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学教育教案范文

国学教育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学教育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学教育教案

第1篇:国学教育教案范文

《中国法制史》是历史学与法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它既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法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也是一门很难讲授、很难掌握的交叉学科,因此这就要求中国法制史的教学尤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当前,《中国法制史》课程传统教学仍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粉笔+嘴巴+黑板”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造成的一种现象就是自始至终只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授课,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台上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台下学生埋头苦记,教学效果不明显。如果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案例教学,学生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参与具体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以此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法制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何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的重要前提。《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内容起自夏朝,讫于当今,时间跨度长,涵盖内容、专有名词多,所涉及历史典籍、数据浩繁久远,加上与现实的距离感,很容易使学生对学习的意义产生困惑。如果还采用传统方式教学,有些概念老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仍可能云里雾里,不得要领,要不了多长时间学生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从而影响其学习的动力。而这时引入案例教学分析的方法并且经常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对学生了解当时的立法背景,加深理解相关法律知识和切实本文由收集整理掌握重点问题非常有帮助。尤其在网络课程中,案例教学可以使用多种传输技术,比如声音、图片、flash动画等,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国法制史学习,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真正体会学习中国法制史的乐趣。[1]

(三)案例教学法促使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最终提高素质

我们的老师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又直接进入高校教学的,实践经验几乎为零,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从法律职业化的角度组织教学活动,尤其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更是难上加难。为了上好案例课,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等提出了比传统教学方法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中国法制历史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历史案件的分析能力及课堂驾驭能力等。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学习充电,扩充知识面,课前认真地选好备好案例教学内容,通过一次次案例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四)案例教学法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最终使教学相长

传统教学中学生对教师除了尊重外,还有几分畏惧,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很少。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这种教学法将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动性。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则始终起着“导演”作用,既要选择好的“剧本”,即符合教学需要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发挥,获得最大的收效。案例教学加强了师生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老师的亲和力、感召力激励学生全力以赴,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观点,打破千百年来师生之间的“不平等”,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示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2]

(五)案例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法制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体现了法律规则在实践中的应用,对法律规则的内容和法律精神做出了最好的实际阐释与证明。恰当地引入案例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化抽象为具体,容易接受和理解。通过对古代具体案例的研究和分析,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明白从理论到实践过程中法律规定和法律精神的变化;从文本到社会理解立法与司法二者间的差距,从而引发学生们深究导致二者差距的诸多社会历史因素的兴趣,也使学生们得以从中探寻到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加深学生对中国法制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理论层面为今天的法制建设的完善提供借鉴。

(六)案例教学的使用促进中国法制史教育改革

以往的《中国法制史》课的教学与学生将要从事的司法实际工作基本脱节。而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非常好地实现中国法制史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通过对古代的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与“古代的法制”这个“实际”、“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明了历史上办案的方式、分析案件的思路与方法、适用法律的过程、支持判决的理由以及案例的意义等等,养成学生良好的法律思维方式和善于、勇于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想。[3]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敏捷思维能力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法律工作的必备素质,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适应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所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更加有力地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推动中国法制史教育改革。

二、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一)案例教学所选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和系统性

鉴于中国法制史纷繁众多的过去,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我们精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一类理论问题用一个或者若干个案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共同加以说明,力求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讲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这个问题时,无宇追逃案就是一个很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案例。在收集这个案例时,考虑到目前学生对于古汉语的掌握能力,在收录原文的同时,也要收录对它们的白话文解释。

(二)案例教学所选案例应当有一定的疑难性

案例太难或过易都不好。案件太难学生不知从何分析,从而丧失参与的兴趣。相反,案件太易会使学生一猜便知,引不起学生的求知欲,达不到教学目的。所以,案例难易要适度。比如在讲到魏晋时期法律的儒家化问题时,有的老师就会讲到费羊皮卖女葬母案。其实这个案例不仅涉及儒家关于服制制度的态度,还涉及其“尊尊亲亲”思想。费羊皮卖女确实罪不可恕,但卖女是为了尽孝,符合儒家思想,最后免除了刑事处罚。只要配之以白话文解释,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

(三)案例教学要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

教师要尽可能多采用如小组发言、限时发言、扮演案例中角色等不同方式来授课。其中由学生扮演案例中角色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很多学生参与。比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明朝情理法司法审判精神,可以依据史料记载案例,由学生积极参与扮演,完整再现当时的审判场景。学生在模仿古人判案过程中,以古人的心态和思想支配自己的言行,故能深刻体会古代法官兼顾情理法的司法审判原则,感同身受中理解了相关法制史知识。

(四)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需具备案件推理能力和一定的组织应变能力,以灵活驾驭课堂

第2篇:国学教育教案范文

    巧妙地设计新课导入,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为了萌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我以疑激欲,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在学生认为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必须要通过计算得出时,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不通过计算能马上判断出来吗?在学生揣测不定时,我让学生任意出分数考我。为了验证我的回答是否正确,还请两个学生通过计算器的计算告诉全班同学老师回答的是否正确,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心底暗暗佩服也好奇老师怎么这么有本事,于是自然而然萌发了探索新知的欲望。

    巧妙地设计课堂提问,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有层次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新知识,得到新规律,从学会到会学。在引导学生探索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时,我这样设计课堂提问:指着黑板上的六个分数问:“请同学们认真地看一看,想一想,这规律是在分数的分母中,还是在分子中,是怎么看出来?”再问:“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是由分母决定的,说说看你们认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提示学生将六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问:“左边三个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中含有哪些质因数?有几种情况?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继续问:“为什么一个分数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呢?”鼓励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接着问:“观察右边三个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它们含有哪些质因数?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出分数考学生,故意安排4/35,5/35和7/35这三个分数,当学生发现7/35能化成有限小数时,教师故作惊奇问:“奇怪了,为什么分母同样是35,4/35和5/3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而7/35能化成有限小数呢?我们刚才概括的规律错了吗?”富有思考性而且很有趣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出必须在总结的规律前面加上“一个最简分数”。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对规律本身有较为充分的理解,又让学生调动了自己的直觉思维、创造思维和分析思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3篇:国学教育教案范文

一、工作目标

1. 学习《国旗法》,宣传《国旗法》,让更多的人通过了解《国旗法》,加深对国旗的爱戴和崇敬之情,增强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

2、通过在国旗班的工作和学习,锻炼同学们的能力,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带头和表率作用。

3、规范升国旗仪式,使升国旗仪式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

4、在全校师生中形成国家利益至上的国家意识。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

二、国旗班成员及组织

1、从各班挑选成绩优秀、品德高尚、仪表端庄的学生组成国旗班。

2、国旗班隶属于学生会,在学生会辅导员的指导下,以学生组织的形式开展活动。

二、主要任务

1、国旗班成员应自觉主动地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国旗法》。

2、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国旗法》,以身作则,自觉监督和抵制对于国旗的破坏和侮辱。

3、自觉完成国旗班的各项任务。认真做好每周星期一的升旗活动及每周五的降旗活动。

4、配合值周教师组织好升国旗仪式,结合最新国内外时事及重大节日,发表国旗下讲话。

5、承担学校组织的大型庆典活动的升国旗任务。

三、成员纪律

1、国旗班成员必须遵守本章程。

第4篇:国学教育教案范文

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他的思想、行为与自己的意愿相符合。具 体在体育教学中就是指教师采用言语、手势、表情、动作等对学生正在进行的行为进行含蓄、间接提示,使他们在暗示中自觉地按照教师的意图或规范的标准进行修 正,在整个暗示和修正过程中无痕迹地进行。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不同的暗示心理,以明显或不明显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并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达到无意识的心理倾向,从而产 生教育和激励的效果,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法培育学生积极良好的心态,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二、心理暗示的特征

1.开发性。心理暗示通过激发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激活人脑接受信息的潜力,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效。

2.易接受性。心理暗示符合学生自尊心强的个性心理特点,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增强思想教育的易接受性,避免教师在教学中因不妥当的语言直接刺激学生,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愉悦性。心理暗示强调在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进行,使思想教育寓于快乐之中。

4.多意义性。心理暗示对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等方面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合理地运用心理暗示必将有利于大学生个性与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三、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1.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找回后进生的自信心

后进生作为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往往非常自卑,认为自己低能、无能,甚至不堪造就。如果教师能在体育教学中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通过这些激励的话语,一定能唤起后进生的自信心。

莎士比亚说过:“一个人往往因为遇事畏缩的缘故而失去了成功的机会!”畏缩的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不良的自我暗示。应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进行积极 的心理暗示的能力,注意控制并消除一些消极的心理暗示。尤其当在体育课中遭遇困难和失败时,应该对自己说“我很坚强,我不会倒下”、“我能行”、“我能做 好”、“我要快乐地生活”。总之,应该学会把振奋人心的口号喊给自己,这样的自我暗示力量必将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积极的心理暗示能为性格内向学生开启心扉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在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做事往往畏畏缩缩的,总觉得自己不如 别人。因此这种学生不会受到同学的青睐,也不会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教师在平时能多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只用给他一个眼神或是一个微笑,那他的心立时会得 到安慰,以为老师对他另眼相看了。倘若老师专门跟他说几句鼓励他的悄悄话,效果会更佳。

3.积极的心理示暗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对所有学生进行智力测验。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说这 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并再三嘱咐教师对此“保密”。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 没有依据智力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力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强烈,因而取得了好成 绩。可见,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能产生良好的影响,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发挥最大的能力。

四、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环境暗示。体育教学中的环境,可以分为人环境和物环境两方面。人环境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造成的心 理气氛。在体育教学中的游戏与竞赛应运用人环境暗示给学生创设欢乐、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获得满足感、荣誉感、优胜感。竞争不仅在个人之间发生, 而且在学习小组之间发生,这就需要合作,以便自己在活动中成为集体或教师赞扬的角色,并以此显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心理特点给予恰当暗 示,使学生在欢乐、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学习,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暗示效果。所谓物环境,则是通过人与物的接触所形成的心理气氛,体育课中物环境的影响 尤为重要。在技巧教学中整洁的场地,器材布置井然有序,环境安静,可以给学生温馨舒畅的感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语言暗示。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也是沟通人类心灵的钥匙。语义深蕴富于隐喻的语言更具有暗示性。通过合理的暗示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 求知欲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趣,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状态。在跳山羊的教学中,教师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暗示,如“加油、试试、勇敢、不错”等褒奖式语言加 以鼓励,就可以杜绝恐惧心理的产生,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状态。在耐力跑练习中,我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从发令开始到结束没有任何语言提醒,结果发现 本组中偷懒的同学较多,成绩普遍较差。第二组开始前,我先给他们定了目标,而且在跑的过程中不断的用激励性的语言不断进行激励,结果第二组同学完全发扬了 拼搏精神,成绩明显好于第一组。

3.榜样暗示。榜样是以身示教,无言以教,它是通过教师榜样的感染力向学生施加心理影响。在前滚翻教学中教师优美、规范的示范,保护手法仔 细、到位,可以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服感与安全感,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反之,示范动作歪歪扭扭,甚至出现动作失误或受伤,就会使学生得到一个危险的暗 示,这种暗示又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恐惧感,从而妨得学生学习和掌握动作。

在立定跳教学中,大多数女同学的摆臂幅度过小或基本没有,针对此问题我采用了很多辅助练习以此来提高女同学的摆臂幅度,但是发现效果不明显。 后来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中安排一位立定跳动作较好、成绩较优的为组长。首先让组长给大家示范,让大家观察正确到位的立定跳动作,然后由各组组长辅 导组员进行练习,练习中发现同学们都在努力的模仿组长的动作,都希望自己能像组长那样跳出好成绩,经过几次课的练习动作都有了较明显的进步。

4.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指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自我暗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这两种情况。有些学生感到动作练习完成的不如别人好,就不想再练该动作了,这是不可取的消极自我暗示。教师要指导学生消除消极的自我 暗示,进行自我激励,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在实心球教学过程中,很多同学掌握正确动作教难,此时就要引导学生每次在做动作前应先把完整的动作技术在脑海中 想一遍,然后暗示自己“一定行、一定能掌握、一定会成功”等积极暗示,增强学生的信心,更快的掌握动作技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5.错觉暗示。利用学生的错觉进行心理暗示,也可达到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的目的。例如有一次投掷教学中,由于教材技术难度大,对身体素质的要 求较高,当课时过半时,该班仍有半数的学生没有达到及格要求,有些学生失去了信心,练习也不认真了,教学效果很差。后来我运用了心理暗示,课前有意把一个 投掷区的及格线向前移了一点,但又不让学生觉察出来。在下一次教学时,我把达不到及格标准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组里到降低标准的投掷区去练习,并重点辅导,要 求学生多注意动作,不要只想用力。由于学且注意了技术动作,又因及格的标准也有所降低,结果学生普遍达到或接近“标准”,学生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6.仪表暗示。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正反两个方面影响的是教师的仪表。因为上课伊始,学生第一看到的就是老师的仪表。老师的仪表是向学生表达有 意义信号的复合系统,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比如,教师的面孔可以表现出严厉的、傲慢的或善意和慈祥的,衣着可以是整洁的、大方的或奇装异 服、不修边幅的,举止可以是文雅的、礼貌的或粗野的、放肆的等。这些不同的仪表暗示具有截然不同的影响。正面暗示,可以鼓舞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反 面暗示,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甚至导致学生厌烦体育课。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仪表端正,面带微笑而不做作,衣着整齐而不刻板,举止大方而不落俗。 教师在课堂上的良好仪表是学生上好体育课的良好开端。

7.标志物暗示。利用标志物暗示是体育教师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有时频繁的讲解并不能使学生都记清楚,而醒目的标志物则使其一目了 然,从而达到引导学生正确练习的目的。如跳马练习,可在马背上涂上颜色暗示跳马练习的支撑点;跳高、跳远的第二标志点等,所有这些都是暗示着学生按正确的 动作技术进行练习。如在立定跳远中,由于项目的特点,在发展和练习腿部力量和一般素质练习的同时,更要在技术上加强训练,如在沙坑里做一个等高的横线用来 限制或提示动作,效果是非常好的。

五、运用心理暗示的原则

1.简洁有力。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给自己制定的暗示语言要简洁有力,因为潜意识不懂逻辑。例如:“我越来越自信。”

2.积极肯定。在体育课中学习较难动作时不要用消极、否定的词语,如“我不会害怕,我不会失败”,应该改为“我很自信,我一定会成功”。

3.目标可行。句子要有“可行性”,不会产生矛盾与抗拒心理。如果“我在本节课中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完整动作”是不太可能的话,选择一个心理认同能够接受的目标。例如:“我在本节课要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的动作。”

4.观想清晰。默诵或朗诵自己定下的语句时,要在脑海里清晰地看到自己变成理想中的那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在脑海中看到自己成功的模样。

第5篇:国学教育教案范文

关键词: 韩国语 听力 教学障碍 授课方案

本论文以初级韩国语学习者为对象探讨听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授课方案。人类交际活动中45%是由“听”来完成的。“听”是“说”的2倍,“读”的3倍,“写”的5倍,可见听力学习在外国语学习中极其重要。但听力不是在短时间内能提高的,要制订一个长期的计划,研究符合学习者水平的教学方法。很多学习者认为听力水平的提高不在于方法,例如认为盲目观看电视剧、电影、娱乐节目就能提高听力水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论文根据实际教学经验考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探索克服这些障碍的对策。

1.听力教学过程中的障碍

母语在学习外语中的负迁移现象,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及词汇、文化背景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母语的影响不止于此,母语承载的文化内容、语言学习者对母语的心理依赖等可以产生一系列学习语言的新障碍,这些成为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①

1.1语音障碍

韩国语中的很多音素在汉语中都不存在,所以学习者在“听”的过程中很难分辨一些音素,例如,收音“”与“”,“”与“”,“”与“”,“”与“”,“”,此外还会受语调、连读、变音、语气、语流、语速等各方面发音特点的影响。

1.2掌握的词汇量和语法熟练程度

听力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内容。听不仅受语音的影响,更受词汇和语法的影响。听力过程中学习者一旦遇到一些生疏的词汇和语法就被动输入,特别是固有词和终结词尾是韩国语的学习者要攻克的难点之一。即使接触过的单词和语法,如果只是通过看和写的方式接触,也无法很好地完成“听”的过程,所以不仅要保证量,而且要注意记忆的方式。

1.3教材障碍

由于韩国语教学起步晚、范围小,因此现有的韩国语听力教材少,而且存在过易或过难或渐进性不好等诸多问题。没有适当的学习教材,也给学生培养听力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材过度简单,学习者就会失去兴趣,反之则会让学习者没有信心影响情绪。如果没有良好的情绪,学习者的注意力往往就容易分散,从而干扰听的过程,影响听音的效果。所以,学生的情绪状态、对听力资料的感兴趣度也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学生是否具有极强的参与意识,能否积极主动地听,对听力理解有很大的作用。

2.听力授课方案

总结上述的内容听力教学中有语音、词汇、语法、听力资料上的障碍,根据这些障碍在听力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案。

2.1听前训练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供与听力资料相关的背景知识、讲授新的单词和语法或通过提问的方式提前向学生透露一些背景知识。听懂听力材料并非完全靠语言信息,而需同时借助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正确理解,丰富的文化知识是克服听力障碍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多媒体充分形象地展现大量相关文化背景信息,使学生融入一个由文字、语言、图像、视频多重元素构成的语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韩语听力课堂教学效率。单词和语法也作为听力的基础,必须在听前进行讲解,比较难理解的单词,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要举典型的例子,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复习。讲解语法时要避免听力课和精读课重复,听力课上教师只需简单讲解课文上出现的语法知识即可。

2.2听中任务

这一环节是整个听力过程的中心环节,主要以听和做题为主。很多学生误认为看韩剧就能提高听力水平,但是没有目的的“听”效果不是很理想,带着问题“听”效果会更好,所以要多做练习题。这个环节可以通过概括本文、回答问题、判断对错等练习达到再次复习单词和语法的目的。听第一遍的时候教师提醒学生不要看原文,尽可能地用新学的单词和语法概括内容,这样学生会把集中力放在新学的单词和语法上,大概地解课文内容。听第二遍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读一遍练习题的选项并翻译,老师可以考查学生对单词和语法的掌握程度,并纠正错误的理解或讲解相似语法的区别点。听第三遍的时候可以通过做判断题考查学生的听辨能力。

2.3听后检查

主要是知识的巩固和延伸的环节,通常采用复述、翻译和分组讨论,听写等形式进行。复述练习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每个学生复述的句子长度和听的次数都不一样。复述是为了检查学生能否在短时间内正确听和说,并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训练。对于听力部分来说,记忆同样非常重要。翻译练习主要以老师读学生口译的方式进行,目的在于巩固所学内容和提高临机应变的能力,分组讨论是两个人一组,一个人看着原文读另一个人翻译,练习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读音和理解程度。听写是以老师读学生写的方式进行的,这个练习中重要的部分是学生听写完以后边听听力资料边看原文自查,这样可以纠正学生对某些语音的错误认识。听后检查过程不仅检查“听”,而且“说”和“写”要同步进行,因为听力不是一个简单的输入过程,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同时起作用,而是各种语言能力互补的过程。

3.结语

上述的教学方案是分析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后得出的实际教学经验。听力是外语学习中最基础也是最难掌握的一种语言能力,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语音知识和丰富的词汇和语法、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各种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到韩国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但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注释:

①金娇玲.韩国语听力教学的策略.语文学刊,2008(7).

参考文献:

[1]金娇玲.韩国语听力教学的策略[J].语文学刊,2008(13).

[2]姚巍.浅谈韩国语听力课程的教学改革[J].语文学刊,2012(14).

[3]金锦花.浅谈高职韩国语听力教学障碍与对策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7).

[4]宋波.高职韩语听力教学研究[J].科技咨询,2007(35).

第6篇:国学教育教案范文

12日,在教育界别小组讨论结束时,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副局长孙惠玲给在座委员们出了一道孩子考小学试题:1、3、5、7、9;2、4、 6、8是按照奇数、偶数来分。那1378、59、246是按什么分类的?结果在座身为教授、副教授和大学老师的委员们,没有一个人能给出所谓正确答案。(报道出自《新京报》3月13日)

一道幼儿园升小学试题难倒教育界委员教授?这事听起来的确雷人。如果观察这道考题,不难发现,此题旨在通过发现三组数字的排列规律来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先不论这种方法对于升小学的孩子是否适宜,难度是否偏大。单看此题的“正确答案”便让人大跌眼镜。正确答案是“(数字)按照拼音来分,1378都是一声,59都是三声,246都是四声。”难怪委员教授们难以解答,所谓的正确答案是以声韵学知识解数学题!这“跨学科”式作答,还真是出题专家的一大创新。

其实,近年来小学生考卷上的“雷人试题”并不少见。譬如2009年《钱江晚报》曾爆料的小学试题:“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请问这首诗是什么?”一学生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结果被判卷老师打了个×,标准答案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面对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雷倒的考生可谓“前仆后继”,从大学生、小学教师到教育局长、高校教授,雷人的纪录也在不断刷新。

“雷人试题”虽然各具特色,却有几个共同点:偏难、古怪、答案唯一。较之能锻炼学生思考力的题目,更像是本山大叔的脑筋急转弯。其中接二连三的“忽悠”恰恰反映出应试教育的祸根――“标准答案式教育”在中小学甚至大学教育中的巨大伤害。如果说这种教育方式会误人子弟显得言过其实的话,那说危害极大还是恰当的。但凡一个标准答案被确立后,“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的局面就会形成。一旦有另一种合理的解答方式出现,势必遭受来自阅卷老师等考题权威们的“X”。出题者以一种所谓的标准答案来抹杀其它五花八门的想法,来决定考生的考分甚至命运,显然是极不合理公平的。

第7篇:国学教育教案范文

关键词:教育游戏 小学数学 应用效果 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75-01

教育类游戏的核心在于“教育”,是游戏中的一种,拥有教育性和娱乐性两大特点,主要是以游戏为教育的手段,以成熟的教育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取得教育性和游戏性的平衡,从而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完成教育过程的产品实现。

1 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效果

1.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游戏是具有互动性、趣味性的,同学们可以自己跟自己比赛,也可以和朋友一起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同学们还会努力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获得知识的心理需求,让同学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学到知识。

1.2 让学生得到综合性的发展

在学生学习教育游戏的过程中,同学们能在情感上、认知上等各个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教育游戏中,故事中的任务跟游戏者之间会发生一些情感上的交流,这种情感上的交流会投身到自己的身上,达到体验者引发到自己身上来,达到情感交流的作用。除此之外,教育游戏的不可预见性跟游戏的悬疑性会让游戏者产生期待的情感投入,达到思考的目的。

2 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中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

知识技能的目标:(1)引导学生使用度量器;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直角、钝角、锐角的含义;(3)从游戏中发现相应的规律,并熟悉的结合游戏把这些知识概念总结起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引导过程: 在学生一边进行游戏教育时,老师一边对学生做出及时的指导,待游戏完成后组织一班的学生自觉进行总结跟评价,并将学生从虚拟的游戏引入到教学的实际意义上来。

《迷失太空》《神兵天降》游戏介绍:《迷失太空》共有三个关口,游戏的方法为: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飞过陨石,才算过一关,玩家的任务就是控制飞船让飞船到达指定的出口。

《神兵天降》 游戏的规则:选择一个射击对象,点击鼠标左键可选中,该游戏共有三关,每关的设计对象分别为直角伞兵、锐角伞兵和钝角伞兵,角度的区别请注意降落伞。

教W的过程概述:

学习和引入:(1)邀请两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两个角,其余同学自行在练习本上画出角的图形;(2)老师随后告知学生角的大小要通过量角器来测量;(3)老师通过投影仪给同学们展示《迷失太空》游戏。

灌输新知识点:(1)老师拿出量角器并细心讲解量角器上的数字及其含义;(2)老师结合量角器告知学生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用“°”表示;(3)老师邀请两位小朋友,将黑板上同学画的角度量出来。

在游戏中展开练习:(1)老师指导学生将学生机上的游戏打开,然后老师在教室四周观察同学们的进度,避免有的同学找不到游戏;(2)采取小组比赛的方式,在比赛结束后,选出用时最短、奖励分数最多的同学。

案例二: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

演示:(1)老师跟一班的学生一起复习前两节学习的角的内容,并邀请两位同学上来画出90度跟180度的角;(2)老师通过教师机演示《神兵天降》游戏的操作顺序,同时,告知同学们新课需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的新内容:(1)老师对锐角跟钝角以及周角进行细致的讲解,并在黑板上画几个角,让同学们来评断一下都是刚刚学过的哪些角;(2)邀请两名同学上来,根据老师的指示画出对应角的角度,并相应注明是什么角。

游戏练习:(1)老师指导学生打开学生机上对应的游戏,在此时,老师应在教室四周巡视,避免有的同学找不到对应的游戏;(2)学生进行游戏的练习。

案例三: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

学习与总结: 老师引导一班的学生学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和估算应用的解决方法以及基本算法。

《超时空之旅》游戏介绍。

《超时空之旅》是一个有故事情节的游戏。

护花女奇案:护花女生活在自由的大森林里,每天的工作就是呵护美丽的花儿,还不时把自己所知道的数学知识传授给森林里的居民们,这些居民们都很喜欢她,可是,护花女却变得痴呆了,奥尔跟卓尔因此下决心要调查此事,他们俩穿越森林、越过冰山、趟过草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找到了答案和解药。

游戏化练习:(1)老师运用教师机给同学们展示《超时空之旅》游戏;(2)学生开始试玩游戏,老师巡视并避免一些学生们的常规问题,试玩成功后,让学生进行正式游戏的玩耍。

讨论和评价:看每个小组哪个学生先完成游戏,并且得到的奖励的最高分,然后,再看同学们比赛的结果,选出最佳的选手。

3 结语

游戏的渴望更加迫切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的结合,造就了小学生兴趣的增加,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也能够在这种游戏化的学习方式中,积极主动的投入进去,能够达到大部分学生愉悦的获得知识。同时,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得学生各方面的思维得到更多的发展、更多的启迪。

参考文献:

第8篇:国学教育教案范文

一、3月29日上午7点我校法制处就在两个教学楼上悬挂出两条15米长安全宣传条幅。上午7点45分,我校法制安全处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31日上午9点43分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进行防震安全疏散演练和紧急逃生训练。各相关人员站位及时,同学们和上课的教师们也紧张有序,从警报拉响到同学们全部到达指定地点只用了2分03秒,比上次演练又提高了近十秒。

二、各班主任教师利用主题班会时间对本班学生进行安全知识讲座,主要讲解了“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用电安全”、“运动安全”、“设施安全”等方面常识,教育学生关注安全,珍爱生命。

三、开展了安全手抄、班级板报、主题班会评比活动等多种渠道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营造安全教育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时刻提醒学生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四、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安全教育知识竞赛,考察了学生对安全常识的掌握情况和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应对,从考察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已经把安全知识铭记在心。

五、把安全教育融入家庭、融入社会。广泛发动学生向家长、邻里进行安全常识宣传,使安全教育成为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六、严格执行制度,要求班主任按时到各点签到,做好学生的考勤工作,防患未然,确保学生的安全不出纰漏。

七、请当地工商部门配合我校对学校周围摊点和小卖铺进行问询和排查,防止摊主向学生出售过期、霉变等“三无”食品。

八、对校园监控、防盗器、消防设备、用电线路、体育设施、食堂等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九、加大对值班领导执勤力度,严格上、下学门口值班、维护校门口的交通,保障同学们的安全,提醒学生注意路途安全等。

最后,我校在周四上午开展安全教育周评比活动,评出先进班集体三名,优秀作品二十幅,并在学校进行了展出,给相关师生颁发了荣誉证书!

第9篇:国学教育教案范文

老师们、同学们:

有关数据显示,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但事实证明,通过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我们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从1996年起,国家就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老师们同学们,安全重于泰山,重在加强教育和自我保护。面对已往血的教训无法挽回时,我们不敢松懈。同学们,生命是世上最宝贵的,又是脆弱的,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当我们长大了,离开了父母靠谁来呵护我们的生命?得靠自己,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安全,一举一动想到安全,不能让我们的行为有任何闪失,不能让我们的身体受到任何伤害,要时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一个多么美妙的境界。同学们: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

各位老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由亲情、道德、责任、义务等所交织的密切的关系当中。因此,个人就不仅只是个人。每一个人的现在都与未来相连,每一个人的自身都与家庭相连,每一个人的荣辱都与整体相连。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这荣辱相伴的整体,让我们共同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做个好人。只有好人,一生才能平安;祝愿好人,一生平平安安。我们每个人都是整个家庭的百分之百,是社会中的唯一,我们每个人的平安健康不仅是个体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关系到个人家庭的幸福团圆,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的大事。事关重大,责任重大,因此我们全体师生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从一举一动做起,时刻牢记安全,严格遵守纪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为共同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共同创建一个平安和谐的某学校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