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品格教育的方法范文

品格教育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品格教育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品格教育的方法

第1篇:品格教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教学方法 改革探索

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学习方式与动机的改变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我们必须进行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的探索和尝试,培养适合新世纪和知识经济需要的、富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要讲究教学艺术与教学方式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学习,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并理解和接受,内化为信念、意志、荣辱观和价值观。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从学生主体参与地位的发挥、合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改革探索。

一 、激发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师生互动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当然,力图改变现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也很多。所有的探索必须面对的同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成为课堂的主人。

1、构建师生互动,创设和谐氛围。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之间的交往。师生互帮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 “学习共同体”,可以说,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和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深有体会。一节和谐融洽的课堂,使孩子们在一种和谐、融洽、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他们才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特点有了张扬的空间并得以实现。在这个短短的一节课中,师生 、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使师生获得新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

2、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成为主人。

由于思想品德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作用,开展与此有关的活动课是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有效方式。在教学中,我把活动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如开展歌曲比赛、编写调查报告、现身说法、辩论会、演讲比赛、撰写学生小论文等。因此,教师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教学设计上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上。通过学生亲身体验,让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进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和愉悦。

二、融合各科知识,采取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我认为要想行之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要让学生在课上课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某些问题,学生定感疑惑。因此,要想在课上课下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2、教给学生合作技能和合作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开始实施以来,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合作技巧。这种技能的培养,应重视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帮助学生及时适应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能。

3、发展学生自主能力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应该是基础。如果小组成员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的合作学习也是虚无实效的。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功在平常,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

4、善察学生合作学习之需

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学习的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那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那些力所难及的问题,则让学生合作解决,而那些力所不及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引导解决。

5、注重教师自身参与

教师应该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因此,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参与,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

总之,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已经开始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来,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去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师生互动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是符合新课程精神的有效方法。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的不断确立,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也是无止境的,同时我们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勇于更新观念、勤于钻研,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从单纯业务实践型过渡到实践科研型。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思想品德课教学时效性会更加明显,我们也一定能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蒋玉林.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及对策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 史海燕.浅谈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教育实践与研究》

[3] 廖强.论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4] 崔爱玉.生本文化视野下高中物理自主学习浅探 .《考试(综合版)》-

[5] 张小萍.谈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才智》-

[6] 刘庆敏.培养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谈合作学习 .《小学教学参考》-

[7] 许建艳.搞好合作学习的做法 .《吉林教育》.

[8]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合作学习-工作总结大全网

[9] 董秀平.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初探.《成才之路》

[10]梁长芳.关于高中物理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的思考- 《湖南中学物理》-

[11] 夏前红.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之友(初中版)》

第2篇:品格教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品格;品格分类;因品施教;因缺施教

吴俊升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19世纪30年代,根据在北京大学讲授的“德育原理”讲义,他修订了《德育原理》一书。该书以“德育目的”、“德育实施依据”、“德育方法”为主线,从“品格论”、“道德论”、“道德实施论”三个维度系统地阐述了其德育思想。其德育思想体系完整,逻辑严谨,理论性强。虽然离现在半个多世纪了,仍不乏“真知灼见”,尤其他的“品格论”对中职德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吴俊升的“品格论”

(一)“品格”与“品格的形成”

“品格”是吴俊升“品格论”的核心概念。他认为德育涉及三个问题:(1)关于品格的问题。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养成品格。(2)关于“道德律”的问题。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儿童之善良品格。而“社会善恶之判断,则以社会公认之道德律为标准,故养成善良品格者,即使儿童之行为合于社会公认之道德律也”。(3)实施问题。即,如何实现目标、养成儿童之优良品格。

品格是什么?吴俊升认为:“…吾人所欲明者道德教育之对象‘品格’义果何指耳。此以波扬之定义为较当:‘一人之品格,乃彼之所以为彼,及所以异于他人者,乃其心理之特征,乃其心理活动之形式。’”可见,他认为品格是以一种标注自我、区别他人的基本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形式。

那么品格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品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呢?吴俊升认为,品格是先天遗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品格形成的因素包括物质因素、社交因素、个人因素。物质因素包括个人生理状况、个人职业状况、风土气候等。社交因素是指个人社会交往的外在环境。个人因素是指个人对品格的反省与修炼。那么教育对品格的形成起什么作用呢?吴俊升认为:“吾人并非赞成教育为万能者,品格既为环境及遗传所生,则遗传及环境,足以限制教育之力量。教育固非无效,亦非万能,而系有限制者也。在限制之范围内努力,使教育之效能,达于极限,是则教育家之职任尽矣”可见,吴俊升肯定了教育对品格形成的有限作用。

(二)“品格分类”与“因品施教”

如何通过教育培养品格呢?这需要确定适当的德育方法。为此,吴俊升主张对“品格”进行分类。“…为研究之便利,未尝不可将各个特殊之品格,就其大体相似者各归一类。复举各类特征,以为规定德育方法之张本。”那么如何对品格进行分类呢?他认为,“每种品格,皆由知情意三种因素势力之强弱及配合方式之不同而生”。据此,他将品格分为五类:

1.纯粹品格。(1)感受品格。该类人感受特别敏锐,生性怯弱。(2)行动品格。这类人精力充足,性格乐观,行动倾向特别强。(3)思想品格。这类人好反省,爱求知,不爱与人交往。

2.混合品格。(1)行动―感受品格。这类人为强烈的感情驱使,为实现理想信念,对现实一切物质利益,都无所计较。(2)行动―思想品格。这种人的行动受理智的指导,能自我克制、有决断,能忍耐。(3)思想―感受型。这种人感受敏锐,极富智慧。

3.均衡品格。这类品格知、情、意三种因素势力均衡。(1)平衡品格。这种人行为平常,但生活和谐平稳。(2)无定品格。这种人随遇而安,没有特别的个性。(3)冥顽品格。这种人的感受力和行动力差,大多懒惰、顽钝、昏懒糊涂。

4.不规则品格。这类人品格中的知、情、意没有固定性和统一性。时而知占优势,时而情占优势,变动不居。(1)浮动品格。这种人的信仰和感情,常常独自发生作用。他反复无常,难以相处。(2)狐疑品格。这种人品格中,常有两种以上相反的因素互相对抗,又不相上下。因此,他患得患失、犹豫不决。(3)矛盾品格。这种人喜欢与人“唱反调”。别人说是,他说非。

5.变态品格。这是不规则品格走向极端、病态的结果。(1)猜疑病。这类人喜欢猜疑、鄙薄他人。(2)忧郁病。这种人体质孱弱、悲观失望。(3)癔病。这种人喜怒无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与行动。

正是基于以上品格之分类,吴俊升指出:“实施道德教育者,当视品格之类别而施以适当之方法。”即德育工作者要针对不同品格,采取不同德育方法,做到“因品施教”。

(三)“品格缺陷”与“因缺施教”

吴俊升认为,品格不仅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教育开始时,儿童之品格已有相当之构成。且家庭教育,亦已构成品格之大部。故小学教育非施于一张白纸,乃施于粗具轮廓之品格。”然而,由于父母遗传、身体的缺陷或者教育的不当,儿童的品格难免存在缺陷。我们应该正视儿童的品格缺陷,分析这些品格缺陷的成因,以采取适当的方法。为此,他详细介绍了儿童的几类品格缺陷。

1.诳语。它可分为有意之诳语和无意之诳语。有意之诳语为故意说谎。儿童故意说谎起因父母对子女说谎,而子女不自觉地模仿。儿童而后说谎往往出于“惧怕”自己的秘密被成人知道,不得已说谎。教育者对此不要太焦虑,只要针对说谎的原因加以校正即可。“无意之诳语”是儿童心理应有的表现。儿童观察往往不仔细、思维又活跃,说出来的话往往与真实情况不符合。我们就认为他们说谎。因此,对此不必担心。

2.偷窃。儿童偷窃因为:(1)儿童的一种自然心理倾向。“儿童生来即有攫取物品之倾向,凡在其范围以内,彼所喜爱之对象,均愿取为己有,当其最初攫取也,并无所有权问题之考虑。”(2)他人的盗窃行为,给儿童做了坏榜样。(3)借偷窃为达满足其他欲望之手段。(4)心理变态之偷窃。只为偷窃而偷窃,并没特别的其他原因。成人应针对偷窃的不同原因采取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措施,而不能不问原因,一律严惩。

3.懒惰。即儿童不喜欢学习和劳动。懒惰的原因有:(1)生理缺陷。儿童往往因身体有某种缺陷而无精打采、容易疲惫,敷衍老师布置的任务。要矫正此种懒惰,须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2)教育方法不当。老师所讲的功课与儿童联系不紧密,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此,应改善教法,设法建立功课与儿童的天然活动的内在联系。(3)受到不公正待遇,情感郁结,以懒惰来对抗老师和家长。对此,要采取心理疏导之策。

4.不服从。儿童不服从成人,有时是出于自尊心,有时是命令不合理,有时是感情郁结。对待儿童的不服从,也应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总之,我们对待儿童的品格缺陷,应该先分析原因,明确各种缺陷的性质,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二、吴俊升的“品格论”对中职德育的启示

吴俊升的“品格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由于时代的局限,该理论的某些具体观点,在今天未必无懈可击。然而,它高度重视“儿童品格培养”的态度和该理论的“品格分类”、“因品施教”和“因缺施教”反映的德育思路,对目前的中职德育仍有重要意义。

首先,吴俊升的“品格论”丰富了“德育目标”理论,提升了德育理论水平,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中职德育目标。中职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这已为广大德育工作者知晓。然而,他们对此了解并不深入。什么是品格?品格是如何形成的?教育形成品格是否可能?品格由哪些要素构成?品格有哪些类型?每一类型的品格各有什么特征?我们通过怎么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这一系列问题足以难住他们。而品格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难以具体、准确地把握德育目标。他们的德育工作也因此缺乏针对性。而吴俊升的“品格论”系统地提供了这些德育理论知识,有利于我们提高德育理论水平,从而更精准地把握德育目标,提高中职德育实效。

其次,吴俊升的“品格论”有利于我们重新审视目前中职德育工作的现状,明确中职德育工作的重心。既然“培养优良品格”是中职德育的最终目标,那么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应该围绕着“学生品格的培养”开展。然而,不少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并非如此。(1)学校德育部门以“晨会”、“讲座”等形式进行学校德育工作。晨会包括“升旗仪式”和“值周领导训话”。“讲座”大多针对特定的事项而开展。学校德育部门的德育工作,除了“升旗仪式”具有“培养学生品格”的特征外,其他大多针对具体事项而开展,“日常事务管理”痕迹明显。(2)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德育部门领导下开展工作。中职主任除了要进行班级管理外,还要承担日常教学工作。班主任花在“学生德育”方面的时间并不多。因此,中职班主任难以围绕“培养学生品格”开展工作。(3)中职德育教师的工作重心也不是“学生品格的培养”。中职教育开设《经济与政治》、《哲学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和《职业道德与法律》四门德育必修课和一门选修课“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只有《职业道德与法律》涉及“道德教育”内容。现实中,不少中职学校将德育工作的重心放在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上,追求“学生着装、发型的规范统一”、“良好的教学秩序”、“学生对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认同”等直接目标的实现。诚然,这些直接目标的实现非常必要。但众多德育工作者忙于追求直接目标却忘记了“培养学生优良品质”这个终极目标。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再次,吴俊升的“品格论”中的“品格分类理论”、“因品施教”、“因缺施教”思想,对我们创新中职德育工作思路具有启示作用。德育老师和班主任是中职德育的主体。德育教师在德育课堂中讲授包括道德知识、法律知识、经济知识在内的德育知识,他们的德育工作呈现“智育化”倾向。学生从德育课堂中获得德育知识。但道德知识不等于优良品格,学生懂得道德知识并不必然做出道德行为,德育老师的工作未必能促进学生的优良品格。而班主任在德育部门的领导下,可以用班规和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班主任德育呈现“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特征。那么,他们的工作是否必然能促进学生的良好品格呢?不少学生虽在制度约束下行为良好。但这并非优良品格使然,而是他们担心违反制度要承担不利后果。因此,现有的中职德育工作虽能实现“良好教学秩序”等直接目标,但难以实现“培养优良品格”的最终德育目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可以借鉴吴俊升的“品格分类理论”和“因品施教”、“因缺施教”思想。中职德育教师在德育课堂中讲授相关的品格知识,而中职班主任则对班上的每个学生的品格进行评价和归类,并找出每个学生品格中存在的缺陷,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完善学生的品质。这样我们离中职最终德育目标就更近些。

第3篇:品格教育的方法范文

 

一、教师培养失效的几种表现

 

(一)师范生职业信念不坚

 

由于多数师范院校的教育计划没有系统开设德育课程,更没有品格教育课,只有少数学生通过自学方式或通过相关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学习道德理论,其结果是学到的理论不系统,内容不全面,效果也不理想,缺乏针对性。有人在进行教师职业角色认同与冲突的问卷调查时,有50.2%的学生认为自己选对了职业;2.6%的学生自认为有点选对;7.4%的人认为选错了职业。如果再给一次选择职业的机会。25.6%的学生表示会重新选择职业;17.8%的学生认为可能会重新选择;只有21.2%的学生认为自己会继续选择教师职业。由此可见,师范生重新选择和可能重新选择职业的百分比相当高,表明这些准教师们对教师职业信念没有足够的忠诚度,影响到他们的为师之道。由于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便会对现实中的师德悖逆现象感到茫然。

 

(二)教师道德严重滑坡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教育学者们就开始呼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改变局部地区或部分学校的师德下滑状况,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但是近十年过去了,这些仍旧只是口号,在师德建设和师范生品格培养领域还没有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出台。部分教师道德沦丧的案例仍时有报道。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媒体上出现“禽兽教师”的字眼感到恐慌和悲哀。

 

比起有偿家教,带有色眼镜,随意嘲弄、讽刺、挖苦学生和此起彼伏的教师暴力等等,缺乏教师鼓励的孩子们心灵所受的创伤更深。心智发展所受的损失更大,危害后果比体罚更重。果真是有些孩子秉性真的那么顽劣,没有更好的管教方式,还是我们的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出来的教师素质堪忧,缺少教师职业的灵魂?

 

许多教师远离自己的职责,把本该肩负的责任如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等下放给家长,教师责任心——如“逃学的孩子”,忘记了教师育人时自身应具有的基本品格。

 

陶行知说过:大而言之,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手里。然而面对如此失魂的“教师”,我们没理由不为中国的教育现状担忧。

 

二、教师培养失效的深层原因

 

(一)教师培养计划的缺陷

 

许多教育家认为如果教学被视为一种道德活动。那么教师培养也应被如此看待。教师培养不仅是一个建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建构道德品性的过程。如果这能够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观点,那么教师培养计划就必须发展和改变。

 

一些研究表明,能提供道德主题的课程、或者传递“教学是一种道德活动”这种思想的教师培养计划非常少,而包含有目的的将道德问题整合进来的、更有系统的教师培养计划就更少了。由于教师培养计划的这些缺陷,品格教育就更要优先考虑。乔斯等人在对600名教师培养系系主任或院长进行调查后发现,90%对核心价值观表示认同并且认为应该在学校中教授。但只有24%的系主任或院长的教师培养计划在强调这些内容,同时他们认为那些与宗教联系比较紧密的大学更有可能在教师培养计划中包含这些价值。

 

但把品格教育纳入教师培养会存在着许多障碍,如基础服务性课程课时有限。如何有效实施品格教育的研究有限,强调品格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资源的缺乏等等。

 

(二)学校对品格教育的忽视

 

柏拉图曾说过:美德教育是唯一名副其实的教育。学校教育作为品格和技能的发展而存在的观念自有教育以来就被接受了。英国曼德斯教授发现,100年前的英国学校教育视道德教育为理所当然,然而100年后,“到底是否要进行道德价值教育”,在英国成为热门的议题。人们开始质疑“学校是用以培养良好公民”这一根深蒂固的思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已有研究无法证明品格教育计划具有有效性;“去道德化的教育”现象和道德相对主义引发的对品格教育计划的质疑;过度强调标准化考试,而品格发展自身却无法参与这种评价;道德教育实践的弱效现象导致对学校道德教育的诘问等等。学校对忽视品格教育负有主要责任,许多师范生有着接受品格教育的意愿。

 

(三)品格教育课程的匮乏

 

诚然,技能和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他们绝对不能提供给学生或教师以灵魂。然而从现行中国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状况来看,教师培养对师德教育重视不够。高师院校只重视教育课程和学科课程,不重视德育课是其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品格教育课程资源的严重匮乏。目前有关教育伦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教材不少,但能把师范生品质特点与教师职业道德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体系的教材不多,更遑论单独的品格教育课程。这种高师学生希望进行品格教育以期提高自身道德品性与品格教育课程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是教师培养欲找回灵魂却又无法达成的原因之一。

 

三、品格教育实施的基本策略

 

现实告诉我们必须重新调整教师培养计划以使其内含灵魂。从历史角度看,学校曾经把品格发展视为其任务的一部分。现在,父母和社会依然希望学校和教师来担负起这种职能,因为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所传递的品格教育比非专业人员所传递的更有效。其实教师自身也珍视这种角色并希望能得到实现,但他们对实现这一任务由于缺乏充分的条件而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很明显,教师培养必须重新找回塑造教师灵魂的路径:品格教育。

 

如果能把品格教育很好地整合进教师培养计划中,品格教育将会发挥其巨大效用。为此,我们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形成品格教育氛围

 

要想使教师的行为具有道德性,首先教师培养计划必须是包涵道德内容的,并且优先考虑品格教育。教师培养计划要为品格教育设置隐性课程,以便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教师以公正、忠诚、尊重、关怀、责任等品格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如在教师培养场所张贴优秀品格的典范;开展优质品格师范生评比;通过大量的研讨班、会议、论坛、沙龙、学术通讯形式来强化品格教育,并给予准教师大量的检验和讨论道德问题及反思他们在见习、实习中所发生的教学事件的机会,建设高尚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品格教育氛围。

 

(二)整合品格教育课程

 

虽然少数大学能为品格教育提供专门德育课程,但把价值观整合到其它课程中这种更加有效地实施品格教育的方式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在强调品格教育单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的同时,要着重在隐性课程中整合品格教育。

 

教师培养计划中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可以用于这种品格教育整合。尽管已有一些教师培养计划将品格教育渗透到课程当中。但力度仍然不够理想。当前研究证实,道德叙事法和通过儿童文学实施品格教育已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在教师培养计划的专业课程中整合品格教育的有:在心理学课程中重视道德发展的理论教学,在教育学课程中凸显德育论、课堂管理等教学内容,在教学法课程中训练教师怀着责任和关心去教学,在班主任课程中播撒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教师培养的学科课程方面也应进行品格教育整合的尝试,如在历史学科中可以关注平等、社会偏见等事例,在文学学科中可以利用儿童文学丰富的价值观等资源。品格教育是教师培养的核心与灵魂,我们有时会发现其本身已经悄悄地整合到课程的各个方面。

 

(三)评估师范生的品格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师培养计划并对其加以修正完善,对师范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估,以判定其是否适合从事教学活动,并达到评估其品格的目的。

 

教师若没有诚实、公平、责任感和同情心等美德,也就不能使他的学生形成这些美德。想成为教师的人就要有形成美德的倾向,有作为学生榜样和导师的服务性动机。正如斯洛尼克所说:不是每一个人都应成为教师,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教师。因此,他提倡当师范生在教师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取得进步时应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审查和评估,比如通过“有深度的会谈、写富有哲理观点的日志和日记、封闭且持续性的检验、监督和观察”等来评估他们的技术能力和品格强度。因为在使用这些方法时,部分品格,如诚实、勇敢、细心、公平及责任等,可以得到判定。当然,这些品格还需要通过被修正过的教师培养计划来进一步评价。普通教育不仅需要有知识技能的教师,更需要有品格优秀的教师,教师培养者不能把没有核心灵魂的教师交给中小学。

第4篇:品格教育的方法范文

教师的美德与优势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品格的养成。我们常言“上梁不正下梁歪”,常认为班风源于班主任的教育风格,其实很大程度上皆源于儿童对父母和教师的模仿。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在学生眼中,学生会通过无意识的模仿习得教师的品行。当教师一味说教而自己又没有做到的时候,对学生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教师需要先修炼自己的品格,并通过隐性教育影响和感染学生。同时,修炼的过程可以让教师了解改变的困难,理解学生不愿意改变背后的阻力与原因。而且教师自己成长与完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榜样作用,提供给学生改变的勇气与力量。

哪些可以称之为品格呢?品格需要满足两点:凡是可以修炼的一定是后天可以培养的,并非人之天赋;凡是称为品格一定是有人性之美好并能促进与提升个人价值的。积极心理学之父塞里格曼认为人有六大美德24种人格优势。

如何进行修炼呢?修炼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美德,使自己逐渐变得完善是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与惰性的。为了征服自己的弱势与缺点,去改变和塑造自己,要明确一点――这是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努力与坚持。在修炼方法上,我们可学习富兰克林的美德修炼法。

首先,不能一下子全都尝试,这是很难办到的,在一个时期内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一个美德上,当将美德养成习惯之后再培养另一项。其次,对修炼顺序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排序。有的优势可以促进其他优势的养成,比如节制;有的优势是自己有更强烈的意愿去培养的,比如最近觉得职业倦怠的教师可能更渴望培养热忱的优势。顺序的制定可以根据教师个人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个体培养过程中能自主参与。最后,将一个阶段要培养的美德做成一个表格,纵向为一周日期,横向为美德名称,进行一周时间的监控。当加强了一种美德之后,再加入一个新的需要修炼的美德,以此类推。

第5篇:品格教育的方法范文

众所周知,常规教育对于保证幼儿健康和良好的情绪,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规教育进行得好,会使幼儿终身受益。

通过教育实践,榜样与行为练习相结合,是常规教育的好方法。

榜样示范就是运用正面或反面的榜样为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寓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当中,其目的在于为幼儿提供正确的道德认识,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加上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说教的方法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是很难起作用的。只有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提供给幼儿行动的具体方法,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学习模仿的兴趣。榜样示范正是切中了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

行为练习的目的在于强化幼儿正确的道德认识,使幼儿的正确的道德转化为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常规教育的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常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常规变成幼儿实际的、自觉行动。因此,行为练习在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常规教育取得最佳效果,必须把榜样师范的方法与行为练习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才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榜样师范能为幼儿提供正确的道德认识,却不能提供实践道德行为的条件;行为练习能使幼儿正确的行为得到练习、巩固,却不能给幼儿提供厚实的认识基础。两种方法只有结合起来,才能是幼儿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有机地结合、统一,并防止只会说、不会做或只会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及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

1.榜样的取材

榜样的取材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榜样可以是幼儿身边的,也可以是艺术作品中的。既有同伴间的,也可以有成人的。只要我们留心,可以说,榜样比比皆是。

1.1同伴间的榜样。这类榜样是大量的,"瞧,伟伟的小手洗得多干净" 、"看,明明把玩具放得多整齐",如此等等,老师只要表扬了某个小朋友,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朋友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良好行为。因此,老师应做到嘴勤,及时表扬幼儿中的良好行为。

1.2成人中的榜样。这类榜样既包括先进、英雄人物的真事更包括经常性、直接性的榜样--家长和教师。因此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和家长必须首先做到。如要求幼儿有礼貌,教师首先待人诚恳,说话文雅;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就要认真听完幼儿的讲话,而不能边听边做其他的事情。

2.榜样形象对幼儿榜样选择的价值分析

第6篇:品格教育的方法范文

一、家校共育,夯实德育基础。

我校的德育工作,密切联系家庭,依靠广大家长,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设立“家长驻校办公室”,实现家校合作育人。

虽然我校的生源结构复杂,学生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但是每一位家长都拥有丰富的育子经验和无限的教育智慧。每周二是我校“家长驻校日”,校级家委会派出2名代表进驻学校,参与学校的工作和管理。他们走进课堂、参与大课间、品尝食堂午餐,每周我们都能看到家长在校园穿梭的身影,这是我校“家校共育”工作最美的风景1

2、办好家长学校,构筑家校育人平台。

我校十分重视对家长的培训和教育,近年来,我们层次分明的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务实地进行家长教育,初步形成了“信息互动,构建家校平台”和“落实家长意见,开展系列教育”两大基本特色。我校家长学校的课程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家长学校的专题讲座;二是定期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三是班级家长会。三个层面有机联动,在具体而扎实的活动中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实效。

二、品格塑造,凸显德育实效。

我校诸葛文化的代表人物诸葛亮是智慧与忠义的化身,他对子女后代的教育无一不体现出希望他们建立良好的品格。2014年,我校十分荣幸的首批次加入了由成都市教科所杨霖副所长牵头的省级科研课题“如何塑造小学生良好的品格”。通过一年多的课题实践和开展,实验班级的孩子们逐渐建立起了“专注”、“井然有序”、“友善”这些良好的品格。

1、将品格教育融入到孩子的每日生活当中。

要想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品格,就需要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情做起。日常交往中,联系学校“国学、诸葛文化”,不论是老师还是同伴,都将《诫子书》、《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结合到日常用语中,体现出浓浓的儒雅之风。

2、将品格教育渗透到老师的每日教学当中。

品格教育是一个需要长久实践与深入渗透的过程,所以我校的老师们,都将每一个品格主题,有机的结合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中。语文老师利用每周“国学大舞台”活动,将品格相关的经典诵读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品格的塑造。

3、将品格教育延伸到每个家庭当中。

关于孩子品格方面的关注应该更加受到家长的重视。我校通过家校共育的各种途径,向家长朋友推荐最新的品格教育书籍,宣传关于品格教育的好文章;通过“品格墙”、“品格树”等宣传阵地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品格方面发展的情况及表现:通过不断电访、家访等多种途径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培养孩子良好品格的一些方法、并注意在家庭中继续巩固。

三、特长发展,优化德育课程

第7篇:品格教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绘本 幼儿 品格教育

引言

幼儿期是个体品格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个体健康人格的养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品格教育和开启孩子的智力一样重要。”教育者对幼儿实施品格教育的途径与方式有很多,其中绘本以其特有的趣味性、教育性、儿童性日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1]绘本是将图画与文字整合为一体的儿童读物,绘本在幼儿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的价值体现是深刻明显的。如何运用绘本进行幼儿品格教育,笔者将从选择绘本、解读绘本以及教育活动设计等三个方向进行系统的策略探究。

一、选择幼儿品格教育绘本的策略

如今,低幼绘本已悄然流行,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低幼绘本在幼儿品格教育中的价值。那么,面对琳琅满目、鱼龙混杂的低幼绘本市场,幼儿教师为了做好品格教育应该为幼儿选择怎样的绘本呢?2004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儿童的生活,儿童的文学”研讨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图画书应该是儿童喜爱的,幼儿在书中体验到的乐趣是最重要的。”[2]笔者认为,绘本的选择应该坚持儿童本位、教师导向的原则,即把握好童趣与教育性的平衡。

(一)选择以儿童为本位,重视儿童文化的绘本。

儿童有自己的文化,儿童文化是指为儿童所特有和共有的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心理特点、世界观等,它是儿童自己在其中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3]儿童文化的本质和特点决定了儿童阅读兴趣是自由、游戏、想象的。因此,充满自由、游戏、想象、探索的绘本是幼儿喜爱的。有调查结果表明,在图画书色彩上,幼儿更喜欢鲜艳的图画;在人物形象上,幼儿更喜欢“可爱”、“勇敢”、“善良”、“聪明”、“漂亮的”等明显带有积极色彩的性格类型;幼儿喜欢与之生活世界中的熟悉的人、事、物以及含有动物的趣味性较强的图画书。[4]某种程度上,图画书与绘本可以看成是一类的图书。因而,幼儿也会同样喜欢具有上述特点的绘本。譬如,《青蛙弗洛格》品格绘本系列正是围绕着青蛙这一幼儿熟悉的动物形象,用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图画,展开了关于勇敢、友情、包容等题材多样的故事情节,深受幼儿的喜爱。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幼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他们同样十分喜爱富含想象力、创新力的故事情节。优质的品格主题也早已打破了传统的道德灌输,使幼儿在一种轻松、快乐、游戏、富有创新力的情境中尽情地放飞想象力的翅膀,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道德情操。

(二)选择富有深邃智慧的绘本。

低幼文学读物的哲学智慧并不能等同于深奥,而是在“看似天真简单的故事中,隐藏着深邃的意义。[5]幼儿教师不能轻视幼儿的思想和智慧,不要认为孩子都是“幼稚的”,对复杂的道理是不能理解的。我们应该看到幼儿的精神世界是充满哲学智慧的。因此,在选择品格主题教育绘本时,我们也要把握好绘本主旨的内涵,它不是简单的教训式的道德教育,而是在轻松幽默或平淡朴实的故事情境中娓娓道来。譬如,绘本《石头汤》、《猜猜我有多爱你》、《青蛙弗洛格》以其极其新颖的创新力、具有诗性美的语言,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向我们传递着融合、爱、勇敢等等许多高贵的品质。幼儿在新奇与欢乐之中内化了品格内涵。

(三)选择符合幼儿培养目标与认知特点的绘本。

对绘本的选择,我们既要坚持儿童本位,注重儿童文化,同时也需要教师的导向。教师帮助幼儿选择绘本时要结合培养目标及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特点来具体制定。2—6岁幼儿的道德认知受制于思维、认知水平的影响,他们对直观形象的图画、事物更容易接受。小班的孩子比较喜欢与生活经验接近的绘本,中、大班的幼儿更喜欢情节离奇曲折、变化较多、主题比较深刻的故事。[6]在品格目标的培养上,绘本的选择要结合幼儿的理解感受力,从浅显到深刻。幼儿园常实施的核心品格教育包括勇敢、爱、真诚、友谊、责任、包容等等。小班幼儿可以开展关怀、勇敢等品格教育,例如《月亮,生日快乐》、《我们的树》《小黑鱼》、《勇敢的沙沙》这些绘本。大班可以选择责任、尊重等主题的品格绘本,例如《不是我的错》、《佳佳的妹妹不见了》、《敌人派》、《我的妹妹不一样》这些作品。

二、解读幼儿品格教育绘本内容的策略

(一)展开丰富联想,品味绘本图画。

优质的绘本更多的是靠图画的人物造型、色彩和构图“说话”,而不是靠文字“说话”。正如尤里·舒尔维兹说的:“一本真正的图画书主要或全部用画画讲故事。”[7]幼儿绘本体现了儿童文化的特征,即自由、游戏、想象。因此,幼儿教师在初读绘本时要有意识地以幼儿“读图”的特有方式去品味属于幼儿的书。像孩子一样,以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触摸、想象、感受,与绘本展开精神上的交流与互动。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绘本,幼儿教师在初读时可以更多地关注图画上的内容,展开联想去构建图与图之间的关系。通过仔细观察图画,我们可以看到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和一只温柔的大兔子。在小兔子与大兔子一次又一次的比高、比远中,也许我们只觉得小兔子有些自不量力,比不过大兔子。但是最后,在皎洁的月光下,兔妈妈亲吻着睡梦中的小兔子,母爱这种浓厚的情感就这般悄悄地流进人的心田。教师只有尝试着体会孩子读图获得的感受,才能知道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指导是合适的,以哪种方式插入,才会更自然、更有效。

(二)认真阅读文字,准确把握绘本主旨。

绘本作为图文合一的艺术整体,以简明之文和形象之图协同讲解故事,在具象与抽象、表象与意象的矛盾统一中呈现丰富性和多义性。[8]绘本中的图画与文字整合为一体,语言文字虽少但往往体现出“诗性美”,让读者在如歌一般动听,如画一般生动的氛围中感受到绘本本身蕴藏的深刻道理。譬如《猜猜我有多爱》中语言的诗性美就尤为明显。小兔子和兔妈妈的一唱一和好像是一首韵律优美的儿童诗。小兔子的话如同诗一般有节奏感——“我爱你,一直过了小路,在远远的河那边。”“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月亮。”而妈妈的回答前后两次的回应则是稍显复杂,但依旧充满节奏感——“我爱你,一直过了小河,越过山的那一边。”“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月亮,再绕回来。”读了这些诗一般的文字,每个人都为母爱的伟大而动容,也让我们更深刻地领会了绘本所表达的主题。

(三)深刻理解绘本的思想。

教师对绘本理解有多深,就能带幼儿走多远。经典绘本所表达的哲学智慧是更为深刻的,教师在准确把握了绘本中心主题后,一定要结合图画与文本,反复阅读品味,挖掘出更深的思想内涵。同样,《猜猜我有多爱你》不仅仅是表达了母爱的伟大,通过小兔子与兔妈妈一次次表达爱的方式,我们体会到,原来没有一种方法能衡量出爱,真正的爱是无法用言语来说清楚的。

三、利用绘本进行品格教育活动设计的策略

(一)幼儿自主阅读,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绘本中的图画与文字共同讲述着故事,图画书中的图画形象生动,具有叙事性。同时,绘本故事往往将世界人格化,也满足了幼儿喜爱想象的需求。幼儿可以独立阅读绘本并且会喜爱读绘本。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对绘本有一个整体的浏览。让幼儿寻找自己喜欢的画面进行分享,对有疑问的画面提出质疑,从而促成幼儿之间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与自由,幼儿发现什么,教师就跟他们讨论什么,让幼儿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幼儿自主提出了问题,他们其实已经在自我阅读的过程中,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图与图之间的相关性,产生了积极主动的思考。在集体学习的环境下,从幼儿你一句我一句的踊跃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绘本的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图文讲解,促进幼儿的整体认知。

柯南指出:“幼儿虽然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感知图画书的某些画面的意义,但是要独立读懂图画书却是困难的。这不只是指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中那些文字他们还不认识,要准确地读出图画所描述和表达的内容也是不容易的。”[9]教师可以根据绘本的主题内容,有感情地为幼儿讲故事,同时要求幼儿再次观察绘本图画。绘本中的文字往往都是言简意赅的,教师可以根据孩子已有经验的多少,对绘本中的言语加以少许改编,用更加有节奏,更加丰富的言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理解绘本的思想内涵。教师情感的自然流露能有效地感染幼儿的情绪,并在情感互动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面上理解图画书中蕴涵的精神,更好地完成图书的阅读。

(三)绘画、表演绘本,实现绘本与品格教育的最佳结合。

幼儿品格教育是引导幼儿向善,鼓励幼儿知善、乐善、行善的历程。然而仅学习理解了品格教育绘本的故事内涵是不够的。有研究表明,在道德情境测验中处于较高认知阶段的个体,也会表现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离的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品格绘本的教育功能,研究者认为结合品格绘本,开展相应的延伸活动是必要的。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绘本故事表演、绘画等相应的活动。譬如,在自主阅读与听讲过《爱心树》这个绘本之后,可以开展绘本故事表演活动。故事的表演可以分为教师“入戏表演”,(即教师作为表演中的一名演员与幼儿共同表演,并起到引导协调表演顺利进行的作用)以及幼儿独立自主的表演。[10]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整个绘本进行表演或者就其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表演。根据班里幼儿的兴趣爱好,也可以选择绘画的形式。譬如在学习了有关耐心主题的绘本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将自己生活中体现出耐心的行为画下来,创作出耐心排队、耐心吃鱼等不同内容的绘画作品。同时,编配上孩子自己说的话,共同创作一本属于孩子自己的绘本。他们在绘本中可以找寻到自己,激发学习乐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更多耐心的举动。这是绘本与品格实践的最佳结合。

参考文献:

[1]陈晖.论绘本的性质与特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肖涓.论图画书与儿童发展[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4(3).

[3]边霞.儿童艺术与艺术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

[4]张燕子.幼儿的图画书阅读特点与家庭阅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5]方卫平.幼儿文学:可能的艺术空间———当代外国幼儿文学给我们的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6]伍新春.如何选择适合儿童的图画书[J].教育导刊,2004.

[7]朱娜珍.幼儿教师开展早期阅读前的准备[J].学前教育研究,2011(10).

[8]陈晖.论绘本的性质与特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第8篇:品格教育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教育;学科教学;融合

一、基本定位

科技创新教育,其目的不在于推动创造发明的数量多少、质量的高低,而应该是一种教育观念的实施。学校应该把普及科技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创新品格作为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

二、领导重视

我校制定了相应的科技创新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机制,成立了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研究小组,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我校将科技创新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定期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创意发明竞赛和创新发明体验活动;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考核与奖励办法,对创新发明教育成果予以奖励,激发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还积极地鼓励科技创新教育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奔赴科技工作先进区县学习经验,开阔视野。我校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将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力争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三、把科技创新的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创新来源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我校在学科教学中,坚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初二物理《托盘天平的使用》一课上,教师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其构造,演示“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认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分组交流讨论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又如,在《物质燃烧》一课的教学时,化学教师演示物质燃烧,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操作和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

(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源泉。在学科教学中,我们坚持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融入其中。比如,语文教师在上《天上的街市》时,利用幻灯片、图片等方式展现诗歌内容,让学生对“想象”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与“想象”有关的知识,再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请问,如果由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想到什么?美丽的星空、绚丽的夜晚,等等。虽然答案不一,但在反复的训练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

在教学中,我们坚持从学科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另辟蹊径,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抽象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常常针对一些典型题目,引导学生以一题多解、数形结合、画章节思维导图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四)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

思维速度反应到学习上,就是思维反应的快慢。很多学生由于长时间养成了拖拉的习惯,解决问题精力不集中,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学校组织各学科开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限量的任务,或者限定任务量而不定时间的竞赛活动。这些活动能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搜索和处理各种信息,快速解决问题。这样反复训练,便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反应速度,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处理问题效率的目的。

四、致力于培养良好的创新品格

科技教育是不能为社会培养出没有人格底线的人才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现在的学生比较孤单、忧郁、易怒、任性、容易紧张、焦虑、冲动等。这是我国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一些负面现象。情绪管理、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和自信心等,都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育阶段,正是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自信、独立等良好人格特征的黄金时段。我们从“问题疫苗事件”背后可以发现:人如果没有了人格底线,越是有才,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就会越大。这就需要审视我们的“人才”观:我们不能重“才能”而轻“人品”。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中,一方面要“成物”——追求创造新事物;另一方面要“成人”——对优良品德的传承和弘扬。因此,情绪管理能力、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自信心等,是基础教育阶段人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国庆在《创新教育与教学实践》中认为:“创新教育,应该说是创新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关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而不仅仅是创新思维。在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要素当中,最关键的要素还是创新品格,其次是创新思维,最后才是创新技能。因此,科技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创新品格的培养。

第9篇:品格教育的方法范文

下面是一位小学教师在《妈妈,不要送伞来》一课结束时引出的“花絮”,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自立品格。

师: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我觉得书上说雨点不会把我淋坏,这不对。平时,我们不淋雨都经常感冒,要是淋雨,肯定会感冒,怎么说不会淋坏呢?

生:对呀!父母平时也不让我们淋雨。

生:淋雨发烧后,不能上学,父母更操心。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老师再引问:你能想出不让父母操心,又不让自己生病的法子吗?

生:我自己准备雨具,放在书包里。

生:我跟顺路的同学合用一把伞回家。

生:大雨的时候,先不回家,等雨停了再走。

就教学内容而言,培养学生的自立品格,必须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组织形式上有所革新。首先,课程设置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考虑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尤其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应减少课程门类,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第三,要突破单一的课程结构,尝试新的课程分类,如基础性、工具性、实践性和自主性课程等;第四,应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实现学生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三者的均衡与整合,最终指向人格的健全发展。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以自主、自立为主题的课文,它们是自立教育的潜在资源——《妈妈,不要送伞来》(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这首诗告诉学生必须从小学会自主,不要事事依赖别人;《两只小狮子》(人教版第二册),课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现,通过两只狮子的不同表现,教育学生应自小学习生活的本领,不依赖父母。

就教学方法而言,培养学生的自立品格,教师应选取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自觉能动性的教学方法。此时,教师不再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不是知识技能的单纯传授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这一角色有了新的诠释。首先,教师是促进者,通过设计和组织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通过积极主动的指导和潜移默化的自身示范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按预定目标发展。第三,教师是学生发展的评价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做出有效评价。不仅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而且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行为发展情况。如同父母在家里不要为孩子包办代替一样,作为促进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在课堂上也不应满堂灌输,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