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初中教学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教学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教学心得体会

第1篇:初中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兴趣 词汇掌握 口语实际运用 高效率

一、“兴趣”是最好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一旦喜欢上一样东西,学生会主动去学习,课上认真听讲,下课去查阅相关书籍,找出自己需要的答案。根据新的内容,新的发现提出新的问题,然后去问这一科的教师或者自己去查阅资料,去解决自己的疑惑。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寻找自己想知道的知识,从而不断成长。在学习学科的同时,也养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初中学生来说,引导和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维护已培养起来的兴趣,使其能保持浓厚的兴趣一步步地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本着创设和谐宽松的语言环境和减少学生学习心理障碍这一原则,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为学生的语言习得创设条件,指导学生广泛接触英语素材(如教唱英文歌曲、朗诵英文诗歌、观看英文影片等),开展记英语单词竞赛、出英语手抄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竞争意识,以达到维护学习兴趣的目的。在必要的时候,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制定一些学习方案和学习方法,去更好的学习,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打好英语基础

兴趣点是好的开始,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对英语几个大的知识点的掌握,要掌握一些方法,争取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1)如何掌握大量词汇

英语词汇就是一些题的根源,在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都会遇到很多词汇,所以掌握大量的词汇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教师也知道,词汇对于学生而言,枯燥无味,单凭死记硬背成效不是很明显。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有效的去记忆单词,我在这里举一个小例子。

可以归纳总结的去记忆,例如以ba开头的英语单词,并且发音是/b?/,进行总结,有这些单词:bad /b?d/ adj. 坏的;有害的;badly /'b?dli/ adv. 严重地;恶劣地;bag /b?g/ n.书包;back /b?k/ n.背部;后面;ballet /'b?lei/ n.芭蕾舞;bamboo /b?m'bu:/ n.竹子;band /b?nd/ n. 乐队;bang /b??/ v.猛敲;猛撞;砰砰作响当当n.砰砰的声音;bank /b??k/ n.(海、河、湖的)岸;堤。把这些单词联系起来记忆,就会事半功倍,用最少的时间记忆最多的单词,提高词汇量。

(2)加强口语锻炼

在课堂上,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看一些好的英语电影,截取一个小的片段,下面介绍的一个电影小片段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Jack: How was your weekend?

你周末过得如何?

Lucy:Crap

糟糕透了

Jack:Oh,no,why’s that?

噢,怎么会这样?

Lucy:I didn’t do much,just stayed in,really.

我没什么事做,只是呆在家,真的。

Jack: It’s the weekend ,Tash.

这可是周末啊

Lucy:I know,I had a run-in with my mum .

我知道,我和我妈吵架了

Jack:Did ya?Why?

真的?为什么?

Lucy:Mm,my sister was working Saturday.I had to look after Jasmine.

我的妹妹周六要上班,我照顾Jasmine.

Jack:How is she?

她怎么了?

Lucy:Then I’m just leaving the house and my two aunts arrived from Dollis Hill.

我刚准备走,我的两个Dollis山来的姨妈正好进门

Jack:Oh ,no.

噢,倒霉

定期的进行一些语言的练习,小测验,使学生产生紧张心理,在适当的压力中去学习。

三、创设情境,和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英语一部分也是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所以,要善于创设情境,和学生一起进行课堂教学。比如在学习八年级英语有关旅游方面的话题时,我可以通过幻灯片先让学生看一些北京故宫、长城、桂林山水和云南大理等风景名胜的美丽图片,学生被祖国美好山川的景色所吸引,这时可以提问学生“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学生会积极回答这个问题,这时我就对学生说“This class we are going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traveling.Are you interested in it?”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到起来,这时我和班级的“英语能手”一起为学生呈现下面的对话框架,这是“师生合作”的过程。

T: What’s the best time to go to Beijing?

S: I think you can go there in August.

T: What places should I visit in Beijing?

S: You should visit the Great Wall,the Summer Palace, Tian An Men Square.

T: What should I take with me?

S: You should take a camera, a pair of sunglasses,some money and so on.

这个“师生合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演示过程,是调动学生积极合作的关键一步。当学生对上述对话熟悉后,就可以进入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目的是对课本对话中的重点语言现象进行探究,而这部分就是这节课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丹主编,《初中英语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2]曾智兰;;兴趣,英语学习之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第2篇:初中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一、彻底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 。

教师、学生、教材构成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本为教学依据。处理好这三者之间关系的最基本前提便是吃透教材。

吃透教材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课堂教学要想有较大的收获,必须深钻教材。只有在认真分析教材后,才能确定章、节、单元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才能找出重难点和关键,以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时教案和学案,准备好精选试题。

如果教材上说得明明白白的内容,教师可略讲、不讲或让学生自己阅读,做好引导,渗透洋思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那些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要抓住关键,充分展示数学的思维过程,该拓展的绝不可一带而过。

二、认真进行数学教材分析上好数学课的关键

1.要分析数学学科的结构。

数学学科主要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问题、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组成的。

如:对九年级(上)的“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分析如下:

A、基本概念:一元二次方程(从三方面表述概念的内涵)。

B、基本问题:

(1)、解方程――已知方程的系数求根;

(2)、作方程――已知根,确定方程的系数。

C、基本原理: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D、基本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消元法、换元法、降幂法等。

F、基本应用:如增长问题、利息问题、航行问题等。

2.确定数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 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为实现这个要求,必须在章节、单元、课时教学中层层落实,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A、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知识点。应怎样讲清这些知识点,讲到什么深度,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必须心中有数。(我们可以利用好学科组学习这个优秀的平台。)

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应讲清全等三角形的要领,课本中是用“重合”一词来描述的,理解起来较容易,但学生往往重视不够,这可能影响“对应”概念的理解。因此,在分析教材时,应把“全等形”和“对应”两个概念相结合起来讲。讲解时,可多多举例加以说明。

B、基本技能。数学的基本技能包括运算、识图、绘图、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符号运算能力等。技能带有操作性,它是巩固基础,形成数学能力的中介。

如:通过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后,可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这就是利用所学过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技能。

C、数学思维,它是学生智力结构的中心。因此数学教学也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如:八年级(下)“尺规作图”的基本作图中,学生学会已知角的角平分线,可让学生思考作一个平角的角平分线,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会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再如:学生学会了作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后,让其思考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并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思考方法,及其证明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D、思想教育,数学思维对学生的影响,不仅限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且还可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念、思维方式、态度和情感等。

如:数学中的推理意识,就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直、诚实不盲从的品质,养成尊重真理的科学态度。因此在分析教材时,应注意学生的思想教育。

3.找出难点,求对策。

教师在弄清教材的知识体系后,还应注意知识的重难点。如何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又如何突破?我认为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去考虑。

A、明确主次关系。如:在平面几何的教学中,就图形的内在联系而言,三角形知识在生产实际中也经常用到。因此,三角形是平面几何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关键内容。

B、抓住关键。一节课的重点应从知识点,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C、突破难点。突破难点,一般采用下面两种方法。方法一:分散难点,即把难点设计成若干个台阶,让学生沿台阶一步步地爬上去。然后各个击破,从而达到目的。方法二:创造一个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使难点得以解决突破。这两种方法各有所长,第一种方法见效快,但掩盖了解决难题的思维过程,第二种方法见效慢,但对思维能力培养却有很大好处。

4.分析习题。

教师在分析习题时,应对教材中的习题先演算一遍,从中找出规律,以免盲目出错。分析习题时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A、研究习题的层次。教材中的习题可分为练习题、习题、复习题、总复习题这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题应做不同的处理。如练习题、习题属于阶段性的习题,应随堂练。复习题、总复习题是综合性题,它涉今的知识面广,难度相对较大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按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选择不同层次的习题区别对待。

B、确定习题的解答方式。习题解答方式应形式多样。如可以考虑口答、板演、复习提问、书面作业、课后思考等方式,一般应根据习题难易程度来确定解答方式。

C、突出重点、控制题量。数学知识有主有次、有易有难,在分析习题的过程中,应选择重点题和具有代表性的习题,适量地给学生布置作业,不要加重学生的业余负担。

第3篇:初中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只有建立一个开放的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一个活跃的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知识学习为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首先要设计一个好的课堂开场白,没有好的开始,学生怎么会集中精力听你讲课,要让学生提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必须要先声夺人,换得学生们对英语的支持,并用生动具体的画面辅助教学,学生在声图并茂的感召下,也就会将心思放在学习上,那回答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也会更加活跃,这样才能让一堂45分钟的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慢慢地喜欢学习英语。

二、不断增强教师对学生的“爱心”

如果一个老师没有爱心,是没有办法做好课堂教学的。如果没有爱心,老师会在心理上拉开与学生的距离,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不会想到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不会谈什么学习问题;如果没有爱心,整个课堂会显得很压抑,任何人都无法在压抑的环境中调动自己学习的神经,放射性地会选择逃避,自然就会学而无获。

三、利用课外活动,延伸兴趣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无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能力,让学生投入更多的经历到学习中。例如:学校可以开展英语文娱晚会、故事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演讲等课外活动,学生在参加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使用英语。这些活动为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提供了真实的场所,同学们也有足够的热情参与学习。另外,自编视听小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水平,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编自导几个视听小品和对话录像。

第4篇:初中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一、巧用电子白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大部分的初中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抽象、单调的学科,而且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以讲授为主,时间一长,学生的兴趣就会慢慢减弱,甚至觉得厌烦。而电子白板将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有机地编排在一起,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和信息处理功能,对图形可以进行伸、缩、移、旋、切、拼、补等变换,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内容形象化,增强其表现力,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得到刺激,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例如,在《100万有多大》一课中,我采用了电子白板的视频引用功能,把成都课题小组成员赵敏的物理课堂上学生用天平称物品的视频截取,作为我新课的引入,学生通过视频中同龄人的演示,对课堂产生的极浓的兴趣。当我要求学生用天平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时,全班同学都积极地参与了课堂,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性。

二、巧用电子白板讲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只能把例题静态地展示给学生,而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从而对数学对象进行多重表征,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通过对例题动画演示,运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和照相机功能,锁定目标,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学生通过电子白板的形象演绎,动静结合,不仅弄清了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理解了几何图形的概念,同时也掌握了相关知识,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而且也有利于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例如:在复习“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我布置了一道练习题:如图1,已知在ABC中,AB=AC,P是ABC内部任意一点,将AP绕点A顺时针旋转至AQ,使∠QAP=∠BAC,连接BQ、CP,求证:BQ=CP。我先出示图1,让学生按题意完成题目。在学生对图1理解后,我用白板的拖动功能,把AP绕点A顺时针慢慢旋转,学生体会了图形的变化过程,当点P移到等腰三角形ABC外时,我停止了移动,让学生根据新的图形来判断,刚才的结论成立吗?由于图形现场的生成性,学生很快地完成了该题。

三、巧用电子白板,增加课堂信息密度。

与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是,电子白板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料库,可以反复使用,而且存储量大。课堂上,我充分利于其中的资源,节省画图、擦墨板的时间,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讲授更多的内容,充实课堂,从而增加课堂信息密度。特别是电子白板的回放功能。

例如,例题环节,我在电子白板上完成解题过程,在课堂小结阶段,我利用电子白板的回放功能,把刚才做过的例题过程一步一步回放,学生不仅觉得新鲜,而且当堂回顾了新学习的内容。更巧妙的是,在下一个班上课时,我把刚才保存的例题解题过程回放演示,这不仅节省了时间,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电子白板上现在的画图工具,让我的几何课堂更加高效和生动。

四、巧用电子白板,使图形直观且有动态感。

电子白板对于数学课堂,最大的用处莫过于在几何课堂上的运用。对大部分初中生来说,几何图形非常抽象、复杂,他们对图形的把握往往不到位。电子白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利于电子白板,可以将学生不易理解的几何图形的变化、运动过程模拟演示出来,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具体化。通过直观演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联系起来,构造了一个知识的生成情境,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清晰地获得概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第5篇:初中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兴趣 坚韧精神 奖励 引导 逻辑思维

在如今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作为实施者――教师,则更应该积极探索以适应新教材的改革,社会的需要。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作为心理倾向具有引起或发动活动的功能;也具有维持活动达到目标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对于学习程度不同,甚至相差很多的学生都有一定收益。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来说要达到的目的是:①自觉②果断③敏捷④坚韧⑤自制。对于教师来说,必须把所要达到的目的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果断性与自信心

要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一定的自觉性,首先要引导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需的物理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暗示,善于把周围的事物及活动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注意听课的最优时间指向重点的环节上,把注意的指向性比较长久地保持在教师的讲述上,集中于教师的讲述中,从而抑制与听课无关的活动,使授课活动能有清晰的反映和体现。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授课时间等因素而及时调整,这并不难做到。立足于大部分的学生,引导他们注意各种生活中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不降低要求的情况下,以浅显、形象的比喻对理论进行解释,这对学生来说是容易接受的,也容易把知识从模糊认识向清晰认识过渡。

二、培养学生的坚韧精神和自制力

中学物理教学,是一个不断增加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如何以这些形式去理解物理学习中的各种客观规律,由表及里,从初中的表面现象到高中的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这本身就是教与学双方都得努力才能达到的。 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单靠教师的灌输,通过强制记忆,是可以达到记忆的目的。但这只是单纯的记住,无法掌握和应用,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把概念表达清楚。我在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学生的解答中,了解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训练快速敏捷反应的能力。

我通过实践、反复调整、修正,最后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启发性教学,奖励式授课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5分钟,使这45分钟高质量高效率:

1、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新章节。预习是学习好物理的起点,首先通读全文找出重点,用红笔将重点画出来,并将这些重点记在预习本上。其次,寻找疑点也是预习的精华,是经过反复思考,依然寻找不到解答的知识点,将这些疑点都写在疑点本上,并用红笔勾画出,作为标记,上课要注意听。再者,将预习到的知识和后面的小试验小制作联系起来,如果能做,自己做一做,锻炼自己的动手与动脑、逻辑思维、判断能力。最后,做一下预习反馈,将本、书合上,分析这一章节讲了什么,头脑中要有一个知识网络,并和相应的习题做一下对照,看一看自己是否能解答。(用铅笔写)

2 、授课过程以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为主线,以教与学为重点,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导航、导演、引导、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教学中首先注意引入方式,启发式、实物式、对比式,或是兼而有之。讲述中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如在讲蒸发时,首先将一块湿布在黑板一侧抹一下,然后对同学们讲,一会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干了”同学们异口同声,继而引出启发。其次,注重和实际相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都易接受,也易理解,关键是要分析清楚。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要触动他们心中的那根向上的弦,使他们也能弹奏出美丽的明天。问与答是反馈知识最直接的检测措施。答对者,统计数,达到一定次数时,奖励他们一道题,或一个小小的礼物,或带他们搞一些小试验、小制作。目的是抓住他们爱动手的特点,使他们能得到有利的发展。

(二)、层次性、渐进性提问和追问

提问的技巧对于物理学教育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对于一个学习差的学生,如果提问比较难或太容易,他会觉得是在故意羞辱他。因此,提问的同时应掌握一个度。

(三)、赞许式评价

第6篇:初中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一、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认真细心的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人尝试过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1、提问式

带着问题去学习,能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提问式导入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面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这一节时,在导入中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①计算机有哪些本领?②计算机的特点有哪些?③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书本介绍的内容,逐个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掌握本课内容。提问式导入的第二种形式是在新授内容之前,直接向学生提出本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开门见山,重点突出。比如在《文件操作》教学中,一上课就开门提出本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①用拖放法复制或移动文件。②用拖放法删除文件。用这种方法导入,使学生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有的放矢。总之,提问式的导入,能够使学生目标明确,抓住重点,激发兴趣,效果也比较好。

2、演示式

演示式的导入也就是能过课件的演示进行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比如,在进行FRONTPAGE网页制作教学时,我挑选部分以前学生制作的比较优秀的个人网页展示给学生看,当同学们看到或精美或生动活泼的网页时,都非常羡慕,迫切希望自己也能制作出类似的网页,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得以迸发,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学习态度,从而为下面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二、坚决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电脑绘画的教学中,经过分析教材发现:画圆,画矩形,画圆角矩形的方法是一样的。于是我只详细讲解了圆的画法,而矩形,圆角矩形,在课堂教学中只提了一句,方法与画圆一样。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由画圆的方法自学掌握其它两种图形的画法,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事实证明,学生在这种活跃、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探索,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十分扎实的。同时,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想方设法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般可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吸引教学”法、“实例操作”法和“任务驱动”等,坚持“以用为主,培养能力”的原则,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完成操作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亲身体验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探索、发现、创造与成功的喜悦,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对于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别值得一提的是“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此外,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

第7篇:初中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物理学是物理学家创造性的劳动成果.物理教学使学生获得他们未曾拥有的物理知识,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认知过程.但教学中的创造性认知过程不是一种天然的创造.一方面它不同于科学家的创造,另一方面,其创造程度受教师创造性的影响.因此,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思想.创造性的教学手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造意识及认知风格的形成,具有发挥创新教育的榜样作用.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创造性的实验设计

创造性的实验设计包括:增加和改进演示实验,变演示为学生分组实验,利用实验解答物理习题.教师的这些创造性的思维和手段,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产生最佳的创造性思维.

1.演示实验的改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知识都是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为此,书中几乎节节都安排了演示实验.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实验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我经常对这类实验加以改进,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

(1)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的实验.如图1.该实验可见度小,在教学中我把该实验移到投影仪上方做.通过放大后显示在屏幕上,这样乙醚液化后的液滴附着在瓶壁上,全班同学都能观察到,教学效果很好.

(2)组成串、并联电路的演示实验.

如图2、图3.由于灯泡很小,开关很小,平放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在座位上根本看不清.虽然教科书中介绍该实验在磁性黑板上进行,但普通中学很少有这么好的条件.在实际教学中,我利用双面胶纸把灯泡、开关等器材粘到黑板上.这样可见度增加了,接线过程学生可看得很清楚,大大提高了演示实验效果.在新课结束后我让学生针对图3在元件位置不动的情况下改变开关的控制作用,让S1控制L2,S2控制L1,重新到黑板上连接实物.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他们还自己相互设计出新的题目大家练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2.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

(1)图4是改进后的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该实验取材容易,教师只需给学生提供一张黑白各半的纸,让学生自己准备一块小玻璃板,两只跳棋,两个小夹子,就可方便地动手做实验,比教师做演示效果要好得多.

(2)利用弹簧秤和钩码,做物重与质量的关系的研究实验,操作简单,效果也较好.

(3)利用可乐瓶制成的溢水杯,结合弹簧秤、石块、易拉罐做阿基米得原理的实验.

其实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不怕麻烦,动脑筋,想办法,提倡“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许多的演示实验均可变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索与研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3.通过实验解答物理习题

物理中有些习题比较抽象,但通过实验进行分析,不仅形象,且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1在已平衡的杠杆两端加、减相同的力,杠杆还能保持平衡吗?若不能,哪端下沉?

该题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通过图5的实验加以验证,很容易使学生理解:若等臂,杠杆仍能平衡.若不等臂,杠杆加相同的力,力臂大的那端下沉;减相同的力,力臂小的那端下沉.

例2如图6,小试管刚好套入大试管中.若首先在大试管中装满水,然后套入小试管,手拿大试管并倒置过来,小试管会不会掉下来,为什么?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实际做一下,结果小试管徐徐上升.学生在惊喜之余,对该题中的大气压的理解会更深刻.

二、创造性的问题设计

创造性的问题设计包括:将书中例题或习题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加工、组合,由浅入深化解难题,对同类问题归类复习.这些创造性的问题设计不仅会使学生思维开阔、思路灵活,而且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有助培养学生的发散、收敛思维能力,是训练学生灵活多变创造性思维的良好途径.

1.改变题型3.问题归类

例6有一阻值看不清的电阻器R1,我们要测它的电阻,但手边只有一个电池组,一个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器R1和几根导线,你能测出R的阻值吗?说出你的办法.

该题虽是一道问答题,但却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办法.让学生归纳――你能想出几种测电阻的方法?若上题中“一个电压表”改为“一个电流表”,还能测出R1的阻值吗?

巧妙地把同类问题归结到一起,学生既感新鲜,不乏味,又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

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包括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组织物理课外活动.这些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开放的、合作的、相互交流的气氛中展开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实施创造思维能力的自由空间,使学生在活动中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创造欲望.

1.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复习课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不仅枯燥乏味,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我改变了常规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分成几组,让每组学生课前准备复习题,课堂上不同小组互相提问.如果哪组学生答不出,就表演一个节日.这种趣味性的复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认真准备,就连平日不爱学物理的学生也开始喜欢这门学科了.可见,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2.组织物理课外活动

(1)物理教材后有许多小实验,小制作,我都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并进行收集,然后在教学开放日时对学生及家长展示.许多学生的制作水平很高,如:潜望镜,针孔照相机,不倒翁等.学生在这些课业训练中,既享受了创造成果的喜悦,同时更增加了创造欲望和对知识的渴望.

第8篇:初中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时下,很多地方都在中学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这是大好事,但就笔者看来,教材内容过于简单。还有我们平常订阅的教育教学杂志,多数选题只是与教材教学或者班主任工作相关,却很少看到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如何上好这门课,令不少教师都感到头疼。笔者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都当作与学生交流思想的最好机会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课程,无章可循。学校只配发一本课本,没有任何参考书。而学生们正处于心理、生理特别活跃的时期,只按部就班讲课本,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他们渴望了解更多、更新与他们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知识。如果教师授课流于形式,只是应付式地讲完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的心理并不能起多大正面影响,那学校专门开设这门课程又有何意义?作为心理健康课教师,我始终牢记一个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的授课,要真正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着想,这样才无愧于学校,无愧于家长,无愧于这门新课程。

没有辅助的资料怎么办?我自费订阅了《校园心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杂志,购买了不少与青少年心理有关的书籍,例如,知心姐姐卢勤的《告诉世界我能行》、《卢勤谈如何爱孩子》,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等等。上网时,我最爱光顾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站,并做了大量笔记。为了使自己理论知识扎实,我还参加了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资格培训。

我所任教的初一学生,年龄普遍在12~14岁这个阶段。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身上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我都尽量想周全。因此我并不一味遵循课本编排,而往往会另编教材。每准备一堂课,我都会翻阅很多资料,并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给他们上课。学生们很感兴趣,课堂上也积极参与,我所要传授的知识他们也就轻松接受了。我的课时不多,但在很多学生心里,却变成了一种期盼。

二、寓教于乐,通过游戏或活动让学生懂得道理

例如,通过集体按摩活动,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室座位推到两边,请自愿参加的10名学生站到场地中央,排成一个纵队。后排学生给前面学生敲背,时间一分钟。有些排在后面的学生认为自己拥有主动权了,就使劲捶打前面同学;而有的却是因为受了后面同学的重击,满腹委屈,只好把它发泄到前面同学的身上。他们都把前面的同学敲打得哇哇直叫唤。一分钟到,我招呼大家停下。又请学生们一律向后转,同样请后面同学给前面同学敲背。这下可热闹了,因为顺序倒了过来,刚才饱受重拳的同学,反过来都在狠狠地还击原来的施暴者,自然又轮到那些同学在尖声怪叫了。只有那些原来很友好的同学得到的是同样温柔的敲背。游戏结束了,我问第一次用力过大的同学有什么感想,他们都自嘲说,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人家敲打的对象。如果让他们再来一次,他们就会自觉轻轻地敲背,再也不会那么用力了。

我告诉他们,在现代社会中,大家改变处境的机会都很多。“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人的地位往往会随时光而改变。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特别是有权有势的时候,不要仗势欺人,也不要把自己所受的委屈施加在另一个弱者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定要心存善良,这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

三、建立学生详细档案,密切关注学生发展

在我所教的12个初一班级中,我给每个学生都建立了详细档案:班级、姓名、特长、缺点、苦恼。这些材料的取得有两个渠道,一是我要求每个学生交上来自我简介,包括优缺点,特别要写出他们现在最大的困扰。另一个,来自同班同学,他们给每个学生做个评价,包括最喜欢他(她)的优点,还有最不能容忍的缺点。

这些资料,我按班级打印成《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上课时就随时带着。下课后,我都要找其中问题较大的学生谈话,把同学对他(她)的评价交给他(她)自己过目。并告诉他们,这些优点证明你是一个多么讨人喜欢的孩子,但还有同学提到你的这些不足,你更要引起重视。这种单独谈话,很有震撼力。从一次次反馈信息来看,这样处理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学生普遍的自律性提高了不少。

对于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我每周只有一节课,相处时间不多,但我随时在关注他们,并经常与他们班主任和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平常的情况。一有波动,我就立即找他们个别交流,告诉他们,出现了反复不要紧,老师相信他(她),老师永远在关注他(她),希望他(她)能稳稳走过这段青春期的泥泞路。

四、互找优点。增强学生自信,融洽彼此感情

期末的时候,我请每个学生给班上别的学生写张纸条――《特别的欣赏给特别的你》,找出他(她)至少三条优点,并一一举出例子。有位女生成绩不好,长相不佳,家境也不行,一直感到很自卑。但她没想到,她认为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同学眼里却特别的珍贵。有同学给她写下了这样的话:“我觉得你特别善良大方――那次我没钱回家了,你主动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伙食费借给我作路费;我觉得你特别会关心人――还有一次我生病了,你一直提醒我要按时吃药……”诸如此类的小事,别的同学也写了不少。这位女生接到同学们给她的留言后,当场就哭了。她说,自己一直以为从自己身上找不出什么优点,可是没想到同学们会那么在乎她,让她觉得眼前的天地一下子开阔了许多。她告诉我,这是她进初中以来收到的最好礼物,要一辈子好好珍藏。

很多学生收到别的同学给他(她)写的纸条后,都有一个相同的感受,就是好像一下子增加了许多自信,还感觉到同学与同学的距离也拉近了不少。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样的相互交流,我们的学生会对自己要求更严格,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会更融洽,他们也会更自信,更爱这个班集体,更加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五、多渠道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我除了课后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还利用做校值日的机会,深入学生宿舍。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包括他们的吃穿用带,他们的家境好坏,他们在宿舍里的人缘状况等。这些情况,往往是那些只停留在教室里的老师所不能知晓的。而掌握了这些,对于教师辅导学生,特别是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更容易找出问题的症结,因此效果更明显。

很多学生有心事都愿意找我聊天,或者塞张小纸条,把他(她)们心里的苦闷告诉我。我本着保密的原则,与他们倾心交谈,站在他们的角度,体会他们的苦恼。并把自己认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告诉他们,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困惑。

我还把自己的QQ号码告诉学生,他们如果有什么不方便直接对老师说的事情,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师作不见面的交流。在网上,他们可以不必担心暴露自己的身份,更有勇气向我说出他们对功课、对同学、对人生的看法,以及他们心里那些未曾解开的青春之结。

更有学生觉得她的心事只有写信才能更好地表达。心里难受了,在信中尽情倾诉,偷偷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并要求我的回信就放在原来位置,她自己来取。就这么来信回信,她心中的烦恼慢慢消散了。在最后一封信中,她也终于把自己的班级和姓名告诉了我,并且在信封上写了几个大大的字:“刘老师,谢谢您!”这个事例我把它整理成教师随笔《孩子,你的心事老师懂》,寄往《教师报》,上了2008年8月31日的第四版“成长”栏目的头条。

在这两个学年里,我所教过的学生,没有任何一个自杀或者离家出走,就连学生之间打架斗殴、沉迷游戏等现象也大为减少。对此,我深有体会,要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不是单靠一本教材、几节课、几天、几句话就能达到的。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料,并灵活应用于教学实践,尽自己最大的爱心和耐心,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这样才能真正上好这门课,最大程度地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9篇:初中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下面谈谈我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让科学探究走进课堂,给学生广阔的探究空间

创造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创造潜能,创造潜能开发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使学生不再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动者。教师不以课堂内容限制学生,应启动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对未知的探究性兴趣和欲望,让他们积极去想、去假设、去实验、去探究、去验证。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教学内容、学习结果,还要让学生知道产生结果的过程,还要让他们了解知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还要让他们亲自实践操作。例如在学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时,首先带领学生复习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方法,同时让学生比较这两种制法在实验装置上有什么不同,同时提出为什么会有此不同呢?通过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也就解决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学生马上能认识到制取该气体所用的方法;接着教师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大胆地想象和讨论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并让他们练习画出简图(能画多少种就画多少种,最后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画的简图又多又可行),因为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科学文化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学生有氧气的制取做参考,就会探究出许许多多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然后教师按照每一个小组设计的装置分别配备相应的实验仪器,让他们进行实验,之后请同学们讨论并比较所用装置的优缺点,最后确定最合适的装置。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学习过程,在逐一设法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复习了氧气的制法,又设计了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案,还进行了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同时进行讨论交流,归纳总结,最后评价出较合理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在此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教师只有通过科学探究的手段,才能充分挖掘学生个体潜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活用教材――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有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任何方面的材料都可做为教学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因为教科书仅仅是众多教学媒体的一种。更何况,今天的教学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网络系统支撑的庞大的知识世界,为师生提供了无可限量的资源。所以说教学内容远远大于教材。例如对燃烧与灭火的教学我改掉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出了一条新的课内外相融合的改革之路。首先,我布置调查作业――火可以造福人类有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请同学们课后回家查询火对人类的利、弊。该作业紧贴学生实际,并且使具有不同才能的同学得以发挥其特长(爱搜集资料,爱交际,爱交流探讨等),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带着自己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进行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接着请同学们讨论火是如何产生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人类埋下了隐患,请同学们谈谈从自身做起,怎样避免火灾?如何灭火?怎样自救等等。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正确对待自我和周围,能够提高生存能力,自我防护能力等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知识远比从教科书中学到的多。

3.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每章知识学习完,教师总要归纳、小结,若总是由教师一人归纳,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能否变换一下形式让学生自己来小结呢?于是我采取让学生写小论文的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兴趣,也调动了他们的创造欲望和动机,无疑使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又显示了本学科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

4.重视实验教学,改进探究实验方案,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真实过程

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是实验,可见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课本上的一些探究实验如果稍做改进,就更能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真实过程。如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的探究实验我是这样改进和教学的:事先准备好五种探究实验方案(共分为14小组)及相应的药品和仪器供学生进行选择,请小组组员共同讨论确定选哪一种方案,之后派组长向老师领取该方案所需的仪器和药品, 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我在设计这五种实验方案时故意设计了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有相等也有不相等的,因为以往见过的教材、教案中所设计的实验在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都是相等的,这样会造成学生有疑惑――这些实验的结果是不是巧合呢?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完毕,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并简要分析原因。发现有些组的实验结果是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有些组的实验结果是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相等。针对某些组探究的结果即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方案进行再分析、再讨论并修改实验方案,之后根据修改的实验方案再次进行实验探究,最后得出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的结论。这样学生通过实验、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逐步建立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守恒的。

5.构建"课前参与,课中合作,课后延伸"的综合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