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品格教育研究范文

幼儿品格教育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品格教育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品格教育研究

第1篇:幼儿品格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小班 品格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46-01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班幼儿已初步形成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生活自理能力慢慢增强。这一阶段的幼儿,一方面情绪比较外露,容易受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说话,不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不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再一方面听说能力基本形成,愿意尝试模仿,模仿的大多是一些具体、简单的外部动作。教师应对这个阶段的幼儿给予正确的引导,进行品格教育渗透,让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小班进行品格教育的渗透呢?

一、无条件接纳每一名幼儿

教师无条件地接纳每一名幼儿,是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所谓“无条件接纳”,就是要向幼儿传达这样的观念:不论他们的言行举止如何,不管他们犯了多大的错误,老师始终如一地爱他们,同时予以正确的引导。无条件接纳能让幼儿获得安全感,对后期的教育、引导将起到积极作用。无条件接纳是一项全时间的工作,教师应该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让幼儿明白我们在接纳他们,让幼儿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关注。如我们班的泽泽小朋友从小是奶奶带大的,父母常年外出工作,陪伴教育他的时间少,这样的家庭环境造成了他胆小、羞怯,刚刚进幼儿园时,常常表现出没有安全感、情绪不稳定等状况。保教人员了解情况之后,都像妈妈一样对待泽泽,无条件地接纳泽泽,久而久之,泽泽逐渐变得自信开朗了。

二、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一)创设品格教育的环境

环境是促进幼儿能力、水平发展的有利因素,是渗透品格教育的基础。幼儿园应注重创设无声的育人环境,让更多的硬件环境“说话”,从而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如我们班创设了区域“娃娃医院”,让幼儿在“医院”里扮演各种角色(专业认真的“医生”、耐心细致的“护士”、积极乐观的“病人”),在游戏中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

小班幼儿还没有分享意识,独占欲比较强,经常有两个小朋友同时争抢一个玩具,而“娃娃医院”的创设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幼儿在游蚬程中不仅学会耐心对待每一件事,还渐渐学会了分享。如我们班的昊昊小朋友刚转来时性格很犟,占有欲很强,看见别人手里有玩具就去抢,还喜欢推倒别人用积木垒高的“房子”,小朋友们都不欢迎他。教师进行了多次教育和提醒,还给他的行为设定了界限都没有用。经过“娃娃医院”的“教育”之后,昊昊改变了很多,不抢小朋友的玩具和破坏别人的劳动成果了。

(二)在环境中粘贴暗示性的标识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太多的文字提示是没有用的,教师要巧妙运用暗示性的标识提示幼儿。首先,教师可以与幼儿集体讨论区域规则,确定规则后以简单的图文形式粘贴在醒目的位置,时时提醒幼儿要遵守区域规则。同时,要做好幼儿每天进区计划牌,让幼儿自主选择进区,且每天有一组得到优先选择权,这样的暗示教育效果远远超过简单的说教。

三、在课程和活动中渗透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无时不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良好的品格行为需长时间的培养和反复提醒,因此,品格教育还要渗透在课程和活动中。我园小班先后开展了“分享”“尊重”“守时”“勇敢”“节制”等主题课程活动。在课程活动中,我们设计了故事分享大行动、故事大王哼哼龙、迟到有关系、寻宝记等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故事的内容,从中学到相应的品格。在这过程中,教师时刻用品格用语去赞赏、鼓励、引导幼儿,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良好品格的行为表现,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是渗透品格教育的有效途径。品格教育可以融入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如三八妇女节、感恩节、壮族“三月三”、端午节、圣诞节等。我们经常利用这些节日组织家长与幼儿制作贺卡、礼物、粽子、五色糯米饭、寿司等,让幼儿感受感恩、合作、坚持等品格的内涵,同时学会分享。

第2篇:幼儿品格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教育目标;改革途径;家长协助

“学习要从娃娃抓起。”人类在幼儿时期是形成个人品格和思维方式的最初阶段。尊重幼儿身心的发展以及适当开发幼儿思维能力是中国未来幼儿教育的首要教育改革方向。全面培养体、智、德、美各方协调发展为核心、以《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的目标和教育建议作为幼儿园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一、确定改革后的幼儿教育目标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一直都注重教育,尤其是对幼儿的教育更是放置在一个特别重要的地位。从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3-6岁儿童发展指南》来看,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的全面培养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这不但可以为幼儿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更能为树立良好品格埋下伏笔。

二、具体改革途径

搞好幼儿教育,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要把幼儿约束和控制起来。教师要根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目标,设定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区角活动,在各个区角活动中,只需教师提供一些适应本班幼儿特点的材料,放手让幼儿进行区角活动,发展幼儿全方面的能力。例如:在美工区绘纸,孩子们可以通过其丰富的想象力绘制自己心中的图案;在阅读区,准备一些《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关于五大领域目标书籍,并且是幼儿喜欢的绘本等。

三、需要家长协助

幼儿教育离不开家长教育,家长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幼儿接触最多的是家长,从情感来说,人类最初的情感是在其幼儿时期形成的。假如在这个阶段只注重幼儿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对其的关心,只会出现消极的结果。所以在幼儿时期,父母一定要时刻注意培养幼儿正直的品格,为其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通过对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研究可以得出,幼儿园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致方向和具体措施。更要注重对幼儿情感的形成,通过实际生活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家校要积极合作与配合,时刻关注幼儿的心理、生理等变化,并及时与幼儿沟通,帮其解决疑惑,这样一定能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第3篇:幼儿品格教育研究范文

一、行为习惯的含义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例如,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后,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他同时指出,习惯形成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也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

二、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幼儿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而不只是单纯地开发儿童的智力和能力。这说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已逐渐为人所知。

首先,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身心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幼儿阶段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幼儿在园内的一日生活体现最多的就是各种习惯,如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因此培养良好习惯就成为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形成的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习惯是品格培养的重要途径。

其次,幼儿阶段是好习惯养成与坏习惯改掉的关键时期。习惯具有持久性,对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好习惯将使幼儿终身受益;坏习惯若养成,很难改掉。幸运的是,幼儿时期若形成了坏习惯,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改掉的可能性比较大,所花费的时间不是很多。有研究表明,若孩子超过12岁,所养成的坏习惯改掉的可能性就很小。所以,幼儿时期是养成好习惯和改掉坏习惯的关键时期。

再次,习惯养成教育利于幼儿适宜社会生存和发展。社会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纵观国际国内各个历史时期,凡是有重大社会贡献的人,都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因此,从小培养幼儿园的良好生活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三、 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

关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同时期的相关的工作者都进行过较多的讨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教育方法也随之进步,下面笔者将结合工作经验,探讨目前应用较多的培养幼儿园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良好习惯的规格建立或评价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幼师或者幼儿

以往,教师对班级幼儿统一的要求较多,个体服从于集体。现在则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建立规则,这样,幼儿遵守规则有了更多的主动性。

比如,上厕所后,教师要求幼儿洗手,然后教师检查督促。但是有些幼儿会忽视或应付。如班里的刘磊小朋友每次洗手要么就碰一下水,要么就直接不洗手。在经过老师多次提醒之后仍然没有形成自觉的意识。那么被动的服从不能帮助幼儿解决讲卫生的好习惯。于是,教师换了一种方式,老师故意把手弄得脏兮兮的,然后去洗手池洗手,让幼儿观察老师洗手的前后变化。如果不洗手,脏兮兮的黑乎乎的细菌,跑哪里去了,是不是都吃到嘴巴里去了?这个问题要特意问不认真洗手的小朋友,让幼儿意识到没有认真洗手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然后教师再强化认真洗手的习惯。

这个小小的教育过程,使幼儿们养成了认真洗手的好习惯。可见,幼儿对于日常习惯养成有自己的想法,个别幼儿不了解好习惯养成的原因,或是不清楚好习惯养成的好处。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将自己置于规则之中,成为评价的主体,幼儿更容易产生同感,形成好习惯。

(二)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容由体现主观性转变为人文化

一些好习惯的养成,不是简单的说教就可以达到目的的。举个例子,对于乱扔垃圾的问题,不管教师怎么强调,可仍有些幼儿还是我行我素,不是把垃圾扔在座位下,就是把垃圾扔到桶外。考虑到孩子愿意听故事,于是教师将不乱丢垃圾的习惯编进故事《垃圾回家》里。在教师极丰富的表情配合夸张动作的表演讲述下,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听完后全都低下头看自己的位置,随后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变得干干净净。将行为习惯融于生活,用幼儿易于接受的语言讲述生动的故事,在愉快的心境下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

(三)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核心,构建家园共育的内容和方式

第4篇:幼儿品格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生品格教育 实施原则 实施策略

马丁・路德・金说:“智力加品格,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学校不仅担负着教授学生文化知识的责任,还担负着促进学生品格发展(character development)的责任。学校可以影响一个儿童的自我概念;社会技能,特别是同伴间社会技能;价值观;道德推理的发展;亲社会倾向和行为;道德感等等。过去十几年中,国外教育者发展了许多品格教育方案来培养儿童青少年的良好品格的发展。

一、品格教育的界定

品格涉及个体的态度、行为、动机和技能等多个方面。具有良好品格的个体会表现出努力、关心他人的态度;批判性思维和道德推理的能力;诚实、有担当、有正义感的行为;与他人能友好相处的社会技能。

而关于品格教育的定义,不同研究者和机构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品格教育协会(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认为,品格教育为学校、地区和国家培养学生形成社会的核心道德价值,包括:关心他人、诚实、公正、有责任感、尊重自己及他人。管理和课程发展协会(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认为,品格教育是教给儿童基本的人类价值,包括:诚实、善良、慷慨、勇敢、自由、平等和尊重,以使儿童成为有责任、自律的个体。品格教育国家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Character Education)认为,品格教育是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儿童青少年变得更有爱心、有原则和责任感。

品格教育的主要倡导者Lickona认为,品格教育是努力培养儿童青少年符合社会核心价值的好品格,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个体。Battistich (2005)认为,品格教育就是运用学校中所有资源以促进儿童青少年形成最佳品格发展的过程。Berkowitz和Bier(2005)提出了一个品格教育的概念模型,模型中假定:品格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即有效品格教育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上;品格教育的目标是儿童一系列心理特质的发展,这些心理特质影响着儿童对待社会和自身的责任感、道德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品格教育是十分有效的,因为它以对儿童心理特质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社会、教育和情境因素为基础。

尽管不同机构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但概括来说,品格教育就是要培养儿童青少年积极的心理品质,最终是使其成为人格健全者。

二、高质量品格教育实施和评价原则

Lickona为品格教育制定了11条原则,要求实施品格教育的学校和社会机构必须遵守,并且可以通过这11条原则来评价品格教育。这11条原则基本上反映了品格教育的主要思想。

1.提升作为理想品格基础的核心道德价值观(core ethical values)和支持性绩效价值(supportive performance values)。关心、诚实、公正、有责任感、尊重他人和自己等核心道德价值观和勤奋、坚毅等支持性绩效价值是形成良好品格的基础,学校在实施品格教育中要立足于这些价值,努力促进儿童形成符合这些核心价值的行为。

2.须从思维、情感、行为三方面来定义“品格”。理想品格涉及到理解、关注并践行核心价值观,因此,品格发展的研究就是寻求儿童在道德生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不同方面的发展。品格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观察榜样来理解核心价值,帮助学生发展移情、形成亲密关系来关注核心价值,帮助学生建立亲社会行为来践行核心价值。

3.使用全面、系统、积极的方法进行品格教育。学校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品格教育,不能坐等时机。要运用学校教育的所有资源。“单独”(Stand Alone)的品格教育课程一开始可能是有益的,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也有一些有益的因素,但必须意识到不能以此取代将品格发展与学校生活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方法。

4.创建一个有关怀的学校共同体。进行品格教育就是努力使学校成为一个文明、关爱、公平的社会系统,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亲密的关系。在一个有关怀的学校内,班级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环境会充满着关心和尊重。

5.为学生提供进行道德行为的机会。与智力学习一样,学生是道德学习的建构者,为了形成好的品格,学生需要许多机会在日常交往中来应用同情、尽责和公平等价值,使学生有机会进行道德实践。

6.包含一个具有挑战意义的、尊重所有儿童的学术课程,以促进他们品格的良好发展。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应包含积极主动式的教与学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吸引学生兴趣、提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从而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性。

7.努力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的增加是一个发展过程,学校在品格教育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外部奖励,要让学生主动想成为一个待人友善的人,这就需要学校对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给予适当的认同,或提供特定的奖励来赞赏,使学生专注于成为具有良好品格的人。

8.全员教育参与,共同指导学生的教育。全体教师员工都是学校的成员,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都必须支持、认同、遵守教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要利用一切与学生共处的机会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

9.争取领导的长期支持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管理部分必须要负责品格教育的计划、实施,并提供长期支持。此外,学生也要通过班会、学生会、同伴冲突调解和跨年龄指导等方式参与品格教育。

10.父母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原则。学校需要与家庭建立亲密联系以促进品格教育的有效性,同时还需要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参与来共同促进学生品格的发展。

11.综合评价原则。有效品格教育必须进行质化和量化方法的评价,这种评价既要评价学校这一社群的“品格”和教职员工作为品格教育者的成长与进步,也要评价学生所显示出的良好品格。

三、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

Berkowitz和Bier关注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儿童青少年(K-12)的品格教育,认为品格教育既要包含促进儿童品格发展的项目,也要包含把儿童品格作为一个结果变量进行测量的项目。根据这一定义,并依据上面论述的品格教育的原则和标准,他们共选出54个品格教育项目,进一步选择出符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标准的品格教育项目,共选出39个项目。最后,选择那些精细设计的,有实证研究证明其有效性,并能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品格发展的品格教育项目,共选出33个项目。

这33个品格教育项目的效果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例如,研究表明,PATHS课程有效提高了小学中的普通儿童、特殊需要儿童(包括聋哑学生、行为障碍学生、学习障碍学生和超常学生)自我控制、情感意识和理解、社会问题解决三个方面能力;提升健康儿童项目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社会胜任能力的提高。另外,实证研究还表明,这些项目有一个持续的效应,例如,研究发现,儿童发展项目和积极行动项目子小学实施后直到初中、高中阶段依然有显著的效果。

四、有效品格教育项目中使用的策略

总的来说,有效的品格教育能产生多种不同结果,主要包括:头脑(head)、心(heart)和手(hand)三个方面,“头脑”主要体现在知识和思维方面,“心”主要体现在情感和动机方面,“手”主要体现在行为和技能方面。

研究者发现,这些品格教育项目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他们使用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包括:

1.专业化发展。持续的专业训练可以保证品格教育的有效实施,最终是品格教育项目更加专业化;

2.同伴交往。所有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都包含同伴交往策略,在班级内或组内进行角色扮演或合作学习训练中都需要有积极的同伴交往;

3.直接教学。这种策略是较普遍的,Lickona长期以来一直倡导品格教育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

4.技能训练。许多策略用于成绩社会-情感技能和能力,这些策略可以分为个体内技能训练和个体间技能训练,如:自我管理、冲突解决;

5.明确主题。大部分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有的关注于教育儿童青少年道德感、有的关注于价值观等等;

6.家庭和社会参与。通常品格教育项目中都包含由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社会成员和机构。其中,有的项目把父母作为培养对象,有的项目让父母和社会成员参与品格教育的设计和实施;

7.提供榜样。许多品格教育项目中提供了同龄人或成人中的优秀代表作为榜样,以培养学生品格的发展;

8.融入学科教育中。把品格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并且研究还发现品格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科学习和成绩;

9.多策略的应用。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中很少有使用单策略的,一般都会包含多个教育策略。

五、教育启示

我国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这说明我国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国内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幼儿和成人,而对中小学生还未做系统的研究,并且大部分研究者关注的是心理问题,而忽视积极品格的发展与培养。而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不仅能改善中小学生的行为问题,而且还能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品格的发展。但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建立的,国内还没有系统有效的品格教育方案,这是我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一线教育者面临的紧要任务。

参考文献:

[1]Berkowitz,M. W. The science of character education[J].Bringing in a new era in character education,2002,43-63.

[2]Battistich,V.,Schaps,E.,Watson,M.,Solomon,D.,& Lewis,C. Effects of the Child Development Project on students' drug use and other problem behaviors[J].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2000,21(1),75-99.

[3]Battistich,V. Character education,prevention,and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Washington,DC: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2005.

[4]Berkowitz,M. W.,& Bier,M. C. What works in character education:A research-driven guide for educators. St. Louis,MO: Character Education.Partnership,2005.

第5篇:幼儿品格教育研究范文

一、现状问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已历经三十年,中国家庭结果基本形成“421”模式。而孩子作为家庭中的“1”,被称为“小太阳”、“小皇帝”自然成了家庭的中心,两代人的宠爱集中到孩子的身上;加之独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缺乏出其社会化的生活经验。造成大部分幼儿形成自我中心、缺乏责任感、心灵封闭、意志脆弱、自我管理能力差等问题。以及现在90后年轻人暴露的诟病的各种问题,都充分证明了克服这些现实问题的重要性。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些不良性格不仅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更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

在幼儿教育层面,家长为了孩子在未来激烈的竞争和不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为了招生,两者共同凑成步入“重传授知识,轻人格培养”的误区,造成了幼儿教育变成了小学教育的根本性错误现状。更有甚者,为了争夺生源、提高收费标准,办起了幼儿双语、奥数、拉丁舞蹈等所谓的特色、实验幼儿园。这种拔苗助长的幼儿教育,使幼儿园变成了小学,使孩子们背负了不该有的、超出承受能力的学习负担,使他们失去了在幼儿园应有的快乐,更失去了幼儿园所承担的幼儿人格培养的重要教育职能。

二、目标与途径

幼儿教育的目标,初步实现孩子的社会化、认知能力、浅显是非观念、自我意识,它包括了人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把它们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在这诸多的教育内容中,健康被放在了第一位,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时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是培养建健全性格的基础。健康的心里包括以下几方面。1、关心周围的人和事,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2、喜欢集体(上幼儿园),有良好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3、初步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男孩初步具有男性的坚强、勇敢、女孩初步具有女性的细心、温柔的人格特质;4、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5、喜欢参加各项活动,用简单的语言、动作、表情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6、有一定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形成对自己的行为初步负责的意识和态度。在此基础上,培养孩子“诚实正直、积极乐观、自信自强、团结互助、坚强自立”等优秀品格。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就必须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加以利用、引导。

三、教育和实践

幼儿感性认识较强、理性认识较弱、好动不易静是其自身的基本特点和教育的现实基础。因此,在对其进行健全性格培养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要注重“重实轻虚,快乐体验”的基本原则,避免教育理论实践化、抽象化、说教化,重视“有声、有形、有色、参与”的教育方式,通过动画片、玩具、图片、游戏等为教育载体,易于孩子接受和体验。从而达到“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1、树立“快乐教育”的理念首先,教师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教学目标要求,把幼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打基础阶段,应着重培养孩子的健全性格、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基本认知能力。而不能片面的进行小学化教育,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教育,与幼儿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孩子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断奶期”,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面临第一次大的改变,是进行系统地社会化起步阶段,很难适应和融入。教师要把班级建成孩子们的快乐成长的乐园,首先让孩子们高兴的上幼儿园,这是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基础和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成功的开始”,只要孩子们从内心热爱幼儿园,才能快速适应集体生活,克服自我中心和融入团体,乐于接受各种教学活动,也为今后的学校学习、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培养健全性格的几点教学实践。教育的本质是“传道解惑,教书育人”。把培养孩子健全性格和优秀品质作为重点教育目标之一,教学实践过程中要遵循幼儿心理特点。幼儿的心灵宛如一张白纸,除了孩子的家长,幼儿园教师是第一个在这张白纸上作画的人,所以,必须每一笔都要写正确,是无法进行涂改的。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注重孩子容易接受方式,又要注意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6篇:幼儿品格教育研究范文

一、用儿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洗手的习惯

幼儿刚进园的时候,有的喜欢在地上打滚,有的喜欢舔手指,这些不讲卫生的习惯将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而要让他们改掉这些不良习惯,首先,我给幼儿大声讲不良习惯的害处,讲卫生的好处。他们当时都大声回答“知道了”。但第二天来到幼儿园又故态重演。怎样才能让幼儿改掉坏习惯,养成讲卫生、勤洗手的好习惯呢?在查阅教育学、心理学后发现,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对我们的工作很有指导价值,即3周以上的重复就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性习惯。我忽然想到:唱儿歌!天天教幼儿唱儿歌,不就是很好的重复吗?于是我们就编了这么一首儿歌教小朋友唱:

拧开龙头伸出手,清清泉水哗哗流。

手心手背搓肥皂,双手交叉扭一扭。

放在水中冲一冲,尘土细菌全不留。

洗完记得关龙头,不让泉水白白流。

这首儿歌不仅教幼儿如何洗手,而且还教育幼儿要爱护水资源。教唱时伴以动作,幼儿学得津津有味。一个月后,幼儿只要手脏了,就会主动到水龙头前洗手。3个月以后,幼儿勤洗手、讲卫生的习惯慢慢地形成了。

2.吃饭的习惯

刚进园时,有很多幼儿吃饭时经常往地上掉饭粒,吃完时碗里还有剩饭;有的幼儿还边吃饭边说话,这既耽搁了吃饭的时间,又会影响食物的消化。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吃饭习惯,我们也编儿歌教幼儿唱:

吃饭时,不说话,细嚼慢咽要牢记。

小朋友,要注意,别往地上掉饭粒。

一粒米呀一滴汗,米饭来得不容易。

这样的儿歌不仅教育幼儿养成吃饭时不说话、要把米饭吃干净的生活习惯,而且灌输粮食来之不易的思想,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3.睡觉的习惯

有许多幼儿刚进园时不懂睡觉前应做好什么准备,是先铺被子还是先脱衣服?睡在被子里是弯着脚好还是伸直脚好?是卧着睡好还是平仰着睡好?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对于养成习惯来说都是大问题。为此我们编了这么一首儿歌教幼儿唱:

小被子,快铺好,大家快来睡午觉。

脱了鞋子脱衣服,钻进被子放平脚。

闭上眼睛数一数,很快就能睡着觉。

用这首儿歌教幼儿懂得睡觉的先后顺序和要求。儿歌让幼儿反复唱多次,必要时举行演唱比赛。这样的儿歌唱多了,幼儿就掌握了睡觉的顺序和起床的要求,使得他们以后睡觉和起床就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久而久之,他们就养成了良好的睡觉习惯。

4.合群合作的习惯

如今,人们的居住环境相对封闭,大家住在高楼大厦里的一套套房子里,一家三口关起门来生活着,幼儿衣食无忧。但这种封闭式的生活使幼儿的交往受到严重限制,久而久之会养成一种孤癖的习惯,从性格上讲就是不合群,从能力上讲就是不善于交往。针对幼儿孤癖、不合群的缺陷,我们也编了一首儿歌,让十个幼儿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圈子,一边数数一边唱:

你一我一心专一,你二我二王小二;

你三我三花朵三,你四我四少林寺;

你五我五来练武,你六我六走大路;

你七我七仙女七,你八我八笑哈哈;

你九我九天地久,你十我十长本事。

这首儿歌有点长,但由于是从一到十的数数,句子又押韵,幼儿喜欢唱。其中的“王小二”是指抗日英雄“王二小”,为了配合后面的数字而把它调过来。这首儿歌,从智力开发角度讲是教孩子数数,从思想道德教育角度讲是潜移默化培养爱国情操,最重要的是培养幼儿融入群体、合作玩耍的习惯。这种儿歌经常传唱,久而久之,他们就能相互影响、合作玩耍、友好相处了。

二、用儿歌帮助幼儿养成尊老爱幼好习惯

幼儿进入幼儿园后,我们首先要教育他们如何尊敬老师和长辈,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于是我们又编了一些儿歌教他们唱,用中华民族伦理道德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如教幼儿孝顺老人的儿歌:

小板凳,你莫歪,让我奶奶坐下来。

我帮奶奶揉揉肩,奶奶夸我好乖乖。

在教唱这首儿歌的时候,我们还告诉幼儿,不但帮奶奶揉揉肩膀会受到夸奖,给爸爸、妈妈、爷爷等长辈揉、搓背都会受到夸奖,儿歌中的“奶奶”可换成“爸爸”“妈妈”“爷爷”“外公”“外婆”等词语。通过这一系列孝敬长辈儿歌的教唱,培养幼儿尊敬所有老人的习惯。

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长辈的娇惯下往往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太懂得如何帮助他人。为了改掉这种不良习惯,养成助人为乐好习惯,我们也编了一些儿歌教幼儿唱。例如:

弟弟走路不注意,跌倒在地我扶起。

替他拍掉身上灰,为他洗掉手上泥。

这些儿歌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幼儿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把这种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教育,落实在儿歌里经常传唱,潜入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为他们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让游戏帮助幼儿养成经受挫折、积极向上的意志和毅力

由于受某些所谓“教育家”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对幼儿的教育只要夸奖,就能把好孩子夸出来。一些父母受其影响,一味地夸赞孩子,弄得现在的孩子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其实,为孩子将来的发展着想,让孩子从小就经受一些挫折和惩罚,养成“趺倒了,爬起来,再前进”的意志和毅力,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卢勤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2] 问题是如何惩罚,让幼儿从挫折和惩罚中受到教育,增长见识,形成意志。我们采取的做法是:编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唱儿歌,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经受挫折和考验。比如有这么一个游戏,让幼儿站成一个圆圈,首先让幼儿用手式指出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然后又用手指表示一、二、三、四等数字。教师在旁边发出指令,唱起儿歌,幼儿就要按儿歌的意思做出手势。如果做错了,就要受罚。儿歌是这样的: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

前前、后后,要指清楚。

咕噜咕噜一,咕噜咕噜二。

咕噜咕噜三,咕噜咕噜四……

做这个游戏的时候,语速要由慢到快。如果有哪位幼儿说错了就马上停下来,说错了的必须站到圆圈中间向大家行礼。如果愿意唱歌,也可用唱歌来代替行礼。刚开始做的时候,犯了错的幼儿不愿站到圆圈子里面来,要他(她)进来他(她)就哭。这当然是属于心理脆弱、经受不住挫折的表现。于是教师就做工作,教育幼儿认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手势做错了,这并不是什么丑事,只是指方位(表数字)的时候由于没有集中思想,以至于出了问题。只要下次集中思想就不会出错了。这样的次数多了,幼儿克服心理障碍的意志和毅力就慢慢地增强了。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3]我们实施的“让儿歌和游戏伴随着幼儿健康成长”的教改实验,正是结合我县实际,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它有效地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养成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好品格,养成经受挫折、积极向上的意志和毅力,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芦溪县芦溪小学幼儿园,江西 萍乡,337200)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新华网,2010年07月29日.

第7篇:幼儿品格教育研究范文

一、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内涵

认识这一问题之前,必须强调幼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因为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前提,而且没有对这一必要性的科学认识或者根本上认为幼儿德育没有必要,那么在思想上就不会有幼儿德育应有的地位,从而实践上也就不会有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德育也就是人完整道德教育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是个很特殊的时期,这一点从心理学研究即可证明。对道德教育来说,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时期。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因如此,自古以来就不乏仁人志士尤其是教育家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从古罗马的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lianus)、普鲁塔克(Ploutarkos)到近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从中国古代的颜之推到近代鲁迅等,他们都是早期道德教育的倡导者,其有关思想也早已成为德育思想史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思想难免会带有与各自时代、社会结构相一致的印痕。然而,对历史的批判和继承正是现代德育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德育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德育给予现代德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其思想内容和方式方法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至今在部分教育者的观念里还余迹犹存。比如,以讲究“使为则为,使止则止”(《颜氏家训·教子》)为核心特征的重命令轻理喻、重权威轻个性、重控制轻选择、重规训轻德性、重服从轻体验等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家庭和幼儿教育里还大量存在,道德教育内容有教(习俗教化)无德(道德)现象仍较普遍等。应该说,这些都与德育现代化发展方向不相一致。现代社会已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凭借现代科技的强力推进,正大步朝向现代化,而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道德教育在帮助人完成现代化并进而促进社会现代化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道德教育本身要尽快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现代性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道德教育同其它各级各类道德教育一样,增强自身现代性是当前的首要使命,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更具有基础性作用。

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性而言的,从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上看,它体现于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价值、内容、过程、方法、手段、途径等方方面面,而从存在特性上看,道德教育现代性则是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综合特征的表征,含有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全民性、世界性等特性,其核心特性是主体性与发展性。“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1]幼儿德育现代性就是坚持以幼儿为德育主体,在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引导与幼儿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促进幼儿德性健康发展。德育现代性要求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必须走出以往片面主知、主情或主行的德育模式,走向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模式。在现代性的吁求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使自身工作更贴近幼儿心理特点,而且要不辱使命,认真反思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幼儿德育的发展理路及其功能价值。因此,幼儿教育者就要从理论上来充实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二、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从哲学视角观照道德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道德总是哲学在思考伦理价值时的首要选择。道德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引领一个时代道德发展的航标。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曾说:“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探讨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我们为道德教育找到一个合理的基础之前,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研究结合起来。”[2]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两者的联姻,不仅如此,教育者的观点和行为也较少明确从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出发。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包括幼教阶段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非常明显,直接表现则是道德教育的人为痕迹随处可见。“如果说人们对道德哲学家很少直接就道德教育问题发表言论还只是感到遗憾的话,那么教育工作者不能或很少自觉利用道德哲学的成果,则可称之为教育的不幸了。”[3]实际情况正是这样,教育工作者还缺乏对道德教育价值深刻的反思,对当前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和进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等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也缺乏主动寻求道德教育研究成果的意识。一百多年来,道德教育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已取得丰硕成果,它们对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以及推进道德教育现代化进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正如著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G·F·Kneller)所言:“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4]因此,与所有教育工作者一样,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也应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对幼儿道德发展应有自己的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思考,从而使人的德性在生命的幼年就能得到深深的培植。

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对人已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最根本的是要求人从唯知是求、唯知是德的“知性人”困境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发展融入社会、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之中,建构起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德性人。自然,要完成人自身这一伟大转变的任务就要从幼儿抓起,要让幼儿德育走出传统重智轻德、重护轻养(修养)、重教轻育等诸多一重一轻的怪圈,真正使幼儿德育建基于现代性之上。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当前幼儿德育要认真反思并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问题:

一是道德教育与习俗教育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道德与习俗同属社会规范,但习俗是非道德性社会规范,道德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而习俗则是特定社会的一致性认同或权威的规定。对幼儿道德教育来说,如何看待道德与习俗的关系,涉及到对幼儿德性价值的不同认识。有些幼儿教育工作者倾向于认为幼儿还处在道德睡眠时期,对幼儿谈道德不切实际,有“小题大作”之嫌,他们往往以习俗教育代替道德教育,认为幼儿需要的只是遵守。显然,“单纯服从并不是道德,道德不只是盲目地接受习俗和传统”。[5]

二是道德、社会准则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幼儿是否需要自己的道德选择?不少人认为幼儿太小,还不懂得选择,其实这是对幼儿作为道德主体这一事实的极大漠视。无视幼儿的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就只能是成人的意志,是成人的随意干预和强迫控制,所培养的也只是一种“听话”道德。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公设,“‘道德的’不仅指服从和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习俗和规则的行为,而且指个人在面临各种不同原则和行为时所作的选择行动”。[6]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也说:“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7]与这一现代德育思想相映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关于此点还可见下文道德心理学的进一步分析)

三是纪律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教育者习惯将纪律诠释为对外在强加的各种社会准则的服从,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这种纪律观值得认真反思。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即不论有无监督,主体能始终做出正确的行为)。[8]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纪律观,可以发现包含于其中的各自不同的道德主张和明显不同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前者纪律是一种工具,有很强的成人取向,而在后者纪律则成为发展的目的,是一种儿童取向,纪律不再是束缚儿童自身的一种手段,而成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发展性纪律,即实现了纪律教育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调节的恰当转换。

以上三方面相互联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道德哲学要求人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建设路向、德性培养等问题予以重新思考和判断。

三、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心理学基础

正如柯尔伯格所言,道德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幼儿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研究这一问题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幼儿道德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幼儿有灵有情也有智,他(她)不是行为主义者手中操纵的机器,也不是认知主义者所解读的那样冰冷的理性,甚至也不可以当作等待解读的“文本”。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既不是成人经验的总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幼儿生活的发展一起发展,随幼儿的成长一道成长的。幼儿生命的鲜活性使得他对生活有着无比的热爱,对人类道德有着不尽的探索兴趣,他对道德有着一份天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善。幼儿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会构成他对道德理解的一部分,也是今后道德自我建构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教育者有责任呵护并珍视幼儿对待世界的这份情感,并使对幼儿的道德教育能很好地适应其自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作为道德心理学领域的旗帜性人物,皮亚杰(JeanPiaget)和柯尔伯格已于上个世纪先后研究了儿童以道德认知为核心的道德发展规律,从总体上揭示出了道德发展遵从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路向。而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启示,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问题更为转向儿童自身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方面,这使得传统单向度的社会决定论道德教育彻底走向它的尽头。突出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体验、移情与社会行为,二是关于选择、建构与道德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幼儿德育现代性水平,增强其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当代道德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之一是确立道德品格自我建构的普遍范式。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9]的观点,人的道德品格就不再是一些固定不变或与情景无关的特质,正如“人们并不像拥有一定的眼睛颜色和身高那样,拥有人格特质和道德德行”,[10]道德品格是儿童对情景选择并与情景相互作用而整合的结果。自我建构观强调品格建构的主体性和情景性特征,突出了品格变化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情景支持等因素的作用,应该说对幼儿道德教育富有指导意义。皮亚杰对幼儿的研究表明,幼儿到晚期时已有自律道德的萌芽,而我国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我国幼儿4岁时就已经基本能摆脱成人的影响,做出许多独立的判断,7岁时主观性判断已有明显发展,到9岁时这种判断基本取代了客观判断(李伯黍,1981)。既然幼儿时期已有初步自律道德的意识(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一种自律的道德),那么发展幼儿自律道德就要尊重其自我选择的权利。其实,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A·L·Gesell)早已提出“2岁危机期”这一概念,埃里克森(E·H·Erickson)对此解释说是幼儿向父母寻求自我选择的反抗,在他的理论中,主动性与自主性被视为幼儿阶段发展的核心任务。

其次,体验正被学界认为是道德生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就幼儿来说,研究表明,幼儿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与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这种特点的体验方式连同成人对他的处置方式一起共同决定了幼儿是一个“愉快的生活者”还是一个成人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心理学家吉尔·诺姆(GilNoam,1993)的研究很好说明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一些儿童早期不良的经验会导致一种‘不良意愿’模式的建构,而长期的伤害和同伴的拒绝则会扭曲儿童道德互惠的建构,以至于这样的孩子感到‘有权力’以攻击和剥削的方式对待别人”。[11]显然,对教育者来说,防止幼儿建构“不良意愿”模式并代之以“良好意愿”模式是件极为重要的事,否则当幼儿将这种不良模式整合到道德自我建构中时,就会在以后生活中,尤其是解读社会道德情景时形成个人偏见。

第8篇:幼儿品格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文学;学前教育;重要性

 

幼儿文学属于儿童文学的一部分,其是相对独立的,幼儿文学是将 5 岁左右的儿童当作基础的读者对象,给推动其健康良好成长所创编的文学。幼儿文学被定义成是给幼儿年龄特点,给加快其成长速度,符合其审美需求,创造的文学。是幼儿比较容易接受的,同时可以给人一种美感,使人愉悦的文学。因此,下面进一步研究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幼儿文学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当中, 家长天天都要和幼儿进行语言上的沟通,针对幼儿性格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沟通最佳的方法就是在睡觉之前给幼儿讲故事, 把一些通话和民间语言故事讲给幼儿听,然后让幼儿去复述教师讲过的故事。 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和想象力,还有汉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幼儿长大后和他人进行沟通,对于未来的语文学习,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均十分有利。

 

二、培养幼儿诚信品格

诚信品格的培养是幼儿形成个性的基础,但是有关诚信这个十分抽象的话题,不仅是幼儿,就算是少年,想要一时说清也十分困难,但是利用幼儿文学当中的童话故事,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在格林童话当中,和诚信相关的故事有很多。例如,其中的王子青

蛙,公主想让青蛙帮助自己捡球,便同意了青蛙提出的全部要求,与公主共同进餐,使用公主的餐具,甚至是可以和公主睡在一张床上。但是公主在青蛙帮助自己见完球之后,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自己回家了。晚上的时候,青蛙找到了公主住的地方,国王了解事情的经过之后,对于公主进行了一番教育,公主受到教育之后,便兑现自己的诺言,最终青蛙变成了王子,王子和公主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管是家长或者是教师,在给幼儿讲解故事的过程中,不可以过于急切的讲解故事的主旨,而是要幼儿自主思考和醍醐,这样和家长把观点灌输给幼儿,效果要好的多。 如果家长讲一个故事就要求其说出主题,那样将会增加幼儿听故事的压力,进而失去兴趣。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即便是只是故事主题,但是想要表达出来也十分困难,必须要逐渐渗透诚信的观点,让其进入到幼儿的内心当中,这样才能激发其

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三、幼儿文学中的审美教育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美, 但是人们的审美能力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幼儿阶段,就应该开展审美教育,这样能够给幼儿一生的审美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审美教育也是学前教育的主要构成。 不管是对于幼儿情感的形成还是性格的陶冶,还有综合素质的形成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欣赏和学习文学作品属于审美教育的有效方式,幼儿文学当中存在很多美。 比如,语言的美,和和幼儿天真烂漫的心灵响度,幼儿审美更愿意接受这样美好的文字,采取适合的节奏自然的进入到幼儿内心深处的文字,仿佛是灌溉心田的泉水。儿歌,是提炼出来的文学精华,朴素的文字里面表达着对于幼儿的关心和理解。 诗歌则是精简的语言模式表达心里真实内容的文学模式。还有就是意境美,幼儿文字学在美好的语言当中给幼儿构建的是一个优美的情景,特别是通话,由一些有趣充满想象的意境给幼儿呈现一个新奇的情景,比如,爱丽丝梦游仙境这些均是深受幼儿喜爱的经典作品,其抓住幼儿眼球的是其不仅是奇妙的,还是优美的。而将审美功能当做载体,在幼儿处于一个美好的情景当中,四周

的全部均会对于幼儿造成极大的刺激,使其受到艺术的感染。比如,让幼儿欣赏春天来了这篇幼儿情景,清澈的天空中,飘动几多白云,还有几只风筝在摇摆,翠绿的柳树枝倒垂,随着风摆动等,这些将春天的景象描绘出来,让幼儿感受美,进而使其审美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激发幼儿进一步欣赏的兴趣。 审美教学实际上不是说让教师教给幼儿大量的词汇和优美的词句和已经,是让幼儿主动的将这些词汇转变成自己的意识和情趣,得到对于美的感受,让幼儿对于喜欢表达和创新,同时利用美的感受再次创造美。

 

四、启发和幼儿智力培养想象力

在幼儿故事和民间小故事中,包括一些与智力有关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不具备体能方面的优势,但是利用智力能够获得胜利。比如,用勇敢的小裁缝,由于一起拍死七只苍蝇,自己便佩戴了一个条幅,一下打死七个,全部的人都认为他打死的是人。国王也因为这个要求他到森林中去击败巨人,而他利用聪明的智商完成了国王教给他的任务。 这类的故事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在幼儿文学当中,作者创作出一些会讲话的小动物,还有七个小矮人,其利用自己的优势,能够打败困难,帮助白雪公主,这些充满幻想的童话故事可以把幼儿引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当中,还有部分幼儿文学中神奇的笔,还有可以飞的扫帚等,均能够让幼儿的想象呢能力受到培养。

 

五、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重要性的进一步分析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对新生命的智力、德性、感情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一般将浅显的幼儿文学作为其主要课程,其存在的形式和性质决定了它的实用性, 并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成人的呵护,更需要幼儿具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独特的思维模式,有自己的心灵空间,如何走进幼儿的内心,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合理教育,这就要求学前教育者必须认识到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性。 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其

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作者简介:赧安仙(1972-),女,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勐乡大垭

口人,民族:傣族 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学历:专科。 研究方向:小学语

文。

参考文献:

第9篇:幼儿品格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研究;重要性;教学思想

目前,我们国家的幼儿教育事业随着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的影响,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针对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背景下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设计进行研究,这样就可以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以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幼儿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掌握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因此我们应该在幼儿教育的事业上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以此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幼儿作为一个国家的未来的栋梁,我们应该重视他们幼儿时期的发展和进步,因为幼儿的教育是开启他们智力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幼儿的发展和进步的状况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因此我们要从小就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他们以后的发展和进步。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塑造优良品格和品性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努力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塑造优良的品格以及品性,努力让他们以后能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另外,幼儿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尊重了他们的兴趣爱好。一旦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得以发展,那么他们就会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以后就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二、新指南背景下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研究

1.转变幼儿教学思想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创新教学过程的设计,才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应该注意尊重启智的教学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很好地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的研究。有的教师认为那些喜欢捣乱、调皮的孩子非常难教,并且在学习上也不看重他们的能力与智慧,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活跃表现,其实并不都是一种不利的表现,我们会发现那些比较调皮的孩子在调皮的过程中可能有创造能力的萌芽,因此老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注意这一点。传统的、封闭的教学观对于新时代的幼儿教育来说已经不适应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一定要抛弃传统的幼儿教学理念,让幼儿亲自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并且去理解知识。

2.创设丰富的幼教情境

创设丰富的幼教情境对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以帮助孩子学习。我们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应该多利用一些道具,利用形象的事物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且帮助他们去理解学习的内

容,这样就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在幼儿舞蹈教学的设计中,我们应该做到相伴歌舞,寓教于乐,只有这样才能够活跃气氛,并且能够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在以往的舞蹈教学过程中,我们单纯地教给孩子舞蹈,使得孩子感觉到单调、机械、紧张,这样的气氛是不利于孩子的学习的,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这种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情境声像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种做法对于孩子的学习是非常有利的,并且能够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多媒体的教学具有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使得孩子们能够真正地融入其中,并且会使得他们对声像产生兴趣,这样就能够很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努力为孩子提供角色扮演的机会,让他们在扮演中体会其角色的特点,并且能够让他们学到一些知识。孩子们一般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我们就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来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就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角色扮演的快乐。

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在新指南背景下的教学过程设计的研究中抛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努力创设情境教学,以此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