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工程安全管理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安全管理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安全管理计划

第1篇:工程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外包工程;安全管理;财务管理;精细化

一、建筑企业外包工程精细化管理内涵分析

首先,要确立外包工程中建设单位的主导地位,制定出科学的安全管理目标、经费使用程序及施工考核标准,并且要重点加强考核监督工作,确保用于日常管理工作的费用能实现专款专用,财务会计人员应当对每一笔财务支出、收入明细记录在案,努力促进外包工程日常管理能够在一个闭环回路的状态下开展。[1]其次,进一步明确工程管理部门、财务会计部门、施工技术部门等部门在发包管理方面的职能,尽可能使工程施工过程中少出现管理误区及盲区,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外包工程管理工作的各方面细节,加强对市场现场的监督。最后,推动各工程项目安全措施的开展,合理规划工程经费使用结构,促进现场安全交底会的顺利进行,从根本上提升工程安全文明及施工水平。

二、建筑企业外包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对策

(一)外包工程安全精细化管理

第一,组织架构方面:在前期的施工准备阶段,构建出以单位为主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对整个工程项目财务状况作出科学的分析与规划之后,针对安全施工管理提出“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组织、统一监督”的要求。[2]成立由企业总经理担任委员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其下从属的部门包括技术部门、财务会计部门、安全保卫部门以及工程管理部门等。委员会负责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且对安全考核意见和重要的经费支出情况进行审核。

第二,管理流程方面: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工程的范围和性质确定具体的施工单位,对各个施工各单位的计划施工日期和业务范围进行明确,初步确定各项目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将工程任务进一步细分细化。[3]与此同时,安全监督部门人员应当全面审查施工方,具体的审查内容为施工人员结构、施工素质、机械装备及安全机构等。同时,应当签订施工安全合同。安全合同的签订是发包公司与建筑企业之间经济制约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承包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建筑施工的相关规定要求,并且要主动接受发包单位的安全指导与监督;明确安全合同中有关施工考核的规定,并且要安排财务会计部门人员设定安全施工质量保证金,一般都是从工程承包款项中预留30%施工管理经费。此外,当发生施工质量或人员伤亡等事故时,应当从安全施工质量保证金中将用于事故的款项扣除并由财务部门详细记录。

(二)外包工程财务精细化管理

第一,组织架构方面:外包工程单位应当对自身的发展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结合,从而对当前的财务组织架构进行优化与完善,优化配置各项企业资源,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运营风险,为外包工程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4]外包工程可以采用树形管理模式,逐步扩大财务管理的范围,从而对现有的财务状况进行统一管理,避免因工程内部矛盾引发的财务问题出现,这不仅能强化财务管理的效力,还能够逐步提升外包工程的财务管理水平。

第二,管理流程方面:首先,对资金流动进行严格管理,强化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推行经济责任制,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资源浪费行为进行严格控制,逐步提升生产效率,对工程费用支出进行科学控制,同时合理安排预算资金,进一步降低工程的投入成本。其次,加强财务内部监督与控制。外包工程上层管理者可以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构建科学健全的财务工作规范条例,并且将各个岗位的职责进行一步细化,降低外包工程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5]同时,做好对财务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依据外包工程当前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放线设计出科学的内控机制和监督体系,从而使外包工程在项目建设、资金预算以及成本控制等多个环节方面实现进一步调整,对潜在的财务危机进行有效防范。最后,外包工程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应当逐步提升。管理层应当对财务人员结构进行合理优化,积极吸纳优秀的人才加入其中,并且对现有的人才队伍进行培训与教育,逐步提升其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结语

在外包工程精细化管理措施实施之后,运行维护单位与主管部门实现对外包工程的科学管理,并且能及时了解并掌握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从而将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并且也降低了不必要的经费开支,为财务会计部门工作人员减轻了工作压力,大大提升了外包工程财务管理的效率与水平,最终推动整个外包工作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余惠红.谈港口外包工程的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4,08:273-275.

[2]许威义.浅谈供水企业中小外包工程物资管理[J].城镇供水,2011,02:113-115.

[3]刘琰.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09:155-156.

第2篇:工程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 农村饮水工程;安全饮水;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一:农村饮用水安全相关问题

1: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

一些地区在建设农村饮水项目时,缺乏对水源保证、工程规模、工程类型等重要问题的有效规划设计和论证,导致工程布局不合理,饮水工程依然处于分散的低标准建设水平. 一些农村水井、水窖直接打在塘边、田旁,致使饮水水质不达标;有的水井、水窖深度不够,遇到干旱,塘、埝、田水干枯,水井、水窖水量剧减或无水可用. 在城镇周边,很多农村通过城镇中心水厂的扩网就能满足供水需要,同时可以大大节约投资管理成本,一些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村庄,实行规模化集中供水,比单村供水更有利于保障供水的水量、水质和降低成本,利于工程的可持续运行,但现状是有些地区不论村规模大小基本都是一村建一处供水设施;有的项目建设由于未与村庄、道路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有关内容统筹,存在重新改造甚至废弃等风险。

2:缺乏较高的农村供水标准

农村居住比较分散,工程供水规模相对较小,很多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都是单村取水工程,再加上设计标准低、工程建设时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缺乏健全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投资不足等原因,使得工程建设标准低,且很多饮水工程没有考虑消毒设备和净化设施,虽解决了饮水困难问题,但无法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3:缺乏良性的运行管理机制

农民本身的饮水卫生知识相对欠缺,工程运行管理不善比较普遍。单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业务素质较低,导致工程的安全运行存在隐患;同时群众承受能力有限,不能实现按成本收费,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不到成本的1/3直接影响了供水工程发挥作用的持续性;运行管理法规不健全,使各级水利部门行业指导缺乏政策依据。

4:缺乏配套的水质净化处理措施

饮水工程化验设备简陋,检测手段不全,水源和出水检测项目较少。由于受到工艺和建设运行成本的限制,往往采用季节性或应急性加氯消毒,供水安全得不到保障。电渗析或膜处理技术工艺复杂,管理水平要求高,不适应农村供水工程分散、成本低、供水量小的现实条件,农村饮水工程缺乏适用、实惠的水质处理技术。

5:缺乏农村水源保护意识

水源变化和水体污染是造成饮水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很多地区没有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饮水工程管护范围。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水污染的整体状况不容乐,污染不仅造成许多农民的饮水困难,而且给目前已建工程的水源保护带来很大难度。前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威胁广大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主要因素,且呈不断扩大趋势。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中近一半是由于水环境污染和水源破坏造成的。

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对策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研究规模较大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规模≥1 000 m3 /d或受益人口超过1万人)要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为保证农村饮水项目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资金合理使用,要切实抓好工程建设中的规划设计关、施工队伍关、材料设备质量关、资金使用管理关、工程质量关、工程验收关,严格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队伍、统一料物购置、统一县级报账、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验收标准”规范施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1)做好论证,抓好规划设计关. 前期工作滞后仍是制约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因素。首先要落实前期工作经费;第二要提高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深度,搞好水源工程的论证、水质评价和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第三要重点抓好县级规划。在宏观指导上要调整思路,坚持“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重点,后一般”,投资上优先安排高氟、高砷等地方病区、血吸虫疫区和严重苦咸水地区, 然后再安排一般缺水地区;“先水质,后水量”,在选择水源时,首先要确保水质达标,没有条件的情况下,要通过严格的水处理工艺,保障水质达标,在此基础上再因地制宜确定水量,提高保证率和方便程度;“先集中,后分散”,在工程布局上优先考虑集中式供水形式,实行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不具备条件的再考虑分散式供水。

(2)严格筛选,抓好施工队伍关. 对较大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选择有经验、有实力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对小型工程要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和培训。

(3)抓好材料设备质量关。对工程需要的压力罐、水泵、输水管道等主要设备和水泥、钢筋等料物,以县为单位集中招标采购,市水利部门及行政监督部门监督招标全过程,严格招标程序,确保质量。

(4)加强监管,抓好资金使用管理关. 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吸引社会投资,推行股份制、引进外资等方式,加快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导向、受益农户投入为重点、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属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政府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征地、用电、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在资金管理上保证“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报账提款、集中支付、招标采购、公开透明”的原则。鼓励、支持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和水价核定、水费计收、水费使用等方面行使监督权利,参与资金的管理使用,并依法维护用水户的合法利益。

(5)规范程序,抓好质量监督关。水利部门要依据编制的实施方案和工程设计,强化建设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对项目建设实行效能监察,看进度,查质量,监督资金规范使用,检查工程建设成效,还要查看以往工程运行情况、群众满意程度,保证已建工程和在建工程的合理性。

(6)严格检查,抓好工程验收关工程完成后,对所建工程要逐项检查,并登记造册,不合格的坚决不予验收每处集中供水工程都要配备相应的消毒设施,每处饮水工程正式通水前,必须由卫生防疫部门出具管网末梢水质化验报告,不合格的,必须返工,确保工程优质高效。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对策

运行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明确工程管护体制和运行机制,确定供水设施所有权和经营权,制定管护措施,主要应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权责明晰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对所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行市场化运营、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机制,明晰工程产权归属,明确工程经营管理者的权责,确保工程长效运行。通过组建供水公司、拍卖经营权、股份合作制、承包经营、村委会管理(村委指定管护员) 、农村供水协会管理等形式,调动工程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

(2)合理确定水价,确保工程的可持续运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原则上实行有偿供水,以水养水. 工程实行装表计量,水价的核定要以保证工程良性运营为目的,既要充分考虑用水户的支付意愿和承受能力,也要考虑供水单位的成本补偿和合理收益。

(3)一处一档;加强日常运行管理,供水单位应认真填写运行管理日志,定期向主管部门报告供水情况;加强事故管理,发生水致传染病等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事故时,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查找原因,快速妥善处理。

(4)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对供水水源地和供水工程设施划定明确的保护区,并设立明显的保护标志牌,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严禁破坏涵养林和水资源保护设施,严禁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生产活动和污染源存在,因地制宜地进行水源安全防护、生态修复和水源涵养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污染源治理,减少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严格按照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限制和排放总量要求,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指导农户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水产生态养殖,推进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搞好污水、垃圾处理,开展农村水环境修复工程建设。

(5)水质保证。建立水质监测网络,确保农民饮水安全。对于集中供水工程,要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监测, 对取水、制水、供水实施全过程管理;对于分散供水工程,分区域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并定期检查。水厂应采取必要的消毒净化措施,保证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

(6)加强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有计划地对供水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并经常进行技术咨询和指导。在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要针对农村实际情况,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器具,不断降低供水成本,提高供水质量。

(7)建立应急机制。根据水资源条件、所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以县为单元制定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应急预案。要建立技术、物资和人员保障系统,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

第3篇:工程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网格化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

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虽然近些年重大事故有所减少,但实际上落实一岗双责仍停留在纸面上,因此本文提出了“网格化”管理方法,即通过实施工程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将“网格化”管理办法和本工程现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密切结合,形成安全防护屏障,能够切实提高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成效,降低安全风险,减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隐患,有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杜绝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努力实现“零死亡”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的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和专职安全人员管理方法。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心下移至施工现场,用活用好安全管理团队,明确安全管理专职人员职责,及时纠正现场安全隐患,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以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为轴线,健全并完善项目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和制度,落实“班组标准化”活动和“单元预警”的开展,重点发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用,不断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安全隐患统计办法,以实现“大安全”为目标,调动来自上级主管单位、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和各类安全专职人员的力量,依托统一的管理模式,借助数字化的平台,按时间、类型、部位、环节分类,通过采集大量的安全隐患数据,最终达到熟悉安全隐患发生的规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1. 基于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网格划分及职责

业主单位为一级网格,监理单位为二级网格,施工单位为三级网格,现场施工区域按照路、桥、隧分部分项工程分类,3个级别管理人员分别对应现场施工点进行管理。为明确一岗双责要求,将项目部领导班子划入三级网格,监理办路桥隧专监划入二级网格。

1.1 一级网格

一级网格人员由业主单位专职安全人员组成,落实业主单位安全管理职责,负责本区域网格化的组织,编制网格管理方案;监督二、三级网格人员部署情况;组织所在区域的定期、不定期隐患排查和隐患分类、登记、销号;根据预警级别参加班前会;监督隐患整改情况等。

1.2 二级网格

二级网格人员由监理办安全监理工程师和其他专监组成,落实监理安全管理职责和网格管理方案;监督三级网格人员部署情况;对业主下发的文件、组织的活动进行贯彻落实;对所在区域进行定期、不定期地隐患排查和隐患分类、登记、销号,监督隐患整改情况,发现所在区域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立即要求该网格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业主;根据预警级别参加班前会;落实其他工程管理人员一岗双责,由安全专监和其他专监对关键节点共同验收;督促并参与三级网格的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演练;监督施工单位专项施工方案的落实;监督区域内的三防工作等。

1.3 三级网格

三级网络人员由施工单位领导班子和专职安全人员组成,落实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职责和网格管理方案;对业主下发的文件、组织的活动进行贯彻落实;领导班子按照领导带班制度对所在区域进行巡视,专职安全员须在所在区域进行值班,及时消除所在区域的隐患,对业主和监理检查的隐患进行整改;组织区域内的安全教育培训交底演练;保证区域内施工人员防护用品的发放,监督施工人员对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对各类设备和支架等进行验收;根据预警级别组织班前会,推行班组标准化,创建优秀班组;确保有效做好区域内的三防工作;发现人员违章作业,坚决制止,并有权在安全紧急情况下,要求停止作业活动并采取必要措施,同时安排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定期对所辖区域的消防器材、机械设备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如实上报生产安全事故,做好伤员抢救和现场保护工作,参与事故调查;策划部署所辖工区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根据现场危险源分布情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牌;每日向项目安全部长汇报所辖工区内的安全生产状况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等。

2.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网格化管理应用

2.1 领导定点、全员定责

领导班子严格按照所属网格进行值班,强化对责任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检查和指导,要赋予专职安全员相应管理权力;各级各类人员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岗位和个人,层层签订责任书,明晰责任主体,分解责任目标。

2.2 配置定量、监管定位

施工现场按照网格区域设立专职安全员值班点,要求采用简易防护棚等视界良好、便于回收的设施,值班点内须放置桌椅、防暑药品、饮用水、施工方案及简单图纸、扩音喇叭等物品,值班点设置“网格管理信息牌”,明确当日预警等级、值班领导、工区负责人及安全员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等信息,促进施工现场基层沟通交流;专职安全员至少每隔15分钟对网格区域进行一次巡视,要对每个部位、每个环节、每台设施设备、每个工艺流程逐一进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现场安全隐患,并根据安全隐患和重大危险源风险辨识标准,确认等级,确定治理方案。安全专监每日对所属网格区域的安全专职人员部署情况进行巡查并登记,熟悉网格区域内的施工进度,及时开展验收工作,监督隐患整改情况,对安全隐患频发和隐患集中爆发时要组织施工单位召开现场会,研究解决办法。

2.3 培训定岗、信息定时

网格区域内每日召开班前会,“班前会”以网格区域为单位召开,蓝色和黄色预警由网格区域内的专职安全员每日召集并主持;橙色预警由网格区域内的专职安全员每日召集并主持,监理组安全工程师每周参加一次;红色预警由项目部安全部长每日召集并主持,网格区域内的专职安全员每日参加,网格区域内的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每周参加一次,总监每月参加一次,并以网格区域为单位做好每天班前会交底记录。

对每日排查出的隐患,由网格区域内的专职安全员和安全专监上传至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的安全隐患模块,通过大量和长期的数据统计,发现隐患发生的规律,为今后的隐患排查提供可靠数据。

2.4 应急定制、奖惩定格

建立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体制、机制和编制,落实队伍、装备、物资器材,强化演练,及时处置事故,事故发生时,网格内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第一时间上报项目部,由项目部统一安排事故处置;通过督查、检查、考核等形式,奖优罚劣,每季度根据立功竞赛情况设立优秀值班点称号,对发生安全事故和突破控制指标的,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

结语

实施网格化安全管理,是一项创新工作,是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基层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和框架,建立安全管理网络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需要。网格化管理对于落实责任,一岗双责方面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真正的本质安全还需要各方的努力。

参考文献

第4篇:工程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城区配电网;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安全管理;供电服务;电力系统

近年来,城区配电网工程得到了全新的建设与发展,配电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然而配电网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一大问题,如何科学地防范安全问题、科学处理安全问题、提高工程施工管理的经济效益成为众多供电企业关注的话题。要想达到配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的目标,必须形成安全全过程管理理念,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规范管理工作秩序等达到安全管理的工作目标。

1城区配电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意义

配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所处地域不同分为城区配网和农村配网。配电网工程项目施工分布相对分散,容易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从而引发多重安全问题,一些安全事故的出现不仅会扰乱工程建设计划,甚至会带来人身威胁,酿成安全事故,给工程建设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强化城区配电网工程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维护配电网工程施工秩序,确保工程施工进度,无论对于配电网工程建设自身,还是对于整个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城区配电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全过程安全管理意识

城区配电网工程建设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配电网工程施工需要专业的技术、专业的管理,同时容易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其中某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配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的问题。对此,就要形成安全管理工作意识,然而,目前来看,配电网工程建设缺少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意识,电力企业片面地认为安全管理只局限于施工阶段,是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化规范,忽视了前期设计、勘察等阶段的安全控制,为后期的过程建设施工埋下隐患。

2.2安全管理无依据、无规范

妥善、合理的管理工作需要健全、完善的规范与制度的约束,然而目前的城区配电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却缺少健全完善的规范和依据。供电企业正是因为忽略了全过程安全管理,未能编制一套合理的安全管理规范制度,使得配电网工程建设处于无序状态,当安全事故出现时,各个参建方相互推诿责任,安全责任找不到归属,相关的安全责任问题也无法解决,这种无规则、无依据的工程建设管理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2.3缺少安全管理评估系统

配电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评估系统,依赖于此系统来对各个参建单位、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岗位的工作进行评价与评估,然而从目前来看,供电企业忽视了安全管理评估体系建设,盲目地加强安全管理,缺少目标性、组织性与规划性,使得配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结果得不到保证。同时,当前的城区配电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缺少计划性、目标性,通常配电网工程建设施工前还未形成特定的安全施工计划与工作目标,就盲目开始施工,导致了安全事故出现时,各个参建方束手无策,安全问题得不到处理和解决。

3城区配电网工程建设全过程安全管理对策

3.1勘察设计阶段的安全管理

城区配电网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应该贯穿于配电网工程建设始终,从项目勘察与设计阶段入手,把握好这个关键关口。电力企业要配合设计单位共同深入工程现场,了解并掌握工程现场的条件和环境,本着趋利避害的原则来优选安全的工程建设点,再围绕该点进行测量、分析,本着安全原则进行图纸设计,确保工程设计符合其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要为配电网工程施工提前预设一个安全、合理的环境。

3.2招投标时期的安全管理

经过客观、真实的勘察设计后,形成了相对科学、完整的配电网工程设计图纸,审核通过后建设单位则要开展施工招标工作,这一环节也要将安全纳入考虑范围。第一,严审施工方的资质。面对工程承包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要想确保施工安全,电力企业就必须对投标施工方的资质严加审核,从其资金实力、经营业绩、内部人员资质、信誉度等方面逐一审核,优选高资质的施工单位。第二,了解投标单位的经济实力。电力企业必须明确各个投标单位的资金状况,选择具备一定经济实力、资金流动能力的施工企业,这样才能预防后期的转包问题。第三,深化人力、物力等的质检。加强投标单位的施工人员资质审核,同时也要加强其所配备的施工机械、设备、器具等的检查,对于任何不合规定的设备或人员取消其施工资格。前期的工程勘察、图纸设计以及招投标管理都是配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的关键阶段,任何一个阶段的安全管理都将关系到后期的安全。因此,要想从根源上确保配电网工程安全建设管理水平,就必须从这些关键阶段入手,强化安全管理,为配网的安全施工、后期的安全质检等打好基础。

3.3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

施工阶段是配电网工程建设的最关键阶段,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阶段,工程施工现场多种错综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容易酿成多种事故和问题,从而影响并干扰配电网工程的安全。为了切实确保施工安全,供电企业必须积极调动工程监理单位,要求其加强安全施工监理,及时排除一切非安全因素对工程施工的不良干扰。第一,签署安全施工协议。供电企业在工程施工前应该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统一签署安全施工协议,要求施工单位能够切实依照协议规定来履行安全施工的职责和义务,同时对监理单位提出特殊的委托要求,重点强化安全施工监理。第二,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管理。为了有效监督并落实配电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应该创建安全管理责任制,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从上层管理者、技术人员到最基层的施工工人都规定其所履行的安全责任,设置专门的安全责任监理岗,负责监督各个岗位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在责任制管理模式下,安全责任得以追究,以此才能从根源上控制非安全施工。第三,强化安全计划管理。预先制定安全管理工作计划,要求各项施工按照这一计划展开才能最大程度上确保安全施工,安全施工计划的制定要有所依据,既要遵循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基本规律,又要立足于施工工程现场条件,同时也要以传统的施工经验为参照,这样才能确保安全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3.4加强施工流程的规范化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配电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也需要特定的规程和规范,只有规范化的施工才能确保安全。对此,首先供电企业应该深入学习并积极落实配电网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规定,特别是一些行业安全规范、规章制度等需要切实遵守,不论配电网工程管理人员、检修人员、施工人员还是运行人员都必须统一遵守安全施工规范制度;其次,要强化配网运维的规范化管理,配网从施工建设到后期运行都要实施统一的规范化管理,这种规范化管理具体包括配网断电、送电的规范化管理,状态检修的规范化管理以及相关设备安装与调试的规范化管理等。只有规范化的管理才能真正确保安全。3.5创建配网安全过程管理评估体系供电企业有必要针对安全管理工作创建一套合理的安全过程管理评估体系,利用已有的责任制度来检测安全管理工作效果,分析安全管理是否达标。要明确检测项目,例如配网消缺抢修管理制度是否完备以及各个环节是否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安全施工标准等。同时也要重视各类施工计划、临时性施工方案调整等的审核,重视工作票的检查,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教育水平,通过书面测试、现场考核等方式来检查施工人员的安全水平,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切实发挥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职能,检查其是否按照规定的规程、规范来执行相关监理与检查工作,要对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业绩给出量化的评估,以此来调动各个参建方的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性。

4结语

城区配电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安全管理,需要供电企业投入更多的精力,要不断总结配电网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从而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将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配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从而达到预期的管理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黄雄星,闫其明.配电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浅析[J].广东科技,2013,(14).

[2]黄元生,范玉凤.国内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综述[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

第5篇:工程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1工程施工中的管理

1.1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

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项目的目标界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

1.2施工前的准备

1.2.1施工技术的准备

项目部在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对图纸中的问题进行汇总,由总工办组织项目部及营业部结合本公司的施工特点,提出具体的修正方案,报甲方及设计单位共同探讨,以达成一致,使得问题能够在进场施工前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项目技术人员在工程部及总工办的指导下,结合工程项目特点,编制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施工顺序、主要项目施工方法、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降低成本措施、保证工期及文明施工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材料及机具需要量计划,施工平面部署及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分配等。公司在多年的施工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施工作业方法,并编制成作业指导书,供项目人员参考,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方便了对施工操作人员的培训。

1.2.2施工材料的准备

为了提高计划材料的准确性,由项目部依据营业部下发的分项材料表对各分项材料用量进行核对,及时将修正材料量返回营业部预算员处,由预算员下发材料计划表,此计划表作为采购人员的采购依据提前联系供货单位,从而保证材料的供应。项目部同时向采购人员提供材料进场时间要求,从而使采购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按部就班的进行材料的准备。

2.2.3施工操作人员准备

工程部依据项目部提出的劳动力计划,结合公司整体施工项目的进展情况,准备各工种人员,并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对入场工人进行入场前的教育及相应的技术安全培训,使工人在入场前对工程项目的技术难度、质量要求有所了解。总工办针对工程的特殊工艺对项目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如果工程单项需要分承包方,则由营业部负责分承包方的联系,由工程部进行工程考察确认,分承包方一旦确定,则由工程部组织项目部针对本工程对其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技术、质量、安全、进度、现场文明施工等方面。从而保证了在施工过程中,各班组均能全面执行公司的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并能够由项目部对其进度、质量进行控制。

1.2.4施工管理人员的准备

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统计核算员、安全管理员等几个岗位,工程部依据工程规模及难易程度确定管理人员的数量并进行职能分配,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在工程部的领导下,组织本项目人员认真熟悉图纸,与营业部沟通现场用工及材料用量。提出人员及机具计划,在公司要求工期内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1.2.5施工机具的准备

工程所用施工机具大致可分为手使工具及电动工具,电动工具由公司采购部门供应,采购部门依据项目部提供的机具名称,对机具进行检修维护,从而保证机具在施工过程中的正常运转。

1.2.6施工现场的准备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对工地进行实地勘察,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堆放地点、施工用水及用电情况,对原有建筑的情况进行摸地,并将实际勘察结果填入《交接备忘录》中,原有引进技术影响装饰施工质量及效果之处,以及修正措施要及时知会顾客,争取顾客的同意。在特殊环境下要注意允许施工时间及道路运输情况。

2施工管理的“两大难题”

在建设市场中施工管理面临诸多风险,其中“施工安全”和“经济风险”是主要风险,也是长期困扰企业的两大难题,它关系到施工企业的自下而上和发展。在建设工程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施工企业将受到停止投标资格,降低资质等级处罚,如果出现经济上拖欠工程款、工人工资、材料款及支付大于结算等现象,企业的信誉往往将会受到不良好的影响,对于这些现象及问题施工企业理应高度重视,当然我国建筑行业针对这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规范要求也越来越多。由于市场秩序及材料、人工费上涨等因素,工程造价越来越低,工程成本(包括安全设施成本)越来越高,工程利润却越来越少,因此最终导致施工安全存在投入不足的现象,由于这些存在隐患出现比较普遍,给施工管理人员造成了较大的责任压力。现在的建设市场僧多粥少,求大于供,施工单位处于弱势地位招投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中工程款支付保证金内容均由建设单位设定,作为施工企业想要得到工程必须接受这些条款,否则就要退出投标或废标。从投标工作开始施工单位就面临不可选择的风险。有些工程违反科学,“打破常规”,任意工期;有些工程施工合同设定的付款条文,预付款少,进度款审批时间较长,工程完工只能支付到40%~60%的工程款;有些重点工程履约保证金,预付款保证金要重复提交,多数工程变更增加工程量超过10%以上,而工程款则按合同价支付。这些不合理的现象在客观上助长了垫资拖欠之风,也成为企业的重大经济风险。

3安全管理需要创新

安全管理要与时俱进,从目前施工管理现状来看,多数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都是由公司质安部、项目部、班组三级管理。公司设质安部,全面负责施工质量和安全工作;项目部一般设有专职质安员或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过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建设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市场竞争、市场秩序和劳力市场出现了施工新的情况,给安全工作也带来许多新问题,如工程款支付不足,安全投入不足的问题;工期不合理,经常加班赶工的问题;工人来自各地,不易组织管理等问题。传统的安全管理重在制度建设和管事,现在安全管理更注重沟通协调和管人。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安全管理部门、安全员管控能力和效率要求更高了,继续沿用传统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已不适应当前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从近年来很多建设工程发生的事故来看,安全形势一直十分严峻,随着建设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安全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必须在动态管理和有效管理方面有所创新。

安全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从施工安全管理的不同状况和效果来看,安全管理关键在于提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过去对安全管理工作比较偏重于规章制度与处罚,安全管理就事论事。在对安全管理人员的选择、培训方面不够重视。有些安全管理人员只是自己知道会做,不会组织教育,只会发现问题,不会解决问题。有些安全管理人员认为自己口头上说了就是尽到责任了,注重程序过程,不注重效果。安全管理工作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在于行动上落实。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有专业知识水平,更需要有口头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控制能力。由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企业必须在继承发杨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首先,在“选人”用人方面把好关。要选责任心强,敢说会做的人从事这项重要工作。其次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着重在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管控能力方面下功夫,安全管理工作重点应放在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制的落实,对安全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不看程序,要看成效。企业对安全管理人员要授权负责.对不适合在安全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要及时进行调整.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一支会教育、会检查、会执行、会落实的安全管理人员队伍。有称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工作才能抓出成效。

4经济风险以预防为主

第6篇:工程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施工;进度管理;安全管理;措施

一个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的发挥,尤其对建筑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对工程项目进度进行有效地控制,使其顺利达到预定的目标,是业主、监理和施工方在进行项目管理寸的中心任务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1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工程项目的进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建设者需事先对影响进度的各种因素进行调查,预测对进度可能产生影向的因素,编制可行的进度汁划,指导建设工作按计划进行。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的情况,难以按照原定的进度计划执行。这就要求人们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譬如我年前接手的一个半截尾巴工程,我拟定了较详细的进度计划,排出了各工序的时间节点,但最后还是未能达到老板规定的进度要求,且春节后又因工人晚到的原因使预定工期一拖再拖,所以,制定了计划还不行,必须按天、周、半月、月抓落实。

为了做好工程进度管理,首先要加强人员管理,建立项目目标奖惩制度,对重点节点工期进行奖罚,负责人的工作业绩也进行奖罚,制定严格的考核体系对成员进行有效激励,调动起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注重进度计划的编制工作。可以通过分析同类或者相似工程项目的实际工期资料,并根据工程自身的特点,合理安排进度的工期,特别在工程项目后期各工种、各工序需交叉作业,现场提升及搅拌等机具设备的调配都存在各种问题,这就需要项目部统一协调,合理安排,保证各班组工人都能正常作业。另一方面,还必须落实专人对计划的执行进行跟踪、检查、对比、分析协调和控制,实施进度计划要尽量减少事后的补救和调整,侧重预见和预警性的控制和现场协调。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与其他建设单位的沟通和外部职能部门的协调,综合各方因素,才能保证工程项目能顺利进行,预定工期能按期完成。

2 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施工项目承担控制、管理施工生产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目标的责任,因此,必须同时承担进行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责任。

(1)建立和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

(2)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及时报偿。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项目的施工现场安全员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重一环,也是安全管理得以落实的直接执行者,例如我司在重庆南岸区黄角垭镇的一政府安置房项目,去年12月前换了好几个安全员都未能将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抓好,但12月底换了一个经验丰富、尽职尽责的安全员,在项目经理的全力支持下,通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施工现场各项安全工作大为改观,脚手架紧固了、防护网整齐了、楼栋及进出通道各种标牌标示明示了、现场材料堆码顺畅了……..各项安全工作都逐渐得到规范,反之,若各级领导和施工项目经理不重视安全管理,那出事故的可能就大大增加。同时,各级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均要负责,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从项目经理到施工工人的生产系统做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到横向到边,人人负责。

(3)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施工现场一定要检查落实“安全三宝”是否执行,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应抓紧纠正、改正,把问题解决在事故发生之前。

(4)施工项目还应通过安全监察部门的安全生产资质审查,并得到认可。一切从事生产管理与操作的人也应持证上岗,并接受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定期培训和业务指导,做到单位安全管理与行政安全监督管理相结合统一。

第7篇:工程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 A

1 配电网安全管理的目标描述

1.1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近年来,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号召要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建立长效机制。那么,何谓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指企业通过安全生产的制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企业安全文化的培育等措施,强化安全管理,使企业在一个时期或更长时期内,少发生或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有效地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使企业安全生产的态势处于可控状态。建立健全企业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是抓好安全生产,实现“全面负责”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必须在多方面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配电网工程是指供电公司投资的10kV及以下线路和设备新建或者改造的工程项目。10kV配电网在整个电网中十分重要,是电网的基础。配电网工程建设能够完善10kV电网结构,使配网结构更趋合理,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配网安全运行水平。而安全生产是电力建设永恒不变的主题。电力建设安全文明施工水映了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项目管理单位应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建立起安委会领导下的以行政管理体系为核心、以技术保障管理体系为主体、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为重点、以思想保障体系基础、以群众监督体系为保证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管理目的,强化安全管理,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科学长效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监督检查机制;以人为本,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为员工建立安全、环保、健康的工作环境;全面推广安全设施标准化,全面实施精品工程,以精品工程促进安全文明施工,以安全文明施工保证精品工程。

1.2 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历年来的配电网工程安全管理更加重视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而忽视了配网工程前期设计和招投标以及投运使用阶段的安全管理。我们要对配网工程全过程实施安全管理,有效降低配网工程伤亡事故率。加大配网物前期设计和招投标阶段安全管理,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同时对配网投运使用阶段进行安全管理。

管理目标:紧紧围绕实现“三个不发生”(不发生人身七级及以上轻伤事件,不发生恶性误操作事件,不发生倒杆断线事件。)的安全目标,动员各级工程管理和工程建设人员,营造良好的基建安全氛围,明确落实安全责任,巩固安全工作基础,有效控制安全风险,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确保配网工程顺利实施,有效发挥配网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指标体系是指专业管理的过程控制指标)。

建立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下的以行政管理体系为核心、以技术保障管理体系为主体、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为重点、以思想保障体系基础、以群众监督体系为保证的安全管理体系。企业的安全生产是这几个体系共同努力完成的,不论哪个体系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转,因此都要不断地给予完善。

2 配电网安全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配网工程设计阶段安全管理

配网工程物设计阶段首先是配网工程地点、路径的选择,要符合城市规划小区规划的要求,要确定配网工程的新建和改造的立项需要以及概算投资额度是否合理充分。

2.2 配网工程选址路径安全管理

1)建设地点的选择是重要的前期工作,这不仅涉及到工程建设条件、生态环境、安全管理等重要问题,受当地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制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项目投资、建设速度和施工条件,以及该配网工程未来的运维。建设地点和路径的选择要尽量节约土地成本,要选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对配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能到位。配网工程路径规划合理,能较好地融入当地的城区规划。配网工程的规划和立项和投资概算安全管理任何配网工程都是为它的使用需求而设计建造的。配网工程的使用需求必须充分酝酿准备,配网工程电气设计、土建设计是否相互衔接;配网工程的投资概算是否合理。

2) 具体到设计环节,图纸上的差之毫厘,实际中就可能谬之千里, 要经常组织设计人员学习《安规》、《强制性条文》、《设计原则及方案》等规章制度,时刻绷紧安全弦,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设计出规范的工程。

安全技能在设计中运用的重要性。一个接线端子的连接错误、一个设备参数的描述模糊、一个绝缘配合的计算失误……,这些在图纸上貌似很细小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工程投产后很严重的事故。可以通过设计的改进和设备的选型,有效防止了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安全技能工作的进步添砖加瓦。

2.3配网工程招投标阶段安全管理

配网工程在设计图审完成,可以组织施工发包招标。 配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安全管理要重在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外包工程施工队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此严格把好资质审查关尤为重要。要重视对施工单位资质的审查,严防不符合该配网工程资质要求的施工单位竞标甚至中标,这样容易导致施工过程出现安全隐患甚至安全事故。

2)要重视对施工单位资金能力的考察了解,否则施工单位无资金实力必然转包,造成工程停工甚至“烂尾”工程。

3)要格外重视对施工单位技术力量、人员配备情况、施工机械和和安全工器具是否配备到位,是否合格。严防施工单位拟派不懂施工技术的管理人员负责该工程,如果这样势必造成质量不合格的配网工程。

2.4 配网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

配网工程施工现场各种不安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施工企业务必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水平,安全生产、安全工作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同时施工现场派驻的监理公司要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实施监管,对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书面要求整改到位。

1)监督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公司对各单位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的安全责任落实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督查。重点监督领导层抽查各施工单位作业情况、重要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监督管理层组织作业前现场勘察、工作票的签发、安全技术交底等责任落实情况。监督执行层倒闸操作、安全措施布置、现场安全监护等责任落实情况。

2)强化工程计划刚性监督管理。公司通过“作业计划管理系统”全面掌控各种作业计划,各基层单位采取“月计划、周协调、日控制”措施,控制了无计划作业,有效防范了计划遗漏、重复停电和作业计划不均衡情况的发生。

3)强化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公司采取现场拍照、摄像、填写记录薄或在工作票上背书等方式加强到岗到位人员的管理、检查和考核,到岗到位同时检查下级单位到岗到位执行情况。针对农网地域广、作业面多、管理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公司加强了监理人员的配备管理,使监理能够充分发挥现场安全监督作用。

4)强化配电网运行方式监督管理。调度根据本地区10千伏线路的负荷状况,结合作业计划,及时调整负荷分配,确保不出现线路过载现象,并留有充足的线路承载裕度。

5)强化入网作业队伍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设备运行单位主管生产领导亲自带领管理人员、生产骨干组织施工单位对邻近带电体作业、高空作业、交叉跨越作业等重大、复杂、危险作业进行现场勘察,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前认真检查入网作业队伍使用的安全工器具,保证人身安全。

2.5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2.5.1 学习贯彻配电网建设施工管理规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各县级供电公司组织配电网管理、运行、检修、施工等一线人员认真组织学习国家行业的设计规范、规章制度,同时将一系列管理制度要求落实到配电网日常运行、检修、施工中,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切实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2.5.2 加强配网运行管理,保证配网安全可靠。

1)配网停送电管理规范化。各县级供电公司要提高前期现场勘查质量,切实了解每项配网工程的工作量和所需时间,紧抓每月停电计划,督促施工单位提高业务水平缩短停电时间,杜绝发生延期送电现象,以供电可靠性为基准,进一步规范配网工作流程,同时做好“OMS”、“95598”信息以及“供电可靠性系统”的闭环工作。

2)配网状态检修规范化。按照省级电力公司的文件要求,积极开展配电网状态检修工作。根据配网设备的重要性、用户供电可靠性的不同要求,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分别制定特别重要设备、重要设备、一般设备的状态检修策略。

3)配电MIS管理应用规范化。各县级供电公司每月组织配电MIS的核查工作,包括接线方式、设备台账、变更及时性情况,在保证“台账完整率”和“台账录入及时率”100%的同时紧抓配电MIS系统“业务应用模块”的使用,及时录入本单位工作计划并与相关运行工作关联,保证“线路巡视”、“两票”、“缺陷上报与消缺”、“设备测温”、“负荷测量”等工作“有据可依,有史可查”,进一步规范配网方面的工作流程。

4)设备测量记录规范化。各县级供电公司要组织检查配电设备红外测温、配电变压器负荷实测开展周期性情况、实测数据真实性情况、以及配电变压器可开放容量维护及时性、准确性情况。

3、配电网安全全过程管理的评估与改进

3.1 评估方法

1) 检查配网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明确,运行、检修、施工等相关专业工作界面、 业务工作流程是否清晰。

2)检查配网消缺抢修等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完善,配网消缺工作是否纳入生产计划管理, 临时性工作是否履行规定的审批手。

3) 检查工作票“三种人” 以及外协施工单位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是否正常,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是否符合要求。

4) 检查与外协施工单位是否签订安全协议,是否存在以包代管现象;外协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是否规范, 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是否符合全工作规程要求。

5)检查作业现场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是否按照要求到岗到位,工作前是否组织现场勘查, 停电、 验电、 挂地线等安全措施是否完善, 是否严格执行“两票” 和“事故应急抢修单” 等制度。

6)检查抢修消缺工作现场是否有防暑降温措施, 是否配备应急救药箱, 抢修施工车辆出行前是否进行安全检查。

第8篇:工程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建筑安全管理;PDCD循环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建筑业也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生事故的行业,是国家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近年来,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建筑施工现场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影响了建筑业效益的提高,也是建筑业及建筑施工现场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事故是建筑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长期以来,建筑业一直是各国职业安全事故率较高的工业部门之一。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英国平均每周有1名建筑工人死亡,建筑事故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项目成本的3%~6%;美国平均每周有2名建筑工人死亡,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项目成本的7.9%。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周死于建筑事故者约7人,我国虽然还没有有关建筑事故所造成经济损失的统计数据,但实际经济损失也不会低于其他国家。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业市场上,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了承包商的平均利润率(我国2000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为1.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7年的《安全生产简报》中公布:2007年建筑施工发生较大坍塌事故66起,死亡375人,分别占建筑施工较大以上事故的64.1%和73.4%。由此可见安全问题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近年来重大恶性事故发生频繁,引起我国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落后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阻碍国家基本建设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行业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导致了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等。建筑业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施工现场,而建筑施工现场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及安全管理现状是建筑业乃至建筑施工现场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建筑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从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对建筑业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事故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绝大部分事故与管理因素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安全技术是建筑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但安全管理却是安全技术与安全规程实施的保证。本文将全面质量管理(TQM)中PDCD循环的方法运用于建筑安全管理,以期保证安全技术、安全规程、安全措施等在建筑企业中得以正确实施与贯彻,从而达到降低建筑业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企业效率、改变企业形象的目的。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PDCD循环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或全面质量控制(TotalQualityControl,TQC)是已经得到普及的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其实质是依靠全体员工对生产、经营、服务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改进产品、工作以及服务的质量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依据TQC(TQM)原理建立起来的PDCD(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是企业质量管理中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如果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建筑安全管理之中,将使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由过去的“群众运动式管理”转化为连续、动态循环式的过程管理,由此将大大强化企业全方位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建筑安全管理的PDCD循环及其对策

建筑安全管理的PDCD循环包括安全决策阶段(计划)、计划实施阶段(实施)、效果检查阶段(检查)、汇总总结阶段(处理)四个过程。

1.安全决策阶段——计划(Plan)

该阶段包括施工公司制订某一时段具体时间如一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的安全管理计划;提出安全工作指标;编制安全措施计划等内容。与历史上最好阶段、一般阶段、最坏阶段以及与本企业具有可比性的其他企业的同类状况相比较,经过周密调查、细致分析和充分论证,确定出该段时间内具体的、可以量化的安全工作指标。在安全指标已经确立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关联图、因果图等工具对前期(一般为上一阶段)曾发生的事故(或隐患)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和汇总,找出导致事故(或隐患)发生的全部末端因素(可采取措施预防的因素),进而运用排列图等方法找出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施工生产现场予以确认。依据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企业的总体安全措施计划内容,然后将其逐层细化到职能部门、项目部、工程队、班组以及个人的职责范围内,并指定各自的负责人、检查人和完成期限,同时绘制出目标管理图。

2.计划实施阶段——实施(Do)

实施阶段是整个PDCD过程中工作量最大、任务最繁杂、内容最细致的。它是决定PDCD循环成败最关键的程序。依据细化后的安全措施计划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可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也可在自身的工作范围内制定,并进行部门、单位的PDCD循环计划(该循环应包含于企业总的PDCD循环之中)。经过一定阶段的实施后,企业安全管理计划的总目标负责人集各分目标负责人,分析和汇总各部门的实施情况,以便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实施进程进行分析、协调及修正,必要时还可组织有关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安全检查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安全施工达到预期安全生产目的。最后确定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通过几次反复循环直到所制订的目标最终全部完成。总的PDCD循环包含多个部门和各施工队的PDCD循环,这样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效果检查阶段——检查(Check)

当达到制订的安全目标或者计划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各部门、各单位针对自身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最终的、整体的效果如何,还需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和确认。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或其业务主管部门应及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评估和检查。评估检查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检查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正式的、全面的和最终的。

4.汇总总结阶段——处理(Disposal)

PDCD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总结阶段,它是安全水平改进与提高的基础。具体做法为:对实施情况评估检查后,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召集与安全有关的所有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汇总和总结,并将有效的经验或措施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依照既定的工作程序纳入企业有关的技术或管理标准之中。还要进一步研讨下一个PDCD循环要解决的内容。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在循环中发展,在循环中进步。

按照以上建筑安全管理模式,在2008年3月,河南中原铁道广告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接的郑州铁路公安局沿线护路岗制作安装工程开始施工时,由于是在郑州铁路局管辖内的沿线各站施工,施工线路长,紧邻铁路线,危险系数高,面对重重困难,公司采用了建筑安全管理模式。首先制定出安全管理实施计划,列出工程项目各阶段需要达到的安全指标,按此计划逐层细化到项目部、工程部以及个人,并指定工程施工队的队长为负责人。工程开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对安全实施情况汇总,查找漏洞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2008年7月当郑州铁路公安局沿线护路岗制作安装工程完工后,公司安全质量部、项目部负责人召集各工程队队长和参与工程的管理人员,对整个建筑安全管理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以书面形式记录在案,以便于后期工程参照,如此严格按PDCD模式管理这项工程,取得了无一人伤亡的好成绩。按照PDCD模式管理其他工程也都收到理想的结果。

第9篇:工程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关键字] 建筑质量 PDCA 安全管理 循环

0.引言

建筑质量及安全管理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指导下,通过对建设工程计划和实施过程,致力于实现预期的质量和安全目标,是一种过程性、纠正性和把关性的质量控制。建筑质量是建设工程安全问题中的关键性因素,建筑质量的性能日益成为解决工程建设中不和谐因素的首要问题。建筑质量及安全管理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等特点,本文提出将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方法应用于建筑质量管理中,对建筑安全及质量管理的全新方法和操作过程进行了分析,从而降低建筑过程中的安全质量事故率,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率,增加效益。

1.建筑质量的重要性

建筑质量及工程安全是多学科的综合科学, 其管理是多方面的, 要做到安全施工和质量保证,需要参与建设的各方均加入到管理队伍中来, 各负其责, 综合治理, 才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等对工程建设都应该负有各自的安全责任, 都应该积极参与建设工程安全及质量管理。作为建设项目的投资方, 建设单位往往是连接项目参与各方的纽带。建设单位处于各个环节的核心, 积极参与安全管理能够为其自身和在建项目带来众多收益。如防止人员伤亡;提高施工现场工人的势气和劳动生产率;保证工期;防止由于事故造成的法律责任;避免负面的公众效应;减少政府部门对项目的干预。由此可见, 建设单位在工程安全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的积极参与, 更能给安全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 建设单位应积极参与工程安全及建筑质量管理。

2.PDCA循环法

PDCA 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W. E. Deming ) 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又称为“戴明环”,即计划( Plan)、实施( Do)、检查( Check)、处理( Action)四个阶段:

P( Plan) 阶段:主要制定计划、方针目标,拟定对策、措施、管理要点等;

D( Do) 阶段:主要按拟定的计划实施执行;

C( Check) 阶段:主要对照计划实施的结果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肯定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A( Action) 阶段: 处理检查出来的问题, 并肯定成功的经验,把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移到下一循环中去解决。

PDCA,周而复始的活动,每一次循环过程都要确定新的目标,解决新的问题,进而形成一种大环套小环, 阶梯式上升的模式。从图中可以看出PDCA戴明环有三个特点: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不断前进、不断提高;门路式上升。

3.PDCA循环法在建筑质量中的应用

如果将整个建筑质量管理体系看做一个过程的话,那么该过程的PDCA循环应包括四个方面。

3.1 P(Plan)计划阶段

P 阶段就是发现问题, 确定问题, 分析问题, 制定问题解决方案的阶段。该阶段包括房间施工企业制订某段具体时间如一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的质量管理计划;分析房建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系统的现状;提出安全工作指标;编制安全质量措施计划四个方面。选定房建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依据主要是企业该时期的安全工作方针,上级有关部门对安全工作的指示、要求,以及企业当时的安全生产状况等。

在工程进行的前期把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尽可能的全部罗列出来, 然后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会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制定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如: 对设计单位要让其在设计阶段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关于安全的强制性规定, 并给出相关安全施工的建议或方案; 对施工单位要在招投标时严把安全关, 除严格审查相关资质外, 可根据需要增加对投标单位的安全建设信用核查条款。在工程开工前, 作为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循建筑质量相关规定。

3.2 D(Do)实施阶段

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施计划中的内容,对建筑企业来说,根据质量管理计划,将这些技术方案细化后,落实到个人,经过一个施工段后,企业质量管理计划的总目标集各分目标负责人,分析和汇总各部门的实施情况,以便对技术方案落实情况并对下一阶段的实施进展进行分析、协调,必要时还可组织有关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最后确定出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通过几次反复循环直到所制订的目标最终全部完成。

3.3 C(Check)实施阶段

C 阶段就是检查阶段, 当计划实施一段时间后, 应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特点, 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相关人员对生产过程中的建筑质量及安全和计划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突击性的和专业性的检查。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教育、查现场、查台账、查隐患、查整改等。检查是监督各项制度与计划落实情况的有效手段,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严格执行各项检查制度, 切忌任何其他因素对检查的影响。

3.4 A(Action)实施阶段

PDCA 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总结阶段,对总结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经验加以肯定,并以标准化,或指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参照;对失败的原因要总结,引起重视。在实践中,应该对实施情况检查并评估,安全及质量管理负责人召集与质量安全有关的部门的负责人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将有效的经验用书面形式写下来,按照既定的工作程序纳入企业有关的技术或管理标准之中。存在问题,研究问题,最后是解决问题,如果人人有质量忧患意识,真正认真地去做,就能防治质量通病,质量才能再上台阶。

4.结束语

把质量管理中的PDCA 循环工作方式运用于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可以解决安全及质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安全工作质量水平,使企业的安全工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钟俊霖.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要素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Vol 27(1).2006.

[2] 建设部.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R] . 2005.

[3] 黄世国,徐丽. 基于PDCA 循环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J].山西建筑,2007, 33( 4) :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