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建设的概念范文

社会建设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建设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建设的概念

第1篇:社会建设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会计目标 会计要素

一、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

一直以来我国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处于落后的状态。我国关于会计准则的广泛介绍和普遍争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尤其是近十多年来,《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的公布和实施,使我国的会计标准在会计要素定义、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告体系等重大方面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一致或协调。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就目前我国已经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还不能承担起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功能责任,而且也不符合国际上一般将概念框架单独制定公布的通行做法。因此我们要想提出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需要全国的会计理论工作者一同努力才能实现的。

二、我国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

综观财务会计的发展历史,世界各国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制定会计规范。但令人深感困惑的是,在美国这样一个会计准则十分完善的国家,仍然发生了安然、世界通讯、南方保健等公司的巨额会计造假案。如果追寻会计造假案中蕴含的会计信息系统自身的缺陷,并不是会计准则,而是支撑会计准则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的不完善。其不完善性主要表现在对新出现的会计对象的前瞻性的缺乏和对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实践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完整、不相关甚至不真实。因此,建立并完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双重发展的客观需要。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会计界便开始着手研究建立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有些学者认为,虽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很重要,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会计实务是不成熟和多层次的,因此构建概念框架的时机还未到。需要说明的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不是凭空捏造和人为设定的,而是为了适应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在总结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财务会计自身发展的需要。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基本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有助于保持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减少和避免不同会计准则之间的冲突,使准则在对会计实务进行规范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指导。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企业外部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对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产生了需要,而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会计政策的选择性,要求会计人员在生产会计信息时进行相应的职业判断,为了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约束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决策有用性,制定会计准则对产生会计信息的财务会计予以规范显得十分必要。为了给会计准则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并保证不同会计准则之间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客观上需要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因此在我国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就成为必然。

三、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设想

1.中国的会计改革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创造了条件

美国倾向于将会计视为一个与商业惯例、商业判断等紧密联系的独立学科,FASB从1973年6月成立伊始,就致力于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经过大量努力并经先后7个(实际有效的为6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公告和多个财务会计准则的积累,直到1982年才初步完成了会计内部基本因素的分级和相互联系的表达形式。我们进一步分析美国在准则制定方面所走过的历程可以发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初步完成于20世纪7O年代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只有在那时美国才具备了各方面的条件:以FASB为代表的权威会计组织的明确目标和不懈努力;以佩顿和利特尔顿等为代表的美国会计理论学派的杰出研究成果;多个财务会计准则的制定经历和经验。综观我国的会计发展状况,在充分估计会计改革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1)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即基本准则,与国务院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各个具体会计准则中的一些概念解释存在着矛盾;(2)《企业会计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3)多个具体准则在出台后很快就进行修订,反映出它们的质量不够理想;(4)公允价值的兴废折射出对会计计量属性选择上的非谨慎态度。这些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直接相关的问题,同时也是规范财务会计实务中最核心的实务问题,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最基本的界定,也就很难保证先后的财务会计准则做到首尾一贯,前后一致。

2.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必须解决的问题

尽管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存在某些缺陷,但是迄今为止,其他国家和国际会计组织尚未建立起比它质量更高的概念框架。因此,如何对待FASB的概念框架,也就成为其他国家建立概念框架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一观点因强调概念框架对会计环境和目标的依存关系而显得非常重要,其实质乃是会计国际化背景下的国家特征。换言之,由于FASB概念框架本身具有不可否认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体现了财务会计系统的内在联系,其建立方法也符合概念框架的特点,其影响早已跨越了国界。因此,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不需要、也不可能回避FASB概念框架的影响。问题的另一面是,FASB的概念框架由于本质上是以美国会计环境为背景而建立的,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环境来说,它在会计目标过多地倾向于投资者以及过多地依据规范研究方法和权威规定等方面的确存在缺陷。

参考文献:

[1]曹 伟:《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2006.3

[2]蔡贺玲 温皓亮:《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2006.3

[3]朱元午 申香华:《对构建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几个问题的思辨》2004.12

第2篇:社会建设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儿童福利时代 制度框架 国家责任 社会福利共识 积极性儿童福利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5-0145-10

一、中国儿童福利时代与儿童福利概念战略地位

2010年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儿童福利元年与家庭福利元年,标志中国总体社会福利、儿童福利、家庭福利时代来临,社会福利、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①中国社会福利时代战略目标是努力构建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福利化和谐社会,实质是构建中国“民生福利型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②与此同时,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儿童福利制度都是总体性社会福利制度框架战略重点与核心。在中国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时代早期阶段,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福利服务体系建设应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儿童福利概念的界定。“儿童福利”概念是儿童福利事业、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概念。核心概念的内涵外延、界定取向、社会理解、学术研究、理论建构、社会认知和社会建构,是概念史、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政策研究和国家行动议程的核心内容和思想、理论前提。[英]梅尔文·里克特:《政治和社会概念史研究》,张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这意味着核心概念的社会理解和界定取向反映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社会态度和认知状况,反映国家决策者、社会公众和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和达成“社会共识”的程度,反映制度框架设计与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定性定位、结构功能与制度质量状况,反映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政策研究、服务体系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行动研究水平。2011年8月,国务院妇儿工委正式公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是典型例证,《纲要》首次增加“儿童福利”专章,“儿童福利”成为“儿童发展”概念框架重要部分。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2011年7月30日,http:///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19:7200.htm,2011年8月8日。显而易见,这里“儿童福利”是小概念,“儿童发展”是大概念,二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然而,综观世界各国政府的政策法律,极少国家将“儿童发展”作为国家发展规划的大概念,恰恰相反,绝大多数国家通常将“儿童福利”作为国家社会福利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大概念,Fredericksen, H. & Mulligan, R. A., The Child and His Welfare,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972.且已形成“国际惯例和国际通则”,凸现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服务体系建设的初始阶段。《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案例说明,儿童福利一类核心概念的社会理解与社会界定绝不是简单和单纯的概念界定,而是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政策意义和制度化建设意义,直接影响制度框架设计与服务体系建设状况,直接影响国家责任承担和政府结构功能角色,直接影响国家行动议程与公众社会选择状况,直接影响亿万儿童和千家万户社会生活状况。简言之,中国儿童福利元年和儿童福利时代最重要、最基础和最紧迫议题是理解儿童福利。

第3篇:社会建设的概念范文

文化现象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种特定的思想意识形态的综合体。就文化的思想性来说,它涵括人类作为类本质存在的一切主观性形式;就文化作为

种理论形态而言,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研究成果的系统化观念都属于文化范畴;就文化作为

种哲学存在而言,文化是人类思辨深度的最佳体现;就文化的物质形态而言,文化包括一切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外在物质条件,涵括环境文化、生态文化、物化文化和金钱文化等。文化的多元性解释不仅没有泯灭学者和普通百姓对社会各领域文化的研究兴趣和激情,反而更加深了中国人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深信和体察。

依据国际上通行的定义方法,所谓“班级文化”是指是在社会大文化、学校宏观文化的影响下,在教师的积极教育引导下,由班集体师生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出来的班级生活方式及存在形态的总称。它是个班级内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一系列规范、准则、行为习惯以及班级环境的总和。本“班级文化”的定义既体现了文化的广义视角,又内涵着文化的狭义解释;既指明了班级文化的一般价值,又标示着班级文化的特定意蕴。本文的研究基本上是在这样种文化的解释语境下展开的。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概念

在界定了班级文化概念之后,我们才能对班级文化建设这概念作出精确的界定。所谓“班级文化建设”是指某一教育群体的全体师生和教育工作者对于一个班级的文化价值观、人生观和班级规范与环境所做的积极的推动和影响过程。这一概念突出了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概念的抽象性。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具体的活动,但又是个超脱具体事务的抽象性理念活动。没有了科学理念的支撑,任何所谓的班级文化建设都会沦落为无序的教育无政府状态;二是概念的弱规范性。任何一个概念的使用在微观教育学的意义上,首先必须具有定的规则意义方可通行,本班级文化建设的概念就明显的具有语义解释学上的弱规范性。

三是概念的集合性。本班级文化建设的概念即是指种亚文化的组织过程,同时又指这过程的结果。在较为狭隘的文化行为学意义上,本文所指的“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形态促动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四是概念的统性。本文所指的“班级文化建设”既是种班风班貌的建设,又是一种学风学貌的建设,是班风促进和学风改善的辩证统一。

三、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

所谓“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是指在具备职业化现实或远期预设的中等职业学校里,全体师生和教育工作者对于一个班级的文化价值观、人生观和班级规范与环境所做的积极的推动和影响过程。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不同于高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也不同于初等教育的班级文化建设,在较为歧义的解释上,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具有明显的职业化取向、信息化取向和实践性取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促进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修养水平的提高,不仅具有理论分析的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 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这建设的价值首先在于,可以唤醒教育者对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关注,积极营造艺术环境,把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变成种人生美的享受。1993年,日本教育家片冈德雄在其著作《班级社会学》中更充分地论证了班级文化对学生生活和行为的影响。片冈德雄指出,良好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是学生的兴趣得以大大提高,同时,由于文化的熏陶力,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还可以大大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中国的职业教育真正的变成一种文化传承与职业素质提高相得益彰的教育。

2 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加快学生智能力的开发。加德纳基于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智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智能概念,认为智能是“个体用以解决或生产为

种或多种文化或环境所珍视的问题和产品的能力。”在加德纳看来,,智能与

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价值标准有关,这使得不同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的人们对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对智能表现形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3 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营造良好的班级教学和学习氛围。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教学氛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基本的含义是关于认识活动的本质分析,对学习的建构过程作出了更深入的解释。他们十分重视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的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本文试图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一个有浓厚专业气息、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自觉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四、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可操作性研究

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是个学科性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教研课题。美国教育家曾经指出:“最出色的教育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习得知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在分数理性的引导下,基本上走向了一个以分数定英雄的“数量知识教育”怪圈。这种教育如果说培养出了成千上万的人才,那么并没有产生像爱因斯坦样的天才。教育专家指出:“刻板式的教育史带有明显的政治导向性的教育,它没有解决教育的根本的也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即教育的公平、公正和平等问题。”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我们认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走自己的特色。探索具有中职特色的、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结合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际,完成具体的实践研究。通过策略的研究和实践研究,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帮助学生规范行为习惯,端正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提高其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2 突出文化的多元性走向。因材施教教育模式的逻辑基础是承认人的先天遗传素质的差异性。事实上,在各种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国家,教育模式的多元性走向都是十分明显的。中国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改革有且走多样化的路子,才能为自己的前途勾画出片天空。就班级文化的多层级性来说,重要的不是探索什么样的路线和方针,而是如何使既定的路线和方针顺利落到实处。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涉及到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关系到的事情是千差万别的。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定要顺应当今教育发展的大势,对于班级中的学生的个性特征、文化背景、家庭资历、道德修养、知识存量等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权衡,对于价值观念的冲突要采取疏导的方法;对于人际交往理念的差异,要采取和谐的理念;对于极具对立性的意识形式的矛盾要尽量采取的办法,不可粗涉。在这样的文化策略的指引下,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定会走向新的成功和新的阶段。

第4篇:社会建设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村镇宜居社区;农村社区建设;PESREI

前言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农村社区和小城镇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村镇宜居社区建设已经被提上了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日程,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村镇宜居社区”只有本课题组的些微相关研究,因此文章基于村镇宜居社区、农村社区建设等相关文献研究和建设实践,提出并明确界定了我国“村镇宜居社区建设”的概念及其内涵,为后续相关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前沿性和实践指导性。

1 相关研究

1.1 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

国际社会很早就开始各类社区建设工作,但未使用“社区建设”这一概念,而是更多地采用社区发展、社区组织、社区工作、社区福利、社区照顾等。联合国1995年发表的《社会发展经由社区发展》一书中,将社区发展定义为“一种经由全国人民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创造力,以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进步的过程”。在我国,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并推行社区服务,到90年代中期开始重视和推进社区建设。由此我国“社区服务”的提法进一步延伸扩展为“社区建设”,这一概念相当于国际上所流行的社区发展概念。关于社区建设的含义有不同的界定,但大多强调社区建设是全方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社区建设必须利用社区资源,依靠和调动社区各方面的力量等[1]。

从区位和内涵上来说,社区发展则是社区建设的外部要求和保障;社区建设是社区发展的局部任务,社区建设的成效取决于社区发展的水平,依赖于社区发展的培育;解决社区建设困境的出路在于社区发展[2]。细究二者的区别,社区建设着眼于“社区”这个小范围,社区发展着眼于“区域”这个更大的地区规模;社区建设侧重于硬件设施以及社区眼前的任务,社区发展更侧重于软件设施以及有关区域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建设。

1.2 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

对农村社区建设,国内学者们进行了不同的界定。李增元认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社区真正成为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承担起促进农村政治民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载体[3]。黄小晶(2006)分析了农村新社区的五种主要功能,即发展社区经济和福利功能、传承社区文化和情感功能、促进社会文明和稳定功能、提供社会保障和共济功能;认为农村新社区建设应包括涉及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区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六大任务:社区经济建设、社区设施建设、社区环境建设、社区服务建设、社区治安建设、社区组织建设[4]。陈建胜(2011)认为农村社区建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村社区建设是把农村作为一种自然型的社区而进行的整体性的建设,包括经济发展、基层政权构建、文化团结建设及其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等多位一体的全方位建设。广义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质就是乡村社会发展建设,在很多国家又叫做农村“社区发展运动”、“社区复兴运动”、“社区重建运动”、“新村运动”等。而狭义的农村社区建设是指借鉴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而在农村社会“移植和嵌入”的社区化管理和服务模式[5]。

国外对于农村社区建设,一般采取农村社区发展的概念。如Cavaye,D.J.(2001)分析了乡村社区发展的内涵,认为从根本上来讲,发展是财富的衡量标准――财富意味着人们珍视的事物。它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改善。而农村社区发展取决于多个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1)支持经济活动和社区生活的充足的基础设施;(2)新业务或建立新的行业和企业、可获得的风险资本、高效率;(3)有利于农村地区经济竞争、社会公正和环境负责任的政策;(4)维持就业、人口和农村地区生活质量的社区服务。但长久的农村社区发展也依赖于更多无形资产的发展,比如社区所有权、地方领导权、行动、“反思”和动机[6]。

2 结束语

由村镇宜居社区的内涵得知,我国村镇宜居社区包括农村宜居社区和小城镇宜居社区。相应的我国村镇宜居社区建设亦包括农村宜居社区建设和小城镇宜居社区建设。即相比较村镇社区建设而言,村镇宜居社区建设的本质体现在社区的宜居性上,即社区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村镇社区居民的需求完善社区的软硬件设施。

总之,我们认为村镇宜居社区建设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村镇宜居社区建设主要指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如住宅、市政工程等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而广义的村镇宜居社区建设不但包括硬件设施建设,更包括涵盖社区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软件设施建设,意即村镇宜居社区发展运动。文章的村镇宜居社区建设指广义的概念,其主要内容涵盖如下几个方面:社区人口(people,P)、经济社会(economy & society,E&S)和资源环境(resource & environment,R&E),简称PESRE。另外如果为了强调社区软硬件设施的区别,突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可以把基础设施进行单列,即村镇宜居社区建设的内容亦可以细分为社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I)四大方面,简称PESREI(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张明.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研究[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平.问题与思路从社区建设到社区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2.

[3]滕玉成, 牟维伟.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研究述评[J].东南学术,2010(6):86-95.

[4]黄小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社区[J].农业经济问题,2006(4):47-49.

第5篇:社会建设的概念范文

(一)国有企业文化概念

要分析国有企业文化,除了要了解“企业文化”的概念,还要看到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在哪里,从而理解国有企业文化特殊于一般企业文化之处。我国宪法第七条对国有经济的概念和重要性作了说明,从而也知道国有企业是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的企业。毫无疑问,国有企业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是特殊的企业之一,因此也有企业的基本特征:“这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它是由许多组织;建立依法,法律确认其特定的权利和义务。“那么,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必须清楚地定位自己,同时不能把国有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和一般的企业文化,不能等同于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或管理的概念。

(二)国有企业文化的作用

国有企业离不开企业的大环境,国有企业文化同样具有着一般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企业文化毕竟不同于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具有企业管理理念所不可比拟的系统性和优越性,并作为一种理论广泛地传播而发挥着其独特功能和作用。不可否认,国有企业文化各要素之间能相互整合、作用,对企业内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获得1+1牀2的整体效果:

1、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理论在企业的变革发展过程中兴起、发展和完善,而国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更需要对原有的企业管理理论进行特殊化的适用。通过国有企业文化的运用,使国有企业管理更富有人情味,紧跟时代和国企改革的步伐,使国有企业的运作更加科学高效和富有生命力。推动国有企业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理顺人与人、人与制度及企业内部各制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软管理带动毫无人文性的硬管理,不偏不倚,双管齐下,极大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最大发挥企业员工的才能,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使国有企业更加具有活力。

2、增强国有企业的内部凝聚力。无论在何种体制中,心理的力量而非外在的强制性力量才能将散着的个体凝聚成一个整体。企业文化就是通过感染人内心的情感方式来管理企业员工,在“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中,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认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一份子,进而身体力行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哲学和价值理念。国有企业文化就是在尊重员工的个性发展和需求的同时,用企业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股向心力,引领员工齐头并进,从而在企业中形成一个团结共进、和谐高效的氛围。这也往往是一个企业是否能网罗人才、留住人才,是否能长远发展的衡量标准。今天,人才们并不单纯以金钱作为选择用人企业的标准,选择怎样的“东家”,往往就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方式,这其中,正是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3、增加国有企业的社会效应。成功的国有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影响企业的员工,还可以通过国有企业的社会活动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比如如果在企业文化中强调互助互爱,员工受到影响后也会在生活中与朋友邻里之间体现助人为乐的精神,将企业的文化向社会进行辐射,同时于无形中以自身的形象不自觉地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

二、国有企业文化发展误区

(一)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组织手段和实践渠道

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许多国有企业缺乏的特殊部门和专业人员,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宏观布局和统筹规划,系统,不清楚、不完整。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先进的思想不能真正渗透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以直观的形式,而是零碎的、感性的表面。所以,不能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文化的作用,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导致管理者主观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雷同性

不仅表现在对国外优秀的企业文化照抄照搬,同时,单一性的特点和图案。虽然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也应该必须反映了常见的并发症,但由于国有企业本身建立背景、环境、发展阶段、等不同面向领域的各个方面,因此,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建立对应自己的企业文化。同时,国有企业文化不能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企业自身积极的创新。

三、关于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人。我们需要优质的员工来维护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另外,我们的企业文化直接影响和服务的受众也是人。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养,并最终变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促进企业科学的发展。因此,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键值概念,依靠企业员工促进企业文化的科学发展,实现人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机制

制度文化是企业在操作的过程中,根据企业理念的价值,维护企业的订单、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不仅是企业为了确保正常生产活动和管理风格,也体现了企业价值的概念和企业的精神。制度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不仅是企业理念的产物,也是企业理念的载体。英国学者卡尔·波普尔认为,\”的结构系统不仅包含重要的个性,甚至最好的系统……它的功能往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的人。系统就像一个城堡,他们必须精心设计和操作的人。

(三)加强诚信建设,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第6篇:社会建设的概念范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与国内文化建设的竞争与发展,“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青睐与重视。“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从实质上讲,指的是一个国家依据她自身国情与文化背景所产生出来的民族精神与文化面貌,是文化的范畴。本文尝试着对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做一些探究,并提出相关的措施与出路。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发展困境;出路

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探源

近年来,文化软实力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名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专著与各类文章也纷纷涌现。软实力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的,它提出的背景条件是是当时的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及其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一种具有较强独立性的东西,它拥有单独于所谓的硬实力的力量,它的构成要素包括一系列的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国际环境、政治力量对比等等。在当今社会,软实力的构成特征使得它更具有现代性与研究价值。那么,什么是文化软实力呢?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种狭义的文化概念,或者说是一种和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发展程度、文化创新等密切相关的比对概念。具体说来,即是他们大多认为,在当今社会,科技、经济、政治等迅速发展,身处信息化时代,小至个人,大至国家都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那么,与文化紧密相关的“文化软实力”更是成为了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国际大潮中,哪一个国家要想使自身国家综合实力达到高水平并保持平稳发展,经济、政治领域拥有发言权,其他国家对其具有一定程度的和信任和依服,单单通过所谓的国家硬实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化软实力。此时,文化软实力就发挥着一种潜在的决定角色。它把一个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转换为一种易接受性的文化概念,让这种软实力开始具有吸引力,对于接受这种文化软实力概念内涵的国家来说,别国的文化软实力已经在本土生根发芽,本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相关的政策法律等,都会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家的价值观念也会开始发生变化。

二、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西方的现代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我国自建国以来,就不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我国大力发展和促进自身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文化综合实力与国家综合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文化建设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西方“和平演变”的目标仍在继续,欧美国家所谓的“薯片、影片、芯片”三大法宝即使在近日也在持续着它本身的市场,并有逐渐扩大之势。这也是我国目前在文化建设领域以及文化软实力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自身硬实力的基础薄弱

文化软实力,从其本身属性来说,是对一国硬实力的方向性依附和补充,而不是规定,这就预示着文化软实力需要在一国硬实力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无论在什么时候,一个国家的最高准则都是国家的整体和民族利益,如何才能使得国家的整体利益得到维护和实现呢?答案就是国家硬实力的综合指标达到一定强的程度才能保证整体利益的实现,同时,也能够为文化软实力提供一个相对安稳和舒适的发展环境。从我国目前的硬实力综合指标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自身硬实力的基础还是薄弱的,这既有建国以来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也有我国独特国情的情况,更有当今社会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左右和冲击。

三、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措施与出路

(一)确定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增强文化建设的可行性

发展方向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它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国家与人民利益的大问题。我国的文化建设与文化软实力建设,也必须要遵从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保证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稳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们的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这是一个基本的发展大纲。针对我们当前在文化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核心,面临着人口基数大、文化软实力发展层次不深的难题,积极做出调整文化政策与措施的行动,以维护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心,全面保障群众整体利益,遵从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努力增强文化建设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确定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二)充分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文化软实力提供深厚土壤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历史长河中辉煌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按照辩证法的观点,我国的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当然也存在糟粕之处,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挖掘和吸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对于现代来讲仍有积极进步意义的精华部分,筛选去除那些不利于我国当前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糟粕部分。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与文化软实力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在此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对文化建设尤其是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辨别真伪、去伪存真,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文化思想,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客服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急躁心理,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宁德业、尚久: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江西社会科学,2010.4。

[3]涂可国:试论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山东经济,2008.11(06)。

[4]刘洪顺: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J],理论学刊,2008.1(01)。

第7篇:社会建设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双师型”教师队伍 概念 队伍结构

[作者简介]张弛(1981- ),女,河北邢台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原理。(天津 300072)张磊(1981- ),男,河北邢台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职业指导。(河北 邢台 05404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研究”(项目主持人:张能云,项目编号:SD122005)和2011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职业教育提升滨海新区产业竞争力研究”(项目主持人:王世斌,项目编号:2011ZD)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020-03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增强高职院校办学吸引力和保证与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的强有力支撑。但是近年来,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相对滞后。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理论性概念认同层面和实践性操作层面都存在模糊性和片面性。面对现代化社会的挑战和机遇,国家政府、高职院校和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入思考研究并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模式。因此,必须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内涵有科学化的认同,并对其质的规定性有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教育实践现状进行策略研究。

当前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一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答案,出现了多种学说对此加以解释,但是难免存在片面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必须以科学化的“双师型”概念的理解为基础。笔者梳理并辨析了各家之学说,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释义与辨析,并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结构提出了重构与优化的策略与建议。

一、“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相关学说及其片面性分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双师型”教师概念众说纷纭,主要学说有“双职称”论、“双证”论、“双能(双素质)”论、“双层次”论、“双融合”论、“叠加”论、“ 特定”论和“双来源”论八种。“双师型”概念内涵的丰富性,反映了人们对“双师型”教师概念认识视野的多维性、广阔性,但也存在概念不清、外延过于宽泛、甚至混淆的情况。

1.个体层面认知的“双师型”。“双职称”“双证”“双层次”论、“双能(双素质)”论和“双融合”论,着眼于职业院校教师个体层面,对“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加以界定。“双职称”论和“双证”论强调了“双师型”教师个体的外在形式特征。“双职称”论认为“双师型”教师指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 教师系列职称,同时还具有另一技术系列的中级(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双证”论认为凡是持有“双证”(教师职业资格证和其他行业或职业的资格证书)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对于我国现行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制度和职称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而言,使所有具备相应素质与能力的教师都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职称是不现实的,而且也不能将获得相关资格证书的教师就单向度认可为具备了相应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此两种学说对于职业院校教师的“入门”资格界说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作为“双师型”教师概念的厘定还不尽完备。

“双能(双素质)”说和“双层次”说,两者均突出了教师个体的素质和能力,体现了其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努力把握。“双能(双素质)”说认为具有其特定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并具备进行理论教学的能力素质和实践教学的能力素质,这两方面的能力素质要求是“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标准。但是对“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界定不清, 如就高职来讲, 助教也是教师,但一般助教还不能独立完成一门课程的全部教学任务,称其为“双师”显然不够恰当。“双层次”说认为,“双师型”教师需要达到能力和素质两个层次之“双师型”要求。第一层次为“经师与技师”的“双师型”要求,即经典专业知识+精湛专业技术,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传授实践性技能。第二层次为“人师和事师”的“双师型”要求,即价值引导+职业指导。既能引导学生的个人人格和价值,又能引导学生选择并获得适合自身条件的职业。“双层次”论虽然将“素质和能力”分成了两个“层次”,但与“双能(双素质)”说的界定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没有就能力和素质给出确切、明晰的厘定。

“双融合”论强调“双证+双能”。有学者认为,“双证”是“双师型”教师的形式或外延,而“双能”是“双师型”教师的内容或内涵。“双证”和“双能”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既强调了形式,又注重了内容,使两者达到了有机统一,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当前我国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①。

2.多层面认知的“双师型”。“叠加”论、“特定”论和“双来源”论都是基于一定范围内的教师队伍视角论说“双师型”问题,是以上诸学说的现实化推演。

“叠加”论认为“双师型”教师有两层含义:就专业教师个体而言, 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其外显形式为既是讲师(或以上)又是工程师(或技师、高级工等);就教师队伍结构而言,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②。“叠加”论着眼于教师个体与群体(团队)两个层面;但是没有辩证地分析两个层面的关系,并将两层面的概念统一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系统之中。

“特定”论阐释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背景,未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给出具体的操作定义,只是指出“双师型”的提法只有在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特定背景下才有意义。离开了这一特定的教育背景,“双师型”的提法就没有现实意义③ 。

“双来源”论指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中,一部分为来源于学校的“理论型”专任教师,其特点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任教经验丰富;另一部分为从企事业生产第一线聘任的兼职教师,其特点是专业实践经验丰富,属于“技能型”实用人才。“双来源”论仅仅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形式和方式之一进行了阐述,并不是科学化的概念定义,而且就其建设方式而言也不是全面的,存在片面性。把“双师型”定义为“双来源型”的片面性还在于:如果专任教师不懂得生产技能,不了解现阶段生产的发展变化,就没有什么实用技能传授给学生;兼职教师不懂得教学方式方法,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精湛的技艺传授给学生,就不能称之为“双师型”教师。“双来源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师的知识与技能互补, 也有利于职业学校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突出职业教育特色④。

由此可见,学者对“双师型”教师概念认识视野的多维性、广阔性,但也存在概念不清、外延过于宽泛、甚至混淆的情况。 但在其概念的演变中,对于“实践经验”的强调是一致的。

“双师型”教师概念的内涵发展的多样性,既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理论的发展,也成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的阻碍因素。由于认识的不统一,至今还未制定出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包括方法体系)、培养方案、评聘制度等,导致“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⑤。对“双师型”教师指称对象及其内在属性认识的模糊,是界定“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根本问题,这也成为阻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因⑥。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

就“双师型”教师个体层面的能力与素质要求而言,只有高职院校中的极少部分教师可以达到“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阶段,“双师型”的概念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现实化界定其内涵,着力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概念研究。基于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环境,“双师型”不能仅用来界定职业教育队伍中的某一类教师,而是应该用以界定整个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双师型”不能仅用以指称高等职业教育队伍中某一类教师的个体,而是应该用以指称整个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双师型”不仅是指教师个体素质,而应指教师队伍的素质构成。

“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是简单由“双师型”教师所组成的一个教师群体。事实上,“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全员化是不现实的。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队伍中一部分专业骨干教师具备“双师型”素质和“双师型”资格是必要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从专业理论型和实践型(实训指导型)两个方面,来并举发展与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逐步实现整个师资队伍具有“双师型”的结构特征。而现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中,既有一定数量的具有“双师型”素质和“双师型”资格的骨干教师,又有专业理论教学的专职教师,也有一定比例的具有实践经验的、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

笔者对“双师型”教师队伍作出了如下定义:“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指以专业理论型教师、实践指导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为组成的“双师型”结构化教师团队;其中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教师和专业理论教师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比例恰当;并且达到整体布局和局部结构上的合理要求,即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素质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的合理化配置;能够发挥团队优势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胜任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⑦。如图所示,“双师型”教师在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起着调节作用,以保证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概念要点辨析

重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必须立足我国高职教育实践现状,以现实性和整体性思维把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现实性思维”是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的现状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正是针对这一现状问题而提出的中国化的政策性概念,是直接指向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改革与发展方向的。“整体性思维”是指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概念所研究的对象为一定的教育范围内的教师总体与体系结构⑧,而教师个体的“双师型”素质研究只是整体构建中一部分。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辨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包含了个体层面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和整体(群体)层面“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两个重要部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而言,二者关系是相互联系、和谐发展、共同促进。其二,个体层面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始终贯穿于整体(群体)层面“双师型”队伍建设的过程之中,是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终极目标。其三,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的各种资源能力有限制的现状之下,不可片面地单地的强化个体层面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这样的理想化目标(个体的“双师型”素质的培养只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实践工作中必须把握现实性和整体性原则,建设整体意义的“双师型”队伍。其四,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区域经济和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群体建设与个体培养两种策略并存,并且有所侧重地发展,至最终实现完全成熟的个体“双师型”教师,实现最优化的“双师型”队伍。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对于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而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增强高职院校办学吸引力的核心,其中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内涵建设是重中之重,而这些工作的开展和进步依靠的是高职院校全部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单靠教师个人难以完成教育活动各个环节的工作。所以,整体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程度,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研究,对于指导现阶段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决定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内容,但是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阶段,各方面还存在诸多局限性,所以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体系结构需要理性重构。本文基于河北省某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结构和建设实践,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策略及其体系结构的理性建构建议。

1.“三元互补”式发展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三元”是指“双师型”教师队伍中的三个组成部分,即专业理论型教师、实践指导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三元互补”式发展,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非将理论性倾向与实践性倾向的教师进行简单化趋中性培育,更要避免片面的 “双师型”教师个体的培养以达到“双师型”教师这部分规模的单纯式扩张,而是应综合考虑高职教师的个人研究倾向与兴趣、专业建设和学院管理的整体性发展原则等,进行整体规划,在教师的理论型、实践型和“双师型”三个培养方向上并举式发展,合理确定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体策略。

“三元互补”式发展旨在建构体系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由于高职院校在教师来源、数量、年龄、职称和能力素质等多方面仍然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且整体技能水平有限、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数量有限、“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小等困难,致使高职教育教学能力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难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现阶段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整体结构合理化的过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体系结构应该与社会职业岗位和就业方向相契合,并达到专职教师和专兼职相融合、理论教师与实验实训指导教师比例合理的整体结构。“三元互补”式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根本问题是改变现有师资队伍结构, 由单一教师组成的队伍转向由教师和技师按照技能实训教学要求比例组成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⑨。

2.“整体向上”式建构效率最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向上”式建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对于教师的全方位素质水平的稳步提升式发展,如教师的职称、学历水平等。

“整体向上”式发展策略旨在建构效率最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效率最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体系结构,即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之下,建立一个结构合理、运转灵活的教师队伍,以保证教育任务的高效完成。从职业教育实践上看,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需根据自身的规律,建设一支高效合理的队伍结构,因为教师队伍的结构对于教育效率的影响极大。相对于某一高职院校的具体条件而言,建构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最佳教师队伍体系结构,需要在高职院校内部的各二级学院或系部的内部进行人员的微观调配与培养,以达到更有效、更合理地组织成员贡献力量,进而高效率地形成教育合力。

3.“先群体、后个体”式建设团队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先群体、后个体”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双师型”教师个人发展与团队建设相结合。因为整体的建设必须依靠教师个体的发展作为推动和基础,而教师个体的发展又必须依托于所在队伍的整体建设,并为其作发展平台⑩。然而,在当前国情之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走“先群体、后个体”式发展道路,使“双师型”教师个体的发展服从于整体教师队伍的发展,建设一支团队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团队化”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外在价值体现,表现为教学团队在高职教育中的整体效能。

综上所述,基于“双师型”教师队伍概念的内涵分析,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三元互补”式、“整体向上”式和“先群体、后个体”的发展策略不失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其体系结构优化的上策。

[注释]

①何农.关于“双师型”教师内涵的辨析[J].教育与职业,2008(11):114.

②姚贵平.解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6):30 .

③贺文瑾.“双师型”职教教师的概念解读(上)[J].职教通讯,2008(7):50.

④徐东.对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内涵的认识与思考[J].石油教育,2007(2):20.

⑤贺文瑾.“双师型”职教教师的概念解读[J].职教通讯,2008(7):51.

⑥肖凤翔,张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69.

⑦潘若龙.长春市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44&CurRec=1&recid=&filename=2009

178925.nh&dbname=CMFD2009&DbCode=CMFD&urlid=&yx=,2009-05-01.

⑧教育范围通常所指为职业院校范围。

第8篇:社会建设的概念范文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的转变,国家计生委提出了“科学制定人口规划,引导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方针,一时间国内学术界关于建设人口均衡发展社会的研究呈现出爆炸性激增的趋势。但从总的层面来看,由于建设人口均衡发展社会的概念提出不久,学界关于人口均衡发展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因此为了深化和推进人口均衡问题的探讨,对国内学界有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评析,就成了一项极其必要的工作。

二、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国内研究综述

在国内学界,较为系统深入的“人口均衡”的概念提出最早可追溯至1994年,此后“人口均衡”的研究始终在缓慢的进展。2009年,随着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分析会的召开,“科学制定人口规划,引导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方针的制订,建设人口均衡社会的理念吸引学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截至2012年,根据现今有价值的相关文献材料,可以将学界关于人口均衡发展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相关研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不同特点。

(一)早期的研究

国内学界关于人口均衡发展研究的早期阶段大致为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9年,在这个阶段有两个研究值得我们注意。

胡伟略在1994年发表了《市场经济与均衡人口》一文,他在这个研究中提到,西方适度人口理论或多或少地运用了均衡分析和最优理论,但是适度人口理论进一步的发展存在着困难。因此他认为应该用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的理论工具结合起来研究人口和经济,明确建立和发展均衡人口的理论。他使用了经济学中建立在供求分析基础上的均衡分析,从微观和宏观动态的考察了经济与人口的关系,认为是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人口均衡发展的前提,最后他从政策建议的角度提出了要实现人口与经济的长期均衡。

李涌平在1996年发表了《决策的困惑与人口均衡政策――中国未来人口发展问题的探讨》一文,他在这个研究中从政策建议的角度出发,运用人口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人口均衡政策的观点。在这篇的研究中,李涌平敏锐的洞察出国内当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贷款还债的风险的现实情况,在这个基础上,他认为人口均衡政策的贯彻和执行是人口和经济的综合决策要求。

(二)中期的研究

国内学界关于人口均衡发展研究的中期阶段大致为2010年至2011年。这个研究的阶段和早期研究的阶段相对比,体现出相关研究发表的多和快的特点,这和2009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分析会”的召开并制定“科学制定人口规划,引导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方针是分不开的。在这个阶段有一些重要的研究需要我们引起注意。

首先是2010年人口研究编辑部在《人口研究》杂志上发表的《为什么要建设人口均衡社会》一文。这篇文章中包含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翟振武教授和杨凡博士、南开大学的李建民教授和北京大学的穆光宗教授对于人口均衡发展概念从不同角度的定义和实现人口均衡发展路径的观点。

接着,陆杰华和黄匡时在2010年末发表了《关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几点理论思考》一文。在他们的这篇研究中,他们从《为什么要建设人口均衡社会出发》这篇研究出发,认为当时的决策者和学界对人口均衡型社会概念框架大都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刻的认知;对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建设路径、机制和政策以及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中人口治理模式的转变缺乏深入的理论思考。他们认为大体而言,与人口均衡型社会相关的理论框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学领域的一般均衡理论以及内外均衡理论等;二是涉及人口、资源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三是人口方面的理论,包括适度人口理论、人口安全观、大人口观和两个统筹思想;四是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包括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同时,他们论述了人口均衡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认为人口均衡型社会包含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部分内涵,并且人口均衡型社会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紧密相关和密切关联的。最后他们提出了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面临的几个挑战和几点设想。

同样在2010年,侯亚飞发表了《人口城市化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一文,他在这篇研究中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提出城市管理应该在制度上及时创新,将传统的二元化人口管理转变为一元化人口管理,主动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在这篇研究中,似乎能够看到作者对人口均衡发展的认识不仅有数量意义上的均衡,还包含了结构意义上的均衡。

在2011年,穆光宗发表了《构筑人口均衡发展型社会》一文。在这篇研究中,他明确的提出和论证了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不仅要实现数量意义上的供求均衡,一个更高的目标是要实现包括年龄、健康、发展和人权等结构意义上的契合均衡。可以看到,穆光宗将人口均衡发展的内涵进一步得到了深化。

(三)近期的研究

国内学界关于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近期研究阶段是2011年至今这段时期,不同于之前阶段,这个阶段大量的研究呈现出更具体的特点。

2011年,茆长宝和陈勇发表了《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他们通过对西部人口数据的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有:(1)进入21世纪以来,西部人口发展、人口内部均衡度及人口内部均衡可持续发展度呈增长态势,其增速高于同期全国水平,且西部各省间发展差距较大;(2)西部地区人口发展水平较低,属由启蒙后期进入过渡前期阶段;(3)西部人口内部均衡度,,属由轻度失调进入濒临失调阶段;(4)西部人口内部均衡可持续发展度较低,属过渡阶段。在研究的最后他们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

与该研究相类似的研究在这段时间居多,有章文彪2011年发表的《浙江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钱芳莉2012年发表的《珠海市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实证研究》;单良,申玉侠和徐峰云2012年发表的《人口均衡发展视角下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研究》;朱海龙和刘晓凤2012年发表的《从人口结构谈湖南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研究》等。这些研究基于的地点不同,所得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但从一个大的层面来看,这些研究具有很多的相似点。

三、对于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国内研究现状的评述和思考

第9篇:社会建设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城市林业 概念 建议 对策

一 城市林业的兴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如噪音、大气污染、水质污染、飘尘、温室效应等,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促使人们致力于把森林引入城市, 使城市置于森林中,确立森林生态系统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但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对城市林业的重视往往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学术界把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为初级阶段,为缓慢发展期。城市化水平达到30― 70%为高速发展期,人口加速由农村向城市转移,这一阶段,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和扩大。当城市化水平高于70% 时,为城市发展成熟期,这时城市数量和规模趋于稳定。

从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当城市化水平进入高速发展期,面对城市建设扩张的各种压力, 很容易忽视环境建设,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而且城市建设一旦定型,再要改造将十分困难。因而,在城市化建设中造成了许多负面的教训。人们经过痛苦的教训之后,才有所觉醒。城市林业和城市森林的研究才应运而生。196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庄绳教授在森林生态学讲座中,首先提出“城市林业”的概念,揭示了自然林业逐渐和工业文明相融汇。这一概念提出后,引起很多国家的重视和认同。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荷兰、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等国都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城市森林建设的理论与研究。世界许多国家,如美、英、法、日、德、俄、澳、阿根廷、波兰、印度和新加坡等,都将发达的城市林业作为城市繁荣文明、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当前,现代化城市建设都在紧紧围绕建成生态城市、城在林中、林在城中这一新的目标迈进。如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在一片不毛之地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城市,在建设中十分重视城市林业,它的森林绿地就占城市面积的68%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建有长150km 宽115m 的环城森林绿化带。香港土地十分宝贵,但它建有21个自然公园和森林公园,绿地率超过40% 。最近,欧洲国家,以德国莱比锡大学为首,组织德、英、意、芬兰、荷兰等5国的8个城市, 共同研究21世纪现代化城市绿地空间发展对策。

二 城林业的概念和范畴

2.l 城市林业的概念和范畴

2.1.1 城市林业的概念

“城市林业”第一次最早出现在2O世纪6O年代初的美国,这一偏向系统管理的概念主要为了解决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环境、社会、生态效益如何达到最佳结合点的问题。城市林业是由林学、园艺学、园林学、生态学、城市科学等组成的交叉学科并且与景观建设、公园管理、城市规划等息息相关。内容涉及广泛,但以城市森林培育、经营和管理为核心和重点。所谓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的绿色植物的总称。而城市林业则又根据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

狭义的城市林业概念是: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它是研究培育和管理那些对城市生态和经济具有世纪或潜在效益的森林、树木及有关植物,其任务是综合设计和管理城市树木及有关植物,以及培训市民等。

广义的城市林业概念是:城市林业是研究林木与城市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地貌、水域、动植物、居民住宅区、工业区、活动场所、街道、公路、铁路、各种污染等等)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培育、管理森林、树木和植物,改善城市环境,繁荣城市经济,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科学。

2.2 城市林业的范畴

城市林业是指既有城市气息又有森林系统的,既符合城市发展又有利于人类定居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复合体。目前,对于城市林业的范畴的基本观点是:凡是城市范围内森林、树木及其他植物生长的地域,以及地域内的野生动物,必须相关设施等都属于城市林业的范畴,主要包括城市水域,野生动物栖息地、户外娱乐场所、城市污水处理场、公园、花园、植物园、城市街、道、路旁的树木及其它植物;居民区、机关、学校、医院、厂矿、部队等庭院绿化;街头绿地、林带、片林、郊区森林、风景林、森林公园,以及为城市造林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的苗圃、花圃、草圃等生产绿地等。

2.3 城市林业的作用

城市林业建设具有能创造和改善生物的栖息环境,缓和温室效应,改善城市小气候;可吸滞烟尘和粉尘、监测和吸收有害气体,维持二氧化碳平衡,净化城市空气;能减菌、杀菌,减弱和消除噪声以及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等功能,为营造安全、美观、效率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我国城市林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城市森林、树木和绿地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城市公共绿地偏少,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难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城市平均绿化覆盖率仅为35.11% ,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为8.30m² ,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联合国要求的力争世界城市人均绿地面积60m² ,国际标准要求达到的50% 的绿化覆盖率。

3.2 城市林业建设尚未完全纳入城市整体规划,

城市林业的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速度,城市绿地和森林被征占和毁坏的情况还比较严重。

3.3 城市林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规模的防护林体系,特别是树种的单一,使许多城市形成“多街一树”的单调景观,立体绿化效果差,因而难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 由于认识和技术上滞后,缺乏精通业务的管理人才,导致我国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粗放,使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持续稳定性及再生能力等方面表现不良,对环境压力的承受力还很脆弱。另外,由于我国城市林业尚属起步阶段,城市森林资源和经营管理尚未形成一套符合城市林业特色的法规和法令。尤其是由于我国体制上的特点,城市林业涉及林业、环保、城建、土地等多个部门,在关系及职能协调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产权、经营管理权属的划分等,给城市林业有序、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带来了障碍。

3.5 全民对城市林业的参与和认识不足。目前城市林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还没有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城市绿地和城市森林环境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还没有得到城市居民及全社会的认识。

四 城市林业发展目标与对策

城市问题实际上是人、城市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城市作为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城市林业的建设目标是为人们创建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景观舒适度。为此,提出城市林业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如下:

4.1 提高全社会对城市林业的认识 由于对城市林业内涵、作用和功能的认识不足,一是导致了解决城市问题方法的偏废;二是导致了资金投入不足和投入不当;三是导致城市绿地经常成为城市建设蚕食的对象,遭受人为破坏。因此,我们要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林业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全民对城市林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全社会参与城市林业建设和保护。

4.2 建立必要的机制,把城市林业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 城市林业规划中要结合城市特点和经济发展战略,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协调处理好生产和建设、人与环境的关系。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与城市林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4.3 扩大城市森林和绿地面积、提高城市森林资源、树木及绿地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城市绿地及城市森林景观结构。

4.3.1 在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布局时,要坚持普遍绿化与重点美化的原则,见缝插绿,把凡是能够种树、种花、种草的地方都充分利用起来。在绿地较少的老城区要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以增加城市绿色覆盖率。

4.3.2 在树种选择、植物配置方面,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以丰富城市森林树种资源。要先发展乔木树种,注重乔、灌、花、草合理搭配。要根据其生态学特性给予科学的搭配,栽植成各种类型的植物群落,达到既绿化叉美化的理想效果。要充分考虑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运用季相变化原则,丰富城市森林景观。

4.4 科学地经营管理城市林业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是改善城市环境,即要达到美观、安全和高效。这就必须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要理顺体制,把园林部门和林业部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协调好林业、园林、环保、城建、市政、国土、交通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我国城市林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4.5 加强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缺乏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科研队伍,因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科研队伍的建设。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城市林业的有关课程,使园林、林业、以及城建规划专业的学生都能了解城市林业的内容。培养专门人才,健全科研机构,组织多学科、多部门专家学者共同协作攻关,研究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发展道路、发展战略,以及新技术、新设备,并与决策部门通力合作,确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林业体系。

4.6 广筹资金,增加城市林业投入要建立城市林业多元化投入机制,以全社会为基础,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投物、投资,全民动手植树种草,依靠全体市民的力量绿化美化城市。

4.7 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法治力度完善和制定城市林业发展的有关法律和规章,健全监督检查机构和执法体系,并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依法建绿、依法护绿、依法兴绿,确保城市林业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