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媒体时代特征范文

新媒体时代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媒体时代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媒体时代特征

第1篇:新媒体时代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纪录片;纪录片特征;网生纪录片;互联网思维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098-02

新媒体纪录片,很多人认为是互联网平台上播出的纪录片而已,并不认为与传统的电视或电影等媒介上播出的纪录片存在显著区别,但是近几年随着新媒体平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平台播出的纪录片逐渐产生出异于普通纪录片的典型特征,新媒体纪录片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纪录片类型。

一、新媒体纪录片的概念

新媒体是指除了传统媒体之外的,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媒体形态,主要包括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若我们将新媒体看作是平台,那么新媒体纪录片从简单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新媒体平台上播出的纪录片,但是这仅仅是新媒体与纪录片在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正如话剧在进入电视媒介之后吸收其他艺术形式,从而演变为适合电视媒介播出的电视剧一样,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两种艺术形式的堆砌,而是两种深层次的属性之间的渗透和融合,新媒体纪录片也是如此,它是指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纯网生的纪录片类型。相对于传统纪录片而言,新媒体纪录片在内容、形式及传播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征,能够更加适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和欣赏习惯。

二、我国新媒体纪录片的现状

首先,依据智研咨询的《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末,我国网民规模为6.88亿,同比增长6.1%,互联网渗透率已达50%,网民数量稳居全球第一。另据CNNIC的《2015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76.7%的视频用户选择用手机收看网络视频,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3.54亿,手机已经成为网络视频收看的第一终端[1]。我国的网民数量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互联网用户对于纪录片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是在国内较为著名的优酷土豆、爱奇艺PPS、腾讯视频三大主流视频门户网站可以看出,占据主流的是娱乐节目、电视剧和电影等,纪实性节目只占据很小一部分比重,而且更新速度和宣传推广方面远远不及娱乐节目、电视剧和电影等。

其次,除优酷土豆、爱奇艺PPS、腾讯视频以外,凤凰视频、央视网也是网络纪录片播放的主要平台[2]。不论是三大主流视频门户网站,还是凤凰视频、央视网等在纪录片领域深耕的平台,其播放的纪录片大都是将传统纪录片直接搬到互联网上进行播放的,此类纪录片是依据电视的创作理念创作而成的纪录片类型,不论从形式上的50分钟左右长度、构图平稳以及色彩平淡等,还是内容上的题材宏大、节奏缓慢、讲究叙事的完整性和影片的教育意义,将影片在深层次的意义尽可能地呈现给观众等,这些都不是符合互联网下的受众欣赏习惯,在互联网的环境中,碎片化、扁平化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最直接的特征,那么只有符合这一特征,⒓吐计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互联网下观众的欣赏习惯才会获得观众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从这两年的发展来看,部分网络平台除了在自制剧方面发力以外,在自制纪录片方面也取得不俗成绩,获得广大用户的认可和欢迎。优酷土豆的《侣行》《季录》《了不起的匠人》等纪录片,不仅制作精良,并且在内容和形式上较为符合互联网用户欣赏习惯,获得了一片好评。《了不起的匠人》这部纪录片被称为亚洲首部治愈系匠心微纪录片,在每集15分钟的影片中大量运用特写镜头,通过别具匠心的构图和柔美的灯光,配合林志玲独具特色的台湾口音解说,为观众呈现出一部温情、细腻又清新的纪录片,该片将主人公的作品与电商购买环节打通,让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实时转化为消费者,完成影片中对应商品的购买,这种跨界营销行为纪录片的创作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将互联网的思维运用于纪录片当中。

三、新媒体纪录片的特征

新媒体纪录片是具有鲜明的网生特征的,将互联网的特性与纪录片这一类型深度结合起来。

1.形式上的丰富性被放大

新媒体纪录片符合互联网的碎片化、浅层化特征,影片的时长不再是电视式的50分钟左右,而是15分钟甚至是5分钟左右的长度,极大地压缩时长,满足用户在工作、移动等闲散时间甚至是通勤时间的观看习惯。影片在视听语言方面变得更加随意,晃动、虚焦等都可成为影片中的元素,色彩和灯光更加鲜明,将视觉效果置于前所未有的地位。同时,新媒体纪录片的互动性也是有别于传统纪录片的鲜明特征,在新媒体纪录片当中,互动性融于纪录片创作的全过程,将互联网的思维模式结合影片的选题策划、拍摄剪辑、营销传播等过程中,新媒体纪录片的互动性不仅体现在观看评论、留言回复等浅层次,而是将互动植入影片的进程当中,依据用户反馈、观众喜好等因素决定纪录片的播放内容等。

《遇见你》这部纪录片是由优酷土豆推出的一档温情类纪录片,讲述了男主人公丁一舟为了实现身患企鹅病的女友赖敏的梦想,在她生命的倒计时里带她周游全国,在旅途中遇到许多感动的故事。从形式中,该纪录片并没有遵循传统纪录片先拍摄再剪辑和播放的流程,而是以边拍边播的形式呈现,先将前四集连续播出,然后再依据网络平台的播出情况与网友进行互动,许多网友在观看该纪录片之后自发前往帮助两人,影片除了将主人公们偶遇的故事拍摄成片,而且将影片播出后观众帮助的场景也加入到后续的剧集当中,以平台的影响力为后续的播出增加了故事和感动。

除此之外,传统的此类题材纪录片只局限于表达关怀和传递温暖,以影片感动的力量来洗涤人们的内心,但在《遇见你》这部纪录片中不仅如此,更将影片与关注“企鹅病”这一群体联系起来,在观看内容过程中,右侧会弹出互动列表,展示关心“企鹅病”群体的爱心捐助入口,将影片的内容与爱心捐助平台打通,让感动实现“价值”。影片正是在互动的及时性、深度性以及多元跨界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创作下才获得了较大成功。

2.内容上的深度性被削弱

新媒体纪录片的浅层化特征非常明显,影片不再追求深层次的探索,而是将浅层的、娱乐化的、新奇的作为重点,影片的叙事不再是宏大和完整的,力求在碎片化的时间当中为观众呈现出一种小而美的记录。叙事节奏和结构的安排更加突出互联网时代下影片的传播和网络用户的欣赏习惯,紧凑的节奏和多样的结构力求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讲述一部完整的故事。在新媒体纪录片的题材选择方面变得更加多元,除了将镜头瞄准下层人群的生活,反映他们的生活状态,突出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以外,表现不为人知的、猎奇的内容成为新媒体纪录片的一大倾向[3]。

在《遇见你》这部纪录片当中,将原本充满感动和泪水的题材故事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但是在轻松幽默的过程中又会收获更大的感动。在总共10集的影片当中,观众除了被丁一舟与赖敏两人身上的“勇敢”、“坚强”、“乐观”和“青春”所感动,还有被影片播出之后许多网友自发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举动所温暖。整部纪录片并没有同类题材纪录片在主题呈现过程中惯用的手法,而是突破性地以快节奏的处理方式,在较短的影片时长中传递更多信息,以内容上的丰富性实现影片本身的价值。

在影片的题材选择上,正是选取互联网上的热点事件进行追踪,利用网友最关心的热点为题材。在丁一舟和赖敏两人周游全国的故事被传递到网络上之后,才被发现从而拍摄成《遇见你》这部纪录片。同时该纪录片在题材上非常具有新媒体纪录片的特征,以两位情侣在旅程中所发生的故事为题材,赖敏患有“企鹅病”,她的男友丁一舟为她在生命的倒数日子里圆梦。以一辆自行车拉着轮椅与一只狗开始的旅程,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也正是因为话题性让丁一舟和赖敏这一对情侣才会在网上获得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众多网友的自发帮助,并且帮助了影片自身在故事上的S富性。该影片在剪辑与结构的处理上借鉴了影视剧的方法,在每一集的开始都会以快剪配旁白的形式开场,以快节奏的镜头画面将观众迅速带入故事本身,在影片当中将不同时空的镜头画面杂糅在一起,以不同时间地点的不同人物来衬托出二人去的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及心路历程。

四、新媒体纪录片与互联网思维

纪录片正是在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过程中形成独有的风格与创作流程。以热点事件为切入点,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包装,将跨界、互动、边看边播等元素融合到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将网友的反馈与参与加入影片当中,让观众在纪录片中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不仅停留在“弹幕”、“留言”等形式上,而是体现到影响故事发展的深层次上,而且这种干预故事发展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并不影响纪录片本身的真实性。

新媒体纪录片是新媒体环境与纪录片交融结合的产物,因此该类型的纪录片不仅符合纪录片的一般特征,在传播规律、受众特点等方面与基于电视创作的纪录片存在着较大区别,在把握和认识新媒体纪录片的发展现状与特征的前提下,将互联网的思维深入融入到纪录片的创作过程,才能创作出真正符合新媒体环境下播出的纪录片类型。

参考文献:

[1] 张同道.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6)[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

第2篇:新媒体时代特征范文

【关键词】标志设计;视觉传达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70-01

一、设计当随时代

标志设计是依据品牌或企业特定的需求用一种特殊的文字、图形和色彩等视觉要素组成的信息化符号,以传达特定信息和含义的视觉识别符号。随着科学技术、信息互联和传播媒介的发展与变化,数字媒体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延伸到设计领域,这也促使了设计师在标志设计时创作思维、视觉语言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基于新媒体环境在当下的发展趋势,并兼顾视觉传达专业标志设计课程自身的特点,对课程中动态标志设计的教学内容进行革新和完善,这将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设计观念和设计形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设计领域的每一次创新与媒体变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数字媒体技术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标志动态化传播成为可能,而且将标志本身的形态推向无限化。标志作为承载时代特征和企业文化的视觉载体,担负着信息传播、沟通企业与受众关系的社会作用,在标志设计创作时应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消费者的审美取向,并充分了解市场营销的规律和特点,以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适应时代的变化,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作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标志作品。

在传统的标志设计课程教学中一直将标志作为某种静态和固定的形态展现,随着数字媒体化时代的到来,标志设计的教学理念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标志设计只有大胆借助最新的数字媒体技术平台,不断打破旧有的设计束缚,才能创造出更为多元、多维、多效的标志设计新形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品牌传播的更高需求。因此,标志设计课程内容不应固守21世纪标志造型程式化的规律,在教学中应打破传统的几何化、扁平化设计模式的藩篱,并结合当代标志动态化的流行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设计能力。

二、标志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日益发展的当下,标志设计课程的讲授应大胆尝试突破标志单一、静态、固定的外形与色彩,更加注重利用标志内部结构的韵律和动态平衡来表现视觉形象的本质。因此,标志设计课程应该适时运用当今的新媒介、新技术和新理念,设计更富有文化张力,设计形态灵活、多元、丰富的标志作品。

高校课程的教育实践性教学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在标志设计课程教学上应充分借助数字化媒介传播的时效性和多样化优势来表现标志的动态化,这也是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必要内容。现如今在影视片花、频道包装、网页设计都有动态标志的身影,而且标志的动态化设计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如图形学、传播学、符号学、影像学乃至设计心理学等知识,并需要选择适合的媒介表现方式和传播平台,这就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有丰富、多元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独到的视角,而且具有熟练操作譬如Flash、AfterEffects等新媒体制作软件,这是对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动态思维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其电脑技术处理能力的锻炼。

根据笔者近年对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经验与学生就业情况发现,学生所掌握的软件技能往往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其原因主要在于视觉传达专业要求掌握的软件工具比较单一,仅局限于二维平面设计软件的运用,在标志设计课程中对动态化设计内容改革也是对学生认知新媒体软件的有效途径,在数字媒体平台下提升学生的设计艺术的表现力。因此,数字化的媒体环境为动态化标志提供了生存空间,屏幕媒体为动态化标志展示提供了展示舞台,而Flash、ImageReady等新媒体软件则为标志的动态化呈现提供了技术支撑,这将为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砝码,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强岗位胜任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综合型视觉设计人才的目的。

在标志设计教学内容中适时渗透现代标志设计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到现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对标志设计产生的影响,通过标志设计课程的改革强调学生的实践性培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相互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亚丽.动态标志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2.

第3篇:新媒体时代特征范文

关键词: 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 现状 方法

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不但要承担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而且还要担负着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学生的思想仅靠政治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的思想是和其心理状况紧密相联的。因此,笔者认为要搞好学生的思想教育,首先必须要搞好学生的心理教育,以心理教育促进思想教育。也就是说中学政治教师也要搞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当然,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不是一回事,但政治教师进行心理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那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政治教师如何搞好学生的心理教育,以达到促进思想教育的目的呢?

一、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现状

(一)猎奇求新,追求时尚而缺乏持久力。当今的中学生,大多出生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缺乏传统思想的熏陶,缺乏艰苦生活的经历,他们对父辈们的生活一无所知,也缺乏兴趣,简单的艰苦奋斗的教育和忆苦思甜的讲解他们根本接受不了。他们的时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由摸索走向逐渐成熟的阶段,是人们的思想从压抑到解放而释放巨大能量的阶段。他们面对的生活是丰富多彩、摇曳多姿的,他们的世界是物质充裕的世界,与物质匮乏的年代相比有天壤之别。外部环境作为成长的外因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心灵,并外化为相应的行为和实践,使他们的各方面都表现出新一代的时代特征――猎奇求新,追随时尚而缺乏持久力。

(二)逆反与偏激。逆反和偏激的心理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是来自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这说明我国的家庭教育亟待进一步的改进,应该成为关注的热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二是时代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影响。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为时代的潮流,成为人们观念转变的动力。人们的民主意识、价值评价标准、思维方式、传统习惯都在深刻反思中得到了重新锤炼。思想上一旦被解除,人们对传统就会产生一种激进的逆反和偏激心理,甚至不惜矫枉过正。受这种大气候的影响,这一代的中学生无疑会有这样的心理特征。要对这种逆反和偏激心理加以引导使其趋利避害,单靠思想政治教育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它涉及学生的心理特征问题。

(三)盲目大胆而不计后果。猎奇求新、追求实现自身价值成为时尚,必然引发人们对自我的大胆展示。开放的时代赋予开放的意识。一些中学生盲目探险、逃学(如去网吧通宵达旦地上网)、与异往过密等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已司空见惯,更大胆的行为也在不断地发生。许多人对此忧心忡忡而又感到不可思议。这是代沟在作怪,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代际关系使两代人形成隔阂,彼此不能理解与沟通,从而不能对他们的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还有,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众多的媒体如互联网、影视、报刊杂志等渲染烘托出一个开放的世界,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父辈们相比,新生代们的视野更广、观念更新、更有胆魄。不可避免的是有些行为又显得出格。盲目大胆而不计后果的心理特征根源于此。

当今的中学生心理上具有以上这些时代特征,那么如何把握中学生心理上的时代特征,以便进行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呢?

二、进行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方法

(一)周记法。现在的学生与教师代际隔阂较大,彼此成为知心朋友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过于密切的关系也不利于正常教育活动的开展。相对而言,写写周记,进行书面交流,乃是沟通师生心理的有效办法。这种方法从形式上讲并不新颖,但也不算过时。周记要反映学生的心理,它的内容可以别具一格,教师应首先以学生的倾听者身份出现,然后以学生的疏导者的身份出现,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了解这些感受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疏导,会激发学生更真实地流露内心世界,对工作的开展起促进作用,有助于教师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思想教育工作就会水到渠成。

(二)建立心理辅导室。这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这在许多重点中学已经普及。在一个有较好氛围的地方,通过教师的个别辅导和疏通,往往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守株待兔等学生上门的方式,相对于学生的主动性而言,还是显得过于超前了点。选择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多是一些胆子较大或者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由于前往咨询的学生数量偏少,一些学校的心理辅导室仅仅是一种摆设,效果较差。对此,学校可以适当地进行宣传,来更新学生的观念。同时,它也要求我们政治教师要好好地向心理医生学习,将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区分开来,找到最佳结合点将二者有机结合,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网上心理咨询和辅导,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网上交流既符合学生的时代心理需要,也能体现人格的平等,并有较强的保密性,还可以避免产生面对面交流的尴尬。相当多的学生喜欢上网聊天,这不排除学生以此方式来解除自身的心理问题。因此,网上咨询的开通,可减少学生上网聊天的频率。

第4篇:新媒体时代特征范文

关键词:“微”时代;标志;设计;审美

1.“微”时代的社会特征

纵观当今社会,人们已经进入“微” 时代,它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名字上的诸如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这些新兴传播方式,还包括各种文化社会形态上的特点,还有微贷、微广告、微支付、微信用、微管理、微投资、微生活等五花八门的微应用。这些给我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深刻变化,改变了以往宏大的叙事结构和坚固的社会关系,零碎的、细微的新型的社会文化、审美理想和生活方式的随之而来,深入理解“微”时代的微文化,及微文化下的微艺术和微审美,已成为艺术设计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时代课题。

当下,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电子产品正在迅猛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形态和消费习惯。我们最基础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无不能通过手机来完成,通过手机上的一个APP软件或登录网站,轻轻一点我们就能挑选来自世界各地的服装、美食、酒店,不但快捷而且价格往往也很实惠。这一切都是“微”时代的特征,以中心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为特征的新兴文化形态、传播方式乃至经济活动形态,已经潜移默化间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生活。可以说,“微”已经成为理解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关键词。

2.标志设计的时代性、社会性

标志设计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大众传播符号的设计,它以精练的形象表达一定的涵义,并借助人们的符号识别、联想等思维能力,传达特定的信息。标志传达信息的功能很强,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超过语言文字。标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诞生之前的原始社会,早在文字诞生之前,人类为了生存生活,为了方便劳动,发明了各种图形符号,这些图形符号能够准确而直接地传达信息、表达思想与沟通感情,中国的图形艺术不仅起源早,而且不断得到传承发展,从未中断,如商朝时期青铜器上的饕餮图形,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汉代漆器上的凤形,唐代的宝相花纹等。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的时代性。

标志设计作为设计的一个分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与人的生活方式是相适应的。也就是说标志设计要紧跟时代步伐和文化发展趋势,要适应微时代的审美特征,并能吸引眼球、引领潮流。

3.微时代下标志设计的几点看法

(1)结合时代特征、突出标志设计主体性。当今时代,无论是在地铁、公交车里还是在餐厅里,甚至大街小巷各种形态的人,他们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一切都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的互联智能移动设备带来的现象。与此同时,生活也在改变,消费习惯也在不断更新,我们通过一部智能手机能方便快捷地了解周边活动环境,例如,预订一场电影,团购一顿美食,甚至我们能在购物时通过智能手机扫码支付费用,所以无数的年轻人迷恋于此。

伴随着智能设备的运用,对于我们从事设计的工作者不得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兴移动互联工具中,明显的,从展示的面积上看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标志设计以商品实物、广告宣传为主要使用范围。标志展示面积相对较大。而对类似智能手机的新兴移动互联工具,其展示面积要小数倍甚至几十倍。这就要求标志的设计要更加注重主体的突出,如果我们还以原来的设计思维来定格我们微时代的标志设计,拿着常用尺寸的标志设计理念来设计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兴移动互联设备,由此产生的效果不言而喻,或许很多特别突出的标志设计在观看者看来并不是那么地耀眼、无法达到标志设计的功能性。那么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呢,首先我们要树立“微”时代观,在正确的观念下坚定自己的设计思维,建立自己微时代下的尺寸设计意识,怎么在一平方厘米甚至更小的面积中设计出主题突出的优秀作品,突出标志的主体性,起到良好的表现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原有的标志设计思维,以一种简洁、明了的设计观念创造清晰而又意义深刻的标志,使标志能够更好地适应微时代下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各种传播媒介的视觉传达要求,取得良好的广告诉求效果。

(2)注重微时代下的设计元素的完美组合。在微时代下,结合现代视觉传达对标志设计的基本要求,把速度、准确性、信息量、美感等完美地结合来适应微时代下快节奏、小空间的生活。我们该如何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注重标志元素的组合运用和创新呢,以下结合实例浅谈以下自己的看法。

以我们最常用的手机软件微信图标为例来分析微时代下设计元素的结合和创新,图案方面:微信图标以两个相似的抽象图案部分叠加构成,从外观上看,是我们常用信息气泡的变形,同时在气泡中心各有两个点,代表着人的一双眼睛,这样变形的气泡再次演为人脸的形状,分别注视着你我,也注视着整个世界,变形的人脸一大一小,代表着男女或老少,说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渴望沟通和交流的,同时抽象的人脸方向不同也勉强可以理解为两个字母Q,一正一反但还是“QQ”。从图案元素来讲,它结合了自身功能的特点,简练、准确地表达了个性,能够让公众快速认识和识记,同时图标蕴含一定的信息量,使标志简单而富有内涵。颜色方面,采用纯绿色的背景色填充效果,大胆而创新,不但清晰地衬托出了图标内容,同时让整个微信标志异常醒目而与众不同,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和视觉冲击力,更从侧面揭示其创立时的宣传:便捷、时尚、免费,达到了微时代多重的美学效果,给人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所以,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标志设计将会融入更多的设计元素,从而更加地丰富多彩。

(3)结合实际突破创新。标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公司、产品的外在形象,在微时代下如何设计出既符合时代特征、顺应时代潮流又富有创新理念和超前意识的标志,笔者认为,在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同时,我们可以吸取各风格流派的精华恰当地为标志设计所用,使现代标志设计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结合传统的标志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微时代的时代特征基础之上,把时代特征对它的制约转换成为新颖、独特的契机,以丰富的知识积淀、发散的创新思维、巧妙的构思顺应制约,注重设计元素的创新运用,符合微时代的时代特征要求和大众审美潮流,关注多种学科的交叉、智慧与知识的交汇、主体与受众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甚至站在高于时展的角度进行设计,使标志得到相对持久的延续和发展,完美地体现标志所要表达的视觉含义,使其成为一个区别于其他符号的独立生命,充分展现设计的美学意义和价值意义。

第5篇:新媒体时代特征范文

关键词:越剧;传播;质量

1. 引言

新技术高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影响力日益加深,多元文化对我国文化市场冲击剧烈等等,这些新情况已经被人们所熟知。广大群众,特别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一谈到流行文化,脑子所浮现的就只有商业电影、娱乐综艺节目等等,而对于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甚至认为那些应该是自己父辈们才能理解的东西,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接触到。这些情况无不凸显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无力与苍白。难道这些传统的文化精粹真的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吗?

2. 当前越剧传播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越剧是我国戏曲艺术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种,其发展的历程并不长,但其影响力却随着一些经典作品的传播被世人所熟知。但这些传播往往带有一定的滞后性,似乎在大多数人的影响中,戏曲传播除了剧场演出之外,就只能偶尔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中才能看到。即使人们在现实的场景中看到越剧演出的消息,往往感兴趣的人还是那些中老年人,一些年轻人已经对此毫无兴趣了。那么越剧在传播的过程中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情况呢?

2.1从模式上看,越剧传播多沿袭个体样式,缺乏时代感

伴随着各地剧团体制改革,越剧剧团逐步走入市场,加入到市场的竞争之中,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实践,剧团在自身宣传和越剧推广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讲,越剧的宣传工作还停留在单打一的局面。剧团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宣传,区域性小、影响力小、宣传手段单一等等问题都客观存在,而在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渠道方面还没有有效的推动手段,越剧传播工作与时代脱轨。

2.2从方式上看,越剧传播多借助传统模式,缺乏层次感

从方式上看,越剧的传播目前主要依赖报纸、杂志以及电视等等传统的平面媒体模式,在过去的时代特征下,群众娱乐选择对象少,因此能够较好的获取越剧相关信息,从而在潜移默化间提高越剧传播的效益,但随着各类新媒体手段的逐步应用,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吸引群众的眼球。面对手机、电脑、电影等等更具立体感的传播渠道而言,传统的平面传播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要求,难以在海量的信息中为人所察知。

2.3从内容上看,越剧传播多依赖以往作品,缺乏新鲜感

应该说经过多代越剧人的不懈努力,越剧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深深的留下了时代的烙印,让每个越剧迷津津乐道,好的作品必然会被世人所熟知。近年来经过不断的努力,越剧也产生出了一些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剧目,扩大了越剧的影响力。但从整体上看,市场上缺乏更多的满足观众需要,能充分体现时代特征的作品来增强越剧的影响力,而这也是越剧乃至我国戏曲传播的一个瓶颈性问题。

3. 越剧传播面临的新挑战

在越剧自身传播手段单一性与时代对事物传播要求的多元性,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越剧传播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对传播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3.1传播途径的多元性,要求越剧传播需要有科学的组织

随着各类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传播方式和途径相对以往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传播速度更快、影响面更广、途径更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信息有效传播和可控传播就必须要有一个全面有力的领导和组织,坚决克服单打一的不良作风,将有限的资源采取更为合理的方式,在更多的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使更多的人群能够接触到信息,而不是仅依靠传统的方式来组织信息传播,导致受众群体的单一化和片面化。

3.2目标需求的多样性,要求越剧传播内容要更具吸引力

众口难调是当前各类文化节目传播过程中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对事物的关注度千差万别,因此也就要求在越剧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尽可能的满足大家的不同口味,无论是在人物传纪、剧目背景介绍等等方面都能够有所突破,抓住观众的心理,使节目更具吸引力。而不能像传统的越剧传播那样仅仅依靠一下剧目来扩大影响,这种方式在新时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3.3传播内容的完整性,要求越剧传播的策划应更加全面

随着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增多,很多信息得以在网络上传播,越剧作为一个传统的文化项目,在传播内容上要克服以往仅就剧目谈剧目的问题,将传播内容扩大化,从剧目策划、演员背景等等方面都要成为越剧传播的重要内容,使越剧能够完整的展示在群众的面前,让越来越多的人全面认识到越剧,而不是仅仅通过几个剧目来了解。

4. 越剧传播质量提高的应对策略

针对当前越剧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新时期对事物传播的普遍规律,笔者认为做好越剧传播工作必须要能够从整体上统筹规划,在传播内容上力求完整,针对不同传播渠道的特征,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方法,才能更好的提高越剧传播的质量和效益。

4.1统筹协调,做好越剧传播总体设计

越剧剧团与政府文化部门以及社会各类传媒公司等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协作,建立以传媒公司总体负责,文化部门提供扶持,越剧剧团权力通力配合的完善的越剧传播机制。发挥传媒公司对市场熟悉、了解相关操作规程的优势,政府文化部门要加强引导,在政策、渠道等方面给予帮助,为越剧传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越剧剧团以及相关从业人员,要善于借助企业、政府的帮助,适应市场的需要。通过三方的合作,必将使越剧传播质量和效益产生巨大的增幅。

4.2区分对象,对传播对象要有的放矢

传播对象的层次性必然要求在传播方式和渠道的选择上能够各有侧重。一是加强对社区的传播力度。社区是越剧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在这里越剧爱好者们自娱自乐充分享受着越剧带来的欢乐,是大众与越剧最直接接触的重要阵地,因此,在传播方式上要重视对社区越剧的关注,通过文化宣传、技术指导等方式来增强社区活动对越剧的影响力。二是挖掘传统传播方式的潜力。对于中年人而言,则要加强对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传媒媒介的投入,发挥传统媒介信息量大、内容详实等方面的优势,加强越剧对中年人这一层次的影响力。三是拓展新传播方式效益。而对于青年人而言,则要在新媒体的应用上有所创新,通过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传播越剧相关信息,发挥其传播速度快、信息更新快的优势,提高青年人的兴趣。

4.3多方协作,提高越剧自身的可塑性

就是要挖掘越剧本身的传播亮点,将传统越剧传播单以剧目为主的方式,变为以剧目为主体,拓展人物背景、演员传记等等方面更具立体性的传播内容结构,使越剧形象更加丰满,让受众能够从中看到越剧更多不为人知的内容,从而激发对越剧的兴趣,进而达到传播越剧的目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越剧自身的创新力,使越剧能够在新的时代更上历史前进的步伐,真正使越剧保持青春和活力。■

参考文献

第6篇:新媒体时代特征范文

一、水彩画独立的审美特征

从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在表现内容与表现技法上,都已经展现出独立的审美特征和多元艺术取向。水彩画的画纸,其独特的纸质纹理能够使得色泽经过稀释后,产生出薄、透、轻等特点,在运动之中的斑痕、水迹、自然三者之间构成了灵动和谐之美。水彩画的语言内涵是水与色之间的完美交融,并在斑痕,水迹与自然之间形成抒情性与随机性,是一种奇妙的变奏关系,具有清新、明快与淋漓的视觉特点,形成水彩画独立的审美特征。

从近年的全国水彩画展来看,中国水彩画在表现技巧,表现形式与表现方法等方面,体现出了多元的艺术取向。在水彩画之中,存在多种表现手法,有写实型、写意型、装饰型和抽象型等,都充分表现出了水彩画的多元艺术性。 多元化的发展趋向,能够将水彩本体的艺术形式加以强化,将水彩画的外延加以拓展,水彩画将会在其内涵和外延的结合之中不断取得发展。水彩画将水、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水、色的变幻来展现一种无限的生机。通过水的流动、浸润与沉积,使得画面能够出现一种天趣和人意自然结合的形态。这是水彩画独有的艺术风格,如展现炫丽的天空,广阔的大海,梦幻的水乡等等,水彩可以赋予他们深层次的意蕴。在水色交融中,将中国化的点染与油画的浑厚结合,显示出水彩画所独有的魅力。

二、继承和发展中的水彩语言

1492年,德国著名画家丢勒别出心裁的把颜色粉与阿拉伯树胶、蜂蜜和甘油等材料混合,用水做调和剂作画开创了水彩画的独立语言体系,到十九世纪英国画家透纳,冲破了线和蛋彩的束缚,是水彩画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二十世纪印象派画家对光色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推动了水彩画的发展。以及后来的现代派、抽象派画家在各自的艺术语言实践中与水彩画的结合,也给水彩画注入了新的含义。水彩画上个世纪初传入我国到今天,水彩画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大画种。19世纪中叶,水彩画也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被传入了中国,在我国走过了百余年。水彩画作为世界性的画种,它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正以自己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语言形式,充满生命的活力。水彩画一用水调和颜料在纸面上追求色彩变化和笔致情趣的形式,与我国传统绘画有着天然的近似,在人们眼里常被视为是彩墨画的另类表现,而水彩画家同样也从中国彩墨画的“天人合一”追求“诗情画意”的观念中吸取营养,这就使得水彩画在中国画家手中,更具水色淋漓、笔法酣畅的特点。水彩画家蒋跃先生指出,水彩画的语言特质主要体现在东西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水彩画在审美观念上属西方绘画造型体系,一方面水彩画以水溶性颜料和水作为绘画的媒体,在视觉效果上显示出透明、滋润等独特的艺术情趣。

三、现代水彩的美学价值

第7篇:新媒体时代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9-25

1.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1)平等性与流动性。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渠道传播信息。信息的者不仅包括专业人士,更多的是由大众通过手机、电脑等媒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新媒体工具,自由地发表个人意见和主张。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虚拟性,大众可以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有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才可以破解信息传播主体的真实身份。

(2)瞬时性与海量性。新媒体信息传播是通过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传播,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通过新媒体,政府机关公共信息、学校及教育机构教育信息、商家商业信息,以及各个社会组织和团体娱乐、生活信息等,这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信息更新频率增高。

(3)微小性与交互性。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信息展示的面积也逐渐缩小,在一定程度上信息传播和接受的时间、空间更加碎片化。新媒体交互性的特点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信息交流是双向的,信息传播的主客体双方在交流过程中都享有话语权。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同时进行并完成信息的传播和接收,双方可以相互交流。

2.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机遇。新媒体便于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新媒体与学生跨越地域差异交流与讨论,也有利于一些性格内向不擅长与人交往的学生敞开心扉,交流思想。

新媒体时代使高校辅导员多元化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依托QQ、微博、微信、论坛等媒介,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减弱了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同时,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新挑战。第一,打破固有思维方式。新媒体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信息,而大部分高校辅导员习惯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多角度地、多学科地进行全面思考。第二,保持高度政治敏锐性。新媒体信息传播存在很多弊端,比如网络中很多丑恶现象和虚假不良信息,许多“非法恶意势力”借助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文化侵蚀、思想侵蚀。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密切关注网络,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度,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动态,把握教育方向。第三,强化思想教育主导地位。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群体的参与度极高,这为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新媒体淡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冲击着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弱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

3.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之路

(1)加快教育观念的转变,建设现代化专业队伍。作为高校辅导员,在适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水平,与时俱进。及时跟进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实时情况,熟知新媒体的使用方法,利用新媒体媒介,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2)主动抢占网络新阵地,强化新媒体监管机制。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关注各类网络平台及组织,把握海量的瞬时信息,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高校应该不断加强校园网建设,充分利用公共网络资源,设立专门的协调管理部门,明确相关的工作职责,搭建良好的网络思想教育平台。

(3)把握高校教育新导向,加强相应价值观教育。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发挥积极导向作用,提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辨别能力。可以通过校内活动、专家讲座等形式加强学生网络道德与法律法规的宣传,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与道德的自主意识。

新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作为高校辅导员,只有打破传统的固有思维模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水平,才能与时俱进, 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

参考文献:

第8篇:新媒体时代特征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整合;有效教学

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因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便要顺应时代潮流,有机地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笔者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有了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现就将我的认识向各位专家和同仁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资源丰富,有利于教师备课

多媒体资源可谓包罗万象,就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一样,在多媒体的海洋中,永远有数不清的宝贝等着你挑选。因而,多媒体就为语文备课提供了最便捷、高效的服务。语文由于学科特点,信息容量大,需要查阅很多的资料,而且有好多资料又是非常生僻或非常新颖的,如果备课不到位,就不能有效破难解疑,自己对知识也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何况给学生传授。所以,以往的语文教师案头总有无数的书籍随时查阅。而多媒体资源就解决了语文教师备课的难题,需要的资料随时可以查阅,既方便快捷又准确到位。

除了查阅资料外,备课时还可以观看名师的课堂实录,向名师学习,等于在名师的辅导下进行教学。还可以在备课前借鉴名师教案设计,精品课件等等。完全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仅靠一本《教学用书》的现状,而且大大提高了备课的质量。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比传统教学形式要丰富多彩得多,它集多种感官刺激于一身,总有一种刺激能让学生心动。它能将空洞的文字叙述变为精彩的动画展示,使抽象、枯燥、静止的文字知识变得具体化、趣味化、生活化,利用这些丰富的图片和课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倍感亲切,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教育教学资源,使我们的学生享受到了高质量的教育,更使我们的学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如在教《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查找罗布泊、胡杨林的图片,让这些从未走出大山的孩子,可以看看大漠风光,体会生态环境在人的影响下产生的变化。

利用它能分能合这一功能,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上课前,可放一段电视剧《水浒》中的《好汉歌》:“……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不仅直接导入,而且那高亢的音符、激越的曲调、气壮山河的歌词,令学生听后精神振奋,血脉膨胀,并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节拍而歌之。在这种强烈的氛围下,学生迫不及待地想深入课文了解鲁达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的鲜明性格,了解如何出手救助金氏父女并惩治恶霸镇关西的。

在语文课堂上,由于多媒体教育资源的辅助,使得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各学科之间的渗透真正体现了语文课作为综合课的特点。

三、整合多媒体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中大显身手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尽管需要很多资源,但整合了多媒体资源以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也就显得简单多了,教学有效性也便自然会得到显著提高。

在《到民间采风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需要查阅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单凭手头资料完全不够。在教学前,我把班级同学分成七个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个传统节日的资料收集工作,在网络资源的帮助下,同学们收集了传统节日的起源、节日习俗、节日的诗词、节日的对联,大大超出我布置的范围。当活动开始后,各个小组把自己收集的资料,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课堂内容丰富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又比如在进行《献给母亲的歌》的综合性学习时,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与母爱有关的诗歌、格言、谚语、俗语,关于母爱的感人事迹,与母爱有关的视频资料等等。我们把学生带到计算机房,让学生自己收集学习资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展示。这样既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的教育资源让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变得轻松自如。

四、多媒体资源有利于课堂参与者进行交流

传统的教学,课堂参与者的交流往往只能是单线条的,有了多媒体后,就变成了多线条的,而且还可以是“零距离”的。如教师可以通过网校的平台与在线专家进行交流,请教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交流教学心得,进行资源共享,互相之间形成优势互补。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可以给专家提供教学案例,同时缩短城乡之间教育的距离。

如果教师能够建立班级QQ群,在QQ群中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谈理想、谈学习,答疑解惑,像朋友一样的交流,那么师生关系融洽,加大相互了解,真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网络能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在空间、时间和心理上同步与异步交互的“零距离”,学生讲真话,讲当面不可能讲的真话。通过网络,教师与学生可以倾心交流,没有心理隔阂,真正实现师生“心理”上的零距离。

第9篇:新媒体时代特征范文

从标志设计社会人文意义上来说,标志设计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标志设计的教育功能、观念转换功能、时尚功能和传播功能。

标志设计的教育作用,在于教育和引导社会大众的消费观念和文化意识,并且往往成为消费大众个人价值和地位的象征。标志设计对人们日常消费行为产生了元法抗拒的"教峻"和"引诱"作用,以及使人们产生关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想象。

标志设计的观念转换功能是指它对公众思想观念、心理、意识或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的影响,并通过这种影响最终使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有所更改和转变的属性。在认牌消费的今天,拥有标志设计就拥有品质、拥有安全可靠、拥有身份地位和奢华,甚至拥有激情与梦想。因此,标志设计或者名牌在人们的心理和思想观念上产生一种亲近感、一种心理情结,一种幻想和购买的空间,能够张扬人们的个性,使人们生活的质量更高,生活得更美好。

时尚就是短时间里一些人所崇尚的生活。这种时尚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甚至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时尚文化是一个社会时代变迁的文化缩影,它具有崭新性、前沿性、活跃性的特征。标志设计最先向人们传递了社会潮流和时尚流变的信息。标志设计广告永无休止地告诉人们什么才是最时尚、最有品位、最能张扬个性、最能凸显高贵,并挑起了大众潜在的永无止境的欲望,而这恰恰就是社会化的标志设计意识。曾几何时,到星巴克就代表了一种白领时尚,李宇春的中性化打扮是很多女孩子效仿的时尚,穿耐克鞋是很多中学生的时尚,而“收礼只收脑白金”也成为送给老年人的时尚礼物。

标志设计往往是由广告宣传和行销流程塑造出来的。广告传播的创意和媒体策略对塑造标志设计形象、宣传标志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信息时代,时间、注意力和信任是最为稀缺的资源,它们不是自发地存在于市场巾,而是存在于消费者的心中牌的营销传播能够使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减少购买时间,以最快捷的方式认购获得大家认同的、品质优良的标志设计产品O这便是"认牌消费"。在当今社会,传播是标志设计成名、标志设计扬名和站稳市场的最有力的武器,"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像金六福酒、王老吉饮料、娃哈哈饮料等等都是靠有效的传播而名扬全同的,从而也提高了其标志设计的社会形象和价值。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