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范文

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第1篇: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范文

未来几年,麻江县将立足凯里―麻江同城化和凯里―麻江―都匀经济带的区域功能定位,推动农工一体、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建成凯麻中心城市的四大产业集聚区,努力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

发展有机农业,建成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麻江县将以‘建设有机农业大县’为抓手,抓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蓝莓、蔬菜、烤烟、生猪养殖四大产业。”麻江县委书记王镇义说。“十三五”期间,麻江将完成“麻江蓝莓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业标准制定,东部农业园区建成农文旅一体发展最高端平台――中国农业公园,将麻江打造成中国南方最大有机蓝莓种植基地;抓好有机蔬菜产业发展,依托西部高山冷凉气候,培育一村一特优势产业,建成高科技蔬菜博览园。

发展绿色工业,建成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依托有机蓝莓产业,建设蓝梦谷创意工坊,推出蓝莓系列旅游休闲食品和文化创意产品;依托非遗技艺和民间传统工艺,开发系列特色旅游商品,建成三个非遗传承技艺培训中心(体验基地)和三个加工基地;大力发展系列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围@全域旅游发展和中国民族乡村旅游示范区创建,力争打造山地旅游装备制造业。“麻江以‘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为抓手,致力从农业和文化旅游业中抓出工业来,培育发展绿色新型工业。”麻江县长夏景卓说。

发展乡村旅游,建成旅游休闲度假产业集聚区。以“创建乡村旅游精品县”为抓手,构建度假型乡村旅游模式,塑造“梦境苗岭乡野、诗意清江田园”的高端乡村旅游形象,培育紧紧依托周边城区市民的休闲度假游和周边核心景区客流自助集散游为主的市场体系。东部依托生态蓝莓产业示范园区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打造“凯麻丹阳光郊野之旅”旅游精品线路,中部依托状元文化产业园和乡贤文化打造“都麻墨香文化之旅”旅游精品线路,西部依托高科技蔬菜博览园和地理资源打造“亚高原野趣休闲之旅”旅游精品线路,用两年时间打造20个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实现全县三分之一以上村以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

发展健康服务,建成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围绕“医养健管食游”,着力打造健康旅游升级版,大力培育健康制造、健康服务、健康文化、健康运动等产业,加快推进乌卡坪大健康有机蓝莓生产区、乌羊麻嘎尤苗寨养生养老服务区、卡乌药谷江村大健康康体医药文化区、县城文化体育公园大健康运动区建设,打造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最具有影响力的联动区。“建设养生养老服务区以来,今年‘十一’期间村里来的游客就有2000多人,我家的农家乐收入近万元。”乌羊麻嘎尤苗寨养生养老服务区农家乐店主龙继才说。

第2篇: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范文

贵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强调,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做强做优大生态长板。水城县牢固树立五大新发展理念,按照“四个价值”最大化的要求,以“三变”改革为统领,坚持改革先行,推动绿色崛起,把绿色理念贯穿“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先行示范县”建设的全过程,以“六路共进”为主要战略路径,注重发展底线与生态底线“两线”一起守,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两山”一起建,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两化”一起抓,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水城特色的“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奋力推动“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迈上新台阶。

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之路

全面整合各种资源,加大对生态旅游、生态科技、生态养生等生态经济的发展力度,形成生态产业链,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努力把水城县打造成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县”。

坚持生态建设、保护、开发统筹推进,依托野玉海管委会,全面加大对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力度,将玉舍森林公园打造成为贵州的“林海雪原”。

加大杨梅林场的_发建设力度,加强与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生态科技“产学研基地”,将杨梅林场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生态产业园区。

加大生态示范带的打造力度,重点打造玉马线美丽乡村产业示范带和北盘江美丽乡村生态示范带,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全县生态产业的建设水平。

坚持走产业生态化之路

加大绿色园区建设力度,着力打造一批规模化基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生态化景观、循环化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精品农业园区。

加大绿色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把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技术与循环经济技术有机整合起来,把技术标准化与技术绿色化结合起来,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效绿色农业技术体系。

加大绿色产业发展力度,坚持把产业发展与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矿山复绿等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注重选择经济价值高、观赏价值好、绿化效果佳的产业品种,让经果林变成生态林,让产业带变成绿化带,让产业园区变成生态园区,努力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

坚持走规模化发展之路

坚定不移地围绕全县“特色产业”,按照“能退则退、应退尽退”的要求,坚持以“三变”理论为指导,全面总结推广“村企连合、产业连片、基地连户、股份连心、责任连体”的“五连模式”,在巩固好上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成果的基础上,迅速掀起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向规模化发展,以规模化提升产业绿色化效果,形成生态效应。

加大农业产业经营主体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全面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努力把种植大户培育成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成小微企业,把小微企业培育成龙头企业,把龙头企业培育成精英企业,把精英企业培育成企业集团,推动农业产业向组织化、规模化发展。

坚持走多产业融合之路

积极探索大农业、大融合、大发展的机制,注重整合部门力量、项目、资金等各方面的资源,全面构建农业、林业、水利、移民、扶贫、生态、畜牧等“多位一体”的大农业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大农业的效益。科学规划好产业套种,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扩大复种指数,增加单位亩产,积极探索走出一条以短养长、长短互补、种养结合、多产融合的发展路子。

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大做强双水物流中心。充分发挥水城经开区和5个管委会的作用,广泛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产业融合发展。

着力在农产品加工、保鲜、包装、运输、销售、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拉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努力实现种、养、加一体化和产、加、销一体化,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

坚持走精品化发展之路

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围绕“六精”打造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以“产业结构上是精致农业、产品生产上是精品农业、技术路线上是精准农业、设施装备上是精良农业、生态环境上是精美农业、经营主体上是精英农业”为发展方向,按照促进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要求,整体推进农业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特色农产品附加值。

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立足市场导向,注重发展本土优势品种,加大品牌打造力度,着力巩固好水城县已经获得的国家级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省级猕猴桃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等成果,充分利用好水城春茶、水城红心猕猴桃、水城小黄姜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牌的打造力度,积极培育一批具有水城特色、深受市场欢迎的品牌,力争每个乡镇注册1至2个特色农产品商标,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向品牌化、精品化发展。

牢固树立示范意识,大力发展示范农业,按照细致、精致、极致的要求,加大对全县“九大产业带”和“三百产业长廊”的提升打造力度,推动农业向产业化、标准化、精致化发展。

坚持走农文旅一体化之路

坚持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切实把产业发展与景区景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让产业带变成景观带,努力实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旅游价值、社会价值“四个价值”最大化。

第3篇: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范文

“农业+文旅+新型社区”

田园综合体,是让企业参与进来,以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乡村进行整体综合规划、开发并运营。企业拥有开发新型乡村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储备等各方面条件,这正是乡村集体所不具备的。

建设“农业+文旅+新型社区”的田园综合体,首先,企业可以直接做中长期产业规划,以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方法提升农业产业,尤其是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当地社会的基础性产业,避免农户因为实力弱小而出现的短期导向行为。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相结合,优劣互补,可以加快乡村发展进程,改善乡村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其次,打造综合旅游业,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基础产业和新兴驱动性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当地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活动会发生较大的改变,紧接着便可以对农民居住环境进行改善,打造一个同时具有原住民、新住民、游客这三类人的现代化农村新型社区。

田园综合体在利用乡村本身肌理的基础上,植入城市人喜爱的休闲功能,营造了一个传统乡村和时尚都市魅力相融合的强磁极,让“久在樊笼里”的都市人“复得返自然”。作为现代乡村新型产业发展方向之一的田园综合体是“农业+文旅+新型社区”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带动下,逐步实现中国乡村的现代化,实现城镇的新型化,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早在2015年,广西“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就已经走在时代的前沿,将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变成了现实。“五彩田园”位于岭南都会玉林市,坐落于绿水青山的茂林镇。茂林镇涵盖10个社区,涉及人口3.26万人,这里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形成一方美丽的山水传奇。示范区共规划为:特色农业产业区、都市农林休闲区、农场庄园集聚区、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四个区域,前期投资用于建设园区的基础设施,对园区道路进行全面提档升级,村容村貌统一美化改造,农田集中规划种植,建造完成自驾车服务体系。

“五彩田园”建设完成了中国最大的农业高科技展示馆、中国最长的樱花大道、中国最美的高产水稻示范园、广西最具特色的铁皮石斛园、广西第一乡村绿道、广西最美的生态餐厅等核心游览园区,集现代农业生产、文化旅游观光、乡村特色食宿、美丽乡村建设为一体,逐步形成了独具田园特色的现代农村新型社区。

通过科学的规划、建设、运营,短短2年时间,荷塘月色、荷之源、樱花基地、海试区科技园、台湾有机农园、隆平高科杂交水稻示范基地、市民智慧农场、中国南药园、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树棉基地、辣树基地、养鳖基地等特色项目生机盎然,引导农民走向了致富的道路,呈现给游客别样的乡村风景。昔日荒凉的田野,如今已换了新颜。

走进“五彩田园”,可以山野水岸慢活休闲游,可以田园农场体验修学游,可以南药养生圣境静心游,可以花果林园生态怡情游,还可以农园科技观光创意游。简单来说,身处“五彩田园”,赏荷塘月色、吃荷塘美食、品铁皮石斛、食南园名果、住岭南小镇、沐空气理疗、玩创意农事,田园生活丰富多彩。

园区科技化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展示馆(玉林农业嘉年华)位于广西“五彩田园”核心区域,由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设计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主体面积最大的农业嘉年华项目,现已正式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玉林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玉林农业嘉年华整体由8个主题展馆、3栋配套塑料连栋拱棚及1个主题长廊组成。通过现代的温室及栽培技术,将种植展示与景观设计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主题展馆及长廊分别以瓜果、农业科技、中草药、蔬菜、桑蚕、沙漠植物、蜜蜂、花卉、糖料作物等农业元素为主题,通过科技高度集成创新,结合艺术创意手法,打造了“瓜彩世界”“农艺高科”“神农草堂”“玉蔬林风”“蚕织天下”“大漠L情”“蜜境寻踪”“梦幻花海”等8大主题展馆景观及“大糖盛世”主题长廊,充分体现了现代农业的趣味性、知识性、科技性、参与性及创新性,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诠释和展示了不一样的农艺景观,为都市人群提供了可游览、可观赏、可体验、可互动的休闲农业场所。

在政府、村集体以及多家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五彩田园”已经成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成功典范、田园综合体的深度践行者,以及乡村田园旅游的翘楚。

第4篇: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范文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的实现提供着文化支撑。近年来,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在落实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不足,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的进展

(一)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一是建成区级“两馆”。争取并投入2000万元对X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进行改造装修、购置设施设备,公开招聘文化系统辅助人员24名。同时,按照图书馆总分馆制要求,在市局、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X镇、X乡等4家乡镇图书分馆,在X社区、X社区等5家社区设立图书服务点,配备借还阅览设备,开通网络化、数字化文献资源服务,实现总馆、分馆和服务点之间“馆际互借、通借通还”。二是公共文化阵地提档升级。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加大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X镇、X乡等7个文化站独立建站、功能齐全,免费向群众开放;X镇文化站正在建设中。支持帮助X镇文化站就近与社区文化阵地共建共享。全区106个村(社区)已有98个按照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九个一”建设要求进行功能和服务的改造,其余8个村(社区)因高铁建设拆迁等原因正在新建。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或自筹资金的形式向基层配发电脑、桌椅,建成标准化乡镇、村(社区)电子阅览室60个。全区巩固完善农村数字卫星农书屋104个、农村固定电影放映室12个。每年为乡镇、村(社区)图书阅览室配发价值10万元的图书、光盘。三是完善信息资源设施设备。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共享工程覆盖范围,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宽带网络全覆盖,无线WiFi网络服务逐步完善,信息化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小区网络入户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入户率逐年提升。投入48万元为900户远郊住户办理了“户户通”,并协调市广电网络公司做好辖区广播电视普及维护,群众在家上网、看电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四是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举办4期200人的文化专兼职人员或文艺爱好者技能培训班,并选派1—2名文化管理人才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提升整体队伍素质水平、增强业务能力。截至目前,共培育发展378支业余群众文艺团队,其中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拥有剪纸、刺绣、唱歌、跳舞、编创等技能的文艺人才50多人。组建完善包含1339名志愿者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作为文艺人才后备库。基本健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人员稳定、一专多能、门类齐全的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

(二)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一是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低于42小时,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文艺技能培训。年均举办“X”广场演出20场;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演出60场;指导基层组织文艺演出、比赛、全民阅读等活动300多场。每年联合X京剧院、市文化艺术团及X星级民间文艺团队在村(社区)、中小学校或慈善机构开展文化服务和文艺演出活动100多场。联系市辖电影公司到我区放映电影年均1000多场。全区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1场电影、全年观看3场以上文艺或戏剧演出的目标。二是组织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连续3年持续招募注册文化志愿者1300余人。累计发展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其中五星级团队3支、四星级团队6支、三星级8支。每年开展文化宣传、文艺培训、作品创作、慰问演出、文化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150多次。文化志愿者典型带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志愿氛围日渐浓厚。三是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挖掘乡土专家、草根明星,培养草根团队,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编创指导活动,不断生产贴近X区情、群众生活的作品。发展9支拥有固定活动场所、成员稳定、具备创作和演出能力的注册法人文艺团队,并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给予扶持。整合区级部门资源策划实施“文明相伴X”文艺作品创作“赛事”,形成了《X》《X》等原创歌曲、书画、舞蹈、曲艺、摄影、微电影等作品1200多个。四是推进文化旅游互融共促。结合乡村休闲旅游活动,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戏剧、美术、技艺、医药和民风民俗等搭建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通过“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挖掘推出刺绣、烫刻、剪纸、串珠等一批文化旅游特色商品。年均举办“桃花节”“旅游嘉年华”“葡萄节”等旅游节会活动8场,旅游搭台、文化唱戏、产品叫座,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推介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公共文化方面。一是硬件设施重“建”不重“管”。一些乡镇的村级农家书屋存在被挤占甚至废弃的现象,书屋内图书种类不齐、更新缓慢,体育器材损坏后无人维修;二是服务供给“曲高和寡”。以“送文化下乡”为例,乡村电影放映已不再受村民追捧,部分文艺演出、讲座的内容不对群众“口味”,且缺乏受村民欢迎的原创性、群众性、地方性的文艺作品;三是传统文化明显衰落。传统节庆和风俗在我区农村的氛围与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不少区域性非遗项目得不到及时挖掘与整理,很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

(二)在保障投入方面。一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组织和干部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看成“软指标”而非“硬任务”,工作主动性不高;二是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中央等各级财政投入,我区多数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捉襟见肘。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空白;三是人才支撑保障不够。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中心文化专干队伍存在兼职借用情况,工作力量不足、精力不够。农村严重的“空心化”,让乡村缺少文化活动创作者和参与者。

(三)在文化与产业融合方面。一是农旅融合发展不足。政府对乡村文化产业还缺少专门政策与规划,现有政策散见于三产融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相关文件,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在区级层面还是分行业规划、分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很难做到“结合”。二是特色农产品与文化元素结合不够。文化元素对乡村各产业渗透、对企业的支撑都不足。农村传统手工艺品、土特产的创意、设计、工艺、品牌水平都很初级,乡村旅游对乡土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发展业态单一,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够。

三、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保障措施。一是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各级单位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视程度,把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并将工作成效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二是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将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的运维经费、乡镇文化站活动经费、工作经费一并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每年为农村地区非遗项目认定保护、乡土特色文化挖掘和文化品牌打造计划专项经费。同时通过乡村自筹、单位帮扶、社会募捐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三是加强经费整合管理。整合乡镇的文化、卫生、教育、农业、党建、综治、体育等方面的宣传文化经费,形成统一的宣传文化经费管理和使用机制,做到文化资金专户、专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水平。

(二)创新运行管理思路。一是加强设施配套建设。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进行评估,整合添置基层宣传文化、科学教育等基础设施,着力抓好镇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家风家训馆、村史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与优化;二是增强“文化下乡”精准度。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内容,建立图书室互通、电子资源共享的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开展类似“你选书,我买单”、城乡文化社团的结对帮扶、非遗传承项目扶持等活动,征求满足乡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文化下乡精准化。

第5篇: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范文

[关键词]阿坝州;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07-02

一、基本情况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阿坝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发展概略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始发端期,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期间九寨沟、黄龙等宝贵资源陆续被加以保护,以科研考察为主,海内外人士纷至沓来,接待型旅游初成气候。第二阶段是产业初创期,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期间接待型旅游开始向大众化旅游转变,旅游产业地位逐步确立,经济社会带动效应初步显现。第三阶段是快速成长期,从90年代后期到汶川地震前,此時段我州将旅游产业提升到全新战略高度,作为“木头经济”的替代和“一体两翼”重要的“一翼”,强力加以推动,尤其是九环西线和九寨黄龙机场的先后建成,为旅游快速发展打开了空间,产业规模连上台阶。第四阶段是振兴跨越期,从2008年到至今,地震当年全州游客锐减到不足200万人次,三年多来,阿坝州坚持壮大旅游支柱产业目标不动摇,将振兴旅游作为灾后产业恢复发展的标志性工程,一手强力攻坚“进入难”问题,一手抓住灾后重建机遇,以“全域景区”新理念强力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短時间内以最快速度恢复到震前水平,突破性地实现了再生性的跨越发展。

(一)龙头提升带动强劲

全面提升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卧龙等景区建设管理水平,逐步迈入了核心景区龙头带动、骨干景区完善提升、景区景点建设发展的良性轨道。建成国家5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8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2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4项,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7名。

(二)集镇村寨特色靓丽

按景区规划灾区、按小城设计集镇、按景点建设村庄,整体打造、连片推进,汶川水磨、三江、映秀等极重灾区发展转型,茂县坪头、牟托、理县桃坪、木卡等102个精品旅游村寨靓丽推出,威州、凤仪、川主寺、漳扎等100个特色魅力乡镇跟进演绎,形成了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串珠成线、连点成线带面的城镇村寨旅游带。

(三)服务管理精细人性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风貌塑造地域特征、民族文化特色突出,产品多元化、产业链条化、服务人性化快速推进,环境净化美化,全域景区化,游客消费选择的多样性、硬件服务设施的完善度、软件人的满意率全面提高,游客极目之处皆见美景,自驾游、民俗游、红色游、乡村体验游等成为农牧民致富源动力。

(四)宣传促销效应凸显

创新营销理念,实施整合营销,多渠道组合、多方式融合、多活动联合,相继与境外旅游机构、航空公司、新兴媒体、景区等达成战略合作,掀起高密度、大范围、全角度的营销攻势,成功承办“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等节庆,灾区旅游强势推出,形成了南北辉映、东西贯通、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2011年,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0.69亿元,占GDP总量的36%。

(五)瓶颈制约根本改观

坚持以大项目、大投入推进交通大发展,全面畅出口、强骨架、上等级,完成九黄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改扩建干线公路18条,映汶高速、黄土梁隧道、雪山梁隧道、巴朗山隧道和成兰铁路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陆空一体”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道路通行能力大幅提高,交通瓶颈制约问题根本性改观。

“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我州旅游业尽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二五”以来,随着旅游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区域合作与竞争更加激烈,旅游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变化,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加快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已成为阿坝州旅游实现大跨越、大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规划引领,绘就文旅资源保护开发蓝图

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区位环境,编制《阿坝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阿坝州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阿坝州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统筹推进,错位发展。坚持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开放合作及改善宏观环境结合起来,编制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阿坝州片区旅游业恢复重建实施规划(2008-2015)》及各项子规划,使恢复重建成为增强灾区发展后劲和科学发展能力的过程,将灾区作为景区来规划、将集镇作为小城来设计、将村庄作为景点来建设,统一规划、连片推进。加强重点县城和重点旅游集镇规划管理,形成层级明确、管治有效、民主透明的城乡规划决策、实施、监管机制和体系。

(二)坚持保护优先,继承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原则,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成立州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和州藏羌文化研究会,设立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颁布《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37项,申报确立国家、省、州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89名。编制《阿坝州藏羌民族文化风情走廊工程总体规划》、《阿坝州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完成茂汶羌碉、松岗直波碉楼、理县筹边楼等重大文物的抢救维修保护工程,成立州藏族传统编制挑花刺绣协会,建立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加快生产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挖掘和开发。成功推出《藏谜》、《羌魂》等大型藏羌歌舞文艺节目,展现民族文化独特魅力。

(三)坚持政府主导,夯实文旅资源保护发展基础

创新资源保护开发管理体制,建立“州县共管、以州为主”州政府直属正县级事业编制的景区管理局4家,组建州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和13个县级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打破部门、行业、区域界限,加快文旅资源整合开发步伐。规范管理文旅市场,组建了州旅游执法局和县级执法机构,出台《阿坝州旅游市场管理办法》、《阿坝州金牌导游员评定办法(试行)》、《阿坝州农(牧)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等办法或意见,管理迈入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突破“瓶颈”制约,相继建成九黄机场、鹧鸪山隧道、川九旅游生态示范路、郎川路、通县油路、景区油路和都汶高速,完成汶川至马尔康、汶川至川主寺公路改造升级,畅出口、强骨架、上等级,“陆空一体”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可进入性和通达水平极大提升。

(四)坚持融合发展,加快文旅资源保护开发步伐

推进文化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挖掘利用文化资源,深度研发特色文化展示展演形式,重点在九环线、西环线和内环线上推出了九寨天堂甲蕃古城、九寨沟藏羌风情晚会、纪念碑碑园、茂县中国羌族博物馆、桃坪羌寨、甘堡藏寨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项目,从“风光游”到“文化游”,以独特鲜明文化特色吸引游客。探索发展以农兴旅、以旅促农、农旅互动的休闲农业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创造性启动实施了以打造100个特色魅力乡镇、100个精品旅游村寨和100个幸福美丽家园为主体的“三百示范工程”,错落有致、串珠状分布的魅力乡镇和精品村寨有效连接起各景区景点,由散落的“金沙”到一盘“活棋”,乡村游、草原游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积极举办国际大熊猫文化旅游节、国际牦牛文化节、瓦尔俄足节、嘉绒锅庄节等各种节庆活动,增强了藏羌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和引领力。

(五)坚持要素保障,优化文旅资源保护发展环境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提供标准化、人性化、亲情化服务。实施标准化引领,在景区、通道、设施、服务等方面推行标准化,逐步形成依标准管理、建设、经营和服务的良性机制。量身打造精品线路,设计推出适合不同地方、职业和年龄阶段潜在消费者的线路和服务,学习借鉴云南等地先进经验,引导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生态旅游线、民俗旅游线、红色旅游精品线、地震遗址旅游线“串珠成链”。推动发展藏羌餐饮文化,以藏、羌、回美食为中心,培育发展本土餐饮品牌、餐饮名店和名品名厨,成功推出九寨沟边边街、金川文化街、汶川旅游步行街、若尔盖大藏精品街等特色鲜明的餐饮美食街区、酒吧娱乐街区和主题园区。

(六)坚持“四个结合”,推动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鲜明确立文化生态旅游发展定位,把保护放在首位,强化管理促保护,加强保护促开发,认真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原沙化治理和湿地保护等工程,走“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产业开发与增添民富相结合,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坚持富民优先和“三结合”(民生工程与旅游转型、整治城乡环境与提升旅游形象、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依托“三百示范工程”、牧民定居等民生工程建设成果,提升完善县城和重点集镇功能,推进观光型经济向富民型经济转型。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科学设计旅游精品线路和优质产品,确立了“一区、两廊、三环线、四枢纽、六片区”布局,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坚持规划引领和跨越发展相结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做到后发不掉队,创新不止步,促进文化旅游业跨越发展。

第6篇: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范文

为进一步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势,XX市旅发委组织一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X人,赴浙江省湖州市参加省乡村旅游暨民宿培训班学习。此次培训班对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安吉县、德清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学习,学员通过听取专家讲座、走访交谈、现场教学、深入体验等多种方式,对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成果和经验有了较深的了解,深感值得学习借鉴,同时坚定了加快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一、考察地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培训班重点考察了浙江省湖州市余村、山川乡、龙之梦、田园鲁家、水口乡、裸心谷度假村、莫干山民宿。湖州充分利用本地自然环境优势,结合秀美乡村建设建设,积极探索“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等多业态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新模式,把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

二、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

(一)坚持科学规划。

依托本地自然环境及地处“长三角”经济区的地域优势,创新乡村发展模式、实施多业态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是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亮点。湖州市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整合各地区区域优势集中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农户分散经营可能带来的市场混乱、重复建设和资源破坏。为最大限度的保留村庄、民居的原始风貌,同时为避免同质化竞争,湖州市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实施实施了“一村一品、一型一策”的发展思路,根据每个地区游客市场的定位,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

(二)坚持政府主导。

湖州市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始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当地农户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乡村旅游开发,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使得乡村旅游建设始终不断进步和完善,促进当地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使乡村旅游由点及面,带动周边村落集群发展。并通过资源的挖掘及利用,结合秀美乡村建设,达到“以旅促农,以旅游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

(三)坚持模式创新。

湖州的乡村旅游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一个成果,主要还是得益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经营者,能够面向市场进行创新,探索不同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来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湖州市已经形成了以乡村旅游景区、休闲村庄、休闲农庄、农家乐、特色民宿为主的乡村旅游新业态。

(四)坚持管理创新

湖州创新了乡村旅游管理式,建立了农家乐诚信经营、星级评定等日常监管体系的农家乐管理制度。1、建立了民宿协会,推动行业规范化经营;2、建立农家乐诚信体系。组建农家乐经营诚信联盟,强化农家乐诚信体系建设,增强农家乐经营户的责任意识,依法经营,诚信经营;3、建立农家乐星级评定体系。采用定期复核、记分考核、奖惩等办法,实施对农家乐星级和农家乐特色村(点)的评定、认定,并实行动态管理。4、建立农家乐日常监管体系。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组织多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农家乐开展食品、环境、消防、接待设施等方面的日常监管;5、开展美丽家庭户评选活动。

三、湖州发展乡村旅游几点启示

一是因地制宜,抓好规划布局。乡村旅游发展始终要坚持全局规划,分期实施,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围绕XX市旅游总体规划,指导乡村旅游景区、景点规划及提升规划的编制工作,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在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谋划论证的基础上,根据旅游景区、点自身优势,通过抓准客源定位,明确项目主题、运营模式等,实现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是找准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在乡村旅游的产业规划和定位中,应紧扣本地产业及资源优势,抓准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实现差异化发展。以“XXXX”为核心定位,乡村旅游项目在完善旅游功能的前提下,要积极谋求特色产业,大力发展XXXX、XXX、休闲度假为主的特色乡村旅游,并融入符合现代人休闲养生的的元素,让传统XXXX产业在换发新的生机。

三是保护传承,挖掘人文历史。乡村旅游项目想实现的特色化发展,必然需要具备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如何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实现特色化发展将是今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XX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镇,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在旅游项目开发中过程中,必须做好现有文物、老宅、古居的保护修缮工作,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将文化保护利用纳入发展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同时,要加强文化氛围营造,利用深厚文化沉淀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味,形成良性循环,汇聚人文资源,打造的区域特色文化。

四是转变思想,创新服务理念。乡村旅游的发展始终要坚持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理念。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应主动作为在不干预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下,积极对接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在资金、政策上提供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帮助企业健康发展。激发农户、村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更多他们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来,使百姓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真正主体和受益者。

第7篇: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范文

一、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工作总结

(一)取得的主要成果、亮点、成绩

过去五年,三骏发展蹄疾步稳、务实奋进。在中央、省委、扶余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乡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三骏的奋斗目标,在抢抓机遇中苦干实干,在应对挑战中克难前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成绩。

五年来,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预计2021年生产总值9.8亿元,比2016年增长1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50元,比2016年增长25%。创新转型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和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粮食产量保持在14.2万吨,比2016年增长9%。新增小规模养殖场15户,牧业增加值增长6%。农村集体资源清理成效明显,收回资源1.03万亩,清收资金近593.3万元。成功引进扶余市科农谷业生产基地“万头牛、三万只羊”项目,引进投资4.5亿元。

五年来,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现了农村垃圾收转运一体化,改造农村厕所2676户,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100%;打造精品路线1条,创建进步村、示范村17个,完成道路硬化35公里,拆除危旧房屋、残垣断壁538处,安装路灯1793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两级河长累计巡河7000余次,完成造林绿化807.4公顷,联系秸秆打捆企业8个,累计打捆24113.2公顷。乡容乡貌进一步靓化,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五年来,脱贫攻坚成绩斐然。5个省级贫困村全部退出,541户1008人实现脱贫。监测户、边缘户返贫风险全部消除。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个,带动群众人均增收600元。实施农房改造247户;全面落实“两免一补”,享受“雨露计划”19人;办理慢性病证459人,累计报销医保、大病救助、医疗救助等各项费用1000多万元;开发乡本级扶贫特岗29个。

五年来,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工程深入实施,一批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有效解决。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成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卫生设施继续提升,社会保障扩面提质,住房、就业、食品药品安全、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面深化改革有序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深化。平安三骏、法治三骏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和谐稳定。

五年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开展“转作风、抓落实、促崛起”活动,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发展党员104名。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强化。完善惩防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共处置问题线索27件,其中立案8件、开除党籍4人、党内警告4人、诫勉谈话14人、谈话提醒31人。党管武装、群团、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持续加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发展品质不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二是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待提高,社会矛盾依然存在,维稳工作任重道远。三是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存在层层递减现象,部分基层组织比较薄弱,少数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先锋意识、担当意识不强。

二、未来五年(2022-2026)工作安排

(一)发展形势分析

2022-2026年三骏乡将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在充分挖掘文化底蕴上下好功夫、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上下好功夫、在在做强做特文旅经济上下好功夫、在美化创优乡村环境上下好功夫。

一是在充分挖掘文化底蕴上下好功夫。三骏乡具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等,还有得天独厚、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可以打造“一村一品”等文化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激活乡村业态,带动乡村发展。

二是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上下好功夫。鉴于三骏乡实际情况,要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立足“黏玉米”特色产业,在“特”字上做文章、在“优质”上下功夫,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步伐,以产业振兴吸引资源、留住人才、带旺乡村。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必须加快调整优化乡村产业结构。要坚持以商业化的经营为方向发展农业,积极引导农户做大农产品加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在做强做特文旅经济上下好功夫。三骏乡拥有旅游资源,有少数民族文化。可以说,我乡发展文旅经济已经有一手好牌,关键要打好、用好这副牌。要把“龙头”舞起来,我们要着力打造的景区,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形态多元,要成为发展全域旅游的龙头。要加大创建力度,既要抓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也要抓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保障,还要抓服务品质、运行机制、宣传推介,多管齐下、全面推进,着力提升景区对全域旅游的核心带动作用,争取将核心景区纳入全市旅游总体规划。

四是在美化创优乡村环境上下好功夫。把乡村扮美,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开放新三骏。我乡依然不够“美”,一些村庄也仅仅停留在“面子”上,“里子”还比较虚,存在文化优势发挥不明显、生态挖掘不充分、服务配套不健全等问题。

(二)重点工作安排

1.力促经济发展有速度更有质量。立足新发展格局,大力气推进产业转型。一是铸强总部经济支柱。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途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力争再引进1-2家上规模企业落户三骏。二是发挥现代农业特色。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筑牢现代农业发展根基,充分整合资源,科学统筹布局,优化产业布局,聚力打造规模种植业,力争培育1-2种绿色品牌产品,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激发服务业态活力。以生态文化旅游为突破口,深挖生态资源和特色文化,积极融入扶余市“一村一品、一乡一景”的特色乡村环境创建,力争打造1-2条精品线路,打造锡伯族民俗文化园。

2.力促城乡面貌有颜值更有底蕴。一是以扶余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契机,努力实现全面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的美丽蝶变,力争形成了“一户一处景、一路一幅画、一线一风光、一村一特色”的大美格局。二是以基础设施打底,实施五化并进,硬化县级道路2公里、硬化屯内道路19公里,新建排水设施33公里,安装路灯0.17万基,绿化村屯面积0.1万亩。三是以环境保护修容,全面打响生态革命工作持久战,抓好河长机制长效运行,全力推进秸秆全量化处置。四是以乡村文化铸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到村、进户、见人、走心,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等宣传活动,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引导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理念,形成节约简朴、爱护环境的社会风气,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3.力促民生改善有力度更有温度。坚持民生优先导向,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一是筑牢社会保障。坚持把更多财力投向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实现全民参保目标。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救助和慈善救助的叠加效应,加大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力度,实现托底救助保障全覆盖。二是巩固社会事业。坚持质量兴教,推进教育优质发展,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锡伯族民俗文化园建设,加强民俗文化的传承宣传,彰显本土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重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道路健身设施,多层次举办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呼应群众新需求。推进公共医疗事业发展,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增强基层医疗能力。三是促进致富增收。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加大对农村闲置劳动力、低收入农户等重点人群就业帮扶力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本土产业“规模化、精品化、特色化”发展。

4.力促基层治理有活力更有效能。持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一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网格服务团队、群防群治团队、志愿者团队、新时代文明实践团队建设。提升平安综治软实力,紧抓平安创建。健全公共安全机制,完善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提升全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二是推动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的“乘数效应”,构建“一核多元”的基层治理新体系。四是坚持需求导向,突出精细要求,下沉治理重心,做到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建立纠纷解决对接机制,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以细“治”入微的服务提升基层治理的温度。

三、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获得荣誉情况

1.省级

2018年12月荣获“吉林省第三次国家农业普查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第8篇: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范文

摘要:信阳在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过程中,由于对茶文化的挖掘利用深度不够、产品形式单一缺乏特色、基础设施落后、服务质量较低等原因,制约了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相关部门必须转变开发建设理念,利用信阳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叶知名度高、茶产区分布广泛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注重茶文化深度利用、开发多样性生态旅游产品、完善旅游设施、培养专业型人才,以增强信阳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质量,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信阳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一、茶文化和茶文化旅游

(一)茶文化的含义

茶文化是人们在饮茶活动过程中,以茶为载体来传播各种艺术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特征,是茶与文化的融合、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因此茶文化包含和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发源地,发展至今茶文化内涵已经非常丰富,涵盖了文化艺术、保健养生、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等多个方面。当代中国茶文化精神为“廉、美、和、敬”,即追求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二)茶文化旅游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为旅游资源,以物质实体文化为载体,依托茶园景观,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将茶产业与旅游业通过技术、产品、组织、市场等层面进行融合而形成的新型产业链条。信阳市作为全国绿茶茶叶种植第二大产区,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浓厚,茶产业已具规模;同时,信阳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推动茶产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为信阳经济发展添加助力。

二、信阳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意义

(一)促进信阳茶产业与旅游业共同进步

信阳毛尖茶品牌驰名全国,随着产茶技术的提高,茶产量逐年增加,但信阳毛尖茶仍以内销为主的市场策略不足以应对茶产品对市场的需求。同时,信阳市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利用丰富的毛尖茶资源,通过推出茶文化旅游产品来提升经营效益已逐渐成为企业共识。将茶产业与旅游业进行融合发展,不仅能为茶产业开辟新的市场,充分满足茶农和茶企的利益需求,也能塑造具有信阳特色的茶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实现茶产业和旅游业的共同进步。

(二)促进信阳茶文化传播,满足游客文化需求

要打造优质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必须以茶文化为核心,深度挖掘茶文化的历史和精神。茶文化生态旅游宣传和普及茶文化知识,旅游者在游览和参与采茶制茶品茶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茶史、茶俗、茶道、茶艺,得到良好的文化传播和身心体验,使茶文化生态旅游的观赏性、参与性、知识性大大加强。

(三)有利于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旅游者旅游目的不同,对茶文化的探索与体验需求也不同,了解内涵丰富的茶文化,感受茶艺精神,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引导和讲解。此外,丰富和研发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也需要专业性人才的参与。因此,做好茶文化生态旅游,必然要培养一批专业和知识复合型人才。

三、信阳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优势

(一)信阳种茶历史悠久,茶叶特色突出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兴起于宋,繁荣于清,品牌形成历史悠久。在气候上,信阳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四季温润,热量充足,降雨充沛,土壤肥沃呈酸性,加之没有工业污染,茶树生长缓慢,春季嫩芽较多,叶片肥厚茸毛多,茶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酸、可溶性糖等化学成分含量相对较高,形成了毛尖茶色碧绿、鲜浓爽口的滋味特征,造就了信阳毛尖“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

(二)信阳茶品牌形象好,知名度高

信阳毛尖茶不仅是信阳代表特产之一,更是信阳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在唐代,茶圣陆羽就将信阳列为全国产茶区之一。宋代文豪坡赞誉信阳茶“淮南茶,信阳第一”,清代时信阳毛尖茶已为全国名茶之一。1915年信阳毛尖斩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此后在国际国内更是获奖无数,2010年,信阳研发出“信阳红”这一新品牌,改变了长江以北不产红茶的历史,信阳毛尖和信阳红成为世界认识信阳、了解信阳的标志。

(三)信阳茶区分布广泛,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

信阳是全国第二大绿茶种植区域,全市共有128个产茶乡镇,茶区分布较为广泛,形成了五云、两潭、一山、一寨、一寺的信阳毛尖驰名产地。鸡公山、南湾湖、灵山寺等许多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也分布其中。此外,信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淳朴宁静的乡村已成为大众旅游消遣的热点,茶乡旅游颇受游客喜爱。信阳三季采茶期分别为谷雨前后、芒种前和立秋前后,都是旅游的旺季,市场需求旺盛,非常适合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

(四)信阳政府重视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

茶产业是信阳市重要产业之一,在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工作中,政府除了提供政策支持,还加大了资金的投入,为提高信阳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保驾护航。连续25年举办的信阳文化节成为了拓宽贸易、招商引资、发展旅游、形象展示的优质平台。信阳市政府还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以鼓励茶企业创新品牌产品;举办关于茶文化旅游园项目的研讨会;开展信阳手工炒茶大赛并为毛尖炒制技艺成功申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信阳多个茶产地采用“旅游+茶产业”模式进行精准扶贫,带动茶农开办采茶游、农家乐,吸引数万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消费,有力推动乡村建设。

四、信阳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茶文化挖掘深度不够

信阳对茶文化的挖掘深度不够,导致对茶文化价值内涵利用不足。以信阳市每年举办的茶文化节为例,活动主要为经贸活动和文娱活动两部分,涉及订货会、洽谈会、文艺演出、焰火晚会、电影展映、歌咏比赛、书画根雕盆景精品拍卖等等。活动内容偏重经济价值,活动形式创意不足,对茶文化交流与传播着墨较轻,导致部分群众对茶叶节的认知仅局限于订货会和歌舞表演。这种重经济而轻文化的思维模式极不利于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信阳缺乏茶文化的专门研究机构,缺少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数据支持。

(二)信阳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特色不鲜明

茶文化生态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旅游形式,茶旅产品从最初的茶叶生态观光旅游,发展到现在的茶文化旅游、茶教育旅游、茶商务旅游、茶会展旅游等多样产品。目前信阳所开发建设的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中,游客依然是赏茶园、品茶汤、买新茶,项目单一,缺乏特色,文化与参与体验不强,这种流于表面的开发形式难以让顾客印象深刻,不易产生回头客,更不利于茶文化生态旅游长远发展。

(三)旅游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较低

信阳主要的茶产区和茶园大都分布在乡镇和农村,虽然景色宜人,但配套设施相对薄弱。通往各茶乡的公共交通不健全,缺少关于茶乡的指引和介绍;乡镇住宿接待设施数量较少,设施落后,难以留宿客人、延长游客的游览时间;缺少特色购物商品,除了买茶,顾客对当地土特产缺乏了解,无法促进消费;缺少专业的旅游服务人员,服务质量不高,降低了旅游者的游览体验和文化感受。

五、信阳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措施

(一)深度开发利用茶文化,全面塑造茶都形象

开发茶文化生态旅游,首先要做到深度挖掘和利用茶文化历史和价值内涵。在节庆活动的举办中,做到经济与文化并重,将茶业的经济贸易和茶道、茶艺相结合;可建设茶文化公园,微观展示采茶制茶全过程,设置茶文化历史演进长廊,让全面系统的茶文化走近大众的生活;推进茶文化教育进课堂,开办茶艺兴趣班,普及茶文化知识,注重茶文化传承的教育工作。总之,在茶文化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做好活动与茶文化的链接,以期实现信阳市全民知茶懂茶,真正打造“茶都”城市形象。

(二)打造特色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要想可持续发展

信阳茶文化生态旅游,丰富开发特色鲜明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是关键。加强茶产业与其他旅游资源联合,利用鸡公山、南湾湖及附近产区开展山水茶、利用灵山寺、净居寺等宗教圣地开展禅茶文化游;在旅游活动中,开展游客参与式项目,例如体验茶风俗、欣赏茶艺歌舞、现场学茶艺、猜茶谜、听茶戏、吃茶宴等;针对不同年龄及消费能力的旅游者设计针对性的茶旅产品,例如针对青少年和大学生推出茶园观光生态游、针对中老年人群推出茶品保健游、针对爱美女性推出休闲塑身茶旅等。另外,要延长茶旅产业链条,丰富茶产品结构。改变信阳茶只有毛尖和信阳红这种单一的产品结构,开发茶的保健功能,将茶和食品、中药结合,生产以茶为原料的小吃、具有保健功能的固态及液态茶饮,设计茶艺术品装饰品等,迎合旅游者的购物需求。以丰富的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培养专业人才

利用现有的公共交通平台做好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宣传推广;利用通讯设备发送官方茶旅广告信息;增设直通茶园的公交车;打造高质量的“农家乐”和“民宿”,提高茶区接待能力;利用互联网建立快速便捷的客我交流平台,以信息化、网络化提高游客满意度。另外,相关部门要重视生态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定期开展茶文化生态旅游人才茶文化知识和服务技能培训,进行校企合作,打好将要从事生态茶旅工作人才的基础,引进生态茶旅方面的专家等。

参考文献:

[1]刘爽.茶文化基于RMP模式的信阳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23-125.

[2]罗伟,刘保丽,程丛喜.信阳市茶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7):133-135.

第9篇: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范文

[关键词]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基建;产能循环

一、引言

我国率先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的概念,其是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传统基建)相对应的概念范畴,是指立足于信息网络,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新型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可以分为5G基建、人工智能、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领域。张鹏燕等(2020)研究了将新基建运用在农业领域将有以下优势:由于新基建的发展,张鹏燕等(2020)研究了将新基建运用在农业领域可以改善大部分农产品销售狭隘现状。产能循环是我们基于“第六产业”概念提出的。“第六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由东京大学NaraImamura教授提出,是指农业种植户可以通过发展销售等,让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进行融合,进而提升附加值。我们认为,这一概念首次提出了产业融合的概念,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但同时,这一概念类似于让农民进行产业链前向延申,在我国现阶段国情下,具有很大的困难。同时,这一概念仅仅是产业间生硬的加法,没有真正做到有机融合。基于此,我们提出产能循环概念。这一概念是指在生产流程方面,实现产业内上下游衔接更加紧密,产业间实现在固定地理区域内的共同发展。目前,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新闻报道较多,但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模式研究几乎处于空白领域。本文在研究了全国2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案例后,发现东部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模、发展情况要好于中西部地区。因此,我们选取了南京龙池现代农业示范园进行调研,并基于此提出了一套适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模式。该模式的提出有益于我国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可以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推广。

二、现有模式介绍—以南京龙池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例

2008年成立并正式投产的南京龙池现代农业示范园是南京市首批市级农业示范园区。2019年8月被评选为南京市六合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2021年11月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目录(2021)》。园区位于宁启铁路西侧,包含了四个村居在内的4.5万亩土地。涉农人口约3万人,核心区域面积约1.5万亩。

(一)打造特色产业

蔬菜、水稻和鲫鱼是龙池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三张名片,通过对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龙池在积极推进农产品物流加工的同时也在重视农业休闲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龙池园区内种植面积约为五千余亩,已建成的水稻基地约为两万亩,稻虾、稻鸭种养面积九百亩,鲫鱼养殖规模两万余亩。其中高效农业设施面积占比约为48%,标准化菜地项目面积占比约为38%,是南京市最重要的叶菜基地之一。园区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促进了蔬菜基地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休闲旅游方面,园区规划建设了三处生态旅游基地。其中苏康基地与南京农业大学进行了深度合作,在展出的同时,积极探索农业休闲旅游新卖点,打造“和美龙池”品牌,销售龙池优质农产品,并在2019年吸引了周边游客三十余万人,带动了周边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互联网全面覆盖

龙池紧随互联网发展大潮,积极推动园区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与农业、物流和旅游的有机融合,探索农民、企业与市场的连结机制。园区通过构建网上销售平台与农产品可追溯平台实现与消费者的良互,打造生态有机的特色品牌;与多家物流达成协议,通过物联网的建设完善销售途径;借助网络的影响力,扩大园区影响力,吸引游客与市民,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农旅结合

园区坚持农旅融合的发展方向,建设以养殖为主、花卉种植为辅的多样化生态休闲农业。其中,苏康园在提供美景之余,通过引进彩虹滑道、网红秋千及烧烤营地等“网红”系列体验活动,配套销售龙池特色农产品、水产品、鲜切花,提供果蔬采摘、农家菜和茶品尝等服务,吸引了众多周边市民观赏游玩,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创新机制

1.建设电商平台。开展绿色优质有机农产品创建,提高品牌优势与知名度,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并拓宽产品销售渠道。2.通过电商平台订单提前解决销售问题。所生成得订单可以直观快速的了解消费者需求,从而可据此调整销售产品与销售战略,达到增收增产的目的。3.发展集体农业,通过产业集聚效应产生规模经济,开展集体投资建设,提升土地利用价值,从而降低农业创业门槛。4.提高土地流转率。园区目前已流转土地面积为两万七千亩,并开展加工运输仓储基地建设,通过设施租赁产生经济效益。

三、产业互联模式的“堵点”与“断点”

(一)产业间关联度较低,第六产业发展滞缓

产业互联模式在当前发展阶段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关联仍处于初级较低级别:一产企业仅将成熟蔬菜打包给三产旅游基地,二产企业食品公司将加工制成食品送至旅游基地进行售卖;甚至出现相邻的食品加工公司与蔬菜种植基地,食品加工公司的原料来源于其他距离遥远的种植商,而蔬菜种植基地的蔬菜以低价批发至蔬菜批发基地的情况。经进一步深入调查得知,食品加工公司会出现因上游供应商供应不及时而出现部分加工生产线暂时停摆的情况,蔬菜种植基地因蔬菜市场的需求季节性波动导致供需错位,甚至出现部分蔬菜无法被及时采购而腐烂的现象。一二三产企业生产品类存在差异也是产业互联程度低的原因之一:水稻田与熟食加工企业相邻,则其产业互联度必定不高。一二三产企业虽然物理距离较近,但经济距离被人为拉远的现象十分普遍,企业之间通过产业互联进行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意识仍然较弱,上中下游的产业链传导机制出现一定障碍,导致产业互联与产能循环的成果无法充分发挥,甚至出现资源浪费与整体福利效应下降等问题。

(二)产业内循环存在障碍,产能循环紧密度不高

1.一产种植企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难以克服:作物存在自身的生长周期等自然规律限制其耕种期;土地需要休耕轮休以保持土壤营养化、防止土地荒废;种植田地上进行二三产业活动的可行性较低、难度较大。因此经常出现温室大棚空置,土地季节性荒废等情况。2.二产以食品加工企业为例,机器设备的使用范围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如一些具有特定用途的加工设备,当某一原料的供应出现短缺时,由于机器的功能固着性以及固定成本高,企业难以及时调整生产方向,整体产出将下降。3.三产中的旅游产业受天气、季节影响大:天气状况良好的晴天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来观光游玩,可能超过景区的游客负载量;天气状况较差的阴雨天游客量骤减,景区的日常运营支出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增加的同时,收入也会缩水;旅游淡旺季的差异导致旅游市场的季节性问题突出,难以形成全年稳定的收入流。综上,产业内循环仍存在难以克服的客观障碍。

(三)普惠水平较低,产业互联模式推广受限

现阶段产业互联模式的多数成果被下游的参与公司所直接获取。对于农户而言,参与此模式前后的区别仅仅是将农产品卖到批发商手中还是由下游企业进行统一收购,此模式带来的超额收益往往不会流入到基层农户手中,导致农户参与此模式的积极性不高,对基层农户的生活水平没有实质性提高。此外,多数下游公司仅关注收购的农产品的价格和数量,而没有提高农户耕种效率的激励。在农户资金存在局限的情况下,仅凭靠农户的个体行为也难以培育良种和投入新型农产机械,运用先进农业技术所导致的大额固定成本与学习成本阻碍了先进技术的应用,多数农户的耕种行为没有受到新兴农业科学技术扩散效应的影响,农作物的产出无法实现较大程度提升,产业互联模式的成果没有反映在农民的生产中。部分坐落于农村的企业经营与当地关联程度不高:从原公司抽调员工而没有选择从当地招工,导致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的能力差,食品企业没有从当地农户中收购农产品、将当地农户纳入统一管理,而是自行开地种植导致当地农民的耕作被排除在产能循环之外,导致产业互联的普惠度较低。

(四)传统基建缺失,对新基建的支撑不足

部分已实现产业互联模式的六产企业或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具备良好的新基建条件:仓储物流的物联网应用、关于运营与客户数据的大数据中心、5G基站的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工业互联网的探索应用等。虽然新基建的建设程度高,却存在传统基建不到位的情况:出现了道路条件差易堵车、指示标识不明确通达度差、公共交通便利度低班次少、垃圾桶卫生间等基础服务设施分布少、餐饮场所数量不足且卫生条件堪忧等现象,导致游客的体验感较差,二次参观的积极性不高,同时降低了潜在游客到访观光游览的欲望,发展旅游产业以带动一二产业形成产业互联模式所带来的人气红利消耗严重。缺乏传统基建支撑的新基建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其自身实现程度高,发展空间和对产业互联的贡献度也会被大幅度限制。

(五)支持力度不足,政府政策亟待加强

1.政府对六产企业的支持往往是促进性而不是建设性的。政府对分散农业与中小型企业的关注度有限,政府出台的利好政策分摊到单个企业后的效应有限,无法帮助企业进行实质性的提升,难以构建产业互联模式。只有大型企业或初有规模的企业联合组织才会获得政府更多地关注与更多的扶持政策,更有可能具有新基建与产能循环的条件,实现产业互联。2.政府政策往往具有阶段性,在初期筹划现代农业园区时给予较多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财政倾斜,而在园区后期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依靠企业个体的行为和彼此间自发地联动,政府的引导、调整作用不甚显著,政策扶持力度较初期有所减弱,可能会导致产业间关联度较低,产能循环不彻底。在调研中,甚至存在基层政府对其辖区内发展第六产业的企业知之甚少的情况,政策扶持更难以实现。

(六)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弱

1.部分企业存在盲目的产业链扩张行为。当六产企业发展到各项业务运作正常以及盈利状况良好时,企业拥有充足的流动资金,亟待扩大经营范围,扩张市场占有率及市场势力,通过向外界大量融资,利用金融杠杆进行负债经营。如果企业的发展战略出现问题,正常经营受到扰动,资金流动性不足,并且缺少资金预警机制,会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给企业的整体运营带来危机。2.在实施战略投资时,决策者缺少风险评估意识,没有充分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企业决策者与交易对方的信息鸿沟难以弥合,导致企业外部融资的费用大幅增加,企业的融资风险加大。因此,在投资过程中会导致经常账户赤字、资不抵债、陷入金融骗局等后果,资金链因此断裂,致使一系列威胁公司生存的连锁反应。

四、实现乡村互联模式的途径

(一)加强产业间联系

科技引领,农业创新。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扩大一产规模,提高机械化耕种率,使农田高标准化、农场化运作,将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相结合,加强产业间的互联互通。夯实基建建设,为产业互联兜底保障。深化交通基础设施联通,促进区域经济要素的流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显著空间关联特征,重视各个产业园间的经济活动联系,深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突破区域内的空间地理壁垒。交通设施不断建设与发展在大幅提升交通便利性的同时,能够吸引资本流入与融合,带动其他产业和行业发展。同时由于交通的便利条件,旅游业的发展、流量的增加将带动本地产品的销售量,加速区域内的经济要素流通,带动园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六产融合发展。以旅游经济加深产业互联,创新多元化业态模式。通过产业互联的方式推进旅游经济与现代农业、文创产业、科技创新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延伸农业园区与旅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间互联带动效应与溢出效应。

(二)突出产业内差异化

依托地域背景与文化特色,对田园景观、民居建筑、节庆与饮食等资源进行梳理分类并统筹整合,实现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同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向游客提供个人定制化服务,加强第三产业的竞争力。以发展特色产业为基础,建立品牌农业。依据地域特色、文化背景等提供异质性娱乐项目,增强产业优势。从科技含量高、功能配备完善、经济效益高等方面创新创造,建设富有差异化的现代农业园区。

(三)政府加强政策扶持

政府加强对新基建建设及普及力度。新基建的建设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切实提高特色产业园区的便利性与可达性。政府应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者了解新基建、掌握新型农业与智慧农业发展方向并将与新基建相关的技术应用到农业方面。精准把握当地的特色文化,充分发挥产业优势。重视产业发展链条的前后延伸:一方面,政府需鼓励企业加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合作,必要时也可参与农产品生产原料供应基地的建设,从而达到产业链条前伸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也需利用农产品基地发展特色旅游业,使得产业链向后延伸。除此以外,政府积极搭建农业技术研发机构、高校等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桥梁,从而发挥这些组织机构在技术、人员、物流、信息等多个方面的优势。

(四)防范金融风险

评估风险,科学合理扩张。多重因素影响应当在企业或产业园区在做出决策时经过充分考虑,并尤其在扩张决策方面进行合理规划,避免激进的过度扩张,盲目追求规模导致资金风险问题。加强资金监管,避免链条断裂。科学的制度、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案应当在企业规划中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合理规划,从而有效降低资金风险并保证现金流的安全与顺畅。

五、结论与模式总结

(一)促进三产融合,为产能循环增添动力

三产融合是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以第一产业从业者为主体,在第一产业的后端加入第二第三产业进行融合,通过促进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全方位发展模式。现代农业是能够形成集产供销、贸工农于一体的多部门协调、各环节衔接,具有竞争优势的一体化、多功能的农业产业体系。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依托,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通过依托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地打造休闲农业旅游点,进行市场化运作,提升知名度的同时带动第六产业稳定发展,促进产业互联模式的完善。

(二)新基建赋能产能循环稳健发展

大数据是有效进行产能循环的工具。发展农业大数据云共享平台,能够实现农业数据的采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实现科学的发展。农产品可追溯平台,通过溯源系统的管理平台,同时借助智能监控系统自动采集的环境信息、实时视频信息等,建立完善丰富的农产品档案。物联网的建设,有助于各农业区之间的信息互通与产业互联。智能化农情监控平台,将现代化农业装备与信息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在全面的农情感知系统、可靠的数据传输系统以及高效的智能控制系统的配合下,实现平台智能分析、联动控制和精准干预。交通的便捷与快速发展有助于旅游业和农业的有机结合。便利的交通打通了游客与目的地的隔阂,有利于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不断发展。

(三)利用平台经济,拓宽销售渠道

平台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双边或多边市场,因此具有双(多)边市场的共性特征。但其互联网运营特性又为其注入了更多的独有特征,具体包括规模经济、高效连接、网络效应和锁定效应。特别的,在产业互联模式下,平台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推广平台。使得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也可依托平台经济与富有地域特色产品,进行销售推广,进而进一步打造特色品牌与相关文创产品,同时达到吸引游客、扩大知名度的目的。农产品电商依托信息社、微信公众号及淘宝、京东等网络平台,推介特色农产品,擦亮品牌产品名片,扩大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网络商城补充了线下门店售卖的渠道短板,提供更多的产品类型,更多的产品售卖形势,让销售真正做到了O2O线上线下的融合。并且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预约系统预定产品,使消费体验更加便捷自由。

(四)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突出集约高效科技创新能力。引入高科技农业生产技术,配置现代农业设施,产学研、一二三产融合联动,使得科技惠农绽放魅力。运用农业科技培育新品种,应用优质培育土壤和生产基进行种植,能够提高蔬菜种植效率并且更好的迎合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广泛使用蔬菜温室,并运用控制中心对温室进行一体化智能高效的控制。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在农业中的大面积应用推广,田间地头中涌现的大量新型物质装备也逐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人机等新装备有效推广不仅使农业种植的开展更加便利快捷,也吸引游人驻足,使得相关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

(五)政府扶持为发展保驾护航

加大扶持力度,切实保障发展。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补齐现有基础设施短板并推动新基建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实现高效帮扶。把握科技发展浪潮,推动科学技术应用与有机优质农产品从城市向乡村推广,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合理规划,引导产业成长。合理利用当地优势,充分挖掘文化资源,规划设计符合当地特色的发展方向与模式。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品牌农业、带动生态休闲。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实现特色产业的发展与成长、加强品牌建设以及鼓励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产业融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玮,秦国伟,于法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转换与调适———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J].农村经济,2021(9):64-72.

[2]陈薇琼.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1,34(3):73-75.

[3]孙中兴,王剑.基于新基建的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J].农业工程,2021,11(4):39-43.

[4]樊蓉,裴学海.农业领域5G行业应用研究[J].长江信息通信,2021,34(3):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