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建设 发展
在过去的十多年当中,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在中小学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深化了教育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对基础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经引起了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深水区”,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开始呈现,如何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如何发挥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如何整合信息化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为教师所共享,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育信息化健康、持续发展。
一、加大投入,提升装备水平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部分行政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适当增加政府投入,建立薄弱学校补偿机制,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这样既能缓解学校之间为争夺资金设备而进行的恶性竞争,又可以满足农村学校和欠发达地区学校发展信息化的需求,弥补由于教育信息化投入不公而产生的学校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效防止过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从而导致的“过度市场化”现象。
二、加强规划,规范信息化建设
在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要全面分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内涵,理清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制定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建设规划,克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原发性、局部性、随意性现象。在教育行政方面,要结合教育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加强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规划设计,规划与建设要立足当前的实际应用,着眼长远的发展,在区域范围内创建信息化硬件和软件的保障条件,有效防止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一哄而上”导致“装备时髦,建而不用”现象的发生,有效避免资金和设备的浪费。要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构建学校之间衔接的数字空间,形成统一的教育教学业务系统,方便学校、教师使用。在学校方面,规划要以师生的应用为核心,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服务的质和量,增加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支持。
三、沟通协商,促进资源共享
现阶段,各学校均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库,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学校内部资源的共享,高效优化学校教育教学。但学校之间各自为政,一味强调竞争,迫使学校“闭关锁国”,导致教师人力和优质信息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教育信息化资源的管理,通过制度建设,促使学校之间建立沟通协商机制,使各学校信息化资源库对区域内全部学校开放,全面实现学校之间信息化资源库的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才能实现学校之间竞争状态的良性循环。
四、培训“充电”,提高应用能力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必须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培训重点落实在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操作能力上,目的明确在提高教师课程整合水平上,目标定位在全面提高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上。
(一)加强校长的培训
教育信息化,校长必须首先走在前列,才能示范引领广大教师积极使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教师全员培训和考试达标,校长必须首先培训和考试达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校长信息化意识,提高校长信息化行政能力、治学能力、治教能力,从而带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抓好管理员队伍建设
学校信息技术管理员队伍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承担着学校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教师培训、资源库建设等职能。因此,要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员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应用技能、软硬件故障处理、网络维护等方面系统的培训,并保持信息技术管理员队伍的稳定,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高效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实施全员培训
一是教师培训要本着边培训边应用、边应用边提高的原则,促使广大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技能,提高教师课件制作、网络学习和资源应用的水平,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达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使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做到“人人会,课课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二是抓好校本培训。学校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对教师进行了各种应用软件的培训,提高教师软件应用能力与水平,使教师真真切切感受到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带来的便捷与实惠。三是以研代训。要通过各类教学竞赛观摩、优质课展评等活动,有效提升教师应用新技术、推广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四是边建边训。对装备电子白板等新信息技术产品的学校,要分批次、分层次进行新设备操作系统的培训。通过培训,大面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解决教师“不敢用”“不会用”“用不好”“用不精”的问题。
五、加强管理发挥使用效益
效益的发挥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它决定着教育信息化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注重发挥教育信息化装备的使用效益。
(一)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针对学校设备使用率不高、作用发挥不好的现状,要研究制定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使用办法、管理使用考核方案、管理使用评价细则等评价制度,要明确考核内容,制定考核目标,提出具体的考核要求。要严格落实使用登记制度,鼓励教师树立“宁可用坏,不可放坏”的理念,纠正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管理不规范、资源闲置、利用率不高、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不稳定等突出问题,促进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二)加强督查考核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问题;措施 从2009年开始,为了全面掌握我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实施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笔者通过调查和研究近三年的情况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今后全县搞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搞好“班班通”工程建设、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促进远程教育的广泛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信息化教育的实施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信息化教育的顺利实现。
下面就本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谈谈我的看法:
问题一:传统教育观念制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就目前本县教师而言
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普遍不高,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仍以传统教育观念指导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制约了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和水平,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
2.没有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教育信息化发展
从本县的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将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只是有学校电教处或信息中心制订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这里主要的问题一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根本就没有可以遵循的标准,随意性太大;二是有些部门出具的建设规划和装备要求与现在以数字媒体和互联网为主体教育信息化建设不相符;三是就本县而言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中没有明确学校教育信息化投入的比例,政府的专项经费更是缺乏,由此造成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
措施一:针对上面的问题,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坚持建、管、用并举,以应用为核心,以应用促发展;强化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两项职能;实施“三通”“两平台”“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即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问题二:重“硬”件,轻“软”件
目前,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配备,轻培训;重投入,轻管理”等不良现象。往往存在硬件投资比例过大,软件投资明显不足,导致硬件、软件和潜件发展不平衡,出现有先进的网络设施,缺少适用的应用软件和教育信息资源,缺乏懂信息技术的学科老师等不协调发展局面,结果造成先进的信息化设施无法有效利用,很多学校的网络设施仅局限于上网,或往往变成上级考评的对象及供领导参观的现代化摆设,应用成效与预期目标存在很大差距。
措施二:加大软、硬件投入,完善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建设,配合“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依托上级教育资源网,采取以远程教育资源为主,互联网搜索资源作为拓展,以购买资源和自建资源作为特色,建立起学校的资源库。在两个层面上做好地方资源库建设。一是由教研室牵头,电教人员做好技术支持,建立县级的学科网站群。如:化学、数学、英语网站等。二是由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发动教师利用中央电教馆教育源库、基础教育资源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等制作课件,建立校本资源网站。
问题三:教师技能问题
教师素养需要提高。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给教师带来了新的难度。教师不仅要了解教育技术理论,还要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现代化的媒体,具有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过
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
变革。
措施三:要全面加强师资培训,培养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切实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包括技术队伍、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在内的高素质的教育信息化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学校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网络和教育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人员,并根据学校规模,配备足够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师思想意识的提高。相信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会促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祝智庭.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中国电化教育,2003(9).
一、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十五”以来,我市教育信息工作主要是实施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通过三年的努力,完成了全部工程项目。全市中小学教育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㈠项目的基本情况
年宁蒗县被列为首批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县,在此后的三年时间内,古城区、玉龙县、永胜县、华坪县相继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远教工程”覆盖了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共1446个项目校点。其中模式i(光盘播放点)770个,模式ii(卫星教学接收站)595个,模式iii(多媒体、计算机教室)81个。
㈡制度建设和经费保障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县(区)教育局加强对远程教育工程的管理。各县(区)教育局结合本县(区)实际,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各项管理制度都在教室张贴,并得到较好的落实。随着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落实,“远教工程”开始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经费保障和服务支持体系。
㈢人员培训情况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根据教育厅制定的工程工作人员培训方案,拟定了《市远教工程培训工作实施方案》。两年来,省、市、县(区)三级共培训教师管理人员1527人。与此同时,各项目校加强教师应用培训。
二、局机关信息化建设情况
局机关信息化建设主要做了以下三项工作。
㈠加强了硬件建设。目前全局共有23台计算机,其中接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入互联网的有18台。有网络双向视频会议室1个,与省教育厅相连接。
㈡开展了培训。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了全员培训,培训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全部通过了市人事局组织的考试。
㈢做好政务网市教育局部分的日常维护。
㈣招生考试工作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考生网上报名,考生信息采集、处理、传送的全程电子化。
三、局机关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㈠经费短缺,硬件设施不足,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硬件设施是实施办公自动化、服务现代化的基础和物质保障。目前来看,我局机关做到每个科室都有计算机。由于没有这方面的专项经费,计算机数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办公室要求,有一半以上计算机需要更新。从上网条件看,目前还只上互联网,还不具备上省市政务专网的条件。
队伍素质较低,难以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通过前一阶段的培训,全局干部职工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大多数同志的操作能力仅停留在会开关机、会玩简单游戏等水平上,而对于拷贝文件、文字处理、收发邮件等计算机办公基本操作则不能完成,懂系统维护、能应急处理、会网络管理的专业人才仅有一人。由于编制和人事制度的限制,特别是既懂教育行政管理知识,又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人才,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都非常缺乏,直接阻碍了信息化化建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满足基础需求、突出特色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基于实际、分步建设、满足基础需求、凸显特色”。具体而言,是指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时,首先,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学校信息化的建设方向,设计和规划发展方案;其次,从经费角度和实际需求角度考虑,主要借助海淀区教育信息化领先发展的优势,依据发展方案分步实施,确保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平台的成功建设;最后,在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以发展特色信息化项目为建设重点,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自主成功之路,针对具体的项目深入挖掘和探索,凸显信息化建设重点,同时健全信息化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此类运作模式的学校集中精力发展特色项目,提高师生信息化能力,促进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自动化和高效化,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这种运作模式适用于信息化建设经费有限,软硬件正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不断完善,深入挖掘现有各系统、各平台应用成效的学校。
核心特征
1.注重发展学校特色项目
随着信息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无界限互动的地球村”成为现实,学校之间在信息化方面的竞争也愈加激烈,竞争实力的高低不仅与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规划等有关,还与学校是否能够在整体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各自的特色有关。学校特色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本校优势、潜能基础、信息化环境形成的,因此,发展特色项目至关重要。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时有所偏重,结合学校的优势和办学条件,有选择性地进行建设和发展。特色的选定十分重要,它既决定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学校最终能否形成特色。学校在具有一般信息化建设共性的基础上,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形成独特的个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性。同时,特色项目的发展也符合教育规律、学校办学宗旨和教学实际,顺应社会的教育发展趋势,产生了较为系统的办学思想和经验,并为人们所接受,有推广价值。例如,田村中心小学在多年的“成功教育”探索之路上孜孜以求,在酝酿、探索与实践中,以特色教育为实施途径,注重特色信息化项目的建设。2011年结合校情明确提出以努力打造“绿田文化”为重点,以实现“每个人都能享受成功快乐”为目标的办学理念。为了便于教师获取与教材配套的软件资源或课件资源,学校引入“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将这个系统应用于教学中,能有效提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率,节省教师备课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依托校园网络和城域网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帮助用户走出“信息孤岛”的困境。
2.以互动反馈技术促进师生交流
互动反馈教学系统以“一对一”的交互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学科有关的信息资料的搜集、处理、交流工作中,不仅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也为教师提供了直接、及时的教学反馈,使其准确把握教学进度,更为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习力提供了条件保障。互动反馈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正在成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促进学生学习的新型工具。知识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也提高了中小学的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例如,北京市第一五中发展、使用和推广互动教室中的互动反馈技术,将答题器作为课题测试的数据采集工具,将课题测试结果当堂采集并反馈,并在课上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改进课题教学;课后,教师可以调出课堂上的测试数据,既可以查看每个班整体的测试情况,也可以了解某位学生的测试情况,便于及时做出备课调整,针对某位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答题的同时,系统也将数据写入网络数据库,学生可以在课下登录查看测试情况,方便学生复习。互动反馈技术的使用开启了新一代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使学生体验着全新的学习方式所带来的优越性与成功感。
3.以科研驱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推进和应用信息化应用系统的过程中,科研工作保障了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深入推进,信息化和科研工作也使得教师专业发展更加扎实,为教师之间的协作和互助创建了良好的培养环境。学校选择能够与本校研究重点相关、大部分教师能够参与和使用的应用系统为平台,由校长和科研骨干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将学校的中青年教师编入课题组,根据每位教师的特点和兴趣安排科研课题中的任务。同时,学校采用普及培训和重点培养的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课件制作等专项培训,以青年教师为主力,通过培训和共同讨论的形式,探讨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有效性,辐射和带动中年教师加入学习行列,提升全体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将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能力反映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育发展。例如,北京市第一五中学根据目前使用的“电子档案系统”和“网络阅卷系统”,与当前科研热点结合,确定了依托信息化应用项目参与科研项目的重点,将重点集中在“课程整合”、“评价工具”和作为整个学校教学和科研基础的“教育评价理论”等三个方面,申报研究选题,严格按照科研课题的研究计划开展应用系统的试用、培训、使用、推广、改进,同时提出要求,引领和帮助教师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条件,创造机会。
4.信息化经费利用率高
教育信息化有三项基本任务,一是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二是信息资源建设;三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开展以前两项建设为前提条件。显而易见,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化建设经费是最为基本的问题,也是个瓶颈问题,它是一直困扰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大难题。此类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时紧抓建设重点,综合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学校经济条件,从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出发,以建设符合本校特点的特色信息化系统和平台为中心,充分考虑项目的可推广性,做到有限的资金投入发挥最大的价值。在资源建设方面不提倡学校教师的自主开发,而是鼓励学校积极引进、优化组合,做到有效借鉴和充分应用已有资源,以实现资源的共享,避免重复性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运作模式
1.依据发展方案,分步实施信息化建设
任何信息化建设都不是一步到位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办学规模较小的学校来说,由于经费短缺,在一段时间内他们只能集中开展一个方面的建设,或者综合几个方面有步骤地同时建设。因此,信息化建设要综合考虑学校资金的现状、用途及使用者的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等因素分步进行,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急需的地方,将总目标分成多个分目标,每个分目标又分成多个时段实施,最终实现总体目标。以满足师生基本需求为前提,分步建设校园硬件设施,例如,田村中心小学先后建设了供各科教师研究、实验使用的互动录播教室,供学生集体活动的录播、直播多功能厅,直至现在最新的多点互动触控一体机和包含升降台以及联想iPad的第三代互动教室。以学校发展为导向,分步建设校园网络环境,首先实现学校办公室、专业教室、普通教室有线网络的覆盖,随后根据需求不断升级带宽,实现无线网络的接入,同时服务器设备也应该由原来的一机多用更新为独立服务平台的使用。以实用为标准,分步建设校园信息化系统,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保障的同时进行信息化系统平台的建设,优先考虑教学系统。管理系统也由原来单一、固定的功能模块逐渐转变为多元的、功能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
2.结合学校特点,建设特色项目
学校大力发展信息化,引进先进信息化设备,搭建信息化平台,不是为了应用而应用。学校在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方案、研讨的时候上下已达成共识,不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不为网络而网络,而是以需求为导向――教学上需要一个随时随地互动式的、交互的、便捷的教学平台,管理上需要一个随时都可以方便、快捷访问网络的管理平台。一所学校若想在各个方面都占领先地位,就必须投入相当丰富的资金,这对学校的硬件要求很高。因此,对于办学规模较小,生源相对不太理想的学校来说,在信息化建设时不能追求全面到位的建设,而是一定要与学校特点紧密结合,深入挖掘学校特色教育,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推进信息化建设水平。例如,田村中心小学明确提出以实现“每个人都能享受成功快乐”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其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蕴涵互动反馈技术的互动反馈教学系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受成功的快乐。
3.健全信息化保障制度
信息化保障制度具有稳定性、根本性、长期性的特点,是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在进行学校信息化建设时,学校应该坚持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使其贯穿于各个环节,在实践中摸索,形成与学校特色定位相适应的具体制度,并对其不断健全与完善。这些制度对于特色建设各方面工作都有切实可行的保障作用,成为鞭策信息化建设人员积极投入研究的动力。
问题与建议
1.继续加大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学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见效期长,需要不断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对教育教学资源库进行更新,对教师进行信息化素养的培训,需要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如果中间出现暂停,前期的投入就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资金的有限就会限制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因此,还需要不断加大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2.提高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实质是通过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营造组织文化等促进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和变革。一所学校能够因地制宜地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切实利用信息化促进学校发展和课堂教学,把工作落到实处,都与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紧密相关,也是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硬件建设是有限的,而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想法是无限的。因此,校长要有超前意识,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积极思考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对硬件、软件和资源、人等各种因素实现整体合理规划,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作用,实现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3.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水平
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是学校建设中的重要资源,具备较高的信息化能力才能完全发挥信息化建设的效用,反之则是对资源和人力的浪费,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至关重要。要提高就需要培训,要培训就必须摸清教师的基本情况,摸清其信息技术应用的真实水平,同时还可以为其建立培训档案、培训制度和发展评价系统,这样才能制定符合实情和发展需求的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信息化能力高的教师,才能确保建立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总之,满足基础需求、突出特色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还有待继续提高,但是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切实做到“低成本建设,高效率应用,重特色建设,以应用促建设,服务于教学”,真正发挥信息化的效用。
关键词:信息化领导力;自主学习;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9-0007-03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取决于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因此,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首先应从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入手。
一、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社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信息化时代也随之到来。社会的信息化,要求各行各业的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脚步,不被社会所淘汰。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更应该及早在学校创设信息化环境。只有这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可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或工作环境,更顺利地融入社会。“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学校发展的好坏,取决于校长的领导水平。在信息化时代,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校长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领导能力,才能带领学校更好地发展。
2012年3月,教育部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其中对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管理者的定期培训制度,开展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将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列入考核内容。到2020年,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达到教育技术能力相应标准。[1]”
二、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理解
领导力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一种影响力。托马斯·J·萨乔万尼(Thomas·J·Ser-giovanni)把校长领导力分为技术领导力、人际领导力、教育领导力、象征领导力和文化领导力五个层次。[2]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就是校长的技术领导力。[3]
美国学者布克(Burk)认为信息化领导力主要是整合信息技术和管理,促进人们快速吸收和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4]北京师范大学刘美凤教授定义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为校长认可信息技术在学校中有效应用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规划、政策、策略以及日常的相关行为,让全校师生员工认同这个目标,共同努力,并最终实现学校信息化的过程。[5]浙江师范大学孙祯祥教授认为:所谓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就是校长或学校管理者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能够规划、建设信息化发展愿景,并能影响和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实现这个愿景的能力与智慧。[3]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认识到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2)能够规划教育信息化发展愿景;(3)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实现这个愿景。所以,笔者认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就是:校长个人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能够规划出本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愿景,在实现这个愿景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改、发展和完善这个愿景的能力。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动态过程,没有最终的教育信息化,只有持续向前发展的教育信息化。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也需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不断提升。因此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引导和影响他人的能力,只有不间断的学习才能帮助其提高水平,迎接更多的挑战。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念的启示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自主建构,重视学习的社会互动性,突出利用外在的环境和资源构建学习情境。
首先,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理解。学生要不断地思考,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结合新旧知识进行综合和概括,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反思性的推敲和检验,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的管理和反思。
其次,学习是学习者社会性互动的过程。学习是通过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借助一个学习社群来完成,这个学习社群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学习者在这个共同体中沟通交流、分享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知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来的,不可能独立存在于具体情境之外,因此应该把知识还原到情境中,只有在情景化的过程中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6]
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角度看,校长通过学习来提升其信息化领导力水平共有两种策略:一是校长的自主学习;二是充分利用外在的环境,通过互动交流促进校长的学习。
外在的环境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在学校内部,校长面对的是本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这部分人可以和校长建立起学习共同体,共同学习和提高。而在校外,则有其他学校的校长、教育部门的领导等人员。这些人对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提高也会有较大影响。校长要善于引导和利用这些外在的环境,建立起学习共同体,促进和提高自己的信息化领导力水平。
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的方法
1.校长的自主学习
加强学习动力。校长要进行自主学习,必须有强大的学习动力,这是自主学习最主要的因素,否则自主学习便无从谈起。然而校长每天不仅要忙于学校的日常事务,而且作为一个成年人,还要考虑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何在繁琐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余,对信息化领导力进行更多的关注,并能够花时间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呢?学校的发展是校长最为关心的事情,而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乃至学校整体的发展和推进作用巨大。校长只有真正认识到信息化的力量,并看到信息化给学校发展带来的诸多好处,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用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领导力。
确定学习目标,结合实际选择学习内容。2002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以下简称ISTE)为教育管理者确定了相关标准:《面向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Administrators,NETS·A)。该标准从六个方面对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明确要求:领导力和愿景,学习和教学,工作效率和专业实践,支持、管理和运作,评估和评价,社会法律和伦理问题。 [7]校长可以参考以上几个方面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当然,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校长和校长之间个体的差异性以及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变化的特性,校长实际的学习内容应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
在工作中学习信息技术是校长自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校务工作的繁忙使得校长专门用来学习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因此校长可以有意识地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来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这样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学到了新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变化,校长的学习也必须持续进行,才能紧跟科学发展脚步,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2.创建学习共同体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学习和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因此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另一条策略便是组成学习共同体,创建一个好的信息化环境,通过学习共同体,不断提高校长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提升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共同体可分为:学校学习共同体和学区学习共同体。
学校学习共同体:校长所在的学校就是一个天然的学习共同体,校长和全校师生员工都在这个共同体中。校长应该让全校师生员工都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制定出本校的信息化发展愿景、实施策略,然后一步步带领大家去实现这个目标。在此过程中可以定期召开研讨会,组织人员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工作,校长的信息化意识不断加深,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信息化领导力水平也在不断进步。
学区学习共同体:校长个人和本地区其他学校的校长、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构成了另外一个共同体。两者区别在于:学校共同体是在校长的带领下解决学校内部的事情,在此过程中提升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学区共同体是校长们集体研究分析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提高自身的信息化领导力水平。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校长们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可通过调查实践收集信息化建设中的有关问题,作为学习讨论的内容。遇到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请专家来共同商讨解决,还可以请学校信息化建设做的好的校长介绍经验,或者进行实地考察,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一个学校学习共同体是由若干个教师学习共同体(Faculty Learning Community, 以下简称FLC)构成的,我们把 FLC定义为:一个由跨学科的教师和学校职员组成的学习项目团队,通常由 6—15位成员组成(但人数以8—12人为最佳)。[8]学校里教师的人数远多于校长的人数,所以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每个FLC最好是12个人一组,学区学习共同体的每个FLC最好是8个人一组。每个FLC的人员选择都是基于主题的,[9]每个单元都由不同学科的人员组成,以便于跨学科交流。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学习单元之间是伙伴关系,彼此之间有合作和交流。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可以把面对面交流方式与基于网络平台的交流方式结合起来,实现更有效的交流。以上两个学习共同体有相同的结构,结构图如图1所示:大圆表示一个共同体,小圆表示一个共同体单元,连线表示任何两个单元都可以相互交流。
当然,一个学习共同体还可以有更多的学习单元。校长在其中一个学习单元中,通过和其他成员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领导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更新,教育信息化也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动态过程,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也应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没有终点,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
校长通过自主学习和学习共同体来提升自己的信息化领导力(如图2)。实际上,校长信息化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也是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既是校长和师生之间交流、校长和校长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在交流互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提升、自我完善和升华的过程。校长们充分利用外在的环境和资源,通过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化领导力水平,从而更好地引领学校加快信息化建设,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Z].2012.
[2]Thomas·J·Ser-giovanni.Leadership and excellence in schooling[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4,41(5):4-13.
[3]孙祯祥.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构成与模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2):3-7.
[4]Burke.R.E-leadership[J/OL].http:///articlesbycolleagues/RobertBurke/ Eleadership.Htm,2001.
[5]刘美凤.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4):5-7.
[6]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0-164.
[7]http:///standards/nets-for-administrators.aspx [DB/OL].
[8]詹泽慧,李晓华.美国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对话美国迈阿密大学教学促进中心主任米尔顿·克斯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09(10):1-6.
[9]原霞.教师学习共同体:高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一种新范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1):156-161.
[10]郄永忠.优秀领导力的共同基因[J].企业管理,2006(8):15-17.
[11]张爽.校长领导力的提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7):22-24.
【关键词】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 学校信息化 目的 策略
一、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是什么?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
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点。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意味着存在一种与传统的教育环境发生作用的活跃倾向,它的性质决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以及如何适应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促进教育革新,也可能更注重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根魔杖的魔术师。
教育设施和教学手段改变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必将要革新,而教育模式的改变首先取决于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改变。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新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知识是由学生根据自己头脑里的认知结构而自主建构的。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正好适合于指导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因此,教育信息化除了带来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外,更主要的是带来了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
二、学校信息化的目的
教育信息化必将涉及许多具体的技术和机器在教育中的应用,它使得一些人往往以技术论、机器论的观点来认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以机器代替教师讲课,代替教育写板书,就是以电子教材代替印刷教材,就是实现网上学习,实现CAI学习……,并以代替性、省力性、顺利性、效率性作为评价教育信息化的尺度。
教育信息化可以达到以上效果,但仅以技术论、机器论的观点来认识教育信息化,来理解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必将使教育信息化走向歧途。以技术论、机器论开发的教育软件、教育系统受到了广大教师、广大学生的批评和抵制。这些软件、系统,教师不用,学生也反对。以这样的软件上课,学生批评是除了老师灌以外,还用机器灌、电灌,比人灌更厉害。这样的教育信息化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教育信息化不可能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这样的教育信息化是穿信息化的新鞋,走应试教育的老路。
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实现教育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把学校建成一种充满信息、方便学习者获取信息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的认识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
三、学校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1.硬件建设超前性与够用性的关系。学校信息化进程中的首要问题是硬件设备的建设。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前沿性,学校在硬件建设中想要保持其先进性,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显然力不从心,因此,硬件设备应以必需、够用为度,适当超前。这就要准确把握现阶段学校实现信息化及其应用与面向未来发展的度,这个“度”有几层含义:一是强调“必需、够用”,根据需要配备、添置设备、电脑室、电子阅览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大力加强网络建设;二是注重实用,切不可盲目攀新、攀高,造成不必要的闲置或浪费;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超前一步,提高现代化水平,以保持领先地位。
2.资源共享:学校信息化的重要步骤就是实现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全面共享。由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数据量很大,而且同时接受网络教学的学生数量较多,校园网中的数据流量和并发访问人数均要比一般的局域网高很多。因此,要寻求一种成本较低、易于安装、易于使用、易于管理、易于扩展、使用性能和可靠性均很高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存储与共享解决方案,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多媒体教育资源迅速增长时所面临的海量存储和网络共享问题,可用于已有的、在建的、或将来实施的各种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或数字化图书馆。
3.资源库的建设:网络需要大量数字化教育资源内容的支撑,这导致学校对教育资源库产品的需求不断升温。有些厂商为了赶时髦或搭“资源库”这班车,将相关的、不相关的产品一概称之为“教育资源库”;有些人甚至将做软件剩下的“边角料”、“陈芝麻烂谷子”都装到资源库中;还有人从互联网上随便下载一些内容,拼凑在一起也成了“资源库”。难怪人们评价说,“资源库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一些学校花大本钱买了“资源库”后,却发觉可利用率不高,大呼上当。
教育资源建设仍是重中之重。从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进程看,一般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其重点是建设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大规模地培训教师,以及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第二阶段则从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转向整合阶段,目标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我们现阶段的课程改革,从其根源上说,也是参考了发达国家的这一进程。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获得了长足发展。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已不再是少数人才能使用的稀缺资源,大多数城市教师和学生都有了使用信息技术的机会,大量的教育教学应用软件正不断涌现。这些为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提供了基本条件。
当前,学校对优秀教育资源的渴望正在与日俱增,以往那些单纯的题库和管理软件,以及那些封闭的、按照开发者固定思路使用的软件,已经无法满足教师们的需要。
教育资源的开发应该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其定位要从目前基于资源的教学转向基于资源的学习。现有的资源库产品都是为教师准备的,以使教师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但是,随着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将逐步成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网络学习资源,并提供一个理想的网络学习平台,将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因此,在学校的资源库建设中,自力更新虽然显得慢些,但在教师队伍有相当的能力时,鼓励自行开发不失为一个可行之策。
四、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教育的几条建议
1.要大力促进新工具的使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标志。应用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在是否使用先进的工具来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教学效率。要提高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除了鼓励大家“多用”之外,更要鼓励大家“多用新工具”。教师的信息化手段要从过去的“课件”向“课程”的转变。新工具所隐含的新的教育思想有利于促进使用者的观念更新。为此,应将新工具的推广使用与教师的培训结合起来,专人专职,常抓不懈。学校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专职人员,有责任经常把一些最新工具介绍给学科老师,让他们通过追随技术进步而提高工作效果与效率。
2.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以3到5年为限作一个近景规划。规划时间太短没有连续性,太长难以操作,不易实现。信息化事业的初期是一个“烧钱”的过程,然而钱总不能无限期地“烧”下去,时间一长谁都受不了。因此,要找新的突破口、新的“亮点”,必须在应用上下功夫。如果以“70%的投入在资源建设,30%在硬件”的成功模式为准,参照中国IT权威研究机构计世资讯(CCWResearch)的数据看,中国历年来的教育信息化投资存在着持续不断的投资比例失调现象。
从投资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从份额上看依然以硬件投资为主,从投资方向上看以网络建设为主。现在的形势是,如果不及时把这些设备有效地利用起来,建设规模就可能“过热”,也即“泡沫效应”就会出现。任何学校的财力都是有限的,也要讲究效益问题,所以设备建设不可能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亮点”,奢华更不应是教育的门面。
3.建立学校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从事教育信息化探索。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教学设计水平也应该从CAI设计进化到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是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为特征的,其主要教学模式不同于课件的讲授/辅导、模拟演示,而是研究/探究型学习、资源型学习、合作型学习。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必须有一套激励机制与支撑系统。
4.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教育信息化是要推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因而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不要过分注重学科的知识性学习,而应该关心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特别是要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把技术作为获取和加工信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工具。从一般意义上说,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通过信息能力带动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选择决策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学校的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最主要阵地,学校信息化的效率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与效度。困此,应该把学校的信息化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考虑教育“以人为本”的特性进行合理规划,这样的信息化才有助于当代的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建设数字校园 上线“云桌面”
理工附中始建于1950 年,前身为成立于1940 年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即解放后的北京工业学院的附属中学,1980 年就被认定为海淀区重点中学。2004年成为北京市范高中,办学以来,形成了“人文奠基”理工见长冶的学校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理工附中建有一流的天文实验室、气象教室、机器人实验室、生物分子实验室及“咖啡舒吧”“茶艺教室”等多个专业教室,设有先进的信息数字网络实验室,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局、北京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近年来,学校获得了多项殊荣,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科技示范校、德育工作先进校等。同时,理工附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项目实验校、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校、全国体育及艺术传统项目校。
理工附中2009年3月成为北京市数字校园建设第一批试点实验校,进行数字校园的建设探索,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建设好用、易用的数字校园系统,开辟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数字校园建设道路。2012年12月,成为教育部第一批关于“智慧校园建设机制与应用模式探索”的试点校。
2015年3月,理工附中获得“北京市数字校园建设五星级实验校”称号并顺利承办北京市数字校园建设成果阶段总结大会; 2015年5月,获得首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称号,并被北京市教委推荐参加由教育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国际教育信息化交流大会。近年来接待了大量的来自全国各地教委、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
近日,《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来到理工附中,见到了在理工附中工作多年的信息中心主任张国春。张国春1997年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毕业后来到理工附中,一直致力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见证了理工附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数字校园是一系列信息系统的组合,作为现实校园的数字载体,数字校园具备数据源分散、应用异构、需求动态发展等特性,为保证数字校园整体建设的实用和有效,理工附中在建设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实用至上”原则,即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实用为导向,以效益为指向,建设了办公管理、教务教学一体化、微课社区等系统,搭建服务师生、服务管理、效益优先的数字校园,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
学校在发展信息化的过程中坚持自己的原则,注重信息技术的实用性、稳定性、开放性、先进性和安全性。实用性表现为坚持将“应用”作为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目的,坚持实用的设计原则,紧紧围绕学校的实际需求,与企业紧密合作,定制开发学校应用系统,重视用户体验。
对此,张国春表示:“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论上什么项目,一定要考虑实用性,不能为了上项目而上项目,不能为了所谓的领先而盲目建设。”
决定部署虚拟桌面化解决方案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选择。2012年,理工附中为了满足一线教师的办公需要,在学校部署了200个虚拟桌面,采用瘦客户机的形式作为客户端,主要针对教师的移动办公特点,同时,在数据安全性、应用灵活性、办公舒适性、维护便捷性以及环保节能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不长的实施周期中,学校选择了比较稳重的实施道路,由少数老师开始试点然后广泛应用到整个学校。
自从上线桌面云系统后,教师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各种终端设备,通过网络登录到自己的虚拟桌面,彻底解决了数据携带、软件版本升级、系统应用兼容性等问题,更加高效、安全地满足教师移动办公的需求。经过数次升级,目前学校已经达到250个桌面,平均每天在线人数保持在170以上。通过不断的使用和体验,很多授课老师已经通过虚拟桌面开始认识云计算,并逐步体会到云计算带来的便利。
边建设 边探索
在理工附中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全面而具体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是保证实现学校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围绕实际需求开展应用规划,不求大而全,但求产生切实的效益。在建设过程中本着“循序渐进”的方法, “边建设,边探索”,同时积极获取师生的使用反馈,反复修整改进,随需应变,确保建设系统贴合实际需求,实现使用价值最大化。
在学生的计算机教室内张国春介绍说:“理工附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所有方案都是自己主导实施,实施方案一定是符合学校需求的,绝对不是‘拿来主义’。定制的电脑桌既要固定在地面上又要考虑到维护的便捷,电脑桌的摆放不采用传统的等距离排列方式,而是经过合理的计算,根据不同位置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不同的间距,既考虑了整齐美观、最大限度的提高空间利用率,又方便了师生的穿行和个别辅导需求,甚至每个计算机桌的横梁都经过了我们的精心设计。”
在理工附中的学生机房内,看不到插线板,看不到多余的线路,整个计算机教室干净、整洁,安全、易管理且维护方便。在理工附中的专属定制下,这一案例被成功推广到多所学校,成为多所学校建设计算机教室时效仿的典范。
如今的理工附中已经实现了千兆到桌面的双链路校园网网络架构,建立了校级数据中心,实现了多路光纤专线接入,初步实现了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沿着“起步”阶段、“应用”阶段逐渐发展到“融合”与“创新”阶段。
随着海淀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大力促进二者融合,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管理效能,服务和引领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已经迫切地摆在五一小学每一位师生的面前。学校以适度超前、科学规划、以人为本、软硬件建设并重、工作与研究结合为原则,在总结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了五一小学“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构建数字化的教学、科研、管理以及生活环境,提高办学效益和工作效率,突出学校现有优势,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最终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除此之外,数字校园建设重点体现出整体解决方案的特色性、先进性、易用性及可扩展性。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进一步巩固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健全信息化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升领导干部与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整合学校各类资源,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中的深层次应用;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科学发展;为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发挥示范作用,经验共享、共同发展,最终实现示范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共享。
加强管理,提高认识,提升人员素质,强化服务意识
做好信息化设备的“配、管、用”工作。为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加强设备的监管力度,学校对设备的使用规范、日常维护及设备清洁等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以保证各种设备的安全、可持续性地为学校服务。
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作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学校要求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础理论,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研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业务学习,提高服务水平,牢固树立高度的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意识。
在完成基本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和发展。五一小学以学校发展为契机,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基础,全面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使其在保证日常工作需求的基础上,有发展、有创新、有突破。为了更好地开展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跟上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步伐,五一小学在海淀区教委、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信息化软、硬件的建设,全面开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新局面。
信息化建设总体设想与实施
“走出去、请进来,拓宽思路、学习经验、勇于创新,”是五一小学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有机会就到信息化先进学校参观学习,拓宽思路;请信息中心领导及经验丰富的校长、教师到学校具体指导,以尽快提升教师素质及水平,为学校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根据实际情况,在软件开发方面学校采取了购置成品和制定开发两个模式,更加适应了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学校领导具有强烈的改革和创新意识,通过不断学习、思考、探索,短短两年内,学校已经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视频远程会议系统
五一小学由三校合并而成,并于2005年建立了晋元庄分校,以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作用。一校多址给学校很多日常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局限,严重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视频远程会议系统的建设能够使五一小学各校址之间教师会议、教研活动、听课评课、德育活动等同步进行。从空间上拉近了距离,从时间上提高了效率,从资源上加强了共享。同时,也为学校今后与国内外友好学校进行视频互动搭建了基础平台,留下了拓展空间。
视频远程会议系统
多功能厅
2012年,为了促进学校发展,五一小学为孩子们建立了多功能厅。可容纳200多人的多功能厅不仅具备了各种会议功能,而且可以为学校举行公开课、小型演出、庆典等校园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多功能厅具有全方位高清录制及实时传输功能,可以在室外同步分享精彩的活动内容。
多功能厅
数字化软件建设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逐步建设,学校各种数字化软件不断投入使用,如基础支撑平台、校本资源系统、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德育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以及智能排课系统等,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学校工作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协同办公、智能办公,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效益的同时,更加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十二五”期间,五一小学将在前期建设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促进信息化软、硬件的建设,全面开创信息化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主要特色项目有以下几方面。
媒资管理系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只有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才能使因需学习、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才能实现教学模式改变的重大突破。五一小学媒资管理系统将综合运用流媒体技术、音视频解码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多级存储等,采用B/S系统架构,提供媒体资源数字化、存储归档、编目、检索等功能,解决传统技术存储空间不足及查找不变等关键问题。客户端以资源管理器为核心,实现音视频文件、图片、文档等各类资源的智能编目和统一管理,达到对多媒体数字资料保存、应用与再应用的目的。
“云桌面”
该项目的建设将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授权访问级别,保护信息机密性和数据安全性。学校将找到一种全新的方式,利用更少的资源完成更多的工作。学校师生可随时随地访问学习和工作所需要的信息服务;管理者则可以在数据中心轻松整合和实现所有桌面、应用和数据的标准化,提供最佳的桌面应用体验,在降低管理、维护和支持成本的同时,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成果。
传媒中心
关键词: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述评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1-0014-03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信息化效益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共识,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至今没有一套国际通用、比较权威的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国际上对教育信息化的评估可以概括为:以达到教育信息化的硬件指标为目的的评估;以促进教育变革为目的的评估;以量化的经济学视角进行评估;以质性的教育评价进行评估;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为目的的评估;以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的效益进行评估。
笔者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以及评估指标的科学构建有所帮助。
一、国外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综述
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起步早、发展快。特别是美国自“信息高速公路”概念提出以来,教育信息化得到迅速发展,至今走在世界的前列。加拿大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联网的中小学校已达到17000多所。欧盟各国也先后制定了各自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快速发展。亚洲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显示出赶超美欧的强劲势头。但无论在欧美还是亚洲,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均出现了投资过热的通病,效益评估自然而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建立相应的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与评估指标体系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各个国家与地区根据各自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和目标建立了相应的评估体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为下列几种:
1.美国STaR (School Technology and Readiness)评估量表
为了落实美国政府的教育行动计划,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对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状况进行评估,评估时从教育行动计划中确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四大支柱(即从连通、硬件、数字内容、专业发展四个方面)展开,从而开发出了著名的STaR(School Technology and Readiness)评估量表,并根据评估状况每年做一些必要的补充和调整,后来逐渐被一些州和学校采用,成为衡量该地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标尺。
STaR评估量表是一个二维表格,评价要素包括: “硬件和网络连通性”、“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资源”以及“学生成就和考核”。并且每个评估要素下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同时, STaR评估量表按照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将学校分为:低技术使用水平学校、中等技术使用水平学校、高技术使用水平学校、理想级技术使用水平学校四个等级。为了让所界定的学校确定自己的技术使用水平等级,STaR评估量表给出了学校各评估维度中每个评估指标的取值范围,供学校参考。
2.五层次训练成效评估量表
威斯康辛大学的凯乐派屈克(Donald.L.Kirkpatrick)提出柯氏四层次训练成效评估模型。该模型起初主要用于企业培训,后来人们对四层次评估进行了补充,在原来四层次的基础上增加了投资回报测量层,所以称之为“五层次训练成效评估量表”。随着五层次训练成效评估量表在企业培训测量中的影响扩大,一些地区和学校将它用于教师培训的测量,甚至将其应用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测量。
五级评估模型包括“学习者反应”、“知识迁移”、“行为迁移”、“组织影响”、“投资回报”。第一层学习者反应,主要测量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态度,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认可或者抵触会决定学习者的学习努力程度。第二层知识迁移,主要测量学习者通过材料学习,掌握知识的程度。第三层行为迁移,主要测量通过学习,学习者在行为上的变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层组织影响,主要测量学习者对组织合理性的评估。第五层投资回报测量,主要测量学习者对学习的投入与效益的比例,即优化程度进行评价。
3.SRF的评估指标
为了进一步促进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Technology,简称ICT)的有效应用,英国教育通讯与技术署于2006年3月了学校信息化自我评估指标(The self-review framework,简称SRF)。目的是帮助学校评估应用ICT的效果,并为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进一步提高作出规划。
SRF的评估指标中涵盖八个要素:分别是“领导和管理”、“课程”、“学与教”、“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拓展学习的机会”、“资源”、“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SRF的每一条指标分为五个水平,分别为“没有发生”、“开始”、“发生策略”、“连贯”、“建立电子化信心”。学校根据五个水平的描述,考虑自己学校的实际状况就可以选择具体所处的水平层次,这样就完成了具体指标的评估。
4.欧洲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评估体系
欧盟为了加强各成员国教育机构合作,促进相关教育信息共享,建立了欧洲教育信息网联(Eurydice)。欧洲教育信息网联相继提出针对高等教育的“苏格拉底”计划、针对职业教育的“达芬奇”计划、针对中小学教育的“电子结对”计划。欧洲教育信息网联对欧盟成员国各项计划的实施情况予以评价,其中“电子结对”计划的主要内容为: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生机比、网络连接的生机比、投资结构、课程整合、教师培训等若干具体指标。
5.亚洲各国、各地区对教育信息化的评估
日本政府于2000年提出了“IT基本法” 并提出了“e-Japan战略”。随着信息化在日本各行各业的发展,日本政府又提出了“u-Japan战略”,其目的是在日本能随时随地通过适合的终端设备上网并享受服务。教育信息化是 “u-Japan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评价主要集中在:项目投入(日本教育信息化主要以重大项目的实施驱动),基础设施(生机比、计算机联网),资源开发与共享,教师、学生的日常应用(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
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2001年制定了“教师ICT应用能力标准”。该标准根据职位将教师分为“教师”、“教育信息部长”、“校监”、“校长” 四个等级,再按照不同的等级来分别定义必要的ICT应用能力。
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开发与普及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信息化建设的学术研究、教学与学术信心数据库的建立等。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为:提高学习者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校领导能力、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改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法、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推动社区的发展。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评价围绕建设目标开展。
我国台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与评估体系概括为:四项远景、十项策略、七项指标。其中七项指标为:学生、老师时时处处能用电脑并能上网;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日常教学,并达到总课时的20%;教材全面联网,各学习领域均拥有丰富且具有特色的教学资源;学生具备正确的信息化学习态度,了解信息理论;建立600所教育信息化特色校;全面建构学校无障碍网络学习环境,缩小数字化差距;各县市教育行政工作均达到信息化、自动化、透明化。
二、国内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综述
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对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但截至目前还未建立较成熟的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与评估方法。从文献资料来看,国内主要从以下两大方面对教育信息化评估进行了探讨:一是教育信息化指标的构建;二是教育信息化的测评方法。
1.“视角―发展―角色”三维评估模型
祝智庭、顾小清等在综合了国内外有关教育信息化效益研究相关成果,借鉴了平衡计分卡理论和学校信息化评估模型STaR的评估思路,建立了“视角―发展―角色”三维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其中视角维包括了用户视角、财务视角、运营视角、变革视角;发展维包括起步阶段、应用阶段、融合阶段、 变革阶段;角色维包括了学生、教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家长等。并进一步从不同角度制定了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2.ISEI评估模型
王珠珠等建立了ISEI (Index System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简称ISEI)评测工具。该测量工具提出了设施、资源、素养、应用、管理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北京、浙江东部地区、湖北中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进行了评估。
3.基于DEA理论的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
焦宝聪等将运筹学中的数据包络分析理论中的CR模型应用到对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当中,在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DEA理论的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
该模型将一所学校(也可以是同类的几所学校)信息化的投入分为若干类型,比如信息化投入有硬件设备的采购支出、教师培训支出、教育教学资源制作支出等。同时将教育信息化所产生的效益也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学生视野的开阔等。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演算过程,对教育信息化投入后的同类学校进行评比、再分类,从总体上反映该被评价的若干学校的效益状况;同时也能对被评价的学校进行检查,确定其与效益较好的学校的差距。
4.“水平―效益―竞争力”三维评估模型
王有远等建立了由“水平―效益―竞争力”三向量构成的教育信息化三维模型,反映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果。并与三维综合评价模型相对应,构建教育信息化水平、经济与社会效益、核心竞争力三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此外,张豪锋、孔凡士、谢忠新等学者均在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通过分析上述国内外较有影响的信息化水平评估体系可以发现,尽管它们在推出时间、方案的制定和评估方法、评估机构、评估内容以及评估范围等方面有一些不同之处,但都是用评估的方式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与效益。这正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汪琼,陈瑞江等.STaR评估与教育信息化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4):10-11.
[2]陈吉利.英国学校信息化自我评估指标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8(6):28-31.
[3]王会霞,刘志兵.日本教育信息化:从e-Japan战略迈向u-Japan战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6):62-64.
[4]王保中,黄松爱.日本基础教育信息化:当前的举措与成果[J].外国教育研究,2006(5):46-51.
[5]崔英玉,孙启林.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6):48-54.
[6]崔英玉.解读韩国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发展战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22):67-69.
[7]唐科莉.新加坡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及最新趋势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10):79-80.
[8]张永军.新加坡智慧国计划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8(8):30-33.
[9]王运武.我国香港和台湾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7(12):8-10.
[10]顾小清,林阳,祝智庭.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7(5):23-27.
[11]王珠珠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25-31.
[12]王珠珠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下)[J]. 中国电化教育,2005(11):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