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品格教育体系范文

品格教育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品格教育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品格教育体系

第1篇:品格教育体系范文

关键词: 《食品分析》课程 教学体系 改革与优化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的情况下,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1]。据分析表明,除了社会经济因素等客观原因外,大学生综合能力的相对不足是导致其就业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2]。高等学校作为大学生教育与培养的重要基地,势必要从根本着手,注重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优化,突出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则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食品分析》课程是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性和系统性。该课程教学内容极为丰富,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有害物质分析、功能性成分分析、包装成分分析等,是食品生产和食品科学研究的“眼睛”和“参谋”,是食品工作者必备的技术手段,为食品的品质控制提供必要的依据[3-4]。《食品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除了要求学生掌握食品分析的基本理论外,还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食品分析技能,并根据检测要求合理选用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但是《食品分析》课程主要涉及到物质分析的操作原理及操作步骤,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理论教学相对来说较为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就很容易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此外,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和单一的课程评价体系,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导致对本门课程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食品分析》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优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国家的食品分析相关行业输送理论扎实和技术过硬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也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的改革和优化

《食品分析》是一门发展较快的学科,理论教学信息量相对较大,且由于其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其理论教学较为枯燥。因此,教师必须精选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一)紧扣教学大纲,紧跟学科前沿,优选和调整理论教学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提升。同时,科技的发展促使新的分析检测技术不断涌现。这些均赋予食品分析学科新的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握学科发展脉搏,紧跟学科发展前沿,适度补充和调整教学内容。例如介绍一些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和相应的分析检验方法等,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食品分析》课程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扣教学大纲,在教学中要突出教材的重点、把握住难点和关键。另外,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介绍各种分析方法,尤其是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和使用注意事项,同时着重探讨各种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和依据,使学生能够掌握食品分析的基本理论,并能根据检测要求合理选用分析方法。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既能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使学生掌握实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启发式”和“参与式”的多元化课程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技巧是全面推广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为中心是现阶段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目标[5]。由于《食品分析》课程理论教学较为枯燥,如果教师仍然采用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对实例的介绍,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同时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举例,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将启发式、参与讨论式的多元化课程教学方法引入课堂,加强教学的灵活性和互动性。例如在讲授食品中某一组分的测定方法时,教师首先介绍每种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对比讲解各种测定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再提出一些实际案例,启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接着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对自己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其他同学进行提问,最后学生总结出可行的方案,教师予以点评。这些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使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予以灵活运用,而且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采用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有效教学手段。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食品分析》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助于教师搜集和整理丰富的教学资源,制作精美的课件,演示图片和视频素材库,通过图、文、声、动画并茂,活跃课堂气氛,增大教学信息量。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与分析流程等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明显地提高教学效果。由于传统教学在推理过程与反应机理等讲解中仍具有独特的优势,适度地运用板书有利于调控课堂和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有助于学生对课程重点和难点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取长补短,注重整体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实验教学的改革和优化

《食品分析》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由于实验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食品分析》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关系到食品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对《食品分析》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选实验内容,加强基本操作训练。

《食品分析》涉及的检测项目和分析方法种类繁多,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食品分析操作技能,教师就必须充分了解食品行业的发展动态,结合当前食品检测的重点项目,以实验教学大纲为依据,选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检测项目,如食品中蛋白质、脂肪、还原糖、蔗糖和维生素C等含量的测定,分析方法包括容量法、重量法、物理检验法和光学分析法等。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食品分析》课程安排在三年级第一学期,《仪器分析》安排在三年级第二学期,为了避免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食品分析相关技术,我们将色谱分析法等需要使用大型仪器的实验安排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而《食品分析》实验则主要涉及物理检测法、化学分析法和光学分析法等。实验前,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学生参与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实验中,注重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如索氏提取器和凯氏定氮仪的安装、使用等。

(二)抓好实验预习,强化实验指导。

要求学生预习实验。进入实验室前写好实验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步骤。通过预习,学生可初步明确自己进入实验室做什么和怎么做。实验课上,教师可采用启发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来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复杂的实验,可用流程图表示实验步骤,并指出关键步骤,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向学生说明实验的重点、难点与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于预习报告中(不能用铅笔做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检查学生的操作方法,指导学生自己分析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结束,学生登记完原始数据后方可离开实验室,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使其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要求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与讨论,并及时上交实验报告。

(三)改革教学模式,增加设计性实验。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学生进入实验室后,由教师首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由于事先没有预习,又要赶实验进度,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思考和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而是完全按照实验书上的步骤去操作,或者仿照其他同学的实验。虽然实验做完了,报告上交了,但学生却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操作技能都没有掌握。因此,实验预习在实验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在现有实验教学学时无法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教师可提供实验题目和目的,要求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设计实验,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论证,最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完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与协助者的角色。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依据课程的性质特点,优化课程的评价体系

《食品分析》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性和系统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食品分析的基本理论、分析手段和基本的食品分析操作技能,并能根据检测要求合理选用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因此,在对课程进行评价时,教师既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还应考核学生应用食品分析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我们对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优化。理论课成绩由70%的期末笔试成绩和30%的平时成绩组成。笔试题目中的客观题主要测试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主观题则测试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提问、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情况、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和上课出勤率等综合评定。实验课成绩则由每次的实验报告成绩、实验预习和回答提问情况、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验相关问题的能力、实验出勤率等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公正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我们建立了与我校办学定位和特色相适应的《食品分析》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模式,以突出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为特色,优化课程评价体系,使学生在系统掌握食品分析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同时,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EB/OL].省略.cn/news_files/105001/20091123222. html,2009-11-23/2010-06-12.

[2]李荣.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3):20-21.

[3]詹萍,田洪磊.食品分析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08,7,(5):66-67.

[4]徐聃.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林区教学,2008,(7):16-17.

第2篇:品格教育体系范文

关键词:四川贫困山区 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一、四川贫困山区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庭、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比较突出,四川贫困山区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根据我们回收的问卷结果显示,有61.87%的监护人是爷爷奶奶,23.03%是外公外婆,这表明84.90%的留守儿童是由隔代监护人抚养的,反映了隔代监护现象在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占据了留守儿童的大多数。其次关于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文化程度是小学的有46.76%,未上过学的有25.18%。由此可知,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其中大部分的隔代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这将不利于隔代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的指导,很多隔代监护人表示他们很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孩子一回家他们总是叫孩子做作业,但是她们无法检查孩子完成的效果如何,更无法给孩子答疑解惑。[1]

2.留守儿童的心理存在一定的隐患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可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偶尔有矛盾的占46.04%且发生矛盾时选择独自流泪哭泣有38.85%和吵闹的有10.79%,选择向父母倾诉的却只占14.39%。由于父母常年在外,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短暂。在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发生矛盾时,大部分留守儿童选择独自承受,表明他们在遇到挫折时没有很好的诉求途径和发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情绪。[2]

3.留守儿童的青春期情绪得不到倾诉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愿意也不敢谈论青春期的有关话题,当留守儿童遇到与青春期有关的话题时不敢向祖父母、外祖父母倾诉。传统观念也使得留守儿童不敢与朋友交谈青春期话题,害怕被同龄人嘲笑。调查显示,父母1年回家一次的占58.24%,每个月回家的却只占7.19%。所以作为女孩倾诉对象的母亲和男孩倾诉对象的父亲更关心孩子学习方面的情况,很少与孩子交流青春期的问题,这相对于那些父亲、母亲时常陪在身边的儿童而言,留守儿童青春期情绪确实没有正确的倾诉途径,不能形成面对青春期问题的正确态度和方法。[3]

4.学校开展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活动不足

学校开展集体活动来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会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近年来,学校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开始重视和关注,许多中学都建立了心理健康辅导站。而贫困地区的诸多学校一方面并没有建立心理健康辅导站的经费,另一方面贫困山区的学校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学校从来没有对留守儿童进行组织教育的占61.15%,偶尔有的占27.34%,经常组织的却只有11.51%。所以学校在开展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活动这一方面显得不足

二、四川贫困山区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诸多原因导致了四川贫困山区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存在问题,既有国家的政策原因,也有学校、家庭和留守儿童个人的原因

1.城乡二元制封闭结构继续存在的影响

“一般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如农业)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虽然国家近年来不断推出了一些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立在实现中国的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但是中国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并且造成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了改善生存和生活条件,农村很多青壮年便选择外出务工。这些青壮年由于自身没有专业技术,基本属于体力劳动者,工作很辛苦,自己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再加上国家的考试制度,孩子必须回到原居住地参加考试,所以进城务工人员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原居住地交由隔代监护人抚养。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薄弱

我们的孩子正处于一个成长的阶段,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信心不足。如果当他们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他们的不良情绪缺乏有效的诉求渠道和解决方式,那么这将不利于孩子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而贫困山区的学校由于条件受限,到目前为止还缺乏一些专门处理这种情况的学科、部门或者活动以及资金,从而使得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缺乏形成健康心理的正确引导。

3.父母与子女缺乏沟通交流

农民外出务工主要是想挣更多的钱来改变家庭的生活条件,为孩子们将来的学习生活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但是在他们努力挣钱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求。父母缺乏必要的教育意识,大多数的家长只在期中或期末关心子女的考试成绩,认为教育只是老师的事。外出打工的父母大多给予物质、金钱方面的满足而缺乏对情感和心理的关心。一些父母受到工作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长时间不能和父母聊天谈心,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及感受无法得到及时的分享和回应,渐渐使留守儿童与父母话题越来越少。

4.孩子自身的原因影响

家长的物质补偿方法造成孩子有金钱至上的认知,于是孩子产生了金钱万能的思想,从而忽略学习和道德品德。其次,有些孩子由于自己比较内向的性格,不愿与人交流沟通,喜欢独处,在遇到困难时往往选择独自承受。最后,孩子处于青春期时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不安、焦虑等感觉。这些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三、解决四川贫困山区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对策

1.从政府的角度

1.1.增加对贫困山区的经济投入,促进贫困山区经济的发展

针对四川贫困山区的山区地形,政府除了实行有利于农民的一些经济政策,增加经济投入,主动地帮助农民发展多种生产经营方式,重视农业科技以外,最主要的是要增加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四川贫困山区的落后的生产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发展的后劲。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的消费水平等,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从而使农民们更愿意留在农村,为自身家乡的建设做出努力的同时,也解决了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问题。

1.2提高对四川贫困山区教育的重视度,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加大对四川贫困山区教育的力度,在四川贫困山区进行相关的劳动技能培训,促进四川贫困山区教育的发展,培养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技术人才,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这对于解决四川贫困山区人才缺失的问题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四川贫困山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为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指导。[4]

1.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

城乡二元结构的继续存在,使得城乡之间各种差距越来越大,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有利于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使农民享有更多的和城市居民一样的机会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做到真正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就业环境,从而有助于外出务工的农民将孩子带在身边,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1.4建立健全四川贫困山区的社会保障制度

增加四川贫困山区社会保障资金的积累,建立和完善四川贫困山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加对四川贫困山区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的投入,解决好农民“看病难”、本土“就业难”等问题。增强保障对象的生活保障感、心理平衡感、社会公平感,从而保证社会安定,实现社会和谐。有利于减少夫妻俩双双外出务工的数量,从而使留守儿童并不单纯的由隔代监护人来抚养。

2.从学校的角度

2.1多开展集体活动

学校开展集体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让留守儿童体会快乐与满足;让他们融入集体,体会集体的力量,学会合作和与人相处。同时,集体活动会产生集体效应,在集体中形成乐观、开朗、外向的性格。

2.2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不仅仅有物质上的需要,还有精神上的需要。在留守儿童心智不断成熟的时期里,会产生相应的一些心理问题,这时需要学校开展与心理相关的课程及心理活动,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专门聘请心理咨询师及开设心理咨询室等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疏导,从而促使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健康心理的形成。

2.3教师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留守儿童心中具有权威性,很容易成为效仿的对象,教师的人格特质本身就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学校中除了同学,老师是和这些留守儿童交流最多的人,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教书,同时也应理性地处理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对于留守儿童可多给予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关注,多进行家访,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增强彼此的信任,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3.从家长的角度

3.1父母创造条件将孩子带在身边

我们承认父母在外务工很不容易,但同时如果条件合适的话应尽可能地把孩子带在身边,带到流入地学校接受教育。第一是能够亲自照顾孩子,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四川贫困山区的教育是比较落后的,父母的流入地相对来说经济比较发达,教育更加全面。若孩子能够在父母工作的地方接受教育,拓宽孩子知识面和视野具有很大帮助。

3.2.关注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个性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应该定期的向孩子打电话,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和情感情况,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善于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现在很多父母偏重的是对于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而忽略了孩子精神上的需要,因此要将孩子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结合起来表达对孩子的爱。

4.从隔代监护人的角度

4.1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作为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人,因为他们才是和孩子一直长期生活的人,对于孩子的影响最为直接,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发展。鉴于现在很多隔代监护人大多只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忽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要。所以隔代监护人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孩子读书或者是满足基本的穿衣吃饭的要求就可以了,而应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多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这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4.2多和老师、家长沟通留守儿童的情况

隔代监护人很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状况,而老师比较了解留守儿童学习和与人交流的情况,所以隔代监护人应该经常去学校和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进行交流,从而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以便于和留守儿童的父母交流,及时发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问题。

5.从孩子自身方面的角度

5.1.理解和尊重父母

孩子应该明白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能够给自己和家庭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父母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因此要理解父母,不抱怨。同时孩子应该尊重父母,不能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或者是认为他们外出打工丢人,而更应该尊重他们。

5.2.认清自己,努力提高自己

首先留守儿童应该知道自己所处的生活状况,并正确地分析和面对它的利与弊。树立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在学习上多与积极向上的同学学习,在生活中自觉地抵制消极、悲观和萎靡情绪的影响,端正态度,积极乐观,增强对学习生活的信心。[5]

四、小结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只有解决好教育问题才能有助于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性格养成、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生命安全等问题。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的参与,不仅需要家庭、学校的关爱,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改变和支持力度的增强,如改变原有的户籍政策的限制、给予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市民权利和福利等等,需要社会团体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杨娟.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隔代教育"的模式初探――基于湖北省南漳县S村的实证考察[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7

[2]缪保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06

[3]刘明华,李朝林,刘骁畅.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第3篇:品格教育体系范文

学生素养教育体系构建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在实践中探索实施符合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特点的素养教育,创新构建以“敬畏、感恩、笃学、卓越”为主题的“四三五五一”学生素养教育体系。

[关键词]

贯通培养项目;素养教育;体系构建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以下简称贯通培养项目)是北京市在2015年为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适应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需要,探索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路径推出的重大职业教育改革项目。由北京市级层面支持部分职业院校与示范高中、本科院校、国内外大企业合作,选择对接产业发展的优势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完成高中阶段基础文化课学习后,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专业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模式中,前2年在高等职业院校接受基础文化课程教育(示范高中协作培养),我们称之为基础教育阶段。贯通培养项目学生的入学年龄基本在15岁左右,在前两年学习的基础教育阶段属于未成年人。贯通培养学生具备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和活泼好学等优势和特点。但同时相比进入重点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来讲,他们的综合素质、自我管理能力特别是自控能力则较弱一些。贯通培养项目是一种新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因贯通培养项目学生固有的特性,客观上要求构建一个不同于普通高职和高中学生的学生素养教育体系,这一模式与体系必须兼顾高职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要求,突出贯通培养项目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特色。作为五所财经类国家高职示范校之一的北京财贸职业学院2015成为首批进入贯通培养项目试点的院校,结合学院原有的高职学生素养教育体系,通过对贯通培养项目学生心理特点、行为特点和认知特点的分析,找到其素养教育的主要要素和关键环节。学院立足实际,高度重视学生素养的养成和锤炼,积极探索和实施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素养教育,为学生的顺利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素养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素养是指人的修养,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职业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我们认为素养是同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活动紧密联系的,是人在从事社会劳动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核心素养和一般素养。一般素养即知识和技能,核心素养包括道德、品格、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等。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训练,在实践中比较容易获得,道德、品格、情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学生内在的素养却无法速成。素养教育是对学生素养的教育培养。在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核心素养教育是更具有深远意义也更为困难的工作,本文要探讨的学生素养教育也主要针对核心素养。一般素养即知识技能为显性素养,道德、品格等职业核心素养为隐性素养,二者构成一个人所具备的全部素养。正如同冰山有八分之七存在于水底一样,核心素养也是隐性的,但正是隐性素养支撑了一个人的显性素养,所以隐性素养—核心素养对未来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素养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念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坚信学生人人是胜者、人人可成才、人人皆出彩的理念,信任学生,为学生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以学习为中心,强调用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实践去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校期间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学习知识、养成素养、训练技能,是育人工作永恒的追求和动力。全面实施确保安全、严格管理、倾心关爱、精准服务、多彩发展的“卓越计划”

(一)确保安全就是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确保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打牢学生工作的底线和红线。安全无小事,在日常管理中,对电梯等重点安全部位由学校专人管理;专门开设了《安全教育》和《生活技能》两门素养课程,让学生学会并实践安全、生存、生活;建立了严格请假制度,学生在校期间禁止随意外出。各类请假必须有明确的证明并由家长认可后经班主任和辅导员同意才可生效。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设立牢固的防火墙。引进两名经验丰富的纪律老师,负责宿舍、早操、早晚自习等主抓学生纪律,确保学生教育全覆盖;

(二)严格管理严格各种教育管理制度,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科学严谨规范全面的制度约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边界和保障。培育“工匠精神”探索实施6s管理体系。健全各项制度,出台入学教育标准、学生日常文明行为规范标准、教室卫生标准、学生早操、早晚自习标准、手机管理办法等学生教育系列标准。制定了学生作息时间表,明确各个学习生活环节的时间节点要求。严格执行贯通项目学生手册中和基础教育学院制定的相关学生管理规定,在贯通项目学生会中成立专门的校风校纪督查部,由一名专职的辅导专门负责主抓,强化学生的纪律和规矩意识,每月公布一次全体学生的校风校纪遵守情况。

(三)倾心关爱发现每个学生独一无二的世界,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保护和全心关爱每个学生,是学生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健全了育人队伍,整个学生工作团队几乎全天候地投入工作。实现从了宿舍到课堂,从课堂到操场的全方位管理;从早晚自习到日常学习,从文体活动到宿舍生活的全过程覆盖;从思想引导到学业辅导,从心理疏导到安全教导全方面教育。获得了全院师生和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

(四)精准服务注重对学生学习生活状态等深层次问题的精准教育服务力度。和教学系统协同配合,加大学生学风建设新学期,学生系统和教学系统一起,每月举行一个学习主题活动月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大学习力度。早晚自习、早操安排学院领导带班,各类教师和学长进班,检查和督促学生,保证学习和锻炼效果。成立贯通项目学生会,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开通微信公众号“北财七年贯通项目”,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编制贯通项目学生动态期,制作贯通项目新生一本通和寒假一本通。12名班主任负责学生的学习和班级提升,学科教师专门安排学业辅导时间。高职阶段的优秀专业学长也为同学们的职业发展做专门指导。

三、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素养教育体系的探索

在学校的指导下,基础教育学院创新探索实践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四三五五一”素养教育体系,把素养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系统规划学生的素养教育内容,以学生自我养成与实践启发为主,有主题、有过程、有载体、有队伍、有考核的“知行合一”的素养教育模式,从而实现学生素养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确保教育实效性。

(一)“敬畏、感恩、笃学、卓越”———四大主题教育以“敬畏、感恩、笃学、卓越”为学生成长和学习目标和教育主题,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够心存敬畏、懂得感恩、勤奋笃学、追求卓越。倾心培养具备“高、厚、宽、新”四大特点的具备健全人格、职业素养、多技专长、终身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学生成为现代优秀公民、高技能技术人才和国际化英才的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根据贯通培养项目人才培养的周期特点,四大主题教育贯穿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两年。用主题教育统摄学生德育工作和日常教育管理。四个主题层层递进,协同统一,构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学习成长到人格品质养成的连续教育过程,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素养和学习素养的全面要求。

(二)“理性认知—自我养成—班级展示”———三阶段教育过程在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素养教育实施过程中,每一个主题教育过程都包含三个阶段:一是“理性认知”阶段,主要通过主题班会、自主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化对素养教育核心理念的认知理解并建立初步认同。二是“自我养成”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宿舍生活、活动实践中切实践行素养教育理念,巩固第一阶段的学习成果,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风气,促进素养教育理念的内化。三是“班级展示”阶段,通过期末的班级素养教育成果展示活动等方式,对学习和教育效果进行总结评估和展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由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我养成教育的实施者,成为素养教育的主体,教师由训教者转变为引导者,通过“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学生边学习、边践行、边提升强化学生日常行为养成,便于学生对日常行为进行及时有效地自我评价,反思养成过程中的不足,做好下一步规划。不断线的自我养成教育,让学生参与创新创造、发挥个人所长,进而增强自信心,学会自我管理,增加成就感,实现素养提升。做到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

(三)充分利用“班级建设、宿舍文化、社团活动、节庆仪式、家校互动”———五平台教育载体贯通学生素养教育载体包括五个平台:一是“班级建设”平台,通过加强班集体建设,营造良好班风学风,为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团队支持系统。二是“宿舍文化”平台,通过加强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互助心。三是“社团活动”平台,通过组建公益类、文体类、学习类社团开展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文体比赛、学习竞赛、“文明风采”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把社团建成学生展示自我、发展特长、提高素养的舞台。四是节庆仪式”平台,通过组织民族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活动,寓教于节庆活动;以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入团仪式、等文化仪式,明礼于仪式教育。五是家校互动平台:学院开辟了家校网上交流园地,开通微信公共平台,及时各类学生学习和活动信息。开通手机短信平台,第一时间将学院的各类信息通知到每一位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以学院和班级为单位的家长会。五个平台涵盖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时时可学习、处处是课堂、事事能育人的素养教育特点。

四、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素养教育体系的特点

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素养教育将学生品行修养和能力提升有机结合,在创新实践中,逐渐探索符合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育人规律、特色鲜明的素养教育体系,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也会自觉将素养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彰显素养教育成果。

(一)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素养教育凝练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主题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学生接受素养教育的过程也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素养教育重在“知行合一”,指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二)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体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学生素养教育坚持“因材施教”,积极挖掘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潜能,依据学生特点,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素养教育每个环节,探索出一条符合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素养教育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尊重,树立“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教育理念,促使他们发挥各自特点,是每个学生得到最优发展,成为彰显个性,素养和技能同步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三)出台学生素养教育的标准体系,健全各种制度助力学生发展学院根据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学生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学生素养教育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制定贯通培养试验班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素养教育工作标准。包括学生日常文明行为规范标准、教室卫生标准、学生早操、学生早晚自习标准等系列标准体系。制定了基础学习阶段学生作息时间表,在起床、早操、早自习、上课、晚自习、自修、就寝等各个学习生活环节都明确了时间节点要求。印制并发放了贯通培养项目新生一本通、寒假一本通,让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基本信息。认真编写贯通培养项目学生手册、新生手册、奖学金制度等学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涵盖了学生管理、行为规范、综合测评、奖惩资助等方面内容。并积极制定学生日常文明行为规范标准、生活技能标准、安全与健康标准、教室卫生标准、学生早操、学生早晚自习标准等系列标准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夏飞.财经类五年制高职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7)72-76.

[2]李宇红等.财贸素养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李宇红胡丽霞等.财贸高职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第4篇:品格教育体系范文

关键词:国防教育;成功素质教育;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和观念的教育;关于军事科学、国防科技、国防法规、国防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教育;以轻武器射击、战术三防、地形学为主的军事技能教育;以《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为主的行为养成教育。”成功素质,是指实现成功目标所必备的优秀素质,与成功目标无关或关联不大的素质,哪怕是优秀素质都不是成功素质。

通过对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研究,成功素质的外延包括五大体系,即:观念体系,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等;品格体系,主要包括人格、道德、诚信、毅力、性格、风度、气质、修养、心态等;方法体系,主要包括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等;能力体系,主要包括领导、组织、管理、观察、分析、表达、协调、沟通、应变、公关、体能等;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在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中,观念体系是核心体系。由此可见,不是知识决定命运,而是素质决定命运。这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充要论据。

成功素质教育的涵义:“成功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为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模式。成功素质教育不是素质教育的新类别,从根本上讲,成功素质教育仍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成功素质教育要求高校必须以学生为本,学校的一切活动、一切工作,最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成功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认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学生个性的差异。考进重点大学的学生不一定能成功,一般院校的学生不一定不能成功,学生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育,准确地说,在于教育者和培养模式。

从以上两种教育方式的内容可知,高校国防教育与成功素质教育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有区别,又有内在关联,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一、国防教育是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13条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条例的规范下,国防教育通过“军事理论课――集中军事训练――经常性国防活动”的三位一体化教育,将成功素质教育的五个方面予以展开,特别是在观念素质、品格素质和能力素质方面,更是集中进行了强化。

1.国防教育是强化大学生观念、道德品格教育的必要载体

在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能通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以民族国家的利益至上而献身一切的思想境界。国防教育还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格和行为规范起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通过军事训练的管理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克服极端个人主义,强化纪律意识、克服散漫行为,培养友好协作观念,养成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道德品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国防教育是强化大学生体能素质的有效途径

军事技能训练具有很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锻炼功能。集中军训期间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军事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锻炼体魄,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发育。能对学生身体的柔韧性、稳定性、灵活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高校国防教育是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特殊手段

由于国防教育的组织性、纪律性极强,受教育者必须承受来自组织者、团队、同学乃至自身的理性约束。因而,它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成功素质教育方式,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

1. 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军事斗争的对抗性、残酷性、复杂性要求了军事思想必须要有创造性。而创造性思维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动力,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核心。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角度出发,结合信息化战争特点,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充分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更加完善学生的智力结构,最终通过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 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从传统的《孙子兵法》到当今的“西典军校”,当大量的谋略学与《孙子兵法》相结合,并吸取当今西方以及现代社会的先进思想与实践,形成中国独有的谋略学。学习中国独有的谋略学,有利于大学生开拓认知渠道,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触类旁通的综合分析能力。

3. 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理论与实践、观念和能力的结合

高校国防教育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传授,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科目,能使青年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中发展智能,提高军事技能。军事训练强调观念和能力要结合,其中要求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过程中以军事技能操作为主要内容,提高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军事动作,形成军事技能。这种把理论内化为实践的成功素质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其它素质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三、成功素质教育是指导高校国防教育的可靠的理论基础

经过多年的成功素质教育活动,从理论上研究到实践上的探索,成功素质教育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这就为国防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平台。国防教育要以成功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把成功素质教育贯穿国防教育始终,在课程设置、学术活动等方面体现出成功素质教育的色彩。

1.成功素质教育有利于克服高校国防教育中的一些偏差

在成功素质教育这个标准的比对下,高校国防教育在某些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军训过程中因课时较少而盲目追求近期效果,满足于走过场;教育目标上较为狭隘,只是看重是一次军事训练、国防意识的培养;教育层次上内容较浅,缺少针对性和目的性;以课程教学代替国防教育,以知识考试代替精神升华的应试教育方式等倾向。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从高校国防教育的价值观入手,将“入学――军训”的即时教育延展到“日常成功素质教育”和“终身机制”层面,强化国防教育成果,拓宽教育内涵,提升高校国防教育层次,建立基于成功素质教育的高校国防教育体系。

2.成功素质教育对高校国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对人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对高校国防教育也不例外。高校国防教育除了对受教育者进行军事理论教育、军事训练外,还应该着重强化品格素质教育。因为“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要设置一定的难度和障碍,并且加强劳动教育和训练,以此磨练意志,进而塑造其精神品格。最终成为善于面对困难,敢于迎接挑战的祖国建设者和保卫者。

3.成功素质教育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国防教育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国防教育的活力源泉。成功素质教育给高校国防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基础和全新的视角:方法体系,主要包括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等能激发人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丰富人的想象力;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为人们提供正面和反面的经验教训,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可以在创新的路上少走弯路;观念体系,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能够使人在错综复杂的的科学问题面前,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多重思维方法;品格体系,主要包括人格、道德、诚信、毅力、性格、风度、气质、修养、心态等是人们确立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基础,为可持续创新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提供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四、军事理论课程的考核测评应贯彻成功素质教育理念

军事理论课如何适应成功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不仅是军训发展和军事后备人才培养训练的制约因素,也是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因此,按照成功素质教育规律深化军事理论课的考核及教学方式的改革,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生军训按成功素质教育要求进行系统改革的进程,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军事后备人才选拨与培养。

1.考核必须强调对学生成功素质的发展性测评

成功素质教育比较看重人的素质的可塑性。军事理论课考核也应该着眼于对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培育和质量测评,建立与教学内容一体化和成功素质相配套的,评价与反馈相结合的学生基本素质考核测评体系。这里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学生的素质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测评标准也在变化;二是只有学生个性的差异而显出不平衡,发展评价也本着效力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努力保持测评标准的动态性平衡。

2.考核必须从成功素质教育的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测评

成功素质教育五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这就要求考核必须着眼于对学生素质全面的测评、综合考评,是军事理论课对学生素质的层次、类别、形态等方面的全方位测评。

3.考核必须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测评

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学生素质的高低,不能仅用知识来衡量,知识只是成功素质的一个方面。对学生的测评,不仅要测专业素质,还应测评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成功素质教育要求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从单纯注重测试知识向测试素质转变,特别注重对学生的非专业素质的测评。成功素质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成功素质教育认为,传统的评价体系,包括学分制在内从本质上说是应试教育(知识教育)的产物,它侧重于专业素质的测评,而忽视非专业素质测评。这就是有些学生在校专业成绩好,在社会上却无所作为;有些学生专业成绩差,在社会上却能成就大业的原因。实施成功素质教育,就必须建立与其相应的测评体系。成功素质教育首创"素质学分制",它包括专业素质学分与非专业素质学分两部分,这就建立起了学生在校学习状况和社会发展状况基本吻合的测评体系。军事理论课的知识学习不是目的,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才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考核方式上,应形成考知识与考应用、考理论与考实践、考能力与考创新的模式,并注重这种模式转化的过程和结果。

总之,我们要以二者的共性为出发点,用成功素质教育的创新性全面深入开展高校国防教育;并要以二者的个性为重点,用国防教育的手段不断丰富、发展、创新成功素质教育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冲破思维定势的窠臼,强化高校国防教育的价值观,开阔视野,与时俱进,使新时期的高校国防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第5篇:品格教育体系范文

根据显示的数据,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接近80%,实际付出行动的却只有4.2%,最后成功创立公司的仅有1%。这项数据中最大的落差存在于学生从创业意愿的生成到创业实践的开展阶段。有研究表明原因存在于多个方面,如:创业资源的稀缺,创业政策的陌生,创业知识的不足以及创业风险的畏惧等,这些都从学生本体创业行为角度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但是从学校的角度上看,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客观不健全性,也是导致学生失去创业动力的关键影响因素。相关调查结论是,12.54%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几乎没有创业教育,8%不了解自己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情况,39.56%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作用不大,而认为学校开设创业教育很成功的仅占12.23%。当前创业教育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和误区:(1)对创业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将创业课程列为高校的选修课而非必修课,导致学生心理上认为“创业与本专业无关”或者“创业并非高校教学的重点内容”而没有认真体会创业的价值;(2)强调知识灌输而忽视能力培养。知识是显性的,而能力是隐性的,高校重视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灌输,将知识条目的暂时记忆作为考试的唯一内容,没有强调创业中所需的各种内在能力,更没有形成创业能力引导机制,导致学生片面追求考试分数;(3)忽视了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企业家精神是将创业引向成功的内在品质,企业家精神的获得必须依赖于对思想观念、作风、行为方式等的长期塑造,高校缺乏建立对于学生创业品质的引导和培养机制,学生无法产生足够的创业驱动力;(4)创业教育与地方环境相脱节。地方性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时,没有结合当地的产业环境,对实际情况的把握仅仅局限在校内和教材的案例之中,学生没有亲身感受到产业优势下的创业可行性,没有与产业中的各种创业资源近距离接触而最终停留在对创业实践的模糊认识。

二、创业教育价值体系

如果将学生培养为合格的创业者或者准创业者作为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则该目标必定由教育过程中的诸多关键因素共同决定,针对以上论述的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价值视角出发,立足于知识、能力、品质和方法四个方面讨论创业教育体系:创业知识的价值着重于使学生初步了解创业行为、创业流程和各种必须的创业资源,形成宏观的印象;创业能力的价值是隐藏在知识表层下的有效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创业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必需品;创业品质的价值是更深层次的内容,它从精神层面上主导着创业者的思维和行为,将创业者引向自我目标;创业方法的价值是知识、能力、品质的综合体现,直接决定了创业的成败。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创业教育价值体系,包括了创业知识教育、创业能力教育、创业品质教育、创业方法教育,这几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依赖:(1)创业知识教育包括创新性思维模式、创业流程、各门类基础知识以及与有关的专业知识,如创业计划、创业团队的组建、公司战略、财务管理、市场定位、产品和服务、人力资源建设等内容,创业知识教育可以根据教学计划,通过各种资料和案例实行课堂教育,以及在课后利用习题、模拟软件等方式加深印象;(2)创业能力教育包括: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以及面对风险的能力等,创业能力教育无法通过简单讲授的方式传播,而是须要搭建能力培养平台如学生社团、学生组织,或嫁接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实施培养;(3)创业品质教育包括创业者的人格、优良的品格、健康的心理和情感、独立自主的精神、团队意识、面对困境的意志等。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与受教育经历的区别,但创业品质教育不主张以某一种或几种典型人格特质为基准进行刻意模仿,每一种特质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应当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4)创业方法教育包括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环境分析、信息的检索、资源的整合、风险的防控、商业模式的选择以及各种操作技能的掌握等。创业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校内有限的资源,更多的是依托地方特色,从优势产业中寻找结合伙伴,共同实行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最直观的创业认知,体会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产品服务特征、技术条件、人才结构、市场需求等。

三、地方产业优势与创业教育价值体系的关系

有许多文献都是描述创新创业型人才对于地方产业的正向效应,而创业人才和地方产业的关系,事实上应该构成互为促进、互为发展的格局。研究认为,企业家的成功创业与其嵌入的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是难以分开,优势产业必定汇聚了大量的创业资源,而对创业者而言无疑是理想的环境,因此有利于创业人才的聚集和实现创业目标,原因是:(1)产业优势背后一定有优越的政策环境,为创业行为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扶持。如税收、生产补贴、收入补贴、培训补贴、研发资助、创业孵化等政策工具的实行;(2)产业优势环境提供了优质的人才环境,专业人才云集,分工明细,保证了创业的人力资源供给;(3)产业优势创造了良好的创新合作机制,并通过协同机制促进新企业生成和发展的可能性;(4)产业优势蕴藏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充足的企业运作经验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创业的基石。如果将产业、创业和地方高校培养创业人才三个方面结合考虑,根据以上分析,地方产业优势能为创业开辟广阔的前景,则同样也可以为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提供有力指导。从创业知识教育角度上看,优质创业类企业的管理运作经验可以作为最真实的依据和参考,特别是可围绕具体行业,结合行内知识对创业知识教育实施更精细的划分;在创业能力教育上,企业有最佳实践平台,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创建校外实践基地,学生从实际的操作中训练和培养各种必备能力;在创业品质教育上,学生通过近距离接触和沟通,耳濡目染企业创业精英们的行事风格,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优良的创业品质;在创业方法教育上,学生能将课堂上的知识、积累的能力直接与实践对接,从中间发现新的问题又不断的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在实践中的检验,否定模糊认识下的理想道路又不断的建立符合于实际情况的现实思路,从实践中巩固知识,学习和掌握创业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产业优势的创业教育,并非否定了课堂教育的重要功能,而是当代创业教育仅局限于校内资源显得太过单薄,若能将地方产业优势资源与高校创业教育价值体系相嫁接,则不仅能够开展有特色的、系统的知识教育,又能够发挥企业的现实功效,从而不再限于教师与学生间关于创业的单项传授,却将着眼点指向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完美结合。对于高校而言,积极的引入产业资源提升了创业教育的质量;对于产业而言,大学生创业无疑是新生力军;而对于学生而言,学能致用也必然会激发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极大兴趣

四、创业教育价值体系的实施

以广州高校的创业教育为例,广州作为岭南经济文化中心,工商业、金融业、服务业和文化教育业发达,集中了大量优势产业资源。以此为依托,各高校纷纷开展特色创业教育,如:华南理工大学从1999年开始于广东高校中率先举行“创新创业大赛”,每年一次,积极挖掘和寻找合适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主要涉及科技、文化、教育、服务等产业。该校主动挖掘产业资源,建立包括学生、行内创业成功者、风险投资家等在内的“创业共同体”,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通识教育课程,并着手将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品格的塑造嵌入于创业教育全过程,同时为每位学员配备一名创业导师,指导创业实践并帮助引入风险投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于2003年首开通过学生勤工实体化助学来推动创业教育的新模式,联合校外产业资源将校内勤工助学组织建设成为企业化运作的实体组织20余家,这些实体组织多定位在服务业,如:咖啡厅、数码港、书屋等。每个经济实体由学生通过产业调研后引入帮扶或自主创建,营造了良好的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华南师范大学于2009年于广东省内高校中成立第一所创业学院,旨在加强与各企业的合作拓展创业教育,如:与广发和民生证券等金融企业合作推行校内股市模拟,通过模拟金融市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业能力;2009年,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创立了广东高职院校中首个创业教育团队,该团队由成功企业家和该院商学院专职教师组成,以创业指导课程为主,以“企业家与大学生谈创业”系列讲座为辅,聘请行业中的人力资源专家、杰出的校友和企业家为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培训指导。以上方式各具特色,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然而由于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认识不同,须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建立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区别学生的学习时段,实施有步骤、有侧重点的创业教育。此外,如果从广州高校整体层面上观察,许多高校并没有充分结合当地优势产业以吸纳资源,而是将合作点广泛的分部于各个产业之中,没有突出重点而导致了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品牌,有些高校的校企合作采取“企业有求必应”的方式,仅仅为了响应形势,而忽视获取创业资源的内质。建立符合地方需求,对接优势产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应当结合当地产业状况和优势资源,从价值体系的内在构成要素出发,形成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保障,以品质为核心,以方法为拓展的分阶段教育模式,将四个方面贯穿大学教育的各个学习阶段,从学习步骤和循序渐进的角度上看,每一个阶段有其侧重点。

1.学生入校早期阶段,专业基础薄弱,对创业的概念比较模糊,在这个时期,应当侧重于知识、能力的培养,知识培养要与地方产业相联系,使用符合地方经济特色的教材和资料,收集创业企业的相关素材,讲解有代表性的创业案例,学生能感觉到典型创业案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而非“遥不可及”;能力培养上,与企业联合开展拓展训练,邀请创业专家和企业精英进行指导,成立校内创业协会,宣传创业知识和能力,建立完善的学生组织和社团,规范流程,协调各种大小活动;

2.中期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逐步了解创业的价值,部分学生的创业意识开始形成,该阶段可侧重能力培养:通过举办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企业赞助等,鼓励学生假期到合作企业中锻炼和学习,与合作企业建立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创业研究中心,并安排校企人员进行指导,以促进和升华学生的各种能力;

3.后期阶段,部分学生已经产生了较强烈的创业的意愿,但对于创业的具体思路、方法比较模糊,对创业中存在的各类风险保有谨慎态度,对产业需求不了解,以至无法寻找到好的创意项目等,因此这个时期应为学生提供现实的创业信息,侧重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能力方面,与企业联合组建的校外平台,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中切身感受企业的文化和生产服务流程,学习各种技能。由学生自组团队举行创新创业大赛,邀请创业专家作为评委,通过实际作品折射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及寻找好的创业项目;方法上,熟悉地方政府创业扶持政策,设立创业导师制,对优秀的创业项目实施跟踪,校企共建创业咨询中心,对创业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提供咨询与帮助。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都应将创业品质教育列为重要内容,既要树立楷模实行整体教育,又要注意个别指导。

五、结论

第6篇:品格教育体系范文

【摘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新时期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应是外向维度和内向维度的有机统一,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我们在关注现代职业教育外延扩张的同时,应该对内涵提升给予足够的重视,实现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同步发展。文化建设是内涵提升的重要因素,对于塑造现代职业教育特色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必须高度重视。本文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内涵、路径和做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旅游;文化建设;探析

当前,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职业教育不再是往日低人一等、艰难前行的困境,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繁荣的春天。对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批示,总理就职业教育发表重要讲话,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做出了全面部署,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文件,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这一切标志着发展职业教育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职业教育实现了从教育层次到教育类型的华丽转身,一些长期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正在而且快速地得以解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再是职业教育人的梦想空想,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1]。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笔者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应该具有外向和内向两个维度。就外向维度来说,主要是指职业教育外延的扩大,包括结构的调整,层次的完善和体系的贯通,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就内向维度来说,主要是指职业教育内涵的提升,包括发展导向、动力、理念,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概括来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该是外向维度和内向维度的有机统一。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经过梳理发现,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这一范畴内,由于受职业教育原有定位不清晰、体系不健全的影响,社会各界包括学界更多地将目光投放到外向维度,更多地关注职业教育层次的完善和各个层次间的贯通,而对内向维度的诸要素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等关注较少。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有可能导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重蹈上世界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盲目扩大、内涵缺失、质量下降的老路[2]。对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文化建设在现代职业教育内涵提升中具有基础性意义。现代职业教育决不应是简单的技术教育,必须摆脱“有技能没文化”的印记。文化应该成为现代职业院校之魂,成为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成为管理的基石和育人的法宝[3]。作为一所育人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山东旅游职业学院自建校以来,特别是2004年升格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来,始终坚持“文化立校”战略,努力做好文化建设与行业特色接轨,与职教特色接轨,与地域文化接轨,与国际文化接轨,高度重视文化在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现代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积淀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学院文化,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旅游职业人才培养“山旅模式”。

一、学院基本情况

学院的前身是山东省旅游学校,1988年由国家旅游局和省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1991年招生办学。2004年改建为专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现设有饭店管理系、旅行社管理系、旅游外语系、营养与烹饪系、休闲产业管理系、计算机网络中心和基础部等7个教学系部,开设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航空服务、高尔夫休闲管理等32个专业及方向。现有在校生6000余人,教职工380余名。

20年来,学院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燕子山下的弹丸之地到百脉泉畔的千亩校园;从建校之初的1个专业到多达32个专业及方向的专业群;从首届95名学生到如今6000多名在校生,从一名行业新兵到稳居中国旅游教育第一阵营前列,完成了成长历程中的华丽蜕变,开创了中国旅游教育独一无二的“山旅模式”。

20年来,学院获得了诸多引以为荣的“第一”和“唯一”:她是全球获世界服务业最高荣誉“国际五星钻石奖”的唯一学校;她是创下世界体育运动史和职业教育史上难以企及的纪录――全部参与了奥运会、世界大学生冬运会、全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五大赛会服务的唯一学校;她是培育出在世界最大酒店国际联号雅高集团五星级宾馆担任总经理的中国籍学生的唯一学校;她是拥有校内四星级实习酒店的唯一学校;她是建有校内大型高尔夫球练习场的唯一学校;她是拥有3A级校园景区的唯一学校;她是开办全资质国际旅行社的唯一学校;她是出版发行大型高端旅游休闲杂志的唯一学校;她是赴海外研修实习渠道最多、学生数量最多的旅游学校;她是世界运动史上运营管理大型运动员村的唯一学校;是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第三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和2012、2013年、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的学校……

20年来,山东旅院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向社会培养输送了23000多名优秀毕业生,培训了近60000名旅游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办学水平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学会世界服务业最高荣誉“国际五星钻石奖”、“山东省省直文明单位”、“全省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济南市花园式单位”、“全省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志愿者服务突出贡献奖”、“山东省高校校园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2012年,成功入选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首批技能型特色名校。

山东旅院之所以能在短短的20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从高等教育的初窥门径者到中国旅游名校的华丽蜕变,首先得益于中国旅游业特别是山东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是旅游业这方沃土哺育了年轻的山东旅院;其次,是准确把握了职业教育的实质,那就是:以服务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为己任,坚持文化立校战略,不断凸显办学特色。

二、山旅文化的内涵和组成

山旅文化是指山东旅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教育教学中,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其内核是全院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其最基本的功能是管理和育人。它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化校园文化形态[4]。

(一)山旅文化的结构形态

从结构形态上看,由四个子系统组成:一是观念系统,这是山旅文化的核心层,是山东旅院精神风貌的形象体现,主要形式为办学宗旨、育人目标、校训、校歌、校旗、校徽等;二是制度系统,这是山旅文化的中间层,指的是在观念体系的指导下,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学校发展规划,师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以及奖惩制度等;三是环境系统,这是山旅文化的物质层,包括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高雅健康的育人环境,美丽自然的景物特色,现代化的办公设备等;四是活动系统,这是山旅文化的行为层,包括各类文体大赛、社团活动、师生行为规范等。

(二)山旅文化的来源

从文化来源上看,山旅文化包含了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兼容并蓄的文化系统,主要由五个方面组成:①服务文化,现代社会是服务型社会,旅游业是服务型产业,旅游院校文化建设必须突出行业服务特色。②职教文化,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结合行业特色和需求,注重对师生职业精神和素养的培育和熏陶。③齐鲁文化,山东是孔孟之乡,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山旅文化根植于齐鲁大地,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与地域文化水融。④百川水文化,山东旅院位于泉城济南东部,坐落于有“小泉城”美誉的章丘市百脉泉畔。依托当地底蕴深厚的泉水文化,我们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主题,打造了百川文化系列品牌。⑤国际文化,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旅游业是国际型、开放性产业,旅游院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与国际接轨,着力突出国际化特色。

三、以现代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多年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坚持“文化立校”战略,着力突出文化在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探索形成了一些成熟的做法和经验[5]。

(一)以先进的办学理念来引领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引擎,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遵循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一核心问题,凝心聚智,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始终坚持“旅游教育与市场接轨,与国际一流水准接轨”的办学方向,将人文化理念确立为核心价值观,以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为基本培养目标,以“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为使命,确立了“我们的天职是创造幸福”这一充满浓郁人文关怀色彩的校训,将服务精神确立为旅院精神,提出了“学校文明的第一标志是校舍的无比洁净、养成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爱岗敬业的习惯,比在任何一门课上考100分都重要、我们的使命是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善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人、我们是绅士淑女,我们培养绅士淑女”等人才培养理念,提炼形成了绅士淑女理念、精英理念、核心素质理念三大核心理念,以“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三大核心能力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将学院建设“人文化、生态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高等院校、现代旅游管理服务精英的摇篮。先进的办学理念让山东旅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二)以健全的制度体系来保障

先进的理念要落到实处,必须通过制度体系来保障。所谓制度体系,是围绕核心价值理念,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行为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综合。为了强化师生文化意识,让文化建设落地,我们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了系列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

1.成立文化传播中心,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策划、实施、调研等各项工作,加强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国家一级学会山东大学华夏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在山东旅院建立了研究基地,不断加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探掘研究。

2.对文化建设成就总结、提炼、固化,正式出版了《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文化手册》,走在了国内高校的前列。

3.让文化成为师生的行动指南。将服务精神确立为旅院精神,学院领导要为全体师生服务,行政后勤人员要为教学和教师服务,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学生以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服务他人为荣。院领导和全体干部手机24小时开机并向师生公开,院领导开设博客、微博、微信,加入人人网,注重利用新媒体与师学沟通;倡导走动管理,要求干部职工走进教室、走进宿舍、走进餐厅、走进操场,走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勤走勤看;重视日常养成教育,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社会实践、思想品德等纳入评价体系,凡综合测评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均不得参与评比各类奖学金和荣誉称号,也不得参加由学院统一安排的实习;教育学生“不但要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而且要养成随手捡拾垃圾的习惯”,要求老师在操作课结束后,必须使教室恢复到整洁如初后下课;要求学生站有站相,走有走样,举手投足都表现出应有的职业素养,为此,不仅开设了形体课,而且所有的学生毕业前都有一次1小时的站立训练考试。坚持每周进行仪表仪容检查,要求衣着发型端庄,不能染发,即使是炎炎夏日也不准穿短裤、拖鞋。

(三)以优美的校园环境来塑造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在表现形式。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师生形成高尚的品格,保持健康的心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为此,我们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1.全力打造景观化校园,对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均精心设计,注入文化内涵,注重文化育人功能,着力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职教文化特色,建设了百川花园酒店、高尔夫球练习场、航空实训楼等众多一流的实践教学场馆,将整个校园建设成为国家AAA级景区。

2.全力打造生态化校园。保持与环境的协调,所有建筑均设计为低高度、宽基座、灰色调,与周围的青山、田园融为一体。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除花草树木绿化外,分区域养鱼、养鹅、养鸽子、养小白兔、养鸟,整个校园鸟语花香;规划建设中水处理系统,安装中水管道1500 多米,把处理过的中水再利用到绿化浇灌和水体景观营造 ,每天节水达150立方左右,每月节约资金上万元。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建成了学生公寓太阳能洗浴系统,节约了大量能源和资金。

3.建设文化墙系列,分别以齐鲁文化、世界文明、旅游业的朝阳、泉水文化、李清照词文化、社会公德、涂鸦文化为主题建成七大主题文化墙,成为学院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4.校园标识系统。为所有的建筑物、道路等进行命名并制作精美的标识牌。如楼宇均以儒家文化经典格言命名,百川花园酒店的餐饮包间均以世界上著名的大江大河命名,学院所有的道路均以世界上著名的奇山峻岭命名,标志性建筑“天行健”雕塑取材于历史悠久的龙山文化。其他诸如中日友谊之林、兰亭茶社、百川广场、真趣园、果然亭等一个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名字,连同校园内随处可见的花鸟虫鱼,共同营造出优美亮丽、氛围浓郁的环境文化,堪称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文化校园的和谐统一。

(四)以精品文化载体放大效应

校园文化建设能否成功,除了先进的理念、完善的制度、优雅的举止、优美的环境等要素之外,能否打造和推出一批精品文化载体是关键。如果说校园文化是一座高耸的灯塔,精品文化载体就是塔顶熠熠生辉的航灯;如果说校园文化是一湾碧蓝的海湾,精品文化载体就是湾畔美丽精巧的贝壳。只有打造出一批文化精品,校园文化才有亮点,才有活力,才有吸引力,才有生命力。在这方面,学院的探索和尝试主要包括:

1.创办《百川》报。2006年12月创刊,刊名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意,寓意学院将以兼容并包的精神融会一切先进文化之精华,以开拓深广视野、充实学生头脑、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在全院上下形成乐于求知、勇于探索、能思善疑、求真务实的文化氛围。每月一期,每期四版,内容丰富翔实,成为传播先进理念、展示师生风采、传承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

2.创办百川论坛。创建于2006年10月,以“贴近时代,贴近行业,启迪思想,熔铸真知”为宗旨,每月组织一期,已成功举办50余期,邀请了马瑞芳、王大千、曹永安等一批校外著名专家、学者前来主讲,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人类文明的精髓,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丰盛的文化大餐。主讲人的演讲稿经整理修改后,取名《人文百川》结集出版。作为山东省齐鲁讲坛旗下的山东省职业院校协会分坛,百川论坛于2008年10月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颁发的齐鲁讲坛优秀分坛奖,于2009年6月,荣获山东省高校工委颁发的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类优秀成果二等奖。

3.创办百川辩坛。2009年4月创建,以“思则慧,辩则强”为宗旨,本着“以辩促思,以思强辩”的思想,以科学的态度来探索时展进程中的新问题,带来新时代大学生智慧的激荡、思想的冲击、情感的体验及价值观的重构,激发全院学生探索真理、整合信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4.举办“与院长面对面”活动。2006年11月创办,宗旨是“沟通交流、释疑解惑、建言献策、共建和谐”,每月第二周周二举行,每期一个主题。活动的主题由学生处在征求同学们意见的基础上经院领导批准后确定,并事先以海报等形式进行通知,使同学们做到有备而来。

5.创办社会公益日活动。2006年11月创办,每月第三周的周四定为“社会公益活动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区,服务社会,增长才干。帮助学生在助人中收获快乐,在奉献中升华品格。

6.创办百川旅游管理服务创新沙龙。2011年6月创建,目标是打造山东旅院“学术特区”,倡导创新精神,聚合业界行政管理、企业经营、学术科研、教育培训等各项优质资源,把握行业动态,剖析发展趋势,用全球化视野观照中国旅游业,做东方旅游管理服务创新的推动者与引领者。

7.创办“兰亭茶叙”活动。创建于2012年10月,以“沟通、成长、荣誉”为主题,每月举行一次,选拔优秀学生代表和学院领导在环境优雅、格调清幽的兰亭茶社品茶聊天,沟通交流,零距离接触。

四、结束语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山东旅院探索遵循旅游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奉行“文化立校”战略,扎根于地域文化、行业文化、职教文化,不断从传统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时代,坚持贴近行业,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其做法和经验不但为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其他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进程中保持办学特色、强化内涵建设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的通知(教发[2014]6号),2014/6/16.

[2]蒋旋新,蒋萌.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与特征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8) :17-20.

[3]宋德利,马保烈.全方位构建国际化的旅游职业教育新模式――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J].中国成人教育,2011,(7):16-24.

第7篇:品格教育体系范文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 引导 培养 能力 基础

“教育”的本义是“引导”。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与手段来塑造可视的形象,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与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大学教育体系中的中国高校美术教育,因学科具有其特殊性,因此美术教育应该具有不同的教育模式。

一、本土性:民族美术与高校课堂

本土美术是文化的传统基因,亦是延续本土文化的文化资源。我国有56个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丰富。不同区域的民间美术承载着富有本土特色的观念形态与文化资源,区域性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土的民间美术资源,重视与本土文化结合。高校美术教育要发展中国本土民族语言及审美,才可构成本土性的美术教育本土语境。

上世纪初期,中国高校美术教育主要参照了西方艺术传统教育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有些高校出现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教学模式的矛盾,因此纷纷调整其课程结构。所以,高校美术教育应适当开设本土传统文化艺术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在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研究与发展方面,中央美术学院具先导意识,创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在2002年召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不仅发展了科学研究,同时聘请民间美术艺人进课堂,如陕北剪纸、环县皮影、天津泥人张泥塑、武强年画、朱仙镇年画、山西面塑等民间美术进入课程教学。所以,高校教育体系是现代教育体系,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导入传统的文化活态基因,它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基因得以传承,也使学生在传统文化语境中让现代性与传统性互相融合,这种课程模式体现了高校对文化传承的责任,也给民间美术注入了鲜活的文化资源。

二、实验性:艺术的非规则性

艺术具有非规则性,不同于科学的秩序性,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性精神。美术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其自身的魅力非常独特。大学美术教育是高等教育,应该具有高等美术教育的特点。不能仅仅将教学过程视为知识的熟练过程,教师不能停留于技艺的传授,更应该超越技巧的学习,导引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艺术需要发展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学应超越框定的模式与风格,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在探索和研究中发挥艺术技巧的关键。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此,高校美术教育尤其需要重视对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毕竟,开拓想象力是美术教育学科特点的需要。

大学美术教育创作课尤其需要提高课程设置比重,同时,需要建立正确的创作课观念,充分培养学生主体性。艺术具有不同于科学知识的特点,艺术需要创意,需要作品的唯一与独特性体现。艺术是非规则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具有实验性。优秀的艺术作品具有独创性与实验性,是艺术家想象的外化。审美判断力是美术专业学生具备的基本艺术素养,因此,高校美术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创造精神。因此,在多种课程中,应贯穿学生审美判断力的培养,在技法课与理论课中贯穿美感的培养与艺术精神的领悟。审美判断力的丰富、想象力的开拓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美术教育的学科要求。同时,培养学生技法,亦是培养学生独立自由的艺术态度与精神表现。

三、实践性:艺术为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艺术走进生活。学生只有深入到生活的实践中去,通过艺术与日常生活的链接,丰富艺术体验,丰富艺术感知力,才能拓展艺术实践能力。美术教育应该重视实践性,重视课堂的内外结合。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于世界的思考与情感的反映,视觉艺术是文化的视觉呈现,艺术创作是思想物化活动,具有精神性与实践性。因此,必要的实践能力对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不竭的源泉。高校美术教育应重视艺术考察课程、展览观摩课程、外出写生课程、专家专题讲座等,由此,在实践中,学生的创作能力才会得到提高。如,采取多种实践模式,开拓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社团活动这类鲜活的艺术教育模式可促进艺术的生活性,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关注社会生活情景,使其生活经验与艺术经验链接并发生关联,最终在作品中得到真实的再现与转化。

此外,工作室教学模式是教学与研究以及实践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空间依托,在专业教师的主导下,教学与研究及实践相互辅助。中国高等美术教育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美术人才不仅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加大实践课的比重。工作室模式可以迅速地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工作室模式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与创作热情,培养他们具备将抽象的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实现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转化,实现知识的实质价值。

四、人文性:人文精神积淀

绘画是具有自有秩序的存在样态,是艺术家思维的再现,也是艺术家对生活世界的情感外化。美术是一种非语言的视觉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美术学具有其独立的研究范畴,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因此是人文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美术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美术专业课程,同时应赋予学生艺术家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视。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要导入跨专业知识,艺术之间具有相互合作性。

高校美术教育除了素描、色彩等技术基础课程,还需要培养学生素养的人文课程,艺术理论、美术史论以及美学等相关课程需要加大课程教学的力度。传统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有素描、色彩、速写;国画、油画;透视学、构图学、解剖学;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书法与篆刻、工艺美术设计、创作、摄影、计算机辅助绘画等。现代社会正是从文字文化转型为图形文化时期,从而进入了视觉传达社会。视觉艺术的样态发生转型,不仅有油画、水墨、水粉、水彩、版画等手工图像绘画,同时产生了新媒体艺术。因此,当代美术教育课程设置结构及课时比例需要科学分配,同时,需要在基础课中设置重点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可开拓新型的文化类课程及系列讲座,如美术批评、国学、历史、哲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等相关人文课程。在开设美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设置相关的人文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与精神导向,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敏锐度及高尚的文化品格。总之,高校美术并非单一的技能训练,应将美术教育建立在关于“美”的哲学体系之下,培养学生高度的美学内涵及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W・F康纳尔.20世纪世界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易英.学院的黄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4]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M].杨成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8篇:品格教育体系范文

在此指导意见下,专家们提出了中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四方面: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口、笔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表达意义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笔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文化品格】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够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自己的学习。

所以围绕核心素养,一线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和和教学理念。下面就本人在核心素养体系下的4个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例进行探讨:

1.初一教学目标 “如何介绍一个人” 。This is Tom . He is my father. He is a driver. 根据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只是让学生学会this is的句型或者he和she的语法区分,而是介绍一个人时的思维框架序列――这个人的名字、与我的关系以及社会形象。如果延伸到文化角度,在中国介绍一个人时思维框架序列一般是相反的――先介绍社会形象、 再是与我的关系, 最后才是姓名。 这个过程便是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社会常识。 因此, 教师应该建立思维框架的认知基础,才能在教材中挖掘出文本价值,从而为学生提供语言和思维范式,真正帮助学生发展语言和思维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素养培养过程中应该予以学生不同的引导途径。一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范式,包括语言应用的生活场景。二是深入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三是具备核心素养的认知框架,即培养教师对文本中所包含的思维技能的敏锐度。

2.初二的Unit4,讨论after-school activities时,由于课外负担太重给学生造成太大压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减压,学生可能会想到去跑步、踢球等;然后再进一步讨论,如果不能及时减压,压力过大可能会对你自己、他人及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就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时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这才是真正素养的培养。

3.初三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谈到学生在走廊上不能跑,除了要学生学会be allowed to do sth.的句型结构,同时还应讨论为什么不能跑以及撞到人以后怎么做,这样就把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三个目标融合成了一个教学任务,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国际通用的行为规范,培养了学生的文化品格。

4.教课外阅读文章Just One of Those Things, an Accident时,让学生提前阅读最近一周的报纸,找出类似的关于意外事件的报道,课堂上用英语向其他同学作简要地介绍。这培养了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学完文章后让学生扮演记者,采访警方、Timmy的邻居或老师,询问他们对此事件的感想。这种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通过交谈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还会对学生的行为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就文章中出现的或未出现的人物,确定谁最应对Timmy的不幸身亡负责,并说明理由。这个环节把学生置于社会大背景中,不仅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但是,目前我们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非常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未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然后合理地改变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第9篇:品格教育体系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音乐教学;民族音乐传承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音乐艺术的缩影,体现出了一个民族音乐艺术的精华和民族审美的情趣。在我国,民族音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与升华,早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和精神品质体现。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良好的进行民族音乐的传承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音乐教学在我国当前的中小学生教育体系中属于国民通识教育,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充分的将民族音乐融入其中,加强传承的同时也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民族音乐的特性

民族音乐在我国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包括民间歌舞音乐、民间歌曲、民间说唱音乐、民间戏曲音乐以及民间乐器等等,其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瑰宝,也是我国历史文化传承中良好民族精神传承的载体。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以下一些特性。首先是丰富性,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人口大国,所以在民间发展起来的民族音乐具有非常强的丰富性。在我国56个民族中,每一个民族的生活风格以及民族文化都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民族音乐就具备了丰富多彩的特性,例如,昆曲、秦腔、川剧、黄梅戏等等,都是一些民族自发的具有该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1]。之后是不确定性,基于地区和民族差异的基础上,很多少数民族在进行民族音乐传承时都是以口头的形式传授给下一代,并没有相关的记载资料和教学书籍。所以在这样一种形式的传承中,相关民族音乐就会出现变化和遗缺,在这种变化中音乐更加符合了当代人的生活特点和艺术形式,基于此,我国的民族音乐就具有了很多的不确定性。然后是通俗性,某知名民族音乐人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民族音乐都是在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中被创造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我国的劳动人民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缔造者,而通过我国民族音乐的整体文化风格来看,也证实了这一点,其中充分的展现出了我国各族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形式。我国的民族音乐是我国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情感载体,所以具有非常广泛的通俗性。最后是实用性,众所周知,我国的民族音乐大抵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所以非常的亲近人们的生活,在众多劳动音乐中,如劳动号子,其能够对人们的劳动起到非常积极的鼓舞作用,所以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

二、中小学音乐教学在民族音乐传承中的作用

中小学音乐教学是基础的音乐教育,是学生在成长之处所能够接受到的较为完善的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学生能够直接的去感受和理解音乐,所以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以及传承价值。基于音乐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音乐学习的特点,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有效的抓住音乐教学的重点,从而不断突出和弘扬本民族的民族音乐和相关文化,而这也正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和基本任务所在。中小学阶段属于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工作者所需要做的不是培养学生多么高强的音乐技能和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品格,通过音乐的魅力以及艺术性让他们渐渐的成长为一个具有良好品格的人[2]。所以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民族音乐的特色,发展规律以及魅力所在,从而在不断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其对本民族的优秀民族英语产生深深的热爱和由衷的自豪感。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的良好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在民族音乐的学习道路上得到更为完善的发展和继承。

三、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传承教学现状

在意识上,我们都知道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是多么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施行,很多中小学生的音乐教材上都附有了一定的民族音乐教育知识,但是其在教材中所占有的比重并不大,同时教师的重视程度也并不高,所以有也等于无,民族音乐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们感受以及掌握一些简单的乐理和音乐基本知识,基于此在各种各样因素的作用下,民族音乐教学和传承就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大量的引入外来优秀文化,在音乐教育上同样如此,这有助于我国音乐以新的形式进行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但是在近些年中,西方文化对我国的本土音乐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冲击,以至于现如今的很多中国年轻人压根不了解本土音乐却对西方音乐文化具有非常高的兴趣。在信息化时代,在全球文化交流时代,我们不可否认其它音乐文化的优秀,但是我们也不能对民族文化失去教育的信心[3]。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所占比重太小:在中小学生的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缺失、所占比重小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和音乐教学现状。民族音乐的良好传承需要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进行下去,所以教材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材中以及教学设计中缺失了民族音乐教育,那么我们的民族音乐就得不到良好的传承,甚至是出现断层和消失的危机。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当前,在我国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人士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其中真正拥有良好教育能力的人才却非常的有限,而这其中重视民族音乐教育的就更是少之又少。这样一种民族音乐教育教师队伍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就导致了我国的传统优秀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和传承。

四、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传承教学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理念首先需要摆正中西音乐教学的位置。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音乐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音乐艺术想要得到真正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摆正好中西音乐文化的位置,需要以中华优秀的民族音乐为主体,进行外来音乐文化的适当吸收,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音乐结构和音乐素养。有调查显示,很多来自国外的音乐家都表示中国的民族音乐具有非常良好和高超的艺术基调,尽管音乐是不分国界的,但是在他们看来,中国的民族音乐是自成体系的,值得探究和发扬光大。所以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以及学生都需要摆正好中西音乐的位置,从而良好的进行民族音乐的传承。然后是需要深刻认识到我国民族音乐的特性,从而在追根溯源中做到创新发展和良好传承。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理念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文化的吸收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自身的民族音乐,所以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民族音乐的特性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讲解和拓展[4]。然后让学生在继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守旧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守旧不意味着故步自封,而创新也不意味着迷失自我,只有良好的权衡把我,民族音乐才能够良好的进行传承和发扬光大。

(二)构建良好的传承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学校施行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与现行的西方音乐体系应该是相对独立、平等和互补的,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主次颠倒的现象。这样一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西方音乐教学具有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和理论体系,所以其在传播过程中也是有条不紊的,让他人更好的去学习和研究。西方音乐体系在中国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以至于其大范围的影响着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在很多音乐教育工作者中都是习以为常的接受了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尽管中国民族音乐也有自己的体系,但是到现如今还没有理论上的完整的归纳和总结。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需要建立在完整的中国音乐理论体系之上,从而以系统性的、完整性的教育教学手段来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和传承。在完善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中,加强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和教材比重的增加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此才能够有效的形成符合中国音乐教育国情的教学特点,从而构建出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体系,进而不断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提高教师的民族音乐教育能力在现如今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民族音乐的教育教学,教师更多的是偏向于现代音乐的教学。与此同时,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师中,很多教师都不具有良好的民族音乐教学能力,所以为了让民族音乐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增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教育重视程度和提高其民族音乐教育能力至关重要[5]。只有教师重视了并且具有了这方面的良好教学能力,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良好引导下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习质量。基于此,中小学校需要积极的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培训有关于民族音乐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素养以及有关于民族音乐的深入知识。同时,中小学校还需要多多的对外引进一些能够良好教授民族音乐的人才,以此来促进民族音乐的良好传承和发展。

(四)在实践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中小学校在开展民族英语教学时,可以积极的组织以及鼓励学生参与到相关的民间音乐社团中去,让其在实践中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和传承。民族音乐是生产于民间,发扬于民间的一种音乐形式,民间就是其传承的土壤,所以想要得到良好的传承必须要亲入民间,与真正的民族音乐进行深入接触,而这也是理解民族音乐的重要途径。中小学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需要突出当地的音乐特色,以此来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的距离,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民族音乐学习欲望,进而促进民族音乐的良好传播和传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