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规模经济的特征范文

规模经济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模经济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规模经济的特征

第1篇:规模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技术关联;内在关系;政策建设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23日

一、问题的提出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一组相互对应但不对立的概念,二者都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均有内部与外部之分,从本质上看是宏观与微观之别。因此,与之相关的有两组概念:即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外部范围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是微观企业层面的,主要是指企业内部随着生产要素投入的不断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指当整个产行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行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内部范围经济是指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加,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外部范围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单个企业生产活动专业化,多个企业分工协作,组成地方生产系统。外部经济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引起成本的节约。通过对二者概念的检视,规模经济说到底是因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所创造的经济,具有纵向的重复性特征;而范围经济则是多元化、关联化经营所形成的经济,具有横向的多样性特征。然而,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经济活动经历了从范围不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发展过程。在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前,个人、组织或企业的经济活动总体上处于工而不分的社会状态,即便出现了分工,大多是建立在性别、年龄等自然属性差异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认识到分工所带来的优势,于是,社会分工开始从自然状态走向社会理性。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就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认为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分工的结果不仅因劳动者工作的同质性增强,劳动技巧业专日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便于劳动者发现更简易更便利的方法实现其工作目标。因此,劳动分工是对劳动混杂状态的革新,因而规模经济的基础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经营。然而,劳动分工也是相对的,从企业内部的情况来看,绝对的劳动分工相反影响了企业内部集成效应的充分发挥。正如研发人员不到生产车间进行技术应用的咨询与指导,势必导致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问题。因此,范围经济的基础是劳动协作与多元化经营。所以,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并不是孤立无联的,而是密切相关。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这些联系的背后隐匿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呢?揭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内在联系及其本质规律,不仅丰富了经济管理理论,而且为政府、企业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

先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关键词的语源来看,“规模”与“范围”都体现了量的特征,没有一定的量,也就无法形成规模,同样也无法构成范围。这里“量”是指企业所生产经营的产品或服务,在规模经济中所指的产品或服务更具有同质性而已,而范围经济中的涉及的产品或服务则表现一定的异质性。按照曾卫锋(2012)的理解,企业内不同种类的最终产品之间的同质部分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属性,异质部分的成本项目之间的积极外部性给企业带来范围经济效应。然而,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是相对的,“同质”的指向很宽泛,既有外在的同质性,如材料、功能、用途、款式、花色等方面的同质性,又有内在的同质性,如资本、技术、管理、渠道、品牌等要素。无论是外在的同质性还是内在的同质性,都表现为异质基础上的同质性,或者是同质基础上的异质性。从这一思想出发,我们从企业最终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或异质性入手,分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内联机制,并为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关的政策建议,便是本文的基本脉络。

二、内联模型分析

我们先从一个加工制造企业由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演变历程来考察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形成。假定这个企业投入资本、技术、劳动、管理四种要素,分别用K、T、L、A表示,其产量为Q,那么产量Q是上述四种生要素的函数,即:F1(K,T,L,A)=Q1。作为厂房、设备、设施等生产条件的投入作为固定成本(C)在一定条件保持不变。所以,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C/Q。如果外部市场尚未饱和,产品或服务不存在滞销,因此,企业为了提高产量,可以有两种途径加以选择:一是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函数,使生产效率提高。即F2(K,T,L,A)=Q2,当然Q2>Q1;二是企业通过同比例地扩大生产要素来获取产量的增加,但这样又会有三种种结果,第一种是产量也是同比例地增加,即:F3(λK,λT,λL,λA)=λQ1(λ>1),第二种是产量的增加比例大于要素投入的比例,即F3(λK,λT,λL,λA)>λQ1(λ>1),这时就出现了规模经济。第三种情况是产量的增加比例小于要素的投入比例,即F3(λK,λT,λL,λA)

当然,这种规模经济的获取是建立在短期均衡的基础上。如果外部市场发生了变化,例如同行业的竞争加剧、产品的生命周期进入饱和或衰退阶段等,这时通过规模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会发生滞销情况。外部市场的变化迫使企业开拓新的市场,于是多元化经营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是要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尤其是资源方面的压力成为最大的障碍。所以,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只能遵循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办法。从产品或服务的角度看,它是按照产品或服务的相近性依次进行选择的。对于企业而言,“最近”产品的选择主要是考虑产品迁移所产生的转换成本。所谓转换成本是指企业在保持和适当压缩原有产品的条件下,生产和加工另类产品所新增的成本。它具体包括新技术投入、新的机器设备投入、新的原材料采购新增成本、员工培训的学习成本、开发市场新增的成本等。而新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员工培训、市场开发等新增的成本主要是由生产加工技术所引起的,也就是说,企业只要开发和引进了新技术,那么相应连锁地引起其他成本的增加。因此,技术转换成本对企业新增成本具有决定性作用,于是其他成本可以看作是技术转换成本的函数。

假定技术的转换成本为CT,那么机器设备成本、原材料采购新增成本、员工培训学习成本、开发市场新增成本分别为λ1CT、λ2CT、λ3CT、λ4CT(λ1、λ2、λ3、λ4为常数),故企业生产和加工新产品所引起的转换成本总值为(1+λ1+λ2+λ3+λ4)CT,显然,企业的转换成本的大小取决于技术转换成本CT。而技术转换成本大小又与范围产品之间的技术关联程度息息相关。一般而言,范围产品的技术关联方式主要包括技术的局部独立关联、局部交叉关联、技术的整体关联和技术的混合关联。技术的局部独立关联是指如果生产某类产品的某个技术环节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如其他原料)但不需要其他技术的支撑就可以独立地生产另类产品,那么这两类产品之间是按照技术局部独立关联的。如果这项技术环节需要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才能生产另类产品,则属于局部交叉关联情况。技术整体关联是指如果生产某类产品的整个技术链在不需要其他技术的作用,仅仅在不同条件下又可以生产另类产品,这两类产品是属于技术的整体关联。技术的混合关联就是生产加工某类产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环节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再生产加工出另类产品的情形,那么这两类产品之间是技术混合关联的。由于技术的整体关联使产品之间的关联程度最高,因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类产品之间按照技术的整体关联引起的转换成本最小,其次是技术的局部独立关联。

假定企业选择技术的整体关联方式生产和加工新产品,技术的转换成本为CT1,因而生产技术得到规模使用,同时也引发机器设备、原材料、员工等要素的规模化利用,从而为企业创造了范围经济。从范围经济的形成过程看,它实质上是企业生产要素按照技术的整体关联建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且又以另一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增加为条件,因而范围经济实质上在另一种生产函数基础上的规模经济。当然,当企业按照技术整体关联的方式经营的新产品随着外部市场的变化,企业又会依次选择技术的局部独立关联、技术的混合关联和技术的局部交叉关联的方式开展多元化经营,在这个渐进过程中,技术始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时,多元化经营必然会有技术以外新的生产要素投入,但同时也保留了原有生产要素的成分,所以产生范围经济的过程始终是技术的“同质”部分产生规模经济的过程。当转换成本超出了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利益时,便出现了范围不经济。

我们必须看到,在分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内联机制时,并没有考虑外部因素。其实,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的存在,可以有效弥补单个企业自身在生产要素及其组合方式中的不足。因为企业可以通过“搭便车”,来共享外部资源,并非一定需要企业自身的投入,这样可以节省企业的转换成本。邓俊淼(2013)认为,中小企业通过产业集群可以带来以下好处:一是集群内部大型固定资产的共享使用;二是企业地理的空间聚集促使默示性知识溢出;三是中小企业集群内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供给;四是中小企共享交易渠道对交易成本的节约。因此,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身的资源缺陷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三、二者的内在联系

(一)规模经济是范围经济的源头经济。规模经济的普遍性与范围经济的条件性。从上述模型分析中不难看出,范围经济的形成过程始终是规模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规模经济具有普遍性。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分析,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生产要素的重复使用成为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因为社会分工与企业不变成本的普遍存在,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便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常态。在利益最大化的诱导下,对规模经济的不懈追求是企业的天性,所以规模经济具有普遍意义。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专业化生产经营决定了企业随意地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已经越发困难了,只在遵循原有生产状态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求近渐进,才能稳步发展。也就是技术的锁定效应成为规模经济的内在动力。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看,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由于各国之间在自然禀赋和后天的生产条件方面存在差异,各国商品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形成了绝对差异,这便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亚当・斯密认为,通过国际分工,每个国家都应该专门生产那些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将其中一部分产品出口来进口那些自身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更好地促进分工和交换,使每个国家都获得最大利益。由于每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的差异,各自生产那些成本处于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再通过贸易而满足各自的需求。虽然这个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其思想的内核仍有可资借鉴之处。企业也是一样,首先择其在生产方面具有优势的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只有当情况发生了改变,才逐步转变生产经营范围。所以,范围经济的发生是对规模经济的扬弃,是建立在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基础上的规模经济。因此,规模经济是范围经济的源头,范围经济则是规模经济的另一种呈现形式。

从分工带来效率的原理看,范围经营本来是不经济的,但在特定条件下,只要范围经营体现了对规模经济思想的弘扬和坚持,范围经济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的。例如,海尔集团从1984年开始在连续7年时间里,一直坚持专业化经营的策略,在电冰箱领域创造了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海尔的品牌延伸和多元化经营奠定了的扎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海尔通过科学管理与技术创新,开始从单一冰箱产品扩展到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等领域,完成以技术关联为主导的纵向一体化多元经营目标,这是制冷技术、智能技术、电子技术的规模应用的必然结果。当资本积累达到了足以支持横向一体化战略的规模时,海尔集团开始从家电领域向数码、家居、医药等资本、技术密集型领域挺进,使资本这个稀缺资源得到了极大效益的使用,可以说是资本创造的规模经济。目前,海尔已形成了96大门类1,51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是国内企业成功实施多元化经营模式的样板,有力地印证了规模经济是范围经济的源头活水。

(二)范围经济是更大范围的规模经济。我们对范围经济的理解很多时候难免出现对“范围”的误解。“范围”其实是一个集合概念,从数学当中的“集合”概念出发,“集合”是指建立在一定规则基础上的多个元素的聚集。这些元素看起来各不相同,但它们之所以能“集”能“合”,就在于有着共同的规则。范围经济所及的产品的共同规则是关联要素。这些关联要素有很多种,既有资本、技术方面的,也有机器设备方面的,还有员工素质、管理和市场需求方面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没有关联要素的产品是不能作为范围经济的经营对象。当然,这些关联要素有很多种组合方式,我们在单一经营的视野下考察的规模经济,所生产的单一产品内部其实同样是有关联的,只不过是在关联要素上表现为100%的关联状态。而范围经济则打破了生产加工单一产品的格局,它在寻求一种部分关联的机制。例如,在保留部分生产要素的基础上,融入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这时,在新的生产要素投入的催化下,技术的规模使用、设备的规模使用、管理的规模扩展、需求的充分满足得以实现,它们一起成为创造范围经济的重要力量,这是一种更大范围的规模经济。如图1、图2、图3所示。(图1、图2、图3)

(三)范围经济是规模经济的剩余利用。企业生产加工过程所投入的要素是此消彼长的过程,它们之间在有机结合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形成综合的生产加工能力。规模经济说到底就是不断挖掘内部综合潜力的过程,并不代表所有投入要素的高效利用。而且不同生产要素实现高效利用存在着不同的内在要求,如技术的使用频次与使用的时间越长对成本节约更具有优势,而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则讲求损耗与折旧,而员工则要保持一定的“再生产”过程,要更加休生养息等等。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在投入使用过程中的特性各不一样,所以规模经济的实现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某些个别生产要素的剩余,例如生产技术总是具有“永不满足”的特点,在任何生产过程中,它都具有剩余性。范围经济正是引入新的生产要素,与剩余要素的重新结合,充分利用,是对规模经济的散落部分拾归到生产过程中,发挥经济效益。

(四)范围经济是规模经济的条件经济。规模经济的背后隐藏着三个条件:一是外部市场的情况保持相对稳定;二是规模经济总是以一定生产要素的组合为前提的;三是规模经济必须建立在一定生产函数的基础上。第二与第三个条件具有内在的联系,当生产要素的组合发生了变化往往引起生产函数的变化。总之,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发生了变化,规模经济的作用方式与表现形式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在第一种情况下,当市场竞争加剧或者产品进入饱和期或衰退期,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创造规模经济已经不可持续,因此企业必须保持或压缩生产规模,寻找新的生产经营领域,为范围经济积累条件。当第二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即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形又有三种情形:一是各生产要素的比例发生了变化;二是融入了新的生产要素,原先各生产要素的比例相应发生调整;三是既减少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同时又投入了新的生产要素。无论是哪一种条件的变动,都为范围经济创造条件,也都是朝着新条件下规模经济的均衡迈进,当规模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开始在打破均衡格局,向着新的均衡发展。所以,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在动态平衡中相互转化,因而可以作出这样的理解:范围经济是规模经济在特定条件下的规模经济。

四、政策建议

根据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互动关系原理,对于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如下重要启示:

(一)政府要不断优化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环境。减少企业对发展范围经济的转换成本。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开展多元经营的最大考量就是从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过程中的转换成本问题。转换成本同样具有内部性和外部性,而且两者之间的边界是相对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例如,企业为开展多元化经营而投入的技术、机器设备、原材料、员工培训、市场开发等所花费的成本,除了有些支出必须由企业自身承担,而有的则可以通过外部免费或廉价获得。当外部公共产品(如配套设施、交通物流)的种类齐全、供应充足、环境优化,无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了企业创造范围经济的转换成本。因此,地方政府要在公共设施、产权交易、融资政策、人才成长、技术创新等方面创造优良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撑。

(二)企业要通过技术研发降低内部资源的专用性。所谓“专用性”特指专门为支持某一特定的团队生产而进行的持久性投资,并且一旦形成,再易做他用,其价值将大跌;也就是说,专用性资产的价值在事后严重依赖于团队的存在和其他团队成员的行为。企业内部资源的专有性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一方面它作为企业形成独特优势的来源,对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和服务质量、差异化产品实现其战略优势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它对外部市场的适应性较弱,专用性资源的替代用途很少,因此较之于非专用性资源所承担的风险更大,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这种资源的专有性并在很大程度锁定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对多元化经营形成较大的障碍,也是阻碍范围经济形成的内在因素。因此,企业现行的资源如果具有较高的专用性,应该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的力度,要通过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寻找技术关联的突破口,不断地降低内部资源的专用性,为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扫除路障。

(三)企业要考虑产业集群提高外部资源的共享性。关于产业集群所形成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了。由于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资源的密度较高,一些企业通过地理位置的聚集,会使游离于企业外部而处在集群内部的各种资源得到规模化使用,会给集群内的每个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的利益。当然,不同集群内的资源类型和密度均有差异,企业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特别是在开展多元化经营过程中,要全面比较转换成本中的各构成情况,力求充分利用自身稀缺但集群密集的资源,这样通过加入到集群内部会较大幅度地降低转换成本,促进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产生。

主要参考文献:

[1]寇晓宇.《国富论》中的分工理论对20世纪初管理理论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4.11.

第2篇:规模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企业规模 规模经济 现状 认识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各行业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环境。企业作为国家竞争的微观主体,其竞争能力也是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面对日趋白热化的国际竞争,特别是来自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尽快打造“中国企业的航母”,以更好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各界共识,国家为此也专门制定了重点培育几十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战略和措施。本文以目前国内企业对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为切入点,提出我国实施大企业战略需要深化的几点认识。

1 规模经济——大企业战略的基础

一般认为,大企业的优势主要源自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即技术的演进是大企业得以产生和的根本性原因。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这种认识,也是我们现有的关于大企业知识的主要理论渊源,它为我们指出了企业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因。

规模经济一般指的是规模与成本的关系,当平均成本随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的增加而下降时,就出现了规模经济。如图1所示,在达到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最低有效规模,MES)之前,当产量从Q1增至Q2时,平均成本也相应由AC1降至AC2。这里M点非常重要,它的经济学意义是,企业在选择生产能力规模或进行投资时,至少要大于这一产量水平。规模经济性决定了市场上每个竞争者为了继续生存所必须占有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某一产业中进行竞争并能获利的企业数目的上限。

2 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主要行业的规模结构有了根本的改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例如,代表着中国内地大企业总体发展水平的“中国500强”,其1998年度的平均资产规模、销售收入、人均利润、人均收入、资产利润率及销售利润率仅相当于当年“全球500强”平均水平的0.9%、1.7%、12.3%、9.5%、24.7%及131.6%;是当年“全美500强”平均水平的2.5%、3.5%、9.1%、10.7%、12.0%及86.2%。

总体上,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经济”并不是处处可见的东西;不仅如此,也有很多经济学家甚至发现,“规模不经济”是中国工业企业的典型特征(张军,2002)。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面临挑战的行业大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一般都有很高的规模经济要求和技术素质要求,只有大规模生产才能降低成本,保证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只有大规模投入才能形成自主开发能力,保持产品在技术上的竞争力。因此,改变目前中国企业规模结构现状,有效实现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竞争力已显得十分迫切。为此,国内企业也纷纷制定了实现企业规模扩张的长远规划。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冷静看到,国内一些企业对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认识仍存在误区,比如在企业规模的确定上,片面强调越大越经济,却忽视了规模经济实现的条件,结果出现越大越笨、越笨越死的局面;在规模经济层次的把握上,混同工厂规模经济与企业规模经济,致使企业难以针对自身症结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在规模经济的实现上,错把规模当作效率的原因,致使企业本末倒置,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力等等。因此,在我国企业致力于打造中国的“企业航母”、实现民族经济振兴的时候,重新深化对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认识应是十分有益的。

3 深化对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认识

3.1 区分规模经济的两个不同层次:工厂规模经济与企业规模经济

工厂规模经济主要是指因大批量生产能够采用更先进的工艺,更大型、更专业化的设备,实现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作业,从而大量减少单位产品的设备投资,大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而企业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企业规模的放大使企业的经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有可能经得起暂时的亏损,有能力开发风险大但同时盈利性也更大的产品,可以大量减少广告促销费用,有利于发挥现在商标和企业商誉的潜在价值等。它可以指生产经营同类产品的若干个工厂(或生产线)实现横向一体化,或处于生产经营过程不同阶段的工厂(或生产线)实现纵向一体化,以及生产经营多样化等三种途径所产生的规模效益。工厂规模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而企业的规模经济性要相对小得多。一般来说,工厂规模的扩大,会导致规模经济的出现,而对于仅仅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应持警戒的态度。

从上讲,规模的性首先是工厂规模经济,在此基础上,再追求规模经济。没有工厂规模经济的企业规模如无源之水,是难以长久的。实际上,我国不少企业首先急待解决的即是工厂规模经济,这在机械、、汽车、炼油、和钢铁等行业中表现尤为突出。这种工厂规模不经济严重了企业的创利能力,也使大企业缺乏成长的空间。因此,重新明确工厂规模与企业规模的区别,有利于企业辨别自身规模经济的缺乏来自哪一层次,从而对症下药,制定正确的规划,避免盲目扩张,形成有规模无效益的局面。

3.2 规模经济必须基于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规模不等于效率,规模是效率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企业规模只有与其竞争力挂起钩来才会显出实际意义。

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观点,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对于正在致力于规模扩张的大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公司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其采取不同活动所能产生规模经济的潜力是不同的,因此集中公司资源,在企业价值链中选取最能创造价值的“战略环节”,致力于形成有竞争力的规模优势就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一些企业不再单纯追求经营规模的扩大,而是通过分拆、重组、将不相关的业务出卖,或变成独立的公司,甚至缩小企业的规模,使之集中于主业,从而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变化即是基于对规模的重新理解,即规模不只是总的规模,而是具体在某些产品、产业上的规模和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能力带来企业规模扩张,而规模优势又强化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只有注意突出主营行业优势,明确企业的规模、产业边界,加强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专业化的规模优势,才能取得成功。

3.3 理解规模经济须动态化

规模经济的大小一般也会随着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当技术获得发展、产业渐趋成熟的时候,规模经济也常常随之增加。然而,相反的情况也会发生。例如,在钢铁产业,微型工厂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垂直整合工厂,大大降低了最低有效规模的水平。同时,这些变化未必一定均匀地出现在公司的所有活动中。有时,改变规模经济并不导致公司规模的直接扩大,而很可能激发某一产业的重新配置和促使垂直链中某一具体阶段的专业厂商的出现。

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决定了规模经济概念的动态化,也意味着公司的有效规模应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因此,规模经济包含的实际上是一个适度规模、有效规模,实务中切忌将其教条化。

3.4 规模经济:技术和制度的双重观点

如前文所述,技术水平是决定规模经济的重要因素,而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因素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力。

规模经济的实现受内、外部条件的共同影响。从规模经济的外部条件来看,除了一国的经济与发展水平和市场容量影响规模经济外,交易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在市场的制度层面,产权界定不清、信息公开程度低、法制软弱、市场封锁,在基础设施上,运输途径狭窄、运输成本高、信息传递慢,则市场半径必然很小、市场的规模难以扩大,分工、专业化和规模化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从内部条件考虑,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影响规模经济实现的重要因素。规模经济要求各种要素能够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组合起来,而且规模越大,这种组织工作的复杂性也在提高,对管理的要求也就大大提高。管理除了技术性的因素以外,由于信息不对称所招致的也很突出。所以,规模经济还要求健全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

对我国目前的大企业来说,所谓“企业规模”及其竞争力,已不仅仅是技术概念,更重要的是体制和机制概念,由这一点看来,中国企业要真正做大做强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1 刘怀德.论国有经济的规模控制[J].经济,2001(6)

2 胡钧.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J].经济学动态,2000(11)

3 于立.实施大企业战略应澄清的几个问题[J].中国经济,1998(2)

4 宋云.并购战略与规模经济.企业改革与管理,2002(3)

5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第3篇:规模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城市 集聚经济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引言:

城市集聚经济实际上是外部复合经济,它的复合范围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影响集聚经济产生的因素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城市的发展现状、地理优势、当地居民的收入生活水平、当地政府的一些政策等都影响着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所以研究城市与城市集聚经济,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城市的内涵与功能

自古以来,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是很多生产要素聚集而形成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集文化、教育、科学、政治等于一体,可以看出,城市对于人类的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城市其实就是一种有着系统和集聚形态的特殊生产力。

城市的功能其实就是城市在此地区对于带动国家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发展而起到的作用和发挥的特殊功效,这些都是通过一个城市制定的发展对策体现出来的,一个城市所体现出来的功能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要想建设出一个好的城市,就要制定适合城市发展的策略。城市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对城市的发展和特征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的功能,它反映出了这个城市的历史发展状态以及和其他城市相比所存在的优势。

二、城市与城市集聚经济

(1)城市集聚经济

城市集聚经济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得以发展的核心因素。集聚经济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存在的一种经济形势,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和多样化范围经济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

规模经济指的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效率和使生产力更加专业化,来降低生产的成本,从而使得整个企业乃至城市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规模经济主要有外部和内部规模两种形式,一般影响集聚经济的是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指的是整体的外部行业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的个体的经济收益的变化,由于整个市场行业规模的扩增,从而影响个人企业规模增大,企业成本降低,从而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范围经济不同于规模经济,它主要受厂商范围变化的影响。比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同时生产很多种产品不同产品的费用要比只生产几种产品的利润高,这个时候就会用到范围经济的概念,如何确定产品的种类和范围来降低成本是需要考虑范围经济的,它虽然也分外部和内部两种,但是外部经济与城市集聚经济的联系更大。

企业的形成就是由不同的生产因素混合在一起的结果,在规模经济的影响之下,集聚经济的规模开始进一步扩大,到规模增加到某种程度之后,企业的成本就不会继续降低,这样也就实现不了效益最大化,范围经济会导致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在一起,而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而独立存在的,范围经济在产品集体生产成本较低和新产品追加方面,都是比较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的。范围经济不仅与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关,还与营销的方式有关。由于有外部经济的作用,当不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影响时,各种生产要素仍会集聚。

(2)影响城市集聚经济产生的因素

第一个影响因素是城市企业的多少,一个城市的企业越多,一些新兴起的企业的需要的材料的供给就变得更加快捷,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不会造成堆积,将有更多的渠道和途径去销售。一般来讲,企业比较多的地方更容易出现工业的集聚。第二个影响因素就是城市的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与企业找到合适的可用性人才是呈正比的,只要企业的人力水平提高了,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相应的降低。第三个影响因素是当地城市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以及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越高,收入越高,这些居民的购买产品的能力就越强,而且消费者对于消费品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和增多,从而刺激当地的消费水平,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部分企业的数量也会增加,企业的集聚会使工作者的收入也上升一个幅度,从而形成一个好的循环。第四个影响因素就是城市的交通运输,企业能否集聚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如果交通运输产生的费用不会太多,那么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大的降低,城市之间用于贸易的费用减少,集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很明显的。第五个影响因素就是当地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对于城市集聚经济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如果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城市集聚经济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是当规模进一步扩大时,就如交通阻塞,就会不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所以,合理的利用规划城市集聚经济是很必要的。

结束语:

城市聚集经济在城市生产力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以通过增大城市的产业规模,来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而且还可以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到这个城市来发展,从而扩大城市的生产因素和生产规模。影响城市经济聚集的因素是众多的,只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然后做出合理的改善,那么整个城市的生产力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金相郁;高雪莲;中国城市聚集经济实证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4

[2]金相郁;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第4篇:规模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国际贸易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1-0074-03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是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更加密切,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智力资源取代自然资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决定性因素。技术、知识的比较优势完全超越了传统的资源比较优势,使得传统的以资源要素禀赋为基础的古典贸易理论面临巨大挑战。国际贸易新理论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以知识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对古典贸易理论进行修正和发展,用包括规模经济、递增回报、垄断竞争和技术动态变化等因素进一步解释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一、知识经济与产业内贸易理论

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首先始于林德的差异产品的偏好相似理论。他认为消费者对垂直差异产品的不同偏好是引起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克鲁格曼用水平差性产品和消费者的偏好需求特征解释产业内贸易。20世纪80年代中期,克鲁格曼通过进一步研究,将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引入产业内贸易理论,提出了包含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理论。至此,以产品差异理论和规模经济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基本成熟。该理论认为,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从而是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贸易产生的动力。同时,规模经济理论和产品差异理论暗含即使在不存在技术水平差异和相似要素禀赋的国家之间也存在国际贸易,解释了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继续迅猛发展,不仅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发展迅猛,而且发达国家同新兴工业国间的产业内贸易也蓬勃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以创新、开放和全球性为特点的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产品差异化程度提高和经济规模扩大。首先,从产品差异理论角度考虑,商品的水平和垂直差异――即商品品种和质量高低主要受生产技术、知识、设备、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也就是说产品差异是由各国生产商品的知识、技术差别决定。因此,表面上表现为品种差异或质量差异的产业内贸易的核心是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的差异。随着知识经济的时代的到来,各国普遍增加R&D投入,创新成果不断出现,各国知识、技术含量越来越不同,导致了产品差异化程度的增加。一方面,知识的外溢和技术转移、国家之间类似的相当水平的R&D开支和技术模仿过程,使产品水平差异不断扩大,水平差异性产业内贸易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商品的差异化创新很容易引起产品质量上的区别,而导致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其次,以开放性、全球性为特点的知识经济的来临打破了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间的矛盾,为各国进行差异产品的规模生产创造了条件。在一定条件下,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是负相关①。相似产品种类越多,其每种产品的生产规模越小,产品成本和价格越高,二者中任何一种效益的增加必然以牺牲另一种效益为代价。在国内市场和有限的国外市场范围内,这种矛盾就更加突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全球流动的生产要素必然加深了经济全球化程度,为各国的规模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二、知识经济与规模经济理论

克鲁格曼在分析贸易理论时将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1]内部规模经济是以规模收益递增为基础,指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而不是其所在行业规模;外部规模经济则是外部经济性,指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内部性和外部性的划分对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1.规模收益递增与国际贸易理论

规模收益递增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基础,替代古典贸易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条件,更现实地解释了发生在资源、技术、禀赋相似国家间的国际贸易,指出国际贸易的动力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规模收益递增的基础核心是技术进步和创新。知识经济时期,一方面知识、技术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极大地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更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知识作为一种独立的商品,虽然不具有规模经济性,但是知识自身的低成本可复制性,使其较规模经济具有更大的利润垄断能力。

2.外部性与国际贸易理论

外部性包括知识、技术外溢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同内部规模效应一样,外部规模效应在国际贸易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外部性的市场规模经济效应认为企业的贸易优势不在于绝对要素优势差异,而在于某行业某时点的发展规模。当存在外部经济且其他条件相同时,大规模从事某一行业产品生产的国家往往具有形成行业规模的优势。这种行业优势有利于技术、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能够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增加经济利益。知识经济时期,外部性主要表现为知识在国际贸易中的溢出效应及其对各国贸易的影响。知识溢出一方面使发展中国家通过知识积累和干中学缩小了同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同发达国家间开展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外溢成为推动发达国家进行技术竞争、创新的重要力量,大大促进了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

三、知识经济与垄断竞争理论

垄断竞争是不完全竞争的一种,在目前国际贸易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垄断竞争主要用来说明贸易是如何解决各国面临的规模与种类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垄断竞争理论认为在垄断竞争行业中厂商数目和它们的定价受市场规模的影响,在较大的市场中通常有较多的厂商,且每个厂商有更大的销售量,消费者还能够以比较低的价格获得丰富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比任何国内市场都要大的世界市场。

垄断竞争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结合的产物。首先,产品差异和垄断竞争相互作用。产品差异使一个厂商在确定它的产品价格时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但它不可能完全垄断,因为总是存在其它功能相同的替代品同它竞争,产品差异化造成了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同时,一国消费者因收入水平和偏好对差异产品有不同需要,垄断竞争恰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化和多样化;其次,产品差异化又和规模经济密切相关。厂商为获得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竞争优势只能生产差异化产品。而垄断厂商在进行差异生产时,总是尽量使其产品差异化更多的反映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生活方式和特征,以便更好地利用规模经济,创造贸易优势。

垄断竞争理论实质上还是利用规模经济而引致价格成本上的竞争优势。这同传统经济理论是一致的。传统经济理论强调成本的决定作用,认为低成本是扩大国际贸易的有力手段,即成本高就缺乏竞争优势,成本低就具有竞争优势。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不再满足于技术进步、规模经济引致的低成本所形成的暂时性垄断竞争,而是依靠长期知识领先而表现在商品质量、品种上对消费者形成的持续购买欲望和声誉的垄断。这种声誉优势并非短期内形成,且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垄断作用。因此,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不仅仅是根据成本比较优势和生产要素丰缺形成,而是越来越靠知识、技术的结合而产生的“明星效应”对消费者形成吸引力而形成的。

四、知识经济与产品周期学说

20世纪60年代中期,雷蒙德•弗农第一次提出产品具有诞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生命周期。他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新产品阶段是指创新国发明制造了该产品,并且垄断了这个产品的世界市场;产品成熟阶段指新产品的样型和性能都已经稳定,竞争优势由技术密集型国家向资本密集型国家转移;产品标准化阶段是指产品已经实现标准化生产,生产技术广为扩散,变得普遍、简单,竞争优势由资本密集国家向劳动密集国家转移,因而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生产,最后这些国家成为这种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接着,美国学者威尔斯进一步发展了弗农的产品周期学说。他把弗农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三阶段细分为两个阶段:模仿国产品在第三国市场上与创新国产品进行竞争的时期和在创新国开始了进口竞争时期。这样就形成了目前的产品周期论。这个理论包括:第一阶段是创新国对某一新产品的出口垄断时期;第二阶段是其他发达国家生产者开始生产这种新产品时期;第三阶段是外国商品在出口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时期;第四阶段是再创新国开始进口竞争时期。

不难看出,产品周期学说是从技术创新、技术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演变。这一理论是对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的一大贡献。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品周期理论日益显得陈旧。首先,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的全球传播,使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甚至消失。大量资料证明,在20世纪头十年,新技术的生命周期约为40年,到30年代降为25年,50年代约为15年,70年代又缩减到8~9年,80年代是3~5年,而到2000年仅不到12个月,特别是IT产业一些关键零部件的寿命周期仅仅3~6个月,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这正如美国未来学家莱斯特•瑟罗所说:“所谓‘产品周期’已不复存在。” 他认为“反推制作工艺的发展,和那些只要能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水平就有兴趣运用他们技术的跨国公司的发展,导致新产品技术的流动几乎和资本及自然资源的流动一样快。拥有专利的新产品技术未必在它的产地被使用,也未必是资助该技术的人在使用”[2];其次,国际贸易的载体――跨国公司逐渐形成“双层网”结构,大大减少了技术的转移。经典的跨国公司理论认为母公司是中枢神经,是技术创新的发生地。母公司同国外子公司之间是具有向心力的“网”,即国外子公司以母公司为核心,接受母公司的产品创新和技术转移。这就是弗农产品周期论的雏形和理论来源。但是二战后,特别是受知识经济的影响,传统的由“向心力”形成的内部网的作用逐渐削弱,而由“离心力”构成的外部网却不断得到加强。所谓外部网是相对于内部网而言,指子公司不再完全依赖母公司,拥有自己独立的科研机构和创新产品,同东道国其他企业合作,形成外部“局域网”。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中国目前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外部“局域网”的集中地。当前,IBM、SUN、宝洁、杜邦、联合利华、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日立、松下、诺和诺得、罗克威尔等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相继在中国设立百余所研究机构或实验室。这种内部网和外部网并存、共生就形成了典型“双层网”现象。很明显,“双层网”必将大大减少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技术和创新产品的转移。“双层网”是跨国公司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以加速利用全球技术资源、建立全球的新网络、进行全球技术开发的策略的结果。

五、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解释

伴随知识经济的临近和产业内贸易继续蓬勃发展、范围的不断扩大,新的贸易问题不断被提出。美国和日本在人力资源和资本要素比率上是相似的,但为什么美国出口反映了个人智慧的产品和服务,例如软件产品和金融服务,而日本在生产精密制造品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例如汽车和高质量的电子产品;在具有同样人力资源和资本要素比率的德国和意大利,为什么意大利的国际竞争力在于家具、服务设计等依靠少数杰出人物智慧的部门,而德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制造业方面,出口客车、机械设备和化工产品。国际贸易新理论只解释了技术水平相近,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可能,并没有解释一国进行特定商品贸易的原因。克鲁格曼将一国进行特定商品贸易的原因简单归结为历史和偶然因素决定,没有深刻探讨其背后的经济规律。

格罗斯曼和麦吉认为当前的国际贸易格局是建立在技术的不同性质上[3]。他们认为技术的不同性质导致了各个国家不同的人力资源分工以及不同等级人力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决定了各国不同的生产优势。技术根据性质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Supermodularity生产函数的技术。这种技术符合“O――圆圈生产函数”,即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是连续的,任何一道工序的失败或质量差异,都会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这就决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的配置必须是互补的②。精密机械多要求此种类型的人力资源配置。另一类是符合Submodularity生产函数的技术。Submodularity生产函数指一部门的出色完成,会减少其他部门出色完成的需求,这就决定了整个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的配置是“高―低”模式,否则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这种“高―低”模式有利于创新或技术难题的解决。因此尽管美国和日本、意大利和德国在人力资源和资本要素的比率上相同,但由于美国和意大利在其人力资源的配置上属于“高―低”模式,更有利于表现个人创新,这两个国家分别在软件产业、金融服务业和设计服务业具有竞争优势,而日本和德国采取互补的人力资源配置,更有利于精密机械设备的生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一国进行特定商品贸易的原因。

[注 释]

①尤其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是负相关。产品差异的扩大,必然减弱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的扩大,也必然影响产品差异化程度。

②“互补性”(COMPLEMENTARITY)是指较好地完成两个任务中的一个,将增加较好完成另一件任务的边际产品。详见 Gene M. Grossman and Giovanni Maggi. “Diversity and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90, No.5, Dec 2000: pp1255-1272.版,第26页年版,第55页。

[参考文献]

[1][美] 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国际经济学 [M].海闻,等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39.

[2][美] 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M].周晓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67.

[3]Gene M.Grossman and Giovanni Maggi. Diversity and Trad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90, No.5, Dec 2000,.1255-1273.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in Knowledge Economy Age

He Xiaoyin

(Zhengzhou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China)

第5篇:规模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于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关系探讨最著名的理论是有效竞争理论,但是,有效竞争理论本身是针对一般产业而提出的,而自然垄断产业具有特殊性,有效竞争并没有充分体现自然垄断所具有的特殊性。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传统有效竞争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自然垄断产业的特殊性,建立自然垄断产业的有效竞争模式。

一、自然垄断产业有效竞争的两个层次

自然垄断产业有效竞争应该是两个层次,具体如下:

(一)第一个层次:自然垄断业务与非自然垄断业务分离

从整个自然垄断产业的角度来说,既有自然垄断性业务。又有非自然垄断性业务。对于自然垄断性业务。政府应该只允许一家或极少数几家企业经营,以维护规模经济;而非自然垄断性业务的规模经济不显著,可由多家企业进行竞争性经营。

在实际经济中,电力、铁路运输、煤气和自来水供应等从整体上都属于自然垄断产业,但并不等于这些产业的所有业务都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自然垄断性业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固定网络业务,但网络生产以外的环节显然不具有自然垄断性质。例如,供水产业主要有水生产、管道网络输送、供应等三大类基本业务,其中水生产和供应业务不具有成本弱增性,是非自然垄断业务。管道燃气产业的生产供应过程主要包括燃气生产、输送和供应三大类业务,与此相关的还包括管道燃气设备的供应、安装和维修等服务领域。管道燃气的生产不存在自然垄断性。它可由多家企业竞争性地生产。所以,管道燃气的生产可以与输送等环节相分离。管道燃气的供应或销售可以由多家公司竞争进行,也不具有自然垄断性。铁路运输产业主要包括路网经营和铁路运输及其相关业务。铁路运输是通过一定的铁路路网系统提供服务的,可由多家公司承担,运输业务并不具有自然垄断性,只有路网经营具有自然垄断性。电力行业的业务有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四大类。由电力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可知,输电和配电业务具有自然垄断性,发电和供电业务则可以竞争经营,属非自然垄断业务。

属于自然垄断性质的管道网络业务和非自然垄断业务密切相关。例如,水、管道燃气和电力的生产和供应都要通过管网才能实现销售收入。铁路运输必须依托铁轨。电信中的通信业务要依托于本地网。正因为自然垄断业务与非自然垄断业务密切相关。所以,传统上将自然垄断与相关的非自然垄断业务都包括在自然垄断产业中。但是,将非自然垄断的部分与自然垄断部分集中在一起,一是容易产生交叉补贴行为。比如电信的网络使用费可以转移到电话机上来,这样对电话机的其他厂商来说,竞争的环境不公平:二是借助自然垄断业务的垄断性强行推销某些非自然垄断业务,损害消费者利益。因此,对同一产业的不同性质业务实行区别对待才能实现有效竞争。

(二)第二个层次:自然垄断业务的竞争性和非自然垄断业务的规模性

1.自然垄断业务的竞争性

传统理论认为自然垄断因为具有规模经济特性而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这种经济上的合理性表明,只有独家垄断才能维持较低的平均成本。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学界对自然垄断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首先,自然垄断规模经济特征的描述。基本上是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进行的总结。当对自然垄断经济特征的概括从规模经济发展到范围经济(与成本若增性有关),尤其是发展到自然垄断企业的可维持性时,实际上已经把需求变化的因素考虑进来了。如果需求足够大,大到迫使单一厂商不得不在平均成本曲线上升,超过成本弱增的区间生产,非此就不能满足市场全部需求时。就应该允许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共同经营这一管道网络,并实行直接竞争。即使在成本弱增的范围内,为了打破垄断,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对于成本弱增程度较低的业务,也可以考虑由两家企业实行竞争性经营。

其次,替代技术的出现使管道网络业务之间出现竞争。例如在电信业,虽然有线电话网具有自然垄断性。但随着光缆技术的发展,利用卫星和无线电话技术,有线电视公司也能够提供传声和数据服务,这些都使电信产业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为新企业进入电信产业提供新的通信网络,比原有的电话通信网络质量更好、价格更低地向消费者提供通信服务创造条件。这样,将来的电信产业模式并不是唯一的通信网络,而是由电话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卫星和微波系统等其他技术所组成的一个多面的互通网络。这对于其他管道网络来说也是一样的,尽管某一产业的管道网络本身是自然垄断的,但是,随着技术进步会产生相应的替代管道网络系统。也就存在了竞争性。这种存在替代竞争的产业被称为“结构性竞争产业”,如铁路、航空、公路等运输部门。

因此,对于某一管道网络的自然垄断环节,存在竞争条件或某些环节可以引入竞争,这些竞争因素可以对自然垄断业务的运营高产生约束机制,削弱其垄断力量。但是,作为某一产业的管道网络,其仍然存在强的自然垄断性。保证其规模经济效应应该是自然垄断业务最主要的任务。因此可见,对自然垄断业务来说,其是更倾向规模经济的有效竞争,所要实现的是将整个产业的规模经济与单个企业的竞争活力相协调的有效竞争。

2.非自然垄断业务的规模性

首先,电信、电力、铁路、天然气、自来水等自然垄断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部门,尽管我们将其中的自然垄断业务与非自然垄断业务分离开来,但是非自然垄断业务必须通过网络型的自然垄断业务来实现,其与自然垄断业务具有很强的关联经济性。非自然垄断业务仍然具有基础产业的特征――资本密集型,企业规模经济比一般企业要高,因此,企业维持适度规模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其次,非自然垄断环节产品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社会要求企业提供稳定、持续、可靠的产品供给,在不限制规模的情况下,由于对利润的追求易导致过度竞争。从而会引发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第三,尽管非自然垄断业务已不具有自然垄断性,也只是说明其不适于由一个或较少的企业经营,但是作为一个经营非自然垄断业务的企业,其仍然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

因此,政府应要求这些企业必须达到最小经济规模的要求,以避免低水平的过度竞争现象。但是,由于许多经营非自然垄断业务的企业都是从原有的少数几个经营自然垄断业务的企业中分离出来的,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垄断性。要想打破其垄断就要求政府放松非自然垄断性业务市场的进入壁垒,允许多家新企业进入,以较充分地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由此可见,对于非自然垄断环节来说,其是更倾向竞争活力的

有效竞争,所要实现的是将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与市场的竞争活力相协调的有效竞争。

二、自然垄断产业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

有效竞争格局在市场上是通过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表现出来的。人们也通过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市场绩效标准来衡量与判断一个产业是否实现了有效竞争。我们将有效竞争理论与自然垄断产业有效竞争的两个层次相结合,设计出自然垄断产业有效竞争的标准。

(一)前提标准:自然垄断环节与非自然垄断环节分离,这是实现自然垄断产业有效竞争的基本前提和要求

(二)市场结构标准:自然垄断环节与非自然垄断环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市场结构标准上,而在其他两个方面基本上一致

1,自然垄断环节标准

第一,市场集中度较高,一般只有一个运营商;当某个业务的需求量超过成本弱增范围时,可以允许两家或两家以上运营商共同经营这种业务,实力均衡。

第二,进入与退出壁垒较高。

第三,实现管道网络互连互通。

第四,产品差别化适当。

第五,运营商各自严格独立。

2,非自然垄断环节标准

第一,市场集中度较低,市场存在相当的买者和卖者,但达到最小经济规模的、符合最优进人数目,且没有任何单一企业处于绝对支配地位。

第二,企业进入与退出没有人为障碍,也没有政策上的不合理阻碍。

第三,产品差别化适当,并且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大。

第四,运营商各自严格独立。

(三)市场行为标准

第一,企业之间对于价格和产品没有共谋,而是竞争行为。

第二,企业不存在欺诈行为。

第三,对竞争者和消费者没有不公正的压制政策。

(四)市场绩效标准

市场绩效反应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实际效果。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市场绩效也表示最终实现经济活动目标的程度。由此可见,绩效的衡量同经济活动的目标密不可分。产业和国民经济层次上的目标本身是多元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社会福利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具综合性的目标,包含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公平、稳定和进步等多层次、多方位的内容,这就决定了对市场绩效的评价必然是多层次的、多方位的。

1.产业绩效标准

第一,有效竞争是资源配置效率持续得到优化的竞争,集中体现在资源占用率、网络资源利用率、人均资源占有率等指标的提高和完善方面。

第二,有效竞争是自然垄断企业竞争实力彼此促进增长的竞争,集中体现为几家实力接近的企业相互展开融合的业务竞争,在竞争中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共同得到增长。

第三,有效竞争是创新频出、差异化经营的市场竞争,集中体现是新业务种类的快速增长、企业竞争策略的差异化、合作经营模式成为主流的竞争模式。

2.社会绩效标准

第一,有效竞争是消费者福利不断获得改善的竞争,集中表现是服务类型的扩大、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负担水平的下降。

第二,保障自然垄断产业内部的合理利益。一是保障厂商的利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厂商是市场经济制度演进的推动者。如果厂商的利益得不到制度保障,在得不偿失的条件下,他就会利用资本的重组机制压缩生产甚至退出竞争,这样生产规模的压缩意味着厂商的价格决定能力的加强,只有在厂商利益得到保障以后,消费者的就业才有保障,消费者剩余才能落到实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厂商合理的利润空间,把厂商利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二是保障职工的合理利益。如基本的工资要求、生命安全要求等。

第三,不存在负的外部性。

第6篇:规模经济的特征范文

性贸易政策理论(StrategicTradePolicy)。该理论动摇了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自由贸易政策的最优性,证明了政府干预的合理性,提出了适当运用关税、补贴等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将有助于提高一国贸易福利的主张。这一核心结论正好与传统贸易理论相悖。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因其在理论的独创性、分析方法的独到性及其解释现实的能力等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而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一、突破之一:非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经济条件下的贸易行为

1.规模经济效应的非常数性。规模收益用于微观经济学分析厂商的生产函数始于20世纪30年代。显然,国际经济学在这一方面落后了许多,一直停留在完全自由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分析基础之上。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现实显然无法得到传统贸易理论的合理诠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产品是以规模报酬递增生产的,并且生产这些产品的行业(如汽车业、半导体业、计算机业等)构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可分为外部经济效应和内部经济效应两部分。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是指厂商水平上的规模报酬不变,而社会的递增性报酬以外部经济的形式体现的情况,因而这种厂商及其产业能够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的扩展。这种外部经济效应往往并不能为各厂商同时同等程度地享受,厂商与行业间的竞争行为因而受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厂商内部规模经济效应,即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一个较大的公司能够更好地克服生产不可分割性,使生产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同时,由于某些一般管理费用并不会随生产规模而变化,因此其每单位成本会随着生产增加而下降。如果规模经济持续存在,则平均成本总大于边际成本,如果以边际成本定价就意味着损失,因此,内

部规模经济不可避免地与竞争均衡发生了矛盾。因而,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发达国家之间与产业内、公司内的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主流这一现实。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才试图突破这一理论与现状的隔膜,将规模经济引入贸易分析,提出了依靠政府支持,通过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达到扩大出口、抢夺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2.市场的非完全竞争性。由微观经济学可知,厂商这一层次上的规模经济的存在意味着价格行为与非负的利润不一致,因而市场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对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西方经济学迄今没有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但是,毕竟放弃了传统贸易理论最不现实的假设,即世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分析了以下可能的三种市场结构:(1)可竞争市场(伯兰特假定这与无代价和无限制地进入和退出相结合);(2)古诺双寡头国际竞争模型(即均衡产量水平由两个厂商反应曲线的交叉点所决定);(3)垄断竞争。尽管一般性不完全竞争理论没有产生,但是,在各种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在实证和规范两个方面有关贸易的一些重要结论都有效,也是可行的。

二、突破之二:技术对贸易的内生变量性质

传统贸易理论早就注意到技术进步的作用,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贸易理论才把技术变化、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克鲁格曼等人认为企业内部存在着动态的规模经济。技术的改变是企业获得动态规模经济的最重要形式,从而把技术作为内生变量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技术变化包括两种情形,其一是技术创新(Innovation),其二是边干边学(Learningbydoing)。

技术创新是通过研究与开发(R&D)活动来获得的。R&D所产生的技术创新改变了企业的生产函数,降低了边际生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同样的要素投入能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出,其表现为:(1)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这样,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就会不断下降,从而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技术进步能从学习曲线(LearningCarve)的角度阐述动态的规模经济。假定边际成本是累积产量的减函数,累积产量越多,生产经验、销售经验和管理经验越丰富,边际成本就逐渐降低,这就是边干边学。一般而言,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并非有意转让或传播其技术,而是在贸易、投资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地输出了技术,即所谓的“技术外溢”。亚那戈娃(Yanagawa)分析了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传播技术及其影响的国际技术外溢,克鲁格曼和卢卡斯(Lucas)分别讨论了国内技术外溢的问题,而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则系统研究了行业间和同行业内部技术的外溢及其作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重点强调了规模经济效应是扩展国际贸易的动因之一,而技术进步是企业动态规模经济效应的来源之一。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的扩展存在一种互动关系,贸易不仅通过国际市场的竞争及各国

努力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也通过国际技术外溢给各国互相启发的机会。技术开发不再是个别国家的行为,不再是外生的经济变量,而是直接推动贸易发展的内生变量。

三、突破之三:对政府干预作用的重新定位

传统贸易理论的主流观点认为:政府干预导致资源配置扭曲,造成国民福利下降,如关税及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政府对出口实施补贴等,都会造成国民福利的净损失。只有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才是“双赢”。当然,主流观点并不反对在出现市场失灵如外部性问题、垄断、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时,政府可以有目的、有选择地干预,目的是消除“反竞争”(Anticompetitive)现象,保证市场竞争自由有序正常地进行。但总体上强调的还是自由主义思想。当然,在自由贸易的喧嚣声里,还有几声应推行政府干预的呼声,但其势单力弱。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幼稚产业保护论”,始作俑者是李斯特。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一个良好的生存、成长环境,免受外国同行企业的竞争压力。但这一学说并无完善、系统的理论证明。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则认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借助R&D补贴、生产补贴、出口补贴、进口征税、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利,抢占国际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转移其垄断利润,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因此,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政府起着关键的作用,必须有一个尽可能信息完备、决策独立、干预有力的政府。理所当然,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中,政府的干预作用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具体说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解释:

1.政府干预是实现规模经济的最优途径。

在非完全竞争及规模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中垄断利润普遍存在,一个企业的垄断实力越强,获得的垄断利润就越多。国家干预可以将国外企业的利润转移到国内企业。为此,对于各贸易国来说,如何扩大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并进而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就成为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靠企业自身去积累和成长,在强手如林、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且若又是后起国家的企业,要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真正挑战者,显然困难。而借助政府力量作为“第一推动力”,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给予扶助,使其尽快扩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收益,降低成本便是最直接、最有效、最迅速的途径了。

2.政府干预是“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模型实施的基础。

“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英文简写IPAEP)是克鲁格曼1984年提出来的重要理论。该理论有两个假设前提:一是市场由寡头垄断,并可有效分割;二是存在规模经济效应。当本国企业处于追随者地位,生产规模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边际生产成本很高时,这时本国政府通过贸易保护,全部或局部地封闭本国市场,阻止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逐渐扩大,这类产业的规模经济收益便会出现,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同时,国外竞争对手由于市场份额的缩小而达不到规模经济,边际成本上升。此消彼涨,国内企业就可能占有国外市场更大的份额。而销售额的扩大又进一步降低了边际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样,以政府干预为后盾,IPAEP理论的实施便达到保护国内市场,扩大国外市场的目的。战后,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经济发展中,汽车、电器、计算机设备等的发展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3.政府干预作用内生化是比较优势形成的关键因素。

将政府干预作用作为比较优势内生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变量,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一大进步无庸置疑,而比较优势依然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一方面技术变量已成为现代企业和国家相对比较优势形成的关键变量。而技术变量的提升不管是来自于“边干边学”,还是R&D,都与法律、投资激励等形成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都需要通过政府的支持,即取决于政府的干预情况。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源禀赋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相对于“自然资源”而言,“创造型资源”(如信息、知识资本、创新、制度、技术等)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以及一个国家越来越依靠于这类资源来获得比较优势,因而政府干预也被内生为区位因素,成为直接影响这种“创造型资源”比较优势形成的关键变量之一。

四、突破之四:利润转移理论

传统贸易理论主张自由贸易政策,通过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来进行国际贸易,使参与国双方的福利水平都提高,实现“双赢”。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却提出了利润转移的论点,即把垄断利润从外国公司转移给国内,从而在牺牲外国福利的情况下增加本国福利。利润转移理论显然与传统贸易理论能增进双方福利水平的论点不一致,它的基本前提是国际竞争都具有寡头竞争的性质。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揭示了利润转移理论的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关税的利润转移效应。布兰德和斯宾瑟提出的“新幼稚产业保护”模型,假设一家国外寡头垄断企业独家向国内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正在享受垄断利润,且存在潜在进入的情况,那么,征收关税便能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利润。因为,外国寡头厂商会吸收部分关税来决定“目标价格”,以阻止潜在进入。否则,国内企业的进入将不可避免。特殊情形下,外国公司甚至会将关税全部吸收。国内既不会发生扭曲,又可以获得全部租金。税收收入就是转移了该厂商的垄断利润。该模型突破了传统最优关税理论关于只有大国才有可能用关税来改善其贸易条件的限制,认为即使是贸易小国也同样可以通过征收关税来改善国民福利。

第二种类型是“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手段的利润转移效应。该观点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逐步成型的“新幼稚产业保护论”,认为一个有战略意义的行业在受保护的国内市场里能迅速成长而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从而相对于外国厂商具有规模上的竞争优势,使其能够增加在国内市场和没有保护的外国市场的份额,从而把利润从外国厂商转移到本国厂商,使本国福利增加。

第三种类型是出口补贴的利润转移效应。布兰德和斯宾瑟于1985年提出古诺双寡头国际竞争模型,认为向在第三国市场上同外国竞争者进行古诺双寡头博弈的国内厂商提供补贴,可以帮助国内厂商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增加国内福利。古诺博弈的特征是,均衡产量水平由两个厂商反应曲线的交叉点所决定。通过补贴降低国内厂商的边际成本,使厂商有更高的反应曲线,获得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总之,出口补贴降低了非完全竞争产业的垄断扭曲程度,增进的本国和消费国的总收益大于另一生产国的损失。

五、简要评价

第7篇:规模经济的特征范文

产业内贸易的主要衡量方法

(一)Balassa的计量方法

Balassa(1974)在研究欧共体产业内贸易分工程度时,提出了一种度量产业内贸易的指标,即以各产业群(产业)的贸易差额除以其贸易总额,然后再除以产业数。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1)

在这里,j表示国家;i表示该国n个产业中的第i个产业。Ej为产业内贸易的平均水平,取值范围为[0,1]。当Ej=0时,意味着所有贸易业均为产业内贸易;当Ej=1时,意味着所有的贸易都为产业间贸易。

(二)Gruble-Lloyd的计量方法

1975年,Gruble和Lloyd提出了一个新的产业内贸易的计量方法,用公式表示为:

(2)

其中,i表示某一特定产业;Xi和Mi分别表示该产业的出口与进口;Bi表示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该公式中,Bi的值域为[0,1]。当Bi=1时,即意味着Xi=Mi,也就是说,所有的贸易都是产业内贸易。当Bi=0时,意味着Xi=0或者Mi=0,表示所有的贸易均为产业间贸易。

Balassa与Gruble-Lloyd的计量指标的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Balassa的指标的大小,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成反比,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指数反而越低,而Gruble-Lloyd的计量指标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使用起来更加的直观和方便。

(三)Aquino计量指标

Aquino,A.(1978)认为,Gruble和Lloyd虽然针对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对公式进行了调整,但是他认为这并没有全面纠正一国发生的整体贸易不平衡所带来的影响。他认为Cj是其自身各自产业内贸易水平Bj的加权平均,而在一国出现贸易不平衡的时候,Bj也是下偏的。所以,用总贸易差额去纠正是不准确的,应该对贸易不平衡的每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Bi进行调整,而仅调整Bj是不够的。

根据以上的分析Aquino主张在一国出现贸易不平衡的时候,首先调整每一个,然后再用调整后的去测度平均产业内贸易水平。其公式为:

(3)

(4)

将调整后的Xi和Mi带入公式Bj,就得到了总贸易不平衡时的产业内贸易计量公式:

(5)

但是,Aquino的计量指标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该公式隐含假定所有贸易不平衡在所有的行业都是均匀分布的;忽视了周期和其他因素对一国的整体贸易收支的影响。

综上所述,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于产业内贸易的计量指标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总量规模会对指数的计算产生一定的偏差,但是这一偏差是微弱的,所以在本文中,本文依然采用Gruble-Lloyd的计量指标。

产业特征因素的计量

(一)按行业划分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

计算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是要进行产业内贸易计量所要解决的首要的和最重要的问题。由于产业内贸易的计量和产业范围的界定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产业的界定过于宽泛,则会夸大产业内贸易,但是如果将产品无限细分,则会导致产业内贸易的缩小,而这样做又与现实不符。所以对产业内贸易在计量的时候有一个清晰而又合理的界定是重要的。一般而言,在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时,都使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下前三位数相同的行业算作是同一个产业,即属于同类、同组、同章的行业属于同一个产业。而且这样的行业分类的数据是可以在联合国的数据库中找到的。

但是,由此方法计算出来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只是计量模型中所需数据的一部分,即只是因变量的样本值。要想进行计量模型的设定,就必须使得模型左边的数据口径与右边的数据口径一致,即自变量的数据统计口径与因变量一致。这一原则在任何一个计量模型中都不例外。但是,要以我国的数据为数据来源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并不容易。

很多相关论文,都遇到了如是问题,他们有的是绕过了这一障碍,如《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及实证检验》,采用的是美国的数据,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行业特征指标的计算都是以美国标准工业分类法(SIC)进行数据处理的;有的则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如《我国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就没有使用按照国际通行的SITC三位数标准计算产业内指数,而是选取了SITC两位数标准,作者认为原因是在我国没有经济意义上划分的产业,只有行业的划分,而且行业划分与SITC2位数的标准很接近。本文将因变量的数据统计口径降到了SITC2位数的标准,从而与我国的行业进行对应,找出自变量的数据。这样只会影响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大小,对计量的结果,即各个行业特征的影响的程度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在以我国的数据为样本值,进行产业内贸易的计量时,是需要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统计对应上进行处理的。在本文中,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通过参考盛斌的《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书的附录Ⅲ表5“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3.0)重新集结的中国36个工业部门的进出口值”,使得我国划分的行业可以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划分方法对应起来,即我国的每一个行业都是由若干个SITC3.0下三位数分类中的若干个章加权平均得来的,而各章在该行业的权重则是由该章的出口值占该行业总的出口值的比重所决定的。例如,我国的“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这一行业中就包括了SITC3位数分类标准下的841—848章,每一个小类的权重则是它们出口额在集成的行业中总出口额的比重。这个方法,在行业的对应上,有95%的准确性。这既可以使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更加标准,符合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又可以很好地利用我国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采用此方法,本文找到并计算出了2002—2004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数据来源为联合国的数据库。由于36个行业中,有些行业属于初级制成品行业,而这些行业的产业内贸易并不显著,所以这些行业并不包括在所研究的行业中;另外有些行业由于其行业特征数据的缺失,也不能够完全进入我们的研究。例如“其他制造业”这一行业的产业特征指标,只有2004年的数据,而2002与2003年的数据则是缺失的。于是,可以得到和利用的数据就只有28个行业的82个样本值了。

(二)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及计量指标

1.市场结构。市场结构(Marketstructure)是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有关市场结构对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至今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特别是将市场进一步细分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之后。有的认为垄断程度越高的市场结构,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就会越大(Cavas,1981),有的则认为二者存在着相反的关系(Balassa,1986)。本文的观点是,一个行业的垄断程度越强,厂家的数目就会越少,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种类就会越少,在产品种类一定的情况下,所需进出口的差异产品就会越多。反之,如果该行业的垄断性很弱,就会存在着很多的企业,由于企业数目多,所生产的差异产品必然会增多,这样所需进口的差异产品的数目就会下降,产业内贸易业就必然会下降。所以,本文的观点是产业内贸易的程度和市场垄断的的程度成正相关关系。

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Scaleeconomic)对产业内贸易也存在着很大的影响。规模经济这一假设,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基础的基本假设,是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也正是因为规模经济的出现,使得产业内贸易理论得以不断地完善。规模经济是从产品供给的角度,论述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的。规模经济有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在本文中,笔者认为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主要是内部规模经济。如果一个国家的规模经济越大,则该国所能生产的产品种类就越少。那么在差异产品一定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的需求偏好,所需进出口的差异产品就会越多,产业内贸易就会增加。反之,该国的规模经济越小,则所能生产的种类就会越多,所需进出口的差异产品就会越少,产业内贸易就会降低,所以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成正相关关系。

3.产品差异。产品差异(ProductDifferentiation)是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代经济中,消费者越来越偏好消费差异化产品来展现自我的个性,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产品差异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在一个国家中是不可能生产出消费者所需要的全部差异产品的,很多产品还是要依靠进口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而同时本国所具有的优势产品也会出口到国外,满足外国的消费者对该差异产品的需求。所以,一个行业内产品差异越大,则该行业的产业内贸易就会越大,两者成正相关关系。

4.外国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对产业内贸易存在着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不确定的。如果外商直接投资是“市场寻求型”的,即外商直接投资是为了躲避高关税或其他的贸易壁垒,那么这种外国直接投资对贸易是存在替代效应的,原来通过进出口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现在就被投资所取代了,那么这种外国直接投资就与产业内贸易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如果外国直接投资是“效率寻求型”的,即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是为了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将中间产品输出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则将这些中间产品进行加工和组装,将中间产品变成工业制成品在输出到发达国家。这样,由于中间产品和制成品在商品分类上属于同一个产业,所以如果外国直接投资是效率寻求型的,那么它与产业内贸易则成正相关关系。外国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究竟如何,还要看计量的结果。

自GL指数出现以来,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计量就不断地出现,但是,计量的结果与理论的结果不完全一致。大多数经验研究都强调的是变量的相关性,而不是对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决定性。在一些经验研究中,规模经济的指标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为正,而在有些研究中,其影响为负。“在Toh(1982)和Greenway、Milner(1984)的研究结果中,产业集中度对产业的影响为负,而在Marvel、Ray和Clark(1993)的研究结果中显著为正。在大多数研究中,产品差异对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都是正的。Shamma(2000)对澳大利亚的产业内贸易模型和决定因素作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对产业内贸易有正的影响,FDI有负的影响,但是系数很小”。本文利用跨部门的研究方法(cross-section)对中国的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行业特征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回归分析。

产业特征因素的计量模型

(一)行业特征的主要衡量指标

从前面的理论分析中,可以大致归纳出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主要行业特征因素。它们主要是市场结构、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和外国直接投资。经过仔细研究比较有影响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参考其他学者的观点,本文使用的指标为:市场结构MS—该行业大中型企业单位数;产品差异PD—该行业的SITC四位数分类的个数;规模经济SE—行业的年增加值与每个行业的企业数之比;直接投资FDI—行业中三资企业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综上所述,将影响产业内贸易的行业特征因素:市场结构(MS)、规模经济(SE)、产品差异(PD)和外国直接投资(FDI)。用这几个变量构建的计量模型为:

(6)

(二)加权最小二乘法回归

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加权最小二乘法所使用的权重是每个行业的进出口总额。回归结果如下:

通过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得到的结果见表1所示。加权最小二乘法结果中的R2为0.896892,这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得到了提高。在有关产业内贸易的经验分析中,R2如此高,是非常不易的。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马跃(1999)研究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时,R2不到0.2,沙玛尔(2002)研究澳大利亚产业内贸易时,R2仅为0.14;当然,也有比较好的结果,例如蒙特奥特研究墨西哥的汽车行业产业内贸易时,R2就达到0.66,陈讯(2004)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R2也达到了0.648,像本文这样,使得R2即将接近0.9,实属不易。

相对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R2值之所以如此之高,一种解释是计量方法的改进,即由普通最小二乘法改为加权最小二乘法;另一种解释则是在计算行业产业内贸易指数时,按照新的集结方法算出的指标值优于其他的方法。

(三)对计量模型结果的分析

首先,除了MS以外,各个变量的符号均与预期的符号一致,这就从经验分析上证明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正确性。

其次,对于MS的符号出现与理论预期相反的情况,本文认为,这是由于所选数据造成的。由于本文的经验分析是基于我国的经验分析,MS的符号出现异常情况,这一方面说明了,因为无法计算我们的产业集中度,用企业个数来替代指标不是最优的选择;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市场结构不是很合理,存在着大量的垄断的、没有完全参与市场竞争的国有企业,阻碍了市场规范的形成。

再次,产品差异的符号与理论预期的一致,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我国目前的消费水平已经不同于以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消费者通过消费差异化产品,来显示自己的个性。正是由于这种消费观念的变化,使得产品差异这一指标的计量结果在两种方法中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最后,对于国际直接投资,在两次的计量结果中,其符号都是负的。而产业内贸易理论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预期符号是不确定的,即可正可负。如果国际直接投资是“资源寻求型”的,跨国公司来我国投资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率,我国通过组装和加工中间产品,输出工业制成品,参与了国际分工,产业内贸易也得到了增加,这种产业内贸易主要属于垂直型的产业内贸易。但是,如果国际直接投资是“市场寻求型”的,投资只是为了绕过高关税和贸易壁垒,那么则会对贸易产生替代效应,产业内贸易就会下降。通过基于我国的数据的经验分析,可以看到,外国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产生了替代效应,从中可以推断,我国目前的国际投资类型主要是“市场寻求型”的。这些外资进入我国,主要的目的是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出产品并且就地销售,开发我国市场。这样就导致我国从外国进口的降低,直接削弱了我国的产业内贸易,不仅减少了国家的关税收入,还与我国的企业瓜分市场,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

第8篇:规模经济的特征范文

迪克西特为什么还没获得诺贝尔奖?最近接触长尾理论后,对这位印度经济学家产生了浓厚兴趣。

迪克西特最主要的贡献,是通过迪克西特―斯蒂格里茨模型(D-S模型),建立了一个通过“产品数量―产品品种”二维坐标分析经济问题的理论框架。迪克西特从没谈过长尾理论,但由于长尾理论的内核框架也是“数量―品种”关系。因此可以视迪克西特的理论为长尾理论的基础理论。

许多新经济理论,如罗默的新增长理论、克鲁格曼的空间经济学等,都是在迪克西特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增长理论是D-S模型的时间动态版本,新经济地理模型是D-S模型的空间动态版本。虽然由于斯蒂格里茨获得诺贝尔奖,迪克西特重复获奖的可能性降低了。但在我心目中,迪克西特具有不输于任何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实力。

迪克西特理论与新经济的内在联系

在互联网业,人们经常提到水泥加鼠标。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远没有水泥加鼠标外在结合这么简单。我认为,新经济是旧经济内部矛盾的产物,具体说是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矛盾运动的产物,强调多品种的范围经济是旧经济中产生新因素的萌芽。研究多品种的经济性,就成为研究新经济发生学的重要问题。

循着这个线索,应该特别注意传统理论中那些包含新经济思想因素的理论。像安德森长尾理论这种典型的新经济理论,背后是钱德勒“古老的”范围经济理论。但钱德勒是研究经济史的,只谈经验,没有建立数学模型。迪克西特正好提供了钱德勒背后的数学支撑,将品种这个维度,第一次数学化地引入经济学内核。钱德勒―迪克西特―安德森正在形成一个新经济理论轴心。

不懂经济学的人,只要了解托夫勒关于“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转向小批量多品种”这一说法,就会明白钱德勒―迪克西特―安德森这个理论轴心在说什么。托夫勒的说法,内在隐含的正是一个“数量―品种”框架:以数量为竖轴,品种为横轴,传统工业化特征,品种上是少,数量上是大(合起来就是短头);新经济的特征,品种上是多,数量上是少(合起来就是长尾)。D-S模型就是“产品数量―产品品种”二维坐标上的函数解析;长尾理论讲的则是“产品数量―产品品种”二维坐标上的统计分布(长尾理论名称来源于“长尾分布”这个统计学术语)。钱德勒讲的则是“产品数量―产品品种”二维坐标系中的利润选择。区别在于,安德森通过统计讲故事,听众是普罗大众;钱德勒通过历史讲管理,听众是管理学家;迪克西特通过数学讲经济,听众是经济学家。迪克西特可以算半个新经济学家。

迪克西特讲的是什么故事

迪克西特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一方面规模经济要求生产产品的种类越少、每种产品的产量越大,经济性越好;另一方面消费的多样化偏好又要求较多的产品种类数。市场会折衷这一两难冲突形成一种垄断竞争的均衡,内生地决定市场上的产品种类数。

代表过时的工业化的西方经济学主流中,基本框架是数量和价格关系,迟迟没有把品种这个维度作为内生变量,纳入体系内核。表面原因是一直没有找到表述品种的数学方法(这一点被迪克西特于1970年代中解决后,情况有所改变),深层原因是理论上的不兼容。

传统经济学理论中所有具有新经济萌芽因素的理论,如范围经济理论、新增长理论、罗默理论、区域经济学、产业集群思想、空间经济学、都与范围经济有关,不是偶然的。因为它们共同都涉及到多品种协调问题。杨格指出:“产业的不断分工和专业化是报酬递增得以实现过程中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必须把产业经营看作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汪丁丁解释知识经济说,知识互补性的经济学含义是:知识甲和知识乙单独运用于经济活动时各自获得的收益的加总必定小于它们联合运用于经济活动时的收益。这是钱德勒范围经济定义的知识版。

深层的背景可以这样理解:互联网的特长在于协调,它的经济作用是降低多品种的协调成本。如果多品种的经济性得不到经济学论证,互联网的价值就始终进入不了经济学视野。由此引伸出来的差异化、个性化、定制等一系列新经济问题,就更找不到理论根据。而品种多样化、或者说多品种的经济性,是经济学家能听懂的新经济问题的表述方式。

迪克西特的局限

迪克西特本人并没有使用范围经济这个术语,它把范围经济表述为另一种规模经济。他沿着马歇尔的传统,用规模经济表述范围经济,区别只在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的不同。说迪克西特是半个新经济学家,是因为他的理论是一种准新经济理论。这点不同于钱德勒和安德森。

真正的新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中的包含新经济因素的理论(准新经济理论)之间的区别表现为:第一,准新经济理论把少品种与多品种的矛盾,理解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即专业化生产与多样化消费矛盾;新经济理论进一步认为属于生产内部(如少品种生产与多品种生产)和消费内部的矛盾。在这点上,钱德勒与安德森虽然数学上不如迪克西特,但认识比他彻底。第二,同样强调产品多样化现象,准新经济理论认为证明的是专业化分工的作用,新经济理论认为证明的是关联化协调的作用。杨小凯大大发挥了迪克西特理论中传统的那一面,把新经济融合解释成了旧经济分工,这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第三,同样强调一加一大于二(Superadditivity)的报酬递增现象,准新经济理论把它归功于专业化,新经济理论把它归功于打破专业化。第四,准新经济理论依赖垄断竞争框架,新经济理论可以推广到完全竞争框架。第五,对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无差异曲线的凹凸性的理解不同。

本来,分工离不开协调,协调离不开分工,争论分工创造财富与融合创造财富,似乎会陷入鸡生蛋、蛋生鸡式的诡辩。但我认为,有一个判据,可以把谁为主导的意义显示出来。这就是追问:品种越少,成本越低;还是品种越多,成本越低?这是钱德勒思考的问题,他比迪克西特与杨小凯站得更高。迪克西特的局限在于固化了“品种越少,成本越低”这个规模经济假设,而没有将互联网现实中越来越常见的“品种越多,成本越低”内生于模型之中。这点远不如不懂高级经济学的安德森。

第9篇:规模经济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速度经济规模经济

“速度经济”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提出,它的意思是“因迅速满足客户需求而带来超额利润的经济”。全球最大的网络数据传输公司——思科系统公司总裁约翰·坎博斯说,在新经济中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这就是说:企业的发展速度将代替企业的规模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因为反映最快的企业总是能够占据最佳位置,从而能够最先获得市场。所以速度将代替规模而成为新经济自然淘汰的方式已成为必然。

一、传统“规模经济”之路将越走越窄

1.“反垄断法”的存在使企业将走向规模经济的误区。

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19世纪末,“新古典学振”和“剑桥学派”的创始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一个哥德巴赫猜想”式的命题:社会经济发展可能要长期面临规模效益和竞争效益的两难选择。马歇尔提出:高效大型机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必然导致规模扩大,而规模扩大可以带来单位产品的成本大幅度降低。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可以为生产者带来单纯要素追加以外的收益,这就是所谓的“规模经济”。但规模经济造就的生产集中又极易造成垄断,垄断又会使经济丧失活力。他认为:规模经济和垄断难以分割,社会要取得规模效益,就得失去竞争效益;要取得竞争效益,就得牺牲规模效益。但是,基于这种两难选择的情况下,西方国家还是更偏向于竞争效益。正如美国联邦司法部长雷诺所指出的“联邦司法部有责任为美国的企业制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保证消费者选择的权力。我们要的是竞争而不是超大规模的企业”。正因如此,才出现美国历史上利用《谢尔曼法》和《克莱顿法》棒打标准石油公司、分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以及目前的刀砍微软”。因此,如果企业一直沿着“规模经济”的路走下去,不免是个误区。

2.全球市场由于空间距离大,使’规模经济”实现难度加大

规模经济的形成是同一类型产品在同一地区通过大规模的经营而产生的,但是,由同一类型产品在不同地区组成统一管理下的企业,是否产生规模经济效益,这就不一定,因为规模经济一般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采购的规模经济。固一次大批量采购而引起采购成本的下降。比如价格的数量折扣,谈判和签订合同的时间节约。但是,如果企业采用垒球化经营,每个子公司分布在全球上相距遥远的各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如果由母公司实行全球统一采购,再把其分配到各地的子公司,这将会造成极大的运输成本,尤其是原材料体积大而重的产品,这种运输成本反过来把上述的成本节约进行了抵消这也是跨国公司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实行本地经营、地方采购为主的原因(2)生产的规模经济就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分摊到单个产品上的厂房设备、经营管理等固定成本就会减少而现在大多数跨国公司生产都采用本地化政策,实行分地生产,生产的规模经济很难取得(3)储藏的规模经济即由于投入品采购后,产品出售前的集中存放固存放数量的增加而使单位储藏成本减少,这种规模经济也会固异地生产而使其无法实现以上面的情况看,对于一个面向全球实行跨国化经营的企业来说,因为全球市场空间距离相距遥远和本地化经营的要求,使规模经济之路很难走得通。

3.产品个性化的需求和产品寿命周期的日益缩短.使“规模经济”逐渐失去其存在的基础

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个比较明显的消费趋向就是追求产品的个性化。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教育、宗教、审美习惯、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不尽相同,使标准化这个规模经济的基础不复存在。同时,从企业角度看,产品的寿命周期日益缩短,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使企业只有采取小批量、快生产的方式才能生存。在日本电子行业,每隔30分钟就有一个新产品出现,在瑞士的钟表行业,每隔2O天就有一个新产品出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产品寿命周期变短的趋势还会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怎么能通过大规模生产经营来实现规模经济呢?

4.规模经济”实现的时滞使规模效益受到稀释

企业的生产规模是由其市场规模决定的,没有市场规模的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必须造成产品过剩。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往往不象生产规模扩大那样,这个月我引进生产线买进原材料.下个月就有可能上规模市场规模的扩大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至少要以年计算一般来说,一项新产品的市场寿命会经过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新产品介绍期企业往往高收入和性格较为开放的消费者作为目标市场,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企业在此阶段可采用高价策略以获取大量的超额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市场规模可能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竞争者也日益增多,产品的价格也就会不断下降,利润空间也不断受到“蒸发”。虽然企业的生产规模因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扩大,但留给企业的利润空间已被“压扁”。这样“规模经济”所实现的规模效益就受到时间的稀释如果企业想重新获得超额利润的话,只有采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取得垄断地位采用垄断高价。这样.企业叉步入了“规模经济”的误区,受到政府“反垄断法”的打压。

二、速度经济”的路将越走越光明

1.时间在现代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速度经济”发展价值的根本所在。

时间的有限性正是这个世界为什么存在“价值”概念的根源。价值的本质是时间的有限性,按照经济学的说法,是作为一种最根本资源的时间的稀缺性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就把时间作为价值的度量。如果想办法替顾客节省时问,“速度”便成为一个竞争力工具。换而言之,顾客会对重视他们时问的企业心生感激,并愿意为之付出更高的价格。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副总裁伊斯凡是所谓“时间本位策略”的支持者。他说:“总有一天速度必将超过成本或品质,成为涵盖全体的首要经营目标。

2.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使“速度经济”成为企业赚取“超额利润的主要手段。

规模经济是通过经营成本的节省而获得的。对于消费需求变化快、时尚化和个性化特征的产品,则是创新的速度创造价值。因此,时间和适时在其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企业进入速度稍慢,就有可能面对一个步入衰退期的不断萎缩的低利润市场。正如《兵经百篇·速》中所讲:视而不见,人将先发。发而不敏,人将行发。难得者时,易失者机。迅尔行之,速哉”。这说明时间、速度的重要意义。比如我国目前竞争激烈的彩电行业,洋彩电虽然市场份额不占优势,但它的新品迭出,即它们已进入一个“速度利润时代”。别人没有的它们有,“舍我其谁”,赚取的是超额垄断利润。一年前,索尼,东芝的纯平电视登陆中国,当时的价格都在万元以上,几个月后等我国彩电企业跟进时,已吃饱喝足的洋电视迅速放水,价格打到5000—6000元,国内彩电企业的获利空问被压扁。等国内企业再一窝蜂进入争抢这桶清汤寡水时,洋彩电已整体战略性撤出,转而推出背投、等离子彩电和壁挂式高清晰度彩电,攀上新的市场制高点。洋彩电的制胜之道说明,以规模降低成本获得的利润是有限的,但通过自主创新以速度获得的垄断利润是巨大的彩电行业的前景应是看好的,但行业前景不等于每个企业的前景,企业制胜之道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抢占先机。未来的商战是速度利润战胜规模利润的时代,速度利润的获得主要靠企业快速的自主创新能力。

3.网络和科技的发展使“速度经济”如虎添翼。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