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

第1篇: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中图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心得

一、转变自己的角色,学会欣赏、赞扬学生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求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还要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与教学方式。教师在利用新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时刻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激发者、组织者与合作者,创设平等、自由、活跃、激情、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去学习。为了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师还必须要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学会关心、赏识与赞扬学生,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会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二、中图版地理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的教材内容往往比旧时的教材内容更具新颖性、时代性与创新性。所以在中图版地理教材中会涉及很多关于地理知识的精美图片、表格等,仅从视觉的冲击上就让学生对地理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中对于问题的探究与案例的分析也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思考的能力与积极性,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必须充分利用地图来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结合图片与地图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中图版高中地理创设情境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则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探究。因为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的源泉动力。新教材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在每一章新课程的开头都设计了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课本中去找寻答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自然也就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琰.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认知结构的构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黄承奎.浅议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N].贵州民族报,2010-05-10(A03).

第2篇: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物理 新课程 三维目标 导入新课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从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者,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能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那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构建变成一个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情境。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如物理实验、多媒体演示、情境活动、讲故事等。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引入,巧妙质疑,可以让一节物理课变得很有亮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例如:在讲物质的导电性时,可以向学生展示这样的一个实验情景:把一个去掉灯罩的灯泡钨丝去掉,只留玻璃部分,将它和另一灯泡串联接入电路,闭合电路,灯泡不亮,但逐渐给玻璃加热,学生会看到灯泡亮了,请同学们解释这一现象。从而给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推进。

二、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导入新课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适当辅助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再讲《行星的运动》一课时,由于生活中学生对太阳系没有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把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内容用Flash或PowerPoint呈现,让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来直观的对比,从而对两种学说的发展历史、代表人物及各自的局限性等内容展开新课。介绍一些物理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怀疑前人的事迹,以此来激励学生要有质疑的勇气;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和规律,要有勇于发展的精神。总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我们要记住爱因斯坦说过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实践证明,多媒体课程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载体以其固有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课程资源,是一条化解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

三、通过学生配合实验操作,让一节比较难讲的课打开局面,巧妙引入

这样导入新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实验为学生创设了有效的获取知识的学习环境,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意识训练和科学方法训练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内容适时安排一些有趣的物理小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摩擦力》这节课时,由于摩擦力在生活中不容易观察和测量,对学生来讲不容易理解,所以如何导入这节课就显得很重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参与是不错的方法。我是这样做的:拿了一块玻璃,让两个学生到讲台上,分别写出自己所喜欢的物理学家的名字,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写,一名同学在玻璃上写(提示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他们写的过程)。可以很容易看出,两个同学在写的过程,黑板上的写的字迹清楚,玻璃上的则不容易看出来,就此提问两个学生或让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说法。――直观地引入摩擦力这节课。

四、变讲为悟,让学生自己在对知识的思索中体验、感悟

在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许多新鲜的事物,会产生许多的疑问,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说,在《重力势能》的教学中,假定天花板上用细绳栓了一个乒乓球和一个铅球,让学生选择站在那个球下?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说明重力势能与质量有关。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轻松快乐,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索乐趣,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也让一节课的导入变了另一种形式。《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这节课也可应用。

第3篇: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体会

1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创新

小学生的求知欲的形成要经历过好奇――求知――探索三个阶段。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世界上许多重大发明和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发现离不开对苹果自由落地的好奇,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离不开1+2等于3的好奇。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求源的精神,乐于探索事物的奥妙,发现其中的奇异。课堂上因此要引导学生勇于提出好奇问题。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时,学生在看完书后,往往对“等底等高”这个条件不太注意。这时我巧设陷阱设置悬念。让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过了一会,一个小组倒了水,还没灌满;而另一小组的同学却大叫:“水溢出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学生们议论纷纷。

这一设计让他们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乐于创新,既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思维更趋于活跃,充分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构建和谐课堂,使学生敢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形形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数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对学生的创新想法要启发引导,不轻易否定,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提出在长6米、宽4米的房间里铺地毯,商店有宽1米、2米、4米三种型号让学生自由选择。有的说“买1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

在教学过程中,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学生质疑问难,无拘无束的思考,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敢于创新的意识。

3 引导探索学习,让学生会创新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我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请大家实验一下。顷刻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我用这种方法,你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尔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我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到得出圆周率。

这种教师点拨下的学生动手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情趣盎然,自主研究活动扎实,思维得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久而久之,创新意识也随之逐步形成。

4 体验成功快乐,让学生爱创新勤创新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一个孩子如果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成功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并通过这种体验激发其勤于探索创新的欲望,以争取更大成功。

第4篇: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为此,我想结合自己多年新课标教学的实践,就“新课标地理”谈谈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体会。

一、教师要充分把握高中教材和高考大纲

这次新课标课程改革使教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材版本的多样化使原有的一种教材作为“法定文化”的地位日渐动摇;教材的地位也由“控制”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只占50%,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内容占40%,另外10%为学生创造性生成的内容。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将教材作为一种“材料式”文本和工具应用于课堂。

确立“材料式”教材观的意义在于:

1.有助于释放教法在教学中的张力,提高教育质量。

2.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职业生活状况,提高其职业素养。

例如我在讲到《城市和城市化》时,把课本上的案例只作为教学的引子,而将我县近几年来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外考查、调研活动:了解我县县城城市化变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平常的教学实践中。

二、注意师生关系的转换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怎样看待师生关系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师生关系也正在发生着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准确定位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树立起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师表意识和民主意识。通过这几年的课堂实践,我由衷地感到由于师生的平等交往,已使学生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已使教师的上课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变为与学生的一种分享和理解。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了“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了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三、注意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转换

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对于长期生活在江南地区的教师,在讲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对比时,可展示南方和北方普通传统民居图片给学生看。可提出问题:为什么南方房屋屋顶坡度比北方房屋屋顶坡度大、门窗开得大、墙体要窄?这个问题来自于平常生活现实,又可以激发学生探讨的积极性。

提供给学生的问题是死东西,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源泉,关键在于教师怎么教、怎么去引导。我们在课堂上常常将关注学习结果误认为是关注了学习过程,这对教师真正掌握和理解新课程该“怎么教”的内涵非常关键。由此看来,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程和结果的界定一定要清晰。

四、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新世纪新课标,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帮助他们逐步建立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生存、发展自己、终生受用的生存技能。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变革。新课标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1.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自主学习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是“学习意愿”,也就是愿意学习、自觉学习、喜欢学习;第二个层面是“学习技巧”,也就是学习时讲策略、讲方法、讲窍门。

2.合作学习

美国约翰逊兄弟的研究发现,有效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有5个: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个体责任;人际和小组技能;小组自评。

3.探究式学习

第5篇: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转变观念是提高中学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实效性的重要前提。现在由于种种原因,教研活动似乎成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之外的“额外”要求,是少部分教有余力的教师的“专利”,也是大部分教师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由于教研活动还没有转变成教师个人的内部要求,教师参与教研的动力明显不足。在大多数教师眼里,教研活动无非是去听听课或听听专家的报告,没啥实效。

将教研活动由一种观念转变为实际的行动,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诚合作,共同努力,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教研。通过地理教研可以使地理教师“学其长处,避己短处”。因此,重视地理教研,这是提高初中地理教研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二、提高初中地理教研有效性的方法

1、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它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它成了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有效的备课形式。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通过集体备课能发挥教师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体现了集体共研,共同进步的目的。集体备课有以下几点好处:

(1)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2)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集体备课要求同科教师人人参与,所以每人都要精心准备。通过相互交流与切磋,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共同提高。

(4)能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集体备课是一种“行动研究”,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主要任务是完善课堂教学。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智慧的交流而得到理性的升华。

(5)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把握更加透彻,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因此,集体备课的教案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听评课

听评课,是借用“他山之石”“攻玉”的前提和基础;是帮助我们明了自己教学优劣的好机会,是提高自我分析、评价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听评课,认清自己与别人的教学异同,有助于找准突破口去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技艺,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我们在听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听课真正学习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就要做点准备工作。首先,我们要了解授课内容的教学目标,如果自己上过了,要回味自己是如何上的;如果没有上,要想想自己该如何上,以便形成对比。其次,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也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师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和兴趣,参与的多少以及教师对学法的指导,学习的习惯养成。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教师听完课后要及时整理,整理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自己的评价,同时也要想想评课教师的点评,与自己的教学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取长补短。每个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在分析他人课时,听课教师还要注意分析执教者课外的功夫,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前备课情况。听课教师的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教学的一种改进,听课结束一定要记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想,这种思考对自己也会有很大帮助。最好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在听课后的一天内务必进行整理和心得体会,时间长了就被搁浅了。在下次上这节课的时候,采用自己思考过的方法和方式,依据自己的学情上课,会有不少的收获。

只要我们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听课,我们就一定能学到与我们不一样的内容。所以我们要学会“1+1”听评课法:前面“1”,即该课给自己感受最深或最值得自己借鉴的一点做法。后一个“1”,即立足本节课的不足或缺憾,有针对性地提一条建设性意见。简而言之,听评课就是收集、积累,记录就是经过深思、辨析凝成自己思想的过程。听与评并重,学与思并举,做有价值的听课记录,抒有启发性的评课言论,对我们将是十分有益的。

3、同课异构

作为教师本身,要善于抓住自己身边的教研机会来提升自己。在学校组织公开课的时候,同组同年级的老师最好实行同课异构,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对比研究学习,可以互相研讨,交流设计意图,取长补短,共同改进。这样,更利于地理教师的提升。

4、观摩优秀课例

如果有条件,我们可以请专业的水平较高的优秀教师现场作课,也可以到名校去参观学习,这样我们受益匪浅。

5、主题研究

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可以对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炼成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将教研活动提炼成果,提高教师教研能力。

6、开展网络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进行网络教研,可以先确定一定的地理教学主题,在论坛上开展讨论,然后根据主题要求开教研课,并把课堂实录放到网络上供大家研究评议,最后写出自己的反思,总结出主题讨论的结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回应一线教师的困惑,聚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疑点难点焦点问题;实现教研互动和教学资源共享,引导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第6篇: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在思想上我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恪守良好的师风师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认为,要想在学生心目树立自己的威信,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的知识和广阔的知识面,还要在道德行为上以身作则,以已服人。

在教学方面,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虚心求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首先是做好备课工作,新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加贴近生活,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讲课时加入生活元素。对此我每学期都订阅了地理教学参考,通过认真阅读研究和经常上网了解相关的学科信息,还关注每天的新闻时事等,通过这样可以说经常可以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新鲜元素。当然还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我通过课堂观察、课后了解和测验了解他们的原有基础,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考虑教法,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和安排活动,备教材,也备学生。

再者,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是关键。在课堂上老师要合理组织好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作好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关注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信息反馈,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但同时要注意对学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让学生过于活跃,否则不利于控制课堂纪律,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我觉得对于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对学生不能放任自由,所以我选择传统与自由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问题式教学也是我的一个心得体会, 把主要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给出,然后采取组内合作和组间竞赛来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评出优胜组,此法颇受学生欢迎。

还有,适量适时的练习、作业和测验也是必要的。课后通过对学生的作业、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在每次测验中总结学生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加以强调订正。让学生改正后告诉我为什么,确保他们真正懂,使知识真正得到理解巩固。

第7篇: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中学地理;地理绘图;习惯;作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引言

地图是中学地理学习的基础,同时,地图也是地理的重要载体。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进而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图、读图、解图的能力和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目前,绝大多数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都非常重视学生的绘图习惯的培养,因为培养学生的地理绘图习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扩展地理知识,降低地理学习的难度,引发学生的地理知识联想,开拓思路,启发思维,发展智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图、读图、解图的能力和地理综合分析能力。根据笔者的一些教学经验,我总结出了一些培养学生绘图习惯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绘图习惯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笔者的实践证明利用地理图片等直观教具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美丽的图片可以把学生所学知识具体形象、生动活泼、新颖而有趣地表现出来,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适应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地理的热情,诱发学习动机,{动学习积极性。

(二)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直观形象载体、第二语言。绘图则是将地理文字知识转化为图形或图例表达在图上的一种学习地理的方法。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几乎很少注意旁边的插图或者地图册,认为只要记住课本里的文字,多做些练习就行了,甚至有人认为地图是多余的。这是一种普遍的学习癔症,是学习地理的障碍。但是,如果在学习地理的时候注重将文字转化成图形,那么地理学习将会更加的简单、有趣。常见的适用于绘图掌握的内容如经纬网、温度带、气候类型分布、大气环流、常见天气系统、矿产资源分布、地形区、山脉分布、湖泊、河流以及工农业基地、城市等。

(三)大大降低地理的学习难度

学生绘图能力的高低,很多时候直接决定了学习成绩的高低。绘图能力高,识图、读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也会相对较高,这就大大降低了地理学习的难度。例如我国铁路线四通八达,学生掌握起来较有难度。借助主要铁路网来完成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就可以大大降低难度。在指导学生读“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的基础上,绘制简易示意图,让他们动脑、动手,画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引导学生确定出一些重点城市的位置。如先绘制以北京为起点的铁路干线及沿途经过的铁路枢纽、主要城市,再画其它干线,每讲一条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最后把有关城市、铁路枢纽连接起来,一个完整的全国铁路网图跃然纸上。通过画图学生对密集的铁路干线的分布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

(四)促进各项能力的发展

绘图对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讲“中国的疆域”时,与学生一起绘制中国轮廓略图,先观察中国政区图,指导学生找出并熟记以下几个互相对应的点。①找出帕米尔高原与辽东半岛(旅大)大致成东西对应的位置,确定中国的最两端与东北的最南端。②找出旅大与漠河大致成南北对应的相关位置,其南北距离大约为上述东西距离的1/3,确定中国的最北端。③根据漠河、帕米尔、雷州半岛三地大致成一个正三角形的相关位置,以确定中国大陆的最南端。④根据东北角与西北角大致东西对应的事实。确定中国的东北端和西北端,再与中国行政区图对照把各点连接起来,中国大陆的轮廓略图就形成了。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绘制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动脑能力,并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培养学生绘图习惯的策略

(一)指导绘图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掌握绘图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如要注意地图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区域分布图要指导学生学会从下面几方面中尽可能获得多种信息:①地理位置;②经纬网大致范围;③国家、省区、城市、铁路、山脉、河流等重要地理位置;④工农业、人口、气候等要素的主要分布规律。⑤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深层次思考,分析该地区的综合地理特征。

(二)开展画图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设计一些画图活动,并且在实施这些活动过程中则要求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就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地理现象演示和实验。动脑是让学生回忆和想象,通常采用空间漫游法,让学生回想和再现观察的地理现象,逐渐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图像。动手也就是手绘草图,通过绘草图的方式来巩固观察和识记的结果,以达到精确化程度。这样的活动可以是在课堂内举行,还可以在课外进行,对提高教学质量都有明显作用。

(三)建立画图成长笔记

让学生把课本出现的图形和教师布置的画图收集在这本画图笔记本上,教师定期进行检查,并将好的作品利用墙报展示出来。每次完成笔记过后,学生必须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到图画的下方。这样逐渐的培养学生精心画图和深刻反思的好习惯。例如,画宇宙中的地球。有的学生画的非常仔细,不仅用图来表现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还在反思中把本节课中的主要知识结构用图表示出来,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如下:

(四)开展课外绘图活动

在课外开设地图制作课外活动小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情况,布置小组成员绘制本校地理平面图;中国及世界区域地图轮廓的描绘;学校所在乡、镇、市的简易地图绘制。这些地理制作作品具有实用价值,可能是生活用品工具,也可能是教育学习用品。另外,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结语

新课程中的地理教学更加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中学地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绘图习惯,让学生主动学习地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培养学生良好的绘图习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扩展地理知识,大大降低地理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当然,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需要一些方法,如果我们掌握恰当的方法,那么学生绘图能力的提高将会更加容易。

参考文献:

第8篇: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摘要】多媒体公开课是新时期借助计算机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文件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但是最近教研活动中多媒体公开课每次都被提出质疑,对一直热衷于研究多媒体应用的我引起深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老师会有质疑。所以写出十多年间在多媒体应用中的所得和大家一起讨论。

关键词 多媒体;公开课

一次地理多媒体公开课内容是《中国的气候之气温》,上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把多媒体课件制作成了按教材内容顺序展示的公开课。多媒体课件中有丰富的地图、景观图、视频内容、动画、文字内容等。丰富多彩的画面让学生大开眼界,非常开心。但是课堂中多数时间是计算机切换画面,课后问卷调查学生对本节内容掌握了多少时,多数同学的答案是掌握的不太多。向这样的公开课实际上我们听过很多,这种情况让很多教师对多媒体产生了质疑。对多媒体有了很多不公正的说法。如:有一老师这样说道“要想体现教师的真实水平就听常规课,常规课才能显示真本事”。

多媒体是新时期文明的特征,是新时代热门的一个名词。作为教师顺应时展,积极学习时代文明,努力掌握时代工具,具备利用时代工具的能力是必备素质。对于当下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必然趋势,但是有部分老师对多媒体认识有误会。对于这部分老师我们要理解,这是他们对多媒体在学科应用中认识不够导致。今天我谈一谈在十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带来的便利,让大家对多媒体在学科应用中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多媒体与地理学科中的应用,这里分几个层面认识。

一、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的地位

作为一名教师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的地位是非常关键的。多媒体课件是帮助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一种手段。他影响教学效果,但不能决定教学过程,因帮助教学的手段有多种。

二、多媒体在地理课堂的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广泛深入地应用,已经成为目前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显著标志。应该说多媒体已成为现代教育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和制高点,它将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能很好解决,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地理教学的多媒体发展也将势不可挡。

在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口号,面对当前和将来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困境,把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形成地理观点、掌握和运用地理科学方法看成中心论题,为培养今日和未来世界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多媒体在地理课程中的大量使用,是沟通地理与现实生活的重要纽带,为创新地理学科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给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在地理学科中发挥着重要优势。

三、多媒体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然,有些公开课、示范课之所以受到同行们的质疑是有原因的,问题往往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容量过大,学生无暇思考。一些教师把握不了多媒体课堂容量的“度”,一味发挥它课堂容量大的优势,在课堂上“展示”课件的速度过快。导致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当中,甚至连必要的课堂笔记也无法进行,课后又无机会“回放”。这种“过电影”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丧失学习兴趣,为真正的无效教学。

2.色彩搭配不当,主题不突出

多媒体课件揭示课题时,应把课题放在中间,用清晰、明快的色彩显示,为之衬托的背景要简洁,与主题要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一目了然。出示其它问题时也应如此,但由于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美术学习,在制作课件时往往片面追求“美”,把课件版面制作的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使得学生眼中一片“金光灿烂”,结果本末倒置,造成该强调的没有强调,该突出的没有突出。

所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是要注意其方式方法的。根据自己多年的心得体会作以下建议,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四、多媒体使用的几点建议

1.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先建议认真审视教材和新课标的要求,根根其要求书写恰当的教学设计。课件要根据教学设计来制作,这样多媒课件结构才清楚,便于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2.把握原则,提高设计层次。在进行地理课多媒体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尽量搜集丰富的教学资源,没有必要把所有丰富的资源全部都灌输给学生,按照“最优化原则”,从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来选择资源,保证资源和教学过程的双重最优化。为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要舍得放弃一些干扰性的信息。

3.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如,制作动画演示时空复杂过程,抽象概念等。利用计算的交互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如:《中国的气候之气温》重难点是1月、7月气温特点和温度带的分布特点,为让学生参与学习。可作这样的安排,先用1月气温分层设色地图动态反映相关特征并协助学生分析原因,当学生撑握方法后让其自主分析7月气温特点和原因,并通过气温分布特点归纳总结湿度带的分布。这样学生既能学会读分层设色图又能掌握气候读,形成真正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盛琳阳,李晓东.《计算机辅助教学使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2]方其桂.《多媒体CAI课件素材获取与制作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3]韦志榕.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9篇: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最新关于精选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

  (一)知识要求

  1、理解地球、地图的相关知识。

  2、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的有关知识。

  3、掌握世界地理及相关分区地理的内容。

  (二)智能训练要求

  1、培养学生运用图像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动手实践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思想教育要求

  1、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 论。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主要工作

  1、拜师学艺,取长补短按照学校要求,新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坚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听完课后,及时评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集体备课,持之以恒坚持每周一第八节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本周备课内容、重点、难点、教学目的、教法以及学法指导,对于备课中发现的问题集体讨论,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3、参加教研,积极踊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认真听取每一位同组教师的汇报课,示范课,努力探索地理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

  4、研究教法,及时总结在教学工作中,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利于今后教学。

  5、教给学法,培养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自学能力。

  四、重点难点

  1、本学期教学的重点为自然地理相关内容。

  2、地球运动、时区计算、等值线计算、大气运动是本学期难点。

  五、教学措施

  1、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多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适当补充课外地理内容。

  3、加强双向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4、加强辅导,保证差生跟得上,尖子生吃得饱。

  5、精讲多练,向45分钟要质量。

  6、虚心学习,多听课,向老教师拜师学艺。

  7、集体备课,互相探讨。

  最新关于精选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在发挥自己专业所学的同时,应不断完善个人业务水平。高中地理教育是基础教育,但面对高考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对地理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继续学习和提高将会被社会所淘汰。针对这一要求,我对自己本学年工作、学习制订以下计划:

  1、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在言行举止方面作好学生的表率。

  2、我应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加强课外阅读,关心国内外教学改革的动态;努力提高对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

  3、作好教学后记反思

  在一节或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记下自己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一堂课或一天教学后,通过对教学设计执行情况的回顾,对教学原则、目的、内容、方法、手段、教学语言、教态和板书等诸要素、诸环节进行检查反思,特别是要抓住教学片断、实例分析得失,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有关教改、教研中的主要问题,抓住教学活动中的“精彩一刻”,捕捉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等,分析、解剖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总结概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行为的重塑。

  4、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每学期读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及时反思。

  5、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工作,总结、归纳和提升教学经验。深入学习贯彻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经验出发寻求相匹配的教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方法,并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科学安排学生一日活动,合理制订计划,活动中注重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结合学校教育特色,对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加强教育。

  6、认真参加参与教研活动,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调整。及时进行教后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7、在本学期5月份《畅游重庆滨江路》课题展示,6月份完成资料归档。

  新学期开始了,本班决定在新学年里,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方针,继续发扬“团结、勤奋、求实、向上、互助”的优良班风,从严治班,深化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力争实现本班:一个改观、三个突破(即班容班貌有所改观、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学质量等方面有所突破的新目标),把本班办成一个人见人慕的优秀班级。

  具体安排如下:

  一、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

  小学,不少学生染上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开学第一周,开一堂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规范两操,有专门班干部进行检查,同学间互相监督。班长作好每天的行为规范检查,教室、公共场地由各负责人分配指导一日三扫。体育委员负责好眼保健操的检查工作。语文科代表或英语科代表负管理好晨读。及时对好人好事进行表扬。

  二、壮大班干部队伍

  努力进行班干部的培养,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培养好班干部,让他们明确各自的任务,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前提。班干部不但能帮助老师管理班级,还能在同学们中间形成了一定的威信。本学期,我决定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当上班干部来管理班级。一方面可以减轻每个班干部的工作,同时有更多的同学可以自觉地形成自我约束能力,使更多的同学们在受到锻炼、增长才干的同时,体会到了当小干部的难处,更自觉地遵守各项制度。

  三、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

  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勤奋学习,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积极锻炼的好作风,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

  1、期初每个学生给自己确立本学期的目标。

  2、做好期初家访工作,特别是对调皮学生进行全面了解。

  3、渗透《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中的思想精神,要求学生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加强礼仪教育和训练,引导学生对己讲礼貌,学习讲勤奋,社会讲公德,在家讲孝顺;加强小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监督和示范作用。

  4、狠抓学习风气,进行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态度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学习的提高。学生要以学为主,抓学习的过程,也同时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在班集体中,要养成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5、做好差生转化工作,建立一帮一小组,平时加强辅导。

  四、加强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把安全工作放在班级工作的第一位。

  1、利用班会、周集会、黑板报、图片展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

  2、用班会课给学生传授相关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最新关于精选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教学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教学要面向高考,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要求的过程中,要以培养能力为主导,考察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所学内容能够融会贯通,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是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现象,学以致用。

  二、教学要求

  1。教师必备的教材和相关材料。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上、下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第一、二册;初中地理1~4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历年全国文科综合试卷以及试卷分析。

  2。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

  3。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教学基本功的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多渠道的获取知识,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以适应教育教学此文转自发展的需要,同时为本校的高三地理教学创出佳绩。

  4。教师要用现有了课件资源和课堂背投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要求及时效率和长效效率相结合。

  三、各阶段复习要求

  全学期的高三复习分为两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知识内容、指导思想、目标要求。

  第一阶段:

  时间安排:开学——第一学期期中

  指导思想:明确高考要求,进入复习状态,强调基础知识的复习

  教学任务:地图知识、中国地理(与高中地理选修二相结合)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注意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的落实,明确单元知识体系、认识知识点间内在关系,避免将知识点零碎的罗列给学生。

  目标要求:落实区域位置、掌握区域特征,学会用综合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和区域差异。学会找出事物共性和差异性的方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第二阶段:

  时间安排:第一学期期中——第一学期期末

  指导思想:以自然地理的全面复习为主。在某一区域范围的基础上,会进行相关的自然、人文相关知识的综合复习。明确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两大核心问题是本阶段复习的主线。在系统复习、落实基础同时,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适当强调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建立,能做到纲举目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