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教学制度范文

学校教学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教学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教学制度

第1篇:学校教学制度范文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文化的涵义是学校为了让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和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制定的被全体师生承认并践行的规章制度,它能体现一个学校独有的教学管理文化,代表了一个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如何完美构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文化,老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教学制度;管理文化;构建方法

文化是一种内涵。当文化渗透进教学管理的条例中,有了文化情怀就能让管理者在使用感到得心应手。在构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文化时,要充满人文色彩,尊重每个人,把人性化的理念贯彻到教学管理制度中,通过规章制度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然后转化为对制度的拥护。

一、创造良好的社交环境,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教学管理制度的主要对象就是老师和学生。因此,在执行教学管理时最好将运用文化的内涵、道德和素质的基本要求传递给被管理者,让他们自己约束自己。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人有五个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因此,在构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文化时,一定要注意:老师在学校中有追求物质利益关于生存的需求还有得到尊重的需求;学生在学校中有希望得到友情的社交需求和老师的尊重需求,可能还会有希望突破自己学到更多知识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学校在构建教学管理制度时一定要考虑到怎么创造良好的社交环境,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人在需要的情况下是愿意努力争取满足自己的。教师的工作效率取决于工作态度,工作态度是取决于被满足和被需要的,人的需要是否能得到满足更是取决于工作环境的优劣,所以创造良好的社交环境,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非常重要。管理制度是冷冰冰的,但是在实行的时候一定要有人情味。师生关系看起来是服从的,但是在实际中一定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老师和学生都能有被尊重的人文关怀。学校要制造那种互相交流和互相信任的同事情感、师生情感和同学情感,让每个人在规章制度下服从并得到满足。制度就是让所有关系都保持平衡,保证相对公平,让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都平等对话,互相尊敬。当教学管理制度被赋予文化的内涵的时候,也能触碰到管理者的内心,成为学校中的一种信念存在[1]。

二、领导营造互相信任的环境,实现人性化管理

领导在团队中十分重要,知人善任,让每个人各司其职,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成员互相信任、互相配合,工作完成得更有效率。每个人在配合工作的时候有共同目标,为了目标一起努力,分工协作。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人的感受,因为教学过程中参与度最高的不是领导者,而是教师和学生。因此,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应该注意为了教师和学生服务而不是管理教师和学生。我国正处于言论自由的过渡期间,在处理问题上应该注重“民主”,听取学生和老师的管理意见和建议,加以改进再做出决定。前苏联的学者阿法纳西耶夫曾说:“对人进行管理的时候,管理的主体应当始终从这一点出发:人本身。”表明了人的价值其实是在社会中实现的,但是要让人完成自我实现,会更有热情投身到工作和学习中。学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文化。这个就是硬性管理,每个人必须遵从学校精神。比如美国的西点军校的军规,非常刚硬,但是很多人都是奉为个人信条去执行,并且传递到全世界成了一个学校的代名词。其实学校的主要管理制度就是“关注人”和“帮助发展”。在管理的时候,要注意学校制定那些硬性的约束条款是为了约束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他人发展。但是为了表示学校的尊重和鼓励的因素,有时候要把硬性规定变得软化一点,让其化为一种内在的约束力和一种自律,成为本身的规范和修养[2]。在管理上面,应该让教师参与其中,因为最了解学生的当属朝夕相处的老师。还有经常和老师和学生交流,解决老师和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制度存在“以教师和学生为本”,让管理制度下的老师和学生有被尊重和被重视的感觉,他们会更爱护和相信学校,也会从心底信服教学管理制度文化。“百炼钢为绕指柔”。有时候面对问题一定要坚持原则,体现制度的规范性和实用性,但是也不是不可改变的,面对突发事件也要有应变能力,让制度及时更新,让制度更加健全,这样被处理的人也会心服口服,变得柔和,制度不断创新和时代保持敏感度,对于学校的管理也是有好处的。

三、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人才发展

学校的核心人物是老师。学校的选拔聘任和岗位设置都应该以人为核心理念。比如在招聘老师的时候,不再是以学历和分数一锤定音,组织一场专家选拔会,让那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把关和选拔,或者让他们发现优秀人才予以举荐,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在老师评教的设置上要注重多元化的设置,加入对老师的人格魅力、奉献精神等方面的测评,而不能知识注重老师带班的成绩,同时要给教师设立丰厚的精神文明奖和物质奖励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老师工作尽心了,学生的成绩会相应提高,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形成“教”与“学”的双赢[3]。

总之,以人为本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会把教师和学生当做参与者,而不是夹在条条框框不得发挥自主性的傀儡。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也会让教师在工作中凸显“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学生会在学习中不断汲取养分,人性化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一定会让老师和学生的需求都得到满足,最终实现个人发展。

作者:孙建立 单位:慈溪市附海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程君妮.大学物理实验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J].榆林学院学报,2015,06:55-57.

第2篇:学校教学制度范文

[关键词] 会计学; 国家特色专业; 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 制度安排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5. 071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5- 0121- 02

2006年,中国矿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会计学专业通过了江苏省品牌专业的验收; 2010年,我校会计学专业获批第6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这是对我校会计学专业办学质量与教学特色的一种认可。我校作为“211”和“985”院校,多年来一贯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教学,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工作单位和社会的高度认可。本文试从我校会计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的做法、特色及存在问题出发,探索构建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制度,以供其他同类院校参考。

1 我校会计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的现状、特色与存在问题

大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承载着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重要功能,作为国家特色专业,我校会计学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如何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强化、优化实践教学,突出、保持并创新其培养特色。目前我校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见表1所示。

我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主干课程实验系列化,信息化处理能力强。我校每门会计主干课程均配有16或32学时的上机实验,特别是用友公司为我校“责任会计应用”课程开发的集团公司网络会计应用实验教学软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化处理能力与大型集团公司的财务管控能力。

(2) 专业实习校内化,企业资料有行业特色。我们复印了徐州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和庞庄煤矿2010年12月份全套财务资料,学生2人一组,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检验式学习,财务资料真实全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加之开展厂矿现场参观、企业高层人员现场讲解,保证了实习质量。

(3) 专业技能过硬,上岗能力强。“会计实务训练与考核” 4周手工账务处理,2周电算化处理,学生对于制造业常见的业务能轻松应对从原始凭证到企业对内对外18张报表的财务处理,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扎实,上岗能力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4) 注重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财务成本管理设计项目和创新实验区项目设计与创业实践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5) 注重学生职业品德的素质培养。通过知行合一的会计职业道德与管理品质提升训练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事会计职业有时品行比专业技能更重要的道理。

但对比其他同类院校,我校的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缺少企业经营模拟的沙盘实验、缺少税务实务训练、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稀少、校企合作需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2 我国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及校企合作制度安排的思考

众所周知,缺乏工作经验成了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最大门槛。不可否认,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是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但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高校“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局面,促成校企双方合作,各取所需实现双赢。

2.1 目前我国大学生实习与校企合作的状况

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民间状态,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呈现出“一边热一边冷”的巨大反差。不难理解,学生实习期短任务不好安排、企业指导老师难安排、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保障、住宿就餐等日常管理、实习经费等已成为企业后顾之忧。

根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企业实习的困难有以下4点:① 提供实习的单位少,仅有5%左右,大部分为三资企业,且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 ② 实习单位支付薪酬少、不支付薪酬甚至要支付实习费用,学生经济压力大; ③ 实习工作内容琐碎,多为非专业、非核心工作; ④ 实习过程中缺乏指导,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指导老师易出现“两个和尚抬水吃”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借鉴国外建立大学生实习制度的经验,从国家、企业和高校3个层面,从法律制度、实习经费等方面入手尝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实践教学制度与校企合作模式。

2.2 我国会计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制度的构建

2.2.1 国家加快立法建设,保障企业权益,引导地方政府、企业重视大学生实践

德国独特的重视实践教学的“学徒式”培养模式成为20世纪初世界上许多高校模仿的对象。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德国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积极合作,构建了企业主导、多方参与、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的大学实习制度。具体分为3个方面:① 政府以立法和制定政策法规的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制度保障;② 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③ 德国大学高度重视在校大学生的实习工作,在学制和学分管理上较灵活,为学生充分的实习提供了可能。

因此,我国应加快劳动准入制度、安全保障制度、实习生权益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立法并制定执行保障措施,保障企业权益,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例如将接收大学生实习和实践纳入地方政府、国家机关、企业及有关部门社会责任的必要组成部分或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内容,并在投资支持、经费支持或税收减免等方面做出国家制度安排,以此促进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形成指导、合作与管理关系,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宽广的实习平台。

2.2.2 高校转变办学理念,创新实习制度,主动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合作计划

校企长期战略性合作是一种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校企资源共享的“双赢”模式。学校与企业开展智力资源合作,在长期的合作中不断提升内涵,共同打造贴近企业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缩短应届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期,节约企业成本,提高教育效率,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共赢。

德国公司不论大小通常乐于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一方面是因为公司可通过大学生实习进行人才选择和储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实习生工资低,用他们处理短期业务省去了后期人员安置之忧。在美国,超过80%的企业聘用过实习生;在日本,超过47%的企业有使用实习生的传统。

因此,高校应该转变办学理念,开门办学,了解企业人才发展规划,实现按需培养,在创新学生实践模式方面做出制度安排,包括: ① 管理制度保障,建立“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责任制”,定期与校外指导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解决企业之忧。鼓励各院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校企合作模式。② 经费保障。学校不但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而且在学生实习资金上给予支持,以保障学生实习经费及时足额划拨到位、专款专用,保障学生安心实习(如我校学生毕业实习经费为人均1 500元,基本能够满足学生交通住宿费用)。③ 创新实习实践认可制度。鼓励学生周末到企业实习并给予学分认可;认可学生参加校外企业界人士的讲座报告;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而不限定年限;对学生在企业的实践结果如发明、技术创新或获奖情况予以认定,全方位多角度地创新学生实习模式。

第3篇:学校教学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分制 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062-02

一、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的现状

十八世纪末,德国首创选课制,学分制起于选课制。1952年,我国进行了高等院校院系调整,高等院校普遍采用学年制,代替了学分制。1978年,教育部提出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试行学分制,南京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部分重点大学率先实行学分制。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已实行学分制。

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制、导师制和学分绩点制为核心,以学分为基本单位来衡量、计算学生对某门课程学习量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一般有学年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高职院校也把学分制作为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方向,并取得了理论和实践成果。

从各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的情况来看,主要以学年学分制为基本类型,辅以加权学分制。学分制的采用体现了计划性和灵活性的结合,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了高校教育思想的转变,促进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二、高职院校学分制存在的问题

1.教育教学观念需更新

一种新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必须先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学分制是以激发学生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建立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应当实现三个转变: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要把学生的学习观念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要把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使学生成为教学行为主角。

2.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

学分制实施的必要条件是教学资源充足。一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如教室、教学设备等方面量和质上地限制了学分制的实施。二是教师知识和技能尚不具备开设新课的能力,课程资源少,造成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不大,选课特有的灵活性受到限制。

3.选课体系构建不合理

选课是学分制的核心,而构建科学的选课体系又是选课的关键。有的院校只强调专业性,不注重人文性,或只强调理论系统性而不突显技能性,或对跨年度、跨专业选课不予充分考虑。在学分制下,课程体系应模块化,各模块间层现关联、层次、递进关系,共同构成高职高专学分制的选课体系。

4.教学管理工作有待改进

学分制的运行和实施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将所有的课程和相关的信息及时而准确地传递给全体学生;建立一系列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如学籍管理、课程编排、选课管理、转专业管理等制度。因此,现行的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改革、创新。

三、构建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

1.扩大选修课原则

学分制的核心是选修课制。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也要遵循学分制运行规律,多设选修课,使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及课程。课程设置要采用模块化方式,允许学生在入学一年后按照相应条件适当调整专业。但是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学分制更多是学年制的变通,把学年制的分数折算成学分制的学分,且对选修课部分课程设计缺乏与其他模块的关联性、功能性。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原则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应当在学分制中得到充分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技术技能的培养,要求实践教学总时数≥40~5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半年的顶岗实习,并给予相应学分。

3.双(多)证原则

专业技能资格证证明技能水平和能力。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体现双证或多证书。各专业应建立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技能证书奖励及技能竞赛学分体系,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和就业能力的目的。

4.兼顾人文素质原则

高职教育在重视智商同时也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情商,保证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既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又兼顾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既考虑学生就业知识技能的训练,又顾及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开设美术和音乐欣赏、应用写作、诗词欣赏等选修课程,并作为院级选修课。

四、具体措施

1.确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目标应明确阐述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及应对学生毕业后面向的岗位(群)进行具体描述,应详细说明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这是构建学分制课程体系的价值评价和依据。

2.弹性的修业年限

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学习年限宜为2~4年,正常学习年限为3年。各专业一般应按照三段制(1+1.5+0.5)的模式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一阶段(第1学年)按专业大类培养;第二阶段(第3学期至第5学期)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第三阶段(第6学期)工学结合,进行岗前训练与实习。很少高职院校采用弹性的修业年限,原因很多,主要是难以满足学生选课要求,相关管理制度协调不够,学年制思维未能突破。

3.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按知识、技能模块构建学分制下课程体系,这是学分制实施的关键。模块式课程体系组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全院性选修课。公共必修课以公共基础课为主的必修课组成,以培养学生一般基本知识和素质为目的,学生必须完成这部分学习内容。专业必修课培养专业素养,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按专业大类分别制定,要求选读该专业学习的学生都应学完专业基础课并取得相应的学分。专业主干课程按专业方向需要设置,是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重要课程,要求选定本专业方向学习的学生必须修完该类课程并取得学分。专业选修课具有专业拓展功能,由大量的选修课组成,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个性发展的需要任意选择学习。专业选修课可以是某一专业方向的专业延伸课程,也可以是跨专业的其他课程,也可以是按某一专业方向的基本要求而组合的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学习完成并取得学分,若为跨专业的其他课程可承认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取得的第二专业合格。实践课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突出学生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独立自成体系。全院性选修课全部为人文素质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实现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4.学分规定

4.1学分规定

在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中,各专业课程均以每学分为16~18学时计算所需的总课时,以0.5为最小学分单位,各专业其他课程的总学时必须为8的倍数。如果某门课程安排在一学期,在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满足(16×学分)≤(理论周数×该门课程周学时)。

4.2周学时要求

考虑到学生的自由时间,周学时要保证≤28学时。

4.3技能证书和技能竞赛给予学分

双证书奖励学分5学分,技能大赛获奖学分2~6学分。

5.建立和完善动态管理机制,激励学生

可以采用绩点学分制或加权学分制,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的内在质量,并相应地规定最低学分总量的平均总绩点数作为升级或毕业的标准,允许修满学分的学生提前毕业或修满第二专业学分的学生,发给第二专业合格证,这就是学分制下的动态管理机制。将学生取得的绩点学分与评定优秀生、奖学金等级直接联结,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因此,高职院校应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动态管理机制。

6.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

教师是支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学分制的实施是对我们的教师考验和重新评价。首先,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不仅要求专业知识厚实、文化素养广博、学术水平高,还能在边缘、新兴学科的科研中有所建树,能开设计院出高水平的选修课;其次,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关系到育人的质量,必须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心,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第三,实行“导师制”,每个专业教师都要担任学生的导师,不但根据学生情况指导其选择课程,介绍、学习方法,使之拥有系统、完整、科学的知识结构,还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能力以及关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基于学分制制定高职教学计划的实践与探索.赵居礼.刘向红.

[2]学分制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9月19日.赵晖.

[3]《高职学院实施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首珩.

第4篇:学校教学制度范文

目前,地方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张和资源重组式新建综合性高校的应运而生,造成教学资源相对匮乏[4]。面对新的挑战,地方高校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存在一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陈旧。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必然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必须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必须要注重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这样才能真正的为社会服务。如果忽视了个人的价值和个性的发展,将直接扼制了创造教育。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支配下的教学管理观念便是以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为本位,学生被看成是管理的对象。所以,在此教育观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在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学生没有自主选课、选教师、选专业、选学习方式的权利[5],即便是有些地方院校实行了选课制度,选课制度也形同虚设,由于教师及开课数量较少,使得“选修”变为“必修”。

2.教学管理队伍落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相对落后,不能最优化教育资源,没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部署院校相比,地方高校受其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所处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等因素制约,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往往更为缓慢,一些教学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办事效率低、效果差,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因此,要实现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正确认识和加强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6]。

3.教学质量观偏差。近年来,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接轨和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迈进,更加凸现了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然而,究竟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教学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和学校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人们对教学质量过分看重,就会制约教学制度的深入改革。传统教育重共性、轻个性,重知识灌输、轻智能开发,重理性训练、轻和谐发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善于或不能针对不同类别、层次、个性特征的学生实施更符合他们发展的教学质量标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特长发展,制约了新形势下教学质量提高。并且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一谈到保证教学质量,就联想到“严格要求学生”“、不得降低考试标准”等。由于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不会在短时间内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就形成了认识上的偏误,束缚了教学改革的思想[7]。

4.管理机制僵化。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仍处在探索阶段,教育教学管理中仍然存在着问题。教学管理机制受到传统经验的制约,机制僵化,不灵活,不能随机应变,较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要求,尤其是教学管理的基本理念,与当前教育的发展不同步,与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推行严重相悖,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各部门责、权、利关系不明确,严重制约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8]。

5.创新不足。许多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还停留在常规方式,没有与时俱进的进行改革创新。当然,常规的教学管理对维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教学环境非常重要。但是,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不能一成不变。当前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性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内容陈旧,更新速度较慢,不能体现当前最新的科研成果;教学计划缺乏创新、按部就班。二是教学管理过于强调集中性、统一性与单一性,缺乏教学管理的活力。三是教学管理者完全按照管理制度执行,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9]。

二、加强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对策措施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取决于人才的竞争[10]。地方高校具有的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进步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并且严重阻碍着新的教学手段,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与高校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匹配程度弱。因此深化地方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已经是当务之急[11]。具体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个性化教学。教学个性化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创造型的人才。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更好地运用其所学的知识,更好的发挥特长,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在我国地方高校教学中,应正视个性差异,重视个性化教育,对教育者而言应该是因材施教,对学生而言应该是鼓励其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以适应社会对高质量富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的需求[12]。个性化教学不仅仅局限在某个教师的特色课堂,应该在学校范围内创造条件,积极开展研究、探讨,建成多样化评估体系,为探索个性化教学创建宽松的氛围,提高教师积极性、形成个性化教学团队。

2.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素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基础,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决定了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影响着优质教育教学的质量[13]。加强教学管理水平建设,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新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实施者和监督者,也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和推进创新的策划者。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掌握教学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提高业务技能,逐步提高管理素质,成为良好的高校教学管理的多面手,以高水平、专业化的能力服务学生、教师和学校,能够很好地适应教学管理的发展和要求。教师是教学管理队伍中的重要一员,许多教育组织、学校和教育学者积极倡导和鼓励教师参与学校教学管理[14,15]。教师身处教学第一线,来源于课堂,是教学质量反馈直接感受者,教师应该为教学管理创新提供最为真实的数据和资料。教师既是教学管理的参与者,又是被服务者,对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深刻的认识,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议,改进教学管理方案。同时,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教学管理创新成果,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确保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正确进行[16]。

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肩负着振兴教育的希望。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有赖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最重要的是建立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对教师管理的目的不在于限制和约束,而要通过规章制度建设、职业价值引领等来对教师进行激励,使教师增加工作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优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学校要提高认识,增加投入,使每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熟练的教学能力、先进的教育理念、无私奉献、团结奋斗的精神。所有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秉承辛勤耕耘、凝神聚力的奉献,是创造一个学校优异的教育教学成果前提。

4.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学校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贯穿于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是学校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17]。教学管理首先是教学思想的管理,其次才是教学行政管理[18]。教学管理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明确教学理念。实践中围绕教学思想来制定教学计划、完善反馈机制、深入比较教学效果、不断探索研究提炼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让理念引领实践、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行政管理是贯彻教学理念的通道,是联结教学资源和教学效果的网络。加强教学行政管理应拓展管理人员素质、提高实务技能、增强服务意识、实践公平政策、将教学理念传达到教师、融汇到课堂。学校只有在完善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加强日常教学工作管理,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19]。

第5篇:学校教学制度范文

[关键词]“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教学管理制度

对于高校而言,“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按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在学生第一年的学习过程中,院校不对其进行专业划分;第二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通过院校实施的考核后,在学科大类内选择自身倾向的专业;第三年,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后,可以进一步确定自身倾向的专业。这一培养模式拓宽了教育口径,凸显了学生个性,强调了创新意识,满足了产业需求,实现了通专结合。“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是典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开展与目标的达成都需要依托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

一、“平台+模块”模式与教学管理制度的联系

(一)“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学管理制度提供支撑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看法。部分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部分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人才为宗旨,体现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涉及人才培养方案、运行机制及培养途径等;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培养方式。通过对上述看法的总结可以发现,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是高校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创建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关于教学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学者也形成了众多观点。部分学者认为,教学管理是高校用以保障教学质量的各类规章制度;部分学者认为,教学管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教学管理包括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以及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机构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指导。通过总结可以得出,教学管理是指以遵循教学管理规律为前提,去服务教学和培养创新人才。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故应当改革、完善、创建新型人才培养和素质提高的教学管理制度。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学管理制度的支撑。

(二)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助推“平台+模块”人才模式目标的实现社会发展需要配套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须有教学管理制度支撑。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基础工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能够确保教学系统有序高效化和管理行为规范化,是学校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学管理制度。这是教学科学化管理的根本,有利于保障教学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对各项管理制度十分重要,有创新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同样可以加快教学管理的创新和改革。多年的高校教育探索和实践经验表明,必须充分厘清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联性。为提高效率,减少盲目,还需制定完善的教管制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平台模块”人才培养目标应当配套教学管理制度。换言之,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助于“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实现。

二、“平台+模块”模式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缺陷

(一)学分制有待完善高校学分制的实施存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选修课程的数量还不够,而高校选修课开设数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部分教师本身科研能力有限,且工作压力大,故难以持续开发新课程;另一方面,院校在教师开发新课程的过程中给予的支持不足,导致课程设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存在缺陷,这既影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兴趣,同时将直接削弱学习年限的弹性与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其次,学生无法自主选择教师。高校规定了学生有自主选择教师的权利,然而这一规定实际并未施行,其原因有:一方面,院校需要保护部分教师利益。教学工作竞争激烈,然而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不一,这势必导致学生倾向于选择教学质量较高的教师,而使得教学水平稍弱的教师难以正常开课,因此院校在改革的过程中有所顾虑;另一方面,院校缺少充足的硬件设施和具备教学科研能力的人才。最后,各学校间学分互认制度并未真正实施。各高校之间应当制定统一的学分互认标准和程序,从而使得各院校既能承认学分又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学习指导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独立能力弱、自主意识淡、无人生规划、学习不思进取、选课盲目、自控力差可谓是一些当代高校学生的通病。虽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为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和进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如果指导不到位,便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学生对学什么和怎么学有困惑,学习安排缺乏计划性。由于缺乏老师的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安排表现出盲目和随意。这种盲目性主要源于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与家长的大包大揽,使得学生缺乏对大学教学计划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取向缺乏规划性。“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给高校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专业的机会,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专长来选择喜欢的专业。这更需要高校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取向有合理规划。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制度不健全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的核心,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纵观各高校当前的教学规章制度,发现其中存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对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的投入不足。科学设置专业、合理安排课程以及选用前沿教材都与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专业、课程、教材这三大建设涉及学校的各方面,是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难点工作。其次,需不断改进平台与模块的课程设置。纵观全局,知识的不断推陈出新已成为一种趋势。优化课程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不断研究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设置和加强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设置与培养目标紧密衔接。最后,缺乏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制度。这一方面表现为制度的不完善,另一方面表现为部分教管制度未得到落实。教学质量在高校教管中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但也是其生命线,需不断研究新评价标准和方法,才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制度。

三、“平台+模块”模式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完善路径

(一)完善学分制针对高校在学分制施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缺点,现提出以下几条完善路径:首先,大力发展选修课程。可从课程和教师两方面来分析。其一,在课程方面,院校应该构建课程审核和把关机制,目的在于确保选修课质量;成立审核评估机构,设计审核把关机制,确保每门课程都经过认真调研,只有如此,课程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其二,在教师方面,应当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例如新课开发酬劳、超课时酬金、工作量计算等,同时给予踊跃开发新课的教师更多出国、访学的机会,使其不断学习最前沿的知识与信息,从而进一步确保选修课质量。其三,院校还需要增强弱势学科的师资力量,提高师资水平。可将选修课程开展的数量和次数与教师的年终考核相联系,将全体教师开展选修课程的具体数量予以记录。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可给予丰厚的奖励;对于表现不理想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处罚,确保公平、公正。其次,全方面实施自主选择教师制度。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高校应全面实施自主选教制度。此制度不仅能够改善教师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二,在具体措施方面,由于部分院校硬件和软件实力条件有限,自主选教制度的全面实施不能操之过急,还需要循序渐进。高校不能只关注教师利益,一定要放下包袱,制定出合理的规章制度,保障自主选教制度的顺利施行。高校亦可设置一段过渡期,此过渡期可以是三到五年,在三到五年后全面推进选教制度。此外,院校要不断提升硬件设施,并且引进、选拔、培养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学科研精英[1]。最后,建立校际间的学分互认制度。对于校际间的学分互认,我国学者已开展了诸多研究,具体可从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一,在指导思想方面,高校应当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补全学校开展课程不足的缺陷以及课程的局限性,从而全面发挥出高校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借鉴国内外院校的教学经验,创建校际的学分互认制度。其二,在具体措施方面,院校应尽快制定有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将学分互认程序规范化。不仅要认可跨校选课所取得的学分,将跨校选课安排在教学计划范围内,鼓励学生跨校选课,同时还需制定互认学分的原则[2]。

(二)强化学习指导制度其一,进一步推广、完善导师制。首先,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高校学生难以独立自主地安排学习计划,高校可尝试实施导师制,由导师帮助每位学生挖掘自身兴趣爱好,并迅速找到特长,指导范围可涉及到学习、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实际上,导师扮演着双重身份,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需要兼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其次,在任职条件和工作职责方面,科研导师毋庸置疑应该由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导师的工作职责在于了解教学计划及毕业要求,指导学生顺利地学习与毕业,并在就业上给予建设性的意见。此外,导师亦可指导学生进行科技类竞赛,引导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其二,建立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体系。以上提及的制度的确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选择,学生培养方式也更显个性。然而,目前部分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制度的教学内容,学习的依赖性较强,如此将严重阻碍学分制的实施,使其优势无法完全释放出来,这势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管理能力。故在施行导师制的背景下,需要在院校层面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指导。为构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指导体系,可编写部分选课指导教材。一方面,呈现出所有与选课相关的基本信息,例如,本学期学校有关的政策规定以及教学管理体制、授课老师学历职称基本情况、通识教育课程制度和各课程概况、学分、背景、授课地点、授课时间、相关书籍等。另一方面,信息的组织形式及呈现方式要清晰简洁,以便学生阅览[3]。其三,建立学生学习预警系统。高校不仅需要在管理机制上健全个性化指导体系,还需要从管理方法上强化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即建立学生学习预警系统。具体而言,院校需要开发并设计课程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影响学生选择课程的关键性因素主要有两种,即课程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院校应当借助信息技术设计课程信息管理系统,对课程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为学生提供便利。其次,院校应当将学生所学的专业与相应的市场需求密切联系起来,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最后,院校应当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分析,即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前预警学生,保证学习进度。

(三)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制度一直以来,教学质量监控保障制度完善工作在高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具体将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论述。首先,完善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制度。其一,在扩大课程改革力度和改善课程质量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改革课程结构的设置形式,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实现课程改革与国际的接轨、学科交叉与课程多元化,从而提高学生多方位获得知识和善于思考的能力。其二,做好模块设计和平台搭建工作,其关键在于课程。课程肩负着培养我国各行业技术人才的重任,故提高课程的质量至关重要。高校若要培养行业精英,便要将重点放在每一门具体的课程上。不同的课程质量代表着不同院校的教学水准,其在模块课程方面必须展现出专业的特点。其次,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切勿凭空想象,要建立在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大力帮助并培养新教师。院校可结合教学检查制度、考核评估制度、教学听证会以及毕业生质量信息网等制度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监控对高校而言非常关键,牵涉范围非常广泛,而且操作起来较为烦琐。高校应当建立目标统一、规范严格的制度,确保其操作正确无误,方能公正且全面地评估教学质量[4]。最后,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以及构建地方系统。高等教育需以加强产学研结合和促进高等院校和产业界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为宗旨,打造一所人才辈出、成果丰硕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基地。其一,在指导思想方面,高校需根据自身情况,以面向地方和服务社会为宗旨,形成具有独特色彩的办学理念,实现学与研的结合。其二,在具体措施方面,院校应当面向社会,实现产业联合办学,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此外,高校与科研机构人才应当向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这不仅能促进院校与企业间的合作,还能让经济发展最大程度地受益于科技发展;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寻找学科发展与地域经济发展的契合点;院校还需建立在校学生创新教育实践中心和校外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让学生学以致用;专业的负责人可与相关企业签订合约,联合培养学生,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远飞.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制度创新与启示———基于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系的考察[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2]李志峰,罗梦辉,王春春.基于学生分类发展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变革———以“自我—社会认识”为分析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2).

[3]冯汐.针对完全学分制条件下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改革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07).

第6篇:学校教学制度范文

【关键词】独立院校;教学管理;创新

独立学院是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开展本科学历教育的院校,与公办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都有较大差别。独立学院的设立,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其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学生录取等方面的特殊性,对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独立院校必须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提供教学管理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独立院校教学管理方式及其特点

1.独立院校教学管理的内涵

与一般教学管理的定义相似,独立院校教学管理就是依据学院培养目标,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原则、理论和方法,对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1]。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包括学生学籍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评估等,其目的在于充分规划、组织和协调各类教学资源,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经历了母体院校完全托管状态和半托管状态,目前已经进入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目前,独立学院已经拥有相对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专职专任教师也达到一定规模,经过了几个本科教学循环,教学管理运行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独立院校教学管理的普遍属性包括:服务性,教学管理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保证各类教学工作能够平稳运行;整体性,教学管理涉及的各类常规管理工作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之间有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例如,要确保四年级本科生能够顺利取得毕业证件,就涉及学籍、信息、资格审查、教学工作计划等多方面的协同;动态性,虽然教学活动、学生管理可以依据计划开展,但是教学管理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人员、信息、环境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一年两次的固定工作,具体到考试安排,每年都会发生细微调整,必须在教学管理中随时给予关注。

2.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特点

一般来说,独立学院在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上继承了母体院校的模式,但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独特属性。首先,生源的独特性。独立学院以本科教育层次为主,按第三批本科录取,与其母体院校录取分数的差距较大,因而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需要矫正。同时,许多在独立学院就读的学生家庭条件较好,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学校以外的事物,因而这些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兴趣广泛,尤其在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上表现的较为突出,但在刻苦钻研方面有一定欠缺[2]。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已有优势,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是重要的管理任务。其次,师资的独特性。独立学院创办之初,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突出的特色,即专职教师较为年轻,学历水平以硕士为主,以中级职称较为常见。与一般本科院校不同,独立学院聘请较多兼职教师,尤其是为了平衡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较为年长、较高职称水平的教师在兼职教师中所占比例较大。专职教师群体和兼职教师群体各自的特点对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发挥不同群体优势,使其紧密合作,提升教学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培养定位的独特性。独立学院虽然定位于本科层次,但在培养定位方面,与一般普通高校存在较大差异。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基本定位是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照搬母体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二、独立院校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和创新的必要性

1.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现状和问题

目前,独立学院教学管理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高效服务,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优良环境,但是,仍然在四个方面存在不足,有待改进。第一,在培养方案设计方面,对独立学院的独特性关注不足。目前,独立学院的培养方案设计,大多源自于其母体院校,对所招收学生素质的特殊性方面关注不足。以课程体系设计为例,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在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完成大量基础课的学习,之后才进入大学三年级的专业课学习,之后,为了强化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四年级以进入相关企业实习较为常见。从录取分数来看,独立学院招收的学生在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上取得的成绩无法与二本、一本院校学生相比,由于水平较低,甚至对这些课程没有什么学习兴趣,但是,依据培养方案,他们必须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导致挂科现象十分明显。在大学三年级时,他们要么得重新选修这些课程,占用了专业课学习的时间;要么因为挂科,影响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在培养方案设计方面,如何发挥学生的个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不使用死板的“教学、考试、重修”这种传统方案,是机制创新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在教师管理方面,无法发挥不同教师群体的独特优势。专职教师因较为年轻,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掌握较高,也更能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活动,但传统的讲授模式,无法很好的发挥沟通作用,导致教学效果有限。兼职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因为制度设计,在兼职工作中,对三本学生的能力考虑不足,课程讲解通常与其在原单位的安排保持一致,教师与学生的配合不足,无法使教学能力得到最大化展示。第三,在学生管理制度设计方面较为僵化,无法满足学生要求。目前独立院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依然是较为传统的,即按照班级、年级、专业进行教学活动安排。可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跨专业、跨年级的合作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要求之一,不同班级、年级、专业的分离式安排,阻碍了学生互相认知、交流、或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且已开展合作工作的学生因为课程时间限制,只能在共同的课余时间集体互动,降低了完成创造成果的时间进度。第四,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体制改进不足。创新人才培养是应对竞争环境、满足社会需求的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长期以来,高校教学工作都是以制约式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管理体制下运行的。特别是三本院校,由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动力的不足,这种管理更为严格,具体到课程时间管理、教学计划检查、教学制度追踪等,都有着严格的限制。客观来讲,这种管理体制在保证教学秩序方面确实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过于死板的体制限制,压抑了教师和学生自我突破的积极性,以服从式为主导的教学管理体制必须向自主式转变。

2.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2015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并指出“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中,确定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教育教学的关键作用在于人才培养,特别是随着独立院校不断发展,招生规模逐渐增大,如何响应国家号召,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全面创新,使教育价值得到更大体现,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是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完成的任务。从独立学院发展视角来看,其招生压力正在加大,特别是出国留学手续日益简便,独立学院的竞争对手已经从国内同批次院校扩展到了更大的范围,如何在激烈竞争的舞台中脱颖而出,取决于独立学院是否能够准确把握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在教学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理论和应用体系,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取得长足发展。

三、独立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原则和机制

1.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创新的原则

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创新必须深入了解社会需求现实,掌握学生、教师和教学工作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坚持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培养是开展教学管理创新的先决条件,没有创新意识,就不可能开展富有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也就谈不上创造新成果。创新能力是实现教学管理创新的落脚点,创新能力由基础能力和专业业务能力构成,基础能力是完成教学管理工作的必备素质,专业业务能力是对现实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以及创造新的管理机制解决问题的能力[3]。此外,由于教学管理工作涉及整个学院的各个层级,因此教学管理创新还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即任何一项教学管理创新的设计,都必须思考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确保机制创新成效。同时,在创新过程中,除了要立足于独立学院自身特点,还必须参考国际上的现金经验,即坚持国际化原则。

2.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创新机制

(1)培养方案创新——创建弹性管理机制

进行独立学院培养方案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社会现实需求状况,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掌握应用性强的专业化技能。在基础课方面,需要认识到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一定困难,传统的课堂讲授、期末考核方案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且刚进入大一的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可能存在偏科现象,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必要建立弹性管理机制,给学生一定的选择自由。传统的通过入学考试分快、慢班方法,对不少学生的自尊心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建立弹性管理机制时,必须充分考虑课程特点,实现最佳创新效果。以大学英语为例,英语教学涉及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如果课程设置据此分类,学生首先可以选择自己较为擅长的部分,建立学习兴趣;其次,考虑到学生应用能力的锻炼,具体到某一课程,可以更多的侧重实用部分,或是一些专业英语等级证书考试的训练,使学生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单纯通过期末考试,而是取得一定的职业资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后,学生的兴趣爱好较为广泛,特别是一些欧美电视剧广受追捧,可以在课余活动,据此举办与之相关的竞赛,使本来占用学习时间的娱乐活动成为基础课学习的组成成分,最终通过学生自己的自主选择,实现学习成绩的提升。在专业课方面,专业必修课的设置可以提前,使学生对所学习的专业有初步了解。专业选修课设计常常以模块化形式存在,这种设计虽然可以使学生对某一模块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但也限制了学生对其他模块的学习。因此,在专业选修课的设计方面,应该采用“有推荐,不强制”的措施,即在学生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基础上,自由选择课程组合,全面提高专业素质。在专业实践方法,提高实习时间设置的弹性,鼓励学生开展暑期实习,以便能够带着问题进行课程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学生意愿,将最后一学年的实践期提前,所需学习的课程则可以延后,避免学生在学习阶段,轻视所学习的理论,提高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能力。

(2)教师管理创新——创建工作室管理机制

教师工作室管理机制突破了原有教学体制下,教师单独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负责的模式,而是以一名教师为主导,配备其他几名辅助教师,共同承担课程的教学工作。当然,如果每门课程都这样设计的话,无疑会使教师工作量太大,因而,从教学计划中选择最为重要的专业课程,形成创新的工作室管理机制,是较为务实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完成课程逻辑设计,年轻教师为课程补充最新知识,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独立学院聘请的兼职教师因为原单位工作繁忙,停课情况时有发生,工作室设计可以使的课程开展顺畅进行,且学生需要与老师沟通时,不会因为难以联络而无法及时得到反馈。工作室机制还能够将一门课仅历时一个学期的时间制度打破,将其延续开展2-3个学期,形成包括讲座、授课、实践和反馈充分结合的机制。此外,工作室机制还为引入企业中的实践导师提供的契机,出于学历、教师资格证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即使是独立学院,也不能直接聘请企业工作人员为兼职教师,这对学生充分了解社会现实需求和企业人才需求有负面的影响,工作室机制可以在主导教师的带领下,邀请实践精英做客课堂,为学生们答疑解惑。在教师管理过程中,创建工作室管理机制,能够全面发挥各层次人才的专业优势,实现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

(3)学生管理创新——创建项目式管理机制

一方面,学生之间有跨年级、跨专业交流的愿望,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必须鼓励这种交互活动,并为其创造有利环境,项目式管理机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管理方式。在激励措施方面,学校可以设置与课业相关的跨专业课题,鼓励学生参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与其他院校合作,特别是现在很多院校在地理位置上相邻,为跨校沟通奠定了基础。传统的勤工俭学是让学生从事一些事务性工作,创建项目管理机制,可以让学生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具有创造性价值的工作。在保障措施方面,包括时间保障、场地和设施保障。通过弹性管理机制,学生对学习时间的自主控制能力更强,确保了共同课余时间的形成;在场地和设施方面,如果是所有学生都能随意使用,则可能导致滥用,或是使用时间过于集中,因而,必须在使用时间和使用产出方面,给学生一定压力,确保场地、设施都得到有效利用。

(4)创新人才培养——创建柔性管理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从各个方面进行统筹协调[4],教学管理是这一系统运行的基础,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的人才培养需求,因而有必要借鉴先进的管理体系,即柔性管理机制。柔性管理源自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究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在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手段,柔性管理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性。对于教学管理而言,柔性管理与传统的刚性管理相对应,不再对教师、学生提出指令化的要求,而是进行人性化管理,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管理氛围,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对于教师的柔性管理,就是要赋予教师较高的自,确保其在教学活动上的自由,帮助教师依据教学任务和课程性质设计出完善的教学体系,当然,自并无意味着教师可以无视教学目标,因而在教学评估时,有必要依据创新教学的特点制定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将教学模式改革情况纳入教师的考核,用以确保柔性管理机制的成效。对学生的柔性管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的的环境,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特别是在考核机制方面,应该对学生创新能力给予一定程度的侧重。例如,现行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学生在期末考试之前突击复习,在一些任课老师提供复习要点后,学生的考核结果通常是以记忆能力强的学生占优,而奖学金评定等激励措施也主要以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这种方式十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而在课程考核方式设置时,有必要从柔性管理角度考量,将学生创造性的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纳入综合评估体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结

教学管理的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在系统阐述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定义和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指出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一般性特征包括服务性、整体性和动态性;与普通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的不同之处在于,独立学院在生源、师资和培养定位方面,都存在教学管理工作的独特性。虽然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对其特殊性关注不够;在教师管理中,难以同时发挥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优势;在学生管理方面,由于制度僵化,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健全的体制还没有运行开展。在分析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在国家所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提出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以及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四项创新机制,分别是:第一,通过创建弹性管理机制,实现培养方案创新;第二,通过创建工作室管理机制,实现教师管理创新;第三,通过创建项目管理机制,实现学生管理创新;第四,通过创建柔性管理机制,实现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全面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创新机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亚萍,徐勋倩.创新教育背景下高校的教学管理的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3,(S2):317-318.

[2]张忠,李韦华.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理念[J].教育与职业,2015,(5):45-46.

[3]齐平.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现实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69-171.

第7篇:学校教学制度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制度有效性提高

管理是一门神奇的综合艺术,有人说,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也有人说,管理就是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就是沟通,就是激励,就是服务。还有人说,管理就是不断改进工作,发挥大家的能力和思想,创造价值,等等。那么,如何落实学校的管理?小学是否需要管理?怎样进行管理?对于广大学校管理者来说,似乎还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或理解存在于简单等的话题。本文就这一内容提出几点思考与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提高教师的管理意识

一提到教学质量,有些人往往认为这只是校长或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的事,与其他的教学人员毫无关系。其实,从现代教学管理来看,教师不仅是教授者,又是一个管理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管理学生、教学设备等管理工作,直接参与教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位教师在讲课、检查学生作业、测验等教学活动中,也要真正意识到自己不只是教授者,而且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者,这对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二、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要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卓有成效地实现。要使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国外现代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必须动员、组织学校的全体成员直至家长及社会其它有关成员参与教学管理。外国一些国家,不仅在校内建立师生员工及家长参加的管理、监督机构,而且在校外还设有教师、家长及社会有关成员的联合组织,共同为学生的教育教学负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的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校内的教学管理只是校长领导下的教导主任主管各科教研组管理系统,很少甚至没有师生及家长对教学施以监督的组织。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士也很少有机会过问学校的教学工作、影响了教学管理,从而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要使教学管理充分发挥作用,动员有关方面人员参与教学管理是势在必行的。做好这方面工作,要注意如下两点:

第一,学校领导必须对此给以充分重视,调动校内的方方面面参与管理,同时要力争与家长及校外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吸收他们参与学校教学的管理工作;

第二,建立健全各方面的教学监督组织,对学校的教学施以必要的监督,为教学改革提供改进意见与建议。

三、搞好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是教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分为若干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对质量的产生和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抓教学质量形成每一环节。传统的经验主义的质量管理只注意质量检查(考试)的管理,而忽视创造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的管理。既然教学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教学全过程教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应当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上转移到对教学全过程整个环节的管理上来。也就是要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知识环节的管理。目前,在我国学校教学管理中,对学生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管理不够。学生家庭作业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各科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缺乏协调,学生家庭作业负担沉重,一些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不起来,或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实行宏观控制,协调各科家庭作业,帮助教师提高布置家庭作业的质量。还要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与检查,使课外活动落到实处。

四、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因此,教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对教师的培训、进修与评价又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方面。但是在目前,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对一些学校的一些教师来说,脱产校外进修存在着不少困难,因此,我们应加强校内进修。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教师培训、进修、提高,并要形成制度。要充分利用校内在职进修的多种形式,如新任教师进修、以老带新、个别指导、举办讲座、观摩教学、组织教学研究会等等。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要建立评价的组织机构,包括校外的教师评价机构和校内的教师评价机构;要制定各种评价标准,使教师评价科学化;要加强形成性评价,使评价真正起到发现问题和提高教师水平的作用。教学管理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办好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因此,教学管理要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学校管理应树立管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思想,根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从事教学管理,特别是从事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就更要注意这一点。

总之,教育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的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但是随着全国范围内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形势为小学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教育管理的思路、手段等内容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的质量,更影响到我国下一代的综合成长。所以我们要不断思考我们的教学管理问题,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管理方法,使之实现做优化,最大限度的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焱,张玮,冯启高.更新管理理念,发展现代高校组织管理能力[J];新学术;2008年02期

[2]汪家惠,郑秀英,张进明,郭广生;以人为本 建设学习型教学管理队伍[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6期

[3]王忠萍,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与高校教务管理工作[J],松辽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第8篇:学校教学制度范文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其中十分重要的”读”却被弱化了,这是十分不利于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还是应该加强对”读”的引导和训练,养成读的习惯,获得事半功倍的读的好处!

一、读的好处

1.读是识字的基础,是识字的重要途径。

不认识的字在读的过程中被发现,然后通过问询或者查字典我们可以认识它并且了解它的意思。这对学前儿童的启蒙教育尤为重要,尤为有效。很多字,我们是通过读才认识的,尽管很多时候我们是跟读。

2.读可以获得审美情感体验。

读能读出情来,这种情是触发人心得本质情感,丝毫不会有假意虚情的成分在里面。喜怒哀乐,在生活中被压抑着掩饰着,但在读中油然而生且自然流露。我们很多时候选择读的材料是一些美文,当然美文包含着一种美好的积极愉悦的感情,一边读,一边被这种情感包绕,那种体验是很美好的,是让人记忆深刻的。久之,读书的人会有一种气质存在于外表,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便是如此吧!

3.读可以提高领悟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多读就会有领悟,领悟的深刻和透彻。书读多了,文字读多了,领悟语言的能力自然就强,别人看不明白的,我们可以看得更明白一些。很多时候,我们不去要求孩子们可以解释古诗的原因就在于此,有些字词句后面的意思不是解释的周全的,而是通过读,通过反复的读慢慢体会,形成对文字文中的立体感知。

4.读可以有益身心康健。

读需要眼睛,嘴巴,脑子等器官的协同配合,重要的是在一声声的读中,增加了呼吸频率,增强了肺部机能。适时的,有坚持的读定会让人变得充满生机活力,保持身心愉悦的。

二、读的方式和方法

1.默读。

默读就是不出声的读,这种读更适合于高年级。默读不受环境限制,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静下心来就可以读下去。默读最好要习惯于记笔记,把读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也是加深记忆的一种好方法。默读在低年级效果不佳,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不强,很容易受环境影响,默读中有些外界的事物一干扰就会走神了,书也读不好读不下去。默读养成习惯,会受益终生的。

2.朗读。

就是出声的大声的读。这种读法适合于低年级学生,也是晨读的主要方式。早晨醒来,伴随着初升的太阳,坐在某个地方,放开喉咙大声的摇头晃脑的旁若无人的读起来,既醒了脑子,有增加了知识,还能为一天打下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基础。

朗读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其一,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和语音的多种变化,把文章中的人、事、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趣味,绘声绘色的表达出来,也能使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溢于言表,还可以把书面文字难以表达或者根本无法表达的隐情妙趣抒发出来。其二是有助于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朗读是把握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其三通过朗读可以看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对于文章的妙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到,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只有靠反复的朗读,在不断的语言感受中领悟。反复朗读便于记忆。记忆、背诵是向大脑输入信息,储存知识财富,这是学语文的基础。其余的语文活动,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没有基础,一切都成了空中楼阁。

好多人的小学阶段都有过晨读的经历,也是受益匪浅的。若有条件,希望每个语文老师都要安排一个晨读,即便没有晨读,那也需要上课时候补上一通书声。

3.速读或者慢读。

这是在读的速读上的控制。快速的读可以将注意力集中,锻炼思维敏捷和口齿清晰的能力。在课堂上,一堂速读比赛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能力,还是十分有益的。速读过程中要注意快而不混,快而不落字。慢读则是一种心情心境的需要了,其实这个时候更可以称为思考的过程,慢到一字一景,一语一境。慢到在于体悟,在于感受,在于一种自我的反省和修炼。

4.复读。

就是对每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语像复读机一样的重复或者三四次的读,这样就能有很深的记忆,是强化记忆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

三、读,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能”跳字”。

就是说要不落任何一个字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停下来,要想法认识它,而不是跳过去或者读半边。养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好习惯。

2.读,可不求甚解,多读自然会通。

若是读则可不必字斟句酌的思考它的意思,读下去,尽管读下去,回过头来再读,三读……它的意思就会慢慢凸出来,立体而丰满。切忌把读当做翻译,当成看故事读小说去琢磨情节,此处的读更在于一种机械的自省,对字词,对内容,对文章中心的自省,要读到”其义自现”的状态,也就是读进去了!

3.晨读和夜读。

第9篇:学校教学制度范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措施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既可以是最复杂的教学环节,也可以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因为借助阅读教学,可以加快学生的识字教学,提高识字质量,而且可以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从而对学生的听力、说话以及写作的能力进行大幅的提高。可以说,对于学生而言,阅读能力不仅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更是一个提高学习的技巧。

一、注重“读”的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读”恰为其根本,只有保证学生可以有理解、较为传情的去阅读,才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中国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源远流长,汉字的秀美,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无论是何种方式的朗读,无一例外都需要帮助学生逐渐沉浸到文中所描述的情景中。儒家大儒朱子曰:“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奇强暗记”“逐句玩味”“大抵观书须先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候,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何谓有感情朗读,在什么地方用什么语气去朗读;此外,遇到非常优美的课文时候,还需要叮嘱学生让他们把阅读过程中自己感觉较为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这样的任务,并非是怂恿学生去胡乱的抄写,而是要加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有真的理解了才能够认识到真正喜欢的句子,并且,久而久之,这些优美的句子也就被学生自己所理解,成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了。

二、阅读教学中平等交流

我国的新课标中明确规定:“教师的教学都是要发自内心,不是为了应付学生而如何如何。”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整体氛围应该是较为民主和谐的,这样才有助于阅读学习。而且教师应该主动去发展这种民主的气氛,从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如果能一直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学生将会在这种充满爱的课堂气氛中让自己热情高亢,充满创新的精神,而且,作为教师,需要做好自己指挥者和组织者的工作,这样学生才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并且高效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师生之间可以互相提问,只有保证师生之间的平等,师生之间的读书、讨论和研究才可以有效的进行。

三、让学生懂得为何要学习

所谓的阅读教学的创新,可以选择要求学生加强自我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去领悟和发现,之后通过自我阅读的内容去交流。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去,自觉去进行阅读实践,然后再进行领悟和思考,让学生通过他们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语言来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共同去领悟文章所蕴含的美妙意境。如此创新教学,不仅可以用阅读代替讲解,还可以深入理解教学目的,而且还深入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让原本枯燥的阅读教学变得有趣。

四、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学习

阅读教学,并非让学生被动机械地去记住课本中的文字,而是要自主地去体会理解课本的文章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体现的各种意境。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最应该做的是引导,通过引导、范读以及不可省略的一些讲解小结,通过教材,主要进行一些语言方面的训练。参照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读懂句子和文章,并且要做到举一反三,应用到课外读物中去。教师不应该拘泥于书本,而是要带领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将多媒体加入阅读教学中

信息化环境的不断发展,所以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在引进多媒体设备和技术。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可以通过创造出来的情景来帮助学生去理解原本较为晦涩、抽象的知识,让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此外,所搭配的文字、声音、图片等让学生在视、听、说方面都得到锻炼,此外,多媒体技术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以及较强的感染力,都可以促进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的理解,同时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生动的场景,无疑是让学生对其产生非常大的兴趣。其中关于情境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情境引入、悬念、设问、图画、音乐以及表演引入等方式。

多媒体技术在控制图片、文字、声音和图像的方面优势非常明显。原本较为抽象、晦涩、无法形成有效逻辑的信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转换,就可以较为直观的帮助学生去理解,从而降低了教学中的难点。而且,在传统教学中很多难以加深记忆的重点,通过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轻松地让学生去深刻记忆。

六、结论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去进行语文阅读学习,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为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所以一定要对阅读教学进行深化改革,只有将阅读教学改革得更好,学生才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2]浦漫汀.儿童文学教程[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3]叶蜚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