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市场前景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设施葡萄栽培种植;发展;前景分析
1适宜葡萄设施栽培种植的自然条件
民勤县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县境平均海拔1 366m,光照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时数3 028h,有效积温3 149.40 ℃,无霜期162d,年平均气温7.80 ℃,平均昼夜温差15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且耕作土壤多以沙壤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优良,土壤渗透性好,地温上升快,非常适合设施葡萄栽培生产。
2葡萄设施栽培经济效益及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1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葡萄生产标准的规范及国家对农药残留与有害物质检测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强制实施,优质鲜食葡萄生产必将向少喷农药甚至不喷农药的地区转移。而民勤县乃至河西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对于生产绿色无公害、高档、大粒的晚熟等耐贮运优质鲜食葡萄有着十分有利的自然条件。
葡萄是比较耐旱的作物。利用民勤县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发展红地球等葡萄晚熟品种推广栽培,是比较有发展前景的。苗木前期露地生长,后期设施保护地调控生长,使葡萄在日光温室内达到1年栽苗,2年结果,3~4年进入盛果期,亩产2 000kg以上,果实在12月底到元月中下旬采收上市,比正常地区和露地栽培苗木延迟采收90~100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21%~23%,产品冬季不经贮藏,新鲜上市,极受市场欢迎。
2.2市场前景
2.2.1产品进入大市场限制因子。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壁垒逐渐失去作用,代之而来的是“绿色壁垒”,即用绿色有机食品的标准“卡”市场。农产品要进入大的流通市场,必须是无污染,食用安全,优质有营养的产品。可以预见的是:大宗直接食用的农产品如水果,蔬菜在5~10年内在每个产区将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并由此会诞生一批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同时这已是保障农产品走无公害栽培道路的关键所在。
2.2.2贮藏保鲜葡萄与新鲜上市葡萄的市场空间竞争分析。经过冷藏保鲜的葡萄目前在国内保鲜技术上,全部采用SO2浸润式和洗涤式杀菌来处理的。经过长期贮藏的葡萄果品表面残留着大量的SO2分子,对人体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而利用设施保护延后栽培的葡萄是依靠树体保鲜的,就有效的避免了这个难题。产品是绿色健康的,在葡萄生长后期配合使用套袋技术,使产品无农药残留,安全卫生,降低了病虫危害,果粒美观;果肉质量佳,味甜可口。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利用保护地种植出来的葡萄将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
2.2.3规避风险,政府引导。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设施栽培葡萄乃至设施农业,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形式。产品一方面填补了市场空白,但同时也受到了市场控制。不可否认的是,在现阶段,低价农产品还占着较大的市场份额,优质优价的产品销售目标要锁定于大、中城市,要着眼于开发外部市场,才能真正起到高质量、高价位、高效益的示范带动作用,在这一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将起着积极的“穿针引线”的引导作用。
3发展设施葡萄栽培的理由及前景展望
3.1理由
3.1.1由于民勤县地处两大沙漠交汇处,一年四季风大、沙多,还伴有沙尘暴,经过长期治理,有一定的改善,但这恶劣的自然条件对于规模发展葡萄等其它农作物产区规划是一大难题,所以,要使得葡萄种植成功,结合当前有利的发展机遇,发展葡萄设施栽培种植是必然要进行的一个产业。同时,也丰富了民勤县区日光温室经济林的栽培种植资源。
3.1.2日光温室葡萄栽培,配合滴灌设施,节水率可达28%,可以有效的缓解民勤县区“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矛盾;也符合钱学森提出的“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发展沙产业技术路线。同时,可以有效的缓解压缩耕地面积和提高农民收入的矛盾。
3.2前景展望“治沙”、“沙退人退”、“保护绿洲”,意味着要在一定的较长时期内,发展草畜、种树,退耕还林,退耕退草,“关井压田调结构”,压缩耕地面积,这些举措归根到底还是“节水”,为恢复生态。这样,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就是合乎目前民勤县情的;同时也加快了节水型农业发展的步伐。日光温室葡萄种植进入盛果期亩产量一般稳定在2 000kg,春节前后上市每千克售价在12~16元,亩收入可达2.40~3.20万元。比较效益是种植辣椒的8倍以上,小麦的12倍以上,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能给农民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我县地处大巴山南麓,是魔芋生长的适宜区域,特别是我县海拔800公尺以上的北部高寒山区,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发展魔芋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它是北部山区乡镇调整产业结构,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过去由于栽培技术落后、耕作粗放、种芋退化和受病害的严重威胁,魔芋单产长期低下,阻碍了魔芋产业的发展,致使长期以来,我县一直以农户小规模种植和房前屋后的零星种植为主,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为此,为了加快魔芋产业的发展,促进贫困山区早日脱贫致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县委县府对产业“十五”规划的统一布署,结合魔芋生产的实际,我局由副局长**同志牵头,率领四名高中级技术干部,分赴到北部高寒山区的贫困乡镇,对魔芋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规划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于后:
一、魔芋产业发展现状
(一)种植规模。虽然我县魔芋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在魔芋生产中,魔芋繁殖系数低,加之生产投入严重不足,致使魔芋产业至今发展缓慢。通过对北部山区乡镇调查统计,2001年,全县魔芋种植约0.5万亩,主要种植在非耕地和房前屋后上,集中成片种植面积不大。
(二)常年产量。按照目前魔芋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栽植,每投入1斤魔芋种,可繁殖3-4斤魔芋,即每亩投入500斤魔芋种,能收1500-2000斤魔芋。但由于魔芋投入存在着“本大利大风险大”的情况,山区农民投入种植怕无收,没有将魔芋当作主要经济作物来抓,只是在非耕地、洋芋行中随意栽植,亩用种量严重不足,一般亩产只有200-500斤,有的亩产甚至更低,常年魔芋产量为200万斤。
(三)分布区域。我县魔芋主要种植在北部山区的梓潼、关坪、红园、满月、白泉、关面、大进、锦竹、谭家、岩水海拔800米以上的区域;正坝、高桥、麻柳、敦好、紫水、河堰海拔800米以上的区域也有零星种植。这些区域,7-8月平均最高气温不超过30℃,日温25℃的左右的时间较长,极利于魔芋的生长。
(四)加工运销能力。全县现有魔芋精粉加工1千多吨的能力,2001年,重庆里茂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县农业局、大进镇政府三方合资入股,在大进镇建立了1个年产1千吨魔芋精粉的龙头企业;同时,大进镇还有5家私营企业,也能加工魔芋精粉几百吨;此外,还有许多加工芋角的私营企业。我县大进镇是目前西南地区魔芋交易量最大的集散地,可辐射四川、重庆、湖北、湖南、陕西等省市。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一)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我县魔芋产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调种资金,由于魔芋生产用种量大,若全县在“十五”期末发展到3万亩,仅靠本县的种芋难以发展,需资金从县外调入种芋才能满足县内的发展。二是软腐病发生重,软腐病对魔芋生产威胁最大,导致魔芋大面积生产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魔芋易感软腐病,该病是细菌性病害,属世界性难题,一般发病后难以防治。三是生产基础薄弱,我县魔芋生产目前仍然处在原始的栽植方式,虽然起步早,但起点低,无生产规模,加之农民科技意识薄弱,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二)解决的办法。一是争取国家及相关部门对魔芋产业的资金投入,采取国家、市(县)帮扶部门和农民自筹的办法,解决在县外调种芋资金的问题。二是加强对软腐病的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魔芋生长期间,抓好选种、播种、施肥等田间管理技术;同时,采用农用链霉素开展统一浸种和在发病初期统一开展预防,以控制其流行。三是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对农民认真开展适用技术的培训,宣传魔芋栽植的目的和发展潜力,以提高农民的种芋积极性。
三、魔芋产业“十五”规划及分年实施方案
(一)规划的区域。按照产业化发展规划和适宜种植区域,围绕全县产业发展主题,合理利用适宜发展地区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通过调研,全县魔芋生产“十五”规划主要在北部山区海拔800米以上适宜种植区关坪、白泉、岩水等16个乡镇,其中2002年规划种植1万亩,2003年规划种植1.5万亩,2004年规划种植2万亩,2005年规划种植3万亩,各乡镇魔芋产业“十五”规划具体分年种植实施方案见附表。
(二)规划的理由。一是该区域乡镇魔芋种植历史悠久,属大巴山深丘地带,山峦互相遮挡,有树木遮阴,湿度较高的倾斜背风地多,土壤疏松肥沃,以山地棕壤为主,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中性,半阴半阳的山地较多,适宜于魔芋生长。二是该区域加工能力强,有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三是该区域都是我县贫困山区乡镇,是国家扶贫重点,可促进贫困山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巩固扶贫成果和确保农民增收。
四、市场前景分析
(一)市场发展潜力大。魔芋是唯一能大量提取葡甘露聚糖的作物,该糖具有保健作用,能调节营养平衡、防止便秘、降低血胆固醇、降血脂、降血糖、减肥,还有助于减低肠内致癌物质生成;此外,魔芋还可制成凝胶食品,添加于冰淇淋、冷饮和饮料,能起增稠稳定作用,添加于各种面食能起粘结作用,还可用于印染、钻探、多种轻化工上,魔芋产业已成为新世纪的朝阳农业。目前,我国魔芋已成为世界上最大魔芋种植和原料输出国,年产2万吨左右,除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外,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可进一步刺激魔芋产业的发展。
(二)具有竞争优势。我县地理位置优势,发展魔芋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通过该规划的实施,除满足县内作食品外,还可将种魔运往陕西、四川等省市;同时,我县大进镇拥有多家精粉加工厂,年加工精粉能力1千多吨,特别是龙头企业开发的魔芋加工脱硫新工艺技术,属世界领先技术,加工的精粉,具有保健作用,市场竞争力强,能销往全国各地和出口。因此,魔芋生产的市场潜力巨大,发展魔芋产业,可形成集种芋产业、加工产业的不同体系产业链,推广市场前景较为广泛。
五、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一)产业化经营的思路。魔芋产业是我县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魔芋繁殖系数低,产量低而不稳,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因此,为了适宜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必须在全县历年种植面积大的乡镇开展魔芋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低价有偿提供种植,无偿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帮助农民与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从而提高农民种植魔芋的积极性,为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优质原料,提高魔芋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魔芋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策。将魔芋精粉龙头企业的魔芋加工脱硫新工艺技术申请国家专利,以提高精粉的质量和适应市场的需要;同时,在运作上实行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运行机制,把开县魔芋产业化完全推向国际市场。
六、资金来源
规划总投资2800万元,一是申请国家财政扶贫资金1500万元,二是申请市、县帮扶部门投资600万元,三是农民自筹700万元。
七、组织形势
(一)成立实施领导小组。县委、县府已成立了魔芋产业化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魔芋产业的规划、协调、组织管理等工作。农业局也成立了魔芋产业化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魔芋产业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管理,建议领导小组定期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研究,督促项目实施。
(二)做好项目资金统筹管理。用于魔芋项目的资金,建议全部由农业局进行统管,主要用于魔芋种子的调入,实行资金随着项目走,以保证实施乡镇规划落实,严禁挪用和挤占。
八、保障措施
(一)帮助农民销售种芋。按照“借种还种、滚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山区农民有种植魔芋的条件,但缺乏种芋的困难;同时,对生产的种芋,实行保低价优先收购,解决农民卖种难的问题。
(二)帮助农民签订商品芋合同。帮助农户与龙头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使生产出的商品魔芋不愁销路。
(三)为龙头企业申报名牌产品。为龙头企业申报魔芋企业名牌产品及绿色食品标志,使龙头企业的无硫精粉,独占市场鳌头。
(四)加大科技示范力度。以中国魔芋协会、西南农业大学魔芋研究中心为靠山,加大魔芋产业科技开发和研究,力争将我县建成西南地区唯一的优质魔芋良种繁育基地。
泰兴市农业局
为切实弄清我市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情况,更好地培大培强我市的主导特色产业,根据市政府分管领导的意见,近期拟对全市现有高效规模农业项目(企业)进行调研,现提出如下初步方案:
一、调研项目及地点
(一)、种植业
1、甜豌豆
(1)胡庄镇肖林村(带头人为该村支书田建华,总面积100亩,预计可发展1000亩,平均亩产值1500元。)
(2)分界镇赵庄村(带头人为赵登平,目前总面积1500亩,平均亩产值1500元。)
2、设施蔬菜
(1)泰兴镇无公害蔬菜设施示范基地:位于泰兴镇新联村境内,由泰兴镇农技站领办,占地面积200亩,其中设施蔬菜大棚100座,原创:连栋大棚5座,亩产值6000-8000元。
(2)溪桥华庄村园区:带头人为何灶泉,占地面积74亩,大棚49个,亩产值4000-5000元。产品由上海新城食品有限公司销售。
3、食用菌
(1)蒋华镇清水村:带头人为该村支书常余生,目前面积15000
平方米,每平方米产值40-50元。产品由佳禄食品公司销售。
(2)蒋华镇崇福村:带头人为该村支书史小平,目前面积25600
平方米,每平方米产值50-55元。产品由诚信食品公司销售。
4、日本大葱
溪桥镇华庄村:带头人为何永胜,目前面积30余亩,预计可发
展面积1000亩,亩产值3000元。
5、草莓
溪桥封庄:带头人为徐波,目前面积10余亩,预计发展面积30
亩,今年亩产值8000元。产品由嘉禾农业发展公司销售。
(二)、畜牧养殖业
1、生猪
泰兴市弘泰牧业有限公司(母猪430头,肉猪4000头)(马甸)泰兴市清源牧业有限公司(母猪585头,肉猪2000头)(黄桥)
2、奶牛
泰兴市金太阳奶业有限公司(奶牛150头)(黄桥)
泰兴市宏达乳业有限公司(奶牛180头)(刘陈)
3、兔
泰兴市三阳兔业有限公司(种兔550只)(大生)
兴隆村王兵兔场(种兔1100只)(分界)
4、山羊
李肖村肖军养场(波杂种羊120只)(河失)
西华村海焰养场(羊110只)(溪桥)
5、鸡
周氏禽业有限公司(种鸡2.6万只)(古溪)
北洋徐宏燕鸡场(蛋鸡1.6万只)(河失)
6、鸭
泰兴市富江公司(蛋鸭2.2万只)(七圩镇公殿村陈友富)
7、鹅
吴天祥鹅场(肉鹅2000只)(广陵镇北肖村)
吴亚云鹅场(肉鹅4000只)(南沙镇唐港村)
8、养殖小区
横垛镇钱荡生猪养殖小区(1000头、6户)
新街镇霍庄村康元蛋鸡养殖小区(3万只、2户)
(三)、水产养殖业
1、特种水产养殖
刘勇养殖场(120亩水面、种苗繁育)(大生)
泰兴市珍品养殖场(64亩水面、种苗繁育)(储军)
2、休闲渔业
七圩镇瑞丽渡假村(240亩水面)(刘国华)
溪桥镇梦里水乡(86亩水面)(钱国才)。
(四)、林业绿化
1、银杏
宣堡镇郭寨村、二捕公司雄银杏基地建设;胡庄镇肖林村银杏早果丰产发展项目
2、蚕桑
张桥镇西桥村、分界镇沈界村等银桑高效复合栽培模式
3、冬枣
分界镇曾小明冬枣发展项目;分界镇刘旗兵冬枣发展项目
4、葡萄
果园场新品种葡萄设施栽培;广陵镇兴宁村葡萄—银杏复合栽培
5、花木
果园场花木基地
二、调查提纲
(一)、基本情况
1、企业名称、经营者或合伙人姓名住址、项目建设时间、坐落
2、现有规模
(1)企业占地、项目土地租用或征用面积(水面)、种植面积
(2)现有种、养殖规模、品种、年上市(销售)量、现有畜禽舍间数、大棚数、平方
(3)已投入资金情况(基本建设、引种、启动、流动资金)
3、运作模式
是否独资、合资、股份制、租赁经营等、有否建立何种形式的农
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组织的运作情况如何?
4、市场开发的方法
是否自主销售、定点(订单)销售、进入超市、依靠经纪人销售、加工销售等。
5、经济效益情况
详细核算该企业或养殖、种植户2005年及以前的效益、2006年
及以后的经济效益概算情况。
6、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及前景分析
本项目产品是否有自己的注册商标、有无申报无公害基地、产品?订单、市场前景如何?市场预期有无发展前途。
7、辐射带动作用如何
有没有较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本地及周边其他农民是否因而获得较多的收益?
(二)、规划情况
1、近期、远期规划,包括基础设施投入、品种(技术)如何改
良、种、养殖规模如何扩大、预期目标、特别在辐射和带动群众增收方面有什么设想?如何落实?。
2、预计投入资金规模,资金如何筹措。
3、用地、水、电、工等制约情况,特别是现有土地是否满足发展的需要,怎样解决土地问题。其他方面对政府政策有何建议和要求
(三)、结论
该企业或种、养殖户所经营的品种是否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市场运作和经营模式是否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我市的高效、规模、外向农业的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能否起到示范、带动、促进作用,是否值得政府大力扶持等。
调查中若发现除上述之外确有规模、特色、效益的项目、品种一
并列入调查。
三、调研方法
调查采取重点走访和专题座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重点走访主要对所列项目的单位逐一走访,按调研提纲摸清情况;专题座谈主要根据走访情况,决定项目重点扶持单位,形成建议意见上报市政府。
调研工作由张建新、李红星、徐国臣、赵军同志负责。具体分为三个组:
第一组(种植业):徐国臣、高余德、孙春明、朱华、郭金平;
第二组(畜牧、水产养殖):李红星、周家瑞、郭年成、钱华、
何荣华、王凤、蔡云飞
第三组(林业绿化):赵军、袁觉、朱雄、田金余、王承元、
殷国怀、刘克冬、丁春美
调研组织由各小组单独进行,调查结束后各小组汇总好调研情况作出建议结论,由局统一报市政府。
四、调研时间
从6月5日开始,6月18日结束。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观念的逐步提高,大家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从过去的吃饱到现在的吃好,食物是否健康、绿色、纯天然,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的饮食理念,野生山野菜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特别是野生猫爪子更是得到大家的喜爱。但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和连年采摘的人为破坏导致许多植株干枯死亡,野生猫爪子的自然资源逐年减少,光靠山上的自然产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人工栽培猫爪子有着非常好的市场前景,既平衡了市场需求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其药用价值颇高,地上茎叶部分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治酸的功效,地下根系部分中含有抑制癌细胞特效药的重要组成元素,可谓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药用植物。
2植物形态
猫爪子别名猫爪子菜、展枝唐松草,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100厘米。叶为2~3回近羽状复叶。叶片长8~18厘米,小叶卵形或倒卵形,通常3裂。圆锥花序伞房状,花小,淡黄色。瘦果,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等地区。
3种子采收和保管
猫爪子种子成熟后极易脱落,一般在秋初时节进行采摘,在9月初进行采摘最为合适。采摘时应把握的要点有轻、慢、稳、细,注意要将结有种子的枝叶一同采下,而后放入收纳布中置于阳光下晒干,待整体晒干后用小木条轻轻敲打收纳布,使种子自然脱落,经过滤净杂后,将种子搁置通风处干燥保存,以备使用。
4培育技术
4.1选地
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选择撂荒地、疏林地、山脚地、平地等土层深、土壤肥沃、土质疏松、腐殖质力强、有机质含量高、水分含量充足的微酸性土壤(pH值在5.5~6.5之间)的地块,同时地块还需兼具空气湿度大、方便排水等自然优势,进行山野菜种植。
4.2整地
首先要拣净遗留石块,清除地上的杂草根藤,再撒施已经发酵好的农家肥(如猪粪、牛粪等)每亩撒施量在2000~3000公斤左右,待撒施完毕后深翻土地使农家肥与土壤充分混合,翻地深度大约30厘米,翻地完成后耙平做成床,床的宽度大约是1.2~1.5米,高约20厘米左右,床层间距大约在0.5米左右,床长因地势而定,地势坡度起伏较大的地块,需分段进行,以免出现土地发涝冲坏床面或积水无法排水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3播种
播种方式主要有条播和散播两种方法。条播:每年春季土壤化冻后,在4月中下旬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先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再混沙冷藏(最好用细河沙,细河沙与种子比例为1∶1),催芽时应注意保持一定的恒温,以免发生出芽率不高的问题,导致减产。催芽室温度最好控制在10℃~20℃,当看到约有30%左右种子露芽时,可在第二天进行播种。播种时在床面上搂成若干小沟,沟间距20厘米,沟深控制在3~5厘米,将催好芽并混有细沙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搂好的沟内,每亩用种量约10公斤,待撒播后覆盖上1厘米厚细土,然后床面再盖一层稻草或薄膜增温保湿,促进种子发芽,要注意保持床面湿度。在床面做好后到播种前这一时间段要浇足底水,防止出现因水量不足导致种子不出芽的问题。散播:将床面浇足水,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床面上,用平底铁锹将种子压入土中,使之与土壤充分结合,然后覆盖上土,之后程序同条播。
4.4田间管理
在播种结束后仍需保持床面湿润,如遇干旱天气,床面要及时浇水以供种子充分吸收水分,浇水时应注意要小水勤浇,不可大水漫灌。随时观察出苗情况,当看到有80%苗露土后,选择在傍晚日落后揭开覆盖的稻草或薄膜。揭开后要及时搭建遮荫设备,并用黑色遮荫网进行覆盖遮荫,遮荫网距床面高度不低于2.5米,两侧高度不低于1.5米。随着幼苗的不断生长要注意控制杂草,避免形成草荒,应每隔半个月左右进行一次除草,为保证食用安全,应尽量使用人工除草,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
4.5定植
定植可选择在当年晚秋时节或第二年早春进行。但依据多年来的实际数据分析显示,春季移栽定植成活率比较高。要选择以土壤不涝,排水良好的地块为原则,在整好的土地上,按行株距20×30厘米定植。土稍湿润即可,天旱应浇水,雨季注意排水,冬季注意防冻。
5采收方法
[关键词]番茄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081-01
一、前言
番茄又名西红柿、洋柿子,是茄科茄属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呈扁圆、圆或樱桃状,成熟之后为红色、黄色或粉红色。原产地为南美洲,现作为食用蔬果已经被全球性广泛栽培,一般冬春于保护地育苗,春季栽培为主,夏秋季直接采用露地栽培,冬季栽培需要用温室。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多种维生素,可以生食或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蜜饯。
二、罗甸县的基本情况
罗甸县位于贵州南部,总面积3013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452万亩,土壤质地好,壤土占98%,土壤中性PH值5.5-7.5,适宜番茄种植面积至少有11万亩,总人口3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5万人,是一个山区县,素有贵州“天然温室”和贵州的“西双版纳”之称,是贵州省蔬菜、水果主要产区之一,早熟蔬菜有茄子、辣椒、番茄、黄瓜等25个品种。罗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的特点,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水丰富,无霜期长达335天左右,所以有“天然温室”之称,是发展早熟蔬菜以及热带、亚热带作物的理想地方。在十一五期末,罗甸县建立起年生产规模20万亩季节性商品蔬菜基地,被评为“全国蔬菜生产先进县”,列为农业部“蔬菜定点批发市场”、“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农业标准化基地县”和“贵州省无公害生产基地”。
三、番茄的营养价值
番茄兼具蔬菜和水果的双重身份,含有13种维生素、17种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胡萝h素、粗纤维、有机酸及少量的蛋白质,还有番茄红素,其番茄红素含量是各种果蔬之首。
1.在中医角度看,番茄可以生津止渴、凉血平肝、清热解毒,对于夏天暑热、平时上火都具有很好的功用.
2.促进消化吸收,番茄中含有柠檬酸、苹果酸和糖类,这些都是促进消化的良品,同时番茄素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生长,可以预防消化道肿瘤,促进消化,利尿。
3.防治心血管疾病,西红柿纤维可以和胆固醇产生的生物盐结合,然后通过消化系统排出体外,使人体血中胆固醇含量减少,起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4.番茄中含有叶酸,其含量居蔬果之首,叶酸是黄酮体素的一种,也是一种维生素,能够保证胃酸分泌正常,促进红细胞生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其硬化和破裂,有效地减少和防治高血压。
5.防衰老和抗癌。番茄内含有谷胱甘肽,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物质,这种物质在体内含量上升时,细胞能够正常代谢,明显降低癌症发病率。此外,这种物质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使人体内沉着的色素减退消失,减少和淡化色斑,起到美容和抗衰老的作用。
6.防治贫血、缓解疲劳、护肝、促进骨骼发育和治疗皮肤病。番茄中含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b1对大脑发育非常有利,能够缓解脑细胞疲劳,另外番茄中还还有胡萝卜素和氯化汞,对肝脏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可保护皮肤弹性,使皮肤变好,促进骨骼钙化,防治佝偻病,也可明目、防夜盲和眼干症。
7.防治溃疡和治牙龈出血。番茄中所含的维C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牙病,如牙龈出血、发炎、口腔溃疡等。
8.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预防癌症、抑制突变、减少心血管疾病及降低核酸损伤等作用,尤其是在防癌方面具有很大功效,现在也是研究热点。
四、罗甸番茄的发展前景分析
1.番茄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居各种蔬果之首,番茄红素也是现在的市场研究新热点,2003年番茄产业就已经被称为“红色产业”,番茄具有很多作用,如延缓衰老、预防癌症、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紫外线辐射、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美容等,正因为它功效之多,所以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市场上保健食品研究的新热点。
2.贵州罗甸县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位于贵州南部,罗甸素有贵州“天然温室”和贵州的“西双版纳”之称,该地区是发展早熟蔬菜以及热带、亚热带作物的理想地方,周边经济条件好,番茄消费量大。
3.罗甸自然条件优越,作为一个山区县,比平原拥有更加凉爽的夏季气候,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小,是种植蔬果的良好场地。种植前景好,产量高,亩产可达5500-6200公斤。
4.该地区一直是蔬果种植基地,拥有丰富的蔬果种植经验,技术先进,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番茄,露地种植番茄成本低,价格高,产品销路好。主要销往四川的成都,重庆,湖南的怀化、衡阳、张家界以及贵州北部的遵义、六盘水等地
5.番茄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可以保护人体心血管系统,能降低心血管系统发病率;番茄具有促进利尿、消化、抑制多种细菌的作用,对肾病患者有一定好处;番茄除了对前列腺癌有预防作用外,还能有效降低胰腺癌、直肠癌、喉癌、口腔癌、肺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病率;番茄红素具有独特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使脱氧核酸及基因免遭破坏,能阻止癌变进程,在癌症发生率不断升高的今天,番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6.现在番茄的使用还是主要以食品添加剂和色素为主,国外也有将此利用来制成药物的例子,如开发研制用来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在国外,番茄开发利用的市场前景相当好,市场大,一年四季均在销售,在我国,番茄红素的开发也已经被纳入国家863计划中,番茄红素产品也慢慢在占领着更广大的市场。
五、种植规模
目前罗甸种植番茄已经初步形成规模,特别在龙坪、沫阳,逢亭,八总等乡镇,种植番茄已经是农民增收的一道菜篮子工程,种植茬数不再是以前的一年一熟,而是采用番茄-豆类(或速生蔬菜)-番茄、番茄-玉米-番茄、豆类-番茄-白菜等冬夏秋轮作多熟,种植方式也由露地栽培逐步改进成春季地膜加小拱棚、夏秋地膜保护地的科学种植技能,不断地增加种植规模,现在罗甸的各个乡镇均在种植。
六、结束语
目前中国的市场还不够成熟,番茄的开发利用技术并不是很成熟,还属于新兴发展产业,前景乐观,现阶段番茄的开发还停留传统加工和生食上。番茄红素的发现和发展为番茄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新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番茄红素在抗癌、防癌方面的作用研究的深入,番茄红素将会成为保健食品市场中的一颗新星,展现其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日渐提高,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近年来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从中也可以看到番茄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范立梅.浅谈番茄红素的生理功能.生物学通报,1999,34(9):16-17.
[2]林易,陆露,三种番茄食品精加工技术农村科技开发,2002,7:36-37.
[关键词]后危机;碳金融市场;困境;策略
从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来看,其危机的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由此迅速的席卷了整个国内外的经济市场,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整个国内外的金融市场开始变得动荡不安,也使得各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受到了波动进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严重制约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甚至有些经济型区域出现了倒退的现象。虽然在此危机出现之后,各个国家也采取了积极的经济措施来应对此次来势迅猛的经济危机,这使得一些国家的经济得以缓和,并有所改善,但是再次出现的欧债危机以及美元的信任危机,致使了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注定是漫长的、复杂的、艰难的。而正是因为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碳金融市场也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和破坏,各个国家的碳市场开始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且碳市场的份额也出现了发展缓慢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碳经济的发展。此外,《京都议定书》的出台同样是要求发达的国家的减排力度需要有所加强,并且制定了一定的减排指标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直接的影响了国内外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然而,面对这些严峻的挑战,如何积极的应对和解决出现的环境问题,对于改善整个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作为全国碳使用量和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如何调整企业发展的模式,主动加快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型,从而来控制社会的碳排放,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碳金融市场的产生及运作机制
1.1碳金融市场产生的缘由
面对当前的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的实际情况,国际社会开始逐渐意识到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先后出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来作为其补充的条款,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首次运用法律性的手段来制约和控制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情况,并以此来让其国家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在此次出台的政策中,规定了参与缔约的各个国家的责任以及其所需要履行的义务,具体来说是指在第一次的排放阶段,即2008年到2012年期间,要求缔约的发达国家,将其各自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应当控制在制定的以1990年为标准的范围内,并且尽可能的使其下降5个百分点,主要的是指二氧化碳等引起温室效应的六种气体,而发展中国家在其中则不需要受到制约。
1.2碳金融市场的具体运行机制
因此为了积极的配合此次国际社会的规定和号召,发达国家开始在国内进行大量的企业管理和环境整治,同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帮助和支持,通过建立的相关碳市场机制来对市场进行合理的补充,从而来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指标和经济成本。
1.2.1清洁发展机制
该机制具体的指发达国家通过自身采取相关的经济政策、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低碳项目的合作,以及直接性的购买排放量的企业等,来有效的实现对碳市场的减排目标。
1.2.2联合履行机制
该机制具体的是指发达国家通过进行一系列的转让和交易手段和方式来达到规定的碳减排的量,紧密联合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以此真正的做到控制碳排放的任务。
1.2.3国际排放放权交易
该机制具体的是指发放国家通过根据在国际社会的实际规定的碳排放量,来适当的进行合理的交易,通过采取买卖的方式来确保碳排放量的要求和指标。
2.金融危机前后碳金融市场的困境及其特点
从碳交易的起源来看,其诞生于90年代时期,从欧洲开始兴起,并且进行了最初的碳排放机制的建立和管理。其后在联合国和欧盟的联合作用下,使得碳金融市场逐渐呈现出国内外的市场补充机制之中,其特点是快速的。当2005年开始,碳金融市场迅速席卷了整个金融市场,其总的交易总额达到了近110亿美元,而当2008年时,碳金融市场的交易总额在此基础上增长了约11倍,总值达到了1351亿美元。同时,此时爆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碳金融市场的增长趋势也受到了相应的制约,开始在此后放缓了其碳金融交易的增长的速度,其交易总额有所控制。本文分析了从2005年到2010年之间的碳金融市场实际的交易总额、交易量等情况,来发现其碳市场在发展中所呈现出的前快后慢的特点[1]。
从全局性的角度来分析,整个全球市场的经济总量在经历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后,其碳金融市场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发展速度,在前期的发展速度较快,但后期的速度却有所控制,逐渐的降下来了。通过下图1所示的2005年到2011年期间的碳市场的各项经济值的变化情况来作具体的分析。
从上图所示的2005年到2010年的碳市场的有关情况来看,其整个金融市场的变化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前后的变化还是非常明显的,具体来说,其交易的总量在2005年到2009年的四年期间内,出现了二氧化碳总量从7.1亿吨到87亿吨的跨越,并且其增长速度依旧保持在87%上,同时在2010年其碳总量,上升到了73.5亿吨,且在原来的发展基础上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长。此外,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即使是在2011年会出现增长的势头,但是却难以下降到2009年的碳交易速度。其次,从交易的总额变化情况来看,前三年的发展速度是较为迅速的,实现了从110亿美元到351亿美元的大跨越,而2008年出现经济危机后,其整体的碳交易量就在1400亿美元上下波动,并未出现之前的增长趋势。
3.在后危机时代碳金融市场困境中,中国需要作出的具体策略
首先,中国需要认清自身在全球碳金融市场体系中的位置,了解其国内实际的碳排放和使用的情况,积极的作出市场定位,并且为此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调整国内的经济政策和企业管理的方式,加强建立和完善碳金融市场体系。
其次,严格的控制中国的碳排放量的指标。由于中国目前的碳金融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且中国国内的相关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特定的国情是造成我国的碳排放量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积极的转换能源消费的模式,尽可能的开发新型的能源来改善当前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使用现状,并且大力的宣传低碳生活、低碳出行低碳生产等环保性的观念,积极的参与到国际性的碳交易过程中去。
此外,由于当前的技术手段和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了碳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需要大力开发新型的技术创新项目,依赖一定的政府经济政策的支持,使得更多的企业主动的加入和参与到企业转型的计划中,积极的改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提高其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并运用制度来进行制约和管理。
4.碳减排和碳金融市场前景分析
针对当前的大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使得才发展起来的碳金融市场的破坏力是比较大的,由于其涉及的不仅是碳市场的交易量,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际社会的各个国家实现碳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打击了实现全球化的自信心。因此,如何有效的建立和管理碳金融市场体系,实现对全球范围内的碳排放量的控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样的经济发展现象,联合国开始积极的推动的碳排放量的减少,来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和规定,此后还召开了2010年的坎昆世界气候大会。首先,继续在法律的层面上,通过与发达国家来缔约相关节能减排的条款,来约束各个国家碳的排放量,并且更多的是号召各国自愿的加入到节能减排的队伍中去;其次,通过在技术方面设立“绿色气候基金”来对发展中国家森林资源的破坏作出约束和管理,利用技术的改革手段来控制各国的碳排放的气体,从而实现对全球环境的保护。最后,对于当前国内外的节能减排的计划,还是需要持有积极的态度和实现目标的决心,而这将会是成为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持。通过上述内容的探讨和分析,对未来碳排放和金融市场的前景可以作出一定的预测,在2012年以后,整个世界的碳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可观的,由于碳的需求依旧会很大,但是对其总的约束和管理力度还不够,所以需要通过加强建立相关碳金融市场的机制来促进企业经济的转型[2]。
5.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和影响,其对于现代的金融市场和环境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中国为了减少和避免这种后危机时代带来的市场发展困境问题,需要采取相对有针对性、较为强硬的策略来积极的应对。最为重要的是,中国需要从上层建设做起,积极的构建具有统一性的环境减排体系,进一步的控制碳的排放,以此来积极的响应国际环境治理的号召和管理。虽然幕墙的中国还不是所谓的减排义务国,这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一定要去履行的事项,但是中国从考虑到自身环境发展的角度出发,依旧主动的加入到减排的队伍中去,并以此来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此外,中国把减排作为整个国家企业治理的目标,通过建立企业管理和监督制度,明确权责分离,并且在各个行业领域进行相对合理、公平的分配,明确企业的碳排放的指标,以此来实现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和市场监督的严格化,从而推动标准化的碳金融市场体系的建立,并且以此来逐步提高中国在整个国际社会上有关碳金融发展体系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卢霞,黄旭.低碳金融模式研究:实践考察与战略思考[J].金融论坛,2010,S1:27-35.
[2]孟文慧.碳金融在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潜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 优质稻米基地;立项依据;建设目标;管理方式;技术方案;效益;大中农场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093-01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内外市场对优质稻米的迫切需求,水稻生产目标由保面积、攻单产向保优质、创高产转变。大中农场坐落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大丰市境内,中心位置东经120°39′8″,北纬33°8′4″,土壤发源于江淮冲击母质,质地砂壤-轻壤,有机质含量2.02%,是国家大型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有机大米生产基地、江苏省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江苏省第2批科技型企业。近年来,大中农场紧紧围绕“优化品质、提高单产、开发品牌、壮大产业、增加效益”的思路,重视优质稻的生产和开发,努力发展优质高产、安全高效、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优质稻米“产—加—销”模式[1],以提高经济效益。
1 立项依据
根据国家关于优质稻米产业政策,结合《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精神,以及“江苏省优势农(渔)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0—2015)”中提出的优质稻米产量、品质等发展要求,大中农场在2010—2020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利用5~10年时间建成666.67 hm2绿色优质稻米产业基地,稻米质量全面达国标二级以上,产量水平全省领先。
2 建设目标
面积指标:项目区优质稻连片种植666.67 hm2以上。产量指标:确保项目区水稻单产达到10.5 t/hm2以上,力争实现11.25 t/hm2。品质指标: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以上。效益指标:水稻效益达1.95万元/hm2以上。技术指标:绿色无公害普及率达100%,药物残留低于国家标准。
3 管理方式
大中农场集体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实现“六统一”管理体制,即统一产品经营、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作物布局、统一栽培技术、统一机械作业、统一劳动定额。
4 技术优势
近年来,大中农场推行水稻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统防统治技术以及水稻生产全程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现有农业技术人员126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8人),与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得大中农场稻麦生产水平名列江苏省前茅。
5 技术方案
一是选择优势品种。选择迟熟中粳品种淮稻13号、宁粳5号、武运粳24号等为项目区主栽品种;二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农药和生物有机肥;三是制定优质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规范,运用新型无公害基质培育壮秧,秧苗期全程用无纺布覆盖;四是大田做好移栽前封闭化除,分蘖期尽量少用或不用除草剂;五是进行干湿交替水管,促根壮苗,少施农药和化肥,收割前30 d禁止施药;六是适期收割,利用新型3518收割机收割,保全稻粒完整;七是启用粮食烘干线,快速烘干,防止霉变;八是适度仓储,及时生产,尽快销售。
6 效益分析
6.1 经济效益
一期规划面积666.67 hm2,按照水稻产量10.5 t/hm2、出米率70%、大米单价5元/kg、稻壳单价0.26元/kg、麸糠单价2元/kg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为2 565万元。减去水稻成本1.2万元/hm2,稻米加工销售成本0.2元/kg,销售利润可达1 625万元,效益24 375元/hm2。
6.2 社会效益
优质稻米基地建设与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要求相一致,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独特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周边地区优质水稻种植具有显著的辐射作用,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学习培训等手段,提高周边农户、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促进周边农村的水稻种植水平,提高水稻单产和效益,带动农民增收。
6.3 生态效益
项目的实施,依靠种植优势品种,依托科学的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措施,通过促进水稻植株个体的健壮夺取高产,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有机肥,避免了生化农药和肥料的滥用,显著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了农产品的药物残留,避免了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2]。
7 结论
大中农场地处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大丰市,具备建设优质稻米基地的自然条件;年产粮7万t,实现销售收入近3亿元,农业利润超8 000万元,具备建设优质稻米基地的经济条件;承建了江苏省沿海地区良种繁育与推广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拥有先进的精米加工流水线,配套的烘干仓储设施,具备建设优质稻米基地的技术条件;实现水稻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3],水稻全程绿色无公害管理,日常管理实现“六统一”,生产过程绩效管理,稻麦种植机械化率100%,秸秆还田率100%,水稻优质化率100%,具备建设优质稻米基地的管理条件。“碧绿”牌精米为盐城知名商标、盐城名牌产品、中国粮食协会放心米,在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具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具备建设优质稻米基地的市场条件。综上所述,大中农场完全有能力建设好万亩绿色优质稻米产业基地[4-8]。
8 参考文献
[1] 胡坤,项喜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模式分析[J].农产品加工刊,2011(1):100-103.
[2] 曾洪玉,唐宝国,蔡建华,等.秸秆还田对耕地质量及稻麦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1(4):499-501.
[3] 张燕.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4
[4] 于新民,刘德还.大中农场农科所常规粳稻生产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4):133,135.
[5] 苏祖芳.加强水稻种植基地建设,发展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J].耕作与栽培,2004(5):6.
[6] 许立,金连登,朱智伟,等.有机稻米基地建设及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简述[J].中国稻米,2003(6):41-42.
[关键词] 花卉苗木 市场发展 趋势
一、未来推动花卉苗木产业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
首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花卉苗木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因素。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的中国,在未来几年经济仍将快速、健康发展,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大背景是当前花卉苗木产业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其次,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房地产业的兴盛也是推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动力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也在迅速扩大,而新的城市建设又拉动了大规模的城市园林绿化,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又拉动了花卉苗木产业的迅猛发展,这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推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循环体系。可以说,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房地产业兴起是花卉苗木产业快速发展的加速器。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对花卉苗木美化城市的作用越来越重视。但是当前还有很多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达标,还需要大量的花卉苗木来进行园林绿化,这就不断拉动了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另外,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使得住宅区园林景观得到房地产开发商的高度重视,有关房地产项目的城市园林建设市场也迅速扩张,这为绿化苗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也成为了推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动力 。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拉动配套园林绿化和环境建设项目的迅速发展。绿色通道和城市森林建设也成了花卉苗木市场需求的又一新的看点。
二、花卉苗木市场发展趋势探究
1.彩叶苗木需求将不断增加,整个彩叶苗木市场处于上升阶段,投资风险相对较低。彩叶苗木作为新兴苗木品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市场的强大需求下,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的城市绿化建设已经逐步走出了单纯的建绿,逐步改为彩化美化城市,新的景观工程和设计都需要彩色树种来装扮。目前城市绿化小花灌木的使用量非常大,销售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一些大城市已经开始在重要交通干道两侧和重点风景区配置红叶系列彩叶乔灌木树种,来增强城市交通的变化。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发展较好的彩色苗木品种有金叶黄杨、红叶石楠、金叶龟甲冬青、火炬树、金枝金叶园槐、黄连木、无患子、紫叶矮樱、金叶椴树、黄栌类等。当前彩色花卉苗木产业正处于发展上升期,投资风险是相对较低的。加上目前彩色苗木在市场中的供应还比较少,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市场规律告诉我们,新品种的推广通常伴随着比较高的利润和较长的发展前景,所以现在投资彩色花卉苗木风险还是相对较低的,对于新进入苗木产业的社会资本来说,彩色苗木产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大规格苗木和中高档花卉苗木供不应求。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城镇绿化步伐的加快,用来绿化美化环境的大规格苗木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市场趋势,许多球根花卉、地被植物、大型苗木被园林部门和企业广泛采用,同时许多新奇观赏植物也逐步进入了大众家庭。如龙爪槐、雪松、香樟、水杉、银杏、金丝柳、侧柏、黄杨等大规格苗木特别紧俏,尤其是胸径在15厘米以上的大规格苗木,市场价格和需求量在不断上升。如银杏、国槐、香樟、合欢、女贞、白皮松、七叶树、杜英、三角枫和五角枫等。
3.容器花卉苗木日趋成为市场新宠。容器苗木的特点就是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很高,株型特别完整,同时又不受季节性的限制,还方便运输,这些特点使的容器花卉苗木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被大量使用。在我国当前时期,容器花卉苗木产业才刚刚起步发展,还处于发展初期,国内苗木市场对容器苗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红叶石楠、金叶女贞、金叶六道木、重阳木、木瓜、红枫、垂丝海棠、广玉兰及桂花等适应进行容器栽培。
4.用于国家高等级公路绿化的苗木用量剧增,抗逆性强的花卉苗木销路不断上升。随着国家高速公路和高等级铁路的快速发展,道路两旁的绿化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使道路两旁的绿化效果尽快显现,对苗木的需求量日益加大。但是道路两旁的绿化需求的苗木是要求必须价格适中、规格中等的常见树种。那么具有抗旱和抗寒性强的苗木是道路两旁绿化的首选种类,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主要需求树种有香樟、红叶李、大叶女贞、蜀桧、刺柏、藤本月季、木芙蓉、垂枝榆、紫薇及美人梅等。
5.草花绿化种苗需求量大,宿根花卉和地被植物销路广。最近,主要用于园林绿化的草花和绿化苗木的种子种苗交易异常火爆。如草花中的、万寿菊、玫瑰等销售一直都比较好。另外,宿根花卉如郁金香、玉、百合、萱草等栽植时间普遍短,见效也非常快,最重要的是它的花期可以人为控制,比木本花卉容易管理。还有就是地被植物如地被菊、麦冬、鸢尾等都有助于大面积绿地景观技术的提高,其市场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参考文献:
[1] 晓 春:花卉苗木市场发展趋势.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7.01
[2] 吴子稳:合肥地区苗木花卉市场分析及对策研究.安徽农学通报,2007.05
[3] 杨团应:从周至县苗木花卉销售特点浅谈市场走势及对策.陕西林业科技,2006.04
关键词:马铃薯出口;中亚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中图分类号:F30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6-0129-07
引言
马铃薯营养丰富,是世界头号非谷物类食物,也是全球粮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高产的经济作物,其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是很多低收入国家及贫困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2015年初,中国农业部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通过引导我国居民树立“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来不断改善膳食结构,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这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积极探索[1]。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西北地区则是我国的马铃薯主产区,是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区域,同时,该区域也是我国贫困人口的集中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在西北地区对农民增收和减轻贫困具有重要的意义,马铃薯的出口贸易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益,也关乎西北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未来。
中亚国家毗邻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传统、饮食结构与我国西北地区有较大的相似性,但由于水资源稀缺,农业发展比较落后,农产品结构单一,加工能力薄弱,农业技术落后,个别国家甚至不能实现粮食自给。中亚国家总人口将近 7 000 万,其中贫困人口接近一半。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这些国家被称为“第二面包”,尽管近年来中亚国家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受限于农业技术、气候、国际高粮价的影响,其对马铃薯及其制品仍有较大的需求。当前,在向西开放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政策引导下,我国开始重视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国家政策的引导为我国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的马铃薯贸易搭建了绝好的平台,沿陇海铁路、兰新铁路等深入中亚地区的铁路干线成为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开通的直达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航线等为马铃薯产品直接出口中亚国家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方式,解决了马铃薯出口中亚国家面临的运输问题。我国西北地区马铃薯出口中亚国家在国外需求、国家政策、出口运输、出口生产方面的条件均已具备,出口前景十分广阔。
一、中亚国家马铃薯生产及需求状况
农业是中亚国家的传统主导产业,粮食生产在中亚国家普遍受到重视,马铃薯是中亚国家传统的粮食作物,各国普遍种植。但中亚五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除了哈萨克斯坦的粮食自给能力较强之外,其余四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粮食问题,尤其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粮食不能自给,缺口较大。马铃薯宜粮宜菜,为保证粮食安全,中亚各国政府为推进马铃薯种植均有相关的政策措施,但由于自然条件、技术缺乏、病虫害等的影响,中亚国家的马铃薯生产效率普遍较低。对于大部分比较干旱的中亚地区来说,马铃薯的重要粮食地位日渐提升,且播种面积也在稳定增加,这不仅能缓解中亚国家的粮食危机,也能帮助农民获得更好的收成,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一)中亚国家的马铃薯种植与生产状况
近十多年来,中亚五国的马铃薯播种面积(见表1)均稳步增加,其中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马铃薯种植相对稳定。若按人口来计算,吉尔吉斯斯坦还是世界上第十大马铃薯生产国,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马铃薯种植增长较快,几乎翻了一番,尤其是2006年以后,这三个国家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大量增加,这与国际上粮食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内农业政策的引导有较大的关系。
从生产量上来看,中亚五国中马铃薯产量最大的是哈萨克斯坦,其次是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产量较少的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中平均单产水平较高的国家反而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单产水平最低的是土库曼斯坦(见表2、表3)。数据显示:中亚五国的马铃薯生产无论从种植面积上、还是产量及单产水平上都呈现增长的趋势,各国由于受农业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马铃薯产业的生产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塔吉克斯坦水资源丰富,马铃薯单产水平高;土库曼斯坦作为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马铃薯的单产水平是中亚国家中最低的;乌兹别克斯坦受国家政策重视及技术引进影响,马铃薯单产水平最高。
(二)中亚国家的马铃薯消费与需求情况
马铃薯在中亚国家的消费量逐年上升,其消费需求主要体现在食物消费和非食物消费两个方面,中亚国家的马铃薯需求满足一部分来源于国内供应,一部分来自于国际市场进口。根据国际马铃薯中心(CIP)的统计:在哈萨克斯坦,马铃薯是仅次于小麦的重要粮食作物,年人均消费量为100千克;吉尔吉斯斯坦的马铃薯年人均消费量仅次于白俄罗斯,达到140千克;其他国家的马铃薯年人均消费量也基本保持在90~100千克左右。中亚国家马铃薯的消费大部分用来鲜食或用作饲料,但近年来中亚国家对马铃薯加工品需求量较大,受国内加工能力限制,马铃薯加工品进口量逐年上升。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显示:中亚五国中对马铃薯产品进口需求量较大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其他国家虽有进口,但量比较少,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见表4),可以看出: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从世界上进口数量较大的是鲜或冷藏的马铃薯及非醋方法制作或保藏的未冷冻马铃薯,这说明这两个国家的居民对马铃薯初级产品的需求量较大,马铃薯淀粉也属于两个国家中进口量及进口价值较大的产品。
二、西北地区马铃薯出口中亚国家的前景分析
目前,亚洲国家的马铃薯生产量与消费量正在大幅度增加。为保障粮食安全,很多亚洲国家都将马铃薯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予以推广和种植,中亚国家也不例外。马铃薯在中亚国家的消费潜力巨大。我国西北地区马铃薯产量居全国第一,但目前的出口市场主要以东南亚国家为主,与中亚国家的马铃薯贸易规模非常有限,西北地区马铃薯的主要出口国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马铃薯贸易量极小。西北地区马铃薯的主要出口口岸是新疆口岸,且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马铃薯加工品出口相对较少(表5)。2014年,甘肃口岸首次实现了马铃薯全粉出口至乌兹别克斯坦。根据中国海关信息网数据显示,中亚国家从中国进口的马铃薯产品主要来源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在“一带一路”和中国“向西开放”国家战略的带动下,未来西北地区马铃薯出口中亚国家的市场前景广阔,出口潜力巨大。
(一)“一带一路”的政策导向
中亚国家马铃薯生产技术普遍较为落后,这些国家与中国马铃薯在技术、加工品生产等方面的合作具有较大诉求。我国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在农业资源、自然条件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这为区域性的马铃薯产业发展与合作提供了较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受地缘刚性影响,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农产品贸易也要是通过新疆口岸、陕西口岸和甘肃口岸完成的,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为蔬菜水果,包括鲜或冷藏的马铃薯,进口的主要为棉花、皮毛产品,农产品贸易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根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西北地区马铃薯出口中亚国家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出口数量逐年上升,出口商品结构逐渐升级,马铃薯加工品如淀粉类产品出口量不仅实现了零突破,还带动了其他加工品的出口。
马铃薯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优势农产品,传统方式下主要出口至欧洲国家和东南亚国家。自2012年以来,西北地区马铃薯出口中亚国家渐为政府、出口企业所重视。“一带一路”战略为西北地区马铃薯出口中亚国家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仅符合中亚国家的“向东看”战略,也符合我国的“西向发展、向西开放”战略,这种国家战略的高度契合对中亚国家和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双方国家均有共同利益。“一带一路”建设贸易便利化的系列举措,使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的马铃薯贸易更加顺畅和便捷。西北地区作为我国马铃薯的主要生产区域,马铃薯加工水平较高,出口马铃薯制品至中亚国家具有巨大的空间,加上国家政策的导向,马铃薯出口中亚国家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
(二)马铃薯出口具有成本优势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的马铃薯产品生产成本和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且西北地区由于劳动力成本低于国内其他经济发达省份,马铃薯产量全国最大,产业集聚效应使得马铃薯产品的出口价格具有绝对优势[2]。马铃薯的出口成本主要由生产成本和国内外段运输成本决定。西北地区马铃薯生产规模大,因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较为廉价,这决定了马铃薯的生产成本较低;从运输方式上看,西北地区距离中亚国家较近,区位优势明显,加之我国有专门经西北地区开通至中亚国家的专列,与传统方式下通过海洋运输出口马铃薯至中亚国家、欧洲国家相比,国内国外段的运输成本大为降低。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西北地区与国内其他马铃薯生产区相比较,马铃薯产品在对中亚国家的出口报价上具有绝对优势。另外,我国西北地区马铃薯种植技术及优良种薯培育技术发展较快,马铃薯的加工能力也越来越强,高附加值的马铃薯加工品生产成本不断降低,近三年来,马铃薯淀粉、细粉、颗粒粉等加工品已开始大量出口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价格与质量是影响国际贸易中商品需求量的重要因素,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西北地区的马铃薯在中亚国家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马铃薯生产技术合作潜力大
中亚国家马铃薯种植受自然条件和种植技术影响较大,马铃薯生产能力不高,气候的变化增加了中亚国家更加干旱的可能性,CIP中亚地区科学家卡洛・卡里表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咸海流域将会变得越来越干旱[3]。可见,中亚国家马铃薯的种植对旱作技术、抗干旱条件的品种需求将会越来越大。我国西北地区是旱作农业较发达的区域,区域内山地较多,气候冷凉,降雨量较少,但我国西北地区的马铃薯产量却是最高的,马铃薯种植技术十分先进。因此,为中亚国家提供马铃薯技术服务,将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优良品种培育技术、小型农机具及马铃薯加工技术推广到中亚国家,这对他们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而造就了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在马铃薯生产技术合作方面的较大潜力。
三、结论与建议
中亚国家对马铃薯产品具有巨大的需求,但由于受环境、气候、农业技术等条件的影响,该区域马铃薯生产水平较低,其对国外的马铃薯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尽管我国马铃薯在2005年以后就开始出口中亚国家市场,但出口量较小,出口以鲜薯为主,用途上以蔬菜形式消费居多。由于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接壤,马铃薯通过新疆、甘肃、陕西口岸出口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动之下,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优势更加明显,质优价廉的农产品符合大众消费需求,马铃薯出口中亚国家市场前景光明。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西北地区马铃薯出口中亚国家市场还需注重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