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紫色英文范文

紫色英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紫色英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紫色英文

第1篇:紫色英文范文

我们的眼睛曾相遇

三色堇 诉说希望

灵魂 感应真诚

当背影离去 等待

是一首忧伤而动人的诗

美丽的诗行 填满

你的名字和对你的记忆

紫色幻影中

第2篇:紫色英文范文

去遥远的地方

白茫茫的蒲公英

会不会孤独?

会不会一个人哭泣?

会不会有一天想家了

却无法挽回以前的时光。

也许不懂得珍惜,

也许痛过之后才懂的乐光,

也许失去之后才懂的珍惜,

也许蒲公英

会在遥远的地方,

一个人孤单

好想飞回去

那片土地

第3篇:紫色英文范文

关键词:离子色谱;环境监测;使用;保养;处理

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控效果对于我国环境有着重要影响。污水处理作为我国工业企业环境监测的重点,其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对于企业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关系到企业污水处理等工程的运行与保养的指导,另一方面也关系到企业污水处理等工程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离子色谱法是水质、大气、土壤监测的最佳检验方法,尤其在工业废水监测等方面,具有稳定性好、重现性好、精密度好,其在水质监测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离子色谱法概述

离子色谱是高效液相色谱的一种,故又称高效离子色谱(HPIC)或现代离子色谱,其有别于传统离子交换色谱柱色谱的主要是树脂具有很高的交联度和较低的交换容量,进样体积很小,用柱塞泵输送淋洗液通常对淋出液进行在线自动连续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分离分析溶液中离子组分的方法。离子色谱中使用的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上分布有固定的带电荷的基团和能游动的配位离子。当样品加入离子交换色谱往后,如果用适当的溶液洗脱,样品离子即与树脂上能游动的离子进行交换,并且连续进行可逆交换吸附和解吸,最后达到吸附平衡。食品制造行业、制药业、纺织业等行业都有着离子色谱的应用。现代技术的发展更为离子色谱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简便的操作、更加精准的监测结果都为离子色谱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二、离子色谱在环境监测的应用分析

环境监测对于城市环境、国家发展乃至人类生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路线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环境监测、控制企业污水排放是目前环境监测机构的首要工作。操作简便、分析项目多、速度快、工作环境清洁等特点使得离子色谱在污水排放环境监测以及土壤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不断增加。针对这样的情况,下面就离子色谱监测前处理以及仪器操作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2.1关于离子色谱在水环境方面监测方面的应用分析

传统城市污水监测,针对不同的监测指标有不同的方法,以硫酸盐为例,硫酸盐的测定其传统推荐方法为GB/T11899-1989重量法,该方法是一经典方法,准确度高,但操作繁琐且耗时较长。而离子色谱法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中常见阴离子和碱金属、碱土金属阳离子分析,其较传统方法省时省力、操作简便。而且利用城市污水离子色谱前处理柱系统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质及少量的重金属离子,减少了对色谱柱柱效的影响,该方法能完全满足对城市污水监测的要求。在进行城市污水监测及工业废水监测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对有机质的去除,以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对于降水的监测是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离子色谱在降水常规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进行降水监测离子的测定时,使用离子色谱仪进行可以有效的减少检验时间,增加检验准确性。另外对于环境水质的分析也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工作之一,采用离子色谱仪一般可以在20分~30分钟之内分析测试出常规项目:氟化物、氯化物、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硫酸盐等。通过标准溶液的配制,选择适合的浓度,配成多个项目的混合使用液,绘制标准曲线,通过标准曲线对环境水质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其精密度、准确度均达到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采用离子色谱法对水质进行监测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在环境监测车上进行即时检验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进行污染源水样监测时,离子色谱由于其分离的特性导致在进行样品分析前必须对样品进行处理,以保护分离柱不被损坏。在进行土样等固体监测样品时,需经过超声波、溶液浸泡等提取离子于溶液中,再进行处理后进行分析。

2.2离子色谱在大气环境监测的应用

大气中的氯化氢含量很低,但是垃圾场等地由于垃圾自燃导致塑料垃圾燃烧,可以使得该区域氯化氢含量相对较高。氯化氢浓度过高,可以导致周围环境改变,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下对周围居民、生物的健康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传统监测方式很难检测氯化氢含量,采用离子色谱可以准确的测定出大气中氯化氢的含量。其具体的试验方法是:首先进行采样,参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取2只大型气泡吸收管,分别装入10mL吸收液(2mmolNaHCO3、1.3mmolNa2CO3),用硅胶管串联后接在大气采样器上,再用硅胶管将微孔滤膜过滤器(孔径0.30μm)套在吸收管的进气孔上,以1L/min流量,采气60min。采样完毕后,将吸收液转入60mL聚乙烯瓶中,带回实验室。采用离子色谱对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分析条件:阴离子交换柱,淋洗液2mmolNaHCO3、1.3mmolNa2CO3,流速800μL/min,温度20.0。C,进样体积20μL。在检测时,最好选用带有化学抑制柱,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的离子色谱仪,以增加检测精密度。同时由于仪器在分析中只需要淋洗液、再生液,而不需要其它试剂,因此可节约药品,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小,利用此方法测定样品时,结果重现性好。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大气中氯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监测,方便、快捷,是目前大气环境监测的首选方法。:

三、关于离子色谱仪的维护与保养

由于离子色谱仪是精密仪器,其日常维护与保养对于仪器的使用寿命及监测精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离子色谱仪要经常用淋洗液冲洗色谱柱,防止分离柱的堵塞、流动项气泡的产生。为了对色谱系统通液维护和柱效活化,在分析中或冲柱时要经常进空白样。另外在进行分析前要确保样品已经进行清洁和处理,以保障仪器安全。在检测结果出现重叠峰等情况时,说明分离柱收到了污染,要根绝离子色谱仪的维护手册,对分离柱进行清洁,具体的清洁方法按照说明书操作。另外还要经常根据不同品牌、型号的色谱仪说明书对仪器进行日常养护,并通过厂家维护人员的定期维护保障仪器监测精准度。

结论:离子色谱仪的发展为离子色谱在各行业的应用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快速检验能力对于环境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我国环境监测中的重要监测仪器,其操作人员的水品对于监测有着一定的影响,操作人员日常的养护及操作必须严格按照离子色谱监测手法进行,对于样品的处理必须严格,以此保障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为我国环境监测及保护提供及时有效的监测数据。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J].中国环境科学,1995.

[2]张海涛.环境监测新技术应用――离子色谱[J].环保信息,2006,1.

[3]王立新.离子色谱使用与养护[J].仪器分析,2007,4.

第4篇:紫色英文范文

我最敬佩的人是那一位清洁工人。我仅仅见过她一面,但她那种形象,那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像一把利刀刻在我的心里,给我流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她身上,我体会到许多人生的道理。

那时第一次见她,是在放学的路上,当时下着倾盘的大雨。路上的人个个披着雨衣,撑着伞,匆匆忙忙地回家了。这时候,我望见了我家门口的垃圾堆旁,有一个人,在那清理垃圾,是谁在那儿呢?这么大的雨应该不会是清洁工人吧?带着疑问,我走了过去。只见一位满脸是尘埃阿姨,穿着破烂的雨衣,她十分认真地清理着垃圾。我吃惊极了,我从小到大,从没见过一位清洁工人能在这么大的雨下,如此认真地为我们清理垃圾。他左手拿着铲子,右手拿者笤帚,用笤帚把垃圾扫进铲子上,用笤帚把铲子夹着;再用铲子把垃圾“送”进垃圾车里。我不由得问了:“阿姨!这么大的雨你还在清理垃圾啊?明天天晴再来还好拉。”这时候,阿姨他擦了擦身上的雨水,打了一个“哈秋”。啊!她因为淋雨而感冒了!她又拿起笤帚,边清理垃圾边对我说用那沙哑的声音对我讲:“不行!我如果今天不快把这垃圾清理掉,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细菌滋生,到时,臭味冲天,这样你们回受到影响,还会把市容影响了啊!”听了她的话,我又问到:“可是你感冒啊!得去医治才行啊!”听了我的话,她似乎刚想起自己的病似的。笑着说:“没事!我感冒只关系到我自己的健康,清理垃圾却关系到大家的健康。你说,大家的健康重要还是一个人的健康重要?当然是大家的健康重要拉!所以,我得先清理了些垃圾再去看病啊!”说完,她又拿起了笤帚和铲子,继续工作。

这时的我愣住了。有人因为他们的职业、地位卑微而小看他们,又因为他们脏,一见到他们就四处回避。其实相比之下,他们又变得多么伟大。如果世上没有了清洁工人,那么,大街小巷上都积满了垃圾。到时,臭气冲天,地球就像一个垃圾堆那样,还美吗?地球能够这么美,他们是功不可没的。刚才那个清洁工人就是那样,在她感冒的时候,想到的却是大家的健康,而不是自己。有人总是用歧视的眼光看他们,说他们没用,可是他们没有怨言,依然认认真真地为我们清理垃圾。在这个雨天,在这不显眼的角落里,几乎没人会发现这位“城市美容师”,更没什么人来这赞扬她,但她依然在那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她那种精神是十分令人敬佩的,也十分值得大家去学习的。

“刷刷刷”那美妙的声音响起了,我敬佩的一个人。

第5篇:紫色英文范文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感慨万千。心想,要是人们都爱护环境,那样,不仅可以造福子孙后代,更给我们的生命增添了一抹绿色,让我们生活在绿风荡漾的世界。

可是,地球母亲现在面临的危机使人类中的有些人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所以他们更加肆无忌惮的破坏的球母亲柔弱的身躯,现在,地球母亲已经满目苍痍。这更加唤起了我们保护环境的决心。

资料显示,人们生活所需的各种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由于人们的随意毁坏,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

想到这儿,我不禁深叹了一口气。

哎,人们啊,你们知道不?草儿,树儿代表绿色,绿色就是健康。你们毁坏环境,毁坏绿色,这无疑是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第6篇:紫色英文范文

在这七年多的时间里,我国各地区,各领域都形成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和谐氛围,人们都用各种方式喜迎奥运。很多明星纷纷创作奥运歌曲,将奥运精神传颂,比如众明星合唱的《Weareready》,激昂向上,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献出自己的力量为奥运添彩。还有一些歌手将自己的演出收入用于奥运公益活动。

山东邹平县一位老人近期展示了他雕塑刻的印章作品,印章分为“歌颂党爱祖国” “和谐社会” “喜迎奥运”三个系列。老人用这208枚印章将他迎奥运的热情释放。

山东66名聋哑学生叠制了2008只纸鹤,以“情系奥运,放飞梦想”为主题,为奥运加油。

秦皇岛以“文明乘车,爱心让座”为主题,倡导交通和谐,有秩序地迎接奥运。

香港行政特区教育统筹局更是举办了“京港学生同心迎接奥运”文艺汇演,齐心协力盼奥运。

北京奥运是“绿色奥运”。因此,环保势在必行,各地都拿出环境整顿方案,各类商家也都打出环保牌。作为公民,环境保护更要从点滴做起,记得我们曾看过一个关于城市质量的电视节目,上面报道说:很多城市几乎见不到蓝色的天空,空气中弥漫着一层桔黄色,垃圾箱外有许多垃圾堆放……较差的城市环境会使整个国家的形象大打折扣,因此,创造并维持一个清新的城市环境是需要人人都付出努力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尽量使用节能灯,节约用水,倒垃圾时,一定要把垃圾放入废池内,尽可能的将生活废品进行再利用,从身边做起,为奥运开辟绿色通道。

北京奥运是文明奥运。出租车司机是中国第一个微笑招牌,他们的形象很可能成为外国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为了奥运会期间更好的交流,很多的哥的姐都学起了英语,见面就hello,再见就goodbye。他们还非常注重礼仪素质的提高,如开车姿势、说话方法等,其实讲文明、树新风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作为中国的一份子,我们都应该多奉献,讲文明,付出关爱,促进和谐。正像一条公益广告中所展现的,文明有时也许就是一步的距离,只是夺走一步就可以将垃圾扔进垃圾桶;文明有时也许就是一个动作,只需要将伞向旁边稍微一动,就可以让旁边的人不被雨淋湿。

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像奥运火炬,在每个人手中传递,却能汇聚所有人的热情,有时只需要一个手势就可以为社会增加一份温暖。

第7篇:紫色英文范文

[关键词]人格;跨文化心理学;集体主义;家庭模型;自我诠释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紫颜色》被公认为黑人女权主义的经典作品,女主人公西丽也被看作黑人女性独立的代表。同名电影《紫颜色》则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使各国观众透过电影这扇窗,了解了非裔美国人独特的集体主义文化,感受到一个黑人女性在本族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碰撞中的成长历程。

在多元文化繁盛的今天,我们依然记得沃克在《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曾这样描述美国南方黑人妇女:“她们盲目地、跌跌撞撞地生活着:生命力被滥用,身体遭残损,痛苦使她们糊涂、迷乱。……她们没有完整的人的信念,因为她们的身体萎缩了,她们的心灵变成了适宜于崇拜的圣殿。”[1]文化冲突重压下的一代代精神旅居者,用牺牲人格为代价换来我们今天谈论多元文化的资本。本文试从跨文化心理学的视角,阐释《紫颜色》中描绘的非裔美国集体主义文化的特点,分析主人公西丽的精神成长过程。

一、非裔美国文化的家庭模型及特点

文化心理学家卡伦・荷妮说过:“我们的情感和态度极大程度是由我们生活的环境塑造而成的。这种环境既有文化的环境又有个体的环境,它们互相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相辅相成。”[2]197电影为西丽设置了无数受压迫的美国南方黑人女性熟悉而独特的生活环境:20世纪初,美国南方佐治亚的黑人聚居贫困农村。

因贩奴运动来到美国南部的非洲移民逐渐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形成了具有跨文化特征的非裔集体主义文化模式。它根植于非洲遗风,掺杂欧洲特性,又和土著美国文化相交汇,同时体现了性别、阶级和种族的动态变化。非洲祖先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族群观念依稀可见,但因奴隶制使男性社会地位改变,加之贫困的经济条件,导致多子女的大家庭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内部缺少必要的情感维系。所以我们可以把这里的家庭类型归类为依赖型家庭模型。

跨文化心理研究学者库查巴莎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存在于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三种不同的家庭关系模式理论,即依赖型家庭、独立型家庭、心理依赖型家庭。西丽前半生生活在依赖型家庭中,老年时归于心理依赖型家庭。西丽出生不久,生父就死于白人的私刑,母亲改嫁。年幼的西丽和妹妹耐蒂就随母亲与继父和他的几个孩子生活在一起,西丽从小便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婚后,西丽更是为艾伯特一家做牛做马,照顾着全家的生活起居。“在富裕程度较低的社会……孩子在家里家外工作的情形是非常普遍的……当这些孩子长大以后,还要对他们的父母提供老年生活的保障……这就是依赖型家庭模型。”[3]父母与子女、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强烈的依赖关系,子女被寄予的实用价值目的非常明显。

西丽周遭的人际关系包括核心的家庭关系是冰冷的,甚至是残酷的。电影中西丽无论是在干农活、聚餐、礼拜还是购物,都和家人在一起,可是影片并未表现她与家人之间的有效沟通,西丽总是沉默地劳动、被他人训斥,甚至遭继父和丈夫的打骂。西丽从小接受的就是服从性导向的养育,所以她人格中的自主性与独立性一直未得到发展。

二、非裔家庭男女角色关系失衡的文化原因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非裔美国家庭中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处于失衡状态。奴隶制及佃农制动摇了非裔美国男性为人父的社会地位。他们“在广大社会毫无地位可言,对女伴或子女也毫无合法的权益”。加之“欧洲裔美国人把男性非洲裔美国人当作虐待和恶意嘲弄的对象,就使得广大的非洲裔男性穷人……唯一能表现自己男子汉气概的方式就是发挥男性生殖力和控制自己的女人”[4]168-170。又因为集体主义文化对权力距离有较高的认同度,女性便默默成全了男性在家中的权力地位。

西丽的继父和丈夫艾伯特都扮演着在外缺乏社会地位在家滥用暴力维护权力的角色。西丽的童年和青春期都是在继父的控制下度过的,她承受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还被继父奸污受孕,导致母亲在咒骂中死去。这种有意伤害和侮辱超出了女孩的心理承受能力。儿童时期恐惧、无助的无意识特征贯穿了西丽的一生,为日后的人格形成蒙上了阴影。

男性角色模式的副产品就是:美国黑人文学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重大主题,即黑人父性的缺失。继父残忍地把西丽刚出生的两个孩子送走,并剥夺了西丽受教育的权利,又把性补偿目标锁定为西丽的妹妹耐蒂。于是,西丽对继父慢慢产生了敌视,可是在集体主义社会里,孩子对父母产生敌视是不被允许的,她只有不自觉地压抑敌视。影片开头,西丽用大段独白向上帝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表现了心中的迷茫。

当艾伯特来西丽家求婚时,本来他要娶耐蒂,可是继父不同意,于是继父把西丽像卖一头牲口一样嫁给了这个鳏夫。西丽在这件事上萌生了一丝反抗的念头:如果自己嫁给艾伯特的话,耐蒂就可以到她家来,还可以想个办法两人一起逃跑。可她却愚蠢地把希望寄托在与继父相同性质的艾伯特身上。当艾伯特几乎是拖着拼命挣扎的耐蒂将她残忍地逐出家门时,西丽最后的一点点反抗意识也被挤压到无意识层面里去了。她机械地履行着做妻子和继母的义务,被尽情蹂躏、恣意奴役。只要达到人的最基本生存要求――“活着”,西丽就别无所求了。集体主义文化中生存的人们,常常为了不偏离集体文化模式,而被迫采取依赖人格策略,因为集体主义对“的特质有更少的容忍和更多的制裁。将个体与集体分离开的人格特质也是最不被容忍的”[5]175。

可想而知,在依赖型的家庭模型和冰冷的人际关系中,只能衍生出一种人格模式――依赖型人格。西丽不断否定自主性,产生了一种“他控型”的自我诠释,恐惧、顺从成了西丽意识的主宰。西丽的敌视对象从继父到艾伯特再到继子哈波都是她的家人,这与家庭关系、权利距离极不相称。于是西丽继续压抑敌视,并把自己变成了无感情的木头。

电影还展示了一些具有反抗性格的女性群像,她们经常团结在一起表达反抗情绪。在哈波与索菲亚的婚礼上,索菲亚的女性亲友们通过威胁性的身体语言在气势上压倒了艾伯特,帮助索菲亚确立了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两个半世纪之久的男女不分轻重的奴隶制造就了这些非洲裔美国妇女的性格。她们深深厌恶男人的性补偿行为……”[4]271但她们没有机会就业,只能在农庄里从女性亲戚那里得到支持和安慰。索菲亚婚后,一直反抗哈波的打骂,最后忍无可忍的她毅然带着三个孩子离开了哈波。这证明“黑人母亲及其子女之间存在着强有力的联系,黑人妇女高度珍视她们作为母亲的作用,将这一作用置于她们作为妻子和工人的作用之上……”[4]271母亲的力量也给了西丽重生的动力,因为她得知自己的两个孩子还活着,并且与妹妹耐蒂幸福地生活在非洲。

三、自主―关系型自我诠释人格的形成过程

正如荷妮所说:形形的文化中都深藏着矛盾与冲突,“那些十分敏锐地体验到文化环境的人,他们通常由于孩提时的体验,结果无法解决这些冲突困境,或者只能牺牲自己的人格来解决他们。我们不妨称他们为我们文化的继子”[2]197-198。看似麻木的西丽孩提时就敏锐地体验到文化对她的不公,对于来自外部的强大威胁,她感到无法防御,进而寻找一些逃避方法,并逐渐形成回避、强迫的人格防御策略。

西丽无意识地把敌视冲动“投射”到外部世界中,敌视毫不相干的人。西丽情不自禁地羡慕儿媳索菲亚,因为索菲亚的勇敢和哈波对她的爱,于是错误地把敌视投射到处境相似但具反抗精神的索菲亚身上。当哈波问西丽怎样才能使索菲亚听他摆布时,西丽下意识地说出了两个字“打她”。西丽的敌意举动传达着一种文化模式及心理防御策略:在集体主义高权利距离的社会中“特性会被特别抗拒,因为它们会挑战业已建立的关系层级,如家庭成员长幼之分、权威人物与普通人的区别。强迫特质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因为此人将保持遵守命令和规律”[5]175。西丽想让索菲亚像她一样屈从于权力,以求相安无事。

当特立独行的莎格进入西丽的生活,教给西丽自爱、自强和自立的信念时,面对莎格遭生父排斥的残酷现实和索菲亚反抗白人市长锒铛入狱的遭遇,犹豫中的西丽仍采取了依赖型和回避型的人格策略,没有随莎格去城市生活。在艾伯特的一声恐吓中,望着莎格汽车远去的背影,西丽昏倒在地,从此又回到了原有的生活中。西丽强迫自己做其他事情以转移焦虑,她虽憎恨繁重的体力劳动,但劳动麻痹了思想,也就最好地保护了她。

直到有一天,新婚的莎格再度闯入西丽的生活,在莎格的帮助下,西丽找到了厚厚一打被艾伯特扣押的耐蒂写给她的书信。影片此处使用了一组“声画合一”的处理,伴随着有节律的非洲音响,西丽沉醉在阅读书信的喜悦中,听不见艾伯特的叫喊,听不见教堂里人们祷告的声音。她的生活中有了知觉、感情和希望,不再被艾伯特和家庭控制。她的神思游离到遥远的非洲,和一双儿女团聚;和耐蒂一同喜怒哀乐。西丽的人格从家庭禁锢中得以释放,身体虽然还要从事日常劳作,可心灵已去非洲寻根。

部分学者认为,是莎格引领西丽走向人格独立的。其实,这只是前提条件,西丽在莎格的帮助下经历了城市生活,城市环境给她提供了独立的经济机会,她不再被迫忍受男人的行为,维护了自己的独立自尊。与耐蒂的书信沟通才是使西丽人格转变的关键,姐妹共同分享了非洲充满亲情意味的集体主义文化。西丽一生的迷茫根本上来自于对文化的敏感与困惑。电影接近尾声时,西丽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和人格归宿。她开始反抗,当着所有家人的面痛斥艾伯特,并毅然摆脱家的束缚,重新进行自我诠释,过起了经济与人格双重独立的生活。但影片没有表现西丽在大城市中的生活,西丽的裤业公司也只在影片中一闪而过,她又回到了大家庭里。因为西丽不是要投身于一种完全陌生的主流文化――美国个人主义文化――“关注自己,自我被认为是独立于周围人际环境的自给自足的统一体,个人目标优先于群体目标”[6],而是要找寻和族人在一起的、男女平等的、充满关爱的集体主义文化。西丽的意识在成熟,她的家人也在成长,因此家庭模型发生了改变。西丽的继父去世了,标志着男权压迫的终结。艾伯特和哈波重新认识自我,变得温和善良,人们因爱而重新生活在一起。原来的依赖型家庭模型已经转变为心理依赖型家庭模型。因此西丽的人格也完成了蝶变:由依赖型人格变为自主―关系型自我诠释人格。至此,西丽既明确了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又找到了恰切的人格定位。

四、结语

影片制造了大团圆式的结局:西丽获得新生;莎格得到父亲的谅解;哈波与索菲亚重归于好;艾伯特悔改,并帮助耐蒂一家从非洲回到美国。人们组成了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大家似乎转了一个大圈又回来了,其实不然,每个人都在文化的变化中、生活的历练中获得了重生。这就是影片要传达的深意: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上,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人们既要拥有一颗敏感的心去感受文化,又要运用跨文化的眼光去发现文化的不同,更要具有包容的心态去理解文化的差异,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依附,并运用合理的心理策略去适应新的文化模式。总之,文化环境与个体环境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文化是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改变赋予文化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77.

[2] [美]卡伦・荷妮.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M].陈收,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3] [英]史密斯,等.跨文化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4] [美]亨廷顿・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第8篇:紫色英文范文

Our home is near the school. We have a house.

It is a good house. The house has three rooms.

One is a living room. The other two are bedrooms. In the living room there is a table and six chairs. There are some flowers on the table. There is a garden in front of the house. Our house isn't big, but we like it.

第9篇:紫色英文范文

——题记

我们,一群长不大的孩子,在一片尖叫声中,开始了苦乐交织军营生活。

七天前我告诉自己:无论这些日子里如何苦、如何累,我也要努力扬起光洁的额头。因为有爱,我不该恐惧。七天后,我满载收获的回来了,我不曾辜负关心我的人。

早就听说过“蓝田日暖玉生烟”,心里对这个地方并不陌生。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换上军装,站在阳光下的我,也有了几分军人的样子。我憧憬着,一种新的生活,从未体验过的。未来的七天,我将要独自生活,独自成长。很快,一天结束了。夜的翅膀攀缘到不眠的窗前,我坐在深黯的夜里,开始明白了自己的幸福,从前的轻狂和稚气,再也不回来。

幸运的是,雨的降临,天气变得凉爽。我渐渐开始习惯这里的生活,匆忙,却并不慌张。感谢这些日子下的这些雨,让我静下心思考。我品自己的成长,读悲喜交加的天地,少了城市里的浮躁与喧嚣,多了一份宁静淡泊。

记忆最深的就是军歌比赛上我们的出色表现,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这让大家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当得知我们在军歌比赛上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时,大家的抱怨、疲惫、无奈甚至怒骂,都不复存在。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