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范文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第1篇: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学习效率

0引言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与新课程配套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再好的课程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物理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的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即使这样,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如何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

1 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依照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方式方法来作为分类的依据,并考虑到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1.1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的特点是,主要依靠教师的语言,辅以演示实验和各种直观的教具,使学生掌

握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发展能力。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观察实物和演示的现象,按

照教师引导的思路,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事物、现象有明晰的印象,并积极地思考,达

到对教材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解,并从中学到一些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

讲授法是教学中应用时间最长、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几乎所有其他的教学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与讲授法相配合,才能顺利地进行和发挥应有的功能。

讲授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缺点是,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少,容易产生依赖思想,容易形成教师满堂灌的僵死局面。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实际经验,通过提出间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得出结论,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恰当的运用谈话法,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获取知识,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谈话,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智力活动情况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解度、便于因材施教;学生可以从教师的提问中,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握住教师的教学思路,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对所学的知识理解的更深刻,掌握的更牢固。

以下是在《蒸发》一节中的处理:

师:雨后总有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可路上积水却给行人带来了不便,但过了一段时间路面都千了,这是为什么?烧开水的时候,如果不断地烧,就会发现水越来越少,直至变干。这些水都跑到那儿去了呢?

生:都变成水蒸气‘跑”掉了。

师:也就是说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这种现象叫做汽化。上述的例子都发生了汽化,它们发生变化的过程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种比较慢。一种比较快。

师:那么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方式,我们分别给它取两个名字,蒸发和沸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蒸发的一些知识。

(老师把水抹在黑板上,水很快蒸发了)

师:思考以下问题:水哪里去了,变成什么了?

生1:水蒸发了,变成了水蒸气。

师:冬天做这个实验,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吗?

生2:冬天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只不过水蒸发完的时间要长些。

师:水是从液体内部跑出去的,还是从表面跑出去的?

生3:我觉得是从液体表面跑出去的,因为液体的表面暴露在空气中。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通过我们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我们就可以得出什么是蒸发。

以上过程,教师始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师生通过交谈交流看法、传递信息,是典型的谈话法教学。

谈话法对教师的要求是: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准备好谈话的间题、顺序,如何从一个问题引出和过渡到另一个问题。

(2)要善于启发诱导。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对直观教具观察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分析、思考,研究问题或发现矛盾的所在,因势利导,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获取新知。

(3)要做好归纳、小结。当问题基本解决时,教师要及时归纳或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

1.2直观感知的教学方法―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验法的优点在于它能按教学需要创造和控制一定的条件,引起事物的发生和变化,使学生看到事物的因果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做好实验前的准备。要制订好实验的课时计划;准备好实验用品,分好实验小组;要求学生作好理论准备(复习、预习);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懂得实验的原理、过程、方法和注意的事项,提高学生实验的自觉性: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教师要巡视全班实验情况,如发现重要或共同的问题要及时向全班作指导,对困难较大的小组或个人要给予帮助,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投人实验;做好实验小结。教师应当小结全班实验情况,指出优缺点,分析产生原因和提出改进意见并布置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法可分感知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种:前者在进行新课之前做,为学新课作好感性认识的准备。如教材中的实验:用悬吊的泡沫塑料接触发声的音叉的叉股;拨动张紧的橡皮筋;用手指摸着喉头部分并发出声音等,就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对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后者在讲完新课后做,检验所学原理,巩固知识。如学生学完欧姆定律后做的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学完电功率后做的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都是验证性的实验。由于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实验教学法的优点,除了学生应做的实验外,教师可创造条件,把原来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边讲边实验,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的关系时可以做如下处理:“唱歌时,一首歌曲音调可以唱高一些,也可以唱低一些。刚才同学们听到的一首合唱歌曲,离音部的音调高,低音部的音调低,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教师先介绍发声齿轮,并告诉全体同学,每个齿轮的齿数不同。然后转动齿轮,用塑料硬片接触齿轮的齿,使塑料硬片振动发声。让学生注意观察,硬片接触不同齿数的齿轮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哪个高,哪个低。再由演示实验可以得出:音调由发声休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学生实验:用塑料硬片在梳子上快慢不同地划过,要求同学们观察塑料硬片快划时和慢划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哪个高,哪个振动的频率大令哪个振动的频率小,进一步验证音高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学生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加深了理解,体验到了神奇的物理世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实验法是物理学科常用的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第2篇: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理念;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创新

初中阶段是学生掌握各方面理论知识的关键性时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良好的品德素质等,更好地将物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满堂灌传统教学模式,选择并优化创新初中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促进他们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一、借助实验法、比较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素养

就初中物理学科而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逻辑性。而物理实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起他们的探索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些物理现象仅仅凭借教师讲解,他们是很难深入理解地,无法感受到物理学科所具有的魅力,准确把握对应的物理理论知识、基本规律。以“光反射与成像”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生活实际用品,作为凹、凸面镜仔细观察。这是一种特别简单的物理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光反射与成像”方面知识的难度,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迅速融入到新课题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测量器具,大部分测量器具都具有某些相同点,比如,天平、刻度尺、温度计,教师可以优化利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准确掌握这些测量仪器的操作要领、操作技巧,在观察之前,需要校对刻度尺、温度计等的零刻度线,在使用完仪器设备之后,需要把他们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以“声和光”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利用其集图片、文字等一身的特点,制作“声与光”的PPT课件,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等,刺激学生感官,使其留下初步印象,促使学生迅速融入到新课题学习中。教师需要扮演好引导者、协作者等角色,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在空间中声、光传播情况,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声音、光传播之间的明显区别,即声音传播需要借助某介质,而光的传播并不需要,甚至可以真空中传播,在遇到物体的时候,声音、光都出现反射现象。在反射之后,声音成为了回声,而光反射后会成像。在实验法、比较法作用下,学生可以准确理解不同知识点的区别,完善已有的物质知识结构体系,构建全新的知识结构框架,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素养,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理解等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优化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多角度指导学生做各方面的探究式物理实验,引导他们正确选择实验仪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客观分析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来验证对应的理论知识,培养自身的创新素养。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所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围绕物理理论知识,巧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讲解浮力章节知识的时候,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会漂浮在死海上,不会沉下去。又比如,为什么在雨天会先出现闪电后大打雷,而不是在同时发生。以“大气压强”为例,由于初中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对大气压并没有过多的了解,很难准确理解“大气压”这一概念。在讲解“大气压”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实验法,演示相关的实验,刺激学生感官,降低“大气压”知识点的难度,促使他们更加准确、客观地理解“大气压”。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这样的操作,将玻璃杯装满水,并用塑料卡片把杯子盖住,将杯子倒过来。在倒过来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即如果此时将手移开,杯口处的卡片是否会掉下来,杯中的水是否会流出来,并让学生相互探讨,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进而,向学生演示接下来的操作过程,验证学生心中的猜想,会发现在将手移开之后,杯中的水并没有溢出来,卡片也仅仅贴在杯子上,这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借助问题情境,优化利用物理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引导他们不断探索物理这一未知的世界。

三、借助多媒体手段,做好课堂小结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浪潮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在进行课堂教学小结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简洁地概括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学习的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已有水平,章节内容难易程度,采用适宜的课堂小结形式,比如,问题式小结、对比式小结,互动性小结,但一定要“简单、明了”,要具有针对性、目标性,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新的物理知识点。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占据着核心位置,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教师要全方位分析物理学科具有的特点,客观分析初中生已有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心理特征等,合理安排物理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加以优化创新。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展现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挖掘他们各方面潜能,学好物理这门重要的学科,为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初中物理教学现状,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

作者:韩士鼎 单位:江都区宜陵镇中学

参考文献:

[1]钟炳权.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5:133+164

[2]郑志明.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探究[J].学周刊,2014.35:48

第3篇: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农村教学;初中物理教学;物理实验;自我学习

初中物理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这门重要的课程也是一个难点所在,部分农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能更好地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应该弄清楚农村学生为何难以掌握这门功课的具体原因。农村的学生大多较为勤奋,这样就容易掌握那些利用死记硬背能够学会的知识点,但是对于物理课程的学习来说,则能够体现出一定的综合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运用知识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另外,大部分物理教学中的题目设计都是来自于城市生活,这会导致农村学生由于自身的封闭,造成信息渠道获取并不通畅,也存在对于知识点理解方面的偏差问题。同时,教师也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部分农村教师知识老化且教育观念陈旧,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农村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落后的问题已经显得尤为突出,还存在部分教师由于能力有限,不能对知识点进行透彻讲解,这也是农村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这里结合自身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经验,对于较为适合农村物理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物理的学习来说,物理具有换算单位复杂、逻辑推理性强、知识点繁杂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容易在课堂上紧张,有的学生甚至上物理课就感觉到害怕,更害怕在课堂上发言,害怕做错作业而在课堂上挨批评。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不喜欢物理课的情况出现,容易导致上课走神,也就是消极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存在较严重的作业抄袭问题,更有甚者,会出现放弃物理课的学习,出现逃课等情况。

在教学环节中应该充分重视兴趣的作用。要想保证学生能彻底喜欢上物理课程,就应该对学生的兴趣进行积极培养。对于物理学中的教学例子,大部分都能联系到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农村学生也能接触到好多的物理现象,很多学生也会对于奇妙的物理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答案。

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有效提升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过程中,保证现实生活和物理知识的结合,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具有紧密联系生活的较强实用性。如,通过物理的学习,有时候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高层次的物理学习,还能有效保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物理的作用,了解物理和人们生活的关系,这无疑对于有效提升物理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里可以找到生活的例子,如,为什么把断了的电灯泡的灯丝搭起来再使用,亮度比以前还亮?为什么骑自行车上坡比下坡要费力得多?在打雷的时候为什么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声?这些贴近生活的问题,教师应该进行积极的挖掘和处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现象的奇妙,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体现出一定的成就感。

在一次和家长的交流中,家长说:“孩子学到了不少的知识,还能自己懂得怎么去应用!”原来他们家里有个地窖,用来存放红薯,先前下去的时候,经常感到头晕胸闷,大家一直比较奇怪。有一天孩子告诉大家,那是因为里面没有氧气,下去之前要先进行透气。后来,按照孩子的方法,他们就没有感觉到胸闷的情况。知识的运用能够保障他们的健康安全,这样学生就更能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意义了。

三、用实验来加深理解

在农村学校中并没有足够的物理实验器材,这就造成大部分物理教师并不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环节。有些教师则使用讲实验的方式进行,学生自然缺乏必要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不能正确有效地使用实验仪器,也就自然不能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在如此的恶性循环影响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这必然出现物理综合素质的下降。对于物理学来说,实验是重要的环节。可以说,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有效的共同操作实验,能够使实验教学环节更加生动有趣,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更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应该大力提倡利用实验来保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应该看到学生对于物理课中的实验非常有兴趣。尽管有可能部分实验工具较为简陋,但是可以就地取材,通过一些自制的工具进行实验,积极利用学生熟悉的器具完成物理实验,则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如,在“大气压”的教学过程中,准备的实验器具包括清水、一个玻璃杯、一支短蜡烛、一个脸盆。首先,在脸盆底,利用蜡烛油进行固定蜡烛,然后把水倒入脸盆中,再把透明的玻璃杯罩在蜡烛上,过了一段时间,蜡烛就会熄灭,同时杯子的水面有所上升。学生看到这个实验以后,感觉到比较神奇,他们的兴趣点就有所激发,接下来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活动。通过实验环节能够保证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还能直接感性地认识相应的知识点,有利于他们对于新知识点的掌握。

四、教给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物理学习过程中尽管存在较固定的知识点,但是应该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学习方法。在讲课中,可以把部分验证性或者测量性的实验改编成设计型的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利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实验器材进行,这就能够体现出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另外,要经常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进行一些简单实验,这样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个性,也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勇于在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具有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能够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都得到锻炼,有效保证实现分层次的能力创新培养。在学生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索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验环节,进行有效的手、脑结合练习,并有效地对相应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能够保证学生思维的多样化培养,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考虑到初中生物理实践能力的有限性,要想保证有效进行实验环节的创新活动,就应该从教师做起,积极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有效鼓励学生进行今后的创新性教学。所以,应该尽量在课堂学习以及探究性实验中体现出创新的意图,还应该在全面理解和掌握必要的物理课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有效的研究性学习,保证学生有效地去接触大量的现实性问题,使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从学生的个体情况出发,保证每个人的特长和兴趣得到发挥,有利于提升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保证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通过一系列活动,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并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验环节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农村学习物理的质量。

第4篇: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

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是以实践和观察为基础建立的。物理学家在观察思索验证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物理规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走相同的路,任何一个物理规律都是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进而总结得出的,科学发现都是从观察之中得出的,因此,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只单纯地依靠讲解是无法收到良好效果的。

一、当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倡导多年,但应试教育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为考试而教学,为考试而学习是广大师生对教学的共同理解,虽然当前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物理教学的评价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所以老师们谁都不愿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尝试,都宁愿比较保守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多学校的物理课堂还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虽然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物理作为一种应用型的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物理实验的作用,将原本应该学生亲自动手时间的物理实验转变为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学生无法亲自动手参与实验以验证课本中的定律,不了解公式的来源,只是对物理概念和物理公式机械的记忆,这很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我国少数地区的某些学校试图对物理教学提出新的教学理念,但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严重阻碍了其进程,整体情况很不乐观,要想对教学方法进行彻底的改进,首先要明白,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考试,而是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只有让广大师生充分意识到教育的目的,才能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尽可能地对学生做到全面培养,才能让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积极参与到物理的学习中,提升教学质量。

二、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1.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

初中物理课堂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那么课堂的主体就要从老师转移到学生,让学生站在物理教学的关键位置,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将老师放在辅助的角色上。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虽然陈旧,但在老师们的思想中已经成了先驱,认为这种方法虽然陈旧,但至少可以保证学生取得较高的考试成绩,这就是典型的以老师为中心,采用这种方法教出的学生综合素质肯定不高,其直接后果是学生成为了考试机器,所学知识只会在考试时用,而不会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老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给学生留出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对自己的课程设计、讲课方式等提出建议,共同为物理教学出谋划策,找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最佳教学方法,使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2.教学方法的创新方法

(1)充分利用实验。物理教学应该以实验为基础,没有了实验的支持,物理教学会是一潭死水。虽然许多物理规律已经得到证实,但它们都是很抽象的,单纯地依靠讲解是无法让学生完全明白的,配合实验进行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可以对书本中介绍的物理知识有更深的了解,明白了物理公式的来源以及如何去运用,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将物理理论知识学得更加扎实。

(2)比较法。许多物理知识之间是相通的,在教学中通过对相似的物理知识之间的比较可以降低教学难度,并能通过对相似知识点的比较加深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声音的传播和光的传播的相同点是,它们都是以波的形式传播,都可以产生反射和衍射,彩虹的形成是光衍射的原理,而听到隔壁的声音是声的衍射。声音的传播和光的传播的不同点是,光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通过在相互比较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3)比喻法。物理来源于生活,许多物理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老师在上课时将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到教学中,利用这些例子对物理知识点进行模拟和比喻能够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化,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物理美。单纯依靠讲解使原本就枯燥的物理课堂变得更加无聊,有些简单的物理理论不需要通过复杂的实验进行展示,通过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教学中用来比喻物理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思维。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具有操作简单、展示范围广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复杂的物理内容形象地展现学生面前,有些无法通过物理实验展示的现象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模拟,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发散讲解时,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老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对物理教学方法进行全新的改革,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让学生带着课堂知识去体验生活,将生活带入到课堂中,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石桂英.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125.

第5篇: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范文

一、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如下面介绍的顺藤摸瓜法,发散思维法和逆推法就是这些方法的具体体现。

(1)顺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从已知条件推论其结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大多数的题目的分析过程都用到。

(2)发散思维法,即从某条物理规律出发,找出规律的多种表述,这是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例如,从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出发,推出如下结论:串并联电路的电阻是“越串越大,越并越小” ,串连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 逆推法,即根据所求问题逆推需要哪些条件,再看题目给出哪些条件,找出隐含条件或过度条件,最后解决问题。

二、重视课堂上的学习上课

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要养成积极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常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三、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

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则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即时完成作业,有余力的同学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要善于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不注意知识的运用,你得到的知识还是死的,只有通过具体运用,才能扩展和加深自己对的知识理解,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会分析物理过程

学习物理要重视物理过程的学习,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五、整理自己的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六、要正确使用数学工具

数学是研究物理的重要工具,在学习物理时,我们一定要正确地运用好这一工具。应用数学工具学习物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概念、规律的数学公式,与用文字、语言叙述结合起来,真正理解式子的物理含意,不要单从纯数学关系上理解公式,避免产生物理意义上的错误。例如,物质密度的定义式是ρ=m/v,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式子的数学关系,说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V成反比呢?不能,因为密度ρ是描述每种物质固有特性的物理量。例如,铝的密度是2.7×103千克/米3,不管把铝做成小铆钉,还是大铝块,ρ都是这个数值,怎能说它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呢?所以公式ρ=m/v只是提供了一种测量和计算密度的方法,即,当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利用这一公式计算出构成这一物体的物质的密度。

2、在进行物理计算、推理时,要把物理计算和简洁的文字说理结合起来,才能使解决问题的过程物理思路清晰,方法简明严格。计算得到的结果,也要明确它的物理意义。

第6篇: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方式;有效教学

由于学生对物理大多存在为难情绪,所以我认为学生要学好物理,必须了解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然后才能确定物理学习的原则。翻开初中物理课本,所学的内容并不是太多。学习物理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理解物理规律,而对物理教师来讲,一方面是要传授一定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用有效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看实质,从物理意义上认识物理现象,逐步学会提出问题,逐步学会深入地思考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

一、有效教学的定义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目前,国内典型的研究是把课堂的有效教学分为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方面。

(一)基础性

1、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

2、是否注重个别差异

3、教师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言语概念式表述、案例领悟式表述和图式结构式表述

4、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

(二)发展性

1、是否能灵活运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

2、是否运用启发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如开放性提问,适当的幽默,鼓励冒险精神等)

3、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老师能否尊重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否容许学生个体专长的课外开放

4、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

二、有效教学的优缺点

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内涵上都主张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都要求依据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强调教与学的统一,都蕴含着教学要遵循的规律.只不过有效教学更侧重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而传统教学更侧重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教学.

有效教学的优点:1、以学生角度看待教学,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教材中的知识问题,以问题情境引入发现问题,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2、使学习意义明确,容易被学生接受。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教学的缺点:有效教学强化了学习的意义,突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识、探究能力。但是,也客观消弱了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扎实度。学生技能掌握巩固应该引起重视。

对策:安排复习时有针对性对相关知识技能进行巩固复习。

三、物理有效教学的实践方法

巴甫洛夫认为:“重要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总结,认识一个科学家的方法远比认识他的成果价值更大。”

1、以多媒体技术带动实验教学

比如:作电学实验时,学生利用该软件针对自己的需求,创建和完成了每个实验过程,模拟电流运行情况,并且使用计算机进行实时计算,绘图功能,通过相关公式、数据进行计算。如,串并联电路设计,测量电压、电流、模拟电磁感应现象、电磁继电器对远程电路的控制等。利用影像摆脱了时间、空间和器材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途径。这些都能让学生尽快熟悉并且理解物理知识,而代替原来由老师的枯燥乏味的口述实验。

2、发挥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在物理教师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反复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两重意义:一方面掌握知识本身,这是学习更高深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要训练自己的思考方法,发散自己思维的能力。在许多重要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沿着科学家已用过的正确思维方法,自己去思考,得出规律,以加强科学思想方法的训练。

如在学完《大气压》这节内容后提出这样一个探究实验设计问题:瓶中装了一半水,瓶塞上面插一根弯曲玻璃管,瓶塞不漏气,不许打开瓶塞。也不许用嘴向外吸,更不许将瓶子顷到,如何才能将瓶子里的水通过玻璃管引进到杯子里?让学生思考问题时避免单向性、单一性,充分培养这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总之,物理的有效教学方法还有许多。如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法、因材施教针对教学法、实验与教学内容整合法等,只要学科教师探索揣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一定会更加完善的有效教学方法。

四、总结与反思

以上,仅是个人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为增强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的一些设想和体会。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会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而学习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投入和主动认知,建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与学习的有效性是统一的,不可以分割的。有效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把提高教学效率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慎英-《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第7篇: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范文

一、让学生有兴趣――重视实验的基础性作用。

初中生思维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还起作用。在物理教学中,经常以实验来引入、实验来探究、实验来验证,务必使学生在课堂中全神贯注。生动、有趣的课堂哪位学生不喜欢呢?并且大量演示实验在课堂中呈现,使物理现象在学生脑中得到重新启发、打开,建立表象,进行逻辑思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建构系统的科学知识。

“学生脑中形成物理概念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感知操作、内化表象、抽象概括,即学生的物理概念是从感知操作开始的,没有必要的感知基础就不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必要的表象,而没有内化了的表象素材学生的思维也就无从谈起。”课堂中的实验,对学生的建构知识是何等的重要、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现象在脑中形成一定的表象,人们才能摆脱具体的事物的束缚,通过抽象概括过渡到思维,从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实验就是让学生感知操作中形成表象,从而在课堂中形成科学的概念。

二、让学生更清晰――关键字词的突出、说明,类似或易混淆概念的比较教学。

物理学中的概念和规律的陈述语言或公式十分的精炼和准确,概括程度非常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某些字词不大在意,或理解得不到位,不深刻。因此在教学中呈现的内容,不但要准确,而且某些关键的字词要加以突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解释说明。如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中的“同种均匀介质、以及直线”要加以突出,并举例解释“同种,均匀”的含义,引起学生的注意。

不但要准确而且还要与其它类似的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比较,建立类比联系,如压力和重力的区别:产生原因不同、作用点不同;有联系之处在于水平放置时压力在数值上等于重力,压力可由重力产生。又比如教学凸透镜和凹透镜时就要对比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的作用以及成像原理的不同进行教学,教学光的反射和折射时的“垂直射入”的情况后的不同,都需要进行对比教学。在教学中对关键字词的理解,与相类似的概念、易混淆之处进行比较,从而突破认知的模糊区,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的深刻、透明、清晰。

三、让学生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阐述清楚建立概念和形成规律的原因和过程,学到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物理教学中,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学得不活,只会死记硬背,遇到实际问题一筹莫展,物理知识支离破碎等等,其根源都在于概念教学之初没有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概念的获得的全过程。”在知识学习中,能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即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为学生正确理解,灵活运用概念和规律奠定基础,而且这样的学习印象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学习效果更好。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有一定的需要和积极的准备状态下,利用各种适宜的方法,如实验探究演示、理论推导、形象举例等,向学生呈现前人的思维过程,阐述清楚建立概念和形成规律的原因和过程,让学生沿着前人的思考过程顺理成章的得出概念和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通过讲故事让学生置身于创设的情境中,沿着教师的故事顺着亚里士多德的思考过程得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消物体就会停止运动。然后又提出伽利略的思考结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了了摩擦阻力。这样学生在脑中自然会激起波澜,产生疑问: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到底需要力吗?通过两位前人的思考过程所得出的矛盾,学生兴趣被激发,探索欲望也出来了。这时再顺势做斜面小车的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再引导学生分析:如果小车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小车又将如何运动呢?从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前人的思考、探究过程,学生就会把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

另外,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一般都含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在阐述时,学生也会学到一些科学思维和方法。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外推法、阿基米德原理的控制变量法、功的原理的理想状态法,光线的物理模型法等。对提升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能力大有帮助,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让学生清晰而且准确地了解概念和规律的建立和形成过程,是物理教学中必须的手段和必经的阶段。

四、让学生能应用――大量举例,建立范例模型。

“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但它仍然要和感性经验密切联系着”因此“人在利用概念进行思维时,经常都需要具体形象的帮助和支持”,所以只给学生一个准确的文字表述还有够,还应给学生一些典型的事例,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建立范例模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第8篇: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范文

初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正是这种动力,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优秀的物理老师要善于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探究知识目标,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如在做光的折射一课中,老师可以有计划地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光折射会产生的现象?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塑料片、一杯水、一只手电筒、一只塑料杯等,让学生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的基础上,结合自习,自主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通过老师设计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得到的结论比平时单纯由老师演示得出结论要好很多。

二、利用多种方法,创新课堂教学

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已改变了过去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逐步从加强重视学生主动的学习方面入手,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本人根据这几年物理教学的经验,总结了一些方式方法,供大家共勉。

1.对比教学法

认识一项事物往往是从区别事物的本质特征开始的,事物之间在现象上和本质上都存在着差异和雷同。在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思维和物理规律具有对比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接受新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力,找出差异性极大的物理现象,或找出表面上相近的物理现象,推敲出他们之间本质上的差异和联系,使知识融会贯通,开拓学生的思维,并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相互互通记忆的能力。

2.控制教学法

影响物理学研究对象的因素是多种因素相互交错、共同起作用的,要想精确地掌握物理事物的特性,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必须通过人为的作用对研究对象进行探究,造成特定的便于观察的条件,这就是控制法。控制法常常用在物理实验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手段主动控制自然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在特定的观察条件下去探索客观规律。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而产生这种动力主要来自于兴趣,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兴趣的高峰时期,当遇到新鲜的事物总想探索其奥秘,明白其原因。教学中,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之努力、进步,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在整个物理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阶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才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其积极地思维,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想使学生产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愉悦情境,引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学生生活中以及科技和社会中的有趣事例、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这些都是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地保持下去。

2.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大都对实验操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希望亲自动手多做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积极性,既然学生对物理实验充满兴趣,那么教师要格外注重科学探究,做好物理实验,这样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例如,在学习气压一课时,在做实验前,让学生通过海拔较高的高原上鸡蛋煮不熟的现象,猜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猜想。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实验操作,证实了学生的猜想,学生会有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同时促进学生的观察、分析实验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四、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现在的教学方式下,最能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的是良好互动、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不同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学生与学生在相互合作、探讨中产生对某一事物的认知冲突。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学习经验,提高认识,克服片面性和局限性,从而全面正确地理解所获得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通过相互沟通,明白了对问题的不同解释,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在合作中,每个学生想法、思路被明晰化,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因此要创造良好的合作交流的氛围,对物理教学的提高起着促进的作用。

第9篇: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现状

物理这门学科对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观念、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新课改目标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和改善教学方法。

一、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与新课改的要求有很多不符,仍需要不断地革新。比如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课堂上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这种教学方法之下,学生沦为考试的机器,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理解就是不断地记忆概念、定理、公式和结论,无止境地做练习题,学习目的就是取得较高的成绩,根本不能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独立对物理现象进行解释。又如,教师不能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对于很多教师来说,物理实验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二、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探究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很多初中物理教师一直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统一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要将物理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交还于学生,自己只需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学生的思维。

2.巧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物理这门学科相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比较抽象、复杂和难学的学科。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学生特征设置教学情境,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比如说,教师在讲新人教版初三物理教材的第二十章《电与磁》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与磁相关的实验视频,然后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

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物理知识,必须要借助于物理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更好地理解物理结论的由来。除了实验室的实验,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到社会中或者是大自然中去发现和探索物理现象,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

对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进行革新是新课改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发展的要求。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按照新课改、社会和学生发展要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新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