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泡沫经济的形成范文

泡沫经济的形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泡沫经济的形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泡沫经济的形成

第1篇:泡沫经济的形成范文

泡沫经济是现代金融经济的一种重要表现,深入分析这种经济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发展的原因,并对当代中国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把握中国经济现状及其走向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现代金融经济中,一定程度的泡沫经济对金融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如果整体经济出现金融化、泡沫化,那么经济发展就面临着危险的境遇。因此,在经济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的中国,预防金融经济的泡沫化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注意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一、泡沫与泡沫经济

“泡沫”(Bubble)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富有特色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范畴,中外经济学家在谈论经济问题时都会涉及这一范畴。著名经济学家P・全德尔伯格对经济泡沫问题研究有着独特的贡献,他的著作《“泡沫”的故事―――金融投机历史回顾》就是对经济泡沫状态的深刻描述。在实践中,最早的泡沫经济出现在1720年的英国,当时英国发生了“南海泡沫公司事件”,即当时的南海公司因获得英国政府的默许、支持和授权而对西班牙的贸易进行了垄断,之后就对其利润增长状况进行不符实际的鼓吹,进一步引起人们购买南海股票的热潮。但是,由于这种经济是建立在炒作、鼓吹的基础之上的,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非正常膨胀之后,其股价大幅下跌,导致经济过度膨胀之后的必然破灭。类似的事件还有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事件”和发生在法国的“约翰・劳事件”,等等。

具体来讲,泡沫经济就是指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一种像泡沫一样的状态,表面看起来十分繁荣,但是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内涵支撑,最终会有破灭的一天。并且,泡沫经济还表现为由于过度投机而使得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严重偏离,进而导致经济随着商品价格大起大落,特别表现为暴涨与暴跌的起伏不定。泡沫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过度地集中在某一个部门、每一种行业、每一种商品,在这些特殊领域中反复转手运行,导致部门、行业、商品经济在某一特殊时期内出现扭曲膨胀而致使基础性的生产部门因资金短缺而出现经济衰退。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到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开始大量出现并形成热潮,价值现代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国际化不断增强,泡沫经济形成和发生的几率大大提高,其波及的范围也更为广泛,相应地,这种泡沫经济的危害程度也更大,对其处理难度也更加复杂。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国际化程度的增强,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中国学者对泡沫经济问题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

二、现代金融泡沫经济形成原因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泡沫经济总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虚拟经济过度偏离了实体经济,造成市场中的虚拟经济成为了主体,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挤压、限制,其结果是虚拟资本所产生的虚拟价值远远超过现实资本所产生的价值,经济看似繁荣,实则不堪一击。

在分析现代金融泡沫经济形成发展的原因时,首先应明确两个基本概念: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和现实资本(Actual Capital)。所谓虚拟资本,就是指那些有价证券,包括债券、不动产抵押单、股票等,它是能够给股票等有价债券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和回报的资本形式;所谓现实资本,则是指在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实物形态的资本,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形式和商品形式。其实,经济发展中如果主要以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来运行,那么泡沫经济产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这主要是因为以实物形态而存在的资本形态。而当经济发展以虚拟资本运动为主的时候,泡沫经济就非常容易产生。泡沫经济最容易在金融领域形成,并且由于金融业与房地产业总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土地作为不动产,土地的价格构成特征使得土地的资本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因此,泡沫经济与房地产业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金融经济泡沫与房地产泡沫是一对孪生兄弟。

那么,为什么金融市场上较容易产生和存在泡沫经济呢?在当前金融经济中,泡沫经济涉及不充分信息、交易费用、外部性、非理性预期等众多新概念,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金融创新频繁出现,导致金融市场的运行和交易活动非常容易脱离实体经济。在实体经济中,成本价格是实体经济的基础,而在金融经济中,它以预期定价为经济模型。金融市场上较容易产生和存在泡沫经济,这与泡沫经济本身的双重性有关。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日益现代化、国际化和自由化的今天,一定程度的泡沫经济有利于资本集中,这种集中是对市场竞争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泡沫经济终归是一种虚拟经济,其中主要存在的是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因此,一旦这种经济过度发展,其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具体来讲,严重的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即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出现了经济的整体繁荣和经济宏观环境较为宽松,这种繁荣局面和宽松环境极易为资金炒作提供机遇。所以,泡沫经济一般总会发生在国家对银行政策比较宽松、自由的经济体中。也就是说,在商品经济出现周期性的萧条之后,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主动降低银行利息,放松银根,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以带动经济增长。于是,那些有闲散资金的市场主体就会把资金投放到那些有保值增值潜力的资源上,这就为泡沫经济提供了社会基础。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对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预先调控和及时约束机制不够。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对那些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投机活动进行监控、监督和制止,尤其是对投机过程中的贷款支付活动缺乏监控机制。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监控机制无论是在银行还是在政府都难以有效地建立起来。这是由于银行只是收付中介,而政府又难以对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进行干涉,甚至还容易被这种投机所形成的虚假繁荣而迷惑。

三、当代中国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

通过对金融经济中的泡沫经济的内涵及其形成发展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适当地存在一些泡沫,对于促进经济活跃和繁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经济中存在过多的泡沫,并进一步形成泡沫经济,那么这种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经济必然会有破裂、崩溃的一天,最终造成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致命打击。因此,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对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正确认识中国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对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泡沫问题主要表现为股票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所谓股票泡沫,就是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其内在投资价值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与泡沫绝对额、经济总量、金融资产总量之间的关系有关。同时,股票市场同样遵循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规律,一旦大量资金流向股票市场,那么股价与公司未来业绩就会形成较大差距,盈率也会出现太高态势,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泡沫。这种股市中的资金供给与股价发生波动之间的关系在中国金融经济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只要资金放开,股价立即就会发生变化。加之中国股票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不断崛起并发展壮大,他们对经济学家、股评家以及一些媒体发生日益紧密的联系,这极其容易发生投机行为。因此,确保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规范也是预防中国股票泡沫的一个主要方面。所谓房地产泡沫,这是与金融泡沫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它甚至是泡沫的一个核心载体。尤其是近几年以来,中国政府、学者和老百姓对中国房地产业到底有没有泡沫,如果有,这个泡沫到底有多大等问题都十分关心。随着买房难问题的日益突出,有学者就指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成分很多,人们购房的能力与房价之间的差距过分悬殊,一般工薪阶层要储蓄30-40年才能买到一套住宅。但也有人认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中,由于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有限,房地产价格比较高是必然现象,中国房地产不存在泡沫。但是,房地产价格与金融系统的关系值得深思和重视,中国的房地产需求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的支撑,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与中国金融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对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彼得・纽曼,默里・米尔盖特,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货币与金融大辞典[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2]罗伯特・希勒.非理性繁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泡沫经济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金融行业 泡沫经济 房地产行业 金融危机

一、泡沫经济的含义

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由于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股票、房地产、花卉市场等经济领域的资产价格也随之高涨,虚拟资本的扩张远远大于实体经济的扩张速度,从而形成了一种不真实、虚假的繁荣经济景象。由于某种资产或某些资产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价格高涨,从而引起了许多新买主的注意,这些新买主并不关心所购买资产的利用价值和长期获利能力,而是看重该资产的短期盈利,想通过买进与卖出的价格差额来获取利润。而新买主对资产知识的欠缺,对该种产品实际价值的不了解,更促进了该资产的价格虚涨,价格的提高刺激了新买主的购买力,大量新买主的涌入也反过来作用于该产品,使得其价格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从而造成了“泡沫经济”现象的产生。当由于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对价格造成影响,导致价格暴跌时,经济的泡沫也破裂了,从而引发局部甚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进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引起经济负增长和经济衰退。

二、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

结合当前的金融形势,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制造声势,引起注意

例如,荷兰的郁金香起初并不为人们所欣赏,只是有一些贵族偏爱此花,对其大加宣扬,大肆炫耀,从而吸引了一批从众人员的追随,刺激了其价格的上涨,社会公众也对此花表现出了浓重的兴趣。

2.抓住机会,从中获利

当某种产品通过人们特意的造势和宣扬传播进入到社会公众的视野中后,公众接连对其产生兴趣,最早引进该种产品的投资者则从中获取高额的利润,这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将资金投入该种产品,形成对该领域的投资热潮。新的投资者在确定该产品仍会为其带来投资利润的前提下,不断投入资金,进一步促进了交易产品的价格攀升。

3.加强炒作,吸引投资

在此种产品的交易价格节节攀升的情况下,很多投资者和参与者仍认为可以从中获利,一些大牌投资者也被巨额的利润回报所诱惑,从而对该种产品投入大额资金,尤其是一些金融机构甚至不惜以抵押贷款的方式将资金投入该领域。公众对此种产品的好评不断,在他们的盈利预期没有结束之前,类似的热潮局面仍将继续。

三、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泡沫问题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猛,在其他国家出现的泡沫经济问题也逐渐在中国金融行业开始显现,主要表现有:

1.房地产产业发展过快,与市场需求和社会购买力大相径庭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最火的产业莫过于房地产产业。房地产产业开发过热,开发商为了谋取巨额利润,在没有做好市场调查和开发计划的情况下盲目、大量地进行房地产开发活动。据调查,目前我国有4万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热炒商品房和住宅房的地皮,其中近一成的公司位于首都北京。由于房地产的过快发展,导致城市商品房的空置率始终居高不下,国际认可的商品房空置率为15%,而目前我国商品房的空置率早已超过这一比例,严重背离了市场的房屋需求量。

商品房的高空置率仍然不能抑制房价上涨,房产价格已与房产本身的实际价值相背离,不同 价位住房的供求关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失调,与社会购买力严重脱轨。

2.银行坐拥大量不良资产,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房地产企业逐渐被投资者所热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银行的低价贷款,低价贷款促进了房地产企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投入中有近七成是来自银行的,低价贷款成为了银行生存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银行相当一部分的资金都深陷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房地产开发商在银行的贷款总额达到了银行所有贷款总额的17.6%,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和不良贷款率近几年来一直居高不下,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3.投资过热引起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日本一家能源研究机构给出的报告中显示,中国已从60年代石油自给自足的时代进入石油进口大国时代,2003年中国的原油进口量更是占到了全国石油消费量的1/3。

据世界能源组织给出的相关报告指出,中国的污染现象严重,其中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高达2000万吨,酸雨污染威胁着全国30%的国土。进入2013年以来雾霾天气则一直困扰着北方的生活居民,PM2.5、可吸入颗粒物等值一直居高不下,对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如果现代金融的泡沫经济增加到一定程度,国家财政不能及时做出调整,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短缺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经济的持续增长,制约国家的经济发展。

四、防范“泡沫经济”问题的对策

综上所述,中国泡沫经济的产生是过热投资、房地产过度开发和金融行业不良资产过高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防止泡沫经济继续膨胀,应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防范泡沫风险的意识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出现泡沫经济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在泡沫产生之前就应该加强防范意识,对泡沫经济所带来的风险提前做好预防预案,这样才能在泡沫经济产生时及时、迅速地采取相应措施,将泡沫经济对国家金融行业的威胁降到最低。

2.建立针对泡沫风险的预警机制

在当前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要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的走向,密切关注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将这二者紧密联系起来,建立统一的经济预警机制。

一方面,针对泡沫危机的产生建立专业的评估机构,做好相应的风险危机预防预案,以备不时之需,在风险发生时也能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决议给予一定的参考价值。

另一方面加强泡沫经济防范体系的建立建设,通过建立建设科学、完善的预警体系,及时地对市场上变动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定期对外,提高整体的风险防范能力。针对当前区域市场经济过热的现象,分门别类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其进行适当调控,突出行业引导的影响,统一银行和企业部门的相关决策和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逐步进行自我调节,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安全的发展。

3.针对重点行业制定泡沫经济防范措施

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主要就是金融市场的变动和房地产企业的大肆开发,因此主要从这两个行业来进行防范,制定适用的对策:

(1)金融行业

①运用科学、有效、可行的金融调控手段,结合多种可行的货币政策来对金融业的信贷总量进行调控;利用利率这一杠杆进一步加强对金融的调控,同时促进利率改革工作的进行;响应国家相关的信贷政策,将信贷产业规范化,强化防范重点,谨防信贷风。

②加强对金融安全的保障工作,保证金融体系安全稳定运行,加紧针对泡沫风险的专业预警机制体系的建设,细化对市场多种金融风险的分析和判断,尝试在相关部门和企业之间建立和谐稳定机制,提前做好针对金融危机的应急处理预案,将对金融的宏观调控和审查监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建立健全针对金融行业的监督管理体系制度,主要监管方面为银行、保险、证券这三项产业,重点检查产业对国家相关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的执行情况,明确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职责,提高各级机关的工作效率,建立金融行业监控体系,才能在源头上避免金融危机的产生。

(2)房地产行业

①国家应加强对房地产行业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同时加强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企业的商业行为,提高企业的自律意识。

②国家、政府、房产建设、土地管理、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等部门应加强合作关系,为过热的房地产行业降温,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增长。

③各大银行要做好对房地产企业信贷情况的管理工作,将信贷风险在一定程度内降到最低。

4.优化能源结构,协调能源与环保之间的关系

要达到能源结构的优化,不能止步于现在,更要放眼未来,不仅加强短期工作,还要将短期工作与长期工作结合起来。一是保持能源大量进口的现状,同时在控制石油进口量的前提下使用进口石油替代自产石油,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鼓励采用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多种自然能源发电的方式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电;二是加强对煤净化项目的科研力度,提高洁净煤的利用率,在火力发电站中推荐使用煤炭作为首要能源,细化和完善消费结构,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

五、总结

通过以上的种种分析可以看出,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泡沫经济的问题不容人们所小觑,本文通过研究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同时结合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泡沫问题,针对金融和房地产两大行业制定了详细、系统的“泡沫经济”防范对策,希望通过这些对策和措施,能够进一步防范金融危机的产生,实现我国经济飞速、平稳、健康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单飞.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与潜在的金融风险[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2]陆明涛.过度投资带来的经济繁荣—日本泡沫经济的重新审视[J].金融经济.2009(06)

第3篇:泡沫经济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金融经济;经济泡沫;预防建议

现代金融经济泡沫有一个非常复杂的性质,不但在经济独立的运行规则的财务表现上体现,而且还在金融系统内部中出现有瑕疵。分析现代金融经济泡沫,首先必须要弄明白,在金融交易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泡沫现象,只有交易的稳定运动才能有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意义。

但也要知道,交易数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实际需求量所有增加,即交易量与实际需求量不是成正比例的。同样也会影响着经济泡沫,不仅不能让金融市场的运行保持稳定,反而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经济市场的发展状况如何必须引起我们大家的高度重视。

1.现代金融泡沫经济形成原因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虚拟经济偏离实体经济的泡沫经济,所以导致市场虚拟经济受到挤压、限制,致使经济产生虚拟资本。虚拟现实资本指的是虚拟现实价值远远超过看似繁荣的经济所产生的资本的价值。

在对现代金融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分析上,得出两个理论性的概念,分别是虚拟现实资本和虚拟资本。虚拟资本指的是证券,包括债券、房地产抵押、证书等,也是股票和其他适销对路的债务持有人带来某种形式的收入及回报的资本。实收资本指的是在经济发展中主要用于生产商品所发生的资金。

从实际角度来分析,把经济发展需求集中在商品生产资本运行中,可有效地控制泡沫经济持增长趋势,发生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泡沫经济是以实物资本形式存在的形态。但是,如果虚拟资本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那么则会更容易导致泡沫经济。受泡沫经济市场影响的部门有两大部门,分别是金融部门和房地产,两者有共同点,也有所区别,一个是财产,一个是土地。因为它们彼此共存,所以构成土地资本与土地虚拟资本的结构模式。所以,泡沫经济与房地产行业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比金融泡沫经济与房地产泡沫经济是一对孪生兄弟一样。

1.1社会原因

一个国家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如果该国各个方面的经济还不错,那么在经济宏观宽松环境下,可以为不繁荣的经济区域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投资机会。一般情况下,泡沫经济都是发生在对银行所实施的所属国家政策范围之内所产生的经济资本。用人们通俗易懂的理解就是,商品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在一个周期时段内发生了大萧条之后,当地政府及时有效地采取一些相应的补过措施,比如说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以这种方式来刺激投资者继续发展的积极性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让大家共同达到一个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如果你的资金充足,又想在市场领域上前锋,那么你可以将钱参与到那些具有市场经济效利,并有增值潜力资源的商品里,同时也为泡沫经济提供了社会基础。

1.2约束机制不够

什么是泡沫经济投机,用简单明了的话说其实就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导致失败的经济市场投机称为泡沫经济投机。致使其失败的原因有许多,有的是在监督工作中失误导致,有的是在投机过程中对贷款支付缺乏监管机制所导致。

目前,泡沫经济投机无论是在银行还是政府的监管机制下都是很难以有效成立的。主要原因是支付中介是银行,当地政府是无法干预银行与业务者在业务上的一切来往,否则会被认为这是在炒作,弄虚作假,迷惑大众。

2.当代中国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中的泡沫问题。

在当代,中国经济得不到有好的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所导致的泡沫问题上。股市泡沫指的是,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是绝对的。金融资产的总额与金融资产的投资形成一个经济总量的关系,两者关系甚为密切。

与此同时,股市后续以供给量与需求量来决定股市价格,股票的价格影响着公司的业绩。如果股市属于大额资金流动的范畴,那么将会形成公司业绩差距过大过高的盈利状况,则此时会出现气泡,即出现股市泡沫经济市场。

金融带动国家经济,在股市发展中国家,不可或缺。资金在股市上的供应,股票在价格上的不稳定(波动),这两个都会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因为资金一旦得到释放,股票价格将会即刻发生改变,在中国股市,无论你是经济学家还是媒体权威人士,或者还是机构投资者,你的股票都会使股市不断上升,不断增长。所以,遵循股市行为守则是可以确保机构投资者,也可以防止中国股市形成股市泡沫。

房地产泡沫是金融泡沫之一,更是泡沫的核心载体。特别是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政府和学者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就房地产是否出现泡沫问题,表示非常的关心。有学者指出,30岁到40岁左右的工薪阶层工人,可以采取节约的方式来为自己购置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有些穷人就无能为力,这就是中国房地产泡沫经济市场所导致“穷人买房难”的局面。有的人甚至这样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不存在的。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大城市,因为人口聚集量较大,土地资源无法扩充,所以导致房地产的价格呈上升趋势,日益增长。

在中国,房地产的需求是需要依靠国内银行的贷款服务,以此支持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经济和稳固中国的金融市场。因此,值得大家深思和高度重视的是,房地产的价格和金融市场经济的体系,并不可忽视其对中国房地产泡沫所形成的影响。

3.基于现代金融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

第一,政府应从各个角度全面考虑相关政策,给予适当的风险退出机制。要想解决富人与穷人之间的矛盾,必须先进行自我调节,然后统计房地产整个市场的需求量和分析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局限性。或者政府直接指导银行对信贷进行“集合”,并闭合外来信贷投资渠道。在多年以前,中国房地产行业早已捆绑了银行,即是人们所说的地产泡沫。如果在处理时不符合守则,那么房地产价格将会大幅度下跌,直接影响着银行体系的发展,并出现巨大的经济坏账。所以应该像金融泡沫一样慢慢退出政策,慢慢收紧。

第二,知晓房地产的调控预期,控制不合理的价格风险。在当代金融市场,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重点产业之一。在不同地区不同区域,房地产的价格也有所不同。虽然房地产价格在国家调控下得到了良好的成效,但政府依然要注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提防短期的政策,防止长期政策,确定政府的职能和政策转变持续的韧性。因此,对房地产的调控,应着重于对房地产的预计。

第三,合理有效地增加投机资本的成本。在对成本进行管理与投机资本回收的同时,第一个应该先考虑到非定量的货币政策,是否准备好资金;第二个应该考虑的是,资金的增加与房地产投机的成本,是否能有效遏制通胀预期,避免达不到物我所值的期望。

总之,在现代,金融经济泡沫是一个全球性的的重要问题。只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抑制经济泡沫,提供合适合理的指导,并以长远的眼光看金融形势的状态变化,方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玉平.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黄秀华.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1(5).

第4篇:泡沫经济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金融经济;经济泡沫;成因;表现形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2-0000-01

一、简析经济泡沫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衍生工具逐渐出现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市场经济特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阶段自由化、价值化、国际化已体现的极为明显,经济泡沫伴随着金融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并且经济泡沫的产生有着不可预见性,且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从社会和约束机制上分析金融泡沫,其主要是以股票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形式出现[1]。金融泡沫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过高的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之间的偏离性。

一般情况下,将由于局部投机所引起的资产市场价格与资产内在价值相背离的部分称作经济泡沫,其实质是某特定资产发生了价格膨胀,与此同时,相对宽松的经济监管政策也使得该传导机制使经济泡沫向全局经济泡沫逐渐转变。对于以上定义在这里进行详细解读:首先,局部的经济泡沫是引发全局性泡沫经济的前提,正是由于虚假的市场需求导致局部经济泡沫的产生,与此同时,虚假需求的价格信号也会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这就说明了虚假需求是导致经济泡沫的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有,局部经济泡沫的出现或者经济泡沫展现出逐渐增多的特征并不能够说明此时国家已经处于经济泡沫之中,经济泡沫要想转变为泡沫经济还需要特定的传导机制,相关经济部门如果在此时没有一定的货币政策的失误,那么局部经济泡沫也不会转变成为全局的泡沫经济,一般意义上讲,我们平时所讲的泡沫经济在本质上讲其实是经济的虚假繁荣现象,这里所讲的虚假繁荣现象是在 泡沫经济时期由于社会的有效需求被很大程度的刺激,社会的有效需求中存在着较多的虚假成分,但是这种表面上的繁荣是不可能较长时间存在下去的,其不实在的特性本质会导致其最终破灭,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剩余资本稳固增加,投机资本的量也随之不断增加,不仅如此,伴随着固定资本的老化,折旧会在总投资中的比例越来越大[2]。折旧的总规模随着固定资产的规模的扩大而越来越大,因此,当总投资出现萎缩或“被萎缩”时,一个国家的净投资也会以更快的速度减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反映的是“局部”的经济现象;后者反映的是“全局”的经济现象,不可混为一谈。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资产规模的增大使得资产泡沫的规模显的相对较小,较小规模的经济泡沫暂时还不会崩溃,相反,相对较大的经济泡沫则会随时崩溃,使原本良好的经济形式急转直下,其结果就是大量的就职者以及投资者遭受巨大的损失,前文已经提过,资产泡沫是经济泡沫的本质根源,其使得资产的原始价值在投机资本的助力下急速上涨,急速上涨的原因主要是资产增量(A)超出净投资增量(Ni)部分的异常增值。而资产价格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有形资产价格(如房地产价格或固定资产价格)以及金融资产价格(如股票、期货、债券价格等),而经济泡沫的增长与固定资产价格的增长基本上保持一致[3]。

二、当今形式我国经济泡沫的基本特征

下面分别举出现阶段我国经济泡沫的具体特征,首先我国的资产泡沫率从资产泡沫崩溃的临界质量的角度来讲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其次我国经济泡沫的增长速率比资产增长速率以及净投资的增长速率低很多,我国资产泡沫的年增量相对于同期净投资规模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再次,我国资产泡沫现阶段并没有比较明显的缩减,最后,资产泡沫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的财政赤字消费所推动的,而资产泡沫量的增加从一定角度上讲是由于货币流通量的增加所引起的[4]。

三、经济泡沫的利与弊

如今形式下,只要一提起经济泡沫,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对经济极其有害的,但从一定层面上讲,经济泡沫对市场经济存在着一定有利的作用,经济泡沫会使资本变得越开越集中,市场竞争也会随之不断加剧,这就会使经济逐渐发达,而筹集资金方式的多样化会使企业不断的扩大再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另外,由于股份公司的发展,而改革开放以来,股份制公司的迅速发展使得国有企业本身的老旧制度不断更新,这就极大的加快了资本的运行效率,资本运行效率的提升体现在市场经济的方方面面,如土地市场中,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出可以将集中的资金进行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这就间接提高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与此同时,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反过来也会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企业间的竞争,适度的经济泡沫催生的优胜劣汰也会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效率[5],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的适度的经济泡沫对社会经济是有好处的,对社会的发展也是有利的,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经济泡沫也存在着一些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等消极成分,民对最资产价格的担心会随着资产泡沫的增大而增大,这样就会使得对涨价的预期推起和加速下一轮资产价格的异常上涨;资产价格的增长会使经济泡沫的增速越来越快,这也加速了泡沫的崩溃;所谓的投机心理会随着资产价格的上涨而膨胀,这会加剧资本向投机市场的转移,进一步打击实体经济;在当前国情下,如果资产泡沫一旦崩溃,我国国内的投资信心会遭受极大的打击,使投资者的心理阴影和投资环境的恶化卷入恶性循环;最为严重的一点就是引发经济危机,经济泡沫的崩溃如果引起整个社会的恐慌,一旦诱发“恐慌性需求萎缩”就会引爆经济危机。因此。在研究经济泡沫时,也应该重视其极的、不利的一面。从整体上看,经济泡沫利大于弊,我们需要辩证的分析经济泡沫的利与弊,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可以充分利用经济泡沫的积极方面,活跃经济,加速经济增长,也要抑制经济泡沫的消极方面,避免经济泡沫的过度膨胀形成泡沫经济,使得经济虚假繁荣,危害社会经济发的展。

四、结语

对待经济泡沫问题要辩证分析,既要认识到经济泡沫积极的一面也要防范其消极面,经济泡沫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泡沫化程度,若不针对这种经济泡沫问题加以合理控制,整个金融经济体系的发展就会被这种经济泡沫所垄断,这对于整个现代金融经济市场的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应将经济泡沫置于一个可控范围内,利用积极的一面促进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正新.关于泡沫经济及其测度的几个理论问题[J].金融研究,2002.

[2]熊良俊.泡沫经济释义及相关理论问题[J].金融研究,1998.

[3]陈世渊.金融泡沫理论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1.

第5篇:泡沫经济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我国房地产经济 泡沫 对策

房地产经济泡沫可理解为房地产价格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的持续上涨,这种价格的上涨使人们产生价格会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并不断吸引新的买主——随着价格的不断上涨与投机资本的持续增加,房地产的价格远远高于与之对应的内在价值,由此导致房地产泡沫的形成[1]。

1.泡沫经济与房地产经济的关系

1.1泡沫经济

所谓泡沫经济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以及金融证券、房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从而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其实质有三个方面:

1)泡沫经济主要是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

2)地价飞涨暴跌;

3)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

1.2泡沫经济与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本质上是实体经济和实业部门,其本身绝不是泡沫经济。但是,就其发展而言,房地产业也含有经济泡沫的成分。如果任其膨胀,也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危险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泡沫之所以会长期存在是有客观原因的,主要是由其作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一方面,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泡沫中的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同时存在着消极成分[2]。

2.房地产经济泡沫的产生原因和危害性

房地产商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一定的时间之中会出现供求不均衡的现象,最终使交易成本不断降低,为经济泡沫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因此,房地产行业本身很容易产生经济泡沫。

房地产行业经济泡沫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没有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产生了经济结构的失衡。在房地产经济泡沫产生之前,房地产的价格不断上升,使投资回报率在短期内迅速升高,对长期投资的行为造成了很大的误导,很多社会资源盲目的进入房地产行业,在基础设置建设、服务产业和生产性产业之中,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投入,阻碍了其它产业的发展,导致了经济结构的失衡。第二,房地产经济泡沫会对金融系统造成破坏,产生了金融危机。由于在泡沫经济时期,很容易造成投机活动,提高了市场的预期回报率,许多银行将贷款放入到房地产行业之中,扭曲了资金的投入标准,没有履行监督功能,降低了整个银行体系的防御功能,给金融机构造成了很多的坏账和呆账,最终会导致大量房地产企业的破产,使银行系统失灵,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危机。

3.控制房地产经济泡沫的对策

3.1严格审批开发项目规划

中国将经历一定时期集中的、大规模的新城开发和旧城再开发,这是一个彻底改善城市形象、重塑城市景观的大好机会。也是防止房地产经济泡沫的一条有效途径。房地产开发是应该突出项目的个性和特色的,但更要强调统一规划与整体协调,使新开发的楼盘能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不断完善城市景观。必须及时制定和完善城市的片区开发景观规划,并排除权力干扰,切实付诸实施。

3.2调整房地产业市场结构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目前处于一种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因此,要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降低发展商的退出壁垒,实施大规模的企业购并和资产重组,不断提高房地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和产业竞争力。要降低上市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的进入壁垒,增强发展商的资本实力;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收购、兼并,推进房地产企业的资产重组和企业扩张;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本土企业扩张,尽快提高市场集中度;要推进房地产企业改制,实行产权结构多元化;要在资本规模、技术实力、操作经验、开发规模等方面提高房地产业的市场准入的条件,延迟销售许可证的发放时间,征收土地闲置税和房地产空置税,促使无实力的项目公司退出市场,有效控制房地产经济泡沫的产生。

3.3精心打造房地产精品

我国众多大城市房地产开发和市场销售的状况短期内被市场认同、价格上涨、销售火暴的项目较多,但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中长期不被市场淘汰、能够保值增值的项目不多,大量的楼盘缺乏历史文化价值和升值空间,甚至有的项目清盘以后,价格便开始大幅下跌,发展商赚了大钱而买房者却陷了进去,对先前购房的投资者产生极大的打击。要真正防止房地产经济泡沫,就应该树立“双赢”的理念引导房地产开发,以为业主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后代创造文化的高度责任感,精心打造物业,贡献房地产精品,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3.4建立土地产权制度

必须在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市场培育上取得突破,全面盘活土地资产,建立健全土地批租市场,促进划拨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通过立法,明确存量不动产划拨土地使用权的使用期限,逐步提高存量不动产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年租金,使之与批租土地的年地租成本相当;放宽划拨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的条件,原则上不限制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入股、出租、抵押等,但上述权利的行使不得超过规定的土地使用期限,同时要承担缴纳地租的义务;对于新增的经营性土地使用权主要通过土地批租市场,实行土地出让,并以土地拍卖、公开投标、挂牌交易方式取代协议方式;培育土地二级市场,促进土地产权的有效配置;不断开拓土地等不动产金融业务,运用金融机制促进土地产权流动。

3.5改革房地产市场管理体制

房地产经济泡沫与经济增长的趋势和经济波动紧密相关。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趋势和房地产业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管理体制,实行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调控,防范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要建立地政、房政统一管理体制,土地资源、资产双重管理职能,实行房地产的价值化管理。要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和土地供应计划管理,通过有效控制土地投放量,合理调节房地产市场的走势;要运用房地产价格管制、房地产金融机制、房地产税收杠杆等,对房地产市场实行宏观调控。

总之,房地产商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一定的时间之中会出现供求不均衡的现象,最终使交易成本不断降低,为经济泡沫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因此,房地产行业本身很容易产生经济泡沫。

参考文献:

第6篇:泡沫经济的形成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房地产泡沫经济的起因,提出了具体的挤压措施,供大家参考。

0 引言

“泡沫”一词因17世纪30年代荷兰的“郁金香球茎风潮”及同时期在英国爆发的“南海泡沫事件”而被正式引用。从经济学上讲,“泡沫”是指地价或股价等资产价格出现基础条件无法解释的持续上涨或下跌,最后在短时间内价格急剧波动的现象。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将“泡沫”定义为:一种资产或一系列资产价格在一个连续过程中的急剧上涨,初始的价格上涨使人们产生价格会进一步上涨的预期,从而吸引新的买者——这些人一般是以买卖资产牟利的投机者,而对资产的使用及其盈利能力并不感兴趣,随着价格的上涨,继而出现预期的逆转和价格的暴跌,由此通常导致金融危机。房地产泡沫经济指的是由房地产价格在投机行为作用下出现的严重脱离市场基础条件、脱离实际使用者支撑而持续上扬所形成的经济状态。本文对我国房地产泡沫产生的起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挤压泡沫的措施。

1 房地产泡沫的起因

造成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原因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供给弹性越小的要素价格将增长得越快。在所有生产要素中,土地的供给弹性最小,在大城市中,人口密度高,土地稀缺。作为稀缺资源,房地产的价格必然会比较高。人们估计到房地产价格要上升,为了赚取土地价格上涨的资本所得,纷纷将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加速了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当大家看到房地产价格只涨不跌,就大胆地以购买到的房地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来进行房地产投资。因为房地产是不动产,容易查封、保管和变卖,而价格只涨不跌,银行以为房地产抵押贷款万无一失,所以很容易发放过量的房地产贷款。但不幸的是,当经济发展的速度因各种原因放慢的时候。价格跌得最快的也必将是供给弹性最小的土地和房地产业。而房地产投资者看到房地产价格下降,为了保护投资利益,竞相抛售,使房地产价格直线下降,泡沫随之破裂。原来被认为万无一失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也就成了呆账、坏账。

房地产确有经济泡沫,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可能性,但绝不能说房地产业就等同于泡沫经济。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1 房地产业本质上是实体经济和实业部门,其本身决不是泡沫经济。首先从房地产的属性来看,房地产是不动产,房地产商品兼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双重属性,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实体产品,同金融证券(包括股票、债券)仅仅是收益权利证书相比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其次,房地产业部门是实业部门,它同金融证券等虚拟资本也是根本不同的。再次,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先导性、基础性产业,处于主导产业地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产业关联度强、带动系数大的特点,使得房地产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1.2 房地产过热不等同于房地产泡沫。房地产过热主要指房地产投资量过大,开发量过多,超过了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有效需求。房地产过热可能会带来供过于求、房屋积压、土地闲置和资金沉淀,但并不一定会带来价格飙升从而导致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在形态上表现为房地产价格的大起大落。房地产泡沫既是一种价格现象,又是一种货币现象。在房地产泡沫产生阶段,房地产资金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各种资金包括个人投资、企业资金、银行贷款、国外游资纷纷介入,在短期内迅速使房地产价格升高。只有那些有大量投机资金介入,过度炒高的房地产市场,其房地产过热才会引发房地产泡沫。

1.3 同时也应该看到,房地产业确实含有某些经济泡沫成分,如果任其膨胀,也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危险陛,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价格泡沫。土地价格由于其稀缺性和市场需求无限性的拉动作用,及其土地市场投机炒作,会出现虚涨。如果土地价格成倍、甚至几十倍地飞涨,就会发展成泡沫经济。二是房地产商品价格泡沫。一方面,房价是与地价相联系的,房价泡沫与地价泡沫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开发商对利润的期望值过高,人为抬高房价,也会形成经济泡沫。

1.4 房屋空置泡沫。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中,商品房供给超过市场需求,形成大量空置,构成经济泡沫。如前所述,商品房空置率在10%-15%之间时,这种经济泡沫是正常的。如果空置率超过警戒线,引起严重的供给过剩,形成泡沫经济,导致房价猛跌,经济混乱,社会动荡。四是房地产投资泡沫。一般而言,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应与房地产消费增长率相适应,力求平衡供求关系。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房地产投资增长率略大于消费增长率,形成供略大于求的市场局面,对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刺激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只有当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商品房严重滞销,造成还贷困难,连带引起金融危机时,才形成泡沫经济破灭。

2 如何挤压房地产泡沫

房地产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泡沫经济,导致大起大落的波动和震荡。适度的经济泡沫,例如土地价格微幅上扬、房价稳中有升、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商品房供给略大于市场需求等等,对活跃经济,促进竞争,推动房地产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没有一点泡沫房地产业是不能繁荣的。而如果泡沫过多,过于膨胀,造成虚假繁荣则是不利的。关键在于要控制这些经济泡沫过度膨胀,不致形成为泡沫经济,带来严重危害。具体对策如下:

2.1 从土地源头入手,规范土地市场 土地资源短缺不仅是困扰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也是困扰城市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如何利用相对贫乏的土地资源为全体国民提供一个公正、平等、富足和安定的发展与生存环境,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有赖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立法确定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以防止朝令夕改、急功近利,保障土地使用结构的合理性,为城市和地区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2 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机制 各级政府要根据房地产市场区域性强和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加强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研究,科学设立符合当地房地产市场规律的预警预报指标体系和主要指标的量化区问,有计划地建立符合自己城市特点的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体系,防范房地产泡沫。通过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对市场供求总量、结构、价格的调控;通过市场信息、引导和规范,增加房地产市场的信息透明度,控制人为惜售和炒作行为,引导企业理性投资、消费者理性消费;通过对楼市的动态监测,评价市场的运行情况,预测分析未来的市场走势,向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做出适时、适度调控市场的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2.3 要加强对银行的监管 推动房地产泡沫产生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是从银行流出的。因此,必须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包括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等。房地产金融业应尽快与国际接轨,尽早发展房地产投资基金,大力推进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尽快成立购房担保机构,推进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与住房产业的结合。同时借鉴海外经验,加强研究与国外不断创新的房地产金融手段和新型的房地产金融资本市场结合的方式、方法和步骤,促进开发信贷与消费信贷的同时发展,建立起健康繁荣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2.4 利用货币金融政策调控市场,规范房地产融资行为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利率、紧缩房地产信贷额、限制房地产开发贷款、提高购房首付款比例等货币金融政策,调整房地产投资额与投资结构。应根据保守、确实、安全等原则来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在评估抵押物的抵押价值、确定融资比例或贷款比例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以避免呆账、坏账损失与信贷膨胀。同时应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手,提高我国的银行业自身抵御金融风险能力;金融监管部门应从制度建设人手,完善个人信用制度、抵押制度、抵押保险制度和抵押二级市场的发展,这样才能防范房地产业信贷泡沫,有利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共同发展。

第7篇:泡沫经济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现状;发展;良性循环;泡沫经济

1 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1.1 经济的现状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超过10%,GDP上升为世界第二的国家,但是CPI也在持续不断的攀升。在全国每一个城市,农产品价格一升再升,生活用品涨了又涨,房屋价格也是成倍的翻番。诚然,国际上我们有了世界第二的声势,我们有了经济大国的资本。但是回观内部,我们却还有人口众多的焦虑。所以我们的人均GDP只有世界的排名95,远远赶不上中国台湾的第37名,更不用说世界前列的美国等,就连约旦、厄瓜多尔也都排在中国的前面。前100中,在中国后面的也仅仅是伯利兹城、突尼斯、波黑、萨尔瓦多和土库曼斯坦而已。也就是说,虽然中国的GDP上去了,但是实际上人均的GDP却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全民的消费力度?

1.2 去年的房地产市场分析

1.2.1 前期准备工作情况

2010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747亿元,同比增长38.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3692亿元,同比增长34.4%,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9.3%。

2010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0.8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8.7%;房屋新开工面积8.0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7.9%;房屋竣工面积2.4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96亿平方米,增长15.5%。

2010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185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6%,土地购置费4221亿元,同比增长84.0%。

1.2.2 商品房销售情况

2010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94亿平方米。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额1.9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增长20.3%,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分别增长91.5%和57.1%。

1.2.3 企业资金组成情况

2010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33719亿元,同比增长45.6%。其中,国内贷款6573亿元,增长34.5%;利用外资250亿元,增长2.8%;企业自筹资金12410亿元,增长50.9%;其他资金14487亿元,增长47.9%。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8064亿元,增长40.1%;个人按揭贷款4538亿元,增长60.4%。

1.2.4 各城市房价变化情况比较

房屋销售价格同比继续上涨,但涨幅回落。2010年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4%,涨幅比5月份缩小1.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5月份为上涨0.2%。

2010年6月份,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4.1%,涨幅比5月份缩小1.0个百分点;环比价格与上月持平,而5月份为上涨0.4%。其中,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5.8%,其中普通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5.2%,高档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8.0%。与上月相比,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持平;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下降0.1%,其中普通住宅销售价格与上月持平,高档住宅销售价格下降0.2%。

2010年6月份,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7%,涨幅比5月份缩小1.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比5月份降幅缩小0.1个百分点。

2 房地产市场现状形成的原因

近几年来,楼市价格不断攀升,房价成翻番的趋势向上窜,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投资(投机)者对房地产市场的幕后“推波助澜”。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温州炒房团”,在前几年,一个一百多人的温州民间团体进入楼市。先是在上海3天买走100多套房子,致使5000多万现金直接砸向上海楼市。然后又使资金大举进入杭州、青岛、重庆、沈阳等城市,数以2000亿元的资金在以上城市翻江倒海,结果就是所到之处,房价直上云霄。另外在这些资金的带动下,部分老百姓的闲散资金也开始流入房地产市场。以前的老百姓是把钱存在银行,拿银行那一点点利息了事。在房价高速提升的诱惑下,这些原本闲散的资金也被用到购买房地产上。然后就坐等房产升值,或则将购买的房产用于出租。这样,就更加剧了房源的紧缺,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这又带动了房价的上升。如此恶性循环,形成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经济。当然,形成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经济,也不仅仅就是因为民间资金的入主这么简单。还比如房地产的投资资金来源因素、开发商以利润瓜分程度确定房屋价位、银行利息占据大量利润空间等也都是房地产市场形成泡沫经济的原因。

3 泡沫经济的表现

首先是地产价格的泡沫。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加之市场对土地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在现实的房地产市场形态下,土地价格成倍、几十倍的飞涨,导致近几年屡屡出现的“天价地皮”或则“地皮王”。其次是房屋空置泡沫。由于投资(投机)者的大势介入,造成很多的空置房屋。前几天开的两会上,还有代表提出对3000多万套空置房实行高价收税的措施。按照国际经验,空置率超过10%的,就会形成泡沫经济。第三就是房价虚涨泡沫经济。由于开发商大多都是银行贷款作为垫付资金,为了牟取暴利,人为抬高价格,形成泡沫经济。总之,一些不正常、不正规的发展,使得房价虚高,供求关系歪曲,形成泡沫经济,连带引起金融危机。

4 基于房地产市场现状国家的应对策略

2010年1月份到4月份,国家连续出台了楼市调控政策。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又出台了新“国十条”。这都是为了抑制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的措施。国家还通过调整银行利率,以及刚刚在各大城市出台的“限购令”等,都是在对现在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在各大城市,加紧建设“廉租房”,大范围建设“经济适用房”,这都是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对“廉租房”的大力推进,是对广大低收入群体的一个住房保证,是对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稳定措施,同时,也使得房地产市场的一部分国有化。另外,在全国的部分农村,实行“新农村建设”,“高山移民”等等措施,也在解决人民的住房问题,对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宏观调控。

5 今年来房价的变化分析

近几年的楼市可谓是真正的火了好几把,价格节节高升,建设面积不断扩大,销售市场一片红火,整个房产市场唱的都是红脸。以重庆为例,2006年房价也就3000元/平米上下。到现在,地段稍差一点的地方6000元/平米算便宜的。要是豪华别墅区,价格都在20000元/平米以上。全国其他的各个大小城市,房价都是呈上涨的趋势。但是总的来说,大城市比中小城市涨幅要慢,每月同比上一年涨幅又要小一些。特别是在国家的各项政策不断出台过后,无论大小城市的房价增幅明显降低。

6 房价不断上涨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收入也在逐年增加。人们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所以建设好,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的新建社区就被人们更加青睐。在大城市,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的涌入,也更加需要对房地产市场的加快开发建设。很多投资(投机)者对房地产市场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对房价的上涨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一些小的城市,随着对农村的大力改造,“高山移民”,“新农村建设”等措施的实行,使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口袋鼓起来了,也需要更好的生活医疗条件了,对城市注入新的血液的同时,也就大大增加了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当然,原因都是多方面的,没有哪一个原因是独立存在。每一个原因相互联系,相互牵制,又相互影响。

7 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化的科学表象

房地产的价格决定因素很多,分析价格变化规律是很复杂的问题,考虑到实际的情况以及市场的瞬间变化性,不可能得出其变化的精确路径。但是,结合市场发展的自然规律,观察已有的房地产价格变化表,再考虑到实际的市场信息,得出房地产价格变化的大致走势是没有问题的。

首先,从短时间的表象是不能看出房地产价格的变化的。近几年的房地产价格不断飞涨,很容易就给人们一个假象,那就是房地产价格只有一直上涨,没有下跌的时候的。而事实上,房地产市场同样也是要遵循市场发展自然规律,也是建立在社会供求关系基础上。不断建设的房地产,一旦供求关系趋于平衡,就不会有价格的上涨了。其次,房地产价格是围绕一个均衡值上下波动的。通货膨胀时常伴随着经济增长,而通货膨胀又影响着房地产价格变化是否正常。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有通货膨胀在影响着房地产价格的变化。只是这种影响有时不是很明显,有时却很是明显。所以一个国家要做的就是预防通货膨胀。除开通货膨胀的因素不考虑,对于一个国家或则地区来说,如果各项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那么,这个国家或则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将处于一个长期的均衡值。

具体而言,我国现阶段造成房价虚高的原因不外一下几种:一是城市建设形成的拆迁户。新城市在建设,很多的老旧房子需要拆除,重新建设达到新城市规划标准。这就出现了很多拆迁户,拆迁户需要新的住房,必须得买。二是高收入群体换房。随着原来对住房的分配福利住房逐渐向自主购房为主的转变,高收入群体原来的分配住房或则早期购买的商品房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了,需要换购新的商品住房。三就是随着扩招浪潮毕业生的走向社会,也需要相当数量的住房,虽然他们的支付能力有限,但是为了结婚成家,不惜背上沉重的房贷压力也要买房。正式基于此,我国目前的房价才居高不下。但是随着这些群体购房的逐渐饱和,对住房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小,慢慢趋于平稳。所以,长期来看,房价的走势还是会遵循经济规律,在均衡值上下小范围的波动。

总之,我国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形态虽然处于泡沫经济时期。但是国家的各项措施在积极跟进,出台“限购令”等政策抑制房价过快的上涨。相信在稳定房价保持民生的政策制约下,房地产市场将会逐渐的走向良性循环,虚高的房价将会回到供求关系基本原则的市场经济规律平台上,消除现阶段表现出来的泡沫经济、抑制通货膨胀的蔓延。房地产价格变化也将会遵循自然规律,随着体制的逐渐完善和市场的逐渐成熟而围绕长期的一个均衡值小范围的上下波动。

参考文献:

[1]侯玉萍.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浅析[J].CumulativeNO.157.2010.22

[2]张强.我国房地产市场形态和价格变化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视点.201620

[3]金献芳.浅谈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J].产业研究.325000

第8篇:泡沫经济的形成范文

[关健词]房地产泡沫 基础价值模型 收益还原法 市场修正法

关于房地产泡沫的检测,国外的经济学家进行了一些研究,他们的研究主要是分为两类:一是从房地产价格形成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立各种房地产基础价格的计算模型,将房地产实际价格与其基础价格进行对比来测量泡沫的程度;另一类是从房地产的信用角度进行分析,设计出各种指标来测量房地产泡沫的程度。目前,我国关于房地产泡沫的检测研究也在进行,黄正新通过资产的生产成本费用加社会平均利润计算资产的基础价值力;李维哲和曲波提出了地产泡沫的预警指标;洪开荣提出的“市场修正法”本身也可以作为房地产预警机制的设计,即以空置率为基础计算房地产泡沫。

一、基础价值模型

基础价值模型可以用下式表示:

基础价值模型清晰的描述了对房地产泡沫的衡量,公式简洁,对房地产泡沫度量的量化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传承作用。但是基础价值模型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一是房地产价格中存在泡沫并不一定就是坏事,任何快速发展的经济都会存在一定的泡沫。对泡沫的衡量有必要区分和分别度量理性和非理性的部分。而在基础价值模型上没有很好的体现这方面的要求;二是房地产作为虚拟资产的属性使得它的收益不会如一般实体经济下的资产那样符合边际资产效率递减的规律,而极有可能因为价格与预期的正反馈而不断增高,从而也就没有像一般商品的价格波动。

二、收益还原法

收益还原法是日本的经济学家首先采用的方法。日本1993年的经济白皮书中,采用的理论价格模型舍弃了企业的成长性(决定未来的持续股息)与地租的预期增涨率及风险补偿,股票的理论价格为每股收益除以国债长期利率。现实股价与理论股价之比为“用利率修正的股价收益率PRE”,如果理论股价等于现实股价,则PRE=l,当PRE大幅度上升时,便意味着现实股价远远脱离了企业收益与长期利率等基础条件,从而产生了泡沫。日本的经验表明:用长期利率修正的股价收益率超过2.5会形成全部市场规模的泡沫经济。日本泡沫经济高峰期,PRE的数值曾经接近于5。住宅用地的理论价格是将房租用住宅贷款利率折现求得;商业用地的理论价格是将办公楼租金用长期利率贴现而得。东京地区住宅地在1985~1990年间,理论价格上涨了29.6%,市场价格却上涨了167.3%;同期内商业用地理论价格上涨了34.5%,而市价上涨了164.7%。

日本经济学家野田悠纪雄和中尾宏都对收益还原法做了大量研究,其中中尾宏采用了更为详细的收益还原模型计算了东京商业用地的历年理论价格。

房地产泡沫程度的把握需要从房地产市场交易整体状况中去衡量。对每一宗房地产交易,其泡沫程度可以根据其成交价格与同类型房地产的正常市场交易的一般价格水平之差来分别衡量,但房地产市场泡沫程度的估量则不能用单项交易泡沫加总的简单方法得到,这是因为资产体系的紧密联系和互动机制使特定地域的泡沫状况与个别资产交易的原有状况发生了性质上的改变。对房地产泡沫的整体度量,还必须从反映市场整体价格水平的各种指标和影响市场价格水平变化的各种基本因素入手。

三、市场修正法

洪开荣博士提出用市场比较法评估资产价格的思路来评估房地产泡沫,以反映市场供求差异的物业空置率为计量基础,然后考虑宏观经济状况、房地产业状况和市场交易状况进行修正,从而估算出房地产泡沫的数值,与一般采用的收益还原法相对比,这种方法可以被称为房地产泡沫评估的“市场修正法”。市场修正法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年度房地产泡沫系数=物业总空置率*经济增长修正系数*产业贡献修正系数*交易状况修正系数(1-5)

其中:经济增长修正系数:(l+上年度GDP增长率)/(l+GDP本年度增长率);产业贡献修正系数=(1+上年度房地产业增长率)/(l+本年度房地产业增长率);交易状况修正系数=(1+上年度个人购房比率)/(1+本年度个人购房比率)。如果要计算某个城市或者地区的房地产泡沫系数,则还要在上述基础上考虑一个区域经济贡献率,这时候,1-5式即变为:

区域年度房地产泡沫系数=物业总空置率*经济增长修正系数*产业贡献修正系数*交易状况修正系数*区域经济贡献率修正系数(1-6)

这里,区域经济贡献率修正系数:(1+上年度区域经济贡献率)/(1+本年度区域经济贡献率),其中的区域经济贡献率,常用区域经济增长率/全国平均经济增长率来计算。

利用市场修正法计算房地产泡沫系数,不仅计算过程非常复杂,而且计算出来的泡沫系数,也仅仅是对房地产泡沫程度的一种直观而整体的反应而已。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年度之间的泡沫系数,或者用特定年份的泡沫系数与相应的合理空置相比较,以理解特定地域房地产泡沫程度的变化情况和房地产市场健康程度的大致好坏,但对于泡沫的具体程度大小却没法准确度量和认识。

参考文献:

[1]梁运斌.我国房地产业景气指标设置与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的基本构想[J].北京房地产,1995,(10).

[2]丁烈云,李斌.房地产市场预警调控系统的构造技术要点及流程设计[J].系统工程与实践,2002,(4).

[3]宫崎义一.陆华生译.朱绍文校.泡沫经济的经济对策―复合萧条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李小牧.后泡沫经济时代日本经济的特征及其出路―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再思考[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2,(1).

第9篇:泡沫经济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广场协议;泡沫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001-02

20世纪80年代,美国面临着财政和贸易的“双赤字”。日本的出口自然被看作是引起美国经常收支赤字的元凶。1985年9月,美国在发达国家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会议(G5)上促成签订了“广场协议”,图消除贸易的不平衡。以广场会议为契机,日元汇率从1985年9月的250日元兑1美元一路上升至1995年4月的80日元(如图所示)。

针对日元的升值,日本政府大幅度、持续放松银根,实行超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使得日本经济发展不但没有停滞,反而出现了持续的增长。但是,日本在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积累了大量“经济泡沫”,90年代初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

一、“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这是不可估测和量化的,学术界也对此也充满了争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广场协议”的研究中,针对“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观点。

(一)“广场协议”是日元升值和日本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

麦金农认为,正是“广场协议”让日本患上了“日元升值综合症”――由于日元升值导致了通缩和持续衰退。“广场协议”后,一方面美元相对贬值,导致日本持有的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严重缩水;日元升值又恶化了贸易条件,传统商品的出口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为了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采取超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剩余资金大量涌向股市和房地产等非生产性工具,从而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著名的泡沫经济。

(二)“广场协议”导致了日元升值,但其并不是日本经济萧条的核心原因

1985年9月,日元/美元汇率在1美元兑250日元左右,到1995年4月,最高峰达到1美元兑80日元,美元兑日元贬值达68%。为此,“广场协议”在国际汇率协同调整上是非常成功的。但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一沉到底”是缺乏依据的。亚洲开发银行(ADB)行长黑田东彦(2004)认为日本经济萧条的原因在于日本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失当;陈功(2005)认为日本经济萧条的原因在于产业结构没有及时调整和劳动力成本急剧攀升,造成了日本的经济结构失衡。黄晓龙(2007)认为日本经济萧条的原因在于金融系统的内在缺陷,企业系统和金融系统存在严重的效率冲突。

(三)“广场协议”并非日元升值的原因,也非日本金融困境的根本原因

20世纪80年代,日本制造业的迅速崛起,巨额的贸易顺差本身就使得日元被低估,日本汇率不可维持,升值只是时间的问题。早在1971年日本就面临着“尼克松冲击”带来的升值压力。黄吴(2003)指出1985年的“广场协议”是日元升值压力下的国际经济政治协调的具体体现,并不是日元升值的根本原因,“升值恐惧症”更多反映了出口依赖型体质的心理。

二、日本经济泡沫的产生

一般来说,经济都按照繁荣物价上涨金融紧缩衰退的形式循环,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灭也莫过于此。日本战后经济的繁荣,在内外部共同作用下日元升值一触即发,“广场协议”后扩张性的金融财政政策必将招致投机热潮,1991年金融财政共同收紧,泡沫破灭。

日本战后经济从高速增长到平成萧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1955~1973年,高速增长期;2.稳定增长期和泡沫经济期,1974~1991年,3.泡沫崩溃后的萧条期,1991年后。在高速增长期,日本经济每年的平均增长率保持在9.3%的高水平。而在稳定增长期和泡沫经济期,其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仅为3.7%,增长速度笔记高速增长期的一半。其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在于受到两次巨大的外部冲击和国内经济增长支柱的转变。

(一)“尼克松冲击”和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1年8月,美国尼克松总统发表了“经济紧急对策”,宣告了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作为通胀对策。该年12月,史密森协议尝通过多国间调整维持固定汇率制,日元被迫升值到1美元=308日元。虽然该汇率没能维持下来,但人们对于日元升值抱有强烈的危机感,政府作为景气对策采用了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基于这一政策,国内的货币供给开始增加。

1972年,田中角荣首发表了《日本列岛改造论》,图以新干线的架设、高速公路的建设等公共事业为杠杆,消除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差距。正值公共事业的扩大和开发高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以为缓解通胀而采取的金融紧缩政策为转折点,日本经济开始面临严重的萧条局面。1974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在战后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即使在摆脱了石油危机的直接影响之后,企业的设备投资欲望依旧没有复苏的迹象。

(二)支撑内部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变化

进入高速增长期以来,日本“通过恢复实现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1960年12月,池田内阁宣布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经济的增长方式开始改变,由通过战后公共事业的建设来带动增长,转变为通过将技术成果商品化来牵引旺盛的民间设备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这一时期,日本大量进口先进设备和西方管理技术,使得社会生产率提高和企业规模扩大。生产率的提高带动了工资提高,需求扩大,物价的上涨。企业规模扩大,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的扩张进一步带动了消费需求。

然而,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涨。一方面,企业不得不“减量经营”,通过节省能源、尽可能雇佣较少的劳动力(减少正规员工,雇佣非正式员工)来降低成产成本。另一方面,农村转入城市的劳动人口对耐用品(如彩电)的消费需求逐渐饱和。日本经济不能再靠设备投资和消费需求带动增长。但是,正是石油危机使得节省能源的日本汽车开始占领美国市场。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扩大了美日间的贸易差额,加剧了美日间的贸易摩擦。

(三)前川报告,扩张性的金融财政政策

以“广场协议”为契机,日元迅速走高。但是,由于J曲线的效应,以美元结算,出口额反而上升了,压制经常收支赤字的效果也没有显现出来。尽管出口产业美元收入增加,但是由于以日元结算的出口额减少,陷入了核算恶化的讽刺局面,不要说消除贸易摩擦了,就连国内也发生了严重的日元升值萧条问题。

在这样的形式下,政府成立了中曾根首相的私人咨询机构,并于1986年发表了呼吁扩大内需和开放市场的报告(前川报告)。这一报告可以说是针对美国围绕贸易摩擦进行的批评、要求做出的回答。池田信夫在《失去的二十年》中写道,当时日美贸易不均衡已成为日美之间的一大政治为题,美国再三要求日本“扩大内需”。土地上涨、税收增加、财政支出扩大,结果造成日本国内市场流动性大量过剩。

(四)政策转换的时滞性和没有及时实施金融紧缩政策

日本银行为了改善经常收支不平衡,抑制超过预期的急速的日元升值,于1986年1月从将5%官方利率下调到4.5%开始着手,实施阶段性金融缓和政策,最终于1987年2月,下调到战后最低水平2.5%。事后,从1986年开始,持续4年的低速增长来看,政府的金融财政政策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由于政策转换的时滞性,导致了地价、股价的急速上升。实际上政府和银行在1987年已经能看出资产大幅度的上涨,但并没有及时采取金融紧缩政策关键在于,究竟怎样才算是泡沫,这个问题本身很难界定。泡沫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人们没有察觉价格上有什么不对,要是真有一套客观标准摆在那儿,现在也不会发生这些问题了。可现实是,每隔10年世界上就会出现一次大规模的泡沫经济。

泡沫可以避免吗?日本经济在繁荣之后衰退,是符合经济周期规律的。在内外部的共同作用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只能缓和经济衰退的速度。池田信夫认为,泡沫经济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向金融自由化转型的国家都会遭遇泡沫经济,日本不是例外。08年金融危机就是美国经济泡沫的破灭。

三、“广场协议”带给人民币升值的启示和教训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汇率改革方案。此次改革带来的升值预期使不少学者担心中国可能重蹈日本覆辙。诚然,人民币汇价自7月21日调整以来,仍然在严格的控制之下,升值幅度很小――不足3%,远远低于美国批评者喋喋不休地要求的20-25%的升值幅度。但是,这次汇价调整行动却发出了一个信号:在实现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的姿态下,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成为可能。虽然今日的中国,和当年的日本所面对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是从“广场协议”前后美日间的政策博弈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和教训。

(一)本币升值是外部压力和内部经济发展的共同要求

05年,中国放弃实行了10多年的固定汇率,这种积极自愿态度为人民币升值争取到了主动性和调整时间。渐进有序的升值有效地避免了贸易摩擦加剧导致最终急速被动升值的后果。

(二)经济衰退是顺应经济周期规律的,经济政策只能加速或减缓泡沫的产生和破灭

虽然麦金农认为日本超宽松的金融财政政策,最终导致日本经济陷入了“零利率流动性”陷阱。但事实,日本在1986年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并持续多年低速增长,说明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中国政府在实施政策时,应多关注通货膨胀率,尤其是资产市场(房市和股市);并兼顾稳定原料价格,避免成本型通货膨胀。携夫人一行访问俄罗斯和非洲其目的之一就是稳定原材料的来源与价格,为人民币升值积极寻找出路。另外,还应正确对待政策实施的时滞性与连贯性。

(三)调整出口产业的结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