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品格教育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结合的教育,它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上,包括了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以及人的个体和社会的全面的和谐发展。它是德智体等的全面发展,也是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发展,是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一体化发展,更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在学校,品格教育可以体现于课堂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品格;在家庭,可以通过日常的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在社会,可以通过具体的公益性活动提高学生的品格。
江苏省苏州市第四中学是一所普通高中,肩负着全面培养学生的重大责任,但是,近20年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一直十分严重,学校把主要工作放在了学科教学之上,导致了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自觉自律的意识薄弱、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差、学习目标功利化以及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等普遍不强。为了改变这些现象,我们挖掘学校的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的传统教育,结合国外教育的成功经验,探索并发展适合于学校的教育。
一、我校早期的品格教育
我校是一所百年历史名校,创始于1902年,前身是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苏州私立桃坞中学。学校以“培养高尚纯正之品格,切实适用之学诣”为办学宗旨,是当时著名的学府,被称为“美国在远东地区办得最好的学校”。文化泰斗钱钟书,中科院院士张青莲、钱钟韩、刘元方、潘承洞都曾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中学时代。学校当时建有教堂,对学生实施最初的品格教育,其内容是《圣经》。
学校以英文教学为特色,由美籍教师授课,教学内容涉及众多西方文学作品,如《泰西五十轶事》《人类的故事》《威克斐牧师传》和《莎士比亚》等著作。
桃坞中学不仅在学习上中西结合自成一套,而且在课外组织上颇具特色。20世纪20年代,学校已有三大课外组织,即“学生会”“文学会”“青年会”,其目的在于研究学术、练习口才,以期培养思维灵敏、举止活泼之青年。
桃坞中学除了这三大学生课外组织,课外活动也丰富多彩。其一,文艺出版。出版发行“桃坞”学刊,内容有时论、课艺、译林、杂看、笔记等,对外发行。其二,学术竞赛。学校各年度均设有学术竞赛,并规定年级参加,优胜者给予奖励。其三,文体活动。学校各班级学生中,由各自的爱好者组成了中西乐队、歌咏队、口琴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娱乐活动,陶冶身心。
桃坞中学的体育运动素有盛名。篮球运动最普及,校篮球队训练极为严格,队员中有一门功课不及格者乃不能选入校队。各年级几乎都有篮球队,其中比较有名声的如“爱克斯(X)篮球队”“雄魄体育会”“豪光小足球队”“旭日篮球队”“培英体育会”等。
我们看到,学校早期的品格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张“与人为善”的美德,从经典中获取传统的美德;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人格影响,以阅读和各类活动丰富自己和理解世界,可以说,这种品格教育已经注入了我们最早的“国际理解教育”。
二、对品格教育的重新认识
我校解放前是一所美国的教会学校,具有美国品格教育的渊源,而且在此期间也出现了一批仁人志士。因此,去糟粕取精华,“培养高尚纯正之品格,切实适用之学诣”办学宗旨对于我们当今的学校教育依然有积极意义。
1.正确认识品格教育的社会价值
首先,品格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必由之路。品格教育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品格为核心目标,以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为品格教育的内容,使学校道德教育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内容,为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指出方法。其次,品格教育是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必然要求。品格教育的提出是当前价值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培养、内化良好的品格,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平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品格教育是改造民族性格缺陷,培养强健的民族品格的必然选择。崇尚和奉行忠诚、诚实、正直和公正的美德,是人类共同的原则。显然,品格对民族和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2.正确把握品格教育的学校价值
就学校层面而言,品格教育可以使教师认识到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教育因素,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品格教育可以将教师的现代课堂教学改革意识和现代课堂教学的操作有机结合,将日常工作与科研工作相结合,试图在研究、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有价值、有实效、操作性强的工作模式。
品格教育可以与学科素养紧密联系在一起,培育有社会责任感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3.正确定位品格教育的研究内容
我们从学生品格教育的现状研究开始,并对比美国品格教育的实践过程,从文化差异、社会制度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异同中取长补短。由价值观培育学生品质美,由课程文化构建学生品性美,由示范教育践行学生品行美,以形成我校品格教育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品格教育;成因
一、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农村留守儿童的品格教育是促进儿童形成有益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德行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品格教育能够表现德育的本质,我们要注重对儿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得这一核心价值能根植于儿童幼小的心灵。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品格教育是时展的要求,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性,更有利于我国学生道德品格教育的良性发展,为我国中小学的品格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从教育目的角度出发,人的社会性发展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同时从当前幼儿园教育不断弱化和弱效的客观实际出发,农村留守儿童品格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农村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还会促进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的和谐和稳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存在的品格问题
对于品格教育的定义,笔者认为,品格教育具有可教性和可塑性。它不仅仅是教,还要通过表现美德的行为养成一种习惯。它是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与儿童进行相互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引导和促进儿童形成和获得核心价值观,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品格的过程。目前我国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存在的品格问题主要有:(1)性格孤僻。他们不愿意与外人进行沟通交流,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怀疑,对他人的言行也十分敏感。(2)社交障碍。他们表现出更多的交往困难,不愿积极参加集体的活动。很难与周围的人形成良好的关系。(3)心理发育不良,逆反心理严重。对于来自教师、家长和亲友的教育不以为意,经常会用一些逆反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不听话、顶嘴等。(4)道德品行差。农村留守儿童受现实生活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只是单向地接受爱,而不懂得爱别人。所以大多数孩子都比较自私,并且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还有一些其他的表现,如不诚实,不守信用,不尊重他人,不知勤俭节约,喜欢惹事生非,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等。(5)法制观念淡薄。农村留守儿童偷窃、打架斗殴和行凶等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这与其道德认识偏差、道德意志薄弱等问题相关。
三、农村学龄前儿童品格教育现状形成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结构不完整是造成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品格问题的主要原因。父母给予孩子的是片面的关怀,他们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却忽视了他们内心的需要及思想感情方面的变化,因此与孩子交流和相处时间很少,更别提教育孩子了。
家长自身素质不高,在榜样教育上很难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主要原因是父母经常外出务工,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比起正常家庭中父母的榜样作用,留守家庭要小得多。平时的电话嘱咐与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所起的作用相差甚远。
隔代教育的弊端突出。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一般是由祖父祖母(外祖父祖母)看管,由于他们大多数年纪都比较大,文化水平比较低,因此教育观念和方法都比较落后,无法保障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品格培养和品格教育。
2.幼儿园教育功能的弱化
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很多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幼师培训,可以说综合素质水平是不够的。其次,部分幼儿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对待留守儿童缺乏关怀或者是关怀不到位。
幼儿园课程单一。教师教条地将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幼儿,他们不容易接受或接受困难,因而在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时效果欠佳。“而对个别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指导也仅限于理论上的说服教育,缺乏情感上的交流沟通,不能动之以情,说服力很小。”
师生关系紧张。由于一部分留守儿童成绩差,调皮捣蛋,不尊重教师,很多幼师不能深入了解他们的行为,导致了师生之间关系紧张。而这种关系导致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
3.社会各界关怀不够
社会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问题关注不够。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监护,他们很容易从各种渠道获取不利于身心发展的信息,从而导致不良后果。而社会对这一问题缺乏长远的思考和重视,这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不相符。
社区教育未起作用。社会德育环境是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基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格教育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介入。
缺乏关怀性的社会环境。虽然留守儿童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广大媒体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但关注的程度还是不够。比如学校周边环境以及影响日益增强的电视、网络等,都缺乏对留守儿童的环境关怀。应该坚决抵制在学校附近设立网吧、游戏厅等不良场所。
一、培养自主学习者的价值立意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关于自主学习的思想,强调所学应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来获得。先秦时期的孟子认为,一个人要获得知识必须通过自己刻苦钻研,自求自得。只有积极主动学习,知识才能牢固掌握、丰富积累,在应用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所谓“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得之也”(《孟子·离娄下》);到了宋代,程颐对孟子的思想做了进一步阐述,认为自主学习才是善于学习的表现:“义有至精,理有至奥,能自得之,可谓善学矣。”大儒朱熹更是直白如话:“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他认为做学问主要靠自己主观努力,以积极的态度去掌握知识或寻求真理。到了近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提出的“不教之教”,目的也是培养儿童成为自主学习者。除了我国教育传统之外,西方教育界也同样指出自主学习的重要价值。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走自我发展的道路。”由此可以看出,一切的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一切的学习本质上都是自我学习。要成为终身学习者,首先就必须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尽管自主学习的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当下教育中被动学习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依旧没有获得根本性提升。就个体而言,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的焦虑状态是缺乏自主学习素养的真实反映。而随着互联网时代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面对价值的多元化,信息的海量化,科技的自主创新化,更需要我们成为自主学习者,学会辨析、处理和驾驭信息。由此可见,无论是立足目前新形势下的学习样态,还是着眼于中华民族未来的持续发展,自主学习者的培养都有着当下与未来的双重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学习者个人的能力提升与思维发展,而且从长远看,它也是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自主学习者的人格特征
区别于传统对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等的研究,“自主学习者”更多指向“人”的发展,指向自主学习者“人格”的培养,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的特点。我们认为,自主学习者具有以下五大人格特征。一是“价值认同”,具有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主体思辨的品格和能力,能够充分认识自我存在的价值意义;二是“成长心态”,具有积极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心理品质,遇到失败会更加努力,倾向于寻求挑战和机会;三是“高阶思维”,具有深度学习和认知的能力,不满足于知识的简单获得,能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创造;四是“自省品质”,对自己有充分的认知,具有规划、指导、控制和调节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五是“适应能力”,具有适应不同环境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促进持续有效的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在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我们认为,自主学习者是一群生命力勃发、具有强大学习意志的学习者,他们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不断通过自我塑造、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完成一种动态、积极、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从而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形成对真理价值进行永恒追求的完整人格。自主学习者不仅具备近年来提倡的“终身学习”特性,更应当成为当下学校着力培养的主要类型,其对于个人成长、教育变革、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培养自主学习者的育人范式
“育人范式”回答的实际上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自主学习者培养是目的,育人范式是内容、途径和方式。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
1.品格养成教育为自主学习者培根
品格养成是自主学习者培养的基础工程。所谓品格,是指人们在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品性与风格,因此品格养成教育要改变传统道德教育脱离生活、重在灌输、缺乏体验的弊端,对家校、师生、社会等各种关系要素进行整合,建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育人场域。我校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紧密联系现实生活,重视学生自我体验,强调学生实践参与,培养学生的“小当家”“小主人”和“小公民”意识。小当家教育,实现家庭自理。把家庭作为品格养成教育的重要场域。通过“理一屋、清一室、洁一家”等活动,自主开展物品整理、参与家务劳动等,培养学生生活自理的意识和能力,做好“小当家”。小主人教育,实现学校自治。把学校作为品格养成教育的主要场域。通过“一日校长”“一周班长”“‘六节’我来导”等活动,自主实施班务、校务管理,组织开展活动等,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做好“小主人”。小公民教育,实现社会自立。把社会作为品格养成教育的必要场域。通过“社区走访”“精彩百团”等活动,自主遵守公民道德,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做好“小公民”。
2.课堂范型建构为自主学习者启智
课堂教学是自主学习者培养的主体工程。要改变课堂教学知识零散、被动接受、思维浅层、缺少合作等弊端,建构问题导向、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范型。大问题驱动。将学习内容进行情境化、问题化改造,提高问题的思维容量。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核心性的好问题。通过设置总揽类问题、综合类问题、专题类问题和自驱类问题,激发学生学习需要,拓展探究时间空间,驱动学生积极思考。自组织学习。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学习过程,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教会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够在常规学习之余自主组织学习内容,更全面地拓展学习任务。当学习遇到困难时自主调节学习策略,更有效地推进学习任务。根据学习目标与自身特点自主管理学习时间,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高互动合作。学习是一种对话,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自己学习。课堂是一种交往,师生双方在平等、互信、支持的教学情境中获得碰撞、融合、交换,从而产生新的价值追求。这样一种开放式学习情境,形成了马丁·布伯所说的“包含”状态,意味着关系中的双方进入到彼此的本质之中,从而建构出富有生命活力的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乐于分享、敢于表达的习惯,促进学生深度合作,让课堂产生思维的“交响”。
3.项目课程实施为自主学习者奠基
项目课程是自主学习者培养的重要工程。要改变传统分科课程的割裂化、知识化等弊端,聚焦核心素养,融通学科边界,发展高阶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主题选择。项目课程的主题是现实生活和真实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复杂的、多学科知识交叉的问题,值得学生进行深度探究和有能力探究的问题。可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内的资源优势,从当地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自然风景、发展现实中寻找探究主题。比如我校毗邻中国历史古街——苏州平江路,学校便以平江路的名人、名居、交通、文创等作为主题进行研究。目标定位。要防止片面理解项目化学习“活动性”“生活性”和“跨学科”的倾向。项目化学习的主体是学科,但不是学科的简单拼盘,而在于融合。因此,要注重项目主题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连接与融通,制定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比如苏州园林中的文化之养、文学之意、数学之美、科学之理、艺术之韵。过程组织。区别于课堂学习,项目化学习的场域是开放的,学习方式具有挑战性、探究性、实践性特点。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开展实地考察、调查走访、资料搜集、课题研究、实践创造等。研究的内容、方案的制订、参与的过程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评价实施。项目化学习的评价以表现性评价为主,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真实表现,比如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是否善于与人合作,是否能提出观点、找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呈现,比如作品制作、研究报告、成果展示、节目展演等。
4.学习环境建设为自主学习者护航
一、品格教育融合于德育实践活动
对于品格教育的定义,研究者至今都缺少一个统一的认识。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学生访谈,发现学生最看重的五个品质依次为诚信、尊重、宽容、责任、自律。为此,我们以“培养学生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为目标,确立了爱的教育、诚信教育、纪律教育、关心教育、宽容教育、尊重教育、责任教育等教育主题,并分为四个步骤实施:做一个自律的学生,即从他律到自律;做一个热爱集体的学生,即从个体人到集体人;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即从集体人到单位人;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即从单位人到社会人。
以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学校共有学生社团23个,覆盖全校80%以上学生,如桃坞文学社、桃坞心语社、桃坞DIY社、桃坞画信社、桃坞科技社、桃坞集邮社、桃坞篮球社、桃坞动漫社、桃坞足球社、桃坞话剧社,等等。学校还创办《梦屿》《科技之光》和《心语小筑》等刊物,在提升学生品味、开拓视野、熏陶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良好效果。
以主题班会引领方向,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针对各班实际,同学们共同讨论确立了不同的教育主题,譬如“做一个守信的学生”“做一个诚实的学生”“做一个懂得关心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等。针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和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展开讨论、分析和交流,从而树立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学校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访谈以及阶段性观察,综合评价各个班级的教育工作。实践证明,班会的目标明确和针对性强,学生往往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暗藏其中。
建立文明礼仪指导中心,推广品格教育实践活动。学校以空乘班为先导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由空乘班学生组成的“文明礼仪岗”就像一面镜子,时刻提醒学生进行自我检视。在学校的各项活动、集会中,我们均以空乘礼仪规范要求全体学生,站姿、坐姿、走姿,样样有标准。此外,学校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对学生开展形体礼仪培养。
2011年11月18日,“苏州市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正式挂牌我校,这是市教育局对我校立足空乘特色、辐射全校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成果的肯定。
“青苹果之家”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不仅需要形式多样活动推力,更需要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入手,健康的心理是促进学生良好品格形成的内在因素。
作为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试点的“青苹果之家”,下设“文墨雅韵”“虚静养智”“春华秋实”“青春飞扬”等六个主题区,将国学、书法、雕塑等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化科技手段融合,通过人机互动演示、游戏、学习交流、咨询等方式,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染的同时,寻求压力释放、心灵寄托的空间,同时获取情绪调节、青春期性知识等心理健康常识。
二、品格教育立足于学生发展
品格教育实践中,学校通过建立个人发展档案袋,记录、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帮助学生在自我动态发展中获得成长的动力。
促进学生从个体的被动发展走向自主的发展。个体的品格发展需要一个行动指南,即一个契合学生实际的品格发展目标。一般来说,学生的个体目标是各不相同的,就同一个体而言,不同阶段的目标也是由低至高,一个目标的实现常常是另一个目标的开始,如此的循环往复也是获得自我发展的过程。
我们认为,学生的品格发展往往都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记录和描述某一行为和事件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它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也可以使学生的成长过程更加清晰。记录可以是阶段性的,这样可以看出学生这一阶段的概况;记录也可以是主题性的,这样便于有针对性地改进自我的不足;记录也可以是持续性的,即在动态发展中看待自我,以把握自我发展的总体趋势。
促进学生从个体的发展走向集体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发展不是独立于班级集体的,而是与学校的班级集体共同发展的,因此,个体的品格发展也要遵循班级集体规范,并有益于班级集体的发展,从而为班级集体所肯定和认可。
品格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个体,也是学生个体而组成的集体。它首先培养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即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主体意识、自主能力,从而实现自我的主体性。品格教育的主体活动都是依托集体活动来进行的,每一种自主行为都受到集体的影响和规范,都是集体活动的组成部分。譬如,要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虽然目标指向个体,但是活动的开展却离不开集体,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是在与其他个体相互作用(分享、交流、讨论等)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接近或达成目标的。
关键字:体验、感受、收获
体验的“体”,意为实践;“验”,意为经验、感受、收获。道德体验教育的意义重在唤醒和培植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外界、认识自我、随着个体生命的成长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技能,提高素质和能力。道德体验教育的实施就是以实践体验为基础,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为其创设宽松愉悦的支持性的成长环境。
一、注重环境建设,开启学生的主体地位
校园环境也是一种文化,只有给学生名副其实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才能实现师生互惠共生的和谐教育。
让学生当家,放开手脚,给学生一定的自主认识和实践的空间,征集扮美校园的创意,将学生们精心制作的绘画、手工、纸雕等作品装裱在教室和学校墙壁上,展现着具有勃勃生机的生命智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轻松、自在、真实,对于品格的养成具有诱发和唤醒的积极作用。每一幅装裱在教室、走廊、橱窗的风景画、装饰画,每一盆永远洋溢着绿意和生机的花花草草,每一张充满童趣的设计和布置都浸透着对学生成长的关注与希望,生活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身心愉悦。体验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己有的东西,而是将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别具特色、饱含深情的环境文化,既让学生受到熏陶和唤醒,也让教师得到激励和鼓舞,内化心灵。
二、注重教育活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善于利用各种时机和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创设道德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责任意思、换位意思,锻炼培养主体性行为。
(1)开展体育活动,增加生命阅历,体验运动之美。
体育教师要引领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倡导学生到操场上、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根据季节的不同,适时开展广播操、运动会、球类、长短绳比赛,让比赛以合作体验为基本形态,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互助品格,让学生在反复锻炼中,不断深入挖掘其蕴含的体育精神和艺术精髓。这些都是学生们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刻。为学生们搭设了展示的平台,营造了体验场,让学生在运动中,在相互合作中展露出亮丽的生命色彩。这一切都彰显着青春的活力和律动,所有的美善因子在学生心中流淌。
(2)建立艺术社团,增强艺术感染力,体验艺术之美。
艺术教师要组织学生成立合唱团、舞蹈团、五彩画社等学生艺术社团,让学生或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或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章程、招募会员、进行训练、设计活动……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合作、协商的情况下实现的,给学生加强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提供广阔空间,学习展示长处、学会展现自我、感悟艺术之美。加入社团不是因为有多优秀,而是因为这里拥有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向上不断进步的力量。进入社团,参加活动,经过锻炼能使自己优秀起来,这样的人生体验对学生来讲是受用终生的。
(3)多样化人际互动,增强彼此碰撞、交流的时空,塑造品格。
人的自我成长,归根结底是人参与社会交往、融入社会生活的结果,其教育的过程是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累积过程。例如学会感恩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学生需要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孝亲活动,通过为父母做一件事,可以是做一道菜、洗一件衣服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生养的不易,要感谢父母的生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 “做有道德的人,过难忘的六一”公共志愿服务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父母的陪伴下纷纷走上街头去做一件有意义,讲道德的事,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儿童节,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有归属、有作为、有地位,学会遵从和宽容、学会选择和承担、学会珍惜和谦让。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状;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3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18 [本刊网址]http:∥
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目标,着眼于社会长期发展对受教育者群体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基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为特点的教育。因此,它包括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而在人才的多种素质中,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它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很大的影响力。所有在强调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尤其要注重抓好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一、目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已经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调整课程体系到充实教学内容,从改进教授方法到丰富校园人文环境,到处体现了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不仅成了目标、方法和手段,而且也成了一种教育观念,这是十分可喜的地方。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是长期封闭型教学环境的特征并没有消除,课程设置过于向专业化集中,学生仍然是接受固定内容的灌输,加之教师已经习惯于早已形成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授课中体现和贯穿文化素质教育,实际上仍然停留在表面上实际效果甚微;二是看似全面开花,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尽力渗透,而实际上在各个环节都是零打碎敲,相互之间又缺乏有机的沟通,学生接受的是零碎的,而不是系统的知识,加之缺乏具体考核考察形式,非常不利于这些知识的内化。而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最终要体现在他们对有关知识的内化,使潜能得到发挥,进而形成某种能力,完善某些品质。因而对高等院校来说,尤其是理工农医院校,很有必要使学生应该掌握的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系统化,根据不同院校学生的特点编写较为系统的教材或辅助教材,配合教学的不同环节,以讲座、知识竞赛、自修等形式使学生接受和掌握。这样,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学会一定的基本方法,在其他环节接触到这些知识时利于强化,利于不同的学生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对某一方面的知识的进一步掌握。虽然仍然会因为个体的不同,内化的程度不一样,但对整体来说,接受的是整块的、系统的知识,是有利于内化的。
二、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指大学生的文化造诣或文化素养,是包括知识在内的能力、方法、品质、气质等等。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其一,基本的或基础的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人与人交往的工具(如语言、礼仪规范等)和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就应该属于此类);二是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包括科学的、文化的、自然的、历史的、地理的等等基础知识。其二,学科专业知识,主要有本学科专业知识和与本学科有关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综合交叉学科知识。其三,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外的其他知识,可以根据大学生自身学习状况,有所选择的选修,或侧重于文化艺术类,或倾向于社会职业需求,或注重自身价值追求。对理工农医院校的学生,文、史、哲、艺等等都应该是侧重的重点。
大学生的能力结构包括三个层次:意识一般能力,包括阅读、资料查询、写作、社会调查、观察、运算、试验等方面,这是每一个大学生从事工作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二是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也就是通过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一般性问题的能力。比如文科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工作总结、业务规划,理科学生的实验报告,科研规划等等。三是创新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知识创新和工作创造的能力。由于教育的滞后性特点,使得人才的能力也具有潜在性。对大学生应着重创造精神、创新意识与方法的培养。
方法既是获取知识的手段,又是创造知识的武器。对大学生来说,除了知识和能力之外,方法也是其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对知识信息获得的多与少、优与劣主要取决于方法。方法是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有效的方法,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的提高又能加速方法的掌握。方法也有三个层次:一是基本方法也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工作方法;二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三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基础理论。方法作为一种生存、创造和发展的手段与中介,是大学生文化底蕴中应该具备的。
品格首先是政治态度,也就是对国家、对社会制度、对宪法的态度,实际上也是对国家、对民族热爱与否的具体体现。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群体,必须具备热爱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其次是现代思想观念,也就是大学生要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民主精神、科学态度、竞争观念和法治意识等等现代观念意识。再次是思想道德、大学生既要有热爱人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一般道德,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职业道德。
气质,按照心理学家的分类,可以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道德类型。但在日常生活中。气质类型十分典型的人并不多见,大多数人是近似某种气质类型,同时又具有其它类型的某些特征。气质属于人的心理品质,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染上某种特殊的色彩,却并决定于一个人的性格的倾向性和能力发展的水平。但气质又确实受文化底蕴的影响,随着知识的积累,会改变或完善某些方面气质的特征。大学生总的气质要求应该是:热情、奔放、执着;仪态自然得体,优美大方;语言举止文明礼貌,既富有青春期朝气,又富有学者风度;既富有时代特点,又富有个性色彩。
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气质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也有区别。知识是能力和方法的基础,能力与方法是知识的运用,而品格气质或精神则是知识、能力与方法的升华。因此,品格和气质是文化素质的最终体现,是文化素质的本质精神。概括地说,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就是大学生通过接受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社会环境的熏陶,体现出来的能力和方法、内化和外显出来的品格、气质修养,是人的精神的总和。
三、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
概括起来说,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每个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不论从事任何活动,都要面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诸如人生价值、生活的意义、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等等。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有其立足点和价值导向,对问题的处理往往采取不同的手段,产生不同的结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其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在校时形成的思想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等等,不仅影响着个人对多方面关系的处理和自身的发展,还影响着他人和环境。因此,不论什么专业的学生,也不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首先都要学会做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就是给大学生提供一套正确的价值导向体系,使之明确人生的目标、意义和价值,人对自然、社会、民族、他人以及自己应该持怎样的态度、掌握处理各种关系的程度和准则。并通过体验、实践内化为自身的稳定品格和精神,最终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具有民族精神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关键词]法治 人文精神 法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4-0106-03
“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当代中国法治理想的实现,绝不仅限于技术性的制度建设,最为基础的也最为关键的,乃是作为其基础以支撑整个法治大厦的精神层面的意识与观念的确立,有赖于全社会法律信仰的养成。而法治建设过程中法学教育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职责就在于,发掘和展示法学所秉持的启发人类实践的人道意义,使受教育者将法律理性和法律信仰置于一己身心,造成受教育者的职业精神和志业担当。然而,当前的法学教育严重背离了法学教育的精神启蒙主旨,抛却了其对于法治建设精神启蒙的历史担当,正在陷入对于制度技术理性的偏执。就当前高校法学教育变革而言,复归法学教育的人文精神乃是当务之急。
一、人文精神——法治的精神底蕴
对于人文精神的内涵,目前学界说法不一,但从抽象的最为本质的意义上讲,人文精神总是反映出一定社会里人们对人自身的尊严和价值的强调,形成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同时,人文精神内涵应该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场域中有着不同的界定。在当前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条件下,人文精神强调法治建设的人本立场,强调法治对人本身诸如良知、价值与尊严的关注,是法治赖以生成和前进的动力源泉,是实现当代法治的精神基础。它以张扬正义与拷问人性作为法治、社会公平理论的逻辑起点,以法的合理性追问为工具促进法治、社会公平的发展,以所主张的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构成法治的基础价值文化。
如马克思·韦伯所言,“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都存在着某种决定该项事业发展方向和命运的精神力”,法治事业同样也不例外。如果说法治是源于人类对人性、价值和尊严的一种制度关怀,那么人文精神就是深藏于其背后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命运的精神力量。无论是作为一种形式性的规范还是作为一种精神性的理念,法治无疑都是人类满足自我完善需要的一种选择,法治最终所关注的无非是人本身。一旦失去对人本身的关注,法治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异化甚至走向反面,成为专制的暴力机制。基于此,法治事业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可以简洁地界定为“人文精神为法治提供终极性的合法性资源,而法治则以规范化、制度化的形式确保人文理想在人的现实生活之中有条件的实现”。而概言之,人文精神乃是法治的精神底蕴。
在当下强调法治的人文精神底蕴,对于现代法治理想的实现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法治当然是法律之治,但仅仅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法律并不能实现法治。实现法治的关键在于人对法的自觉,比如人对法价值的认同、对权利的自觉保护以及对义务的自觉遵守等。这种自觉产生的前提乃是法治之法必须是人性的护卫者,必须是人权的守护神,必须是正义的化身,而这又恰恰是人文精神的理想和追求。以此种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为指导,当下的法治建设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才能摆脱流于法律工具主义的现状;也只有以此种人文精神为指导,人们才能在法治社会中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法治之法才能得到全社会普遍的认同乃至虔诚的信仰,从而最终促成法治理想的实现。
二、人文精神的培育——法学教育的应然主旨
法治的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要关注作为主体的“人”。法治理想的实现,需要培育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对法律的信仰,需要全社会“人”整体素质的提高,更需要专门的法律人才。而法律人才的培养,当然离不开法学教育。正如孙晓楼先生所言,一国法律教育的得失,关乎国家法治的前途。很显然,法治建设进程中的法学教育应以培养法治建设所需的合格法律人才为主要任务,培育德才兼备的高境界法律人才乃是当下高校法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赋予法学教育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人格;审美;养成教育;思品教材;教育意义
中国古代曾依靠先进文化和发达的生产力建立鼎盛强大的封建王朝,文化播及大半个世界,“四大发明”、“丝绸之路”就是典例。这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富有特色、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铸就民族之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思想品德》教材便是这些“英雄”的聚集点。教师在学生的养成教育领域里充分利用教材中体现这种精神的”人”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养成教育。
一、健康养成教育
“教师理想——育人、无痕、教真、和谐;珍爱教育——不让爱沦为浮华,不让价值向物欲低头;”切实地指出了一种健康教育。思品教师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的教育者之一,要在新课标背景下明确这一职能。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教师要以课程为载体,实在地推进素质教育。教材中那些“人”个性鲜明,其人格魅力也是风光无限好。
身心健康则为美,人格美是那些“人”形象美的内涵和核心,是一切美中最动人心魄的力量。教学中,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它来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思品课堂上展示出来的思品应该是一个多维度,色彩丰富的思品。如果只是一味讲授思品内容而没有思品教育,只关注知识表面化的力量应付考题,不求学生本质的理解,学生只知道这件事,却没有“心有灵犀一点通”,没有触及学生内心世界,那么“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化、人的精神家园呼唤美的教育。教材中那些杰出的代表人物的故事中充满着一种既广博又隐含的美,教学的本质又有审美性。所以,教师应树立起审美观念,带领学生去聆听那些“人”与事。一位研究教育的人士说得好:不爱学习的学生那儿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一个也找不到。由此,教师何不让教材中美丽的人美丽的故事进入学生心灵,唤起学生的激情,让学生积极执著地去探索呢?
二、用 “人”美好的品格在学生心中装上一盏灯,为学生导航
人的好品格形成,先秦思想家有一种观点“染积说”。意思是人格是在各种因素的“熏渍陶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渐积累而成的。教师必须让美好的人格在不断修正和完善解读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作用。一直到精神运动的根。透过“人”的情感世界:有对美好的向往,对高尚的赞美,对弱小的同情,对邪恶的憎恨,所以通过合适的审美渠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解析“人”、诠释“人”的意义,从他们身上看到闪光魅力,激发前进的动力,明确自己的价值认定。
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以及世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别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清朝后期,外国列强的枪炮声震碎了腐败清政府的繁华梦,也激起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抗争。在中日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人。林则徐,面对英美法等国的殖民主义者和投机商人纷纷向我国走私鸦片,从肉体和精神上残害人民,在经济上进行卑鄙掠夺,他态度最坚决地说: 再不禁烟, 我国就不会有白银当军饷,就不会有强壮的士兵抵抗侵略了。为了国家的尊严,必须禁烟。1839 年6 月3 日, 林则徐亲自到虎门,主持销毁害人的鸦片,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这些伟大的爱国者,充分表现了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正是他们自我牺牲的精神和强烈的息争御辱的爱国思想,在我国反侵略史上谱写了光彩夺目的一页。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再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里教师要成为有心人,能因材循导,使学生自觉体悟,就能唤醒激励学生释放出本质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造就学生的阳光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而实现健康的养成教育。
三、教育学生要有“愚公移山”精神
学生在毕业后不久,很多知识很快就忘了,如果我们培养了学生良好素质,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植根于他们头脑中的民族之魂在随时发挥作用,使他们终生受益。“愚公移山”的故事所强调的是一种精神: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明确的是一个目标,然后再坚定不移地奋斗。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两座山只是象征我们在实现目标中可能会遇到的各样困难,只要我们能够执著,坚持方向,坚守信念,坚信毅力,就完全可以凭借我们健康的身心和体魄去征服它、解决它。这样学生会明白生活中愚公有移山的精神,学习上我们要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毅力。
1998年夏,2008年5月,军民众志成城,奋起抗洪,力除雪难,抗震救灾。这些人和事,体现出公而忘私,舍生忘死,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不怕困难,敢于胜利,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自尊自励这一切高贵美好的品格,它使我们看到,“美好的品格和行为一旦集中起来会是多么壮美。亿万人民的力量一旦集中起来会是多么强大。它把我们的民族品格带向一个光辉灿烂的境界”。学生一旦明白这些,那么它对学生就产生了强烈的感召力量。
1、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布贝尔
2、教化之本,出于学校。——宋朝·苏洵
3、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康德
4、教育的目的在于品德的形成。——英国·斯宾塞
5、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业了。——夸美纽斯
6、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胡瑗
7、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最大,最光荣的职业。这一职业的作用和意义必将日益提高和增加。——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
8、每教育好一个孩子,就减少一个败类。——法国·雨果
9、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唐代·韩愈
10、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存原则,,是一切社会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多的唯一的手段。——巴尔扎克
11、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捷尔任斯基
12、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13、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重大的、最光荣的职业。这一职业的意义和作用必将日益提高和增加。——克鲁普斯卡娅
1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15、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韩愈
1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7、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人类的命运决定于教育。——前苏联·别林斯基
18、把完善的教育留给,就是最佳的遗产。——英国·司各特
19、善莫大于大学教育,恶莫大于无教育之大学。——鲍克
20、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
21、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康德
22、没有激情,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黑格尔
23、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24、学校是造就人才的工厂。——捷克·夸美纽斯
25、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2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27、成人的个性在童年成长。——英国·华兹华斯
2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朝·韩愈
29、凡是教师缺泛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发展。——英国·罗素
3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31、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没有人才,就啥也没有。——柏杨
32、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王夫之
33、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捷克·夸美纽斯
34、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35、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清·王卓《今世说》
36、学校之设,固治国化民之本也。——田况
37、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存原则,是一切社会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法国·巴尔扎克
38、师者,人之模范也。——扬雄
39、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40、学校,王政之本也。——宋朝·欧阳修
41、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42、教育,是廉价的国防。——亚里士多德
43、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
44、教育是一种艰巨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前苏联·加里宁
45、提高教师的威信,应该用教育全体居民的办法,使他们对教师表示极端尊重,在教师周围形成一种普遍尊敬的气氛。——加里宁
46、尊师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曲啸
47、教育是一种最艰巨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加里宁
48、把你的孩子培养成崇高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幸福。这是财富所不能及的事。我是凭经验这样说的。——德国·贝多芬
49、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
50、教育是廉价的国防。——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51、在我看来,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育技巧之所在。——苏霍姆林斯基
52、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发展。——罗素
53、教育不应当只从智力上着眼,必须力求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加敏锐、文明、更加宽容仁慈。——印度·泰戈尔
5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55、夫民,衣食不足,则不暇治礼仪;而饱暖无教,则又近于禽兽。——宋朝·朱熹
56、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
57、教育不仅教人知道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而且教他们做没有做过的事情。——罗斯金
58、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至于善。——宋朝·欧阳修
59、教育不应当是从智力上着眼,必须力求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加敏锐、文明,更加宽容、仁慈。——泰戈尔
60、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威严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海明威
61、教育对于人的灵魂,如同雕刻之于大理石。哲学家、圣人、英雄、智者、善人或其他伟大人物,往往以一个庶民身份埋没着,经过适宜的教育而被捕发掘出来。——美国·爱迪生
62、教育之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格。——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