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反诈公益宣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教改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074-02
高校思想政治课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在高校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其育人作用是巨大而深远的。当前,由于经济、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极化的格局已逐步形成,各种良莠不齐的文化、思潮正以空前的速度影响着大学教育,对我国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新形势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其教学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一 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为适应市场竞争、确保就业率及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各高校尤其是部分高职高专学校在采取降低入学门槛、缩短教育周期等手段后,不得不改变固有的教育模式,转而形成了一种重专业知识、技能,轻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模式。如此一来,原本已有所削弱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就被推向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不仅被挤压了教学空间,甚至被归入了可有可无的课程。显然,这对于大学人才培养是非常不利甚至是有害的。
当下,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已无可避免地日渐凸显出来。一方面,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毕业生的道德意识、敬业精神却在逐年下滑,、阳奉阴违、尔虞我诈、假公济私、拈轻怕重等不良品质和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许多高校也是有苦难言,政府的投资力度较之以往不升反降,甚至被置于自生自灭、随波逐流的旋涡之中。学校要发展、教职工要提高福利待遇都得依靠学校自筹经费来解决;而自筹经费说到底,其主要来源就是学费收入。靠扩招以增加收入、缩短教学周期以降低教育成本,不仅是捉襟见肘甚至是寸步难行。于是,人才培养质量下滑,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二 对策与措施
面对现状,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各高校都做了较为全面而深刻地探索和努力,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办法。其中,推行素质教育无疑是改变现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但由于推行难度较大、经费不足等原因,虽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的成效却并不明显,与社会、市场的期望尚有相当的距离。
显然,加大执行力度,积极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坚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和优良环境,已成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同时,要深入推行素质教育,真正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在高校。因为,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不仅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思想政治课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其改革和创新尤显重要。
三 方法初探
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政治觉悟、理想信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陈旧的教育模式、方法、手段不仅难以真正深入当代青年的心灵,也难以真正彰显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作用和内涵,其改革和创新已如在弦之剑,不得不发。然而,改革、创新并非一蹴而就的,必须付出艰苦努力,没有坚定的信心和勇气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思想政治课较之其他课程,有其特殊的教学规律:教学内容往往深邃而多变,紧扣时代、与时俱进是其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任何“凭经验、吃老本”的观念都是行不通的。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甚至是一股长流水。”这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而言,是非常贴切而准确的。教学内容在不断变化,教学手段、方法自然也要随之改变或发展。否则,“穿新鞋走老路”,是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的。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知识素养和道德风尚,更要具有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创新方法技能的信心和勇气;不仅要始终保持极高的政治敏锐性和学习自觉性,还要经常参加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在学习培训中,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大胆创新方法和技能、深入研究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不断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需要,并让其真正发挥丰富而深刻的育人作用。
2.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习兴趣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偏重于说理教育,往往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感觉,厌学情绪较为普遍。其实,思想政治课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课程,与学生的人生理想、思想意识联系得非常紧密,既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帮助他们深刻地认识社会和历史,提高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如果方法得当,是能够受到学生欢迎和喜爱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手段越来越普及,这为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改变“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充分利用网络、影视、PPT等现代教育手段,结合现实生活、典型案例开展更为生动、形象化地教学,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感悟人生和社会、了解历史和现实、培养信心和勇气。
3.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用能力
实践教学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而言尤为重要。在实践教学中,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实践的舞台,还可增强学生了解、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创造,这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全新理念和要求。
目前,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实践,各高校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方面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方法,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但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面,实践教学却明显滞后,方法不多,成效不明显。其实,思想政治课在实践教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学校和教师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其空间是非常广阔而美好的。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救灾防灾、扶贫帮困、义务献血等公益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参观企业、农村、敬老院、看守所等场所或参与“三农问题”、就业情况、就医养老等社会问题调查,都不失为较好的实践教学方式,其效果较显著。
4.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氛围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