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酒店考察调研报告范文

酒店考察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店考察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酒店考察调研报告

第1篇:酒店考察调研报告范文

1月18日上午9时,以“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为主题的2013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大型主题活动在海南大酒店举行。本次活动由共青团海南省委主办,12355海南省青少年服务台承办,省人大副主任贾东军出席了该活动。参加活动的还有8名省人大代表、9名政协委员和省综治办、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总工会、省妇联、省农业厅、省就业局、省保障局、省教育厅、省住建厅、省文明办、省工商局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代表以及来自我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培训机构、学校、企业等单位和行业的代表共80人。

当天活动现场,团省委副书记盖文启同志具体介绍了前期针对“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进行调研的相关情况。真实具体的调查数据鲜明地展现了我省青少年社会教育发展的整体现状,并且对影响青少年社会教育发展的各种经济、政治、社会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让我省的社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进一步促进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从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重点抓好学校的青少年社会教育;二是大力提升社区的青少年社会教育职能;三是将共青团组织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职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共青团引领青少年的主导作用;四是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做到有的放矢,让青少年切实在社会教育中受益;五是直面信息化这一特定社会背景,发挥信息网络在青少年社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六是政府切实履行其相应的职责,保障青少年社会教育有效、顺利的开展。

在活动过程中,与会代表也纷纷从各方面、各角度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实事求是的建议。学生、家长、培训机构等基层老百姓代表大胆指出了社会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也表达了大家对社会教育的美好期望。现场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纷纷结合自身的经历、所处的行业进行了发言。有的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角度,有的结合国外社会教育情况,有的从社区社会教育现状与困难入手,有的结合学校开展社会教育实际,大家都毫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省人大、政协相关部门的领导也明确表示:“团省委组织的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调研,这个选题非常好,调研报告也非常有说服力。团省委把调研报告再好好细分一下,就是好几份很好的提案。我们在对提案进行审查立案时,一定会重点关注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相关的提案,并对已经立案的相关提案进行推进和督促。”

最后,省人大副主任贾东军作了重要讲话。贾东军副主任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下参政议政的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既有通过议案、提案等多种形式提出建议和批评的权利,又有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的义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青少年的联系,是做好人大、政协工作的重要基础。共青团组织的“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由共青团组织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涉及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进行集中反映,通过多方努力共同落实解决,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广大青少年深入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理性表达诉求,实现有序政治参与,这种共青团与人大、政协合作的形式很好,要坚持下去,要形成制度。”贾东军副主任还向与会代表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深化“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这个活动主题;二是要提出提案和建议,推动提案和建议的落实;三是要继续探索建立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沟通的长效机制。

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我们关注什么?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承载着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的使命。他们怎样才能够更好地担负重任?教育是关键。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日益重视,家庭与学校已经成为青少年教育的两个主要阵地。但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相对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而言,社会教育相对边缘化,从而导致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这一理想教育模式受到极大挑战,最终必然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发展社会教育是当前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012年“面对面”活动团中央确定的主题正是“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早在去年9月,共青团海南省委就已召开2013年“面对面”工作部署会,要求各级团组织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面对面工作,要制定面对面方案和建立健全活动例会制度,要开展主题倾听活动,并撰写调研报告,以形成提案提议,跟踪提案议案落实。随后,各市县各地区负责人就活动开展、主题确定、活动形式,结合我省近几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形成了各自的活动方案。在为期4 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和座谈讨论后,各市县从不同的关注点出发,均呈交了详细的调研报告。例如,万宁市关注边缘弱势群体,对该市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社会教育问题进行了仔细调查,并召开了主题座谈会;乐东县则紧贴当下生活,调查分析了青少年使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现状,并提出了有效的教育对策;类似的还有琼中团委,详尽分析了互联网普及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与对策;文昌团委注重青少年的德育建设,呈交了关于培养学生爱心意识的调研报告。除了上述市县的专题调查,三亚、定安、琼海等地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全面阐述了当地青少年的社会教育现状,并对其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各个市县以不同的主题和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详尽反映了我省青少年的发展状况,为今后“面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的铺垫作用。

最后,立足于海南省具体实际情况的调研报告《社会教育:青少年全面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海南省985位被访者问卷调查的分析》全面展现了我省青少年社会教育发展的整体现状。报告通过对海南省985位被访者的问卷调查及14 位青少年的个案访谈,围绕青少年对社会教育的理解,青少年的业余时间,青少年对社会教育的需求度,家庭、学校、社区、公共教育场所、大众传媒等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探讨海南省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求对海南省发展青少年社会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面”倾听青少年意愿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第2篇:酒店考察调研报告范文

政协云南省第十届二次会议于2009年2月5日至2月9日在昆明隆重召开。会前,省政协举行了表彰会,对政协云南省第十届一次会议优秀提案进行表彰,50件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注民生的优秀提案获殊荣。其中由省政协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整合云南旅游资源、打造旅游龙头企业”的调研报告》是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实质性的举措。报告指出:没有龙头企业带动,云南旅游业的整合就很难实施。要整合省属国有旅游企业资源,组建省级旅游龙头企业,发挥集团优势,打造航母型旅游龙头企业集团。近期云南世博集团将与云南旅游产业集团重组整合为“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报告显示在完全整合后,可成为目前我省规模最大,资产质量较好,有完整产业链,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有较强投融资能力的综合性旅游企业集团,在全国同行业中也处于前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王兢认为:“我们当年选题、当年完成、当年得到省委、省政府采纳,这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在此次大会中,解丽平委员作为保山市副市长,她和其他委员一起提出了《关于将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列入国家公园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提案指出,高黎贡山就像是一块尚未打磨的翡翠,它具备了国家公园的所有条件,省内外的专家多次到高黎贡山作了实地考察与论证,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保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黎贡山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决定在依法保护的前提下,高起点开发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将高黎贡山建成我省融生态旅游、科考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示范区。保山市将在推出火山热海、和顺古镇的基础上,重点打造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保山旅游产业。解丽平委员谈到近年来,保山市旅游产业有了较快发展,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支柱产业的作用不断显现,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概念深入人心,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特别是腾冲县,已成为我省旅游“二次创业”的热点和亮点,被省政府列为三个旅游产业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保山市今年继续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先后引进了大港旺宝、世纪金源、红塔集团、云南机场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到保山投资开发旅游业。在建的有腾冲县世纪金源旅游体育休闲中心、腾冲红塔五星酒店、腾冲县叠水河休闲度假区等一批重大旅游建设项目。这将对保山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此外,来自各地的委员纷纷对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其中,宣科委员提交了《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同时应提升文化底蕴》的提案。他认为一个地方要想成为旅游胜地,并使旅游业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之一,除靠本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外,还需找出一种文化符号。这就像“纳西古乐”之于丽江。但要想把这种文化符号或文化品牌打造成产品,进而转化成经济和社会效益必须研究和精通营销之道。张兴华委员认为:“旅游文化娱乐产业是在经济萧条时期最容易取得突破的行业。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生经济危机就是抓住了文化娱乐产业,建设了拉斯维加斯和好莱坞,为经济复苏开辟了路径。云南作为中国的旅游文化大省,可以在当前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旅游娱乐业,转危为机。”来自香港的李应生委员提出《促进云南旅游业发展,打造优质云南形象建议》的提案,他认为我省必须在已有的旅游发展基础上,积极提升整体质素,加强竞争力,建议在业界联系、服务定位以及培训人才的软技术着力,打造“优质云南、优质旅游”的形象。

第3篇:酒店考察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酒店管理 校企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4.008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llege of hote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alyzes problem of the college of hotel management specialty of campus culture and enterprise culture docking problems, then, put forward the college of this professional school-enterprise culture docking mod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otel management; school culture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在学院办学基础条件短期内无法切实改善的情况下,以基于校企合作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效展示学院特色,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高职学生与工作岗位的“无缝连接”,这两种文化的对接与融合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1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情况简介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自2007年9月招生以来,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先后与重庆交旅集团、重庆世纪金源大饭店、重庆君豪酒店、重庆喜来登饭店、重庆维景酒店、重庆融汇温泉酒店、重庆黄金游轮集团、北京东方饭店等十余家酒店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基于企业用人需要,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当、利益共享”的原则上,酒店管理专业不断地与合作单位研讨、协商,并形成详尽的酒店专业调研报告,每年都会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和优势,适时适度地导入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信息进传统课堂,形成特定的专业教育环境,最终完成职业能力知识和素质向学生个体内化的迁移,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的“零距离”对接。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并辅以个别访谈和电话采访等方法,对与该校酒店管理专业建立了长期的稳定的校企合作酒店、近百名该专业毕业生和实习生、招聘会现场进行了调研。结论显示,当前重庆酒店业发展势头良好,酒店业人才需求量大,但是酒店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人才流动频繁,跳槽现象普遍;在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通过系统专业的培,基本都可以上岗操作甚至优质完成工作,但是在素质方面,如对新工作环境的适应性、自身职业定位、与人交流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执行力等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暂时还达不到专业与岗位的“无缝连接”,也达不到企业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用人标准。

2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该专业一直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工作重点来予以重视,不断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同探索,考虑到校园文化是一种培养人才、注重成果、重理论、学术水平至上、讲究程序、按部就班、使命、注重一个人的资历、水平、强化个性、宽松、有弹性的文化,而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价值最大化、以盈利、效益为主、讲究全体协作和强调团队、以解决实际问题、鼓励打破常规、创新、非程序化的一种实践文化,但两者都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理解人、重视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于是将素质能力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以技能活动为素质拓展的资源依托,辅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在精神层面,坚持办学理念、弘扬学院优良传统、铭记校训、注重校风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在物质方面,加强校园设施建设、重视文化传播载体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在制度方面,完善管制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规范各类重大仪式活动;在行为方面,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丰富文化活动、加强学生社团互动、公寓文化建设活动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已形成了现在的校企对接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3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问题分析

在对近三年来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映出毕业生对企业的适应度逐年趋好,但在合作与发展的过程别是与企业文化融合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3.1 校企合作机制尚不健全,政府主导地位缺失

从该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经验和现状来看,当地政府的主导和参与地位缺失,仅仅靠学院和企业是远远不行的,必须有政府对校企合作项目的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扶持以及加大对高职酒店专业的宣传力度;当前,我国还没有出台较为权威和完整的能明确界定校企合作方式以及双方义务、责任与权力的法律法规,甚至没有相关的校企合作准则与指导手册,也没有专门的协调机构来负责指导、管理、监督与考核校企合作双方,致使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都很难得到应有的保障,从而限制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企业参与合作的意愿、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3.2 校园文化建设未能体现职业特色

或许因为高职院校的历史较短,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不明确,还处于摸索和学习阶段,主要沿用过去办团校的管理方法与吸收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方法相结合,没有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和酒店行业文化对实习生综合素质的行业要求,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滞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缺乏内涵,精神文化建设缺少特色,不能充分体现职业特色。

3.3 校园文化建设理解片面,流于形式

当前,学院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但基本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教学活动割裂开来,把它理解为学生的课余活动,比如开办体育运动项目的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美化公寓比赛等,但大多由院团委或者学生会组织,政治思想色彩浓厚,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也没有深入到全校师生的内心,成为大家共同的行动,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没有真正从张扬个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角度去重视,也没有放在高职办学方向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实施。

3.4 校园文化建设基础不扎实

当前,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行“2+1”的教学模式,前两年在学校,最后一年在合作企业实习学习,在校期间积极倡导“生态教学”、“以工作为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适时导入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中的动态信息和动态资源进课堂,但在当前的专业建设上,很多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也仅限于形式上,不能全面系统的开展。其次,校内实验实训场所简陋,基本上只能停留在课堂教学,不能突出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的中心地位,学习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第三,“双师型”教师的质量不高,大多数教师只有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根本没有真正参与到生产、管理一线相关的从业实战经历和经验。

3.5 校企合作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强

基于近10年来的友好合作,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单位日渐摆脱“培养人才是国家政府的事、是教育部门的事、是学校的事,与企业无关”和“希望政府来为职业教育买单,摊薄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的认识误区,基于酒店行业就业门槛低,离职流动率高,对行业忠诚度低的现实考虑,酒店专业与校企合作单位的合作依据市场来调节,学校方能够为校企合作单位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加之从长远利益的考虑,比如支持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宣传效益等有效的利益驱动,合作企业开始具有一定的“企业公民意识”,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比如共同探讨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的假期顶岗学习、共同组织并参与行业内的职业技能大赛等,但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企业的参与行为,积极性还是不够,合作深度也不够。

4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文化对接模式

4.1 核心价值观对接

新生入学开始,以合作企业为主导,将行业共同奉行核心价值观-团队协作精神、以客户为中心、平等对待员工、发展与创新等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并将酒店专业按照“企业化”模式来建设。如邀请企业的领导前来做有关企业文化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在意识上牢固_立“学生 ”和“员工”的双重身份;或让学生参与企业每年进行“最佳员工”考评等工作,进一步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4.2 校企人员互动对接

结合本专业对技能和实践要求高的特点,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的丰富经验,聘请企业的顾问、专家及部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的人培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具体方案的制定,突出实践教学特色;聘请大量专业技术骨干担任相关课程和实训环节的教学任务;让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学习实践,不但可以提高职业技能,还可以充当校企文化对接的桥梁。

4.3 课程对接

通过课程这个教育主要载体和途径来实现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可以运用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教案和辅助学习资料,以案例分析、情景导入、真实项目教学教学法和进校企合作企业参观学习等教学方式将企业文化中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相关内容充实到专业基础和文化基础课程中,在理论教学中将专业知识提升为文化,让学生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或者让学生到企业实训实习,增加企业文化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并进行相关的考核。

4.4 组织开展与校企合作企业相关的各项活动对接

多开展一些以专业知识提升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如有关企业文化方面的演讲、专业知识竞答、技能大赛等,将理论倾向明显的校园文化与实践性突出的企业文化进行对接,强化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组织学生访问企业和校友中的榜样人物,邀请与之座谈或专题讲座,搭建好专家、优秀企业家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专业、行业。

第4篇:酒店考察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消费者 移动互联网

今天移动互联网已经迎来了全面的爆发,而且它已经不仅仅是概念上的一个新兴产业,它更是影响着数以亿计人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夸张的说,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天都要和移动互联网打交道,都离不开移动互联网。

要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它是在前面几个时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称得上时代,一定要有足够多的用户量来支撑,而统计表明移动互联网时代接入的终端数在上一个时代即互联网时代的基础上用10年增长了10倍,移动终端、系统平台、应用服务都在迅猛发展。更多的人可以在更多的地点和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到互联网。都说互联网无国界,移动互联网更是做到了无地界。目前移动互联网正全面超越桌面互联网,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的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网民已达6.18亿,其中利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已超过81%,达到4.8亿人,手机网民规模已全面超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终端。手机网民的剧增,乃至桌面互联网的内容和服务快速向移动互联网转化,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催生了用户行为的变化,用户的行为习惯和需求也反作用于移动互联网行业,因此研究移动互联网与消费者的相互影响很有必要,消费者得到便利,行业得到发展,这是双赢的发展前景。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到底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习惯的呢,又有何影响呢,我认为大致有如下三点:

一、设备的移动化、便捷化

移动互联网之所以成为移动互联网就是因为设备的移动化,便捷化,使用随时随地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特征。因此,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是随时切换的,移动终端让人们接触互联网的地点从室内到室外到无处不在的任何一个角落, 而进一步扩大互联网的应用范围,这种扩大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同时增加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之前人们只能在公司、住宅等固定场所才能有接入互联网的机会, 而现在走在路上、商场里、交通工具上都能接触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可以说占据了人们最后的一点碎片时间。你可以随时随地在电梯、餐厅、地铁里看到人们拿着手机上网、玩游戏、使用各种移动应用。因此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快速发展起来,而它们正是基于设备的移动化,利用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也丰富了人们的社交需求。

二、本地化服务

依托基于运营商基站及GPS定位带来的本地化服务,用户能够方便地找到身边所需的服务,甚至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依据相同位置建立起用户之间的互动联系。有了移动互联网之后,这样一个本地化的趋势很自然就形成了,而这是传统互联网无法实现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你在一个地方购物之余想了解一下周边的哪一家餐厅的食物好吃、你在开车时想找到最近的购物中心或者停车场的入口,这一切移动互联网都已经帮您实现了。而人们天生有一种被认可被采纳的需求,即社交的需求,这在马斯洛需求理论里面也有提及。因此各种应用如果能够有助于使用者得到他人的肯定,促进社交关系的发展,那一定也会蓬勃发展。2013年微信朋友圈可以说有全面超越微博的发展势头,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朋友圈具备了微博不具备的私密性、社交促进性。因此,微博的发展受挫也就不奇怪了。

三、简单化、操作方便

因为是移动便捷设备,那简单化、操作方便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比桌面互联网的操作还要繁琐,那一定不是移动互联网所追求的。因此各种热门应用如导航、找餐厅、临时性的消费需求都是简单便捷至上。你无法想象你突然想看场电影,购买一张电影票要花费10分钟以上的时间,买好后还得去影院继续排队选座位。这样的应用是不可能成功的,你一定希望所有的工作在5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比如选择电影、查看评价、选择场次座位,还有支付。

基于上述3点,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一定会产生如下的消费需求,这也将带来更多的商机,继续影响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一)随机性消费

当消费者去到一个特定的场所时,他会有购物、餐饮、娱乐的各种需求,这个时候拿出移动终端,应用需要能够满足他快速的消费需求。这样的应用开发公司以及消费场所需要退出自己的应用,方便消费者。谁先重视,谁先受益。

(二)比较性消费

消费之前,消费者可能会做一些比较参考,因此应用的评价很重要。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具备一定的数量,否则不具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三)尝试性消费

当消费者来到一定的地方或满足一定的用户群体条件,他可能会收到一些商家的推送信息,基于一些官方或权威的推荐,他可能会进行尝试性消费,因此定位及群体细分需要能够满足要求。而在这方面移动运营商具备较大的优势。

(四)快捷性消费

消费者出门在外无论是出差还是旅游,可能随时会产生手机话费充值、订酒店、餐厅甚至找厕所等需求,那快速充值、预定酒店等消费需求一定会非常突出。

基于上述需求,每一个商家几乎都要做到:确保应用使用的安全性、便捷性;可靠的自有或第三方支付方式;真实、丰富的评价体系。

第5篇:酒店考察调研报告范文

一、努力保持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市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86.1亿元,增长17.9%,其中:第一完成增加值18.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4亿元,分别增长5%、20.3%和23.3%,完成地方财政收进4.6亿元,增长26.1%,税收收进占地方财政收进的比重达到73.4%。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着。粮食生产能力逐步进步,夏粮总产达1.1亿公斤,与往年相比,增产1055万公斤。果业生产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上半年实施平衡配方施肥果园达到16万亩,创历史新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顺利推进,上半年新发展各类畜禽饲养场82个,磊磊乳品成为伊利团体最大的奶粉合作伙伴;鼎立种鸡成为目前胶东半岛最大的蛋种鸡苗供给商。生猪生产恢复较快,上半年存栏生猪达到33.4万头,出栏生猪33.3万头,其他蛋类、奶类也均保持了较快增长。产业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质量和效益同步进步。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产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6亿元,增长23.9%;规模以上产业实现利税11.9亿元,增长26.9%;实现利润7.4亿元,增长29%。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新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个,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4亿元,增长36.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产业产值的比重可达13.6%。企业技改和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先后组织方圆、富尔达、东源风电3家企业提报全省重大产业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组织黄海水产、海富生物2家企业上报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贷款材料。服务业迅猛发展,对经济贡献率不断加大。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同比进步1.3个百分点,服务业提供的地方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不断进步。旅游业总量不断膨胀,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近百万人次,增长31%,全市旅游总收进5.2亿元,增长33%。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了*针织毛衫原辅料暨机械设备展销会、第三届中国*沙雕艺术节、红樱桃民俗旅游区樱桃节等会展节庆。物流业蓬勃发展,依托临港、核电等产业区建设,着力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发展了以物流平台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区域性物流中转基地。上半年,交通货运周转量达到36227万吨公里,港口吞吐量持续攀升,*港货物吞吐量22万吨,同比增长80%。餐饮业档次和品味进一步提升。在重点引导海景、海怡和观海等餐饮龙头改善服务条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了京海酒店、海福莱大酒店、海洲湾生活广场、荷兰街等新区高档酒店和特色餐饮群项目建设进度。

二、全力以赴抓好全市重大工程的立项工作。

围绕市里确定的重大工程以及需省级以上立项的重点项目,我局靠上往做工作,努力保证了各类项目顺利审批和立项工作。

一是亚沙会场馆立项工作。年初,我局安排人专人到*市发改委学习了全运会运作方式,并向市政府提出了立项投资等方面的建议,目前,已请*工程咨询院编制完成了《第三届亚洲*运动会比赛项目区和亚运村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二是*滨海路(*段)立项核准工作。年初,经我局与*和省发改委沟通汇报得知,该项目的立项工作审批权限在国家发改委,需经历批复项目建议书、批复可研报告、批复初步设计三个阶段,为加快工程立项审批进度,我局牵头协调相关部分做了大量细致的预备汇报工作,取得了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国家发改委同意将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立项。3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破例对我市滨海路项目组织了专家评审,5月初我市项目审批所需资料即全部上报至省发改委,6月份又协调青岛方已经为我市出具了支持性文件,不仅为全市节省了大量的审批用度,而且极大地缩短了审批时限,在省内创下了同类工程审批速度之最,7月10日,*滨海公路(*段)正式通过省发改委核准。

三是抓好新建重大项目的省级以上立项。对全市新建重大工程项目,进行明确分工,安排专人负责并超前参与,与业主一起研究政策,积极为其预备审批材料、提供政策信息、提出公道化建议,最大限度地争取在国家产业政策范围内,予以灵活变通,满足企业需要,并争取年内取得实际性进展。

二、创造性地抓好全市产业规划制定工作。

一是着眼全市产业发展现状,努力加快全市“一片两带”规划工作进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对“一片两带”产业发展的定位,我局积极组织相关专业职员,对全市各镇区(街道)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具体摸底,在把握大量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又邀请了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及*市发改委长规科,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工作,目前初稿已形成,预计7月份可通过专家评审。

二是针对重点经济工作,积极抓好了全市海洋经济规划工作。组织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研究所相关专家30余人次来我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完成了《海洋经济规划》初步方案,待初稿修订完成后,即可进行专家评审并定稿。

三是积极配合省、市发改委做好其他各类专项规划工作。按照上级相关部分要求,对编制全省《黄金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水泥行业循环经济利用余热发电规划》以及《*省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四是在广泛调研并征求的意见的基础上,编订、印发了《20*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为在全市上下营造了一个鼓励服务业膨胀发展、培植服务业骨干企业、关心服务业从业职员的良好环境。我局组织职员制定了《*年*市服务业发展意见》,《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方向,确定了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建立了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和科学的统计、调度机制,目前,正根据《意见》要求,对全市物流业进行调研并制定相关发展意见。

三、高标准加快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开复工工作

一是积极抓好*市级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市级重点项目关系到*市整体产业布局和发展重心,目前,我市共有*核电、滨海路、核电设备制造和隆和通生物科技4个项目列进了*市重点项目调度,上半年均达到或超过了*市考核要求。随着维蒙特钢结构、海霸能源电动车、金海螺贸易广场、来福士海洋工程等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我们将争取更多地项目挤进*市重点项目盘子,列进*市重点项目调度。

二是全力抓好*市内重点项目开复工及招商情况的日常调度。局内成立了重点项目办公室,副科级单位,对列进全市“双重点”的57个加工制造业项目和投资过2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实行了周调度制度,认真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题目,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督促相关责任部分加快工程进度,为市领导决策当好了顾问。

三是多渠道抓好全市重点项目争取上级政策和信贷资金等项服务工作。为加快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市发改局灵活把握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程。为保证全市重点企业公道运用当前政策杠杆、节省活动资金,我局安排了各科室职员主动深进重点企业,先后向比艾奇电子、明玮包装、华源公司等8家企业先容了当有国家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为今后企业向上进行政策性资金争取打下了坚持的基础。目前,已为核电设备制造办理了采购进口设备免税金额130余万欧元;为*美丰机械办理了采购国产设备退抵税金额100余万美元;积极争取将隆和通生物化工列进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产业专项项目;向省、市各级金融机构推介我市重点企业23家,拟申请银行贷款19.87亿元,尽最大限度地满足重点项目信贷资金需求。

四、多渠道抓好上级政策和资金争取工作

1、积极推进产业招商。密切配合*市合作办各项工作安排,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重点发展领域,围绕核电产业、加工制造业等多个方面,先后组织方圆团体、华源公司等4家企业参加了*-温州投资贸易洽商会和宁波产业招商推介会,有针对性地搞好项目包装推介,搭建引资平台,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2、加大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注重加强与上级部分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信息,注重深进基层开展调研,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组织镇区街道和相关企业,围绕我市上风产业提报项目,坚持做到了筛选编制一批、上报储备一批、争取到位一批。其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已到位国债资金80万元;“里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南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已通过淮委评审,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已列进明年计划。另外,正着手争取看管所建设、乡镇卫生改造等各类社会事业类项目,力争年内列进省级计划盘子。

3、争取了证券公司在我市设立营业部。为进一步拓展全市证券业务范围,我局在市发改委领导的协调和帮助下,先后与多家证券公司进行了接触和商谈,目前确定由齐鲁证券公司来海投资设立证券营业部,6月15日经齐鲁证券公司董事会正式通过并下发文件,同意在我市设立证券营业部。

4、积极抓好企业上市工作。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资本结构,为企业搭建直接融资平台,我局先后组织方圆团体、富尔达团体、黄海水产、通源科

技等公司参加了*市企业上市融资现场会议,并积极做好省证监局工作,帮助他们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能够在创业板上市。

5、认真抓好调查研究。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狠抓调查研究,围绕全市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城市经济等深进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影响等调研,制定了一片两带、海洋经济、服务业等支持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市领导当好了顾问。

今后,发改部分各项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时刻保持清醒地头脑,认真分析当前全市经济发展形势,充分地估计困难和挑战。当前,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题目和亟待改进之处:

一是要进一步抓好全市重点项目的立项和审批工作。受土地、信贷等政策制约,我市重大项目的储备和引进上均出现数目不足、质量不高等题目,将会影响到今后几后的项目建设;

二是政策和资金的争取工作亟需加强。*年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我市争请项目数目较往年减少,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在深进基层调查研究的力度不够,提出和包装项目的能力不高,对上级政策信息的把握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在亚沙会的资金争取方面,还需上级部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给予资金扶持。

三是深进基层调研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建设、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乡镇园区建设等多个方面,没有拿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分析题目抓不准重点,挖掘深层次题目的能力更是远远不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克服客观上存在的困难和题目,充分发挥各个层面工作职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全市重点工作。围绕我局承担的*市考核项目,集中1-2个月的时间,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题目,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加快向前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年终考核奖分、不扣分,力争年内各项工作考核进进*市前三位。

二是认真抓好重点项目立项工作。跨海大桥立项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要在重点抓好亚沙会场馆立项的同时,加快筛选出对全市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工程、大项目,积极与上级部分沟通、把握政策,主动与项目单位对接、提前参与,确保在全市重大项目的立项工作上不出纰漏,进而做出成绩。

第6篇:酒店考察调研报告范文

一、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一是党委、政府重视程度空前。国务院总理xx、副总理,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曾多次来江苏调研。省委省政府明确把旅游业纳入全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拉动国内需求的重要内容加以发展。梁保华书记、罗志军省长和张卫国副省长亲赴国家旅游局,签订了《建立局省紧密合作机制备忘录》,梁保华书记率团访问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地区期间,罗志军省长率团访问日本期间,均把旅游交流活动作为访问的重要内容。张卫国副省长还率团赴西班牙,与世界旅游组织共商旅游合作、应对危机事宜;二是财政扶持力度空前。各级财政在大力节流的同时,对旅游业的投入不减反增。省级财政投入1.4亿元用于引导旅游项目建设、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和奖励旅游企业,比上年增长了15%;三是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南京全面实施旅游百企发展计划,引导银行业与旅游业合作。镇江进一步细化旅游业振兴纲要,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淮安和连云港出台了旅游业发展意见,明确了新形势下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宿迁制定了《旅游地接奖励和高等级旅游企业奖励办法》,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二、旅游产业宣传促销成果丰硕

全省旅游行业紧紧围绕应对金融危机、积极扩大内需这一主题和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壮大国内旅游市场、稳定国际旅游市场为重点,旅游市场营销工作亮点频现。江苏国际生态旅游节、江苏国际旅游周、江苏首届乡村旅游节等系列活动,营造了“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的旅游氛围;基本完成江苏旅游整体形象和口号标识征集活动,并结合整体形象策划制作了新的江苏旅游形象宣传片,拍摄了不同版本的《美好江苏》风光片,展示了江苏旅游鲜明而又全新的形象;“百城旅游宣传周”、“同游大江南北,共享美好江苏”、“2010相约江苏·全国旅游广播网年会”等主题活动,形成了省内城市间客源互送、市场共促的喜人局面;围绕省委省政府出访活动,分别在日本、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地区等地举办江苏旅游推介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促销成果。“苏台旅游合作交流年”、“苏韩旅游交流年”、“苏新旅游合作年”等活动,加强了与客源地的合作交流,旅游企业赴欧洲、东南亚各国开展旅游推介、组团参加国家旅游局在日本、东南亚、美洲、北欧等地的促销活动效果显著;为切实推进对接上海世博旅游市场,全省积极参加各项与“世博”有关的宣传促销活动,省局组织省辖市旅游局局长与上海市旅游局共商合作事宜,支持太仓建立世博江苏旅游集散中心,还精心推出了55条世博精品线路手册。

三、旅游产业开发建设成效显著

《江苏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围绕“一圈一轴三沿”的格局,五大省域旅游规划全面推进,《沿江旅游规划》已经实施,《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苏锡常地区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规划》形成了初步成果,《沿海地区旅游发展规划》完成初稿,“十二五”旅游专项规划顺利启动;据初步统计,今年全省在建旅游项目超过800个,投资金额突破400亿元。“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唯一的“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称号,积极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启动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试点工作,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正式启动,景区创a工作取得新业绩;“12301”公益旅游服务热线、江苏省旅游咨询中心等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各地也就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开展探索性工作。同时,旅游产业链不断拓展,建成“江苏旅游装备品集散中心”、各地发展购物旅游、打造夜游线路。

四、旅游产业规范管理取得新进展

通过宣贯会、在线访谈等方式,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旅行社新条例。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理顺管理体制,制定《江苏省国内旅游合同示范文本》,编制《江苏省居民赴台旅游手册》,倡导诚信旅游,试行第三方暗访对星级饭店进行复核;《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和评定标准》、《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自驾车旅游基地标准标准》、《旅行社访查规范》、《散客旅游接待工作规范》等五个标准,获省质监局批准立项,部分已经编制完成并开展试点工作;全面推行旅游安全质量标准,有效增强旅游行业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旅游从业人员主动应对和有效防范甲流的能力;积极支持企业发展,完善《江苏省入境旅游贡献奖励暂行办法》,引导企业度过危机,为我省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开展包机业务、举办重大商务活动、为省(境)外企业和项目落户江苏提供服务。

【2010年旅游系统工作总结与展望】 >>查看更多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五、旅游产业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宁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对120多位旅行社总经理进行了专业培训,编写了《赴台旅游领队培训手册》培训教材,把境外促销与旅游培训结合起来,在新加坡开展了旅游营销人才培训,赴香港开展生态旅游培训和赴英国开展旅游饭店专业培训,顺利组织全省2万多考生完成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大力推行岗位培训工作,全年共有616名旅游中高级管理人员获得岗位培训资格证书,全省持有旅游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人员达到11715人;为引导景区文明经营,省局还和团省委共同举办了全省旅游行业省级“青年文明号”负责人培训班,初步完成江苏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和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景区点及其他旅游单位的考核标准。

2010年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的起始之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2010年江苏旅游工作指导思想是: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为指导,以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目标,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主线,完善政策促发展,应对世博抓机遇,拓展市场增客源,开发项目调结构,强化服务提品质,改革创新促转型,扎实推进全省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把江苏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站在2010的起点,展望江苏旅游工作,省旅游局局长周乃翔表示,江苏旅游业要在现有较高发展平台上乘势而上,加快发展,为建设美好江苏、为我国建设旅游强国多做贡献。

一、以国务院《意见》为指导,推动江苏旅游产业大发展全省旅游行业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深刻领会《意见》精神,把贯彻落实《意见》的思想统一到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上来。省局将举办2—3期旅游局长轮训班,对全省旅游管理部门的领导进行分批培训;将开展大规模旅游调研活动,不仅要了解各市对于《意见》政策落实情况和政策建议,还要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发展旅游业的政策,形成各地关于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综合性调研报告、《关于加快发展江苏旅游业的意见》初稿三项成果;适时筹备召开旅游产业大会,进一步部署《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

二、以上海“世博”为契机,拓展国内国际旅游大市场

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为吸引尽量多的游客来江苏,我省将以“相约世博、走进江苏”为主题举办系列宣传活动,整合42家长三角世博旅游精品示范点,推出世博精品旅游线路,举办世博服务明星评比和迎世博江苏美食月,积极参加国家旅游局举办的“世博旅游年”启动仪式等旅游促销活动;力争举办中美省州旅游局长合作对话会议,并做好中日韩三国旅游部长会议代表考察活动、国际旅游洽谈会(itm)等,同时还将继续举办和支持各地举办品牌影响大、资源整合强、群众参与度高的旅游节庆活动;抓住即将出台《国民休闲纲要》的机遇,有效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大力推行教育旅游,提高居民出游率。完成江苏旅游整体形象和口号标识,制订方案,推出系列推广活动。加快乡村游、自驾游、养生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开发推广力度,加大国内旅游招徕奖励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客源地市场。如围绕江苏省和爱知县建立友好县省30周年的契机,拓展日本市场,集中力量办好“苏台同辉”互送灯展活动。抓住加拿大成为我国旅游目的地的机遇,积极组织赴北美旅游推介;突出旅游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邀请海外媒体和旅行商来江苏考察踩线,并利用各类媒体、媒介进行江苏旅游形象推广,使宣传促销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以转型升级为抓手,推进旅游产业结构大调整

首先,大力完善规划体系。在积极实施《“十一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基本完成《江苏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完成《江苏省沿海地区旅游发展规划》和《华东片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启动《洪泽湖旅游圈规划》。加快《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文化旅游研究》、《公共服务体系研究》等课题研究进度;其次,加快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争取实现建成一批投入使用,开工一批加快建设,储备一批后续开发。严格按照《省级现代服务业(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确定的“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做好对旅游项目建设的补助工作,充分利用会议、活动、联盟等方式为投资商与国际品牌酒店管理公司搭建合作平台;其三,着力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全年力争新评国家等级旅游景区30家,做好5a创建工作。与商务部门联合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创建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与建设部门联合打造全国特色旅游名镇(村),与环保部门联合发展省级生态旅游区。贯彻落实《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积极开展乡村旅游评星定级工作,建成首批“江苏十大乡村旅游精品”,积极打造我省商务会展旅游、包机旅游、海上旅游专线等新业态。第四,继续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利用12301旅游公益服务热线和江苏旅游咨询中心等平台,为游客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积极推广《江苏省旅游景区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指引》,构建旅游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加快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支持有关城市打造面向游客市场的大型演艺活动。

【2010年旅游系统工作总结与展望】 >>查看更多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四、以市场整顿为手段,促进旅游服务质量大提升

一是加强管理。大力实施《旅行社条例》和新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通过年审和检查,强化市场监管。举办全省旅行社发展论坛,帮助旅行社企业做大做强。继续开展饭店星评和绿色饭店创建工作,并在酒店业开展职业经理人评选。倡导低碳旅游,鼓励旅游企业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如通过开发实施旅行社出境业务管理平台、推广第三方暗访星级饭店、定期旅游服务质量报告等;二是服务企业。完善入境游奖励办法,推出对国内旅游的奖励。推广旅行社责任险统保工作,提高旅行社抗风险能力。开展第二批省级诚信示范旅行社评选。在旅游企业和投资商之间搭建交流平台,吸引更多的国际品牌和投资商来江苏落户。三是确保安全。针对世博、黄金周等重大旅游活动,制定专门的安全保障方案,联合督察,实行安全值班制度,建立安全员网络。继续做好应对甲流的防控工作。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意见》的精神,联合相关部门推进宗教场所的旅游安全工作。四是完善标准。试点完善《自驾车旅游基地标准》和《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加快完成《江苏省旅游饭店行业节能减排考核体系》和《旅行社综合评价体系》的编制。

五、以教育培训为重点,实现旅游队伍素质大提高

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方面,将根据国家旅游局“名导进课堂”工程的部署,建立江苏导游师资库,进一步扩大优秀导游份额。组织名导进院校担任兼职教师。以“讲道德、比技能、赛服务”为主题开展江苏省导游讲解员大赛,并拍摄优秀导游员讲解技能示范片。继续做好导游员的各类考核考试工作,抓住中国导游网建设的机遇,推进导游员年审网络化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江苏旅游信息网和诚信网等平台,加快建设全省导游员网络培训、考核的软件体系;开展各类岗位培训方面,将加大与旅游院校的合作,开设产品策划、市场营销、质量管理等专项培训。加强与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开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人才培养、酒店管理等专题培训。同时围绕市场需求,加快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并与时俱进,修编系列培训教材。在开展旅游人力资源调查研究方面,将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要求,摸清各类旅游人才机构状况,分析旅游人才资源规律和特点,为实施人才强旅政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在转变机关职能方面,将积极做好江苏省旅游协会的换届工作,组织成立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乡村旅游和旅游教育等专业分会,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服务企业的职能。

第7篇:酒店考察调研报告范文

一、指导思想

围绕将我区打造成为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标志性区域的总体目标,坚持“食在、游在、住在、创业发展在”的指导思想,继续以招商为引擎,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注重以服务为抓手,进一步通过精细化发展,全面提升区域产业品牌的穿透力,努力将我区打造成为最具投资价值的魅力之城、都市经济活力四射的繁华之城、高水平集约发展的品质之城、人才汇聚和商流汇集的活力之城。

二、发展目标

(一)经济发展指标

1、服务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服务业增加值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占全区GDP总量比重同比提高到50.5%;20万元以上税收服务业规模企业税收同比增长16%;新引进投资亿元以上或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经营业项目15个。

2、旅游业:接待游园人数2450万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总人数1250万人,同比增长10%;旅游总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5%。

3、开放型经济:到位注册外资3.2亿美元;外贸进出口18.3亿美元,其中出口13.8亿美元。服务外包业务总额合同额11.11亿美元,接包合同执行金额8.03亿美元;离岸接包合同金额6.72亿美元,离岸执行金额4.97亿美元;服务外包外汇收汇额2.475亿美元。

4、招商引资:引进区外资金投资300亿元以上,引进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00家以上。

(二)工作指标

新增“123”计划企业数6家;新增千人以上规模企业3家、新增千万美元以上出口企业5家;新增各类国际认证企业15家,其中CMMI4-5级国际认证企业数3家;新增服务外包培训人数1.1万人、新增服务外包从业人员9000人;新增或升级星级农家乐3家,力争5家;培育2家酒店创建五星级酒店和1家景区创建4A级景区;农贸市场新一轮改造率达50%,菜肉溯源体系建成率达80%。

三、工作重点

(一)围绕产业大转型,实现招商新突破

1、努力在招商机制上求突破。要多元化建设招商队伍,按照“政府雇员、有限授权、合同管理、绩效取酬”的方式,在面向全社会招聘一批富有经验、资源和人脉的招商能手的基础上,建立一支“一年一聘”的政府雇员制招商队伍;同时,按照“制度考核、奖罚分明”的原则,从引进有效项目信息、注册落户项目量、出差天数、引进项目成本等方面,对区投促中心等现有招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要多方面推动资源共享,建立“项目信息互享、政策载体互通、客商资源互用”的模式,形成全区“一盘棋”招商的强大动力,力争将符合我区产业发展导向的优质项目全部留住。要多角度拓展招商空间,积极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探索网络招商的新路径。

2、积极在招商理念上求突破。要树立“城市营销及四大招商”理念,积极引进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大产业等,迅速提升我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知名度;要树立“全程策划”理念,即聘请咨询机构、中介机构和专家智囊团,从策划、定位、规划、招商、建设等全过程参与项目开发建设,借助“军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决策的科学性,拓展人脉资源;要树立“产业招商”理念,围绕我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旅游业的战略思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集中精力打造产业链集群,打造规模亮点项目,迅速提升主导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3、力求在招商区域上求突破。要继续重点面向北京、上海、深圳,以及美加、日韩、印泰、港台等地区,开展针对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招商活动;要继续加强与现有友城的经贸文化交流,特别要以40周年和旅情25周年为契机,在积极争取一批国家级经贸交流活动落户我区,同时,举办好与日本的经贸拓展活动;要继续扩大与亚太、欧美、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交流,争取缔结一批新的友城(园区),其中,要以中韩建交20周年为契机,努力在韩国实现友城零的突破,为今后迅速开辟韩国招商渠道打通一条捷径。

(二)围绕可持续发展,争创产业新亮点

1、加快打造“苏南电子商务港”。以建立国家级电子商务发展基地为目标,加强与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沟通与合作,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引导我区电子商务产业高起点起步、高水平发展。依托我区产业转型提升,以云计算中心为技术支撑,大力招引一批国内龙头型B2B、B2C电子商务企业,在科教产业园、工业设计园尽快形成电子商务企业集聚效应。引导鼓励本土规模工业企业导入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培育一批B2C电子商务企业,促进主辅分离工作有序推进。还要大力营造发展氛围,组织专题论坛、宣讲等活动,积极争取世界电子商务年会在我区召开。

2、全力培育服务业特色亮点。围绕打造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目标,着力引进一批国际一流旅游综合体(主题公园)项目,重点加快今典红树林、完美世界、天地大湾酒店、宝能城市综合体、奥特莱斯等项目推进;以太湖新城、蠡湖新城、河埒中心商务区为重点,打造一批全业态的商业综合体,努力吸引知名企业总部落户。围绕商务会展城定位,依托灵山梵宫、太湖博览中心等资源,大力引进品牌会展企业及中介机构落户。围绕影视文化之都构想,以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为主体,着力引进业内各类型重点企业,争办一批影视文化活动,尽快将我区打造成为影视圈中的知名产业基地。

3、全力招引龙头品牌先进制造业。要着力突破“少龙头企业、少品牌企业”的困局,以胡埭工业园东拓为契机,充分发挥园区各类优势,加强对国内外500强企业、民营经济100强企业的招引力度,重点在机械装备、交通设备、电力设备、通讯器材、家电、汽车、医疗器械、LED照明、军工产品等领域,着力吸引一批“航母级”的高端、终端品牌制造企业落户,培育和打造先进制造业的重点集聚区。同时,借助区域特色产业优势和主辅分离契机,引导鼓励现有制造业企业向现代服务业拓展,努力在本土企业中培育形成一批大企业集团。

(三)围绕竞争力增强,打造项目新亮点

1、加大前瞻性项目策划。各镇、开发区、街道要围绕旅游与服务业十二五规划和旅游业发展提速计划,加强对城市(旅游)综合体、电子商务园区、高档酒店、特色街区、睦邻中心等服务业集聚区,开展前瞻性的规划策划,并针对现有和既定重点项目,超前做好周边配套辅助类项目的策划布局。区商务局要围绕我区大型商场、特色商业街、专业市场等大型商业网点的发展,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力争尽快出台我区大型商业网点规划布局的指导性意见。

2、加快功能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旅游与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重点锁定胡埭汽车城、物流港池、洲际皇冠假日酒店、阖闾城、耿湾风情小镇、万象城等50个重大功能业项目,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将加强项目建设进度跟踪督查,各类问题矛盾协调服务,以促进项目加快建设,早日竣工达效。继续做好太湖花卉园、龙寺生态园等五大景区改造提升工作,力争项目按时按质推进到位。积极筹划舆论宣传,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和竣工典礼,将项目集中推向市场,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提升市场关注热度。

3、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坚持项目多元化投入的开发思路,形成以市场投入为主的项目建设模式,特别是在楼宇经济、景区发展、节庆活动等方面,给予市场更多的参与权、主动权和话语权,以整体打包开发的经营形式,吸引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我区各类经营性项目投入,进一步加强我区城市化发展进程。同时,主动加强对上衔接,及时获取相关项目扶持政策信息,有针对性地排查目标项目,并指导项目包装,以争取更多的上级扶持资金助推我区各类项目建设,增强社会资本参与我区经营性项目建设的信心。

(三)围绕品牌化战略,扩大服务新领域

1、积极引导企业提档升级。根据转型升级要求,强化对服务业集聚区、城市综合体、商业特色街的品牌培育力度,努力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示范区或商业街区;继续加大景区景点升A升星力度,推动阖闾城遗址公园等景区开展4A级景区创建,并新增或升级一批省市级星级农家乐;鼓励和引导宾馆酒店开展星级评定和绿色饭店争创,重点加快元一希尔顿逸林酒店等五星级酒店的创建;以龙寺生态园试点为基础,全面推广乡村旅游景区(点)“智慧景区”建设;深入加强队伍建设,举办服务业和旅游业专题培训;此外,还要做好三星级品质旅行社、省市级为农服务社等创建工作。

2、科学实施行业规范标准。围绕《2011-2015市市区农贸市场布局和改造提升计划》,结合城市化发展要求,加快我区农贸市场规划布点、改造提升、市场诚信体系、肉菜溯源体系等工作,推进我区农贸市场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双提升”;拓展政校企合作空间,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平台建设,开展家政服务培训机构的认定、指导、监管,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推进“放心豆制品进市场”和肉菜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强化生猪屠宰、酒类流通、安全生产等监督管理,积极开展星级宾馆饭店安全质量评估,“平安商场”和“平安旅游”创建,以及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工作。

3、全面发挥各类平台优势。努力扩大区服务外包协会、区外商投资联谊会、外经贸企业服务联络点等平台的规模和影响,发动企业广泛参与各类国内外展会,积极开展政策宣讲、走访交流、宣传展示、考察调研、人才引育等活动;针对金融、企业上市等市场热点,切实为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增值;不断加强平台间的联系与协作,及时捕捉和挖掘更多商机,实现更有成效的以商引商。依托区餐饮协会号召力,编辑制作相关宣传品,并积极在全市各大星级酒店和知名餐饮企业进行派发;继续发挥区旅游协会作用,加强开展对行业内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四)围绕全方位提升,营造开放新格局

1、进一步推动外资量质并举。要瞄准重大项目落户,成立重大外资项目推进领导小组,着力推动吉宝增资、大湾综合体、奥特莱斯等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着力优化外资结构。要关注外资企业成长,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和人才的引进,服务一批有潜力、有市场、有闯劲的外资先进制造业企业做好境内外上市工作,使一批可塑性强的外资传统制造业企业向先进制造业企业实现质变。要发挥开发区支柱作用,充分利用优惠政策、资源要素、公共配套等优势,不断完善产业配套和服务体系,引进和培育一批外资龙头企业。

2、进一步做大做强服务外包。围绕提档升级,继续推动软通动力“”,努力将埃卡内基学院打造成为外包行业定制培养的龙头院校;继续引导企业开展“123”计划、CMMI认证、“双千企业”等创建工作,并加大对“123”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外包行业的贡献度。围绕企业发展,强化创新服务意识,全力做好中智云城上市各项服务工作;并密切与大专院校的联系与合作,积极为外包企业破解专业人才短缺难题。围绕扩大规模,在大力招引规模外资企业的同时,要注重推动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进行主辅分离,以不断壮大我区外包企业结构和规模。

3、进一步促进发展外经外贸。针对提高外贸进出口质量,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改力度,加强对自主出口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育,持续做好省、市出口品牌企业选育工作,加快培育以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机电产品(换热器)为主体的省级出口基地项目的建设。针对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发动区内企业赴欧美、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考察,努力达成一批境外投资协议;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国际展会,并鼓励企业通过苏南电子商务平台宣传产品。针对有效扩大外贸出口,建立外贸企业服务联络点,积极开展上门服务和沟通交流,并宣传鼓励企业积极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五)围绕目的地建设,激发旅游新动力

1、突出市场开发的针对性。围绕创新旅游产品,结合京沪高铁和沪宁城铁、“2012中国欢乐健康游”等主题,开发设计一批适于中高端商务会展游、休闲度假游、健康体验游、婚庆游的深度旅游产品,并依托区游客集散中心和同程网等平台,建立“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旅游产品的市场直销。围绕打造旅游新品,着眼于做大做强旅游地接,加快培育和组建主营地接业务的本地旅行社,积极引进京沪宁杭等地知名旅行社和高级营销人才。围绕做强旅游商品,建立区旅游纪念品企业联谊会,通过举办创意设计大赛、参加各类展会等,进一步提升旅游商品的市场吸引力。

2、注重深度营销的实效性。坚持巩固与培育客源市场、打造旅游目的地的原则,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市场化模式下,加紧进行市场深度对接,努力将营销成果迅速转化成现实。要继续推行“抱团”营销策略,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推出“组合拳”产品,重点举办好周边城市促销活动;以“先请进来、再走出去”方式,针对京津、济南、广东等地区,有组织地策划一批专列、包机等营销活动;利用与日本、台湾直航的契机,加大对境外地区的营销力度。充分利用微博、手机终端等新媒体,开展旅游竞猜、网游、拍客摄影等互动活动,拓展网络营销渠道。

3、增强节庆活动的影响力。要继续以“政府办节、板块参与、各界联动”为宗旨,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吸引国内外有实力、有影响、有成效的企业参与到办节中来,努力培育一批经得起市场检验的连续性活动,将山水文化节和生态旅游节办出成效、办出影响。要加大对节庆活动的宣传造势力度,努力吸引各类相关和衍生行业参与其中,延长节庆活动的触角和覆盖面,努力拓宽二次消费的空间,进一步提高办节水平和质量。

四、保障措施

(一)借助舆论造势,营造发展氛围。要进一步注重思想领域的正确引导,积极在经济发展大变革的时代营造起正面、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是要高度统一思想,各部门、各板块要对经济发展目标和重点保持充分认识,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首先使决策者和执行者深刻领会工作的要点;二是要注重合理适度宣传,借助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及时、正面地宣传我区经济发展新构想和新成就,争取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三是要认真研究并推出一批惠民利民的举措,组织企业热心参与公益事业,让更多百姓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以赢得对今后经济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二)完善政策体系,助推产业发展。要进一步调动各类扶持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激励产业沿着可持续方向快速成长。一是要用好服务业和服务外包扶持政策,对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积极主动做好前期扶优育强;二是要研究制定针对电子商务发展、外资引进、旅游商品(纪念品)开发、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和重特大项目招引等方面的扶持和奖励政策,努力激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热情;三是要针对当前复杂敏感的经济形势,积极挖掘各类信息,透过各种渠道,向中央部委和省级部门争取一些试点性、特例性、突破性的政策落户我区。

第8篇:酒店考察调研报告范文

旅游景区是吸引和刺激消费者外出旅游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产品的核心。从全国范围来看,截止目前,我国A级旅游景区数量已经达到10300多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数量已达到259家。数据显示,全国景区景点中A级景区10300多个,其中包括5A级259个、4A级3034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0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6个,旅游休闲示范城市10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10个,在建自驾车房车营地900多个,全国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基地16个。景区的数量不可谓不多,但是很多景区品质一般,服务观念落后,接待量逐年下滑,成为地方旅游业的“鸡肋”型产品。如何提高景区服务质量成为现下景区管理的热点问题,那么要想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就必须了解景区服务质量都包括哪些内容。

一、景区服务质量的内涵

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是指利用设施、设备和产品所提供的服务在使用价值方面适合和满足客人需要的物质满足程度和心理满足程度,也是客人在旅游过程中享受到服务劳动的使用价值,得到某种物质和心理满足的一种感受。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内涵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总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即有形的服务质量和无形的服务质量。有形服务质量主要指景区内的服务设施设备、环境与卫生、景区交通、景区标识系统和安全状况。无形的服务质量主要包括服务人员的态度、服务水平、人性化服务等。有形服务质量是保证景区服务总体质量的物质基础,而无形的服务质量则是提高景区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景区服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景点服务设施和设备陈旧、不齐全,日常管理不不善。

景区服务设施和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要不断的整修和更新,从而保证其使用的方便性、安全性。同时景区景点的服务设施也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的增添,才能保证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而一些景点的服务设施设备几年来一直不变,可以说是“一劳永逸”,不仅设备陈旧,而且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增添新的服务设施,也不能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对景区来说,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较偏,远离县城,地势较高,造成了电力系统、网络系统的不完善,因此景区经常性地停电造成一些设备的耗损过度,存在不安全因素之多。随着区域交通条件的便捷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如果景区还是本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观点来管理和经营的话,必将被那些服务到位、设施过硬,独具特色的其他景点所取代。

(二)景区设施设备缺乏创新,文化旅游开发力度不够

xxx景区是被国家认证的国家4A级旅游景,是集观光、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于一体天然风景区,境内自然景观奇特,人文历史悠久,红色文化厚重,民风民俗淳朴。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乾坤湾景区独特的自然风光,这是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的最大亮点,但仅仅依靠自然景观无法满足游客观光旅游的高品质感受。如何留住游客,如何让游客在观光的同时能更好地感受陕北的传统文化和体验游玩的激情,这应该可以作为景区提升服务水平的参考。就目前来说,景区内现有的游玩项目受自然条件及基础设施条件的局限,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降低了游客对乾坤湾景区游览的旅游感受。另外,美丽乡村旅游的开发还不够成熟,也不利于游客近距离地感受体验陕北的传统文化,这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三)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服务操作不规范、分布不均匀

做为县属国有企业,景区的服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到位,服务主动性不强,服务随意性强,往往是游客有问题找不到相关的工作人员,导致整个旅游过程的遗憾。很多服务人员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将工作当作完成任务,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有些讲解人员,业务不熟练,缺乏严格正规的专业培训,对景点和历史遗迹的解说,不够准确和详细,对游客提出的问题不能清楚明白的回答。由于景区占地范围较广,工作人员有限,讲解、安保活动范围有限,这无疑就降低了服务质量,尤其对那些自助旅行的散客,就更不方便了。

(四)景区信息资源匮乏

做为一个4A级景区,我们在智慧景区项目建设这一块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向游客提供的信息不足,游客明显处于信息劣势的境地。旅游者往往通过一些旅游网站来了解景区信息,对于景点实时信息,例如景点天气、客流情况、旅游途径、酒店住宿情况等了解不多或无法了解,使旅游活动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三、提高景区服务质量的途径

(一)景区配套设施人性化

景区配套设施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在充分调查游客对景区的行为需求模式之后,合理的进行景区配套设施的建设。首先景区配套设施建设要满足游客游览的方便性要求,服务范围全面,设施分布合理。包括景区洗手间的分布、紧急就医点的分布、直饮水设施的分布等。以峨眉山为例,该景区不仅退出了以“六免费”为主要的“温馨工程”,管委会还设立游人服务中心,开办临时幼儿园,设立几十个咨询投诉服务点,使游客的问题和困难都能及时得到解决,让游客在峨眉山“吃得舒心、住得安心、游得称心、玩的开心。”其次景区配套设施建设要考虑到游客体验的直接性,例如景区道路的设计、观景台的设计、亭台水榭的设计都要考虑到游客和景观接触的直接性,让游客能够体会到与景观融为一体的感觉。

(二)加强景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根据景区管理、保护与发展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将所有可以在景区应用的信息技术都纳入了框架体系之中。比如,网站、办工自动化、监控系统、售检票系统、电子显示屏、停车场车位自动识别系统、VR虚拟游玩 等。所以说,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将一切可利用的信息技术与景区的保护、管理、服务、发展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升景区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整合景区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创新管理模式,实现景区运营过程中的有效管理和严密监控,景区信息化实现后,将使景区的管理步入以信息带动管理、以信息促保护、以信息增效益的良性循环轨道,从而提高景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提升景区整体发展水平的目的。景区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建立独立的景区门户网站是直接面向游客、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系统的窗口。乾坤湾景区目前正在积极为创5A级景区做准备,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目。不久的将来,人们的生活马上要进入5G 的时代,到那时,网络的应用将更加发达,我们景区的建设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潮流,快速迈入高速信息化时代。此外,还要与旅游中间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加景区产品的销售渠道,例如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火车站等。

(三)加强景区制度化建设

完善景区制度化建设是景区标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包括明确景区保护开发制度标准、景区经营制度、景区人员管理制度、景区游览设施及辅助设施建设维护制度、景区安全保障制度、景区节能环保制度、景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等等。使景区从传统的经验化管理模式逐步向科学化管理转变。让制度成为景区管理的依据和准则,减少管理中的随意性。制度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景区管理人员多借鉴国内外景区成功的管理经验,总结过去的管理得失,使景区的制度化建设既能跟的上时代的步伐又能贴合景区景点的实际情况,有很强的可能性,不让制度成为一纸空谈。

第9篇:酒店考察调研报告范文

一、省级涉农龙头企业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目前水产和林产品涉农项目计划书均已完成,已报管理局,待批复。

二、经营管理办法制定及绩效管理试行工作:3月初经管中心拟定了生产单位经营管理办法和经营绩效考核细则初稿,并下发各相关单位征求意见,在经管中心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进行了讨论,于7月底报管理局,待批复。

三、景区总体规划及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工作:景区规划编制工作:已有4个招标单位到漳河进行了考察,9月份荆门市又邀请相关专家来漳河考察,规划正在编制中。景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据景区管理部门负责人讲,已就此事与荆门环保部门进行了接洽,环保部门称整个环评今年不会做,先对单项建设项目做单个环评。

四、景区规范管理工作:就旅游码头移交工作与荆门市有关单位进行了协商,并形成了纪要,同意将旅游码头移交我局管理。景区“一票通”:因旅游规划未完成所以尚未实行。观音寺景区门票调增工作:向荆门市物价局上报了关于观音寺景区门票调增工作的请示,荆门市物价局已对观音寺景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进行了批复,此项工作已完成。

五、常青岛生态游乐项目建设:于年初召开旅游办公会,对漳河旅游开发进行了总体安排,明确今年常青岛开发将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常青岛绿化工作已于4月初完成,有10余种林木种植到常青岛,树种有香樟树、锦叶白兰、无皮树、古树、杜鹃、桂花树、红枫等,共计3000余株,岛上简易环岛道路已建成,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毕,已通水通电。建设了红枫园、桂花园、飞天走索等旅游项目。在观音岛景区兴建了水上乐园,增添了水上自行车、水上竹筏、水上冰山、水上平衡木、水上跷跷板等游乐项目,太一楼、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正在按建设程序办理。

六、观音岛大雄宝殿建设:此项工作目前尚未启动。

七、高档次旅游船只添置工作:目前管理局已批准旅游公司船只购置请求,现游船购置工作正在进行中。

八、旅游营销工作:在旅行社建设上,为强化旅游社的旅游主导作用,已将游船部并入旅行社实行统一管理。在旅游宣传上,旅游公司年初已派人赴武汉、荆州、襄樊、荆门等地进行了营销宣传。6月份重点针对宜昌夏令营市场开展营销工作,并于7月初启动了夏令营接待工作。在客房入住率上,全年持续走高,日前在原710军工企业入住试验的基础上,又引入717、722、884等军工企业入住试验。漳河旅游文化一书已基本定稿,待最后审定后付印。

九、漳河半岛酒店和机关路面黑化:路面黑化工作已于9月30日前完成全部工作,并通过工程验收。

十、银鱼稳产高产课题研究:水产公司针对银鱼发展实际情况,将今年课题研究的重点放在银鱼资源调查监测和保护上,上半年已对历年银鱼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同时在原漳河水库滑道、明槽洞沟口、观音岛水域三个监测点基础上新增小漳河龙头湾监测点。水产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合作,于8月初正式启动为期一年半的漳河水库银鱼稳产高产及渔产力课题研究。9月底水产公司进行了一次银鱼资源调查,情况不是很理想,资源状况相比去年略好一些(20*年观音岛水域捕捞量为0,今年捕捞量超过60克),但仍达不到捕捞要求。

十一、漳河大水面捕捞体制探索:水产公司就漳河大水面捕捞体制进行了相关咨询与探讨,完成并上报了漳河渔业综合开发专题调研报告,对漳河大水面开发的必要性、现状、基本条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及开发的主要思路提出了建议。7月底,水产公司与浙江金华抬网专业捕捞队合作进行了大库捕捞试验,效果很不理想;10月底又与湖南巨网专业捕捞队合作,在陈院附近水域进行大库捕捞试验,捕捞试验结果也不理想。

十二、漳河水产品深加工:于年初召开专题办公会,对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水产公司于3月份成立淡水鱼休闲食品加工工作小组,3月中旬完成熟化项目的整体布局设计方案;3月底厂房土建工作全面展开,同时开展了生产设备的选型与考察工作;4月份厂房电力系统改造全面展开,订购了生产设备合同,与浙江工商大学签订了淡水鱼即食产品加工技术转让合同。5月初加工设备安装到位,并进行初步调试,5月22日、29日进行了两次生产试验。目前淡水鱼深加工改扩建项目已全部完工。设备调试完毕并投入生产,“渔家快捷”系列产品全部检测合格。目前水产公司正积极着手包装印刷,预计新产品年底可正式投放荆门市场。

十三、冷水资源开发:经管中心按照管理局要求,编制了虹鳟鱼场改造方案。目前方案已报管理局,管理局批复将此方案纳入荆门市组织编制的漳河生态旅游开发控制详细规划之中,待规划评审通过后统一实施。

十四、小水电开发建设:因条件限制,国家“948”漳河水电站自动化监测与保护科研项目仍未启动。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水利部水电局专家组对漳河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考察工作,目前电网改造设计方案现已出台并通过评审。在扩大供电范围上,供电公司上半年已为常青岛、陈井新建橘园架设供电线路,为供区内耐火材料厂增容,与当阳马店能源公司就供电事宜达成共识,为其供电的合同签订后每年将为其供电2000多万度,供电单价也得到提高。

十五、城镇工业生活供水工作:枢纽处与一个自然村及一个小型厂矿就合同供水事宜进行了商谈,目前与自然村的供水合同已签定,并开始生活供水,因小型厂矿被关停供水事宜也暂缓;20*年规费所已将部分用水户的水资源费纳入水费一并收取,2008年主要是进行了节约用水、有偿用水及依法治水、水资源征收管理的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水资源征收环境,全年预计向漳河水库13家用水户代征水资源费260多万元。今年高店水厂经过多方争取,采取灵活多样的施工方式新架设、扩容供水管线4处,为荆门市泉口南巷二栋住宅楼、东宝区审计局办公楼以及子陵镇新桥村等多处居民供水,对原路灯局供水管线进行增压扩容,共新增用户300户。

十六、工管单位水土资源开发工作:二干渠张场40亩土地开发:二干渠管理处已到张场一组实地测量,规划了植树范围,在植树范围内栽种了800多棵樟树,安排了专人管理;与管理者签订了管理协议。

四干渠虎牙关封盖土地的出让工作:荆门市国土资源局已就该宗土地出让单独致函规划局,允许该地独立挂牌(原要求与中建三局土地整合后统一规划),规划局原则同意该办法。该宗土地的规划控制详规已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规划局已下达规划设计条件。经市土地局报政府批准,已于2008年11月29日在荆门晚报及国土局网站上公开挂牌出让。

四干渠管理处老办公楼的开发工作:该开发方案为修建综合办公楼,方案上报荆门市政府有关部门后,已得到同意开发的批复文件。由于受地形及城市规划尤其是道路红线及建筑红线要求的限制,改建方案几经审查和修改。新的改造方案为小户型住房建设,已由荆门市规划勘测院完成设计方案,并经规划局初步审查通过。

总干渠管理处机关及掇刀老段土地的开发:处机关100多平方米闲置土地拟以改造或整体出让的形式开发,已联系到开发商合作开发,目前正在政府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掇刀老段土地开发:掇刀老段土地开发的方案已拟定,即从扶贫桥到掇刀节制闸左岸通过整体转让开发商进行开发,目前已获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相关工作正在进行。

十七、确权划界工作:二干渠四方段临街5公里渠道的确权划界:水政支队协同二干渠查找了相关确权划界的权属资料,到四方国土所商谈了确权划界事宜,下一步工作正在准备之中。

乌盆冲、杨家冲水库确权划界工作:此项工作拟在乌、杨水库整险加固项目启动后开展。

枢纽陈家冲下游意杨林权证办理工作:初步完成了前期准备,目前局水政支队已拿出了漳河工程管理局涉及漳河镇范围林权证办理方案(陈家冲下游意杨林权证办理工作已列入该方案中),并报漳河林业工作站,但证件尚末办理。

局机关至泰山水库库区的确权划界工作:这是承接去年的一项工作,今年一方面与国土部门进行了沟通,另一方面与苏院、迎接等村组进行了协商,口头达成了部分协议,为以后踏界盖章做了一定的准备,但要继续推进困难较大。

十八、楚禹公司业务拓展工作:楚禹公司按照“一上资质,二盘队伍,三抓效益”的工作思路,拓展了公司业务。目前,公司已具备了电子工程专业承包及无线电工程组网资质,申报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已获省信息产业厅评审通过,正处于报信息产业部审查公示阶段,完成了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的申报工作。楚禹研发的CYDSM-2000系列硬件设备已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及安全生产许可证。软件方面已通过信息产业厅组织的软件企业及软件产品的“双软认证”并获得六项国家版权局注册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同时公司还获得省工商局颁发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金融机构颁发的AAA资信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基本具备了信息化招投标的所有硬件条件。

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完成了崇阳青山水库除险加固遥测应急项目,刘畈水库水雨情及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石门水库水雨情遥测项目,签定了夏家寺水雨情遥测及大坝监测系统及恩施江坪河大坝安全监测合同。完成了漳河大坝安全监测恢复项目、灌区信息化20*年度项目等工程建设并验收。力争三月份前完成灌区20*年度、2008年度、2008新增项目、车桥大坝安全监测项目建设。

十九、基层单位经济适用房建设:6月份之前,经管中心已完成职工经济适用房建设选址工作,初步选在原漳河子弟学校足球场范围。后因荆门到漳河防汛公路建设的原因,该项工作暂时停止。后来经管中心又专门了解了防汛公路建设规划情况,调整了建设选址,目前经管中心现已以建设综合楼的名义向东宝区建委上交建设申报,审批及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二十、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20*年度、20*年度灌区信息化建设项目:20*年度项目土建及设备安装基本完工,软件正在调试阶段。20*年度项目已基本完工。车桥水库大坝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已经完成土建部分,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漳河灌区2008年至2010年信息化建设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已编制上报水利部,并通过评审,已安排在2008年灌区实施方案中。漳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恢复工作:该项目于3月开始实施,现已完工并进行了竣工验收。

二十一、水利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一干渠闸、西干渠闸除险加固项目已由省水利厅组织单位工程验收。陈家冲闸门制作相关工作:闸门制作完成,正在进行第一孔闸门安装。乌盆冲水库、杨家冲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已完成项目实施方案评审工作,省财政厅对项目实施方案概算进行了复核,完成了招标工作,等待资金到位后,可以启动项目。20*年度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已完成项目实施方案评审及批复工作,完成了招标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拟在2009年2月底前完成。漳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第六期可研报告编制:目前省厅要求编制整体可研项目,第六期可研项目包含在整体可研项目当中;目前省设计院已进驻漳河灌区,正在开展地质勘查和测量工作,拟在2009年2月底完成。

二十二、灌区综合改革工作:在3月10-13日间开展的汛前灌前工程检查及3月27日召开的兴利调度会议上,部署了灌区综合改革工作,要求继续在灌区推行两部制水价,推进漳河灌区农业用水水价改革;继续在总干渠一支渠、二干渠二支渠灌区内开展农业供水超定额累进加价试点,为推进农业供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积极探索有效的经验。第一期农业灌溉结束后,通过到二干渠二支渠协会的现场调查,管理段与协会之间严格按照两部制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签供水合同,收取水费,第一期灌溉二支渠共灌溉水量70万立方米,亩均用水在定额之内;协会与农户之间根据实际计量水方按0.*元每立方米标准收取水费,其中包括两部制水价的基本水费、计量水费和终端水费;灌溉水量在定额标准之内。

二干渠维修养护所自20*年4月28日召开会议,6月下文成立,7月份实现了机构分离,9月份实现了人员分离。共有维修养护人员17名,工作分为维修、养护两大块,近80千米的渠道划分到个人,定人、定标准、定资金,以目标管理控制,与经济直接挂钩,严格按照《二干渠维修养护考核细则》执行,通过所自检、段验收、处抽检、局考核四个层次进行检查考核,工程面貌有所改观。目前实现了管养分离,且通过养护所的努力,对外承接了部分工程。经过一年多的运行,维修养护所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形成,并已汇编成册。今年11月3日,养护所召开职工大会,表决通过了日常管理、渠道养护管理、渠道维修施工等三大项二十五小项的规章制度,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内部管理、外部监督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四干渠维修养护所组建情况:四干渠管理处组织相关人员到二干渠参观学习了管养分离改革经验,经管理局同意成立四干渠维修养护所,向湖北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申请进行法人登记,现已取得法人资格证书。目前已编制了养护章程,人员及注册资金也已到位。

进一步加大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组建和规范运作力度。二干渠管理处通过灌溉期间与灌区政府沟通,在研究了渠系状况和村组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在张场管理段许岗支渠灌溉的村组、四方管理段石渠支渠和五分支渠灌溉的村组组建用水户协会,现这2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已注册成立。总干渠管理处确定组建掇刀街办凤凰村农民用水者协会,现已在民政部门成功注册。

二十三、国家一级工程管理单位申报工作:枢纽工程除险加固项目和其他已建水利工程的竣工验收资料目前已开始系统整理和编制,拟成立验收专班,在2009年汛前完成验收资料的整理工作;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申报材料已于2008年收集完成,拟在2009年完成资料完善、报告编制工作。

二十四、节水灌溉试验研究:今年来,试验站加强了实验站设施建设力度,增强了规范化管理意识,年初确定的水利部“948”项目“灌溉—排水—湿地综合管理系统”、漳河灌区现状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测算与评价、国际合作项目《政策与体制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灌溉排水条件下氮磷地表径流流失规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灌区水资源有效利用与多维临界调控模型研究”等5个课题研究,均顺利进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发表科研论文5篇。

二十五、防洪预警系统建设:于6月份分别在观音寺大坝管理所办公楼、3000KW电站减压井、陈家冲泄洪闸、文家村2级、白石港村6级安装了防洪预警报警器,在陈家冲泄洪闸上游悬挂了游人、船只禁止靠近的警示牌,初步建成了漳河防洪预警报警系统,并将该系统纳入防洪调度预案,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开展了预警演习,现已正式投入使用,在今年的泄洪过程中,该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漳河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上报省厅。

二十六、渔业资源普查:此项工作是承接去年的工作,今年渔政站通过实地拍摄、调查捕捞产量,及时掌握了漳河水库渔业资源的变化动态。从统计分析结果来年看:今年水库繁殖生长最多的鱼类是鱼白鱼,其次有草鱼、鲫鱼、鲤鱼、鳜鱼、黄鲴等;为了保护鱼感鱼繁殖洄游通道,禁止渔船在水库上游下拦河大网,8月份,在水库发现了自然繁殖生长的鱼感鱼苗,体长在22公分左右,这是近10年来又一次出现鱼感鱼自然繁殖成功情况;由于鱼白鱼在去年基础上又大量繁殖生长,种群数量陡增,影响了青虾、银鱼的生长,水库青虾、银鱼资源在去年基础上有所减少,青虾捕捞船今年停捕,有待青虾资源恢复;常规鱼捕捞产量亩产3.8斤左右,较去年有所减少,渔业资源整体呈减少趋势。

去年已收集了一些稀有鱼类照片,今年继续收集,目前共拍摄到漳河水生动物36个品种,整理照片56幅,野生鸟类照片5幅,水草照片3幅。

二十七、大型灌区可持续发展论坛筹办工作:此项工作因故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