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研究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德育教育;方法创新;网络平台;品德小组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75-01
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直接影响到初中学校的德育水平提升。因此,很多初中学校领导及教师均在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上积极探索与努力,希望能探索总结出更多有效的、具有创新性的德育教育方法,对初中生实施更为有效的德育教育,不断提升初中生的整体思想品德水平。笔者在具体德育教育实践中发现,过多采用传统德育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为提升德育教育成效,我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初中生实施德育教育。
一、构建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社会,网络对于初中生而言已不再陌生。为提高德育教育成效,初中学校应构建自身的德育网站,通过德育网站这一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德育教育。德育网站可由学校组织信息技术教师专门打造,在打造德育网站的过程中,应积极听取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通过意见的反馈更为科学合理地构建学校德育网站。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德育网站的布局应合理,栏目应清晰。具体可开辟“德育话题”“德育新闻”“德育标兵”“德育榜样”等专栏。德育网站构建完毕后,学生便可通过浏览德育网站的方式,获得更多德育教育,从而不断提升思想品德素养。另外,微信现在也广受青睐,为此,初中学校可单独开辟一个德育公众号,要求所有学生家长均订阅该公众号。在此基础上,学校便可安排专门人员及时对学校德育公众号的内容进行更新。如可文章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升思想品德水平,并让家长明晰提升孩子思想品德水平的重要性等。有了专门的德育网络平台后,初中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便会事半功倍。这样的德育教育方法与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有很大不同,不仅更具现代性和吸引力,也更能被广大初中生所接受。
二、打造品德小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对于初中学校而言,为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德育教育成效,可要求各班班主任在本班内建立品德小组。品德小组主要负责如下任务:(1)对本班学生出现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记录与汇总,并及时将结果呈报给班主任;(2)从学生角度对相关德育教育方法进行探索与总结,给品德教师、班主任及学校领导在德育教育方面献计献策;(3)积极帮助班里存在品德问题的学生,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可以说,品德小组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智谋团,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小助手。初中学校在打造品德小组时,应严格控制品德小组的具体人数,一般而言,每个班级的品德小组人数应控制在6人以下。研究发现,6人以下的品德小组更利于成员之间进行相互探讨,让所有成员均有发言的机会。品德小组建立后,为便于发挥品德小组的积极作用,可在小组内让成员推选组长。这样推选出的组长会更令大家信服,更具权威性。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班品德小组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探索。正所谓,只有交流才会出现思想的碰撞,才会产生更多思维的火花,才会让品德小组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三、采取实践德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校园文化;德育功能
1.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功能需要遵循的原则
想要更好的深化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功能,达到德育教育预期的目标,有些具体的原则必须要去遵循。总的来说,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化德育功能所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启发式的教学
高中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处于16岁至18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对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于课堂教学内容也有一些各自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理解方式。可以说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是渴望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一些问题的,并且特别渴望体会解决问题之后的成就感。当前的高中学生,他们更喜欢在学习的过程靠自己的能力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学习,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取得成功。所以老师要善于利用高中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要单纯的采用灌输的方式进行教育,而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征来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引导,要了解高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兴趣爱好,从而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来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引导方式,让他们靠自身的思维方式去领会所学的内容,从而更好的达到德育教育预期的目标[1]。
1.2教学要循序渐进
在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急于求成,要对学生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进行理解,要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对高中学生进行足够的尊重,尊重高中学生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前提条件。另外,对于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有一些科学合理的切入点,例如从高中学生感兴趣的方面来出发,就可以非常有效的把德育教育融入到他们日常的教学中,从而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处于16岁至18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一些不当的教育方法非常容易对他们的心理造成负面的影响。所以德育教育方案的设置一定要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循序渐进的进行开展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接受和理解[2]。
2.深化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功能的具体方法
2.1在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
在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对于深化高中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以及心理健康方面都能带来非常有利的影响。在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具体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用恰当并且合理的方式在高中的校园文化中融入爱国主义思想,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社会认识不够充分,心理也处于成长阶段,思想比较叛逆,如果爱国主义思想在高中校园过度的进行宣扬,可能会使得高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整体的效果。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一点一点的建立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例如设置一些具体的活动,通过一些多媒体的方式来进行配合,通过一些实例内容来对高中学生进行触动。这种方式会比单纯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要有效的多[3]。其次,要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以及日常生活压力很容易对于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让高中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教会他们对自身的心理卫生进行保护,也是高中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4]。
2.2以鼓励为主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
目前来看,高中学生所处的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希望了解更多的东西,同时又被各种社会因素进行影响的阶段。这也造就了高中学生独立思考的意愿。通过调查可以发现,高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心理还处于成长期,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够强,学习的压力以及生活因素的影响,非常容易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在这种时候,老师还在用严格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教育,那么就非常容易使得学生丧失主动学习的动力,同时也会失去对于自身未来的希望。另外,高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本身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高中男学生喜欢去网吧打游戏,用吸烟喝酒来显示自己的独特,高中女学生喜欢穿前卫的衣服,喜欢化妆戴首饰,谈恋爱。这是高中学生普遍的特点,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时间一长,就会对他们自身的学习以及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他们这种展示自己个性和特征的方式已经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根本无法达到自我认同的效果,并且无法真正的了解自己的想法,失去了对未来的追求。针对高中学生的这种情况,高中校园的德育教育可以利用组织课外集体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改善,通过课外集体活动来引导学生认识到什么才是好的正面的,教会他们认知自我,了解自我。从而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果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动力,以及对于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的热情,那么就会相应的弱化那些肤浅的兴趣和爱好,把精力重新放在学习上。这才是高中校园深化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5]。
结束语
随着我们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对于学校教育新的要求,深化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各个高中学校领导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中校园文化德育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德育功能的具体方法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帮助高中的德育教育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同时也使得高中学生在未来得到更加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新燕.关于高中和谐宿舍文化建设及其德育功能实现的思考——以广东实验中学为例[J].科教文汇,2011,(30):21-21,29.
[2]熊媛媛.关于高中德育管理制度的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5,(17):32-32.
[3]缪明浩.浅谈新课改下班主任在高中德育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z1):718-718.
[4]叶良英.从道德逻辑预设的冲突中分析高中德育的实施[J].时代教育,2014,(10):151-152.
一、网络形势下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1.影响小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
和德育教材课本知识不同,网络上的信息非常繁杂,而且非常生动有趣,能够极大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网络能够自动弹出一些游戏的窗口,而小学生的好奇心又比较强,因此很容易点击进入游戏,使学生因为玩游戏而不愿学习课本知识,有时甚至牺牲吃饭和睡觉的时间,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对知识的学习。而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学生不喜欢通过课堂和老师进行交流,因此,也达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
2.小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增强
通过网络世界,小学生对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使他们不再满足现实的生活。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他们,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对外界影响的抵抗力,因此,非常容易陷入网络世界。网络中的世界比起现实的生活更加有趣,更能够使小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长此以往,就会使他们越来越依赖网络,不愿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交流。老师和家长也无法深入学生的内心,无法开展德育工作,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网络形势下小学德育的新方法
既然在网络环境的冲击下,传统的德育方法达不到教学的效果,那就反过来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能创新教学方法,还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通过网络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很多小学生和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不敢和老师说话,也不愿意说心里话,使老师不能充分地了解小学生的想法,也无法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引导和教育。因此,老师可以专门设立一个互动的窗口,让学生能通过这个窗口表达自己的看法,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相互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不断地营造良好的交流互动氛围,让学生认识到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是可以像朋友一样进行交流的,让学生能够坦率、真诚地和老师说心里话和知心话。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加对学生的了解,从而进行适当的德育,努力地尽到自身的教师职责,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2.创建德育主题网站
通过建立德育的网站专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访问,可以极大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生习惯从网络上获取知识,学校和老师就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抓住小学生的特点,创建一个德育的主题网站,将德育知识通过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德育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学生在浏览网站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知识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3.带动学生家长参与德育
成长的环境对小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和学校,因此家庭的教育也不容忽视。老师可以建立一个亲情链接通道,带动学生家长参与到德育中来。由于很多家长不能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使小学生也不愿和家长交流,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老师利用网络平台将学生和学生家长都放到一个平等的平台上,进行深刻的交流,将平时不愿面对面说出的心里话通过这个平台进行表达,让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进行更好的家庭教育,加强和老师的配合,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4.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德育知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方法的运用与研究
高静文
(清远市清新区滨江中学,广东 清远 511867)
摘 要:本文结合多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从学生来再到学生中去,制定切实可行的语文教研组教学计划,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运用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培养学生的爱国和励志、尊长和重情、谦和和礼让、求学和斗志的健康人格。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教育;学生;运用与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声色冲击着当代的高中生,许多九零后的学生无法自控以致无法自拔,正义、道德、理智、诚信……早已抛之脑后,随之而来的是自私、任性、叛逆、脆弱……[1]其次,由于缺乏完善的德育可行的检测手段,学校、家长、社会对教育的认可率仍然是升学率、重点率、名牌率,德育的现状不容乐观[2]。我们的教育正面临着极大困境。在高中的诸多学科中,语文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同时它也是一门工具性很强,人文精神最丰富的学科,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一、贴近学生,制定可行语文教研组教学计划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语文教学跟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唯利是图”,将培养高中学生在考场上“能得分,得高分”作为唯一目标,根本无从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3]——既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不能有效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高中生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及判断方法,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尚未定型,有极强的可塑性。高中语文教研组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中要有德育的培养的计划,以及实施教学的方案,配合教案结合实际,让教研组成员明确德育培养目标,并依据培养计划在教学中充分的结合德育实施教学。优秀的、有效的语文教研组教学计划利于正确把握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更利于学生对德育的更高认识,才能使高中语文学科回归本源,全面彰显其功能和价值。
二、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教师平时应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注重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在学生面前起到一个良好的表率作用。而教师作为学生经常接触的人,其言谈举止和表率行为对学生有着毋庸置疑的重大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和课余生活中,教师应尽自己所能成为学生的榜样,用同样的道德规范评价标准来提醒和约束自己,引导和培养学生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一)爱国、励志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政治、历史学科的任务,同样也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课文中有许多优秀的古文诗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苏武传》,有古今名人,例如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岳飞、陆游等等。文章内容和作者表现出的忧国忧民,为国家衰亡而疾心疾首的爱国情怀,敢于同邪恶势力斗争的愤世疾俗的凛然正气,都为当时和现在的人们所倾慕和景仰。
而通过《纪念刘和珍君》、《〈呐喊〉自序》、《死水》、《荷塘月色》等近现代篇章,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体会鲁迅先生和闻一多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爱国志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激发学生们强烈的爱国热情。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和“以天下为己任”是现实的需要和青少年应该担负的历史责任感。
(二)尊长、重情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仁爱孝道的教育是必要的。仁爱孝道是各种道德学说中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道德标准。例如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李密的《陈情表》,可以让学生体悟祖母的抚养之艰辛、李密的拳拳尽孝之心;有感情地朗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可以让学生体悟祖母、母亲对儿孙的关爱之切;《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所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具有一个社会大家庭所特有的浓烈人情味和生活情趣。遵循这一思想,将展现出一个融洽、和谐的社会。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体会这些至情至孝的文章后,给予学生时间充分的思考,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一切,我们拿什么回报他们。让学生在文章学习中体会父母及其身边的人都是很爱我们的,努力学习才不辜负父母。
(三)谦和、礼让
由于目前我国独生子女较多,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礼让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应巧妙地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对学生加强谦和宽厚的美德教育。《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的“负荆请罪”告诫和教育学生要相互团结,更能深刻体会到蔺相如的宽容大度、大公无私,廉颇的知错就改。高中教材中有较多的孟子文章,孟子特别重视培育学生的高尚道德精神,形成“大丈夫式”的独立人格,其中就包括谦和礼让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东莉.德育的人文关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大学生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加重大。他们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党和国家最宝贵的资源财富,要把大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就需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思想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就成了教师的首要任务。另外,目前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再加上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化特征,都使得高校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如何强化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强化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大学阶段是学生思想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他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接受学校教育,接触社会的时间还比较少,不了解社会的复杂意识形态,进入大学后是学生接触社会的主要契机。强化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有助于完善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引导他们科学地看待事情,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合理观点。
第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到自主学习。大学教学有别于以往的初、高中学习,这时期没有教师的严格监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更高。与此同时,大学教学对知识的教育更为专业,这也对学生提出了新标准。强化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有助于学生从内心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在没有教师监管的前提下也能够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从而逐步提高学习质量,保证有效教学。
第三,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学生的健康发展不仅仅包括身体健康,心理积极向上也是衡量学生健康与否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逐步走向社会,在社会中一定会遇到与自己价值观相悖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在学校生活中遇到问题,也需要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强化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内心抗压能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坚定信心,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二、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据调查了解到,目前很多高校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把眼光都放在了专业知识的教学上,有关思想政治和德育教育的课程数量不够,导致学生的素质水平和道德修养还需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效率也与最终目标相背离。下表为某几所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从上述具体调查数据中不难发现,现如今德育教学的课时数量要少于实际标准,而学生的满意度也不到50%,教师的重视程度严重不够。
(二)教学方法单一,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积极活跃,摆脱了传统学生的单一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进行革新,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要求。但是,在大学的德育教育课堂上,很多教师还是唯课本论,教学内容单一、手段老套、方式死板、没有创新意识,一味地采取灌输式的学习方法,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教学工作效率的低下。
(三)教育氛围和机制有待完善
大学校园文化在高校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导向功能和激励作用,有着很强的德育教育内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高校没有统筹的文化环境规划策略,很多学生无法参与到学校的文化活动中来,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学习氛围,阻碍了学生德育修养的进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许多大学高度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忽略了德育教育工作,没有健全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规范,导致课堂混乱无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教师的课堂德育教学中也没有从学生的实际诉求出发,教学方式过于老套,造成了工作效率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四)高校德育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起到引领作用,他们的素质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进一步培养。缺乏良好德育修养的教师不仅起不到带头作用,还会严重阻碍教学效率。另外,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他们的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无法利用先进设备,就会导致教学氛围的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质量有所下降。
三、强化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看到了高校在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想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健全人才,就一定要不断完善教学对策,提高工作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
(一)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德育教育是一个多向互动的教学活动,单单依靠个人的力量很难有效提高,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两方面的互动。一方面,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两者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教育者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明确他们的真实感受,从而做到教育行为有的放矢,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教学的内容。此外,这种互动还能够保证课堂的活跃度,避免死板的教学模式,进而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是同龄人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他们表达内心的想法,产生共鸣。通过课堂的交流和讨论,有利于巩固德育教育成果,并达成共识,从而强化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效率。
(二)转变教育观念
观念的转变是保证德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此,高校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育原则,并围绕其主要内容进行合理教学;其次,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坚持做到因材施教,在业余时间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变化情况,从而保证教育的有效性;最后,教师要站在未来发展的角度去进行教育,不能将眼光局限于一点,要立足长远、立足未来,树立新的德育教育观点,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提升校园文化,丰富德育活动
校园文化的品位和层次对学校的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个人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德育修养得以提高的基础,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各大高校要大力倡导构建和谐高尚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
为了强化大学生的德育水平,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党的指导思想,强调爱国主义内涵和民族精神,坚定方向不动摇。同时,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坚持弘扬主旋律,从整体上科学规划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们的爱国情感,努力自觉地进行学习,营造出一个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围,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与此同时,各大高校还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例如,德育知识竞赛、辩论赛、德育故事演讲比赛等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工作效率。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拓展德育教学领域
想要促进大学生的德育修养,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就要不断完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发挥他们的主导地位。在新时期,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新理念,改变原有的呆板教学方式,把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教师明确了解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能够利用新技术,采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并把德育课与生活实际相连,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也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适时完善他们的德育水平,坚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存的发展战略,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此外,还要不断扩大德育教育领域,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创办家长学校等手段,建立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为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青年导师;研究生;育人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64-0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生人数逐年上升,研究生导师的队伍不断扩大,青年导师的数量也迅速增加,从目前导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有些院校的青年导师比例已高达50%。青年导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支最有活力的力量,他们自身精力充沛,学历层次高,创新意识强,对工作充满激情,对学生饱含爱心,对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青年导师在育人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素养不过硬,育人意识不强,育人方法不得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青年导师育人工作,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青年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研究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主要由研究生部、辅导员、导师等部门人员共同完成[1]。其中,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他们与学生接触机会最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更直接。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不仅需要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同时也需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较强的指导学生的能力,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引导作用[2]。青年导师从年龄上来说,指的是年龄在35岁以下的研究生导师[3]。这样的导师通常具有博士或者以上的高学历,所带的研究生人数较少,且指导学生的实践经验有限。目前,青年导师在育人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青年导师育人工作经验不足
青年导师主体上思想积极健康向上,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关爱关心学生,易于接受新思潮,新观念,创新能力强,科研工作熟练[4],但由于青年导师从业时间有限,大部分青年导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就进入高校工作,因此他们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育人工作实践经验不足。青年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和相关指导,大多数都是凭借学生时代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印象或者其他导师指导研究生的经验来摸索自己指导研究生的方式[5]。这是一段十分艰苦的过程,需要长时间不断的探索,反复的总结经验才能形成个人指导学生的有效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青年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则主要表现在自己熟悉的内容――科研课题给予研究生指导,而缺乏对其在学术道德,社会责任,敬业奉献等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有部分青年导师还存在对研究生培养体系不熟悉,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导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明确等问题。
(二)青年导师育人工作意识不强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各高校一方面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提高应聘人员进入高校的门槛。青年导师作为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院校采取了鼓励青年导师进修,建立青年导师科研基金,组织青年导师集中学习等措施,对于选聘导师也是要求导师要“师出名门”,一般为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且具有出国经历等条件。但这些措施和条件,大多是为激发青年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或对青年教师科研水平有要求,而很少有提高或考察青年导师育人工作能力的。即便有些高校有对青年导师育人工作的相关培训或规定,但是仍然存在相关培训或规定流于形式,缺乏长效机制,没有明确考核制度等问题,使得导师育人工作不能引起导师足够重视,导致青年导师育人工作意识不强的问题突显。
(三)青年导师育人工作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目前,各高校在导师的考核机制中,大多数只重视对导师科研工作量的考核,而缺乏对导师育人工作量的考核[6]。这就导致了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当其他工作有需要时,则会缩减研究生的育人工作,特别是青年导师,由于自身育人工作意识不强,存在部分青年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只讲科研不讲育人,因此有效的育人工作考核机制对于加强和提高青年导师的育人工作积极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青年导师增强和改进研究生育人的可能性
青年导师虽然在育人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也有其自身的一些优势,本文接下来将结合青年导师的这些优势分析他们在加强和改进研究生育人工作的可能性。
青年导师在育人工作上主要优势有:(1)青年导师通常思想上积极上进,精力充沛并且具有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青年导师与研究生的接触机会较多,在与研究生的接触过程中,只要适当的引导和运用这些优秀品质,将会对其研究生产生很好的示范性作用。(2)青年导师年龄与学生更接近,思想上更开放,与学生更容易交流。导师与研究生的交流方式不仅限于面对面的交流,更应该拓展交流渠道,可以考虑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进一步加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扩大导师对学生的影响力。(3)青年教师一般不具备行政职务,也就是说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研究生进行指导,这为青年导师的育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4)青年导师一般工作在科研的第一线,他们熟悉科研工作的各个流程,其研究生有机会和导师共同从事科学研究,因此青年导师可以更好对研究生进行科研指导。
综上所述,青年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只要他们充分发挥其优势,掌握研究生育人工作的思想和方法,能够更好地做好导师育人的工作。
三、改进青年导师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方法
(一)严格导师选拔制度
高校在导师的选拔过程中,不仅要对导师的学术修养和业务水平进行考察,同时也要对导师的职业道德、思想品德、人格品行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应该崇尚学术,追求真理,更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知行合一,为人师表。在对高校各个年级学生的调查中了解到,令人尊敬的教师不一定具有特别高的学术造诣,但必定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从学生的视角来看,老师的品德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因此,高校在对导师进行选拔的时候,若能对导师的品德进行考察,对加强青年导师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规范化导师管理
规范化导师管理包括颁布导师管理章程、强化导师培训和制定导师手册等多方面的内容。导师培训指的是在导师指导学生之前,导师所在学校或者学院对导师进行全方面系统的培训,大体可分为初级、中级和进阶三个阶段的培训,每个阶段的培训内容不仅包含教师业务素养培训,同时应包含教师职业道德、学生思想工作方法、心理辅导等育人相关工作培训。初级阶段的培训应以课堂教学,理论学习为主体,通过教育教学法规、方法、政策的学习,明确导师职责、导师工作的主要内容(例如定期找学生谈心,每周与学生交流次数交流时间最低限制,工作记录等),导师考核内容,让青年导师为作为一名导师将要从事的各方面工作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中级阶段的培训应以实践教学为主,通过案例分析、经验交流,方案研讨等方式,让青年导师掌握开展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阶阶段的培训应以问题分析为主,该阶段的培训以长期化小范围交流为宜,通过青年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为议题,让青年导师学会在问题中学习和进步,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全面提升青年导师工作能力。
导师管理章程指的是导师所在院校制定的规范导师工作的相关说明,明确作为一名导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达到规范导师行为的目的。青年导师通过该章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到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同时能够对导师的工作方向进行引导。
导师手册是指能够对导师工作进行指导的手册,作用和研究生手册类似,通过查阅该手册导师能够清晰明了的掌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个时间节点的相关事情及导师的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这些规范化的导师管理程序,青年导师育人意识才能进一步加强,同时育人行为才能得到规范,为提高青年导师育人工作效果提供有效途径。
(三)建立并完善导师考核制度
为了调动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全面了解导师工作的情况,各高校相关部门需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导师工作考核制度,以保证导师工作的不断提高。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专门针对导师的考核制度,而只有教师考核制度。现在各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师考核制度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高校教师进行考核。第一是教学工作量考核,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指导毕业设计和教学研究。第二是科研工作量考核,主要包括科研项目、论著、论文、专利和成果奖励。第三是学术交流量考核,主要指学术报告。由于导师考核制度的缺失,若采用教师考核制度对导师进行考核,则不能全面地考核导师的工作量,特别是导师育人工作无从考核。因此,在制定导师考核制度时,除了一般教师考核制度的内容,还应包含育人工作的内容,且其所占比重应不低于以上三项考核标准。导师育人工作量主要从导师工作记录、学生成长档案和总结报告等方面进行考核。导师的育人工作有没有做,做得怎么样不仅是院校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管,更应该由学生来对导师的工作进行反馈。加强青年导师的育人工作应该高度重视其育人成效,学生反馈的结果应加入到对导师的考核体系中来,因此对导师的考核包括导师自评,学生测评,领导小组考评三个方面。导师考核结果应作为教师评职评优、晋升工资的重要依据,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应该处以适当的处罚(例如停带或少带研究生),而对于考核优秀的导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进行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导师氛围。
参考文献:
[1]楚永全,周立志.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0(12):98-99.
[2]王丽华,林文伟.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24―126.
[3]孙中伟,葛永庆.论青年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和定位[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9-20.
[4]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党[2013]12号.
关键词雨层云;特点;识别方法;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p41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287-01
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可见聚合体,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冰粒和雪晶,其底部不接触地面。云的形状多种多样,瞬息万变,绚丽多姿。尽管其外形千变万化,形成原因各不相同,却又有共同的特点,可以归纳分类。常用有2种分类方法,一种是形态学分类,另一种是发生学分类。我国现行观测规范中参照的是形态学分类,即按云的外形及中纬度地区平均云底高度将云分成3族10属29类)。云的识别是难度较大的目测项目。要比较准确地判断、辨认各种云状,除了掌握云的外形特征,更重要的是应了解形成云的主要物理过程。现通过对雨层云与其相似云的观测比较,将雨层云的正确识别方法总结如下。
1雨层云的特点
雨层云(nimbostratus,ns)是厚而均匀的降水云层,能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云层水平分布范围广,常布满全天。通常降连续性雨或雪,即使不降水也有大量雨雪幡下垂,使得云底混乱,看不出明显云层边界。雨层云因云内水滴较大、反光强,看起来仿佛有微弱的光从云内发出[1]。雨层云顶部由冰晶组成,中部由过冷却水滴与冰晶共同组成,底部由水滴组成。云底高度通常在600~3 000m,云层很厚,一般为3 000~6 000m。多出现在暖锋云系中,由整层潮湿空气系统滑升冷却而成。其往往会造成较长时间的连续降雨,农谚“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即指雨层云的降水状况。雨层云多数由高层云变成,有时也可能直接由蔽光高积云或蔽光层积云演变而成。
2雨层云识别方法
2.1雨层云与满天积雨云的区分
雨层云(ns)低而漫无定形,云体均匀成层,能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云底常伴有碎雨云。云层水平分布范围很广,常布满全天;积雨云(cb)云体浓厚庞大,垂直发展极盛,远看很像耸立的高山。云顶由冰晶组成,有白色毛丝般光泽的丝缕结构,常呈铁砧状或马鬃状。云底阴暗混乱,起伏明显,有时呈悬球状结构。积雨云的水平范围及垂直范围均很大,当云距台站较远时,才能看出云的全部形状和云顶丝缕结构。积雨云布满全天时,只见阴暗混乱的底部。积雨云常产生雷暴、阵雨(雪),或有雨(雪)幡下垂。有时产生飑或降冰雹,云底偶有龙卷产生[2]。雨层云与积雨云的具体区分方法为:一是从历史演变来判断。ns 一般是由层状云加厚演变来的,cb则是由对流云发展形成的。二是可根据降水性质、云底情况来判断。cb产生阵性降水,伴随气象要素突变(风、气压、气温、湿度);而ns为连续性降水,呈灰茫茫的水帘状,使云层显得蓬松。三是cb云底阴暗,混乱有悬球状,滚轴状结构。四是cb云底各部分明暗相差大,天空明暗变化快,伴有雷暴、闪电、冰雹、龙卷等对流天气现象;而ns的性情比较温和,无冰雹和龙卷风等灾害天气相伴。这种云团不打雷,不闪电。雨层云看起来隆起部分呈灰色,与积雨云隆起部分的颜色相比似乎更令人感到恐惧,但其灾害性天气较少,仅会产生较为明显的降水。有时天空一直是雨层云,下着连续性降水,但突然远方闻雷,而云层与降水性质均无变化,这是锋面云系上产生的局部不稳定现象,此时云状仍应记录为雨层云,但是如果与航危报有冲突,可以记录为少量积雨云。当天顶闻雷时,不论降水性质有无变化,云状应记录为积雨云。
2.2雨层云与蔽光高层云的区分
蔽光高层云(as op)的云层较厚,且厚度变化较大。厚的部分隔着云层看不见日月;薄的部分比较明亮一些,还可以看出纤缕结构。其呈灰色,有时微带蓝色,出现降水的机会较多[3]。雨层云易与厚的蔽光高层云混淆,两者的差异在于:一是as op透光性比ns好,天空常为灰白或灰色,而ns云使天空常为暗灰色。二是as op仍有条纹或纤缕结构;而ns无,且云底阴暗,无明显的界限。三是as op薄的部分日月位置模糊可辨,ns日月完全不可辨。四是as op降水多为间歇性,有时也可产生连续性降水,但降水强度较弱;ns则为连续性降水,降水强度较强,且云底高度较低,常在1 500m以下。同时应从云的演变、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等方面来判断。
2.3雨层云与蔽光层积云的区分
一是蔽光层积云(sc op)为阴暗的大条形云轴或团块组成的连续云层,大部分蔽光无缝隙,云层底部有明显的起伏,为波状云,有时不一定满布全天;而ns云底没有明显界限,为层状云。二是sc op一般只产生间歇性降水,且降水量不会很大;ns则为连续性降水,降水强度较强。当sc op云层加厚,降水强度加强(无雷电现象),云块彼此渐趋合并且块状结构(个体起伏)完全消失,或降水使云底无截然的界限且均匀时,才能记为雨层云。
2.4雨层云与层云的区分
层云(st)为低而均匀的云层,像雾,但不接地,呈灰色或灰白色。层云的外表很像雨层云,但它们之间仍有明显的区
别:一是ns往往由大范围天气系统移动而来,而st往往由局部地区形成或由雾抬升而成(常在晴朗无风的早晚出现),其出现前通常无其他中、低云存在,而ns几乎是由其他中云演变而来。二是ns云高常在1 000m左右,而st云高一般在50~500m。三是ns常产生连续的雨或雪,而st一般不产生降水,偶尔只降毛毛雨或米雪。同时在ns下部常有雨旙和fn,而st则没有。四是由于层云与雨层云的厚度不同,透光情况亦不同,薄的层云有时可见日月轮廓,但雨层云不能透光。同时,在夜间观测雨层云时,观测人员应注意在观测前先到黑暗处停5~15min,待眼睛适应环境后再进行观测,结合傍晚云状和演变趋势,并根据当时的天气现象,星光的清晰度及天空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在夜间很难区别雨层云与其他降水云层时,如有连续性雨或雪,降水量和降水强度较大,且无雷电现象,可记为雨层云;否则记为其他的降水云状。
3雨层云记录存在的问题
有些观测员把雨层云混淆为蔽光层积云或其他相似云,这与观测员对云的观测能力及经验有关;有些观测员则从来不记录雨层云,甚至有些台站雨层云记录已经消失,大多数观测员根据以往台站的习惯来记录。为了提高对雨层云和其他云的识别准确性,观测员应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多进行集体观测,认真对待云、能、天目测的观测[4]。 整理
一、关于行动研究
在西方社会科学工作者眼中,“行动”和“研究”最初是分离的,它们是用来说明由不同的人从事不同性质的活动。“行动”主要是指实践者或实际工作者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研究”则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学者专家对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科学的探索。而最早把两词结合起来表述为“行动研究”则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情,柯立尔氏(John Collier)于1933至1945年间曾与同事共同研究改善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专家研究之结果,与其靠行政人员及社会人士执行评鉴,不如让行政人员及社会人士依据自身之需要,自行作为研究主体,或更具效果。这也被认为是行动研究法一词的起源。
后来,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勒温(Lewin,K.)把行动研究策略直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柯雷(Corey,S.)把行动研究引入了教育界。20世纪70年代后,行动研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日益成为各国倡导的一种研究方法,同时也被引入了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领域。
1.何谓行动研究
关于行动研究的内涵,国内外学者的看法不尽一致,可谓众说纷纭:英国学者艾略特(Elliott,J.)认为:“行动研究是通过对社会实践情境的研究去提高该情境中行动的质量……行动研究的总过程――回顾、诊断、计划、实施和效果监控――为实践者自我评估和专业发展建立一个必然的联系。《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认为,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背景的理解进行反思研究”。英国课程学者麦克考南(Mckeman,J.)认为:“行动研究乃一反思性过程,在一个给定的问题领域,人们希望借此过程改进实践或加深对问题的个人理解。探究是由实践者所从事的……行动研究是由实践者着眼于改进实践而作出的系统的、自我反思的科学探究。美国学者麦克纳(Mckernan)提出:“行动研究是一种运用科学方法解决课程问题的系统的自我反省探究;参与者是这种批判性反省探究过程中和反省探究结果的主人。我国有学者认为,行动研究是“教师与专业研究者联合起来,至少是教师之间联合起来,共同进行教学研究”。行动研究就是在研究者、实际工作者和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合作下,在现实环境中,发现问题并予以研究解决,从而提高实际工作中的行为质量。
从以上不同学者对行动研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他们的表述各异,但在表述各异的定义中却包含着行动研究的一些共同特点。因此,笔者认为,所谓行动研究,就是在研究者、实际工作者及其同事共同参与协作
下,在实际社会生活环境中、在自然状态下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研究,旨在解决实践问题的研究方法。
2.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行动研究与其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相比,既有共同之处,更具自身独有的特点。一般来说,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协同性与合作性。这里的协同性与合作性主要是指行动者与研究者的协同与合作。行动研究鼓励行动者积极反省研究,要求研究者与行动者结合,提倡行动者与研究者协作。这样行动者就可以从研究专家那里获得必要的研究技能,改变对教育教学的职业感情;而研究者既可以从真实的教育情景中获得第一手教育改革信息,又可以通过合作使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更容易为行动者所接受,较快地应用于教育改革实践中。而且,实际工作者完全应该而且也有可能同时身兼行动者和研究者两种角色。
自然性与真实性。行动研究是一种在实际社会生活环境中、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因为,问题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境中发生,问题的解决也必须在实际的情境中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实际问题本身及其所处的社会情境的认识与了解,而对实际问题及实际情况的理解和把握又不能够脱离实际生活环境、不能脱离问题发生的自然状况。另外,在自然条件、实际情境中的研究也为研究者和行动者带来了一个共同的“场域”、共同的工作场景。这也为研究者获得行动者的感受和认识以及全面了解问题和环境提供了条件。在实际情境中研究可以说是为行动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合点。
目的性与效益性。行动研究是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的研究。行动研究的根本旨趣不是为了理论上的产出,而是为了实践本身的改进。“改进(improvement)”是行动研究的主要功能,它既能解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也提高教育者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行动研究实质上是一个革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目的就在于使行动者个人或团体自身的实践能够改善,而不是其他人实践之改善。教育研究的旨趣是为了获取真理,而科学概括出来的研究知识并不能直接地驱使社会实践,还必须有一个“启蒙过程”,以使某一情景中的参与者能够对自己所处的情境有一个真正的了解。而行动研究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启蒙过程”,实践者不但直接参与了研究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其平等的一个成员,而不是某种权威教诲的聆听者。总之,行动研究的“改进”并没有一个终结的目标,行动研究就是一个不间断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二、行动研究对教育管理研究的意义
理论研究者习惯于埋头书斋进行思辨研究,对一些困扰实际管理者的各种现实问题,他们缺乏应有的关注。这样也就导致管理实践者也得不到理论研究者实实在在的帮助,也就难免会出现仅凭经验作决定的行为。也就是说,理论研究者在搞研究时,没有深入教育管理改革的实际,没有与教育管理的行动者交流,更没有把教育管理的行动者引入研究过程,这样搞出来的理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教育管理的实际,确实是一直困扰教育管理研究者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行动研究方法的引入则可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对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行动研究为教育管理研究方法开辟了新路
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研究方式还比较呆板,还一直未能超出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基本范式,离多样化也还有一定的距离。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虽然进行的方式不同,但他们却拥有着相同的设定和本质。它们都强调找普遍性、一致性、统一性、相似形、精确性,都宣称从研究客观的、外在的教育管理现象入手揭示教育管理的规律。在它们看来,教育管理研究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探寻普遍结论及其规律。因此,这两种研究的企图和理想都是极其相似。教育管理要面对和回答不断变化的现实管理实践问题,仅靠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就已显不够。因此,教育管理研究要走出困境,寻求发展,就必须寻找新的研究方法,而行动研究的引入就为教育管理研究开辟了新路。
行动研究改变了行为科学群体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以前社会科学家们从事研究的程式是,先对某一群体或某一现象做某些方面的观察、分析研究,然后把研究结果及其建议、见解写成文章、著作,研究工作到此结束,这是典型的书斋式、象牙塔式研究。研究者们并不在意其研究结果的作用与反馈,研究者们更没有将这种反馈作为影响现实生活、组织、团体、个人的一种方式。从实践的角度看这样的研究往往不会引起现实生活人们的广泛关注,更谈不上被接纳并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样的研究只能束之高阁,让尘埃和岁月来表明现实生活对此的漠视。行动研究法正是切中了这一弊端,以改变现实世界为己任,为改变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提供了一
种新思路、新方法,从而为教育管理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
2.行动研究架起了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在教育管理研究中,由于研究者往往具有期望获得所谓的客观的、超出个别、具体现象之上的“一般知识”的强烈倾向。因此,研究者总是站在“知识发现者”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会有意或无意地与实践活动、实际工作保持一定距离,即保持相对独立性。反过来,这种与实际工作者的距离也强化了实际工作者以本人的实际经验作为工作依据的倾向,而对理论研究漠不关心或望而却步。这就无形中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分离。而行动研究提倡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一方面要求实际工作者积极反思,参与研究,另一方面要求他们深入实际,参与实际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求两者相互协作、共同研究。由此使原来单纯的研究者由“局外人”转变成为“参与者”,从只对“发现知识”感兴趣转变为负起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同时,研究者的参与也可以使他们更直接、更深入地观察行动者和行动过程,并用实际工作者认同的语言把共同研究的成果表述出来,以便实际工作者改进他们的行动和工作。行动研究正是通过实践主体与研究主体的合作与沟通,使实践者成为研究者、研究者成为实践者,弥合了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距离;而且它把研究整合到教育情境中,使得理论能够在改进教育实践中起到直接的作用。由此,行动研究就以相互参与和共同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之间架起了桥梁,也缩短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
3.行动研究可以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行动研究是以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在教育管理中,行动研究关注的不是纯理论研究者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教育决策者、学校校长、教师们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所以,行动研究不局限于某一教育管理理论学派的主张和理论知识,而是主动容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实践问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特别重视实践者、实际工作者对实践和实际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当然,行动研究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并不等于行动研究对“一般知识”和“理论”的发现和产生没有帮助。它只是更强调从具体、特殊到一般和普遍,更强调已有的理论和知识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中的应用,强调渗透在行动计划的经验和理论都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修正、补充甚至证伪,强调知识和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体现其有效性和真理性而得到发展。因此,从这个层次来说,行动研究可以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行动研究在教育管理研究中的运用
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其倡导者提出概念的同时,也对它的步骤及操作模式进行了研究。扬绍旦1981年就曾指出行动研究法的步骤:选定研究问题;设立研究假设;拟定研究计划;搜集研究资料;检讨改进;整理资料;作出结论。柏格(Borg)于1993年将行动研究的步骤分析为:界定问题;拟订计划;阅读相关文献;修正原定计划;选择研究程序;实施方案;解释资料。柯雷则将行动研究的程序确定为:明确问题;确立解决这个问题的行动目标和过程;按设计进行行动,并对行动进行记录,收集证据以确认目标实现到什么程度;对有关材料进行整理,概括出关于行动与目标之间关系的一些一般原则;在实践情境中进一步检验这些原则五个相连续的步骤。我国台湾学者也总结出了一个非常操作化的行动研究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拟定计划;搜集资料;批判与修正;试行与检验;提出报告。
其实,无论哪一种操作模式,其中都隐含了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环节。具体到教育管理领域,首先就要由各级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或教育教学中寻找问题。这种问题的寻找一般要有一个从一般问题到具体问题,从普通问题到关键问题的过程。而且问题必须具体明确且有较强的针对性,即最终使问题的焦点定在改进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上。找到问题后,就要分析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其次,是要设计行动改进方案。行动改进方案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一方案中必须对如何改进行动作出具体明确的说明和解释。再次,是实施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方案就是按照改进方案去操作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注意:按照改进行动的操作定义去操作,即按要求去改进。另外,如果发现原来设计的改进行动有问题,只要理由充分应及时丰富完善。最后,搜集反馈信息并分析评估改进的效果。实际上,在教育管理中,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在明确了行动研究的原理与方法之后,应当自觉地按照行动研究的要求去操作,从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管理行为。当然,也不必完全拘泥于行动研究的概念,更不能把行动研究当作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去死搬硬套,而要依据行动研究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秋凌.行动研究述评[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
[2]扬绍旦.行动研究法及其实例[J].国教辅导(月刊),20卷,第4期.
[3]秦金亮,李忠康.论行动研究方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关键词 开放式教学方法 培养 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 必须改变高校体育传统教学方法的原因
1.1 高校教育的现状不符合内在需求
高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拥有实践创新能力且全方面发展的学生,所以,为了将高校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实现,就必须得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但是,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由于高校院校培养人才的规格及办学模式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办学模式相差太远,造成了高校体育教育中出现了很多等待去解决的问题。例如,高校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与课程的模式还需要进行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还在不断摸索的阶段。甚至于一些高校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在运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仅仅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并没有将理论实践互相结合,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限制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1.2 以培养实践创新的人才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条件
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原理、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目标的操作方式。教学模式就是根据教学理论、教育思想以及学习理论来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的过程。因此,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事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集中的体现了教与学的理论以及教育思想。随着知识与信息的迅猛发展,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要想达到引导学生学会操作、学会学习的目标,就必须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通过现代的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法对学生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着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创造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视为教学重点,而能够现代化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体现出来的则是开放式教学模式。
2 确保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
2.1 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高校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首先要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把以课堂教学内容考核成绩作为确定学生能力的依据,而是通过多样化的考试方法。考核方式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常规的考核,可以根据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来对学生实行教学考核。例如,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与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内容基本一样时,可以通过企业对学生表现满意的程度来进行学习考核,利用企业对学生的考核来抵相应课程的学分或者免修相关课堂教学。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将实践与理论互相结合,提高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有效的培养高校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另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之间对彼此互相考核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调动学生之间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2.2 开放式的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实现开放式教学方法最有效的保障,在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巧妙的通过与工作环境的管理机制互相结合来对学生进行管理。例如,可以将某企业的管理制度为管理的例子,将企业的管理制度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修改后用来管理学生。通过对学生实行开放式的管理机制,不仅能让学生快速地融入到社会中,符合企业的需要,提高学生自身严谨的纪律性;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但是,开放式的管理机制并不是说完全放松对学生的管理,而是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让学生可以全部投入到以培养社会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为目标的管理机制中。这种开放式管理机制的实施带给高校管理方面一些挑战,但是高校进行开放式的管理是确保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能够顺利实施,同时也是开放式教学模式实施的重点。
3 实行高校体育开放式教学模式的优点
3.1 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要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必须先利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转为主动学习的方式。从某种意义来说,实践教学不仅仅是教与学的一个过程,而且是对学生进行能力教育,学生可以通过开放式的实践环境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与产生的过程,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将学生的主体精神与智慧潜能开发出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创新思维与科学精神能够得到培养。
3.2 调动积极学习的兴趣,活动课堂教学氛围
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不单是让学生巩固、理解、感知、应用理论、掌握以及实践的学习过程,还是让学生体会到情、意、知、行在知识中的相辅相承、互相作用的过程,“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情绪,其中主要包括在实践学习中体会到的失败、成功、愉悦、焦虑等;“意”是学生在学习中意志的过程,包括意志、兴趣、动机等;“知”是学生在学习中认识的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技能、技术、知识等方面的能力;“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最大的程度上激发出来,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教学的活跃氛围,并且能够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应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彻底地改变学校的体育传统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贤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的融合与突破[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8):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