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研究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们所指的德育教育是指学校的德育教育,小学生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在这个阶段进行德育教育见效最快,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机。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排在首位,这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小学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为之后的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再有,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公民的个人素质,所以德育教育更应该从小开始。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缺乏重视
在传统的观念里认为,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时候,所以小孩子每天上的课就是几门主课,思想品德课也被几门主课老师“瓜分”,思想品德课就像摆设。人们的行为举止、实践方式不仅取决于知识的认知多少,更重要的在于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程度。教育部门不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就不能彻底的开展,而任课教师就会敷衍了事。德育教育就完全走下坡路线。例如:学校给孩子们每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一些老师也是读读课本敷衍了事,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老师占用了思想品德课讲自己所带的主课。所以,现在教育的现状就是学校对孩子德育方面的教育很不重视。
(二)德育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小学德育教育得不到教育部门的重视,所以其教育资源十分不足。据统计显示,90%的地方小学在德育教育这块投入的经费少之又少,当然为德育教育配置的教学资源也少,在专门教学德育方面的老师也就少。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一般都是语文教师兼任,语文老师精力有限,其次在德育教学上缺乏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也单调。通常兼任的老师会占用德育课的时间做其他主课的作业。这样学生的德育课就是摆设,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就少之又少。
(三)德育教育活动缺乏创新
我们了解到,小学的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讲课的方式进行,教师讲解课本内容,学生听。这种灌输式的德育教育根本起不到实效,学生获取的少量的德育知识仅仅是从课本中获取,并没有参加过具体的活动。再有,学校在学生德育教育上,只展现社会美好的一面,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避而不谈,学生总会以为社会是完美的。这样学生接触到的东西就是不全面,学校也要注意到这一实际情况积极寻找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对策
(一)从思想上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学校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在学校里学生不仅能学到文化知识,也能学到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再有,小学生的身心还不成熟,可塑性强,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收到明显的成效。所以学校要理清思路,为学生开设名副其实的德育课,让学生、老师都重视起德育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不光是学校的事情,也是每位家长的责任。家长也要重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采取野蛮粗暴的方式,要耐心讲解,带孩子参加德育教育活动。所以学校和家长要形成协作关系,给孩子建立一个德育教育良好的环境。
(二)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重视班主任的工作
整个教育系统要重视起德育教育,首先要在德育教育的师资上加大投入。真实的开设德育课堂,不再让德育课成为摆设。并且要分配专业知识的、有经验的老师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把德育教育工作搞活。再有,要重视班主任的工作,小学生在学校里都是班主任跟着,班主任极其重要。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向,及时地对需要谈话的学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针对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是,要内心讲解、疏导,把学生向积极的方面引导,循循善诱,正面解决问题。
(三)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多事情好奇心强,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德育活动。要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着这样的要求,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精心设计、组织德育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去福利院看望老人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接触社会,接触真实的生活,在亲自体验中受到德育教育,提高对社会的认知。
三、结语
小学是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所以社会、学校、家庭,必须重视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必须要开德育教育课,有序地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以主体地位参与其中,还要重视起班主任的工作,从这些方面改善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德育活动;道德品质;德育问题;活动实施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38-04
一、对德育活动开展意义的探讨
德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它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是对德育学科课程的有益补充。关于德育活动开展的意义,现有研究分别从学生道德情感培养、德育实践能力提升、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有的研究者提出德育活动有利于繁荣和活跃校园文化。黄春芬和罗刚淮(2011)从德育氛围和德育环境角度出发,指出营造适当的氛围,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可以让学生全心于德育的滋养陶冶,唤醒心灵深处的德性善念。[1]胡远远(2014)则认为创设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学校德育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能促进校园文化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发展。[2]袁洁认为德育活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并培养学生的观念意识。她在论述德育活动类型及其功能时指出德育活动开展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不同类型的德育活动在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3]有的研究者还认为德育活动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陈泽河与戚万学(1995)在论述活动的道德教育意义时提到学校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能够促进学生道德知识的获得,对道德行为的生成也有重要作用。[4]齐欣(2001)、[5]朱士海(2011)[6]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德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并指出德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一方面践行课堂、活动中学习的或教师要求的道德行为和规范,另一方面其自身也会产生这种遵守道德行为规范的认知和情感,在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另有许多研究者(陈泽河&戚万学,1995;齐欣,2001;张志刚,2010;朱士海,2011)在论述德育活动意义时都提到德育活动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齐欣(2001)[7]、张志刚(2010)[8]、朱士海(2011)[9]等学者认为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感受、领会和体验,可以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达到强化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道德行为发展的目的。于天红和李冰梅(2012)也提出德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实践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10]
二、对德育活动类型及主要形式的探讨
德育活动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也是开展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德育活动的分类研究能为科学实施德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一直以来,中外学者不断地对德育活动的类型和主要形式进行探讨。新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德育活动包括晨会(或周会)、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分类比较明确,但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因而,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德育活动进行了重新分类。袁洁从德育功能视角创造性的将德育活动分为六类:参观型、服务型、知识型、组织型、娱乐型、生存型[11]。但武刚为德育活动提供了三个分类方式:根据个体操作对象的不同分为感性实践活动、认知学习活动和游戏娱乐活动;根据活动规模大小分为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和全校活动;根据活动目的分为提高认识活动、培养情感活动、锤炼意志活动和养成行为活动。[12]尽管分类方式各有不同,但基本囊括了德育活动的主要形式。陈桂生在调查后发现小学德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军训、参观访问、郊游野营、文艺联欢、体育竞赛、公益劳动、兴趣小组、科技活动等。[13]国外对德育活动的类型和主要形式也有一些探讨,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活动的社会性,认为儿童活动应包括园艺、纺织、金工、烹饪等方面。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从德育活动目的出发,把活动分为游戏、学习、交往、社会公益活动和职业活动等类型。[14]而从德育活动开展的具体方式来看,国外与我国是相似的,根据学者研究,日本有特别活动(类似于我国的第二课堂和活动课程)和整体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等[15];新加坡通过丰富的课外辅导活动、规范的社区服务活动和立体性的德育网络来开展[16];美国则以生活指导、校园活动、社会活动、宗教活动、大众传媒与公共环境熏陶、家庭教育等方式来进行[17]。中外德育活动的类型丰富、形式多样,为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了良好载体。德育活动科学合理的分类能使德育工作者更全面把握德育工作,兼顾学生道德发展的各个层面,更好地处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三、对如何开展德育活动的探讨
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展活动,现有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讨论。有些学者着重探讨儿童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机制问题。德国道德心理学家乔治・林德建立了“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他认为道德包含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即判断某个行为是道德的,不仅基于个体所认可的道德理念和原则是正确的或符合社会规范的,而且还要有能力将这些理念和原则贯彻到个体行为中去。[18]檀传宝(1997)认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道德认知、道德信念等的原初动力机制;二是对道德认知和道德信念等的放大增益作用。[19]李本书(2003)提出由利益、情感和快乐这三种因素构成的“三角形铁律”。[20]王树洲(2007)[21]、马进(2009)[22]等学者认为道德行为的产生是个体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道德评价做出道德判断,进而进行道德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由道德意向转化为道德行为。有些学者侧重于活动目标的研究。例如,陈义禄(1993)在进行中日德育对比研究时提出,德育活动虽然没有在课程标准中得到明确体现,但是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非常清晰的活动目标。[23]另外,许多一线教育专家对如何实施德育活动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在活动资源方面,李培忠(2008)[24]、黄建榕(2001)[25]等特别强调了社会――家庭――学校资源的整合,李媛(2012)[26]也持相同意见;在德育氛围的建设方面,冯景南(2006)[27]、冯钰(2007)[28]等人强调学校文化的建设,而李华钊(2011)则强调德育活动的持续性,让学生在连贯而持有的主题系列活动中得到提升[29];在活动主体方面,所有研究人员一致认为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吴康宁(2006)、李媛(2012)[31]等学者对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作用进行了强调。受多元智能理论影响,在价值取向和评价方式方面也呈现多元化趋向。例如王薇(2006)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德育课程改革研究》一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的价值观念、个人的价值选择都在发生转变,儿童必须获得一定的道德判断、选择和推理能力。通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整合,归纳总结出优质德育活动的7个开展要素。
1.尊重儿童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道德情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儿童之间存在横向差异,儿童自身的不同阶段也存在着纵向差异。因此,德育活动在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儿童的个性化发展。此外,活动的实施必须符合德育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机制。道德情感是动力机制,道德判断能力是核心[35],德育活动应该通过生活体验内化学生道德情感,增强其道德认知水平,进而促进其道德行为的生成。
2.明确目标的意义,制定恰当、明确的活动目标。如果在活动施行过程中刻意追求预期目标,就失去了德育活动生成性的优势,因此德育活动的目标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活动目标指导教师和学生活动、检验和反馈活动效果的作用。
3.开发、整合、利用多方德育资源,实现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德育资源除了来自学校基础设施和文化氛围的建设、开发和利用,师生自身资源、家庭社区资源、社会企业机构都是可以并且必须进行挖掘的巨大隐藏资源。只有将资源进行整合并融入德育工作中,才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真实的社会,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此外,还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创新活动形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生活性,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来品味生活、产生情感共鸣,理解意志力、自省、谦让等优良道德品质在生活中的真正意义所在。
4.打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发挥德育活动无痕渗透的优势。在道德教育中,隐性课程比起谆谆教诲可能更具优势,良好的活动氛围能够使学生接受道德观念于无形。良好的活动氛围并不仅仅指学校自身的文化理念渲染,还体现在活动开展的持续性上,只有在连贯而持久的主题系列活动中,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才能得到稳定的发展。
5.创设学生主导的德育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学生需要学习的是如何成为一个有良好道德行为的人,而不仅仅是有良好道德知识的人,这就需要学校创设以学生为主导的德育活动,使学生获得参与制定、修改活动具体环节的权利,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自主并不等同于放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严格遵守制定的制度,学生主导也不意味着教师成为旁观者,这样的活动需要教师具有更强的指导与组织能力,老师必须能够保证活动本身及相关内容的合理性和道德性[43],引导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而不是走向任意一个极端。
6.尊重、认可儿童的多元价值选择并培养其基本的道德情感。在学习型社会中,学生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道德教育也应该由灌输单一价值观念向允许多元价值选择转变。同时,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场所,也必须传达给学生核心价值观并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情感(例如同情心、自尊等),这是社会安定的基本保障。
7.完善评价机制,实现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多元化。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同的人在语言、数理逻辑、音乐、空间、体育、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一到多个维度拥有不同的“天赋”,因而必须实现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另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评价主体也应该是多元的[46]。在评价情境中,家长、教师和学生既是评价者也是被评价者,他们都是平等的评价主体。
四、对我国中小学德育问题的探讨
建国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德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相关学者从社会背景、德育工作关注点、德育内容以及德育方法等不同角度切入,对我国当前德育工作进行了反思。从社会背景来看,新媒体对德育工作的冲击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李季(2014)分析,受媒体文化的影响,家庭和学校的正向教育功能不断萎缩,鱼龙混杂的社会特别是媒体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风险性增加,同时也使德育环境更加复杂,难度增大[47]。李化树、余海英(2008)等也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中小学德育的冲击问题,认为必须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德育的整合,推动德育改革,促进德育创新。从德育工作的关注点来看,赵宏义创造性地将德育概括为“规范约束”和“意义引领”两个方面,并指出“现实的德育越来越习惯于或停留在规范约束方面,不专注、不习惯进行意义引领”[48],最终使个人完整的道德在教育中被明显割裂,制约德育。
此外,许多学者关注德育工作实施的影响因素,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价以及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德育目标方面,冯文全认为目标定位太高、太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以致在德育工作中出现“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乃至‘落空’的现象”。在德育内容方面,有更多学者探讨:高波(2006)认为内容抽象、陈旧,缺乏层次;赵为粮(2014)指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德育内容与时代和社会发展脱节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张明卓在《当前中小学德育实效性探微》中指出,当前的德育在内容上过分强调政治和法纪教育,而忽视思想和道德教育,德育成了政治的附庸而丧失了自己独特的品质、本质和价值;王振芬(2001)提到德育内容中对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要求结合不良,甚至有割断历史,排拆和抛弃本民族传统的虚无主义倾向。在德育方法方面,学者一致认为当前我国德育方法单一,贡和法(2014)指出“在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时,许多学校主要依靠‘道德说教’、‘道德灌输’,内容乏味、形式单一”。在德育评价方面,学者认为评价方式简单抽象,不够科学是主要问题。史品南认为,由于德育成效难以量化,评价常常得出“大致印象”,评价方法也不够科学,并且仅仅局限于校内,忽略了家庭和社会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黄小平和胡中锋具体指出了在中小学德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论研究层面缺少系统性和比较性研究,在实践操作层面,德育评价目标和内容“高、大、全”,缺少结构效度,评价方法追求量化,缺少人文关怀,评价主体单一,缺少多元化,德育评价强调选拔、控制和奖惩,缺少正确的价值取向。此外,刘晓丽提到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难以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给予积极有效的引导,也是我国当今德育开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对我国德育活动研究现状的探讨
通过对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基本集中于以下五个方面。
1.德育评价体制的研究。从已有文献来看,研究德育评价的文章很多,并且2013年《关于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了品德发展水平的五个关键指标及其考查要点,将德育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但是大都集中于理论层面和宏观层面,没有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给予详细的指导。
2.德育活动形式的研究。许多学者(袁洁,2012;但武刚,2000;陈桂生,2003)侧重于德育活动开展方式的研究,也有研究(李媛,2012)指出,学校、教师在纷繁的德育活动形式中忽视甚至忘记了活动最初的目标。但是对于什么样的活动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德育活动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等问题并没有做过多阐述。
3.德育活动资源的研究。德育的实践性与生活性的特点使德育工作必须与社会资源相联结,许多学者对整合资源的必要性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却没有过多地对如何操作进行指导。但是室外活动和校外实践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隐患,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以后研究的重中之重。
4.如何发挥学校德育活动隐性教育优势的研究。许多学者(冯景南,2006;李华钊,2001)强调隐性教育的重要性,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要力图使学校的墙壁在说话。但是很少甚至没有研究对如何确定校园文化的内容、形式等问题进行阐述。
5.开发学校特色德育活动的研究。国家教育政策大力倡导个性化教学,号召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开展自己的特色德育活动,但是并没有对如何实施做出进一步指导。如何实现上级统筹与学校自主的和谐统一,在以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值得进一步商讨。
结语:
德育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已有研究涉及广泛,内容上从理论到实践、从德育课堂到德育活动,范围上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到高校,涉及德育的各个方面。面对新时期的挑战,国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将进一步推动对于德育工作应如何学生有效促进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我国德育工作也会在理论指导与实践改进中取得新的突破。
注释:
①感性实践活动:包括参观与调查、公益活动、生产劳动和集体仪式活动;认知学习活动:包括讲授活动和讨论活动;游戏娱乐活动:包括游戏活动和娱乐活动;
②新加坡课外辅导活动具体包括:榜样、对话阐释、规劝、环境影响和体验五种活动。
③美国校园活动分校方发起和学生自发两类,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
④美国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政治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两类。
⑤“新媒体”是相对于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交流活动的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而言,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以交互性、即时性为主要特征,在这里主要指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⑥“规范约束”是指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规范性内容,主要体现为对人言行方面“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具体要求;“意义引领”是指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性内容,主要体现为关于人的生命价值、生活意义、幸福自由、理想事业、友谊爱情等问题的意义性内容,如“为什么要这样”、“什么样最值得”。
⑦1996年6月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明确出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6条规定,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2001年,教育部办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条,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参考文献:
[1]黄春芬,罗刚淮.让德育活动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实效[J].思想理论教育,2011,(4):84-85.
[2]胡远远.各类学生活动在中高职学生德育中的作用[J].德育教育,2014,(3):36-38.
[3][11]袁洁.试论德育活动类型及其功能的发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7):57-60.
[4]陈泽河,戚万学.试论活动的道德教育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1995,(3):10-12.
[5][7]齐欣.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研究,2001,(10):48-50.
[6][9]朱士海.德育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1,(1):117.
[8]张志刚.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法和意义[J].教学研究,2010,(3):26-27.
[10]于天红,李冰梅.论活动德育课程的意义[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9(2):53-55.
[12][14]但武刚.论德育活动课的类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1(2):38-43.
[13]陈桂生.“德育途径”问题的症结[J].上海教育科研,2003,(6):18-21.
[15]孙炳海.中日两国小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0,(3):30-31.
[16]郑红莺.美国学校德育途径方法借鉴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5.
[17]张鸿燕.新加坡德育途径与方法浅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0-52.
[18][35]潘蕾琼,黄甫全.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的原理、方法与启示[J].中小学德育,2012,(4):12-15.
[19]檀传宝.道德情感、审美情感与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7,(1):11-14.
[20]李本书.道德行为发生规律论[J].学术探索,2003,(12):52-54.
[21]王树洲.试论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J].江南大学学报,2007,6(4):100-108.
[22]马进.论道德行为形成的四要素、四阶段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9,(2):45-47.
[23][38]陈义禄.日本德育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当代亚太,1993,(3):54-57.
[24][37][41]李培忠.树立新的德育理念、开展德育行动研究[J].中小学校长,2008,(5):24-25.
[25]黄建榕,刘社欣等.德育新模式:德育环境化[J].深圳大学学报,2001,18(5):108-115.
[26][31][42]李媛.小学德育活动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27][39]冯景南,叶丽芬.创设德育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行动研究”初探[J].教育导刊,2006,(1):29-31.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对策
尽管长期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寄予厚望,但现代德育陷入了失节于功劳主义大潮,屈服于政治压力,迷失于科学主义惯性与生活相疏离的困境。所以我们在实际中却看到学校德育如今都面临着一个尴尬的现状一德育无能。现在的学生难教,蛮办法不行,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德育实效性偏低。中职学校近些年来因高校扩招和独生子女等缘故生源受到影响,有时被迫降低招生标准,导致学生参差不齐,学生管理和德育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职学校德育要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世界,才能重新散发其育人魅力和显示其生命力。
一、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1.知性德育还在大行其道。新课程改革已经过去好多年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旗也举了不短的时间了。但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应试教育还有非常广阔的天地.也很管用。势必造成德育在知识化的教育中,由“属人性”抽象成为各种规律、规则、制度以及这些知识的载体——德育课程。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这种课程还在不断地被边缘化,形式化,评价体系表面化、虚拟化。道德知识也许是可教的,道德情感却在灌输中麻木了,道德行为更是在想象中虚构出来。所以,我们的道德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心里的“不能承受之重”。杜威对作为“直接道德教学”的德育课程的有着著名论断: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指出“能够影响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道德观念”,这样的教育效果只有通过学校整体生活才能获得。而传统的品德教育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与道德智慧,而是枯萎的道德语言符号和知识气泡”。当下的德育课程固然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灌输教学,但也只是简单的问答式教学,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为平等而自由的对话方式。
2.德育方法传统化、单一化。目前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德育工作还多采用传统方法,就是责之、禁之、压之多,而导之、引之少,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多以说教为主,方法比较僵化,德育效果也就不明显,有时只起到了扬汤止沸的作用,不能使学生的道德知识内化和践行。
3.德育工作缺乏个性,没有特色。一是模仿型,自己没有创意,喜欢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照葫芦瓢。二是任务型,上边布置什么就做什么,不考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来开展育人,德育工作缺乏长远的打算和统筹安排。三是集体型,经常以集体活动,集体会议、集体讲座牵头,内容单一,形式单一,只注重学生的共性问题,不注重学生道德认识与觉悟的个体差异,缺少针对性。
4.对网络等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冲击缺乏良策。在当今信息与通信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学校不是世外桃源,中学生会玩电脑、上网是好事,也是现代社会生活必备的技能,但网络是柄“双刃剑”,带来大量有用信息的同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虽给中职学生多彩的天空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但许多中职学生沉醉于网络这个无边的世界,网络中的多元文化、思想观念、对中职学生的道德观念形成巨大的冲击,部分学生上网成瘾,影响了学习成绩,还对其人格健全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5.法制意识淡薄,遵纪守法教育力度不足。对学生接受法制教育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只有少数学生表示多次接受法制教育,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表示每学期都有接受法制教育,但难以人心,影响不深,还有部分学生表示虽接受过法制教育,但不信任,表示对司法机关的办事公正性存在怀疑;将近一半的学生对中学生守则及学校规章制度一般了解,执行也一般,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表示了解,并能认真执行,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表示不太受其约束。
二、中职学校德育生活化的对策
德育生活化是指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炎_注人的现实生活的需要,让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
1.德育目标要贴近生活。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正因为这样,德育目标应当米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目标就在眼前。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做到,而不应该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解决人的思想实际,使人生活在世界上更加充实,更有意义。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践,认为应以学生为中心,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口号,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倡:“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
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
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网归生活,从政治说教里走出来,有静态变为动态,由“高、大、虚”变为“近、小、实”,由抽象变为具体。传统的学校德育目标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生理实际和心理实际,缺乏感召力、凝聚力和内动力。只有让德育目标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使德育内涵具体体现在学生的生活之中,通过个体生活经历的丰富,依据个体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感受来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选择、确定自己所要遵循的道德。切忌用同一目标培养学生,用统一模式教育学生,用同一标准评价学生。要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2.德育内容要缘于生活。①德育内容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先弄清楚学生需要什么,还要了解特殊学生的特殊需求,做到追根溯源,寻求根本,不仅治标,更要治本。②德育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合其心理特点,只要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消化、接受。③德育内容更应该从社会实际出发。职校学生不久就将进入社会,他们更多的是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是个大熔炉,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正面的、负面的、高尚的、低级的,泥沙俱下。我们既要把握住正确的方向,用社会中的典型事例、先进人物来感染学主、影响学生,还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辩证的分析问题,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认识社会上的诸如行贿受贿、腐败等消极、落后甚至是丑恶的不正常现象,明辨是非,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德育活动要承载于生活。
(1)做好德育导师制工作。传统的德育中,德育工作者往往居高临下,扮演着道德法官的角色,他们高高在上,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传统的德育方式比较注重说教,这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道理。
如果您想使他懂得你所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表示它”其实任何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只能在德育实践活动中进行。
第一,建立档案制度。为每位受导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习跟踪档案,建立受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记录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症下药,制订受导学生的改进和发展日标并指导其完成。
第二,家访联络制度。建立定期家长接待日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与受导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德育导师必须对受导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挂靠的更要作为重点)。密切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共同探求教育方法。
第三,谈心与汇报制度。“德育导师”坚持每月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要求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建立导师工作记录袋,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
第四,建立小组活动制度。每个德育导师与所指导的学生构成一个小组,小组内与小组之间将由德育导师组织定期(每月一次)进行交流。导师需营造宽松的谈话氛围,学生可以将上一周期自己在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或遇到的困难等如实讲出来,导师与其他小组成员均可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浓厚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心沟通氛围。在交流中德育导师要放下“为师”的架子,摈弃专制,发扬民主,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和对立情绪。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能俯下身子和学生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成为与学生共同探讨真理的伙伴,真正达到教育的和谐。
(2)注重心理健康辅导。针对目前在校职高学生焦虑、自卑、孤僻、厌学、逃学、自杀、越轨违法行为、心理精神疾病成明显增长趋势的现状,社会的急剧变化、生活环境的日趋复杂、竞争压力的增大和青少年个体心智模式的更变,职校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凸显。因此,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第一,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主要渠道之一。主要以职校学生生活、学习、交往等问题为内容,以班级集体为主要组织形式,心理辅导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参与一系列有趣的情境活动,以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采取民主的方式,疏导聆听的学习活动、讨论、小品等文艺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环境,达到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发展、心理和谐之目的。
第二,团体辅导:通过专题讲座向全校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分析解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使更多的学生关心,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这种辅导次数不宜过多。虽突出了普遍性,但缺乏针对性。
第三,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是针对个别心理辅导的重要场所。通过与个别学生单独交谈、观察、测量、训练等方式,了解学生心里在想什么,及时纠正思想上的“跑偏”。对那些因家庭或者小时候受到过心理和生理刺激、伤害的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个别辅导尤为重要,通过循循善诱、推心置腹的朋友式的沟通、倾诉,民主、平等的交谈,帮助其走出心理困惑,解决其心理矛盾,排除烦恼,形成健康人格。
(3)开展类似感恩教育的德育主题活动。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感恩是美德,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抓住当前市教体局部署的要求全市所有中小学开展感恩教育的契机,适时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德育教育系列活动。感恩教育必须以活动为载体,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营造氛围,创设教育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受到撞击,比如:举行感恩内容主题班会、利用好家长开放日、观看感恩教育影视作品,结合中秋节、母亲节、父亲节开展主题演讲活动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给了每位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感染、体验,从而实现情感共鸣,达到修炼学生德性的效果。
(4)发挥学校一家庭一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功能。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德育要力争社会化,生活化,必须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这三者只有同步协调、形成合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健康良好的教育环境。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就会出现学校在辛辛苦苦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社会却是纷繁复杂的,再加上家庭教育不合理,甚至诋毁学校教育,这些都起着负面作用,甚至会出现了5+2=0的现象。因此,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做到学校、家庭、社会联手共同进行。作为学校和德育教师要努力营造、创设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情境,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视家长为德育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家长修正教育态度和教育观念,消除一切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德育障碍,而且可以对学生产生隐性和显性的德育综合效能。
(5)构建红色、绿色网站,创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信息时代瞬息万变,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使地球成为了村落,人与人之间一下子缩短了距离。学生同时接收着多种多样的信息,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无疑是一种考验。
第一,正确引导学生上网,正确对待网络游戏。计算机是一种学习和工作的工具,也是一种娱乐工具。目前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往往不是来源于计算机知识本身,而是对于网络游戏的热衷。虽然有益的电脑游戏对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判断能力等有一定的帮助,但如果把电脑游戏视作计算机应用的全部,沉迷于此则只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教师可以利用电脑课,鼓励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同学,如果你想自己编出更好玩、更有趣的游戏软件,那现在开始就耍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将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软件没计师。来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第二,谨慎网上交友。用网络上的qq交友以变成了青少年学生的最爱,这些学生因迷恋上网势必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如果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交往,影响了现实生活中与父母、老师、同学的交流,有的甚至陷于不切实际的网恋而不能自拔。所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看待网络,正确处理虚拟和现实的关系,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此外,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很多学生上网交往时,习惯说假话、空话,有的对在聊天室或留言板上吵架骂人津津乐道,故意欺骗他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你不骗别人,别人就会编你”成为不少学生网民的共同心态。所以从我做起,真诚交往,把网络变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途径,树立的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
【关键词】桂西北地区 地域文化 德育资源 利用
桂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相当恶劣,交通不便,文化发展水平落后,再加上居民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不利于记录,对该区地域文化的研究只是散见于一些专著的部分章节和一些学术期刊论文之中,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有关该区的德育资源利用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区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结构性的文化类型,其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德育资源不容忽视,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值得参照的宝贵资源。特定的区域本身包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身处其中的人更容易认同和接受这种文化,有效利用这种区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桂西北既是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探讨该区域文化的德育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对广西及其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将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利于桂西北地区充分有效利用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工作,形成区域特色德育,推进区域德育工作的发展。
一、关于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及其走访所掌握的资料,目前对桂西北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对此,做以下的回顾和评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编的《广西市县概况》对广西各个市县进行了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梳理,介绍各个市县的概况,但是对具体内容没有进行详细的解说。壮族学者梁庭望在《壮族文化概论》以历史发展的脉络阐述了壮族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社会的文化状况,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来叙述壮族具体的文化,最后总结了壮族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容小宁主编的《红水河民族文化艺术》生动完整的叙述了壮族《米洛甲》《布洛陀》《密洛陀》神话史诗,反映了壮、瑶族先民顺应、征服自然、创世创业的历史实践随着时代的更换而更换,如道德、团结、爱国主义等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这些神话史诗也包含了一些该区的禁忌文化或是当地习俗信仰,如在讲述佳宴屯文化中当地人认为凡是出门办事或是运行,最忌碰上女人带刀,如遇上了就折回来,另择时辰上路。丘振声的《壮族图腾考》从图腾入手把触角伸向壮族文化内核的探索。
余的《广西民俗文化》分别从人生礼俗、节庆礼俗、信仰礼俗三个层面讲述了广西的民俗文化。过伟主编的《中国民俗大系.广西民俗》则比较细化地,分别从生产民俗、家庭民俗、居住和交通民俗、饮食和医药民俗、服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育婚嫁和交际民俗、祝寿和丧葬民俗、村寨社区组织和民间社团民俗、民间信仰民俗、民间艺术及其民俗比较全面系统的讲述和评述了广西民俗。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地域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维系地区居民情感的纽带,是值得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为此,对桂西北地区的传统文化研究从不间断,不断的挖掘发展。
除了以上有专门著作的记载,关于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还散见于一些期刊论文中,如刘武军一系列的文章《壮族传统道德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壮族优秀传统道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中涉及桂西北壮族的传统道德文化;黄筱娜的《百色市民族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侧重桂西北地区的百色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述;黎年茂、刘 一的《广西民俗节庆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探析》在讲述广西民俗节庆时涉及桂西北地区的民俗节庆文化;石丽琳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探微》侧重对河池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探索。
综上所述,对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但多散见于地方县志或是从整个广西的角度来叙述,没有系统地整理,明确指出该区地域文化及其蕴涵的德育资源。不易于家庭、学校、社会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具有相应的德育资源进行德育工作,造成德育资源的缺失和浪费。
二、关于德育资源的利用研究
关于德育资源利用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比较局限于宏观的范围,针对本土的德育资源利用研究相对滞后。本课题针对的是对桂西北德育资源利用研究,所以侧重参考其他相关少数民族地区对乡土德育资源的利用研究。
关键词:团体辅导;德育工作;现状分析;对策
一、团体辅导简介
心理辅导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个体辅导;一种是团体辅导。团体辅导以团体为对象,用“团体”的方式去辅导他人,通过团体成员的交流互动,促使个体学习者在团体交往中认识自我和接受自我,学会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的一个过程。团体辅导比个别辅导能更有效地发展其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归属感、体验互助与互利、获得“和别人一样”的体验以及在探索中发展自我。
团体辅导原是从英文group counseling翻译而来的。从习惯上讲,香港地区多用小组辅导,台湾地区多用团体咨商或团体辅导,我国大陆地区则多使用团体咨询或团体辅导。在高校推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团体辅导”这一叫法更为通俗易懂。目前,团体辅导广泛应用于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是一种实际应用价值较高的辅导方法。
二、团体辅导在中职校德育课堂中的实践现状
(一)学校忽视德育工作,团体辅导操作得不到支持
当前的一些中职院校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认为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授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将来寻找一份好工作打好基础,而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学校对德育工作的漠视导致了在校学生德育水平的普遍低下,他们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也就更多。长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种种问题也就长期困扰着他们,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的学习效率低下。
(二)辅导者专业性不足
团体辅导能否取得最佳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团体辅导者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和对团体辅导策略的运用能力。然而在我们大多数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学中,教学者通常不是专业的心理教师,而是一般的任课教师,他们在教学中运用通常的方式如请学生朗读课文、反复强调重点等来进行学生的德育工作。可是学生的心理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变化,各自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这样就加大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增加了其教学的困难性。
(三)学生主体参与性差,教学成果不明显
在大多数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枯燥无味的知识,压抑的课堂氛围而对德育的学习存在着一种抵触的情绪,对于教师的提问或者是不想去思考或者是不好意思表达,使得课堂的氛围很是压抑,学生难以主动参与其中。拘束的氛围,不够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僵硬化,陷入狭隘的观念中,学习到的东西也就很少。学生主体参与性差,自然而然在课堂上与教师的思路脱节,使得他们更加不易理解教师所说的内容,自我理解和接受的知识更少。
三、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中实施团体辅导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在德育教育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笔者以为在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首先,德育教育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工程.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他还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升学就业教育等众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可以将德育工作分成若干个小系统来完成。
其次,工作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社会上时常受到一些歧视,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他们只是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只要在德育教育中,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思想意志的强化工作,就能使学生个人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最后,要做到坚持德育教育的连续性。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必须保证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时间上的连续性,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保证团体辅导的效果。
四、团体辅导在中职校德育课堂中的对策研究
(一)聘请专业心理教师进行学生的德育工作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我们过去所采用的空洞的说教和对学生反复的灌输等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情况下的德育工作。社会的改变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院校应该认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并且采取多种方式配合德育教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他们负担着培育新一代有为青少年的重任。一位合格的教师对学生的帮助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中职院校应该聘请专门的心理教师或者是专门研究德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教师工作者来引导学生的自我探索和发展。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专业的心理知识使教学内容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团体的互动帮助团体的重要成员进行自我认识和接纳,在接纳、安全、轻松的氛围下自由的表达自己,完善自我的性格。
(二)积极运用团体辅导方法
在学校的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和师生关系建设中积极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例如用专题化的方式设计不同的辅导主题。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自我探索辅导、职业探索辅导、语言艺术探究辅导等各种类型的主题辅导活动。通过学生团体的讨论和行为的演示将主体思想更好的表达出来,使学生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并且接纳自我,减轻学生未来就业的压力,使他们更有自信的去规划自我的职业生涯,在与他人沟通交流中,自由而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取得良好的人际交往。
(三)重视团体成员的主体参与性与自我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主要对象。我们在德育教学中要将学生放在主置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适当调整教学的内容,使内容更加符合学生认知层面。团体互动中尽量保证每一位成员都能参与其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并且积极地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探究各种主题思想。只有参与其中,才能第一时间学习到教师传授的内容,并且对于自己动脑思考的问题印象更为深刻。
五、团体辅导在中职校德育课堂中的实践研究成效
(一)学生的学业成绩逐年上升,思想和行为能做到知行合一
两年来,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表现有很大的改善,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进步,养成了良好的的学习习惯。随着班级和学校氛围的逐步改善,学生的学业成绩逐年上升。
(二)学校德育成果显著,家长满意度高
随着我校办学实力的不断提升,校园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家长对我校的办学满意度也不断提升。在2015年4月,课题组成员随机抽样调查,发放家长调查问卷,经统计,家长对学校的办学满意度达100%。
(三)德育科研氛围浓厚,形成学校德育特色
我校曾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心理活动,主题是“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成功申报心理课题“团体心理活动课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六、总结
总而言之,虽然过去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空洞乏味的形式不能适应现今的教学,所以需要我们积极运用团体辅导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团体辅导是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新的形式,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德育工作只有在遵循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下才能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作者单位:江苏省宿城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 王项锁.新形势下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3(14).
[2] 陈欣荣.团体辅导在职高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版,2011.
摘 要 本文以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该校体育教学设置、师资队伍结构、体育场地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以规范和完善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目的,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优化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教学模式 对策
学校体育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步入生产一线技术人才体育能力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过程,也是我国现代新型工业社会劳动人才发展的重要需求。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通过近几年不断考察学习、走访调研,制定了许多适合于本校发展的体育教育模式,虽然还有不足,但通过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基本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一、深化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新思考
(一)立足企业文化,拓展体育教学结构
自2006年以来,高等职业院校迅速崛起,随之也给职业教育打来了许多问题,比如“扩招”、“教学场地”、“师资”、“企业衔接”等等,都是棘手且必须解决的问题。体育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着职业教育快速的发展,如何提高和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和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考虑到高职教育的定向性,实用性和专业性的特点。结合本校开设各类体育选项教学课程的实际情况,将部分企业文化与企业劳动技能渗透到体育选项教学中去,尤其是安全知识教育的渗透,其次是企业共性的知识、技能渗透。在通过对新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逐步改革教学新思路,将各类选项教学课程中融入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在结合过程中我们寻找不足,进一步探讨体育教学与企业发展的和谐发展。
(二)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扩大体育活动开展方式
依据学院实际教学情况,通过不断走访兄弟院校,了解各所高职院校教学现状,为了更好地促进我院体育课程建设的改革和发展,为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院逐步加大课外体育项目的建设,例如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大型民族舞蹈等多种活动形式。高职教育自身的教学特性要求我们在整体化的课程建设下,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特长、智力优势及认识规律,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去开展学生喜爱的、可以接受的体育活动,逐步将学生从课堂上引向课堂外,从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除此之外,学院由系部牵头,体育部辅助,开展系部制定的体育活动,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系部能够根据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细化体育活动类别,从而开展有利于专业发展的体育项目。为了响应国家要求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号召,我院要求学生清早晨跑和做广播操,活动时间基本保持在50分钟左右。
(三)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育教学过程是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在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技能动作示范,在整个教学程序中体育教师要合理实施智育和德育教育。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具有自身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使得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如今,高职职业教育发展日趋成熟,校企合作模式日趋完善,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给体育教学不断注入活力,我院2006—2012年分批引进五名体育人才用来补充体育教学。在扩大教师队伍的同时我们也对体育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提高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我院对教师实施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要求体育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继续进修和深造,提高体育教师综合适应能力、拓宽教育改革的思路。
二、近年来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院自建校以来领导比较重视实验实训、体育活动场地的建设。2005年学院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修建一座上下二层的体育馆,在同一时间内能容纳400学生的教学活动,室外场地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和其他体育活动场地也比较宽裕。但是,对于课外活动时间来说体育馆内主要集中着各类体育俱乐部、社团组织,非组织内学生不能进入馆内场地活动,仅室外体育场地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另外,冬季时间体育教学基本在体育馆内,室外很少安排教学班,由此产生馆内教学场地不足现象。
(二)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对学生是否掌握各运动项目的技术侧重加大,对教学中如何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较弱,在今后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需求,体育教学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达到当代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
(三)学院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较多,但在确定学习任务时,体育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性格特征,只是常规性的按照体育项目的自然规律和教学进度进行授课。同时,对于各类学生体育活动组织,体育教学部对它的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还不足。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现状的客观分析,从而发现目前在学院体育课程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我们应当注重不足方面的改革和发展,从而找到适合我院开展体育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殷宏.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04).
一、研究概况
1.理论研究
1973年,铃木孝夫对日语人称词进行了新的定义,开辟了日语人称词研究的新篇章。铃木孝夫认为,日语的人称词和欧语体系的人称词不同,他把日语的人称词分为自称词,对称词和他称词。他认为英语中的第一人称代名词只是日语自称词的一部分。
继铃木孝夫之后,田洼行则从视点的角度来分析日语人称词的特点。把“境遇性”①的概念引入到人称词的分析中来。把人称词分为人称固定称和人称非固定称。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甲:私は鹿です。(我是笨蛋。)
乙:そうです、私も鹿です。(是的,我也是笨蛋。)
在甲句子中,“私”指的是“甲”,在乙句子中“私”指的是“乙”。这样无论在哪个句子中,“私”都是作为这个句子的第一人称来使用的,这样的人称词就叫做人称固定称。再看下面两个例子:
丙:次郎、お父さんがっていたよ。(次郎,是爸爸错了。)
丁;そうだ。お父さんがってたんだ。(是的,爸爸错了。)
丙和丁中的“お父さん”都指的是一个人,但是在丙中他是作为第二人称使用的,而在丁中他是作为第一人称使用的。这样的人称词叫做人称非固定称。广濑幸生、加贺信广也从视点的角度分析人称词。认为日语的人称分为“私的自己”和“公的自己②”。
三正③从言语学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人称词和敬语的关系。他认为:“人和人真正人格的交涉是从第一人称词和第二人称词开始的。”关于日语人称和敬语的研究历来不在少数,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富田信一著有『日本と人称,从俳句中研究日语的人称。
2.对比研究
日语人称词和其他语人称词的对比研究近年来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正保富三在「人称代名の用法の背景日本と外国の比を中心として一文中,重点比较了产生日语人称词和其他国人称词用法不同的心理原因。
在对比研究中,日语和英语的对比数量比较多。比如高みなこ的『英の呼称――ことばにみる人,里香的「人称代名における日本と英との相にする一考察――的方法を用いて,藤本敏之的「日米における呼称の比等等。都是从语言文化论的角度比较日英人称词的差别。
“语言、文化和社会,本来是属于各自的体系,但另一方面,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语言文化论的角度观察,我们所考察的日语和英语人称词的体系,对日美文化以及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藤本敏之1992,p8)
另外还有日语和法语的人称词比较,比如;マブルカザルイ写的『日本とフランスにおける人称代名――一人称代名及び二人称代名を中心に、还有上田博人写的『日西の呼称の比者?き手?について,把日语的人称词和西方语言的人称词做总体上的比较。此外还有把日语人称词和多国语言人称词的对照,比如:田洼行则,木村英树写的论文「中国、日本、英、フランスにおける三人称代名の照研究,他认为各国语言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和各国语言对话构造的特性直接相关联的。
在亚洲语系当中,日语和韩语的人称词研究近几年来发展得也比较快,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郑惠先的研究,关于他的研究有一系列的论著,比如:「日本人称の社会言学的研究、「日本と国における人称の使用-アンケトの分析果からる度差と用法の相、「日本と国の人称の使用度-料からた度差とその要因-、「日本と国の人称にする照研究,「日本人称の社会言学的考察等等。她主要考察的是韩语和日语人称词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在研究方法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汉语和日语人称词的对比研究也很多,但汉日人称词的研究大多数是在亲属称谓领域的研究,单纯的人称词研究相对要少一些。在佩霞的『中国、日本における人称代名の使用とそこにわれる文化のい这篇论文里,作者把中国的短篇小说以及这些小说的日文译本相比较,得出日语的人称词总数大概是汉语的二分之一这样的结论。陈俊森在《人称代名词在交际中使用数量的考察》一文中,使用五本日语文学作品以及它们的中文译本,对中日两国人称代词的使用数量进行比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人称代词的使用数量是日本的三到五倍,中国人在会话中较多地使用“我”,“你”。相对的,日本人在会话中根据自身社会地位的不同,使用不同种类的人称代名词。像这样分析中日人称词的数量差异以及产生他们差异原因的论说在日汉人称词对比研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近几年来,中国研究中日人称词对比的论文特别多,而且体现出研究领域的多样化。比如大连理工大学才洪侠硕士写的硕士论文《日中亲属名称的比较研究-以红楼梦为依据》。类似的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举例说明了。
二、结论
人称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民族的特征,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日人称词的对比研究,对中日的语言文化交流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中日两国人称词的对比研究还需要拓宽视野,扩大范围,进一步挖掘其理论价值,使其朝更科学、更实用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境遇性:简单来说就是受场面影响的性质.
②私的自己 公的自己:简单来说,私的自己指的思想的主体,公的自己指的是语言传达的主体.
③三正 『人称と敬――言理学的考察 人文院.2000.p6.
参考文献:
[1]三正.人称と敬――言理学的考察,人文院.2000.
[2]木孝夫.ことばと文化.岩波店,1996.
[3]木孝夫.ことばと社会.中央公社,1985.
[4]高みなこ.英の呼称――ことばにみる人.近代文芸社,1985.
[5]加信.指示と照と否定.研究社出版,1997.
[6]田行.点と言行.くろしお出版,1997.
[7]田行、木村英.中国、日本、英、フランスにおける三人称代名の照研究.大河内康『日本と中国の照研究文集くろしお出版,1997.
[8]惠先.日本人称の社会言学的考察.大阪府立大学 修士学位取得文,1999.
[9]惠先.日本と国における人称の使用-アンケトの分析果からる度差と用法の相-,『量国学第237号,2002.7.惠先「日本人称の社会言学的研究大阪府立大学 博士学位取得文,2003.
[10]惠先.日本と国の人称の使用度-料からた度差とその要因-.日本教育.114号,2002.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法;现状;走向
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现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从本世纪二十年代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算起,到现在才只有近九十年的历史,而西方国家的语法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有时候我们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就是和这短短的九十年的历史比较而言的,不是和西方国家语法研究的成就比较而言的,也不是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些根本性问题都已经解决,或者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成就已经能基本上满足社会的需求。 和西方国家语法研究目前达到的水平相比较,我们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现代汉语的某些基本语言事实还没有描写和分析清楚。
西方语言,特别是英语,经过长期研究,基本语言事实已经描写清楚,应该怎样分析也已经取得基本上一致的认识。因此,西方国家不同的语法学派当前争议的是建立什么样的语法模型,作出什么样的解释的问题,对于一些基本语言事实的分析及少争议,而且不论是哪一派都能对本民族语言的语法做出能自圆其说的分析。但是我们对现代汉语的基本语言时还只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而且各家的意见还很分歧,因为哪一家也还来不及对这些语言事实进行全面深入地描写和分析。再者,我们长期受西方语法的影响,在西方语法的框架里面研究现代汉语语法,所以和西方语法相同或相类似的现象研究得多一些,和西方语法很不相同的现象研究得就少一些或研究得不很够,甚至有些真正反映汉语特点的现象有可能还没触及。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争论实际上是对一些基本语言事实的认识的争论,还说不上是理论、方法和体系之争。
(2)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可行的、反映汉语实际的语法体系。
西方国家不同的语法体系的核心部分基本是相同的。在词类和句子成分分析这样的核心问题上大同小异,只有细节上的出入,术语使用上的差异,根本不存在词类划分问题上的重大意见分歧,也根本不存在主语和宾语都分不清的问题。当然,这和西方语言有形态变化有关,形态变化把语法分析中的一些核心问题管住了,一个公认的核心体系也就形成了。现代汉语没有西方语言那样的形态变化,怎么办?语法学家现在已经认识到形态只是功能的一种外在标志,当然不能认为没有形态标志就没有任何其他形态标志,直至连功能也没有区分了。现代汉语这样一个对象的确很难对付,所以词类和句子成分分析问题在我们这里仍然是两个老大难问题,一个时期好像解决了,过一段时间又有问题。这样的核心问题解决不了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公认的、可行的语法体系。
(3)还没有一套适合汉语特点的分析方法。
西方语法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如形态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分布分析法、句法语义特征分析法等都是在研究西方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也就在不同程度上,不同范围内适合于用来分析这些语言。因为不同语言之间又共同有共同之处,所以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来分析现代汉语语法。但是不同语言之间也有不同之处,所以这些方法总不能完全满足汉语语法分析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对象决定了研究方法。要更好地分析汉语语法应该有符合汉语特点的分析方法,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自己的方法。五十年代以后语法学家都同意在语法分析中形式和意义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过这仅仅是一个理论原则,还不是一套可行的分析方法。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得失和汉语特点的分析方法还需要我们作出长期的努力。
2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未来走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中国热”;而世界性的“中国热”带来了世界性的“汉语热”。世界汉语教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当前已有70多个国家在高校开设中文课程。有些国家的部分中小学把汉语列入外语课程。日本学习汉语的在校生逾十万,通过电视广播学习汉语的已达百万。美国有186所院校开设中文课,美国大学委员会定于19954月起,把中文列入美国学生申请入读大学的外语资格测验项目之一。加拿大的一份调查表明,汉语是加拿大居民中发展最快的语言。澳大利亚将汉语列入本国人学习外语的第一位,自1991年起在全国所有大学都开设中文系。韩国各企业争抢汉语人才,许多大企业和大公司招录职员时,对外语的第一要求是必须懂中文。在新加坡,每年10月是“推广华语活动日”。目前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个学术团体和高等学校要求举办被称为“中国托福”的汉语水平考试。
国内从事汉语教学的学校达200所,92年我国接受了来自世界126个国家1300名留学生,超过了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接受留学生人数的总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13种语言的广播中开办汉语教学节目,深受海外听众的欢迎。此外,我国有关机构在汉语学术研究、师资培训、教材出版、声像制作、资料查询、水平测试等方面为世界汉语教学提供服务。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预言:如果中国的经济继续按照目前的速度增长,那么到2000年将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世界将发生工业革命以来的最大变化”。人们相信,21世纪将是太平洋的世纪,中文是进入这个时代的一把钥匙,可以预见,随着下一个世纪的到来,对外汉语教学将进入一个长足发展时期。
此外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电脑”的时代。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脑”的发展。而“电脑”的进一步发展就要求对自然语言制定出一套可供机器使用的规则,这样才能实现机器自动理解、人机对话、自动翻译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活动。
而我们现在的语法研究应用价值不高。从对外汉语教学来看,不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是计算机辅助教学都有许多问题是现在的汉语语法学所回答不了的;从自然语言的及其处理来看,现在与法学家所能提供的语法规则远远不能满足计算机的要求,这样,信息处理界只好撇开语法学家,自己寻找语法规则。
可见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的信息处理已向目前的汉语语法学提出了挑战。事实证明,社会的需要是推动一门科学发展的真正的、强有力的动力,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必须适合社会的需要,现代汉语语法学也不例外。未来的中国将是全面发展的中国,中国必然走向世界,而对外汉语教学和“中文信息处理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将是举足轻重的一步棋”。这就要求未来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必须进一步深化,努力满足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信息处理等应用方面的需要。具体地说,针对目前现代汉语语法,本国人觉得太繁琐,外国人觉得太简单,计算机不够用的特点,更深入的研究应用语法,如教计算机理解处理汉语的语法,教外国人掌握汉语的语法,教本国人提高语言能力的语法,总之一句话,要使汉语语法的研究向应用型发展。
汉语是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在国际语言学界理当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国内的有关研究,跟国际上的研究缺乏沟通,我们不太了解世界,世界也不太了解我们。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识之士就一再呼吁:汉语语法研究必须走向世界。
经过海内外人士将近20年的共同努力,这一看法已经达成共识。随着中国的进一步改改开放,汉语语法学界正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的跟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 胡明扬.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几个问题[J].语文研究,2004,2.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现状;需要;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J023 文献标识码:A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Viewed from Need Theory
GE Jie
(School of Music, Anyang Normal College, Anyang, Henan 455000)
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①的研究开始起步,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综观15年来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成果,相对于“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美育”来说,通过在万方数据库的知识脉络检索和比较分析(见图1),显示出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2009年底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404篇期刊论文和128篇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期刊论文影响力的统计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以现状描述、经验总结为主的现状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密切相关。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2009年底之前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有17个主题项,即“课程、现状与对策、功能、教学、改革、艺术教育体系、师资、国外艺术教育、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
从归纳出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17个主题项中可以看出,其内容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基本覆盖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领域。其中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功能”等四个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属于目前研究的热点。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师资”、“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论文研究也已开始起步,在此笔者将之归类为研究的非热点。为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课程
自《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实施以来,许多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部分公共艺术课程,但“因学校而异、因学生而异,缺乏学体系、教材和评价标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6.24%和26.56%,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程现状与对策、课程的作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讨,学位论文中对于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探讨比例较高。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学位论文中,关于课程的研究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和课程内容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即哪些艺术课程可以进入公共艺术教育,并对其价值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2.教学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实际上课程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分类是建立在研究的具体情况之下的。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课程与教学混杂在一起的研究,为研究方便,笔者只能根据其侧重面对其进行区分。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12.13%和27.34%,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位。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探讨。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如甄巍的《多媒体教学法在高师院校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主要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张静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提出了音乐欣赏课中“以‘兴趣’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电教媒体’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以‘户外课堂教学’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张思镜的《高校公共艺术课音乐审美教育教法探索》提出了音乐审美感知教学与音乐审美情感体验教学两种施教方法。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李琳的《探究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意义及改革方向》认为,对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标准进行规范很有必要,需要从观念和方法两主面入手。唐圣菊的《高等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创新课程设置、刷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评价体系。彭渊的《浅谈普通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以舞蹈选修课教学和舞蹈团队培养两方面为切入点,以多元舞蹈文化的学习和多元舞蹈活动的参与为特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力图探寻一条适合普及型大学舞蹈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张丽波、崔全顺的《构建高师生态式公共艺术欣赏教学模式初探》对教学改革提出了“生态式教学模式”,即从过去各学科的无限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关系。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研究,黄小明的《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提出艺术教育教学诸因素的整合。
3.现状与对策
我国的艺术教育因受到国家重视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关系到“新世纪我国知识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正处于一个“蒸蒸日上”和“理还乱”的双重时期。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2.03%和16.41%。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是对目前的公共艺术教育现象的描述,代表性的研究如:刘张飞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其回归路径》,曹思淼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樊中红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白朝晖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马建华、高曼曼《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周小海《关于普通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思考》认为,当前普通高校在实施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领导不重视,置艺术教育于附属地位;艺术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资源匮乏;艺术教育师资“量少质差”;艺术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滞后;管理薄弱,机构不健全。解决上述问题转变观念是前提,提高素质是关键,构建课程结构、教育环境是条件,健全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是保障。
4.功能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0.05%和6.25%,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研究的。
(1)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作用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功能研究中,普遍的观点是“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③
(2)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黄丽娜和余育新在《试论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中,根据和谐校园文化的人文性、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传承性特点指出,“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文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艺术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审美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创新源泉”。
(3)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孔宪峰和周秀红的《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理论回归》从理论层面上通过挖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体价值,指出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理论建构涵盖着从“审美”到“立美”的转化、“立美”到“立德”的统一、“立德”到“立人”的升华这三个重要环节。李林和许媛媛的《美育与德育兼重――略论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功能内涵》同样指出:“高校公共音乐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美育为核心,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其功能内涵得以充分显现。”
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由来已久,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根深蒂固的,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还是占有相当的比例。
(4)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薛芳的《浅析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属性,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是有所作为的。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直观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创新教育。贾昕东的《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指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系统,艺术素养属于非智力因素并贯穿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尔《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唤醒创新意识,有助于牧养创新精神”、“公共艺术教育,又呼吁开发创新潜力,有助于训练创新思维”、“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认知创新规律,有助于借鉴创新方法”。
从以上对公共艺术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反映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现象描述、经验总结的浅层次阶段,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二、从需要理论看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即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等提供理论依据。但是目前研究大都停留在浅层次的现状描述、经验总结等方面,研究深度显然不够。以行为心理学的视角审视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这些研究者研究行为的发生与表现,“与人类的各种行为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动机与目的,都由其背后的、内在的、体现在研究主体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动力所启动和驱使。”④这种启动和驱使是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行为发生与表现的原驱动力,在研究主体心理意识中的反映即是他们的研究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的方向则是寻求目标以满足需要。”⑤人的行为模式清楚地表明,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而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的研究,不应忽视研究主体研究行为的起点――“需要”这一重要环节。
所谓“需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人是生命有机体,又是社会的成员。人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对饮食、穿用、居住、安全、婚育等都有需求;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对生产劳动、人际交往、价值实现等同样有所需求。这些客观需求在人的意识中就成为人的需要。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需要能够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活动。需要被人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有效。“人类有多种多样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需要。”总结人的一切需要,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也称生理性需要,是指为了延续与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需要,即对衣、食、住、行、性、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如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类独有的,与动物需要有本质的区别。⑥
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的需要是有所侧重的,而且人的需要也是不断转换的。针对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可以概括为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两大类。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生存需要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诸如“生理”、“安全”等需要,在此特指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物质性需要,既包括学者维持与其地位相称的基本生活条件、学术资源的需要,也包括攫取名利的需求。⑦学术需要是指研究者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者从事学术研究的最主要、最直接目标是塑造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即所谓“学术精品”。“学术的本性是排除任何现实性功利追求的。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对知识、智慧、真理的追求,它是一种知性的召唤、道德的践行。”⑧
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本身并不排斥对功利性的追求。但是在普通高校中现行的科研奖励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等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研究者在利益驱动下的生存需要取代了真理驱动下的学术需要。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把量的标准置于其他价值认定标准之上,把质的高下简单约化为量的多少”。“当这种量本位标准被‘锁定’时,量的追求就演变为学者们的‘生存本能’,以知识追求为本性的需要就让渡于以现实利益的获取为目标的‘生存物质需要’。”⑨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是与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直接相关的。正是这些制度性的要求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从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学术需要”转向了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生存需要”,最终导致“学术失范行为失控”。
15年来,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层次处于现状描述和经验总结为主的状态,这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功利化主导型”的研究需要密切相关,即研究者个体行为功利化的主要动机源于以获取现实利益为目标的生存需要。个体“生存需要”实现程度成为研究者自我实现的首要途径和标志,知识追求愈来愈屈从于现实的物质利益攫取,形成功利追求泛滥的场域。深陷于功利场域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们,在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之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作为现实的职业劳动者,他必须使自己或自己生产的知识得到市场的价值认定,否则他无法生存;另一方面,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他又必须遵从学术需要,从知识本性出发,完成学者的自我实现。”⑩当前场域下,对于一名理性而现实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来说,“前者的实现具有迫切性、时效性,而后者具有长期性、间接性”,因此,理性的选择往往是“学术主导型”。但是,一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完全陷入“以量代质”的恶性循环时,“功利性的生存需要就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最终会导致全局性的结构性失控。”B11(责任编辑:帅慧芳)
① 文中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为行文起见,简称“公共艺术教育”。
② 宋晔、隋欣《谈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思路》,《艺术研究》,2008年第4期。
③ 谭东风《试论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④ 黄大同《简论贝多芬的创作“需要”》,《艺术百家》,2005年第5期,第163-166页。
⑤ 同上。
⑥ 屠文淑《社会心理学理论与应用》,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⑦ 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6页。
⑧ 同上,第136页。
⑨ 同上,第216页。