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玉米运输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这场秋收演示会上,笔者看到,由雷沃谷神收割机、雷沃大马力拖拉机、雷沃农机具组成的作业编队正在实施田间作业,从机械摘穗、剥皮、脱粒、卸粮、秸秆还田,到土地深松、耕整、播种,一气呵成。因为这些高精尖作业编队的批量进驻,规模化经营的雷沃示范农场里,三秋生产变得异常“简单”。
雷沃收获作业编队:不一样的“收玉米”
在一般人看来,收获玉米,至少需要“摘穗、剥皮、脱粒、运输、处理秸秆”好几个环节,可在演示会现场,我们却看到了一台全能型选手――雷沃谷神GK100玉米联合收割机。这台“大家伙”,所到之处,一株株玉米倒在收割台上,玉米穗与秸秆分离后从收获机中“吐”出的不是玉米棒,而是金灿灿的玉米粒,玉米秸秆也被充分粉碎后作为肥料就地还田。
驾驶这台机器的杨俊欣告诉笔者:“这台车收获1亩玉米,也就是三、四分钟,照以前人工来收的话,一天我们也收不完,这还不包括后期的剥皮、脱粒、运输,现在好了,这台车直接籽粒直收,我们现在干活都非常轻松了。”
与雷沃谷神GK100玉米收割机一起参与此次演示的还有雷沃谷神CR3D玉米机,这是一款目前国内市场炙手可热的“明星”产品,凭借精悍的车身和在小地块里游刃有余的作业表现,2014年投放市场后其销量已过万台,获得了现场用户一致的认可。
雷沃耕种作业编队:不一样的农艺解决方案
农机农艺融合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大问题。在一家一户土地分散经营的状态下,农机只能被动适应各地千差万别的农艺,不利于规范化标准化农业生产的开展,但在这次演示会上,笔者看到了不一样的“农艺解决方案”。
前面是雷沃大马力拖拉机提供动力输出,后面压轴的是以雷沃液压翻转犁、雷沃旋耕机为代表的雷沃耕整机械。包括旋耕、深松、灭茬、整地于一体的联合整地作业模式令人大开眼界,随着机械在田间轰鸣作业,大家纷纷伸出了大拇指,淄博市临淄区农机合作社机手王金山直夸“灭茬、土壤深松、还有整平和破碎都是一气呵成!”
据了解,由雷沃大马力拖拉机与液压翻转犁、土地深松机、旋耕机等耕整机械共同参与的雷沃土地耕整解决方案,实现了翻地20厘米至25厘米、深松35厘米与旋耕14厘米至18厘米的作业深度要求,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细碎、平整、表土松软、深层蓄水的良好土壤环境,较好地改良了土壤基础环境,为粮食丰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摘要摘要:随着小麦、水稻机收市场的逐渐饱和,玉米联合收获机已成即小麦水稻机收后农民又一新的致富工具。面对国内外众多型号的玉米收获机,如何选择和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是人们最为关心的新问题。
1首先要考虑使用人的素质
玉米联合收获机从国外的自走式、大马力、智能化到目前国内生产的以中、小型拖拉机为主要动力的悬挂式(又称背负式)、配置一次可收获一至四行玉米的机型,在选择投资时,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机械技术水平,对机电液一体化的把握控制能力和维修能力。尽量选择结构简单、易把握,操作维修方便,收获性能好,和自己技术素质条件相符合的设备。
2应考虑区域适应性
我国玉米种植地带较长且分散,自然条件相差悬殊,导致玉米品种不
一、种植农艺不一。因而,玉米长势、产量各异,明显分成了一年两茬区和一年一茬区的不同地域。一年两茬区,产量低、植株矮果穗小、秸秆细,一年一茬区产量高、植株高果穗大、秸秆粗,且种植多为垄作,这样一来,需要考虑选择摘穗台高度可调整的方式和方便,摘穗台的设计强度及用料强度、制造强度可靠和对产品耐用性要求的机型。
一年两茬区,三秋季节为及时抢种冬小麦,大部分玉米都在秸秆青绿、籽粒腊熟状态时期收获果穗。这样,无论是玉米断茎率和掉杂率都很低,无需考虑安装和使用排杂装置。一年一茬区,收获时玉米已完全成熟,果穗下垂,秸秆枯黄叶子干脆,断茎率较高,且果穗箱中杂叶夹带严重,要选择有清选排杂功能的玉米收联合收获机。
我国农村现行的分田到户经营体制,土地分割种植,一般地块面积较小,田间辅助道路较窄,进地作业困难,在使用机械化收获玉米时,选择可不对行收获、能从田间地头任意位置进田作业、自行开割辅助作业通道的玉米收联合收获机机型是非常关键的。目前,可备选则的机型多为由拖拉机挂接的悬挂式(又称背负式)玉米收联合收获机,要想实现自开收割通道必须选择摘穗台(又称摘要:前割台)宽度要大于或等同于拖拉机宽度的型号机。一则,可减少人工开割辅助作业通道的劳动强度;二则,可提高工作效率。
3投资效益是选择机型的重要根据
目前,我国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分为自走式、悬挂式、牵引式、小麦收割机更换玉米摘穗台等几大类。自走式自动化程度高,对机手素质要求高,价格较贵,故障率较多,维修难度大,费用高,回收期较长。牵引式机型机组长,为侧式牵引,机体宽度较大,不能自行开道,小地块不适应。小麦收割机更换玉米摘穗台是近
一、二年起步探究的新方案,尚需时间成熟,不宜过早购买。从我国广大玉米主产区需求考虑,玉米种植面积及品种比例分布状况、农艺要求及劳动力资源成本匹配、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区域机械化装备水平、用户综合购买力等等,投资效益性(回收投资时间)是用户选择玉米联合收获机机型的重要根据。目前,以选择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为宜。
背负式(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机型是由拖拉机和收获机具两大部分组成,可利用现有的拖拉机为动力主机,一次性投资相对较小,即使是主机、机具并购,由于可实现一机多用,年收益也非常可观。例摘要:一台套机组若投资10万元左右,春夏季节拖拉机可带动播种机、旋耕机、犁、耙等机具作业,两季一般可获净利2-3万元;秋季挂接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20-30天,天天作业30-50亩,每亩作业收费45-65元,可实现作业收入45000元--65000元,扣除油料费、人工费单季纯收入可达35000元左右,2年收回投资有余。如能跨区作业,效益更佳。
4要重视拖拉机的最佳配套性
在选择拖拉机时,首先要考虑动力储备。平安的动力储备系数应达到130%-150%较好。如摘要:配置2米宽摘穗台的玉米收获机,额定动力配置为30KW,最好和40KW以上的拖拉机匹配。为节油或降低投资,也不要储备动力过多。为实现跨区作业,尽可能选择带有驾驶室的拖拉机。另在购拖拉机时,价格是主要因素,但不能过激。还要考虑企业产品的综合指标,如厂家的专业性、生产年限、产品退货、返修率、被投诉情况、三包情况等。考虑到跨区作业的环境影响,选择具有跨区作业适应性好的厂家机型。跨区作业前要对拖拉机厂家售后服务网点、保障能力加以落实,使跨区作业取得较好收益。
5选购产品应把质量和售后服务列为重点
玉米联合收获机是一个新产品,在购买时一定要注重产品是否通过省级以上农业机械鉴定部门鉴定,有无省级以上农机主管部门颁发的《农机推广许可证》,随机清查“三证”(产品合格证、三包凭证、产品使用说明书)是否齐全。
在购机时,要把握该机在你意向作业区以前或临近作业区的使用情况,要了解该机型以往的销售数量及分布状况,最好找老用户咨询后再决定购机。
售后服务中心、站、点的工作半径(一般在100公里内为宜)对售后服务质量有重要影响。售后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玉米收获机作业效益。要具体落实,充分预备,提高玉米收获机有效工作率。
要购买诚信度高企业的产品。购机前,要考察企业对用户要求的支持率、用户满足率、产品投诉率、产品退货率、产品返修率、专利技术所有权等情况,要谨防伪劣假冒仿制产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根据作业条件精心组织,认真制定作业方案
协调好收获作业机组和粮食运输能力的匹配,使收获能力和运输能力均衡作业,减少辅助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开割地头时,为减少开道辅助作业时间可采取机组斜向进地方法,进机方向多开、大开,出机方向少开的办法,即可达到省时高效。但为了降低果穗损失,可暂不放下还田机。
遇有数亩以上地块或连片地块时,可采取玉米收获机和运输车并行的办法,减少卸粮的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及时进行机械的维修保养。一定要按要求调整机械,决不能误调误用和私拆乱改产品,以免造成永久性质量新问题。
7平安生产要放在首位
首先要牢记产品平安使用规定摘要:检修或排除故障时必须切断动力,停机处理;机器运行时,不准攀登的部位,决不能攀登;严格禁止非工作人员在生产作业区域停留。机器前进或后退时,要提前警示辅助人员和非工作人员撤离到非作业区域;传动件、旋转件工作时,严禁接触,杜绝伤害事故发生;机械转移时,注重过往行人的平安,非凡注重行进途中的限制行进标志(电力线、树木、限制通行高度标志、桥涵等);作业前要搞好障碍物勘查,要具体把握作业区情况,查明障碍物并进行排除,或做出明显标识后,方可实施作业。
关键词:大口径长输管道;沙漠施工;固沙措施
1 大口径长输管道沙漠段施工流程
(1)确定管道施工路线和路由,定出作业带的范围,制定流程方案。在不违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或者是执行地方法律法规的基础下,由于施工规模较大,所以尽量避免在施工困难或者相对来说对施工进程影响较大的地带,尽可能的避免由于施工而造成的影响。在上述工作全部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标注管道施工边界和管沟边界的范围,用比较明显的标记物去标注。接着就是用推土机进行作业,先开拓出要施工的作业带,清理出主要的作业带,最后进行全方位的整平。
(2)挖制管沟。在最基础的工作完成后,就要进行管沟的挖制。确定索要挖制管沟的中心线的位置,接着就可以开始进行管沟挖掘工作。挖制管沟的方法首先是要确定底部的宽度,然后采用纵向的推出方式进行挖制;接着再采用横推的方式确定沟的宽度,两者反复进行,直至管沟形成。
(3)管道的运输、布管和焊装。采用的是防腐管道,通过专门的运输车进行运输,运输的重点是在托管爬犁上,接着是通过履带牵引车进行运输,带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焊接,焊接完毕后,基本工作就已经完成了,接着就剩下用吊管机进行布管以及焊装。
(4)管沟的回填作业。进行完上一个步骤之后,且没有任何问题检验合格后,就要进行管沟回填,运用推土机作业。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垂直填充沙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避免推土机与管道发生碰撞,从而损坏了防腐表层。
2 防沙固沙具体措施
在进行大口径长输管道的安装过程中,防沙固沙是很重要的。沙丘、沙垄和沙滩是沙漠地区地形主要的3种地理地形,也是安装管道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在沙漠地区铺设管道完成后,怎样能够防沙和固沙就是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由于沙漠地区的不稳定性,阻止沙丘和沙垄的移动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所以怎么样能够有效的固沙是异常重要。那么在通常情况下,种草种树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办法,还可以设置一些防沙的栅栏等。
(1)种植草方格固沙。通过由麦秆、谷杆制成的草方格来固沙是最普遍的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选用新鲜的麦秆或者是玉米杆,放在阳光下暴晒,接着进行碾压,碾压到所有的麦秆或者玉米杆已经变得柔软且不分散的情况下停止,然后切割成长0.4m、宽0.5 m的长方形形状,在管道的风向位置进行填充,通过方格式埋设。要求埋设深度在0.25m到0.3 m之间就可以了,保证露出地表的部分大约在 0.15m到0.2 m之间就可以。然后进行填沙,将所做好的长方格根压实,使其向外倾斜形成圆滑凹面。
这是最基本的防沙固沙的方法,仅仅是在管道施工初期使用,待全部管道施工完毕后,为了防沙固沙就会通过种植草皮或者树木等方式,进而很快的投入运营当中。
(2)设置阻沙栅栏。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采用由玉米杆、谷杆和铁丝制成的栅栏来进行防沙。其具体操作方法为:采用已经成熟的玉米杆和谷杆,穿插编成网状,然后将编好的栅栏插入沙中,最后用铁丝固定连接起来就做成了基本的防沙栅栏。
保证阻沙栅栏部分插入沙中,一般保证插在沙中的深度为0.4 m 左右就可以,阻沙栅栏的放置位置主要是在为主风正上方的位置,或者是沙脊前2 m位置处即可。于此同时,要想让防沙的效果更佳的明显的话,还应该设置草方格,在迎风侧面设置草方格,以此让阻沙的效果更佳的明显。
3 沙漠段施工注意事项
(1)正确熟悉的操作机械设备,避免因为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塌方情况。因为沙子的质地较软,安息角度相对偏小,所以就造成了施工设备在管沟内移动及运输的困难,因为普遍的大口径长输管道设备都相对很大,本身的重量也很沉,所以在管道内移动运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塌方的情况,而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为有效避免这一现象,采用了很多方法,一般情况下,机械设备与管沟之间的间隔应该大于3m;在管道的运输或者在管沟上作业的情况下,应该保证管道与沟边距离至少大于2 m,才能有效的防止塌方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施工的操作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章程。
(2)经常检修设备,降低事故率。一方面要保证,在外出作业时,随时携带工具及相应修补工具,出现任何情况都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判断处理;同时,平常情况下,车辆应经常进行安全检修,防止施工车辆在正常作业中出现损坏,降低事故率。另一方面,在沙漠作业中,由于风沙很大,导致设备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各样的磨损,例如机械设备中的气缸、活塞环之类的磨损,同时,由于风沙过大,可能会堵塞空气滤芯器,影响整个设备的运作。所以针对沙漠的这个特点,要制定方案解决这一问题,按时检修清理设备,及时更换损坏配件,降低施工事故率。
(3)注重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在沙漠中的施工人员,面临各种各样的恶劣气候环境的挑战,对自己的保护很是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施工段能否顺利完成,同时关系到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工作人员应该要做好各方面的防护工作,以降低对施工人员的伤害。
参考文献
[1]贺亚霖. 大口径长输管道在沼泽地的漂管施工技术[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13:42-43.
[2]代炳涛. 石油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一、首先要考虑使用人的素质
玉米联合收获机从国外的自走式、大马力、智能化到目前国内生产的以中、小型拖拉机为主要动力的悬挂式(又称背负式)、配置一次可收获一至四行玉米的机型,在选择投资时,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机械技术水平,对机电液一体化的掌握控制能力和维修能力。尽量选择结构简单、易掌握,操作维修方便,收获性能好,与自己技术素质条件相符合的设备。
二、投资效益是选择机型的重要根据
目前,海林市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分为自走式、悬挂式、牵引式。自走式自动化程度高,对机手素质要求高,价格较贵,故障率较多,维修难度大,费用高,回收期较长。牵引式机型机组长,为侧式牵引,机体宽度较大,不能自行开道,小地块不适应。从海林市广大玉米主产区需求考虑,玉米种植面积及品种比例分布状况、农艺要求及劳动力资源成本匹配、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区域机械化装备水平、用户综合购买力等等,投资效益性(回收投资时间)是用户选择玉米联合收获机机型的重要根据。目前,以选择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为宜。
背负式(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机型是由拖拉机和收获机具两大部分组成,可利用现有的拖拉机为动力主机,一次性投资相对较小,即使是主机、机具并购,由于可实现一机多用,年收益也非常可观。例:一台套机组若投资10万元左右,春夏季节拖拉机可带动播种机、旋耕机、犁、耙等机具作业,两季一般可获净利2-3万元;秋季挂接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20-30天,每天作业30-50亩,每亩作业收费45-65元,可实现作业收入58000-70000元,扣除油料费、人工费单季纯收入可达40000元左右,2年收回投资有余。如能跨区作业,效益更佳。
三、要重视拖拉机的最佳配套性
在选择拖拉机时,首先要考虑动力储备。安全的动力储备系数应达到130-150%较好。如:配置2米宽摘穗台的玉米收获机,额定动力配置为30KW,最好与40KW以上的拖拉机匹配。为节油或降低投资,也不要储备动力过多。为实现跨区作业,尽可能选择带有驾驶室的拖拉机。另在购拖拉机时,价格是主要因素,但不能过激。还要考虑企业产品的综合指标,如厂家的专业性、生产年限、产品退货、返修率、被投诉情况、三包情况等。考虑到跨区作业的环境影响,选择具有跨区作业适应性好的厂家机型。跨区作业前要对拖拉机厂家售后服务网点、保障能力加以落实,使跨区作业取得较好收益。
四、选购产品应把质量与售后服务列为重点
玉米联合收获机是一个新产品,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产品是否通过省级以上农业机械鉴定部门鉴定,有无省级以上农机主管部门颁发的《农机推广许可证》,随机清查“三证”(产品合格证、三包凭证、产品使用说明书)是否齐全。
在购机时,要掌握该机在你意向作业区以前或临近作业区的使用情况,要了解该机型以往的销售数量及分布状况,最好找老用户咨询后再决定购机。
售后服务中心、站、点的工作半径(一般在100公里内为宜)对售后服务质量有重要影响。售后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玉米收获机作业效益。要详细落实,充分准备,提高玉米收获机有效工作率。
要购买诚信度高企业的产品。购机前,要考察企业对用户要求的支持率、用户满意率、产品投诉率、产品退货率、产品返修率、专利技术所有权等情况,要谨防伪劣假冒仿制产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五、根据作业条件精心组织,认真制定作业方案
协调好收获作业机组与粮食运输能力的匹配,使收获能力与运输能力均衡作业,减少辅助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开割地头时,为减少开道辅助作业时间可采取机组斜向进地方法,进机方向多开、大开,出机方向少开的办法,即可达到省时高效。但为了降低果穗损失,可暂不放下还田机。
遇有数亩以上地块或连片地块时,可采取玉米收获机和运输车并行的办法,减少卸粮的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及时进行机械的维修保养。一定要按要求调整机械,决不能误调误用和私拆乱改产品,以免造成永久性质量问题。
六、安全生产要放在首位
首先要牢记产品安全使用规定:检修或排除故障时必须切断动力,停机处理;机器运行时,不准攀登的部位,决不能攀登;严格禁止非工作人员在生产作业区域停留。机器前进或后退时,要提前警示辅助人员和非工作人员撤离到非作业区域;传动件、旋转件工作时,严禁接触,杜绝伤害事故发生;机械转移时,注意过往行人的安全,特别注意行进途中的限制行进标志(电力线、树木、限制通行高度标志、桥涵等);作业前要搞好障碍物勘查,要详细掌握作业区情况,查明障碍物并进行排除,或做出明显标识后,方可实施作业。
一、扶贫产品购买情况:
1、2020年文旅系统1-8月份在三道湖镇清河村及护林村贫困户家中购买的蓝莓、榛子、木耳等价值9360元。
2、消费扶贫月在9月22日扶贫日特产大市场中购买的月饼、玉米、茶、豆角等农副产品合计11578元。
文旅系统截止到9月底共购买扶贫产品20938元,为全县的消费扶贫贡献了力量。
二、存在的困难:
1、贫困户农产品缺乏辨识度,产品标准化不统一,且数量不足,在产品价格、运输成本上均缺乏优势。
2、职工消费扶贫观念淡薄,个别同事购买农产品,认为购买数量及价值不大,不值得上报。
3、有些农产品因市场需求不大,尤其是文旅系统内各单位对农产品的需求有限,一次性消费活动居多,较难形成长效产销对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强化包保工作。严格落实脱贫摘帽不脱政策、脱贫摘帽不撤派驻工作队、脱贫摘帽继续帮扶对接等扶贫政策,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帮助贫困户谋划“因户施策”“以奖代补”产业项目,促使贫困户增产增收。
[关键词] 玉米杂交制种;种子质量;技术措施
种子企业发展在于信誉,存亡在于质量。这句话高度概括了种子质量的重要性。根据笔者的多年生产实践经验,阐述一些提高玉米杂交种质量的技术措施。
一、播种前的技术措施
1.亲本种子质量
为了减少种子生产繁殖过程中出现生物学和机械混杂的机会,杂交制种所需亲本种子生产要控制繁殖代数,常常是一年繁殖多年使用,使用前最好进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如果不能进行种植鉴定,也要进行室内电泳检测,以确保投入制种使用的亲本种子纯度是合格的。同时,为了保证种子生产田的出苗整齐一致和有效密度,在亲本准备时分别对父、母本发芽情况进行检测,对陈种子要采用低温预测等方法进行活力测定,以防室内结果与田间出苗出现较大偏差。
2.隔离条件
(1)空间隔离。一般玉米杂交种子生产,要求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地相距300m以上,要对种子四周都进行隔离区划定,严格禁止300m以内有其他任何玉米种植,特别注意靠近村庄地块院子内的少量玉米种植。
(2)高杆作物隔离。玉米杂交种子生产田一般用高粱或向日葵进行隔离,株高要高于制种田母本40cm以上,连续高杆作物带不少于150m,隔离带内不能混种其他矮秆作物。
(3)时间隔里。一般春玉米播种期错开40d以上,夏玉米播期错开30d以上,时间隔里只适于南方,在北方一季播种区不能使用。
3.选地
在选择基地时要充分考虑气候条件,根据生产品种的特性,重点考虑:有效积温、昼夜温差、无霜期、日照时间、光照条件、年降雨量、雨季分布及灌溉条件等因素。同时土壤肥沃、旱涝保收;地势平坦、集中连片、交通便利也很重要。
4.制定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方案和管理办法
制种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播种时间:原则是适时早播。
(2)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征特性、合理密植,保证个体发育良好,最终实现籽粒饱满,商品性好。
(3)父、母本行比:不同品种父、母本行比,其田间质量控制标准不一样的,因此要杜绝随意扩大行比的行为,保证种子质量。
(4)花期调节:在生产安全的前提下,父本适当超前,促使农户及时抽雄,保证种子质量。
(5)各时期的质量要求:责、权、利明确,措施得力,工作业绩与经济效益挂钩。
另外对技术员、村组管理干部、制种农户进行技术培训也是重要内容之一。
二、生长过程的技术措施
1.播种期
(1)适时早播,深浅一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力争早播,提前成熟。深浅一致,保证出苗整齐,缩短花期,促进早熟。
(2)行比。严格控制父、母本比例,保证花粉需求量和种子纯度。
(3)密度。严格按照单位面积数量要求,准确设定株行距,留足生长空间,保证种子生产质量和产量。
2.苗期
一是控制三类苗,杜绝一穴双株。二是做到及时间苗、定苗,保证合理密度。三是做好苗期去杂,要求根据品种熟期不同,选择杂株表现明显,高度适中的时期去杂,去杂时要在熟悉亲本特性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准确判断,坚持宁可错判而不漏拔的原则。
3.花期
抽雄前准备 成立花期检查管理组织,该组织要充分发挥村组主要领导和驻点技术人员的作用,明确质量目标、各自的职责、奖惩办法。
坚持早、快、净的原则。早;摸苞带1~2片叶抽雄。快:第一次抽出80%,缩短抽雄时间,促早成熟。净:每天上、下午各抽1次,不折株,不留分枝,全过程不见母本雄穗。做到三个结合,即一为自查和督查相结合,种子生产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检查,其他自查做到天天检查、时时检查并及时将信息反馈到公司检查组,检查组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同时要做好监督抽查工作,监督抽查要做到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二为阶段性检查和动态检查相结合,突出关键环节的阶段性检查,增加动态检查频次和质量。三为田间检查和室内检查相结合,要相互利用信息,通过室内检验验证田间检查结果。
4.适时收获
防止早霜冻害,特别是活秆成熟的品种,不要只从外观判断是否成熟,而导致迟收受冻。
三、收货后的技术措施
1.隔离防混杂
不同品种在运输、存放、晾晒过中要严格隔离,防止机械混杂。
2. 网袋晾晒降水
(1)装袋前严格去除杂穗、病穗、秕穗。
(2)一般选用聚乙烯丙烯材料,网袋大小50cm×80cm,网眼大小视果穗而定,防止果穗滑出网袋。
(3)网袋不宜装的太满,约占总体积的70%~80%,以利于种子在袋内松动为宜。
(4)装好的网袋应离地晾晒,可以搭架放置,架低距地面不少于30cm。
(5)网袋可以叠层放置,层高以5~6为宜,袋与袋间相距10cm左右,垛与垛间相距1m以上。
(6)网袋以每隔7d翻动一次为宜。
3.场院检验
场院检验按户抽样检验,验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根据检验结果发放脱粒通知单。扦样结束后及时对各户种子袋进行封鍼标志,确保检验结果与种子批质量的一致性。基地收购时,公司和农户必须共同封存样品,保存一个生长周期。
5月17日,在距汶川地震发生5天后,地震灾害给灾区农业造成的初步损害统计终于对外公布。
当日,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会上透露,目前有50多万亩(约3.3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大量在田夏收作物无法收获;死亡畜禽1250多万头(只),死亡或逃逸养殖成鱼、苗种8000多吨;农业基础设施毁坏严重,几十万亩农田被毁,5万多个温室大棚倒塌,毁坏圈舍730多万平方米、鱼池30万亩,损毁农业机械2万多台(套),毁坏农村户用沼气池60多万口。
此前,由于交通、通信中断,灾区农业受灾情况一直无法统计。而且,鉴于此次地震波及范围很广――涉及约10万平方公里、1000多万人口,外界一直难以对四川农业整体受损情况做出准确评估,普遍担心这个农业大省的情况将影响全国。
据四川省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2006年全年,整个四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8.8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3247.7万吨,蔬菜产量2976.1万吨。全年出栏肉猪9400万头,是中国生猪生产第一大省,生猪在全国出栏和存栏占比超过10%。不少人担心,如果地震给四川农业生产带来较大波动,必将给目前已经高位运行很长时间的猪肉价格、粮食价格带来相当的压力,由此或将继续拉高CPI的增长速度。
中金公司在关于地震影响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四川是农业大省,粮食、油料、茶叶、蚕茧等产量占全国相当比重,如果实际影响较大,可能会加大相关产品物价上升的压力。
光大证券分析师蒋小东则分析认为,发生在汶川地区的地震灾害有可能拉高目前国内的谷物价格。因为从谷物的产量分布来看,2006年,四川地区占全国稻谷、小麦、玉米、豆类、油料分别为7.32%、4.2%、3.51%、4.67%和7.1%。而中国的稻谷、小麦和玉米每年的过剩量都只在2%以内,以四川目前的全国产量占比,存在影响全国供给的可能。如果大豆和其他油料有重大损失,还会进一步加大中国对进口的依赖程度。
不过,随着初步统计数据的公布,各方紧绷的神经已逐渐松弛下来。
恢复待时
“从统计的情况看,地震给四川农业造成的损失,不会对国内的粮食供给和价格产生实质性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第一研究室主任崔晓黎告诉记者,“目前四川部分受灾地区出现缺粮,主要是交通被中断。四川省本身的粮食储备完全充沛。”
曾多次前往汶川地区调研的崔晓黎说,四川省农业生产的核心地区集中在成都平原,此次未受太大波及。地震影响主要集中在岷江流域,这一区域虽然地域较广,但人口密集度不高,也并非四川省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因此对四川省整体的农业生产影响有限。
中信证券农产品分析师毛长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同上述观点。在他看来,地震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要小于年初雪灾,只是由于运输和心理因素,使得短期粮价上涨预期会提高。
虽然汶川地震不会给四川的粮食生产带来很大影响,但各方预计,对畜牧业的影响要超过年初的冰雪灾害。
毛长青认为,汶川地震对畜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直接造成畜禽的直接死亡,以及大量人员伤亡后饲养工作被迫中断。据农业部数据,汶川地震死亡的1250多万头畜禽中,包括81万头生猪。
毛长青推算,这还只是初步数据,最终死亡生猪可能达到200万头,占全国年生猪出栏的0.4%。其影响,使得畜禽产品价格周期性回落的时间可能被延迟到今年四季度后。而短期由于运输等因素,畜禽价格将出现小幅上涨。
记者从四川省畜牧食品局了解到,目前该局工作重点是向救灾部队、灾区群众配送肉食品,以及开展对受灾规模养殖场的消毒和显露死亡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作,防止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和死亡畜禽尸体腐败污染水质。大规模的生产恢复还需等上一段时间。
5月20日,四川省农业厅下发了《关于印发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技术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农业(农牧)局,根据省农业局紧急制定的《地震灾后粮油作物恢复生产技术方案》《地震灾后经济作物恢复生产技术方案》《地震损毁农田重建技术方案》和《地震受损沼气池检测及维修技术方案》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不过,由于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以及基层农业机构遭到破坏,灾区农业生产一时还难以恢复。
地震导致的部分水利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使得后期灌溉用水严重缺乏,预计100万亩~150万亩水稻将被迫改种旱地作物。同时农村劳动力和农业生产力损失严重,农业系统推广服务设施损毁严重,农民和农业系统干部职工伤亡严重,都给灾区农业生产恢复带来重大影响。
粮价肉价长期向跌?
今年国内自然灾害频繁,国际粮价也大幅飙升,但在大灾之下,仍有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粮食价格或将出现较大的下降。
近期刚从河南调研归来的崔晓黎告诉记者,由于年初雪灾冻死了害虫,河南、湖北等地的夏粮有望获得大丰收。“当地农民说每亩小麦今年增产100公斤,我保守一点,但平均下来也至少是在50公斤以上。”
崔晓黎说,“最早到6月中旬,小麦的价格就会下降,而7月中旬,随着湖南早稻大米收割和黑龙江大米调入关内,米价也会下滑。”
一、2005年玉米市场分析
(一)玉米价格变动趋势
2005年初由于春节的到来,农民对粮食变现的愿望加强,售粮高峰期再度出现。与此同时,按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从2005年1月1日起,国家停止对国有粮库老库存的补贴,国有粮食企业开始加大销售陈粮的力度,市场供应数量增加,而收储企业收购资金不足。诸多因素导致国内玉米价格有所下跌。
进入3月份后,玉米出口增长迅速,对玉米市场行情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同时主产区天气状况不佳,使得玉米播种受阻,对于2005年玉米产量下降的预期不断增强,从而推动了价格回升。
在6月份左右,由于受口蹄疫和禽流感疫情的影响,国内养殖业、饲料业对玉米等大宗饲料原料需求开始减弱,市场价格有所下跌。随着玉米存量的逐步下降,饲料养殖业需求逐步增加,加之玉米生长情况不理想,对市场行情起到一定支撑。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国内饲料及养殖业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玉米价格在普遍看涨的心理作用下一路上涨。
但是,10月中旬前后,“禽流感”疫情再次在国内产销区出现,而且来势凶猛,市场价格开始滑落,而华北地区新玉米的陆续上市,又使得供求平衡关系快速失衡。随着价格的不断走低,国内玉米市场行情的抗跌性开始显现,11月下旬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开始止跌回升。特别是进入12月份后,随着疫情的不断消除,国内玉米市场行情也不断回暖,而东北玉米市场行情更是“一枝独秀”,增强了人们的信心。
据海关公布的数据,2005年1-11月我国玉米出口802.22万吨,同比提高306.2%;进口(1892吨)很少;净出口802.03万吨,同比增长2.9倍。预计2005年全年,我国玉米总供给量将比上年度下降1.4%,玉米国内消费比上年度增长,期末库存将呈减少趋势。
(二)玉米市场供求因素分析
1.供给因素分析
(1)播种面积基本稳定
根据国家粮食信息中心相关预测,2005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2570万公顷,比2004年增加254万公顷左右,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的幅度约为6%左右。玉米面积增加主要是国家政策的鼓励,“两减免三补贴”(减免农业税和除烟叶以外的特产税、粮食直补、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推广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农业政策落实到位,农民从中得到实惠,种粮积极性较往年明显增加。
(2)玉米产量预计略有下降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玉米年产量一直维持在1亿吨以上。1993年以来,国内玉米产量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格局,其中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极其明显。1994年和1996年国家先后两次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价幅度为40%左右,农民增加玉米种植面积使国内玉米丰产,并最终在1998年使全国玉米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1.33亿吨。随后,国内玉米产量有所回调,2000年国内玉米产量仅有1.06亿吨,2001年至2003年国内玉米产量则保持在1.15亿吨左右,2004年国内玉米再次丰产达1.30亿吨。预计2005年国内玉米产量为1.26-1.30亿吨,比2004年略减。由于2005年玉米前期生长条件不利,一些机构对2005年玉米的产量估计较低。
(3)农民惜售心理强
随着农民获取价格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方式越来越多,只要市场出现高价格,他们就会以此作为卖粮的参考标准,低于该价格就不会卖,这就形成了目前多数农民“看涨不看跌”的心态。除此之外,主产地玉米深加工企业主体日渐增多以及对玉米需求的增加更加稳定了农民的惜售心理。另外,近期大连玉米期货价格的缓慢上涨,也是农户惜售的原因之一。
2.需求因素分析
(1)饲料需求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目前我国玉米年饲料消费已由10年前7000多万吨,增长至9400万吨左右。每年我国饲料需求玉米占玉米消费总量的70%以上。2005年禽流感疫情给饲料、养殖行为带的负面影响,已直接影响到国内饲用玉米的消费总量。禽流感期间家禽被大量扑杀,家畜补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存栏率较常年大幅下降,导致饲料生产消费下降。尽管进入12月份有所恢复,但这种影响应属于不可逆转性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禽、蛋等商品需数量仍会呈上升态势,玉米饲料消费仍将是推动整体玉米市场消费的主流。
(2)玉米工业消费需求巨大,成为最大的热点。
2004年我国玉米产量达13029万吨,饲料的消费量从9000万吨降到了8800万吨,工业消费则从1500万吨增长到1800万吨。工业玉米消费主要包括玉米胚芽油、玉米淀粉糖和生物乙醇,其中以生物乙醇消费增长空间最为突出。以美国为例,生物乙醇的玉米消费已经占总消费量的16%,而在24年前尚不足1%。中国工业玉米消费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2004―2010年,正值我国玉米加工在建项目投产高峰时期。到2010年,全国玉米工业消费量将达到2120万吨,实际加工能力有可能突破4000万吨。
国内燃料乙醇替代计划从2004年开始加速,玉米供需关系随之紧张起来。燃料乙醇推广得到国家政策扶持,产品通过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销售网络进行销售,价格与成品油出厂价按0.9111的比例绑定,并享受诸多优惠政策。
目前更加成熟的是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乙烯替代产品。丰原集团在宿州建设的世界第一个生物原料乙烯工厂于2004年底投产,年产2万吨,效益颇为可观。
东北地区的玉米深加工业(尤其是吉林地区的)异军突起,年消耗玉米30万―50万吨的大批酒精厂、淀粉厂、制糖厂等一系列深加工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大大带动了当地玉米需求。
3.玉米进出口的影响
韩国和日本是世界主要的玉米进口国,主要从美国和我国进口。同美国玉米相比,我国的玉米为非转基因玉米,同时与韩国、日本运输距离最近,加上质优价廉,深受韩、日客商欢迎。目前玉米已成为我国惟一大宗出口的粮食作物品种。
2004年,世界玉米产量高达7亿吨,增长12.8%,而南美主要玉米出口国阿根廷正值收获季节,预计产量1850―1900万吨,为最近五年历史新高。目前,在玉米出口市场上,阿根廷采取咄咄逼人的态势,以低价策略抢夺市场份额。同时美国玉米产量创下历史新高,而国内用量和出口数量低于预期,也将加快玉米销售。因此,全球玉米出口将面临价格低位震荡,出口竞争激烈的局面。2004年中国玉米全面丰收,总产量达到4.695亿吨,国内库存比较充足,有效供给能力大大提高。但国内玉米价格居高不下,而玉米出口市场价格低位震荡,以市场出口为主的中粮、吉粮面临较大困难。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玉米产地之一,在经历了连续4年的玉米减产之后,2004年迎来了一个丰收年。但与此同时,玉米的增产给国内玉米仓储、运输等环节带来了压力,在国家仓储粮比较充足的情况下,扩大玉米出口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2005年,尽管国家对出口玉米企业没有政策补贴,但是退税增加了30元/吨,此举对玉米出口企业来说意义重大。退税增加的30元/吨,使得企业基本上保持盈利甚至扩大盈利,因此玉米出口企业采取了积极的出口措施。
4.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玉米进出口的影响不断显现。出口方面:我国玉米的出口市场集中在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周边市场,其优势主要在于低廉的运费。人民币升值,运费的优势将被玉米自身成本的劣势抵消,在出口竞争上处于不利。进口方面:目前我国玉米进口很少,原因就在于进口成本远高于国内价格,因此,南方大量的需求仍需从北方调运,但由于我国东北地区一直存在着严重的运输瓶颈,整个物流环节并不通畅且成本太高。目前,吉林主产区到广东黄浦费用占到销售价格的25%左右,非常高昂。人民币升值使进口成本降低,在物流环节上进口基本依赖海运,不存在陆路运输的瓶颈约束,可能导致销区的需求转向进口,这对国内玉米市场又将构成利空。人民币升值将在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对国内玉米市场形成压制。
(三)玉米流通体制的影响
1.政策多变加剧国内供求矛盾
长期以来,我国在粮食贸易上就存在内外贸脱节、政策滞后以及粮食生产与进出口逆向操作等问题。如今,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年保护期的结束,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有效调控粮食生产和进出口,保证粮食安全,减轻国家负担,为国家获得最大效益成为掌控相关政府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
我国玉米出口受政策影响变动频繁。(1)国家指定只能由中粮和吉粮两家公司进行玉米出口的垄断经营。(2)国家还在不同时期进行政策干预。但政策的变动又使得玉米进出口呈逆向操作,进一步加剧了库存压力。如1995年、1996年,玉米产量分别增长12.8%、13.8%,净进口却依然达到512.4万吨和16.8万吨,致使库存净收购量增加500万吨和1000万吨。1997年,玉米产量下降18.2%,却净出口672.3万吨,库存净投放量增加1500万吨。1998年以来,我国玉米产量有增有减,却一直处于净出口状态,主要是由1995年至1997年进出口与生产的逆向操作所致。 2004年起国家对进出口政策做出调整,首先将玉米出口配额调减到300万吨,同时取消了对玉米出口的补贴,使得玉米出口急剧减少,全年只有232.4万吨。
目前,国家对粮食实行“多头管理”,是由农业部管生产,国家粮食局管流通,商务部管进出口,而发改委又成为国家粮食局的上级主管部门。管国际贸易的不管国内,管国内贸易的不管国际,管生产的不管消费。政出多门又互相交叉。现在一个部门要做出一个决策,要协调多个部门的利益。如果出现分歧,最后只好由国务院出面协调,结果又得平衡各部门的利益。这种“多龙治水”的效率非常低,分段贸易导致部门之间利益调整、协商起来费时费力,也耽误了商机。部门多了,遇到问题又互相推诿,这就造成了贸易上的时间差。当收成不好决定要进口时,各部门之间又要左右协商,然后订货,真正进口的时候已经到第二年了,而这时候粮食又丰收,产量已经增长,只好再研究出口,结果造成粮食丰收的时候进口,歉收的时候又出口的尴尬局面。发改委是管宏观调控的,但对玉米的出口量、合同、价格、市场都要管,而许可证配额又是商务部管的事。管得太细了,企业做起来很困难。
2. 粮食贸易商被边缘化
国内玉米收购是“狼多肉少”,而贸易商势单力薄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目前大多数国有中小型粮库已通过拍卖或兼并的方式成为私营企业,这虽使粮食收购市场更为活跃,但也使市场变得更为复杂,玉米收购价格也较以往更难预料。如今锦州港周遍大大小小共有300多家贸易商,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贸易利润的空间逐渐缩小,粮库玉米的粗加工也基本没有利润。以当地48%水分含量的玉米为例,其收购价为960元/吨,烘干后(14%水分)的价格为1170元/吨,与当地干粮的报价相同。
玉米深加工企业对原有收购格局的影响在吉林玉米收购市场中体现的更为突出。往年,东北地区大都是当地粮库和玉米收购商从农民手中收粮,适逢合适时机,再将其转手卖给南方的一些玉米深加工企业,从中赚取差价。由于是短途运输,而且货款兑现快,大部分农民或农民商贩就直接把玉米出售给这些当地的深加工企业,从而减省了粮库或玉米收购企业转手这一环节。传统上的北产南销格局已被打破,自产自销的格局基本成形。这样,东北产的玉米可直接在当地消化,那些所谓的中间贸易商的作用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四)玉米期货的影响
2004年9月22日玉米期货上市交易一年以来,玉米期货品种优势已逐步显现,投资者参与积极,玉米期货成交量和持仓量不断扩大。玉米期货交易初始,现货企业成为市场参与主力,投资者结构合理。近600家现货企业、2万多位投资者参与了玉米期货交易。特别是专业期货投资者以及短线交易者开始活跃其中,这使玉米期货价格波动呈现出“准现货价格”特征,期货价格有效性大大提高。上市第一年就完成50多万吨的现货交割,而且实现了期转现、散装交割,交割平稳顺利,期货市场功能充分显现,这充分说明玉米期货市场运行是平稳的,并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已成为国内期货市场上最活跃的品种之一。
玉米期货的成功即有玉米品种本身作为大宗商品品种,现货基础好、企业避险需求强烈的特点,也有大连玉米期货合约设计与现货市场和国际市场接轨较好有关。
目前国内农产品价格都在较低的位置徘徊,一旦发力上涨,很可能会形成一轮牛市行情。2006年的农产品期货值得关注。
二、2006年玉米市场预测
1.从短期来看,2006年初玉米变化不定,各方态度谨慎。无论是农民、消费商、贸易商、还是收储企业,大都看好玉米后期的价格走势,但估计春节前后玉米会有一个相对集中上市高峰,届时玉米价格出现小幅波动也是正常的。另外,大多数粮库还没有真正得到农发行的贷款,80%的粮库还没有开始收购。前期国家发放400万吨玉米出口配额的政策趋向还不明朗,大多人都在关注玉米出口方面的动态,因此各方均持谨慎观望态度。
2.从种植面积看,1995―2005年基本稳定在2500万公顷左右。由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短期内种植面积不会出现大幅度减少。所以2006年玉米种植面积预计在2500万公顷以上,基本与2005年持平。玉米产量方面,2005年由于受恶劣天气的影响,玉米产量受到较大的影响,虽然种植面积比2004年增加,但是产量却下降了。天气仍然是影响2006年玉米产量的一个不可预测的因素。不过根据2005年情况,我们预计2006年即使遇到同样不利的天气,玉米产量最低也会保持在2005年的水平以上,即应该在1.3亿吨以上。
3.“禽流感”疫情的控制情况仍是决定养殖业、饲料业信心恢复的关键,也是决定玉米价格的关键因素。2005年11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取9项措施扶植家禽业,从11月1日至明年6月30日对企业加工销售禽肉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这一措施可能会在“禽流感”影响基本消除后会促进整个家禽业的迅速复苏,并带来玉米饲料需求的快速增长,但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效果。现在“禽流感”虽然得到了控制,但是2006年随时都有可能再度爆发,从而成为影响玉米价格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4.饲料玉米需求将进一步增加。2005年由于受“禽流感”的影响,饲料玉米需求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随着各地对“禽流感”监控的加强,2006年疫情对养殖业的不利影响也在逐步减弱,国内饲料玉米消费量也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
5.玉米深加工对需求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从长期来看,对于快速增长的玉米工业市场来说,一是挤压饲料用玉米;二是大幅扩大玉米进口。挤压饲用玉米量,将导致饲用玉米价格压力向下游产品推进,肉蛋奶等一系列产品价格可能上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5年内单纯依靠种植面积的扩大来增加产量难度很大。玉米加工工业的迅猛增长很可能成为未来拉动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
6.粮食流通体制全面改革,多元化竞争格局形成过程中,供求关系阶段性失衡会加剧玉米价格的波动。
7. 玉米出口政策的影响。2005年东北玉米价格的主要支撑因素是出口的稳定和高速增长。由于玉米出口价格的稳步上扬和数量的激增,使产区和港口玉米价格相对稳定。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出口退税的增加。2004年出口减少的重要原因是国家取消了出口补贴同时减少了出口配额。2006年国家仍然对玉米出口实行配额管理,因此国家的出口政策也是决定国内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
7. 人民币汇率升值是不能回避的利空因素。人民币汇率调整,玉米市场可能在国内利空和国外利多的矛盾中寻求动态平衡,而平衡点应取决于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大小和国内进出口政策的调整取向,很难做出准确分析。
关键词:秸秆露天焚烧;危害;综合利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6.6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随着农业连年丰收,秸秆产生量也逐年增多。据调查统计,2010年秸秆可收集量约为7亿吨,其中13个粮食主产区约为5亿吨,约占全国总量的73%。随着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对于解决秸秆违规焚烧问题,稳定农业生态平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秸秆综合利用已经有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认识不到位,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产业化程度较低,科技支撑能力有限等问题的存在,秸秆露天焚烧的问题仍然屡禁不止。不仅威胁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水土保持、环境安全,也威胁到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安全,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1秸秆露天焚烧的现状分析
1.1秸秆露天焚烧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农民的家务事,而是关系到社会环境的大问题。
我国政府部门在农作物收获季节通过卫星来监控秸秆的露天焚烧现象,但似乎成效不大。监控只能看到哪里点火,却并不能够从根源上制止或者缓解秸秆焚烧,农民没有安置秸秆的出路,因此只能选择焚烧秸秆。据统计,秸秆的露天焚烧多发在以下区域:地广人稀的大面积产粮区:如吉林省、黑龙江省,因劳动力相对有限,大量的秸秆被焚烧;富裕地区: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地区采用新能源,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民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同时造成大量的农业秸秆被遗弃蛊或者在野外露天焚烧;能源产区:在一些能源产地,由于农民很容易获得廉价的商品能源,因而也有大量的秸秆剩余。
1.2焚烧秸秆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
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中国民航总局曾分别于1999年、2003年、2005年联合下发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又印发了《“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和法规予以控制,但是收效甚微,露天焚烧秸秆的危害并未因管理控制制度的完善而受到农民的关注和重视。
2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
焚烧秸秆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政府执政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当前,亟待完善的是加快秸秆综合利用的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利用,不断推出和研制出成本低、质量好、易于造作和推广的秸秆转化设备。当秸秆不再是废弃的垃圾,而是可以加以利用,综合价值高并且能带来经济收益的资源时,秸秆焚烧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和解决。
农民往往不能理解,烧自家地里的一点秸秆,就引起多个政府部门的重重监管甚至是围追堵截,可每年因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释放有害物质
焚烧后产生大量的烟尘、烟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使局部空气质量严重恶化,诱发呼吸道、肺部和眼部疾病等。
2.2露天焚烧秸秆影响交通安全。
焚烧秸秆产生的大量烟尘、烟雾,使空气能见度下降,影响飞机正常起降和车辆安全行驶,诱发交通事故。
2.3影响公共设施安全。
露天焚烧秸秆易造成火灾隐患,特别是在电线或其他公共设施附近焚烧,潜在危害不可估量。
2.4秸秆的露 天焚烧,烤焦了3~5cm的土壤表层,损害土壤有机质含量,造成土壤中各种有益的微生物死亡,损害了土壤的肥力。对后续的丰产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3控制秸秆露天焚烧的措施
我国地大物博,是全球主要粮食产区之一,据统计,2005年我国农作物产生的秸秆总量约7.2亿吨, 其中稻秸2.9亿吨,玉米秸1.9亿吨,麦秸1.5亿吨,这3种秸秆约占秸秆资源总量的75.6%。
秸秆禁烧必须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要建立秸秆禁烧的长效机制,而不是采用人海战术,靠几个工作人员去检查,要提供秸秆的再加工利用,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应从以下几点重点展开工作:
3.1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技术。
机械化直接还田,通过小麦高留茬玉米免耕硬茬播种和玉米秸秆在机械化收割时直接粉碎还田技术将秸秆还田。对玉米趁青粉碎,还可以减少秸秆内糖分损失,对加快秸秆腐解,增加土壤养分大为有益。使用玉米秸秆还田机具把玉米秸秆就地粉碎直接还田作小麦底肥,这是一项省工、省力、增产和提高地力的有效措施。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调整我国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矛盾有重要意义。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改善、土壤肥力的增加,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而继续保持持续增产。
3.2可推广发展畜牧业,秸秆过腹还田;
秸秆不仅是植物的肥料,也是很好的动物饲料。大力推广青贮、微贮、氨化、盐化、碱化等秸秆饲料技术,推进草食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和提高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
3.3利用秸秆生产全降解快餐盒。
利用水稻、小麦秸秆草浆做成的一次性快餐盒各项安全指标良好,且价格低廉,生产过程中无毒、无污染,废弃后能很快降解,对环境的危害很小;焚烧时也没有毒气放出,不会污染环境空气。这项技术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应为今后秸秆资源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扶持下,2010年秸秆综合利用量约为5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70.6%,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秸秆直燃发电消耗秸秆约1800万吨,为农民增收40多亿元,并带动农民就业和周边运输服务业的发展。秸秆机械化还田消化秸秆1.07亿吨,有力地改良了土壤结构、促进了粮食稳产高产;养畜消耗秸秆2.18亿吨,相当于节约粮食5000万吨。
秸秆正在从原来的农业剩余产品,变身成为新的工业原料和优质肥料,其利用价值正在不断被挖掘,将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杜延红.可再生资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21).
[2]周定国.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的研究[C].全国农业剩余物及非木材植物纤维综合利用新技术研讨会文集,2001.
[3]曹国良.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量的估算资源科学[R],2006.
[4]杭维琦,陈建江.野外燃烧秸秆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与防治[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
[5]邬莉,陈静,朱晓东,等.农村秸秆焚烧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
[6]刘娅.农作物秸秆治理与综合利用[J].辽宁农业科学,2003(01).
[7]国家农业部.中国农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2002/2003/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