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文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

第1篇: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page_break]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印证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伴随着这一形势的出现,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传统的媒体是以电视、广播等形式来传递信息的,现代媒体是以网络电视、网络直播等形式来实现信息传播的,这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满足了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可想而知,网络媒体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也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对于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科学性展开工作,以面向社会、现代化、未来为根本指导思想,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不断创新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一、科学认识网络媒体在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地位的理论依据

(一)适应现代化要求,转变思想政治工作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是将社会意识形态具体化、科学化、政治化,其表现在物质与精神领域。主要涉及人们精神领域的思想认识,以物质领域建设和发展为辅,结合实践活动与基础理论为依据,对不同环境下的思想行为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并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为最终目标,这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之下的。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化建设要求发生分歧与冲突,在理论实践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转变思想政治工作观念,不断创新发展,进一步更新和完善思想理论体系,将其作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要求,并做好宣传工作

在当前形势下,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面对越来越多的思想熏陶及影响,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应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以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我国思想政治工作,使其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并持续稳定发展下去。思想政治工作与先进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满足政工工作科学化的要求,就需要将两者结合,保持思想的先进性,以顺应时展的思想意识形态。通常情况下,对群众有利的,群众就会选择和发扬,反之就会抵触;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是以自身的个性特点为基础,然后对不认同的思想观念持反对意见,对认同的思想观念认可,这也体现了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科学化。当前,面临不同思想的挑战,使得思想表达和理论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在思想认识和选择上也出现较多的分歧和矛盾,思想的选择性和多样性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从简化思想的角度来分析,选择性没有实质的作用。

(三)以科学化的要求深入探讨人们的思想和心理及其规律

在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中,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从基础思想进入主体思想需要一个过程,不能过于着急,也不能盲目,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必须了解人们的思想政治的认识,根据其实际情况改善和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要了解人们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就需要了解其现实生活的过程以及意识转变的动态行为,这样才能找到其中的变化规律。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利益冲突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使得人们在个人行为、语言以及思想意识方面发生改变,导致错误出现。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增加,对人们现实思想和心理及其变化规律的不了解情况下的盲目性,成为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难题,这也预示着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全新的理论,需要创新和改革思想政治工作,使其登上新的舞台。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科学要具有先进性和现实性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正确的舆论引导群众,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在良好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和进步。面临思想的挑战,必须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以此稳固和提高其社会地位。在现实社会中,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与社会教育相协调,这也使得其思想工作失去现实性,必须积极引导,同时改善环境,以此选择正确的目标,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先进性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上,保持先进的思想形态,就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自身思想意识形态,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二、网络媒体在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网络媒体是信息时代的基础

网络媒体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其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实现了资源共享,通过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发送到各大网站上,并及时更新,以此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力度,从而丰富广大干部员工以及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其思想觉悟,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网络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在传统的媒体活动中,其技术手段和传播途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进而达不到良好的传播效应。运用网络媒体,能够实现一手信息第一时间掌握,并能够随着信息的更新不断跟进;还能够通过不同形式来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能够为人们展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和文化的内涵。

(三)网络媒体是了解社会经济信息的重要手段

网络媒体改善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网络软件各种形式与社会大众进行交流,进而了解人们的思想感悟和共同关注的话题。结合科学的理论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感知和激励,以此解决人们思想行为、心理形态及其一些不稳定因素,为社会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创新与实践的方法

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网络媒体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独具特色的传播方式和交流方式为社会提供了更强大的信息服务。将网络媒体应用于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目的性,还能提高其社会影响力。针对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推动网络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是加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理念的基础。

(一)网络媒体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工具

要科学认识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必须综合全面因素考虑,要促进精神领域和物质领域协调发展。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靠实践活动和理论演讲,还要结合新时代的传播工具,大力推广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将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充分利用起来,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实施两种不同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媒介具备普遍性、广泛性、时效性、便捷性以及传播性。其能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步伐。

(二)网络媒体将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第二种形式

信息化时代进程不断深入与发展,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其信息传播速度和信息储备容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服务。网络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创新要求,也成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三)网络媒体的隐蔽性,促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得到体现

由于网络媒体隐蔽性很强,人们能够通过网络媒介,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文章,在不署名的情况下,更能够体现其上传信息的真实性,既能反映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也能让他人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思想斗争和矛盾。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形态、心理变化以及对思想道德的诉求。这种形式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得到有效的释放,有利于加快思想理论体系的渗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四)网络媒体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渠道

由于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很强,这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改变了传统的理论灌输方式,使其由被动灌输转变成主动接受,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思想交流使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其真谛。网络媒体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灌输渠道,通过这种渠道改善人们在思想认识、心理状态及其变化规律中存在的矛盾,并提出科学性的理论概念,使人们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提供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第3篇: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微博 网络媒介素养 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媒体迅速崛起,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的网络时代。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平台,微博自从2007年引进中国以来,发展迅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5年2月3日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所显示的,截止到2014年12月底,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突破6.49亿,其中微博用户数高达到2.49亿,网民使用率更是居高不下,为38.4%。调查同样显示,微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大,已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资讯、记录生活、抒绪、信息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

一般认为,网络媒介素养是由传统的媒介素养概念发展而来的,不仅包含网民在技术层面上对于网络媒介信息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更强调网民在意识形态层面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社会道德责任意识等。网络媒介素养作为一种使用网络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在微博时代就显得更加重要。

大学生是中国现有网民中比例最高、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微博时代,大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受传者,而是以信息传播主体的角色定位站在了时代前沿。微博在给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相对而言,我国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显得有些滞后。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就显得迫在眉睫,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有效获得与使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

在信息大爆炸的网络环境背景下,受市场利益的驱使,网络媒体发展日益市场化、商品化。与时展同步,微博媒体的运作同样如此。由于微博用户可以不经任何审核,随时随地、转发各种信息,因此就使得微博内容显得十分庞杂,并且易受网络垃圾困扰。微博上所提供的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不仅有价值珍贵、短小精悍的有用信息,而且充斥着大量因缺乏精工细致而流于肤浅的信息,在信息的审查、还存在监管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一些不良信息并不罕见。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技巧获得与使用网络中的各类信息。

微博具有言简意赅、可以自由选择关注对象的特性,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程度较高。大学生往往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关注自己所偏好的媒体,并以此在第一时间获得海量信息。相对而言,不少大学生在技术应用能力的层面具有一定水平,在认知、应用等能力和意识态度等层面的素养较为成熟,他们大多乐于交流和分享信息,具备一定的运用网络实现自我发展的自主意识。他们通过微博上的信息共享丰富知识,通过不断的线上交流表达自我、展示自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他们通过跟帖、评论、转发他人意见,表达看法,在思考与学习过程中,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但总体而言,很多大学生使用微博时间较短,参与微博的形式较为简单,对于这一媒体的应用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的懵懂状态,并没有很好地形成信息传播的积极主动的自觉状态。当今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微博上海量信息的足够判断和辨别能力,虽然对于网络海量信息具有一定的主观选择能力,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能动选择,但是,他们对于微博上出现的负面信息缺乏基本的分辨和批判能力,往往是仅凭自身以往的经验进行初步判定,缺乏对负面信息潜在危害性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获取信息的态度还不够积极主动。在对网络信息及媒介的解读与批判等方面,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主要以感性认识为主,理性认识不足的缺憾,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验证意识和验证能力有很大欠缺。

信息时代下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大量各类专业学术资料和学习资源纷纷上传于网络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博等网络媒体相对快捷和便利地获取信息。面对浩若烟海的网络信息,大学生如果缺乏基本的网络媒介素养,就会很容易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丧失基本的自制力和判断力,出现认知的迷茫和思想的混乱。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准确认识网络媒介及传播信息的能力,加强对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析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能力,增强对信息真实性的辨别能力,防止思维的浅薄化趋势。唯有如此,才能培育大学生对于网络媒介使用方法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开发和利用微博等网络媒体上知识与信息的技能,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更加充分地利用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术资料,学会检索与利用微博中的学术资料等相关资源,在更宽广的范围内获取知识与技能,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理性参与网络信息生产及传播的能力

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不同,网络媒体凭借强大的交互技术深刻地改变民众的信息传播环境,创造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媒体下信息的受众不仅成为主动的信息接受者,而且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许多大学生在日常接触微博等网络媒介信息之际,在一定程度上自发形成了初步的认识、使用、解读和批判网络信息的能力。但其网络媒介素质仍然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并不是在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和系统的训练下获得的,整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群体整体的网络媒介素养比较低。一般而言,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意识到微博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观点思维方面的影响,不过相对易于忽视微博对价值观、人生观等深层次的影响,对自身在微博传播中的能动地位认识不足,参与微博媒介互动和信息制作的人数较少。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训练,大学生的网络媒介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本能需要,因此会出现一些对网络媒介信息的误读、误用,甚至被误导在所难免。

在微博等网络媒介中理性地创造和传播自己的信息并进行相互交流,是当代大学生理应具备的重要的网络媒介素养之一。在批判地接受有用信息后,大学生要尝试进行创新,并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相结合,努力创造新的有价值的网络信息。加强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在网上学到的有用信息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知道层面,更是积极地将其应用到解决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善于发现网络信息与大学生生活实践的结合点,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网络媒介素养。通过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以批判意识接触微博上的诸多信息,不受或少受网络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学会对纷繁复杂的网络媒介信息进行客观的判断和认识,在使用微博等网络媒介时能够做到不造谣、不盲从,远离低俗。

三、适度应用网络各类娱乐服务功能的能力

微博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多媒体传播,集文字、影像、音频、视频于一体。4G技术应用的普及和日趋完善,大大推动了微博在大学生群体的普及。网络与手机的无缝结合,使大学生上网和接受信息的速度变得无比快捷。

大多数大学生接触微博是为了获取信息和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对于娱乐信息的关注也占有较大比重。大学生往往乐于交流和共享信息,具备运用网络实现自我发展的意识。相对而言,大学生更愿意借助网上交流的方式表达自我和展示自我。了解各类信息是很多大学生使用微博的主要动机,但在实际浏览过程中,大学生表现出猎奇、消遣等心理特征,倾向于休闲娱乐,并且在网络消费中有更多明显的表现。某些大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沉溺于虚拟世界,在其中寻找抒发自我空间,逃避现实生活。大学生对于网络媒介的接触虽然较为频繁,但大多停留在获取娱乐、新闻、休闲等信息,使用层面比较浅显,相对偏于感性的对于网络媒介信息的解读和认知能力,使他们网络媒介素养普遍不高。

虽然大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与自觉性,但仍会受到微博的负面影响。诸如耗费过多时间沉湎于网络世界,导致一定程度的自我封闭,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相对减弱;就接受方式而言,大学生更加偏爱图像、视频等信息,对文字特别是长篇文章不屑一顾,这导致他们的思维易于简单化和平面化;网络中的负面内容会严重威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必要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微博,突破年龄和地域的限制,修复人际关系,调节情绪,满足自我的心理需要,达到认识自我,实现大学生自身社会化的目标。

具备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与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内容,也是信息时代下每一个个体发展的基本需要。只有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微博,让大学生以自信的心态、思辨的眼光接触微博,有针对性地选择信息,懂得合理应用微博完善自我、服务自我,了解并掌握网络媒介交往等技能,合理运用网络媒介的各项功能,尽量减少网络媒介对当代大学生的不利影响,才能让微博等网络媒体更好地、有效地为大学生所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能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所创造的社会环境和生活语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摈弃负面价值观,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并依此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大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道德人格的生成,真正实现大学教育对于社会的价值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敏,王素冰.浅谈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J].黑河教育,2011(10).

[2]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问题[J].新闻记者,2004(5).

第4篇: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文

一、 运用新媒体探索新时期“统战”宣传工作的内容

依据近10年来从事人民政协报“统战”新闻版编辑工作体会来看,笔者认为,运用新兴媒体开展网络“统战”宣传工作的关键是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拓展工作方式,找准新兴媒体与“统战”宣传工作的契合点,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在促进信息交流、政治引导、舆情引导、参政议政、服务咨询、联谊交友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打造“统战”宣传交流、参政议政、网上舆论引导、网上舆情监管、联谊交友等五大新媒体网络平台,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切切实实地将新兴媒体的挑战转化为机遇,为开创新时期新阶段“统战”宣传工作新局面发挥重要作用。

1.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对新时期“统战”宣传工作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兴媒体呈现出开放性、无界性、互动性、多样性和隐蔽性的鲜明特征,随着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既给新时期“统战”宣传工作方式和手段的改进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基础平台,同时随着涉及统一战线的网络事件也越来越多,对“统战”宣传工作范围和内容、工作标准和要求以及新时期“统战”干部的素质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加大对新兴媒体的研究和运用,是“统战”部门适应形势发展,探索新时期网络“统战”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各级“统战”部门必须加大对新兴媒体的研究和运用。这种研究,必须是跨学科的,融合网络传媒、“统战”工作等多个学科,既要有“统战”工作的工作人员和专家,也要有熟悉网络传媒的从业者和学者。“统战”宣传工作必须抢占新兴媒体的阵地,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阵地,积极宣传党的“统战”政策、统一战线工作成果和“统战”代表人物,加强“统战”干部与统一战线成员的联系,了解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的政治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还要多研究新媒体的表现内容,开发新媒体受众喜闻乐见的“统战”信息和内容。

二、运用新媒体开展“统战”宣传工作的现状

当前,各级“统战”部门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产生的深刻影响和巨大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统战”部门和系统单位纷纷建立了门户网站,在运用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宣传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1.“统战”系统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为运用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宣传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各级“统战”部门大多建立了自己的网上窗口,各种“统战”资讯和动态,并且配备了专门的网络设施和网络技术人员。这从技术层面上,为“统战”宣传工作奠定了基础。

2.在运用新媒体开展“统战”宣传工作上,各地“统战”部门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目前各地“统战”部门基本建立了门户网站,有些地方还建立了“统战”工作短信平台、建言献策网上平台、网上部长直通车,“统战”工作QQ群、内部即时通讯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等,积极探索网上舆情监管和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并利用网站、手机等丰富统一战线联谊交友手段,在运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宣传工作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有些地方“统战”部门,鼓励工作人员以个人名义开设博客、微博,实际上是将“统战”宣传工作触角延伸到个人。有些“统战”部门,还邀请新兴媒体参与报道“统战”工作,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另外还有些地方“统战”部门,注重新媒体从业者中的“统战”对象,从人的角度关注新媒体“统战”工作。

但是,各级“统战”部门的新媒体“统战”宣传工作还没有形成体系化合力,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

3.在运用新媒体开展“统战”宣传工作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现在,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统战”系统的新媒体工作部门大多停留在技术工作层面,仅仅是其他部门的传声筒,配备的工作人员也都是技术人才,并非专门的“统战”宣传人才。实际上,现在精于新媒体“统战”宣传工作的人才较少,这是新媒体“统战”宣传工作的“瓶颈”。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应成批、成建制地将一些“统战”宣传专业人才转换到“统战”系统的新媒体工作部门。

三、 运用新媒体开展“统战”宣传工作的对策

笔者认为,新时期运用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宣传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是:建立符合“统战”宣传工作要求、结构合理、覆盖范围宽又充分开放的新兴媒体平台,实现“统战”宣传工作与新兴媒体平台的有机结合。树立新的“统战”观念,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探索新的工作手段和载体,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和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使新时期“统战”宣传工作更好地向深度、广度发展。

1.开展教育,提高“统战”系统对新媒体“统战”价值的认识。目前,“统战”系统的同志们大多熟悉网络、使用网络,也能意识到新兴媒体对“统战”工作的价值,但是这种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更鲜有借用网络从事“统战”宣传工作的案例。为此,建议各级“统战”部门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新兴媒体在新时期“统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大网络,大“统战””观念, 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覆盖面广和传播快捷的优势, 适应新时期大“统战”工作格局的要求,不断拓展“统战”宣传工作覆盖范围。

2.充分发挥新兴媒体优势,结合“统战”工作需求构建网络“统战”宣传工作新平台。各级“统战”部门应注重建好自己的互联网门户网站,通过及时“统战”新闻动态,整合共享“统战”系统资源,进行社会调研及决策咨询等,以丰富的内容、良好的服务、新颖的界面树立“统战”部门的形象,占领互联网宣传的主阵地。按照大团结、大联合、稳定和正面为主的宣传方针,不断改进和拓展信息宣传平台,创新宣传技术手段,利用新兴媒体平台及时、广泛地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 宣传统一战线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提高大家对统一战线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3.建立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建立舆情信息需求要点通报制度、重要舆情信息限时报送制度,完善舆情信息搜集的研究反馈机制,善于运用论坛、博客、新闻媒体等多种载体,及时反馈、报告舆情信息的调研分析,为各级“统战”部门掌握情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提供支持和服务。健全舆情监控机制,及时监测与分析舆情,从而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能力。

第5篇: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网络舆情 舆情治理 社交媒体 传统媒体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互联网从边缘媒体的角色,已经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6.88亿网民,6.20亿手机网民,使网络成为各个社会群体利益诉求的汇聚平台,成为最喧哗、最庞杂的舆论场。在互联网媒体化、社交化的态势下,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和互动也在日趋紧密,社会的运转方式以及政府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改变。准确掌握和及时研判舆情走势,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的社交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舆情治理机制便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一、当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难点

网络舆情治理是指政府机构在掌握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对网络舆情的发展、扩散和消解进行干预与引导,发挥舆情对于政府管理的积极作用,降低和消除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网络舆情由网民、政府、媒介等相关主体产生和推动。其发生过程是,与政府相关的舆情通过网络媒介产生、扩散,引发政府关注,政府根据舆情发展动态,借助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引导舆情,实现与网民的政治沟通。舆情治理需要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配合,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网络舆情产生的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党的宣传阵地的传统媒体从不同角度推动引领着舆情的走向。然而,各个相关主体对于舆情的认识和应对方式由于体制、机制、资源以及意识等问题,使政府的舆情治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部门:新媒体平台作用甚微,被动应对成常态

目前政府对舆情的治理主要依托各职能部门的宣传部门和信息监管部门进行,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开通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方式建立专属的新媒体信息渠道。这类新媒体平台在日常运营中担任政策政绩宣传和规章制度公示的角色,信息以单向传播为主,未能对的热点及时回应,度较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市、县一级政府人员尚未正确认识网络民意对于政府工作以及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未能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及时化解社会负面情绪和矛盾,在危机事件发生后通常采取“事后救火”的方式被动应对,表明出政府部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也说明政府部门缺少对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规律和传播手段的科学认识。

(二)传统媒体:话语权消解,用户关注度有限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媒体有大量专业和经验丰富的新闻从业人员,在内容生产方面有着绝对优势。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媒体精心打造的正面宣传话语在互联网中迅速被消解,网络的去中心化和扁平化特征加剧了受众对于传统媒体宣传话语的不信任和抗拒。在社会化媒体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受众流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传统媒体的“受众”一跃成为新媒体的“用户”。受众流失,传统媒体的舆论影响力下降,虽然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已经做过多种努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影响力十分有限。纵观传统媒体的媒介融合尝试,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众多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究其根本来讲,仍是乏善可陈,尚未出现平台级的新媒体应用产品,其影响力的实现依赖于商业型互联网企业搭建的超大规模用户平台。

(三)网络媒体平台:缺少行业自律,删帖行为推动舆情发酵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崛起,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移动新闻客户端强势发展,自媒体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巅峰。社交平台和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极大地释放了公众话语权,公众有了更多的发声渠道。“众声喧哗”成为民间舆论场的代名词,网络谣言泛滥,网络水军肆虐,加之社交网络去中心化、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性,各种新媒体平台成为社会矛盾的集中出口,极易出现舆论难以控制的局面。网络媒体平台在内容制作、、转载等环节较为随意、缺乏监管,在内容违规后采取删帖等简单的处理方式,使得舆情不断发酵,甚至出现难以挽回的后果。还有一些网络媒体平台视商业利益为唯一追逐点,放任甚至炒作渲染网络谣言等违法违规信息,缺乏行业自律,有的利用法律监管的空白,通过技术手段营销不法和不实的信息,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置于不顾,给舆情的社会治理埋下各种隐患。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优化建议

(一)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常态化舆情预警机制

在技术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作用下,各级政府部门基本建立了专属的信息渠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正有序推进。政府通过门户网站以及政务微博、微信平台的信息成为民众获取政务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舆情是民意的重要体现,舆论引导工作事关整个决策体系,不能单单依赖各级宣传部、网信办等主管部门,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岗位都应该具备舆情预警意识,将网络舆情作为政府日常工作以及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现阶段从新媒体平台上进行舆情采集、监控、研判、预警等工作已经有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建立完善的分行业、分部门的舆情监督预警机制,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全员参与,并进行常态化运行。

此外,为了建立更有效的舆情治理机制,可以从信息源头着手,考虑把舆论引导工作纳入公务员培训科目,依托各级党校、干部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对行政机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有关舆情应对工作的培训,了解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规律,自觉树立舆论引导的意识,强化舆情预警思维。

(二)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应扩大对媒体的监管范围

新形势下,“媒体”这一概念的外延在不断扩大。之前报社、电视台、杂志社等传媒机构在传统媒体时代,享有绝对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进入“万众皆媒”的时代,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平台级应用崛起,自媒体野蛮生长,各类微信公众号、大V的传播力、影响力甚至超越了某些传媒组织。因此舆论监管范围应该延伸,凡是参与时政新闻和评论的各类组织及个人都应该纳入管理对象的范畴。

与传统媒体相比,商业性互联网公司搭建的新媒体平台起步早、发展快、用户基数大,网络新闻客户端随即也成为用户接受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无论是门户网站搭建的Apps,如新浪、网易、腾讯等新闻客户端,还是具有媒体属性的技术公司,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都应该成为舆论监管的重点。

(三)传统媒体应利用技术手段和资本手段建立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机制

传统媒体一直承担着舆论引导工作的重任。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可以创新方式方法,继续加强舆论引导工作。舆情治理工作承载于新闻内容之中,而作为专业的新闻内容生产机构,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技术手段的革新,注重宣传方式的创新,当下流行的H5技术、VR技术、短视频等形式都可以成为借助的手段。传统媒体应一改长篇累牍的通稿式宣传模式,化繁为简,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碎片化、移动化、重社交、重互动的媒介消费习惯。在分众化传播的趋势下,传统媒体必须针对用户的不同属性,建立更具个性化、精准化的信息传播机制,宣传信息自然也不例外。

实际上,地方传媒集团运用资本手段收购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具备一定用户规模的社交平台、游戏平台,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径。以浙报传媒收购游戏平台边锋浩方为例,交易完成后,浙报传媒可以直接获取大量用户,在自家的平台上进行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更游刃有余,同时又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可谓一举两得。

(四)社交媒体平台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意识

目前国内的社交应用市场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各类信息汇聚的综合类应用,如QQ空间、微博等;另一类是细分、专业、小众的垂直类社交应用,如职场社交、社区社交、视频社交等。现阶段这两类社交应用都聚集了大规模的用户。相比传统媒体,社交应用更易出现“失控”状态。因此,这类平台应该成为舆情治理的重点。因此,舆情治理需要将社交平台纳入管理体系,将其作为舆论引导和管理的主要途径,督促社交平台履行职能,自觉建立舆情采集、研判的机制,可以设置关键词,实时进行动态监测,并将之常态化、日常化;重视排查有害信息、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建立定期汇报机制,并报备主管部门;强化网络平台的责任意识,督促企业将网络信息安全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纳入企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期能间接加强对内容服务提供者的引导,确保互联网上的良性生态。

三、结束语

作为网络舆情治理主体的政府以及舆情传播的媒介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舆情的走向,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网络舆情治理的无效化。为此,有必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研究媒介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借助新媒体平台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破解网络舆情治理的难题,增加网络舆情治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持续性,使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以及社会的正常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佳慧.中国政府网络舆情治理政策研究:态势与走向[J].情报杂志,2015(5):20- 22.

第6篇: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文

1.增强感官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众所周知,人类的感知行为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这三种不同的形态。多媒体信息可以方便地适应不同个体在认识形态上的种种差异,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以往形式单一、直线展开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从而激发起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员学习的兴趣,更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人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把外界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但是,仅通过单一渠道所吸收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实践证明,同时通过视觉和听觉所获取到的信息最容易被人接受而且容易记忆。可见,从增进记忆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角度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是何等的重要。而多媒体系统完全提供这种学习环境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器官的功能。如多媒体技术中的文字、图象、动画、视频可以作用于视觉:旁白解说、示范朗读、背景音乐可以作用于听觉:一致的界面,友好的交互式操作则更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眼、耳、手等器官的协同作用。

2.用信息的多维化来满足思维的多维化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人们主要是依靠语言、文字以及数据来表示、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即: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和培训学员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当人类进入新的知识领域,这种二维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而多媒体技术为人类的多维思维提供了一种能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表达和处理的最佳技术和方法。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使学员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境地,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使之变为共同参与学习进程的多维动态方式,突破了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习惯,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高的学习效率。

3.全方位的多媒体信息有利于实现创造性的学习目标

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中,主要引入的是多媒体的概念和方法,目的是将多维的教学媒体信息用于超媒体结构实施有效的组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便于控制,易于控制的特点,使全方位的立体信息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去引发学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能满足个体化的学习要求。这种媒体和电脑的完美结合,可以促进人类感官与想象力相互结合,以全方位的立体空间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灵感。这种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是其它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4.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可以使教学信息双向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官为中心的,教官面对面地向学员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学传送的信息也是单向的,例如:电视录象,它们虽然都能实现同时表现文字影象、声音、画面等多种功能,无法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与交流。教官难以准确,全面地掌握学员练习的全部情况,及时提醒个别辅导;再者,难以做到在上机的学员之间,教官与学员之间进行经验交流。是上机操作成了学员自己的活动,教学工作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如果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不仅能实现学员与计算机之间交流,还能实现学员与学员之间、教官与教官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官在总控台上能及时了解每个学员上机操作的具体情况,了解学员的思维活动,调解教学过程。同时利用双响交流功能进行学员之间的对话、经验介绍及教官对学员的辅导,也可让学习方法得当、学得较好的学员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经验、从而大大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得所有学员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必须与教学理论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教育远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与复制,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是一个各具侧重、相互联系丰富多彩的整体。我们认识它的初级阶段,用感官直接反映,把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直接影射成感性认识,但这还很不够,为了使认识深化,需要去粗取精,、由表及里,需要经过抽象、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形成理性认识,然后才能灵活应变,去解决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因之带来的教育思想、模式和思想方法的变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高新技术,如果不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就不能发挥其优势,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在所有场合都是最优的,每种媒体都有其各自擅长的特定范围,而知识能用多种媒体表示,知识用不同种媒体表示,可有详简之分,不同的抽象层次、不同的媒体相互配合对认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教学效果能够大大提高。

三、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但不会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必须反对片面强调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观点,认为它们就是教学的全部,从而否定传统课堂教学和传统电视手段,这是不科学的。教育的进步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认清先进与传统的关系,是各种教学手段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不具备表达方式的所有优点,语言、手势和表情的交互作用,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而言在目前还无法达到。目前,制约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关键问题:一是大数据量多媒体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众所周知,多媒体信息特别是视频的数据量往往是大得惊人、对这些信息的合理存储及有效管理还需认真探讨。二是多媒体信息的快速查询与存取。教学不等人,信息必须快找、快用、快存,否则,会影响教学的实施。三是多路并发即信息共享问题。如果还达不到信息共享就发挥不出网络的优势,与单机没有什么区别,这三项技术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必须能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符合教学规律,能够应用于一线教学。如何保证在对精选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仍需解放思想,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持下,大胆做实验。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军队院校的教学改革,已展现出迷人的广阔前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想真正发挥其巨大的作用,还需要积极探索、共同协作、共同开发。

第7篇: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微时代” 新媒体“90后”大学生 影响及应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256-0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革新,2009年8月新浪推出的“新浪微博”使“微博(MicroBlog)”这种新媒体正式进入中国网民的生活中。2010年被人们称作“微博元年”,2012年9月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2012中国微博蓝皮书》称,微博用户总量约为3.27亿。人们普遍认为,以微博为代表的、同时也是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新媒体、新媒介的盛行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微时代”已经到来,伴随这些新媒体的产生,互联网形态、人们的交流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也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一、“微时代”的特征及影响

“微时代”一般是指在互联网及其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由能实现即时信息获取传播的新媒体的兴起而推动开启的新时代,它以微博、微信、饭否等新媒体为标志,也包含微电影、微小说等一系列传播速度快、内容精练、介入生活细节,并给人们的交流、工作、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新事物。概括来讲“微时代”具有以下特征:1.信息获取和传播速度更有效率,内容更加短小精练;2.以社交网络、交流平台、移动互联网终端为依托,“微时代”中的体验者准入门槛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获取、使用便利,人们进行沟通、交流更加便捷、高效、平民化;3.在“微时代”中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定范围内的主角,而不仅仅是接受信息。互联网信息传播呈现多中心化。

“微时代”的到来既使科技迎合了人们的需要,也快速地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改变。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感受与表达更加鲜活,个人的力量不断增强,声音在逐渐放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微时代”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虽然微博等新媒体提高了信息获取和交流的效率,但是,在众多的信息中人们会习惯性地选择个人喜欢的内容,从而引发一些偏激情绪、过度的自信甚至是极端主义。第二,它为人们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间和巨量知识资源的同时,也为一些人提供了逃避社会的机会,沟通和信任减少而导致孤立和冷漠。第三,“微”事物,虽然满足了人们对效率的需要,但是便利之余也滋长了人们的浮躁,使人们难以深入思考。

二、“微时代”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

据调查,大学生中的微博使用者接近80%。“微时代”为生活、学习、交流、展现自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所以被广大大学生所喜爱。但大学生们毕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十分成熟的青年时期,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往往会形成依赖,不自主地受到负面影响,忽视自身发展的真实需要。

1.“微时代”的到来使互联网基础上的虚拟交往更加普遍,这给他们带来了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交流方式,但过分沉溺于自由的虚拟世界中,很容易失去自律,网络监督的不完善也不利于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

2.美国网络社会学者莱恩格尔德所说:“网络最终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并不只是建立一个信息市场,而在于形成长久的个体关系与群体关系。”“微时代”使人们能够很快找到自己喜欢的“圈子”,这使得同类信息易于在身边聚集,一些大学生缺乏深度解读能力、批判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久而久之容易失去自己独立的观点,产生从众心理,人云亦云,情绪化倾向明显,容易陷入偏激甚至是极端的心理状态中。

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图尔克教授说“科技能带来上万好友或粉丝,安全但虚拟,制造了人际关系活跃的假象,却对真情实感有侵蚀性”,一旦过分沉溺于虚拟科技的迷境,现实社会反而会成为一个陌生的世界,当现实中的他人交往能力下降时,极易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冷漠,使自己形成强迫、孤独、焦虑等不良心态。

4.由于目前高校还停留在传统的网络技术教育上,对新媒体和“微时代”中的新事物重视也不够,所以,当今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与规范、信息技术、媒介运用与操作等方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客观的对待,他们往往以休闲、娱乐为主要使用目的,忽视了主动的全方位的营养汲取,而互联网科技强大的功能也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

5.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思考与沉淀,而现今大学生们更愿意接受快速、简短的信息,做简单有效的沟通:写微博,发微信,看微小说,微电影……这极易使大学生变得浮躁,急于求成,缺乏坚韧的信念,也难以使他们深刻地领会民族与世界文化,获得全面的成长和丰富的社会体验。

三、“微时代”下高校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以微博等新媒体为代表的“微时代”体现了现代社会最新的技术、理念和文化,它创造了信息获取与传递的新方式、新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大学生们正确认识“微时代”和它带来的改变;如何降低网络基础上“摇一摇”就可以与陌生人交流的虚拟交往所带来的不确定感和不信任感,培养大学生们形成诚信、有责任心的品格;如何培养大学生们的判断力,避免他们偏离社会主流思想,或走上极端,迷失于网络;如何引导他们既恰当地表达自己、彰显个性,又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观念;如何在网络虚拟交流的环境中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现实交流的不可替代性……这都是给“微时代”中的教育者们提出的新挑战。

1.重视“微时代”,培养学生应对“微”事物的能力

首先,要培养大学生们理性的分析思考能力,使大学生能够筛选新媒体、新事物带来的各种信息。第二,了解熟悉新媒体的运作过程,增强理性认识,进而提高网络信息的驾驭能力,增强新媒介的运用能力。第三,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养一种独立的批判意识,增强其判断是非的能力。第四,培养大学生成熟理性的公民意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道德法律约束,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五,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避免沉溺于新技术带来的便利。第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每一种新技术的诞生都是人的延伸,但不应因科技技术的发展而将人的心灵与文化带向荒漠。

2.借助“微时代”,在学生工作中运用新媒体

微博等新媒体如今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关注和成就感、倾吐心结、宣泄情绪、表达观点的主渠道之一,所以,高校工作者要增强对新媒体的运用、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善于借助新媒体与学生沟通,将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获得的信息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运用新媒体也能与学生拉近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交流与分享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融入“微时代”,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

高校应认真审视“微时代”下的教育环境,顺应时代的要求,以更好的教育引导大学生。

首先,通过普及网络认知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传媒的平台与工具本质,科学、高效地使用网络传媒,理性、自律地参与网络生活;同时要强化关于网络技术运用的教育,教育学生正确操作网络媒体、获取、管理网络信息、自觉维护信息安全,遵守网络道德法律约束等。

第二,提升校园网络软硬环境,一方面要加强校园网络软硬件设施的投入,通过提高网速和配置、优化网络资源环境来引导学生正确地参加网络活动;另一方面,应当运用受大学生欢迎的技术手段,以微博、微信等网络载体,营造活泼、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第三,丰富教育形式和手段,将形式多样、精练活泼的新媒体,如微博、微电影等与传统的课堂、讲座、论坛、竞赛等教育方式相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心理健康辅导方面,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优势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健康辅导,化解心理问题,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已经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微时代”中的“90后”大学生是我国网络参与者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网络生活是否积极、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成熟,因此,“微时代”的到来也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认识现实教育环境的要求和“90”后大学生的特点,接受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EB/OL],2008-2011.

第8篇: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对于青少年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从正面角度而言,网络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面;从负面角度而言,网络会让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沉迷其中,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学校和家长都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正确上网,有效利用网络新媒体资源,促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及特点

近几年来,因特网技术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促使计算机网络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相关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网民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我国网民主体是青少年。网络新媒体具有很多吸引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开放性。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短,只要你手中拥有了网络设备,就可以登陆相关的网址查询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发表手中所掌握的信息。二是平等性。在网络社区中,每个网民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在网络社区中网民与网民的地位是平等。来自不同地区的网民借助网络社区可以相互交流意见,并且借助网络社区可以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有缘人。三是虚拟性。网络社区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在网络社区中,每个网民的年龄、职业等都是虚拟的,这些网民往往不愿意将真实的信息告诉他人。在这个虚拟的平台,每个网民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表述出自己的内心所想。

二、网络新媒体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影响

(一)网络新媒体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

网络本身具有开放性特点,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发表自己内心的想法。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在说每一句话时,往往要再三思考才敢表述出来,而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此外,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胆小的学生不敢在众多学生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害怕别人嘲笑自己,而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由于每位网民彼此都不认识,因此学生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久而久之就会增强自身的独立意识。

(二)网络新媒体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网络中涵盖了丰富的知识,涵盖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时事政治和社会大事件相关新闻,也可以了解到与高考相关的信息。比如:当学生想要了解近几天内社会上发生的大事件,只需点开某个新闻网页就可以一览无余。同时网络新媒体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无论学生身处何地,随时都能够借助网络客户端轻松的查找到相关信息。在针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借助网络新媒体能够有效满足学生对各种信息的需求,从而达到开拓学生视野的目的。传统教育模式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影响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而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往往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如此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网络新媒体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他们的情绪具有复杂多变特征,加之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可能容易出现消极心理。而家长、教师往往比较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由于家长与孩子的年龄相差较远,即使孩子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所想,也难以得到家长的难理解。当在现实生活难以找到可倾诉对象时,日积月累可能会让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网络新媒体的诞生,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倾诉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找到与自己有着共同烦恼的网民,然后展开交流,彼此安慰,如此有助于缓解学生压抑的心理,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网络新媒体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响

(一)长期沉迷于网络,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有部分学生面对网络中的游戏往往不能自拔,他们长时间沉迷于游戏世界中,以此满足自身的各种幻想,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这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辍学。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用于上网的时间过长,不利于其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很多学生整天都沉迷于网络,长时间不与外界接触,导致他们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发表个人看法,而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很容易被错误的思想所影响,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倘若出现价值观扭曲现象,则他们极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网络新媒体会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有些学生比较胆小、自卑,在课堂上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在虚拟网络世界中,由于人们相互不认识,这些学生便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当其想法长期得到其他网民的认可时,这些学生可能会产生脱离现实世界的想法,并开始完全沉迷于网络世界中。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不愿意与他人沟通,而在网络世界中,却非常健谈,这就导致这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越来越差。

四、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政府要重视对网络信息的监管

政府应该借助网络立法,对网络环境进行改善。当前,在网络环境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良信息,此时政府就需要加大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只允许绿色软件进入到网络中,如此达到改善网络环境的目的。此外,政府要构建相关的网站,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此过程中不仅,引导学生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学校要构建健康的网络文化

当前,多媒体教学开始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学校应该认识到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引入网络新媒体的重要性。对此,学校要依据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开设互动平台,借助该平台将校园文化传播给学生,同时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应定期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在课余时间,思想政治教师要与学生进行谈话,如此可以师生之间的距离。而在谈话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倘若发现学生存在错误的思想,应该及时给予纠正,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三)家长要引导学生正确上网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大部分学生在家里就能够轻松上网。有些家长会规定孩子的上网时间,限制上网范围等;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能够以学习为重,不让孩子接触电脑,但这种方式可能导致他们偷偷跑到网吧上网。针对此种状况,家长应允许学生适当接触网络,在孩子上网过程中,可以在一旁进行监督引导,让孩子阅读一些健康的信息,将网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倘若家长不重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上网引导,则容易让孩子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教师要重视网络新媒体的作用,并将之充分引入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的优缺点,促使学生客观地对待网络信息,并进行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董瑞瑞.探讨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

[2] 陆博.浅析网络时代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才智,2012(08)

第9篇: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网络技术 教育事业 不良状况 优化改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3.005

The Negative Effect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ultimedia and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ed in Education

LIU Jinlian, LUO Xiaquan

(Jiangsu Muya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uqian, Jiangsu 223600)

Abstract Multimedia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so tha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ork has become faster and more convenient. Accelerate the pace of their education but also cause certain adverse effects on education, colleges need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educators. In this paper, an analysis of multimedia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n adverse effects, designed to optimize and improve multimedia and network technology adverse health effects in education.

Key words network technology; education; adverse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0 引言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教师能够花较少的时间给学生讲解更多的知识内容,通过多媒体,学生对于形象生动的知识更容易接受,记忆更加深刻。但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造成不少的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被其正面影响所掩盖,人们在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给予很大肯定,在其负面影响方面关注较少。对应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研究探讨能够全面推动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知识、技能人才。

实际上,科学技术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所有的积极效果与负面影响皆是来源于使用者对科学技术的应用。由于科学技术与其使用者之间的不平衡性,存在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亦是如此。正如张人杰先生指出的那样,与科学技术的惊人发展速度相比,人类总显得在道德上、认识上的准备不足;在任何一个国家,快速的科技发展都有可能“造成传统伦理与人文精神的式微,甚至导致社会发展秩序失调、价值观念偏颇的不良现象”。

1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的负面效应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学校都引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借以缩短教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益。大部分的学校多媒体教学应用并不成熟,不少学校处于多媒体实验教学,大多教育工作者只看多媒体教学带来的方便、高效,学生沉浸在多媒体教学的新鲜中,大家对其负面效应并没有引起重视。但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深入,其负面影响也就日益突出。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阐述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的负面影响。

1.1 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发挥

多媒体教学的普遍使用创造出一个虚拟化的教学实验操作,简化传统的学习步骤,一些在需要进行交流、脑力思考的复杂教学内容在多媒体面前变得简单,多媒体中的图像能够立刻表现抽象知识,学生不用通过思考变直接接触教学内容。学生依赖多媒体,脑力活动减少,加上多媒体结合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直接表达一些教学内容比如图画和字体,学生惯于接受直观的事物和知识,对于抽象类的东西思考欠缺,也就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①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是教育教学培养的内容之一,而多媒体网络教学技术的使用正使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退化,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才能避免这样不良效应的发生,这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们的注意。

1.2 不利于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不少的教育工作者依赖多媒体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忽视对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对于部分强调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学科,也使用多媒体带过。②像化学这一门动手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实际的化学实验操作才能更好地领悟课本中的化学理论知识,在自己动手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的化学课堂也变得更活跃,有利于教学的高效完成。不仅如此,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其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得以提高,这也有利于学生其它科目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实验操作的教学方法比起纯理论的讲解和背诵教学,教学效果更加明显。③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创建一个虚拟的实验,减少学校采购大量设宴设备装置的费用以及实验危险性,也就是说,课堂所用时间变少,整个实验操作都可用多媒体去完成。如此一来,就违背教学实验设立的初衷,无论多媒体对实验操作的演练如何形象逼真,也无法弥补对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的训练。④

1.3 不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养成

网络交往的简单性、快捷性、开放性和丰富性为学校教育拓展了一个虚拟的教育空间,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同时也大大满足了学生们个性化的需求。可就是这个精彩纷呈、无边无际的网络虚拟空间,较少对个体行为产生约束和规划,使他们滋生了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和道德约束的思想。在学生们看来,获得个人满足、实现自身价值是第一位的,哪怕这种满足和实现是虚拟的也无妨。于是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在网络里进行聊天和交友,并且在网络交往中可以任意更改自己的身份和观点,以此来迎合对方的爱好和兴趣。这种缺乏社会舆论监督和制约的交往,正在弱化学生们的责任感,使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整日沉溺于网络世界,不思进取,对集体活动失去兴趣,在网络上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不但影响学习,也削弱了自己与社会的现实沟通,有的甚至引发人格障碍。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注重从责任感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多媒体和网络的作用,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也要使学生认识到,网络并非是一片净土,对学生进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使他们认识相应的责任,从而做到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自觉地履行一个网民应尽的社会责任。

1.4 对于学生情感培养的影响

不少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借助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能够缩短课堂时间,便一味增加每堂课的教学讲课量,不考虑学习接受能力,加快教学脚步。学生在短时间内要接受大量的知识内容,学习压力变大,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反感。加上忙碌的学习会占用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为了完成大量课业只能应付学习,对于学习内容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对每个知识点知识泛泛而过,记忆不深刻,如此没有空间的学习并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计算机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重要交流工具,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变少了,不利于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⑤其实,教育教学操作的完成期间,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播,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原因,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介于教师和学生之间,比起传统的交流教学,这会表现出一个不够活跃的课堂,目的性过强,对于学生价值观影响很大,甚至不利于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

2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要点

从上文的论述不难看出,如果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得不到合理控制和掌握,将会使我国教育越来越背离教育设立的初衷。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进行多媒体的合理使用,实现多媒体教学意义所在的同时实现教育目标。下面笔者针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出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建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基础上

多媒体工具的应用要建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基础上。多媒体作为教学工具的应用并不成熟,因此教育工作者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工具,而是按照教学知识是否适合采用多媒体工具,用多媒体教学能否真正达到教学目标。在进行多媒体的教学中虽然注意将教学内容的简单化,但应当引导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挥,而不是让多媒体取代学生的这一学习过程。

2.2 推动师生互动

成功的课堂离不开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充分交流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输,体现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地位。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当作为协助教学的工具存在于教学课堂中,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借助多媒体的同时,还要多多运用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行为表达。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还要留出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讨论、交流学习内容,而不是一堂课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本来就会减少很多师生互动的环节,因此教师注重这方面的控制,关注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培养。

2.3 提高多媒体应用技术

教师应当注重对自己多媒体应用技术的提高,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使得自己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应用能力,灵活操作,这样不仅能减少花在多媒体操作上的时间,还能有效控制多媒体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促进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科目教学内容和实际教学需要,合理应用多媒体工具,同时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压力,合理控制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量,观察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学习状况和心理情感状况,同时注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合理的高效教学方法,让多媒体作为教学工具服务于教学的同时,减少多媒体教学的不良影响。

注释

① 褚又君.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及多媒体素材特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2):267-268.

② 阚丁丁.基于网络视角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初探[J].农业网络信息,2012(6):78-80.

③ 孙晓敏.多媒体网络在应用写作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模式[J].成才之路,2011(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