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振兴建设方案范文

乡村振兴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振兴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振兴建设方案

第1篇:乡村振兴建设方案范文

一、发展水利开发与乡村旅游的优势

乡村旅游实则是低碳经济下,借助生态资源的优势,重温和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产业方式,是一种非资源消耗性产业,是朝阳产业。说到生态资源,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水利资源丰富,由水资源还延伸出湿地、灌区、桥梁景观,以及水利人文资源。这些资源在顺应自然、科学合理开发后,对当地乡村经济发展与振兴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开展水利旅游也有多重意义,其一,亲水是一种传统。探究人类文明史,人们是逐水而居,依水发展绵延生息。古往今来,名人骚客写下无数咏水诗篇,他们寄情山水,托水寓义,以山水抒发多种情怀,可以说水利资源旅游自古有之,现在推广只是它的延续和发展。其二,可以更好地让大家了解水利。一座大桥、一座大坝的兴建,无不讲述着当时的经济发展、执政理念、工程施工水平,是一个水利工程发展史,游客的实地观看,可以强烈感受到浩大的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其三,游憩功能。水是流动的,水是包容的,有水涵养,动植物和谐相处,一派田园风光。人们到了这里,身心得到舒缓,疲惫、焦虑、压力抛之脑后,这些地方既是天然氧吧,也是疗养胜地。其四,带动相关产业。由于水资源的开发,可以衍生出休闲、美食体验、冲浪、沙地城堡、踏浪滑沙等多种行业,既可以完善产业链、调整水产业结构,又能增加乡村收入,拉动当地经济。其五,抓好保护工作。开发水利资源,离不开保护这个词,要高举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旗帜,围绕水生态修复、水源区保护、水工程维护,抓好水资源管理和运营。在此过程中,结合防洪、河道疏浚、生态修复、资源整治等工作,以改善乡村居住环境,涵养水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提高乡村可持续和谐发展。

二、数字传媒技术助力水利旅游经济

数字传媒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网络通信及声光电等技术,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及图形等媒体信息,将抽象的信息具象化,变成能管理、可感知和能交互的技术。现在一部智能手机在互联网的加持下,通过微信、微博,利用抖音、快手、火山等小视频、小程序,将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人们联结在一起,一张图片、一个信息,可以吸引几十万的网民围观,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些都是广告宣传所急需的。该书指出,数字传媒技术能够为观光客提供多元而丰富的信息,向游人提供便捷的交流互动平台,人们旅游获取信息和交流已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实现资源信息的互通共享。该书作者也提醒水利旅游开发者,要重视数字传媒技术的运用。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路径要与视频、动漫、投影、网络及计算机等数字传媒技术结合,通过现代设计艺术和大众传播媒介将数字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乡村旅游规划机构、乡村旅游开发运营管理等领域,数字传媒技术与水利旅游开发及乡村旅游的融合能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开发水利资源与运营中,要利用大众喜爱的自媒体微博、抖音、短视频等媒介,向人们提供各种积极向上的娱乐空间。将一栋栋极具水乡特色的民居场景,清澈的鱼塘边大人和孩子的欢乐嬉戏,周末和节假日,游人到水乡小镇赏花、看果、品果、拍照等图像广而告之,让潜在的目标游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水乡美景,激发游客的内生动力。乡村水旅游的愉悦感、满足感、舒适感,身处其中的参与和互动情趣,微分享悠然自得和妙趣横生,使旅游生活更加有趣和生动。当然,数字传媒还能提供加强的模拟功能,能够精准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利用三维立体和平面设计等技术设计出水乡旖旎绚丽的世界,创造出许多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蓝图。总之,可以借鉴数字传媒技术广泛应用到文化传播、出版及信息传递、电子商务、虚拟现实及创意设计等领域中的成熟技术和独创手法,为水利资源旅游与开发助力。

三、数字传媒技术在水利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中的应用

第2篇:乡村振兴建设方案范文

*山多地少,人均水田面积只有0.17亩,旱地0.23亩;全乡近一半人口离乡外出务工,村里留住的多是老弱妇幼。全乡无工业和商业企业,无文化娱乐场所,全乡只有一所医院和一所中小学校。村民以种植业为主,耕地主要种植水稻和番薯,[文秘站网文章-找范文,到文秘站网]山地零星种植柑桔、枇杷、杨梅等水果。粮食和经济作物多数是自种自给,农民的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出售水果、毛竹和木材。05年全乡人均全年收入1560元,属于欠发达地区。全乡有59个自然村,其中有10余个自然村计百分之五左右的人口至今居住在尚未通道路的高山、深山或峻岭之中,居住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上郑乡的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

造成*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依然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较为恶劣、耕地面积小耕作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库区水资源保护限制较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投入严重滞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以及综合素质不高等。

为了改变落后面貌,振兴农村经济,*党委和政府多年来也一直在摸索走一条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目前主要在实施三个建设项目,一是修通圣堂村至富山乡公路,使部分高山上的村落和农民群众受益于公路交通带来的便捷,改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二是利用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开发____等旅游景点;三是对横贯全乡30多公里长的____实施五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10500多千瓦的水电开发资源。以上项目一旦完成,将极大地改变__*面貌,为振兴和壮大农村和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起到积极的作用。

经过前一阶段的调研,根据__*的资源、条件和实际情况,本人认为发展__*农村和农业经济除了乡党委政府已经作出的部署以外,还应从一下几方面作重点考虑:

第一,改变种植业结构,走一条效益型农业的路子

利用有限的耕地种植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效益比较好的经济作物,

并使之产业化,让农民从只种植水稻和番薯等粮食作物的圈子中跳出来,改变传统的种植业结构和跳出自种自给小农经济思想束搏,走一条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的路子,使农民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一、种植蔬菜

__*地处山区、远离城市,辖区内无排污企业,空气、土壤、

水质无任何污染,因此,在上郑乡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是非常适合的。由于耕地较少,在有限的耕地上种植一些投资少、周期短、效益高的品种,如茄子、蒲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将会比单纯种植水稻、番薯、小麦等粮食作物带来更高的收益。

如果一些农户不愿意放弃种水稻,也可以在每年十月份水稻收割后的大片抛荒的地里种植秋冬季蔬菜,如茄子、黄瓜、西红柿、太空土豆、蒲瓜等。这些蔬菜均可在次年的六月底前收获,不影响水稻种植。种植茄子,亩产可达300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2元批发出售,即可获得每亩6000元的收入;种植太空土豆,亩产2500公斤左右,批发出售价每公斤1元,每亩可获得收入2500元,种植土豆成本较低。上郑乡共有水田2327亩,如果在每年的秋冬季节,用三分之一的耕地种植蔬菜,全乡就有几百万元的新增收入。

二、种植竹笋

在山坡和旱地上种植竹笋,在临安等地的山区已有成功经验,那

里的农户家家种植竹笋,收益很好。竹笋生长在无污染的山地,是公认的绿色食品。竹笋味道清淡鲜嫩,营养丰富,是城乡居民喜好的蔬菜食品。种植竹笋投资少,技术难度不大,一年中冬、春、夏季都可出笋,亩产每年可达3000公斤左右,按市场批发出售价每公斤3元计算,每亩笋地可带来9000元左右收入。上郑乡共有旱地2669亩,如果用三分之一的旱地种植竹笋,全年可为全乡农户增加700多万元收入。

第二,科学种植,管理好现有果树

__*各村基本上每户都零散种植枇杷、柑桔、杨梅等水果,据

统计全乡共有果树地3500亩以上,但都处于粗放型种植,平时很少管理。因此,水果产量不高、品质不佳。遇大年,水果价格低,许多都烂在树上;遇小年,基本上没有产量。农户在水果上收益甚少,许多农户种植的水果处于自产自给状况。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农户尚未掌握果树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技术,以及对农户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营销渠道不畅。因此,应建立__果蔬合作社,把家家户户组织起来,在水果的种植品种、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水果

销售上予以指导和帮助,把零散的种植形式形成集约化的规模型生产经营和管理,逐步做到水果种植产业化。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以销促产、以品牌抓质量、以品质赢得市场,从而递增收益的良性循环。第三,开发禽畜养殖业,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食物上对禽畜

肉类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据有关资料统计,我省每年鸡鸭等禽类消费量在2亿只以上,每年从外省调入的禽类约8000万只;每年从外省调入的猪牛羊等畜类数量也相当可观。可见,在欠发达地区的山区实施禽畜养殖有着广阔的市场支撑。养殖禽畜也将有效地利用山坡杂草地、毛竹林地和空地,并且禽畜粪便用于肥田,减少化肥用量,保护土质和环境;种植的蔬菜残叶、瓜藤枝叶又可作为禽畜的食料,形成生态循环。因此,利用好山区资源、发展禽畜养殖业,这对于农民群众增收无疑是一条路子。

经了解,__各村村民对养殖禽畜积极性都很高,但实际情况是每户都只养了一两头猪、几只鸡而已,自养自食,远没有形成商品规模实施产业化经营。养殖业长年形不成规模,过不了产业化这个坎的主要原因是启动资金缺乏和担心销路。

解决启动资金缺乏,归根结底是政府部门、金融部门、科技和农业等部门对欠发达农村脱贫致富要有紧迫感、使命感,并且在政策上、制度上实施优惠贷款措施,凡是有意从事禽畜养殖、启动资金缺乏的农户各级各部门都应网开一面予以支持和扶持。同时,出台政策,采取鼓励乡镇事业单位人员投资与农户合作兴办禽畜养殖业、积极招商引资等措施。

养殖专业户担心的销路问题,可以采取成立专业合作社或公司进行统一销售、和当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公司、企业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以及利用网上销售等办法解决,以减少养殖户销售信息不灵、担心销不出去的后顾之忧。

建议乡政府相关部门对全乡各村重点养殖禽畜的种类、品种、规模、目标、资金筹措等方面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针对各村优势、养殖条件和地理环境确定合适的养殖种类,选取优良品种,发展鸡鸭鹅猪羊牛等禽畜养殖业。

第四,开办无污染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__*在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

同时,应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如经济学家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所说的:“一个国家如果以传统农业为指导,那么这个国家是个贫穷的国家;一个家庭经济收入依靠传统农业,那么这个家庭充其量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因此,__*在考虑如何将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的同时,也应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到__*远离县城,工业原材料、辅件、标准件采购供应不便和库区污染限制等因素不便于兴建工业企业,但是考虑到本地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和种植、养殖业的逐步兴起,可以兴办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譬如,竹制品加工企业和蔬菜、禽畜肉品类深加工企业。

第3篇:乡村振兴建设方案范文

一、咬住一个目标不松口

“一个目标”,即:打造京杭大运河畔第一古镇,突出抓好文化发掘和旅游开发,这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将窑湾打造成大运河畔第一古镇,不能不需要勇气、干劲和智慧,党委政府面对这一十分艰巨的任务,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号称“小上海”和“苏北周庄”的窑湾镇尽管今不比昔,但毕竟资源优势还在,关键就看能否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而市委市政府适时作出的开发窑湾古镇和发展旅游业的大战略则极大地鼓舞了窑湾6.7万人民创业的激情。在克服资金短缺等不利因素之后,古镇保护性开发经过一年多精心实施,投资总额达1亿多元的古镇一期建设工程终于在今年国庆之前顺利竣工并对外开放。国庆长假期间,游客达20万人,社会反响非常好。在此基础上,古镇建设二期工程稳步推进,预计于明年“五一”之前竣工。

二、实现两大转变不松懈

学习好、实践好科学发展观,我们务求实现两大转变:第一,切实转变发展理念;第二,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窑湾是边远乡镇,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带来两个消极面:一是窑湾人思想看似活跃实则保守,小农和小市民(窑湾曾被划为窑湾市)意识较强,贪图眼前利益;二是在发展上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贪恋现有资源——窑湾土肥水美,一亩粮食千把斤,够吃的了;依傍大运河、骆马湖,有砂有鱼,打一船、撒一网,够花的了。这一现状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必须用先进的理念武装窑湾人,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适逢其时。

群众落后是因为党员干部落伍。镇党委针对这一现状,决心抓好“三个坚决破除”:通过集中的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围绕市委提出的“十破十立”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兴思想解放之风、走科学发展之路”大讨论活动成果,着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坚决破除因循守旧、怕苦畏难的思想障碍;坚决破除激情不高、斗志不足的精神障碍;坚决破除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的作风障碍,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作风的转变和党性修养的增强,开辟科学发展的新思路、落实科学发展的新举措。学习实践活动中,党委结合周边事例启发诱导:兄弟乡镇棋盘镇原来一穷二白,条件远不如窑湾,可是近年来他们解放思想,负重拼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终于闯出了一条适合本镇的快速、健康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鲜活的事例引起了大家深深的反思,落后的绝不是条件而是脑袋,转变发展理念已刻不容缓!

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上,党委政府遵循科学规律,制定了中远期发展规划,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把窑湾打造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大运河畔第一古镇,历史文化名镇申报工作已经结束,很有希望。而在每个村的发展定位方面,不搞一刀切,不下行政命令,都可因村制宜,充分发挥长处和优势。有了发展自以后,庄场、王场等村靠近大运河,搞起了船舶修造;五墩、刘宅等村临近骆马湖,搞起了高效水产养殖;胜利、臧许等村搞起了大棚种植养殖…一些民营企业也不甘落后,伺机发力。骆马湖水产品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段夫亮在观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电教片中外地同行的创业史后深有感触:与别人相比,自己依托骆马湖,有着极为丰富的水产资源,可发展却远逊于别人,输在哪里?不就是输在脑瓜上吗?经过公司全体党员和董事会的反复讨论,大家终于下决心实施久拖不决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投入资金3000万元,着手上马二期工程,新增两条生产线,外加一个500吨的低温冷库和2000吨的恒温冷库,主打产品为真空包装水产熟食、鱼丸和鱼糜,产品销往上海、天津以及日韩新加坡。同时恢复与台商美商接触洽谈,争取他们早日投资入股。经过打拼,今年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苏北唯一的一家省级农业龙头加工企业。

三、达到三项要求不松劲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最终要达到三项要求: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的实惠。围绕这三项要求,窑湾镇周密安排、科学规划、切实兑现。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党委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和活动方案,严明各项制度、严格检查督导。活动紧扣“推进科学发展,打造大运河畔第一古镇”主题,突出“保增长、促发展、重民生、转作风”的工作重点,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意识,切实转变不适合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着力抓好镇村、教育、医疗等单位党员干部理论素养的提升、服务态度的改善、发展水平的提高。查摆不足,切实整改,使党员干部真正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第4篇:乡村振兴建设方案范文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粮食生产喜获丰收

今年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8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由上年的45万亩增加到今年的55万亩:玉米44万亩,其余为秋马铃薯、黍谷、豆类、小麦、莜麦等。玉米总产量1.66亿公斤,杂粮总产量1500万公斤,粮食总产1.81亿公斤,比上年的1.5亿公斤增加了20.6%。

2、经济作物收入保持稳定

全县经济作物31万亩,其中蔬菜20.56万亩,油料(葵花、胡麻、黄芥)54318亩,甜菜15590亩,瓜类(西瓜、甜瓜)24095亩,药材5934亩,烟叶280亩。

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产量4亿公斤,总收入2.67亿元,加上其它作物收入,经济作物总收入3.06亿元。

3、农村经济总收入18.33亿元

4、农民人均纯收入2760元

今年全县种植业之所以夺得历史性的丰收,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出台的扶持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政策及优惠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二是粮食、蔬菜等各类农作物市场价格上扬,销售渠道畅通,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加速了农产品的转化增值;三是农业科技的进步、科技含量增加,提高了种植业的质量和效益;四是各行各业大打支农总体战,创造了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五是今年雨量充足,自然灾害较少,老天帮忙;六是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非农收入。

二、发挥职能作用,创新工作思路,扎扎实实为“三农”服务,全力抓好五项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抓好支农、扶农、服务“三农”的各项工作

中央1号文件下达之后,在县委、县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我局组织全体干部开展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活动,分赴各乡镇进村入户进行宣讲,并帮助农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到了政策宣传、调整结构、农资服务、农技培训、增收措施五到位。

首先,落实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抓好粮食直补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工作流程。并抽调21名工作人员,用了一个月时间,深入乡村开展了玉米面积核实工作,通过听汇报、查台账、看报表、实地测、搞调查的办法,严格核实,并按照规定程序和办法,把直补资金发放到农民群众手中。

其次,抓好支农、扶农工作。我局与其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抓好春耕备耕工作,打好支农总体战,组织调运回玉米、马铃薯1200万公斤,化肥8万吨,春浇面积50万亩,积极争取支农贷款,解决了春耕春播中的困难。开展了农资打假活动,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今年6月份,我县42万亩农作物发生草地螟,我局无偿为群众下发3吨农药,组织购回10余吨农药和3000余台喷雾器,防治面积达40多万亩,使虫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是开展市场及信息服务工作

我局积极协助各乡镇搞好市场建设,向上级农业部门上报南河种蔬菜大市场以及其它农贸市场的有关资料,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协助搞好市场冷库、加工企业等配套设施建设。与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抓好市场规范、活跃流通、监测检疫等项工作,注重收集并建立农村种养大户和农村经纪人档案,总结他们的经验,发挥他们在市场建设、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与各级新闻媒体联系,利用国家、市农业互联网,广泛收集农产品供求、价格、市场销售趋势等方面的信息,组织壮大以种养大户、经纪人为主的信息队伍,依靠他们把信息传到千家万户,以促进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增增收。

2、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作物为重点,科技兴农显现新亮点,有了新发展

今年,我局把科技兴农的重点定位在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方面,突出抓好优质农产品标准化栽培、无公害蔬菜技术、科学施肥、重大病虫害防治、四位一体沼气大棚、牧草种植、经济林栽培等实用技术,引进、推广粮菜等优良品种30多个,开展了试验、示范项目12个。我局会同各乡镇举办各类技术班和专题讲座,邀请外地16位农业科技专家,巡回300余村开展了农业科技培训,接受培训的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青壮年农民群众共6万余人。我局还突出抓好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建设,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抓了宣传发动、技术培训、管理监测等项工作,帮助南河种镇2万亩青椒、胡萝卜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书。在窨子沟、周庄、冀家窑、北小寨村实施了4000亩玉米、马铃薯育程工程。在南沙城、曹娘村开展了高蛋白、高油玉米5个品种试验,在大临河试种了1000亩夏波蒂马铃薯。

3、开展了特色农业综合规划,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为发挥我县土地类型多样、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我局对全县的特色农业基地建设进行综合规划。基本思路为“南山脚下果林带,平川井区种蔬菜,两河灌区上畜牧,山区突出林草芪”。形成南山脚下30公里长,5万亩优质接李为主的林果生产带,涉及5个乡镇48个村;平川南部井灌区种植20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带,涉及8个乡镇63个村;桑浑两河灌区种玉米20万亩,牧草10万亩,形成养奶牛2万头、肉牛5万头,羊20万只的畜牧生产基地,涉及6个乡镇120村;山区、半山区造林种草20万亩,涉及5个乡镇100个行政村。在开展综合规划的基础上,我局经过充分的研讨,确立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总体思路,即加强玉米、蔬菜、奶牛、林果、牧草五大基地建设,扶持玉雄淀粉加工厂、南河种蔬菜大市场、万发生物质能有限公司、田仁乳业集团、长城园肉乳有限公司和蔬菜、草粕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四大产业:玉米产业,年种植玉米35——40万亩,可产玉米1.5亿公斤左右。玉雄淀粉厂投产后年处理玉米15万吨,拉动全县玉米产业上档升级。蔬菜产业,全县每年种植蔬菜20—25万亩,产蔬菜5—6亿公斤,加上预冷、加工、运销以及带动其它服务业,年总收入4—5亿元。畜牧产业,全县养奶牛3万头、肉牛10万头,肉羊30万只,猪15万口,农民出售鲜奶、肉类以及加工转化增值,畜牧产业年收入8亿元,林果产业,种植大接李为主的经济林5万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川区人民造林总面积达到45万亩。牧草产业达到15万亩,成为当地农民的一项致富特色产业。

实施特色农业综合规划,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引导、逐步推进。

4、积极争取新项目投资,大力招商引资

在全县招商引资的热潮中,我局加强与上级农业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争取项目投资,开展与省内外企业、各界人士的合作与交流,与我县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协作,共同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全年争取上级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共21个,总额达6948万元,其中建成的11个,投资额3063万元,正在建设的5个投资额605万元,意向性的4个投资3280万元,计划项目投资6000万元。其中我局并实施的有5项:①国家农业部批准的旱作节水黄芪示范基地项目按计划、按规程在周庄村育苗500亩,在龙泉、席家堡、土巷村直播4000亩。②为培育南河种蔬菜市场发展壮大,我局与省、市农业部门多方联系,争取回国家农业部200万元的市场建设项目款。③山东平阴葡萄开发公司投资56万元在大临河乡留义村、罗庄村试种美国红黑提子两种葡萄已育苗100亩,如试种成功,可大面积发展,成为农民群众致富的一项特色产业。④全市“雁门关盐碱地治理和农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涉及我县投资6000万元,治理盐碱地6万亩,预计在2006年开始实施。⑤申报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投资。

各乡镇以及社会各界的农业投资项目有兴建的蓖麻加工厂、蔬菜加工厂3个,蔬菜恒温库、冷库7个,蔬菜市场1个,养殖场7个。

5、加强队伍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我局按照“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依法行政,接受监督,转变职能,搞好服务”的目标任务,不断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学习制度,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两个条例”、党报党刊的重要文章;学习农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条例,重点掌握种子、农药、植物检疫等有关的法规、条例,并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执法管理和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有力地提高了全体人员思想的政治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其次,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一系活动。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了制度建设。全局人员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无论是在本局或下乡工作,坚持做到了不搞享乐主义、不铺张浪费、不大吃大喝、不吃拿卡要、不加重基层负担。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中,采取了上下联动,内外结合,评、纠、建相互促进的办法,召开了行风评议座谈会,开展行风评议问卷调查和行风征求意见卡,针对存在的行业不正之风进行了整改,增强全局人员的执法意识和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三是从严从实抓好机关作风纪律整顿。从9月下旬以来,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制定了整顿机关纪律作风实施方案,完善了考勤、请假、学习等规章制度,开展了学习理论,提高认识;对照检查,揭摆问题;整章建制,强化管理等三阶段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局干部的组织性、纪律性明显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及面临的困难

1、受农业环境条件的制约,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及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为突出

在全县百万亩耕地中,保浇或半保浇、且能获得高效益的农田只占40%多,其余为中下等干旱地或重度盐碱地,而且农田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广种薄收,产量低、效益低,尤其抵御旱灾能力差,造成这些地方群众收入低。其次是山区与川区,土地多的与土地少的,科技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快的与慢的之间的差距。

2、受市场因素制约,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当前,由于农产品总量短缺问题已经解决,局部出现了农产品过剩,而且由于不少农民难以把握市场,生产带有盲目性和自然习惯,加上市场机制不健全,农民所产的粮食、蔬菜等价格不稳,不同程度出现贱卖、难卖问题。

3、受科技水平和思想观念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缓慢

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是“绿色、生态、无公害”,但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不够解放,现代意识不够强,急功近利,不舍投资,优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还较缓慢。还基本停留在传统农业层面上。农产品品牌不突出,附加值低,效益不高。

4、受项目资金制约,农业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程度不高

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缺资金、缺人才,现有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档次低、规模小,大量的农产品难以转化增值,只能出卖初级产品,不仅农民增收难,而且影响了全县经济发展。

5、受县域工业经济薄弱的制约,农村剩余劳力不能大量转移。由于我县工业经济薄弱,也牵涉到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小,农村不少剩余劳力难以转移到非农产业。

第5篇:乡村振兴建设方案范文

(一)市级重点项目建设。20__年,西平县共筛选市级重点项目3个,总投资1.2亿元。20__年计划投资7000万元,止6月底,已完成投资6150万元,占全年的87.9%。其中,续建项目1个,总投资5000万元,20__年完成投资3000万元,20__年6月底已完成投资20__万元;新开工项目2个,总投资7000万元,止6月底,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占年度计划的42.9%。

(二)项目建设。一是加强工业聚集区建设,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1—6月,全县新上项目(含新建、扩建、续建、技改、合同、意向项目)91个,计划总投资40222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22050万元;目前,已累计落实投资688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8820万元。在新上项目中,意向项目17个,总投资150300万元,合同项目11个,总投资110800万元;在建项目52个,总投资118547万元;建成项目11个,总投资22580万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1000万元以上47个,300万元以上项目26个;工业项目65个,占项目总数的71.4%,农业项目10个,占项目总数的10.9%,其它项目16个,占项目总数的17.5%。二是加快农村道路建设进度。20__年争取县乡道路改建工程17条74公里,总投资3341万元。截止6月底,已开工15条,完成总投资40%;争取通村公路37条58公里,总投资1174万元。目前已开工33条,完工28条46公里。三是加强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西平县20__年安全饮水工程为20__年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本次饮水工程共解决23575人,涉及西平县3个乡镇9个行政村的22个自然村。20__年12月下旬开工建设,20__年3月竣工,新打150米深机井4眼,解决二郎、焦庄、柏亭办事处3个乡(办事处)9个村委22个自然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3575人。四是加快农村沼气建设。20__年西平县农村沼气建设任务5000座,项目涉及20个乡镇(办、场),现已建成池1150座,占任务总数的22%。五是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20__年西平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任务是规划建改农家店10个,强化配送中心功能,提高农家店综合服务功能。目前,10家农家店建改任务已基本完成。

(三)工业经济。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道路,加快重点企业的扩建:请记住我站域名、续建工程和工业集聚区建设。扎实开展“工业振兴年”活动,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调节,做好煤电油运、原材料等重要生产要素的供求协调,缓解供求压力,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工业经济运行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2亿元,同比增长18.1%;完成供电量2.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55亿元,同比增长51.5%;实现利税9230.4万元,同比增长26.1%。

二、关于“三农”工作

(一)认真落实小麦最低收购政策。按照国家标准,全县对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每斤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0.87元、0.83元、0.83元,比去年分别提高0.11元。截止6月底,全县累计收购最低价小麦2.1亿斤,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

(二)做好农资综合直补工作。20__年全县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已于3月6日全部结束,共兑付全县191386个农户8549万元,与上年持平。其中粮食直补1816万元,农资综合直补6732万元。全县亩均补贴标准为84.72元。

(三)切实落实良种补贴。20__年,全县小麦良种补贴面积97万亩,每亩10元,补贴资金970万元(已完成);玉米良种补贴面积95万亩,每亩10元,补贴资金950万元;棉花良种补贴1.1万亩,每亩15元,补贴资金16.5万元。目前玉米、棉花补贴任务已下达,登记造册工作正在开展,预计7月底前落实完毕。

(四)认真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20__年,西平县共争取农机补贴资金650万元。截止目前,650万元购置补贴项目已圆满完成,补贴各种农机具536台,受益农户290户,带动农户投资农机1450万元。

(五)积极做好“家电下乡”工作。今年西平县家电下乡销售数量目标为15500台(部),销售金额403万元。止目前,共销电6273台、冰箱8125台、洗衣机1987台,已审核通过15485家,15172家群众已领到补贴,补贴金额282万元。

(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20__年,上级下达西平县的扶贫开发项目分别是乡村道路建设项目5个、安全饮水项目1个,财政投入资金250万元。修建道路11.4公里,解决2.4万人的行路难问题;修建水塔一座,解决0.3万人的饮水困难。项目已经上级批复,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力争按照上级要求于9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七)抓好粮食生产。切实抓好国家级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__年全县种植小麦97万亩,平均亩产484.1公斤,同比增长5.2%,总产46.96万吨。突出发展无公害疏菜、林果、花卉、食用菌、烟叶等特色农业。上半年,全县无公害蔬菜种植达到11.2万亩,食用菌种植达到1亿袋,林果、花卉种植达到1.2万亩。

(八)切实抓好畜牧业生产。突出抓好养殖小区建设,全面建设县级动物防疫体系,努力提升全县畜牧业发展水平。上半年全县共建成畜禽养殖小区15个,新建规模养殖厂24个,猪、鸡规模化养殖达到70%以上。全县共存栏生猪108.5万头,出栏7

2.2万头,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9%和5.6%;存栏家禽1086.4万只,出栏631.8万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8%和12.4%;肉牛存栏2.95万头,出栏1.2万头,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和3.6%;毛肉兔存栏284万只,出栏165万只,羊存栏15.3万只,出栏10.4万只。牲畜五号病、禽流感防疫密度达到100%,猪瘟、鸡新城疫病防疫密度达到100%。全县没有发生一例重大动物疫情。

(九)加快林业生态县建设步伐。认真按照省、市关于林业生态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目标,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全县累计投入林业生态县建设资金1100多万元。县财政筹措资金600万元作为林业生态县建设专项资金,其中100万元用于城区绿化,100万元用于一个山区乡绿化,400万元用于农田林网和绿色通道绿化。20__年,全县共完成植树310万株,恢复完善农田林网32万亩,完善绿色通道73公里,成片造林2万余亩;积极深化林权改革。全县非公有制林达95%以上,造林数量和质量都明显好于往年。

(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上半年,全县新打机电井1818眼,洗修旧井1200眼,维修新建桥涵185座,建水利示范园区2.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8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2.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平方公里,新增和改善易涝面积3.2万亩。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4万人。

三、关于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

(一)积极做好城乡规划编制。按照“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强化管理、争创一流”的指导思想,围绕20__年的重点工程建设,科学规划、精确定位。重点完成了文成中学教师公寓、商品砼中转站、天燃气分输站、4个建制镇垃圾中转站等36个建设项目的选址定位;做好了搬运站和棠溪商城西区旧城改造规划、文化花苑二期、文成中学园丁小区、柏城名苑小区建设规划;做好了嫘祖公园、洪河公园的初步方案设计和棠溪大道、建设路南段、西平大道、交通路、护城河路、柏城大道等6条道路改造工程,做好了凤鸣路、平顺路等4条排水工程测量设计;完成了52项建房规划的放线定位。按照市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组织专业人员,深入试点村进行现状测量和规划修编工作。上半年,完成了盆尧乡、芦庙乡4个村庄规划。

(二)积极推进“三城联创”和市容、环卫工作精细化管理。根据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和省级文明城“三城联创”的工作目标,切实加强对城区环境和卫生的整治,采取多种手段对全城所有主次干道的摊点、户外广告、游商、夜市摊点、乱牵乱挂、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不良现象进行规范和清理整治。特别是对责令限期改正无效的“钉子户”,依法采取强制措施,重拳出击,严管重罚,既加大了执法力度,又控制了暴力抗法事件发生,增强了执法工作的有效性。上半年,共出动宣传车1500余车(次),清障车180车(次),取缔马路市场及流动摊位210多个,拆除搭建的庵棚70多个,清理违法乱贴小广告900余处,清除户外违章设置的流动灯箱230多个。通过强力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城区市容环境“六乱”状况得到彻底根治,形成了停车归点、广告归栏、经商归店、面貌整洁的良好局面。同时,对城区17条主干道推行门前“五包”责任制和“三扫一保”工作制度,投入垃圾清运车辆3800多台次,清运垃圾4万多立方米,保证了城区环境卫生的整洁靓丽。

(三)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筹措资金,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进度。目前,已在交通路北段路东建成经济适用房三栋,竣工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860万元,可解决105户入住;交通路西侧的廉租房建设项目已于4月9日开工,计划今年完成9栋住宅楼,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投资额2160万元,现正在抓紧施工之中,预计年底前竣工,可解决500户入住。

(四)加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运营管理。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5万吨,总投资5013万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已全部竣工,日处理污水2.5万吨,铺设污水管网14公里。目前,洪河以东、以南的污水已基本应收尽收,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垃圾处理厂工程规模为日处理垃圾200吨,库容量80万立方米,总投资3009万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并投入运营。

(五)进一步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园林绿化建设。上半年,完成城建项目投资1231万元,其中:投资700万元,实施完成了龙泉大道、经贸路、棠溪大道排水改造工程和城区主干道排水沟的清淤维修;投资296万元,对建设路进行了全面改造;投资235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5座、新建公厕4座。广泛开展园林绿化建设。以新建、改造、充实三项绿化工作重点,搞好了15条主干道行道树的补栽,共种植乔木1万多棵,灌木5万多株,补栽花带3000多米。

四、关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工作

(一)加快中小企业货款担保体系建设,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20__年3月,注册1340万元,成立了西平县财信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目前,已为河南鼎力杆塔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提供了投资担保。

(二)做好商贸流通工作。上半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亿元,实现出口创汇140万美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1亿元,增长22.1%,各项贷款余额23.6亿元,增长36.1%;分别较全市、全省增速高17.5和8.2个百分点,贷款增速超过存款增速14个百分点,新增贷存比达到57%,较全市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00.21元,增长

10.75%;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环境不断优化,进一步拉动消费需求。

(三)完善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大型物流企业,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大型、综合专业批发市场。上半年,全县共发展大型物流企业4个,改建、扩建、培育各类农副产品市场16个。投资5200万元,建设了新兴建材市场,升级改造了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发展体系。

(四)加快发展旅游经济。以棠溪源和蜘蛛山风景区被确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为契机,加大县内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设和对外宣传力度,扩大旅游品牌影响力,旅游业已逐步成为西平县新兴产业。全年共接待游客4.23万人次,旅游收入506万元,旅客投诉率0.03‰,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五)进一步规范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一是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上半年,全县实施政府采购486次,实际采购资金12166万元,节约资金2853万元,节支率19%。二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展顺利。实现了县级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支付并轨,为县直144家单位提供财政核算和服务。上半年,共审核支付凭证6万份,纠正不完整,不合规定支出100笔,涉及全额25万余元;拒付各类违规支出30多笔,金额16万余元。三是乡财县管改革进一步完善,保证了乡村工资发放和基层政权运转,进一步规范了乡村财政财务管理。四是财政投资评审力度加大。上半年,共审核财政投资工程项目29项,金额2957万元,审减524万元,审减率21%。

(六)加强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和土地交易管理工作。上半年,全县受理各类交易事项135宗,交易额15876.8万元,为财政节约资金1276.5万元,节支率达11%。其中,受理政府采购88宗,交易额达2147.72万元;受理工程招投标23宗,交易额4601.7万元;受理土地交易项目25宗,交易额9127.38万元;

(七)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切实抓好利用外资工作,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上半年,实现出口创汇140万美元;完成境外劳务输出任务20人,占目标任务的52%;利用省外资金达到4.94亿元人民币,占目标任务的81%。

五、关于社会保障工作

(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面对今年严竣的就业形势,积极开展“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企业再创业、返乡创新业、干部创事业”活动,大力推动以创业促就业。充分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效应,全县就业再就业形势良好。今年1--6月份,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75人,占全年目标任务3500人的71%;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15人,占全年目标任务1000人的72%;由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帮助508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占全年目标任务350人的145%,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为33户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费8万多元,办理小额贷款18笔,金额81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860万元的10%;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3700人,占全年目标任务23700人的100%;缴纳失业保险金174.2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290万元的60%。

(二)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截止20__年3月,对全县符合养老金调整政策的5454名离退休人员进行了养老金调整,调整后人均养老金由原779.08元增加道902.36元,人均增加养老金123.29元。

(三)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正常调整机制。通过认真审核,全县城市低保达到4438户9130人,月需发放低保金118.8万元;农村低保对象由13754户25234人增加到25392户34600人,保障比例由3.3%提高到4.5%。目前,城市低保救助金已发放至5月份,共发放685万元,农村低保金发放至6月份,发放1004万元,其中原有救助对象已从1月份起按新标准发放,新增加人员将从7月份开始救助,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复核认定工作已全面完成。认真做好五保供养工作。全县现有农村五保对象3689人,其中集中供养1476人,从1月份起,集中供养人员由每人每年1400元提高到1700元;分散供养人员由每人每年1100元提高到1200元。1—6月份,共发放五保养老金312.22万元,全部通过县信用联社储蓄网点。

(四)扩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范围。积极推行全县城镇居民医保工作。今年1--6月份,参保城镇居民的医保证、本的发放工作全部完成,医保卡正在制作发放中。止目前,全县参保城镇居民48103人,占市下达目标任务68869人的70%;征缴城镇居民社会医疗保险费789.6万元,其中统筹基金701.9万元,大病统筹基金87.7万元。止5月底为全县城镇参保居民报销医疗费129万元,西平县城镇居民医保工作正式通过中央、省、市验收。圆满完成全县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保接续工作。出台《关于同意商务系统等58个破产困难企业参加大病统筹医疗保险的通知》,县政府筹资146万元,为全县符合条件的3559名关闭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办理了入保手续,为参保退休人员报销20__年7月1日以来医保费84万元。工伤保险扩面工作进展顺利。积极实施“平安计划”二期工程,以高风险企业为重点,切实做好了工伤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止6月底,全县参加工伤保险单位158家(企业141家,事业单位17家),参保职工人数9220人,占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9600人的96%;征缴工伤保险费35万元,占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60万元的58%。

(五)免费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西平县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县”活动手术从20__年12月开始,已实施手术850例,占任务的40.2%。

(六)提高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标准。20__年3月底,全县已完成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对象资格认证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奖励扶助对象1414人,特别扶助对象57人。从20__年开始,对奖励扶助对象奖励扶助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720元基础上,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840元。特别扶助标准仍按国家标准执行。20__年全县计生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对象资格确定工作完成。已按照规定将县级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及时落实到位,省、市资金按计划拨付。

六、关于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工作

(一)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和队伍建设。全县围绕工农业生产薄弱环节,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攻关项目。上半年,全县共组织实施科技攻关项目9个,完善农村和企业科技服务中心12家,转化科技成果4项。

(二)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切实增强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能力。认真贯彻执行

新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提高普九水平,控制辍学率。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中学阶段入学率为98.5%,高中阶段入学率为60.8%。

(三)落实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各项免费政策。按照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后的标准,初中每生500元,小学每生300元已全部落实到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两免”、“一补”、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政策得到全部落实且继续执行。

(四)加快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一是加快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20__年,西平县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方案已制定,现已上报省、市,待批复后实施。二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县职教中心建设。目前,投资3000万元的职教中心二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预计8月底可投入使用。三是抓好“阳光工程”的实施。今年以来,全县认定培训机构6个,培训学员530人,结业转移482人。四是抓好“雨露计划”扶贫培训。以县职教中心为依托,开设裁剪、缝纫、计算机等专业,目前已完成培训任务280人。五是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6月份,全县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090人,引导性培训1375人。

(五)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目前,焦庄、专探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基本完成;谭店、芦庙、重渠等乡镇资金到位后,我们将对整个建设过程实施监督,确保年底前新建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目标任务的完成。由国家、省、县各级财政投入111万元建设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已经完成,全县第一批80个村级基层接收点所需设备已全部发放到位,并已部分投入使用。第二批80个村级基层接收点所需设备供货合同已经签订。西平县20__年“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由市豫剧院、县豫剧团共同承担,截止目前,16个乡镇已完成“舞台艺术送农民”全县巡回演出任务。

(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西平县共分配公益性电影2352场。截止目前,已放映公益电影1200场,观众达28万人次。

(七)推进“农村书屋”建设。西平县承担的20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全省统一配发的各类图书已全部发放到位,各类期刊、杂志正陆续投放中。

(八)加快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投资300万元的杨庄、盆尧、芦庙卫生院规范化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预计7月底投入使用;宋集、五沟营门诊病房楼已封顶,预计9月底投入使用;吕店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资金已到位,正在筹建,6个中心卫生院共投资430万元,超额投资130万元。

(九)抓好艾滋病救治救助工作,切实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全县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现症病人均纳入免费抗病毒治疗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对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添置了电脑等设施,县、乡、村艾滋病救治一线人员补助按时足额发放。艾滋病致孤人员、单亲家庭子女落实的政策已全部落实到位。争取上级新一轮艾滋病重点防治项目资金约50万元,目前已由省下拨到市;全面落实了结核病“三免费”政策,对所有结核病患者实行免费检查、免费拍片、免床位费等;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积极完成了一类疫苗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扩大免疫规划,已将原来的5苗7病扩大为9苗12病。

(十)努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全县把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县乡目标管理,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并组织县食品药品监管、工商、卫生、质监、畜牧、商务等部门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检查,综合执法。上半年,对全县1100家食品生产经营、餐饮服务企业开展自查和检查,自查检查率100%。同时,加强对药品安全监管,从药品生产、经营、及使用环节全面加强管理,对药品使用环节的医疗机构药房进行拉网式检查,杜绝不合格药品器械进入患者手中,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十一)积极推进污染防治。认真做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依法关闭了西平好强纸厂等5家污染严重或工艺落后的企业。上半年,全县减少cod排放总量1294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304.3吨。并对重点企业派驻环保现场执法人员,监督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行。

(十二)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切实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统筹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问题,突出服务主题,坚持“四个结合”,严格“三次治理”,加强“三化”管理,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3.73‰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2‰以内。

(十三)继续深化“平安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抓好命案侦破,打黑除恶等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和行业的专项整治,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工作,积极化解矛盾和纠纷,保证了全县社会大局的稳定。上半年,办理各类案件147件,办结率为92.5%;立刑事案件1362起,立行政案件4892起,侦破、查处4826起,10类可防性案件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2%;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保持了全县社会大局的稳定。

(十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大力推进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统一制作公开栏,统一规定公开内容,改事后公开为事前、事中、事后“三公开”,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七、关于政府自身建设

全县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讲、树、促”活动为契机,按照“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原则,积极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一)改革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完善政府责任目标考评制度,增加衡量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指标。增强改革主动性,进一步细化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改革任务和措施,以改革促发展、向改革要效益。

(二)执政为民,建设服务型政府。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转变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积极整合行政资源,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在公共服务部门和单位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健全行政服务大厅功能,精简办事程序,切实履行服务承诺。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察民情、解民忧,言必行、行必果,切实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