从而使得用户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上产生一种沉浸于虚拟环境的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的实时交互解决了学习者对学习媒体的情景化及自然交互的要求,是对传统教学实验的有效补充并且可以解决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设备、经费不足等问题,因此,虚拟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应的必须要培养职教师范生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能力。作为对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虚拟现实技术,主要采用“练习与反馈”的方式培养职教师范生虚拟现实技术的能力。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主要以学习者的活动为主,教师则充当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在虚拟实验系统中,练习与反馈法最初表现为对虚拟环境的熟悉、虚拟仪器的使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反馈学习者可以掌握一定的虚拟现实实验的技能,比如如何选择实验参数,如何处理实验数据以及正确处理技能训练过程中的某些突发事件。在不断的练习与反馈过程中,培养职教师范生熟练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践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2-0060-05
一、导言
金融是一种典型的虚拟经济,其经营、管理和决策过程几乎不涉及物流活动,所以金融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信息处理活动,金融业因此也是国民经济中信息技术应用最早和最深入的行业之一。基于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各类金融信息系统已经成为金融业创新业务、 管控风险和处理数据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其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金融信息化首次被纳入国家规划 [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提出了“智慧星球”的概念,并发表了《智慧星球赢在中国》的研究报告,智慧银行是六大智慧行动方案之一。
根据诺兰模型 ① , 我国金融信息化正处于集成向数据管理迈进的过渡阶段,处于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主向以信息技术与业务融合为主的转折点,其特点是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的高度融合。这一阶段需要的是大量既掌握信息技术又精通金融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 。金融信息化教育及其人才培养质量就成为金融信息化的重要保障之一。
本文在对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概念、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并尝试设计一种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多层次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既学习相关计算机应用知识,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又掌握并精通基本金融理论和业务,成为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
二、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欧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重视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培养分为两个体系:一是高等院校中的学历培养模式;二是作为职业技术的一种证书培训 [3]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简称UCL)是欧美发达国家金融信息化人才学历教育培养的典范 ② ,该学院从本、硕、博三个层次培养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重点是硕士层次。根据学历背景的不同,设计了两个硕士方向:第一学历是非计算机专业, 培养目标为通才(generalist);第一学历是计算机或者相关专业,培养目标是专才(specialist)。这两个方向的毕业生都可以选择攻读博士学位或者直接从事金融服务领域的技术工作。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花园大学与伊斯坦布尔交易所合作办学,采取证书教育,进行模块化教学。
我国目前的金融信息化人才主要来自于理工科院校计算机、软件工程、电信工程等专业,这些学生一般不懂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 适应金融信息化工作的时间较长; 还有原中国人民银行所属院校的信息类专业,如原陕西财经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等。这些学校培养的学生计算机及其应用能力又明显不足,也无法完全适应金融信息化的要求。
进入21世纪, 随着金融信息化在金融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金融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开始探索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西安交通大学于2000年设立了金融信息工程专业,覆盖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北京大学于2005年成立了金融信息工程系;随后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相继成立金融信息工程专业(或专业方向),以学历教育的方式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但由于受到学科的限制和制约,培养的人才虽然对金融信息化的适应能力有了较大的改善, 但仍然无法满足金融信息化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
此外, 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还有以下问题:(1)定位问题,与其他金融人才定位的混淆,知识的重复,如金融工程、金融数学等。(2)培养模式问题,应该以学历教育为主,还是以社会培训为主。(3)学科背景问题,第一学历应该是金融专业、信息技术专业还是复合型专业。(4)教师队伍问题,应该是复合型,还是多专业的组合等。 这些都是在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
(一)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概念
我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对应于美国的“通识教育”和“实用教育”、日本的“世界通用人才教育”。目前绝大多数的教育都是基于这种形式的培养模式, 侧重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 相同学科或者不同学科的不同领域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在很多高校也有尝试, 一般采用设置复合型专业、双学位制、第二学位制、联通培养制、主辅修制、选修课制等方式。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则以设置复合型专业为主。浙江工商大学李金昌(2011)提出全面开放实验室, 建立综合性实验中心培养经济类复合型人才。 上海金融学院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元如林(2011)提出适应智慧金融需求,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 但是, 纵观已有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文献,往往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界定不清晰,而且关于其知识和能力的研究几乎为空白。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张成虎(2011)提出复合型金融人才的概念,并刻画了其能力体系。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概念,界定其知识结构和能力构成。
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 是指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知识,熟悉金融理论与实务,能够在金融服务与业务创新、 金融风险管理及金融数据管理等信息化工作中从事需求分析、开发、测试、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知识结构
人才成长一般经历知识的被动接受和应用、创造新知识、发展新知识三个阶段。学校教育(博士以下) 以第一阶段为主, 也就是知识的接受和应用阶段。因此,首先必须明确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知识结构。 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要求的知识结构横跨多个领域,根据知识构成及构成的比例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方向, 把所有的方向和业务领域综合,就可勾勒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各个高校推行培养方案时可以对某些学科有所偏重, 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也可以突出自己的特色,但是整个学科的知识结构应该是相同或者相近的。 为了便于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创新,按照接受知识的顺序和内容,可分模块进行归纳。
1. 微观金融知识 [4] 。一般包括金融市场或者金融机构主要业务流程和机构设置等金融市场运作知识;金融市场中金融工具与工具创新、价值评估、风险管理和资产组合、资本资产定价、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市场运作机理知识; 金融风险管理框架与计量方法等知识。
2. 宏观金融知识。 一般包括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利率形成与汇率形成等基础知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危机、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震荡、 货币政策及其与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 金融的制度安排与宏观政策的协调等国际国内金融制度安排知识。
3. 计算机技术知识。 一般包括计算机运行基本理论的硬件知识;主流程序语言(如C++语言、JAVA语言等)及其应用、管理软件生产过程、管理信息化、常用软件的使用等软件知识;数据库基本理论、数据库设计与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等数据库知识;网络架构(建设、维护计算机物理网络)、网页制作、web程序设计等网络知识。
4. 统计计量知识。 一般包括对金融活动内容进行分类、量化、数据搜集整理以及描述、分析,反映金融活动规律性的应用统计知识; 将管理的相关问题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包括金融在内的各种运行系统中所发生的各种复杂问题, 为决策提供科学支持的运筹知识; 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 运用数学、 统计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知识。
5. 金融信息化复合知识。 一般包括网络金融的理论与实务知识;由金融业内部信息系统、金融业之间的信息系统(FEDWIRE、BOJ-NET、CHIPS、SWIFT等)、金融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系统构成的金融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知识;金融数据仓库的建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金融数据挖掘和联机事务处理的知识;数据仓库+联机事务处理+数据挖掘的金融决策支持系统的知识。
(三)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能力要求
本文根据我国金融信息化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的要求,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金融信息化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传导关系图。一般来说,我国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应具备如下几点能力:
1. 基于服务创新、 产品创新的金融业务流程再造的开发和应用能力。 创新是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目前金融业绝大多数的创新依赖信息技术。而我国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保障和改进金融服务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简称CME)正是由于其Globex电子交易系统而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交易服务和流动性提供商, 树立了在全球所有金融和商品期货期权产品领域电子化交易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成功收购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简称CBOT)。因此,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金融客户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能不断开发出低转换成本的、既便利又安全的、与时俱进的基于金融信息技术的金融产品, 金融企业就可以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 占据市场的领导地位。具备基于服务创新、产品创新的金融业务流程再造的开发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可以帮助金融企业做到这一点。
2. 基于信息技术的决策能力。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传统的以经验为手段的决策因欠缺精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辅助进行决策。 因此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应该具备基于信息技术的决策能力,针对决策的相应过程,包括获取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正确、恰当地描述数据的能力,简单分析数据的能力,应用各种决策方法和技术分析数据的能力,深层挖掘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以上决策过程的能力 [5] 。
3. 防范信息技术风险的能力。 风险管理是金融管理的核心,在不少金融机构中,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已经明显大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正式定义是: 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由于信息技术的不完备所导致的操作风险应该占据重要地位。 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应该具备防范信息技术风险的能力, 掌握软硬件方面的安全保障措施, 最大限度地避免金融信息技术设施各类不安全的因素。
4. 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不管是信息技术还是经济金融,都是更替很快的行业。美国的商业银行电子化经历了50年历史,其中每10年左右,信息技术就会在高层次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游戏规则进行重构。 西方的一些“标杆”银行运用信息技术来探索和实施先进的管理思想,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总是能领先竞争对手两到三年时间。 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不断关注技术动态和金融发展前沿, 对市场中需要的或者同行新出现的业务做出迅捷的反应, 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开发和应用,尽快抢占市场。
四、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一)培养的层次
根据金融信息化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以及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的特点,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既可以在理工科院校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电信工程等相关专业培养, 也可以在财经类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
理工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金融理论与实务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的“专才”;财经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通才”。
由于知识体系的交叉,涉及经济、金融、统计、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所以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应该以硕士培养层次为主, 以面向应用的专业硕士为主。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基层、本科、博士等层次开展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详见图2。
1. 基层培养复合型金融信息化操作人才。 采取社会培训或者单位技能培训的方式, 对金融业从业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及其操作能力的培训, 使其可以基本掌握金融业所涉及的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和主要功能。
2. 本科层次培养复合型金融信息化应用型人才。采取学历教育的方式, 通过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通识教育(侧重微观金融)和金融信息化相关课程的传授,使其基本掌握金融信息技术, 能从事金融信息化的系统开发、维护、管理、升级工作,少部分可以从事金融信息系统的开发、测试等工作。
3. 硕士层次培养复合型金融信息化高级应用型人才。采用学历教育的方式,根据学生学科背景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 本科已经具备复合型金融信息化知识的学生, 硕士培养阶段应该侧重于宏观金融知识、 经济计量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与应用实践;本科是非信息类专业,硕士阶段应该以培养金融信息化管理型人才或者具备信息知识的业务人才为主;本科是信息类专业,硕士培养阶段应该加强宏、微观金融的教学,使其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具备敏锐感知力, 以培养金融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人才为主。
4. 博士层次培养复合型金融信息化研究型人才。通过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教育,学生已经基本具备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博士阶段应该以培养掌握本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能够在金融信息化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做出创新的研究型人才。其中,掌握宽广的基础理论,能驾驭(洞察)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创新产品、控制风险等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1. 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应该采取以学历教育为主,社会培训和单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培养过程中注重金融实务与计算机应用的实践。
2. 要构建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复合性和创新性,而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创新性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构建完整、连续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制定从学生入校到中期实践, 再到最后的毕业实践等相配套的考核制度;其次,要搭建学科交叉、复合型的实验教学平台;最后,要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真正实现产学研的统一。
3. 要设置更多的复合型课程, 使复合型专业从“交叉”走向“融合”,最后走向“渗透”。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复合型的教材和课程, 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4. 要注重“案例式、项目式”教学在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从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 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 在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努力收集金融信息技术案例,开发设计新的金融信息技术实验项目, 并体现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三)师资队伍建设
复合型师资队伍是培养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没有一支既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具有丰富的计算机应用经验,又具备金融理论与实务的基本知识,能在教学环节把计算机和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紧密结合的师资队伍,其人才的培养质量就难以保证。因此,可以通过业务培训、 深入金融信息系统开发和测试等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等方法, 进一步加强教师的金融信息技能的培养。
五、结论
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是应用复合型人才理论结合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要求提出来的新型人才。本文通过对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独立、相互融合和层层递进的关系,所以文中采用了模块化、分层次的构建方法。
2. 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学历教育的硕士层次为主, 重点在于培养应用型金融信息化人才。 各个高等院校在设置该专业时可以突出特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多领域、多层次的金融信息化人才结构。
3. 在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一支具备复合型金融信息化知识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复合型的实验平台和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则是重要保障。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为我国复合型人才、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当然,本文尚有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如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能力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样就可以把知识、能力、需求之间进行完整架构;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师资队伍、教学环境及其软硬件保障设施的建设等问题也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志丹. 基于服务创新的金融信息化人才需求变化与培养途径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2009(6):88-91.
[2]元如林. 智慧金融与金融信息人才培养[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1):53-57.
[3]汪宜丹. 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9(11):99-101.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信息化人才;课程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8.054
随着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2008年《中国医院信息建设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有82%的医院使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HMIS)[1]。在信息体系里,信息化人才是信息化成功之本,对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2]。但目前信息化专业人才在医院的数量比较少,是制约医院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医院的人才结构与知识结构必须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才能实现医院信息化与现代化。医院信息系统是医学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众多的相关学科有紧密联系而又相对独立,并逐渐形成为一门学科。涵盖了医院管理、医疗、护理、科研、教学、卫生经济、药品物资等方面的工作,是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HMIS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医学影像管理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超声信息管理系统(Ultrasound Information System,UIS)、电子病案管理系统(Electric Medical Record,EMR)、检验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行政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网络远程会诊系统、绩效考核系统等多个系统。因此,医院信息化建设要求不但要在医学院校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设置医院信息系统课程,在医学类其他专业也应当设置这门课程。
1课程培养目标
1.1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系统工程方法的综合型、实用性人才。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应该能够从事各级各类的信息管理工作,从事各种类型的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针对具体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全面了解医院信息标准化的现状和意义,掌握医院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并能完成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的设计。包括:(1)全面掌握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作用、意义,对进行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有全面认识;(2)掌握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组织、实施、开发过程和管理的基本要求;(3)了解医院信息系统标准的基本概念。
1.2其他医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MIS的主要使用者是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学生毕业后要适应信息化医院的工作,必须在学习期间对信息化医院的HMIS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子系统有较好的掌握,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充分利用便捷的信息系统,全面及时地获取多样化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2课程设置
根据医院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科学的相关性,在医院信息系统的教学中需要计算机软、硬件及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的讲解,清晰了解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基础和网络结构。例如: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介绍;中文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的简介等。
3教学方法
3.1课堂教学医院信息系统是一门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以现代教学手段为主,制作和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声像教学资料。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优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由注重知识向注重能力转变;重视双向交流。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未来实际工作需求,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见习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带着问题去医院见习,同时再把在医院中发现的问题带回课堂学习和探讨,加深理解,明确医院信息系统与一般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与联系。由于行业特殊性,医院的工作流程很复杂,信息量大,信息流向多,安全性要求高。通过见习,了解医院的基本工作流程,掌握医院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医院和社区卫生信息管理模式与特点,了解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的采集、处理、流通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界面。具有学习、操作这些系统的能力,对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还可为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检索等工作提供创造性的思路,达到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目的。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还要增加实验教学和实习。
3.3实验教学通过有效设计实验,以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为依托,让学生全面了解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工作流程,掌握医院信息系统主要系统的操作功能,并对自己未来工作方式深入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体现了课程中实验教学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为了使实验室更接近现实应用,可在软硬件方面模拟医院实际环境。
3.4实习为学生制定可行、合理的实纲,明确实习目标与内容,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在医院各部门轮转,全面了解医院运作模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习单位(医院),由科教部门安排学生实习时间与科室,科室教学秘书负责实习生管理,根据实纲制定科室的带教计划。科室按照专业组细分实习项目,指导学生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分发方法与技能。安排大课教学,讲解医院信息工作的流程与模式。每一阶段,学生与带教老师分别进行相互评价,以促进带教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在医学院校中开展医院信息系统课程,一方面培养具有一定医疗卫生知识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医院信息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为其他医学类专业学生普及医院信息系统知识,是信息化医院的要求,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医院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面临的问题很多,本文就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希望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培养出适合医学信息学发展和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S].2008,5.
关键词:体系作战;教学体系
美军在新的三空作战体系转型中,加强“空海一体战”、“网络太空战”、“太空作战”三种作战形式。如何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军队院校教学体系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形势,改革创新教学体系与体系作战同步,不断创新发展体系作战理论,是不容回避的课题。
一、教学重心向体系作战要求转移
体系作战需要什么,教学的重心就是什么。目前,院校教学内容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与体系作战相适应的人才需求。转移教学重心、加强教学针对性是首先解决的问题。
第一,拓展以体系作战的指挥专业内涵。随着体系作战的地位日益突出,信息素质已成为体系作战指挥人才的核心素质。必须在抓紧教学信息化改造的同时,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与建设,在教学中融入信息理论、信息技术、信息装备等知识,拓展指挥专业信息化内涵,促进信息化与教学体系的交融互动,改变片面强调教学或片面强调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打好人才培养的专业理论基础。
第二,深化以体系作战为核心的课程内容改革。在转移教学重点的过程中,必须抓住教学内容与体系作战能力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把信息系统作为体系作战教学的重要基础,把提高体系作战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围绕体系作战的筹划、指挥、协同和保障,突出战术与技术、指挥与管理的知识融合。做到“四要”:要打牢体系作战基本理论;要贯穿现代军事信息技术;要注重全局运筹谋划能力;要突出体系作战专业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以岗位要求为导向的体系作战教材建设。按照紧贴部队训练、贴近实战、注重质量的原则和建设的系统性、前沿性和实用性要求,以教学的体系性和针对性建设为核心,深入理解体系作战理念、指挥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科学确定教材建设的类别、名称、内容和适用对象,避免教材内容陈旧、交叉、衔接不紧密,形成文字教材、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电子教案等科学配套的教材体系。文字教材建设既要保证必要的基础知识,又要充分反映知识体系作战训练中的具体应用;多媒体教材必须服务于主教材,体现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网络教材要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纳入的信息要多,以适应体系作战指挥人才对诸多知识的需求;辅教材应围绕人才能力素质要求,在可读性、易懂性和实用性等方面为学员自学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创造与体系作战理论接轨的训法体系
培养高素质体系作战指挥人才是全军院校的共同目标,单靠某一所院校或某一种方法是难以实现的。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手段不能单一化,因此,提高培训效益,创新教法训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
第一,探索联合的教学模式。一是把学员的体系作战理论教学固定在本军兵种院校进行,立足于本院校教学,也可让军种院校教员流转教学;二是“提高层”学员应打破军兵种界限,统一调学、混合编班、分处四校、同步流转,到不同军兵种院校进行分课题流转教学,在集中到一所院校或训练基地,进行综合性联合演练,以拓展目前的军兵种交叉培训模式。
第二,推广贴近岗位培养的教学方法。体系作战指挥教学应形成“基础理论专题式教学、实践性案例式教学、前沿理论研究式教学”的教学方法体系。通过灵活运用“分组对抗式”、“角色扮演式”、“互动式”等方式,采取教员引导控制、学员讨论激励等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分组研讨、集中交流、精讲多练等方式,打造专题研讨教学特色,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无原案、分方向、小班作业、集中研讨”等方法,加强想定作业教学,提高学员分析、处理、判断、决策能力。
第三,创新适应体系作战要求的组训方式。按照内集外联、体系集成的思路,强化编组训练、要素训练和对抗训练,逐步扩大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信息化训练方法。一是开展多装备组合套训;二是开展多科目交叉联训按体系作战进程组织多科目融合训练,变单一训练为集成训练;三是开展多方式并用合训,提高对抗性训练和指挥协同训练能力。
第四,扩大实践教学和实战化演练渠道。加强院校间、院校与部队之间的联合办学和实战演练,制定统一的教学训练计划,使教学理念能够与部队训练同步,形成“统一组织、导调、训练、考评”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网络化异地分布式联合演练,模拟生成体系作战环境,加大对抗演练的难度和强度,提高学员体系作战指挥能力。
三、拓宽以科研带动教学的渠道
创新发展体系作战理论指导是培养体系作战指挥人才的基础。理论的系统性、操作性对开展体系作战的学术研究十分重要。首先是探索体系作战的新战法。学术研究对教学起直接支撑和服务作用,就必须发挥科研优势,扩展研究课题。其次是科研重点向信息化转移。再次是建立研究成果推广转化机制。建立健全总部、院校和部队“一体化”的成果转化机制,坚持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和部队训练,使学术研究真正成为服务教学、带动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