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饮食卫生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教育改革领域,尽管研究已经把学生作为教育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作为教育的主体,想到去提高学生的成绩、技能、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等,但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开展工作中却很少去考虑教育主体的需要。
1 教育改革中学生地位缺失成因
教育进行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一个目的,提高发展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全面发展。但学生却长期在在教学改革中处于劣势地位,从而使其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被动的接受教学。
(1)对学生本质理解不够。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长期以来人们对学生的本质理解不足,认识不到学生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之所以造成这种认识,首先是没有认识到学生是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这个特点。教师为了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掌握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忽视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必然造成硬性的灌输,同样在教育改革中认为改革只是教师主导就可以进行了。其次,没有认识到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接受不是无条件的,总是根据自身的愿望、态度、能力等来进行选择,如果对此点认识不足,教学改革中也会对学生产生忽视。再次,没有正确认识学生所具有的明显的发展特征。学生的发展不仅表现在身体的发展,更表现在心理的发展上,忽视学生发展身心发展的教育改革是片面的。
(2)教育改革缺少学生参与。
在教育改革领域,学生是教育改革利益最直接的获得者,毫无疑问,学生也应该是教育改革中最直接的支持者。但事实是,现在的教育改革很少能够让学生知道,有的改革内容学生全然不知,也就是说学生连改革的知情权都没有,更别说认识学生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问题了。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在教育改革中长期处于被忽视,被遗忘的地位,那么在教育改革内容中的地位也无从谈起。要使教育改革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改革中学生地位的推进是不可忽视的。同时,在轰轰烈烈的教改30年来,不可否认,部分教育改革内容最后沦为形式主义,缺乏与教育主体的沟通交流,从改革开始学生就没有办法真正参与到教育改革中去,很多改革纸上谈兵,结果会是所进行的改革内容很难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3)对学生的社会地位把握不到位。
“学生的社会地位是指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学生都被看作是没有独立性、主体性的存在,处于从属和依赖地位。整个社会并没有把青少年儿童看作是有独立价值的生命存在,忽视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侵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但是目前的教育改革很难考虑到这点,教育改革这门常常考虑到的是怎么灌输给学生知识,而忘了学生也是社会一员,也有参与教育改革的权利、推进教育改革的义务。
2 教育改革中学生地位的回归
教育改革不是一种单一的活动,需要涉及方方面面,如:教育目标、技能、行为等。中国的教育改革进行到今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如果想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我国的教育改革中来,笔者认为,需要从观念上与方法上加强研究。
(1)从观念上转变。
①内化教育教学理念。
这里所说的内化理念也就是将教师所接触的教育教学理念内化成为教学行为,教师要将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所接触的最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进行内化,并把新理念内化成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将教育教学能力作为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并运用这种教学行为来达到真正的教育改革目的,也就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受益者,使学生能够批判性地运用他们已知的知识来理解新情境与解决新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参与者都要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热情;有了这种热情教师才不会对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进行照搬照抄。教师在接受改革精神理念逐步内化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认识到学生的重要性、认识到他的主体地位,从而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做到心中时时有学生,这样的改革才会起来实效。
②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育改革中来。
教育改革是一种关系到人的现象,学生也是人,哪怕是小学生。而且只有当教育改革对学生来说具有某种意义的时候,它才能够取得成功。我们应该改变对学生的方式,在学校改革的制订和实施中认真考虑他们的意见,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育改革中来,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变革对于他们每个个体的实际意义。从而内在地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并深刻理解变革的意义,主动地参与到变革中来,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实现变革的目的。
(2)从方法上实践。
①加强教育改革宣传力度。
为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改革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加大教育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必不可少。通过媒体推广、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可以激发教育改革者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促使其更深层的去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还可以使社会大众认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从而参与其中;更能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在宣传中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直接受益者会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学生自身在教育改革中能够体会到强烈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也会很好地参与进来。
②加强师生间的联系。
“改革的成功是由外部的刺激、外部的支持与涉及教师、校长、学生和学区成员的学校内部动员共同促成的。”教育改革的成功离不开各方各面的支持,而对教育改革中学生地位的认识也需要各个层面达成共识。教育改革中如何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与教师之间联系的加强,强化了他们的责任感,对共同进步提供了专业上的支持。教师间致力于研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联系的加强,有利于彼此感情的沟通,而学生的特征和需要是多样化的,使教师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也使学生明确知道学习的目的,从而内在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使其积极投入变革。
③教育系统的各个层次应加强支持力度。
【关键词】声乐 微格教学 音乐教育
本文为“微格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性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
微格教学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在3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中日渐成熟,国内很多院校和教育机构都开设了微格教学,它有效提高教学能力的实践性特点,引起了海内外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并得到积极推广。由于音乐学院招收的学生数量逐年攀升,学生多教师少的现状使音教系原来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变为“小组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需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一起改变。另外,如何训练学生掌握声乐教学技能,增强表演实践能力,是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所面临的大问题。笔者将声乐的技能训练和教学实践引入微格教学,作为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研究中进行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认识和收获。
微格教学定义
微格教学,又被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来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方法。它是建立在教育理论、科学方法和现代视听技术基础上,利用录像反馈――定格分析,有控制地进行微型实践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自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伦教授提出后,经过数十年世界各国师范院校的使用和改进,已经发展成为训练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行之有效的方法。
声乐微格教学的内容和实践特点
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中,微格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内容计划分为三个部分:课堂微格教学、教学实践、演唱实践。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可单独训练,也可有效地结合起来训练,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演唱技能和教学实践水平。
1.课堂微格教学
由于招生的变化,音教系原来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变为“小组课”的教学模式。如何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演唱技能技巧,是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所面临的大问题。微格教学具有“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在“小组课”中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分析判断能力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的声像反馈,更生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主要目的。
微格声乐教学实践的内容是:(1)发声练习。包括呼吸、打开喉咙、稳定腔体、咬字等基本训练。(2)歌曲教学。包括演唱方法、音色表现、作品处理、演唱状态等。实施步骤是:(1)发声练习。(包括孔空练声曲)。(2)演唱声乐作品。(3)重放录像观看自己的演唱。(4)由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演唱时的优缺点,找出问题。(5)由教师总结归纳。(6)由教师进行示范演唱。(7)明确本次教学重点,根据分析继续进行授课。(8)课程结束后,学生将课程录像拷贝回去认真观看学习。
笔者对大二和大三个别课和小组课的同学分别进行了微格教学。
以大三的一名个别课学生为例:这名学生在发声练习时下巴很容易用力,笑肌不能够积极抬起,气息不够通畅,越到高音下巴用力越明显,在平时上课时提醒她改正这一点,总是收效甚微,通过录像录音的回放,当她清楚地看到自己面部和气息存在的问题,她之前认为已经积极做到老师要求的认识被改变了,声音得到很大改善,变得通畅和松弛。演唱咏叹调《每逢节日来临》时,这种错误力量还会因为语言和乐句的改变而产生,我们尝试一段一段地演唱并及时回放录像,一起观察和找出演唱中面部、身体和声音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力量,分析和评价她气息和咬字吐字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唱得明显比以前轻松,声音也有了较大改善。
在对大二小组课学生的声乐微格教学中,我试图让她们先互相听对方的声音,学会分析和找出他人演唱中的优缺点,从品评他人的发声和演唱过程中,找到自身演唱的问题和解决的突破口,因为声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会欣赏的同时,判断和分析能力也会长足增长。在对他们进行的发声练习中,我每次有针对性地训练一到两项,让两人交替来发声,这样不仅利于更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声音,也可以在他人演唱时留出分析和判断的时间。小组课演唱歌曲时我鼓励他们尝试每节课为对方伴奏,这样还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伴奏和视奏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每节课的录像回放,讨论评价找出问题,再训练再评价,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习也由以前的被动接受,等待老师指出问题,变成了逐渐主动思考和发现自身问题,积极动脑寻求解决办法的主动式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的演唱水平相对于未进行声乐微格教学的学生有很明显的进步。
2.教学实践
这是声乐微格教学最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个教学环节,它针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存在的只会唱而不会教的问题,给予学生在录像反馈情况下训练教学实践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在走出学校之前就能够进行教学实践的尝试和训练,更有利于突出音乐教育专业的师范性特点。在我国音乐教育大繁荣的趋势之下,很多学校、机关、公司和厂矿企业,都需要大量的音乐人才来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但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大多都存在“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的问题,反映在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学生上的,恰恰也是可能自己唱得还不错,就是不知道怎样教给别人。声乐微格教学实践,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未雨绸缪,为学生提前铺设进入社会的实践演练,让他们顺利地和教学接轨,和社会需求挂钩。
在开始这个教学环节之前,我要求学生首先要阅读和学习写作声乐教学笔记和教案,先从书本和理论上展开对声乐教学的了解和深入认识,结合平时由老师教授的声乐课学习的理论和知识,个别课高年级学生教授低年级学生,集体课两人一组,互相教授,并由指导教师全程辅助指导和参与评价。
在经过对同组同学声乐情况的充分了解和分析,前期写作教学教案,练习伴奏及发声练习等准备工作后,大二和大三的小组课同学互相进行微格教学课的训练和实践。课堂上,同学们虽然精心准备,但难免紧张,随着训练的不断反复和深化,她们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疏感逐渐被教学的新鲜感和积极的创造力所取代,渐入佳境。
以学生的授课为例,学生甲演唱中存在问题:气息不稳,腔体保持不好,容易压喉。作为教师的学生乙通过发声练习训练她打开腔体,两肋力量保持住,并通过提前准备的动画演示,让被训练者直观地看到自己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乙通过及时观察和发现甲演唱时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的手段和方法,教师在和他们一起观看录像的时候,寻找和共同探讨教学的优缺点,给出评价和解决的方案,在反复的训练、回看录像、评价、再训练、再看录像练习后,甲存在的问题得到很大改善。
学生通过微格教学实践,转换角色和身份,不仅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也进一步了解到自己演唱和教学方面的不足,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应变能力。在互换教学的同时,他们相互吸收彼此之间的长处,动脑发现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并提前体验当老师的感觉,为顺利进入今后教学岗位打好实践基础。
学生教学虽然还有许多值得改进和推敲的问题和缺点,但通过微格教学实践课的训练,他们已经开始学着把自己的角色和身份向教师转换,学着去思考和设计自己作为教师怎样去教学生的问题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和进步。作为指导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指导和评价,共同分析学生教学还有什么问题和差距,通过多次的声乐微格教学训练,这几组学生相对于未进行声乐微格教学的学生,教学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开始懂得去思考和转换角色来进行教学的实践,教学相长,他们的声乐演唱技能同时也得到了提高。
3.演唱实践
有了微格教学课堂的声乐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基础,演唱实践环节,便是对前二者的丰富和完善,声乐学习终究是以演唱和实践表演为最终形式的,由于缺乏舞台演出实践机会,很多学生可能在老师面前或者琴房里唱的还可以,到了舞台上,在观众面前便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紧张、怯场、忘词、声音颤抖、放不开手脚,不敢正视前方去歌唱等种种干扰演唱的心理,成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不敢登台演唱的最大问题。微格教学的课堂为学生打开了另一个属于自己练兵的舞台,在熟悉的同学小范围的环境下,通过录像把自己演唱表演的影像和大家一起欣赏,与同学和老师共同分析评价自己演唱中存在的声音和表演问题,气氛轻松活跃,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逐渐克服了演出的紧张心理,也不断地提高和完善了表演和歌唱能力。
声乐微格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声乐微格教学是针对有效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声乐技能、教学技能和演唱实践水平而展开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录像的方式,反馈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学习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急需改进的方面,通过对声乐微格教学的实践探索,我们能够看到它所具有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1.它使声乐教学技能得以细分,进而使每种声乐教学技能的训练目标具体,训练内容规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使他们更清晰准确地了解自身问题,还利于教师对教学进度的控制和把握,不但节约了时间,还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水平。
2.由于微格教学借助了一系列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这使得教师对学生声乐教学技能的培训更具可观察性、可记录性和可操作性,学生能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通过老师和同学说的评价指导,目标明确地改进问题,不仅增强自学能力,也增强了与他人的沟通和评价能力。
3.微格教学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学校里就了解和学会今后工作中将要面临的教学工作,熟悉和掌握不同类型声乐学生的教学特点和解决方法,这对于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为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声乐技能和教学训练引入微格教学,大大丰富和扩展了教学形式和内容,使教学过程变得新颖有趣,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也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季柏青,张兆敏.微格教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2]荣静拥,钱舍.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郁正民.音乐微格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生物化学是揭示生命基本活动的科学,因此作为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的基础,在生物化学教科书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1]。但在教学中表现出的问题也较普遍;一是教学内容纷繁复杂,涉及面广,使得学生难记亿;二是道理比较抽象,分子结构式、反应方程式、信号转导形式等非直观内容妨碍了感知觉,使得学生难理解;三是平淡无奇,缺少临床医学的生动性、兴趣性和感染性,使得学生难应用。其表现为:(1)学生在大量的信息流中分不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只能囫囵吞枣;(2)学生在纷繁的认知过程中分不清本质与现象的内在联系;(3)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生物学变化中分不清动态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尽管有不少教师也采用了病案教学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并对生物化学与临床学科的联系与相互融合作了深入细致的研讨[3];尝试应用生物化学与临床联系的教学法[4],试图采用临床实践与案例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但是,课程设计难度大,选用病案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课堂应用仍然不够广泛。针对上述问题,作者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将辩证思维引入生物化学教学的做法,使得学习变得更加易学好懂实用。
1 抓住主要矛盾与统筹次要矛盾的观点
主要矛盾: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物质与代谢的统一、基因与调控的统一,结构、物质和基因是基础,而功能、代谢和调控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达到三个统一的本质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的关系,从这个观点出发就比较容易理解各类细胞中的物质、细胞器与酶类、受体等作用;调节的反式作用与顺式作用;可诱导基因与可阻遏基因的协调表达等问题。例如在讲解糖、蛋白和脂代谢时,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链是掌握知识的关键点,其中每个生物链中的限速酶则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三羧酸循环来将三大物质代谢联系起来,就可以解释为何糖代谢障碍,如糖尿病可以促进脂肪与蛋白质的消耗,导致病人消瘦的问题;食入过量碳水化合物可以导致血脂升高的问题。在讲解酶调节中,还可列举人体饥饿时可以分解脂肪产生ATP,通过ATP/ADP比值增高来抑制6-磷酸果糖激酶,达到减少糖分解的目的。如果学生抓住了生化反应中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随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来了。
2 透过现象抓本质的观点
现象是事物的表象,而本质才是事物的客观规律性所在,透过现象抓本质的观点能够指导学生完整的理解生物化学所阐述的深刻道理。例如在讲解脂代谢时,随着人们对于胆固醇与动脉硬化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胆固醇的结构、代谢与功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在不同的分子结构中起到了迥然不同的作用,被称之为好的胆固醇与坏的胆固醇,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胆固醇在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中所起的作用是背道而驰的,前者为危险因子,而后者则是保护因子。同样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在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中扮演了恰好相反的角色。
3 注重动态变化克服静止的观点
人体内发生的生物化学变化是瞬息万变的过程,诸如基因开与关,酶蛋白合成的诱导与阻遏,酶的激活与抑制等都是动态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应用此种原理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例如采用PAM(解磷定)可以快速抑制有机磷中毒时活化的羟基酶,用于军用毒剂及民用农药的快速解毒药;应用BAL(二巯基丙醇)有效地抑制重金属(如砷)中毒时活化的巯基酶,对抗其神经毒性;干扰相关基因表达可以影像癌细胞DNA的合成用于肿瘤的治疗。血红蛋白在肝脏代谢最终生成胆红素,无论游离胆红素或结合胆红素升高都会引起黄疸,但是在不同情况下会造成不同类型的黄疸,诸如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或肝细胞性黄疸等,理解胆红素肠肝循环后就容易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通过以上事例不但可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克服思想方法的孤立、静止与片面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周爱儒.生物化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2] 江 渝.病案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2001,9(2):86.
[3] 仲其军.从生物化学与临床学科的联系看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113.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课堂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势必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
“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教学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融在一起,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形成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进而领略到情境课堂的美妙。
课堂教学应强调两个细节:一是善于创设情境。教师虽然可以利用现有环境、条件,通过引喻、阐释导入新课,但是现成的情境毕竟很少,因此教师必须从教学内容出发,精心组织,巧妙构思,创设良好的、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二要加强诱导,激发思维。教师设置情境应有明确的目的或意识,或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或因之引发学生的思维,或借此陶冶学生的性情等。创设情境不能单纯为激发兴趣,一般来说,应以激发思维为主。但是,情境本身有时并不能启人深思或内涵比较隐蔽,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启发和诱导。
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交往行为,是以交往为媒介,以交往作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有了交往与互动,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的,增长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培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教师可以通过“五动”来丰富课堂教学:一是铺设平台,让学生“自动”;二是构建舞台,让学生“互动”;三是搭建戏台,让学生“跳动”;四是开设擂台,让学生“感动”;五是架起看台,让学生“联动”。
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展开教学。这样互动的课堂,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又引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使学生形象地获得了抽象的知识,使枯燥的课堂绽放出神奇的力量。
要真正做到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还要做到:一是以尊重为准则,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异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见要宽容引导。在师生交流时,要置学生于平等的地位,避免居高临下地发问甚至责问,消除学生在交流中畏惧紧张的心理,让学生愿意同教师倾心对话,达成共识。二是教师要善于倾听,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要善于进行角色互换,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的问题和观点。只有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互动的课堂才能散发出浓浓的、充满人情韵味的温馨,才能真正听到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当然,既然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就不可能是完美的、滴水不漏的,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需要我们教师在生成教学中有预设思想:一是预设以生成作为目标;二是预设为生成留足空白(精心而不精细、预设更为预计);三是预设要给生成腾出空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语言,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
音乐教育类课程泛指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开设的与音乐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该类课程在各高校的名称各有不同,如音乐教育原理与教学设计、音乐学科教学论、中小学校教材教法、音乐教学论等,我院便是采用音乐教学论这个课程名称,然而不论叫法如何,其实质都是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开设的教育类课程,内容无外乎都是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原理、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
由于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能够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及其教学管理的相关人才,因而这类课程是至关重要的。各高校开设这类课程已经有一段历史,然而重理论、轻实践是这类课程的通病,如何改善这一状况,使之适应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我院依托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教学能力培养的高师音乐学专业“课堂-微格-实训”教学实践路径研究》对音乐教学论课程进行了改革。
我院的音乐教学论课程在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三年级开设,开设时间为一学年,周学时3课时,总学时102课时,属于专业必修课。以往这门课程都是相关音乐教育理论的讲解,极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今实践环节几乎占到了本门课程的三分之二。改革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朝“实用性”拓展
以前的音乐教学论课程主要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学论》为教材,现在增设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音乐教学设计》一书,此外还有《全国中小学音乐赛课获奖课例选编》《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由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指导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蓝本,因此对课标内容的详细讲解是本门课程第一阶段讲解的内容,教师不仅就课标中的课程性质、核心理念、课程目标、课程领域等做了详细的讲解,更在讲解的同时结合优秀课例的鉴赏进行分析阐述,力求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标的核心精神。课程第二阶段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学生音乐心理、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以及国内常用的教学方法、中小学音乐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课外音乐活动等基础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既源于教育学常识,又和中小学音乐教学紧密结合,是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坚实基础。
优秀课例鉴赏是课程的另一部分内容,穿插于课程讲授的第一、二阶段,课例来源于全国中小学音乐赛课获奖课例。课例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与了解全国优秀中小学音乐课教师的上课实况,同时也可以了解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趋势。在课例鉴赏之前,可以根据课例教学的内容预先让学生分析音乐,找出需要讲解的教学要点,在鉴赏过程中学生需要详细记录该教师上课的步骤,为后面的教学点评做好铺垫。课例鉴赏完成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音乐分析、教学要点与展示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作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为教学设计做好准备。
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是本门课程第三阶段讲解的内容,也是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除了运用《新课程音乐教学设计》一书,还参考了全国中小学音乐赛课获奖课例教案,力求使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有一个优秀模板。在教授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式:首先,以全国通用的人音版或人教版课标教材为蓝本,确定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其次,根据教案编写的结构形式进行分解式讲解,具体可分解为教材分析与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过程的设计及相关教具的使用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教学中,教师都引导学生对大量的课标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并以优秀获奖教案作为支撑,力求使学生掌握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最后,以人音版或人教版课标教材为蓝本,要求学生进行独立、完整的课时教学设计。
二、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以往音乐教学论课程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而目前我院该课程学生的实践参与几乎占了课程的三分之二,其中部分实践参与体现在课例评价上,学生鉴赏优秀课例后就课例中体现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教学步骤等进行讨论和评价,甚或就某一教学步骤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参与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此外,占更大比重的是整个第二学期的教学设计、中小学音乐课堂模拟讲课和说课实践。具体做法是学生每两人自愿组合为一个小组,就同一中小学音乐课进行教学设计,其中一人准备模拟讲课,一人准备说课,每人均需写作相应教案、制作PPT、设计教学板书,最后分别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师生进行讨论。
三、教学评价方式追求多元化
教学评价除了学期末的试卷考试外,更多的体现在平时的形成性评价中。在整个第二学期的课堂实践中,评价方式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学生分为七八人一组的评价小组,就实践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课堂实践的同学也会自评,在自评与互评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评,就实践中的不足提出意见,并启发学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专业技能、PPT制作能力、教学或说课能力四个方面。教学设计要求教材分析准确、教学目标正确、重难点准确、教学步骤科学合理;专业技能要求演唱、弹唱与伴奏能力;PPT制作要求生动形象,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能力要求教态大方自然、语言生动准确、讲解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目标达成度高;说课能力要求能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清晰地陈述课程设计的思路以及较详细地描述教学程序。
四、教学效果向外延伸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效果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以其它方式向外延伸。一方面是和我院支教团联合,我院支教团是一个学生社团组织,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平台,本课程充分利用支教团平台锻炼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利用支教团的评课、赛课等活动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能力,目前我院支教团每周都会开展小组评课活动,每月举办一场小型赛课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中小学音乐说课与讲课的比赛,学期的赛课会邀请专业老师进行点评,通过这种不间断的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其次,推荐优秀学员进入支教学校担任音乐课教学,我院与合川区草街小学以及合川区育才中学签有实践基地协议,每学期都会派出一部分学生在相关学校支教,为了锻炼更多的同学,我院派往支教的学生会定期轮换,并且支教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成员分别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如PPT设计、教学资源的收集,教案的讨论编写、实践上课等。
最后,利用高年级支教团成员对低年级成员的教学设计辅导、说课或讲课点评等锻炼学生的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支教团成员不只是由高年级学生组成,也有部分低年级学生,由于低年级学生还未开设音乐教学论课程,因此在支教团中大多进行见习,可随高年级同学一起准备教案、讲课或说课,同时也可辅助高年级同学在支教学校的教学工作。
另一方面的延伸就是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学生可自愿选择说课毕业论文这一形式,这与三年级下学期的说课实践很相似,具体做法如下:根据该专业学生音乐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成绩,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该毕业论文形式,确定说课的内容,拟定说课提纲,细化说课步骤,与三下的说课实践不同的是,说课的各项内容更为细化,并增加了说课反思。在说课答辩环节,答辩教师会根据学生们即将应聘中小学音乐教师面试说课的环节,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答辩,并进行相关教学技能的展示。
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几年中,音乐教学论课程的改革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不仅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实习学校的肯定,目前该课程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思想与做法正在其他课程中得到推广,均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事实证明,以音乐教育类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观点是可行的。
一、高校学生会微博、五山高校的界定
高校学生会微博是指广大高等院校学生会开设的官方微博。广州市天河五山片区高校众多,我们挑选以下五所类型不同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和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下面简称“五山高校”)。根据实际调查可知,五山高校学生会腾讯微博使用率低于20%,新浪微博使用率超过70%,故本文选取受众多、使用频繁的新浪微博进行研究。
二、五山高校学生会微博运营的困境
五山高校学生会都把握了微博兴起的浪潮,均在新浪微博运营早期2010年设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随着微博受众率不断升高,成为了高校学生信息上传下达的重要媒介。从《2013年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可知,“十大社团官方微博”前10名,高校学生会微博占3名,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会微博位列第九,其余五山高校学生会微博排名也相对靠前。这一定程度上显示高校学生会微博取得成效,但经调查,高校学生会微博运营也存在着困境,表现如下:
(一)微博较少涉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主流文化,其有效性是衡量高校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结合五山高校学生会的微博来看,其内容极少直接与思想政治教育关联,其思想主张也是较少涉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更多是则偏向于娱乐型和资讯型的微博。
(二)思想政治教育类的微博生硬死板,受众率不高
学生会微博较少涉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这一问题与大学生接受程度不高休戚相关。往往这一类微博形式陈旧、内容吸引力不够、关注度不高、实效性不强,甚至流于形式,只喊口号,不弘扬正能量,无法微博用户中的大学生群体,相反容易受到口诛笔伐。
(三)微博缺乏有效合理的监督,微博质量良莠不齐
微博运营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机制,管理者在运营微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错误情况(如信息错误、错别字等),直接影响了学生会微博的专业性和公信力,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会在学生群体之间的号召力,特别是学生会组织引领思想风尚的关键作用没有得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从根源上难以体现。
三、高校学生会微博运营出现困境的主要原因
(一)微博管理者运营微博能力、思想观念相对滞后
以五山高校为例,高校学生会微博大多由学生会网络部或资讯部管理。而实际的管理者往往是大一新生,他们认识有限,未能掌握微博的特点、功能等关键信息,缺乏思想政治作用的前瞻性认识。调查显示,五山高校学生会63%的新任干部认为微博主要职能是娱乐休闲、传递资讯,59%的新任干部还认为高校学生会微博不具有思想政治作用,观念的滞后直接制约高校学生会微博发展。高校学生会微博管理缺乏有效互动,与大学生微博用户互动有限,微博语言上存在灌输与说教的特点,吸引力有限,对具有思想引领作用的学生会微博定位、栏目与功能设置等缺乏周详思考和研究,内容苍白,发展参差不齐。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内容亟需更新换代
关键词:Web2.0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教育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16202
1Web2.0概述
Web 2.0指的是一个利用Web的平台,由用户主导而生成内容的互联网产品模式。网络内容因为每位用户的参与而产生,再借由人与人(P2P)的分享,形成了现在Web2.0的世界。Web2.0时代,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他们既是网站内容的者,又是浏览者和使用者,实现了可“读”可“写”的共建发展,用户获得比以往更多的参与其中。同时,Web2.0更加注重交互性,实现的点对面的发展,信息的影响范围更广力度更大。目前,Web2.0模式下的互联网应用包括:微博,轻博客、博客(BLOG)、百科全书(Wiki)、社交网络(SNS)、即时通讯(IM)、门户网站等,体现出强烈互动性和丰富性。
2Web2.0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达4.6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为78.5%;从职业结构来看,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6.8%。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上网比例几乎达到100%,他们通过电脑或手机上网查询信息、了解资讯、表达观点、满足猎奇心、扩大交友范围等,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大学生的网络参与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
2.1上网方式的便捷性,导致网络依赖过度
目前,上网占据了在校大学生主要的业余生活,手机网络的普及更增加了学生在线的时长,学生不仅课余时间上网,上课时间利用手机上网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个别学生的状态已经到了离开网络就感觉无所适从的地步,这使他们的大学生活更加单调,不少学生成为了“宅男”、“宅女”,甚至连交友也是通过网络。
网络交友突破了时空限制,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继MSN、QQ、飞信之后,米聊、微信等新的即时通讯(简称IM)开始出现,成为当前学生最喜欢的沟通方式之一。同时,如贴吧、人人网、校内网等社交网站(SNS)也是大学生喜欢的交际方式。然而,由于网络的主客体都以虚拟现象存在,过度依赖必然会使学生与社会疏离,影响学生现实的人际交往,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则更容易性格孤僻,感到孤独、焦虑、苦闷、压抑的生活消极的现象,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2.2信息获取的易得性,削弱独立思考创新
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加上Web2.0模式下的网站设计,加快了访问速度,用户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同时,搜索引擎多元化发展满足了人们不同的搜索需求,使得人们搜索更方便,寻找信息的成本更低。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搜索引擎网民规模为4.70亿,网民使用率为79.6%。信息获取的易得性有利于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但也容易导致信息滥用。目前,整个社会对网络资源的使用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大学生群体也是如此,网上易得的资料,如不经过筛选、整合、消化、吸收,并加以思考和创新,就容易导致信息狭窄。现如今高校出现的抄袭、学术造假等现象屡见不鲜,快餐式的网络消费,使得学生不经过读书和思考、轻视老师教诲的过程而直接了解知识答案,甚至学生在做课后练习和考试中遇到不会做的题目,都会通过网络直接去搜索答案,形成了“有问题,找百度”的搜索引擎依赖现象,这种依赖性削弱了学生的实践体验和独立思考创新能力。
2.3信息的自由性,易使个性张扬无度
Web2.0网站的内容通常是用户的,用户同时成为信息的制造者、组织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它开放的平台让用户更多地参与进来,可以自由表达展示自我,这种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同时也容易走向张扬无度的极端。当前,我国使用个人空间和博客的网民数量为4.01亿,博客之后,微博开始风靡,成为Web2.0时代的典型应用,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31亿,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6%。由于方便,传播广泛,内容丰富,迎合了大学生表达诉求,微博在大学生中的应用普遍,成为了他们追求个性、表达意愿的主要渠道。然而,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加上匿名的网络身份,使得语言暴力充斥网络,部分用户更是对匿名发表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缺乏明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支撑,心理防线脆弱,极其容易受到不良网络环境的影响,他们也希望通过匿名发表,来宣泄负面情绪,对各种不满现象进行抨击谩骂,甚至进行人身攻击,缺乏对自我、对他人以及对知识的责任意识。
2.4网络文化多元复杂,价值标准屡受冲击
网络时代的信息纷繁复杂,随意与快速传播使得网络信息真假难辨,需要有敏锐的辨识能力去筛选。网络信息为了博得超高的点击率,往往用劲爆的内容、浮夸的口吻来吸引受众,片面放大吸睛点,缺乏对事件全面客观的报道,大学生容易受此感染,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接受片面的信息来源。同时,网络在虚拟的世界里,往往缺乏主流意识形态,没有明确的价值参照标准,加上网络推手的推波助澜,网络恶搞、网络暴力屡见不鲜,甚至走向另类自娱自乐,出现了反常态的审美标准,出现了很多以丑陋、低俗博眼球的事件,道德底线、价值标准屡受冲击。大学时代是形成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阶段,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世界,面对网络多元复杂的价值形态,面对“献丑”成为一种娱乐常态,大学生价值观难免会混乱。
2.5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娱乐性赶超工具性
网络资源提供了学习、休闲、娱乐、交友、购物等一系列丰富的应用服务,兼具娱乐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大学生的网络活动则主要集中在交友、查找资料、娱乐和求职等方面,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活动中娱乐消遣占76.4%,查找资料占12.2%,新闻浏览占8.1%,求职占3.3%。另有对大学生网络空间行为偏好的调查显示,有28%的学生把“看电影”排在首位,26%把“查资料”排在首位,还有20%、17%、14%,3%的学生则分别把“玩游戏”、“聊天”、“看新闻”、“网购”排在首位。可见,大学生在网络利用方面,娱乐功能远远赶超了对网络的工具性利用,学生把网络当作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和猎奇手段,对网络娱乐性的过度关注将减少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大学知识的习得和自我能力的提升。
3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及教育的对策思考
3.1优化学校网络服务,增加校内网络的影响力度
校园网相对外部网络环境而言,对在校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和引导更具优势,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干净的网络环境,能减少不良信息的侵扰,有利于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校园网使用效率低,校内网站门庭冷落,访问量不高,被边缘化现象明显,学校门户网站、校园论坛等关注度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网络建设落后,网站栏目陈旧、更新较慢、信息面窄、缺乏互动,内容吸引力不足、校园网链接速度慢等。于是,学生往往选择电信移动等宽带直接登录校外网,选择校外门户网站来满足需求。可见,要利用校园网来引导学生上网行为,首先得增加校内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优化学校网络服务。
高校校园网络平台的优化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实现校内网络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校内网站建设可以借鉴商业网站建设,在开放性、互动性、快捷性、服务性等方面必须跟上时代潮流,契合大学生的群体偏好和接受心理。网站设计可融入在线学习、即时通讯、讨论群、微博、个人空间、视频和搜索等功能,全方位地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网站要兼顾教育性和趣味性,才能增加吸引力和关注度,使其真正发挥教育引导功能。
3.2培养校园舆论先锋,形成校内网络文化正能量
校内网络文化属于大学人文精神和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学校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舆论先锋来引领校园网络文化正能量。校园舆论先锋可以从德高望重的校领导中培养、可以从学术卓越的教授中培养、可以从优秀的一线辅导员中培养、还可以从有一定号召力的学生干部中培养,舆论先锋的网络行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传播力和示范作用。
以微博为例,校方舆论先锋典型的有学校官方微博、校长微博、学生主管领导微博、辅导员微博等,他们在微博中与学生互动为他们答疑解惑,传播客观正面的信息,将说教式的教育变通成为互动和沟通,来激发学生的共鸣,引导他们关注和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学生舆论先锋典型的有学生社团微博、学生微博公众平台等,学生微博公众平台指的是由学生发起建设,非学校官方微博,却有极高的关注度、在校内影响广泛,并最终成为学生默认的校内交流平台之一,比如广东培正学院的学生微博“培正风云”,粉丝数近3万,它倡导传播正能量,还原真实的声音,并带动了参与者和关注者也开始冷静客观地讨论回复,虚假激愤的声音越来越少,积极向上真实的声音越来越多。所以,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引导教师和学生干部成为舆论先锋,借助校园网络平台传递客观真实的信息,引领校内网络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文化氛围。
3.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
大学生网民在网络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然而如何避免网络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需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道德通过内心信念和舆论发挥作用,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约束方式,以善恶、荣辱等观念来约束个人行为。高校需要增加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其次,需要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性,激发他们的内在精神动力形成自我规范,来约束自身的网络行为。目前,倡导自由的网络世界,道德规范很难强制性实行,“他律”功能还很难实现,如果没有自律意识,将很容易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突破道德底线。总之,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
3.4建设网络工作队伍,加强校园网络管理与监督
网络中学生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学生的想法和心态,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和不满往往会通过网络来倾诉和发泄。学校应通过网络倾听学生的心声和意见,把他们的网络言行还原到现实中,疏导学生情绪,切实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这就需要有强大的网络工作队伍来关注学生网络动态。在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辅导员老师应该是网络工作队伍的主力军,高校辅导员大多都是刚毕业不久的硕士研究生,他们本身就是互联网的忠实使用者,具有通过网络了解监督学生动态的技能和能力,应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校园网络管理与监督工作中来,结合学校实际,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网络工作队伍。网络工作队伍应关注学生个人空间、微博等,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疏导,为他们答疑解惑,积极参与到学生网络互动讨论中,关注网络舆情,通过正确引导和教育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结语
高校是学生意识形态培养和形成的重要阵地,只有不断完善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的让学生成长成才,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和教育符合时展的需要。在Web2.0时代,应当有效利用网络,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学会利用网络平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EB/OL].http:///wiki/Web2.0.
[2]百度百科[EB/OL].http://.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
关键词 英语硕士毕业生 身份构建与发展 社会构建理论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教师发展(teacher development)和教师培训(teacher training)不同,它关注的重点不是对新手教师进行基本教学技巧和能力的培训,而是教师“不间断的职业发展”(Richards, Schmidt, Kendrick & Kim, 2005:697),也就是说,教师发展研究者的兴趣在于教师在入职和在职期间的变化过程。许多学者研究过第二语言教师教育领域的教师认知、课堂实践和教师效能等问题(Richards,2008; Swanson, 2012),不过对英语作为外语的新手教师的身份发展的相关研究还太少(Kanno & Stuart,2011),对于即将毕业的英语硕士生未来身份构建和发展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在本研究中,笔者依循Williams和Burden提出的教学过程的社会建构理论模型,探究在硕士毕业生代课经历中影响其英语教师身份构建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由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相互影响,笔者试图探寻它们在促进硕士毕业生未来英语教师身份构建和发展过程中各自扮演的角色。
1文献综述
社会建构主义模型是Marion williams和Robert Burden于1997年共同提出的,旨在结合二语习得的两大研究方向,即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互动理论,对二语习得教学及学习过程进行新的解读。教学及学习过程进行新的解读。他们从二语习得实践角度出发,视二语习得过程为四大因素即教师、学生、任务、环境间互相作用影响的动态过程。作为社会互动理论的代表人物,Vygotsky (1978:90)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他指出,当一个学习者与周围的人和同伴发生交流互动时,他就能通过几个内在的发展过程学到东西。与此类似,通过对本研究采访对象的访谈,了解了她的代课经历,从中可以看出其英语教师身份的构建与发展不是孤立的,如果不与学生和周围的环境互动,她是无法顺利进行教学的。
Williams和Burden (1997:56)认为,信念是比知识更能决定教师组织和看待教学中的问题和任务的方式,一位新手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如何表现,一般可以通过其信念推测出来。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相互的,新手英语教师很可能根据学生的反应改变课堂设计。Borg(2003)用“教师认知”这一术语来指代教师知道什么、想什么的不可观察的过程,他认为早年生活建立的信念很难改变。可以说,教师学习外语过程中形成的信念对他们的教学有很大影响。
Williams和Burden (1997:188)将“任务”(task)一词定义为“任何让学习者参与到进一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的活动”。从广义来说,任务就是英语教师计划和实际进行的课堂活动。课堂实践可能对新手英语教师的身份形成影响小一些,因为它受到教师信念和环境的限制。所以,笔者将同时研究多种因素对硕士毕业生未来英语教师身份塑造的影响,为了达到此目的,笔者提出下面两个研究问题:
(1) 教师信念、学生、课堂实践和环境等因素如何影响英语硕士毕业生未来英语教师身份的构建和发展?
(2) 每个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英语硕士毕业生未来英语教师身份的构建和发展?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张敏是即将毕业的英语学科教学专业的研二学生,她明年六月份毕业,经过面试本学期在济宁学院给专科学生代课。她是一个开朗乐观的女孩,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师培训,但是本科属于英语师范专业,对于教课还是经过比较系统的学习的。在去济宁学院代课之前,她没有过类似的在正式学校的代课经历,只是在一些辅导机构有过一些兼职经历。接受采访时,张敏刚好完成了第一学期的教学。
2.2数据收集与整理
我们进行了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笔者按照可能涉及到上文所提到的因素准备了大约十余个相关问题,但在访谈中针对张敏的回答并没有完全按照事先准备的问题提问,作出了一定的增减。访谈持续了近半小时,主要包含以下主题 :张敏的的学习经历、代课经历以及她的身份认同变化、教师信念带来的影响、学生带来的影响、任务带来的影响和环境带来的影响。经调查对象的同意,访谈的全过程都作了录音,并根据需要将其中十分钟录音转录成文字,后加以校对。
2.3数据分析
笔者仔细地听了几遍录音,并且边听边做分析、记录,并对录音中的多问所答根据论文需要进行筛选,选择恰当的问答,对不连续的十分钟录音进行转写。
3研究发现
通过访谈,了解到她和学生们相处关系很好,在问及原因及之后的相关追问,发现由于多年的学习经历及曾经的老师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她形成这样的教师信念,作为教师可以有威信但是不一定要威严,对学生要有原则、要有爱,就是这样的教师信念,潜在的影响她在代课过程中以及未来的教师工作中要构建一个亦师亦友、可亲可敬的教师身份,努力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让自己在活跃懂得环境中发展成长。
张敏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的认识相对来说还是很保守的。笔者列出了7 种可能的学生角色 : 反抗者、接纳者、原材料、客户、同伴、个体的探索者、民主的探索者(Meighan & Meighan,1990. 引自Williams & Burden,1997: 57),她更倾向于认为学生是“反抗者”和“接纳者”,相对的教师则是“指导者”和“传播者”,通过他的言辞话语,可以发现她在代课前后对于学生和教师角色的认识是有细微变化的,但是她总的来说对学生还是持有积极看法的,觉得只要教师给予其适当宽松的氛围,足够的关注,正确的引导,整个教学过程还是让人满意的。
4讨论
塑造硕士毕业生未来英语教师身份的第一要素是教师信念,即他(她)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老师。Taylor(1989:30)提到:“我们的身份让我们能够定义什么对我们重要以及不重要。”一位教师可能会根据自身经历和信念定义自己的身份。张敏认为对于学生的亲和态度和足够关注很重要,要成为有威信又不威严的教师。
第二因素是学生,学生的态度与配合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授课心情,影响着作为教师成就感的形成,最终会影响其教师身份的构建与发展。
5结语
本研究从代课经历来研究塑造硕士毕业生未来英语教师身份的因素,通过对张敏的访谈和结果的分析,笔者发现,教师信念、学生、课堂实践和环境都会对于硕士毕业生未来英语教师身份的构建和发展有影响,以我们国家教育体制为代表的环境很重要,同样,受环境限制的教师信念也很重要。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更是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Borg,S. Teacher cogni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A review of research onwhat language teachers think,know,believe,and do[J]. Language teaching,2003(2):81-109.
[2] Kanno,Y.,& Stuart,C. Learning to Become a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Identities-in-Practice[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11(2):236-252.
[3] Meighan,R.,& Meighan,J. Alternative Roles for Learner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on learner as Democratic Explorer in Teacher Education Courses[J]. The School Field,1990(1): 61-77.
[4] Richards,J. C.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today [J]. RELC journal ,2008(2): 158-177.
[5] Swanson,P. Second/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Efficac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rofessional Attrition[J].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La Revue canadienne des langues vivantes ,2012(1): 78-101.
1、落实安全教育领导和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我校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安全教育材料,制定了相关安全工作措施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
2、强化教育宣传
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采取多种措施,在深度和广度上狠下功夫,切实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国旗下讲话、安全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
3、构建家校联系体系
加强学校与社会各部门及家庭的联系工作。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组织和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的生命安全,共同做好学生校外安全工作,并通过与学生家长签定《加强家庭教育承诺书》和印发《告家长书》、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并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4、强化饮食卫生
一是必须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学生饮食卫生安全意识。利用校内各种宣传阵地定期刊发播报有关饮食卫生安全的信息,要通过班主任、学生家长科学引导,劝阻学生不买街头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及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二是必须坚持督查,进一步做好饮食卫生每日检查制度。对于学校的饮食卫生问题要常抓不懈,坚持做好每日检查制度。要组织相关人员对食品卫生、校园环境卫生进行检查、督促,及时做好检查记录备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