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

第1篇: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品牌;APP界面设计;视觉

0 前言

APP即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在APP界面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界面可以明确的传达其主旨,其次要尽可能强化界面吸引用户的特点,这要求设计师可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结合多种风格的界面设计理念,将自己的设计理念与用户的需求完美融合,考虑到现阶段用户对手机APP界面品牌个性需求强烈,所以APP界面设计中视觉设计品牌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1 手机APP界面视觉设计

手机APP界面视觉设计即通过细化设计中的色彩、图标、风格等要素的视觉化设计,避免视觉传达过程中出现错误信息并营造出符合设计师意图的视觉风格的APP界面设计过程,通过手机APP界面设计可以使手机的视听元素可视性得到增强,使用户对APP体验更加丰富,用户可以通过APP界面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其功能和文化内涵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1]可见手机APP界面视觉设计并不使简单的美术绘画,其是基于准确的信息传达,所以需要对用户特征、APP功能等方面进行准确的定位,并通过视觉设计使APP与用户需求达到最理想的契合。

2 APP界面视觉设计品牌化概念及重要性

APP界面视觉设计品牌化即手机APP界面在视觉上表现出APP品牌的个性,使其具有品牌带来的感召力的设计形式,换言之,运营商需要通过视觉设计为APP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差别,加深用户对APP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使其成为APP的忠实消费群。[2]APP界面视觉设计品牌化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需要品牌形象的需求,使用户的APP应用体验具有鲜明的特征,也可以满足经营者需要品牌资产的需求,使品牌的鲜明度、吸引力显著提升,进而达到提升运作效率、为运营商降低经营成本,提升无形资产的效果,所以APP界面视觉设计品牌化是现代APP运营商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 APP界面设计中视觉设计品牌化的基本要素研究

3.1 图标(Icon)要素的品牌化设计

图标一直是可视性非常强的设计要素,为用户熟悉APP、辨析APP提供了直接的途径,所以在图标品牌化设计的过程中,应在坚持其原有的简洁、抽象、易懂特性的基础上,使其品牌化、个性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以此强化其视觉冲击力和辨识度。设计师在进行图标的品牌化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认识到图标设计重在易识别而非形式美,而且用户对图标的认知会形成某种较固定的习惯,随意地更改图标的形象或理念会严重影响用户对图标的判断。例如,用信封代表短消息已经被现代手机用户默认,这要求设计师在选择图标外形时慎重。其次,设计师在设计图标的过程中要保证其设计的形象可以被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兼容,为扩大APP的应用范围奠定基础,例如用“话筒代表电话通信应用”“具体的日期代表日历应用等”。另外,设计师在图标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设计的风格、元素等具有一致性,均为图标所传达的信息、塑造的氛围服务。除此之外,在图标品牌化设计的过程中,要尊重APP用户的认知和操作习惯,准确的定义图标隐喻对象和语义,以此明确APP界面的国际化品牌定位,将趣味性、个性化的设计细节融入图标中,使用户在受到APP图标的视觉冲击下可以形成使用兴趣,在此过程中,设计师应结合APP品牌个性进行个性强化和文化内涵塑造,使用户在被识别的基础上进行个性传播。现阶段设计师为强化APP界面图标的品牌化特征,会延续CP端的品牌元素,例如“站酷zcool”APP界面设计的过程中,将正副形图标结合应用,直角和细小圆角统一运用,将品牌色彩定位为黄色,并对黑色进行了延续和运用,在版式伤以卡片式和扁平化设计风格有机结合,使图标在时尚感浓烈的同时极具生活气息。

3.2 版式要素的品牌化设计

APP界面的版式设计要结合目标用户的审美特点和APP运营商的个性定位进行,既保证APP界面的适用性又使其美观程度满足用户的需要,在版式要素品牌化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图标、色彩等视觉要素的布局组合可以最理想的传达APP的信息,需要结合扁平化设计特点,在强调用户操作和体验的同时,提升界面的品质和层次。现阶段版式设计的布局形式多样,如骨骼型、满版型、中轴型、曲线型、重心型等均非常常见,但在手机APP界面设计的过程中,受其功能性、可交互性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版式选择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目标用户、使用场景、功能特性等因素。例如在品牌化设计以浏览引导为主的信息展示型APP界面的过程中,通常会应用上下分割型、中轴型等具有一个明确主线的版式,以此对用户进行潜在的引导提示;在功能操作型界面版式设计中,通常采用上下分割型、左右分割型等版式,以此使操作项和注册流程等可以清晰地向用户呈现。版式要素品牌化设计,可以使APP整体操作流程更加规范顺畅,强化用户对APP品牌定位的认知。

3.3 色彩要素的品牌化设计

用户在首次接触APP界面时,受到色彩的视觉冲击最为强烈,所以在进行APP界面设计的过程中,既要保证颜色与APP的文化内涵相一致,又要保证APP界面使用的所有颜色可以达到统一和谐的效果,为用户带来具有个性化的视觉体验。在APP界面色彩要素品牌化视觉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考虑到色彩的运用于用户审美情趣的相符程度直接关系到用户对APP的印象,为避免用户产生界面混乱的认知,应保证使用的色彩在4、5种以下,选用的颜色应保证背景亮度弱于活动对象,引导用户视觉定位;应用的色彩与用户的认知习惯基本一致,如红色代表错误、黄色代表警告等;使用的背景色和前景色避免冲突,如白色和柠檬黄在结合应用时,会削弱APP界面的视觉冲击力;色彩塑造的氛围与计划向用户传达的信息一致,如绿色代表生命、希望等。

3.4 风格的品牌化设计

视觉设计风格即事物独特的气质,其对设计师的审美素养、应用能力、洞察力等具有较强的依赖,现阶段在APP设计中应用的风格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种是具有活泼、大气风格的波普风格;一种是为用户提供联想空间的抽象风格;一种是将动画和漫画合理应用的动漫风格。APP界面风格的品牌化设计,通常会强化用户对APP的体验和印象,其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将APP的整体基调和APP的目标人群向用户进行传达,例如微信APP在设计的过程中,将黑、绿和白色三种颜色结合应用,可以塑造出成人的稳重、信赖风格,与其“一种生活方式”的目标定位相一致;而QQ将浅蓝、浅灰和白色进行灵活的搭配应用,可以创作出活泼、有趣、新奇的年轻人喜爱的风格,与其“乐在沟通”的设计定位相符,可见APP设计风格的品牌化建立在设计定位的品牌化、个性化基础上,是品牌化的APP定位视觉展示的过程。

4 APP界面设计中视觉设计品牌化的应用与实例

4.1 APP界面设计中视觉设计品牌化的应用体现及效果

APP界面设计中的视觉设计主要通过图标、色彩、布局、风格等要素的灵活应用实现,笔者为对APP界面品牌化设计的主要体现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凤凰新闻手机APP为例,对其视觉设计品牌化进行说明。首先,在列表界面方面,考虑到列表界面的主要功能是展示新闻信息,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考虑页面的布局和色彩的运用,将原有的图标信息中增加了应用企业标准色彩的新闻分类,并将凤凰新闻的标识和信息以红白颜色的配合应用进行了强化,使凤凰新闻的品牌信息在界面的导航栏得到突出的现示,在此种品牌化设计中,如果用户点击界面上的下拉箭头,APP会直接现示用户关注过的新闻频道,为用户提供极具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体验。其次,在详情界面方面,设计师为了使新闻信息的突出性得到强化,对界面的查看、收藏、分享等图标进行了新的设计,以此提升APP界面设计的友好性;在此过程中,设计师有意保留了界面导航中凤凰新闻的形式,以此强化用户在浏览信息过程中对其品牌化的认知。再次,在登录界面方面,设计师结合青年用户的特点,将界面的具体版式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其在美观性、操作性等方面得到了强化,而且有意识地将凤凰新闻的品牌标识作为用户未登录状态的头像,以此强化了视觉设计的品牌化特征。然后,在订阅界面方面,设计师,利用重复布局形式对导航栏的订阅推荐列表版式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将原有的“增添订阅”图标用凤凰新闻的品牌标识替代,这不仅使页面的视觉效果更加清晰自然,提升了APP界面与用户的亲切度,而且使APP的视觉品牌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除此之外,凤凰新闻APP在评论界面、加载界面等也进行了视觉设计品牌化,结合其整体设计可以发现,APP的操作流程、界面友好度以及品牌化视觉冲击均得到了强化,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在潜意识中对APP不断加深印象,这对提升用户对APP的忠实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4.2 APP界面设计中视觉设计品牌化的应用实例

以移动端彩票APP为例,现阶段大部分此类APP智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而不能满足品牌化视觉体验的要求,所以易迅彩票运营商提出了移动端趣味新体验的设计定位,将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品牌设计理念融入设计中,其确定了三种设计方案,首先,结合易迅彩票近80%用户为20-39岁的青年男性的市场,进行可卡通形象包装,使界面的视觉活跃度提升,确定了针对青年男性用户的性感活泼的兔女郎形象,并结合不同类型的目标用户特点,设计了不同性格和风格的兔女郎形象;其次,为提升易迅彩票APP的趣味性和情感体验性,使其与用户的黏性提升,结合目标用户主要包括专业球迷型彩民和想了解足球彩票的彩民,将草皮、足球、球鞋等具有代表性的足球场景融入设计,使品牌化特征得到强化;另外,易迅材料APP在双色球选号界面将娱乐化的虚拟元素融入,使用户的操作自主性和趣味性明显提升,极大地提升了该APP在移动端彩票市场的影响力。

5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APP界面设计中视觉设计品牌化现象的出现,是设计师满足用户需求的具体体现,其需要通过图标、版式、色彩、风格等要素集中体现,通过APP界面视觉设计品牌化可以提升用户对APP的应用兴趣,提升其应用范围和频率,所以APP界面设计中视觉设计品牌化已经成为APP界面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强化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王琳.品牌传播新媒介――品牌APP界面设计研究与探索[D].东华大学,2014.

第2篇: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版式设计语言理论在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实践问题

1.版式设计教学应突破学科的疆界

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设计教学应突破学科之间的疆界,寻求设计与创意的新表达,因此,创意人必须具有综合性的知识体系,而不能一味地“专”下去。版式设计教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的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角色;同时,也是承担着传达思想与情感的重任,甚至是传承文化与文明的重任。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方方面面的综合知识的整合能力。例如:哲学、经济学、美学、艺术心理学等等。要让学生认知到版式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综合且新型的艺术学科。另外,还必须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经济学、消费心理学等课程。在强调学科边界的融合时,并不是要求版式设计者个个都成为多面手,而是模糊学科边界本身的同时,而是构成学科之间的交叉性与重合性、形成新的创意表达语言,运用综合性有利于版式设计理论的全面发展与延续,使版式设计的理论在教学方面有突破常规的发挥,成为一门综合性强、专业语言传达新的设计学科发展态势。

2.版式设计教学需要重点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版式设计教学中,个性化的表达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出现为当今的设计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和设计与制作工艺。在这种社会发展形势下,版式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的学科领域,要在这个需要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的提升,版式设计教学的水平与科技发展的步伐。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软件的广泛应用,版式设计教学逐步走向程序化与科技化的趋势,这就要求设计具有创意并且富有个性化的表现。创新就是版式设计的本质,创新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的表达是教师对版式设计教学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在版式设计教学中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传授,着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表达的思维,倡导个性化设计风格与思维的体现,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思维,使版式设计创意具有鲜明性、独特性的个性化表达和形成强烈的视觉传达效果。

3.重视学生的理解力和应用的实践能力培养

在设计教学中,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让学生通过对幻灯片和课件观赏与思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理念与创意意识。要求学生对版式设计有一定的研究,熟练地掌握版式设计教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对文字、图片、版面中的抽象元素等视觉因素,在版面中的编排有一定的理解和应用的实践能力。同时单一的版式设计教学形式训练课程,增加综合设计教学时,开发学生更多、更具个性的思维拓展空间与创造机遇及灵感。根据版式设计教学的安排,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与课程内容的规范,提出版式设计教学的重点。重视教学实践性的应用能力培养,版式设计教学模式已不在是传统的培养模式。在特定的设计教学环境中,使学生完成设计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创意的全过程训练,使学生们呈现出完全互动并且相对独立的思考与表达关系,设计教学的成果则是在创意设计上,或者称为版式设计样章。当然,这个“样章”可能还不够完善,也许它可能是极其粗糙、不成熟的草稿,但版式设计一定是具有超前的设计理念和创意思维的表达。

版式设计语言理论在设计教学中的实践

版式设计语言就是针对平面设计而言,特别应用在是书籍装帧设计、海报招贴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等各种版式设计中。由此可见,版式设计教学是在满足平面设计功能的前提下,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有效的编排与表达,版式设计教学的范围涉及到书籍、招贴、网页等各个平面设计的领域,其设计原理与理论贯穿于每一幅设计创意的始终。因此,版式设计教学从表层来分析,它是一种关于平面设计元素的编排的设计教学活动,是现代设计工作者与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和专业表现技能。

1.书籍版式设计理论在设计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书籍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阶梯,又是传达信息的载体。在书籍的版式设计理论的设计教学中,学生应该了解其以下的特征:一是,书籍版式设计语言的特点:书籍主体通常由文前、正文、后附构成;它是通过版式设计语言来组织大量的有效信息,以文字为主要版面编排的设计要素构成。二是,书籍封面的版式设计:书籍封面中主要由书名、编著者名、出版名等文字组成;封面设计是书籍整体形象塑造与表现的核心,具有保护、传达书籍内容的功能,使书籍更具有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作用与功能。三是,书籍内页的版式设计:在书籍版式设计中,通过对书籍版式设计语言教学中展开实践性的学习,学生必须考虑页与页之间的连贯性,进行整体与统一的设计创意。四是,版式设计语言教学在书籍中的应用:书籍设计是对版式设计教学中作出实践性的研究意义的拓展也是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变,赋予学生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设计表达能力,调动自主决策的能力与收集处理信息的整合能力,发现实践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使实践的应用能力得以全面的提高。书籍设计流程的基本练习,学会解析基本要素、特点以及评审标准。通过书籍设计的原则,分析整体版式设计结构与形态任务,在一定的开本上,把书籍原稿的体裁、结构、层次、插图等方面作为艺术性而又合理性的融合。结合各种要素进行书籍整体设计的思考;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以恰当的方法,进行创意,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类型的书籍版式设计的要求表达,在提高审美水平的同时,提高主体与客体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意境。

2.招贴版式设计理论在设计教学中的实践解析

海报招贴创意以大面积的版式设计语言传递着有效的视觉信息,它具有强烈的视觉传达与表现力、版式语言简洁、信息传达明晰等特征。在视觉信息传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招贴版式设计的特征:在编排的层面分析,海报招贴的版式设计通常采用简练、概括、夸张的手法,突出主题,可以吸引受众的目光。海报招贴的版式设计手法从两个方面深度解析:一是,招贴设计的色彩选择;是一门综合性的色彩元素与集合,它需要具有敏锐的色彩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参与和表达。二是,海报招贴设计的表现手法;要求版式创意表达简练,重要信息突出,受众能在众多信息中或从较远的距离接受版式所传达的主题信息。其次,标题文字的设计;主要是指的字体的大小,色彩与位置的编排关系,体现出文字的识别性和独特性的传达能力。标题文字常以较大的字号出现,但须要配合以大量的留白、色彩对比、图形相反衬等手法,以确保突出主题思想,达到视觉传达的目的。其三,版式设计语言教学在招贴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各种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解读,使学生掌握版式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以及各类平面设计的版式的不同特点,进而让学生了解版式设计的文字与图形的布局、视觉流程与视觉元素的节奏与控制,让学生熟练掌握实践过程中的相关环节与步骤,并能熟练操作相应的设计软件。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的教学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理论与实践的挑战。为促进高等院校的教学与实践性活动、要与社会服务紧密相结合是盘活教育的好途径。能力培养是个性化、实践性指导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全新的教学模式是社会发展需求,调整版式设计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向,对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实践改革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3.网页版式设计理论在设计教学中的实践剖析

网页是网络媒体的视觉传达形式。可以说是平面设计的一种延伸与拓展,主要是通过专门的软件和版式设计理论,进行个性化与基础性的编排。一是,网页版式设计的特征:传统的网页媒介是以静态的形式传达信息。而现代的网页设计,都是以网页的“动”起来作为吸引观者的注目。从版式设计语言的角度来分析,网页的设计与制作,需要相关的设计软件应用与设计专业的技术。二是,图形与文字的比例:网页设计同样也是一种版式设计,在文字与图片的编排上,应该注意它们的比例关系。图片在版式设计中除了能够将信息具体化达到展示与传达以外,还具有调节版式活跃感的特征。三是,版式设计的语言教学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以网页为教学载体、典型的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与学习的情境,以项目带内容设计,来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将网页设计教学流程归纳为:由先到后、由简单到复杂、有整体到局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增强学生的认识与表达能力,并与现实中的大型企业共同开展设计教学与实践练习,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得到实战性的锻炼与提高根据项目的不同来培养个人的兴趣与专业发展方向,确保学生既具备企业所需要的技能,更能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应掌握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又能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发展。增加学生的自主创意能力,也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关键性的指导性作用。培养学生的版式设计语言能力,可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拓展,积累丰富的视觉的语言与词汇,能够熟练的掌握相关的设计类软件的同时,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总结

第3篇: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网络广告视觉传达艺术特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独特艺术性和欣赏性的网络广告出现在公众的视野。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不同,它在页面布局、色彩、文字、版式设计和视觉传达方面体现了现代广告的发展趋势。文章基于互联网的时效性和快速性特点,从艺术角度分析网络广告,以期使之更加适应网络这个新的传播方式。

一、视觉传达设计与网络广告的概念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可视形式传播特定事物的主动行为,主要依赖视觉,通过标志、排版、插画、色彩等形式进行二维空间的影像表达,从而将信息传达给受众。网络广告是在网络平台上投放的广告,是一种通过新媒体传播的广告新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传播迅速兴起,如网络报纸、电子杂志、网络广告等。其中,网络广告不同于前几类,它依附于其他页面之上,以页面的一部分加以呈现。网络广告起源于美国,1994年10月27日,《热线》杂志以电子杂志为基础推出了网络广告。此后,各大主流杂志纷纷效仿。这充分说明网络广告是符合大众的消费需求的。同时,在页面设计方面运用视觉传达设计,使网络广告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二、网络广告的基本构成要素

1.图形

网络广告的视觉语言是由图形元素构成的。图形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它可以形象地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呈现在受众面前。同时,图形具有突破语言和民族限制的能力,具有很强的识别性。与传统广告相比,网络广告的图形更加小巧、精致。以一则公益广告为例,一个可回收垃圾桶旁边有一个废纸团,当把纸团放进桶内时,就跳出来一只绵羊。前后两张图片的对比,清楚地揭示了环保的主题。所以,图形也是一种语言,它可以使广告更加鲜明、具体、生动。

2.文字

图形虽然能直观地传递出广告所要表达的内容,但是受众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文字表达也十分重要。由于网络广告的面积有限,因而在文字的嵌入方面就要精简,要能够与图片相互呼应。设计者通过设计文字形态、空间布局、字体色彩搭配表现设计内涵。如,央视的公益广告《家,有爱就有责任》随着人在不同阶段的成长,将“family”一词的字母进行拆解变换,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主题思想。因此,运用一定的设计手段包装、变换和重组文字,可以传递出更丰富的信息。

3.色彩

色彩是构成广告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图片内容表达的手段之一。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表明,色彩能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如,鲜艳、和谐、明快的颜色组合对受众有较强的吸引力,而低沉、昏暗的颜色组合会给人压抑之感。网络广告利用色彩突出所要表达的内容,色彩组合更加多变。网络广告多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进行搭配,力求使受众获得视觉上的冲击。

4.版面设计

优秀的广告具有清晰的主次关系。网络广告的版面设计应遵循人的视觉浏览习惯。人们看一则广告通常从中间看起,然后向四周扩散,有时也习惯性地遵循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浏览原则。所以,设计者要注意这些原则,把握布局比例,这样才能获得协调的效果,使版面和谐、统一。

三、网络广告的视觉设计原则

1.审美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审美观念逐渐由静态审美转向动态审美,这就要求网络广告将动态美表现出来。一些网络广告中运用图形和文字的变化、组合,以及透视和夸张的手法增加作品的美感和穿透力,使色彩美感充分体现出来。通过合理安排版式,将结构美感体现出来,这样才能符合大众的审美观。

2.创新原则

网络广告设计者应突破固有的广告模式,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只有合理组合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如,广告风格可以更加新颖独特,并结合图形、色彩和文字,不断增强广告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需要注意将各部分元素有机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从而提升广告的品质。

结语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广告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分析网络广告的要素和表现原则,对新形势下网络广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成淑芬.论网络广告中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陈景普.对网络广告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几点探讨.现代装饰(理论),2015(9).

[3]邵婕,朱峰.网络广告中的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8).

第4篇: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视觉传达设计已经成为新媒体和高新科技不断融合之下的热点,而其中的文字编排更是占据了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地位。本文以文字编排的基本要素为入手点,探索并思考了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文字编排的四种主要形式,并就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特殊文字编排形式加以阐释。

[关键词]

视觉传达;文字编排;基本要素

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如果将文字定义为说明符号,那么不同的文字编排则可以展示出不同的视觉感受并营造出不同的气氛。说到底,文字编排最终的目的是促进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引起受众注意,引起受众的共鸣。如果将视觉传达设计比作龙头,文字编排则是凤尾。故而,探索和思考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的文字排版是视觉传达设计更上一层楼所必须进行的。

一、文字编排的基本要素

1.字体和字号通常来说,在文字进行排版之前,对其字号、字体的选用和设计都是极为基础性的要素。其中,关于字体的选择编排过程中大致分为宋、黑、楷以及仿宋四种。与此同时,在编排的过程中,为了让标题更为醒目,通常又可以运用粗圆体、综艺体、粗黑体、细圆体、琥珀体等,而一些极具创意的手绘美术字也是醒目标题的不二之选。落到排版设计的实处,如果将整体字体的选择控制在2~3种之间是最为优化和综合的。这是因为一旦字体选择过少会给受众带来一种枯燥、单一的感觉,而一旦选择字体过多则又会使得整体排版略显凌乱。而选择好字体之后,行距调整、加粗、压扁和拉长等也可以展现出不同的视觉体验。

2.行距和字符间距行距和字符间距是视觉传达设计中一个设计师自身品味和对版面感受的直接展现。通常情况下,字号8点的行距在10点左右。如果针对一些版面有特殊化的要求,让行距和字符间距紧缩或者加宽,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主题内涵得到更好展现。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行距和字符间距的配比也会不固定,而是随着具体情况、时代特色和设计特色进行变化。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字编排务必根据实际情况和人们的视觉习惯进行,行距和字符间距过宽、过窄都是不适合的。

3.编排形式两端对齐是现阶段文字编排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文字。具体来说,两端对齐就是在文字排列过程中让其左右长度吻合,并构成严谨、端庄的版面风格。这也是报刊和书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编排形式。其次,左对齐、右对齐的编排形式往往是为了符合诗歌等,确保在符合人们视觉习惯的情况下迎合诗歌特色。而居中对齐则是以版面的中心为基准进行排列,让左端和右端文字字符数相等。再次,突出文字也是文字编排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为了让视觉传达设计更显生动活泼,在图形周围加以文字。另一方面,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为了展现一种打破秩序、感性思想和其自身对于版面排列的灵感,往往就会选择只有编排的形式,使得文字可以在其间随意穿插。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字编排

1.文字群组文字群组作为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常用的排列形式,可以将设计中多组文案信息构建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整体。同时,文字的编排实现了群组文案中不同段落之间可以运用空白以及线段进行划分。而这种划分能够确保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文字版面之间的整体感更强烈、条理更加清晰明了、主题更加突出。

2.文字环绕为了让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内容展现更能生动和有趣,往往需要将文字内容和图案形式结合在一起,编排采用文字图像化的方式可以说是一种最佳方式。这就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将文字内容根据提前设定的某一轮廓排列,让其能够在一个版面或者一条线的组合之下成为一种针对图形的有效的、形象的说明。

3.文字空间排版视觉传达设计实际上是二维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文字编排在其构建的二维环境(二维空间)中如若想要展现出三维,或者多维的空间设计效果,给受众带来的视觉体验将会更上一个层次,受众也会对这种新颖的编排产生好奇。这种文字编排的空间排版形式可以运用文字的黑色、白色以及灰色,或者是近、中和远进行展现,而构图前后之间的关系和肌理构成则是一种展现空间关系的方法。

4.图文叠加图文叠加是一种将文案呈现在图形之上的常见形式,这其中图形仅仅发挥了一种文案衬托的背景作用。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这一形式往往不会传达出太多的信息,主要追求的是一种独具画面层次感的视觉体验。但是,这种图文叠加的编排方式却是现阶段视觉传达的文字编排中最为主流的一种设计。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字排版特色表现和未来趋势

1.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字排版特色表现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编排不仅要满足一种视觉体验和美术设计要求,同时也要注意版面的特色以及其他要素。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一些极富幻想和创意的字体便出现了,其中大多文字都极具艺术渲染性,多数是经过手绘师制作。无疑这又为视觉传达设计的文字排版增添了一种装饰性特色。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排版的意向性特色指的是利用文字的笔画进行巧妙的变化,进而构建具有意象的文字。这种将文字笔画、结构的改变作为传达效果的展现使得文字极具趣味,让受众在体验排版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风格。

2.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排版的未来趋势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文字编排作为其进行信息表达、画面展现的一种造型手段,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整体美感和构成等方面的作用愈发突出。因此,文字排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由以往单纯的内容传递和画面展现朝着平面表现象征化、文字元素多样化、编排设计多维化发展。最终,还是为了更为确切地表现视觉艺术,更好地展现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孟刚.浅析版式设计中文字编排形式的简约美.丝绸之路,2011.14

2.黄洪澜.浅谈文字编排的图形化设计.美术大观,2008.9

3.韦坤.文字编排设计浅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4.戚跃春.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的美学特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第5篇: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汉字文化汉字造型文字编排空间性

一、汉字的语言文化

汉字像不可思议的宇宙一样,既拥有着文字“形”的书写系统,又拥有丰富的音、义的表现潜力。

汉字在初创时就与天、地、人的宇宙观浑然一体。殷商时期出现的甲骨文,记录的是上天的声音,通过占卜来寻求上天的启示,可见从文字诞生开始就有了“天”的意识。汉字不仅反映自然的造型,而且具有深奥的构成原理。汉字是写在横竖分割好的格子里,在横竖分割线上再加上斜线,就会产生复杂的文字。汉字“形”的构成是以“天圆地方”为基本格式的,古人认为天是圆的,是旋转的,是动的;地是方的,不动的;方形的大地表示文字的造型,中间的圆则表示文字的灵魂。应对宇宙格式的文字造型,偏小旁大,也就体现了阴阳原理和气韵生动的极致美,从审美角度看,也可在不匀称中达到均衡的、对比和谐的最佳造型。从而在汉字的文字创作方法上也体现了“和而不同”的特征。

汉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汉字的气韵,“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大自然中蕴藏着无限的生命力,有了风云变幻,天地间就有了气韵流荡,有了从天而降的“气”之形。汉字能够感知看不见的自然中的现象,微风吹拂、植物萌芽、动物呼吸,甚至大地孕育之精气等,并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字形,生动的形“气”脉相通,这就意味着文字与大自然的生命力是共生的。安尚秀先生认为文字并非是表音释义,而是表示形式之外的“无形气韵”。“有”与“无”的永恒变化,构成气的宇宙生生不息。在这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寓意就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大自然中的无形生命体。可见,书籍将宇宙浓缩在了这个容器中,而书籍中成千上万的文字是组成这个宇宙的微小颗粒,这些颗粒并不是单纯物理性地存在于书中,更是视觉性、流动性、感知性地通过作者来表达书籍的灵魂与核心思想。而书籍中内容的骨骼(核心)最终还是文字,文字既可以与图片共存,又能成为书籍的脊梁,可见文字在书籍中的重要性。

二、汉字——音形义的统一体

汉字丰厚的文化内涵不仅增强了自身的表现力,也为表现书籍深远的意境提供了一种可能。随着历史的发展,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不断丰富着汉字的字义,使汉字字形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越发丰厚无比。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增强了自身的表现力,也为表现书籍深远的意境提供了一种可能。

文字承载着作者和读者的声息,传达着生命力,而不是简单的符号。文字与音声相遇产生新的复合文字,用汉字的说法叫“会意文字”。“意”在《说文解字》当中为:“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延伸出意匠、意图、意象等相关词语。汉字为“意”生“形”,以“形”表“意”。人们凭借对独特意味的“形”的理解将其转化为音与义的诉求,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音”与“义”的表现则依赖于“形”的构筑。对“形”的创造则应立足于汉字的渐进的演化。

汉字字形是对语言的视觉符号描写,语言有音、义,文字字形是它们的表达形式,文字和语言是互相依附的,如果没有语言,文字就不可能产生;如果没有文字,语言的传承也不会久远。老子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汉字的字形犹如一幅图形,从图形的角度来讲汉字的字形再合适不过,大的图形很难被忽视,而小的图形包含在静止的空间里同样引人注目。对于汉字字形的图形化来说,道理是相同的,不同尺度的汉字具有不同的视觉冲击力。在汉字的字形中插入图形的元素,打破了汉字作为“字”的感觉,实现了具象与抽象的结合。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拓展创意思路,而且所设计出来的字体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独特的个性。可见,汉字语言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根本思考方式与文化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书籍作为汉字的载体,由一定的材料语言来充当,汉字在不同的材料上会体现不同的感觉,使两者相互依托,不可分割,共同完成传播知识、记录思想的使命。书籍材料和书籍中的汉字,犹如音乐和舞台上的演员,以演员的身体作为汉字的载体,用音乐旋律来展现材料的条纹和肌理。舞者借助音乐的节拍用形体语言表现不同的情感内容,借助不同的音乐来传达汉字的生命。以身体作为汉字的载体,如同被赋予了灵性和生命,汉字尽情洒脱地在舞台上奔走着、跳跃着,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时而默默独舞、时而群情绽放……得到了汉字应有的生命活力,演绎出了汉字的心声和表情。

汉字是先民通过构形取像的方式创造的,时而精细,时而粗略,繁简对比早就出现在了造字之中,而我们的祖先却是把阴阳的思想注入到了汉字里面。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使用的无论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汉字的“形声兼备”永远不会消失。但是,现代生活中为了汉字书写时的方便,有些被简化后的汉字,将失去传统文字所创造的独立性的自由,最终会失去其原有的“形声兼备”的特点。

三、汉字造型与书籍设计

文字是构筑书籍信息的主要元素,它能最直观地传递书籍的文化信息。书籍离不开文字,而字体、字形、笔画、间距等为文字的基本要素,文字要素的协调组合可以有效地向读者传达书籍的各种信息。

汉字是由“点”和“线”复合而成的,盯着一个汉字看,就会激发人的想象力,汉字既是物象,又是物象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象征化,象征性是汉字的一个特点。从使用汉字进行书籍设计的角度看,汉字的起源应该从雕刻在龟甲或动物骨上的“甲骨文”和青铜器上的“金文”说起,随之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地演变。文字构成方式千变万化,趣味盎然,字体与字形扩大了汉字的艺术空间。书法艺术更是汉字秩序美的精华所在,好的字体、字形如诗如画,优美的笔画组合,强烈地捍卫着艺术的张力。书法中的“一波三折”除了造型以外,还寓意着变化、气动、韵律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汉字中的草书,构成文字的一点一画,能够在迅疾的运笔中一笔下来,它是一种连贯的运动,在挥运之中点画成势,“气”脉相通。篆书本身就有很强的装饰意味,气势的曲线,充满着力量,使观赏者的兴趣更多地集中在字体的结构上。隶书则呈现“一波三折”的波浪形式,充满美感。楷书在于其直线,气势雄浑。经过数千年的时间一步步地发展到现代,汉字犹如拥有神明般的力量引导着我们向前。吕敬人先生的《朱熹榜书千字文》的封面设计就是以中国书法的基本笔画点、撇、捺作为上中下三本书的基本符号特征。可以说《千字文》是学习汉字的启蒙书,是由1000个互不重复的字形构成的长篇韵文。《千字文》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细致地描绘出了宇宙本身,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在汉字想象力上建立了很好的基础,巧妙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到了书籍设计中。在书籍设计过程中,合适的字体造型可以成为设计师的“灵感触角”,有利于创造出更符合书籍形式及其内容的独特版式语言。

四、文字编排与文字空间性

版式设计中汉字文化内涵的体现主要是依靠意境,好的版式设计不仅文字编排清晰流畅,更重要的是通过符号与形象要素的组合,在文字版面编排中营造一种温馨的阅读氛围和清新高雅的书卷韵味,“书卷气韵”则完全是靠“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用设计的悟性将“气”注入书籍的整体形态之中。设计者要通过多种途径为读者营造一种阅读的意境,让读者在意境中体会书籍的内容。意境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如果通过文字编排和文字本身所具有的空间形能出神入化地营造出境界,可谓是书籍文字版式编排中最理想的水平了。

文字在版式设计中,不仅仅局限于信息传达意义上的概念,更是任何版面的核心,也是视觉传达最直接的方式。单纯的文字只能起到传达的作用,对文字设计或是编排的目的则是赋予文字既传达内容又能启示意念的双重功能,从而通过书籍中的版式设计及多种文字的组合和解构,赋予书籍更丰富的表彩。版面设计中的文字排列犹如一幅图,需要设计者在进行文字排列时理解汉字的阅读方式和了解汉字的审美意蕴。

汉字的多元化拥有了众多的审美功能,为书籍提供了发挥创想和无限变化的可能。《艺众》这本书,是在安尚秀先生的指导下,学生们大胆地尝试,利用文字大小对比、疏密对比、段落的处理安排等,内文编排体现了新概念和新思想。以汉字独特的方形特征,以排叠、穿插等方法寻找字与字之间的联系,使汉字在编排过程中产生新的视觉感受,文字间的停顿体现一种节奏美、韵律美。各具特点的汉字又凝结成突显不一的和谐性、时间性和现代性的统一整体,具有很强的视觉震撼力。这本书既是众人之艺术,融合了学生们的设计理念,又结合了汉字字形灵活组合的特点,在汉字组成的文字内容之间,贯穿了一条流动的轨迹线,产生了跌宕起伏的传达感受,这样合理的汉字编排也提升了书籍的价值感。

中国文字以象形结构为特点,每一个、每一组文字均有其空间架构。文字在书籍中产生的时间与空间,文字以灵动的微小颗粒存在于书籍动静相融的生命体中。书籍版面中汉字视觉元素的分布,它们的繁与简、详与略的关系,都会随着视觉线的推移,产生不同的时光流动,也蕴含着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让书籍中的文字具有生命力的表现和有情感的演化。

汉字本身是空间性文字,横写文本在瞬间给人以视觉上的整体感,强调空间性,边读边理解,时间介入其中,从竖写到横写的过渡,为视觉文化赋予了新的方向性,汉字的空间化意识在设计层面上得到了张扬,文字的结构内部也蕴含着某种催生自由设计的东西。文字造型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字的组合中产生新的文字,以汉字的字素、字形进行构成拼合,形成具有丰富含义的新文字。空间给文字的字体界定了一定的范围和尺度,在有限的空间范围里显示最恰当的视觉张力及良好的视觉效果,与不同文字字体的正负形空间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书籍版面中,字体除了有实体造型(正形)元素,在文字编排后剩余的空间,即为“负形”,还包括字体、字号、字间距、行间距、段落间距及其周围空白的版面,也会影响到版面编排的视觉效果。中国传统书写、绘画经验里有“计白当黑”之说,就是非常重视对虚空间的利用,表达无为而有为的概念。太极图形是典型的阴阳互换、互为关联,具有连绵不断、生生不息的象征和寓意。汉字的每个文字中都蕴含着无穷的趣味,汉字发挥着非凡的结合力,把原有的笔画、原始的字形元素打散、拆解,重新组合、构成,破常以求变,出新意、得新形,在互换与虚实空间以及正负形、虚实形的关系上通过提炼和裁剪来把握特征,再创新形,表达新意。这种有意识地打破规律,有取舍地改变字体的结构比例、空间面积大小、字体的中心等特征,重组汉字的结构,就会增强文字对视觉的吸引力,给人以趣味感和新鲜感。再者,通过对汉字方向倒置、变形等艺术加工,再度融合。各个部分的串联和联想,在不同的概念里寻求统一及不同的内容得到一致的表达,不仅扩展了创意设计的空间,更有助于标志在不同的环境文化、背景中进行传播,打破了原有单一汉字排列的单调性。在改变汉字结构时要注意不能够影响对汉字的认知,否则就违背了对汉字形的初衷。汉字的分解与重构,时间与空间的展现,为书籍中文字版式设计增加了一道新的风景线,提高了书籍的趣味性。

总之,汉字元素在书籍设计中不是无生命的、静止的,而是有着丰富的传统表现形式,并与现代技巧相结合。在文字编排过程中,充分展现了汉字艺术所具有的美的形式、善的功能、真的工艺。汉字所承载的不仅是美好的艺术实体,更是美好的精神。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注重文化内涵,讲究艺术品位,追求个性特征被越来越多的书籍设计者所重视。为了营造书籍的文化气氛,书籍设计者无不在尝试用各种文化内涵来抓住书籍设计的命脉,通过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不断创新,提升汉字语言在书籍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品位,体现汉字文化气质的韵律美,从而给读者以美好的、广阔的视觉空间。

参考文献:

[1]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M].李建华,杨晶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3]王雪青,陈华沙.字体创造设计[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

[4]邱凌.书籍装帧艺术简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5]萧启宏.中国汉字经(上、下)[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6]杉浦康平.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M].杨晶,李建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第6篇: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简约主义是什么?它是一种时尚潮流、一种文化倾向、一种美学定义或是艺术家们对理想的探索,或者其它。每个时期的定义都有不同,它被艺术家、建筑师、作家在近些年不断提及,并且成为一种生活的思想影响着我们。

在各个领域,如音乐、绘画、建筑、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的现代主义者,都在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寻找同样的东西:精髓及本质。他们要发现那些客观存在却被其他运动的影响而掩盖了的东西。它存在于设计的根本。

简约主义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其理念在于降低艺术家自身的情感表现,而朝单纯、逻辑的选择发展。它可以是一种艺术流派(此时译作极少主义或最简单派),也可以指一种时装风格或者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流派,极少主义出现并流行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主要表现于绘画领域。极少主义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从而突出主体的感染力。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或设计风格,简约主义直至 20 世纪 90 年代才变得时髦。90 年代简约主义与全球“回归自然”的呼声不谋而合,赋予了人本的文化内涵,以其顺应现代人生活观念的本征,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基本精神。90 年代有一句口号“Back to basics(回归本始)”足以与 80 年代的“回归自然”成为姐妹篇。回归是感到前无去路的困惑的当代人的惟一选择,而 “basics” 是指基本要素。90 年代迷惘的一代不会回归到维多利亚式的价值观去,他们选择与极少主义相通的东西。

简约主义在平面、绘画、雕塑、室内设计、建筑、服装、环艺、电影乃至文学创作等方面都有涉及,简约之风吹着从艺术到世俗的每个角落,从单纯的绘画领域发展至建筑、服装设计、室内设计乃至工业设计中的汽车、电子等产业,形成了席卷全球、不可遏制的蓬勃之势;简约主义摒弃粗陋、奢华与琐碎,以简洁凝练的手法来疏导现代生活,在有限空间、有限资源下,以高品质的内涵、恰如其分的表现形式,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

二、 简约主义是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

设计是时代文化的一种表现,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到社会模式、文化价值观、伦理道德及精神领域等诸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1. 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简约主义设计的发展。综观历史,人类社会经历着一个由“简单”到“繁复”再至“简约”的不断向上发展的轨迹。上世纪中叶之后,世界范围的战争告一段落,人类文明得以繁衍生息,全球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振兴,这也无形之中促使人不断提高效率,社会要求人们不得不以更快的节奏工作以及生活,一些繁琐的,无关紧要的因素,逐渐从生产、生活的各个流程里被剔除出来,人类已经疲于应付这些无关主体痛痒的因素了。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简洁明了更容易被人接受了。人们的根性里少了几分矫揉造作,多了几分坦白直率。这些改变也直接影响了人的审美观的改变,更简单主题更直接的简约主义应和了现代人,从而有了更大发展的土壤。

2.文化

卡西尔认为:人有超越自然世界的一面,那就是文化的世界。“人是文化的动物”,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身 “符号化”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产品”。科学、艺术、语言、神话等都是这个“产品”的一部分,由它们内在的相互联系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文化。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真正本质,也就是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必然的把人塑造成“文化的人”。今天的人类不仅生活在一个自然的世界中, 更生活在“文化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人为事物”的总和。从居住的建筑到使用的器物,从抽象的道德到具体的法律,从艺术宗教到科学技术。“文化就是你的生活方式”,文化的概念如此之大,所以只有在宏观上才能真正把握它的本质定义。归综于一的把握住每种文化的时脉,唯有简单的和直白的去诠释它的每一个主题,这也是简约主义的精髓。

文化与设计是分不开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件设计只是一味强调简约,而没有文化气息,那么这样的简约有什么内涵?其实,简约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理念,在简约的基础上赋予其文化内涵,亲情文化或是民族的、现代的文化元素,就会营造出高品位的设计效果。当然,所提炼出的元素是与本设计相吻合和恰当的。

3.平面设计的商业化

21世纪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商业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面设计处在传统与潮流、商业与文化交汇冲突的复杂位置。

时至今日,设计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宣传有关设计的相关讯息,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是一个美好的设计世界。毫无疑问,未来的“设计思维”将引领我们通向一个创意型的、经济不断增长和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世界,同时,设计实体之间的合作与兼并、工程学层面的研究与开发将缩减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创造更大的利润。21 世纪将有望成为一个“创意的时代”――一个属于发明创意者和设计专利拥有者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公司和企业如果想取得成功,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博得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

分析所有相关论述,我们可以得出未来设计产业的两大趋势:其一,在当今业已被转化利用的高科技成果当中,传统设计服务的大部分组成模块将被商业化,这一点在以价格为唯一区别器的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其二,如果能够采用一些有效的提升设计效率的措施,那么即便采用与原来非常接近的成本预算,传统设计产业的组成形态也可能被打破,并最终趋向优化。未来的用户将有望轻松的实现自我设计,这对于设计产品的循环周期来说意义深远。同时,研发将集中于顾客本身,而并不是市场,企业战略将集中于良性的增长和创意经济,而非廉价的卖主。

4.资源和环境保护与简约主义设计

简约平面设计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有着紧密联系。包装的过度会对资源带来不必要的浪费,比如说前几年出现的月饼过度包装。中秋佳节,人们都要向亲朋好友送月饼以传递节日的问候,月饼便是一时的畅销商品,为了将月饼卖出更好的价钱,各商家将心思放在了月饼的外包装上,小小的月饼搭配豪华的外壳,卖出高档产品的价格,买回家后,拆开包装却发现月饼的品质远不如外包装呈现的那样精致、细腻。而且,开启后除了月饼本身,包装就变成了废品,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大家都清楚,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提倡创造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更应该节约宝贵资源,充分发挥资源效率。

有部分成功的包装设计,他们通过针对性的研究,推出了一些符合环保标准的设计。比如,法国设计的可压缩三分之二体积的“依云牌”矿泉水瓶,水喝完以后可以进行压缩,减少了所占用的体积,这样的设计便于以后的报废和回收。报废是绝大多数包装都不可避免的宿命,如何方便人们回收是未来包装设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设计时需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资源作为包装材料。

三、 简约主义的具体形式

简约主义在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得到体现。简约主义设计不是内容的简单删减,在平面设计中,它需要提炼设计精华,展现迭出的创意,给观者以非凡的视觉享受。平面设计中的设计要素都逐一体现了简约主义的存在,它更是涉及到海报招贴设计、字体设计、UI 设计、影视广告设计等各个领域,体现了相当的渗透力。

1. 简约字体

字体具有独特的信息传播力量,如罗伯特・弗罗斯特所言:只要看一眼,就明白是什么。随着字体设计的发展,字体在设计中有了更多的变化与创新。事实证明,人们更喜欢和乐于接受简单的字体。简单的字体更容易让人记住和使用,大概大陆将繁体改为简体也是出于方便使用而设定的吧。在设计领域,字体设计一直是平面设计系的专业课,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简约设计的影响力。比如,中国美术学院用简约字体设计的标志,即是将“国”字两边的框架去掉而形成的。在 2005 年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的主题海报上也出现了简约字体。设计者把“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的字体放大,将文字中的部分笔画进行简化处理,在不丧失汉字的可读性前提下做点和面的构成处理,使其看起来像计算机做的图像放大后的视觉效果。在与此同时推出的视觉识别系统中,也广泛沿用了这组独具特色的简约主义设计,如悬挂的条幅、横批等等。这些运用自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其对简约主义设计理念的推崇和喜爱。

2. 简约色彩

因为色彩往往能带给人们对设计作品先入为主的第一感觉,由此获得或鲜明或轻描淡写或冷酷直白的视觉感受。色彩具有的神奇力量,往往能在欣赏者内心激起涟漪。在进行设计时,色彩结合造型,可以强化造型的寓意并帮助解读信息,增强设计作品的表现力。进一步了解色彩的脾气与属性,对设计作品能否成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平面设计中的简约主义作品经常运用色彩的规律进行设计,对设计情感的传达起到重要作用。

简约主义的平面设计作品喜好简单的色彩和简单的搭配,简单的色彩,是指他们大多选用单一的色彩,或邻近色中的两到三色进行设计。可口可乐公司的红色已经是深入人心,雪碧的绿色同样也相当鲜明。走进可口可乐的专营店,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物品都用统一的红色、白色进行设计,那种视觉冲击力和标志性是其他品牌无法比较的。为什么现在的标志设计都选择单色或者比较少的颜色,(当然,颜色有特殊意义的设计除外)就是因为简单、鲜明的颜色识别度高,而且容易让人产生深刻的印象,方便读者的再次联想。使用鲜明的色彩进行设计,也是设计获得成功的法宝之一。在舞台设计上,不论是灯光还是演员服装,设计上都强调高纯度的色彩。

3. 简约版式

在页面和书籍设计中,版式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体的品质感和构成效果,它对设计意义的表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版式设计给人视觉冲击力,容易更准确地传达视觉效果;有的设计则看起来含蓄温和,跳跃性不大,实际上很耐看,而且包容了无限的广告语言。简约设计风格的设计者不为华而不实的亮丽外表所影响,潜心研究版式时力求阅读更流畅,信息传达更快捷灵动。

随意翻看近几年的设计杂志,不难发现各类的平面设计更加精炼简洁。简洁优美的设计,搭配不多的色彩和直接了当的表达设计意图,让人们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斯特林公司的设计师詹妮弗为 Pina Zangaro 公司做产品目录设计就延续了外观线条优雅的产品特征,小开本外轮廓柔和,色彩上选择了淡淡的米黄色,并使用了金属扉页。设计的重点突出在版式设计上,对目录的文字和页码进行编排,版式设计简洁雅致,覆有牛皮纸张,每张牛皮纸上简单线条和字母构成了画面的丰富和视觉看点,增加了目录的设计感。

4. 简约包装

包装承载着保护商品和为商品增加卖点的重要使命。成功的包装不仅能提高商品的商业价值,同时也能提升该品牌在受众中的印象。合适的包装定位是每个产品都要规划的。在十几年前,国人对商品的包装有很多的讥讽,说是“一流的产品,三流的包装”;如今消费者又对一些商品的过度包装怨声载道,于是有了“三流产品,一流包装“的指责。这样的指责,暴露了一些商品包装严重过度的问题。在国内曾经轰轰烈烈上演的月饼包装事件,主要体现的是商家为了对月饼价格进行增值,过度地使用包装,丧失了月饼自身的特征,从外包装无法辨识内部的真实,对消费者而言,不但无法从包装上得到直观有效的信息传达,恶劣的甚至产生消费误导,丧失了包装的功能,并且对包装材料产生了极大的浪费。过度包装的出现让消费者产生厌恶的情绪,真正从内心呼吁简约包装时代的到来,他们更希望看到简单明了的包装,这样更符合人们对真实的渴求,也更便于对产品的把握和选择。

中国正在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简约包装的社会普及率,群众和企业的呼声也很高。《中国企业报》2005年8月2日的第一版发表了《简约包装是企业善举》一文。文章指出,企业崇尚简约、适度的科学包装是顺应时展要求的。目前,我们的国家政府已经作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决定,这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相当必要和及时的。在资源紧张的警钟声中, 节约美德被再次唤起。国务院还专门发出了《关于作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工作重点的通知》,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五个方面提出了近两年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人们对这个通知给予高度评价,并抱以很高的期望。通知的出台,对遏制商品过度包装,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有着深远的意义。其实,过度包装还有很多危害,它不止在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过度包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制造了大量的垃圾,危及着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和有限资源。另一方面,过度包装必然提升产品成本,在豪华包装的“新鲜劲儿”过去之后,其过高的价格必然会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过度包装容易使消费者的期望值上升,一旦打开包装,发现产品与预想的期望值不符,就会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从而对包装企业和产品生产企业失去信赖。

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长远发展目标来看,它需要企业和各方面的实际行动。简约包装应成为企业的普遍行动, 而非少数人的行为。而且企业对产品进行简约、适当的科学包装,于自身、于社会都十分有益。企业科学管理、节约资源,这不仅能带来社会效益,更是现代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法宝。

第7篇: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海报式”版面 视觉中心 灾难报道

从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到2010年“4・14”玉树地震,再到“8・7”舟曲特大泥石流,短短两年间,共和国经历了三次特大自然灾害的重创。汶川地震发生后,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为普通国民设立的全国哀悼日。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后,国务院再次分别于2010年4月21日、8月15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

在三次灾难报道中,中国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勇气,第一时间积极反应,全面、公开、透明地进行了连续式报道,在报道时效、题材选择、报道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尤其是汶川地震哀悼日,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不约而同开创的“海报式”头版编排方式,成为纸媒方阵重要的形式创新。“海报式”头版,在2010年的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泥哀悼日当天,再次得到了集体运用。平面媒体打破了以往一贯的编排风格,以版面语言表达了对三次灾害遇难同胞的哀思和举国同悲的悲痛情绪。

一、“海报式”版面解析

海报又名“招贴”或“宣传画”,最初只是戏剧、电影等演出或球赛等活动的招贴,现在已突破了原有的范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和宣传工具。海报设计必须有相当的号召力与艺术感染力,要调动形象、色彩、构图、形式感等因素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它的画面应有较强的视觉中心,应力求新颖、单纯,还必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设计特点。①具有画面大、内容广泛、艺术表现力丰富、远视效果强烈的特点。

版面是文、图组合而成的报纸整体外在形象,内容安排合理、形式结构美观的版面既能有效传递信息,又能方便读者选择和阅读。而头版是读者第一接触的对象,作为整份报纸的“脸面”,头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读者对报纸的整体评价和阅读兴趣。头版主要有三种功能:第一,导读功能。头版作为最“贵重”的版面,编辑一定会把最重要、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展示在头版,吸引读者兴趣,方便读者选择。第二,评价功能。编辑可以通过一定的版面组织和编排方式,表达观点、立场和态度。第三,标志功能。报纸的定位和编辑方针决定了报纸的风格特色。版面展示出来的特色和个性,能使读者和其他报纸区分开来。

2008年的汶川地震哀悼日报道,是中国晚报都市类报纸对“海报式”版面的第一次集体尝试和探索。在“海报式”版面大规模运用之前,国内报纸更流行的是类似于杂志的“封面式”头版的编排方式。“封面式”头版是报纸借鉴杂志封面的做法,对报纸头版进行“封面化”处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图片在头版中占主要角色,文字稿件极少甚至没有,其他各版的内容以标题或提要题的形式出现,并且在旁边注明正文位于第几版。

汶川地震哀悼日报纸头版的版面样式,最大的新意是晚报都市类报纸版面里出现了“海报式”的封面,这种处理方式比杂志的“封面化”更进了一步。把头版当成一张海报来设计。“海报式”版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把页面当成一个整体设计;第二,整体风格上更加偏重于写意,而不是报纸通常比较写实的风格;第三,在信息传递上非常简约,突出象征性,是象征手法的应用;第四,整个版面最终给你的感觉充满了情感的感染力。②

二、视觉中心:“海报式”头版的版面强势

相对于灾难发生那一刻的突发性,哀悼日的报道,是属于可预见性报道范畴,这一题材必将成为哀悼日当天所有新闻媒体共同的选题。汶川地震哀悼日报道在版面编排方式上,党报、机关报仍以要闻型版面为主,而晚报都市类报纸头版则普遍采取了“海报式”的编排方式。对于这一历史性的变革和突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邀请30余位学界与业界的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讨,结果指出:“在哀悼日期间的近百家媒体头版版式设计上,有一次集体性的突破和创新,体现了全国报业在版面版式设计和视觉传播效果方面历史性的进步。”③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报界就一致公认,报纸的发展已经进入设计时代、视觉传播时代。视觉中心在版面构成元素中占有重要地位。版面视觉中心,是指通过版面元素的合理编排,能够最先、最强烈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版面某一区域。在我国,更多的是以“强势”概念来表达版面元素对读者的视觉冲击。哀悼日头版,主要是以大标题、大图片、大留白的现代版式语言来营造版面视觉中心。通过整体的版式设计,增强版面张力,营造出夺人心魄的视觉冲击感。

大标题。标题在报纸版面元素中,除了概括内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强化视觉感受。汶川地震哀悼日中《北京晚报》报头下方只有黑体加粗的两个字:哀悼;《都市快报》标题只有一个字:悼;《齐鲁晚报》也是一行黑底白字的标题:汶川伤,国之殇。

大图片。俗话说,“一图胜千言”。图片的运用已成为评价现代报纸版面优劣的最重要因素。晚报都市类报纸三次哀悼日头版的版面设计,突破了过去传统样式的羁绊,把整个版面当成一个海报来设计,以图片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这标志着我国报纸开始向以视觉传播为中心的读图时代转变。如玉树地震哀悼日中《东方早报》的头版:一个小姑娘站捧着酥油灯,微笑着站在废墟中的图片,满满占据了一个版面,暗示着重新开始新生活的寓意;《潇湘晨报》头版用的是一张一个喇嘛向熊熊燃烧的烈火中扔哈达的图片,表达了向逝去的生命祭奠之意。

大留白。传统的报纸编辑只有“补白”而无“留白”一说,传统报纸为了尽可能多刊登稿件,版面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片塞满。留白是现代报纸编辑的一种新观念,一定的留白可以营造“透气”的版面空间,增强版面的节奏感。三次哀悼日头版,均采用了大留白的方式来增强头版视觉冲击力。此外,还用到了一种特殊的留白方式――留白非白,计黑当白。在版面上“计黑当白”也是留白的一种置换,这种留白可以是任意一种颜色,运用得好读者能获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视觉审美感受。④如舟曲泥石流中《信息时报》《新闻晨报》《新文化报》版面上留出的大片的黑色,使版面显得凝重、肃穆,留白和版面整体浑然一体。

三、“海报式”版面超越现实的风格特色

1、情感宣泄,偏于写意的意境使用

报纸是一种写实的艺术。但是纵观三次哀悼日的报纸封面,整体风格上更偏重于写意。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情感与现实的高度融合的境界。三次哀悼日头版,通过海报式的头版,营造出举国上下追思逝者的情感。一方面传达出政府设立全国哀悼日的态度和立场,另一方面是灾难发生后全民族共同感情的宣泄和引导。国旗、心形图案、蜡烛、、酥油灯、格桑花、转经筒等具有代表意义的符号作为主要元素运用于头版中。在版面色调上,三次哀悼日头版都普遍使用了黑、白、灰色系构成版面主色调,即使偶有彩色图片,也是作为黑、白、灰主色调的衬托,反而更加凸显色性的张力,更好地表达情感,使版面更富感染力。

2、简约风格,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海报画面的视觉传达主要有三个基本要素:明确的概念,清晰的主题,基本的文案。三次哀悼日的头版,都没有追求繁冗的“大信息量”,全国的晚报都市报取得了空前的一致性:以简约明了的方式,传达着一个核心: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在概念上,统一传达着“全国哀悼日”的重点;在主题上,以“哀悼”为核心进行版式设计;在文案上,用感性抒情的笔调诉说对逝者的哀思。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存的,简单整洁的设计,反而使报纸更具吸引力,更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次哀悼日头版通过精心的外在版式设计,内在信息的提炼和精准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统一,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3、人文关怀,灾难报道最重要的视角之一

灾难新闻具有突发性、变动性、重大性的特点。虽然新闻是“易碎品”,但是,报纸作为记载历史的一种方式,时隔多年再回头查看,那时的读者也能同样感受到一份有良知的报纸的温度。三次哀悼日的报道,百余家媒体以人文的视角正视灾难,关注民生,祭奠逝者,这些闪着人文之光的报道,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直接体现。

结语

三次全国哀悼日晚报都市类报纸头版的集体“海报式”运用,一方面有政府信息公开透明的时代背景,另外一方面也有媒体自身主动适应“厚报”时代,读者“快读”“易读”需求的变革。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报业竞争更注重报纸编辑人员的策划能力和组织能力。突发性新闻报道是衡量一个媒体实力的工具,如何在灾难发生时,把握大局,快速、真实、客观地报道,既注重报道的技巧,又讲究报道的艺术,是值得所有采编人员共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baike.省略/v320385.

htm?pid=baike.box

②③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四川震灾哀悼日百家报纸头版视觉传播研讨会综述》,省略/

NewsShow.aspx?NewsId=3986

④许期卓:《美国报纸视觉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第8篇: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当我们抱怨传统媒体受众在急剧下降时,我们也许应该掉过头来思考一下,是不是我们一厢情愿地塞给读者太多的东西,我们怎样才能把信息更有效地传达给受众。而这个时候,形象鲜明、一目了然的视觉元素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运用好这些视觉符号。

插图的设计

插图(包括图表和漫画)是最近才被重视起来的视觉元素。它的设计在普通读者看来挺复杂,因为它包含了较大的信息量,需要较为专业的设计软件。其实问题也就在这里,插图的绘制对于一个能综合运用三维建模、沙盘透视等能力的制图师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而更重要的东西,却是存在其背后的思想及信息传递,这往往容易被忽略。

正确的插图制作流程应该是这样的:

形成想法(idea)。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需要有人能提出一个想法,讲出做图的目的和用途,为插图的产生打下基础,这个时候要时刻从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产生更加有的放矢的想法。

调查(research)。这里说的调查包括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过程。这实际上是要求设计师能完全了解一个新闻事件的背景以及发生、发展以至结束,甚至到一个事件的发生地亲自考察,这样才能对一个新闻事件的基本要素描绘得准确无误,这是做图最基本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合作(collaborate)。这一步是比较复杂的,涉及到和摄影记者、文字记者、图片编辑等等的多方关系,需要设计师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他们要从摄影记者手中得到一些现场照片,从文字记者那里了解故事的发生变化以及背景资料。

生产(produce)。大家总是认为这一步很重要,因为需要专业的手段。其实这一步是最简单的,专业的设计师能从容地处理这个过程,简单的插图一般只需要几分钟时间,稍微复杂的,也仅仅需要两三个小时。在西方,一个普通的日报刊物,一天需要十几个插图,甚至更多,但是他们只需要两三个设计师就足够了。

编辑(edit)。最后一步,到这里整个插图已经定型,所要做的是处理插图和文字、图片的关系,以及进行一些细节上的技术处理。成品插图能否上版要经历两步选择。首先看它的色彩框架或外观设计,也就是视觉表达上要好,美观并具有冲击力。然后再看其内容,内容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插图再美观,如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也不能采用。

从这整个过程可以看出,插图的产生过程其实和其他新闻产品一样,都经历了五步,所不同的仅仅是在第四步的时候换了不同的制作工具,制作插图用专业软件,而图片用相机,漫画用画笔,如此而已。因此,我们再次强调,插图的制作过程最复杂的并不是生产阶段,而是插图的设计过程。

照片的应用

随着图片应用的深入,图片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图片和文字相比具有十大优势:

照片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优秀的摄影记者总是站在读者想不到的地方拍照片;

照片有视觉冲击力;

照片有更强的情感冲击力;

照片能够及时准确地表达故事;

照片不会有欺骗性(假照片、不合规矩的应除外);

照片可以增强报纸的信誉度;

照片可以引发读者的行动;

照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过程;

照片可以影响读者做出决定;

照片让读者记忆深刻,例如越战。

照片具有如此大的优越性,难怪各大报刊越来越重视它的使用,可是图片编辑和美术编辑们如何辨别一张照片是不是一张好照片呢?

首先,要看它是不是会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要判断它是不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再次,要揣摩照片的拍摄角度是不是有创新。最后,需要审查这张照片是不是包含了所有关键的故事要素。只要同时具备这四个方面的要求,然后再稍加编辑,这张照片就可以直接上版了。

编辑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设置一个版面,这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着手:

一个版面上用几张照片?

每张照片多大合适?

大照片应该是什么尺寸?

一般来说,摄影师会主张照片越大越好,而实际上照片的大小,要取决于照片本身含有的信息量,照片的内容决定了照片的编辑大小。含有的信息量越多,照片被放大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同一个版面中,照片的使用要尽量分开等级,形成节奏,让读者有层次感。就像音乐一样,单音是很单调的。图片的大小也不能统一设置,要尽量找到能突出主题的照片放大。做一个跨页的图片,会使版面增色不少。

媒体里不仅图片编辑、美术编辑,还有文字编辑,甚至总编、社长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照片的使用。有人不禁会问,当意见相左的时候,到底谁有权力做最后决定?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规定,但是我们要明白这并不是说,谁有这个权力,谁就在该媒体里最重要。而且,每个最后决定都不是绝对的,图片编辑和美术编辑应该时刻注意挑选更好的照片,在发排之前,发现好的照片就一定要换掉原来的。

文字编辑、图片编辑和美术编辑没有谁更重要之说,文字、图片、图表作为当代媒介的三大组成要素,缺一不可,就像一个交响乐团一样,各个部分都各司其职,没有谁高出其他。每个题材都有一个最适合它的表现形式,三者在本质上必须统一,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版面来。

文字的妙用

文字,作为传统的版面元素,存在了这么多年,是有它的原因的,我们当然不能忽视它的重要作用,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文字的美观排列。

在西方报刊,你会发现它的大标题都足够大,足够醒目。版面设计要根据人们的阅读习惯,来设置标题的大小,而且一般要使标题具有层次感,不能走向单一。在中国,一般保持着较整齐的版面语言,其实这种情况也同样存在于其他国家,当然,这也并没有对错之分,不同国家的读者具有不同的阅读习惯。

很多美术编辑都抱怨汉字难于设计,但我看来方块字和字母文字不存在实质性的不同,中国的书法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表现手法。如果能把书法运用到版面设计中来,是有很大潜力的。况且在中国方块字的报刊设计也存在很多好的版面,这不是根本问题。

上面说的是醒目,再说美观。美观的版面要求变化和统一的结合。版面要有变化,先决条件是版面容纳的稿件要多,所以说一般短文比较容易设计出美观的版面,而长风则是版面美的大敌。就一个标题来说,主题和副题的字号、字体不应完全相同 ;就一个版来说,标题的字号、字体应该注意有一定的变化。但一个有变化的版面并不等于就是美的画面,只有变化和统一结合,变而不乱,乱中见整,才能使人产生美感。要做到变化中有统一,就要求在变化中必须讲求和谐、比例、秩序和均衡。

总之,整个版面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浓有淡,有起有伏,有虚有实,版面才谈得上创造美,死板、单调的版面和美无缘。但是变化的底线是不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如何让版面更好看

1、计划。没有一个漂亮的版面是仓促而成的,都要经过周密的计划,不妨试一下有些报社搞的选题计划书,从文字到视觉设计的所有环节在计划书上都有清晰的解说;

2、字体。知道如何运用这些字体,并且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3、有自己的风格;

4、创新,不妨试一下每周都弄出些新鲜的;

5、敢于冒险;

6、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好的版式制作需要时间,需要合适的人手;

7、主动;

8、简洁;

第9篇: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美术编辑;编辑力;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0-0012-02

受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新媒体时代对各行各业均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美术编辑这一工作领域,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对美术编辑提出的要求,美术编辑必须要不断深化自己,掌握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理论知识,以此实现编辑力的提升[1]。对于民众而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逐渐突破了以往只能依靠电视、报纸了解真实的模式,通过对移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途径的广泛运用,随时随地都能够获取新闻,这样一来,美术编辑如果一直依靠传统的眼光,那么便会对自身的发展带来限制。由此可见,在新媒体时代下提升美术编辑的编辑力,已经成为现阶段发展的关键。

1.1 社会认知力

美术编辑对图画进行编辑时除了要有专业能力以外,也必须要有对于社会的认知力,也就是确保政治认知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在编辑时需要自始至终贯彻落实政治认知力,这样一来,美术编辑必须要加强自己对国家政策方针和社会焦点时间的关注度,提升学习与管理能力,尤其是对于图片的编辑,只有确保对于政治的敏锐性以及社会的责任感,才能以正确的视角做出评论。

1.2 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对于美术编辑而言十分重要,美术编辑,只有具备这一能力,才能在生活中发现美的元素。为了构建完善的框架,框架必须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并寻找美,通过相机的方式对其进行记录,保证在当前时代下能够创作出与大众审美要求相符合的作品。美术编辑要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可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生活中,对于一些美丽的事物进行记录,只有如此才能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自己工作价值的提升[2]。第二,深入了解当前时代下的流行元素,通过设计灵感激发对于作品创作的时代感。第三,对设计思路进行优化,加强设计主题认知的敏锐度,确保所设计编辑的作品能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另外,对于美术编辑而言也必须要在所涉及的作品中添加一些平面设计元素,从而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保证美术编辑图画能体现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1.3 计算机操作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美术编辑的工作也实现了本质性的转变。传统的美术编辑对于计算机的需求并不大,但是现如今美术编辑作D、修图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依靠计算机来完成,由此可见,计算机操作能力对于美术编辑的重要 性[3]。所以美术编辑必须要全面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掌握最为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通过计算机收集并整理信息,建立美术编辑项目设计的整体框架,从而提高设计的质量与 效率。

2.1 加强审美能力

无论何时审美能力都是美术编辑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受科技发展的影响,美术编辑,自身的设计思维也越发多元化,这也为其编辑、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各种各样的数字化技术,使美术编辑能够充分迅速地展示设计思维,进而快速实现画面整合与编辑,在此基础上数字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也为图像色调以及亮度的调整带来了灵活性。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个别美术编辑逐渐淡化了对审美能力的认知,这也容易导致美术编辑整体质量的下滑。审美能力对于美术编辑而言,是其认识并发现美的一种基本能力,同时这也是文编和美编差异的主要体现,然而审美能力并非是固步自封的,特别是在当下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止步不前并不能对读者美的需求予以满足。为了提升美术编辑的审美能力必须要对周围的美进行观察和鉴赏,不断学习才能将自身原来具备的审美修养进行提升,从而紧跟时代的步伐,提升审美能力[4]。美术编辑为了能创作出高水平的设计必须要具备一流的审美眼光,这就需要美术编辑对艺术大师的作品进行观摩,分别对比各个艺术流派之间的差异,悉心观察生活当中出现的时尚流行元素。但是艺术修养如果只靠表面的流行元素进行点缀是完全不够的,要体现设计的内涵,必须要有美术编辑的内在修养作为支撑,对于一些美术作品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创新自己的审美能力,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

2.2 提升设计水平

对于美术编辑而言,设计水平是其体现“美”最为重要的形式,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阅读标准逐渐提升,这也为出版物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标准,对阅读界面进行创新十分必要。众多读者十分享受阅读的过程,也将其当做一种美的体验,对美术编辑体会读者的过程进行了解,最新出版物设计时,并不只是要对内文版式进行设计,也要对出版物的整体定位进行探讨。美术编辑对设计进行明确之前,要在心里体会读者的需求,对于不同的读者群体进行准确定位,随后便可以确定设计主题风格。美术编辑要利用多样化的设计,表现形式在掌握出版物内在品质的基础上准确对外在形象进行定位。除此之外,美术编辑更要强化自身对于基础业务能力的学习,加深出版物形态设计了解,了解出版物版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纸张印刷等工艺流程新标准的掌握等,转变创新美术设计观念,从而真正实现编辑能力的提升。

2.3 提升计算机水平

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美术编辑只是具备传统的审美能力是完全不够的,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美术编辑必须要认清职业的综合性特征,对所涉及到的绘画、语言、文字以及计算机设计等多个领域进行掌握。特别是计算机设计技术,在当前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下,计算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工作伙伴,对于美术编辑而言,使用全新的数字技术为艺术设计,开辟了全新的领域,也更好地开拓了美术编辑在艺术思维与表现形式方面的多样化。在美术设计中融合计算机设计技术,能够全面提升设计效率与质量,而计算机设计技术也以其高效率等特点,逐渐取代了传统形式的手工制图。然而计算机在为美术编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矛盾,即在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下,美术编辑,也要对更多的学习理论与技术进行钻研,从而提升计算机操作水平,在美术设计的过程中将设计创意融入其中,只有如此才能将手工制图存在的局限性进行突破。

除此之外,一些社交软件与平台的使用,例如微博、微信等。由此可见,在当前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下,美术编辑,必须要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才能尽快适应互联网为美术编辑工作带来的变化,将传统设计与新形势进行结合适应时展提出的需求,为读者创造出更加美观与深层次的美术作品。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时代下美术编辑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编辑力,以此才能真正实现编辑行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也为美术编辑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苏畅.新形势下美术编辑工作的难点及对策初探[J].大众文艺,2016(21):73.

[2]陈宇.美术编辑设计过程中常见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1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