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范文

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

第1篇: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范文

【考点整理】

【方法点拨】

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如下:

1.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农业区位。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种植的地区。

2.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综合分析农业区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也很大。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

【典例导航】

(2012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1)~(3)题。

(1)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D.占耕地少

(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洪涝

C.台风D.冻害

(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和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根据经纬度可以大致判断出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的河西走廊,甲地年降水量为100~150mm,气候干旱,所以要考虑农作物的耐旱特征。甲地位于河西走廊,由于其特殊的地形与位置(是冬季寒潮南下的通道),所以对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冻害。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光照强,便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导致气温日较差大,便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答案:(1)A (2)D (3)A

易错点击:易误认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就是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与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有区别的,如影响河西走廊农作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甲地有河流水),而非光热条件。光热条件优越是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而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其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二、农业地域类型的种类

【考点整理】

【方法点拨】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称为农业地域。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形成是因为降水、温度、水源等自然条件为发展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提供了必要条件,并在早期形成了以牧羊业为主的农业,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逐渐演化为以小麦种植、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因此,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逐渐发展而来的。自然条件是基础,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起了主导作用。

【典例导航】

(2012年高考福建文综卷)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

(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与玉米带分布的关系。读图可知甲地区等值线向北凸出,又根据等值线分布与变化的规律可知甲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说明生产条件优越。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要根据光、热、水等要素综合分析。结合该地区地形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可知,甲地区为平原,相对于东、西两侧的高原与山地来说热量充足。在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变化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且同纬度平原比高原和山区高,这一变化与≥10℃积温变化规律相似,所以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10℃积温。

答案:(1)C (2)A

易错点击: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自然条件,因此考生易误认为自然条件是影响农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自然条件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基础,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人类可以利用技术条件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决定性因素。

三、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整理】

农业生产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循环。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而这些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的。

对气候:农业生产对气候有利有弊,过度开垦、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气候,但合理耕作有利于气候的保持。

对水文:为满足农业生产用水,人类建设了很多水利工程,改变了径流的时间与空间分布,这往往对水文和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另外,农药与化肥的大量使用也可能导致水污染,围湖造田等也会破坏水域环境。

第2篇: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范文

地理教学区位考查交通运输区位是人文地理的核心概念。某事物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空间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的空间联系。

一、农业区位的考查

近几年的高考,从内容上看,侧重考查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柱状图为背景,以综合题形式呈现,从能力考查上看,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农业区位理论分析典型农业区域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限制性因素的能力,根据这些命题方向,学生必须要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一般思路。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将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二、工业区位的考查

近几年的高考,以世界热点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变化,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布局,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必须掌握并分析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各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能源。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的数量和成本、科技、交通运输条件、市场、政策和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环境质量。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主要变化有:随交通和科技的进步,对原料的依赖性减弱,对市场的依赖性增强;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减弱,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增强;信息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增强;环境质量日益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三、交通运输网中线、点的区位考查

近几年高考,以热点交通线(点)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与区域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河流)结合起来考查,学生要掌握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点、线分析的一般思路。

1.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分析

(1)自然条件

地形条件、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注意少占耕地。山区地形起伏大,对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应尽量避开陡坡,山地可修建盘山公路和隧道。

地质条件:从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两方面分析考虑,考虑地质构造,应尽量避开断层地带,经过山区尽量经过背斜成谷的地区。考虑地质灾害,应尽量避开滑坡、泥石流、地震多发区。

气候条件:要从暴雨的强度、冻土层的厚度、风速等方面考虑。

水文条件:尽量避开沼泽地、湖泊、河流等水文复杂的地区。

资源条件: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资源的开发需要便利的交通作保证。

(2)社会经济条件

应从人口城市分布,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等方面分析。其中自然条件再复杂,只要有先进的科技做保障,难题是可以克服的。

2.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分析(以港口为例)

(1)自然条件

水域要保证水深港宽、港湾避风,陆域要保证沿海地区地形平坦。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和城市依托影响很大,另外,还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总之,区位条件的分析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很重要,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侧重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线、点的区位因素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很重要。不同的题型,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问法,答案都会有很大差异。学生要掌握一般思路,但更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四、典例分析

(宁夏卷,200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企业众多。近年来,钢铁出口量增长较快;所需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大量进口;钢铁企业布局呈现由接近煤炭、铁矿石产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

右图示意甲、乙、丙三地的位置。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在甲地建设大型钢铁企业(M公司),所需铁矿石依赖进口,但限于港口条件,大型货轮无法直接停靠,进口的铁矿石部分需在乙地港口转运。近期,M公司并购了乙地的钢铁厂,并计划在丙地建立大型钢铁厂。

(1)简述我国在沿海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示信息说明甲地港口难以营建深水泊位的原因。

(3)说明在丙地建大型钢铁厂相对于甲地应具备的有利区位条件。

答:(1)便于利用进口铁矿石,降低铁矿石运输成本;便于钢材出口,降低出口钢材的价格;(临近市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钢铁消耗量大。

(2)甲地位于长江口附近;长江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持续大量沉积;导致甲地沿岸地区水浅且水深不稳定。

(3)丙地应具有深水良港(深水停泊条件,可停泊大型货轮);原料(铁矿石)运输路线短,运价低;建设成本低(地价低)。

参考文献:

[1]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第3篇: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范文

关键词:中国;城镇化;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01

现阶段,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十也讲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种表现。如何有效的开展中国城镇化影响因素研究,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城镇化是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为了更好的进行中国城镇化影响因素研究,结合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中国城镇化的内涵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问题,逐渐演化为社会建设事业中的重要问题。一般情况下,城镇化又被称为城市化,其在社会发展及生产生活中以动态发展的形式呈现在社会公众的面前。城市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伴随现象,其发展的具体表现为:从事农业产生活动的人数减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被消除,而转向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其次,社会的风气、城市规划以及生活方式,都开始向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方向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表现。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视中国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城镇化的特点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城乡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发生了明显变化。加之我国人地矛盾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够均衡,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突出。为了有效的协调空间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的问题,需要结合城镇化发展的水平,改革财政制度、户籍制度,完善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其次,城镇化的发展,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人文事业及民生事业的建设。在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构建智慧城市,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实际工作中,深入研究中国城镇化的特点,可以为进一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中国城镇化影响因素

(一)规划起点低,布局不合理

就当前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规划起点低,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已经逐渐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规划起点低,布局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由于缺乏长远的科学规划,导致小城镇的规模布局散乱不堪,地方政府对于城镇化发展的概念解读不到位,没有切实将其看作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小城镇的不合理设置与建设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间接导致了建设成本的浪费以及资源的流失。规划起点低,布局不合理,已经成为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关注规划起点低,布局不合理这一问题非常重要。

(二)户籍管理制度相对落后

户籍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一直是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有效流动,随时间的推移,成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户籍管理制度相对落后,无法有效的满足城镇化发展中人口户籍管理的需求,直接导致户籍管理工作水平下降。户籍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不但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城镇化的正常推进工作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三)基础设施不够健全

通过一定的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基础设施置不够健全仍是城镇化发展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城镇规划与布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无法有效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于进一步拓展城镇化的发展规模,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城镇化的规划目标就无法实现。基础设施不够健全这一问题的存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镇化发展相关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有效的完善基础设施不够健全的问题也非常重要。

(四)发展机制缺少灵活性,管理水平低

不断的社会实践工作表明,发展机制缺少灵活性,管理水平低,也是影响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社会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强,小城镇的建设资金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很难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加之乡镇政府的资金债务压力,其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在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发展机制缺少灵活性,管理水平低,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因此,发展机制缺少灵活性,管理水平低,对于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也成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事项之一。结合我国城镇化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影响城镇化发展因素的探究工作,并将其作为开展城镇化发展工作的基础,制定有效的发展方面,才能进一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中国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将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中国城镇化影响因素研究,并积极的开展相关工作,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冒小栋,刘琼芳.中国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及溢出效应[J].商业时代,2014,(5):29-31.

[2]杜萌.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与检验[J].商业时代,2014,(19):45-46.

第4篇: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范文

 

关键词:农业保险 农村社会福利政策 保险公司

    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它并非单纯的保险业问题,而是涉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农业政策、农业与其他部门或产业的关系甚至各级政府责任划分等,这些因素如果协调得好,就能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环境和前提条件。因此,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实质上是一个通过立法手段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复杂利益关系进行综合协调的过程。我们必须进行多重因素的考量,形成不同的类型。任何一种或几种模式的选择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发展中的所有问题,这需要立法的不断推进。

一、农业保险法定模式选择的考量因素

纵观中外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变迁史,我们发现,农业保险法定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农业保险自身特点

    农业保险具有风险的可保性差、交易费用高、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等鲜明特点,这些特点对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会产生重要影响。农业风险的可保性差使保险组织与投保农户在农业保险市场上难以自发成交,从而决定了农业保险不能全盘照搬一般商业保险的模式。由经营技术难度高、逆选择与道德风险特别严重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农业保险产品的交易费用过高,决定了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应以是否有利于成本控制为一项重要标准,并以组织制度和运行制度的创新为基本原则之一。此外,农业保险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使政府对农业保险市场的干预成为必要,这决定了政府主导或支持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应是各国农业保险模式的理想选择。

    (二)宏观社会经济政策

    一方面,宏观社会福利政策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会产生重要影响。发达国家将农业保险作为农村社会福利政策的一部分,因而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很强;发展中国家视农业保险为农业自然灾害损失补偿政策的一部分,故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显得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的影响、农业产业政策的影响和外贸政策的影响。如在外贸政策的影响方面,根据WTO规则,政府不可以依黄箱政策对农产品进行直接补贴,但可以依绿箱政策对农业保险实施补贴,并向农业生产者提供与产量无关的收入补贴以支持农业。现在,许多WTO成员国正在充分利用这一绿箱政策,在国内以立法形式建立或完善以财税扶持为核心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通过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农业保险中的政府扶持作用凸显。

    (三)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体现为该国或该地区政府财政收人和国民人均收人状况,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财政收人就越好,国民人均收入就越高,反之,则相反。由于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尤其是农业保险补贴支持,同时农户也须采取“选择性进人”的方式,即只有付费才能享受相应服务,而不同农业保险模式对政府支持能力和农户付费能力及保障程度的要求有别,因而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国际比较角度看,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特别是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实力差距大,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也就千差万别。而在一国内部,亦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选择多样化的农业保险法定模式。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均衡,是此类混合式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第5篇: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范文

1灾害抗御能力变量

灾害抗御能力大小最直接的评估标准就是灾害所造成的人员、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大小。灾害损失和影响越大,区域灾害抗御能力越弱,反之则越强。对于不能直接度量的区域灾害抗御能力,我们使用区域灾害损失和影响来间接度量。莱斯基(Rasehky)认为仅使用直接经济损失数据难以全面描述灾害损失,因此他增加了因灾死亡人数来表示灾害损失。本文借鉴了其研究同时也考虑到灾害的发生会对正常的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冲击,继而诱发社会生活、工作秩序的非正常状态和间接经济损失,因此进一步以受灾人口数来表征灾害对社会生活的冲击以及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从而较全面地对灾害人员、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做出描述。因灾死亡人数(Death)和受灾人口数(People)分别指在灾害事件中死亡的人口数量和因为灾害事件而致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人口数。直接经济损失(Loss)是指受灾体遭受自然灾害袭击之后,自身价值降低或丧失所造成的损失。其基本计算方法是受灾体损毁前的实际价值与损毁率的乘积。具体包括农业损失、工矿企业损失、公益设施损失以及家庭财产损失等。灾害损失变量数据来源于由灾后流行病研究中心管理和维护的紧急灾难数据库(EM-DAT)。该数据库是国际上影响最大、应用最为广泛,并可免费方便获取的灾害数据库,为国际计划、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

2社会经济环境变量

为了准确地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做出描述,本文借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于2008年所提出的“经济社会指标体系”,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及合理性原则,同时考虑到资料的可获得性,选择了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DP增长速度、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每千人医生数8个指标作为研究变量。这8个指标变量从多个角度完整地呈现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果、人民的生活质量、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及社会结构的合理性。

与已有文献相比而言,其划分较为细致,更符合中国国情且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有利于完成对中国区域灾害抗御能力与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关联性的全面考察。在省级区域的划分上,我们遵循传统意义上东、中、西部的划分,仅将重庆的数据并入四川。此外,由于自治区和海南省数据大量缺失,故将此两个省舍去,未进入样本;因此本文所使用的省际数据样本仅涵盖28个省、市、自治区。上述8个社会经济环境变量数据均来源于各省、市、自治区历年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

实证模型

为了论证前述表征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各因素对区域自然抗御能力的影响,本文收集了中国28省份1991~2010年的数据对如下三个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1)、(2)、(3)中,i表示某一区域,t表示时间年份,Deathit则表示i区域在第t年的因灾死亡人数,下同;People表示受灾人口数;Loss表示灾害直接经济损失;Rgdp表示人均生产总值;Pcdi表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cni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Sfai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dpg表示GDP增长速度;Tior表示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Efr表示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Ndp表示每千人医生数。fi是个体省份无法观察到的效应;εit是残差项,我们将一些无法量化或未纳入解释变量但却有可能对灾害损失产生影响的因素比如说地理气候等因素归入残差项中,并假定εit~iid(0,δ2)。

本研究所使用的面板数据分析技术,在不同的时间点上选择省际数据作为样本观测值以构造和检验更为真实的模型,从而克服了在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因素不同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影响的时候未能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因素自身发展演变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影响的缺憾。此外,面板数据分析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点,增加了自由度,同时减弱了解释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共线性,使得估计的有效性得以改进。

实证模型的参数估计

本文采用阿雷拉诺(Arellano)和博维(Bover)设计的系统GMM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这一方法适用于短时期、大样本的面板数据。为了解决模型中变量量纲不统一的问题,以及改善各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我们取各个变量的自然对数进入模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见表1。

结果分析

我国各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差异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由各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程度的不同来加以解释。本文实证研究表明总体而言人均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每千人医生数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GDP增速对区域灾害损失的影响不明显。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因灾死亡人数和受灾人口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因灾直接经济损失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而,其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影响不能确定。

(1)农村居民纯收入的高低是影响区域灾害抗御能力最主要的因素。

频繁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不仅会破坏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可以毁坏经济发展已取得的成果。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束缚和影响最为严重。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是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动植物的整个生命过程,从生长、发育到繁殖,都必须首先和外在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因此,农业“受自然条件之影响最为深刻”。由此,农村居民是我国社会各阶层中最具灾害易损性的群体。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居民收入偏低,除去日常生活开支之外,一方面难以有剩余资金用于防灾减灾设施设备的制备,另一方面无力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缺乏基本的减灾、防灾常识。与之相对应的现实是大量的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往往多发于农村区域,造成重大人员和农作物损失,成为影响城市农产品持续供应、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因而,在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社会,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强农村居民的灾害抵抗能力意义重大。

(2)区域每千人医生数是影响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从实证结果来看,每千人医生数较多的省区其因灾死亡人数、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受灾害影响人数均相对较少。每千人医生数衡量了区域内医疗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被是联合国、世界银行等组织广泛用于平价各地区医疗服务质量和生活质量。WHO在2000年提出要实现全球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人的目标。美国社会学家英克斯尔提出的社会现代化标准中,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25人。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和美国,其每千人医生数已达到2.2人和2.4人,而按我国目前每千人医生数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还需要25~30年左右才能达到美国和英国的水平。医疗改革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一件大事,通过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将有更多优秀人员进入医疗卫生队伍,这对增强我国自然灾害抗御能力,减少因灾人员和财物损失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公共教育经费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高低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大小有显著的影响。

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是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关键概念,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参数,被用于度量政府对教育投资的努力程度。民众素质体现着防灾抗灾的“软实力”,全面提高民众素质必须从教育入手。“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行动纲领中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通过教育达到一方面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意识、价值观和态度,自觉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并持续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灾害形成的自然诱因。另一方获得更充分的防灾减灾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以减少人为灾害的发生,提高民众面对灾害时自我保护和生存的能力。我们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教育投资的增加对减少灾害人员和财物损失,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第三产业是单位能耗较少的产业,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是最有利于节约能源的产业。经济发展对能 源的依赖性是导致区域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因而是影响区域灾害脆弱性的原因之一。为此,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生态建设,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区域经济发展对工业增长的过度依赖;积极扶持低碳产业和绿色产品的发展,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减轻传统产业的锁定效应;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提高市场准入标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有效降低单位GDP能耗的强度等是实现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灾害抗御能力。

(4)区域GDP增速和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几乎无影响。

让我们略感意外的是,区域GDP增速和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几乎与区域自然灾害抗御能力无关。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还有导致灾害经济损失增加的风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防灾减灾设施设备的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严重偏低,无法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足够的保护,导致大量的其他固定资产在自然灾害中受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保持经济增长是增强国家实力和提高国民福祉的重要因素。

但是,地方政府纯粹为了增加GDP而大干快上的思路和做法已不适合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由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所造成的各种灾害,使得大量的投资和多年的积累毁于一旦,形成巨大的国民财富损失。因此,如何在追求GDP增长和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综合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环境可能造成的冲击,用更为高远的眼光和开阔的思路来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所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6篇: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范文

1工学和经济学各自发展情况分析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分类标准,工学包括土建、水利、化工、电气、材料、能源、地矿、海洋工程、生物工程、农业工程、公安技术等学科;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学科而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09-2013年,我国在工学和经济学领域中,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38. 8%和8.31%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40. 13%和6.44%,国内共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工学和经济学的博士导师数分别为8614名和743名;2014年开设工学和经济学学科的大学分别为527所和426所这些数据可以直观看出工学和经济学在我国学科研究中的地位,这两个学科均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其中经济学科学被视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合理选择和利用稀缺资源,并生产出社会所需产品和合理分配产品的学科;工学所辐射的分支范围更广,目前所培养的人才最多,尤其是19世纪技术革命以来,工学科学的分化和综合发展,推动了该学科的兴旺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知识源泉尽管工学和经济学在各自的领域中,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成绩,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这两门学科尚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甚至受到各自学科领域中条条框框的划分限制,很多学科之间己经达成的共识,事实上尚未全而彰显出来

2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的建议措施

笔者认为,单学科的发展,面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全部知识点,而更多时候需要众多学科的同时发力,方可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并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此,笔者提出了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的若干建议措施

2. 1寻求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

工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分支科学众多,每种学科都有可能取得饱和状态,而我们将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就需要突破学科之间条条框框的限制,寻求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进行两个学科之间的知识交流,形成学科协调效应譬如工学中的农业工程和经济学中的环境经济学,我们站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就需要研究如何在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保证农业发展环境的无污染,此时就需要借助环境经济学中的节能环保知识点,保证农业工程的环保性开展再如农业属于中国重要的产业经济之一,其发展需要借助庞大的资金链支撑,因此有必要将工学中的农业工程与经济学中的金融学互相融合

2.2强调学科之间的公共办学理念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木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十原则意见》,其中鼓励高等学校致力于打破学科壁泉,在遵循专业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交叉学科专业,强调工学与经济学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当前己有诸多学科互相融合的实际教学案例,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功,结合工学与经济学各自的发展特征,其公共办学具有明显的可行性笔者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要素,正处于不断变化状态,而社会需求正处于不可逆转的扩展阶段,要求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相关人员,具备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以便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即应该致力于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从侧面要求我们强调学科之间的公共办学理念,工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发展,正符合我国学科发展的总导向笔者认为学科之间公共办学理念的强调,必须结合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对两个学科之间的资源展开统筹配置,进而明确交叉学科学习的目标、手段和途径,以及研讨两个学科兼容之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个领域起到的作用,譬如经济学研究如何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水平,而工学则重点研究在社会经济活动开展期间,如何提供科学的技术与工具,使得两者均能够共同致力于预期目标的实现

第7篇: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范文

关键词: 耕地;主成分回归模型;主成分分析法;MATLAB;北京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1.06.019

Study on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Cultivated Land Loss in Beijing City with PCA MATLAB

LI Xu1, MA Hui-lan2

(1. College of Management,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2,China; 2.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Commerc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2,China)

Abstract: The cultivated land loss occurred in Beijing city in the past 10 years of new century, this paper chosed 17 socioeconomic factors , which divided into 5 classes, extracting front 2 principle components and building PCA regression Model, above all based on complete comprehension of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population roar and urbanization with agricultural restructuring were the main factors for cultivated land loss, meanwhil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rtiary industry made a good effect for cultivated land increment. Controlling the population scale and accelerating tertiary industry were effective measurements to slow down the cultivated land loss.

Key words: cultivated land; PCA regression model;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MATLAB; Beijing

耕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保障。耕地不仅具有农业生产功能,而且是北京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宜居城市重要的生产性绿色空间。随着北京城区不断扩张和人口增加,北京市耕地面积一直持续的减少,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全市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0.66×104 hm2,2000─2008年间年平均减少1.08×104 hm2。2008年中央制定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北京市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为22.6×104 hm2,到2020年为21.47×104 hm2,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8.67×104 hm2。未来伴随人口与经济增长,北京市土地供需矛盾将会日益尖锐,影响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也有农业产业内部调整方面的影响,并且还要考虑到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本研究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选取五大类17个指标分析影响2000─2008年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在充分理解主成分分析法原理的基础上,使用MATLAB 7.7.0实现相关的计算过程,分析得出2000─2008年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与其他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 研究区概况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地处华北平原向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164.11×104 hm2,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0.17%。西部和北部为山地,占全市的62%;中部和南部为平原,占38%。北京市行政区划现辖16个区县,习惯上划分为城区(含东城和西城2区)、近郊区(含朝阳、丰台、石景山和海淀4区)和远郊区县(包括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平谷、怀柔8区和密云、延庆2县)。北京市的耕地主要分布在近郊区和远郊区县的平原地带,昌平、房山、门头沟、密云等半山区和山区地带耕地面积相对较小。北京市2000─2008年之间耕地面积由329 248 hm2下降为231 688.2 hm2,同期人均耕地面积由0.0 241 hm2减至0.0 137 hm2,即截止到2008年年底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下滑为0.0137 hm2。

2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主成分分析法应用在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相关因素分析中的模型原理为:首先,以年份时间序列收集各种指标因素数值,假设这些指标因素都对耕地面积变化产生影响,则有n个年份样本(n=年份数量),每个样本有m个变量(m=指标因素数量,X1,X2,…,Xm),建立n×m阶的指标数值矩阵F,即

(1)

其中,Fj表示第j个指标在各个年份样本的数值形成的n阶列向量,Fij表示Fj在第i年份的数值。

其次,将指标数值矩阵F中的每一个元素Fij(i=1,2,3,…,n;j=1,2,3,…,m)进行标准化处理。数值标准化是为了消除不同指标数值之间不同单位、不同数量级的影响,便于指标数值之间的综合分析,标准化之后的指标数值平均值等于0,标准差等于1。数据标准化的方法有很多,但目前还没有通用的固定方法,本研究选取应用较多的偏差法作为本文的标准化方法[2],公式为:

(2)

其中,Mj 、Sj分别表示指标因素矩阵F第j列向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原始数据标准化之后的新矩阵记为B,即n×m阶B=(Bij)n×m。

第三,通过坐标变化手段,将含有m个指标因素的Bj(j=1,2,3,…,m)做线性变化,转化为一组相互无关的综合变量Z1,Z2,Z3,…Zm,

(3)

Z1,Z2,…,Zm分别称为原始指标变量的第一,第二,…,第m主成分,其中Z1在总方差中占的比例最大,综合原始指标变量的能力最强,包含的信息量最大,其余主成分在总方差中占的比重依次减少,即Var(Z1) ≥Var(Z2)≥…≥Var(Zm)。l=(lij)m×m(i,j=1,2,…,m)为标准化后的矩阵B的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构成的矩阵,且■l■■=1(i=1,2,…m)(4),即主成分公式右侧各项系数平方之和为1。

3 影响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指标的选取

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3.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大气、植被等因素。一般来说,自然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10 a),影响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的自然环境是比较稳定的,或变化十分微小可以忽略其影响。

3.2 社会因素

由于耕地面积变化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故选择代表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时应尽量全面,但选择的指标太多又会导致分析问题的难度加大。本研究依据SMART原则,即简单性(Simplicity)、可测性(Measurability)、获得性(Availability)、可靠性(Reliability)和时效性(Time-based),结合北京市的具体情况,参考前人研究[3-5]的基础上从《北京统计年鉴》选取17个指标,概括为5个对耕地变化构成影响的方面,Y为耕地面积(104 hm2)。

4 主成分分析模型的MATLAB计算实现

在主成分分析的计算过程中,从头至尾都涉及矩阵、数列运算,而MATLAB是一款完全面向矩阵运算的强大数值分析软件,它包含有内容十分丰富的函数库,可以组合或调用这些函数完成各种计算过程。目前,主成分分析计算大多是依靠统计软件SPSS,其优点是简单快速,但这不利于研究者深入的理解模型原理,并且无益于改进模型使之更具有针对性。

MATLAB实现过程如图2,其中corrcoef是函数库中用于计算列向量相关系数矩阵的函数,主成分Zi贡献率公式:

5 影响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指标主成分分析

5.1 主成分的确定

经过如图2步骤的运算,得到相关系数矩阵corr的特征值及对应的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

第一主成分的特征值为15.44,能够解释总变异的90.8%,即第一主成分包含了原始信息量的90.8%,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值为1.14,解释了总变异的6.7%,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超过了97%,说明前两个主成分已经能够反映17个指标的97%以上的信息。另外,提取的主成分原则上要求各指标因子的公因子方差(主成分载荷值的平方和)尽可能接近,如果某一指标因子的公因子方差与其他公因子方差相比数值过小,则说明这一评价因子在提取的主成分中信息损失较大,可考虑增加主成分的数目[6]。表3显示各个公因子方差都大于0.9且相互比较接近。再者,根据确定主成分的一般原则:特征值≥1或累计贡献率≥85%,综合衡量确定主成分的个数为2,提取前两个主成分。

5.2 主成分与原始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主成分载荷是主成分与原始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该数值(绝对值)越大则该主成分的代表性越强,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大。表3中,下划线标注的载荷显示了都大于0.9的数值,由表2、表3分析得到主成分与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主成分的方差高达90.8%,集中了除粮食总产量之外的所有指标大部分信息,主要体现为社会总体发展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而第二主成分只与粮食总产量呈高度正相关,其它各载荷绝对值均未超过0.5,故第二主成分很好的概括了粮食总产量信息,主要体现为粮食产出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

5.3 主成分回归模型的建立

主成分分析通过构造原始指标的线性组合,得到一组互不相关且能够反映原始指标大部分信息的新变量。从其中挑选前几个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在解决原始指标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同时保持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基本过程为:将前两个主成分(Z1、Z2)代替原自变量(各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7],应用MATLAB中regress()和stepwise()函数得到的结果相同,回归模型如下:

Y=25.613 3-0.713 9Z1+1.724 4Z2

从回归结果看,判定系数与相关系数为R2=0.899 7、R=0.948 5,说明模型总体拟合效果很好,同时表示这五大类17个自变量对因变量Y的解释程度达90.0%,且通过F检验(F=26.918 4)与t检验(t1=-6.135 3和t2=4.024 3),P=0.001 0

从Y与Z1、Z2的模型来看,Z1表示社会总体发展对耕地面积呈负相关关系,Z2表示粮食产出与其呈正相关关系,为便于确定各指标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互关系,将2个主成分经线性变换建立各原始指标与耕地面积的经验公式。

将主成分Z1、Z2转化为原指标变量,得到因变量Y与原始指标X1、X2、…、X17的线性回归方程:

Y=61.003 4-0.153 3X1-0.094 2X2-0.651 9X3+0.006 2X4-0.248 2X5-0.153 1X6-0.335 7X7-0.023 7X8

-0.291 9X9+1.583 8X10-0.191 1X11-0.196 8X12-0.072X13-0.288X14-0.255 4X15-0.038 3X16-0.062 5X17

从最终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只有X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X10(粮食总产量)对Y(耕地面积)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其它指标均与Y(耕地面积)呈反向促进作用。其中,人口与城市化、综合经济水平、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对耕地面积变化的负向影响作用最大,原因在于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尤其是城市近郊区和交通要道附近的耕地转换为其它用途,包括居住用地、商业办公用地、交通仓储用地等,城市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会导致北京市耕地面积减少6 500 hm2,其次,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每增加1亿元北京市耕地面积将减少3 400 hm2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耕地面积增长起正向促进作用,虽然增长弹性只有0.62%,效果甚微,但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点很特殊 [8]。究其原因,第三产业产值占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自1994年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8.9%,此后比重仍处于不断递增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必需占用大面积耕地,并且因其(软件业、咨询业)高附加值对第二产业有挤出效应,新世纪2009年比2000年比重增加10.7个百分点,达到75.5%,又鉴于同期北京奥运对全市产业结构的影响更加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北京市耕地面积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业发展水平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也较为显著,一方面,在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不利条件下农业科技投入为粮食增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针对农业的财政支出、科技投入的增加,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迅速,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9-10],使农业不仅可以获得农产品收入,还具有休闲、观光、娱乐、教育、创意等非传统收入,受比较利益的影响导致耕地在农业内部转换为采摘果园、垂钓鱼塘、农业观光园、农业主题公园等等其他利用形式,转变耕地利用方式追逐更高的物质收益。

7 结论与不足

通过以上对2000─2008年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与诸多社会经济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可得出以下的结论与不足。

(1)北京市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城市化和农业结构内部调整。作为一个仍将持续的影响因素,人口增加与城市化加快必然推动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数量的增加,一方面满足新增人口的居住需求,另一方面又导致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占用耕地数量的增加,如引起学校、交通、绿地、商贸、工矿等等用地的扩张。都市型现代农业带给农民比单纯耕地产出更高的收益,也促进耕地转向其他农业用途而造成面积减少。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吸纳比工业更多的从业人员,减少工业发展占用耕地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受政府 “退二进三”政策的推动,北京市新增大型工业项目少之又少,这些都对耕地面积增加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控制人口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并举,是有利于减缓耕地面积减少速率的有效举措。

(2)2000─2008年,正是北京从申奥到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时间,奥运场馆的建设、奥运对社会经济的带动,进而对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缺少相关的数据而没有在此讨论,这是本研究的不足,留待以后有条件再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标准化方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53):136-139.

[3] 吴佩林,鲁奇,王国霞.近20年来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及其相关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3):109-116.

[4] 岳禧庆,黄朝禧.武汉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3):58-62.

[5] 王海鸿,马琼,付士波,等.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耕地面积变化与人口、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74-80

[6] 冯长春,侯玉亭.城镇土地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7):27-32.

[7] 辜子寅.基于主成分回归模型在江苏省农民增收研究中的应用[J].统计教育,2009(4):21-25.

[8] 吴业,杨桂山,万荣荣,等.苏州市耕地面积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差异性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2):75-80.

第8篇: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范文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交通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公路路线也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公路设计时,由于受到地形因素、城镇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会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我们为了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为了创建一个更加通畅的交通环境,必须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难题,要设计出更加科学的公路路线,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

一、在公路选线原则

1、路线的基本走向必须与公路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

限制和影响公路基本走向的条件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主客观条件两类,主观条件是指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路线总方向、等级及其在公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客观条件是指公路所经地区原有交通的布局,城镇、工矿企业、资源的状况,土地开发利用和规划的情况及地形、地质、水文、气温等自然条件。上述主观条件是公路选线的基本依据,而客观条件是公路选线必须考虑的因素。选线人员要从各种可能方案中选择出一条最优的路线方案,就要充分考虑上述条件对公路的影响,使之相适应。

2、正确掌握和运用技术标准

在工程数量增加不大时候,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不要轻易采用较小指标或极限指标也不应不顾工程数量增加,片面追求高指标。路线布设,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快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数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少,效益好,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3、注意与农业配合

选线时候要处理好公路与农业的关系,注意与农业基本建设的配合,做到少占农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区(如果园、橡胶、茶林)等。注意与修路造田、农田水利灌溉、土地规划等相结合。

选线应该注重水文、地质问题

不良地质和地貌对公路的稳定影响极大,选线时候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它们对公路的影响。

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加强环保工作,重视生态平衡,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选线时候应综合考虑有公路修建、汽车交通运行所引起的环境保护问题。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公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并注意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严禁损坏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2)路线对自然景观与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占地、拆迁房屋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4)路线布局对城镇布局、行政地区、农业耕作区、水里排灌体系等现有设施造成分割而引起的影响。

(5)噪音以及对大气、水源、农田污染所造成的影响。

(6)充分考虑对破坏自然景观、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防治措施及其实施的可能性。

二、路路线比选的工程技术

1、技术准备

完成一条公路的勘察设计工作,必须精心勘察、精心设计、按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结合沿线自然条件、充分吸收国内外公路建设的成功经验。大家都知道,公路建设技术标准高、工程艰巨、涉及面广,应结合中国的公路设计规范,统一按照测设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测设。

2、工程可行性研究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重点对各项工程建设方案进行比较,定量地分析和论证。总体设计是设计阶段的重要部分,设计阶段分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两阶段。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总体设计是在预可研、工可研阶段的基础上,再经多方面的研究而审查确定的设计原则,如主要技术标准、桥涵结构形式、测设要求、服务设施、养护工程等。

3、路线方案要求

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路线走向,二是线形设计。前者是路线方案的选择,后者是如何在平纵横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同时也对路线线形设计如何合理利用地形、保证线形的均衡性进行全面考虑,特别是公路在路线方案选择上,更要着重考虑公路线形的平纵横三个方面的综合设计,以确保各个元素之间的协调一致。

4、路线方案比选

(1)平面路线选择

路线方案的选定首先确定大的控制点,然后应根据地形、地貌等条件合理布线,使所选定线形自然流畅,能与地形、地貌相协调,与河流、道路、管线等相配合,做到既经济合理,又尽量减少干扰与拆迁。

(2)纵横断面设计

首先考虑与研究的重点,切忌先定平面后定纵横面线形的错误做法。只有当纵横断线形在地形图上放坡通过后,再定平面线形,并检查平、纵、横线形的各项指标是否达标与合理。

二、公路路线比选的社会经济

1、社会经济因素

公路路线比选不仅要考虑工程技术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应该考虑社会经济因素,所以对公路路线比选的社会经济因素应提出其具体的方案,该方案主要为社会经济评价,可为设计人员利用社会经济因素选择路线方案提供方便可行的方法,共同促进我国公路社会经济评价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经济评价主要包括工程经济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个方面,下面就工程经济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来探讨公路路线比选。

2、工程经济评价

在市场经济时代,公路路线设计的工程经济评价,不仅侧重于初期建设投资的多少,简单地以此来评价工程的经济性和合理性进行比选。而且要从长远考虑,这样的工程经济评价和比选结果才是完美的。工程经济评价作为公路路线方案选择的重要评选依据,它是判别工程项目局部方案经济优劣的一种手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国民经济评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路建设的市场化,对于公路设计从养护、运输和社会效益的成本角度提出了新要求,这也是公路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要从工程经济评价来确定路线方案,更应从国家利益的宏观角度来看,快捷、高效是针对公路运输能力的总体要求。由于公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便是这种要求的直接体现。

三、公路路线比选的自然环境

1、环境保护要求

公路路线的比选不能仅局限于满足工程技术原则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应重视保护沿线的自然环境,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沿线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评价公路选线的合理性是公路路线比选的重要环节。

2、土地占用和拆迁

由于我国是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国家,土地是农民们的立身之本,因此土地尤其是耕地,是我国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筑路占地会加速减少本已不多的耕地,加剧对剩余耕地的压力。因此选线时尽量少占用耕地。同时在公路建设的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前,需对部分居民以及企事业单位进行拆迁与再安置。

3、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公路运输线路长,其间会穿越各种生态系统,如: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栖息地,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成片林地与草原,水源区,湿地等。地球上的绝大部分生物,尤其是对地面动物,都生活在这些区域,但公路是一道屏障,起分离与阻隔的作用。由于公路的这种效应,分割了动物的活动领地,公路在穿越或接近这些地区时,有可能影响到这些地区的生态平衡,破坏自然资源。

4、造成环境污染

公路路面的径流水会造成附近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由于货物运输过程中在路面上的抛撒,汽车燃油在路面上的滴漏及轮胎与路面的磨损物,当降水形成路面径流时,就挟带这些有害物质排入附近水体。公路建设同时会带来大气污染,施工中主要是扬尘和沥青烟,投入运营以后主要是由机动车辆排出的空气污染物引起的。因此在公路路线比选时因考虑公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尽量避免对水体等自然资源造成污染,同时考虑选用尽量少占森林的路线。

结束语

公路建设有利于周边的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的交流。但是,在公路路线比选时,应充分考虑工程技术、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样的路线方案才是合理和科学的。

参考文献

[1]周雪琴,许晓春.道路线性设计影响车祸事故的因素[J].中华民居,2011(8).

第9篇: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从中西部到东部,再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巨大人口流动潮(朱传耿等,2001a)。人口流动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人口领域的显著现象,它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因此,加强对中国流动人口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朱传耿等,2001b)。从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的资本、文化和科技要素的作用增大(林盛中,1993),制度因素已成为影响人口流动的关键(丁军,1993;李永宠,1995),城乡和地区差距扩大也进一步激发人口迁移和流动(蔡fǎng@①,1995)。但从总体看,这些研究没有从全国角度并利用定量方法对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作深入探讨。本文利用公安部1996年流动人口统计数据和国家统计局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

国外学者认为,人口流迁的动因可以理解为“推和拉”两个方面的力量(Bouvier,et al,1977)。“推”是指原居住国或居住地的不好的条件,包括人口过多、恶劣的气候条件、居住条件不好、缺乏机会和宗教迫害等;“拉”的力量是指吸引移民迁居别地的因素,包括丰富的就业机会、适宜的气候、吸引人的生活方式、廉价的土地和政治自由等。许多别的因素可以调节这些推和拉的力量(Stouffer,S.A.,1940)。距离、搬家的费用、欲迁居的人的身体状况、家庭纽带的强弱等都会最终影响迁居的决策;法律及物质的因素也会起作用。但总的来看,人口流动的主动因是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这里我们重点分析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拉力”因素。

二、数据采集与处理

公安部1996年流动人口统计数据,包括全国3406个县市(其中包括区,以及省、设区市的累计)的流动人口分布情况,每一个县市构成一个调查表,列包括合计、性别(男、女)、居住时间、来源地(省外市、省外县、省内市、省内县、港澳台、国外)、居住情况(旅馆、居民家中、单位内部、工地现场、租赁房屋、其它),行代表迁移原因,包括合计、务工、务农、经商、服务、因公出差、借读培训、治病疗养、保姆、投靠亲友、探亲访友、旅游观光、其它13个项目。为了分析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我们对公安部1996年流动人口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并提取流动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包括所辖县、区)进行分析。汇总数据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有84个,其中最多的城市是深圳市,达283.45万;100万以上的城市有6个,分别为深圳、广州、东莞、佛山、北京、上海,6座城市中广东省就有4个,远远高于其它省市对流动人口的吸纳能力。

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采集1996年16个社会经济统计因素,它们分别是:地区人口(万人)、市区人口(万人)、市区非农业人口(万人)、市区从业人口(万人)、市区个体劳动者(万人)、市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市区工业总产值(亿元)、市区利税总额(亿元)、市区百元资金实现利税(元)、市区客运总量(万人)、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亿元)、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元)。

表1 城市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社会经济因素 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临界值 检验结果

地区人口(万人)

-0.01

0.3

x

市区人口(万人)

0.28

0.3

x

市区非农业人口(万人)

0.28

0.3

x

市区从业人口(万人)

0.41

0.3

*

市区个体劳动者(万人)

0.59

0.3

*

市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0.19

0.3

x

市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0.12

0.3

x

市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0.55

0.3

*

市区工业总产值(亿元)

0.51

0.3

*

市区利税总额(亿元)

0.42

0.3

*

市区百元资金实现利税(元)

0.08

0.3

x

市区客运总量(万人)

0.25

0.3

x

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0.39

0.3

*

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0.51

0.3

*

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亿元) 0.58

0.3

*

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元)

0.7

0.3

*

注: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中,*代表相关显著,X代表不显著。

三、相关分析

为了分析城市流动人口和其它16个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首先计算城市流动人口和16个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由于是二元相关分析(城市流动人口和其它的每个因素),因此采用了皮尔森(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取显著性水平0.01进行双侧检验,得到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临界值和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流动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中,流动人口总量和市区从业人口、市区个体劳动者、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市区工业总产值、市区利润总额、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和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相关性显著。其中,流动人口总量和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7,相关系数超过0.5的从高到低依次是: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市区个体劳动者、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市区工业总产值和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市区人口、市区非农业人口、市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区百元资金实现利税和市区客运总量相关不显著,与地区人口呈负相关。

四、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城市流动人口总量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我们采用了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处理。首先对流动人口超过10万的84个城市用上述9个相关性显著的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见表2)发现,市区从业人口、市区个体劳动者、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和职工年平均工资6个因素回归效果显著,总体回归效果也显著,但回归结果不理想。

表2 各个规模的城市流动人口回归分析参数

附图

为了进一步揭示城市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再按流动人口规模将城市分级,分级标准为:10万—15万,15万—25万,25万—50万和50万以上,回归结果见表2。(1)10万-15万规模的回归分析中,9个因素中只有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2个因素的F统计量大于临界值F(9,15)[,0.05]=2.59,回归效果显著,其余7个因素回归效果都为显著。总体F统计量也小于临界值F(1,15)[0.05]=4.54,总体回归效果不显著。(2)15万—25万规模的回归结果中,9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以及总体回归效果都不显著;25万—50万规模也是如此。(3)大于50万规模的城市回归分析中,市区个体劳动者、市区工业总产值、市区利税总额、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个因素回归效果显著,总体回归效果也显著。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流动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其流动人口总量和市区的社会经济因素之间才有一定的线性关系。流动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有13个,这些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很大,应该是人口流动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其流动人口和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直接的规律性应该更强。因此,除了采用与上面相同的9个因素外,还将所有的16个因素考虑在内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所得结果列为表3。

表3 50万以上流动人口城市的流动人口回归结果

附图

从三种回归方法的结果可以看出,16个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效果相当好,几乎所有的13个城市都能很好地回归,误差几乎为0。采用F统计量3.0为引入值,1.5为剔除值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有11个因素引入到回归方程中,分别为:市区个体劳动者、市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市区工业总产值、市区利税总额、市区百元资金实现利税、市区客运总量、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和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逐步回归分析的离差平方和为55845.2656、回归平方和为55841.3555、残差平方和为3.9090、复相关系数为1.0000。可以看出,用上述11个变量构建的回归方程和16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效果相差不大,其F统计量为F(11,11)=1299.0813,远大于显著性水平0.01下的F临界值4.54,说明引入变量回归效果显著。从回归结果看,回归误差最高为3%,有8个城市几乎为0,因此回归效果很好,完全可以用逐步回归分析取代16个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而9个因素多元回归分析效果不太理想,有6个城市回归误差超过10%,最高误差达27%,因此9个相关性较强的因素进行回归的效果不太理想。

可见,流动人口50万以上城市的回归效果较好,其中用回归分析得到的11个因素可以很好地表达流动人口总量,并用于预测的目的,回归方程为:

流动人口总量(万人)=-64.2655+0.2877*市区个体劳动者(万人)+0.9874*市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2.9195*市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0.2680*市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0.1720*市区工业总产值(亿元)-0.8649*市区利税总额(亿元)+5.1261*市区百元资金实现利税(元)-0.0051*市区客运总量(万人)+0.0531*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3.0708*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亿元)+0.0208*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元)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城市流动人口规模与市区从业人口、市区个体劳动者人数、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市区工业总产值、市区利税总额、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和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相关显著;与市区人口、市区非农业人口、市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区百元资金实现利税和市区客运总量相关不显著;与地区人口呈负相关。

(2)流动人口超过50万以上的城市,其流动人口规模与市区的社会经济因素回归效果较好,回归方程可以用于预测。

参考文献

[1] Bouvier,Leon F.,with Henry S.Shryrock and Harry W.Henders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Yesterday,today,and tomorrow.Population Bulletin,1977,(32):26.

[2] Stouffer,S.A.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A theory relating mobility and distan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s,1940,(5):845~867.

[3] 蔡fǎng@①.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J].中国人口科学,1995,(6):8-16.

[4] 丁军.沿海地区城乡人口流动制度屏障分析[J].城市问题,1993,(2):21-24.

[5] 李永宠.对我国流动人口制度的探究[J].经济问题,1995,(12):14-16.

[6] 林盛中.试论市场经济与人口流动[J].人口学刊,1993,(4):31-34.

[7] 朱传耿,顾朝林,张伟.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特征分析[J].人口学刊,2001a,(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