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汉字的来历范文

汉字的来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字的来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汉字的来历

第1篇:汉字的来历范文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年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字书来,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

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道:“嫂嫂,你不必再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好一个‘愈’字!”

韩愈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的表露。韩愈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到京城后,他自恃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放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

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考中了第十三名。之后,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

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结婚。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作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

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常有之事。家父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

第2篇:汉字的来历范文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内外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

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庄子·盗跖》)

晋文公反国,酌士大夫酒,召舅犯而将之,召艾陵而相之,授田百万。介子推无爵。齿而就位。觞三行,介子推奉觞而起,曰:“有龙矫矫,将失其所。龙既入深渊。得其安所。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此何谓也。”文公曰:“嘻!是寡人之过也。吾为子爵与,待旦之朝也。吾为子田与,河东阳之间。”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谒而得位,道士不居也,争而得财,廉士不受也。”文公曰:“使我得反国者,子也。吾将以成子之名。”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为人子而不能承其父者,则不敢当其后。为人臣而不见察于其君者,则不敢立于其朝。然推亦无索于天下矣。”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使人求之,不得。为之辟寝三月,号呼朞年。(《韩诗外传·二十三章》)

晋文公反国,介子推不肯受赏,自为赋诗曰:“有龙,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槁)死于中野,悬书公门,而伏于山下。”文公闻之曰:“嘻!此必介子推也。”避舍变服,令士庶人曰:“有能得介子推者,爵上卿,田百万。”或遇之山中,负釜盖簦,问焉曰:“请问介子推安在?”应之曰:“夫介子推苟不欲见而欲隐,吾独焉知之?”遂背而行,终身不见。(《吕氏春秋·季冬纪·介立》)

介子歌龙蛇, 而文君垂泣 。(高诱注:介子推从晋文公重耳出奔翟,遭难绝粮,介子推割肌啖之。文公复国。赏从亡者。子推独不及。故歌曰:“有龙矫矫,而失其所。游蛇从之,而啖其口。龙既升云,蛇独泥处。”龙以喻文公,蛇以自喻也。于是文公觉悟,求介子推,不得而号泣之。)(《淮南子·说山训》)

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至死不复见。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史记·晋世家》)

晋文公反,酌士大夫酒,召咎犯而将之,召艾陵而相之,授田百万。介子推无爵齿而就位,觞三行,介子推奉觞而起曰:“有龙缫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既入深渊,得其安所,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此何谓也?”文公曰:“嘻!是寡人之过也。吾为子爵,与待旦之朝也;吾为子田,与河东阳之间。”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谒而得位,道士不居也;争而得财,廉士不受也。”文公曰:“使我得反国者,子也,吾将以成子之名。”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为人子而不能成其父者,则不敢当其后;为人臣而不见察于其君者,则不敢立于其朝,然推亦无索于天下矣。”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使人求之不得,为之避寝三月,号呼期年。……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新序·节士》)

文公即位,赏不及推,推母曰:“盍亦求之?”推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其母曰:“能如是,与若俱隐。”至死不复见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反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文公出见书曰:“嗟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其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表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晋文公出亡,周流天下,舟之侨去虞而从焉,文公反国,择可爵而爵之,择可禄而禄之,舟之侨独不与焉,文公酌诸大夫酒,酒酣,文公曰:“二三子盍为寡人赋乎?”舟之侨曰:“君子为赋,小人请陈其辞,辞曰: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一蛇从之,周流天下,龙反其渊,安宁其处,一蛇耆干,独不得其所。”文公瞿然曰:“子欲爵耶?请待旦日之期;子欲禄邪?请今命廪人。”舟之侨曰:“请而得其赏,廉者不受也;言尽而名至,仁者不为也。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曲草兴起,莫之能御。今为一人言施一人,犹为一块土下雨也,土亦不生之矣。”遂历阶而去。文公求之不得,终身诵甫田之诗。(《说苑·卷六》)

(周)举稍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于是众惑稍解,风俗颇革。(注:《新序》曰:晋文公反国,介子推无爵,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求之不得,乃焚其山,推遂不出而焚死。龙,星,木之位也,春见东方。心为大火,惧火之盛,故为之禁火。俗传云子推以此日被焚而禁火。)(《后汉书·左周黄列传》)

《龙蛇歌》者,介子绥所作也。晋文公重耳,与子绥俱亡,子绥割其腕股,以救重耳。重耳复国,舅犯、赵衰,俱蒙厚赏,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其章曰:“有龙矫矫,遭天谴怒,卷排角甲,来遁于下。志愿不与,蛇得同伍,龙蛇俱行,身辨山墅。龙得升天,安厥房户,蛇独抑摧,沉滞泥土。仰天怨望,绸缪悲苦,非乐龙伍,惔不眄顾。”文公惊悟,即遣求得于绵山之下。使者奉节迎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火荧自出。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哀之,流涕归,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发火。(蔡邕《琴操》)

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琴操》曰:晋文公与介子绥俱亡,子绥割股以啖文公,文公复国,子绥独无所得,子绥作龙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绥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举火。又周举《移书》及魏武《明罚令》、陆翙《邺中记》,并云寒食断火,起于子推,《琴操》所云子绥即推也。又云五月五日,与今有异,皆因流俗所传。据《左传》及《史记》,并无介推被焚之事。周礼司烜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也。(《荆楚岁时记》【宝颜堂秘籍本】)

《琴集》曰:《士失志操》,介子推所作也,一曰《龙蛇歌》。《琴操》曰:文公与介子绥俱遁,子绥割腓股以啖文公。文公复国,咎犯、赵衰俱蒙厚赏,子绥独无所得,乃作《龙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按《史记》:文公重耳奔狄,其后反国,赏从亡,未及介子推。子推欲隐,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文公出见之,曰:此介子推也。使人召之,亡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是也。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反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有龙矫矫,遭天谴怒。三蛇从之,一蛇割股。二蛇入国,厚蒙爵土。馀有一蛇,弃于草莽。有龙矫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既入深渊,得其安所。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乐府诗集·卷五十七·琴曲歌辞》)

第3篇:汉字的来历范文

有趣的汉字教学课件

活动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课时安排 “有趣的汉字”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五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三课时:分组活动。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调查、整理学习的资料。 第四、五课时: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活动过程 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一课时)

1.激趣: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绍活动内容: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3.分组: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

4.制定计划: 例: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x月x日 活动地点: x x家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 工: 组长:xx 搜集资料:xx 编辑:xx 抄写:xx 插图:xx 日期:x月x日

5.交流:各小组交流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搜集和调查资料(两课时) 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相关资源介绍。

交流活动成果(两课时)

一、猜字谜 1.激趣: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5)这里是两幅画:一个人*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3.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 杜 刘 孟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二、有趣的谐音 1.说谐音性歇后语 (1)引言: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A 一连三座庙── B 石头蛋腌咸菜── C 隔着窗户吹喇叭── D 关公打喷嚏── (5)宣布答案:A 妙(庙)妙(庙)妙(庙);B 一言(盐)难尽(进);C 名(鸣)声在外; D 自我吹嘘(须) (6)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7)小结: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读一读。 (2)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4)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第4篇:汉字的来历范文

我们平时读书看报作文都离不开汉字,但是你对汉字有更多的理解吗?经过了这两星期的学习,我已经对中国汉字有更多的了解,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

汉字大约产生于四千多年前,经过很长年代的演变,这其中有着许多不解之谜。

通过学习《有趣的汉字》。让我们体会到字谜的有趣,谐音的趣谈,还有因为谐音而引发的后果和笑话,这些内容还为我们介绍了一个又一个的汉字来历,和人类怎样创造文字的过程,深深地体会到汉字的有趣。

通过学习《我爱你。汉字》。我们仿佛来到了远古时代,一步一步地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还让我们认清字体,不要写错别字,不然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和笑话。我们要细心一点,远离错别字。这个内容还像一个向导,带我们去观赏中国许多名人的书法作品。我不禁地赞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我们中国是一个具有诗歌传统的国家,这些功劳都来自于汉字。

现在我明白了,汉字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一个中国人一定要学会汉字,汉字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坚信,在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中华汉字将被更多的人使用与珍爱。我们为纯洁祖国纯洁的汉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第5篇:汉字的来历范文

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各环节的实质就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探索能力,使其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其本质就是通过适当的活动,把学生的心理潜能释放出来,使学生处于既主动学习、又有效学习的状态。在整个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到学习成果的呈现,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整个过程突出自主性,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

策略一:在活动中生成小课题,培养自主意识 综合性学习的研究课题是教师拟订还是学生自主确定?如何产生?怎样借助活动课题的产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笔者认为:应该发掘学生的兴趣点,伸延教材内容的拓展点。应该说,综合性学习使学生有了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而学生选择的是他们感兴趣的,也可能是他们的学发展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就可以较好地激发出来。在活动中生成小课题,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又突出学习内容的挑战性,培养自主意识。

教学案例:课间活动,激发灵感――走进恐龙时代。在学习《恐龙的灭绝》这篇课文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老师在课间注意到,有的学生带来了恐龙玩具与同学分享,有的学生带来了跟恐龙有关的书籍与同学津津有味地读着,剑龙、雷龙、异齿龙……许许多多老师都不知道的恐龙名字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教室的好几个角落,不自觉地形成一道道别样的风景,几位男同学俨然是恐龙小专家,兴致勃勃地讲解着,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满足。老师被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感染了,问学生:“想开展一次‘走进恐龙时代’的综合性学习吗?”立即得到了学生们热烈响应,就这样,一个来自学生课间交流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宣布产生。顺应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了。学生根据对不同种类恐龙的爱好分成“剑龙组”“雷龙组”“霸王龙组”等,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从恐龙的分类、食物,恐龙灭绝之谜等几个不同的角度搜集资料,用手抄报、幻灯片、表演等不同的方式展示学习的成果,真可谓精彩纷呈。从他们生龙活虎的表现中,教师们能惊喜地发现,原来学生的潜能是如此巨大!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就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潭活水,是学生自主意识萌发的园地。

策略二:小组策划活动,培养自主意识 新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可见,自主制定活动方案,自主策划活动,同样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极好阵地。在开展“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中,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在了解活动建议后,根据兴趣自愿组合小组,确定活动内容。有的小组将字谜作为活动内容,有的小组决定调查社会用字情况,有的小组则要搜集谐音、谐音故事及歇后语。对于各个小组的选择,教师都充分尊重。因为自主,学生选择的自由空间大,就能充分展示出学生蕴藏的潜力。学生不仅自由组合成小组,自主确定活动内容,自主竞聘小组长,而且自主策划活动方案。不仅策划小组活动方案,而且策划班级集体活动方案。例如:大家对猜谜语特别感兴趣,就集体策划了一次登山猜谜语比赛。从撰写邀请书,致家长的一封信,到登山路线的安排,谜题的准备,活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各小队如何活动等,均由学生自主策划,老师只在一旁提出参考意见,最后形成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只有让学生自由飞翔,才能收获精彩!

策略三:关注每个孩子,实现真正自主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学生的兴趣、能力、视野等方面存在差异,决定了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这样的开放空间里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在相对开放的时空里,教师更要关注每个学生,尤其是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如何以学生为主,真正让学生自主,其实体现在许多细节中。在相对开放的活动中,有些是可预设的,更多的是在活动进行中随时出现的,教师要本着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心态,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各个小组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也存在差异。教师有针对性地展开个别学习指导。根据不同小组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指导时力求深入,每次切实帮助解决一两个学习问题,或帮助联系专家,或帮助做通家长的工作等。

突出探究意识培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追求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高。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对于自己研究的内容或者其他小组研究的内容,要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会主动地发现问题,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应是自我建构的。

教学案例:引导深化小课题,培养探究意识。在开展“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中,进行“有趣的汉字”学习,最早分组活动的时候是以文字谜、动作谜、画谜作为研究内容的。在小组开展猜谜活动,班级交流手抄报及集体组织登山猜谜竞赛之后,孩子们接触了大量的字谜。此时,活动似乎已经可以结束。但是,老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字谜谜面的特点,思考谜面与汉字特点的关系。经过老师的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出来了。

学生们有了新的发现:许多文字谜的谜面,其实提示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独特性,有些谜面提示了汉字的来历,有些谜面提示了汉字的构字特点。于是,光是搜集字谜就生发出很多的小课题,有的小组探究字谜谜面提示汉字来历的字谜;有的小组则专门搜集体现汉字形声字特点的谜面。随着课题的深化,学生的研究角度缩小了,但是内容深入了,透过字谜,借助字谜这样一个窗口,走进了神奇的汉字王国,感受到汉字的神奇有趣和独具特色的魅力。

在研究内容的不断生成中,也是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不断形成的过程。虽然学生的收获仍然浅显,探讨还不像成年人那样深入,有些表达还不够准确,但重要的是他们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实践证明:教师必须放开手脚,相信学生,给他们自由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会说……”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编写材料,自己主持活动,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他们的“工作成果”往往会给教师惊喜。

强调教师指导作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给学生较多的自由探究时间、较大的发挥空间,但是,也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教师很好地发挥主导性的教学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内容要紧紧围绕着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展开,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作为教师,应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担任好引导者、评价者、合作者的角色,把握好指导的切入点,从各个环节中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 在强调自主的基础上,给予恰当的帮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例如,在“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中,有的小组将活动内容确定为收集字谜或编写字谜。如果漫无边际地收集和编写,这样的活动看似热闹,却可能是低效的。教师可提示:谜语成千上万个,猜谜方法各有不同,涵盖了汉字许多构字特点,建议同学们在收集和开展猜谜活动时要留意字谜的特点,将活动内容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在教师的启发下,研究字谜的小组将活动内容更改为:收集和创编体现汉字形声字特点的字谜及收集体现汉字来历的字谜。活动内容角度小了,方向明确了,才能组织起有效的小组活动。

引导学生活用资源,丰富自身涵养 第一,一次活动一本书。进行综合性学习难免要收集资料。说到收集资料,学生最先想到的是网络。我们不否认网络的快捷方便,但是,学生在网络上搜索到的东西往往没有细读,只是满足于查找到了。因此,笔者旗帜鲜明地提出:一次活动一本书,鼓励学生拥有一本相关的书。探讨汉字来历的同学,推荐拥有《汉字王国》。搜集字谜的,建议拥有《字谜词典》。因为,一本书的内容是完整的,丰富的。一本歇后语词典,一本《字谜大全》,一本《汉字王国》,这不仅也不应该只是在活动期间研读,而应该陪伴学生更长时间,直到读懂读精。在结束综合性学习之后,学生还能继续从书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用氤氲的书香涵养学生丰富的人生!

第二,走进生活大课堂。综合性学习时空相对开放的特性,决定学生的活动必然与生活紧密联系。在进行“遨游汉字王国”的活动中,学生组成了进行社会用字调查的“啄木鸟医生”小组,利用假日走街串巷,在城乡结合部、闹市区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生活是一本更加丰富的书,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在与不同的店家打交道中,历练着成长,亲身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丰富性。详实的社会用字调查报告,是生活给予学生的回报,也凝聚着学生对于社会用字现状的担忧。走进生活大课堂,学生对于汉字的学习成果是丰富而翔实的。

第三,走近名家,聆听窗外的声音。身边各行各业的专家是更为丰富的“活资源”。走近名家,聆听名家的研究心得,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名家的研究精神及丰韵的人文素养。在进行“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中,探讨“闽南语与汉字渊源”的小组遇到了困难,他们不知道从哪里着手进行这项活动。老师启发学生们,可以走近身边的名家,去听听他们的研究心得啊。于是,老师帮助联系大学教授。最终,学生们走进厦门大学闽南语研究的教授家中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采访。学生们说,与教授的一次交谈,胜读几册书。引导学生聆听教室外的声音,走近名家,通过专家的讲座,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第6篇:汉字的来历范文

每个汉字都由横竖撇捺这些简简单单的笔画组成,却有着自己的情感。瞧瞧它们吧,你会感受到他们独特的性格。望见“朝阳”两字,你能感受到一丝明媚的阳光照耀着你,而望见“晚霞”,你会为那绚丽的色彩而迷醉;看见“崇敬”这个词,你又会感受到一股神圣的力量。“喜”字使人笑逐颜开,“哀”字一望而皱眉;“哈”字使人脸上浮现出笑容,“呜”字一见就仿佛听见哭泣声;“芬芳”好像散发出花的香味,“无忧无虑”一词出现后,你就如小鸟般快乐,看见“愁眉苦脸”这个词,就会想到一张哭丧的脸……

当你用笔写出一个个生动的汉字时,一定会感叹汉字的奇妙。它就如一位技术精湛的魔术师,时而轻如鸿毛,时而重如泰山,时而飘若游丝,时而娇若惊鸿。每一个字都是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是一个跳跃欢快音符的乐章。它们还有悠长的历史: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最后到我们现在的楷书,你说有哪一样不值得我们去感叹的呢?

汉字,它们像一个个充满灵气的小精灵,在纸上跳着欢快的舞蹈,姿态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迷人,我每次都会陶醉在这美好的境界之中。别看每个字都是那么平凡,那么普通,其实它们都深藏不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来历、字义……若是碰上什么烦恼,坐下来听一段优美的散文,脑海里似乎跳动着一个个汉字精灵,不停地上下飞舞,在四周萦绕,等他们彻底小诗时烦恼顿释,如释重负。

每个汉字都经历了一段不可猜测的道路,才能流传到现在。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作,是中国民族的光辉荣誉。汉字使我们中国的文化更上一层楼。

第7篇:汉字的来历范文

【关键词】字理教学;趣味对话;偏旁串字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很多老师对汉字教学不感兴趣,甚至有些烦,认为汉字教学单调乏味,没意思,学生学起来也无趣。但是我却不这样认为,这是对汉字了解的不深刻。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对祖国的汉字应该了如指掌,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对自己国家的汉字起源应该有更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如果老师能有较好的方法,学生学起来就会很轻松,并且印象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国外一位国家总理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文字,它的每一个字,都如诗如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看,我们的汉字是多么的了不起。

如果你仔细的研究汉字,就会发现汉字非常有趣,其实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来历,我们的祖先在发明汉字的时候都是有讲究的,如果我们真的研究进去了,就会发现汉字教学其乐无穷。进行识字教学,首先要突破字形这个难关,我认为最恰当的方法应该是从汉字的字形着手,根据汉字的构造,通过对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构形理据的分析来,因形索义,因义记形,以达到识字教学的最高效率。让学生在受到着中国文化的熏陶的同时,感受中国汉字文化的迷人魅力,为拥有这样的汉字而骄傲。

一、利用偏旁串字进行识字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汉字的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偏旁串字,左耳旁很多都与山岭高地有关,右耳旁大多数与区域有关;“扌”的汉字多数与手有关,多表示动作,如“排、拨、扣、扫”等;“忄”的字一般都是心理活动,如“怀、快、惨、情、慢”等;“宀”就像一座房屋,所以与房屋有关的字一般都是“宀”作偏旁,如“家、室、宅、安”等,“安”表示女子呆在家里才安全;凡是“穴”字头的字都与洞穴有关;“礻”作偏旁的字,大都与神仙、祖宗等有关,如“神、祝、福、祖”;凡是以“衤”的字大都与衣服有关,如“衩、裤、衬、衫”。以上种种形声字居多。

二、利用汉字的表意性进行识字教学

比如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应该怎样教学呢?譬如“奴仆”这个词,比较不好理解,现在的孩子根本就没见过奴仆,什么样的人才叫“奴仆”呢?首先来看这个“奴”字,左边是个“女”字,在古代,女子受歧视,根本就没有地位,不受尊重,就像家里的奴隶,总是弯着身子,头很低;右边的“右”字就像一个人的手,这只手抓住了女人的头发,非打即骂,还要干很多粗重的活这就是“奴”。“仆”字,左边就是一个人,头上戴着刑具,屁股上还插着一根毛,就像一个畜生,还要干很粗重的体力活,奴仆在古代是不被当人看的,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像牲畜一样受尽百般折磨,还不敢反抗,稍有不顺,性命不保。所以“奴仆”一词就很好理解了。

三、利用家庭趣味对话进行识字教学

第8篇:汉字的来历范文

你知道多少和猴有关的歇后语呢?快来给下面这些歇后语配配对吧。

选择栏:空欢喜 老一套 抓耳挠腮 坐不住 拿手戏 自找苦吃 假斯文 多此一举

1.猴子耍把戏――

2.猴子捞月亮――

3.猴子偷黄连――

4.猴子戴眼镜――

5.猴子吃辣椒――

6.教猴子爬树――

7.猴子的屁股――

8.猴子爬树――

第二关:中间开花

在两个圆中心的小圆圈里填上一个汉字,这个汉字能和周围的八个部首组成八个新字。填入小圆圈里的两个汉字合起来,是一个词,又可组成一个新的字。该怎么填呢?

第三关:智辨反义词

反义词你一眼就能看出来。下面的都是反义词,但是每组还有一个共同点,恐怕你就不能一下子看出来喽!那就仔细琢磨吧,来个不达目标不罢休。

上/下 优/劣

左/右 远/近

凹/凸 轻/重

异/同 哭/笑

第四关:填成语,找人名

在下面每个空格中分别填上一个汉字,使每一竖行都成为一个成语。然后在所填写的汉字中,找出隐含着的四个人名。说说他们其中一个人的有关故事。

第五关:巧填“第一”雅称

我们祖国的语言真是丰富多彩,表示“第一”的雅称还真不少呢。请你根据下列语意描述或来历故事,在横线上填入“第一”的雅称。

1.传说太阳神阿波罗对露珠女神达芙妮一往情深,而达芙妮却矢志独身。一天,达芙妮为躲避阿波罗的追求,恳求母亲大地将自己变成了一棵月桂树。但阿波罗对达芙妮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而泯灭,他说:“我将永远爱你,让你成为最高荣誉的象征。”古希腊人为尊重太阳神的这种感情,把月桂树看成阿波罗的神木,用月桂树叶和橄榄枝编成精美的花冠,献给有才华的诗人和各种竞技比赛的优胜者。后来, “ ”便成了第一名的代名词。

2.隋唐时,在科举考试中考中状元的人受皇帝接见,要单独站在大殿前石阶正中的石板上。这块石板上刻有鳌的头,于是后人就把取得第一称为“ ” 。

第9篇:汉字的来历范文

汉字、英文字母、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各种字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字符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借用字符的形态分割出千变万化的块面,整合语言与美术活动,我们可以开展借“字”想象系列美术活动,让孩子感受古今中外的字符,创作具有意义和个性的美术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感受字符的魅力,感受借“字”想象的创作乐趣吧!

一、我的名字真好看

在主题活动“我自己”中,大班幼儿了解了自己名字的来历,教师让他们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并将名字的笔划延长,画面被随机地分割成不同块面。鼓励幼儿细致观察,大胆地借“字”想象,将名字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如果联想到自己的属相,那就更有意义啦!

二、古代汉字真神奇

中国古代的文字,如“甲骨文”“金文”等,都属于“象形文字”。甲骨文的“月”字,就像一弯月亮;“鱼”字是有头有尾的游鱼,很有画面感。通过书写这些形态有趣、栩栩如生的古代“象形文字”,可以激发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克服对书写文字的恐惧,萌发热爱中国文字的情感。再进行借“字”想象,添加成画,可以极大地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看看幼儿的作品吧!

三、英文字母真有趣

以“spring”(春天)为例,引导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书写英文字母,双语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再引导幼儿想一想什么动物是弯曲的,什么动物是在春天苏醒的,还有什么动物躲在春天的森林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出现了。

四、数字宝宝真可爱

结合“六一儿童节”这个全世界儿童最快乐的节日,让幼儿认识“6”和“1”,并学习书写这两个数字,表现胖胖的“6”和瘦高的“1”,再把它们想象成是两个快乐的过“六一”的宝宝,鼓励幼儿画上开心的表情,让数字宝宝舞动起来!

活动案例:借形想象――汉字变变变

活动思路

“汉字变变变”需要二教时:第一教时主要让孩子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古代人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中创造演变来的,萌发自豪感,然后书写自己喜欢的古代文字;第二教时将古代文字进行借“字”想象,添画成画。

活动目标

1.根据古代文字(甲骨文、金文)想象添画。

2.运用相关相似等方法,大胆自信地想象创造。

活动准备

幼儿已写好的古代文字;作画用笔:炭笔、粉笔、喱笔。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文字,师:这些字都是小朋友写的,告诉好朋友这是什么字?

2.师:先找到自己上次写好的字,再用手中的笔施展你们的魔法吧!

二、幼儿尝试借形想象

1.幼儿找字,开始观察。

2.教师巡回指导。

a.启发幼儿拿着字上下左右从不同方向转着看,想象它像什么。

b.帮助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启发:从不同角度观察,像什么?可以在什么地方添画什么?

c.发现有创意的、画面安排合理的、可以推广的作品,及时表扬。

d.提醒动作快的幼儿(先变好的)添画相应的背景。

3.先完成的幼儿欣赏同伴作品,并相互介绍。

三、展示欣赏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