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税务局年度总结范文

税务局年度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税务局年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税务局年度总结

第1篇:税务局年度总结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2019年,我科围绕全局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述职如下:

一、2019年工作情况

1、围绕中心,抓好政务工作。一是抓好办文办会。严格执行《全国税务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收发各类公文226份,全部有落实,有结果。二是抓好税收宣传。认真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积极宣传各科室宣传活动,积极向上级和各级新闻媒体,投稿36篇信息。编发税务信息18期,编发区局《税务信息》12期。在***日报、市局税务季刊、区***周报刊发3期,及时反映我局的工作动态和工作成果。三是抓好督查督办,对领导批示和交办的事项及时进行督办和承办,下达督办通知单29份,督办税收工作事项42项,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2、务实创新,抓好事务工作。一是规范档案管理,对全局7589户纳税人的征管、计统、发票等55300册档案,按照“一户式”管理要求,按规定标准进行分类和编目,建立了一户一档的标准档案,实现了一户式档案管理信息化。二是强化资产管理,认真开展固定资产清理,对全局的

8大类3547件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并重新登记资产卡片,做到帐、卡、簿、实物一致,完成了资产清理统计上报工作。三是加强安全管理,全力做好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维护,与各科室签订安全责任状15份,开展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检查6次,修改和清理税收征管数据12045

笔,确保了税收征管网络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四是做好住房货币化补贴工作,按时完成了,全局48名干部,货币补贴,电子档案信息的采集、编报、审核工作,所有档案信息,全部录入了计算机,实行了电子化管理。

3、突出重点,抓好服务工作。按照局领导班子提出的“多为职工做实事,创造舒心、舒适的工作环境”的要求,全力改善办公、生活环境。一是维修改造了职工浴池,做好标准化职工食堂建设,打造了富区一流的职工食堂。抓好庭院美化和绿化。依照干部职工和纳税人的意见,全力做好庭院内车棚、绿地的维修和改造,设立户外健身区,羽毛球等球类运动区,为干部职工创造健身、休闲的好环境。办公室工作是一个特殊的岗位,它要求永无止境地更新知识和提高素质。为达到这一要求,我十分注重学习提高O一是向书本学。工作之余,我总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向书本学习,除了认真阅读《中国税务报》、《中国税务》、《税务研究》等报刊杂志外,我还经常自费购买一些工作需要的参考书。如去年省局在我们这里召开精神文明研讨会时,为了高质量地完成会议材料,我自费到书店买了一百多元钱的书。通过博采众长,我撰写的会议材料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二是向领导学。

在办公室工作,与领导接触的机会比较多。一年来,我亲身感受了市局各位领导的人格魅力、领导风范和工作艺术,使我受益匪浅,收获甚丰。三是向同事学。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觉得,市局机关的每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中有业务专家,有科技尖兵,有文字高手。正是不断地虚心向他们求教,我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得以不断提高,工作才能基本胜任。在市局机关工作一年多,我个人无论是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工作业绩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年底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先进工作者。

二、加强修养,时刻注意自我约束

在办公室工作,与上下左右及社会各界联系非常广泛,我始终牢记自己是地税局的一员,是领导身边的一兵,言行举止都注重约束自己.对上级机关和各级领导,做到谦虚谨慎,尊重服从;对基层对同事,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社会对外界,做到坦荡处事,自重自爱。一句话,努力做到对上不轻漫,对下不.张狂,对外不卑不充,注意用自已的一言一行,维护市局机关和各级领导的威信,维护地税部门的整体形象。

三、勤奋工作,回报领导和同事的关爱

我从基层调入市局工作以来,市局领导和机关的同志们给了我许多政治上的关心、工作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关怀。我能有今天,永远也不会忘记领导和同志们的关爱。我惟一的回报方式就是拼命地工作。我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珍惜这良好的工作环境,

同时,也被市局领导和机关全体同志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一年来,对领导安排的所有工作,我从不讲任何客观理由和条件,总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完成。多少个节假日,多少个不眠夜,我都是在拼命工作中度过的。据自已粗略统计,全年撰写各类文字材料近***篇计**余万字,平均每天近****字,地市级以上各类媒体采用**篇。虽然常常感到身心疲惫,头发也白了许多,但我的心情始终是舒畅的。

每当我的工作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每当看到自己的努力为我市地税事业发展起了一些作用时,那种成就感,那种自豪感是任何语言也无法表达的。古人说:四十而不惑。年近四十的我对人生、对事业也有了自己的感悟。对金钱、对名誉、对权力,我都没有什么奢求,努力工作是我最大的追求。说句实在话,工作不仅是我谋生的手段,更是我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最好方式,也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惟一选择.

四、尽心履职,全心全意当好配角

第2篇:税务局年度总结范文

近年来,部分地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在稽查工作协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征纳成本。但是,目前国、地税稽查工作协作仍缺乏制度保障,相关信息不能完全共享,难以形成执法合力。为进一步整合稽查资源,规范稽查执法,优化纳税服务,现就加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稽查工作协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切实提高认识

加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稽查工作之间的协作,是整合税务机关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在要求和有效途径。开展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稽查工作协作,有利于形成执法合力、依法加大对税收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降低稽查成本、减轻纳税人负担,对于树立税务机关良好的社会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要高度重视稽查协作工作,分管稽查工作的局领导要亲自部署并督促落实稽查协作的具体工作。省以下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的稽查局应指定负责稽查协作具体工作的机构和联络人员,为落实稽查工作协作提供组织保障。

三、明确协作内容

各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均应根据本地实际,建立健全双方稽查协作的工作制度,逐步完善协作机制,推进双方多层次多领域的稽查协作,确保此项工作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各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应采取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相互通报年度稽查工作计划,定期交流税收专项检查、区域税收专项整治和案件查处情况,协调解决双方协作中的重大问题,总结稽查办案经验和稽查手段创新情况,及时沟通双方在检查中发现的税收违法新动向、新手段和新特点。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地方税务局稽查局轮流承办,遇有特定情况随时召开。

(二)共同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区域税收专项整治工作

各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应共同协商制定年度税收专项检查计划,对税务总局部署的涉及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共同管辖的指令性税收专项检查项目和区域税收专项整治工作,双方应联合进行检查、督导、总结和报告;对税务总局部署的指导性税收专项检查项目和区域税收专项整治工作,也应联合实施检查。

(三)联合进行专案稽查

对涉及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共同管辖的国家税务总局督办案件,由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指定牵头负责单位,案发地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组成联合专案组,共同制定检查方案并实施检查。查处过程中,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应分别办理审批手续并出具执法文书,需要采取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时,应共同行动。联合检查案件达到向公安机关移送标准时,由牵头负责单位办理移送手续。联合专案组对案件定性、处理和处罚等问题发生意见分歧时,应提请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协商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时,应及时上报国家税务总局。

(四)及时移交案件线索

各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在查处涉及对方管辖税种的税收违法案件时,应适时向对方移交案件线索和相关证据资料,双方应相互承认对方证据效力并做好证据转换工作。对属于对方管辖范围的举报案件、转办案件和其他案件,应及时将有关信息资料转交对方。

(五)认真办理案件协查

各地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应制定案件协查工作实施办法,在需要对方予以协查时,按照协查办法办理相关手续。委托协查方应尽可能提供协查线索,明确协查要求;受托协查方应认真办理协查事项并在规定时限内回复协查结果,不能按时回复协查结果的,应及时告知原因。

第3篇:税务局年度总结范文

我局结合自身的实际对分级分类稽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实施分级分类稽查,稽查质量得到稳步提升,稽查效能得到明显提高,稽查威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不仅砺练了稽查队伍,而且实现了以查促收、以查促管、以查促查的目的。现就我市分级分类稽查开展情况谈几点体会和想法。

一、推行税务稽查分级分类管理的必要性

税务稽查作为维护经济秩序、管理与监督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必然受到税收信息化及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深刻影响。而现有的稽查体制与税源专业化管理不相适应,税务稽查定位不够准确,稽查职责范围不够明确,相关稽查工作机制不够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推进稽查体制的改革和稽查制度的创新。分级分类稽查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推出的一种新型稽查工作模式,这一模式的推行,将有效规范税务稽查行为,加大税务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有效地整合稽查人才资源,提高税务稽查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同时对公正税务执法、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和营造公平税收环境等方面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分级分类稽查有利于税收执法的公平、公正。分级分类稽查的目的是强化对重点税源的监控,遏制重大涉税案件的发生,加大对涉税大要案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职能,堵塞税收征管漏洞,体现了对合法纳税人权益的尊重,有利于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建设,顺应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呼声。

(二)分级分类稽查有利于提升税务稽查执法的效能。分级分类稽查采用集中选案、统一检查、交叉检查等组织方式,抽调各级稽查部门人员组成检查组实施检查活动,突破了稽查工作的地域界限,实现了稽查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分级负责,职责明确的工作格局,有利于整合现有稽查资源,提高稽查工作效能,实现各级稽查部门之间的才力资源、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一个规范互动、协调高效的稽查网络平台。同时,也有利于上级稽查部门对下级部门的管理、监督和考核,规范下级稽查部门的规范执法,提高案件查处质量,减轻当地执法部门的压力,减少执法过程中的人为干扰,有效推进依法治税的进程。

(三)分级分类稽查有利于以查促管、以查促查。通过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纳税人实施分类查处,有利于深入分析、总结和研究稽查过程中发现的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征管问题,提出加强税收征管的建议和意见,促进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通过对同类稽查案件的剖析,有利于发现涉税违法行为的手段和规律,总结和提炼案件查处的方法、经验,促进税务案件查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通过对重点税源企业的查处,特别是对大要案的查处,有利于发挥稽查的震慑作用,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规范税收秩序。

(四)分级分类稽查有利于提升税务稽查干部业务水平。对于经济相对落后、规模以上纳税人较少的县(区)的稽查干部,参加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检查,对提高政策业务水平和查帐技能有很大帮助。统一检查、异地检查、省市联动和市县联动等稽查工作方法,为税务稽查干部创造了交流、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有助于提高税务稽查干部应对各类涉税违法行为的能力。

二、我市推行税务稽查分级分类管理的现状

(一)出台管理办法

二O一O年市地方税务局出台了《市地方税务局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如下:

市地税局按照纳税人规模、类型和案件性质,对全市纳税人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纳税人确定相应的稽查主体,由各级稽查部门根据分级分类稽查的原则,组织实施稽查。

每年1月底前,由各县、区地税局统计上报辖区内重点纳税人名单,市地税局以统计名单为基础,结合全年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制定重点检查计划。

市地税局稽查局确定分级分类稽查范围外纳税人的检查,由县、区地税局根据征管权限确定。市地税局当年已列入检查计划的重点纳税人,由市地税局稽查局书面通知被查纳税人所在地县、区地方税务局,县、区地税局不得再列入本级当年检查范围,避免重复检查。已列入检查计划的重点纳税人,如遇群众举报,县、区政府交办等情况需要专案检查的,县、区地税局应及时上报市地税局,由市地税局根据工作需要指定稽查实施主体。

市地税局稽查局对重点纳税人检查终结后,将检查结果及稽查建议反馈县、区地税局,以达到以查促管的作用。对市地税局确定检查的重点纳税人的检查,根据需要也可以委托县、区地税局(稽查局)组织实施,检查终结后,县、区地税局(稽查局)应及时将检查结果上报市地税局(稽查局)。

(二)具体做法

在试行分级分类稽查工作中,我们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取得了初步成效。具体有以下几点:

1、试行集中统一选案。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局专项检查指令性、指导性计划,结合重点税源管理情况,首先由市地税局稽查局通过征管软件调取征管信息,进行数据分析,选取部分备查纳税人名单下发县(区)地方税务局作为税务稽查指导性计划,然后由县(区)地方税务局结合日管和以往年度涉税检查情况,对备查名单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上报市局稽查局,最后由市局稽查局统筹安排,经报批后,以文件形式下达稽查任务书,由县(区)地税局稽查局负责实施。2011年度我局共对金融保险、通讯、石油石化、房地产、中介机构和资本交易等行业和项目进行集中统一选案73户。

2、组织开展重点税源检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局关于重点税源管理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地税征管工作实际,每年由市局从征管软件中调取重点税源征管信息,进行征管数据比对分析,通过对以前年度重点税源稽查案卷剖析整理,总结重点税源发案规律性,并结合日管工作中掌握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企业大额投资筹资、资本交易等涉税信息确定重点税源被查对象。确定重点税源被查对象后,首先由县(区)主管税务机关对被查对象进行自查自纠,然后市局根据自查自纠情况,确定最终被查单位名单,由市稽查局组织实施检查。

3、开展异地交叉稽查。

市局根据掌握的企业征管信息及企业核算状况,结合县(区)局上报要求重点整治的行业或部门,确定异地交叉稽查被查对象,由市局从全市稽查人才库中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联合检查组,统一对被查对象实施检查。

三、推行税务稽查分级分类管理的制约因素

(一)“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欠缺。“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既是稽查职责要求,又是提升稽查效率和稽查执行力的有效途径;既是以查促管、提高征管质量的有效手段,又是规避执法风险的有效渠道。目前,征收、管理、稽查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衔接不够通畅,主要表现在信息交流共享层次不高、利用水平较低、协作运转效率不高、协作范围不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分级分类稽查的全面推行。

(二)征管信息质量整体不高。由于上级税务机关对下级税务机关所管辖重点税源户的涉税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只能通过征管系统信息了解重点税源户的涉税变动情况,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征管信息内容不完整,更新不及时,审核不严格,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征管数据分析的质量和稽查选案的准确。

(三)稽查人力资源不足。稽查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不到15%,而现有稽查人员真正在一线检查岗位上的不足50%,并且大部分工作精力集中放在年度上级布置的专项稽查、外地协查和举报案件的查处上,对其他工作则疲于应付,这一问题成为制约实施分级分类稽查的重要因素。

(四)税务稽查体制的制约。稽查机构的形式设立、职能配置、权限划分、上下级稽查部门间的管理机制尚不能完全适应分级分类稽查管理的要求。如:抽调人员的检查权限、异地执法权限以及的文书使用、稽查案件的审理、执行及入库级次等问题。

四、完善税务稽查分级分类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完善“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确保分级分类稽查顺利进行。税务部门内部的计划、税政、法规、征管等部门,应密切合作,及时为稽查部门提供税源资料、征管信息、政策依据等方面的支持。稽查部门应及时反馈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税收征管和税收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征管建议,建立查前、查中、查后全方位的查管互动工作机制。加强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的协作配合,为推行税务稽查分级分类管理的实施提供司法保障,确保分级分类稽查顺利进行。

(二)建立和完善重点税源数据库,提高数据质量和分析功能。要建立一个以纳税人为主题、反映各种业务情况的综合的业务数据分析系统,税务部门要加强与工商、银行、财政、土地、房产等部门沟通,实现信息共享,使涉税信息的采集更充分、更及时。注重涉税信息资料收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科学确定税源分析指标,把经验分析、定量分析、宏观分析有效结合起来,为推行分级分类稽查提供良好的数据保障。

第4篇:税务局年度总结范文

【关键词】发票;规范;核算

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发票是会计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资料,票据规范化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关键.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就集团公司本部经费核算中涉及的有关发票规范化问题进行分析,以利于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工作,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水平。

一、集团公司本部经费核算的主要内容

集团公司机关部室,主要负责各归口管理范围内的集团公司内部单位管理和外部事务协调工作,这种以“管理”为主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集团公司本部经费主要在“管理费用”科目中进行会计核算,其经费项目主要有: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材料及低值易耗品、业务招待费、办公费、运输费、保险费、修理费、宣传费、审计费、咨询费及其他费用等项目。

二、经费报销中涉及的主要发票类型

(一)发票分类

根据机关处室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的特点。机关经费报销中涉及的发票,从费用项目上划分,主要有以下十二类。

1差旅费项目的发票。

2会议费项目的发票。

3学习、培训费项目的发票。

4材料及低值易耗品购置发票。

5招待费项目的发票。

6办公费项目的发票。

7运输费项目的发票。

8保险费项目的发票。

9修理费项目的发票。

10宣传费项目的发票。

11审计费、评估费、咨询费项目的发票。

12其他费用项目的发票。

(二)每一类发票包括的主要内容

1差旅费项目的发票。主要包括:车、船、飞机等交通费发票及住宿费发票。

2会议费项目的发票。主要包括:会务费和相关的资料费、住宿费、交通费等发票;租用会议室费用发票;会议用会标、牌匾、鲜花、水果、烟等费用发票;会议用餐发票。

3学习、培训项目的发票。主要包括:培训费发票和相关的资料费、住宿费、交通费等费用发票。

4.材料及低值易耗品购置发票。主要包括:办公用材料、低值易耗品、配件、工器具等发票。

5招待费项目的发票。主要包括:餐饮发票,烟、酒、茶、饮料、水果等招待食品和用品发票。

6办公费项目的发票。主要包括:、1办公用品、计算机、复印机耗材等费用发票;②印刷品发票;③邮电、通信费发票;④书报、资料赞发票。

7运输费项目的发票。主要包括:燃油费、过路费、修理费、养路费、各种规费等发票。

8保险费项目的发票。主要包括:保险费发票和财产保险单。

9修理费项目的发票。主要包括:机器设备、仪器仪表、工器具等的修理费和房屋、建筑物维修费发票。

10宣传费项目的发票。主要包括:单位内部报刊、杂志、电视台发生的稿酬费;新闻宣传用照像、摄录像机发生的耗材费、冲扩费;主持人化妆费、服装费;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发生的宣传资料费等费用发票。

11审计费、评估费、咨询费项目的发票。企业聘请社会中间机构进行审计、资产评估、技术咨询等业务开据的发票。

12其他费用项目的发票。主要包括:向社会团体、组织交纳的会费;举办各种技能比武等活动发生的费用;公安、消防、救护等特殊工种服装费;劳动保护用品费;向国家管理机关交纳的各种规费、技术鉴定费等费用发票。

三、发票使用规定

(一)发票的一般性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发票应具备以下基本内容:

1票据的名称;

2票据的填制日期;

3接受票据单位的名称;

4经济业务内容(含品名、用途、数量、单价、金额等);

5填制单位签章;

6有关人员签章;

7票据附件。

(二)各类发票的具体规定

1差旅费项目的发票。包括车、船、飞机等交通车票发票,必须是由交通运输部门出具的特种发票;住宿费发票必须是由地方税务局监制的旅店业发票或票面注明包含旅店业在内的服务业发票。

2会议费、培训费项目的发票。会务费、培训费和相关的资料费发票,必须是由收款单位、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或承办地点开具的发票。

3材料及低值易耗品购置发票。必须是由国家税务局监制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销售发票。

4招待费项目的发票。必须是由地方税务局监制的饮食业发票或票面注明包含饮食业在内的服务业发票。烟酒茶等购置发票,必须是由国家税务局监制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销售发票。

5办公费项目的发票。包括①办公用品、计算机、复印机耗材等购置发票,必须是由国家税务局监制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销售发票;②印刷品发票,必须是由国家税务局监制的工业企业销售发票;③邮电、通信费发票,必须是由地方税务局监制的邮政、电信业发票i⑧书报费发票,必须是由国家税务局监制的商业企业销售发票。

6运输费项目的发票。包括①燃油费发票,必须是由国家税务局监制的销售发票;②过路费发票,必须是由地方税务局监制的公路车辆通行费专用发票或财政部门监制的公路车辆通行费专用收据;③车辆修理费发票,必须是由国家税务局监制的修理修配普通发票或增值税专用发票;④养路费及附加费发票,必须是由财政部门和交通部门共同监制的公路养路费及附加费专用票据;⑤车辆交纳的各种规费,必须是由税务局监制、交通管理部门指定单位开据的发票。

7保险费发票。必须是由地方税务局监制的保险业专用发票。

8修理费项目的发票。包括①机器设备、仪器仪表、工器具等的修理费发票,必须是由国家税务局监制的工业企业发票:②房屋、建筑物维修费发票,必须是由地方税务局监制的建筑业发票。

9宣传费项目的发票。单位内部报刊、杂志、电视台发生的稿酬费,企业代扣个人所得税后,可自制发放花名表发放稿酬费;新闻宣传用照像、摄录像机发生的耗材费、冲扩费,必须是商业销售发票、冲扩洗染业专用发票;主持人化妆费、服装费,企业代扣个人所得税后,可自制发放花名表发放;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发生的宣传资料费.应提供相应业务内容的发票。

10审计费、评估费、咨询费项目的发票。应由相应机构,提供相应业务内容的发票,同时必须附上签定的合同、协议作为附件。

11其他费用项目的发票。根据费用项目内容、开票单位所属行业确定。

四、票据使用的限制性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

法》、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有关规定,并结合本人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掌握和了解票据使用的限制性规定,对于贯彻落实票据规范化至关重要。

1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票据填列的经济业务内容和数字,必须真实可靠。即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令、法规、制度的要求;票据填列的内容、数字,必须真实可靠,符合有关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不得弄虚作假,更不得伪造凭证。对无经济业务事项的虚假票据,不是经税务、财政部门监制的票据不予报销。

2票据的时效性。当期发生的费用,必须在当期入帐处理:对于以前年度发生的费用,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不能跨期核算的要求,过期票据不予报销。

3票据的完整性。票据要求填列的项目,必须逐项填列齐全,不得遗漏和省略;必须符合手续完备的要求,经办业务的有关部门和人员要认真审核,签名盖章。项目填写不齐全的,属于不规范票据,应退回原开票单位补齐,否则不予报销处理。

4书写要清楚、规范。票据要按规定填写,文字要简要,字迹要清楚,易于辨认,不得使用未经国务院公布的简化汉字。大小写金额必须相符且填写规范。否则,应退回原开票单位重开。发票内容要填写规范,凡不属于经费报销内容的如“礼品”、“纪念品”等一律不予报销。

5票据的整洁性。票据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票据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票据不得涂抹、挖补、修改。手写发票必须是几联同时复写不得直接在发票联上填写。

6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凡是构成固定资产的,要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程序和财务制度规定入账。不得按材料、低值易耗品、配件等项目报销。财务部门不得在成本费用中列支资本性支出。

7开票单位属于一般纳税人的。必须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对应取得而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一律不予报销。

8对于货物品名多,在一张发票上不能一一列示的,发票开具总金额,必须同时附上销售清单,作为发票的附件。对无销售清单,发票品名未充分列示的,如开具“办公用品”、“资料费”、“书”等内容,一律不予报销。

9购买实物的发票,必须有验收证明,必须办理实物出入库手续。手续不全的,一律不予报销。

第5篇:税务局年度总结范文

国家税务总局在《“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将“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作为当前和今后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努力方向之一。同时在实现首都税收现代化中,明确将“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税收征管体系”作为分项目标之一。

1 加强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征管模式改革,大力减少行政审批和不必要的调查、认定等事项,还权还责于纳税人,使纳税人成为自主遵从税法的主体。加之全职能办税服务厅全面推行,涉税事项的受理、审核等环节前移至办税窗口,执法风险更多转移到事后管理的环节。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模式,是加强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重要方法。从企业所得税税种特点来看,政策性过强,核算形式多样,计算过程复杂,政策更新较快,优惠政策涉及面广,适用政策复杂,特别是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涉税风险点数量多,易造成纳税人主观或者客观的纳税不遵从,导致税款流失。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模式,是提高纳税遵从度减少税款流失的重要手段。

2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现状

2.1 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

当前,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主要坚持以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以部门联动协作为保障,突出跨年度事项、重大事项、高风险事项和重点行业管理,着力构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企业所得税的动态化管理。

2.2 企业所得税主要风险管理对象

2.2.1 优惠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由于年报表中税收优惠表单的内容不断复杂,优惠备案方式由事前向事后转变,加上国家税务总局不断加强对小微企业优惠政策落实等的督导,在优惠项目管理中,存在着“纳税人错误享受优惠项目、不满足优惠条件而享受优惠项目、享受优惠但未履行备案程序、应享受而未享受政策”等一系列的风险。面对这些风险,目前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主要采取如下应对措施:一是根据优惠项目特点建立风险识别库;二是采集减免税备案系统以及纳税人年报表信息;三是运用风险指标对采集的内部信息以及第三方信息运用比对等方式,识别优惠中的风险;四是将识别出的风险移交给税务所开展风险应对。

2.2.2 税基项目风险管理方面。重点推进弥补亏损、不征税收入、业务招待费三个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在汇算清缴期后,针对三个项目的特点,分年度查询年报相关数据,进行疑点分析,确定风险企业,与评估部门配合开展风险应对工作。

2.2.3 在重大事项方面。重点开展资产损失专项申报联合会审工作,采用内部审计流程,由各区县局对资料进行交叉互审,探索重大事项的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融合工作方法。

2.3 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各环节情况

2.3.1 数据采集环节。数据采集的主要渠道是我局信息系统,包括税务登记数据、预缴申报数据、年度申报表数据、缴款记录、备案系统数据;其次是纳税人报送的财务报表、各大重点项目的手工台账数据以及其他政府部门交换来的外部信息。

2.3.2 风险识别环节。主要采取风险识别指标以及专家团队人工识别两种方法。对于数据质量较高、通过风险识别指标易识别风险的项目,如税收优惠、不征收收入、业务招待费等项目,采取风险指标识别方法。对于业务复杂事项以及无法整合数据等原因无法开展指标识别的事项,如房地产实际毛利额与预计毛利额差异、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等事项,采取专家团队进行识别。

2.3.3 风险排序及应对环节。主要根据涉税风险点的等级排序结果,采用纳税提醒、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差异化和递进式的策略进行风险点核查和处理。目前,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识别出的风险,大部分属于中等规则的风险,主要采取税务约谈、纳税评估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实施风险应对的主体为存在风险企业的主管税务所。

2.4 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情况

近年来,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不断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2.4.1 加强年报申报系统建设。在纳税人进行汇算清缴年报时,一是通过入口端加强对纳税人的分类,自动定制纳税人所适用的表单,封闭相关行次,防止纳税人适用表单错误;二是增加年报表必填项、默认项,强制采集纳税人信息,引导纳税人享受优惠政策;三是加强年报表的表间数据和表内数据逻辑审核。主动帮助纳税人防范纳税申报风险,促进提高纳税人申报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风险识别准确度。

2.4.2 新增信息模块。一是开发完成税源鉴定系统,汇总纳税备案系统,企业所得税清算备案系统;二是进一步加强税源户的管理,提高对汇总纳税企业的管理与监控,使清算作为系统注销的前置条件,并实现对清算数据的采集,查询、比对功能。

2.5 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专业化团队建设情况

风险管理需要通过专家评审对重大事项和重点行业实施团队管理。为此,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充分挖掘系统内部力量,通过以干带训、定期组织集中培训的方式,培养熟悉相关业务流程、所得税政策管理和行业运营特点的专门人才,组建专业化团队。

3 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税源分级分类基础作用尚不明显

从目前的情况看,在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上,分级分类仍不够细化,为风险管理的各环节带来困难。例如在数据采集环节,大户小户的申报质量差距较大,一些小户的不真实数据被数据采集,出现低风险数据识别成高风险数据以及识别风险数量远远超过实际风险数量的情况,使低等级风险大量侵占数据采集、风险识别及风险应对等各环节的资源,扰乱了征管资源配置,导致风险管理的效率降低。

3.2 信息化支撑不够

风险识别的准确与否必须建立在充足及高质量的数据信息基础上,以目前的信息利用来看,对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支撑明显不够。一是信息化程度不够,未将风险管理相关的重要信息采集到信息系统;二是对已采集到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开发利用不够,信息系统中信息模块分散;三是由于征管基础数据的录入、修改等环节较开放,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四是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依旧存在,与第三方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如果纳税人不主动申报,容易造成税款的流失;五是信息系统中数据逻辑缺乏管理,在系统开发时忽视信息数据的整合使用,无法将数据进行二次归集,导致无法跟踪管理。

3.3 风险特征指标还需进一步完善

一是部分项目风险特征指标的指导性不强。由于企业所得税税基涉及的环节众多,信息量较大,很多风险点无法数据化、公式化,无法真正将风险进行量化;二是基础风险特征指标覆盖广度不够。目前,仅在税收优惠、不征税收入、弥补亏损、业务招待费等方面建立了相关风险识别指标,一些重点行业、重大事项的风险特征指标尚未建立,风险特征指标数量离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三是基础风险特征指标的深度不够。从现有的风险识别来看,指标设置简单、识别风险等级较单一。

3.4 风险管理的人员的能力素质亟待提高

企业所得税政策密集、变化频繁,与企业财务核算联系紧密,这些特点要求企业所得税人才应是具备一定会计、法律、税收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从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市、区、税务所三个管理层级的职责分工来看,税务所是直接从事风险应对工作的主体,人员的专业化素质无法满足风险管理要求,增加了基层执法风险。在市、区两级培训层面,培养人才仍然缺乏专能性和针对性,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对所得税人才的团队管理、专业化分工培养还需加强,干部的基础素质还待进一步提高。

3.5 风险管理工作部门协调不顺畅

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分为数据采集、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序、风险应对处理和绩效评价等环节,不同环节需不同的部门参与与实施,因此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一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在各部门配合开展工作,多采取一事一议的工作方法,尚没有制定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制度,工作整体推进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由于各部门的职责不同,目标考核存在差异,与整体的风险管理工作目标亦存在差异,导致风险管理工作无法顺畅开展,一定程度影响了风险管理效率与工作成效。

3.6 风险管理的范围还需进一步扩大

受限于获取信息化支撑不足、风险指标不足、风险应对质量等影响,风险管理的覆盖范围比较窄,目前主要集中在税收优惠、资产损失及跨年度事项等方面,在一些高风险、低遵从度的重点行业、重大事项还未推进风险管理。

4 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的国际借鉴

4.1 欧美国家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

欧美等经合组织(OECD)国家在实施税收风险管理方面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强化税源的分类管理。美国联邦税务局将纳税人划分为大企业、小企业或个体户、免税单位和政府等类别,相应的内设七个税收业务部门进行管理。其中被划入大企业管理范围的纳税人有四类:第一类是年终资产达到或超过1000万美元的商业实体(公司和合伙企业)及其子公司;第二类是所有与大型企业有关联的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无论是否并入该大型企业);第三类是为另一家大型企业所控制或经营收入超过3500万美元的“过手”报税户;第四类是拥有巨额财富的个人及其全球企业(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个人)。二是不断优化纳税服务。荷兰税务与海关管理局在国内围绕提高纳税遵从度,积极帮助纳税人了解和履行纳税义务,充分了解纳税人状况和识别其遵从风险,根据遵从风险等级确定对纳税人的检查频率。三是加强涉税信息管理。美国联邦税务局通过普遍推行纳税人登记编码制度,税务代码与社会保障号码一致。四是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美国联邦税务局采取行业问题遵从管理策略,通过技术与经验相结合,识别遵从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在整个行业的普遍程度和其蕴含的遵从风险对问题进行排序,然后将税收征管资源集中在风险最大的领域。

4.2 欧美国家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对我们工作的借鉴和启示

一是建立税源的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将税源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以“管细大税源、管深中税源、管住小税源”为目标,对不同类型税源实施有效的专业化管理;二是不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契机,不断优化纳税服务,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三是加强部门协作和第三方数据比对,提高信息应用水平。在逐步实现国地税之间,税务部门与银行、海关、边防、工商、公安等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从立法层面推动第三方信息报告制度;四是完善风险监测管理机制。通过对各项涉税数据的采集、加工、比对、测算,不断建立和完善风险指标体系和监测模型,自动识别和评估纳税遵从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程度,对税收流失能够及时进行科学的量化和预警。

5 推进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细化分级分类办法,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需要进一步确定分类分级标准,明确如何开展分类分级管理。分类即以什么标准确定企业类型(大企业、中小企业、社团),分级即如何确定企业税务风险的高低(高、较高、中、较低)及对应的管理层级。建议分类的标准可以考虑“规模+行业”,分级标准可以考虑“申报数据质量+风险指标”。设定大企业标准可以按营业额、资产规模、注册资本、应纳税额、特定行业、上市公司诸因素确定。分级标准可以按照财务信息质量、申报数据完整真实程度、有无中介出具汇算清缴报告等,将企业划分为高、中、低若干信息质量层级,再通过风险管理指标进行评估,进行实行分级管理。建立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分类分级办法,把有限的征管资源优先配置到最需要的领域,提高税收的征管效率和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

5.2 加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

在丰富数据方面: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体系建设,按照风险管理项目的特点、梳理数据需求,重点梳理依靠目前系统无法获取的数据,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缺什么补什么,开发相应的信息系统,丰富信息系统采集渠道。充分拓展第三方信息的获取渠道,建立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在数据整合方面:重点建立以风险管理项目为对象的信息化支撑体系,明确台账为风险管理的重要载体,不断完善各风险管理项目台账,并在各台账中对企业申报、税务登记、企业备案等数据进行二次归集,生成直观的包括微观项目以及风险指标分析等模块的风险管理平台,供风险管理部门使用。

5.3 完善风险指标特征体系,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一是完善风险管理各项目的指标体系,优化风险特征库。从行业分析、政策分析、管理分析、案例分析、经验分析等多个层面把握风险发生规律,寻找风险源头,总结风险特征,提炼风险指标,完善反映税源客观状况的风险特征指标体系。对于难以公式化、数据化的事项,特别是对于高风险政策和事项,可以考虑针对关键因素涉及风险指标,再辅以相应的文字工作底稿;二是坚持人机结合。对属于重大事项和重点行业的特殊风险,坚持人机结合,发挥团队管理优势,依托专家团队实施专业化风险识别,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度;三是多层次发挥风险识别。积极对各级税务干部灌输风险管理理念,鼓励基层干部自发寻找和发现日常管理的风险点,积累提炼风险管理案例,通过工作实践不断丰富风险识别方法,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5.4 加强部门协作机制建设,加强部门协作配合

一是充分研究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工作流程,明确数据、税种、征科、稽查、评估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确定不同部门间工作移交方法及信息交换渠道;二是进一步建立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协调机制,以多种形式,畅通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三是提高进一步提高风险识别及风险排序水平,在与各风险应对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考虑各部门实际情况,合理分配风险应对工作抵押;四是提高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层次,吸引领导重视,纳入全局性工作安排。

5.5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进风险管理专业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政策及时培训制度。对于新下发的税收政策,在市区两级层面及时开展政策培训,通过“读原文、划重点、看变化、讲操作”四个方面强化学习;二是完善教育培训机制,组织深层次的专门培训,有针对性地培训税务人员,使培训方式由大而全转变为小而精。依托专业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集中培训塑造所得税管理的专家式人才;三是积极探索建立所得税专业人才管理团队,扩大专家团队选材范围,不限于税种管理部门,扩充专业化人才数量。加强专业化人才退出管理,防止出现人员因岗位调动脱离专家团队队伍,保持专家团队队伍的长期稳定。

第6篇:税务局年度总结范文

一、基本情况

1.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

为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我局专门成立了由局长担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同时,配备了2名政府信息公开专职工作人员。

2.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和相关制度

我局先后制定了《区国家税务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程》、《区国家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区国家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办法,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原则和要求、内容和程序、范围和形式、时间和期限,确保公开的信息既及时准确公开,同时又做到该保密的能保得住。

3.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加强队伍建设

我局适时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指示和精神,学习政府信息公开知识,增强了工作人员及时、准确、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意识。同时,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政府信息公开培训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能力。

二、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2012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0条。其中,工作计划2条,占4%;收入统计1条,占2%;税务稽查情况1条,占2%;队伍建设3条,占6%;人事管理5条,占10%;其他信息38条,占76%。

区国税局通过区局网站、新闻媒体等方式,多渠道积极做好主动公开工作。

1.网站

区国税局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设有领导信息、主要职能、行业概况、工作计划、政策法规、税收征管、办税指南、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税务稽查、收入统计、队伍建设、人事管理、注册税务师管理、重大项目、政府采购等17类税务信息,并及时维护更新。

2.新闻媒体

2012年,在《晚报》、《日报》及区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共报道17篇新闻。

3.办税服务厅公告栏

在办税服务厅设置信息公告栏、滚动电子信息屏等,定期通过办税服务大厅张贴欠税公告。

4、其他途径

除依靠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主动公开信息外,我局还通过电话咨询、电子邮件、网上咨询、手机短信、借助“税收宣传月”和“12.4普法宣传”等方式,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借助“萝卜节”和“风筝会”等重大节会活动,有效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局高度重视通过公众问答、局长信箱等方式发来的各种信息咨询、情况反映及有关诉求,能够做到及时反馈和办理。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和不予公开信息情况

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局未发生依申请公开信息和不予公开信息情况。

四、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局没有因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或减免费用情况。

五、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情况

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局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而被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情况。

第7篇:税务局年度总结范文

2017年7月,我顺利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了***税务局工作。近一年以来,我在人事教育股的岗位上,不断地深入接触数字人事信息系统,了解了它对我们税务系统工作的重要意义。

习惯成就未来。数字人事便于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通过自拟工作任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由“负责”变成了“担责”。吾日三省吾身,利用数字人事中工作记实模块,可以总结每天或每周的工作情况,查漏补缺。工作评鉴模块,让我们分清优劣,知晓得失,闻过则喜,知过则改。自数字人事上线以来,它已经不是简单的日常管理软件,而成为了每个税务干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数字人事不仅是对我们人生的记录,更是对我们人格的塑造。水无点滴的积累,难成大江大河,任务点滴的积累,难成大成就。大家渐渐地养成了谋划工作、记录工作、评价工作的良好习惯,培养了税务干部们坚持不懈、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匠人精神。

担当铭于心,实干敏于行。数字人事使工作干劲十足。数字人事的重点在于结果应用。无论是公务员年度考核、专业人才库培养,还是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数字人事都像是一把标尺,衡量着我们的工作成绩。当前的税务人事工作,通过利用数字人事系统,切实转变了过去干部“无功无过”、“甘居中游”的心态,极大地提高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工作从“等着干”到“主动干”,从“主动干”到“认真干”。数字人事信息系统为大家搭建了“比、学、赶、帮、超”的平台,让人心生惬意,干劲倍增。尤其是年轻的干部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数字人事的应用,激活了干部管理的一池春水,它像我一样,正值青春年少,正焕发着蓬勃的升级和朝气。

第8篇:税务局年度总结范文

部门:    财务部            姓名:      

一、员工填写(请根据工作内容自行调整“行”数量)

分类

工作事项

工作成果

经验总结或存在不足及完善计划

创新/重点工作

整合基金财报及公司财报,多维度分析,使财务分析报告更全面

本年度财务风险内容更加全面,主要财务指标分析根据公司实际业务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总结经验,根据公司发展情况及业务结构的变化,财务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内容也要与时俱进

预算管理方面,日常预算管理工作中按月编制并追踪年度预算,按季度详细分析预算偏差原因

2019年度经营预算指标经审批后分解下发各部门,严格按照公司的预算管理办法及预算指标对各部门进行预算控制,特别是对财富端的费用控制。

本年度预算管理管理工作在预算管理办法的指导下各部门按照预算指标下达有序开展,但仍有需要重点控制的费用并注意累计经验

日常

工作

日常报销基础工作

根据财务制度、集团要求严格把控每项费用报销及开支

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对每一笔报销凭证都要认真负责对待

日常凭证账务审核工作

并入上市公司后财务核算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核算要求与集团保持一致

多与集团财务沟通交流,保证基础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国资快报、财政快报和单体会计报表、合并报表的编制上报工作。

每月4号左右上报

按时上报、确保质量

各项税费申报审核及与税务部门沟通

每月15日前及时申报

及时申报,有问题及时和税务局联系以防出现纳税问题

资金计划编制

根据东方要求按月对公司资金收支进行资金计划编排

与各个部门加强沟通,及时把握资金流向

统计局数据报送

年度统计数据及月度财务统计数据报送

根据统计局要求时间及时报送,重视数据准确性

资产盘点工作

本部及异地职场各项资产盘点工作完成

每年至少确保一次实地盘点

2020年度预算工作

根据集团要求已按时上报第一轮预算

根据公司的发展,结合各部门提交预算合理把控各项费用,合理制定目标

其他

事项

学习资管计划纳税法律法规

第9篇:税务局年度总结范文

一、执法检查基本情况

(一)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情况

一是对全市国税机关以及地方党政、有关部门制定的涉税文件进行了清理。我们结合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年以来全市国税系统及地方党政、部门出台的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重点查看了税收规范性文件是否与法律、法规、规章及上级税收规范性文件相矛盾、相抵触;是否有无越权(违规)制定涉税文件的问题。通过公文处理系统查询年以来全部已发公文,经查阅年以来的收文登记薄,未发现有违规制订涉税文件的情况存在。

二是对文件会签、报备制度制度的执行情况况进行了检查。通过文件会签、报备登记簿与公文处理系统的发文登记比对,对年以来文件会签、备案件情况进行了检查。经自查和重点检查,发现两份文件未上报市局备案,目前已补报。

(二)税收政策执行情况

一是对成品油企业消费税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全市检查成品油消费税企业共1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庆阳石化分公司)。该企业经营范围包括石油制品、化工原料及产品的生产销售等。消费税实行从量定额征收。年1-3月缴纳消费税0.38亿元,年4-12月缴纳消费税1.24亿元,2009年1-10月缴纳消费税1.34亿元。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33号)文件,该企业生产的属于新增子目的石脑油和燃料油均按照文件规定的单位税额减按30%征收消费税,计税依据、适用税率(单位税额)、税款征收均符合政策规定。

二是对酒类企业消费税政策执行情况。全市共检查酒类企业5户(肃彭阳春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庆阳市九龙春酒业有限公司、庆阳市长庆饮业有限责任公司、肃蓝马啤酒有限责任公司庆城县吉良黄酒有限责任公司)。对上述企业进行了实地检查。对企业的账务处理进行了审核;查看了企业原材料购进环节有无建立规范的库存材料明细帐,是否按月进行了汇总;检查其产成品出库是否有专人负责并开具有统一的酒类企业产品出库单。随机抽取10份销售发票进行检查,抽查了企业2009年10月全部帐簿、凭证,并同申报资料进行了核对。

三是对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项目进行了检查。我们从财产损失证据、审批权限、审批时限等几个方面着手,对财产损失税前扣除项目审批工作进行了检查。对4县(区)局的税务事项审批台账进行了抽查,调阅了3户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庆阳石化分公司、庆阳烟草公司西峰区烟草营销部、肃省烟草公司庆阳市公司)审批资料、会议记录、企业内部文件、人民法院裁定书、工商管理部门文件、中介机构签证报告、拍卖公司拍卖报告、人民法院证明材料等财产损失主要证据及相关审批资料。

四是对新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全市共抽查享受新办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4户。通过对照[94]财税字001号、国税函发[]206号、财税[]001号、国函发[2009]147号和国税发[]103号文件等文件规定的内容进行检查,以上4户新办企业的减免税均符合政策规定。

五是对工效挂钩企业税前扣除工资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全市抽查工效挂钩企业3户。通过对企业报备的工资基数进行审核,符合“两个低于”标准,依据上级下达的工资基数对照年度汇算清缴申报表进行审核,3户企业中有2户企业税前列支工资未超过上级下达基数标准,1户企业(肃庆阳长庆昌源油田作业有限责任公司)税前列支工资超过下达基数,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已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9.9万元。

六是对西部大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全市共抽查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共5户,减免税资格报经肃省国家税务局审批。不存在越权审批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

抽查享受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企业4户。查看企业取得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产品质量资格认定证书》、《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检测报告》等合法资质,审查其是否具备享受减免税资格;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帐务情况进行了解和查实;实地查看了企业生产情况,检查主营业务构成。通过检查4户企业资质齐全,生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销售收入均占总收入的70%以上,产品符合产业目录项目及占比标准。

七是对废旧物资回收企业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全市共对3户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的资格认定、征管情况、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增值税专用发票代开情况进行了检查。查阅了相关税务资料并到企业实地查看,该企业符合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应具备的三个条件(即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及仓储场地;财务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可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通过综合征管软件调取了相关企业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对办税厅代开的34份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了检查。

(三)税收征收管理情况:

一是检查了是否按国家规定的税收征管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将税款及时足额入库,有无积压、挪用、截留、转引税款现象。经抽查税收缴款书,各类税款、滞纳金、行政性收费都能按规定预算级次及时足额入库。全市通过重点检查随机抽查了五户企业年以来的37份税票,税款入库预算级次均符合政策规定。

二是对有无违反国家税法规定批准企业延期纳税进行了检查。根据省局提供的年--2009年3季度延期纳税户名单,全市国税系统对审批企业延期纳税的情况进行了抽查。共抽查年-2009年3季度审批的7户企业延期缴纳税款情况。以上延期缴纳税款均按规定逐级审批,通过综合征管软件查询,每户企业所缓缴税款均在规定期限内入库。

三是对有无违反规定核定税额进行了检查。通过随机抽取年以来核定和变更定额的个体户征管档案资料,与综合征管软件相关内容进行了核对。并重点检查了核定税款基础资料,抽查了主管税务机关的《典型调查表》、《个体工商户定额核定审批表》等均一致。

四是对税务稽查案卷进行了抽查。随机抽取了年以来20户税务稽查案卷,通过检查,税务违法案件的检查程序合法,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适当,检查查处的税款、滞纳金、罚款均足额入库,罚款比例适当,没有涉嫌犯罪的案件。

五是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情况进行了检查。从综合征管软件中提取年以来应税销售额已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截止2009年9月底尚未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小规模纳税人10户。逐户进行了核查。

六是对年以来增值税专用发票收发存情况进行了检查。对相关业务部门“三专五防”六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抽查。并检查了相关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保管、使用责任书》签订情况,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台账情况,开票人员是否具有开票员资格等。

七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其他抵扣凭证检查、协查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年度省局清分下发的缺联运输发票,比对不符运输发票,比对异常废旧物资发票的协查情况进行了检查。查看了相关工作底稿,调阅了县局向市局填报的《审核检查情况汇总统计表》。

八是检查了国地税协作情况。抽查了《肃省国家税务局肃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强国地税协作的意见》(国税发〔2004〕120号)的落实情况。通过查阅内部资料,会议纪要,协作制度,征管部门按季度传递税务登记信息统计表;纳税户数核对表;计划统计部门按季度入数据传递表等对国地税协作情况进行了检查。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税收规范性文件方面

(1)文件会签备案制度执行不够规范。个别县(区)局未按照《税收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将规范性文件制定后未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市局备案,年底未向市局报送备案目录。

(2)税收审批文书资料不全。

个别企业减免税审批资料中无县局核查报告;分局核查报告未盖公章;分局核查报告出具的时间滞后于其在减免税审批中加注初审意见的时间,减免税审批表项目填写不全(无减免期限、减免幅度、政策依据的文号)。

个别执法单位税收征管资料项目不齐全。《典型调查表》中有调查数,无核定数,《个体工商户定额核定审批表》主管机关未加盖公章。《核定(调整)定额通知书》无送达回证。

(3)稽查文书使用不够规范。个别税务稽查案件中,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代收人签字不规范,没有在代收人栏签字,个别稽查案卷中没有下达税务稽查帐务调整通知书。

(二)税收政策执行方面

(1)个别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的企业未按照国税发〔2009〕43号文件要求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根据国税发〔2009〕43号文件规定,从2009年6月1日以后,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的小规模纳税人仍可开具废旧物资普通发票,但不再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个别企业还存在6月1日后所开具销售发票进行抵扣的现象。

(3)年度省局清分下发的13份缺联运输发票未核查1份。清分下发的4份比对不符的运输发票,未及时核查3份。年度省局清分下发的6份比对异常废旧物资发票,未及时核查2份。2009年1-10月,省局清分下发的比对异常废旧物资发票共1份,未及时进行核查。

(三)税收征管方面

(1)个别企业报批的财产损失税前扣除项目,需附报的资料上报市局后相应县局未留存。

(2)个别企业未严格落实增值税专用发票“三专五防”六制度。未建立专用发票管理制度、专用发票管理制度未上墙,企业的开票ic卡、纸质专用发票均未分别存放。

(3)个别企业延期缴纳税款报告未说明连续三个月缴纳税款情况;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当期货币资金余额情况说明、银行存款帐户的对帐单县局未留存。

(四)税款征收方面

(1)经检查庆阳长庆桥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年度缴纳税款的12份通用缴款书,8份异常(其中银行延压税款8份)。

2、经检查宁县电力局2009年1-9月缴纳税款的8份通用缴款书,3份异常(其中银行延压税款1份,税务部门延压税款2份)

(五)国地税协作方面:个别县(区)局国、地税联系会议不能按时、定期召开,年以来没有定期交换数据,没有开展国、地税联合税务检查。

三、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