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研究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实施情感教育,提高教师的技能技巧
幼儿园实施德育教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幼?旱乃嘉?主要是形象思维,通过恰当的情感引导,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取得较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1.充分调动幼儿的情感,通过情感教育保障幼儿德育教育的效果
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日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一日活动中。如在喝水、吃饭的时候,教师可以强化幼儿的秩序性,让幼儿养成自觉排队的习惯和意识;在上学和放学的时候,让幼儿礼貌用语,养成主动向他人打招呼的好习惯。
2.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借助现代化手段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融入一些游戏和故事中,使幼儿沉浸于故事情节中,同时有效启发幼儿的思维。在讲完故事后,教师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故事情节的播放,更加形象直观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教师要注意保持幼儿的主体性,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尽可能地让幼儿建立正确的认知。
二、积极实施引导,建立激励评价机制
1.加强教师的行为示范引导,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模仿对象,在与幼儿的日常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言行示范,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持之以恒地将品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中。
2.建立标准规范的评价机制,对幼儿德育教育进行有效激励
在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巩固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需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所以教师需要加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自我认可,不断强化和巩固德育教育效果。所谓激励机制,就是通过教师的言语、表情等,对幼儿正确的行为进行肯定和赞扬。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小红花等奖励形式,对幼儿进行行为激励。
三、加强家园联系,充分挖掘各种资源
在幼儿园进行德育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幼儿园也需要加强德育教育环境的创设,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带给幼儿更直接的现实引导。
1.加强家园联系,保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
家庭是幼儿获得经验认知的重要场所,也是对其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诱导因素。德育教育效果的实现,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的目标。很多情况下,家长会向幼儿园教师反映,幼儿在幼儿园比较乖巧懂事,一回到家里就完全变了样,包括一些品行方面的行为举动。这就说明,幼儿园通过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德育行为产生了影响,而家庭没有与幼儿园和德育教育保持同步。或者说,家庭给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提供了条件,如过于纵容孩子的无理要求等。因此,加强家园衔接,如家园联系手册、家长会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近期表现,以便及时引导。另外,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讲座等形式,对家长的德育教育技能技巧提供帮助。家长在掌握德育目标的基础上,对幼儿实施有效策略。
2.利用社区资源,创设幼儿德育教育的大环境
[关键词]语文课堂德育教育形式方法内容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基础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在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有着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理念也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的理念.它有着鲜活的语言材料和丰富的人文精神,所以新时代的语文教育要定位于学生人格的完善、精神世界的拓展、语文素养的提高.换句话说,就是要从”知识为本”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有目的地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和完善的人格,特别是教育学生”做真人、有爱心、有生命感、有责任感”.
1.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1语文教学过分重理论知识,轻社会实践
当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仍没走出传统教学模式,仍走”满堂灌”的模式,主要表现为”繁、难、偏、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导致语文课程内容带有浓厚的哲学和形式主义色彩,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二,课程要求过高,难度过大,内容过于深奥,学生难以理解,导致初中生对语文学科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三,教师过分讲授知识点,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育.四,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篇目很多内容过于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不能很好地反映时代生活.
1.2学科评价过于单一
当前初中语文学科的评价方法仍然以传统的理论考试为主,过多地看重理论知识的成绩,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学生的人格思想方面水平,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评价,也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语文学科的特点主要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然而长久以来,教育界过分关注学科的工具性而忽略的人文性,把语文当作一门理论知识来教,而没能很好地从文本中体悟其情感指导.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着不同思维和情感特征的生命个体,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自由的文本,关注生命个体,尊重个性差异.为此,语文应该作为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文化中介”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学科的文学性、开放性、时代性、灵活性等特点.
1.3社会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
当前社会仍存在很浓重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导致很多教师、家长、学生都对语文不太重视.他们认为语文只要单纯的记住考试的知识点就差不多了,无需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语文上.加上学习语文很难一下子出成绩,就算偶尔不学也不会考得很低分,还不如把多点时间花在数理化上.所以当前很多初中生学习语文的时间是比较少的.
2.存在以上现象的原因
2.1大部分教师教学只重”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
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正确理解能力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水平,使学生具有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但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很大程度只是注重其”工具性”,而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特别是乡镇的学校,它们的师资力量远不及城市的,且很多农村的初中教师得到培训的机会少,很多教师还是沿用以前的教学理念,把中学语文仅仅看成一种工具,片面强调其实用功能,严重忽视或者曲解了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为了应付考试,很多教师都会选择教授一些解题技巧,他们的目标焦点是知识与技能,狭隘地认为课程就是教材,语文教育只教书本的知识,而很少去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他们只把分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所以上课只是一味的讲些知识要点,并没有多给学生讲些关于文学方面的常识,所以把语文课上得比较枯燥,导致很多学生都对该学科失去了学习兴趣.
2.2社会价值取向欠缺科学性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外语教育(主要指英语教育)在我国不断升温, 英语教育的升温已经严重地削弱母语教育.加上现在社会的浮躁气、市侩气改变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觉得不识字照样闯天下、不读书照样赚大钱的陈腐思想依然误导着学生, 致使多数中学生对语文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投入的精力也严重不足.据说目前中国约有3 亿人在学英语, 占全国总人数的1/ 4, 几乎赶上英语母语国家的总人口数.笔者还通过一些家教培训中心可以了解到:选择补习语文的很少,基本上选择补习英数理化,这些数据都可以反映出当前社会对语文的漠视.此外,由于当今网络和手机的普及,许多中学生都拥有了手机,甚至是电脑,而由于现在网络上信息非常多,当然就存在许多不健康的内容,而初中生由于年龄还比较小,意志薄弱,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影响,特别容易沉溺网络游戏或不健康的内容,进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3.应对之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笔者认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坚持以新课改理念为依据,对新课改的语文课堂进行全新的定位和思考,努力构建注重人格精神的语文课堂,赋予语文课堂以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改革.
3.1教学内容的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在教学方面应尽量还原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社会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积淀民族文化,丰富学生生存的智慧,提升人生境界.所学当前课改的一大改点就是要改变教学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2教学形式的改革
为了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全面地发展,语文的教学形式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笔者认为一堂符合新时代的要求的语文课需要的不仅仅是看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更重要的应该是看:通过一节语文课,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有哪些升华,对自己的人生有何启迪.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坚持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培养能力的过程.因此,它对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这种模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在语文课堂,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合作讨论问题,学生不仅可以收获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3教学方法的改革
语文教学的人性化,主要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加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与做人、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做人素质入手,进而培养其语文素养,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因此要改变教学方法中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应多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别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只有通过亲身体验过,印象才会深刻,对其感悟才逼真.让学生在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学生不仅仅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也获得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即各方面充分发展而又有独创性、独立、自由的个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应实施德育化,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只有在德育教学的影响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以更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和完善的人格去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才能更有爱心、责任心地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感.
参考文献
[1]王林喜.中学生语文学习品质弱化现象忧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1).
[2]李灼福,陈玉秋.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德育教育;方法创新;网络平台;品德小组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75-01
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直接影响到初中学校的德育水平提升。因此,很多初中学校领导及教师均在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上积极探索与努力,希望能探索总结出更多有效的、具有创新性的德育教育方法,对初中生实施更为有效的德育教育,不断提升初中生的整体思想品德水平。笔者在具体德育教育实践中发现,过多采用传统德育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为提升德育教育成效,我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初中生实施德育教育。
一、构建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社会,网络对于初中生而言已不再陌生。为提高德育教育成效,初中学校应构建自身的德育网站,通过德育网站这一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德育教育。德育网站可由学校组织信息技术教师专门打造,在打造德育网站的过程中,应积极听取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通过意见的反馈更为科学合理地构建学校德育网站。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德育网站的布局应合理,栏目应清晰。具体可开辟“德育话题”“德育新闻”“德育标兵”“德育榜样”等专栏。德育网站构建完毕后,学生便可通过浏览德育网站的方式,获得更多德育教育,从而不断提升思想品德素养。另外,微信现在也广受青睐,为此,初中学校可单独开辟一个德育公众号,要求所有学生家长均订阅该公众号。在此基础上,学校便可安排专门人员及时对学校德育公众号的内容进行更新。如可文章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升思想品德水平,并让家长明晰提升孩子思想品德水平的重要性等。有了专门的德育网络平台后,初中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便会事半功倍。这样的德育教育方法与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有很大不同,不仅更具现代性和吸引力,也更能被广大初中生所接受。
二、打造品德小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对于初中学校而言,为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德育教育成效,可要求各班班主任在本班内建立品德小组。品德小组主要负责如下任务:(1)对本班学生出现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记录与汇总,并及时将结果呈报给班主任;(2)从学生角度对相关德育教育方法进行探索与总结,给品德教师、班主任及学校领导在德育教育方面献计献策;(3)积极帮助班里存在品德问题的学生,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可以说,品德小组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智谋团,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小助手。初中学校在打造品德小组时,应严格控制品德小组的具体人数,一般而言,每个班级的品德小组人数应控制在6人以下。研究发现,6人以下的品德小组更利于成员之间进行相互探讨,让所有成员均有发言的机会。品德小组建立后,为便于发挥品德小组的积极作用,可在小组内让成员推选组长。这样推选出的组长会更令大家信服,更具权威性。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班品德小组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探索。正所谓,只有交流才会出现思想的碰撞,才会产生更多思维的火花,才会让品德小组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三、采取实践德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网络形势下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1.影响小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
和德育教材课本知识不同,网络上的信息非常繁杂,而且非常生动有趣,能够极大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网络能够自动弹出一些游戏的窗口,而小学生的好奇心又比较强,因此很容易点击进入游戏,使学生因为玩游戏而不愿学习课本知识,有时甚至牺牲吃饭和睡觉的时间,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对知识的学习。而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学生不喜欢通过课堂和老师进行交流,因此,也达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
2.小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增强
通过网络世界,小学生对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使他们不再满足现实的生活。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他们,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对外界影响的抵抗力,因此,非常容易陷入网络世界。网络中的世界比起现实的生活更加有趣,更能够使小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长此以往,就会使他们越来越依赖网络,不愿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交流。老师和家长也无法深入学生的内心,无法开展德育工作,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网络形势下小学德育的新方法
既然在网络环境的冲击下,传统的德育方法达不到教学的效果,那就反过来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能创新教学方法,还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通过网络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很多小学生和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不敢和老师说话,也不愿意说心里话,使老师不能充分地了解小学生的想法,也无法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引导和教育。因此,老师可以专门设立一个互动的窗口,让学生能通过这个窗口表达自己的看法,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相互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不断地营造良好的交流互动氛围,让学生认识到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是可以像朋友一样进行交流的,让学生能够坦率、真诚地和老师说心里话和知心话。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加对学生的了解,从而进行适当的德育,努力地尽到自身的教师职责,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2.创建德育主题网站
通过建立德育的网站专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访问,可以极大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生习惯从网络上获取知识,学校和老师就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抓住小学生的特点,创建一个德育的主题网站,将德育知识通过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德育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学生在浏览网站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知识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3.带动学生家长参与德育
成长的环境对小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和学校,因此家庭的教育也不容忽视。老师可以建立一个亲情链接通道,带动学生家长参与到德育中来。由于很多家长不能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使小学生也不愿和家长交流,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老师利用网络平台将学生和学生家长都放到一个平等的平台上,进行深刻的交流,将平时不愿面对面说出的心里话通过这个平台进行表达,让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进行更好的家庭教育,加强和老师的配合,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4.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德育知识
在思考中明确研究重点
调查分析,明确研究内容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笔者陆续设计教师、幼儿、家长等调查问卷。针对教师对交往的认识、了解,对教研的看法及在工作中的困惑进行了调查。对幼儿在交往中的表现、情况,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对家长对交往的认识、理解与关注也进行了相关测查等等。通过调查与分析笔者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为下一步研究的开展储备了条件。
研讨交流,把握研究方向 在活动中,充分利用交流研讨的形式,发挥集体的智慧、同伴的资源,才能更好地把握研究的方向,开展课题。例如:幼儿园结合课题计划,开展了个案研究,每班选出了2-3名幼儿作为观察的对象,建立个人档案。但随着活动的开展,感觉研究面越来越窄,最后研究活动干脆停滞不前了。在笔者的引领下,大家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并共同调整了研究的方向。将每班的孩子分为:交往比较好的、一般的、弱的孩子三部分。并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幼儿作为个案研究,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孩子的发展。研究的范围拓宽了,研究的方法调整了,研究的兴趣提高了,研究的内容明确了,研究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困境,步入了正轨。
理清思路,解决存在问题 开展课题活动中,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出现时,笔者总是反复进行思考、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并积极进行解决,从而促进教育研究的开展。
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工作中
课题研究是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内容,笔者在引领课题研究工作中本着教研日常化、研究渗透化的理念,将全面工作与交往内容有机进行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创设多种环境,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第一,主题环境融入交往。环境是幼儿生活、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注重环境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陆续带领教师分析本班开展交往活动的优势与问题,并结合班级幼儿年龄特点,布置创设了相应的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参与环境游戏的场所。
第二,共享角色游戏注重交流。共享角色游戏是幼儿参与交往、交流的重要途径,在不同角色的扮演中,孩子们通过模仿语言、行为进行游戏,从而达到自主性、创造性等多方面社会性发展。教研活动中笔者引领教师充分利用楼道的有利空间,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共享游戏区域,使游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共享区域材料强调合作。共享区域材料是幼儿参与游戏的要素,在投放材料中,笔者引导教师发挥想象注重交往材料的投放,制作了促进小、中、大班合作的多种玩具材料。幼儿在相互合作、商量、共同游戏中促进了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全体精神氛围体现亲情。要营造一个整体、良好的交往氛围与环境,就要从幼儿园精神环境做起,教研活动中,幼儿园提出营造亲情环境,让幼儿在整体的大环境中感受亲情、体验温暖与尊重。
多项活动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搭建平台 在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的交往兴趣,提高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交往频率,幼儿园开展了多项活动,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
一是利用德育儿歌丰富幼儿语言。幼儿园结合东城德育儿歌的发行,根据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将德育儿歌进行了划分,并在日常工作中带领幼儿进行学习。朗朗上口的词语,优美的诗篇,既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又潜移默化地指导了幼儿的行为,为幼儿交流、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利用晨间接待促进幼儿交往。幼儿园充分利用班上教师早晨接待孩子、家长的时间,培养班上的幼儿做接待员,尝试接待小朋友和家长,从而增加了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接触频率,在接待过程中教师们根据班上幼儿的需求分别开设了中、英文接待员,从而提高幼儿参与的兴趣。当班上教师发现有的家长出现不配合时(当孩子与其打招呼时,家长置之不理),教师分析其原因,鼓励全班幼儿轮流参与,打破以往早来早接待的现象,受到了家长与幼儿的欢迎。接待的效果也明显提高了。
三是利用大型活动渗透幼儿交流。园里开展“六一”艺术周活动,笔者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班创设的区域游戏、角色游戏的作用,进行了班班串与大带小的活动,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促进了语言、社会、合作、友好相处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幼儿交往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爱说的小朋友多了,主动交流的小朋友也多了,交往真正走进了幼儿,成为孩子沟通、表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地震;预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169-01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 地震产生的危害极大,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屡见不鲜。所以学习自救是地震后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一、地震简介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
二、地震实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中国四川发生的大地震,震央在四川成都西北方九十二公里处,芮氏规模高达七点八,震源深度二十九公里,比台湾在1999年发生的九二一大地震(芮氏规模七点三)还大。
地震强度每增加里氏一级的规模,所释放出的能量就增加三十二倍,虽然四川发生的规模七点八地震,规模与台湾九二一地震只差零点五,但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九二一大地震的二十倍以上。
虽然世界各国对于灾害性地震没有统一标准,但因规模七点八地震,已经足以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因此今天下午四川发生的地震,已达灾害性地震的程度。 过去一般的地震发生都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挤压所造成,不过四川这个强震很罕见,是欧亚板块内部的能量释造成的。也就是说,这个欧亚板块长年在边缘的能量不断向内集中,在四川成都附近聚集,板块内这个区域经过百年以上的能量累积,之后大量释放,才会造成这个板块内的地震。也因为这是属于板块内地震,测报中心判断,之后的馀震会持续比较久,几个礼拜甚至长达一年以上的可能性不小。
三、地震的预防
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一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食和饮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另外再准备一些防灾用品,如防灾头巾、手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
由于住宅不宽裕,人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如棚、架、搁板)。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置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来的。因此,平时放置东西要多加考虑。
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力。因地震而停电是不奇怪的,黑暗中就是在自己的房间也很难分辨东西南北,所以手电筒随时带在身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
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这种场合,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水。
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月的现金花销是必要的。因为地震之后,银行、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
人们总喜欢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地方。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时要把它们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四、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
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总之,在地震发生时,自己一定要镇定,懂得保护好自己,在保护好自己情况下还能救其他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谢宇主编.自然灾害自救科普馆---地震的防范与自救.西安地图出版社,2011年
一、关于行动研究
在西方社会科学工作者眼中,“行动”和“研究”最初是分离的,它们是用来说明由不同的人从事不同性质的活动。“行动”主要是指实践者或实际工作者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研究”则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学者专家对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科学的探索。而最早把两词结合起来表述为“行动研究”则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情,柯立尔氏(John Collier)于1933至1945年间曾与同事共同研究改善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专家研究之结果,与其靠行政人员及社会人士执行评鉴,不如让行政人员及社会人士依据自身之需要,自行作为研究主体,或更具效果。这也被认为是行动研究法一词的起源。
后来,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勒温(Lewin,K.)把行动研究策略直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柯雷(Corey,S.)把行动研究引入了教育界。20世纪70年代后,行动研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日益成为各国倡导的一种研究方法,同时也被引入了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领域。
1.何谓行动研究
关于行动研究的内涵,国内外学者的看法不尽一致,可谓众说纷纭:英国学者艾略特(Elliott,J.)认为:“行动研究是通过对社会实践情境的研究去提高该情境中行动的质量……行动研究的总过程――回顾、诊断、计划、实施和效果监控――为实践者自我评估和专业发展建立一个必然的联系。《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认为,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背景的理解进行反思研究”。英国课程学者麦克考南(Mckeman,J.)认为:“行动研究乃一反思性过程,在一个给定的问题领域,人们希望借此过程改进实践或加深对问题的个人理解。探究是由实践者所从事的……行动研究是由实践者着眼于改进实践而作出的系统的、自我反思的科学探究。美国学者麦克纳(Mckernan)提出:“行动研究是一种运用科学方法解决课程问题的系统的自我反省探究;参与者是这种批判性反省探究过程中和反省探究结果的主人。我国有学者认为,行动研究是“教师与专业研究者联合起来,至少是教师之间联合起来,共同进行教学研究”。行动研究就是在研究者、实际工作者和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合作下,在现实环境中,发现问题并予以研究解决,从而提高实际工作中的行为质量。
从以上不同学者对行动研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他们的表述各异,但在表述各异的定义中却包含着行动研究的一些共同特点。因此,笔者认为,所谓行动研究,就是在研究者、实际工作者及其同事共同参与协作
下,在实际社会生活环境中、在自然状态下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研究,旨在解决实践问题的研究方法。
2.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行动研究与其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相比,既有共同之处,更具自身独有的特点。一般来说,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协同性与合作性。这里的协同性与合作性主要是指行动者与研究者的协同与合作。行动研究鼓励行动者积极反省研究,要求研究者与行动者结合,提倡行动者与研究者协作。这样行动者就可以从研究专家那里获得必要的研究技能,改变对教育教学的职业感情;而研究者既可以从真实的教育情景中获得第一手教育改革信息,又可以通过合作使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更容易为行动者所接受,较快地应用于教育改革实践中。而且,实际工作者完全应该而且也有可能同时身兼行动者和研究者两种角色。
自然性与真实性。行动研究是一种在实际社会生活环境中、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因为,问题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境中发生,问题的解决也必须在实际的情境中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实际问题本身及其所处的社会情境的认识与了解,而对实际问题及实际情况的理解和把握又不能够脱离实际生活环境、不能脱离问题发生的自然状况。另外,在自然条件、实际情境中的研究也为研究者和行动者带来了一个共同的“场域”、共同的工作场景。这也为研究者获得行动者的感受和认识以及全面了解问题和环境提供了条件。在实际情境中研究可以说是为行动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合点。
目的性与效益性。行动研究是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的研究。行动研究的根本旨趣不是为了理论上的产出,而是为了实践本身的改进。“改进(improvement)”是行动研究的主要功能,它既能解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也提高教育者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行动研究实质上是一个革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目的就在于使行动者个人或团体自身的实践能够改善,而不是其他人实践之改善。教育研究的旨趣是为了获取真理,而科学概括出来的研究知识并不能直接地驱使社会实践,还必须有一个“启蒙过程”,以使某一情景中的参与者能够对自己所处的情境有一个真正的了解。而行动研究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启蒙过程”,实践者不但直接参与了研究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其平等的一个成员,而不是某种权威教诲的聆听者。总之,行动研究的“改进”并没有一个终结的目标,行动研究就是一个不间断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二、行动研究对教育管理研究的意义
理论研究者习惯于埋头书斋进行思辨研究,对一些困扰实际管理者的各种现实问题,他们缺乏应有的关注。这样也就导致管理实践者也得不到理论研究者实实在在的帮助,也就难免会出现仅凭经验作决定的行为。也就是说,理论研究者在搞研究时,没有深入教育管理改革的实际,没有与教育管理的行动者交流,更没有把教育管理的行动者引入研究过程,这样搞出来的理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教育管理的实际,确实是一直困扰教育管理研究者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行动研究方法的引入则可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对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行动研究为教育管理研究方法开辟了新路
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研究方式还比较呆板,还一直未能超出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基本范式,离多样化也还有一定的距离。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虽然进行的方式不同,但他们却拥有着相同的设定和本质。它们都强调找普遍性、一致性、统一性、相似形、精确性,都宣称从研究客观的、外在的教育管理现象入手揭示教育管理的规律。在它们看来,教育管理研究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探寻普遍结论及其规律。因此,这两种研究的企图和理想都是极其相似。教育管理要面对和回答不断变化的现实管理实践问题,仅靠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就已显不够。因此,教育管理研究要走出困境,寻求发展,就必须寻找新的研究方法,而行动研究的引入就为教育管理研究开辟了新路。
行动研究改变了行为科学群体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以前社会科学家们从事研究的程式是,先对某一群体或某一现象做某些方面的观察、分析研究,然后把研究结果及其建议、见解写成文章、著作,研究工作到此结束,这是典型的书斋式、象牙塔式研究。研究者们并不在意其研究结果的作用与反馈,研究者们更没有将这种反馈作为影响现实生活、组织、团体、个人的一种方式。从实践的角度看这样的研究往往不会引起现实生活人们的广泛关注,更谈不上被接纳并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样的研究只能束之高阁,让尘埃和岁月来表明现实生活对此的漠视。行动研究法正是切中了这一弊端,以改变现实世界为己任,为改变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提供了一
种新思路、新方法,从而为教育管理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
2.行动研究架起了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在教育管理研究中,由于研究者往往具有期望获得所谓的客观的、超出个别、具体现象之上的“一般知识”的强烈倾向。因此,研究者总是站在“知识发现者”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会有意或无意地与实践活动、实际工作保持一定距离,即保持相对独立性。反过来,这种与实际工作者的距离也强化了实际工作者以本人的实际经验作为工作依据的倾向,而对理论研究漠不关心或望而却步。这就无形中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分离。而行动研究提倡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一方面要求实际工作者积极反思,参与研究,另一方面要求他们深入实际,参与实际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求两者相互协作、共同研究。由此使原来单纯的研究者由“局外人”转变成为“参与者”,从只对“发现知识”感兴趣转变为负起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同时,研究者的参与也可以使他们更直接、更深入地观察行动者和行动过程,并用实际工作者认同的语言把共同研究的成果表述出来,以便实际工作者改进他们的行动和工作。行动研究正是通过实践主体与研究主体的合作与沟通,使实践者成为研究者、研究者成为实践者,弥合了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距离;而且它把研究整合到教育情境中,使得理论能够在改进教育实践中起到直接的作用。由此,行动研究就以相互参与和共同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之间架起了桥梁,也缩短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
3.行动研究可以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行动研究是以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在教育管理中,行动研究关注的不是纯理论研究者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教育决策者、学校校长、教师们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所以,行动研究不局限于某一教育管理理论学派的主张和理论知识,而是主动容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实践问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特别重视实践者、实际工作者对实践和实际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当然,行动研究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并不等于行动研究对“一般知识”和“理论”的发现和产生没有帮助。它只是更强调从具体、特殊到一般和普遍,更强调已有的理论和知识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中的应用,强调渗透在行动计划的经验和理论都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修正、补充甚至证伪,强调知识和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体现其有效性和真理性而得到发展。因此,从这个层次来说,行动研究可以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行动研究在教育管理研究中的运用
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其倡导者提出概念的同时,也对它的步骤及操作模式进行了研究。扬绍旦1981年就曾指出行动研究法的步骤:选定研究问题;设立研究假设;拟定研究计划;搜集研究资料;检讨改进;整理资料;作出结论。柏格(Borg)于1993年将行动研究的步骤分析为:界定问题;拟订计划;阅读相关文献;修正原定计划;选择研究程序;实施方案;解释资料。柯雷则将行动研究的程序确定为:明确问题;确立解决这个问题的行动目标和过程;按设计进行行动,并对行动进行记录,收集证据以确认目标实现到什么程度;对有关材料进行整理,概括出关于行动与目标之间关系的一些一般原则;在实践情境中进一步检验这些原则五个相连续的步骤。我国台湾学者也总结出了一个非常操作化的行动研究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拟定计划;搜集资料;批判与修正;试行与检验;提出报告。
其实,无论哪一种操作模式,其中都隐含了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环节。具体到教育管理领域,首先就要由各级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或教育教学中寻找问题。这种问题的寻找一般要有一个从一般问题到具体问题,从普通问题到关键问题的过程。而且问题必须具体明确且有较强的针对性,即最终使问题的焦点定在改进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上。找到问题后,就要分析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其次,是要设计行动改进方案。行动改进方案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一方案中必须对如何改进行动作出具体明确的说明和解释。再次,是实施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方案就是按照改进方案去操作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注意:按照改进行动的操作定义去操作,即按要求去改进。另外,如果发现原来设计的改进行动有问题,只要理由充分应及时丰富完善。最后,搜集反馈信息并分析评估改进的效果。实际上,在教育管理中,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在明确了行动研究的原理与方法之后,应当自觉地按照行动研究的要求去操作,从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管理行为。当然,也不必完全拘泥于行动研究的概念,更不能把行动研究当作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去死搬硬套,而要依据行动研究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秋凌.行动研究述评[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
[2]扬绍旦.行动研究法及其实例[J].国教辅导(月刊),20卷,第4期.
[3]秦金亮,李忠康.论行动研究方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关键词:教育研究意识 创新意识 教育研究成果呈现方式
无论是素质教育的推进,还是新课程的实施,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内容或教学媒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教师的要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从教学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是当今教师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已经是教师新的职业存在的基本表现形态。怎样的教师才属于研究型的教师?中小学数学老师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如何努力使得自己加入研究型教师的行列?本人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一、平时教学实践过程中树立教育研究意识
1.在数学教育发展趋势中树而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研究必须体现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数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理念为背景,为我们提供教学研究的背景和方向。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研究的问题有意义,所持的观点和表达方式与时俱进。在数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的教育理念不同。如20世纪60年代的“新数运动”,70年代的“回到基础”,“80年代、90年代的“大众数学”、“问题解决”,世纪之交的“建构主义”。而对于每个时期的教育理念我们都要扬长避短。如“新数运动”由于片面强调抽象分析合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违背了基本的认识规律。而建构主义的产生正是对传统教学理论自觉反思,对学习活动本质重新认识的结果。这就是历史给我们每一个教师和教研工作者的教诲:反思、批判和扬弃。如教学目的,先强调知识,以后提出了能力的概念,知识与能力并重;进而提出情感与价值观,知识、能力与情感三位一体。可见,我们对知识的认识在不断发展、对能力和情感的认识变化更大。[1]
2.在平时的教学中树立创新意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树立创新意识,转变教育方法是创新教育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以新观念为主帅,新能力为先锋,新方法为利器。传统的讲授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常规教学法并非毫无使用价值,但应在新观念指导下注入新内涵。我们现有的应试教育往往就在于重视结果,特别是考试结果。但事实上人在进入社会以后,当年上学时学的很多知识可能会忘记,其中包括那些在考试时得过100分的知识。然而,人们在学校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品质,会在他们一生中起作用,跟人相伴终身。良好的素质需要通过内化、通过科学的教育过程来实现的,所以,教师应该树立创新意识。如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从“上课复习作业预习再上课”这一机械的运作方式中解放出来;在实施在个性化教学方法时,教师还要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和标新立异的观念,特别是数学中碰到一题多解的题目时,教师更不要轻易下结论,而应鼓励同学之间交头接耳,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看谁能想出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改进评价,在目前这种统考模式下,有多少宝贵的创新思维被无情的朱笔挞伐,多少英才被死气沉沉的分数线虐杀。 总之,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具备了创新教育精神,才能加强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适应并深入开展蓬蓬勃勃的创新教育,培养出创新型的人。[2]
3.树立从自身的教学活动中积累素材的意识
教学研究需要素材,素材从哪里来?从教学活动中来,从我们的切身体验中来。如一道题,用一种思路往往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多种解法。尤其是非常规的解法以及解法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作为解题策略来记载,而且也是研究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案例;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教学灵感,学生的一些思想火花,这些内容的记载会是我们研究的财富;教研组活动中,群众的思想结晶;在批改作业时,学生出现的普遍性的错误,这不仅是教师教学经验的来源之一,也是教学研究动因之一;在阅读中,出现的思维的碰撞,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等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会不期而至。关键是要求我们要善于捕捉。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树立积累素材的习惯:我们可以写教学札记,记下每天的所思,所闻,所做;写课后反思,对一些重要课时作出评价;写作业批改记录,记下学生通过作业表现出来的精彩和不足等等。通过平时的积累,有了想法,有了问题,素材和基本观念,我们就可以确立课题,就可以调查,实验和研究,就可以借鉴,讨论和思考,进而构思谋篇,形成成果。这些都是数学教学研究的方法。[3]
二、学习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
1.科学合理的选择所要研究的课题。选题应做到以下几点:(1)选题范围不要太大,这样会使人无从下手。有些教师教育科研选择的课题常常比较宽泛,涉及因素众多,动辄就呈学校的整体性变革或综合变革。在这样的课题中,一个大问题关联着一系列小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甚至没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线索。(2)选题核心概念不要太多,这样会主攻目标不明。选题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把一个大的问题按照内在逻辑体系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问题,从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和相关的网络。(3)选题要把握“真”与“实”,提出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选题要从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入手,分析这些问题的相互关系,确定问题的轻重缓急,找出最令你头痛的问题,找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分析问题的真伪,透过问题现象找到问题的本质。[4]
2.根据课题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课题研究一般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研究、行动研究、调查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等。选择恰当的方法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1)从教师要根据自己所研究的问题的特点来决定怎样选择研究方法。(2)教师要根据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的特点来选择研究方法。(3)教师还要根据研究的环境特点来决定怎样运用研究方法。[5]
3.选择恰当的教育研究成果表达形式。案例、叙事、日志、反思记录、活动照片、学生作品、视频等,都是教师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们既可以成为教师教育研究活动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成为教育研究活动结果的体现方式。一般说来,便于操作、与工作实践相辅相成、“工研”矛盾不突出的成果表达形式,才是适于教师的。[6]
参考文献:
[1] 单琳琳.浅析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J].消费导刊,2008(7) .
[2]陈国达.怎样进行科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2] 杨丽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 曾军.教育研究中定量与定性研究法的比较[J].广西教育学院,2000(3) .
[4] 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03.
Abstract: We should design abundant entertaining and task-based class game activities in teaching process to make class be full of interest and vigor and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关键词: 课堂游戏活动;情景化和多样化;宽松的环境;创造一种活的情境
Key words: class game activities; situationalized and diversification; relaxed environment; create lively 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18-01
作者简介:朱茏(1974-),女,江苏张家港人,本科,讲师,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0 引言
大部分技校生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尤其是英语。究其原因,可分为三种:一是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二是缺乏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三是认为学习英语无用。针对这种情况,技校英语课教师不能只单纯传授英语知识,而应根据学生特点,寻找一套适合技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这样势必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要设计大量的“游戏型和任务型”的课堂游戏活动来实现教学理念,使课堂充满情趣和活力,使教学始终富有吸引力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结合实际生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游戏活动及话题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游戏活动内容力求丰富,与时俱进。话题应用力求生活化。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谈,有事可讲。教材听、说、读、写活动的设计都应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提供真实的情景,使学生综合地运用语言,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游戏活动的设计有整体型游戏活动,大组竞赛型游戏活动,小组合作型游戏活动和小组操练型游戏活动。
1 创设生动形象的语景,开展竞赛型的游戏活动
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式是从听说读写训练出发。大量的实践证明,在生动形象的语景中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能使训练生动化、情景化和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参与训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心理学证明,通过视觉感知情景与外语声音和文字结合,理解、记忆和掌握外语的效果远比单纯地读或听要好。Speak English when possible.Speak Chinese when necessary.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课堂每一分钟,增大和拓宽学生英语实践的量和面,并且通过课堂用语的形式,巧妙地巩固和加强记忆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此,我要求学生在新课开始前简单介绍自己或同学的daily work,并且要求其他同学对他的描述进行竞猜。为了帮助他们完成此项工作,给出了一些基本语句作为平时颂读的常用句型。从第一节课起,每节课坚持循环复用,适当增加句数,并配以表情、动作或适当解释。学生模仿性强,一、二周下来,基本能听懂简单的课堂使用的指令性语言。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沉浸在浓郁的英语气氛里,就会潜意识地运用英语进行思维活动和交际。
在讲授话题weather时,我们学习了许多表示天气状况的形容词及相应的动词。为了巩固词汇,掌握典型句型,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游戏:用多媒体呈现某一天的中国气象图,让一名学生当天气预报员,报出某一城市的weather,temperature,其它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这一城市的名称。如一名学生问:It's windy. It will be 18℃ in the daytime and the lowest temperature will be 8℃。That will happen in the early morning.其他学生则全神贯注的找答案。这样既巩固了句型,又锻炼了听力。
2 选择好恰当的教学手段,创造情境,设计小组合作型游戏活动
中国人学英语缺少的就是语言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创设英语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投影、幻灯、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及多媒体等创造一种活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真正体验到语言运用的场合、意义,使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大量的实物、图片等的使用,还能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开发了智力、增加了语言信息输入量。我们应活化教材,增强趣味性。如在food单元中涉及了大量的蔬菜、瓜果、食品、饮品的词汇,学生学起来相当的枯燥,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样一活动:在五分钟内每个组的每位同学依次到黑板前写出你所记得的单词,不准重复前面的同学所写的单词,最后由全班同学一起读出并数出那一个组的同学拼出的单词数最多,评出优胜者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在竞赛中每个组的同学都采取了“后进优先”的原则,使基础较弱的同学不至于站在黑板前面写不出单词而产生自卑感,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也不会拖了本组的后退。这样的游戏活动比单纯的老师说出英语单词,学生说出中文,或老师说中文,学生说英语的单词复习法有效的多。
3 设计整体型或者操练型游戏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练的关系,当好导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自在地表达思想。比如我在《旅游英语》的教授过程中,由于涉及餐饮,我让学生编排了一个“Dragon hotel"的舞台剧。角色有老板娘,店小二,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食客,亦正亦邪,从编排到演出,学生自行组织,最后课上表演出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把餐饮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广泛地表达出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Asking for directions这一章节时,我邀请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老人,警察,儿童,青年人,以他们各自的方式给我这个陌生人指引道路,学生积极性在这次课堂上充分地被调动起来,效果也是非同寻常。
4 适时地利用教材德育因素,注重“教育性”
坚持育人为本,强化德育意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落实德育目标,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如在教学有关成功与金钱的对话时,我问学生:“Are rich people successful?”“How can you achieve success?”学生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但都以金钱唯上,缺乏正确的人生准则,这时,我适时地发起人生目的地讨论,这便恰当地利用了教材的德育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还要给学生一份信心和前进的动力,这需要教师用良好方法适应学生的动力,给学生一种被关注,被认可的心态。表现好的,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让他体会成功的快乐;有待进步的,给他一个鼓励的微笑或一个期望的微笑,让他有改错的勇气。总之,教师要用教育的艺术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引向英语学习领域,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积极配合老师上课。
参考文献:
[1]姚荣.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的内涵与方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5,(06).
[2]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