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范文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

第1篇: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范文

一、 教学结构方面

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这是《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生活》课性质的权威表述。通过对其深刻的研读与剖析,我们得到这样几个结论:生活不仅是生命的存在形式,也是教育的存在形式;学生开展活动要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对于《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结构来讲,笔者认为可以归纳为“三线、四面”,即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的生活。

三条轴线是指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为什么要将儿童的自我发展作为课程的第一条轴线呢?这是因为课程所提出的回归生活是回归儿童生活,是以儿童为发展主体的回归。这种活动需要从认识自我、建构自己的主体性开始,是对传统教学目标的一种创新,是尊重儿童人格、权利(主要指尊重其学习和生活的权利)的生动体现。儿童与社会轴线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儿童初步认识社会,形成个人不能脱离社会的观念,初步树立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思想,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关心社会、爱别人、有责任心、品德良好的优秀公民,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意识。儿童与自然这一轴线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从正确对待身边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入手,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成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小公民。自我、社会、自然在每一个人身上交织,其中必须明确的是三条轴线的核心是儿童。

四个方面生活是指: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责任心、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其实,这也是对儿童生活习惯、态度、方式、能力和质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但是,四者间的不同是其各有侧重。健康安全地生活是第一层面上的,是儿童生活的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是第二层面上的,是侧重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有责任心、有爱心地生活是第三层面上的,是引导儿童学会关心,培养其同情心、爱心、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第四层面上的,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是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发展自己的思维潜力,不断地有新的发现和创造,从小就养成不盲从、追求真理的良好品质。

二、 教学内容方面

儿童自身思想品德的形成,除了在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学到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感悟与体验。但是,品德课程教学中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同样也是来源于儿童的生活体验。其教学的设计,往往是围绕儿童本阶段的成长规律来设计的。这样,从教材设计到教材内容,其本身也是一个回归现实的过程。把儿童自身的生活体验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是培养学生用生活体验来思考问题的需要。对于品德课程教学内容来讲,它必须要来源于儿童的生活体验,也必须指导儿童的生活实践。概括地说就是要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一切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

儿童生活体验的丰富性与开拓性,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与广泛性,其教学场所的设置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或教室本身上。虽然其教材也是来源于儿童的生活,但是必须要回归自然,亲身体验过之后,才会更有意义。所以,对其教学内容来说,更应该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品德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教学的内容联系儿童的生活体验,又指导其生活实践,只有这样的教学内容才会更有现实意义。

同时,在教材内容联系儿童生活实际的过程中,虽然其教材也是对儿童生活的一种写照,但它不具有时效性,教师应该针对现阶段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有目的地来扩展教材内容,不能仅仅被教材本身的内容所局限。比如,在品德课中会讲到要孝敬父母,课本中也会提到如何去孝敬,会有一些具体的做法。教师在讲这些知识的时候,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之外,还应该让他们去实践,如回家给父母洗洗脚、捶捶背等。这其实就是一个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而且是不能忽视的过程。再比如,教师在讲到遵纪守法时,可以针对当下一些具体违法现象,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不应该局限在课本内容中的文字上。

三、 教学形式方面

在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其理论联系生活的过程,也是一种生活再现的过程,这样就要求它的具体教学形式不能过于单一。儿童阶段的生活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其生活再现的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生活本身是什么就是什么,他们还没有想成一种抽象的概念。所以,在儿童的生活体验中,他们大多是在模仿学习,然后创造性地再现出来。对于品德课教学形式来说,它必须随着儿童生活形式的多样性而不断变化,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会真实地再现出生活的本来面貌。

儿童阶段的生活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这就决定了其生活体验也是非常丰富的。在品德课来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过程中,其教学形式不能仅仅局限在单一的教室中,而应该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形式,让儿童丰富的生活体验在多种创新的形式中再现出来。

在儿童阶段的心理发育时期,他们不会有抽象的概念,只会记住事物的具体特征,表面看上去是什么就是什么,老师告诉他们什么他们就学习什么。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巧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生活全貌,并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比如,在讲到遵守交通规则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育手段,让学生能够很直观地记住交通规则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表演出来,接着让他们结合身边的交通情况,谈谈具体到自己的时候应该怎么去做。除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到知识以外,教师还可以知识问答的形式来展开教学,比如对于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礼貌知识、交通知识等,可以让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再现那些知识点。或者是把知识点写在黑板上,请两个同学上来配合,一个表演形式,一个猜出知识内容,这样在贴近生活的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四、 教学策略方面

小学品德课程在回归生活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灌输,而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很多学校在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多采取的是讲读的教学手段,即教师把文字读一遍,学生听一遍,这样根本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或者就是以按部就班的模式来教学,即严格按照教材的具体环节来展开,很少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对于课程教学的策略来说,它必须是一个活学活用的过程,不能过于僵硬、死板,而应该尽可能地去挖掘有用的元素,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通常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比较有效的策略是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有的人会认为,教材本身的内容就是来源于生活,其基本思想也符合儿童的成长需要,所以就不需要过多地再去挖掘问题,只要把它复制下来就行了。其实,这种教学策略是存在严重缺陷的。在品德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教材中的生活情况与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尽可能挖掘当下人们的生活元素。比如教师在讲《我们的合作》这一章节时,不能仅仅是向学生来讲授怎么样去合作,而是应从学生们每天做的广播体操讲起,来讲述合作的重要性,然后引申到一些生活实例中去,最后归纳出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学会合作。

针对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具体的生活实例,其实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再现,而对生活实践的指导就是要从这些生活实例中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比如,教师在讲到法律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举例说妈妈由于工作原因,又怕孩子在外面遇到危险,就把他反锁在家里,这是否侵犯了孩子的人身自由权。可能不懂教学策略的教师,就会在“反锁”的问题上来讨论,其实这个问题主要侧重的是是否侵权,应该讨论的是法律问题而不是反锁问题。

五、 教学目的方面

儿童阶段的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其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这些生活知识,最终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这个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的过程,就统称为生活化教学。所谓的生活化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去认识生活,更要让学生去学会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于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而言,它分为两个方面的知识点,其一是教会学生生活品德知识,其二是用所学的生活品德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要想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就要求教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后,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目标之外,还应该要有具体的实践目标,而且必须以实践目标为侧重点,因为所学到的知识还必须要回归到生活指导中去。虽然教材内容是对儿童生活体验的一种再现,但那仅仅反映的是一个普遍的理论情况,并不代表所有学生的具体行为,因此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更在于使学生具备普遍的生活理论,然后用于他们的具体生活实践中。

品德课程是一种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无非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生活,所以,这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必须的。在品德课程中,其最基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健康、安全地生活。比如在讲《我掉了一颗牙》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讨论掉牙或者蛀牙的情况,以及掉牙或蛀牙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这样,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情况来讲述掉牙或者蛀牙的生活常识。当教师把问题引申到日常牙齿保护上时,又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保护牙齿健康的经历,最后由教师来总结牙齿保护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去保护牙齿,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实,这就是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学会生活中培养更多的良好生活习惯。

小学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是一个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这其中要实现的是两次飞跃:其一是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来源于生活实践;其二是对品德课程的学习是为了指导生活实践。在具体的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两次飞跃所包含的具体含义,只有认清了生活化的实质,才能真正做到生活化。

参考文献

[1] 刘长青,刘丽萍,陈丽香.浅议《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5).

[2] 李新梅.把生活融入品德课堂的教学尝试.广西教育,2011(19).

第2篇: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范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策略;实践

0 前言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旨在促进学生的良好道德形成的课程。它主要在小学阶段高年级中开展,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责任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认真研究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对于学生养成良好道德有着重要意义。

1 从实践出发,体验生活

生活的体验导致学生品德的形成,真实的生活给学生带来深刻的道德体验和认知,而不是表象的。在教学中应注意贴近生活,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感悟,促进他们的全面良好发展。

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中实践,学习,增加实践能力。充分利用资源,增长见闻,开发兴趣,拓展知识。道德是与生活密切接轨的,离开了社会也就不再有意义,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方面,与学生紧密相连。只有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才能从心里打动学生,引发他们的真正的道德情感,真正的产生道德认知,而这些源于生活的实践、认知促进了学生品德的形成。

因此,在学生的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品德,脱离了生活,品德的形成也就无从谈起。要取得好的教课效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抓住事情的真实之处,通过真实的感受,发自心灵的感触是我们在教学中的重点所在。

2 探究应坚持适度原则

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是这次新课改的核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去深入研究,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热情,达到教学的目的。而在组织的活动中要坚持一些原则,保持高热情,高效率。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碰到一些这样的例子,一些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中看似在热闹的探讨,实际上不乏有的学生想借此机会大聊特聊,“侃大山”,“凑热闹,出工不出力”。这样小组的讨论将会因此而变成吵吵闹闹,嘻嘻哈哈,讨论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探究的目标也将变得漫无目的,还因此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合理的配置学习内容,达到高热情,高效率的目标。

在不同的地区老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课堂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用心策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处理好各种问题,进行好每次活动,提高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3 发展主题教学,更具针对性

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参与、认识能力在本次新课改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更加受到重视,因此,新课程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社会课程更加考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观察适应能力,更加强调学生融入生活,在生活中的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实际中锻炼自己,而这与传统课程是有很大差异的。这样在我们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更多的考虑以直观具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进行实践,感悟。在一些不必要让学生了解的方面,我们只需让学生认识到一个正确的事实就足够了,所以,往往直观的认识反而要比理论化的认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记住。不管如何,学生都应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我们要采用主题模式,进行单元教学。

教材的编排采用主题单元的模式,按照总――分的形式进行,每个主要主题下分若干个次级主题。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机动的安排每个单元的学习,不要机械式的教学,对教材统整,可以部分颠倒或整合。

4 控制课堂的教学节奏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吸收老师教的知识,老师的教学内容需要阐述,这样双方的思维就要进行密切的沟通、碰撞,新的问题就必然会产生。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已有经验,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准确的剖析,从而达到上述的状态,这既不能由老师预先设定,也不是学生能自主决定的,这需要教师的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不同的教师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节奏,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适宜的教学节奏必然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发展也大有益处。

现实却并非如此,我国教师热衷于“题海战术”,学生的负荷量太大,学习任务重、负担大。这样紧绷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和学生都高度紧张,单调而机械化,很容易产生疲惫、压抑、紧张等负面情绪。而本次课改中《品德与社会》主张在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社会体验和实践,以感性的认识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因此,选择更适宜的课堂教学节奏,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予以考虑的一个方面。

5 总结

总之,品德与社会具有的活动性极强的这种性质使它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等的限制,也应以更多样化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本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充满热情的投入研究的科学态度和对生活充满信心、希望的目的,教师们在活动中的策划和课堂上的循循善诱也是至关重要的,《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真正目标才能圆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郝晓微.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 12(11):51-54

[2]王恩生.《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浅谈[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 14(1):62-66

第3篇: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范文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后 引导 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总体培养目标为基础,对本课程总目标的定位是:“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最基础性的目标就是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道德素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在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材的知识和信息载体,了解知识和通过情境等载体“体验”了知识的教育功能。但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后,转变并形成一种自觉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关键要靠课后对其行为、习惯进行督促引导。

初中生正处于从儿童向青年期过渡的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具有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特点,或者说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

他们的社会性情感还不够深刻,意志力和个性意识倾向性发展得不够稳定,自我调解和控制的能力较差。他们常常很容易被诱因直接引起的欲望所驱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发展得并不完善,其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很强。根据研究,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就是说,一个习惯的形成,一定是一种行为能够持续一段时间,据测算是21天。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教育的本旨在于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所以,课后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督促、引导,规范其行为显得很重要。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呢?

一、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诊断

某个知识点(如意志)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完后,通过《自测题》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此方面的行为习惯进行诊断。通过诊断,主要找出存在的问题。

二、拟定出培养行为习惯的措施

根据诊断的结果,采取“学生—小组—教师”,三环节拟定出针对具体学生的《XXX良好XX行为培养方案》,以待实施。

三、课后督促引导措施

1.自我约束培养。根据《XXX良好XX行为培养方案》,学生自己有目的进行培养。

2.小组督促培养。根据学生的平时情况,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就学生行为表现进行小组帮扶,对学生进行不良行为的矫正及良好行为的培养。

3.家庭辅助培养。学生平时行为的引导及培养,要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时组织家长会,让家长全程参加活动。

4.操行考核培养。将学生日常行为培养情况,纳入操行评定。通自评、月评,将此项评定计入学生期末操行评定中。

第4篇: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范文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旨在促进学生的良好道德形成的课程。它主要在小学阶段高年级中开展,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责任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认真研究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对于学生养成良好道德有着重要意义。

1 从实践出发,体验生活

生活的体验导致学生品德的形成,真实的生活给学生带来深刻的道德体验和认知,而不是表象的。在教学中应注意贴近生活,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感悟,促进他们的全面良好发展。

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中实践,学习,增加实践能力。充分利用资源,增长见闻,开发兴趣,拓展知识。道德是与生活密切接轨的,离开了社会也就不再有意义,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方面,与学生紧密相连。只有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才能从心里打动学生,引发他们的真正的道德情感,真正的产生道德认知,而这些源于生活的实践、认知促进了学生品德的形成。

因此,在学生的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品德,脱离了生活,品德的形成也就无从谈起。要取得好的教课效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抓住事情的真实之处,通过真实的感受,发自心灵的感触是我们在教学中的重点所在。

2 探究应坚持适度原则

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是这次新课改的核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去深入研究,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热情,达到教学的目的。而在组织的活动中要坚持一些原则,保持高热情,高效率。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碰到一些这样的例子,一些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中看似在热闹的探讨,实际上不乏有的学生想借此机会大聊特聊,“侃大山”,“凑热闹,出工不出力”。这样小组的讨论将会因此而变成吵吵闹闹,嘻嘻哈哈,讨论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探究的目标也将变得漫无目的,还因此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合理的配置学习内容,达到高热情,高效率的目标。

在不同的地区老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课堂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用心策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处理好各种问题,进行好每次活动,提高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3 发展主题教学,更具针对性

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参与、认识能力在本次新课改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更加受到重视,因此,新课程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社会课程更加考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观察适应能力,更加强调学生融入生活,在生活中的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实际中锻炼自己,而这与传统课程是有很大差异的。这样在我们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更多的考虑以直观具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进行实践,感悟。在一些不必要让学生了解的方面,我们只需让学生认识到一个正确的事实就足够了,所以,往往直观的认识反而要比理论化的认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记住。不管如何,学生都应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我们要采用主题模式,进行单元教学。

教材的编排采用主题单元的模式,按照总——分的形式进行,每个主要主题下分若干个次级主题。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机动的安排每个单元的学习,不要机械式的教学,对教材统整,可以部分颠倒或整合。

4 控制课堂的教学节奏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吸收老师教的知识,老师的教学内容需要阐述,这样双方的思维就要进行密切的沟通、碰撞,新的问题就必然会产生。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已有经验,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准确的剖析,从而达到上述的状态,这既不能由老师预先设定,也不是学生能自主决定的,这需要教师的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不同的教师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节奏,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适宜的教学节奏必然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发展也大有益处。

现实却并非如此,我国教师热衷于“题海战术”,学生的负荷量太大,学习任务重、负担大。这样紧绷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和学生都高度紧张,单调而机械化,很容易产生疲惫、压抑、紧张等负面情绪。而本次课改中《品德与社会》主张在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社会体验和实践,以感性的认识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因此,选择更适宜的课堂教学节奏,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予以考虑的一个方面。

5 总结

总之,品德与社会具有的活动性极强的这种性质使它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等的限制,也应以更多样化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本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充满热情的投入研究的科学态度和对生活充满信心、希望的目的,教师们在活动中的策划和课堂上的循循善诱也是至关重要的,《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真正目标才能圆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郝晓微.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 12(11):51-54

[2]王恩生.《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浅谈[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 14(1):62-66

第5篇: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范文

关键词: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构建对策

在研究高效复习课的构建对策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实际复习的内容,明确复习目标,制定复习方案,这样,教师才能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复习思想品德知识。而且,科学复习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进而达到教师理想的复习效果。

一、关于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复习课都缺乏浓厚的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所采用的复习方法较为单一,使复习内容缺乏趣味性和新颖性,这样学生就会认为复习内容枯燥乏味,从而不愿主动地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其次,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复习方法,不断地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复习知识,并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熟记复习内容,这不仅使学生无法激发自身的思维创造能力,也严重影响复习效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思想品德课程失去学习欲望和研究精神。

由于初三学生正面临中考的挑战,所以初三学生难免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理,这样就影响到学生的复习效率。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学生则会形成错误的复习观念,复习方法也会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从而导致学生浪费大量的复习时间,也无法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当学生发现自身无论如何复习都无法提升学习成绩时,学生的自信心就会随之减弱。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思想品德教师需要构建高效的复习策略,并在课堂中有效地指导学生复习教学内容。

二、针对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提出策略

1.巩固基础知识,整理归纳复习内容

思想品德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文字较多。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教学内容时,首先,教师应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复习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进而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而且,这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和基础知识,这样,教师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复习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只有让学生学会做笔记,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并形成正确的复习思路,从而有计划地复习思想品德教学内容。

2.注重复习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

在进行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中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规划出来,进而在复习时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加强分析。在复习重难点知识时,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复习观念,采用新颖的复习方法,切勿让学生反复背诵重难点知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带领学生复习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其次,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复习时间和复习空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复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3.加强对时政热点的研究

根据对中考试题的分析,可以得知,近些年中考试题中经常会出现社会的大小事情和时事政治,这就充分说明,中考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在复习思想品德知识时,教师应将时政热点融入复习过程中,并加强对时事热点的研究,让学生结合基础的教学内容,分析时政热点,这不仅能让学生关注政治政策,也能使学生有效地解决教学问题,提升学生的复习水平。

总而言之,初三思想品德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教学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制定科学的复习方案,研究合理的复习策略,并在复习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形式多样的复习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教师才能有计划地复习,并保证复习过程具有规范性。只有教师提前做好复习准备,才能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秦蓉.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阅读与感悟”的特征与作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6(3):12-34.

第6篇: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范文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与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得到很大的改善。在以往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似乎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一味采用说教的方式,灌输理论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严重降低了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1]。而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得到认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得以体现,因此,积极贯彻和落实生本理念,不断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成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工作。

1 革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人文精神、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理论知识繁多,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记忆,而且,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一味要求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产生厌烦的心理。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度强调自身的主导地位,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状况,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导致教学氛围沉闷、枯燥,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而在生本理念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得以发挥。因此,在新课改的视野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积极创新教学模式,灵活应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 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营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师生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动态以及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努力构建自由、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效率[2]。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广泛,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一味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改进教学策略,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意志”时,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愚公移山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讨论愚公做法的对错,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思想品德教学涉及到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理论性、综合性较强,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性化发展[3]。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加强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入生活事例,让学生分析生活事例、社会现象所体现的教学内容,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材料,拓宽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法律方面的知识时,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通过辩论赛、讨论会以及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增强思想品德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

4 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和使用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积极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4]。例如,在学习《人生难免有挫折》时,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自己收集和整理有关的学习资料,然后,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第7篇: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Training Strategy of Students' Learning Habits in Middle

School Ideological and Moral Lessons Teaching

JIA Yuanyuan

(Urumqi Bayi Secondary School, Urumqi, Xinjiang 830000)

Abstract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moral raises the student good preparations before class, concentration, independent complete assignments, collect information and exam habits strategy.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Moral Lessons; learning habit; training strategy

学习习惯是指经过有意识地训练和潜移默化地陶冶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自动重复的学习行为心理倾向。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笔者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从调查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分析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成因入手,进而探究相应的培养策略,从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1 调查结果

笔者采取了谈话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七年级的254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者中有14%的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具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4%的同学在大多数时候有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在老师或课代表的督促下能够进行课前准备,能够较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32%的同学学习习惯存在明显不足,表现为:缺乏学习兴趣,上课精力不集中,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执行教师的教学意图,学习懒散、自觉性差、随意性大,老师要求了才做但不能坚持,个别同学即使老师要求了也不能做到。

2 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分析

(1)学生自身的因素。现在的初中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缺乏理性的家庭引导,使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依赖,怕吃苦、不爱动手、动脑的习惯。没有平时的点滴积累,良好的学习习惯自难形成。

(2)学校教育的偏差。首先,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导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教师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成为教师们的主要教法,严重压抑学生思维的空间和积极性,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其次,思想品德课在初中课程中一直被定位为“副课”,加之中考和期末统考均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导致任课教师和学生都出现偏差,具体表现为思想上的不重视,进而在行动上分别表现出,学生不做课前准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和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其他任务,答卷随意性较大,不规范等;教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往往也是听之任之,较为麻木。

3 培养策略

3.1 培养课前准备习惯的策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迅速而有效地展开,课前准备至关重要。预备铃响后,利用两分钟的预备时间,教师进入教室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前准备,用语言、眼神及肢体动作向学生传递信息――马上就要上课了,请做好课前准备。学生看到老师已经站在了讲台上,也自然地进入了准备状态。同时教师对课前准备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学生会向这些身边的榜样学习,加快准备速度。

3.2 培养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敢于提问习惯的策略

3.2.1 兴趣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在动力的源泉

如果学生缺乏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要抓住当代学生乐于参与的心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时,播放偏远山区同龄儿童的校舍和上课的情景的短片,让同学们与本校的学习环境进行对比,造成学生心灵的强烈震撼,引出课题,并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这样是同学们感受到思想品德课其实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更加关注课堂、参与课堂,感受思想品德课的魅力。

3.2.2 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提问

(1)公正评价,合理期望。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使学生越来越差。因此教师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准确把握、合理评价每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坚决不讽刺挖苦,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心灵自由,从根本上消除紧张情绪。

(2)情感积极,感染学生。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情感交往。

3.3 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的策略

3.3.1 完成作业的规范

作业规范要求同学们 “三要三不要”:即作业的字迹要工整、大小要适中、空间安排要科学;不要抄袭、不要粗心、不要涂改。做错了作业要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订正。要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上交作业。做出这些要求之后,就需要教师加大检查和督促的力度。学生做作业时,老师除了关注完成与否,更要注意学生做的是否正确,还要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来做,是否独立完成作业。按要求做的,及时表扬。对有抄袭作业等坏毛病的学生,采取全班提醒和个别谈话,并在其作业本上做批注。批注通常以鼓励性语言教育为主。

3.3.2 完成作业的程序

完成作业的程序可归纳为三步骤:认真看书――仔细审题――自我检查。首先,做作业之前先认真看书:至少阅读一遍整篇课文、教学笔记,以便为完成作业奠定知识基础;其次,引导学生仔细审题:养成认真阅读题目,仔细审题,全面领会题目已知条件(包括隐藏条件)的好习惯。如,思想品德课作业中的材料题,要求学生回答“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这种类型的题要强化学生就材料一说明什么和材料二说明什么分两步来答。这种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消除由于面对问题无从下手而害怕做思品作业的心理,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完成作业的习惯养成。另外,作业完成之后,要引导学生自我检查或互查,形成检查作业的习惯,不断减少作业的差错,提高自我检查修正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树立两个意识:一是完成作业的时效意识;二是及时交作业的意识。

3.4 培养良好的考试习惯的策略

(1)书写规范是基础。常言道,字如其人。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考试的成绩。所以要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学生书写方面的要求,尽量做到格式统一、字迹工整、不乱涂改。在平时考试中对于书写不规范的,利用学生关注考试成绩的心理,直接在卷面上扣分以示惩戒。另外,这种习惯的培养更要在平时作业的要求中进行强化。(2)认真审题是关键。审题就是认真阅读、真正理解材料并且弄清设问,对于题目中的每个字,每句话,每种符号都要看清楚、看准确。切忌“看了一半就开工”,这样会造成“南辕北辙”,事倍功半或无功而返。审题习惯培养的功夫也要下在平时,在做作业时就对学生严格要求,最终将考试变成平时作业的一种延伸。

总之,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相信只要自觉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长期坚持,严格要求,反复强化,一定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8篇: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范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

初中生正处在性格形成和思想定向的关键时期,教师正确优化的思想引领是初中一切课程的重中之重,而作为必修的纳入考试范围的思想品德课,更是引领初中生思想工作的主角。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及授课方式、考试策略的不断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在结构、内容、方法上都有了很多创新。但是我们依然看到思想品德课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着过于强调个体被动接受学习的状况,教师过多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致使很多学生都是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地学习。那么,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效率,让课堂“鲜活”起来呢?如何彻底改变师生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稳步提升成绩呢?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中自觉成人、自主发展呢?

一、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将直接促成学生的变化和提升

如果教师思想僵化死板,学生将封闭保守;如果教师的教学统一规整,学生将不知变通。所以,教师思想观念、教学观念的改变是实施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的教学观念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目标、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对象的认识和主张,其决定着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效果。很多教师都是在教学中给学生“灌”知识。教师念、学生记,教师讲,学生背,成了很多思想品德课的常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本调动不起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学科知识,多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参与,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有效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熏陶下的学生,必然是没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这更是与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背道而驰的。教师一定要关注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实际体验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切实践行“学生主题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主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师生间平等尊重及和谐融洽的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度。教师目光中的肯定、赞许和鼓励,势必会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教师目光中的冷漠和厌弃,乃至总是放不下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随意否定、打压学生,将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因喜爱老师而做到自觉遵守纪律,学习主动性加强,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反之则不然。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教师必须改变“师道”观念,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我曾经教过一个人人眼中的“问题生”,他喜欢打架骂人,但比较机敏灵活。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我发现这个学生还是有优点的。我一次次找他谈话,但我发现他对老师始终有一种抵触情绪。我开始想办法改变他:鼓励他,让他树立自信心;并以实际行动来感化他,让他重新认识自己;找他的父亲谈话,从而更全面了解他的真实情况,然后采取有效的办法帮助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有所转变了。在我持续的引领和感化下,他变得不再调皮捣蛋了。时间和事实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创造师生心理相融的教学活动,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自己探索、获取、掌握并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实践,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1.用兴趣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奋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内驱力。只有对事物发生兴趣,学生才会去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很多学生都有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和培养,使之稳定成长久的兴趣。一门功课学好了才喜欢,喜欢了就会学得更好,这样就开始了一个良性循环。教师要利用这个过程,使学生从刚开始的喜欢,到渐渐有了一点成绩,进而稳定地喜欢它,到最后学得更好。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高。

2.在争论中解决问题

第9篇: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构建主义认为:“教学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呈现过程,是师生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要体现知识技能的习得,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理解生命的意义,积累生命的体验,实现人生的价值。”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的主渠道,要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基。课堂中学生有活力、有动力、在成长,教师在点拨、在参与、在体验,师生共度生命的历程。打造生命课堂、高效课堂是其必然要求。然而,目前教学中存在着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智力的培养,忽视感情、态度、价值观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等问题,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个性受压抑,能力受到制约,课堂效率低下。显然,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研究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

一、研读课程标准,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全国也有多种版本,但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没有大的差异,都是在同一体例的基础上对原“课程标准”的解释。教材内容均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各年级进行的教学内容在标准中也均有作出相同的规定,即初一为心理健康教育,初二为法律常识教育,初三为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国策教育。据此,教材必然可以成为教学与考试的依据,教师只要将教材吃透,就没有必要再去研究课程标准。而新“课程标准”首次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和对具体年级的教学内容要求,以学生为本,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关系”有机地整合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相关教学内容,为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材的体例和内容的呈现形式多姿多彩,而教材已转变为仅仅是一种学习课程标准的参考资料和一种课程资源。为此,教师备课必须先备课程标准,才能了解并把握课程的总体要求,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简言之,教师只有通过研读熟悉课程标准才能胜任教学。

二、引导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外界的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更需要经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来真正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而不要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死记硬背。通过自主学习,使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品德的自觉过程,以利于学生不断地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形成持久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教育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各种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条件,达成课堂教学呈现更开放、更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局面。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所在,教师要善于捕捉国内外重大时事和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特别是贴近学生身边的事情,将其与课文理论挂钩,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产生兴趣,从而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抽象的课文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思想品德课内容具有抽象性,教师只说教材,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亲切感。比如在教学《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时,我要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的挫折,而且给几钟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亲历来理解“人生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人们都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这样的理解比老师的说教更深刻,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被“灌输”的知识缺乏感性认识。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特点是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以生动的画面和悦耳的声音创设其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比如,在讲“忠实履行义务”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说句心里话》,并配有画面,让学生一起跟着哼唱,看着那动人的画面,听着那优美的旋律,学生会犹如身临其境,很自然地感受到:我们能幸福安宁的生活,与广大战士忠实履行保家卫国的义务是分不开的,这种效果是传统的模式无法企及的。

五、加强实践活动,巩固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