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品格教育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行为习惯的含义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例如,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后,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他同时指出,习惯形成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也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
二、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幼儿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而不只是单纯地开发儿童的智力和能力。这说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已逐渐为人所知。
首先,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身心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幼儿阶段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幼儿在园内的一日生活体现最多的就是各种习惯,如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因此培养良好习惯就成为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形成的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习惯是品格培养的重要途径。
其次,幼儿阶段是好习惯养成与坏习惯改掉的关键时期。习惯具有持久性,对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好习惯将使幼儿终身受益;坏习惯若养成,很难改掉。幸运的是,幼儿时期若形成了坏习惯,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改掉的可能性比较大,所花费的时间不是很多。有研究表明,若孩子超过12岁,所养成的坏习惯改掉的可能性就很小。所以,幼儿时期是养成好习惯和改掉坏习惯的关键时期。
再次,习惯养成教育利于幼儿适宜社会生存和发展。社会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纵观国际国内各个历史时期,凡是有重大社会贡献的人,都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因此,从小培养幼儿园的良好生活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三、 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
关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同时期的相关的工作者都进行过较多的讨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教育方法也随之进步,下面笔者将结合工作经验,探讨目前应用较多的培养幼儿园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良好习惯的规格建立或评价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幼师或者幼儿
以往,教师对班级幼儿统一的要求较多,个体服从于集体。现在则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建立规则,这样,幼儿遵守规则有了更多的主动性。
比如,上厕所后,教师要求幼儿洗手,然后教师检查督促。但是有些幼儿会忽视或应付。如班里的刘磊小朋友每次洗手要么就碰一下水,要么就直接不洗手。在经过老师多次提醒之后仍然没有形成自觉的意识。那么被动的服从不能帮助幼儿解决讲卫生的好习惯。于是,教师换了一种方式,老师故意把手弄得脏兮兮的,然后去洗手池洗手,让幼儿观察老师洗手的前后变化。如果不洗手,脏兮兮的黑乎乎的细菌,跑哪里去了,是不是都吃到嘴巴里去了?这个问题要特意问不认真洗手的小朋友,让幼儿意识到没有认真洗手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然后教师再强化认真洗手的习惯。
这个小小的教育过程,使幼儿们养成了认真洗手的好习惯。可见,幼儿对于日常习惯养成有自己的想法,个别幼儿不了解好习惯养成的原因,或是不清楚好习惯养成的好处。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将自己置于规则之中,成为评价的主体,幼儿更容易产生同感,形成好习惯。
(二)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容由体现主观性转变为人文化
一些好习惯的养成,不是简单的说教就可以达到目的的。举个例子,对于乱扔垃圾的问题,不管教师怎么强调,可仍有些幼儿还是我行我素,不是把垃圾扔在座位下,就是把垃圾扔到桶外。考虑到孩子愿意听故事,于是教师将不乱丢垃圾的习惯编进故事《垃圾回家》里。在教师极丰富的表情配合夸张动作的表演讲述下,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听完后全都低下头看自己的位置,随后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变得干干净净。将行为习惯融于生活,用幼儿易于接受的语言讲述生动的故事,在愉快的心境下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
(三)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核心,构建家园共育的内容和方式
【关键词】幼儿德育 道德启蒙教育
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道德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如何与《幼儿园工作规程》相结合,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探询的问题。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一项有连续性、一致性的系统工程,幼儿德育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德育应从小进行,即从家庭和幼儿园开始。如何实施道德教育?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教育。
一、幼儿的道德行为表现及道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一)首先培养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道德教育的培养应从培养儿童的社会化入手,社会化是一种过程,一个人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逐渐充实,从而形成个性,融于社会,成为社会成员,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儿童的社会化学习主要是学习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学习待人接物处事的规范。社会上有正直善良、有欺诈虚伪、有真善美、有假丑恶、五光十色、千奇百怪的事物,教师与家长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随时随地、有目的地对儿童进行教育。因为孩子从呱呱落地起本身就处在社会中,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孩子通过在社会中模仿好的、正确的道德行为形成道德认知。所以,成人的教育在孩子社会化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成人正确的引导和启发教育跟不上,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往往会向反面的、丑恶的行为模仿,容易误入歧途。
其实在更广的程度上来讲,家长更是基层的教育者。孩子的社会化培养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的摇篮,父母必须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生活中无形的为孩子做出榜样。
(二)从小重视孩子的良好品德行为的养成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全家的宠儿和希望。父母一心渴望孩子成为他们的骄傲,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受委屈、受挫折,从而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一位家长曾这样对我说:“我们小时候条件不好,现在条件好了,孩子需要什么我们都满足他。”这样会导致孩子自尊心太强而内心太脆弱,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有艰苦成才路上的品格力量,形成了追求生活享受,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性、自私、争强好胜等不良品格,阻碍了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指出:“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作用。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例如:在教学中,有一位小朋友游戏时表现非常棒,老师奖励他一朵小红花,过了一会,这个小朋友由于开始顽皮,老师把小红花收了回来,孩子受不了此打击,觉得很委屈边哭边打老师。这个例子中,孩子自尊心太强而内心脆弱、任性、固执表现得尤为突出。还有别人得到奖品了,别人当班长了,我得不到就哭闹,今天你有一盒好看的彩笔或新买的书、玩具,明天我也让妈妈买,老师让他分东西时,先选一个最好、最大的留给自己,小的分给别人等等,有很多例子。造成孩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孩子不具备分享行为,没有建立分享规则所致,另一方面孩子的道德意识方面的残缺。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家庭和社会中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当前家庭中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辈们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自家的独苗身上,很少需要孩子为自己做什么,久而久之这种过度的照顾、过分的关心和保护,养成了孩子只知享受、不知分享和付出、唯我独尊的心理。其次,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等幼儿耳闻目睹,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变得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具体表现在:小朋友摔倒了,没有人去扶他,玩具扔了一地,没有人主动拣起来等等行为。良好行为习惯、品格的形成应从小培养和纠正,使幼儿从小积累经验,形成一种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
(三)萌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把“萌发儿童热爱祖国的情感”作为幼儿园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当今的孩子一味追求“吃好、喝好、穿好”,“爱国”对他们来说是无所谓的事。在他们心目中自己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如果问他们长大后想干什么?很多孩子回答:“当经理”、当“董事长”、当“警察”。他们的目的是当经理、董事长有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当警察有枪,坏人就不敢欺负我。而没有人说学习是为了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们过度追求享受,而降低了对祖国的热爱,很少人想到我做这件事对国家有利还是有害。爱国教育应从小培养,因此,作为教师,有责任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思想氛围,用丰富多彩的、富有生命力的爱国主义教育灌输于孩子的生活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关于幼儿道德培养的渠道和方法
根据孩子道德行为的表现和道德培养的重要性,促进幼儿灵活的道德习惯培养,应从以下几点开始:
【关键词】幼儿园;文学;学前教育;重要性
幼儿文学属于儿童文学的一部分,其是相对独立的,幼儿文学是将 5 岁左右的儿童当作基础的读者对象,给推动其健康良好成长所创编的文学。幼儿文学被定义成是给幼儿年龄特点,给加快其成长速度,符合其审美需求,创造的文学。是幼儿比较容易接受的,同时可以给人一种美感,使人愉悦的文学。因此,下面进一步研究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幼儿文学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当中, 家长天天都要和幼儿进行语言上的沟通,针对幼儿性格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沟通最佳的方法就是在睡觉之前给幼儿讲故事, 把一些通话和民间语言故事讲给幼儿听,然后让幼儿去复述教师讲过的故事。 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和想象力,还有汉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幼儿长大后和他人进行沟通,对于未来的语文学习,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均十分有利。
二、培养幼儿诚信品格
诚信品格的培养是幼儿形成个性的基础,但是有关诚信这个十分抽象的话题,不仅是幼儿,就算是少年,想要一时说清也十分困难,但是利用幼儿文学当中的童话故事,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在格林童话当中,和诚信相关的故事有很多。例如,其中的王子青
蛙,公主想让青蛙帮助自己捡球,便同意了青蛙提出的全部要求,与公主共同进餐,使用公主的餐具,甚至是可以和公主睡在一张床上。但是公主在青蛙帮助自己见完球之后,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自己回家了。晚上的时候,青蛙找到了公主住的地方,国王了解事情的经过之后,对于公主进行了一番教育,公主受到教育之后,便兑现自己的诺言,最终青蛙变成了王子,王子和公主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管是家长或者是教师,在给幼儿讲解故事的过程中,不可以过于急切的讲解故事的主旨,而是要幼儿自主思考和醍醐,这样和家长把观点灌输给幼儿,效果要好的多。 如果家长讲一个故事就要求其说出主题,那样将会增加幼儿听故事的压力,进而失去兴趣。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即便是只是故事主题,但是想要表达出来也十分困难,必须要逐渐渗透诚信的观点,让其进入到幼儿的内心当中,这样才能激发其
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三、幼儿文学中的审美教育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美, 但是人们的审美能力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幼儿阶段,就应该开展审美教育,这样能够给幼儿一生的审美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审美教育也是学前教育的主要构成。 不管是对于幼儿情感的形成还是性格的陶冶,还有综合素质的形成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欣赏和学习文学作品属于审美教育的有效方式,幼儿文学当中存在很多美。 比如,语言的美,和和幼儿天真烂漫的心灵响度,幼儿审美更愿意接受这样美好的文字,采取适合的节奏自然的进入到幼儿内心深处的文字,仿佛是灌溉心田的泉水。儿歌,是提炼出来的文学精华,朴素的文字里面表达着对于幼儿的关心和理解。 诗歌则是精简的语言模式表达心里真实内容的文学模式。还有就是意境美,幼儿文字学在美好的语言当中给幼儿构建的是一个优美的情景,特别是通话,由一些有趣充满想象的意境给幼儿呈现一个新奇的情景,比如,爱丽丝梦游仙境这些均是深受幼儿喜爱的经典作品,其抓住幼儿眼球的是其不仅是奇妙的,还是优美的。而将审美功能当做载体,在幼儿处于一个美好的情景当中,四周
的全部均会对于幼儿造成极大的刺激,使其受到艺术的感染。比如,让幼儿欣赏春天来了这篇幼儿情景,清澈的天空中,飘动几多白云,还有几只风筝在摇摆,翠绿的柳树枝倒垂,随着风摆动等,这些将春天的景象描绘出来,让幼儿感受美,进而使其审美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激发幼儿进一步欣赏的兴趣。 审美教学实际上不是说让教师教给幼儿大量的词汇和优美的词句和已经,是让幼儿主动的将这些词汇转变成自己的意识和情趣,得到对于美的感受,让幼儿对于喜欢表达和创新,同时利用美的感受再次创造美。
四、启发和幼儿智力培养想象力
在幼儿故事和民间小故事中,包括一些与智力有关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不具备体能方面的优势,但是利用智力能够获得胜利。比如,用勇敢的小裁缝,由于一起拍死七只苍蝇,自己便佩戴了一个条幅,一下打死七个,全部的人都认为他打死的是人。国王也因为这个要求他到森林中去击败巨人,而他利用聪明的智商完成了国王教给他的任务。 这类的故事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在幼儿文学当中,作者创作出一些会讲话的小动物,还有七个小矮人,其利用自己的优势,能够打败困难,帮助白雪公主,这些充满幻想的童话故事可以把幼儿引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当中,还有部分幼儿文学中神奇的笔,还有可以飞的扫帚等,均能够让幼儿的想象呢能力受到培养。
五、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重要性的进一步分析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对新生命的智力、德性、感情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一般将浅显的幼儿文学作为其主要课程,其存在的形式和性质决定了它的实用性, 并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成人的呵护,更需要幼儿具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独特的思维模式,有自己的心灵空间,如何走进幼儿的内心,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合理教育,这就要求学前教育者必须认识到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性。 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其
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作者简介:赧安仙(1972-),女,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勐乡大垭
口人,民族:傣族 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学历:专科。 研究方向:小学语
文。
参考文献:
一、美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于幼儿教育的内容,教育部2001 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显然,在这五个领域中,艺术乃人类社会之美的高度集中与凝练,属于美育的范畴,而且是美育最主要的内容。不仅如此,《纲要》关于艺术领域的“目标”要求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在“内容与要求”上规定,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指导要点”上更是明确提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可见,作为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之一的艺术教育实际上已远远超越了艺术形式的范畴,它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融为一体,包容了美育的全部内容。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美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美育是幼儿教育的最佳形式
关于幼儿教育的形式,《纲要》指出,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点早已在每一位幼儿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达成共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仅意味着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更意味着幼儿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充满着一种游戏的品格。而游戏的品格,就是审美的品格;游戏活动从本质属性而言正是一种审美活动。德国美学家席勒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一般来说,人有三种冲动:感性冲动、形式冲动和游戏冲动。如果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在人的身上同时起作用,或者说两者达到了统一时,便出现了一种新的冲动———游戏冲动。席勒进一步解释说,游戏冲动亦即审美冲动,以自由为其精髓。
那么,如何才能让幼儿教育活动不只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本能游戏活动,而成为一种充满自由与创造品性的审美愉悦活动呢?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当我们的幼儿教育借助于艺术这种最高的审美活动形式来实施的时候,它不仅会深受幼儿的喜爱,而且必然会最大限度地实现幼儿教育的既定目标。如蓝猫儿童文化心理研究中心研制开发的“心能美育”幼儿教育系统就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上述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与思路。动漫艺术是一种融绘画、音乐、表演、影视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符合幼儿的审美特点和需要,是当下幼儿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心能美育”幼儿教育系统所谓的“心能”包括“爱、快乐、自信、梦想、创新”等五大能量,与其说是指幼儿的“心理潜能”,不如说是幼儿的“心灵潜能”,它是一个融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美学、伦理学、系统工程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而产生的新概念。美育本是一种心灵教育或灵魂教育。“心能美育”即是一种通过美育来开发幼儿心灵潜能的教学策略。它力图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育幼儿的美好心灵,从而不仅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而且必将为儿童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美育是幼儿教育的理想境界
美育既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教育的最佳形式,由此让幼儿教育自身立美,让幼儿教育成为美育,培养出美好的人,应是幼儿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在最高境界的美育中,不仅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美的,而且其教育的过程和结果都是美的。整个教育的过程要富有美感,要充满自由与创造的品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收获美的结果或产品,培养出美好的人。而要使幼儿教育成为美育,我们必须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切忌专业化和技能化。让幼儿感受与体验艺术之美,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与爱好,应被确立为艺术领域教学的主要目标;在非艺术领域教育中,不能对美视而不见,而要善于挖掘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等领域中的审美要素,充分利用幼儿对美的敏感与亲近的自然倾向,让美引领着幼儿愉快地进入这些领域。
[关键词] 绘本;幼儿品格发展;价值
绘本又称图画书一词来自英语“picture book”,在日本和中国台湾被称“绘本”,我国通常称为“图画读物”、“图画故事”,也有俗称“画书”或“小人书”,现常称为“图画书”。日本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儿童文学出版专家松居直先生曾指出:“图画书是成人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品格是一种符合道德规范的方式来回应外在情景的内在气质,包含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三个相关的部分。品格教育致力于培养儿童的责任、尊重、勇气、关怀、耐心等品质,而许多图画故事书中包含的许多的品格主题,优秀的图画文学作品,如:《花婆婆》、《失落的一角》、《爱心树》、《灌的礼物》、《爷爷一定有办法》等,故事都十分浅显有趣,充满想象力,让孩子得到快乐,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涉及的内容包括:亲情与友谊、勇气与智慧、责任与关怀,体现儿童性与生命哲学的交融,采取的往往是一种富于哲学气质的思考与讲述方式,讲述儿童由生活中所自发思考之事物,单纯稚拙、大气而又动人,这些品格主题的故事书无疑是家长和老师培养孩子良好品格的最佳选择。
一、绘本中体现的不同主题的品格教育价值分析
幼儿大多喜欢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关的情节,孩子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每个问题、可能有的种种感受在图画书中都能找到答案或者得到共鸣。教育性是绘本的一大特质,儿童借由阅读绘本,从而在认知、人格、道德、生活等各方面获得成长。道德的成长是指孩子从绘本中涵养心性,陶冶气质,学习善恶的判断,培养正义感与同情心等,生活的成长是指孩子借由阅读绘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生活态度。[1]本研究结合责任、勇气等品格的相关绘本来做具体分析。
1、品格主题之——责任
什么是可以表现幼儿的责任行为呢?依据二到六岁儿童的发展能力,给出责任的细定义为:“做好自己的事,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答应做的事就要做到,会思考到行为的后果,不做找借口及怪罪别人的事。”[2]关于品格的儿童故事书很多,如《红公鸡》、《我和我家的野狗们》、《不是我的错》、《我家有个坏好宝宝》。《红公鸡》描述了红公鸡在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只蛋,母鸡忙着孵自己的蛋,红公鸡充满责任心,不忍心看到蛋被遗弃的下场,自己决定来孵这只蛋,结果在农场的朋友们的帮助下孵出了一只小鸡,孵蛋是一件很无聊、很辛苦的事,但是一想到这是自己可以承担的责任,就会坚持下去,儿童在学习了这个故事之后,会联想到自己可以负责人的行为也要担负起责任来,把它做好。比如,吃饭、穿鞋、叠被子等,都是自己能做的,就要负责的做好。
2、品格主题之——勇气
日本作家筒井赖子和绘者林明子70年代创作的作品《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就描写了日本儿童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心理和生活体验。故事讲的是五岁的小女孩小美,因为妈妈要照顾小弟弟分不开身,就让小美去商店买牛奶。小美平时从来没有一个出去买过东西,这件事对她来说是一次挑战。小美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她大着胆子接下了任务,但是,途中她遇到一辆速度很快的脚踏车飞驰而过,让小美的勇气一点点消失。走到斜坡上,一不小心跌倒了,钱掉了,要赶紧找回;好不容易走到商店,小商店里一个人都没有,小美说话,谁也没听到。她又深呼吸一下,终于大声了一点,可身后却偏偏来了一辆汽车,汽车的轰鸣声盖过了她的声音,小美的心咚咚直跳。接着小美又被来店里买东西的叔叔和阿姨打断,等老板娘注意到她,既委屈,又害怕,买完东西就跑,忘了妈妈叮嘱的记得找钱的事。对于一个只有五岁的孩子,能完成这次任务已经需要很大的勇气了,如果看了这个故事,其他小朋友出去买东西的时候也许会想到勇敢的小美,想到要有小美的勇气才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是习得一种品格的经验。
3、品格主题之——关怀
图画故事书是通过呈现具体的人物、情境,来展示一定道德所使用的情境的教育方式。幼儿通过阅读图画故事书,逐渐富对道德概念的认知与体验。关怀是一种助人为乐的行为,是支持和协助他人的行动,也是我们借着主动寻找机会来来贡献自己,进而培养出来的态度。图画故事有很多体现这方面的题材,如:《谁要我帮忙?》、《永远爱你》、《我最讨厌你了》、《我会关心别人》等等。《谁要我帮忙?》描述了小荣想要主动帮爸爸、妈妈、哥哥的忙,可是大家都不需要他的帮忙,小荣觉得好难过,所以他跑出去,结果帮了大家好多的忙,小荣帮助修车叔叔看车灯,帮包妈妈喂小狗等等,帮助了许多要帮助的人,最后大家都送了小荣不同的礼物。这个故事就是要鼓励小朋友有帮助别人的心,就算别拒绝了也不灰心。
二、绘本对幼儿品格发展的价值分析
1、绘本能促进幼儿品格认知的发展
幼儿园的孩子,还在道德判断发展的第一层次,也就是服从权威和规则,以避免受到惩罚。因此,孩子喜欢阅读善恶因果明确的故事——坏人得到惩罚、好人得到奖赏的快乐结局。幼儿只有在懂得了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之后,才能在一定的情境下自觉的采取相应的行动,因而道德认知在个体品德形成过程中占优先位置,成为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基础。比如李欧·李奥尼的作品《这是我的》[3],就是用剪贴画的形式传达了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主角是三只青蛙和一只蟾蜍,李奧尼用剪贴的方法,简洁地表现青蛙、蟾蜍活泼的样子,给人新鲜的感觉。故事从爱争吵的三只青蛙开始讲起:青蛙自私的想占有一切,所以每天争吵不休。直到大雨的危机来临,他们才意识到相依互助的重要性,于是开始能够体会和享受“分享”的平安和快乐。孩子看完之后才能对分享有一定的认识,以后有好吃的,好玩的就知道如何分享了。
2、绘本能促进幼儿品格情感的发展
幼儿不仅喜欢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关的书,例如睡觉、吃饭、玩耍等等,他们在阅读这类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增进对自我的认识,还喜欢讨论书中主角的情绪、想法,有事还会体会到书中主人公的情感,甚至会同情弱者,讨厌做坏事的人物。每当孩子阅读时,他会移情于故事中的主人公,情绪随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波动。这对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发展幼儿的社会化情感是非常宝贵的。[4]并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书上的内容作连结。走进图画书,你会发现书中处处有爱的表达,表现亲情和友情的作品在图画书中随处可见,书中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瞬间常常都能引起孩子感情共鸣,促进孩子的道德情感的发展,例如玛格丽特·威尔士·布朗的《逃家小兔》就是一本让人着迷的图画书。温馨而动人的画面,简单而让人回味的故事。书中讲述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小兔子想知道妈妈有多么爱他。于是试探性地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妈妈说:“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小兔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要变成一条小鱼,游得远远的。”妈妈说:“如果你变成一条小鱼,我就要变成渔夫,用钩子钩住你……”这本图画书的文字就是一首妙不可言的幼儿诗,表达了兔妈妈对兔宝宝温暖亲切的情感,同时,阅读这本书,你会惊叹于作者画面中充满爱意的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读图画书时,孩子们常常被打动。当它把愉悦带给 孩子们时,也就把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5]
3、绘本能促进幼儿品格行为的发展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幼儿的许多社会都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习得的,在社会情境中,个人的行为因受到他人的影响而改变。幼儿的许多道德行为便是在观察和模仿中学到的。[6]而善于模仿、易受感染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幼儿都喜爱这些良好的道德形象,并容易为他们的事迹所感动。再加上图画故事书中优美的叙述,以及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表演,书中的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就成了一个个幼儿心目中的道德典范。
许多书画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主题思想,由于幼儿的缺乏相关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并不能完全领会,但是即使幼儿不亲身经历,只要他们理解了故事,就会向榜样人物学习。当然并不能指望儿童领会所有深刻的主题,就像他们喜欢的《彩色的乌鸦》系列,他们可能不会明白这是涉及种族歧视的世界性的问题,但是他们在同情乌鸦的“孤单”的同时,也认为,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和我们不一样就排斥他们,要学会尊重别人。[7]
总之,绘本能促进幼儿对品格的认知、情感的发展从激发幼儿相应的品格行为。
参考文献:
[1]冯媛媛.绘本对儿童情感教育的影响及其理论依据[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2]杨淑雅,邓荫萍.教出品行良好的孩子主题活动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李奥.里欧尼.这是我的[M].台湾,台湾上谊文化公司,2002(11)
[4]袁晓峰.让孩子去热爱与渴望——“绘本快乐阅读”课开发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人民教育,2006.
[5][7]康长运.图画故事书与学前儿童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4).
【关键词】绘本阅读;幼儿;学前教育;意义
绘本阅读可以通过幼儿自主阅读、亲子阅读等方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感受不同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拓展幼儿知识面。为幼儿的语言、思维、想象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情绪情感主题的绘本更能有效的调动幼儿的情感,促进幼儿健康品格的形成,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前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绘本阅读对幼儿情感教育的意义
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的图书,绘本的语言比较简洁、图画形象、故事鲜明,注重表现人物的丰富情感,幼儿可以通过图画进入故事世界中,能极大的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创想的能力,对幼儿积极情感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
1.绘本阅读能增加亲子情感
由于幼儿的好奇心很强,在阅读绘本过程中,幼儿会不断的在图画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的进行探究阅读,而幼儿在阅读绘本时,主要以亲子阅读为主,这也是幼儿情感的需求,例如《我爸爸》和《我妈妈》中,描述了幼儿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爸爸和妈妈,描绘了一幅和谐快乐的幸福家庭,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能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亲情,从而有效的增加亲子情感。
2.绘本阅读能调节幼儿的情感
图画书是成人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图画书不仅能让幼儿了解外面的世界,还是幼儿表达情感的精神家园。幼儿的情感发展刚开始大多是情绪表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幼儿的情感逐渐成为主导地位,绘本中塑造出幼儿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绘本人物、故事丰富自己的情感,在阅读绘本时,能感受到不同的人物的情绪情感,通过成人的引导从中理解不同的情感。利用新的事物重新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绘本能帮助幼儿积极情感的培养,让幼儿健康的成长。
3.绘本阅读有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形成
绘本是幼儿最早接触的书面文学,绘本在思想内容上大多是传达人类共同的美德,这些美德对幼儿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有很大的影响,也对幼儿的情感判断有很大的影响。绘本和幼儿积极情感的培养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幼儿在阅读绘本过程中,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故事中,幼儿会和喜欢的人物产生心灵共鸣,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中,例如男孩会将自己融入正义绘本故事角色当中,女孩会将自己看成善良的美人鱼、可爱的小公主,幼儿的积极行为会在潜移默化中向正面人物中靠近。绘本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让幼儿在是非判断中学会情感智慧,从而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4.绘本阅读能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幼儿在阅读绘本时,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及家长的帮助,教师和家长积极的和幼儿共同进行绘本阅读,能有效的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幼儿在绘本阅读中能得到快乐,从而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幼儿在教师共同阅读时,遇到问题会积极主动的和教师交流,极大的缩短了老师和幼儿的距离,幼儿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进行阅读,能极大的促进幼儿的精神和情感的增长。
二、绘本选择的原则及阅读指导
1.绘本选择的原则
绘本可以分为生命教育类绘本、品格培养类绘本、亲情类绘本、励志类绘本等,因此,在选择绘本时,要以幼儿为本,根据幼儿的认知程度,选择适合幼儿的绘本。对0~3岁的幼儿,要尽量选择色彩鲜明、图形简单、句子短小、韵律感强的绘本;对于3~4岁幼儿,应选择故事短小、情节简单的绘本,绘本色彩要鲜明、图形要清晰、人物形象要有趣,绘本内容要和幼儿生活紧密相关;对于4~5岁的幼儿,可以选择情节连贯、图文并茂的绘本,例如成语故事、童话故事、品德故事等。绘本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程度和阅读兴趣,从而促进幼儿的情感培养。
2.绘本阅读指导
绘本是以图形为主、以文字为辅的图书,幼儿在阅读绘本时,要引导幼儿对绘本多观察,根据绘本的图形,对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猜测,然后引导幼儿对绘本的内容进行阅读,最后和幼儿讨论绘本中的内容,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阅读对幼儿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在阅读过程中,阅读思维越复杂,对幼儿智力的发展就越有益,因此,要正确的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为幼儿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幼儿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绘本阅读能增加亲子情感、调节幼儿的情感、有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形成、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绘本阅读对学前幼儿的情感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绘本,正确的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耿明磊.绘本阅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及教育建议[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关键词]进修学校;少儿;礼仪教育;重要性;途径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礼仪是少儿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礼仪是少儿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障。
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孩子,一个孩子的未来在于教育。在所有儿童的教育中,儿童素质教育、品格教育、礼仪教育无疑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
在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环境下,我认为少儿礼仪教育已备受国人关注,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仪态万方、风度翩翩,那么从小就要教会孩子良好的礼仪。优雅的礼仪能带给人从容、自信与成功,对孩子日后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少儿礼仪的重要性
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会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的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
为更好的普及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充分培养儿童学习礼仪的环境,开设相关的课程,使孩子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学会懂得礼节。据了解,美国专门在学前班开设了学习礼仪的课堂,家长利用业余时间把孩子们带到这样的培训班进行专门的教育,把孩子们的礼仪程度作为升学的一个考核内容。
我国一著名幼教专家曾经写下这样的一句话语;教孩子礼仪,等于教孩子优雅地过一生。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每个孩子的礼仪开始。
教孩子礼仪就是教孩子优雅的过一生。
少儿礼仪教育的培养将会使你的孩子仪态万方、风度翩翩,被更多的人所接纳,为今后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
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文明社会中,每个人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哪一种工作,都迫切需要学习礼仪,懂得礼仪,遵守礼仪和运用礼仪。这次我所提出的少儿礼仪,就是本着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着眼于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通过这次教育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我们的孩子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我们的小朋友们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为以后的人生铺上更加广阔的道路。
怎样培养少儿礼仪:
少儿礼仪教育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少儿阶段是儿童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思维发展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因此,如何使孩子在此阶段形成健全人格,实现思维发展质的上的飞跃,是广受家长、教师的热切关注问题。,
所以在对孩子教育要求我主张要积极培养少儿的耐心,少儿耐心的培养,有助于少儿应付各种需要等待的情况,其次也应教会儿童学会说“对不起”、“谢谢”等这类词,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让孩子明白有意无意地弄伤他人或损坏别人东西都得道歉,对于它人的帮助也应该学会说谢谢。这些礼仪的学习将会对少儿以后的学习成长产生积极地影响。
其实儿童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早已被众多教育专家认可,儿童的可塑性强,礼仪从小就要开始
培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是国内一直缺少这样一个教育l生的课程。为此,今天我在这里提出了少儿礼仪的一些重要性,让各位家长和老师们重视起少儿礼仪的重要性。
没有知识的品格是虚弱的,没有品格的知识是危险的。
少年儿童需要从小就培养的六大能力:创造力、意志力、思辩力、自制力、专注力、亲和力。
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仪态万方、风度翩翩的人,就得从小教会他良好的礼仪。优雅的礼仪能带给人从容、自信与成功,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
不过,面对天真懵懂的宝宝,利益教师刚开始还真有些手足无措,怎么教呢?其实,礼仪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和一点点技巧。老师自己,请检点自己言行,多说“请”和“谢谢”,并用愉悦的声音对宝宝说话。这些将为孩子未来的礼仪培养开个好头。
教孩子一点礼仪,能使他被更多人接纳,奠定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通过论述,为的是帮助父母培养孩子正规家教,使孩子从小无论在任何场所都可表现出落落大方、礼貌待人、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举手投足间流露受过良好家教的训练,深受周围人们的称赞,增强自信、受益及影响一生的成长。论少儿礼仪教肓的重要性和途径
张琳
[摘要]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和行为礼仪也起到了向外界传递中国信息的作用,同时也代表了将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礼仪风貌的发展趋势。现实情况中,我国国民的文明礼仪与国际社会相比,已产生了一定差距的。究其原因,可能与我国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不到位有关,本着这么一个思想,我觉得专门开办少儿礼仪知识培训班,让广大少儿学习到专业的礼仪知识,身体力行,提高个人的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是现在以及今后生活工作中必不可缺的一项技能。
[关键词]进修学校;少儿;礼仪教育;重要性;途径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礼仪是少儿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礼仪是少儿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障。
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孩子,一个孩子的未来在于教育。在所有儿童的教育中,儿童素质教育、品格教育、礼仪教育无疑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
在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环境下,我认为少儿礼仪教育已备受国人关注,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仪态万方、风度翩翩,那么从小就要教会孩子良好的礼仪。优雅的礼仪能带给人从容、自信与成功,对孩子日后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少儿礼仪的重要性
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会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的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
为更好的普及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充分培养儿童学习礼仪的环境,开设相关的课程,使孩子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学会懂得礼节。据了解,美国专门在学前班开设了学习礼仪的课堂,家长利用业余时间把孩子们带到这样的培训班进行专门的教育,把孩子们的礼仪程度作为升学的一个考核内容。
我国一著名幼教专家曾经写下这样的一句话语;教孩子礼仪,等 于教孩子优雅地过一生。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每个孩子的礼仪开始。
教孩子礼仪就是教孩子优雅的过一生。
少儿礼仪教育的培养将会使你的孩子仪态万方、风度翩翩,被更多的人所接纳,为今后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
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文明社会中,每个人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哪一种工作,都迫切需要学习礼仪,懂得礼仪,遵守礼仪和运用礼仪。这次我所提出的少儿礼仪,就是本着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着眼于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通过这次教育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我们的孩子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我们的小朋友们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为以后的人生铺上更加广阔的道路。
怎样培养少儿礼仪:
少儿礼仪教育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少儿阶段是儿童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思维发展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因此,如何使孩子在此阶段形成健全人格,实现思维发展质的上的飞跃,是广受家长、教师的热切关注问题。,
所以在对孩子教育要求我主张要积极培养少儿的耐心,少儿耐心的培养,有助于少儿应付各种需要等待的情况,其次也应教会儿童学会说“对不起”、“谢谢”等这类词,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让孩子明白有意无意地弄伤他人或损坏别人东西都得道歉,对于它人的帮助也应该学会说谢谢。这些礼仪的学习将会对少儿以后的学习成长产生积极地影响。
其实儿童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早已被众多教育专家认可,儿童的可塑性强,礼仪从小就要开始
培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是国内一直缺少这样一个教育l生的课程。为此,今天我在这里提出了少儿礼仪的一些重要性,让各位家长和老师们重视起少儿礼仪的重要性。
没有知识的品格是虚弱的,没有品格的知识是危险的。
少年儿童需要从小就培养的六大能力:创造力、意志力、思辩力、自制力、专注力、亲和力。
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仪态万方、风度翩翩的人,就得从小教会他良好的礼仪。优雅的礼仪能带给人从容、自信与成功,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
不过,面对天真懵懂的宝宝,利益教师刚开始还真有些手足无措,怎么教呢?其实,礼仪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和一点点技巧。老师自己,请检点自己言行,多说“请”和“谢谢”,并用愉悦的声音对宝宝说话。这些将为孩子未来的礼仪培养开个好头。
1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现状
现阶段幼儿舞蹈教学中一直没有将舞蹈教学放在一个关键的位置上,甚至没有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备课。教师一旦放松对舞蹈教学的重视,家长也会失去关注,孩子也没有从平时的教学中学到真正的内容。还有一些教师虽然在教学中进行了舞蹈教学,但只是在音乐教学时把舞蹈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为了表现幼儿活泼可爱的天性,教师会鼓励幼儿在唱儿歌时加上活泼的动作和微笑的表情,没有把舞蹈作为单独的教学内容,这会使幼儿忽视舞蹈的重要性,也失去了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机会。幼儿舞蹈教育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部分予以重视,不能被忽视。同时,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男幼儿对舞蹈教学兴趣度不高,在教学中常常有分心、说话等现象。而教师在教学中对男幼儿和女幼儿同样对待,没有根据性别而细分不同的舞蹈动作,使得幼儿的学习热情不高,也没有起到陶冶艺术情操的目的。男幼儿由于天性较活泼爱动,而教师的舞蹈教学很多较于优美,这会使男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同时,很多男幼儿的家长观念较落后,教师没有及时沟通,导致家长对男幼儿学舞蹈产生误解或者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也影响了男幼儿学习舞蹈的动力和兴趣。这样不恰当的教学手段会让男幼儿逐渐失去对舞蹈的兴趣,也使得男幼儿失去对艺术情操培养的重要途径。
2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学方法
2.1舞蹈教学选材丰富:在幼儿舞蹈教学中,首先从幼儿熟知的歌曲或童话内容切入,让幼儿对将要学习的舞蹈内容产生好奇和兴趣,一旦孩子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接下来的教学就会轻松很多,孩子的舞蹈学习也会主动简单。例如,使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主题曲《喜羊羊与灰太狼》作为舞蹈配乐。由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这部动画片十分了解,所以在编舞前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让他们在了解动画内容后自己表现出该剧的特点和情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观察学生的特点和喜欢的人物,合理安排角色和动作。对于不了解这部动画的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孩子产生兴趣并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前,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制作舞蹈所需要的教具,让幼儿体会活动中的乐趣,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培养动手的能力,享受和同伴一起动手的过程。又如大家都了解的《最炫民族风》,很多幼儿园会把这首歌当做表演曲目,这首歌符合大众的审美,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能够带动幼儿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与家长都听过这首歌,幼儿在生活中也能得到提高和陶冶,在家中也能与父母进行互动和交流,这样的曲目既符合大众的审美,也能跟上时尚的节奏。
2.2舞美恰当新颖独特:在舞蹈教学中,舞美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平时上课中,由于时间精力等原因,灯光可、布景可以简单形似就可。而在表演排练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与情境符合的背景,这样可以让整个舞蹈充满生气,让幼儿更容易进入到舞蹈的情境中,感受舞蹈所代表的情感,投入到舞蹈表演中。在服装道具的设计上,要采用明亮鲜艳的颜色,也可以使用孩子自己设计的款式新颖的衣服,让孩子在舞蹈中找到认同感和成就感,更接纳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各种灯光、色调的结合,会渲染出整个舞蹈环境和艺术氛围,让幼儿在整个舞蹈过程中享受艺术的陶冶。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设计出花瓣等简单道具,这个简单过程也是幼儿创造美的过程。
2.3舞蹈动作优美时尚: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动作过于复杂,幼儿接受能力较差,可能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出时尚的队形来弥补动作上的缺陷。在舞蹈动作教学中,主要强调节奏的准确性,单个动作的力度准确,以及表情的到位。也可以模仿动物的生活形态,如企鹅同手同脚,猩猩捶胸等动作,既有趣也自然。例如在儿歌的舞蹈中,可以加入街舞中扭胯的动作,体现出幼儿的童趣和可爱,也可以加入民族舞中抖肩的动作,很优雅天真。将这些简单的特色动作加到幼儿舞蹈教学中,可以在初级阶段给幼儿进行艺术培养,也让家长等观众们看起来更具有艺术性。对于不同基础的幼儿也要不同要求,如舞蹈学习较慢、动作较不协调的幼儿可以分配一些简单的甩手等动作,只要体现出幼儿的可爱即可。
3小结
关键词:常规教育;蒙氏教育;良好习惯
幼儿园常规教育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幼儿园常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常规的触角遍及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儿童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但是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教育内容很多,它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由于日常生活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日常生活的教育。
一、创设有序的环境,营造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有序操作的良好氛围
蒙氏日常教育中也提到“关爱环境”,主要是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周围有生命、无生命物体的好品格,从小养成美化环境、有序摆放物品的习惯。有序摆放操作材料,给操作材料进行归类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收拾整理的习惯,还可以培养幼儿关爱周围的学习环境,符合蒙氏日常教育的理念。
一开始幼儿每次操作完收材料时,操作材料的摆放都很随意,有时还会把一个区的操作材料放错到另一个区的柜子上。在出现这些问题时,生活教师理整理的候就会帮他们纠正,时间一长,幼儿就更加不会自己调整操作材料的摆放了。为了更好地让幼儿养成按序摆放物品的良好习惯,我们做了一些材料的标记贴在柜子上,如将材料贴上序号,有秩序地贴在柜子上,这样幼儿在工作时,就可以根据柜子上的序号标记摆放相应的材料。同样的方法可以延用到各个材料柜上,而标记也要随材料投放的变化及时更换。这样不仅便于幼儿归纳收放操作材料,还能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慢慢地,大部分幼儿都能自己取东西,并有序地摆放回位。
二、在操作材料中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幼儿自己动手的能力
蒙台梭利博士有一句至理名言:“我看到了,我听到了,直到亲自动手做了,我才真正了解。”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学习的特色是动手操作。她还认为:“与人的智慧紧密相关的运动是手的运动,它为人类的智慧服务。”幼儿手的动作在婴儿时期常常是从无意识的抓、握,到有意识的拍、拿、放、摇等,运用的是手指中段部位,而指尖的发展最难,也最重要,尤其是食指、中指及拇指这三只手指的运用。我们在区角中投放相应的材料,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小肌肉的运动。如:在筷子夹物工作中,练习幼儿夹的动作;在夹衣夹游戏中发展幼儿的三指抓动作;在穿线板游戏中发展幼儿穿孔的动作。这些能力的训练让幼儿在自我服务中得到了提升。
三、蒙氏教育的渗透对一日常规活动的有效实施
幼儿园正常的班集体活动对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生活习惯的幼儿提出一些共同的要求,包括盥洗、就餐、睡眠等方面。只有这样,班集体的生活才能融洽和谐。这些规范包括生活态度,如坚持每天上幼儿园,喜欢吃幼儿园的饭菜等;生活习惯,如饭前要洗手、安静午睡等内容。学习常规是保证幼儿顺利、有效地完成启蒙阶段知识学习任务的要求,包括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话、回答问题先举手等。除了学习、生活外,还有大量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和幼儿自发的活动,要想让这些活动都能有序地进行,幼儿必须遵循活动规范的要求,这些规范涉及室内、室外活动的场地、活动的玩具材料等。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自觉性和自我认识是通过爱实现的。儿童自身具有发展的能力,有自我教育的方法。因此,通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区活动,能引导幼儿在自由与尊重中获得发展,形成良好的常规。
四、在“自由”的游戏中形成规则意识
蒙台梭利认为:“纪律必须来自自由。”而她所指的“纪律”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纪律”又是有区别的,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中的“纪律”体现在秩序性方面。具体表现为教育材料的秩序性、教学法的秩序性、室内活动材料的摆放等。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要做的应该是让幼儿学习怎样活动而不是静静坐着,幼儿在做完一份工作后可以有秩序、自由地选择另一份工作,在“自由”中建立“纪律”。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受用;坏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可见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一位获诺贝尔金奖的白发苍苍的学者说,他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这位获得学界最高荣誉的老人用这一描述说明了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习惯及良好品德在幼儿期形成对人一生的重要性。放短目光看常规教育,它是幼儿园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放远目光看常规教育,它使人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